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现状调查问卷(通用11篇)
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支持,请您认真填写以下问题。年级:性别:年龄:
1、请问你是否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其他宗教e、无宗教信仰
2、如果你有信仰的话,是否经常去宗教场所或参加宗教活动?
A、经常去b、去过但是不多c、几乎没有d、没有去过
3、是否对宗教信仰感兴趣?
A、感兴趣b、只是不排斥c、觉得很无聊
4、你是否了解宗教中关于耶稣、安拉或者释迦摩尼的故事?
A、了解b、基本了解c、了解很少d、不了解
5、你的信仰或者身边某位有信仰的朋友的信仰是受什么的影响?
A、家庭b、经过其他人介绍c、经过社团e、自己了解
6、你对宗教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哪里?
A、因为好奇b、觉得有意义能解决遇到的问题c、说不清
7、你是否接触过宣传宗教的活动(例如基督教的布教)?
A、接触过b、没有
8、问答题:请问你对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和宗教的思想有哪些区别?
1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 同时结合少量的个案研究。随机问卷调查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调查对象为某校在校学生, 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72份, 有效回收率为94.4%。第二次调查对象为某校部分党员, 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第一次针对一般大学生对宗教基本态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坚定的无神论者有149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31%;虔诚的宗教信徒有32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7%;遇到困难转向宗教的临时抱佛脚的有106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22%;对宗教感兴趣的有185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40%。
此次调查反映:某校虔诚宗教徒所占比例不高, 低于张淑雯、王雪在京内外三所高校所调查的信教数据 (14%) (2) , 也低于寇爱林、王刚等在广州高校所调查的信仰数据 (19%) (3) , 与孙永艳、熊中宏对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京工业大学调查的信仰数据 (7.8%) (4) 基本持平。可见, 宗教信徒在高校大学生所占比例虽然不大, 但仍有其一席之地。尤其是在调查中发现, 有40%的学生对宗教有兴趣, 甚至有22%的学生在遇到困难后, 不积极面对困难, 解决困难, 转向宗教以为庇护, 不免让人觉得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问题相当严重。
为了解学生党员对宗教信仰问题的态度, 特针对党员群体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作为第二次调查。随机选择了100名党员做问卷 (见表1) 。
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学生党员依然坚持无神论, 但仍存在着少数党员对党员能否信仰宗教持怀疑态度。事实上, 党员不能信仰宗教是原则问题, 是由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 而宗教的世界观无一例外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事实上, 党员应该坚持无神论, 绝不能信仰宗教。
2 大学生信仰宗教特征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 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高校也不全然是块净土, 在包容并蓄, 尊重宗教信仰的同时, 也要密切注意学生思想动态, 以防被敌对势力利用。目前大学生信仰宗教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2.1 大学生信教人数不多, 但呈多元趋势
在调查者中, 只有32人信仰宗教, 所占比例不大。但信仰范围相当广泛, 有24人信奉基督教, 4人信奉佛教, 2人信奉伊斯兰教, 2人信奉天主教。这反映了大学生宗教信仰以基督教为主, 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2.2 大学生对宗教兴趣浓厚, 但对宗教的认知还处于混沌状态
“90后”的大学生身处一个开放化、多元化的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技术支持, 他们很容易接触到宗教, 被宗教悠久的文化吸引。毕竟, 宗教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人类发展也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来了解宗教, 很大程度上只是出于好奇或是对宗教文化感兴趣, 而远远不是真正的信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对宗教常识了解肤浅, 真正阅读过宗教典籍的学生很少。甚至他们在“宗教与迷信”、“宗教与科学”等问题上仍是是而非, 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2.3 大学生对宗教宽容度较高, 支持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据调查, 大多数非信教学生对信教学生持理解态度, 支持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为此, 在随机的某校100名非信教学生中展开调查, 具体情况统计如表2、表3、表4所示:
从个别访谈中还发现非信教学生认为信教学生普遍更有归属感, 更愿意行“善”。大多数宗教都宣传是“布善”的事业, 劝善行善, 利己利人, 信教的大学生从宗教中学习到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 更能与人为善, 这也是宗教带来的积极意义。
2.4 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来自农村、边远、少数民族的学生比例更大
从信仰宗教学生的自身情况来看, 农村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学生比例。从民族信仰来看, 少数民族因本民族信仰而崇信宗教, 如回族学生信奉伊斯兰教。在随机的32名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中调查数据如下所示:
3 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分析
根据对32名某校信仰宗教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有59%的学生因为父母信宗教而信教;有19%的学生受同学、朋友感染, 由对宗教感兴趣逐渐转为笃信宗教;有13%的学生因个人机遇、兴趣等自身原因而信仰宗教;有9%的学生是因为社会其他原因信仰宗教。具体调查数据如下图所示:
3.1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的熏陶对个人的成长、观念的形成、信仰的建立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19名学生父母信仰宗教, 7名学生甚至从祖辈开始就信仰宗教。除了民族信仰外, 宗教在我国农村传播较为广泛, 在充满宗教氛围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比不信教家庭学生更早更深入地了解宗教, 甚至很小就经常参与宗教相关的家庭活动。民族及家庭因素对一些信教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的, 并且难以通过社会及高校的后天教育加以改变 (5) 。
3.2 校园因素
大学生进入校园后, 同吃同住的集体生活使得他们的三观很容易受同学影响。有4名学生因为受朋友、舍友的影响而对宗教产生“好奇”, 随即多次参加宗教活动, 最终信仰宗教。有2名学生是因为觉得共产主义信念教育说教意味重, 太过于虚无缥缈, 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失去信心, 转而追求宗教, 认为宗教信仰更为简单、纯粹、真实。
3.3 个人因素
有4名学生因为个人机遇、兴趣等转而信仰宗教。经详细访谈, 发现有3人在大学期间遭遇过心理上的挫折打击或人际交往困难:1名学生父母遭遇交通事故亡故;1名学生长期与舍友关系紧张;1名学生暗恋同学遭到嘲笑。他们通过宗教的方式排解心中的苦闷, 试图走出心理上的困境。基督教的忏悔、佛家的瑜伽等宗教修行方式在某种方面可以达到冲淡烦恼、排解块垒、涤荡灵魂的效果。还有1名学生是在偶尔参加宗教活动后, 被宗教场所特有的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 激发了他对宗教的好奇与求知欲, 促使他主动去了解宗教、参加信徒的聚会活动, 在“共同信仰”的坏境中找到了归属感。从这也反映出传统思想教育形式呆板、僵硬, 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时找不到出路。
3.4 社会因素
现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正好处于中国社会转型期, 西方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碰撞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社会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介以极快的速度大范围传播, 其中不免存在主观臆断、片面放大, 乃至造谣生事等问题。有2名学生思想比较偏激, 只看到社会阴暗面, 从而转向信仰宗教。还有1名学生素来对社会有责任感, 相信宗教都是劝导人向善的事业, 逐渐被宗教吸引。
4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对策研究
