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导入语(推荐8篇)
一、动画导入
在教学三年级《重叠问题》时,播放《喜羊羊与灰太郎》动画片和《熊出没》主题歌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师问: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郎》的请举手。那剩下的就是喜欢《熊出没》的了,下面我想来统计一下,请同学们分别将自己的学号贴在黑板上的对应位置。贴好后,学生汇报人数。老师还在本班中选取了一些同学调查,喜欢《喜洋洋与灰太郎》的7人,喜欢《熊出没》的8人,老师调查了多少人?生:15人。师:恭喜你答错了!想知道原因吗?引出课题。
二、游戏导入
在教学《推理问题》时,进行课前小游戏,跟着指示做动作:举左手,举右手,拍拍肩,拍不是左肩,哪个肩?右肩。师:为什么是右肩?生:不是左肩肯定是右肩。师:粉笔不在我的左手,在哪?生:不在左手肯定在右手。刚才我们通过已知条件找到答案就是推理,板书课题
三、谈话导入
进行谈话,师:周末大家都喜欢去哪儿玩?生:植物园。师:我也喜欢去,上周我和我家宝贝也去了,我为宝贝选了几件衣服,出示图片。教师要求学生帮助她进行搭配,小组合作完成。
四、设疑导入
在教学三年级《年月日》时,设置疑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你已经过了多少个生日?小华今年13岁,可它才过了三个生日,同学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这一课后,你就会明白的。
五、问题导入
一堂课是否有效, 应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有所思, 有所悟, 有所得。如果说, 对课堂教学步骤的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必备的奠基石的话, 那么导入语无疑是精彩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的导入语, 既是对以前所学英语知识的复习、巩固, 又可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设桥梁。教师为传授新的英语知识而设计的一系列导入语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巧”提问、“真”评价, 能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新知识。因此, 课堂导入语的预设成功与否直接关联一节课的成败。
目前英语教师的课堂导入语存在以下问题: (1) 导入语的导向性不明, 缺乏实效性。 (2) 导入语过长, 影响新课教学。 (3) 导入语时效性不强, 不能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 (4) 导入语的启发性、评价性不够, 很难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精心预设导入语的涵义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有效课堂, 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导入语的设计。教师精心预设的导入语应具有以下特征:
(1) 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导入语必须是为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并能引起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兴趣。
(2) 语言要精准。精炼忌啰唆, 生动忌平淡, 变换忌重复。能在新旧知识之间架桥, 以利于学生固旧知构新知。
(3) 贴近学生的生活, 以生活经验为组织材料, 有利于学生进行情境认知。
(4) 要善于应变, 以情促学。课堂变化与预设问题不可能完全相同, 实际教学中应设计多种应变方案来促进学生学习。
三、精心预设导入语的策略
1.“活”与“实”的统一
课堂的“活”体现在学生在思维、语言、情绪等方面的活跃。形成“活”的课堂可见教师的功底。而英语课堂的“活”主要在于教师灵活运用学生已学的语言知识去导入新的目标语言, 在老师的巧妙引导下, 让学生轻松完成一个个并不简单的语言学习任务, 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的“实”。
[案例1]
以下为2010年9月笔者在杭州市采荷中学为国家级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开课Go for it!七上Unit 6Period One的导入部分:
师:Hello!Boy!What’s your name?
生:My name is Sun Tao.
师:Hi, Sun Tao.You are so tall!Do you play sports?
生:Yes, I do.
师:Do you play basketball? (复习已学的旧句式。)
生:Yes, I do.
师:Is it difficult?
生:No, it isn’t.
师:It’s not difficult for you, but it’s difficult for me.I can’t playbasketball very well, but I am tall and healthy.What sport do I like?Guess. (出示自己运动时照片, 半遮住。)
生1:Do you like basketball?
师:No, I don’t.It’s difficult for me, but it’s easy for Sun Tao. (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了大半, 师生关系拉近了。)
生2:Do you like ping pong?
