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答案展示(共10篇)
《陋室铭》
1、《陋室铭》中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课文中描写陋室主人交友高雅不俗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文章最后几句,总结全文,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又引用“何陋之有?”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 ”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5、文章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6、作者身居陋室,为什么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
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
1、“我”独爱菊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来回答)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在篇末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他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3、文中对爱花人进行品评,点明题旨并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是哪一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
4、作者为什么在最后颠倒了原来叙写三种花的顺序,把牡丹放在最后评述?答:突出了爱牡丹的人数之多,表达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风的鄙夷与厌恶。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讽刺当时怎样的世态?
答: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风
6、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8、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第14课 短文两篇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给加点字注音。
隅.()祎.()深邃.()巃嵸..()檐.()闼.()井邑.()绝壑.()槛.()憩.()啾.唧()碧窈.()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
西南隅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耸构巍峨巃嵸倚河汉重檐翼闼霞敞
坐窥井邑形胜之最.也瓜洲步所园非显者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缘.坡后厅临.大池绝壑槛.外蒙丛颓然碧窈诸俱.以假山显可无憾.矣
三、解释下列每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名楼事列《神仙》之.传以以.空奇之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假山显主人处处款之.
.倚河汉尝驾黄鹤返憩于.此上于人不得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观其.耸构巍峨非显者.刺
其者坐其.中有黄鹤楼者.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2、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3、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4、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5、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6、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7、四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
8、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五、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尝 驾 黄 鹤 返 憩 于 此
2、亦 荆 吴 形 胜 之 最 也
3、一 壑 旋 下 如 螺 蛳 缠,以 幽 阴 深 邃 奇
4、富 人 于 五 所 园 也
六、填空。
1、《黄鹤楼》节选自,作者代。黄鹤楼与、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有之称。本文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于园》节选自,作者,字、,号,(朝代)文学家,著有、、。
3、费祎,字,(时期)蜀汉大将军。
4、清王士禛《瓜洲于园二首》诗:“。
七、阅读。
(一)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黄鹤楼故址在今天的。
2、黄鹤楼的美景由“”字总领。
3、交代黄鹤楼命名由来的句子是:
4、这篇短文句式多变,多用对偶。强调黄鹤楼名称的由来根据充足,用了
“,”一组对偶;为了突出黄鹤楼的高大雄伟,又用了“,”一组对偶句。
5、文中与“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所用修辞相同的一句是“,”。“,”一句则是实际收入它的优美造型。“,”写登楼人的惬意。“”是对黄鹤楼的由衷赞美。
6、短文用了、、的修辞手法,突出黄鹤楼的的特点。
7、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交代了黄鹤楼名称的由来。
B、文章重点写了黄鹤楼的高大巍峨和作者的所见所感。
C、作者在前面对黄鹤楼的外形以及所见所感写得不够细致,所以后面应更加细致地介绍。
D、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临仙境,“仙”字可谓贯穿全文。
8、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9、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述各层层意。
(1)
(2)
(3)
10、古往今来,歌咏黄鹤楼的诗词佳作很多,请你写出两句(出处不同的)诗。
(1)
(2)
(二)于园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文章按照由到的顺序来介绍于园,文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有。
2、于园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3、课文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有和。
4、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和。
5、于园得名的原因是。
6、总写于园特点的句子是:;表现对于园构思精巧,景色优美的赞叹的句子是:。
7、描写于园水阁及四周景色的句子是:。
8、文章开头交待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并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9、举例说明文中用比喻说明的好处。
