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心得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心得(推荐8篇)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心得 篇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功能,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点;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这一理论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一个特点是:突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起来,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说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功能和最根本的任务。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那么,富裕就一定是社会主义吗?不一定。富裕、生产力发达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还要看与其相配套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单纯地、一般地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也有这个本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不同。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二个特点是:突出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方面的根本目的,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区别。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首先讲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然后紧接着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方面的根本目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毕竟是一种理论。理论要靠人的实践,才会显现出价值。理论也往往会与实践脱节,与实际有差距。理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是现实中我国的生产力依然存在被束缚的现象。东西部的差距在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底层民众的收入在下降、购买力在下降,腐败依然十分严重,“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就业率较低,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当今的重要问题,也是重要的矛盾。

今天的中国更需要公正与平等。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公正与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准则。没有公正与平等就没有社会主义,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一碗水要端平。”这句俗话说明在中国民间普遍存在公正与平等的理念和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要端平中国这碗水。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不只是生产力的单方面发展。不能为了生产力的一时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也不能为了生产力的一时发展而破坏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生产力也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不发达和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扩大之间的矛盾,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心得 篇2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认识上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这样指出:“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 即在生活时, 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这些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生产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108页《哲学的贫困》) 。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 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并且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是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毛泽东同志曾经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说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 归根结底, 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 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 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毛泽东选集》第3卷, 1966年版, 980页) 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给予了精辟的论述, 但是, 他并没有遇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问题, 毛泽东同志虽然遇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新问题, 却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 没有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生产关系的转变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上了。并没有真正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因而也就没有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任务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至发生了重大历史偏差。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并不是空洞的理论, 它表现为是一种实际运动。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绝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家依据自己的权威强加给人们的一个政治宣言, 而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经济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所体现的关系

1. 解放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

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生产力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 这个人的因素, 以及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个物的因素。此外, 科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种种限制, 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的浪费与破坏。生产力的一切要素都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由于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特别是在中国, 将生产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是一次对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 从剥削者手中“剥夺”回来的生产资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劳动人民脱离了苦难深重的剥削与压迫, 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放生产力更深刻的含义在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是要使生产力从旧的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概括地说, 中国现阶段生产力使总体素质差、水平低, 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 还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工农业基础力量薄弱,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等等。

当今, 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广泛应用, 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使生产力的发展迅速。中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是一次具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意义的革命。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 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深刻意义在于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 使生产力在种种束缚下解放出来。

中国旧的经济体制中存在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窒息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例如, 在所有制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长期把生产力的发展推到次要地位, 使生产力水平得不到较快地提高, 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过分集中, 政企不分, 统得过死。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 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否定, 由此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 以及同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 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种种束缚, 使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能得到充分发展所需要的程度, 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能够促进生产力更进一步解放的新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社会经济资源基本配置的经济。

2. 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 归根结底, 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要求。

首先,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的发展最终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之上, 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在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大国的条件下建成社会主义的。因此, 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 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其次,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本身就要求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那么, 共产主义的建立所要求的物质基础则更高。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商品经济就不能充分发展。这样, 共产主义就不会有一个充分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共产主义, 一定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 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再次, 发展生产力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革, 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2007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 年均实际增长9.8%, 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 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中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最后, 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的素质。而提高生产力的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3. 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在要求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要求必须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这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揭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无论是解放生产力, 还是发展生产力, 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正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这就不容许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新的剥削和贫富分化。只有社会主义, 才能有凝聚力, 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 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的历史早已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占有形式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条件下, 必然存在剥削和贫富两极分化。在中国现阶段, 地主、富农、资本家作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 在剥削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 许多私人企业出现, 很可能产生新的剥削现象和贫富分化现象, 因此, 社会主义必须在消灭剥削的基础上, 防止新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的出现。

4. 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经济奋斗目标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在经济上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到达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是一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过程。当然, 共同富裕体现出以下基本含义:首先, 它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这样, 为中国提供更多的积累, 为社会提供较多的财富。其次,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后, 可以为其他人和地区提供致富信息和成功的经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劳动者参与竞争和生产的条件是有差异的。必然会产生富裕程度上的差异和先后富裕时间上的差别。

摘要:深刻阐述分析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分析论证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性质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行动纲领。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张宇.60年的实践我党获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EB/OL].京报网, 2009-06-01.

