无私奉献铸师魂(共8篇)
沁阳六中 宋林林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选择了教师,就等于选择了爱的奉献。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只要心中充满爱,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回首往年,似乎就发生在昨天,没有惊天地举动,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以往不变的无私奉献。
一、以身作则,严己律生。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也行;起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在校学习,往往把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化为自己学习的内容和仿效的榜样。在班级管理和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都严格要求。一是对自己,二是对学生。要求学生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到。每天早6晚9,风雨无阻。即便是处罚,也不例外。记得有一次,因晚上发烧,吃了含有安眠成分的感冒药,导致第二天早上早读迟到了5分钟,为此,我懊恼不已。我们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迟到者,不论什么原因,迟到1分钟做10个上下蹲。怎么办呢?总不能因为我是老师就例外吧。下课后,我自觉来到班级后面的处罚地,开始行刑。学生们在边上“顺利”地完成了我的处罚任务。当学生们把我拉起来时,我才真正感觉到腿的疼痛。虽然之后的几天里,我的腿一直在哆嗦;虽然之后的感冒,我再也没有吃过那类的感冒药;虽然旁边不时传来昔日里被处罚的学生的哄笑声,但是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做的事情。我想通过我的举动告诉他们: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班规不容质疑,老师触法,与生同罚。学生们看到老师如此认真严格,自然也不马虎,我们班的纪律作风逐渐好转,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了。
做教师,无小事。必须从很小的细节坐骑,从言谈举止,衣着仪表,从班规班纪,到为人处世我都一一具细。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从以上几点,详细要求和部属。尤其是请假,“凡有病不得不需请假时,需出具医生证明,方可请假,并且请假期间,扣除个人在校积分。”有的人可能认为,这样的条款太过苛刻,但是反过来想,一个孩子,每年病假,事假,加起来一大堆,怎么会有心事好好学习,而且落下的功课又怎样能补上。当把这些和家长们沟通过后,甚是理解,教育工作也好开展。每年我带的班级,学生请假,都是家长三番五次的给我说好话,并且外加保证(保证在几点之前,把孩子给我送回来),才能允许。久而久之,学生因请假难,也就断了动不动就请假的心思,安下心来学习去了。
二、带病上课,我被冠上了“辛勤的愚公。”
自从2000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后,我终年辛勤和劳累,虽收获了不少的荣誉和业绩,但身体也每况日下,去年尤为突出,感冒发烧不断,颈椎严重压迫神经,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每天我总是带着满腔的热情去给孩子们上课,在生动的讲解中,我一次一次,忘记了自己的病痛。但是2014年5月的一个凌晨,一阵剧烈的疼痛使我从梦中惊醒。连夜赶赴医院,医生确诊为肾结石。接下来的一整天,我躺在医院白色的病房里,整个人就好像走到了死亡的边缘。病房里静极了,只听到点滴声,一滴一滴地流到我的血液
学校---医院,好几次上课时,我都差点晕倒。许是孩子们看到了我的疲乏和劳累,一改往日的调皮和顽劣,体育训练较之以前更加刻苦了,态度也更加认真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爸爸很快出院了,孩子们也顺利地通过了体育和理化生实验考试。原本以为可以稍稍松口气,没想到更大的灾难降临了。5月11日,因煤矿瓦斯爆炸,姐夫不行罹难。一家人陷入了空前绝后的悲痛中„„不得已,向领导请了两天假期(星期五,星期日), 周一上午,办完姐夫的丧事后,下午就返回到了学校,虽然心中很悲伤,但正如妈妈所言:姐夫已经没有了,再哭再伤心他也听不到了。可学生们还在,中招考试在即,你不能因为自己悲伤而耽误了孩子们。周一晚自习,我怀着悲痛的心情,红着双眼,情绪低沉的在给孩子们讲题,其中一题讲到了地震,我触景生情,眼泪止不住地一直往下流,孩子们,你一句,我一言,说了好多安慰我的话.....情绪平稳后,我借机,将本节课上成了一节励志课。是他们,再一次鼓起了我战胜自己的勇气,是他们,让我从悲痛中一步一步地走了出来。每当我遇到困难,我都会对自己说:不要怕,你能行,never give up!
四、无私的奉献,换来了美好的幸福。
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孩子, 懂得爱的太少, 有的自私狭隘、有的冷漠阴暗、有的自暴自弃、有的不求上进等, 现在条件这么好, 孩子们怎么不懂得珍惜呢?出现种种问题, 作为教师的我们难道没有责任吗?我们除了教给孩子扎实的基础知识外, 我们是否忽略了对他们进行人格魅力的教育?因此我呼吁:用我们的博爱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
一爱所有的孩子
从教十多年以来, 要做到爱所有的孩子确实很难。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对于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同学总是赞赏有加, 他们头上永远是闪耀着夺目的光环, 而对于那些成绩差、经常违反校纪班规的孩子总是训斥, 还三番五次请家长, 非把他们折腾得无地自容、抬不起头方可罢休。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造成多大的伤害啊!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健康成长, 他们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懂得爱的人呢?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者的失败?因此我感到深深的自责:我错了!我要爱我所有的孩子!