10、文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文章第二小节采用了怎样的写法?用一句话概括此段的内容。
12、给选文第二节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1)
(2)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实词和虚词
2.翻译重要语句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要实词和虚词
2.翻译重要语句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老师适当疏导,学生以练代讲;注重朗读,读中见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黄鹤楼》
一、导入:
历史上人们将修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声名益显,岳阳楼也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所知。惟有黄鹤楼,它名扬四海,主要由于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诗和李白等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咏,并非因为一篇文章而名闻遐迩。有关黄鹤楼的文章,过去是不是没有人写过呢?事实并非如此,唐人阎伯理写的这篇《黄鹤楼记》就是现存最早的一篇一千多年前的关于黄鹤楼的碑记。
《黄鹤楼》节选自《黄鹤楼记》这段文字,可分为四层。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州: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隅:角落。
文章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的西南角,使人一开始对
/ 6
黄鹤楼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印象。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图经》云:“费讳登仙,尝兰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讳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费讳三国蜀汉大将军。登仙,成仙。驾:乘、骑。憩:休息。以名楼:用“黄鹤”命名这座楼。以,介词,用,后面省略宾语“之”。之,指代黄鹤。名,动词,命名。《神仙》之传:即《神仙传》,晋代葛洪著,广采群籍,记载了当时所传的神仙故事。《述异》之志:即《述异志》.南朝梁任舫著,大抵掇拾古代笔记、小说中志怪故事而成。
黄鹤楼始建成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孙权)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最初修建是作为防守戍边的军事了望楼:黄鹤楼虽然是—座军事哨所,名称却十分典雅,富于浪漫色彩的楚地子民自然会给它另外一些说法:本文作者基于此,转引《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交代了黄鹤楼取名的由来,接着作者又旁征博引,提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梁任舫的《述异志》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主旨服务,为下文伏笔。
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蓯,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 6
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巃蓯:高耸的样子。倚:靠着。河汉:银河。重檐:两层屋檐。翼:古代建筑的飞檐。闼:门。霞敞:高敞。井邑:城乡。荆吴:楚国和吴国,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形胜:山川胜迹。最:最好的事物。
前六句写楼的外貌:“耸构巍峨,高标巃蓯”一组对偶,刻画楼的整体形象。句中的“耸”和“高”、“巍峨”和“巃蓯”都是高的意思,重叠使用,铺陈楼的高大。“上倚河汉”写楼的顶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高:“下临江流”写楼的底部,进一步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写出楼在江边,“重檐翼馆,四闼霞敞”这一组对偶句是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至此,作者对楼的外貌刻画,气势雄伟,读后令人胸襟为之一爽。“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句写登楼的感触,正因为黄鹤楼高入云天,又临大江,所以登楼可以远眺周围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拍击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一个“坐”字,说明无意观景而周围景物尽收眼底“俯拍”二字,构思别致,而“云烟”既能“俯拍”,其身在高处可知:这两句虽未直言楼高,而一座直凌霄汉的高楼已历历如绘,登黄鹤楼如临仙境.难怪作者发出“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的感叹。“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
以上几句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也有实有虚,行文变化多端,情趣盎然。
第四层最后一句总结,突出黄鹤楼的地位价值。
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交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本文结构严谨,前后呼应。这篇短文介绍黄鹤楼是因为神仙而命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黄鹤楼因“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四闼霞敞”所以可以“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也正因为这楼高耸入云,云烟缭绕,所以它是“会集灵仙”的所在。正因为内容环环相扣,所以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
本文篇幅短小,内涵丰富,节选部分只有115字,但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无疑,其中有掌故有景物,有事实,有议论,也有感慨,用这么短的篇幅包含如此丰富的内容,不失为一篇情辞并茂的好文章。
/ 6
本文的语言特色是句式多变。多用对偶:这篇短文,句式整散结合。富于变化。文中多用四字句,杂以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和八字句,并不时地加上一些虚词,使语意疏密有致,流转自如,感情充沛,节奏鲜明。如文中一连用八个四字句,对黄鹤楼的形态刻画尽致,气势流畅,接着用了一个八字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和赞叹的浯气,并用虚词“亦„„也”来表示判断和陈述的语气,使文气得到了舒缓。最后又用了长长的中间略加停顿的感叹加反问的句式,把对黄鹤楼赞美之情推向了高潮。至此。文章戛然而止,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袅袅,耐人回味,全文用对偶句或对偶短语有八组之多,有铺陈,有夸张,有比喻,对黄鹤楼进行多角度的描写。总之,这篇短文极具文采,使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一样,因文而更有名,因文而更使之流传千古。
