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管理心理学思想
老子管理思想探析
《老子》蕴含着以道为中心的丰富管理思想,其本质就是“无为而治”。看似清静无为,却能尊重万物,各自发展,达到“无不为”。老子主张无为,不是消极无为,恰恰是透过无为,不干扰、不强制、不苛求、不勉强他人,而让所有万物能够顺乎自然,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老子管理思想的`精髓对现代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作 者:高厚礼 张德俊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刊 名:管子学刊 CSSCI英文刊名:GUAN ZI JOURNAL年,卷(期):“”(2)分类号:B223.1关键词:老子 无为而治 管理思想
一、无为而治
但凡将无为而治作为领导精髓而推崇的领导者, 想必对老子的“无为”都有着深层次的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让其顺其自然。老子所谓的无为是指领导在管理艺术上达到了“道”的高度, 所谓“道”的高度即是抓住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点和实质, 掌握事物的本质, 便可做到管理游刃有余, 水到渠成。有人说老子的道家思想过于保守消极, 在现如今市场化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 应用老子的无为而治肯定会把企业搞破产了。这里我认为这是没有正确认识老子道家思想精髓的认知,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做为管理者就要具备事态发展预知的能力, 通过自我观点认知也好, 通过数据分析也罢, 总之, 作为领导者的“无为”绝不是放弃管理, 而是用更为广阔的视角和绝对正确的方式达到企业管理“治”的目的。
无论是领导者或是普通百姓, 无为而治都可以作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思想加以运用。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必然的运行规律, 我们人类处在自然环境下和社会环境中, 处世举措要顺应这些规律, 不应妄为、不应乱为, 不应违背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如今的社会结构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 在老子的管理思想中用“慎终如始”的方式来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 强调“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任何问题都要尽早发现, 尽早解决, 如果拖泥带水, 就会让事物的发展轨道偏离既定路线。凡是皆有度, 这个“度”是一种标准, 同时也是一种规律, 如果认为勉强的跨过这个“度”, 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 那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甚至会出现难以面对的严重后果。
二、守柔居弱
守柔居弱是老子管理思想中自我修养的一种境界。一些人把守柔居弱理解为一种“低调”, 在当前人们都不断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去展示自我, 获得大众认知的今天, “低调”显然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但我认为, 这是由于对老子守柔居弱管理思想理解的偏差。能坐在领导岗位上的人, 能够真正获得员工及大众认可人的往往并不是通过张扬而被肯定, 相反, 则是其为人谦卑, 思想周密, 在面对艰难问题时能够一锤定音起到决定作用, 而被世人所尊敬。我们百姓常讲“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作为领导者以平和心态面对问题, 行为低调、为人谦和才会更被人们所接受, 正所谓“曲高者, 和必寡;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人浮于众, 众必毁之”。
三、知人善任
老子管理思想知人善人是领导能力的综合体现。正所谓“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识人是一种智慧, 认识自我是一种能力。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 就如婚姻, 如果两个人无法相互弥补缺点, 发现彼此优点, 想必这个家庭也不会美满幸福。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领导者能够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和长处, 并安排在最为恰当的岗位上才能够发挥出其充分的作用。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 企业因岗选人, 过分注重于用人的能力, 而忽略了用人的思想。只有爱岗才能敬业, 知人首要对其是否是热爱这份工作而进行评价, 如果仅为一份工资, 做天和尚撞天钟, 想必, 此人也无可大用之处。
四、以人为本
老子语录中“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说明了人可为天、人可为地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在历代较有成就的帝王统治中, 无不体现出以民为本的管理思想, 这是体现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的领导能力, 如此才能国家太平, 盛世安康。在现代的管理中, 管理者能做到“善者, 吾善之;不善者, 吾亦善之;德善。信者, 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则可通过领导者的博大胸怀感染员工, 使其能够对企业忠诚, 对领导忠心。但是,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之争辩论千年仍未有结果, 因此, 笔者认为,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领导者要善于集权与分权, 在利益分配上做到独乐不如众乐, 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满足。
五、结语
世间万物存在必有其存在的价值, 老子管理思想虽然被一些人认为是消极的是无作为的, 但笔者认为老子的管理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不能只从片面的角度去看事物的发展, 老子的智慧还需要我们认真的体会和理解, 也许有一天老子管理思想会成为你终身受益的指明灯。
摘要:老子道家思想在我国历代统治王朝管理中常被推崇。在经历千年思想洗礼后的今天, 老子“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仍被当下管理者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老子管理思想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 就在于其管理思想孕育出的博大精神。本文对老子管理思想问题进行探讨, 主要以老子管理思想的理解与运用为出发点, 诠释老子管理思想的正确认知方法, 旨在加深人们对老子管理思想的认识。
关键词:老子,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1]司马哲.道德经全书[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7.
[2]杨鹏.老子详解[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陈阳, 张晓华.道德经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6.