在小学课本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 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进去一个, 你回家商量一下, 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来了。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 哪里就有‘智慧’和‘成功’。”有爱就有一切, 在故事中如此, 在生活中更是如此。有人说:母亲爱孩子是本能, 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 她不求回报, 严慈相济。这种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因此当孩子们对我的提醒漠然处之的时候, 我不会再怒发冲冠;当孩子们对我善意的关注无言抵触的时候, 我不会拍案而起;当孩子们对我热情的鼓励冷漠无礼的时候, 我不会为了捍卫师道尊严而造成两败俱伤;当孩子们对我的劝诫公然抗拒的时候, 我不会心灰意冷、放任自流……孔子曰:“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这“不倦”是一种高尚的境界, 是一种美丽的宽容, 是一份美好的期待, 是一片无私的关爱。爱因斯坦曾说:“善于宽容, 是教师修养的情感问题, 宽容中蕴含的理解、信任、平等, 表明教育者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 也浸透了一种于事业、于孩子们的诚挚和热爱。”是啊, 大海之所以蔚蓝而美丽, 是因为它坦荡无私, 容纳了千条江、万条河。当我们面对一张不及格的考卷时, 请你把孩子拥在怀中, 告诉他:“老师愿意帮助你, 你一定能行!”这就是期待;当我们面对一个缺点较多的孩子时, 请你微笑着善意去帮助, 这就是关爱;当我们面对一个沉默、倔强的孩子无理取闹时, 请你静下心来, 动之以情, 这就是不倦。这就是博爱, 伟大的爱!试想, 一个有博爱之心的教师又怎能教育出没有爱心的孩子呢?
二抓契机, 融入爱
抓住契机, 融入爱,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2华诞之际, 我校参加了全县举办的“红歌演唱”活动, 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我在选人员的时候, 一改往日只选成绩优秀的学生、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参加的惯例。我让孩子们自愿报名参加, 结果参加的孩子中有调皮的、迟到的、没有集体荣誉感的、考试不及格的。稍加迟疑的我心想:何不利用这次机会让孩子改改自身的毛病呢?于是把这些孩子都纳入了这次“红歌演唱”的活动中, 在整个排练期间, 还真帮助有的孩子改掉了身上的毛病。在开始排练之前我就对孩子们讲了此次活动的要求: (1) 要有时间观念, 每次排练要准时到达; (2) 要讲究台风, 在舞台上不能乱动; (3) 要练出水平, 为集体荣誉而战; (4) 不能耽误学习。这几个要求还真是为难了一些孩子。我们班的两个女同学, 平时到校总是很晚, 其他同学把卫生打扫得差不多了才到校, 为此其他孩子对她们的意见较大, 经常到我这里“告状”, 我知道她们不是故意的, 是她们确实太远了, 从家到学校要走一个多小时, 还是山路, 又是女孩子, 太早走家长也不放心。可出乎意料的是, 她们在我们每天7∶50排练的时候就到了, 而且从未迟到过。询问后我才知道, 她们每天调好闹铃, 然后家长送她们走到公路;有几个成绩差的孩子每天都按时把作业完成, 怕作业没完成影响排练;那些调皮的孩子, 我就对他们讲军人的纪律, 让他们明白在台上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因为一个小动作而影响整个演唱。她 (他) 们这样做为的就是不迟到, 为的就是认真排练, 为的是给学校增光、给祖国母亲呈上一份最真挚的薄礼。她 (他) 们也真的做到了, 在演唱活动那天, 我们的节目作为压轴戏, 孩子们良好的台风, 声情并茂的演唱, 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市电视台的记者, 还特别对我们的节目进行了采访, 这可乐坏了他们, 个个在镜头前亮相、扮鬼脸, 最值得庆贺的是校长当场就对这几十个孩子表态:中午就在县城里吃饭!孩子们欢呼雀跃, 这可是有史以来我校孩子受到的最高待遇了。
结果证明, 我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懂得了:爱是守时, 爱是责任, 爱是宽容, 爱是要有集体荣誉感, 爱就是要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这些可是我们在平常的循循善诱中都达不到的效果!因此, 抓契机, 融入爱, 是教师的明智之举!
三多彩活动, 学会爱
活动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 于是我经常开展一些活动,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爱。如:在妇女节这天, 让孩子们把家长请到学校, 让妈妈和孩子一起过节, 在活动中, 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 给妈妈倒一杯水; (2) 给妈妈捶捶背; (3) 请一学生代表念感谢信; (4) 让孩子说说爸爸妈妈的生日。在第三个环节中, 我看到了妈妈湿润的眼眶, 看到有的孩子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 在第四个环节中, 有很多孩子感到很尴尬,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父母的生日。通过这次活动, 孩子们懂得了感恩, 懂得了我们在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的爱里成长, 同时也懂得了要关爱父母。爱父母很简
班级文化, 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 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常言道:环境育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 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 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做一个有心人, 努力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浅谈如下:
一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教室环境, 让教室成为温馨
整洁、美观的环境, 能振奋精神。教室的净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在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班级, 其师生的荣誉感、班级的内聚力都较强。因此班主任应重视教室环境的整洁美化, 首先, 明确教室环境做到“五无”:地面无杂物, 墙面无污渍, 桌面无刻印, 门窗无积尘, 室内无卫生死角。“四化”:精神面貌军人化, 行为语言文明化, 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 卫生用具有序化。其次, 让每个学生树立班级主人翁的责任感, 意识到教室要干净, 打扫重要, 保持更重要。明白“教室是我们的家, 卫生保持全靠你我他”。为此, 提出“一不扔, 二要捡”的口号, 并在班内开展“卫生小标兵”的评选活动。最后, 要求环境美, 人要更美。 (1) 学生个人仪表仪容:穿着大方得体, 符合学生身份;不戴佩饰, 青春阳光;不染头发、不蓄长发。 (2)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 不讲粗话, 文明交往, 杜绝不健康行为。 (3) 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保证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 关爱、理解、宽容所有学生。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回报教师的爱。尊重教师, 见到老师主动问早、问好, 形成良好的尊师氛围。既美化了环境, 又造就了良好气氛;既赏心悦目, 又陶冶了学生情操。在文明卫生的班级评比中还能获得好评, 多次获得校级流动红旗, 使学生们的心情更加舒畅, 也使更多的学生投身于班级建设中, 激发了学生们热爱班级这个温馨、和谐大家庭的热情。
二布置丰富的班级文化环境, 让教室成为一个有文化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教室的墙壁也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在教室环境布置中, 要突出环境布置的儿童性、文化性、生本性、主题性和知识性, “激励化、主题化、情感化、知识化”四化合一。不应有老师一人包办, 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充分利用班级的“四角”、“一报”、“一栏”, 即教学常规角、少先队角、图