第二课时
学习《于园》 教材分析:
本文按空间顺序极有层次地写了于园,着重介绍了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语言上雅俗兼用,传神,有表现力。学情分析:
本文文字较难,朗读中的生僻字、断句、翻译时的歧义,都会让学生感到有难度,要引导学生多朗读,难句取其整体意思。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体会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精致奇巧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吟诵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扬州历来是一个游览的好去处,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览扬州瓜洲镇上的一个富人家的公园------于园。去品赏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景致。
/ 6
二、作者简介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于仕宦家庭。明朝灭亡后,他隐居山中,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二十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书,抒发了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
今天,我们学的《于园》就出自于他的《陶庵梦忆》。
三、初读课文
1、散读课文。要求:请注意课文中个别字词的读音。
2、范读。教师范读。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四、再读课文
1、分组讨论交流课文的解释。
2、学生解释,重点字词教师点拨。
① 富人于五所园也 园:动词,建筑园子。
② 非显者刺 刺:名帖,这里作动词,投名帖。
② 奇在磊石 磊:垒,堆砌。
③ 缘坡植牡丹、芍药 缘:顺着,沿着。
④ 以实奇 以:因为。
⑤ 以幽阴深邃奇 幽阴深邃:阴暗深远。
⑥ 颓然碧窈 颓然:舒坦的意思。碧窈:碧绿幽远。
⑤ 俱以假山显 以:凭借。显:显扬,有名声。
⑤ 胎于石 胎:这里是形成雏形的意思。于:从。
⑤ 至于园可无憾矣 于:到。
3、在此基础上思考:于园并非人人都能进去,从文中那一句话可以证明?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一句告诉我们: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子,一般人则不能。可以看出这座园子不同寻常,主人不肯轻易示人,给人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
这一节中,还有哪一句也照应了“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这句话呢?
五、细读课文(第二段)
从第一节中,我们还了解到于园是一个名叫于五的有钱人所建造的园子。它可以算是一座私家花园。据我了解,私家花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它们
/ 6
大都模仿自然,推崇山水野趣,叠石掇山,楼阁重复,具有山水画意。
下面,让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节,看看它究竟奇在何处?
1、找出关键句:“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板书: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
2、文中从哪几处描绘了磊石呢?
找出方位名词“前堂”、“后厅”、“卧房槛外”。朗读这三句。
它们各自奇在何处?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谈感受。(可抓住文中具体字词,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师随机贴相关景点图片。
板书:(磊石)以实奇
(磊石)以空奇
(磊石)以幽阴深邃奇
3、作者除了介绍磊石之奇外,还写了哪一处景致?你喜欢吗?为什么?
“再后一水阁”,它让人产生一种怎样的意境?(置身山林之中,回归大自然,惬意,心旷神怡)
4、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加以背诵。
5、“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作者在全文的结尾处也写到了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它们都和于园一样,是凭借巧夺天工的假山而闻名。
齐读最后一句。
从于园到扬州众多的园林,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致奇巧,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总结
全文主要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写于园的山石和建筑特征,层次井然,给我们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
文章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和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扬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构思。
齐读全文。
课题:《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写景优美,语言精练的特点。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黄鹤楼》
一、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介绍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矶上。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绮姿雕甍,重檐翼舒,气势轩昂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现于缥缈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自古就有“天下绝景”之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
二、整体感知
(一)朗读全文。
读准字音,停顿。
(二)学生质疑,互相讨论,疏通文意。
隅:角落。
憩:休息。
河汉:银河。
闼:门。
窥:从小孔、缝隙或隐僻处察看。
井邑:乡镇。
引导学生学习虚词“之”、“于”、“以”等。
1、之:(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2)代词,指代它,使(它们、他们)等。……
2、于:(1)介词,相当于“在”、“对”、“向”等。……
3、以:(1)介词,相当于“凭借”、“靠”等。(2)连词,相当于“来”、“用来”等。……
学生翻译课文。
[译文] 《黄鹤楼》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一座黄鹤楼。《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袆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为何一定要到濑乡的老子祠,东阳的八咏楼,才可以观赏到应时的景物,会遇到神仙呢!
三:合作探究
读《黄鹤楼》,讨论如下问题。
(1)黄鹤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文章是如何体现出黄鹤楼的特征的?
