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庭审行为规范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官庭审行为规范(推荐6篇)

法官庭审行为规范 篇1

法学C104杨聪骆1082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已经分别实行了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一直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法官庭审规范。各地人民的法院庭审程序和法官庭审行为差别非常大。为了实现立法宗旨,规范庭审程序和法官庭审行为,切实做到程序公正,中国法庭委员会制作了法官庭审行为规范系列电视教学片推荐给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和有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工作者参考。

行政诉讼不同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案件,庭审中主要有被告来举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在审理这起有两位小区居民诉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违法颁发建设许可证一案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第一:与其他案件的诉讼审理程序一样,行政诉讼案件在开庭准备阶段有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两位书记员(其中一位宣读法庭秩序)。法庭秩序,是指《人民法院法庭规则》所规定的,为保证法庭审理的正常进行,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应当遵守的纪律和规定。该规则规定,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发言、陈述和辩论,须经审判长许可。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未经审判长许可,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不得发言、提问;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第二:由审判长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进入法庭后核对当事人及其他代理人的身份,在开庭审理前,法官需要强调的是,行政诉讼案件的被告没有反诉的权利。

审判长核对身份后正式开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依法公开审理原告刘灿丽李辉诉被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违法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案现在开庭”。然后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担任法庭记录。然后宣读诉讼经过:法院收到刘灿丽、李辉的起诉状后在法定期限予以立案,并向两原告发送了受理案件通知书,权利义务告知书及举证须知,向被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发送了应诉通知书起诉状副本权利义务告知书及举证须知,因北京海开房地产集团公司与本案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依照《中环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通知该公司作为第三人参加本案诉讼,向该公司发送了参加诉讼通知书起诉状副本权利义务告知书及举证须知,上述诉讼文件行政诉讼当事人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履行的诉讼义务。

在行政诉讼案件中,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厉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第三:法庭审查。依照《中环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的规定,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1、行政诉讼是针对被告的行为,而不是对原告的行为进行审查。

2、法院审查的行政行为只能是具体行政行为。

3、只能就其合法性进行审查,而不能审查其合理性。但是法律规定了一个例外,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这就是以合法性审查为原则,以合理性审查为例外。

首先由被告说明许可证的内容;然后两原告宣读起诉状陈述起诉事实和理由,明确诉讼请求;然后被告进行答辩;再由第三人发表诉讼意见。结合上诉三方观点,审判长宣布本案庭审的审查重点,主要有三点:两原告的起诉是否超出了法定的起诉期限;被告许可第三人建设便民店是否符合城市规划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国家强制性规定的规定;被告是否履行了规定的审批程序。各方当事人应围绕上述庭审重点陈述事实提出证据发表质辩意见。

第四:庭上举证质证,行政诉讼中主要由被告来举证。举证和质证是庭审的中心环节,是一场短兵相接的巷战。公诉人能否在庭审中进行有力的举证和有效的质证,不仅关系公诉机关的形象,而且直接决定了对犯罪事实和性质的认定,决定公诉的最终成败。

被告向法院提交申报表、立案表、计划项目表,许可证附件及附图等等。

第五:法庭辩论,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围绕上述三点进行辩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在行政诉讼案件中,如果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经过人们法院许可,人们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事物,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当事人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要求新的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庭可以根据审理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以及是否延期审理。

第六:法庭审判,法官首先对各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了认证,并阐述采纳这些证据的理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一目,参照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请各方当事人起立,1、撤销被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1998年12月17日向向北京海开房地产集团公司颁发的98规建字1713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被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60日内重新审核北京海开房地产集体公司在北京市海淀区玉海园小区建设便民店的申请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各方当事人请坐。”

受理费由被告承担,判决生效后7日内缴纳。判决书将于闭庭后10人内送达给各方当事人,如不服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递交上诉状,上诉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毕庭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健全和发展,关于行政诉讼的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行政诉讼案件的庭审程序是否规范,原告的诉讼权利能否得到维护,法官庭审行为是否严谨将直接影响庭审结果的公正,海淀区人们法院公开审理的这起行政诉讼案无论是在法庭庭审程序上还是在法官的言行举止方面对司法实践都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本案件的庭审对我们的司法体制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司法体制改革方案:

1、检察院刑侦职能划归公安局管辖,检察院专司法律监督,2、看守所划归司法局管辖,3、法院执行职能划归司法局管辖,法院其他有关行政职能划归司法行政机关管辖,法院专司审判。