单, 就是一句简单的问候, 一个细小的举动, 一份不起眼的礼物, 一次满意的答卷。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 我提前布置孩子们写有关环境的作文和创作美术作品, 在地球日这天进行评比。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明白了,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如果地球被破坏, 我们将别无去处, 知道了应该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爱我们的地球, 爱我们的家园。在这些书角、卫生角、黑板报、学习园地专栏。这些板块或散落在教室的墙面上, 或伫立于教室的某个角落, 错落有致, 相得益彰, 为教室平添了许多生机。教学常规角设有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小学生规范读写姿势、小学生眼睛保健操示意图等;少先队角垂挂着“三簿”和自编的板报, 记录下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级的足迹;图书角, 学生拿出自己健康向上的学习书籍, 集中放在书架上, 进行交换阅读, 为教室这个空间增添了一份浓浓的墨味书香;专栏和板报的内容丰富多彩, “书画乐园”、“书香长廊”、“成长足迹”、“采蜜园”、“班级公约”、“丰收园”等富有个性化的创意, 既是学生搜集下载、归纳整理、书写绘画的成果展示, 又是学生求知、质疑、问难、感染、体验、陶冶、激励的实践基地, 它们成了班级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样的班级文化环境, 达到了无声的育人境界:每面墙会说话, 每个角落会育人, 让学生的情感在体验中感受, 品质在感受中积淀, 行为在无形中升华。学生在这样的人文世界里, 当然会轻松学习, 自求自悟, 快乐成长。
三培育鲜明的班级特色文化, 让教室成为张扬个性的乐园
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特长以及学生的特点, 确立自己班级的文化特色, 有班级文化名称、班级文化标志、班级文化格言、班级文化载体和班级文化活动计划等。如:与众不同的班训和口号, 如“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团结奋进, 合力无边”、“我努力、我自信、我进步、我成功”。“班级心语墙”悄悄告诉大家:“一个人快乐不算快乐, 大家快乐才是快乐;学会倾听对方的意见, 才能成为心灵沟通的朋友”;“最困难的时候, 就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如在“剪纸”班级文化特色活动中, 评出了“金剪刀”、“银剪刀”、“铜剪刀”, 大大激发了学生争当“金剪刀”的热情;在“书法”班级文化特色活动中, 评出“小小书法家”一级、二级、三级等进行作品展览;师生共同记一本《成长日记》, 轮流传递记录, 在成长道路上我们携手前进。成长日记成了大家的成长宝典。总之, 培养良好的学风、班风, 奠定学生良好的人格基础,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行为习惯, 在自求、自悟、自觉的大道上前进。
“花香时时修人性, 绿篱道道筑爱心。”优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犹如“无声润物三春雨, 有心护花二月风”润泽孩子们的心智, 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接受感染、熏陶、教育和鞭策, 帮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产生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无形力量, 促进孩子们成才成人。
[责任编辑:庞远燕]
多彩的活动中, 孩子们受益匪浅, 我也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 在活动中学会了爱。
同行们, 请用我们的睿智, 用我们的满腔情怀, 在孩子沉睡的心田撒播爱的种子, 在我们的不辞劳作中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黎锦熙(1889~1978),字劭西,湖南汀潭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1939年后,任西北师范学院教务主任、国文系教授、系主任。1945年任西北师范学院院长,后任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等职。著有《新著国语文法》、《比较文法》、《国语运动史纲》、《方志今议》等专著50余部;主编有《汉语辞典》、《同音字典》等。
李建勋(1884~1976),字湘宸,河南清丰人。我国著名教育家。曾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系教授、教育研究科主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系主任,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39~1946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教育研究所主任、教授。著有《美国民治下的教育行政》,合著《战时与战后教育》、《师范学校教育行政》等。
方永蒸(1893~1994),字蔚东,辽宁铁岭县熊官屯村人。著名教育家。1931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教育。1933年回国,曾任东北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北平师范大学教授。1938年任西北师范学院附中校长兼西北师范学院教授。1949年11月迁往台湾。
董守义(1895~1978),河北省蠡县人。我国著名的体育运动专家和体育教育家,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西安、城固、兰州等地,先后在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任教授。1947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解放后任西北师范学院教授。1952年,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著有《篮球术》、《篮球训练法》、《田径赛术》、《体育锻炼与指导》等。
胡国钰(1894~1984),字仲澜,满族,湖北江陵人。著名的教育学家。曾任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系主任,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教育研究所主任,西北师范学院教授、教务长、教育系主任等职。主要著作及译著有《心力》、《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统计应用数学》等。
袁敦礼(1895~1968),字子仁,河北徐水人。我国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主要创始人。1927年回国,先后任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教务长、教授,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教务长、训导长,北平师范大学校长。解放后历任西北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教授、副校长。著有《暑假卫生教育与讲习会讲演录》,合著有《体育原理》等。
孔宪武(1897~1984),河北高邑人。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1942年后,任西北师范学院博物系教授、系主任。解放后,任西北师范学院副院长、教务长、生物系主任、植物研究所所长、教授,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一大代表、主席团成员。发现的忍冬科新种被植物界命名为“孔氏忍冬”。著有《兰州植物通志》、《树木志》、《甘肃草原植物志》等。
徐劲(1894~1982),云南景东人。1938年陕北公学毕业。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代理秘书长、督学主任陕甘宁边区行知中学校长西北大学秘书长、文学院教授。1950~1958年任西北师范学院院长。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副院长。著有《社会发展史讲授大纲》等。
李之钦(1907~1996),字志清,别名李思明,陕西延长县人。教育家。解放前,曾任陕甘工委教育部长、延安大学副校长等职。解放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教育处处长等行政职务。1958年,西北师范学院更名“甘肃师范大学”后,任党委书记兼校长。1973年,任甘肃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1984年任西北师范大学名誉校长。著有《李之钦论教育》、《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简明通俗认识论》等书。