师:No, I don’t.But my son likes it very much. (部分学生向教师示意自己也喜欢乒乓, 有同感。)
生3:Do you like soccer? (该学生边问边带着怀疑的笑容, 其他同学笑。)
师:Can I play soccer? (教师笑着反问。)
生:No. (大声回答。)
生4:Do you like running? (一男生问, 露出得意的神色。)
师:Yes, I like running.I run every day.So I am healthy.I also like eating.I like different food and fruit.What food and fruit do I like? (教师用新句型Do you like…?成功地完成了有关运动的词汇的复习和新句式的操练。)
生:Do you like apples?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与本节课有关的食物的名词orange, banana, pear, strawberry, tomato, hamburger, French fries, ice cream, salad, rice等均在学生的猜测中出现了。教师的呈现水到渠成, 教师预设的复习运动的词汇和用新的句式Do you like…?进行操练的目的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 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师:W hat food do I like?Listen a nd circle! (进入听力部分。)
在本课的导入语中, 笔者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设置了一系列相互了解的问题, 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从学生的已有知识“Do you play…?”入手, 自然导入What sport do I like?让学生用本节课的重点句式Do you like…?进行师生之间的真实交际, 了解教师喜欢的运动和食物, 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知”与“趣”的平衡
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 并非为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 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的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高效的课堂应该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平衡。富有趣味性的导入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 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实现我们的有效课堂。
[案例2]
以下为2011年9月笔者在淳安市为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开课Go for it!八上Unit 4 Period One的导入部分:
师:Hello!Everyone!Nice to meet you!Just now we listened to a song called Shining friends.Can we be friends?
生:Yes.
师:I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you.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our class?
生:Forty.
师:Our class has 40 (forty) students.But I have 50 (fifty) students in my class in Hangzhou.Do you know what forty and fifty is?
生:90 (ninety) .
师:I like the number 90 very much.Which number do you like best?
生:100 (hundred) .
师:I hope all my students can get more than 90 in the tests.And I love 100, too.But it is difficult to get 100 points, right?
生:Yes. (大声回答, 表赞同。)
_____ _____ _____forty, fifty, _____ _____ _____ninety, hundred.
教师在导入的过程中在黑板上写上了已导入的4个数字40, 50……90, 100。接着让学生找规律。Forty, fifty, what’s next?虽然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儿童数学题, 但是它是用英语来表述的, 学生特有成就感, 都争着举手回答。教师借机让学生找规律, 试着拼写60, 70, 80等数字, 总结这些单词的组成规律:six, seven, nine+ty, eight+y结尾, fifty, forty特殊, 学生也都轻松完成了。
很多教师在处理这些数字时会简单地把这些数字和拼写直接投影给学生, 让学生读、记。结果是每次考试或听写总会有许多学生拼写错误。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对这些单词的记忆深刻。
3.“真"与“启”的和谐
教师认真研究教材, 针对教材中的话题和语言结构功能, 运用一些生活化的事例来设置导入语, 合理调配,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启发诱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活动, 使他们从只听课的被动局面转变到主动思维学习的状态。
[案例3]
在完成了案例2中数字导入后, 我们有下面的片段:
师:I know there are forty students in our class.I have 40 new friends now.Do you want to know anything about me?You can ask me questions.The followings may help you.
生:Where do you work?
师:I work in Hangzhou.
生:Where do you live?
师:I live in Fuya ng.It’s fa r fro m Hangzhou, about 45 kilometers away.
生:How do you go to school?
师:I go to school by car.I drive my car to school. (出示自己上班的照片。)
生:How long does it take?
师:Guess. (PPT出示猜测用的句式:I think it takes…)
生:I think it takes about 2 hours.
师:No, it’s too long.
生:I think it takes about 1 hour.
师:Yes.I usually d rive the ca r to school.It takes about 1 hour.Sometimes Itake the bus to school.It takes about two hours.I never walk to school.Why?
生:Because it’s too far. (学生笑。)
生:It takes too much time.
