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19 在声音的世界里(通用4篇)
19在声音的世界里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一些意义深刻的句子。
3、教会学生享受音乐。
教学重点:
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2
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头作文(课外阅读读后感)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放一段《梁祝》的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静睛静地听,听后说说感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便是当代作家王蒙在音乐世界中的感悟。
二、正课
1、个别、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内容。
第一段:(第1、2、3节)写从孩提的笛声、雨声慢慢知道,声音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
第二段:(第《、5节)写我学唱歌,感到所有的动人的歌曲似乎都带
有一点感伤。
第三段:(第6节)写我对地方曲子的欣赏。
第四段:(第7节)写我对西洋音乐的欣赏。
第五段:(第8节)写我对苏联音乐的欣赏。
第六段:(第9节)写我对世界音乐大师作品的欣赏。
第七段:(第10节)写我对流行歌曲、通俗歌曲的欣赏。
第八段:(第11节)写音乐使作者体会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神圣。
2.提问:我孩提时听到的算命瞎子吹奏的笛声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寒冷的冬夜,萧瑟的生活,一声无依无靠的笛子,呜咽
抖颤,如泣如诉,表达着人生的艰难困苦、孤独凄清,轻回低转,听之泪
下。
3.提问:我听到的风雨声是怎样的?
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而又缠绵、弥漫无尽。
中雨声使我感到活泼、跳荡、滋润,似乎这声音能带来某些新的转
机,新的希望。
大雨声使我壮怀激烈、威严和恐惧呼喊着豪情。
突然的风声能使的心一下子抽紧在一起。
风声雨声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忧思中而又跃跃欲试。
4.提问:为什么小雨声会给我这样的感觉?
因为小雨细细的、密密的、下得长久,润物细无声。
5、提问:为什么中雨声会给我这样的感觉?
因为中雨较大,有一定的水量,有一定的声音。它能滋润田野,给农作物带来生机和希望。也给人带来新的希望。
6.提问:为什么大雨声会给我这样的感觉?
大雨气势磅礴,使人有壮怀激烈的感觉。大雨横扫大
地,那种震撼人心的巨响使人恐怖,给人威严。
7、为什么说:“莫非,艺术是属于弱者、失败者的?”
讨论并归纳:因为,我学唱歌,所有的动人的歌曲似乎都带有一点
感伤,而那些在人生道路上一路畅通的人是不怎么会唱歌的。所以作者
这样认为。
8.提问;我对地方曲子是怎么理解的?
听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觉得它似乎用闲适并带几
分粗护的声音吐出了心中的块垒。
听梅花大鼓《宝玉探晴霎》绕来绕去的腔调十分含蓄,十分委婉。
听河南坠子,富有一种幽默感,好像听一位热心的、大嗓门的、率真
本色中流露着娇憨的大小姐的白话。
听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
9.提问:为什么说“我的燕赵故乡,你太压抑又太奔放,你太古老
又太孩子气了”?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的?
因为燕赵历代是封建统治的中心,人民在封建压迫和
残酷剥削下长期过着压抑的生活。燕赵人的性格,热情奔放,豪爽朴直,
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燕赵又是古老的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燕赵
人又是憨直率真的、有着赤子之心。
10.提问;我对西洋音乐怎么理解的?
所有的西洋歌曲都澎湃着情潮,都拥有一种健康的欲望,哪怕这种欲望派生出许多悲伤和烦恼,哪怕是痛苦也痛苦得那样强劲。
11.提问:我对苏联歌曲怎样理解的?
苏联歌曲明朗、充实、理想、执著。掀起了我心头的波
浪,点燃了我青春的火焰,插上了我奋飞的双翅,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命运的一部分。
12、提问:为什么作者在前面说“莫非,艺术是属于弱者、失败者”
这里又说“艺术是属于强者的了,艺术的名字是坚强”?前后有没有矛
盾?