(3)在文中,作者引用了黄鹤楼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4)为这篇文章写一段鉴赏文字。
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之后明白……
(1)高大巍峨。
(2)主要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是运用了对偶的手法,“重檐翼馆”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坐窥井邑,俯拍云烟”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3)作者借用神话故事,给黄鹤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突出了这座楼的不同寻常之处。
(4)文章首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命名由来,接着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最后从侧面写黄鹤楼的地位和价值。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巍峨高大,神游的感受是如临仙境。
四、小结
文章叙述了黄鹤楼得名的缘由,并描绘了一幅仿佛处在仙境中的美丽画卷。
第二课时
《于园》
一、复习
检查背诵《黄鹤楼》一文。
二、引入新课
介绍园林建筑,引入课文。于园,在瓜洲长江边。
介绍作者。
张岱(1579—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为人傲岸,不同于流俗,明亡后不曾做官,过着游山玩水,读书品艺类的生活。明亡后避居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嬽文集》等。张岱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在他的一部分作品中,寄寓了故国之思,也流露出消极避世思想和封建士大夫的“高雅”情调。作品自由活泼,清丽优美,颇具特色。
三、整体感知
(一)生字词:
钥()
壑()
深邃()
啾唧()..
颓然()
碧窈()
娠()
琢磨()....
(二)学习课文
学生质疑、讨论,疏通文意。
非显者刺: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刺,名帖,这里作动词用。款:殷勤招待。
缘:循;沿;绕。壑:坑谷;深沟。
艇子:小船。啾唧:鸟叫的声音众多。
颓然:倒塌的样子。碧窈:绿色幽远。窈:幽远。娠:妊娠,孕育。琢磨搜剔:指精细地构思。憾:心感不足;不满意。继续积累虚词的主要用法,如“之”、“以”、“其”等。
学生口头翻译课文。[译文] 《于园》参考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园子。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开门迎客的)。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的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堂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支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陡峭的沟壑,直下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仰望莲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再往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像小船,横跨在小河上,(阁子)四周有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和在这时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坐在阁子里,有舒坦、碧绿、幽深的感觉。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到了于园也就没有遗憾了。
五、合作探究。
1、于园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于园?
3、于园中磊石之奇主要体表在哪些方面?
4、文章运用了许多比喻,这些比喻的运用有什么好处?请举例说明。
5、作者怎样描写于园的景致?
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之后明白……
1、奇在磊石。
2、空间顺序。
3、如“一壑旋下如螺蛳缠”,形象地写出了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
4、首先介绍于园所在地及主人,交代自己得以游园的缘由,接着重点写游于园的所见所感。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以磊石奇,神游的感受是使人置身于大自然的岩壑林泉之感。
5、文章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前堂——后厅——卧房槛外——后一水阁——四周”,描写了石坡、果子松、花、大池、山谷、水阁、鸟等,景致清新幽静。
六、小结
□吕 叔 湘
预习提示 正文 练习
预习提示 这两篇短文,都是批评报纸用词不当的。作者在读报过程中对某种语言现象产生了疑问,就记下来,经过深入思考,查引资料,作出了批评。认真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在批驳过程中怎样引用资料和进行比较评析,领会文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
|
论“基本属实”①
9月5日晚报②《古城纵横》的“回音”栏里有这么一条:“河南饭庄来信:贵报反映我饭庄饭菜内有蝇事,经查基本属实。……”
(注释:①选自《语文杂记》②指《北京晚报》)
乍一看,没什么,再一想,不对头。到底饭菜里边是有苍蝇呀还是没苍蝇?有苍蝇就是“属实”,没苍蝇就是“不实”,这个“基本属实”应该怎么理解呢?
