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大名著简介

2025-0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四大名著简介(精选7篇)

语文四大名著简介 篇1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曹雪芹、高鄂

《三国演义》:罗贯中(1330-1400)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太原人一说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人(今江西吉安)。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他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故事,把魏、蜀、吴三国的兴亡,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书中塑造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典型人物,例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勇猛粗犷的张飞、机智好胜的周瑜等等。内容虽然不尽符合历史事实,但作为文学作品则十分生动引人。《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杰作,流传极广。

《水浒传》:施耐庵(1296~1371)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 耐庵。

籍贯:原籍苏州,住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海陵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生平: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

据这些材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西游记》: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红楼梦》:曹雪芹(1724—1764)

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丰润县。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他本人生于南京。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雍正五年(1727),他父亲曹頫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他的家庭居处屡迁,生活极不安定,有时甚至不得不投亲靠友,以维持生活,还常常受到歧视和凌辱。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贫民百姓的沧桑之变,使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红楼梦》:高鄂

语文四大名著简介 篇2

1.弘扬民族国粹

人们说中国的国粹是京剧, 而我认为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有生命力的点点滴滴, 这点点滴滴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风霜、刀光剑影, 但依然繁星闪烁、熠熠生辉。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精髓与灵性的积聚。弘扬国粹, 是“数典”不“忘祖”的表现, 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 我们屹立于世界的根基是什么?那就是我们的国粹, 那历经百代不衰的中华诗词歌赋, 那呈现人生百态伦理道义的四大经典名著。2000 年国家骨干班一百日的洗心革面, 让我感受到民族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走进名著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支撑点。

2. 践行课程标准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 (2011 版) 前言的总论部分, 首先论述了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 这也就是语文教学所要承担的责任。“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即语文课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 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对四大名著的赏析正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优雅的实践活动, 名著的熏陶感染功能可以在名著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获得, 所以赏析名著的活动是在践行课程标准理论。

3. 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强调:实行课程改革, 要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语文课程的资源是丰富的, 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胆识、智慧和辛劳。语文课堂的外延是整个社会, 而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作为教师, 挖掘语文课本 (教材) 以外的课程资源是必要的, 也是有价值的, 这也是语文视野的体现。语文教材综合学习内容在各个单元后面单独列出, 也有四大名著的赏析片段, 但它是支离破碎的, 缺乏宏观巨著的气势, 赏析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自主等诸多能力的形成, 因此四大古典名著的全面覆盖, 是对课内语文综合学习的延展, 同时也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作好铺垫工作。

4. 开拓语文教师文化视野

近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太功利化了, 许多教师教学只围绕中考指挥棒转, 忽视“大语文观”思想, 看不到语文外延的丰富性, 教学视野狭隘。以四大古典名著赏析为突破口, 也是想让广大教师关注语文综合学习内容, 淡化语文教学的功利性, 为了学生的明天, 真正放宽自己的教学视野。

5.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基

记得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郑敏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应该提请教育部注意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在国民教育中通过课程设置, 特别是语文历史文化课程的教育, 让孩子从小认识中国文化, 热爱中国文化。我尝试的《中国文学史》讲座, 四大名著赏析正是基于此思路, 是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 再次开阔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今后的文学活动打开一扇大门, 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我设计了名著赏析的四个阶段、四步流程、课程设置。

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一学年, 走进《西游记》;第二阶段:初二学年, 走进《水浒传》;第三阶段:初三学年, 走进《三国演义》;第四阶段:初四学年, 走进《红楼梦》。

四步流程:第一步: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第二步:浏览名著并赏析回目;第三步:精读名著并探究问题;第四步:再读名著并反思归纳。

课程设置:1.每周抽出一节课赏析名著;2.每月进行四节连节赏析名著;3.课内外结合赏析名著。

赏析四大名著活动已历时近十年, 最初是在小范围内进行, 我带领几位青年教师进行专题赏析, 从《西游记》切入, 探究《西游记》四个人物形象及其浪漫主义写作手法。后来学生对吴承恩产生兴趣, 对玄奘也想深入了解, 于是探究专题就扩展开来……