没有矛盾。因为,音乐可以脱离一个时期的政治社会
历史规定,脱离开那时的`作曲家与听众给声音附加上去的种种具体目
的和具体限制,成为永远的纪念和见证,成为永远可以温习的感情贮
藏。“艺术是属于弱者、失败者”是从歌曲的感伤味道来讲,“艺术又是属
于强者”是从艺术的生存价值来讲。前后并不矛盾。
13.提问:我是怎样理解音乐大师的作品的?
莫扎特使我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柴可夫斯
基给我以深沉、忧郁而又翩翩潇洒的美。贝多芬以它的严谨、雍容、博
大、丰赡使我五体投地的喘不过气来。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泄地。听了他的作品我会觉得自己更年轻,更聪明,更自信。所有他们的作品都给我一种神圣,一种清明,一种灵魂沐浴的通畅爽洁,一种对于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一切困扰和痛苦的代价的理解和肯定。
14.提问:为什么说“听他们的作品,使我能够健康的活着、继续健
康的活下去,战胜一切邪恶和干扰、工作下去、写作下去的保证和力量的源泉”?
这是作者对音乐的一种理解和感悟,作者在音乐中体会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神圣,音乐是他产生了生活的动力和前进的力量。
15.提问:作者怎样看待流行音乐、通俗歌曲的?
流行歌曲、通俗歌曲也自有它的勉力。
16.提问:作者为什么喜欢音乐?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说说你对音乐的认识和体会。
(一) 听前做好充分准备。
快速浏览材料, 捕捉文字信息, 预测听力内容, 为听录音做好准备。要求学生在做听力题时, 一定要利用还没放录音之前的一点时间, 迅速地捕捉每个题目选项所提供的信息, 学会预测句子、短文或对话中可能涉及的内容, 这样才能在听录音材料时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 抓住关键词, 提高准确性。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与猜测是尤为重要的, 一是预测, 听前浏览练习题的题干和选项, 从中预测听力材料的内容与题材, 并对将要听的材料进行积极的想象、推理和判断, 然后在听的过程中验证, 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 在读题干的过程中, 还要特别注意题干的关键词, 对否定词、时间状语要做好记号。二是猜测, 猜测就是对听过而又一时不能理解的语言信号进行合理的推理。对于一些含蓄的问题, 要利用自己的想象与经验去理解、猜测、推理, 并注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与习惯用法, 必要时可用排除法剔除不可能成立的答案。
(二) 记要点, 抓关键。
学生在听短文时, 失分普遍较多, 这是因为过分注意每一个音、每一个词句、每一个细节, 这样不但听不懂外语, 而且听不懂母语。听的注意力要集中在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 大意上而不是细节上, 正在听的而不是已听过的。但学生又要具备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如获取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数字和颜色等。所以学生要做到能够强记忆, 听录音时要边听边记, 强化记忆, 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 如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记录, 地点、人名用代号, 长词用缩写, 长句抓住主要成分等。在小学英语五六年级的听力测试中, 听短文做出判断或选择是个难点, 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重捕捉听力材料中涉及的人物 (who) 、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事件 (what) 。因为我们所教对象是小学生, 所以可以让他们把英语中的听短文材料与语文中的短文阅读作比较, 掌握好这四个要素。另外, 对于一些特殊疑问词, 比如原因 (why) 、方式 (how) 、程度 (howmuch/howlong) 、数字 (howmany/howmuch) , 选择 (which) 、在听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
(三) 音图配合, 培养预测能力。
在初次听音时, 出示画面, 用教棒追随录音讲述的内容, 在图上指出相应的部分, 帮助学生理解。反复几次后, 再让学生看图听音, 最后拿开图听, 目的是让学生听到语言后在脑海中描绘一幅图, 养成音、义直接联系的习惯, 由此培养学生看图测意的能力。预测能力在理解口头语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要尽量熟悉听力问题, 并且根据一定的听力问题或上下文等背景预测内容, 做好充分的听的准备, 做到有的放矢。
二、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兴趣可以加强学习动机, 增强记忆力, 因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只要喜欢英语的学生, 没有谁是学不好英语的。听力训练往往是一种强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精神和注意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这种状态持续太久, 则会产生疲劳, 以致影响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必须控制好时间, 在训练的间隙, 可适当插入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或简短的笑话、幽默, 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有了兴趣, 便为听力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 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是英语听力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是提高听力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小学生的注意力大多不太容易集中,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就应时常训练他们。大多数同学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 即他们往往将听懂的东西译成汉语, 用汉语进行思维理解, 缺乏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 不能做到边听边理解边记忆。我们要训练他们将听懂并且理解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连贯的记忆, 并且将全文要点通过一定的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注重课外的语言积累