【摘 要】本文首先对老子“为道”“为学”的内涵进行了解析,接着阐述了“为道”“为学”思想在高校干部管理中的应用。最后论述了“为道”“为学”对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老子 管理思想 高校干部管理
【中途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老子的思想精辟独到,与时俱进,不但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落伍、不合时宜。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体现出其哲理的光辉和恒久的生命力。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凡夫俗子,研读老子者不可胜数。
1老子“为道”“为学”思想的内涵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48章)意思是说:追求学问天天都学有所得,习有所成,学之愈久,积累愈多。而追求大道只是要求每天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坚持不懈地一直减下去,最后就可达到无为的境界。达到了无为的境界后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实现了。所以“无为”不是空想和天生,而是长期学习、思悟、走出自我、按规律办事的结果。
2“为道”“为学”思想在高校干部管理中的应用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干部管理使用问题上,不少高校存在或多或少的重视对干部的选拔使用,轻视甚至忽视对干部培养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干部使用上采取拿来主义,在干部培养上缺乏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不少学校提拔、选用干部时,在全校干部中过筛子,筛选适合干此工作的人选,但经常是选来选去找不到合适的人,有时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此时常有领导感叹,学校里缺少人才,许多工作难以找到合适的干部来承担。近些年来,“以人为本”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有些高校的干部管理工作“以人为本”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还未很好地落实到工作实际中。我们应在认真学习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实践真正搞清“以人为本”的实际含义和在管理中的实际意义,并把此理念真正贯彻到我们的管理思想中去,落实到干部管理中去。
营造内紧外松的管理氛围。正是因为“为道”的有所不为,才成全了“为学”的无不为。体现在干部管理工作中,要求管理者制造内紧外松的工作氛围。这里的内紧外松并不是要管理者面对被管理者充当两面派,而是在管理实践中,管理团队对内所持有的自强不息、认真不苟、追求真理的工作态度,对外所使用的“挫锐解纷”、“和光同尘”、以简驭繁、的工作方法。在严格要求自己进步、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尽量做到“指约而易操”。法令滋彰、名目繁多往往是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绊脚石,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应提倡管理者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制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
把握“道法自然”的管理规律。“为道”就是追求自然、大道、规律。“道法自然”就是强调循道而行,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法则。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指自然规律,而是自然而然。在人类社会环境下,管理行为过程中的社会历史规律自然而然的发生和发展。高校干部管理工作中包含的高等教育规律、管理运行规律、人事制度改革规律等等,都必须符合高校的“道”。管理者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把握好干部人事管理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决定了高校人事管理的效能和使用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要有战略家的眼光,客观冷静地观察高校干部人事管理运行之“道”,依“道”行事才能实现管理的创新。
3“为道”“为学”对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启示
高校干部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人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巨大的主观能动性,不会无条件地接受管理者的一切指令和要求,必然要对管理者的指令经过头脑的加工、消化并认可后才能付诸行动。因此,只有在管理过程中切实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善下之”等有效的方法,促使干部心悦诚服地认同指令或目标,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
从思想上引导高校干部,要转变观念,促进自我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干部管理首先要引导高校干部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而产生相互感应、体现共同的组织行为,使个体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奋斗目标趋同,达到实现学校目标之目的。这要求管理者将学校的管理目标内化为高校干部认同的理想,把纪律内化为高校干部认同的思想,实现规章制度和高校干部的理想追求的统一。学校要创造宽松有制、宽容有限、宽厚有度、动力充足强劲的氛围和环境,建立志同、理顺、利融、情依、互相尊重、互相制约、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管理运行机制,使管理成为高校干部和领导的共同行为,给予自我实现以张力空间,收到管理成效。
从知识能力上充分认识干部,知人善任,发挥最大效能。学校实施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在对人性和高校干部职业的科学理解基础上,以高校干部的发展为核心,看准每个干部的优势和利用这些优势,努力发掘每一个干部的独特价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不同点,然后加以激励和弘扬,把高校干部的工作潜能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实际效能,成为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进步的积极力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实践探索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发现每个高校干部的兴趣、需要和长处,充分考虑高校干部之间的个别差异,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创造相应的条件和环境,营造适宜每个高校干部发展的空间和氛围,根据高校干部的学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人尽其才,从而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干部的聪明才智,进而促进全校干部和整个学校的健康发展。
从关系上亲近高校干部,凝心聚力,营造和谐氛围。高校本身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每一位干部都是这有机生命体中的一分子,所以,学校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高校干部的个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要研究整个干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这一本质要求出发,一个有竞争力的学校,就应当是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团队,是一个能办事、会办事、办好事、办大事的团队。如何增强学校的合力,把学校建设成与时俱进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也是人本管理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高校干部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高校干部的积极性,这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条件。管理者应使高校干部之间互相信任、支持,做好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参考文献