赏析名著活动开展两年后, 在校长的支持下, 我设置了名著赏析课, 以课程的形式 (进入课程表) 推广对四大名著的赏析活动。四大名著纷纷走进各个学年, 各个校区 (我校有近万名学生, 有五个校区, 每个校区2 000多人) , 先后有四十多名中青年教师参与了名著赏析活动 (我校语文教师有80 人) 。很多教师都有自己探究的切入点和专题。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1.迁移法:由课内向课外迁移。如学习课本《隆中对》迁移到课外阅读《三国演义》;2.切入法:从《中国文学史》切入, 从元明清文学切入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赏析;3.多种思维并举法: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多维思维等;4.设置名著赏析课法;5.专题研究法。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呈现的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人生百态、伦理道义, 赏析四大名著是在寻觅我们民族文化中有生命力的点点滴滴, 鉴于此, 我带领组内的青年教师为学生开设了《中国文学史》讲座课, 在赏析古典诗词歌赋的同时, 重点完成对四大名著诸多问题的探讨。

我们的探究包括这四个阶段的内容。

第一阶段:初一学年, 走进《西游记》。探究的问题:《西游记》的作者及其身世;全书的主要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本书四个人物的形象分析;历史人物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形象之比较等。

第二阶段:初二学年, 走进《水浒传》。探究的问题:《水浒传》的作者及小说背景;《水浒传》人物绰号探究;李逵、武松、鲁智深性格异同剖析;我眼中的宋江;今日水泊梁山等。

第三阶段:初三学年, 走进《三国演义》。探究的问题:《三国演义》的成书情况;怎样认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举动;关羽的“义”何在?刘备“三顾茅庐”的启示;读《隆中对》看诸葛亮形象;《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之区别等。

第四阶段:初四学年, 走进《红楼梦》。探究的问题:曹雪芹家世之谜;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的异同;《红楼梦》中具有反抗性格的丫鬟形象;《红楼梦》中的饮茶文化;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当今“红学研究”的状貌等。

四、效果及反思

走进名著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买了各种版本的名著原文, 进行比较阅读, 同时自己设计研讨专题, 关注媒体上和四大名著有关的内容, 对其进行检索、摘抄与归纳整合。有的学生整理了《水浒传》一百单八将的绰号;有的归纳了《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成语;有的抄写了《红楼梦》中诸多诗句;有的整理了孙悟空的诸多名号;还有学生开始关注研究“红学”的专家, 还有学生表示大学毕业后, 可能要专门研究《红楼梦》, 现在开始搜集有关资料……

走进名著活动也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教师们也开始研读四大名著, 走进名著人物的内心世界, 翻阅名著研究的成果, 设计专题教案、论文, 上公开课。2005 年我校语文组的白晶老师在笔者的精心指导下, 上了一节探讨《西游记》诸多人物形象的公开课, 获得了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学百花奖一等奖。2009 年3 月, 为了扩大走进名著活动的战果, 我又带领语文组的张蕊、姜海涛、郝岩三名青年教师进行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尝试, 在哈尔滨市举行四大名著赏析公开课现场会, 课题为《走进三国演义之诸葛亮》《走进水浒英雄》《走进红楼梦之林黛玉》, 课型受到教研员及专家的一致好评, 也受到参会教师的一致称赞。2013 年5 月, 我又指导白晶老师参加省教育学院组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她的《“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一课作为省级一等奖课例进行了示范观摩展示, 省教研员给予我校走进名著活动以很高的评价, 认为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经典课例, 有推广价值。 这期间, 中央教育台又现场报道了我和语文组教师赏析四大名著的活动实况, 并在中央教育台播放。

在送教下乡的诸多活动中, 在东北师大讲坛上, 在中央教科所的教学成果上, 我不断地讲述我们走进名著的点点滴滴……因此, 我触摸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脉搏, 我知道我在做什么……

走进名著活动已进行近十年, 下一步还想让探究更深入, 更细化, 同时也想扩大其影响, 让走进名著活动不仅在我校开花结果, 也能在校外枝繁叶茂。为此, 我想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推进走进名著活动。

1. 小专题研究

以班级为单位, 形成名著探究小组。例如“诸葛亮”研究小组, 可以研究几个小专题: (1) 诸葛亮的火烧战术; (2) 诸葛亮的忠、智、仁之体现; (3) 诸葛亮的优缺点; (4) 诸葛亮与天文知识。