(一) 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天跟着录音朗读所学的课文、对话、儿歌和小故事等, 目的是模仿语音、语调, 理解正确的发音、语调变化等基本语音知识。待模仿熟练之后, 自己试着用空白录音带把所学的内容录下来。如果有对话, 可以由学生独自表演, 也可邀请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这样把枯燥无味的课文朗读变成整理个人录音专辑的作业, 学生都会饶有兴趣地反复练习, 既提高了学生的听说水平, 又充分展现了个人风采, 可谓一举两得。此外, 教师可不定时地抽查, 并且通过听说学生的录音, 录上自己的评语, 让他们在练习中不断得到提高。
(二) 开辟课外练习听力的天地。
提高听力水平并非一日之功, 它需要常听不懈, 因此, 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听力训练外, 课外时间也不能中断。课程标准指出:课外活动是教学的辅导手段, 有利于激发兴趣, 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发展智力和个性, 培养能力。因此,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举行一些课外活动, 如学唱英文歌、朗读比赛、定时收看电视英语小节目、成立校园英语广播站等。
(三) 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随着语言教学的深入和发展, 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 文化背景知识愈来愈受到重视, 并且成为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力教学中, 文化背景知识同样举足轻重。听力中涉及背景知识的材料屡见不鲜, 背景知识几乎成了语言的主体。显然, 具备背景知识能使学生有一种熟悉感, 对所听材料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甚至能弥补语言上的一些不足。因此, 除了对教科书中出现的背景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外,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读阅读有关人文、地理、历史、传记等方面的书籍, 有意识地扩大知识面。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 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了解中西方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这样学生在做一些日常用语方面的听力选择题时, 才不会受本国文化的影响, 选择错误的应答语。
四、表扬鼓励学生, 树立信心
在前进道路上, 无论失败或成功, 都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 也都可能成为新的动力, 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拿起表扬的武器, 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 增强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对学生听力的培养也是如此, 尤其是对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 教师一定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 多表扬学生的优点, 说出其优点, 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有信心, 就会大胆地去听、去说, 他们的听力自然就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上听力课时, 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 告诉学生要树立信心, 千万不要灰心。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不时地对学生的回答加以鼓励, 并通过微笑及身体语言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压抑感, 让学生消除恐惧畏难心理, 全身心地投入, 从而达到最佳的听力效果。
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小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没有了“听”, 世界便没有了丰富的声音。因此, 教师应细心地、耐心地充分利用学习经验、教学经验, 帮助学生运用最佳听力策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唯有这样, 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
摘要:英语交际离不开交际环境, 也离不开交际的方式和方法。因此,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听”的语言量, 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小学生活泼好学, 听觉敏捷, 模仿力和记忆力强, 小学阶段无疑是培养学生听力的最佳时期。英语教师有责任采用可取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走进语文知识的百花园,惊叹对仗的妙语天成,修辞的形象生动,欣赏李杜,畅读韩柳,幸识安徒生,奇遇普希金,痛饮伏特加风味诗歌的芬芳,与郭敬明笑看梦里花落知多少……
走进祖国语言的宝库,领略汉字方方正正,内蕴深厚的魅力,领悟汉语音韵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之芙,见识象形、指事、形声、会意,惊叹祖先造字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奇智慧,看佳词丽句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对联、成语、俗谚如树树繁花让人留连忘返。
走进语文绘就的自然画卷,欣赏三峡的山峻水疾,小石潭的水清景幽,右溪的佳木异竹,西湖的浓妆淡抹;饱览春的清新靓丽,夏的火烈饱满,秋的西风古道,冬的温暖晶莹。
走进语文的人物画廊。观赏鲁提辖的仗义行使,诸葛亮的雄辩滔滔,林黛玉的冰清玉洁,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令狐冲的沧海一笑,保尔的钢铁意志,简·爱的人间大爱,海伦的光明之旅……
遨游在语文的长河之中,采枷情感浪花朵桑:在关关雎鸠声里,有伊人在水一方;牛郎织士在天街闲游;泪光中的那个蹒跚的背影,让人倍感父爱似海;鲁迅写藤野,传达跨越重洋的师生情谊;艾青的眼里满含泪水,他对中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语文世界的每一座精神高峰都散发着醉人的馨香:孔子的仁义爱人、修齐治平,播洒一代儒家的精神芬芳;屈子行吟泽畔,哀怜民生、热爱故国虽九死而未悔,激荡充塞天地间的是那股浩然之气;岳阳楼上,听洞庭水拍,奏千古之音,忧乐二字总关情;饮冰室内,闻虎啸龙吟,荡不平之鸣,中国少年担大任;且介亭中,横眉冷对,斗士呐喊,迅雷裂石,热血只为荐轩辕……
让语文教学在网络世界里一网情深
南漳涌泉完小 李建申
【文本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日显重要,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鲜明地指出了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引领学生漫步美的殿堂。她在兴趣培养,情感激发,剖析形象、展现画面、品词酌句、启发想象、难点突破、思维创新、博客交流平台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多媒体 兴趣 情感 品词 想象 创新 网站 博客