4、建立政法系统财政保障机制,政法系统经费由国家统一保障,不再受制地方。

法官庭审行为规范 篇2

一、微博庭审直播是司法公开的重要措施, 同时也是新媒体时代应对司法挑战的重要对策

近年来, 微博庭审直播作为司法公开的重要形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日益得到重视。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人民法院直播录播庭审活动的规定》是目前该方面主要的制度规则, 其中第一条“人民法院通过电视、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传媒系统对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的直播、录播, 应当遵循依法、真实、规范的原则”, 微博作为立足于互联网技术的公共传媒系统, 自然也应纳入这一司法规则规范的范畴之内。2013年薄熙来案、王书金案等案件的微博庭审直播, 为微博庭审直播的操作提供了具体的实践经验。然而, 我国微博庭审直播的制度规范和微博庭审直播的传播特点并不能够实现充分的对应和融合。主要表现在:

1. 从微博庭审直播的主体角度来看, 微博庭审直播的主体范围尚需进一步具体化

微博信息发布的主体是多元的, 当将微博作为法庭庭审直播的媒介时, 微博庭审直播信息发布的主体自然也会呈现多元性的特征。法院、新闻媒体乃至于律师、当事人等均可能成为微博庭审相关信息的发布主体, 这种多元主体的现实, 对现有制度无疑构成了冲击。

2. 从微博庭审直播的内容来看, 微博庭审直播的内容尚需进一步规范

在微博庭审直播出现之前, 电视庭审直播曾被大量采用。电视对于庭审过程的直播是现场性的, 其在时间上与事件同步, 其内容更多地是对现场情况的事实呈现, 这种内容的同步性与真实性正是电视庭审直播的优势所在, 但与此同时, 电视庭审直播的强图像性特点又可能对当事人隐私权以及法官庭审操作等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对电视庭审直播的内容加以限制是理所当然的。《关于人民法院直播录播庭审活动的规定》中要求, “人民法院进行庭审直播、录播, 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公开范围进行, 涉及未成年人、被害人或者证人保护等问题, 以及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的, 应当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这一规定正是对庭审直播内容限定的表现。在微博庭审直播过程中, 如何消除一些不宜公开的内容和信息发布者包含倾向性的言论内容, 使庭审信息客观真实, 就成为微博庭审直播在内容方面的重要考虑。而除了客观真实以外, 微博庭审直播应包括哪些内容, 哪些内容不应予以公布, 同样也需要加以思考。2013年唐慧案庭审直播中, 湖南省高院官方微博的直播主要是介绍了庭外的情况, 以及发布开庭时间和宣布结束, 如此简略的庭审直播内容不免令人感觉有应付之嫌。

3. 从微博庭审直播的传播渠道与模式来看, 微博庭审直播的程序与机制尚需加以完善

微博庭审直播涉及法院司法过程的公开和公众知情权的维护, 对庭审直播过程的启动自然需要严格的程序限制。而考虑到当今社会中不同媒介相互之间信息传播产生的叠加效应, 微博庭审直播与其他媒介形式之间的协作配合也就显得非常必要。对于微博庭审直播的程序, 《关于人民法院直播录播庭审活动的规定》要求, 庭审直播、录播实行一案一审核制度。人民法院认为案件需要进行庭审直播、录播的, 由有关审判庭按照规定的程序申报, 并填写庭审直播、录播申报表, 提交案件重要的诉讼文书。在核准程序上, 人民法院通过中央电视台进行庭审直播、录播的, 应当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通过省级电视台进行庭审直播、录播的, 应当经高级人民法院审核。上述相关内容主要是针对电视庭审直播程序的规范, 而未涉及微博庭审直播的程序问题。就微博庭审直播与其他传统媒体协调配合的机制来看, 也存在很多不足。