四大名著的其他主要人物也可设计类似的小专题探究, 这样探究的问题更有针对性, 也容易有创新的成果。

2. 让星星之火燎原

走进名著活动在我校已开花结果, 如何让星星之火燎原呢?我想我们会通过送教下乡、专场讲座等诸多形式, 让走进名著活动走进周边学校和省市的一些乡村学校, 让更多的教师和学子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 感悟书香, 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 传承民族文化中有生命力的东西。

语文四大名著简介 篇3

关键词 名著阅读 课堂优化

名著阅读是新课标明确提倡的一项学习任务,其初衷旨在促进广大考生对名著的认真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名著积累知识、提升素养,启迪智慧,塑造性格。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学逐渐功利化,目前名著教学之现状不尽人意。每篇名著都是教师归纳总结,总结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名著成为继文言文后的又一个沉重的包袱。我们总是抱怨学生不肯阅读课文,选入课文的短篇文章都不想读,更何况是名著了。但是在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过程中,我发现即使是平时不怎么看书的同学,只要能引导他看下去,慢慢地,学生对主人公那个恨、那个爱溢于言表,无法控制。语文能力的提高重在积累,读整本书可以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的学生写作假大空,思想、精神假大空,是与缺少大量阅读分不开的。所以语文老师有责任将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语文教育引向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将文学名著当做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范本。

为了让学生喜欢上名著课堂,笔者不断地探索、实践,力图打造出名著的引力场,让名著绽放魅力,让名著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是用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课堂是师生交流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在充分布置阅读任务后,经过一阶段的储存和酝酿,学生特别期待有一次展示的机会,所以教师要适时的上一节名著阅读活动课,原则上围绕着“掌握名著学习的方法,培养名著鉴赏的能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这一目标进行反复的研讨,可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

活动一:我的读书笔记。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亲自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汇报读书心得。在这一环节我们让学生成了课堂舞台的主角,三寸讲台由学生主宰,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空前膨胀,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激活了,上台的同学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和掌声中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关于祥子的人物形象,有的同学认为:“他刚开始时很勤劳,踏实,希望一步一个脚印过日子,忠厚老实,不会耍阴计,诚实可信,很负责任,给人安全感,尤其是体现在关于虎妞的事情上。他积极进取,顽强生活,是当代好男人的缩影。”有的认为:“他来自乡村,来到城市混饭吃,是一个普通的车夫,沉默寡言,起初他善良朴实,勤劳,讲义气,可是他为了买车,和老弱病残的车夫抢生意,表现了他心胸狭隘,自私的一面,后来由于三次磨难,他把车卖了,变成一个懒惰、无赖、自私自利的人。”还有学生认为:“祥子是个单纯可爱的人,他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同,他不会披着羊皮作狼,只会用心作人……”等等,学生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摩擦出智力的火花,开拓了思维,锻炼了胆量和表达能力。

活动二:难忘精彩的故事。继热烈地展示读书笔记后,为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的竞争状态,我们采取抢答式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骆驼祥子》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学生的竞争意识很强,我们看到运动会上连平时最懒惰的学生都动起来了,说明运动会提供了学生竞争的机会,满足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竞赛对学生来说充满了吸引力。课堂有了抢答就有了竞争,学生回答问题就会很踊跃,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并且养成学生主动和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使学生由知识的受动者变成知识了的主动者,成了学习的主人。