且去查查老底再说。一查查到8月22日晚报的《古城纵横》栏,里边有一条:“3日,去河南饭庄吃饭,刚吃几口,发现菜里有两个黑东西,竟是两只死苍蝇!……”
原来如此。莫非查明了苍蝇是有的,但是只有一只?——有,所以是“属实”,但是数目不对,所以是“基本”属实?是这么回事吗?那就应当说清楚。可是来信只说“饭菜内有蝇事”,那“基本属实”就不好理解。其实呀,8月3日的事情,8月22日见报才去查问,那苍蝇究竟是一只还是两只,还是三只,大概是谁也记不清了,所以只说有无,不提数目。那么为什么又是“基本”属实呢?因为一老一实地说,“有这么回事”,实在有点不好意思,给它来个“基本”,打个折扣。没想到既然没有数目,折扣就无从打起。
总要有个数量问题,或者说是程度问题,才用得上“基本”二字。基本如何如何,意思是十之八九如何如何。比如说:基本可行,基本有效,基本同意,基本够用,基本吃素,基本不出门……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反之,像基本必要,基本困难,基本严重,基本发烧……就不大好理解。要说二加二基本等于四,或者说某某和某某基本不结婚,基本不生孩子,那就近于说笑话了。虽然类似这样的笑话不容易出现,可是类似“菜内有蝇基本属实”的话,只要对报刊文字,特别是内部文件稍加注意,那是经常会遇到的。
结论:“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可用。
“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①
1985年5月31日的《人民日报》第3版有一条新闻,标题是《全国武术比赛偃旗息鼓》。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比赛遇到了障碍?刮大风啦?下大雨啦?还是谁下了停止比赛的命令啦?没有呀。那为什么要“偃旗息鼓”呢?
甭②管它,且看下去。
(注释:①选自1985年6月11日《光明日报》。②〔甭(béng)〕“不用”的合音,表示不需要。)
原来是“本报银川5月30日电:精彩纷呈、场场爆满的全国武术比赛今天在这里圆满结束”。难道“偃旗息鼓”就是“圆满结束”的意思?查查《辞源》看。《辞源》在“偃旗息鼓”这一条中引了两个出处:(一)《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曹操)军疑云有伏兵,引去。”——赵家军和曹家军的仗没打成,谈不上圆满结束。(二)《旧唐书·卷八十四·裴光庭传》:“突厥受诏,则诸蕃君长必相率而来。虽偃旗息鼓,高枕有余矣。”——不用打仗了,也就无所谓结束了。《辞源》还附带说明,“也作卧旗息鼓,见《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的就是后来京戏里的《空城计》的故事,也是仗没打成。敢情“偃旗息鼓”跟“圆满结束”不是一回事,中间不能画等号。
“圆满结束”不是挺好吗?干吗要来个“偃旗息鼓”呢?
我们有些同志老爱用成语,搬典故,而且三回有两回用错。不用行不行?不行!那不成了大白话了吗?不让人瞧不起吗?存着这份儿想法的人可多了去了,从作家到记者,从老师到学生,不计其数。
不错,汉语有丰富的宝贵遗产,值得咱们骄傲。可是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现代人说现代话,听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好得很。干吗老想掏老祖宗的兜儿呢?依我说,咱们做人要做现代人,写文也要写现代文。多向前看,少向后看,这不很好吗?
练习
一 《论“基本属实”》的结构大体是:举出病例→分析病因→作出推论→得出结论。以此为参考,列出《“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的结构提纲。
二 《论“基本属实”》在论证“基本”一词的用法时,举了一些正确的和错误的例子,放在一起比较辨析;《“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在评析错误的语言事实时,把“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作比较评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引用《辞源》的资料,在批驳中起什么作用?
三 作者在两篇短文中批评了个别的语病现象后,又由点到面,分别作了怎样的推论?点出或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短文两篇导学案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2、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3、领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 1.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2.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相应练习】 一.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收敛.()颤.动()聒聒..()宽恕.