【正文】: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极佳的表现力、感染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它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让学生的情感在语文课上奔腾而出。教学中,我们将多媒体技术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利用网站和博客,通过鲜活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灵活的互动,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
课标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教师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恰如其分处理好师生关系,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让学生心灵激荡、让情感之花在语文课堂上尽情绽放。
一、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感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催化剂。离开了情感这一要素,语文学习活动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如若在授课伊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件进行导入,籍此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犹如磁石吸铁一般,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时,学生仅从优美的词语中去感受到张家界的美丽风光,体会索溪峪风光的“野”便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整篇文章学起来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后,“十里画廊”、“百丈峡”等景点的图片在动听的背景音乐声中,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身临其景,游览于索溪峪的群山之中。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思维状态也变得更为活跃、灵动。可见,利用多媒体进行
教学可以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图象,化静为动,变虚为实,让学生以兴奋的状态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多媒体升华学生爱国感情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感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桥。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极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让学生一吐为快,营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意境。
如我参加南漳县“三大活动”比武,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八国联军在我国犯下的罪行。教师语:八国联军进圆明园后,只要是拿得动的、抢得走的,都被这些强盗运回他们自己的国家。并且陈列在他们自己国家的博物馆里。但凡拿不动、抢不走的就砸。有“万圆之园”之称的圆明园被他们洗劫一空,八国联军为了掩盖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砸、抢、虐夺圆明园后,火烧圆明园。这把无情的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才渐渐熄灭。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座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绝世之作在大火中就这样消失了,我们中华民族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却躺在外国博物馆。这是怎样的三天三夜啊!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火燃烧下的三分钟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一件件奇珍异宝没有了;一幅幅字画真迹不见了;一栋栋亭台楼阁在他们眼前消失;“平湖秋月”、“蓬莱瑶台”、“西洋景观”、“买卖街”、“乡村山野”,这一切的一切都化为了灰烬„„。看完这段画面,同学们不由的深深出了一口心中的郁闷之气。教师紧跟着问道: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八国联军是一群无耻的强盗”一个学生没等教师点他就激动的站起来愤怒的说道;“他们简直不是人,是恶魔”一个学生憎恨的说;“还我圆明园”又一个学生站起来激昂的说;还有一个学生紧握着双拳,怒目圆瞪仇恨的说:“我要报仇” „„看得出学生已被文中的所传出的情深深的感染了,爱国情感在这一刻得到升华。
三、多媒体波动学生情感之弦
“文章是鲜活的生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过程存在着“启而不发”的现象。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创设真实的情境,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可见的图像。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田,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并从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情自景生“不启自发”的目的。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课文,它真实地再现了周总理逝世后,“八亿神州泪纷纷,千家万户哭总理”的悲痛场面。教学时,教师先在投影周总理遗像的同时播放哀乐,接着用一段富有情感的导语,创设出庄严、悲痛的课堂气氛。然后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边深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观看“胸前佩着白花,臂上缠着黑纱的男女老少,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哭泣着”的画面。悲壮的乐曲,深情的语言,庄严的画面使学生完全沉浸于无比悲哀的气氛之中。教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这种“揪心撕肺”的悲痛场面,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特定的庄严哀伤的情景之中,实现了文本表达和个体体验的统一,课堂上师生感情交融,浑然一体。周总理的高大形象赫然显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并自然地进入了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和回味之中。
