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实验小学“经典诵读”读书活动组织方案(精选10篇)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在全校掀起一个读书、爱书、用书的高潮,营造出一股浓郁的读书氛围,让我们学校书香浓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根据沭阳县教育局《“师生共品经典”读书活动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指导思想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读书传统,广泛传播读书学习理念,在校园内兴起读书学习热潮。学校将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校园读书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的综合素养,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养成师生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园”的良好读书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老师、学生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阅读型学校、阅读型班级的建设。
第三、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及全体教师。
第四、活动口号
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
腹有诗书气自华
用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
让书香伴随我们成长
与好书交朋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我阅读,我快乐!我读书,我成长!
让读书成为最美丽的校园风景线!
读书--为你的心灵、智慧和品味插上腾飞的翅膀。
品读书滋味,悟读书乐趣。
学读书故事,习读书方法。
让师生心中溢满书香,让好书伴我们成长。
第五、读书内容
教师读书系列:
1、每位教师每学期必读一本教育经典;
2、每位教师每学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择2本以上有关教育书籍进行阅读。每年的读书总量不低于100万字,每天读书不得低于1小时。
3、在读书的基础上,要求养成记随笔的良好习惯,根据教师不同年龄要求分别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每学期45周岁以下的老师写不少于一万五千字,45周岁以上的老师写不少于一万字。
学生读书系列:
1、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
每年级每学期除诵读学校指定书目外,再有年级组语文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选一定数量的书籍、文章指导诵读。
2、阅读中外名著、时文精品。
(学生阅读范围由学校推荐+教师推荐组成)
第六、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
建立以校长为主的阅读组织机构;班级要有阅读组织,班主任、语文老师要负主要责任,同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读书组织委员。
(1)、成立“书香校园”领导小组
组长:李兰超
副组长:严守才、郇兵
(2)、成立“书香校园”实施小组
组长:王军
副组长:王跃武以洋
组员:各班班主任及全体语文教师
2.营造氛围。
“书香校园”建设,应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臵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
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开展师生签名活动。
班级要加强“书香班级”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各类读书制度、黑板报等符合班级的特点,创意新颖,给师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3.落实活动。
(1)建设班级书架。
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以语文教师为主)相互配合,协作建设好自己的班级书架(根据班级学生数每人一本,一学期至少更换2次),要结合学校配备书目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架,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很多漫画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严禁各类漫画书进入校园,作文选之类的书也要有选择的入架)。
(2)保证阅读时间。
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读、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晨读即学生早饭后,利用早读时间对学校推荐阅读内容进行诵读;午读即学生在每天午饭后到上课之间这个时段对教师推荐内容进行自主阅读。
充分合理利用课堂、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学校至少有40分钟的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学校要统一布臵一定篇目的假期阅读作业;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加强教师的集体学习与业余读书的组织指导,教师每学期集中读书、交流的时间不少于30学时。学校教研组每月要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两次以上读书交流活动。
(3)明确阅读要求。
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有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摘抄精美词句、名人名言等;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篇、名人名言、警句、歇后语等。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4)开展阅读活动。
①设立“校园读书月”。学校每学期要设一个“校园读书月”,每个读书月有明确的阅读主题。