()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
()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冬天的雪。
★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在练习本上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3.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一些知识,写在下面。
第1页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思考: a、《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b、《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二.学习·研讨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学生自读,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抽男女学生各一名),要求用普通
话正确、流利地读,尽量读出自己的理解。
⑵读后讨论:
★a.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一抑一扬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作者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
共2页
七年级科目:语文《短文两篇》导学案编制: 何刚陈鹏审阅:审批:时间:年月日总第次
2.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在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后,你对这首诗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
解的地方?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
示例:⑴文章开头就用”知知不休”“烦”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对
蝉的厌烦态度,文章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⑵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⑶《蝉》的最后一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有颜色吗?作者这样说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
⑷《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⑸《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1.掌握“宽恕、聒噪、卑微、收敛、零落、短暂、一丝不苟、固执、断续”等词语。
2.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4.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5.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以席慕蓉的一首诗或一段散文导入,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例如:(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在坠落的昏眩里/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 6(2)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们忘记。(摘自《成长的痕迹•回顾所来径》)
(3)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滋味》)
二、介绍作者: 1.小思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2.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
/ 6 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
宽恕shù 聒噪ɡuō zào 卑微bēi 收敛liǎn 零落 短暂zàn 一丝不苟ɡǒu 固执zhí 断续 2.自由朗读两篇文章。
3.请学生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明确: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地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 6 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1)《蝉》中 “想起秋风颜色” 的“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2)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3)《贝壳》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此句上承“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4)《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明确: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枚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 6
三、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可以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四、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欣赏席慕蓉或小思的几篇诗文,留给学生。
五、板书设计
/ 6
生: 讲故事:《嫦娥奔月》《夸父追日》
师: 同学们,“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翁斯与文芳同学的讲述非常精彩,已经把我们每个人带到了遥远的上古,感受了神话故事大胆的想象与夸张,同时领略到了神话的迷幻魅力,让我们用掌声来为她们肯定吧!(掌声)再一饱耳福后,又要来领略“可餐秀色”,我们2个班同学的多才多艺让我们大饱眼福了。阳刚的夸父,力量与健美的象征,挥汗如雨,锲而不舍追赶着日影,很形象。水袖翩迁的嫦娥,飞身月宫。丑陋渺小的飞蛾……哦,还有我为你们准备了图片,来感受一下古老传说的魅力吧!是否又所受益,能告诉我你们的感受吗?
生甲: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愚蠢!自毁的行为是对生命的亵渎。
生已: 明知死亡却前仆后继,死脑瓜!
生丙: 为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死了也值得。不在乎结果,只在乎曾经拥有,钦佩!
生丁:夸父过于固执,不爱惜生命,不值得提倡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得好!下课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哦!那么作者又是什么观点呢?“老调重弹”?“旧瓶换新酒?”?请你们用心把耳朵唤醒!来寻找你们的答案,好吗?
听读课本,注意朗读感情基调不同。
师: **同学说:作者肯定了“飞蛾”“夸父”“嫦娥”的行为。非常好,拨云见日了。社会的背景是文学作品诞生的摇篮,“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请同学们浏览巴金的背景和作者简介,请同学们朗读。
生: 朗读背景
师: 光明被黑暗所取代了,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与刚才的问题是否有关系呢?
生: 有,日―(光明,热) 月―(黑暗,冷) 不惜牺牲―(追求理想)与飞蛾扑火相似。
师: 一针见血,透彻全文,很好! 为了再进一步理解,我们一起来朗诵课文,感情基调要有区别。日,应读得激情洋溢,月,应读得细腻幽静,和谐统一。
生: 分组朗读
师: 评分,同学们都很深情,感情到位,下课时,还必须努力,争取朗读流利,为了更深入了解课文,我来试着做以下训练,请同学们看清题意,自己动手,也可以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请看幻灯片,请同学们将题念一下。
生: 念题
师: 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擦亮你们的眼睛,进行扩写,续写与创写吧!谁能告诉老师你思考的结果呢?扩写就是在主干上适当增加修饰语言。续写就是给你前提,你继续写下去。创写就是以课文为本,有创意的造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要用欣赏的眼光..罗丹说:”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同学们有没有呢?
生甲: 这是一篇写“夸父追日”与“嫦娥奔月”的文章。
师: 很好,点明了内容,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乙: 这是一篇赞美“夸父追日”“飞蛾扑火”这种行为的文章。
师: 很不错,将内容精要概括了,很棒!还有吗?将你的思考告诉我们好吗?
生丙:《日》,是一篇巴金创作的散文诗,是一篇对“飞蛾扑火”“夸父追日”行为进行赞美的文章。
师: **同学已非常到位的将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很好,大家可以对《月》也进行如此阅读比较,第二题有答案了吗?