4.1 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宗教政策, 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承认多样性和多元主体利益的前提下, 向大学生宣传我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宗教政策, 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针对大学生对宗教的“好奇”心理, 为学生解读宗教文化知识, 揭开宗教神秘的面纱, 从而满足学生对宗教的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使得大学生对宗教的认知更为清晰。在面临信仰选择时, 能更加理性地去判断。疏导胜于封堵, 在做好科学无神论教育的同时, 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协调好信教学生、党员、一般学生的关系, 求同存异、体谅包容, 充分汇聚方方面面的力量, 为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和谐进步多作贡献。
4.2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大学生对社会充满激情, 却存在看问题片面、容易激进的弱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因势利导, 缓解由于不满现实引起的过度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的反应。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应对, 而不是盲目寻求宗教庇护。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摆脱简单说教层面, 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发挥思政课程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探求科学规律, 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
4.3 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防范和抵御非法宗教渗透
高校可以以社团、协会为纽带, 帮助大学生搭建人际交流的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在社交方面的需求, 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树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 把大学生吸纳进各种社团, 为其提供一个发挥能力、展现自我的平台。
高校依据国家的宗教法规和政策, 建立健全宗教管理制度, 既要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 也要防范和抵御非法宗教对高校的渗透, 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 积极规范和引导大学生信仰选择。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价值观念多元化和容易引发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的世纪。在这一背景下, 高校大学生因信仰缺失, 导致了严重的信仰危机。本课题针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研究和分析, 努力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体系。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 找到既有利于统战工作, 也适应社会主义需求的信仰引导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统战
参考文献
[1]沈桂萍.从大学生宗教信仰看高校宗教工作[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5) .
[2]吉玉娇, 施丽娜.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对西安市13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关 键 词】高校教师 压力 增加教育投入 改善教师待遇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10月20日,我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英年早逝。
晏才宏,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普通教师,2005年3月12日死于肺癌。他去世后三天内,上海交大校园BBS上,就发表了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由于他没有论文,去世时还仅仅是个讲师。
通宵達旦加班是平常事;
永远做不完的课题、教学任务、社会事务,大学教师目前面临的校内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
房子,孩子的教育经费,职称,真的会把人压得喘不上气来;
高校教师压力的确很大,教学科研职称,不高的收入,无所谓上班下班,没有八小时工作的概念;
边读书边工作,使年轻教师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
……
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据有关部门公布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82.9%的教师感觉压力太大,其中55.31%的教师感觉工资收入低是其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51.48%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太重是其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29.42%则认为是竞争上岗带来的工作压力。这些压力给78.91%的教师带来工作和生活上的不利影响,仅15.05%的教师认为压力是其努力工作的动力。
那么这种问题在天津是否也存在呢,如果存在,是不是很严重呢?为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在天津市的十多所高校发放了问卷,试图对天津市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做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以便做好青年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二、调查内容与目的
1.调查内容
高校青年教师现状调查——围绕青年教师所面临的教学、科研、生活等问题设计调查问卷,旨在从宏观上把握青年教师在师德、对所在学校的主观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的现实状况。
2.调查目的
(1)对每个因素就学历、性别、年龄、职称等方面进行对比,把握各类人员在以下方面的表现:
①师德,即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是否热爱自己的职业?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指青年教师能否遵循基本的教学规范,保住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底线”;二是指青年教师是否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职业。
②主观幸福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学校的生存环境以及为教师提供的物质条件;二是指青年教师对所处学校主观的满意度。
③心理健康,指青年教师应对工作压力和和生活困扰的能力和态度。
④自我评价,包括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及与之相适应的态度体验。
⑤人际关系,即青年教师与同事、上下级、学生的人际融洽度。
(2)在统计、汇总的基础上,针对高校教师在师德、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人际关系五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设性建议。
3.调查对象
天津市普通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
三、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教师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各种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教师面临着日益加重的生活、工作双重压力,种种的压力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多的困扰和障碍。
1.压力调查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5.39%的教师感觉压力较大,但没有说明压力来自教学还是科研;有42.80%的人认为影响学习工作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发展问题,其次是住房问题,占30.63%;对学校的收入和待遇,有53.14%的人表示基本满意,有29.52%的人表示不太满意;对于目前的生活状况,有40.96%的人表示一般,对于身体状况,有41.33%的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生活和工作两方面,生活压力是社会其他各阶层都要遇到的问题,而高校教师工作上的压力却有其特殊性,教师主要关心的是自己的专业发展问题。
2.师德调查