活动三:七嘴八舌话祥子。辩论,给学生打造了一个自由交流,激发学生的智慧,扩大思维容量的平台。是能引爆学生情绪,迅速引起学生大脑亢奋的“教学点”;是深受学生喜爱,促使学生乐此不疲的“引力场”。学生兴奋,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课堂效率就会提高,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就会增值。为充分认识祥子的人物形象,理解名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我们设计课堂辩论来深入主题:祥子会成为一个好车夫并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在课堂上,学生掀起思维的火花,甩掉了“标准”答案的束缚,各抒己见,在一次次交流与争论中,逐步体会出了名著的魅力。有的同学认为:“祥子可以成功,因为他踏实有干劲,只要他能够顶住生活的种种压力,坚持不放弃,即使不能取得很大的成功,也能在黑暗的社会hold住自己,做一个人,而不是鬼。”有的觉得:“祥子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吃人的社会,即使他拥有很多人性的优点,但是他是个没有文化的人,他只是靠蛮劲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没有深厚的精神力量去与社会相抗衡,他没有能力去改变世界,所以他的结局只能是被吃人的社会一点一点地吞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骆驼祥子”,学生们用自己的眼光加上自己的思考,读出了属于自己的祥子,名著在学生们的辩论中充分绽放出它的魅力。对于本身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文学名著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它对建构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让学生对名著充满阅读的欲望是我们最终的目的,经过《骆驼祥子》的阅读和学习,学生体验到了静静读书的乐趣,尝到了名著课堂激烈争论的甜头,体会到分享读书成果的快乐,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探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新思路,让名著一直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力场,学生会喜欢上名著,喜欢上阅读。

四大名著英语简介 篇4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aw the publication of four famous Chinese classics of literature: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三国演义>,Water Margin<水浒传>,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and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红楼梦>。They have been celebrated for centuries for their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by Luo Guangzhong is recongnised as the earliest full-length Chinese novel.Based on history book and folk legends, the plot centres o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ree kingdoms of Wei,Shu and Wu,and on the political, military,anf displomatic struggles during that period.One main theme the author wants to advocates is brotherhood<义气>。

The dialogues in the novel play an importanr role in revealing the character’s personalities.Liu Bei is portrayed as an ideal ruler who adheres to the benevolent politics(仁政).Zhuge liang is depicted as an outstanding statesman and a strategist whose foresight is godlike.With his wit his name has become a byword(代名词)for inexhaustible resourcefulness.Zhang Fei’s valiance(勇猛)and strighforwardness,Guan Yu’s loyalty,and Cao Cao’s cunning are also skillfully depicted.Water Margin by Shi Nai’an tells the story of the rebllion of the 108 heroes at the en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It is the first novel to deal with the subject of peasant revolts in China.During the peasant uprising,the rebllious heroes execute justice in the name of Heaven by killing the rich and relieving the poor(杀富济贫,替天行道).At the end of the novel,the rebels at Liangshan are defeated,and some,led by Song Jiang,accepted amnesty and surrendered(归顺)to the government.Journey to the West by Wu Cheng’en is an outstanding romanic work full of fantastic tales.It is generally recognised as a masterpiece about deities(神仙)and spirits.The novel tells of the Tang Dynasty monk,Xuan Zang,overcomeing 81 adcerities(苦难)and defeating various monsters and demons before finally reaching India,assisted by his three disciples:Sun Wukong,Zhu Bajie,and Sha Seng.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 bv Cao Xueqin reached the pinnacles(顶峰)of Chinese novels.The athor was born into a noble and powerful family,which was later reduced to poverty from extreme prosperity.His novel describes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a large feudal family.The central thread of the novel is the tragic love story between Jia Baoyu and Lin Daiyu.Instead of just telling the love story,it tapes the social origins of the tragedy through probing(探究)deeply into the character’s minds and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The characters Jia Baoyu,Lin Daiyu,Xue Baochai,Sister Feng,and Granny Liu have become artistic figurs of lasting charm.

4-中共四大简介 篇5

但是,国共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在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洪流中也潜伏着令人不安的暗流。1924年6月,国民党内的右派分子邓泽如、张继、谢持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弹劾共产党案》,声称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于本党之生存发展,有重大妨害”,“绝对不宜党中有党”。8月,张继等又抛出所谓《护党宣言》,诬蔑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目的是消灭国民党。

面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中共中央于7月1日发出党内通告,要求各级党组织坚决揭露国民党右派的反动活动。陈独秀、恽代英、瞿秋白、蔡和森等连续发表文章,痛斥国民党右派违背国民党一大政纲、破坏革命队伍内部团结的反动言行。此刻,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问题是:在这场日益高涨的大革命浪潮中,共产党人是应当在国民党的旗帜下为了国民革命运动去组织中国工人、农民以及青年,还是应当由共产党直接去组织群众?