②开好“班级读书会”。学校要组织各班每周或间周开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③开展其它各类读书活动。学校要根据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④充分发挥宣传效益平台。有效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4.落实评价。
(1)充实学校图书馆,配齐必读书目及选读图书,满足师生借阅的需要。
(2)建立学生的“读书成长册”。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栏目设计如: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家校联系卡、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每学期一本。班主任做到“三个一”:即,“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整理,每学期一装订。
(3)学校每学期要进行“课外阅读标兵”、“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4)学校将把各班“书香校园”建设情况纳入评估项目。同时,不定期开展阶段性的系列交流和评比活动。
(5)教师读书活动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考核项目。
5.档案整理。
以班为单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协助教导处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学校力争通过此次营造“师生共品经典”活动的持续、大力开展,使整个校园乃至每个家庭都能够确立“坐拥藏书、静心阅读、以书为友”的精神,给广大师生、家长以激励和引导的力量,形成一种人文氛围,让师生处于勇于探索、善于反思、敢于创新的积极状态之中,成就一种品质,让师生既富有时代气息的品性,又浸染了一股浓浓的书香气质。
一、指导思想:
读书是丰富大脑的粮食,读书能锐化我们的大脑。通过开展
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
积月累地增长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培
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明确读书目的:
1、以读书活动为契机,引导师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活动:低年级—我读书,我快乐;中年
级—和经典相伴,与书香同行;高年级—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
子。通过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提
升学校品位。
3、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真正地多读书,读好书,体会读书的乐趣,领悟读书的真谛,真正使他们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
三、计划安排:
1、成立赤岭小学全民读书活动组织领导组
组长:朱记生
副组长:胡红梅
2、活动时间: 4月初到4月底。
四、活动主题:
读书,开阔视野;读书,点亮智慧;读书,明白道理。
五、活动口号:
1、最是书香能致远。
2、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
3、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4、用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
5、让读书成为习惯,使书香充满校园。
6、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六、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1月中旬)
2、硬件保障:阅览室1间、购置图书、配备专职人员,设置阅读课,组织学生活动时间进行阅览,建立师生读书笔记。
3、结合学科教学,强化课堂阅读教学,结合学科课程进行拓展阅读。,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活动安排,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大型活动,学年上学期时间为12月23日,下学期为4月26日。如有礼拜或放假活动顺延。
4、为了营造活动氛围,使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真正促使师生在活动中有所提高,并使读书成为每位师生的一生的好习惯,要求师生全员参加。
5、建立活动奖励机制,促进学校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源城区埔前镇赤岭小学
活动方案
丽日小学
杨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诗文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经典古诗文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无数古圣先贤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反映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传承中华文化,诵读经典诗文,开发儿童各种潜能,传承中华文脉,陶冶高雅情操,使学生阅读经典,增强文化底蕴,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智慧的启迪,提升人文素养。
一.参赛对象:二(1)班、二(2)班、二(3)班 二.比赛内容:经典美文诵读
三、比赛时间:11月7日
四、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五、主持:杨璐
六、裁判:张彦平
王爱
张玲
七、活动准备:各班通过本班预赛挑选出10名学生参加比赛。
八、活动要求: 本次活动要求二年级各班以班级集体参与,以班级为单位,在班内进行诵读比赛。作品自选,可以是中国古代、近代或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诗歌、散文体裁不限,内容健康向上。表演形式要不拘一格,活泼新颖,个性突出,展现班级特色。可根据节目需要,结合才艺表演,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创新性地展示诗文的意境。表演时间为3-5分钟。
评分细则:本次活动根据内容与表达、表演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整个活动设立三个奖,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九、活动程序: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以班级开始朗诵比赛
3.宣布获奖名单