[3]李裕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4.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心得 篇3

关键词: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20-02

一、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发展过程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来,科学社会主义(以下通称社会主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直是无产阶级理论家和革命家探索的重大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任务,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与前途。

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认识的根本任务。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质的规定性,由事物的主要矛盾构成。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主要矛盾,也就有不同的本质。

而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解读马克思,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家们所做的探索,这也是学界较为忽视的一个视域。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对事物所做的多角度、多层次、历时态的、能动的反映。认识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但有过明确的本质性论述,可以概括为:生产资料公有、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当与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

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后,各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未能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导致社会主义事业在苏联和东欧等国受挫;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突破了苏东各国共产党在认识论上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与封闭主义,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发展。

但国内学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解读,还停留在邓小平时代,对邓小平之后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缺乏本质层面的认识。本文从认识论角度,首次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的三大发展,首次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

二、苏东各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探索

十月革命后,列宁意识到,完全依赖马克思主义现存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是不够的。他主张在实践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做了许多重要探索,如注重发展生产力,注重对资本主义的利用。列宁去世后,苏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限定在体制层面,教条理解马克思理论,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本质。

东欧各国,尤其是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共产党意识到苏联模式的不足,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和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没有正确揭示社会主义本质,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导致事业夭折。

为什么苏东各国共产党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因为他们违反了马克思主义以下认识论原则:

第一,从认识的原则上,无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认识标准,奉教条为绝对化的行为圭臬。

第二,从认识的范围上,缺乏对事物的本质做多层次、多阶段的认识。仅从体制层次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追求单一化与单极化。

第三,从认识的角度上,缺乏从主体角度理解事物本质,忽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原则,不能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四,从认识的视域上,将社会主义看着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硬化的系统,过于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忽视同一性,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做了完全对立的理解。

三、从认识论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了苏东各国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经验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这主要体现在:

1.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范围,从体制层次(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公有,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提升到功能、目标层次(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和目的层次(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取代资本主义,且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设想,采取了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比的认识模式。

苏联时期,列宁曾试图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设想,非常强调生产力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吸纳。但列宁之后的苏共将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对比模式理解为对立模式,并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立场放弃了。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提出人道的社会主义,想克服生硬的体制化的认识立场。但他完全抛弃了社会主义在体制层次的本质内容,如无产阶级专政,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时代,就坚持并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为主、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体制层面的本质内容。但中国共产党在保留体制层面的本质基础上,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或主要功能)也纳入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范围。1992年,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

然而,中国共产党没有将功能层次看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高层次,而是进一步将本质范围推进到目标层次,即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江泽民详细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3]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体制的建立,是为了功能的达成;而功能的达成,是为了目标的实现。体制、功能、目的,这是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不可或缺的三个层面和三项内容。

2.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角度,从客体向度(以体制、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社会发展工具为本质内容)推进到主体向度(通过社会主义领导主体暨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三个代表”思想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通过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观,从人与社会这两类社会主义主体层面,揭示社会主义在新历史条件下的新本质)。

世界的历史,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历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是其客体的发展,更是其主体的发展。体制,只是一种工具与客体。仅以体制为认识对象,是一种忽视主体的认识向度。对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人的规定性,应该成为社会的本质内容。

马克思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将人本主义原则表述为本质,但他们强调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本主义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列宁那里也是得到了继承。

列宁之后,受斯大林时的苏共影响,共产党世界在认识领域长期忽视人的主体性原则。虽然有些社会主义国家也曾想恢复人的主体地位(如1968年4月,捷共提出建立“人道面貌的社会主义”,实行能提高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戈尔巴乔夫也提出要建立人道的社会主义,要与生硬的体制与冷漠的官僚主义做斗争),但由于没有真正从社会主义本质上恢复人本原则,没有真正突破体制框架,虽有成效,但终归失败。

中国共产党从毛泽东时代起,就在实践中建立了群众路线。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都对群众路线做过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一直提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既是工作路线,更是认识路线。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世纪和新的发展,面对着全球化与多元化格局,中国共产党正式将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纳入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层面。江泽民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样,将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客体事物上的发展,拓展到了人这一历史主体的发展层面。

江泽民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建党思想。这是进一步从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核心力量——核心主体层面对社会主义的方向与本质进行揭示。