徐褐夫(1903~1978),原名徐作圣,别名王立才、胡良材,笔名徐行,江苏修水人。1951年后,任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著有《苏联哲学》、《中国文学史》、《实验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反动哲学》等书,译著有《东方战祸》、《德意日集团》、《考古学》等。
吕斯百(1905~1973),江苏省江阴县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受教于徐悲鸿先生。1950~1957年,任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教授,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毕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创作的《兰州握桥》、《鱼》、《瓦子街战役》、《南京长江大桥》等作品为国家收藏;出版有《吕斯百画集》。
常书鸿(1904~1994),满族,浙江杭州人。1943年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1949年后长期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1958~1962年,在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基础上扩建了兰州艺术学院,兼任兰州艺术学院院长。
黄胄(1925~1997),原名梁黄胄,河北省蠡县人。当代著名国画家。1952~1954年,任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科教师,后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以来,**同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工作中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刻苦钻研业务,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和精力全部倾注在幼儿教育事业上。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主动做好传、帮、带,言传身教,培养出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获**市优秀园长、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市政府二等功,县政府三等功、嘉奖等奖励。
作为园长,在鼓励支持教师成长的同时,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从理论水平到实践能力,从专业素养到业务技能,从广博的知识面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都不断充实和更新,以保持先进和超前的意识,做计划,定指标,搞预算,抓好安全管理及卫生保健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注重全园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开展“讲师德、重品行、树形象、促发展”的师德师风整顿活动,教职工积极响应活动要求,树立育人为本,德高为范的教育观,工作中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文明、和谐、爱生、敬业的良好氛围。
在工作中,做到熟知全园教职工情况,而且熟知全园的各项工作情况。既做全园工作的带头人,又做全园带头工作的人。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做到敬业勤政,谦虚谨慎,勤奋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完美的人性凝聚人心,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幼儿园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聚精会神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经过艰苦努力奋斗,提高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园声誉,同时稳定了教职工队伍,增加了经济效益。在工作中**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做到顾全大局,求真务实,不断地思考,认真的总结,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幼儿园的管理中能以人为本,以一切为了幼儿,为了一切幼儿,为了幼儿一切为宗旨,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以幼儿健康发展为核心,家长满意为目标,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游戏活动。对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能及时、妥善地解决,使家长舒心而归。对待教职工能严慈相剂,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处处关心,尽力为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调节职工紧张的工作情绪,是教职工安心踏实的工作。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所以**同志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以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同志坚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治学,带领班子成员及和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实施细则,将学习与课题研究、园本教研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研讨活动,用《纲要》精神指导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教育理论,探讨教育策略,搭建教科研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并亲自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全语言整合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项目的研究,本园研究课题《幼儿趣味阅读的实验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获课题专家组好评。以自身行动调动全员参与教研管理的积极性,大胆实践探索,共同参与班级各目标的制定,全园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合作、交流、反思、进取的风气,使保教工作生动有序地开展。
几年来,与全园教职工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幼儿园教师连续几年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幼儿园保教能手大赛中获一等奖;有多篇教师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教育局实绩突出单位,**市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市教育局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记“身边最美教师”林建秀事迹材料
当阳市淯溪镇中心小学
林建秀
林建秀,出生于1977年,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从教十八年,当了十八年的班主任,在这五彩缤纷、酸甜苦辣的人生道路上,她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只是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她觉得那就是幸福。她怀揣着善良、真诚和责任,以情的付出赢得了情的回报,以爱的播种获得了爱的丰收,是学校师生、社会及家长心目中的最美教师。这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执着、勤奋、谦逊、求实„„