4.班主任颁发奖品并进行活动总结
十、经费预算:
一等奖:精美笔记本三本,自动铅笔三支
二等奖:精美笔记本六本,橡皮六块
三等奖:自动铅笔九支,橡皮九块
合计:80元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小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童话、诗歌散文、科普科幻等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
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背诗文及中外现当代童话、中国古今寓言、各类故事、长篇名著、科普科幻等读物为主。
五、参与对象 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六、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班干部负责,学生早上到校交完作业在读书。
2、语文课前3分钟。语文老师负责,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
3、课后: 班主任或家长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 “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等活动。
七、活动方法、早读、课前、课后,有班主任、语文教师负责,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利用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等,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
八、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全员参与,确保学生人人诵读。班主任及语文教师要落实诵读时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诵读活动中,确保学生人人诵读,个个受益。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指导思想:
中华经典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化生活、语言素养,同时,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教师设计活动能力,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
三、活动原则:
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3、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通过活动,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5、培养准确、流畅、有感情地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6、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五、参赛对象、内容及形式:
1、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学前班学生观摩)
2、内容:自选、抽背(参赛班级先自选自己最拿手的背诵,然后再进行随机抽取的内容背诵)均以校本教材中的《经典诵读》为主。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鼓励配音乐伴奏,伴舞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诵读时要求脱稿,诵读时道具自备,配乐磁带、光碟自备。参赛人员要衣着得体、大方,要能体现当代学生的精神风貌或表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及历史背景。鼓励形式创新,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六、活动时间及地点:
11月28日下午14时至17时在学校教学楼前临时会场进行
七、工作人员:
1、主持:何福元
蒋文娟
2、抽签:张元郎
各班班长
3、评委:
赵录全(教育办领导)
高林堂
(学校校长)
赵宏英
杨沛春
何仁奎
何志德
盖世勋(学校教师)
4、计分汇总:
何怀民
王雪勇
5、音响播放:杨沛春
6、图片影像资料采集:王锋
7、会场布置:全体教师参与
八、评比细则:
1、自选评分标准:(10分)
(1)精神面貌好。(2分)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3分)
(3)诵读时间:5分钟内。(2分)
(4)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3分)
2、抽选评分标准:(01分)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5分)
(3)诵读时间:5分钟内。(2分)
3、各项比赛内容分开评分,各评委评分采取10分制,评分保留一位小数。
4、评委将根据节目内容、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者的表演情况进行现场打分。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项得分汇总得出集体总分。
5、指导教师奖评定:
本次比赛活动,指导教师由各班班主任担任。获集体奖的班级,其班主任获得指导教师奖励。
九、其它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各班主任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大力宣传,鼓励学生家长前来参观。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附:
1、张观察小学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程序
1、张观察小学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评委评分表(样表)
1、张观察小学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评分汇总表(样表)
张观察小学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程序
一、领导、评委、参赛选手就位。
二、各班班长抽取背诵内容及诵读顺序并做准备。
三、教育办领导致词并宣布活动开始。
四、比赛开始(按班级抽取顺序进行,诵读完毕,可由个别评委点评)。
五、比赛结束,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六、高校长宣布奖励决定颁奖。