胡锦涛进一步从社会这一群体主体角度提出和谐社会思想,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范畴。社会是众多个人的集合,它反映社会成员个体之间的关系及他们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人的发展,是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和谐的发展。“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4]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5]这个和谐的社会系统对外部也能体现其和谐的本质,成为构成和谐世界的重要成分。

这样,和谐——这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所做的设想,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探索,终于在实践上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在社会主义阶段的继承、实现与发展。

3.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视域,由内向性、封闭性(产生了“一大二公三纯”等教条)导向外向性与开放性(强调社会主义对内对外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观等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事物,既是一个独立系统,也是依赖母系统的子系统,与系统内外的其他事物或元素进行信息、能量与物质的交流,才能健康成长。

二战后的冷战,使社会主义国家与更广阔的世界文明母系统日益对立,甚至社会主义内部也相互孤立,使得社会主义政党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视域:将社会主义生态系统作了“纯洁化”的封闭性理解,忽视外因与外部力量;封闭使力量向内,内向性导致系统内耗。

这种认识视域上的封闭与内向,也导致教条化认识。权威的思想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标准。自闭,导致缺乏活力与创新。

在实践上,苏联虽然在军事工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处于迷雾中,整个国民经济呈畸形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长期停滞,使生产力与人的发展都受到阻碍。

中国曾经奉“一大二公三纯”为绝对真理,不能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理论创新与发展。文革十年间,正是世界突飞猛进的时期,而中国却关起门来搞建设。甚至,内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也是相对封闭的,人才与物质的流动,也被严格限制着。

邓小平意识到在认识上采取教条主义、封闭主义是行不通的,提出改革与开放的基本方针。

改革,就是将社会主义系统内部看作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生态内环境,让内部各类矛盾、各类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为了使社会主义系统内部各地区、各部门、各生产力要素处于活跃的发展之中,确保各类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而解放生产力和社会主体。

开放,就是将社会主义系统看作是整个人类文明生态母系统的子系统。不对外交流与合作,就不会促进内部力量的更新与壮大,就不能及时吸纳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使子系统在地位优势上被日益边缘化,在信息作用与反馈上日益钝化,在竞争中力量日益弱化。

正是开放性的视域,江泽民才可能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观,胡锦涛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使社会主义子系统与人类生态文明母系统更能相融互利。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以后所采取的外向性与开放性视域,是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视角。它有助于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与自闭主义的认识方法。如果说,人的全面发展观是对内向性视域的突破,外向性的积极成果;那么,社会和谐观则是对封闭性的突破,是开放性的光辉成果。

四、总结

由于在认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才得以突破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与封闭主义的立场与方法,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进行正确的继承与成功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总结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公为制为基础,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为发展方向,以社会共同富裕、和谐,人的科学而全面的发展为目的。

人类历史滚滚向前,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仍未结束。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挑战,各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艰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26.

[4]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心得 篇4

波普反本质主义对思维经济原则的置疑

思维经济原则代表着一种寻求简单真理的古老科学理想.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原则得到空前的高扬,甚至成为统摄科学研究的`最高原则.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原则却越来越显露出其自身的不完满性.

作 者:姜延军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03 刊 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年,卷(期): 17(4) 分类号:B804 关键词:波普   反本质主义   思维经济原则   经济性   简单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 篇5

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论及,但被人们忽视和误解、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仍未得到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提出后所遇到的种种疑问和困惑,要求我们重视和回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

二、应如何看待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一)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正确认识和看待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2.要深刻把握和辩证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科学内涵。

(二)要充分肯定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目前为止所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观点中最全面、准确、深刻,而又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共有五句话、28个字。话语虽不多,但简洁明快、铿锵有力、字字千钧、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我认为,它是所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观点和论述中,对社会主义的真正本质认识得最深、概括得最好的一种观点。1.它是经过长期反复思考和深思熟虑后才作出结论的一种科学观点,是邓小平思想理论成熟的表现。2.它是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后才作出结论的一种科学观点,经得起历史的检验。3.它是立足于初级阶段的现实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种科学观点,具有强烈的针对性4.它是从最高层次上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种科学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5.它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才作出结论的一种科学观点,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6.它是站在政治家的立场上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种科学观点,主要着眼于全局、大局。7.它是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前提和保证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种科学观点。8.它是被实践证明和检验了的一种强国富民的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历程回顾。邓小平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是一次“思想解放”,是一次“历史划断”。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的提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

三、十六届三中全会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呼之欲出

对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进行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也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

四、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社会秩序的本质探析 篇6

社会秩序的本质探析

社会哲学对社会秩序本质的探析不能脱离各具体科学对此问题的理解.在社会哲学的层面骀上,社会秩序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可以分别从实体、活动和关系等三个层次加以理解,即作为社会活动的一致性状态的层次、作为社会关系的结构化状态的`层次和作为社会规则的约束性状态的层次.这三种状态是社会秩序的本质属性的具体表现形态.