[1] 彭长华.规范高校干部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
[2] 黄俊伟.关于现代大学理念沉浮几点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1.3.
[3] 胡宗英,任再稳.高校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6.2.
[摘 要]老子“无为”思想,蕴含着 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华。“无为”即实践主体认识并利用 规律 开展实践活动不妄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高瞻远瞩求善为。它对青少年自我管理的启示:自我管理须在青少年的积极参与下,在一定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管理者应约束私欲,为人谦虚平和,惜时勤学;将确立个人远大目标和完善管理方法有机结合,提高管理水平,追求卓越的自我管理。
[关键词]老子“无为” 青少年自我管理 启示
当前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子女有出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如何摒弃简单粗暴或是放任自流的家教方法,而是用正确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家教行动,不断提高青少年家教水平,进而提高青少年自我管理水平,以保证他们取得较高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大多数家长可能并未仔细思考或是尝试过。本文拟从对老子“无为”思想的精华解读出发,来探究这一问题的答案。著书于春秋末年的《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共81章,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部 政治 治理 哲学,书中既有思想糟粕,也包含着许多管理思想精华,其最基本的范畴是道,“无为”则是道所体现的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本文认为,关于“无为”思想解读及其对青少年自我管理的影响,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无为”即无违,即有所不为
如《老子》第二章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章中说“ ‘无为’,则无不治矣。”四十章中说“无为而无不为”。等等,全书涉及“无为”、自然、无事说法多达廿余处。文章中论述到“无为” 即无违,指为人处事要遵从规律。
对当今青少年而言,汲取老子“无为”思想精华,则是指要加强自我管理,遵从学习、生活、工作乃至自然界的各种规律。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同学的行为或思想是不遵从规律的,如放松自我管理,不刻苦学习却想得到好的成绩;不讲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彻夜沉溺于网吧、游戏厅,白天却昏昏欲睡;与人交际有时缺少从对方立场出发的换位思考;贪小便宜或轻信他人,难以透过假象识别事情的本质(骗局);学习、工作关系有时难以兼顾;工作有时眉毛胡子一把抓等,如此行事,出现失败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无为”即有所不为同时又有所为
老子告诫古代统治者要守虚静、修上德、戒贪欲,不与民争利,爱惜民力,不施暴政,同时赞成民众积极有为,认为这是符合道的行为。如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第六十章)圣人也有合理欲望,但不纵欲、禁欲,不看重贵重的东西。如老子说:“上‘德’若谷”。(第三章)谦虚之大德,似胸怀宽阔容纳万物的山谷。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莫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这体现了水之韧性,不与物争,反而无物胜之,可无所不为的特点。如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意即君主有所不为之时,民众便可有所积极作为。这种思想对青少年家教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教育 青少年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加强自身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至关重要,但多数青少年仍未能较好处理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如迟
到,爽约,不自觉地做九三学士(早九点起床下午三点睡不醒),每天数小时耽于 网络 聊天或游戏、徘徊于公寓内无所事事等。如此浪费时间,乐不思书,贪睡,贪玩,贪图当前暂时的生活享受,不思进取,与古代不施仁政的统治者何其相似。“无为”即有所不为的宝贵思想,对我们加强时间管理很有启迪作用。
(二)教育青少年以谦虚辞让平和心态,恰当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在交际时缺少谦虚辞让平和心态,凡事争名夺利,为小事磨擦不断,甚至有时成了孤家寡人,如此人际关系状况值得反思,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究竟是否可能?先哲老子”无为”即有所不为思想为我们昭示了答案。
(三)教育青少年抓住有利时机有所作为,积极学习锻炼。在中小学时期乃至大学时代,青少年应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专业学习和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上来,要积极作为,则是符合老子有所不为又有所为的精神的。
三、“无为”即善为
老子“无为”即善为的思想,体现着老子所倡导的高超的处世智慧、政治 治理之术,也体现了“无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如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这种善为,既是治国之良策,又是宏观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如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此意说循“无为”之道治国,似烹小河鲜一样容易,说明了治国之术之高超。
一、“质真若渝,大白若辱”的礼质论在《老子》八十一章中,直接谈到礼的有两章,即通行本三十一章及三十八章。在三十一章中,涉及到礼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中的方位,二是方位的象征意义。“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方位问题在礼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孔子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刑昺把礼解释为立身之本,这是说不知礼的人,没有办法立身处世。其实立也是人在日常行事中所能占据的方位问题。《通典·凶礼二》引郑玄语:“礼者在于所处”。所以,现代有学者称,所处,就是指门内门外之治,包括各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亦在其中),包括各人在社会各种关系、各个场合中的地位,人之所以立,国之所以治,事关重大。[2] 在老子看来,方位除了通常表示处所的意思之外,它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所谓“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第三十一章,以下只注章序。)在这里,他主要讲方位的象征意义,虽然讲到了“以丧礼处之”,但并不是讲丧礼的仪节,而是藉丧礼表达对战争为人类带来惨烈灾难时流露内心戒惧审慎的哀戚心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了礼之质的问题,即指出战争方位仪式中的深层含义,而不是叙述战争仪式的具体规定。在三十八章中,有三句话明确地提到礼,且都是从否定的层面论及的,所谓“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正是这种激烈的反礼的态度,使得人们将老子看作是一个礼的绝对定否者。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时代,一个被礼——无论是以扭曲的形态还是常态浸润的时代,老子同样摆脱不了礼对他的影响,只是他对礼的思考,已没有为礼之文所局限,而是直指礼之质。