七、高校长作总结发言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积累,厚实学生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打造书香校园,特举办本次活动。
二、评比时间:
1、4月6日经典诵读时间:六年级2、4月7日经典诵读时间:五年级3、4月8日经典诵读时间:四年级4、4月11日经典诵读时间:三年级5、4月12日经典诵读时间:二年级6、4月13日经典诵读时间:一年级
三、评比地点:各班教室
四、活动准备:
1.根据各年级经典诵读材料,每个年级确定3 篇为展示评比材料,由评委组从展示材料中任选一篇。
2、全校各班以班级为单位参与经典诵读展示、评比活动。
五、奖项设置:
每个年级评出一等奖1名(计14分),二等奖2名(计10分),其余各班为三等奖(计6分)
六、评分标准:
诵读整齐、正确流利(满分10分);
情感投入,声情并茂(满分10分);
师生共读,精神饱满(满分10分)
七:评委:
校长室、教导处相关领导,各语文教研组长
2010.9—2010.7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扎实有效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为开发儿童各种潜能,传承中华文脉,陶冶高雅情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使学生阅读经典,增强文化底蕴,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智慧的启迪,提升人文素养,因此,我们马庄小学特制定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二、活动载体模式
多种形式进行,有效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活动。
1.充分利用语文课、早读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2.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3.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4.各班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 “诵读小能手”、“诵读之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5.每年5月定为学校“读书节”,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开展 “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6.学生建立扑克牌式的经典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7.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向家长介绍诵读的目的、意义以及目
前取得的初步成效,请家长配合督促指导,同时也请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评选“书香家庭”“亲子读书”等活动,当好孩子的榜样。
8.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方案、记录照片、好做法经验积累等。
三、课程建设。
编写“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
一年级:诵读《弟子规》,古诗10首。必读:(《咏鹅》、《春晓》、《登鹳鹊楼》、《静夜思》、《悯农1》、《赋得古草原送别》)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古诗15首。必读:(《梅花》、《惠崇春江晚景》、《夏日绝句》、《江南(江南可采莲)》、《悯农2》、《古朗月行》、《寻隐者不遇》、《江山渔者》、《江雪》。
三年级:诵读《百家姓》,古诗20首。必读:(《相思》、《秋浦歌》、《绝句(迟日江山丽)》、《七步诗》、《蚕妇》、《元日》、《敕勒歌》、《风》、《咏华山》、《鸟鸣涧》、《游子吟》、《泊船瓜洲》。
四年级:诵读《千字文》,古诗25首。必读:(《凉州词(王之涣)》、《登幽州台歌》、《清明》、《春夜喜雨》、《小儿垂钓》、《凉州词(王翰)》、《送元二使安西》、《陶者》、《夜月》、《竹枝词》、《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咏柳》、《小池》、《春日》、《乡村四月》、《独坐敬亭山》《村居》、《乐游原》)。
五年级:诵读《笠翁对韵》,古诗30首。必读:(《山行》、《别董大》、《江南逢李龟年》、《江畔独步寻花》、《滁州西涧》、《宿建德江》、《枫桥夜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塞》、《冬夜读书示子聿》、《回乡偶书》、《题西林壁》、《江南春》、《忆江南》、《望庐山瀑布》、《游园不值》、《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乌衣巷》、《大林寺桃花》、《秋夕》、《春雪》)。
六年级:诵读《增广贤文》,古诗35首。必读:(《夜雨寄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天门山》、《四时田园杂兴》、《望洞庭》、《示儿》、《题临安邸》、《赠汪伦》、《题都城南庄》、《咏田家》、《赤壁》、《泊秦淮》、《社日》、《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峨眉山月歌》、《别董大》、《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竹石》、《所见》、《宿新市徐公店》、《春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四、队伍建设及活动保障。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刘中祥
副组长:徐汉广王彬吴萍
组员:王加琪刘永林廖豆 袁小海和各年级语文学科组长.(二)领导小组要经常检查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把经典诵读活动与各自常规工作结合起来,从行政管理和业
务指导两个层面,组织协调好诵读活动中的各项工作
五、活动安排。
活动分三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0年10月—12月)
以莒县开展读书文化节活动为契机,在全校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做好环境布置。充分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墙报,使全校师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形成统一思想。制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经典诵读的整体目标和构想。将诵读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明确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2011年3月——2011年5月)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以下活动:
1.主要活动安排
班级常规活动安排。
(1)充实班级图书角。发动学生自愿向班级推荐和捐赠经典读物若干本,选好图书管理员,全班学生自由借阅,达到“带一本读多本”的目的。在同学中、朋友中举行图书交换形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在班级中开辟读书园地。在黑板报上设置读书小专栏,张贴经典诵读的相关作品。如“诗词荟萃”、“经典展示”等,为学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2)“人人争当和诵读之星”每位学生读完一个内容,通过老师的检查,登记于班级诵读记载本(学校统一发放到班级,高年级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可由学生登记),可获得一颗星作为奖励。如果能在诵读后用写读书笔记或用做摘记、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可奖励星若干颗。低年级可以通过朗读、讲故事、表演等形式展示。每月评比一次,班级中获星最多的前五位荣获“和小诵读小明星”的称号,学校将统一表彰鼓励。学期结束时,必须要本学期中三次被评为“和小诵读小明星”的学生才有资格评选三好学生或品学兼优生。
(3)学校利用每周三早上“红领巾”广播站播音时间,设置“美文欣赏”小栏目,每次朗诵并推荐学生必须熟读背诵的篇目。利用阅读课,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每节课向学生介绍某一个经典诵读片段,作适当的讲解和欣赏,要求做到有布置、有检查。在指导学生诵读的同时,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指导学生经常动手写读书笔记,可以是日记、随笔,鼓励学生读写结合,多读多写。各年级根据学生实际,通过读摘录、讲故事、谈体会等方式交流诵读心得,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利用校信通和飞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和好处,努力得到家长的支持,开展“我向孩子推荐一本书”活动,为学生购买好书。提倡亲子阅读。
(5)每个班级坚持中华古诗诵背活动:在黑板上开辟“古诗赏析”小栏目,根据《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每三天由老师或学生书写一首古诗,每节语文课前利用两分钟时间诵读。每月举行一次古诗考核。(各班语文老师负责)。
2.学校主要工作安排
(1)2011年7月
开展“征集名言,制作书签”活动(教导处负责),把优美的经典诗句或名人名言制作成漂亮的书签,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每班推荐5张,评比展示。
(2)2011年9月
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布置古诗配画和古诗书写比赛以及美文诵读比赛通知及要求。
(3)2011年9月
评优表彰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积极分子由学校统一进行表彰奖励。学校也将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各班情况进行检查,对优秀班级和老师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阶段:比赛阶段(2011年10月)
一、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班会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教师工作的艰辛和崇高,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努力向上!
2、通过朗诵、歌唱、表演、讨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礼赞和祝福。
3、通过问答竞赛形式,了解有关教师节的知识、古今中外尊师重教的故事,使学生备受教益,既激发学生的爱师、尊师的情感,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的主持人,编写串词。
2、邀请参加活动的老师。
3、各班准备两份演讲稿。
三、活动过程
一、整队、报告人数:
各小队整队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辅导员老师报告人数
二、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第一项:全体立正
第二项:出旗,向队旗敬队礼,礼毕(奏出旗曲)第三项、唱队歌——指挥请坐。
第四项、小湾小学少先队中华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第五项、请主持人上台主持朗诵活动。
主持甲:是谁,播下万古远点的梦幻?
主持乙:是谁,耕耘遍野燃烧的心愿?
主持合: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主持甲: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主持乙: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园里把希望浇灌。主持甲:您用青春写出无悔的人生。
主持乙: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主持甲:您的爱,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主持乙: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主持合:老师您好!
主持乙:请六年级少先队队员张雅琼上台朗诵。
请六年级少先队队员张雅琼上台朗诵。
请三年级少先队队员张支佳乐上台朗诵。
请五年级少先队队员任赟上台朗诵。
请二年级少先队队员王俊杰上台朗诵。
请四年级少先队队员王媛媛上台朗诵。
请一年级少先队队员刘天月上台朗诵。
请六年级少先队队员刘亮莹上台朗诵。
请三年级少先队队员王海锦上台朗诵。
请五年级少先队队员王亚荣上台朗诵。
请二年级少先队队员任杰上台朗诵。
请四年级少先队队员张怀玉上台朗诵。
甲:老师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乙:老师是火,点燃生命之灯;
甲:老师是灯,照亮前进之路;
乙:老师是路,引你走向辉煌。
甲:感谢恩师,感谢您们的谆谆教诲;
乙:赞颂恩师,赞颂您们的美好心灵;
甲:祝福恩师,祝福您们教师节快乐;
乙:祝福恩师,祝福您们永远健康,欢乐!
甲: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在此,让我们再一次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和祝福之愿吧!
主持合:祝老师节日快乐!