一、爱岗敬业——脚踏实地育桃李
林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这要追溯到一九九四年,那还是初中毕业填报志愿时,她勤奋努力成绩优异,在家里又是最小,完全有条件读重点高中上大学。中考成绩578高分的她,可偏偏就选了当阳师范,同学问她为什么?她说:“我很幸福,从小学到中学,许多老师对我都非常关心和爱护,所以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位人民教师,我要传道授业解惑,我要当一个好老师,让我的学生也能像我一样幸福。”一九九七年九月她圆了教师梦,登上讲台,投身于神圣而伟大的教育事业。从此,她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忠爱的教育事业。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十八年来在小学教坛中她既要钻研教材,探索教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又要提高自身修养,先后取得了汉语言专科,本科学历,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但她一直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光明小学任教时,与她同教一班的数学老师陈希芬老师患腰椎间盘突出,住院两个多月。为了不让学生落下课程,在师资力量非常薄弱非常紧缺的乡村小学,她自己一人承担了这个班所有课务,最终取得了该班学生语数成绩全镇第一的好成绩。2000年3月,她的父亲患重病住院,她每天白天在校上课,晚上就守在父亲病榻前,那段日子,是她最难熬的日子,自己至亲的人病情毫无好转最终永远离开了人世,她伤心欲绝,但在学生面前她却依然坚强。处理好家事,一天假也没休,就回到了课堂。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教师的内涵,用坚守与坚强浇灌着满园桃李。
二、人间大爱——铸就师生情意深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化身。林老师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以一颗不倦的爱心,在细微之处,在不经意间默默润泽着孩子们的心灵。
在她的班上,有个叫田秀芳的女孩,她是一个插班生,转到班里后,她常常上学迟到,甚至旷课,家庭作业从来不按时交。向她询问情况,她金口玉言,半个字也不开口讲。课余时间,她总是一个人孤独的坐在教室里或远远的看别人玩。目睹这一切,林老师真是心急如焚。不行,得到她家中去看看。记得那天细雨霏霏,林老师骑着自行车,穿过乡间的小路来到秀芳家时,林老师的身上早是一身泥,还没踏进她的家门,就只见一条大黄狗从屋里冲了出来,幸亏田秀芳及时赶出来,喝住了大黄狗。林老师走进了她家,只见她独自一人在家,餐桌上放着晚餐:一大盘土豆、一盘咸菜和一碗酱。“家里人呢?”“都到田里去了。”“饭谁做的?”“我自己。”秀芳有些自豪的回答,林老师爱怜的摸摸她的头,说:“你真能干!”她笑了,那是林老师第一次见她笑,原来她的笑是那么纯真,那么好看。那次,秀芳非常配合的和林老师交谈起来,通过交谈,林老师了解到了他们家是从贵州自主移民过来的,她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弟弟刚学会走路。天啊,二个劳动力,四个孩子,每个孩子年龄相差不到两岁,秀芳居然是家里的老大。放学回家,秀芳要喂猪、做饭、洗碗,双休日,她除了干这些,还要带年幼的弟弟„„因为她的爸爸妈妈终日要在地里拼命的干活,养活孩子。多懂事的孩子呀!多让人心疼的孩子呀!此时的她需要什么,林老师心里很清楚。回到学校,林老师立马掏钱帮她购买了整套的练习册,必要的学习用品和家庭作业本。还暗中交待了几个优秀生帮她补习功课,多与她聊天,又找了邻近的小伙伴,让他们自愿成立了阳光小队,每个周末都到秀芳家里去参与“做家务——我能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功夫不负有人心,这个孩子再也不封闭自己了,有说有笑,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家庭作业也完成的一丝不苟。班级的其他同学在这充满爱的集体中也变得懂事、自立、自强、自信了!在一次家长会上,秀芳的妈妈竟然噙着泪说:“林老师,真是一个好老师,秀芳能遇见这么好的老师,真是她的福气。孩子常对我讲,她的好多衣服、鞋子、手套、袜子、围巾都是林老师送的,林老师比我这个亲娘都亲啊!本来我们认为一个女儿家上完小学就行了,现在看来这种态度对孩子来说真是不公平,就凭林老师对我女儿这么重视,我们再苦再难也要让她念完书!”„„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如今中小学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林老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处处关心、鼓励他们。她所带的班级,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因种种原因都背井离乡加入了进城打工者的队伍,而这群孩子理所当然成了留守儿童,他们虽然吃饱了,也穿暖了,想要什么家长都会寄钱买,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孤独的,他们得到的爱是不完整的!为了多给他们创造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林老师主动帮他们设置了亲情电话,定时让他们与父母通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孩子多听到来自父母温情的声音,让他知道父母是挂念他的。有时还帮孩子与远隔千里的父母视频。谁要过生日了,林老师一定会和全体同学一起为他唱《生日快乐》歌,还会送他意想不到的小礼物。在教室的一角,她设立了“心之声”信箱,无论哪个同学有什么心里话,伤心事、高兴事都可以用小纸条留下,每天她都会认真地看那些纸条,并为他们一一排忧解难„„
林老师把自己全身心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她班宋美丽同学由于父亲出车祸去世,母亲外出打工,年幼的她只有一个80多岁的奶奶照管,去年奶奶也生病了,林老师常把这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吃住,帮她洗头发,梳头发,剪指甲,上学放学带着她,不知情的人误以为是她的女儿,这样一直坚持了一年多;她在建设中小学任教时,有附近村的几个学生每次回家都要路过火车桥,林老师怕他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出现安全事故,每次放学都亲自把他们几个送出火车桥;韩婷婷同学父死母嫁,家庭十分困难,林老师到她家家访,看到她家境窘困,就主动带头为她献爱心捐款为他们家解决了燃眉之急„„“爱学生”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超越亲情与友情的人间真情!
三、孜孜不倦——潜心钻研创佳绩
林老师爱学习,无论工作再忙、再累,她总是能挤出时间来给自己充电,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参加工作以来,她坚持学习,记下了百种优秀教育理论读物《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听窦桂梅老师评课》《世上没有成绩不好的孩子》等学习笔记和心得。从2008年起,她先后参与国家级课题《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省级课题《养成教育常抓不懈》的研究并已结题。并且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使研有所用。2009年3月,经学校选拔,林老师在青年教师的优质课竞赛中脱颖而出,所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获当阳市观摩课第一名。天道酬勤,她的努力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她亦先后获得了当阳市“优秀教研组长”、课改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执教的《老人与海鸥》和《快乐天使在行动》《威尼斯的小艇》等课均获当阳市一等奖;2006年,经当阳市教研室推荐,她成了“宜昌市小语研究会会员”,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一等奖。辅导的学生征文也多次获省级以上奖励;2010年,参加当阳市教育工会组办的三育人报告演讲获二等奖,同年获“当阳市德育先进个人”和“课外访万家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宜昌市中小学明星班主任”;2013年4月,被当阳市教育局授予“当阳市第四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省“农村骨干教师”光荣称号。面对鲜花和荣誉,她没有陶醉。付出就有回报!沉重中有一种充实,奋斗中有一份快乐,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她用自己的爱铸就永恒的师魂!