师:Now you know Ms Cao drives the car to school.How do you get to school?Do you drive a car to school?How long does it take? (顺利进入新课。)
教师利用自己的一些真实的信息作为导入的切入口, 如教师住在45公里外, 开车要花多久?这个真实的问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 又达到了操练新句式It t a kes…的目的。教师从不走路上班, 为什么?学生的两种答案令教师非常满意, 又一次强化了It takes…句式。所以教师对导入部分的成功预设, 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促使他们参与学习, 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应深入研读文本, 对文本作出全面、深入、独特的解读, 对学生可能有的反应作出预测。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 科学地预设与学生相适合的导入方式, 以达成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蔡秀盈.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0 (11) :34-38.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他说的是要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使之出奇制胜,这句话对语文教学导入同样适用。
一、诗歌导入法
课堂导语,恰到好处地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如《履痕》的导入语:
给大家读一首诗《纸船─—寄母亲》,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冰心的这首诗歌“借物抒情”,借“纸船”向人们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形象,进而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大家是非常熟悉的,苏东坡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青年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看着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情怀;我们所学的上一篇文章《木屐》,通过写父亲三次留下的屐齿印,传达出慈父爱子至情至善的真情实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则是一篇流淌着母爱暖流的叙事美文──《履痕》。
二、故事导入法
课文采用故事导入法,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使课堂轻松活泼、生机盎然。如《荷花淀》导入语: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九十九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九十九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三千七百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四十三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淀》,解开大家心中的谜团。
三、设置疑问导入法
设置疑问导入法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巧妙地设置疑问,并让学生正确回答的一种导入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一段最古的长城》导入语:
师:同学们,坐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能看见地球上的建筑物有两个,其中就有中国的一个,这是什么建筑物?
生:长城。
师(多媒体展示长城图片):可见,长城足以让中国人自豪。千百年来,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大家知道现在保存下来的长城是谁组织修建的吗?
生:秦始皇。
师:秦始皇只是连接赵、燕、秦三国修筑的长城,并加以增补,而最古的长城则是赵国的赵武灵王修建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段最古的长城》。
四、开门见山导入法
开门见山导入法,直接介绍主要内容来导入新课。如《藏羚羊跪拜》的导入语:
今天,我要带大家做一次时空穿越,去我国的藏北高原认识一下生活在那里的珍惜动物——被誉为高原精灵的藏羚羊。藏羚羊经过千万年自然演变,与冰雪为伴,与严寒为友,生息在世界屋脊之上。这节课我们要共读一则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藏羚羊跪拜》。
五、音乐导入法
音乐导入法,即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电视《懂你》,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用这首作品引出“母爱”这一话题。播放片段后,教师以“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篇赞美特殊母爱的诗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入新课。
总之,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很多,还有问题导入、名人名言导入、温故知新导入、漫画导入、电影导入、录音录像导入等。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学的巨大的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一旦办到了这一点,他就可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速前进了。”可见,导入语作用巨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语,以唤起学生的兴趣,收获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是一名出色的引导者,一堂好质量的数学课,首先要看教师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巧妙的导入和恰当的提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只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才能诱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一、课堂教学导入的作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有人把良好的开端比作“凤头”。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一堂课良好的开头是多么的重要!的确,良好的新课导入语,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良好的新课导语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的教学风格。
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
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因此,合理而新颖地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等待着你的第一句话,而你一开口是索然无味,吸引不住学生,学生就会大失所望,从而对你失去信心、信任和敬意,那样就会严重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导入的要求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当老师的话语,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流进学生心田的时候,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
三、课堂教学导入的技巧与方法
1、合理有效地创设导入情境,能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投入学习
教学情境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情境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顺利开展新授课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导入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情感共鸣,带着疑问与欲望走进课堂内容的学习,并在情境创设中对所学内容在认知上形成知识建构,方法上主要采取谈话的方式,教师通过问答、谈话等,带领同学走进预设的情境,并通过师生交流进一步感悟情境,深层感知学习内容。
因此,我认为在课的一开始创设一个适当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情感反应,可以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自主地投入到一堂课的学习中来。如教学《10的认识》,课件出示0~9这几个数字娃娃,“9”站出来骄傲地说:“你们哪一个有我大呀?谁也没有我大!”这时“0”和“1”跳了出来,“0”站在“1”的右边就成了“10”,说:“你不要太狂妄了,看,我们俩和起来比你大!”这时“9”涨红了脸,低下了头。从而揭示课题《10的认识》。
又如教学《分类》时,课件出示小明的新房间,可东西摆放得很杂乱。师抛出问题:“你们看了小明的房间,想说点什么吗?”生兴趣一下就上来了,抢着回答:“小明的房间太乱了,看起来很不舒服!”师趁机追问:“小明的房间太乱了,小朋友你能帮小明把房间整理一下吗?哪些东西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从而导入新课《分类》。
2、巧设悬念进行导入,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合理巧妙地设置悬念,便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
能,口欲言而非达”的愤悱境地,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探究愿望,从而把学生带入更广阔的数学天地。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这堂课的教学,可以通过设计有效的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来导入新课。
师:笑笑和淘气是两个天天坚持锻炼的好孩子,淘气每天都沿着这个操场跑一圈(课件出示操场的平面图——长方形),笑笑则每天沿着这个平静的湖面跑一圈(课件出示湖面的平面图——正方形),这天它们却为谁走的路远一些而争吵起来。听!笑笑说:“我每天比你走得远,要不然我怎么比你苗条?”淘气说:“不对,不对,我走得比你多,要不我怎么会这么强壮?”