在教学中持严谨教学态度的占53.5%,把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追求目标的占70.11%,有83.39%的教师比较注重学习传统文化来提高自身修养,有83.03%的教师急于参加专业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有64.58%的教师对工作是尽职尽责的。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师德还是比较好的,至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新教师对教师岗位的适应过程所致,有90后学生的特殊性所致,更有一般院校中大学生对学习的倦怠所致。
3.主观幸福感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43.54%的教师是因为教师工作的稳定才选择教师职业的,毋容置疑,工作稳定是教师主观幸福感比较强的原因之一;有56.09%的教师经常参加体育,一个好的身体也是个体主观幸福感强的因素之一。
4.自我评价调查
对于现阶段生活状况,有40.96%的人自我评价一般,有41.33%的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有42.44%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教学工作尽职尽责,有34.69%的人认为自己要在专家指导下才能完成科研任务。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评价呈一般状态。
5.人际关系调查
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难问题,有40.22%的教师选择了向专家请教,有45.39%的教师选择了与同事研究;对于如何提高授课水平,有44.28%的教师选择了和身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起备课、听课的方式,有47.23%的教师选择了观摩优秀教师的课。这说明大部分教师的人际关系属于平和状态。
(二)结论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在师德、主观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评价这5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总的来说,青年教师在师德、主观幸福感上评价比较高,在自我评价、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维度上属中等水平。
1.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基本正常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身心健康,人际关系融洽,没有出现严重的情绪困扰、人格分裂、适应不良等问题。但是随着学校诸多关于教师发展方面改革举措的出台,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带来了相应的心理压力,心理负荷开始加重。
2.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工作压力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但是低于北京市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北京市高校教师82.9%的教师感觉压力大)。这可能与天津物价、房价、相对较低、交通相对便利有关。
3.高校青年教师急需学校提供进修、充电的机会
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专业知识的视野不够开阔,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高,急需提高,但是这些人又无一例外的是家庭的顶梁柱,在单位有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们边读书,边工作,身体一直处于疲劳状态,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对策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青年教师队伍,除了要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提到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外,建立激励机制,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待遇,重点扶持青年骨干教师等措施外,还应根据学校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从各方面综合解决问题
1.发挥督导组专家的示范作用,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
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授课的方法和技术层面上要发挥督导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同时在艺术层面上可以发挥青年教师自身的潜力,引导他们踏上教育发展的快车道上。
2.提供学习进修机会,满足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
学校应对青年教师提供学习进修机会,在他们读书期间,给予工作上的照顾,满足他们专业发展的需要。
3.深化学校管理体质改革,满足青年教师的心理需求
学校应对青年教师在住房、职称评聘、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提高管理水平,创造宽松、积极、进取的氛围,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青年教师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能力教育。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教学水平,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教师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尽快形成他们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某一领域成为骨干。
参考文献:
[1]于文民.赤峰学院青年教师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姓名:性别:年龄:院系:专业:政治面貌:
一、你了解马克思主义或毛泽东思想吗?()
A、了解B、稍微了解C、不是很了解D、不了解
二、你希望自己可以在什么时候入党?()
A、本学期B、本学年C、大学毕业前D、暂无打算
三、你的政治信仰倾向于什么?()
A、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
B、实用主义
C、理想主义
D、集体主义
E、个人主义
F、资本主义
四、你学习与政治有关的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A、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与中国
B、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报效国家
C、应付考试
D、为了鉴往识今,认识现实
E、自己尚不清楚
五、如果你已经或准备入党,你的动机是什么?()
A、信仰共产主义,更好地为社会、国家、人民服务
B、入党光荣,更好地展示自己、证明自己
C、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D、将来踏入仕途,做政府官员
E、其他
六、你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取得的成就吗?()
A、认同,对取得的成就持肯定态度
B、一般,可以接受其存在的不足
C、不满,对其存在的不足表示愤怒
D、无所谓
七、你认为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形成的主要渠道是什么?()
A、家庭 B学校 D社会的熏染,如书籍、网络、电视广播等 E、自身社会实践F、政府宣传 G、信仰教育 H、其他
八、你对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及毛泽东思想等政治教育课有什么看法?()
A、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思想教育的“主渠道”
B、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和效果
C、只追求理论教育,缺乏实践检验和与时俱进
时间:2014年5月10日—6月15日
组织者:
思政部领导和各位任课教师
调查对象:
本学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12级和13级学生 调查活动主题:
我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
调查活动具体内容:
此次调查活动具体内容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我校大学生对宗教问题的认知状况
2、我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
3、我校大学生认为学校应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4、我校思政课理论教育教学应如何开展相关教育引导活动 调查活动具体要求:
1.此次活动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2.此次活动为实践教学活动内容之一,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报告撰写由基础教研室负责。
3.此次活动以基础教研室为主、概论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老师负责组织所在班级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并统计调查数据等。
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了对我校2009—2010学年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提供帮助,我们制定如下调查问卷,望您在百忙之中予以填写,谢谢合作!