生甲: 我从文中发现了了“飞蛾扑火”看似愚蠢的行为,却挺让人钦佩的。
生乙:我从文中发现了“飞蛾”“夸父”身上有一种令人动容,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师: 2位同学都有双慧眼和善思的头脑,那么这种精神是什么呢?对!就是位了追求光与热而献身,这光与热是他们的理想,即为了追求理想,宁可牺牲,舍生取义,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吗?嗯,有。如,“刘胡兰面对各种利诱视死如归;董存瑞舍生炸碉堡;邱少云、赖宁、大学生张华……不胜枚举。他们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散永恒的光辉。生命的价值彰显出无与伦比的社会价值。
生丙:我还有发现,我从文中发现了,生命诚可贵,理想价更高。
师:是啊。尼采说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可无所追求。一潭死水是可怕的。第3题的创写又需要开动你们的脑筋。谁愿意将答案展示?
生甲:《日》这篇文章,我与巴金的观点一致,与其寂寞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生乙:人的生命很短暂,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要对自己追求的东西很执着,义无反顾。
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这种精神令人动容垂泪。现在请同学们比较阅读《日》《月》,从中提问。
生甲:为什么要赞美飞蛾、夸父?
生乙:嫦娥奔月有什么意义?
师:请看幻灯,上面问题是同学们预习作业 问题?请思考下一节课相互交流。
学习目标
1.学习如何对特自己缺点和错误。2.朗读背诵语文言课文。3.整体感知道课文,理解文章。4.积累一些文言词语。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语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2.难点:
(1)翻译文言文。(2)积累一些文言词语。课时划分 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枭逢鸠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朗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语
《枭逢鸠》又名《枭将东徙》,是一则动物寓言。“枭”即猫儿鹰,是传说中的一种不吉祥的鸟。因其鸣声多在夜半时分,而且叫声凄厉。故而不受人们欢喜。枭意识到这一点滴,于是决定搬家。可是斑鸠告诉它:除非它变自己的叫声,也就是改变它的生活习性,否则不管搬到哪里,都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三、正课
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 5
《枭逢鸠》选自《说苑•谈丛》,本书汉朝学者刘向采集传记百家,正史杂著所载古人行事之迹,编成君道、臣术、建本、兵节、贵德、复恩等二十卷,“欲以为法戒”。本书广征博引,文字生动,不仅对于历史科学,而且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刘向(约前77-前6),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著有《新序》、《说苑》等。
2.朗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特别是人物对话,要读出感情。语气和韵味。
3.翻译课文。补充重点词语。何故:什么原因? 犹恶子之声:犹,还是。
4.质疑:枭要向东迁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因为人们讨厌枭鸣叫的声音。5. 质疑:鸠对枭东迁持什么态度?
讨论并归纳:斑鸠认为枭要改变自己的鸣叫的声音。如果不改变,向东搬迁,人们还会讨厌枭的声音。
6.质疑: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
(1)可从如何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角度来谈。如: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该力求改正,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如果只埋怨别人,只改换坏境是无济于事的。
(2)可从尊重共性与尊重个性的角度来谈。枭的叫声是其本性决定的,也是它区别其他鸟类的本质属性,它没有错,也不须更鸣。别人应该宽容地对待它的个性。
四、课堂小结
本由寓言的寓意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种是站在斑鸠的立场上看问题: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不加以改进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另一种是我们站在枭的立场上看问题,枭不是逃避,而是去寻找一个能容纳自己的环境,枭鸣是本性使然,也是枭区别于其他鸟类的本质属性,如果枭不在半夜凄厉地叫,那么它还是枭吗?既然枭鸠不是它的过错,环境容纳不了它,它想改变一下环境又有什么错呢?仅仅因为“群体都不喜欢”就一定要其中的个体改变他们的本性一味迁就吗?如今的时代感是张显个性的时代,我们该怎么样在群体生活中保留自己的个性呢?群体如何对待个体的个性?如何做到既尊重个性、又尊重共性?这些都是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时常遇到的问题,2 / 5
通过学习此文可引导他们作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
五、作业
1. 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第一题。2.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 穿井得人
一、预习
1. 阅读课文,思考理解与探究第二题。2. 试翻译课文。
3. 课外查找作家作品资料。
二、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枭逢鸠》,讲了怎么样对待缺点和错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穿井得人》,这篇课文。
三、正课
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2.朗读课文。补充重点词语。宋之丁氏:丁氏,姓丁的人家。常一人居外:居外。居外打水。告人曰:告,告诉。国人道之:道之,互相传说。4.质疑:请讲述穿井得人的故事。讨论并归纳:略
5.质疑: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 5
讨论并归纳:意义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6.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讨论并联归纳: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7.质疑: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
(1)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2)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杳研究的确良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8.质疑: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讨论并归纳:略
四、课堂小结 1.内容小结
《穿井得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穿井得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有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挖出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有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经信,不能盲人,更不能以讹传讹。总之,这则喜剧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笑声,还应该有我们笑过之后的理性思考。