为了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回答党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

三、王荷波、项英、向警予等20人,代表着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陈独秀代表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

大会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并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新当选的中央执行委员共9人: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候补执行委员5人: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堂。在随后举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委员,以上5人组成中央局。

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该知道无产阶级参加民族运动,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参加”。“无产阶级是最有革命性的阶级”。所以,民主革命“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关于工农联盟,《对于农民运动的议决案》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原理,强调了农民在中华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此外,大会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较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又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这表明,此时党已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

名著简介(20) 篇6

1、作者简介:吴承恩,生于1499年(明弘治8年),逝世于1582年(明万历10年),活了81岁。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离开了人世。他虽然终身未能腾达,但他和他的《西游记》,在中国学史上取得了光辉而崇高的地位,永将光照千秋。

2、内容简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从十四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

二、《水浒传》

1、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年-1372年),本名彦端,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今江苏省泰州市),迁兴化县(今江苏省兴化市),再迁长洲县,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关於他的生平,由于缺乏资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都有争议。

2、内容简介:《水浒传》描写了一支农民起义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而汇合、由盲目行动而变为有明确的行动纲领,以及最后受招安、彻底失败的全过程。这是一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农民革命斗争的兴亡史。《水浒传》在真实地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生活的过程中,也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一些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经验,尤其是农民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的运用和斗争策略方面的经验。

三、《红楼梦》

1、作者简介: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丰润县。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他本人生于南京。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雍正五年(1727),他父亲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贫民百姓的沧桑之变,使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2、内容简介:《红楼梦》以贵族封建家庭生活素材为基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为经线,纵向剖析了造成悲剧的深刻社会根源;同时,以贾府的兴衰为纬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间卫道者与叛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横向展示了由众多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由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四、《三国演义》

1、作者简介: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2、内容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该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五、《史记》

1、作者简介: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公元前145年一说公元前135年。司马迁从小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在父亲死后,他继任太史令,继

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04年开始了《史记》的创作。五年后,李陵与匈奴作战失败投降,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辩护被判官刑,饱尝屈辱和世态炎凉之苦。但他没有放弃《史记》的撰著,终于在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了这一工作,实现了他和父亲两代人的心愿。

2、内容简介: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史记》试图通过史传事验的方式来思考天人关系问题,通过历史的纵横剖析和人物描写来探讨古今治乱兴衰以及人生正道问题,体现了作者从历史学这个独特角度来思考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深刻思想。

六、《骆驼祥子》

1、作者简介: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6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庆春,宇舍予.满族人.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对于老舍来说,初期的创作是不可缺少的练笔,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重头戏《骆驼祥子》。

2、内容简介:《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自己的梦想,再度奋斗。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

七、《朝花夕拾》

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原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2、内容简介: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八、《繁星 春水》

1、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小桔灯》、《樱花赞》、《拾穗小札》等。

2、内容简介:《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在《春水》里,她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

九、《鲁滨孙漂流记》

1、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伦敦。父亲营屠宰业,信奉不同于国教的长老会。笛福原姓福,1703年后自称笛福。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他一直保持不同于国教信仰的立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

2、内容简介:《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在他晚年写的,记述了主人公鲁滨孙在一次航行中,不幸遇上了海难,整个船上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了下来,而他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鲁滨孙在这个荒岛上种庄稼、盖房子,历尽了磨难,生存下来。但想回人间的心切,使他着迷般地只想如何走出这个鬼地方,经过一次次的努力与失败,终于,他在1868年回到了阔别28年的祖国。

十、《童年》

1、作者简介: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创始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对我国的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三部曲分别是《童年》(1913年)、《在人间》(1916年)、《我的大学》(1923年)。三部曲描写了“我”的成长过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尔基的成长历程。

2、内容简介: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十一、《爱的教育》

1、作者简介: 埃·德·阿米琪斯(1846—1908),意大利十九世纪最著名的作家,自幼酷爱

学习,喜欢军旅生活。埃·德·阿米琪斯曾经游历过许多国家,发表过一系列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有《西班牙》《摩洛哥》《君士坦丁堡》等。但阿米琪斯还是以描写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见长,《朋友们》《大家的马车》等作品在意大利脍炙人口;《爱的教育》使他成为世界级的作家。

2、内容简介:小说以一个学龄前男孩恩里克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恩里克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十二、《老人与海》