因此,今人陈鼓应先生认为,所谓“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并非对礼的否定,而是对那个时代的**发出沉痛的呼唤,反映在周文凋敝的历史背景下,如何重建社会人伦,这是对一个时代的重大课题进行的深刻反省。[3][!--empirenews.page--]如何重建人伦,以调适礼崩乐坏时代的人际关系,确实是老子要作反省的问题。在《韩非子·解老》中,韩非接受了荀子的“称情立文”的礼学理论,称“礼薄”是指“父子之间,其礼朴而不明”(《韩非子·解老》),而礼的致乱之由,则与荀子的制礼理论恰为相反,荀子以为圣人制礼是为了“定分”而使人们各守其分,消弭争端。韩非则以为为礼是为了人心的安顿,但礼却依靠名发来确定人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礼是致争乱的根源。所谓“今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毋争乎?有争则乱,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解老》)在这里,韩非子实际上是用荀子的理论来解释老子,与老子本身是有差异的,因为《老子》书中,谈到“情”的地方几乎没有,韩非了却提出“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韩非子·解老》)不过,提出老子对于礼是“好质而恶饰”则适足以引人深思。在《老子》第八十一章中,老子标举“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其语言观是明显地倾向于重质而恶饰的。言语是礼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这礼学的一个常识。比如在《冠礼》中,对即将成年者加冠时的祝词一次比一次动听,所谓“寿考惟祺,介尔景福。”所谓“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4]这些美好的祝愿确实都是美言,但它们多数并不可信,而祭侯之礼中的种种信言,却又都是一种赤裸裸的威吓之词。高亨在释《周易·比卦》的“不宁方来,后夫凶”时指出,《周礼·考工记·梓人》有“祭侯之礼,以酒脯醢,其辞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亢而射女。’”《大戴礼·投壶篇》:“鲁命弟子辞曰:‘嗟尔不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女。’”《白虎通·乡射篇》:“射礼祝曰:‘嗟尔不宁侯,尔不朝于王所,以故天下失业,亢而射尔。’”《说文》:“侯,春飨所射侯也。其祝曰:‘毋若不宁侯,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5]只要敢做不宁侯,且敢不朝于王所,不宁侯就要遭遇“亢而射汝”的命运。所以在礼辞中,既有“以成厥德”式的美言,但它们在当下并不可征验,也有“亢而射汝”式的信言,但它们露出的确是狰狞的面孔。“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老子对春秋时代礼仪中以言辞交接所传达的形式与内容之间背离现象的概括。《左传》、《国语》等春秋文献中,“信”字俯拾即是,这表明基于“心口一致”、“言行一致”等道德事实为根据的“信”已作为一种新的伦理观念出现。所以,在《左传》中,人们对信的内涵作了各式各样的界定,其中,“守命共时之谓信。”(《左传》僖公七年)杜预对此注为:“守命共时:守君命,共时事。”即遵从时事,不违君命就叫做“信”。这就要求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求心口、言行一致,同时以审时度势为承诺或实践承诺的前提。孔子以为:“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延续到孟子的战国时代,孟子则标举“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孟子·离娄下》)这样,从礼中萌发的信原则在现实中又很快被打得粉碎。《春秋》所叙242年中,列国军事行动凡483次,朝觐盟会凡450次。[6]春秋以前的“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会以示威,再盟会以显昭明。”(《左传》昭公十三年)春秋时期的盟会却一反过去“示威于众”、“昭明于神”的性质,而是“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盟所以周信也”(《左传》襄公十二年),即以盟会致信和巩固信。这种盟会以致信的盛行,正表明了社会生活中,尤其是诸侯国之间“信”的缺乏,在“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的总体格局下,忠信之薄可想而知。[!--empirenews.page--]在老子的礼学思想中,信是一个重要范畴,他把“信”作为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双方应共同遵守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是他在第十七章和第二十三章两次提到的话,在不同章节中,也多次提到信,信甚至是老子所谓“道”的内在构成要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1][2][3][4]下一页 中有信。”(第二十一章)象韩非子所理解的那样,德、仁、义、礼是内在于道的,信也是内在于道的,对信的遵从,也即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道的遵从。另外,老子对于信,取一种大信的态度,“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四十九章)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对于圣人来说,要在全社会构建诚实的道德,只有做到对于诚实的人我信任他,对于不诚实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诚实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信是与言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它表现为言必由衷,言合于意,即心口一致;另一方面表现为“口以庇信”(《国语·周语》),孔子要求人们“非礼勿言”《论语·颜渊》),老子要求“言善信”(第八章),这种寡言的要求,是礼的内在要求,它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调适。“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第六十三章),正道出了日常生活中最朴素的真理。春秋三百年间,为了权力之争,子杀父,臣弑君者屡见不鲜。信作为一种伦理观念,它寓于礼之中,又因礼的仪式化丧失殆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礼之首。”(第三十八章)这是强调忠信之于礼的实质性意义。这样,老子的礼学观明显地有着突现“忠信”德性为礼的重要内涵的特征。老子对礼之质的重视,我们还可以从他对生活中种种装饰、种种疯狂的拒斥中得到印证。他说:“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第三十九章),对喋喋不休的美誉老子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的,因为美誉是无须夸耀的,不夸耀它也乃是美誉;同样,本身若没有美誉,夸耀也只能夸出泡沫式的美誉,人生所具有的种种德性是无须于华光如玉的,还是珞珞如石那样质朴的为好。老子对于声色口味的抑制,也是针对礼的外在形式的种种过分表现而发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三章)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礼文的过份追求,使得钟鼓之乐、缤纷艳丽的色彩、浓浓的五味、驰骋畋猎等源于礼的生活式样都成了统治者纵情声色犬马的工具,这也就是老子所以憎恶礼的缘由。但老子所憎恶的是礼的过分形式,而不是憎恶礼的本质,他认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就是在饮食、男女以及日常的享受方面要符合礼的中道原则,而不是寻求过分刺激。钱钟书引河上公注“甚”字为“贪淫声色”,又据《说文》:“甚,尤安乐也,从甘、匹”,引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甘’者饮食,‘匹’者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训安乐之尤。”指出古文字“甚”,兼“甘”与“匹”两义[7],尤为精当。奢、泰同样指过分的贪求以及过分的举止。[!--empirenews.page--]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荀子与老子论证礼存在方式的差异。荀子从礼之文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出发,认为“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饮食甚厚,声乐甚大,台榭甚高,园囿甚广,臣使诸候,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天子之礼制如是者也。”(《荀子·王霸》)老子则认为礼中所表现的甚、奢、泰与礼的精神是相违背的,所以,他极力反对它们。