师:你们谁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到底谁走的多?为什么?
这样便很自然地引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先求出操场和湖面的周长,再进行比较,以达到有效导入新课的目的。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导入,使学习内容变得更为真实、生动、有趣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曾指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中的体验。”所以说以现实生活为原形的课堂教学,正是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相联系的一个重要教学模式。新课标也明确指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丰富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们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要把抽象的数学变为有趣、生动、易于
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所不在。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学好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因此,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将数学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纳入课堂。
比如,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不是直截了当讲方法,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问题:一个圆镜子破了,现在只有边缘的一块碎片,根据它,你能制造出一个和原来的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吗?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问题。另外,通过以上方法引入,还让他们感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数学并不是枯燥空洞的。
4、用故事、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地思考。如何在上课伊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呢?教师不妨借用一个小故事或者是谜语来导入新课,因为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和猜谜语了,用故事和谜语最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故事必须短小,同时故事和谜语必须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如在教学《数的产生》时,小明和小芳是同一个班的学生,小明调皮成绩不好,而小芳聪明能干成绩又优秀。一次考试小芳考了95分,小明妈妈回家问小明考了多少分?小明回答说:“哎呀,妈妈,我考的比小芳多一点。”妈妈可高兴了,是96、97、98、99还是100?小明摇摇头,都不是。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小明考了多少分吗?(9、5分)
5、游戏操作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游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数学教学中如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游戏引人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教轴对称图形时,设计了一个贴耳朵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张可爱的笑脸,但是还差一对耳朵,你能帮它贴上去吗?生上台画了一大一小的一对耳朵,师问:“这样美观吗?”(不美观)师:“那要怎样才美观呢?”(必须要对称才美观)通过游戏,你明白了什么?(对称美)这一游戏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不仅激发学习兴趣,降低知识点难度,而且也使学生明白原来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6、旧知导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 温固而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从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可先复习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然后将其组合成两步应用题。或对一步应用题改变条件或问题而成为两步应用题,从而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过度,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作铺垫,使学生对新知并不感到陌生。教给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
如《解决问题》中,一本字典27元,一套书43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本字典和一套故事书一共用了多少元? 生2:一套书比一本字典多多少元? 师:我给营业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你们会解吗?不会没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7、直接导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
直接导入法,就是三言两语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学习任务及要求。这种导入法时间短,能在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学生听课目标明确,引发探求新知的兴趣。
如教学《5的认识》,课件出示升国旗图,让学生数一数,国旗上有几颗星?每颗星有几个角?有几位小朋友在升国旗?今天咱们学习《5的认识》。板书课题。
教师利用一些教学工具来直观呈现,导入新课。例如在进行“椭圆”的教学时,教师于课前事先准备一个细绳,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图钉,然后将图钉固定于纸板之上,用一支笔将细绳紧绷并绕两点做圆周运动。最后,教师通过对作图过程的详细分析,引出“椭圆的定义”的相关数学概念。这种导入方法直观、形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例探求法
利用发生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分析和揭示事物的本质,是探求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课堂导入的一种常见手段。例如在进行“指数函数”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细胞分裂的实例进行导入,第一次分裂为2个,第二次分裂为4个,以此类推,当分裂第N次时,细胞数Y与N之间存在的关系,即Y=2N,而这个函数就是即将所讲的指数函数。这种导入法比较形象和直观,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深入的知识探求,同时又实现了学科交叉教学(生物与数学)之间的取长补短。
新旧类比法
在课堂导入时,新旧类比法能够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在掌握理论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进行“对数的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导入:在等式XY=N中,若是已知X和Y,求N,这属于乘方运算;所示已知Y和N,求X,则属于开放运算;所示已知X和N,求Y,那么又将如何计算,这就是本节课将要解决的问题。
引史讲故法