1、作者简介: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

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内容简介:《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著。《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

部象征性的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老鱼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蚕食光了,圣地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

十三、《哈姆雷特》

1、作者简介: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共创作了37

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对后代作家的影响颇为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内容简介:丹麦王驾崩,而叔父克劳迪斯服丧未满,即娶其兄嫂继承王位。王子与幽魂

对话,获知叔父谋害父王之真相,王子导演一出老王被毒杀短剧,请新王与王后观赏,叔父当场色变,母后以为王子疯了,奥菲莉亚遭情人失踪及丧父子之痛投河自杀,引起雷欧提斯心头之恨,与克劳迪斯共谋比剑时涂剧毒于剑锋,酒内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王后误饮,雷欧提斯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报了父仇,自己亦壮烈牺牲。

十四、《巴黎圣母院》

1、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l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

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

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2、内容简介:《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

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十五、《绿野仙踪》

1、作者简介:莱曼·弗兰克·鲍姆,1856年生于纽约州。他从事过各种职业,当过报社编辑、陶器推销员,开过车轴润滑油厂、养鸡场。直至40岁时,他才发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写童话故事。他最有名的著作《奥兹国的魔法师》于1900年出版。随后,他又写了13本长篇奥兹国系列小说、6本《小魔法师的故事》短篇系列童话以及大量其他童话和以笔名出版的著作。1910年,他和他的妻子以及4个儿子举家迁往好莱坞。在哪里,他们造“造兹小屋”为家。鲍姆在此居住,直至1919年去世。

2、内容简介:善良的小姑娘多诺茜被一场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并迷失了回家的路。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没脑子的稻草人、没爱心的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他们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互相帮助,携手协作,历尽艰险,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最终,他们凭借自己非凡的智能和顽强的毅力,都如愿以偿地完成自己的心愿。

十六、《小妇人》

1、作者简介:奥尔科特,美国女作家,以写儿童读物闻名。为布洛斯南·奥尔科特之女,成长于波士顿和康科德的先验论者圈中,后来从事写作以帮助家计。她是个积极的废奴运动者,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志愿去当护士,结果染上伤寒,此后一直没有完全康复。

2、内容简介:这部小说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

奇一家的天伦之爱。马奇家的四姐妹中,无论是为了爱情甘于贫困的海格,还是通过自己奋斗成为作家的乔,以及坦然面对死亡的贝思和以扶弱为己任的艾米,虽然她们的理想和命运都不尽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描写了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

十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作者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出身在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1919年加入共青团。在革命战争中,他身负重伤,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创作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

2、内容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是前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恶劣条件下,以坚强的毅力,花费三年时间创作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小说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英雄的事迹以及苏联老一辈布尔什维克为革命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的崇高精神,不知激励、鼓舞了多少代年青人走上了革命道路。

十八、《雾都孤儿》

1、作者简介:英国作家。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

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13部半,其中多数是近百万言的大部头作品,中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数百篇,特写集一部,长篇游记两部,《儿童英国史》一部,以及大量演说词、书信、散文、杂诗。他多次去欧洲大陆游历、旅居,两次访问美国,中年以后先后创办《家常话》和《一年四季》期刊两种,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文学新人。

十九、《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他分别作于1696年与1697年的两部早期讽刺作品《桶的故事》和《书的战争》就是其讽刺才华的最初展现。在斯威夫特笔下,丑恶人性的表现不胜枚举:背信弃义、无知浅薄、为非作歹、懒散腐败……这一切的症结皆在于人类道德的堕落。他通过对慧骃的描绘,就是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的人性和道德的追求。

二十、《堂吉诃德》

1、作者简介:塞万提斯出身于破落贵族的家庭,父亲是个穷医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塞万提斯只上过中学。但他非常喜欢读书,有时在街上见到烂字纸也要拾起来读个明白。青年时期的塞万提斯是个爱祖国、爱自由的热血青年。在他创作的作品中,以《堂吉诃德》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和欧洲最杰出的作品。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支点 篇7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师应当努力思索如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 逐渐喜欢上名著阅读。例如, 可以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 让学生随时都能接触到名著, 这样, 就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开设影视活动课。