二、针对当下微博庭审直播过程中存在的规范化欠缺问题, 结合既有制度和实践, 参照域外微博庭审直播的规范化做法, 我国微博庭审直播急需加以规范化的构造

1. 应明确微博庭审直播的主体

微博庭审直播的实际主体可以是多元的, 这是微博自身技术性特点的自然推演, 然而, 微博庭审直播不仅仅涉及技术性问题, 同时还涉及规则规制问题, 特别是考虑到当今社会网络发达所形成的媒体舆论对法官案件审理造成巨大压力的可能性, 对微博庭审直播的主体加以限定实有必要。微博庭审直播从主体角度来看有法院直播和律师直播两种类型。这种看法实际建立在技术层面, 但却可能忽略微博庭审直播过程中规则性因素的影响。而且, 借助于微博庭审直播进行的司法公开, 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司法公正公信, 假若仅仅关注微博庭审直播的技术层面而任意扩展微博庭审信息发布的主体, 则不免有舍本逐末之感。因而, 对微博庭审直播的主体有必要加以限定, 这一点也是域外通行的做法。英国《关于在英格兰及威尔士的法庭内适用推特等社交媒体实时文字报道庭审情况的临时性指导意见》中规定, 记者和法律评论员无需申请即可使用推特进行实时文字报道, 而普通民众则需要通过正式的书面申请或非正式的口头申请经法院许可后才能使用, 此即为英国司法对微博庭审使用方面进行限制的表现。考虑到我国媒介环境的现实生态等因素, 微博庭审直播的主体应主要局限于司法机关, 新闻媒体记者在获得法院允许的情形下, 也可成为微博庭审直播的主体。因而, 有必要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关于“法庭审理过程中, 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摄影, 或者通过发送邮件、博客、微博客等方式传播庭审情况, 但经人民法院许可的新闻记者除外”的规定, 进一步提升为法庭庭审公开的一般性规则加以适用。

2. 应对微博庭审直播的内容进一步予以明确

庭审直播播什么, 是采用直播方式公开庭审环节的关键问题。《关于人民法院直播录播庭审活动的规定》中要求, 人民法院可以选择公众关注度较高、社会影响较大、具有法制宣传教育意义的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庭审直播、录播。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等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等不得庭审直播、录播。对可以直播、录播的案件中不适宜公开的内容, 需进行技术处理。这些规定对微博庭审直播的内容同样可以发挥其规范作用。然而, 考虑到庭审直播的实时文字性特点, 在庭审内容直播过程中需进一步明确微博发布者不得发布不实性、诱导性、倾向性意见的规则, 微博用语应尽量使用法言法语, 做到语言严谨, 表达准确。同时, 还应确立微博信息发布人员专任制度, 明确对发布违反要求的微博内容的相应惩罚性措施, 将微博直播内容的发布纳入制度化轨道之中。

3. 应对微博庭审直播的程序以及协调机制加以规范

一方面, 进一步明确法院内部微博庭审直播的审核程序与协调机制, 这就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微博管理制度。法院应建立自己的微博管理办法, 明确官方微博的性质、服务宗旨、服务内容和运行模式, 规定法院微博应坚持的方向和原则。例如可以建立微博管理领导小组, 以法院院长或副院长为领导小组组长, 全面负责微博的各项事宜。领导小组下设微博管理办公室, 法院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兼任主任, 负责微博发布管理的日常工作, 从而实现对微博的有效管理, 为微博庭审直播工作的进行提供内部程序与协调制度的支撑。另一方面, 还应进一步加强微博直播的庭审公开与其他媒介形式的司法公开之间的协调配合, 具体的做法可考虑进一步完善法院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法院自身掌控的微博等新媒体与其他媒体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及对微博信息的反馈核查分析机制等, 从而在推进微博庭审直播公开的同时, 实现对涉诉舆论的规范化管控。

法官庭审行为规范 篇3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规范庭审活动提供思想保证。

庭审活动是人民法院联系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展示司法形象的重要平台。针对法官普遍存在的庭审不规范、举止不中立、着装不整齐、语言不文明等突出问题,神木法院院党组将规范庭审行为作为今年各项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组织开展了“遵守司法礼仪,规范庭审行为”活动,院长李保平要求广大法官在庭审工作中不能简单办案、机械办案,要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决不能让法庭成为单纯的诉讼技巧的竞技场。为此,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法官对庭审规范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学习,广大法官的庭审责任意识明显提高,庭审作风明显改观,为办案质量和效率的大幅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规范庭审活动提供组织保证。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做好一项工作的组织保证。神木法院为了使活动取得实效,及时成立了由主管副院长任组长,各审判业务庭庭长、考核办、监察室、政工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领导亲自抓,部门具体抓,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强化日常考核,由庭审活动考核检查小组负责不定期抽查各审判业务庭开庭情况。正是由于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了“遵守司法礼仪,规范庭审行为”活动的顺利开展。