1.引言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是一节课的关键部分,它为整节课的气氛奠定了一种基调,或民主的,或热烈的,或自由的,或呆板的。。。而整堂课的气氛又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影响他们的知识建构。课堂教学时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优化课堂导入的情景模式便成了优化教育的重要一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课堂导入”的方式便逐渐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在探索中,也出现了许多误区,一些理论研究一味追求“新”.“奇”,而忽略了其本质。“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应更注重知识性。“新”.“奇”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应灵活运用各种导入模式,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以最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来解决在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2.数学课堂导入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
环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人的知识获得,智力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国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变成画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到:“一切知识却是从感官开始的。”由此可见,环境的创设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环境的创设包括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的教室布置,课堂情境的创设等。格式塔认知心理学论证了情境的暗示或启迪作用。具体表现为:当我们遇到抽象复杂的知识时,我们往往趋向于用具体的模式来帮助我们进行抽象思维,把所学的知识建构为易于我们记忆和理解的形式。亦即人在特定的情境中,心理活动倾向于把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因此,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的建构提供线索,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与学生在宽松的情境中,共同思考问题探讨问题的意义,审视各种可能性,阐释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乐融融。
3.数学课堂导入的原则
课堂情境创设很重要,但课堂导入的情境创设尤为重要。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节课的导言设计的好,会引发学生对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开讲”是一种艺术,从讲课一开始就要做到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因此作为一位数学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要先从导言上下功夫,认真研究导课的艺术。而导课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教无常法,教有常规”,虽然导课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也有一些原则。(1)导课要有针对性,具有针对性的导课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2)导课要有启发性,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导课要有新颖性,具有新颖性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重要指向。(4)导课要有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导课要有简洁性,具有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4.数学课堂导入模式及案例分析 4.1 游戏式导入
游戏式导入是用做游戏的方式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内驱力之一,它明显地提高人的活动效能,由于学生饱尝欢乐,心情舒畅,当然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发展,使认识逐渐深化。而数学教材有它知识的系统性,一般编写的比较简洁。由于数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教材在许多地方的叙述比较枯涩,这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叙述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要注意从数学学习中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以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初中生,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而好奇心,好胜心较强。如果教师掌握他们的心理规律,利用知识与兴趣迁移,逐步引导他们热爱数学,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教学质量就必然提高,游戏就成为一种好的引入方法。
如在上一元一次函数这节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游戏,让学生把自己的年龄除以二,再加上一,然后把结果说出来,老师根据学生的结果,“猜”出学生的年龄。当教师每次都猜中时,学生就会对此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对老师如何猜的如此准确而惊奇。在此时,教师写出这节课的课题,告诉同学们在学完这节课之后,每个同学都能懂得其中的奥妙。那么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便产生了。4.2 实验式导入
实验式导入是指通过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来开始新课的学习。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论,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自己探索新知,更有利于知识的建构。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讲授一些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时,可以采用实验式导入。
例如在讲授概率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设想:抛一枚硬币的结果会怎样,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当学生回答正反都有可能后老师再一次发问那一种可能性更大些。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两种是等可能的。此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做实验,每组学生抛硬币十次,分别记下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次数,然后,把正面出现的次数除以反面的出现的次数,并把结果报给老师。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他们会发现,虽然经验认为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几率是相等的,但并不是每次的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然而,所有的结果都在0.5左右浮动。这时,老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出概率的性质,给出定义。4.3 观察式导入