2.词语小结(1)古今异义
安:古义:哪里 子将安之 今义:平安
恶:古义:讨厌 犹恶子之声 今义:坏的
(2)词性活用 东,方位名词用为动词。(3)一词多义。
之:闻之于宋君 代词 这件事
/ 5
子将安之 动词 去
得一人之使 助词 的 闻:有闻而传之者 听到的人 闻之于君 使听到
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以故东迁 因为 于:闻之于宋君 向 非得一人于井中 在
五、作业。
《陋室铭》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熟读并背诵全文。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黄龙洞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到的?
这张照片拍自我们杭州的黄龙洞。景区内山崖上有一龙头,泉水由龙嘴泻入水池,水池中央立有巨石,上面刻有《陋室铭》中的名句“有龙则灵”。为什么要立这样一块石碑呢?我想自然是因为这里有黄龙的传说,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希望得到黄龙保佑的美好愿望。那么,“有龙则灵”的作者刘禹锡的本意是不是这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刘禹锡的散文《陋室铭》,(出示课题、“陋室铭”山水画)。
二、简介作者、解题(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1、陋室:简陋的居室,是刘禹锡的室名。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介绍表现文体的字:表、说、记、序。/押韵--刨根问底:立即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
3、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颇得白居易推崇。
三、初读课文,熟悉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大声朗读,注意停顿,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注意句读)。
3、范读(听课文录音)。
4、齐读。四、二读课文,疏通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参照注释,读懂课文。(遇到疑难,同桌讨论)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鸿、白丁、馨等)
五、三读课文,背诵课文
六、出示思考题,四人小组讨论。
提问:大家觉得这篇文章难不难?(不难)是啊,总共81个字,名副其实的短文,浅显易懂,“何难之有”?可是,这样的一篇短文为什么会被后人传诵了一千多年呢?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与组内同学交流。
教师巡视,及时疏导,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可以从技巧(如文体特点、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等)和内涵(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我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两个方面来考虑。
小组代表上台总结性发言,教师及时抓出发言中的关键词句,纠偏扶正。
七、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辩证地、多角度地对《陋室铭》进行了赏析,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的赏析是这堂课的目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学会为人处世,懂得身处顺境或逆境,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也正是《陋室铭》的精髓!
《爱莲说》
教学目标:
1.托物言志的写法。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二、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一、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思考: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思考: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明确]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①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②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③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思考: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想一想,周敦颐身上具有哪些“莲花”的品格?
提示:学生活动,教师小结。
小结:大家说得棒极了。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关。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仅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经历,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思考: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阐述清楚了。下面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助解决。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提示] 对比、衬托(正衬、反衬)
(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提示] 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提示] 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二、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1.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
(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点评)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比如说“央视”2003年4月20日晚播出的《内江城管透视》),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评)
三、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1.延伸积累,师生补充有关描写“莲花”的诗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结束语
课上,同学们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为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为了使这篇课文进一步得到深化和运用,今天回家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学们在欣赏莲花的“亭亭净植”同时,别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
五、作业:
【短文两篇答案展示】推荐阅读:
《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答案07-28
《短文两篇》教案12-24
往事短文阅读答案10-30
古井短文阅读答案11-12
7 短文两篇-教学教案05-31
24短文两篇解读07-25
27短文两篇教案09-15
短文两篇教案设计12-27
短文竹子的阅读答案06-14
《感悟春天》短文阅读答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