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礼意论徐复观依据《吕氏春秋·不二》篇的“老聃贵柔”说,认为礼以敬让为主;敬主于自己的敛抑,让主于对人的谦退;则所谓‘柔’者,安知不是出自敬与让的精神,进一层的演进?[8]这种推测是合乎老子思想渊源的实际的。在此,我以为三宝说正是老子思想中富于礼学精神而未以礼的面目出现的内容。“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六十七章)这三宝说正是体现了礼学精神的处世态度。首先看慈,古今学者对之有多种解释,但较普遍的是作柔慈、慈忍、仁慈,核心是一个爱字。对同类之爱,对弱者之爱,无疑能激发护卫同类或弱小的勇气。在母爱方面,人们对“慈故能勇”的体会,可能最为真切,它表现为因爱而勇敢。这种说法与孔子的“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是极其相似的。但慈一样地表达了一种对人类的悲悯,揭示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它表现为一种普世之爱。除此之外,在老子的观念中,慈还表现了仁自亲始的“孝慈”关系,它是属于礼中“门内之治”的范围。老子称“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孝慈并不是六亲和睦关系被破坏后的不得已的家庭维系手段,相反,它的价值在“六亲不和”的现状反衬下,显得弥足珍贵,同时它也是六亲和睦的前提条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有可能理解郭店《老子》中的“绝伪弃虑,民复孝慈”。由此,裘锡圭先生认为,老子对“慈”是肯定的,孝慈无疑跟仁义一样,并不是老子要绝弃的东西。[9]老子持而保之的第二宝是俭。“俭”有论者称为主要是节约和收敛克制。但是,俭同样是作为礼的一种内在要求,也是礼之质的一个方面。孔子讲“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礼中这种宁可朴素俭约的主张在于它更接近礼的本质。俭的另一说法是啬,所以,老子认为“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第五十九章)在这里,老子的“治人事天”是为了“可以有国”这一目的的,若没有国则身无所托,何长生久视之有?因而“治人事天”基本还是指调适天人关系以及社会的人人关系,以“啬”的方式来处理天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体现了礼的节俭原则,与俭是相通的。事天方面的“啬”具有神圣性,它体现了“礼,不忘其本”的精神。[10]在荀子那里,这种“啬”,则体现了礼“贵本而亲用,”“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荀子·礼论》)的礼学原则。因为越是隆重的礼,越是简朴无文。同样,从质的方面的讲,韩非的另一段议论,颇适于“治人事天,莫若啬”的精神。“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子·解老》)所以,我们说这种重俭、重啬的倾向,就是老子思想中重视礼意、或礼的精神的内容之一。[!--empirenews.page--]在“治人”方面,老子强调“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这里早服就是重积德,它的人际调适是以自我的积德为起点,而积德的活动又寓于人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的践礼活动中,老子强调重积德的功效表现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第五十四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礼记》也称“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总之,无论是治人,还是事天,依“啬”的原则而行,就是符合礼的内在精神的;相反,不依“啬”的礼学原则而行,一味地讲求礼的外在形式,结果是“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第五十三章),这就是违背礼的精神的强盗行径。在老子的“三宝”中,不敢为天下先符合礼的精神最为明显。一般人都可以从“不敢为天下先”中读出“谦退”的含意。韩非没有直接从谦退的角度作出阐释,而从顺从事物的规矩的角度指出:“欲成方园,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故曰,‘不敢为天下先。’”(《韩非子·解老》)这种解释与老子的“守常”之旨相合,盖万物有常理或规矩,人生在世,举止动静同样都有礼的规矩,对这种规矩的遵而守上一页[1][2][3][4]下一页 之,在矩规下行事,谁又敢为天下先呢?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之教,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作证,“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第六十九章)在自然界中“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不敢为天下先作为谦德的另一种说法,确是老子以之为宝的道德准则。后汉班固评论道家时说它“合于尧之克攘(让),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汉书·艺文志》)这是合乎道家实际的。在老子那里,“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第二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三十四章)等等,这些不自大、不自见、不自足、不自伐、不自矜,都是礼中“自卑而尊人”原则的体现。[11]老子推崇自卑而尊人的礼学原则,那种作为谦的反面、骄的张扬,自然为老子所深戒。他说:“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第三十章)“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由此,自见、自伐、自是、自矜皆为“骄”,均为谦卑的对立面。骄态跋扈,致使自见反而不明,自是反而不彰,自矜反而不长,它只可能“自遗其咎”。所以,当孔子向老子请教时,他径直告诉孔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态色与淫志,是无益于子之身。吾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老子列传》)去骄气,不正是守礼的前提吗?[!--empirenews.page--]
论苏辙立足老子的哲学思想
苏辙哲学思想的.立足点是老子思想.他在老子道器观、圣人观、修养观和治道观的基础上,建构了他自己的哲学体系.
作 者:程梅花 Cheng Meihua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政法系,安徽,阜阳,236032 刊 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B244 关键词:道体 器用 以柔治国关键词:老子,企业管理
《道德经》不仅包含有逻辑严密的高深哲理, 也有丰富全面的治国治世方略。纵观老子《道德经》中可资今用的管理思想, 主要就是“师法自然”的管理思想。其思想核心, 即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无为而治”思想。“道本自然, 法道者亦法其自然而已”。[1]但老子的“自然”并非自然主义, 而是自然规律。“无为”也并非不为, 而是顺应自然, 即“辅万物之自然”, 依据事物自身的规律运行和发展, 而不凭借任何外加的力量。“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反之, “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然而老子的上述管理思想虽然都以“无为”的消极面目出现, 其实质却是要通过“无为”达到积极的“无不为”。因而“为无为, 则无不治。”“我无为, 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
使用老子的“师法自然”管理思想, 既要树立尊崇自然的思想意识, 使自己在管理中不违背自然规律, 各按自己应该遵循的规律去自行求得发展。同时还必须学会把握自然, 以掌握师法自然的管理策略, 保证使企业始终沿着自然规律的轨道前进。
一、在《道德经》中, 老子用以专门讨论“有”、“无”问题的篇幅有十四章之多, 其含义当然极为丰富
“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明确提出了“有”与“无”是道的两个方面的思想。即无是无物, 讲道的无形无象。但道虽然无形无象, 却也并非空无, 而是客观存在的。经过无形无象的无物产生具体规定性的“有”, 并非外在于道, 而同样是道的一个方面。