四、多媒体带领学生领略自然美
诗人毛泽东说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秀美典雅的杭州西湖,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银装素裹的吉林雾凇,四季变化的烟台的海,与众不同的三亚落日,台湾美丽的蝴蝶谷,奇妙的海底世界,浩瀚的星际„„如此怡人的风光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藏。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将这怡人的风景请进课堂,冲击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他们就象插上了双翼,飞往祖国各地,再也不会受书本文字的束缚,再也不用空洞的想象,在返璞归真,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情与美在这里交流,心与心在这里碰撞。
如《海底世界》一课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布置学生利用报刊、网络等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海洋的资料,可以是文字的,可以是图片的,也可以是录象的,鼓励学生把上网搜集的资料归类整理,激发学生探究大海的欲望。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喜欢大海的理由,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各抒己见,然后老师趁热打铁,适时播放从网上资源库中下载潜水员遨游海底的视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潜水员在海底漫游,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观毕,兴趣浓厚,有一种身临其境、其乐融融的感觉。
又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对于地球,学生熟悉而又陌生,教学时教
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蓝蓝的天际中群星璀璨,其中一个蓝白相间格外美丽的星球在不停地旋转,还配有语言介绍,学生注视着屏幕,倾听着如梦如幻的背景音乐,有身临其境之感,自然而然地与“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产生强烈的共鸣。有了多媒体的参与,学生在反复浏览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情景时,加强了直观感知,体验到了书中所描绘的情境,演示中,学生求知欲望和积极性高涨,科学探索欲油然而生。同时点击有关人类破坏行为带来的生态灾难等视频文件,学生从反面认识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他们在欣赏地球美的同时,一种自觉保护环境的心灵之美也在自然的教学中得到了熏陶。
五、品词酌句,感受古诗的语言文字美
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障,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又如教《小儿垂钓》第一、二句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上一段曲调明朗、节奏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老师诵读,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地显示出来,有的学生这样描绘的:一阵风吹来,嫩绿的柳枝
舞动着细细的腰枝;清清的湖面泛起了鱼鳞似的波纹。瞧,小男孩的头发被风吹乱了,短褂也被风吹开了,露出了可爱的红肚兜呢!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来激发学生思维,训练思维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电教媒体,适时投影,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黄鹤楼”、“扬州”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再如《泊船瓜洲》中“京口”、“钟山”、“瓜洲” 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这些假如弄不清楚,就会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学这两首古诗之前,我先画了一条由西向东流的长江,再画出有关地理位置,用投影的方法放映地理位置图,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地理位置,便于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性。
我们应该像品茶那样,好好地品一品文章中的词句,从那阵阵墨香中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让这份清香之美在唇间,在心中,久久回味。
六、多媒体提升学生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功能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指导、辅导的作用。引导并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
例如:我执教的《爬天都峰》一文,首先,大屏幕显示天都峰的图像,同时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同学们去欣赏它的险峻峭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的景象。接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头脑中的想象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细细品味文中描绘天都峰的“险”、“陡”。如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电脑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天都峰顶被云彩缠绕着,笔陡的石级直插云霄,在这里我特别制作了一个课件,石级上的铁链突然从云霄席卷而下,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让学生边看边体会,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然后,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朗读,体会此情此景,并有感情地读出它的语气。同学们争先展示自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又如:在《翠鸟》一课的导入阶段,我采用情景导入法展示课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展示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同学们在配音朗读中欣赏着翠鸟的美。接着我又问:“通过眼前的这幅图画,你能介绍一下翠鸟的样子吗?”同学们跃跃欲试,展示自我。我用课件出示翠鸟每一部分颜色,把文字提示写出来。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课件的步步展示,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自主、自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欣赏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力。