第六项:请大队辅导员总结讲话。
第七项:呼号
主题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为打造机关文化,使广大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干部职工勤读书、善思考、多交流,在互动中分享感受、共同提高,特举行“品读经典、滋养人生、提升素质”主题读书活动,方案如下:
一、读书活动主题
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二、活动目的1、通过读书活动,激发职工读书热情,使职工养成“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促进知识更新,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三、读书活动要求
把《责任胜于能力》和《你在为自己工作》作为必读书目,职工每年每人至少选读三本书,每人至少撰写读书笔记5000字,撰写读书心得2篇。
四、考评办法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国学经典的书香校园。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
一、经典诵读活动意义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
二、经典诵读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寻根问祖,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
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德懿行。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培养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
3、提升语文素养
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推进素质教育
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经典诵读活动主题
活动以“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校广大学生诵读成果,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经典诵读活动组织机构
组 长: 刘利平
副组长: 王小艳 高冬梅
成 员: 王珏 高晨霞 王静 王倩 刘美荣 张二艳 武娜 霍双娥 张建丽 李婷
五、经典诵读活动口号
1、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
2、读高雅书,做优雅人。
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4、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5、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6、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7、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
8、营造诗意校园,建设精神家园。
六、经典诵读篇目
一年级:背诵《三字经》、《中华诵》。
二年级:背诵《三字经》、《中华诵》。三年级:背诵《弟子规》、《中华诵》。四年级:背诵《弟子规》、《中华诵》。五年级:背诵《千字文》、《中华诵》。六年级:背诵《千字文》、《中华诵》。
另:每学期至少阅读2本课外书。3-6年级写出心得体会,做好读书笔记。
七、经典诵读活动措施
(一)诵读时间
1、每天保证学生有十五分钟的诵读时间。每节语文课前的一两分钟,开展“课前一诵”活动,做到读而常诵之,同时利用每周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
2、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诵读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诵读表演。
3、在每周的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诵读的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每周学校教导处随机抽查。
4、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在诵读时间上,各班级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5、每周晨会集体诵读五分钟。
6、单周每周三课间操后集体诵读5分钟。
(二)诵读措施
1、创造“四条途径”,激发诵读兴趣。
一听,即听广播。学校广播站开设“红领巾经典小广播”,由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经典朗诵、赏析以及有关经典的趣闻轶事等。
二看,即通过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经典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经典记住。
三抄,让学生做经典卡、办手抄报、制经典集。
四赛,每年进行一次经典诵读方面的竞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经典的诵读量。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方面的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2、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的情况下,学校每学期进行“经典诵读先进班”评比活动,使经典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擂台赛、抢答、诵读音乐会等多种形式。通过举行这一活动评出优秀选手和优秀班级。对各班在诵读经典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诵读经典的数量和质量;对班级、教师也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