作 者:高峰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22 刊 名:学习与探索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Y & EXPLOR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C02 关键词:社会秩序   社会活动   社会规范   社会关系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心得 篇7

2014 年5 月6 日, “都市实践 (URBANUS) ”的合伙人之一王辉在北京建筑大学开展的“工艺性:现代建筑的一个传统”系列讲座中, 从马克思、黑格尔等人的异化观点开始讲起, 使我们突然意识到, 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城市设计, 都不能单独研究其本身, 是需要以哲学基础作为指导的。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利教授在其为研究生开设的“西方当代建筑思想纲要”课上, 同样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开始讲起的。很多理科学生认为, 哲学课、政治课是无用的、浪费时间的, 其实只是研究得不够深入透彻, 无法用其来指导自己的科学实践而已。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入手, 探究其对建筑设计及城市设计的指导意义。

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人的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1) 人的一般本质

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属性、根本特征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其他一切属性、特征都是形成于劳动之中, 由劳动所派生的, 是受劳动的支配和决定的。

(2) 人的现实本质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 在承认人的一般本质的前提下, 还要继续揭示不同的劳动条件下造就的不同的个人。

除此之外, 还存在第三个命题: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该命题是前两个命题的动力源, 也是前两个命题的价值尺度。

马克思、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在任何情况下, 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 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 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 把他们联系起来 ( 两性关系、交换、分工) , 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由此可见, 从人的需要界定人, 是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界定。

3. 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依据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论的系统性原则, 人的本质作为核心、最高层次, 与人的属性和人的特性结合在一起, 构成人性系统的“属性金字塔”。人的属性是基础层次, 人的特性 (人性) 是人的本质的展开和表现。

人的属性是指现实的人所固有的一切性质和特征, 可以区分为自然属性 (包含生理和心理两类要素) 、社会属性 (包含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要素) 两个方面。

(1) 人的自然属性:人不是神、上帝创造的, 而是通过劳动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由动物进化而来, 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2) 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指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种种属性。包括相互依存性、人际交往性和意识与思维活动。人的社会属性的核心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脑机能的思维也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 猿脑变成了人脑, 思维才能形成。

人的特性即人性, 是指人之所以为人, 区别于一切动物而为人所特有的, 也是一切人所普遍具有的共同属性的总和, 主要是指人的社会性。

将以上哲学层面的思想应用到建筑设计领域, 得到如下建筑设计中应遵从的原则:

3.1 建筑应处理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自然属性决定, 人必然地依赖于自然并受其制约。离开自然, 人类就无法生存。

建筑作为一种人造物, 无论体量大小, 总会对自然界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经过累积, 达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会对自然界产生破坏。建筑设计师唯一能做的就是, 将这种影响降低到最小。建筑首先与周围的人工小环境和谐了, 才能使区域小环境与自然界的大环境和谐。

因此, 建筑创造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 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3.2 注重交往空间的设计

在现实性上,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交往性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之一,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交往空间是指人的交往活动发生的空间。 (1) 改革开放后, 陌生感是普遍存在于城市居住区居民之间的现象。可以借鉴乡村聚落交往空间中的积极因素, 遵循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和直达性原则, 完善人性化交往关系, 设计功能复合、尺度适宜的交往空间, 使其具有符合交往心理需求的空间序列关系, 且比例符合一定的人口数量。

3.3 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要

人的需要内容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人的自然属性在建筑设计中不可忽略。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生理结构特征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参照因素。 (2) “动物的生活由自然规律支配。而人的生活除由自然规律支配外还受社会规律支配。” (《本性》) 人性化既要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 还要同时把握人的自然性, 实现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3.3.1 人的自然性需求

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 要求设计物适应人的生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成为设计的必然内容。

在建筑设计中考虑人的自然性需求的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依据人体基础数据, 确定建筑设计的尺度;反映人的本能的行为规律, 创造良好的界面和生存空间;