据于此, 老子形成了自然、社会和人事中的事事物物、方方面面, 都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更相互转化的矛盾对立转化的辩证思想。“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祸兮, 福之所倚;福兮, 祸之所伏。”“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并不是凝固僵死的, 而是变动不居的, 其运动方向表现为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任何事物、任何矛盾都不能永远保持静止不动, 而总是处在不停的流转变动之中。
老子关于矛盾相互依存、转化的思想, 是对自然现象特别是对社会人事中相互联系、变动无常的复杂现象, 长期观察和思索所获得的深刻认识, 因而是确立其政治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理论前提。就企业管理而言, 每个企业不仅在自己内部存在着既对立又依存的方面, 而且与其他外部企业之间也存在着既对立又依存的相互关系。对于此类“方面”和“关系”, 管理者能够自觉地清醒地给予认识, 并有把握此类“方面”和“关系”的能力, 进行正确地调和使之向正确的方向转化, 那么就会产生正效应, 使之沿着正确的自然规律轨道前进。否则不认识不能把握, 没有这种调和使之向正确方向转化的能力, 那么就会产生负效应, 不能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自然规律轨道前进, 就不能使之自然生长发展, 不仅难以取得胜利, 还会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二、老子“物极必反”思想, 来源于“反者道之动”著名思想命题, 是其对事物运动规律的总认识, 也是他对这一规律的总概括
老子认为, 除了作为宇宙本体和最高存在的“道”之外, 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这一变化和运动的规律就表现为“反”。“反”在老子书中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相反, 二是返回。“相反”, 是指矛盾对立着的事物或方面, 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返回”, 则是指万事万物向着“道”返本复初, 归根回始。
对于“反者道之动”中的“返回”, 即返本复初, 归根回始, 一切事物都最终回归于“道”的循环往复思想, 因与管理关系不大, 我们这里不再论及, 而专讲“相反“的方面。而在“相反”方面的事物间对立转化思想中, 还包含有“物极必反”的思想。“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物壮则老。”“勇于敢, 则杀;勇于不敢, 则活。”“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从而提出了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限度, 就必定要向其反面转化的“反”的思想。
把老子的这一思想运用到管理之中, 就是我们应该看到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限度, 都要向其反面转化的规律, 从而想方设法对其进行调整控制, 以不使其走向反面, 而促使其沿着既定的轨道继续向前发展, 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小公司发展来讲, 没有足够大的实力和资本, 其优势在于“船小好调头”, 应遵循生存第一, 发展第二的原则, 保证生存, 再谋取发展。不能奉行“管理出效益”原则, 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组织架构等。应遵循自然无为管理思想。但是部分小公司违背抛弃了自己“小”的优势, 而去“以己之短, 攻人之长”, 即盲目崇拜起了“大企业的管理模式”, 在管理中照搬大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 强化内部管理, 以自己最不擅长、最不应该做的繁琐复杂流程来应对市场, 经营自己的公司, 结果把管理做得十分过头。如此管理必然走向反面, 若能按照老子“物极必反”的思想及早进行干预, 使其依照适应小公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即顺应自然规律发展向前, 不做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事情, 以遏止其向反面发展遭受更大的损失, 无疑具有重要经济和现实意义。
三、老子贵柔, 守柔处弱是其《道德经》的特征
老子所以如此主张守柔处弱, 是其认为柔弱乃是道之生存的必然保证, “弱者道之用”。老子认为, “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虽然如此, 但一切又可以做到“自均”、“自化”, 从而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和效果。相反如果不是这样, 而是烦扰不安, 追强逐壮, 则就必定“不道早已”。这样以来如要保持长久, “无遗身殃”“没身不殆”, 就必须守柔、处弱, 以虚静为旨。该社会政治和人生准则, 概括为“道”所要求社会政治和人生行为的“用”, 即“弱者道之用”。老子的这一思想, 是以“反者道之动”为基础的, 因而它在维持事物的稳定存在, 保持事物的正常发展上, 就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经验依据。所以, 它常被人们看作是老子智慧的表现。
但是, 老子主张守柔、处弱, 并不是为了守柔而守柔, 为了处弱而处弱, 而是为了以“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水被抬得很高, “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诚然, 水小者, 滴水穿石;水大者, 洪浪滔天, 一切皆席卷而去, 莫可或止。水看似柔弱, 却具有强大威力。这本是浅显的道理, 但人们却往往做不到, 就在于没有抓住“柔弱胜刚强”的绝妙之处。为此老子反复讲虚、讲静、讲柔、讲弱, 不厌其烦, 不一而足。“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稿。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即表面的强壮阻止不了衰亡的实质暴露, 表面的柔弱却具有刚强的生命力。
正是出于如此“柔弱胜刚强”的思想, 老子提出了应守柔处弱、顺从自然无为自然本性的行为原则。即守柔处弱自然无为顺应一切, 不与人争, 不处人先。“知其雄, 守其雌”、“知其白, 守其黑”、“知其荣, 守其辱。”一个守柔处弱自然无为的人, 明知雄健, 却甘居雌弱的地位, 做一个天下最低洼的水沟。只有做最低洼的水沟, 才能接受天下的流水而水不外流, 才能使自己的德性永不流散。明知道什么是洁白, 却甘居污黑的地位, 做一个天下最污垢的地方。只有做天下最污垢的地方, 才能容纳一切杂物而物不被窃, 才能使自己的德性永不亏损。明知道什么是荣耀, 却甘居于卑辱的地位, 做一个天下最空乏的山谷。只有做天下最空乏的山谷, 才能吸收一切外物而居者不离, 使自己的德行永保充足。
在管理中使用“守柔处弱”策略, 引领企业自然无为顺应自然, 不与人争, 不处人先, 就可以保证其沿着自然规律的正确轨道生长发展。否则不守柔处弱, 而处处追强逐壮, 争先夺名, 该企业就必然会偏离应该遵循的自然规律而走向斜路。企业处处追强逐壮, 争先夺名, 必然整日烦扰不安, 设法处人之先。条件达不到, 不惜不顾真实条件而弄虚作假, 大吹大擂沽名钓誉以为人先。此类追强逐壮、争先夺名之法, 走上了违背自然规律的邪道, 绝无好果。管理者应坚持处弱守柔的策略, 不追强逐壮, 不争先求名, 而实事求是, 稳扎稳打, 甘处人下, 甘处落后, 努力拚搏争取进步。
四、在老子的师法自然管理思想中, 顺应自然的管理方法是其重要方面
要求管理者要努力为企业, 创造一个适宜于其按照自然规律自然生长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 真正做到保证其能够按照自然规律自然生长发展。管理者要努力为企业创造宽松的自然生长发展环境, 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的。其是最有名的, 是老子把其无为而治的作法, 形象地比喻为“治大国若烹小鲜”, 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出了对企业不要乱翻腾的重要要求。这是因为, “烹小鲜而数挠之, 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 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 不重变法”[2]“夫烹小鱼者不可挠, 挠之则鱼碎;治大国者当无为, 为之则民伤。”[3]
老子所以把“大国”与“小鲜”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联在一起, 就是要以此向人们明示治理社会的真理。老子力倡无为而治, 反对人为搅动自然平静的生活, 执行休养生息的策略, 使百姓安居乐业, 生产就发展, 生活就富足, 国家就强盛, 社会就发展。否则, 政令多变, 耕者不得其时, 织者不得机, 匠者刀锯锈蚀, 渔者大网不结, 生产就遭损失, 国家就衰败, 社会就倒退。对于企业而言学习老子的管理方法, 就是要以此为准则推动企业进步。
参考文献
[1]魏源.老子解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6.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2007:124.