1.您认为我乡两年来学前教育水平()
A.有很大提高B.有所提高C.没有提高D.退步
2.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学前幼儿入园率()
A.增长很快B.增长不大C.没有增长D.下降
3.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学前教师素质()
A.有很大提高B.有所提高C.没有提高D.下降
4.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A.有很大改善B.有所改善C.没有改善D.不如以前
5.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教育管理()
A.逐步规范B.比以前强不了多少C.不如以前
6.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A.提高很快B.进步缓慢C.没进步D.下降
7.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园环境建设()
A.好B.一般C.差
8.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活动开展()
A.效果良好B.效果差C.与以前一样D.不如以前
9.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教育教学研究()
A.实效性、针对性强B.热热闹闹没什么大用C.效果差
10..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家长对育儿教育重视程度()
A.稳步提高B.越来越低C.一般
11.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教育取得成效的原因有()
A.学校重视 B.工作查实针对性强 C.各级知道到位D.投入大 E.家长重视F.。
12.您认为今后我乡幼儿教育发展的思路是什么?(请您写出要点)
关键词:基督教,私设聚会点,高校学生,宗教管理,良性发展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精神寄托的需求随之增长,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氛围为基督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基督教在发展的同时, 存在私设聚会点等非法建制问题与高校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有待引导的现实情况。为进一步促进宗教良好发展, 笔者选取某市为样本地区, 利用实地采访调研的形式, 得出基督教在某市发展的现状, 探讨解决措施。为人们能更进一步地正确选择自己的信仰提供智力支持; 为基督教今后能在该市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意见参考; 为其余城市引导当地宗教和谐发展提供借鉴蓝本。
二、某市基督教的整体现状
( 一) 居民基督教信仰状况
据采访了解, 该市基督教近15 年来发展较为迅速, 目前有新教信徒约3 万人。在男女比例上, 女信徒比男信徒多。在年龄结构上, 中青年人数逐渐增多, 成为教会的中坚力量, 其中外来人口的中青年信徒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以安徽地区的为多。在城乡信徒比例上, 城镇地区的信徒较多, 而农村地区较少, 一些海岛上的信徒比例较高, 但是由于地理环境限制, 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的发展重心还是在城镇地区。
总体上, 就基督教信众情况来说, 正逐渐由以前的“老人多、妇女多、文盲多”向“年轻人多、城市居民多、非功利信仰多”的方向转变。
( 二) 某市基督教宗教团体情况
笔者选取了该市两处影响较大的教堂作为调查采访点, 经调查采访所得, 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记录该市基督教宗教团体的一些情况:
1. 教会发展原因
牧师在采访中谈及, 教会在近15 年来发展迅速。究其原因, 牧师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国家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使得基督教在过去几十年能够快速发展。其次, 神学院培训中心为基督教教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对于信徒最初信仰基督教的原因, 牧师给出了以下几个答案: 一是家庭影响, 二是朋友引导, 三是为了疾病能医治, 四是基督教会常举办一些宗教人文主义活动, 如助残活动, 义工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对基督教的好感, 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
除此之外, 根据《圣经》教义本身的要求, “马可福音16: 15 他又对他们说, 你们往普天下去, 传福音给万民听”。因此, 已加入基督教的教徒会时刻向身边人传福音, 以此吸引了大批新信徒的加入。
2. 未来发展愿景
在与牧师的采访中, 笔者得出了牧师关于基督教发展的两条愿景。
一是希望有更多高素质的基督教人才, 如牧师说道: “现在我们基督教缺少高素质人才, 尤其像你们大学生这样的, 如果你们想要开展一些活动, 我们很愿意提供帮助。”
二是希望将儒家思想与基督教结合, 使其能够更好发展。事实上, 早在利玛窦之时, 就提出了要合儒、补儒终至超儒的传教策略。清末新教传教士丁韪良同样主张“孔子加耶稣”。采访时的牧师也流露出结合儒家思想来传播基督教的想法, 牧师向笔者说道: “基督教文化和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一定层面上有相通的地方, 例如: 仁、善等。”
( 三) 某市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情况
私设聚会点的产生和基督教自身的扩张性和分裂性是密切相关的, 教义的指引和荣耀上帝的愿望推动私设聚会点的不断产生。而“人人皆可为祭司”的理念则使得信徒对《圣经》的解释多样化, 最终使得教派林立, 造成私设聚会点的进一步分裂和增多。这些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很容易被一些所谓的“自由传道人”和不法分子所利用, 也容易成为境外渗透的活动点, 因而原则上是不允许的。
据该市下属区统战网信息显示, 该区于2009 年已发现私设聚会点22 处, 分布于全区15 个乡镇、街道, 并已有大学生参加基督教私设聚会点聚会的现象。[1]该市统战网显示, 在2014 年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民间信仰场所调查摸底工作中, 发现基督教私设聚会点33 处, 拆除1 处 ( 是该市下属管辖区) 。[2]