(2) 让使用者不用耗费过多精神、体力等, 即可轻松地使用空间, 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 创造回归自然和自我的空间;

(3) 从保护与珍惜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 合理使用自然的建筑材料, 减少污染材料的比例, 为全人类未来的发展创造空间。

3.3.2 人的社会性需求

只有按照人的社会性, 从人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历史文化需要、伦理道德需要出发设计人造物, 才能创造好的人造物环境, 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在建筑设计中考虑人的社会性需求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考虑各类社会的人不同需求, 使空间尽量通用, 为所有人而不是仅为正常人设计;

(2) 通过表达民族、地域、历史等文化特征, 以及人与人的各种关系, 表达人的社会属性需求;

(3) 当物质技术发展到较高层次, 人性化还可以考虑反映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社会的伦理道德。

4. 对城市设计的指导意义

城市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 是指城市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 充分考虑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意向及特性。

4.1 可持续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可持续性是指在城市设计编制、审批、实施过程中保障上一阶段与下一阶段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之间、城市设计与规划实施之间的有效衔接。 (3)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许多城市高速发展更新, 但城市环境质量却停滞甚至恶化, 因此出现了不少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城市和建筑理论、方法与实践。这方面的探索尝试建立“城市与自然资源”之间的最优配置, 已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区别于普遍流行的“国际式”城市设计定式的城市理论, 如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节能建筑等。

4.2 打破僵硬的功能分区

1933 年8 月, 国际建筑协会 (C.I.A.M.) 第四次会议制定了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宪章》指出, 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 在区域规划基础上, 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 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

这种做法在当时起过重要作用,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城市越来越复杂, 将城市进行功能分区显然不好用。1953 年召开的C.I.A.M. 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 功能城市是不人性的。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来看, “功能城市”对人的现实本质, 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点, 考虑欠佳。从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来看, 人的本质是劳动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劳动和社会关系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无法分割的。

因而,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对《雅典宪章》进行了修正。

城市人口规模较小时, 简单的功能分区之间可以通过交通系统来连接;当城市人口规模较大时, 纤弱的交通系统无法在集中的短时间内输送大量人流往返于不同功能分区之间, 并且人的活动的复杂性也在增加, 必然造成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现代城市设计中, 要将居住、办公、商业等功能综合考虑。

基于以上观点, 城市综合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狭义来讲, 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 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

在综合体中, 人们不需要太多的交通量就能完成多种生活和精神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城市综合体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 并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

4.3 建设步行城市

交通出行是市民生活中的基本需要, 是人性化城市建设的重点。谈到城市交通环境的人性化, 机动车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因此首先需要探讨的是如何解决好人与车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对步行环境的舒适性欠考虑的倾向。

基于步行导向的设计 (Pedestrian-Oriented Design, POD) 是一种尊重步行者需求和权益、有助于增加区域活力的发展理念和设计取向。步行导向关注步行者及其多样化和人性化的出行需求, 试图引导城市基于步行城市生活联系的整体和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博大精深的, 其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只是冰山一角, 而对建筑及城市设计的指导意义却是巨大的。设计师应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理论, 并以此指导建筑及城市设计, 避免盲目遵从违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奇的建筑及城市设计理论, 直到在实践中产生严重后果时才被动修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胡宝哲.营建宜居城市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5].王桢栋.当代城市建筑综合体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6].王善超.马克思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J].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 2007.

[7].潘志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2, 40 (6) :45-48.

[8].王再武.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及其当代意义[J].华章, 2010 (33) .

[9].李锐军.人的需要--论人性化设计[J].南平师专学报, 2006, 25 (3) :126-127.

[10].赵中元, 魏正.城市设计的可持续性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心得 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022—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它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了解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和主要观点,认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源流

民主社会主义,也称社会民主主义,是西方国家社会民主党(包括社会党、工党)思想体系的总称,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的思想主张。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其思想内涵和表现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19世纪中叶,社会民主派、社会民主主义者是在西方工人运动中进行活动和发挥影响的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一种。此时的社会民主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第二国际所属各国的社会民主党,在纲领上都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为根据,都在党纲党章中阐明自己的社会主义性质,把通过阶级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时的社会民主主义在思想内容上和马克思主义交叉重叠起来。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在伯恩施坦、考茨基的倡导下,社会民主主义逐步演变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议会道路来改良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思想。20世纪50年代,社会民主党人为了凸显社会民主主义的“民主”,将其思想体系的名称由“社会民主主义”颠倒成为“民主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社会民主党人又把其思想体系的名称再次颠倒成“社会民主主义”,意在表明它并不是一种“民主”的“社会主义”,而是一种“社会”的“民主主义”。在这种颠倒和再颠倒中,社会民主党人及其思想体系离科学社会主义越来越远。