观察式导入也是数学课堂上常用的导入方法,是指在课堂开始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导课方式。这种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主观察和发现的过程中,有关知识已经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并且记忆深刻。以这样的形式作为导课的方式,更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奠定了一种自主学习的基础,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因此,这种导课方法不用考虑年龄阶段的限制,只需符合授课内容即可。对于一些与图形紧密相关的内容尤其适合这种导课方法。比如,在讲椭圆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作图过程,由椭圆的形成过程思考椭圆应具有那些性质,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导课方法。4.4 史实式导入
史实式导入是指在讲有些数学知识时,首先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数学历史背景或数学家的故事。这种导课方式往往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可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探索精神和学习的毅力。
由于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中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只要数学教师多积累与中学数学有关的数学史资料,许多内容都能用数学史实导入。又如在讲无理数的时候,可以讲述阿巴斯为捍卫真理而被投入大海的故事。讲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周髀算经》中的有关记载……用数学史实导入,不但可以吸引学生注意,为数学课堂增添几分色彩,还可以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样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在讲到中国古代数学的领先地位时候,更能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4.5 悬念式导入
悬念式导入是指在开始讲课时先给学生设下悬念。作家在写作时,往往喜欢设悬念,就像为读者设下的一个套,把读者的心牢牢地套住,使他们沉浸在作品中,欲罢不能。在数学导入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设下悬念,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或惊讶,或赞叹,从而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沉浸在数学世界里不能他顾。悬念的设置有很多种,一个问题,或一个事例,形式可以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惊、疑。
如在上有理数的正整数的次幂这节课时,我们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导入:老师向学生提问,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20次,让学生猜一猜最终的厚度。学生积极思考之后会给出自己的答案,1米,10米……当老师告诉学生最终的结果是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还要高的时候,学生的惊奇就可想而知了。他们尚未学习过有理数的正整数次幂这部分内容,面对这么一个天文数字,显然是难以接受的。在这个让他们匪夷所思的答案的驱动下,他们就会产生求知欲,急切的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一张不起眼的薄纸片仅仅对折20次,会有那么惊人的结果,对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个谜,当老师道出这节课的课题,并告诉他们在学完这节课之后,就可以揭开谜底,此时学生的好奇心便会转移到这节课的学习上,就像读者遇到悬念后,迫不及待地继续读完整篇文章一样。4.6 实验式导入
数学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而学生又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无疑,生活实例便成了沟通数学与学生的桥梁。在许多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上,教育者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大量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对问题有个感性的认识。即在生活中寻找出一个模型,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一个基础。
如在上《圆》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大量地联系生活,给出许多圆的例子,如,大型油桶,车轮等,让学生思考,它们能不能用其他的形状代替,当得出否定答案之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从圆形便于滚动的表面现象上得出其内在本质——即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以这样的方式导入,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因此,更有利于知识的建构。4.7 竞赛式导入
竞赛式导入是指用比赛的方式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都有好奇心,不肯认输,一提起比赛他们便精神十足。在课堂导入时举行一次小小的比赛也不为一种好的导课方法。
如让一个学习一般的学生甲和一位数学尖子生乙比赛解数学题肯定会激起所有学生的兴趣。在课前,先告知甲一种新的解题方法,在比赛时,每一道题甲都会又快又准地做出来,所有的同学都会惊讶。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告诉大家,甲用了一种新的解题方法,那么此时,同学们的兴趣就会集中到新的解题方法上。
该导入方法比较适用于计算性的知识的学习,如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这种导入方法表演性较强,偶尔使用一次便可,常用反倒适得其反。4.8
讨论式导入
讨论式导入是基于新的教学理论下的一种导入方式,强调课堂的和谐与民主,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以师生交流,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导课。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舞台,从社会发展,新课改的要求来看,学校的一切工作大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中心进行。现今的学生好学上进,有个性,追求一定的独立性,远非封建制度师道尊严下学生表现出的盲从特点。他们具有新时代新人的一切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认为,要使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的思考、行为决策都缺乏自由和宽容条件的人能获得创造性的思想和创新的行为决策。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创新思维。心灵的自由才会有思维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具有高度民主,轻松活泼,互相理解的课堂气氛,对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的兴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导入的过程中,采用一种师生共探的方式作为一堂课的起始,则能为整堂课奠定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讨论也是锻炼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有帮助。
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导入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解的各种情况,然后作出总结。这种方法比较普遍,适用范围也很广泛,对于总结复习课尤为适用。4.9 媒体式导入