3、班主任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经典角”,“经典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争创书香班级。
4、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经典,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经典文化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5、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经典文化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经典名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经典文化“内化”。
6、总结评比
每学期结束,学校根据各班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情况,以个人和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奖励先进。另附:
新课标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第一学段(1—2年级)1.《小布头奇遇记》 孙幼军 2.《小猪唏哩呼噜》 孙幼军 3.《树叶船》 张俊以 4.《吹泡泡》 张俊以 5.《调皮的日子》 秦文君 6.《窦蔻流浪记》 窦蔻 7.《365夜知识童话》 鲁克 8.《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郑渊洁 9.《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 梅子涵 10.《笨笨猪》 杨红樱 11.《泡泡儿去旅行》 薛涛 12.《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周锐 著
13.《小布头丛书—小布头新奇遇记》 孙幼军 著 14.《我不是坏小孩》(全3册)叶姝 著 15.《小香咕系列》 秦文君 16.《李拉尔故事系列》 梅子涵 17.《最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 18.《史记》注音本(1-4)19.《三毛流浪记》(全集)张乐平20.《中华歌谣100首》金波 李众选编 第二学段(3—4年级)1.《大林和小林》张天翼 2.《寄小读者》 冰心 3.《严文井童话》 严文井 4.《高士其科普童话》 高士其 5.《陈伯吹童话》 陈伯吹 6.《金近童话》 金近7.《叶圣陶童话》 叶圣陶 8.《小坡的生日》 老舍 9.《长生塔》 巴金 10.《中国古典童话精选》 11.《管家琪幽默童话系列管家琪》 12.《中国幽默儿童文学丛书》 13.《皮皮鲁传》《鲁西西传》郑渊洁 14.《幽默三国周锐》 15.《魔法学校》 葛竞
16.《李大米和他的影子》张之路 17.《科幻故事大世界》 18.《三个小宠物》 肖定丽 19.《魔塔》彭懿
20.《中国兔子德国草》 周锐、周双宁 21.《五•三班的坏小子》 杨红樱 22.《小老虎历险记》 汤素兰 23.《鼹鼠的月亮河》 王一梅 24.《小兵张嘎》——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徐光耀 25.《马戏团的动物明星》 沈石溪
第三学段(5—6年级)
1.《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丛书》(十年来冰心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大集合。共四本,它们是《蓝花》、《钟声》、《象母怨》、《青鸟飞过》)。2.《女儿的故事》 梅子涵 3.《中华当代少年小说丛书》 4.《女生贾梅 男生贾里》秦文君 5.《蓝鲸的眼睛》 赵冰波 6.《绿太阳和红月亮》 白冰 7.《琵琶甲虫》 高洪波 8.《羚羊木雕》 张之路 9.《哭泣的巧克力强盗》 张秋生 10.《和大山攀谈》 尹世霖 11.《飞翔的花孩儿》 葛翠琳 12.《小狐狸的新式汽车》 葛冰 13.《小狼请客》 孙幼军 14.《一龙二虎三猴》 罗辰生 15.《小孩成群》 秦文君 16.《红雨伞•红木屐》 彭懿 17.《双人茶座》 梅子涵 18.《第十一根红布条》 曹文轩 19.《麻雀不唱》 常新港 20.《蟋蟀也吃兴奋剂》 张之路 21.《草房子》 曹文轩 22.《我要做好孩子》 黄蓓佳 23.《e班e女孩》 张弘
24.《小兵张嘎》——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徐光耀 25.《马戏团的动物明星》 沈石溪 第三学段(5—6年级)1.《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丛书》(十年来冰心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大集合。共四本,它们是《蓝花》、《钟声》、《象母怨》、《青鸟飞过》)。2.《女儿的故事》 梅子涵 3.《中华当代少年小说丛书》 4.《女生贾梅 男生贾里》秦文君 5.《蓝鲸的眼睛》 赵冰波 6.《绿太阳和红月亮》 白冰 7.《琵琶甲虫》 高洪波 8.《羚羊木雕》 张之路 9.《哭泣的巧克力强盗》 张秋生 10.《和大山攀谈》 尹世霖 11.《飞翔的花孩儿》 葛翠琳 12.《小狐狸的新式汽车》 葛冰 13.《小狼请客》 孙幼军 14.《一龙二虎三猴》 罗辰生 15.《小孩成群》 秦文君 16.《红雨伞•红木屐》 彭懿 17.《双人茶座》 梅子涵 18.《第十一根红布条》 曹文轩 19.《麻雀不唱》 常新港 20.《蟋蟀也吃兴奋剂》 张之路 21.《草房子》 曹文轩 22.《我要做好孩子》 黄蓓佳 23.《e班e女孩》 张弘
24.《张之路非常神秘系列——非法智慧》 25.《女生日记》 杨红樱
【某某实验小学“经典诵读”读书活动组织方案】推荐阅读:
实验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03-20
灵山县实验小学读书活动方案11-03
实验小学经典古诗文背诵比赛活动方案09-18
邹平实验一小中华诵 经典诵读总结12-06
某某公司冬防工作方案10-27
某某医院绩效工资管理方案06-05
某某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方案10-13
小学作文:我喜欢某某12-17
某某超市开业活动策划案04-09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活动方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