二、具体来说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别如下

第一,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民主社会主义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主张世界观和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提倡社会主义思想构成和来源的多样性。他们把基督教学说、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康德的伦理学与启蒙思想、黑格尔的辩证历史哲学、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等都作为自己的思想来源和构成,将多种思想观点熔为一炉,冠之为“多元化”和“思想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评价,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提出用这一理论来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又为其注入新的思想内容。

第二,是否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民主社会主义否认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认为在不需要改变现存国家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通过对各个领域的渐进式改革就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在所有制思想上完全否认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這个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认为“公有化”不会自动地给人们以更多的自由,只有私有制是人的自由的基础。主张建立以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私有制和竞争成分以及公有制和计划成分并存为基础的混合经济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结构,以质与量都占优势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对于强国富民和建设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共产党执政等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尽管由于目前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在发展各种私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

第三,是否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各种名称的社会党抹煞党的工人阶级性质,反对民主集中制原则,公开宣称他们的党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不是一个阶级的党而是“全民党”。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强调实行超阶级的民主。1986年6月,社会党国际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利马委托书》说“民主制是人民权力本身所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我们屏弃一切阶级的专政,也屏弃一切专政的阶级。”[2]因此,在政治上强调实行多党制,在党的组织原则上,他们反对民主集中制,主张党内实行无条件的民主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在多种社会阶层出现和并存的新格局下,共产党仍然必须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现阶段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及其执政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正确处理党内外各种关系的政治准则。

第四,如何看待民主问题。“民主”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1951年,社会党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兰克福声明》中明确提出:社会党人为通过民主手段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而奋斗;民主制要求不止一个政党存在的权力;保卫民主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政治民主是实现经济民主与社会民主的一个条件概括地讲,民主社会主义在其改良实践中主张在承认现有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通过议会斗争,试图扩大公民的“政治民主”权利;主张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通过经济改良,维护公民的“经济民主”权利;主张在不动摇资本主义现存社会秩序的条件下,依靠高额税收政策,扩展公民的“社会民主”权利;主张和平共处,相互谅解与合作的国际秩序,抨击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强权政治,实现“国际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主更高更切实的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中占重要地位,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五,是否坚持国家的阶级性。民主社会主义认为,国家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一种支配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人类共同享有的组织体。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哥德斯堡纲领写道:“国家应当成为一个从各种社会力量中吸取其内容并且为人的创造精神服务的文明国家。”1986年8月,该党通过的新纲领草案(依尔塞草案)说得更清楚:“国家并不是必然要成为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者有势力的利益集团的工具。国家也能够成为按更加民主的方向变革社会的那种势力的重要工具”。奥地利社会党纲领指出,本党的目的是使国家人性化,而不是使人国家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人民实现自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有利武器。

第六,是否坚持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社会民主党国际1959年通过的哥德斯堡纲领从理论上抛弃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从资产阶级的理性和伦理原则如自由、平等、公正、互助等出发,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为一个社会公正、自由民主、世界和平的制度而奋斗,否认终极目标的存在,主张“运动就是一切”。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弊病和矛盾产生的根源不在于资本主义根本经济和政治制度本身,也不在于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存在,而是违背了所谓人类一般的理性、伦理原则。要解决资本主义的问题,不需要替代资本主义根本制度,只要按照上述原则不断对其改良即可。[3]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抵制民主社会主义的侵袭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抵制民主社会主义侵蚀,最关键的是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维护和落实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人类社会形态,但由于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和弊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很好发挥出来,这也是民主社会主义能够有一定市场的一个现实基础。但体制和机制的缺陷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弥补而不能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照搬民主社会主义的所谓“民主”纲领和政策。在经济上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在政治上要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坚持反对和惩治腐败;在思想领域要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减震器、安全阀功能,筑牢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评析[M].重庆出版社,1995,12.

上一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案设计下一篇:入校学生会实践部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