七、让学生走进网络世界
平时我及时引导学生业余时间在网上和好友、老师互相发电子邮件、聊天。这也是促进学生习作的良好方式,每当学生有不开心、受委屈的时候,他们都懂得利用网络向好友倾诉;节假日,也会给老师发出一封封热情洋溢的电子邮件;对老师工作方式不满的地方,也会通过聊天和发邮件等形式进行沟通。如学生们《走进李白》网站,和伟大的诗人对话,去领略李白的豪迈、浪漫的诗仙情怀,注重友情的常人情怀。进入了《走进鲁迅》的专题网站,全面而深刻地探究了鲁迅的生平事迹、文章风格及其它相关知识。进入《感恩》专题网站,体验到人间亲情的深刻而博大,增强了讲孝心、讲追求的成才意识。另外,在一些主题鲜明的学习任务的要求下,学生畅游网际的广阔空间,遴选各种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更具有了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的新特征。这种学习能力的增强,很好地应对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八、博客让教学充满生机
★在这个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太乱,学习者无法判别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是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将经过过滤过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将信息传递给他的伙伴。通过浏览别人的博客日志,知识获取的效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博客提供学习的丰富情境。专家将最近看了哪些书,读了哪些人的文章,听取了哪些意见都通过博客方式表达出来。同样,这一方式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有效的,学生的博客日志可以反映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于问题的想法与思路、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得教师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博客提高学生的媒体文化水平。博客的个人化使得学生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要采用最适当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过滤与说明,使得他的博客日志能够为更多的人接受,使得他的思想和资源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在博客里鼓励参与者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博客的模式是平等的,博客更看重的是参与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对于教师或书本上的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的方式发表他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博客并不要求意见的统一,但要求意见的针对性和独立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议题发表意见。
★博客的重要特征就是对信息的过滤,使得信息可以转换成有用的知识。阅读者对于博客的资料和思想有什么样的观点,都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加以表述。这种方式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信息判别能力的训练。
★博客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的参与,不光是阅读和评论老师或其它同学的博客日志,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建立自已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已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
总之,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要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就必须重视情的感染,情的熏陶。“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多媒体是架设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它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让学生心灵激荡、让情感之花在语文课堂上尽情绽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变枯燥为生动,变静态为动态,变不可能为可能,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阅读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升华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引领学生漫步美的殿堂,为他们的生命增添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电教》2005.8~9 2.《素质教育博览》2006.1 3.《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
4.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第11—16页。
5.秦力,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2002,(6)
杨光辉。发辉网络资源
优势开展研究性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2(7)
【语文 -19 在声音的世界里】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10-07
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11-11
校园里的声音九年级作文600字10-19
那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600字06-05
那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作文初二10-10
济南中考满分作文:那声音常在我心田07-15
海的声音泉州的声音作文10-18
倾听我们的声音06-02
年的声音作文06-16
奶奶的声音作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