与原著相比, 影视作品更为形象直观。因此, 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把《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作品搬进课堂, 或者让学生在家里完成“观看经典名著”的作业, 使他们对故事情节、人物风貌等有大致的了解, 拉近与原著的距离。在此基础上, 再要求他们去细读原著。

3.举办交流展示活动。

初中生一般都乐意表现自己, 基于这一特点,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 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辩论;或者模仿电视访谈类节目, 让学生担任主持人、名著作者代言人和嘉宾等。这样, 既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也能检测他们的阅读效果, 还能锻炼他们的胆量, 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

4.适时组织有关竞赛。

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开始的3~5 分钟时间, 让学生轮流讲述名著中的某个故事或人物, 以此吸引学生走进名著。此外, 还可以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征文竞赛、演讲比赛、阅读笔记展评等活动,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二、循序渐进, 统筹兼顾

1.宏观规划。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段, 结合教材内容, 从宏观上确定阅读主题, 向他们推荐不同的阅读书目。例如, 可以向七年级学生推荐《繁星》《童年》《鲁滨孙漂流记》等, 重点让他们“懂得感恩, 养成美德”;向八年级学生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等, 重点让他们“了解民风, 励志成长”;向九年级学生推荐 《水浒传》《三国演义》《老人与海》等, 重点让他们“认识社会, 学会取舍”。

2.微观设计。

就阅读某一本名著而言,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具体的指导:首先, 引导学生翻看前言、目录和后记, 初步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大致内容;然后采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做批注、制卡片、写心得等途径, 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最后, 提醒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进一步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 以及评论者对某些章节的精彩点评等。

3.多方兼顾。

读什么样的书, 用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书中的内容至关重要。不同年龄、不同心境的人, 会从同一部名著中读出不同的感受。为此, 教师要告诉学生在阅读名著时, 必须做到多方兼顾, 要处理好“专与博”“深与浅”“读与思”“独与众”“理与实”等方面的关系。

三、因材施教, 授之以渔

1.排除障碍。

名著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大餐”, 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帮助, 学生可能难以消化。例如, 《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名著中出现的古白话文、诗词歌赋等, 外国名著中存在的语言差异和不同的价值观等, 都会让学生产生阅读障碍, 对此,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2.分类指导。

不同类型的名著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小说, 学生通常只关注其情节而忽略了其他要素, 因此, 教师需告诉学生通过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环境描写去理解小说的深层内涵及艺术特色。而像《繁星》等经典诗歌, 教师则要指导学生深情地诵读, 合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 感受诗的意境, 与诗人产生共鸣, 进而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3.掌握技巧。

一是精略结合。教师要告诉学生, 对于名著中的一般性章节, 采用略读浏览的方式即可;精彩的片段则要通过勾画圈点、分类摘抄、做点批注的方式精读, 其中, 批注层次最高、见效最快。

二是学会取舍。名著中的某些内容由于时代的局限或文化背景的不同, 容易让学生产生疑惑, 比如《聊斋志异》中的迷信思想等。对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取舍, 以辩证的眼光批判性地借鉴。

四、研究试题, 有的放矢

1.改进命题。

在当前形势下, 考试对名著阅读教学是有导向作用的, 而要使这样的导向作用积极有效, 我们就必须改进命题的方式方法。

一是要加大名著阅读类考题的分值。二是要适当掌控试题难度与梯度, 重在检测学生的阅读积累与阅读体验, 让真正读过原著的学生都能拿分;另外设置一两道稍有难度的试题, 在情节分析及语言表达上适当提高要求。三是坚持“由点到面”, 即以文本材料为切入口, 将检测点延展到整部作品。

2.科学训练。

教师要训练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相关技巧:一是摸清选文思路, 捕捉重要信息;二是快速分析题干, 拎出主要问题;三是把握题型特点, 根据规律作答。

名著阅读题通常分为思想感情型、词句作用型、语言应用型、拓展延伸型等几大类型。例如, 碰到词句作用型题目时, 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从两个维度分析作答:思想内容方面, 起深化文章主旨、加强感情等作用;文章结构方面, 起承上启下、首尾呼应、过渡等作用。

上一篇:2022幼儿园春季园务工作计划书下一篇:高三物理学生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