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为规范庭审活动提供制度保证。

神木法院制定出台了《关于遵守司法礼仪规范庭审活动的若干规定》,内容涵盖着装礼仪、开庭礼仪、接待礼仪、日常礼仪等法院干警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加强对干警日常言行以及庭审礼仪的管理。同时,为了便于规范管理和监督,他们将各种礼仪细化量化为具体指标,纳入到各项工作考核指标之内。如在开庭礼仪方面,从准时开庭、庭审程序、驾驭能力、审判形象4个方面入手,分为20项考核内容,对每一案件从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开始,到当事人最后陈述、审判长宣布退庭全过程评查,以合议庭为单位,采用百分制逐项评查,凡不符合评查要求的逐项予以登记,以减分形式量化评定,客观、公正地反映庭审全过程。同时,对原有《庭审程序操作规程》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规程》分为刑事、民事、行政庭审程序指引三个部分,各部分分别就案件庭审程序作出一般性规定,并就其中的特殊性问题单独作出说明,注意规范庭审的各个环节,重点解决实践中亟待统一或容易忽视的问题。通过规定各种制度和规范管理,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和业务素质不断提升,审判作风有了明显的好转。

加强监督,严格奖惩,为规范庭审活动建立保障机制。

为了将规范庭审活动落到实处,神木法院特别重视对活动的监督管理。一是由各院领导带队,抽调考核、监察、政工等部门人员联合组成庭审活动考核检查小组,每周对全院所有庭审活动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庭审不规范行为,如实通报,限期整改,严肃查处。二是由监察室针对庭审作风建设的投诉和来信来访跟踪督办,反映一起查办一起。三是为法官设立更衣室、仪表镜,在各审判法庭入口处张贴禁烟标志,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监控,每名院领导均可通过监控对当天各法庭的开庭情况不间断地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四是由考核办组织开展庭审考评、庭审竞赛活动。使审判人员互相交流心得,总结感受,以进一步提高庭审水平和作风;五是经常性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庭审观摩。通过加强外部监督的方式,维护法院和法官公正、高效、文明的司法形象。

提高两个能力,提高法官的庭前准备能力和庭审驾驭能力。

切实做好开庭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院党组要求全体法官一是要认真审阅案件材料。在开庭前,主审法官首先要认真审阅起诉状、答辩状等诉讼材料,从中了解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然后对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初步的审查,审查当事人的主张与证据是否相印证,对案件存在的不清事实,还可以自行拟定出审理提纲,以便查清没有证据证明的事实,为开庭审理奠定基础;二是在法律规定期限内运行相关程序和送达手续。规定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及将出庭通知书送达诉讼参与人,以保证他们及时参加诉讼;三是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在大厅内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自觉接受社会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四是在民事案件审理中,经常遇到案情复杂和证据较多的案件,对于这类案件进行庭前证据交换,能够使复杂案件争议的焦点突出,使证据较多的案件简单化,有利于审理案件的顺利进行。

切实提高驾驭庭审能力

神木法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法官:一是要注重自己的司法礼仪。要使用规范的法言法语,使当事人和旁听人员听后,对法官能够公正判决充满信心。二是克服开庭审理程序的盲目性和任意性,认真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三是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祛官必须向当事人交待诉讼权利,询问是否有回避事由,要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举证、质证及辩论意见。四是规范法庭举证和质证环节。法庭举证、质证和认证是法庭审理的中心,对如何进行举证、质证和认证,神木法院规定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而决定,对于证据不多、证据不存在矛盾、事实清楚简单的案件,采取分别由原、被告举证、质证,然后法庭进行认证。对于比较复杂和证据比较多的案件,采取庭前交换证据的方法,化简案件的审理难度,在法庭审理前进行证据交换,制作证据交换笔录,在法庭调查进行当事人举证程序时,先说明证据交换中双方当事人对那些没有异议的证据,由书记员记载入开庭审理笔录中。

注意三个细节,即注重庭审调解细节、注重庭审程序细节和注重便民利民细节。

注重庭审调解,体现和谐司法。

充分运用调解方法化解纠纷,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已成为神木法院全体法官的办案首选和追求目标。今年以来,他们认真落实“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原则,将调解工作与规范庭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既争取案件妥善调解,又确保庭审活动的规范。通过努力,2010年i-9月份,全院民事案件调撤率达到74%,同比上升9‰