武官寨镇东升小学李艳丽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爱,在我们身边,爱的感人故事随处可见。我们以爱的画笔书写美好的明天。但是,世界上有一种爱,伟大而宽广,温暖而无私,那就是师爱。记得,小的时候,“老师与学生”的游戏是我的最爱。还记得,上学以后,能歌善舞的老师就是我心目中的天使。
1986年,带着朦胧的追求,带着满腔的热情,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迈进了张洪屯小学的大门。然而,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在我的教学生涯里有过许多甜,有过许多泪,也有许多苦和辣,然而每一页画面都那样值得人去品味、去思索。记得刚从教不久的一年,我班有一位全校有名的调皮蛋,不是和某男同学打架了,就是把某个女同学欺负哭了,跑来找我告状的学生每天都有几个。面对这样一位学生,我没有立刻批评他,而是平时多给他一点关爱,每天默默地观察他,因为我要从他身上找到那微乎其微的“闪光点”。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学校要求各班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结果我发现他讲的故事绘声绘色,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在班上大大地表扬了一番,推荐他参加了中心校讲故事比赛,并获得好评。从此以后,我发现他的背挺起来了,眼里开始闪出孩子那种纯真的光芒;也是从那时起,我再也没有发现他打架、欺负女同学,相反,他能主动为班级做好事,学习自觉性增强了。我常常在班里及时地表扬鼓励他,一个月,两个月,半年时间
过去了,我发现他变了,变得越来越招老师、同学喜欢。渐渐地他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有了威信,还当上了小组长。
作为班主任,我有着高度的责任感,能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在方方面面给学生以帮助,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我的关爱,感觉到被人重视的温暖。不管接什么样的班级,我总能想方设法激励学生,树立每一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教学十几年,我从来没跟学生发过火,更没有大声呵斥过学生……遇到一些淘气的学生惹我生了气,我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待自己冷静下来再解决。对于我的工作,也曾受到家长的误解,一位学生成绩不太好,就怨我没有教好;还有的家长因孩子在学校受了点儿委屈,就说我这个班主任关心不够;我有时很是“委屈”,但想到所肩负的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想到无私奉献的杨善洲,想到身边许许多多整日默默工作的领导与同事,想到一群天真灿烂的年稚的孩子,个人在工作上遭遇了一点儿挫折,受到家长们的一点儿误解又算什么呢?冷静思考过后,我没有灰心,很快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我付出的心血也得到了安慰。有的学生升入初中后,还在作文中提到我对他们的教育,对他们人生的影响。我更加坚信:学生,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我总在想:没有学生的生活,还会有更多的快乐吗?选择了教师,纵使自己失去了很多,但毕竟会拥有满园春色的愉悦,投桃报李时的慰藉,而这正是我人生所需要的。我有我所挚爱的学生,为此付出的一切我无怨无悔。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中一个显著特
点,也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教师的崇高风范。
敬业----就是尊崇自己的职业,它是一种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源于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心和负责态度。敬业意识是否强烈,是否把本职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去奋斗,这是衡量教师能否堪负使命不可或缺的标准和条件。
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做到敬业,就要潜心研究业务,不浮躁,耐受得住烦琐;要把职业当成事业,把平平凡凡的工作看成是自身的事业去钻研、去努力、去探索、去奋斗。作为一名教师最忌的是见异思迁、得过且过,应该要经常想到自己工作的重要,自身责任的重大;只有这样,才能静下心来排除杂念,认真探索开展本职工作的途径与方法,从中寻找规律,并最终取得成绩。通往此彼岸的第一步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超越“谋生”的概念,追溯工作、生活的本质,当然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真的做了教师的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我当班主任时,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
垂范师德不是一朝之功,而是时时之事、处处之事。在公共汽车上,我常常给老弱病残者让座,虽说这件事小之又小,但我觉得它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它代表的是教师的形象。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去教育学生呢?
5月24日, 已经复课几天的北川中学高三 (1) 班的杨闰和她的同学们正在老师辅导下复习功课。她面前的黑板上, 是温家宝总理亲笔写下的四个字“多难兴邦”。同一天, 200千米之外的广元市青川县, 回龙小学在某师高炮团救援部队的驻地举行了简单的复课仪式。目前, 都江堰、绵阳、德阳、雅安、阿坝等重灾地区学生正逐步复课。在复课后的课堂上, 同学们见到熟悉的老师, 想到一些老师不再出现于讲台上, 百感交集。一场灾难, 让学生们更深地理解“老师”的真正含义。
教师这样一个英雄群体, 在生与死的瞬间, “肩住黑暗的闸门”, 用生命庇佑更年轻的生命。他们, 无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折下自己的翅膀, 送给你飞翔
我们曾用这些词语形容老师:蜡烛、泥土、春蚕、园丁、人梯……当然, 他们还有“孩子王”、“穷书匠”这样俏皮的称谓。
然而, 汶川大地震中的老师们, 却用一种姿势, 无言地将这些词语升华。
21岁的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 已经停止呼吸。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 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 她身下紧紧护住的那个孩子, 只受了轻伤, 呼吸平稳。
人们找到年近50岁的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时, 已经离去的他是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的, 身下死死护着的4名学生, 都活了下来。
新婚后第一天上班的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老师苟晓超, 三次冲回危在旦夕的教学楼救学生, 当他第三次冲进去后, 一块约一吨重的混凝土砖块砸向他。那一瞬间, 他将两个孩子藏在自己的怀中, 孩子获救了, 他却永远地走了。
在崇州市怀远镇中学, 当人们在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红的遗体时, 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着, 双手撑地, 身下是两名已经离去的学生。
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 已经逝去的48岁的临时聘用教师杜正香匍匐在瓦砾里, 头朝着门的方向, 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 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在红白镇中心学校, 废墟中26岁的二 (2) 班班主任汤鸿弓着腰, 张开双臂, 像母鸡护小鸡那样, 怀里拥着3名学生。她被上面砸下的砖块击中遇难, 而她怀中的学生有两名得救!