媒体式导入是指教师利用实物、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导入新课内容的方式,比如多媒体课件导入。所谓多媒体课件导入是指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的导入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中去。它使“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调动了叙述的多种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校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经常性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节课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利用几何画板这个数学软件制造出动态效果,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这部分内容。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很容易地把信息和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学生发挥多种感官功能,通过看、听、想、说等方式,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4.10 温故式导入
温故式导入是指在复习以往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现代认知心理学证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是孤立的,它必须按照一定的认知规律进行。学习知识“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联系我们平时的学习经验,理解这句话是很容易的,因为我们在学习一门课程的过程中,总是从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学起,然后在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因此,在我们讲授新知识的时候,不妨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开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过度到将要将受的内容。
如引导学生由小学中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去理解初中相对具体的函数概念,再到高中更抽象的函数概念。遵从根知识原则,学生可以通过揭示知识发生的背景,感知知识的来龙去脉。许多课堂导入理论认为,这种导入方法不够新奇,没有什么创新,但这确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科学方法。通过温习旧知识不仅可以巩固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也是一种促进。
以上所介绍的十种导入模式,基于其各种的特点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在使用这些导入模式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灵活性,而不是盲目套用。另外,这些导入模式的使用不局限于一节课只使用一种导入模式,教育者可以灵活的对这些导入模式进行组合,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结论
一、视听教学的“视”的应用分析
所谓的“视”, 顾名思义就是看, 也就是通过投影、视频等教学手段, 讲堂相关的只是通过画面活生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人们在学习中, 视觉接受能力相对来说还是很强的, 所以视觉媒体在教学中还是很容易为人所接受的。在初中教育中, 视觉技术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多媒体, 另一种则是实物。多媒体的方式比较多, 现在的课堂上, 大多数老师都是通过多媒体, 比如投影、ppt教学等。课堂上, 老师可以通过放映来讲解, 无需板书, 既提高了老师的讲课效率, 又能将题讲清楚, 使学生很容易接受;而实物展示则是指将学生的作业投影出来,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就以牛津初中英语8AU6“Natural Disasters”的Reading部分为例, 课文写了主人公遭遇地震, 在塌方下艰难度过, 最后获救的经历。对于这篇课文, 老师完全可以借助2008 年的汶川地震来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 与其有关的视频图片让学生深受感染, 完全投入到老师的教学之中。
二、视听教学的“听”的应用分析
视听的“听”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声音, 由此可见, 它指的就是听觉型的媒体, 其中包括录音、听力、光盘等等。视觉接受能力强大的同时, 听觉接受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人们便是因为这点将其与多媒体技术结合, 形成了听觉媒体技术, 实践证明, 它的教学实用性也是很大的。在我们的学习中, 最常见的听觉媒体就是平常的听力考试, 这是我们通过听力学习英语的典型事例, 在牛津版初中英语的教材中也有配套的磁带录音, 其中包括课文的朗读, 听力的练习, 总的来说, 牛津版初中英语还是很符合的。譬如以牛津版初中英语的8BU5“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部分的教学为例, 课文以采访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主人公Orbis医生的故事, 我们便可通过音乐 《Through your eyes》 来引导学生, 其中“Take away light, never ending dream…”等歌词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慈善事业的伟大。
三、视听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1.选择视频教材。首先要依据教学的目标, 然后要结合教材内容, 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显著效果等等。达到各方面的要求, 引起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意识, 自主地去学习英语, 再配合老师的讲课,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就能显著的提高, 老师也就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了。比如牛津版初中英语的某一章节讲的是关于“water resource”, 对于水资源枯竭的问题, 在这一章节的讲解中, 老师便可以通过一些缺水地区的生活图片来引导学生, 再加上一些与水资源有关的视频, 比如倡导节约用水的视频, 这样更容易将学生带入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
2. 合理利用多媒体。电脑、录音磁带、语言实验室等视听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合理利用, 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都有显著效果。多媒体的使用, 会产生良好的上课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原本课文中的漫画就吸引了学生, 再通过多媒体, 让漫画动起来, 将知识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减轻了学生面对大信息量课本的负担,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多媒体还可以播放英语音乐、英文电影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手段。比如在讲方位词时, 老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立体展示方位。
四、视听教学对于老师的要求
对于视听教学, 首先, 老师要正确认识视听教学和传统教学的联系, 并且熟练地掌握多媒体的运用。同时, 还要求老师能够自己制作课件, 并且将自己所了解到的学术动态以及教学资源融合到自己所做的课件中, 增加教学中的知识量。在课堂上, 老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将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形象的教学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节课堂的氛围, 培养学生上课的自主性, 让学生爱上学习, 融入到英文学习中。最后, 老师还需要不断地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增强综合能力。