同时, 据笔者对牧师的采访, 当前私设聚会点和基督教宗教团体存在理念上的分歧, 私设聚会点的成员认为基督教宗教团体“不属灵”, 因此不愿意与其合作。
( 四) 某市高校学生基督教信仰情况
2010 年, 浙江海洋学院的虞浩臣老师曾做过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为浙江海洋学院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就读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及部分研究生, 有效问卷共1755份。[3]
该调查显示, 高校基督教信仰学生占4.2%, 低于佛教信仰人数 (见表1) 。此外, 数据表明有七成半的信教大学生, 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信仰宗教的, 另外, 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中有60.9%的人主要是受家人影响的。[3]
主要数据来源: 虞浩臣 ( 2010) 的“地方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调查———以浙江舟山为例”。
三、解决措施与建议
笔者通过后期反思与总结, 并查阅相关资料, 根据该市基督教的实际情况, 提出以下建议:
( 一) 加强中小学阶段的信仰观宗教观教育
采访得知, 家庭因素是影响信徒信仰基督教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 有很多信徒是从小就信仰基督教的。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信仰观宗教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这能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观念。在此, 建议团、党组织加大对中学生入团、入党前的宗教信仰排查工作, 强调团、党员应遵循无神论, 同时督促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对中小幼学生的信仰观、宗教观教育。[3]
( 二) 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和管理
首先, 建议地方高校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组织一定的师资力量对学生开展信仰观、宗教观教育,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学校应加大对信仰基督教的学生的关注, 教育其必须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正常开展宗教信仰活动, 不能使其余同学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此外, 学校内部可设立宗教文化研究部门, 对信教学生进行统计管理, 防止他们被宗教异端分子所利用; 统一对各宗教信仰学生进行管理, 规范宗教聚会及学习活动, 需要时可与合法正规的宗教组织进行合作,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观。
( 三) 稳妥处置基督教私设聚会点问题
私设聚会点是基督教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对于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治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科学对症的进行治理。笔者认为, 对宗教团体的治理, 一味打压, 会使团体内部更加“团结”; 其次, 暴力治理可能会留下历史问题, 不方便今后管治。在此, 笔者提出以下治理措施:
一是合理布局宗教活动场所。摸清当地信教群众数量和分布情况, 把宗教场所建设纳入规划, 满足信教群众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基本需求。
二是妥善规划治理方案。对于不同的私设聚会点, 应调查摸底, 掌握基本情况, 重点对聚会点的讲经内容、派别特点、有无邪教渗透等进行分析、研判和甄别, 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方案。如对参与人数较多、有固定地方、宗教活动正常, 但尚不能纳入基督教“两会”团体指导的私设聚会点, 可专项治理设立“临时场所”, 由宗教部门对其指导管理, 并每年进行评估审核。对愿意接受基督教团体指导, 但不具备设立审批和登记条件的私设聚会点, 可“以堂带点”, 安排团体教职人员到点上讲课, 帮助完善财务等各项制度, 规范其活动。[4]对有必要取缔或合并的, 先以劝散为主, 讲清政策, 说明取缔或合并理由, 清算移交财务, 分流信教群众;对多次劝散无果的, 由当地政府发出公告, 查封场所, 强制取缔。[5]
三是应建立宗教活动场所巡检及评议制度, 对重点区域和人群要加大查处力度, 防止已被查出的私设聚会点重新活动。
( 四) 建立完善宗教工作协作共管机制
为更好地进行基督教工作的管治, 政府相关部门应统一思想, 加强与基督教宗教团体的协调配合, 保证宗教生活正常有序进行。
首先在思想上双方应统一认识, 明确宗教工作协作共管的重要意义。其次应创新机制, 开拓政府与基督教宗教团体的沟通渠道, 方便相关信息的流通、相关政策的落实、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和监管机制的有效建立。通过建立完善宗教工作协作共管机制, 最终使得重大活动需共同筹划, 重大问题需共同调处, 重大政策需共同谋划, 让政府携手相关基督教人士共同参与到基督教管理中, 为该市基督教更好的发展发挥各自职能作用。
四、小结
规圆矩方, 在法治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 加强学生群体宗教观的引导与教育, 重点处理私设聚会点等严峻问题, 同时建立完善的宗教工作协作共管机制, 这些都将为基督教在各区域的良好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为人们信仰与理性之间的选择提供了更好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环境。
参考文献
[1]定海区民宗局五措施加强对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监管力度[EB/OL]. (2009-07-16) [2016-03-18].
[2]普陀区完成全区宗教活动场所和民间信仰场所调查摸底工作[EB/OL]. (2014-02-18) [2016-03-18].
[3]虞浩臣.地方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调查——以浙江舟山为例[J].高教论坛, 2010.