在汶川县映秀镇小学, 29岁的男教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 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 他却已经离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 为了救出孩子, 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他手臂锯断……
这是雄鹰展翅般的姿势啊!可是, 为了那些像雏鸟一样被你们揽在怀里的孩子们有一线生机, 你们宁愿就此凝固。
向丽、唐春梅、郑发富、方明飞、梁爱迪、张兰、联芳、何代英、张辉兵、王邹明、钱富波、郭小琴、董显荣、李萱、唐基磊……这些大部分只有二三十岁的年轻老师, 或留下嗷嗷待哺的孩子, 或留下白发苍苍的双亲, 没有和心爱的人道别, 在那一瞬间, 他们选择了同一个姿势, 紧紧拥抱着他们深爱的学生。
“我的爱是折下自己的翅膀, 送给你飞翔。”这是张米亚老师生前最爱哼唱的一句歌词。
敬爱的老师, 这是怎样的一份爱啊, 让你生死相许, 永志不渝。
敬爱的老师, 这又是怎样的一双翅膀啊, 钢浇铁铸, 给人以生机, 更托起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霞乃云魂魄, 蜂是花精神。敬爱的老师, 你们舍生取义, 用生命书写的大爱, 是为师的精神, 更告诉我们, 什么是人类永恒坚守的品质!
别怕, 老师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永远, 是多长?
对于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老师们来说, 永远的长度, 是不离不散, 不舍不弃。
震后的第9天, 东汽中学幸存的高三学生复课, 望着楼房, 王开欢使劲拉住李开盛老师的手, 眼里露出恐惧, “老师, 我怕, 我不想住楼房, 不想在楼房里上学。”“放心, 我们住帐篷。别怕, 老师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李老师微笑着回答。
别怕, 老师永远和你们在一起。这温存、坚定的话语, 不知抚慰了多少灾难中幼小的心灵。然而, 为了这句话, 我们的老师, 付出了太多太多。
你知道吗?微笑着安慰学生, 与学生不离不散的李开盛老师, 儿子是东汽中学高一学生, 已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这位在现场忙着疏散学生的父亲, 无暇也无法顾及儿子的生死, 就连3天前, 儿子火葬的日子, 这位儿子眼中的好爸爸, 因为忙于复课的事情, 没能送儿子最后一程。
坚强地挺立着的, 还有东汽中学校长周德祥。地震发生后, 他一直坚守在一线, 安顿跑出来的学生, 清点人数、安抚学生和家长、维持秩序、请求援助。然而, 就在他有条不紊地做这些事的时候, 他那全校文科排名第一的女儿, 在废墟中离开了人间。他的妻子、东汽培训学校教师王冒妮被压在废墟中, 奄奄一息, 在废墟下坚持了两天后, 也告别了人世。
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 在灾难发生时, 学生面临危险, 亲人不知生死, 是营救学生, 还是找寻家人?在这关键时刻, 他们毫不犹豫, 选择了和学生在一起。
这样的场景至今仍令人心痛:
“爸爸, 救我。爸爸, 救我。”废墟里传来的, 是绵竹市汉旺镇武都小学刘勇老师女儿的呼救声。可是, 看到根本无法施救的环境, 匆匆赶来的刘勇鼓励女儿要坚强, 便忍痛离开女儿, 重新投入到对学生的营救中。两天后, 小女孩终于被救出来了, 但却在送往医院的途中, 永远地走了。
“娃娃……妈妈……来不及啊……”抱着再也不能呼叫“妈妈”的孩子, 映秀幼儿园的聂晓燕老师撕心裂肺。地震发生时, 她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 而自己的孩子花蕾般的生命却埋藏在她刚刚跑出便轰然倒塌的房间里。
“老师在这里, 跟你们妈妈在一样。”北川中学坍塌的教学楼下, 一声声“妈妈”穿透废墟, 直达地面。这是北川中学任老师听到后, 赶紧回应给孩子们的话。任老师的女儿也被埋在废墟中, 但是, 这位妈妈无数次呼唤女儿, 却始终没有应答。
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 他们是世上最忠于职守的人, 更是世上最有情的人。
泪下。更难以忘怀。
难以忘怀, 他们营救学生时全力投入的身影, 不停地喊话鼓励学生, 不停地用塑料盆往外运沙土, 不停地用手刨砖块, 直到双手鲜血淋淋……
难以忘怀, 他们坚持留在学校废墟上的身影, 强忍着失去亲人、学生、同事的悲伤, 协助救援队伍搜寻幸存者。有时, 他们会突然哭起来, 但是低头擦擦泪水, 又继续在废墟中跋涉……
难以忘怀, 他们领着学生翻山越岭艰难转移的身影, 雨水浇在他们身上, 泥石流的威胁就在身旁, 但他们, 是那样镇定, 脚步是那样匆忙……
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 他们在三尺讲台上, 把知识传讲, 更在灾难来临时, 永远、永远护卫在学生身旁。
我, 只是打开了门
“我真的没做什么, 当时风很大, 吹得教室门关上了, 我只是打开了门, 让孩子们快跑, 快跑。”都江堰新建小学六年级 (1) 班班主任赵霞说起带着学生们逃生的细节, 娇小文弱的她, 只有这样一句话。
但在学生和家长的眼里, 赵老师太了不起了, 因为她一下子救出了30多个学生。“赵老师打开教室门, 我立即拔腿冲出, 拼命地跑, 下楼梯时, 碎石开始哗哗地直往我头上落, 四周全是灰尘, 我就眯着眼一口气跑到楼下的操场上。过了一会儿, 赵老师也跑了出来, 她把我们全部集中到一块空地上, 正一个个点名时, 突然一楼楼梯口有两个同学趴在地上大哭, 赵老师立即转身冲了过去, 抱一个拖一个, 没走几步, 一块房顶轰隆砸下。”她的学生文登钰说。
“快跑, 快跑!”多少个孩子, 是在老师的鼓励下,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 夺回了一线生机。
“快跑, 快跑!老师殿后!”又有多少孩子, 是在这让人踏实万分的话语中, 克服恐惧, 与死神赛跑。
但是, 我们敬爱的老师, 却从没有想过自己是多么伟大, 在别人的赞叹中, 只有轻轻的一句:我, 只是打开了门。
我们敬爱的老师, 他们就是这样。在别人仰望他们的时候, 他们平视自己。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多伟大, 我们凭的是教师的职业本能和职业精神。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最后一个学生没有走, 我就不能走。作为一名教师, 不可能扔下学生自己逃命。”红白镇中心学校的一位老师这样说。
我们敬爱的老师, 他们就是这样。他们的责任与爱, 早就深入骨髓, 融入血脉, 别人看来沉甸甸, 他们却认为平凡, 乃至平淡。
这, 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敬爱的老师, 您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这扇门, 在危难之时, 给我们生的希望, 更在危难之后, 把我们的灵魂涤荡!