注重庭审程序,体现公正司法。

神木法院努力做到庭审环节平等透明。一是规范庭审操作。开庭审判时,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的行为均要以诉讼法为根据,以庭审操作规程为蓝本,认真把握开庭审判的每个环节,驾驭开庭审判的每个阶段,坚决杜绝不按庭审规程审判,随意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发生;二是规范庭审语言。法官在庭审活动中的语言应当精炼、准确。用语要规范,必须使用法言法语,禁止使用粗俗语言。开庭审判时,提倡和推广使用普通话;三是规范庭审行为。开庭审判时,合议庭成员必须做到端庄、严肃,保持良好姿态,不得交头接耳,不得随意离席,不得阅读与审判本案无关的书籍报刊,不得有吸烟、嚼槟榔等不当举止;四是规范庭审着装。庭审时,审判人员、书记员、法警必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统一着装,必须正确配戴徽章,服装必须整洁干净;五是规范庭审场所。所有开庭审判活动必须在审判法庭进行,不在办公室、会议室开庭审判。公告、传票、出庭通知书确定的开庭时间、地点必须一致。除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更开庭审判的时间或场地;六是规范庭审秩序。合议庭成员和独任审判员要注意维护法庭秩序,如发现有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坚决果断依法予以制止,确保审判活动顺利进行;七是规范庭审值勤。值勤法警必须严格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在维护法庭秩序时,必须服从审判长的指挥,使用警械、警具和武器必须符合规定;八是规范庭审设施。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法庭设置的规定,正确悬挂国徽、配置法桌、法椅、法槌、电脑、速录机等硬件装备。正是由于对于庭审细节规定的比较细致,使得庭审得以进一步规范。

注重便民利民,体现民本司法。

劳动争议仲裁庭审规范程序 篇4

一、书:请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入庭就座

1、书?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是否到庭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到庭

2、书?被申请人法定代表人及委托代理人是否到庭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到庭

3、书?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是否到庭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到

4、书?请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逐一出示身份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律师执业证等。

5、有没有本案当事人的证人,属于证人身份的人请暂时离开庭审现场,去仲裁院办公室等待仲裁庭的传唤。

二、书: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有关人员、旁听人员应遵守下列仲裁庭纪律:

1、不准喧哗、吵闹,未经许可不准录音、录像、摄影和实施其他妨碍仲裁活动的行为;

2、陈述和辩论时须得到首席仲裁员许可,方可依次发言;

3、当事人、代理人、旁听人员应关闭无线电通讯工具;

4、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进行中,未经允许不得中途退出开庭场所。擅自退出的,申请方按自动撤诉处理,被申请方按缺席仲裁处理;

5、旁听人员不得发言、提问、鼓掌。如对仲裁庭活动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

6、违反仲裁秩序的,仲裁员有权警告、制止,没收录音、录像、摄影器材,情节严重的,可令其退出庭审场所或提请公安机关处理。

书:仲裁庭纪律宣读完毕,请问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代理人听清楚了吗?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

三、书: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入庭就座

书:请坐下

四、书:报告首席仲裁员,申请人、委托代理人,被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已到庭参加审理,其身份情况已于庭前核查完毕。仲裁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

五、首席仲裁员:下面核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

申请人:,19年月日出生,汉族,住

委托代理人:

被申请人:

法定代表人:

第三人:

委托代理人:

首席仲裁员?申请人对被申请人、第三人的出庭人员有无质疑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没有异议

首席仲裁员?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第三人的出庭人员有无质疑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没有异议

首席仲裁员:第三人对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出庭人员有无质疑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没有异议

六、首席仲裁员:经本庭核对,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出庭人员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加本案开庭审理。旁听席中有无出庭证人?如有出庭证人,请退庭,证人不得参加庭审旁听。

七、首席仲裁员:**诉**(案由)劳动争议一案,现在开庭

八、首席仲裁员:本案由**担任首席仲裁员,**、**担任仲裁员,由**主审,**担任书记员(如遇到仲裁庭组成人员临时调整,应加以说明)。

九、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1、当事人有提起仲裁申请、答辩、增加或变更申请请求、撤诉、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公正调解和裁决的权利;

2、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

3、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解释申请回避的权利)

4、当事人有提出主张、提供证据的权利;

5、当事人有自行和解的权利;

6、当事人有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

7、当事人有对生效的仲裁书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

首席仲裁员?各方对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是否听清?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应履行以下义务:

①当事人有遵守仲裁庭纪律和程序的义务;

②当事人有如实陈述案情、提供证据、回答仲裁员提问的义务;

③当事人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的义务;

④当事人有自觉履行生效仲裁文书的义务。

首席仲裁员?各方对当事人应履行的义务是否听清?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首席仲裁员:由主审仲裁员主持仲裁庭调查

