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之蝉读后感
蝉鸣仿佛是夏季的一个永恒的标志,然而,谁又曾想过这歌声的来历?蝉以地下漫长的四年的黑暗生活,来挽取一个月的日光中的歌唱。想要完成这样的一次观察,又需要怎么样的耐心与热忱?
首先是自我努力。这本书开头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成器不在遗传,而在自我努力。将来能否成器,能从小时候很爱玩什么,喜欢关注什么看出来,法布尔也是这样,他小时候迷恋昆虫,长大以后就成了享誉世界的昆虫学家,文学大师。
其次是执着和自信。这本书里几乎每一处都在告诉我们昆虫世界时多么神秘有趣,大自然是多么丰富多彩。你若是有法布尔一样的执着,自信和满腔热情,去探索自然界中的奥秘,也会有和他一样惊人的发现。
我要学习法布尔那种认真观察,不惧艰难困苦的精神。从小处着手。做将来某一方面伟大的法布尔吧!
《昆虫记之蝉》读后感二昆虫记中的蝉并不是像寓言故事中一样,它呆是夏天边喝边“唱歌”的。实际上那并不是唱歌,而是腹部发出的声音。其实,蝉是很勤劳的。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口干难耐时,蝉却不必为此苦恼。只要它用自己尖如锥子的嘴巴钻进树皮,将吸管似的嘴插进孔里,就可以喝个饱了。可是不久,邻近很多口喝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汁液,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其中最多最可恶的却是蚂蚁。它们把主人赶走,抢占它的井,等它喝光井里面的法液后,然后又去劫掠下一个井。真正的事实与寓言完全相反,辛苦的劳动者的却是蟑。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小偷不只是乞讨,有时还抢劫,这不是像昆虫记中的蚂蚁一样吗:这些被害者就等于十分勤劳的蟑。还有些官员,他们贪老百姓的钱,这不是连蚂蚁都不如吗?
从故事中启示我们,大家都应该做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昆虫记之蝉》读后感三说到蝉,大家都听过它的声音吧。它们总是在炎热的夏天,发出烦躁的声音。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它们呢?
蝉也叫蛴螬,通常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在《昆虫记》中,法布尔道出:蝉——用生命歌唱生活!一直认为,蝉是一种好吃懒做不干活的昆虫。拉封丹也曾经写过,蝉到了冬天去哀求蚂蚁给它食物吃,但是这是没有依据的,法布尔却认为与此不同,它发现了当炎热的夏天来临时,蝉生产一个“酒窖”时,其他昆虫都来偷喝,最坏的算是蚂蚁了,它们成为了无耻之徒,成群结队的来袭击它,把整个酒窖抢了过来。蝉并不是弱不禁风,也许是因为太善良了。
蝉在建筑他们的地穴时,巧妙的利用自己身上的粘液,使地穴能够牢固。说起蝉的地穴,却永远不逊于蟋蟀建筑的地穴。在《昆虫记》中,法布尔写了金蜣的地穴与蝉的作对比,突出蝉的造穴技高一筹。
法布尔做了一个实验,用节日里最大的火药放在蝉看不到而又最近的地方放响,结果蝉一点反应都没有。可见,蝉是一个“极聋的动物”,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昆虫世界是多么奇妙。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行文,轻松诙谐的语调,向我们描绘昆虫世界中的一幕幕。作者以他二十多年的经验为我们昆虫的一生,生动而富有趣味。我印象最深的是蟋蟀幼虫从泥土里奋力钻出来的过程。为了生存,它踢打、战斗等体现出蟋蟀幼虫对能在地面上享受阳光的无限渴望,它们从刚出生起就在与周围的事物、环境作斗争,努力地生存着。
读完这一段,我的感触很深:蟋蟀幼虫们如此幼小,但在困难面前都不放弃,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生存、繁衍下一代。我们从刚生下来就可以得到父母、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不让我们受到半点委屈,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宝贵的生命。昆虫虽渺小,但它们却知道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我们比他们强大那么多,则更应该如此,在有限的生命长河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昆虫记之蝉读后感】推荐阅读:
昆虫记之读书心得笔记06-28
昆虫记读后感09-06
昆虫王国读后感12-29
《昆虫记》2022读后感07-13
看《昆虫记》读后感11-18
《昆虫记》读后感字12-07
昆虫记读后感初中04-15
一年级昆虫记读后感07-01
《昆虫记》读后感250字10-15
《装满昆虫的衣袋》读后感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