教育事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推动了视听多媒体教学和英语教学的结合。网络有其信息传递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 方便了学生获取英语知识和老师视听教学课件的准备。在视听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学生沉浸在英语文化的氛围中, 激发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 老师课堂结合视听教学, 课堂效率也有显著提高。在未来的英语教育中, 我相信英语视听教学将有更为重大的作用, 让我们拭目以待。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教学也不断为大多数老师所接受。在现今的初中英语教学中, 许多老师都采用了以视听技术为基础的视听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就是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立体展示英语, 冲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束缚。笔者通过将视听教育的“视”和“听”分开解读, 并且结合牛津版初中英语的教学实例, 论述了视听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课堂效率的效果。
关键词:视听教学,初中英语,牛津版,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探讨[J].学周刊.2011 (17)
合理的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要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被深深地吸引,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材当中。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导入为好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几种导入方法,谨供借鉴。
一、背景式导入
背景式导入是指通过简介与作者有关的资料和写作背景导入新课的一种方式。如讲解《春望》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公元756年6月,叛军攻占长安。是年7月,杜甫独自来到灵武找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叛军虏到长安。次年3月,他看到失陷的京城处处荒凉残败的情景,想起客居他乡的妻儿,把那种无限的深情寄托于自己的弊端,写出流传千年的《春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这样的导入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课题真正含义,又深化了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感受。
一般而言,讲授写作年代距今久远而又文
意含蓄的作品,适合用这种方式。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应该用简明的话语,抓住与教材相关的信息,不能占用过长的时间;关于写作背景,应该做到有条有理,抓住重点。
二、解题式导入
课文题目就是全文中心内容的体现,通过分析题目,学生可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另外,采用这种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笔者就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天上飘着各种各样的云彩,它们是千变万化的。你们经常观察天上的云吗?说说都有哪些形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呢?(学生们纷纷说出不同形状的云,猜测各种原因)你们是否知道,不同形状的云里会隐藏着不同的天气知识,也就是说通过不同形状的云及其变化能够识别天气。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看云识天气》”。如此导入新课,能够使文章内容突出出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复习式导入
“温故而知新”。对以前的知识不断温习,就是利用“温故”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由于学生以前学过很多关于春天的古诗,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3分钟的赛诗会,学生情绪高涨,此时再导入散文《春》的学习,学生无不兴趣盎然。初中语文课本,虽然分了三个阶段,但当我们用心观察,不难看到课本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无论是题材还是结构抑或文章主题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授课时用旧知识导入新课,不仅能营造活跃教学氛围,还能够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设疑式导入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一上课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积极思维,多角度思考,使教学氛围异常活跃。例如,讲解《紫藤萝瀑布》的时候,笔者上课之前和学生聊天,问:“你们看过瀑布吗?”“看过美丽的紫藤萝吗?”“那看过像瀑布似的开放的紫藤萝花吗?”一系列的问题,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家都想尽快了解一下文章内容,甚至有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捧起课本看了起来。利用这种导入方法导入新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情境式导入
情境式导入,就是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深刻体验教材内涵之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此种方法的机会很多,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例如,利用图片信息与影像资料实现情景重现,引入课程。讲《黄山》一课时,笔者播放配有优美旋律的纪录片,然后提问:黄山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交流后导入:带着对黄山的这些美好憧憬,让我们一起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
通过饱含激情的讲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激情。比如,讲解《囚绿记》的时候,笔者设计了如下导语:“同学们,绿,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词语,它更是频繁地走进文人骚客的笔下,被赋予了很多的内涵,‘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生机,‘千里莺啼绿映红’的鲜活,‘绿遍山原白满川’的旺盛,‘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丽,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囚绿记》,感受作者又赋予了它什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角色。
另外,课堂导入还要注意时间。导语不能太长,尽量维持在3~5分钟。如果时间太长,就过于啰唆,导致教学环节失衡。要是太短,便不能很好地收到导入的效果,不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这便需要老师依照课程改革的标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导入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总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设计非常重要,设计恰当的导入,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给整个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堂导入语】推荐阅读:
地理课堂 导入语的设计01-05
道法课堂导入设计06-25
精彩课堂导入范例12-08
数学课堂效果05-31
初中音乐课堂导入艺术12-27
高效课堂的导入技巧01-19
小学数学课堂幸福07-04
快乐的数学课堂07-21
数学课堂游戏大全11-17
数学课堂自主探究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