[4]苏宗言.妥善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问题之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
关键词:卫生学校女生;性观念;性行为;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66-02
性健康教育已不单是学科知识的简单说教,更是人格、身心健康的教育,是现代文明人必须接受的教育,它的兴起让教育更加全面和人性化,体现了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有助于人的身心协调统一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卫生学校女生性观念与性行为的研究不仅是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更是对中职女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必须了解卫校女生性观念与性行为的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取得积极有效的教育成果。因此,我们根据毕节地区卫生学校女学生的特点,查阅并参考相关书籍和调查问卷,选择从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观念、性教育五个方面来了解毕节市卫生学校女生性现状。以便于为中职学校进一步开展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女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毕节市卫生学校一、二年级护理和助产专业的在校女生282人,年龄15~19岁;其中独生女42人,非独生女240人;来自农村198人,城镇84人;离异(单亲)家庭女孩15人。
(二)调查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本市实际,自制问卷调查表。本调查是用来了解毕节市卫生学校一、二年级护理和助产专业的在校女生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观念、性教育的基本情况的,包括22道相关问题。
(三)调查方法
采取现场分专业集体调查,以不记名方式测试,在答题前向被调查学生详细介绍问卷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给予统一指导。答完后,当场收回。分发出问卷282份,收回282份,有效问卷282份,回收率、有效问卷率100%。
(四)观察指标
卫校女生对性接触认知情况、态度(10、11、12、13题);性生理知识调查(6、7、18题);正确对待“性”(19、22题);自我保护(20.23题);性道德、性法制(17题);学生在性教育上还想获得哪些帮助?(8、20题);学生在性教育上希望哪些形式?(21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毕节卫校女学生性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对性知识的了解上只有16.2%的学生非常了解,在性知识的了解途径上30.4%的学生依靠同学之间的交流来了解,只有5.8%的学生由学校开设的课程中了解。护理专业女学生对生理知识了解较少,有20.1%的学生不知道男生哪些生理现象代表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有27.3%的学生不知道女生哪些生理现象代表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只有38.2%的学生对青春期知识很了解,所以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和处理。
(二)性生理、性心理存在困扰和偏差,性保健知识积累不够
调查发现有11.2%的女生认为“性行为”很丑恶、难以启齿,有29.8%的女生认为不健康,有59%的女生认为很正常;有22.5%的女生认为“性冲动、自慰”是下流的、可耻的、不应该有的;有38.4%的女生会因为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不够苗条而感到自卑;有30.3%的女生会在月经时很紧张和痛经,不知道怎么办。从这些调查结果看,卫校学生由于缺乏对性生理知识和保健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出现了性困感、性无知以及自卑、孤独、焦虑等现象,对自身的生理变化难以应付,甚至不知所措,心理压力较大,给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总的来说,毕节卫校女学生的性知识较贫乏,部分女孩子有获取性知识的愿望,但他们不愿从家庭和学校方面获取性知识,而是通过各种较隐蔽或者不正当的途径获取,如果没有人正确地引导他们,就得容易获得错误的性知识,甚至会因误导而出现问题。
(三)自我保护观念淡薄,保护意识不强
“当你遇到性侵害”时,有58.6%的女生选择告诉老师、家长或报警,有21%的女生选择不告诉他人,有20.4%的女生选择不知道怎么办。“如果和你相处很好的异性朋友对你提出身体接触等过分的要求”时,有61.2%的女生选择“坚决反对”,有12.4%的女生选择“没什么,无所谓”,有13.1%的女生觉得“很好玩、很刺激”。“在拥挤的公共场合有人对你性骚扰”时,有40.1%的女生选择“不出声、忍受”,有22.7%的女生选择“不出声,跑到旁边去”,有37.2%的女生会“大声怒叱”。由此可以看出卫校女学生在性保护上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
(四)部分女学生性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单薄
对于“性冲动”,有21.1%的女生认为天经地义,不需要任何控制。对于“婚前性行为”,有42.2%的女生认为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有,有20.9%的女生认为如果有感情可以有,有11.9%女生认为如果准备结婚可以有,有6.6%的女生认为有无感情都可以有。从这样的结果看,由于卫校女生的性知识不足,性心理不成熟,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性”,性道德意识较淡薄,缺乏责任感。
(五)部分女生性接触早,心理阴霾影响学习生活
有3.5%的女生在初中时就发生过性行为,5.8%的女生在中职时发生过性行为。对于“如果发生过,那你初次发生性行为的心理变化”的问题时,有56.3%的女生选择“紧张、反感”。在个案追溯中发现有的女生成绩很差,因“性游戏”而留下心理负担过重,其生活经历和阅历还不能帮助她们走出阴霾。
三、探讨与建议
卫生职业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卫生学校女学生都是未来的白衣天使,她们的身心发展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由于人们的许多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卫校女生教育不再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递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而是更加兼顾并注重女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塑造。然而性是人格的一部分,并且是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女生性健康教育也是卫生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卫生学校的教育在这个方面是较为薄弱的环节,通过问卷调查、个案深入访谈以及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探索,我们发现女学生们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为此,中职学校应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科学合理地加强对女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和情感辅导,促进她们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转变观念、大胆实践,探讨性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性健康教育对许多中职学校来说是块处女地,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素质和责任决定性健康教育的质量。因此,学校专业教师、班主任以及德育职能部门首先应转变观念,坦然对待性健康教育。中职学校作为学生摄取知识的园地,在性健康教育方面同样不能松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科学的系统的性健康教育。通过举办性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班等形式,推广“参与式学习与行动方法”的教学模式,加强对教师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培训。学校要大力倡导并积极组织教师与时俱进地学习性生理、性心理及性保健知识等,研习青春期心理学、心理辅导理论、方法和技巧,使老师们在性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心应手。同时,性健康教育又与德育工作息息相关,搞好德育工作是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前提,落实性健康教育同样有助于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所以学校必须对德育工作及其研究给予重视,并结合性健康教育来创新德育模式。
(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性健康教育模式
中职学生性健康教育应该有一个立体化的教育渠道,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在中职学生性健康教育中真正发挥积极作用。对女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父母有着相当大责任,而不能一味推向学校,这是不负责任的。净化社会环境,健全完善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机制及法律建设,让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统一行动,形成一种有效的性健康教育模式,推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及人格发展的和谐统一。
(三)建立常规的性健康教育制度,普及青春期性健康知识
针对目前性教育“潜水操作”的现状,应尽快将性教育纳入中职学校必修课的内容中。首先,要有系统全面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只有丰富教育内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才能满足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而且被调查学生普遍表示性教育形式多样化更容易接受,所以性健康教育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会有更好的效果,如开展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进行性健康咨询,播放性健康教育片等。其次,性健康教育要注意阶段性、连续性和生动性,把握适时适度的特点,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断断续续,要让学生在连续的教育中学到系统合理的性知识,教给她们如何面对、如何看待、如何处理性困惑、性烦恼及性保健知识等,同时教给她们正确处理两性交往中的出现的种种问题,真正让她们走出性的迷茫、走出性的泥潭,能专心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做一个心智和行为健全中职生。
(四)设立女生信箱、心理辅导室,建立性心理辅导渠道
感谢你能在百忙之中抽出15分钟的时间来配合我们的工作。本次调查采用匿名形式,会对你的个人隐私保密。我们也会通过努力,尽力改善公选课状况,使其更能适应学生,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你所选的公选课?