敬爱的老师, 你们是最平凡的人, 你们也是最伟大的人, 你们无愧于你们的称号, 你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一、以德为本,感悟师德
(1)师德之源。古人云“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在古代对教师就有了教学问的“经师”和教做人的“人师”的区分,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之说。综观历史,“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可见,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生命。在我国最早把“教育”两字连在一起用的是孟子,提到“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述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始做善也”,说明教育者同被教育者的关系,明确指出教育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完成知识和“善”(德)传达的过程。被尊崇为“万古师表”的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在师德的培养方面,认为教育者应以身作则,指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告诉我们,要成为合格的传道的人师,自身就先要做到德高身正,严于自律。身正即是德正,作为新时代一名称职的教师,只有做到“身正为范”方得“师道尊严”。
(2)师德之质。“师德”即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包括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主要内容。但究其实质皆来自于从教者对教育事业坚贞不渝的爱。有了这份对教育的执着,有了这份对事业的爱,才能从心灵深处迸发出自觉履行道德规范的勤政、爱生、寓德于教之良善师风。
热爱教育事业,是师德之根,师德之魂。主要表现在:
(1)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四化建设、国家命运之兴衰的事业,教师是立教之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这是教师忠于教育事业,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师人生价值的正确取向。
(2)“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爱教育事业,就要从教师自我做起,率先垂范。韩愈曾说过“以一身文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其身亡而其教存”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在各个方面都要以其应有的高尚思想道德品质,严谨求实的学风、教风、健康的人格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在提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今天,教师队伍涌现出无数师德标兵,他们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或用生命铸就高尚师魂,或在平凡岗位筑起师德丰碑。有车轮下牺牲自我勇救学生而高位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汶川地震中从死神手里抢下四个年轻生命的年轻教师谭千秋;有瑶山上走来的教师“妈妈”盘振玉;有甘守清贫,自费造船,26年如一日,坚持摇船摆渡接学生过河上课的最美乡村教师石兰松;更有无数坚守师德师魂、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广大教师队伍,这些无不闪烁着“寓德于教”师德的光辉。
(3)师爱为魂,奏响师德的华美乐章。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一位哲人说过“师者之爱是心灵的甘露,是理想之火种,是生命之霞光,是师之质,是德之魂”。
教育是爱的事业,“始于心灵之交互,盛于仁智之流转,果于受者之授业、布道”,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正所谓“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在厚重、宽容、尊重、接纳、公平、严格的基础上,去唤醒、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致力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人格,学生才能抛弃胆怯和害羞,自信、自尊、自强地健康成长。爱是从教者针对学生展开“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润滑剂,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从“亲其师”到“信其道”转而“乐其道”。心平气和地启发、开导是学生思想转变的催化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首小诗催人深思:“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请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半句六月寒”,所以从教者要从小处着眼,耐心细致、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孩子,善于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用师爱之光照亮每个学子的心灵。
二、完善自我,敬业乐业
法国著名诗人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的工作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优秀的师德源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源自不断学习,完善自我,敬业乐业上。
【无私奉献铸师魂】推荐阅读:
铸师魂讲奉献11-25
无私奉献造句05-24
无私奉献执着追求09-15
平凡岗位无私奉献10-04
思想汇报-无私奉献07-09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07-02
无私奉献的同桌三年级作文10-06
关于教师无私奉献演讲稿12-19
母爱无私11-05
无私的爱-作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