当时我非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无法依靠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这时候道家的东西可以起作用。而讲道家则必须回归它的老祖宗——老子。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简单介绍道家、老子和《道德经》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主题——老子哲学里面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有一种隐士存在。《诗经·卫风》里有一篇“考槃”,前面几句是:“考槃在涧,硕人之宽。”那个时候没有卡拉OK和KTV,一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他的理想、推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地过日子。孔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了。被边缘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明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去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门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他去当楚国的宰相,他不愿意去。大官更不好当,权力大意味着风险也大。“伴君如伴虎”,说完就完了。庄子想当不大不小的中号官,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他没有这种机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当了。这样,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僚,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不当官后的庄子,生活很潇洒,他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游世,就是游戏人间。原则是不要去评价当局,不要去冒犯大人物,表面上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心理和他们拉开距离,愤世嫉俗、指点江山是不可以的。
道家的诞生既有历史的传统,又有时代文化的要求。那些有文化又失意的贵族,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上探讨自然规律,反思社会现象、追寻人生的意义,对生存方式有了特别的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而其精华内容就保存在老子和庄子那里。
应该说他们自己还有一点个人的私衷,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书和思想流传下去,就是说,希望用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去指导大家如何生活。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这是道家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道家的分化。和任何学派一样,道家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老子之后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南道,其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把老子关于自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保存下来。这是道家的原生形态。《汉书·艺文志》所说的道家就是这部分道家,所谓“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像老子、庄子那样生活,他们有另外的追求,这就形成了北道,在北方地区流行。北道后来又慢慢变成了汉代的黄老哲学,黄帝是外王、老子是内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里有几句话点明了北道(黄老)的特征,即“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就是说把儒家和法家的核心内容拿过来,然后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最后达到“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一看就不是正宗的道家,而是戴着道家帽子和面具的法家,所以司马迁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同一个传里。
2老子
历史上有三个老子,这也表明老子太玄妙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司马迁对老子已经讲不清楚了,他在《老子列传》里面写了三个老子:第一个就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聃是大耳朵的意思,所谓老聃即是长着大耳朵的老家伙。
第二个是老莱子,是楚国的大隐士,《二十四孝》里面就有他。他活了一百多岁,很孝顺,尽管自己也七老八十了,但依旧穿婴儿的衣服摇着玩具让父母高兴,所谓彩衣娱亲。他也是老子。
第三个老子是战国时候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他把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认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老子的生平和《老子》这本书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两个大学者打擂台,一是胡适,另外一个是梁启超。胡适说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老子》一书也诞生于春秋时代。梁启超说太史儋才是老子。双方都拥有大批的粉丝。支持胡适观点的有任继愈、郭沫若等;支持梁启超观点的有范文澜、冯友兰等。当时要是有电视,他们肯定比现在的易中天、余秋雨还要火。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相当于今天一篇很短的文章,论文都算不上。先秦时期在简帛上书写,材料珍贵,作者必须斟字酌句,惜墨如金,写出来的东西就比较精彩。现在的人用电脑,快是快了,多更多了,水平能拿上台面的却少而又少。大家你抄我,我抄你,没有什么原创性。
这五千字很了不起,想要读懂也很不容易。比如说老子讲了句很有名的话:“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什么意思?这是形容词意动的用法,就是“以……为……”。不管你吃麦当劳还是吃面条饺子,都吃得香,这是“甘其食”。不管你穿西装还是中山装,都觉得舒服,这是“美其服”。可有位先生却将这话理解为吃可口的饭菜,穿漂亮的衣服,正好和老子的思想相反。还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解释为: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能够说出来的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这句话也可以标点和理解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有正的一面,道又有非的一面,合起来才是永恒的道(常道)。名的正面加名的反面,才是常名。这样的解释应该说也通。《道德经》五千字,虽然谁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和理解,但是也不能乱读。
3《老子》
老子最反对强求一律,但现在为了讲课方便,姑且把《老子》里面的内容分成四大块。
第一是道的问题。道到底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的。老子讲得很明确,道是硬想出来的名字加上去的,说不清楚,只是为了讲方便,我勉强将它称之为道。但是,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道的来历,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藏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人的生老病死,起作用的都是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春秋战国是中国哲学的高峰时期、思想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假如说孔子讲仁义是人的发现,法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术的成熟,那么,“道”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标志着哲学的突破。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之前是没有哲学的。就算有哲学,也都带有原始宗教色彩,比如说天人感应等等,只有“道”标志中国哲学的真正出现。
第二是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在老子看来,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难就没有易,而这种对立存在是变化的,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走向反面。这里讲的就是变化。
第三是“无为而无不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统治者喜欢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被统治者更能从中汲取柔弱胜刚强的生存智慧。老子喜欢用水来做比喻,“天下莫柔于水”,水是最柔软温顺的东西,但是“克坚强者莫之能胜”,是最厉害的。
第四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老子认为,老百姓之所以难管理,是因为上面的统治者太有为了。太有为,有时就难免胡作非为妄自乱为,于是就建立种种很复杂的制度、措施,可是仍然什么也弄不好。在老子看来,清心寡欲,一切无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措施也不用,吃什么、住哪里都满足,最后达到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现在我们都住在高楼大厦里,邻居谁也不认识。鸡犬之声虽然闻不到,老死不相往来看来是可以做到的。
二、老子的人生智慧
我想可以将老子的人生智慧归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一个精神就是自然精神。这个自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大自然,更不是具体的事物。老子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你就依从这种自然的状态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你不要强迫去改变它、改造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你也不要强求人家整齐划一,不要以你自己想法和行为方式去规范、改造别人。
1自然精神