2、你为什么会选择这门公选课?()
A、易拿学分B、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C、其他
3、你当初选公选课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公选课的?()
A、同学介绍B、学校网站了解C、其他
4、你公选课老师上课点名吗?()
A、每节课都点B、经常C、偶尔D、从不
5、你上的公选课课堂气氛如何?()
A、活跃B、一般C、冷清
6、你同学公选课出勤率如何?()
A、每次都去B、经常去C、偶尔去D、出不去
7、如果你有同学没去上公选课,你认为他(她)在做什么?(多选)
A、上网B、打球C、约会D、出去玩E、看其他课程的书F、打工
8、你认为哪一门公选课最热门?
9、你为什么认为这门公选课热门?()
A、易拿学分B、授课形式新颖C、学的东西有用D、其他
10、你认为有必要开公选课吗?()
A、有B、没有
11、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开什么公选课?
12、你为什么会开这一门?()
A、你的兴趣B、学生喜欢C、所学知识对学生有用D、其他
13、你上的公选课,有你班上的同学吗?()
A、有B、没有
14、如果有,那他(她)上课一般在做什么?(多选)
A、认真听课B、看小说C、玩手机D、睡觉E、聊天F、其他
15、你觉得学院为什么要开公选课?()
A、增加学生的知识面B、响应国家要求C、其他
填表说明:
1.调查范围:2010年至2012年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参加青岛培训的退役军官及未参加培训但经朱恭和
集团董事长顾问、安作山集团顾问、王广权资深总裁面试后入职的退役军官;
2.此表由地区人力资源总监发至每位军官,收回并汇总调查结果(汇总模板请见调查表附件1、2);
3.调查结果请在7月27日前发给北京总部人力资源部安然小姐,RTX:1092。
姓名:加入正大时间:
现任职公司:
1.您是否已转正:□是□否,应转正时间为:
2.您目前的职务:,您从事的工作属于:
□销售□生产□养殖□采购□人事□行政□其他,请说明
入职后您的职务是否得到提升:□是□否
如果职务得到提升,共计提升次,历任职务是;
3.您认为目前的岗位对您是否合适:
□合适□基本合适□不太合适(请文字说明):
是否给您提供了适合的发展平台:
□适合□基本适合□不太适合(请文字说明):
4.您所在公司领导对退役军官的管理和培训的重视程度如何:
□重视□一般□不太重视(请文字说明):
5.您对目前的生活环境是否满意:
□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请文字说明):
6.您对集团招聘退役军官的管理和使用有何建议(请文字说明):
7.您个人的其他合理要求(如有,请文字说明):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宗教信仰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正确面对宗教信仰问题关系到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甚至关系到学生和社会的安全。文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高校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研究其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工作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宗教;信仰;调查研究
受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高校学生中信仰宗教的人数有所增加,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也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1.问卷基本情况和收发情况
此次宗教信仰情况调查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采用按比例随机发放原则,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870份,有效率87%。有效答卷中,男生428人,女生442人;党员60人,团员763人,群众47人。
2.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2.1现阶段大学生信仰倾向
关于您认为什么是人生信仰的问题,有519名学生选择了心里明白,有225名学生选择了没什么概念,只有126名学生选择了可以系统描述人生信仰。这说明了目前高校信仰教育的缺失,大部分学生对于人生信仰的理解处于模糊状态。
关于信仰倾向问题的调查,有名310同学选择了科学,64名同学选择了宗教,307名同学选择了马列主义,189名同学选择了个人成功或者其他。
从信仰倾向的问题选择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中,社会主义主流信仰仍处于主要地位,大部分的学生希望通过科学知识和马列主义的指导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但学生的信仰倾向并没有集中在科学或者马列主义某一个方向,说明现阶段大学生的信仰认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受信息多元化的冲击,现阶段高校学生的信仰认知不仅来自学校的主流信仰教育,还受到了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大学生适应经济社会的自主意识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面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倾向于个人的成功,信仰倾向表现得越来越务实。
2.2现阶段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关于您是否拥有宗教信仰的问题,有655名学生明确表示没有,有151名学生表示对宗教感兴趣,想去信仰,只有64名学生拥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在拥有宗教信仰的64名学生中,有36名学生信仰佛教,有21名学生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4名学生信仰伊斯兰教,2名学生信仰道教,1名学生信仰其他宗教。
可见,现阶段高校的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人仍然是少数,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宗教的一定的兴趣,这与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较强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学生了解到宗教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年轻人好奇心强,对宗教自然会产生探究的兴趣。除此之外,随大流地跪拜、上香、获取和佩带各种宗教器物,如佛像、十字架等也被认为是一种潮流[1]。
2.3 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
在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64名同学中,关于其宗教信仰原因,有31名学生认为促使人信教的原因是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有17名学生认为宗教能够消灾免祸,有11名学生认为是内心的需要,精神寄托。有5名学生认为信教是信真理。而有明确宗教信仰的学生中,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家庭信仰背景和家庭教育决定了他们必然根据其民族习惯接受自己长久以来坚持的宗教信仰。生活在大学生身边的信教人士的个人品行和人生信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起着根深蒂固的塑造作用。正是这些人所追求的至善道德,在当今社会的道德“重构”中显示出了独特意义。这种道德的恪守者,不再被一些大学生视为“异端”,而在某种程度上被当作“楷模”,对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召[1]。
2.4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理解
关于您认为什么是宗教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40名学生对于宗教持有相对客观的态度,认为其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或者是一个有自己组织和教义的团体。这也体现了现阶段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更趋于理性,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政治教育中的宗教性质和内涵的界定。
关于您认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的问题,有392名学生选择没有矛盾,有381名学生选择说不清,有86名学生选择相互对立,有11名学生选择宗教就是科学。
对于宗教是否对你有帮助的问题上,在有宗教信仰的64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选择对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积极帮助;有33名学生认为可以帮助约束个人品行习惯;有5名学生选择宗教史神圣的,需要信仰;有6名学生则认为没有作用。
2.5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教育的理解
关于大学生对待身边信教的同学和朋友态度的问题,有592名同学选择了非常理解或者基本理解,选择不理解或者鄙视有宗教信仰的人的有278名。关于高校是否应当开设课程,进行宗教知识的讲授,有861名同学选择了应该但要适度,只有9名同学选择坚决反对。由此不难看出,尽管有明确宗教信仰的学生占少部分,但大多数学生对于身边有宗教信仰的人以及宗教信仰教育持相对宽容的态度。
3.现阶段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本次调查中,学生信仰的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形式。这说明了目前高校学生群体当中,宗教信仰形式呈多元化趋势。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由于社会和家庭背景不同,很多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把具有地域特色的宗教信仰带到学校。此外,迅速发展的现代化传媒也为各类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学生可以在更开放的环境获取更多的宗教知识,促进了大学生探索宗教的兴趣。
3.2 信仰教育薄弱,宗教知识缺乏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什么是人生信仰,什么是宗教等知识还处于一种迷茫状态。特别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他们对信仰的概念还是相当模糊的,对于国家相关的宗教法律制度更是知之甚少。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其信仰问题关系着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价值多元、思想困惑、道德失范等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社会转型期,改变教育手段,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4.正确引导现阶段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对策建议
4.1 进一步改进和强化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
从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来看,高校必须采取更加积极可行的教育教学手段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与时代接轨的马列主义世界观。让大学生看到马列主义唯物史观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像以往仅简单地灌输知识。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集中的学校,针对其家族宗教信仰传统,通过积极的方式宣传无神论的思想,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4.2加强科学知识和宗教知识的普及教育
人们对周围自然环境和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是迷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大学生往往是通过图书、网络或宗教人士的宣讲等手段了解宗教知识,难免对宗教产生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大学教育应当尊重客观规律,开设宗教类选修课,正面介绍宗教知识,宣传国家的宗教政策,消除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引导大学生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科学与迷信的界限,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或者信仰宗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广泛借助于第二课堂、网络及各种活动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把握好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导向和政治方向,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3 高校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大学生宗教信仰活动
从大的趋势看来,大学生宗教信仰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校应正视这一客观事实,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保障大学生宗教信仰活动的健康开展,规范校园内的宗教活动,积极有效地防范和抵制各种势力、邪教组织在大学校园的宗教渗透活动。[2]同时增强大学生宗教法律意识,积极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及时了解学生信仰状况和发展趋势,开展有效监管。
4.4 重视宗教学科与思政队伍建设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手段,遵循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入手,创新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新式。深入调查研究大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知识体系,了解他们的信仰状况。改变以往的思政教育填鸭式手段。以正确的理念教育学生,以灵活的手段引导学生。为学生构筑起一个思想性和学术性并存,并且能够体现自主参与的思想交流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塑造作用。提升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使这些工作人员也能了解基本的宗教文化和国家相关政策,以便有效地进行日常或突发有关宗教事务的处理。
5.结语
现阶段高校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分析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新趋向,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抵御有神论思想,才能正确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陈立新.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兼析锦州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成因,2011,(2).
【宗教信仰现状调查问卷】推荐阅读: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05-29
宗教信仰程序07-05
不信仰宗教心得05-26
宗教信仰对照材料06-17
俄罗斯族宗教信仰10-18
员工宗教信仰管理制度09-06
学生不信仰宗教承诺书12-07
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09-18
村信仰调查报告10-06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问题调查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