老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老子认为,天地一旦有仁义之心,就会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圣人也会以仁义道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是很不应该的。牛羊吃草,人吃它们的肉,表面上看很残忍,但是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的本性,自然的生物链,若要打破这个生物链,打破这个平衡,就会造成秩序的混乱。还有,孝敬父母、关怀下一代是人的本性,你用不着过分强调这种孝、慈,甚至重新搞一套,这样给人增加负担实在是多此一举。
老子强调“见素抱朴”,不强求改变,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因势利导,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老子还反对过分强调模式,认为这违背事物发展的本性。我们现在就有一个强行定下来的目标——建设好大学。有个口号是十年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可是,现在北大、清华让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仅仅在招生环节上一挑战,都有变成国内二流之虞,还说什么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不是自己封的,不是订了目标说什么时候做成就一定能做成的。现在,我们还爱把学术研究叫工程,清史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等等,都是设计好了你去做,不是按照科研自身的规律来做。说到科研,我有三年时间一篇文章都没有写,都在读书找资料,但是以后三年我写了很多文章并且都发表了。你说这样的考核怎么做?按前三年的情况,我考核不合格,教授就下岗了,或者降为副教授了。你说这样能搞出真正优秀的科研成果来吗?所以现在许多真正有水平的教授不愿意做“工程”,这违背教学规律。我们老是在口头上说尊重辩证法,但是真做起事情来最不尊重辩证法。所以,我觉得老子的自然精神很重要,他的所有理论和观点都是从自然精神中派生出来的。
2四项原则
第一是批判原则。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很重要,没有批判的能力,社会就不能发展。老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也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认为,“有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其实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
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要讲究技巧,煎鱼时不能随便翻,把鱼都翻烂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老子最讨厌流行的说法和漂亮名词,对儒家也很不以为然。儒家主要讲礼义,老子对礼评价最低,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可以举一个例子。东汉时期提倡孝,每个皇上的谥号都要有孝。但是统治者提倡的名教、道学,到后来往往成
了伪名教、假道学,孝道表演得最动人的人实际上并不孝。而且,还有更夸张的事情:有一个人偷人家的东西,被人家捉住后以为要被痛扁一顿。没想到丢东西的那个人却说,老兄,你偷的不多,你没有发现我们家还有许多好东西,现在我给你送过来了。这样沽名钓誉也太恶心了,可是那个人居然还成了典型,成为了东汉王朝上下学习的榜样。因为这样被偷了还要再送小偷东西的道德境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因此要大力表彰。这样的名教、道学就很糟糕。
我们现在的社会上有一些现象,按照老子的批判精神也应该被质疑和否定。比如宣传一个人热爱工作、投身事业是应该的,社会需要弘扬这种风气。但是一定不能过分。如果一个人的父亲死了,他不奔丧;老婆生孩子,也说工作忙离不开,这就很不恰当了。一个不关爱父母也不爱惜妻子的人,他对工作的爱就可能是装出来的。我们有理由质疑,连基本的人情都没有的人,能对事业工作真正负责吗?社会正气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情的,不是虚假的“有为”。老子的批判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
第二个是变易原则,也就是辩证原则。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着好的一面,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比如洋务运动。我们斗不过人家,就学人家的船坚炮利,可是不学他们的近代制度和近代思想,就是张之洞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海战证明光学技术是不行的。甲午海战中我们的军舰比日本多,炮的口径比他们的大,但日本的军舰速度比较快,炮也射得快,双方各有优势。这样,打下来应该是平手吧。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军舰一艘都没有给打沉。战前日本人的观察结论就是中国的军队是可以被打败的。凭什么?凭一个细节:中国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军舰上面都挂着大裤衩,这说明军队没有真正备战的意识。从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军队的面貌,细节决定成败。
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许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少固有的美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去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第三是适度原则。儒家叫中庸,道家没有这个词。老子说少私寡欲,“私”少一点,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别过分。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
中国文化有一个求全的传统,什么都要求全,要做到圆满。药里面有十全大补酒,九全就不行;宴席是满汉全席,全是好东西;竞争上要通吃不漏;人才上要求全责备。其实,一味求全会有很多弊端,会投鼠忌器、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还会有求全之毁。老子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纠正这种思想上的误区。
我们常常说,做好人难,因为好人要求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要做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到单位要做好上级、好下级、好同事,在社会上要做好公民,跟朋友交往要做好朋友……这么一来就完了,活得非常累。坏人呢,要升官就跑官买官,要发财就坑蒙拐骗,集中精力投机钻营,真可能如愿以偿。结果应了那句非常有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在日常生活中,老子的哲学也经常被用上。有句广告词的创意来自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很有趣:“多则惑,少则明,简约而不简单,利郎商务男装。”老子还说,缺的东西、少的东西往往是完整的;表面上弯曲的,实际上是直的;空的东西,实际上是满的;旧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新的。女同志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些买了三年的衣服,再穿出去就过时了,是旧的了;倘若再放一段时间,没准又变时髦,成新的了。我曾劝一位比较勤劳节俭,把易拉罐、汽水瓶都收起来的女同志说:这个东西不能收,你要学学老子,捡破烂的人就是靠这些东西生活着,如果他们捡不到东西,维持不了生计,走投无路的话,可能就会去抢劫。
第四个柔弱原则。这个原则非常重要。老子认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你越不争,你得到的东西就越多,就是要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当他没有太强大实力的时候,他韬光养晦,很会装孙子。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人们也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概括出了很多格言。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枪打出头鸟”、“真正有能耐不在于你敢做敢为,而在于你不敢做不敢为”等等。
道家、儒家都讲和,传统文化里的和谐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但我觉得道家比儒家还要高明。道家讲三个和: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个人的身心之和。三个“和”有三个特点:
一是包容性。和谐首先要有宽大的胸怀。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之道,常善之物故无弃物,常善之人,故无弃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没有用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用的。“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和谐首先是包容。
二是差异性。世间万物,千奇百怪,什么形态都有。要承认差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幸福是一种很自我的感受,没有统一的衡量尺度,不能强求一律。当官的不见得幸福,当官太忙了;大学教授整天到晚填报表、写论文,也不幸福。我看最幸福的是北京的那些老大爷,每天二两二锅头、一碟花生米,逛逛公园遛遛鸟,自得其乐。承认、尊重差异性是和谐的第二个层次。
最后一个是平衡性,也是“和”的核心层次。差异是应该承认的,不能强求一律,但差异太大了也会出问题。所以老子说,天之道“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强调一种包含了超越、制衡的动态平衡。抑制权力过大或贫富差距过大符合上天之道。老子认为,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和合理,但是却要做到相对的公平和公正。
老子的哲学理论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而且也是很好的文学文章。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读读《老子》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机会,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老子的管理心理学思想】推荐阅读:
谈老子的无为思想06-05
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06-20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相同11-11
老子思想感悟12-01
关于老子的论文11-07
老子的名言名句11-22
关于老子的名言警句汇总05-25
读《老子》心得05-26
老子论语诵读07-22
老子经典名言解读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