十、主审仲裁员:现在进行仲裁庭调查。当事人应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反驳对方主张的,也应提供证据(告知有些情形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提供证据应实事求是,不得提供伪证,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十一、主审仲裁员:首先由申请人**宣读申请书,依次陈述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

申委:宣读申请书(略)

主审仲裁员?请问申请人,对你的请求事项及理由有无补充说明

申委:

十二、主审仲裁员:请被申请人进行答辩

被:

主审仲裁员?请问被申请人,对你答辩的主要事项及理由有无补充说明

被:没有补充

十三、主审仲裁员?请第三人进行答辩

第三人:

主审仲裁员?请问第三人,对你答辩的主要事项及理由有无补充说明

第三人:没有补充

(如被申请人提出管辖异议,应告知其在答辩期间提出;如被申请人在答辩中提出反诉,应告知其应于开庭前提出)

十四、主审仲裁员:根据申请人的陈述及被申请人、第三人的答辩,本庭归纳无争议的事实:;争议焦点:

主审仲裁员?对本庭归纳的无争议事实及争议焦点有无补充?有无异议?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

主审仲裁员?结合争议焦点,各方举证质证,由申请人先行举证,每举一份证据,须说明该份证据的来源及证据对象

申:

主审仲裁员?被申请人、第三人,对该证据有无异议

被:

第三人:

主审仲裁员?由被申请人举证

被:

主审仲裁员?申请人、第三人,对该证据有无异议

申:

第三人:

主审仲裁员?由第三人举证

第三人:

主审仲裁员?申请人、被申请人,对该证据有无异议

申:

被:

主审仲裁员:各方是否有证人出庭

申:

被:

第三人:

十五、首席仲裁员:请证人到庭

首席仲裁员:证人,请陈述你的姓名,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并向本庭提交你的身份证件

证人:

主审仲裁员:证人**,你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同时你应履行以下义务:

①凡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②证人应当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证人不得宣读事先准备的书面证言;

③证人应当如实作证,并如实回答仲裁办案人员和当事人的询问,作伪证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证人不得旁听仲裁庭审理,不得与当事人和其他证人交换意见;

⑤仲裁代理人不得同时为所代理案件作证。

主审仲裁员:证人**,你听清楚了吗?

证人: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询问证人时,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式 首席仲裁员:申请证人出庭的一方对证人进行询问

首席仲裁员:对方对证人有无问题提问?

首席仲裁员:第三人对证人有无问题提问?

(由提供证人一方先行询问,如对证人证言有疑问,仲裁庭进行询问,询问完毕,证人退庭,庭外等候,再由双方对证人证言发表意见)。

十六、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双方如有新的证据,应当在庭审后**日内向本庭提交,逾期不能提交的,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本庭下次开庭的时间为**月**日,双方听清楚了吗?

十八、首席仲裁员:仲裁庭调查结束

首席仲裁员:现在开始仲裁庭辩论,辩论应围绕双方争执的焦点进行,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双方听明白了吗?

首席仲裁员?请申请人发表辩论意见

申:

首席仲裁员?由被申请人发表辩论意见

被:

首席仲裁员:第三人发表辩论意见

(第一轮辩论结束后,如当事人请求补充的,应当允许,但要提醒其不要重复陈述)

十九、首席仲裁员:辩论结束

二十、首席仲裁员:现在进行仲裁庭调解

首席仲裁员?请问申请人是否同意调解

申:

首席仲裁员?被申请人是否同意调解

被:

首席仲裁员?第三人是否同意调解

第三人:

(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可以当庭进行,也可以休庭后进行。调解时,可以先由各方当事人提出调解方案,也可以由仲裁庭提出调解方案,然后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首席仲裁员:鉴于被申请人(或申请人)不同意调解,本庭不主持双方调解

二十一、首席仲裁员:双方当事人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协商达成如下调解协议(宣布调解结果),本委将于闭庭后**日内送达调解书。

首席仲裁员:现在闭庭

书: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退庭

(如调解不成)

二十二、仲:现在休庭,稍后继续开庭

二十三、(不能当庭宣布裁决结果的)首席仲裁员:**诉**劳动争议一案,经本庭调解,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本庭将择日作出裁决。

首席仲裁员:现在闭庭

书: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退庭

二十四、(可以当庭宣布裁决结果的)仲:**诉**劳动争议一案,经本庭调解,双方未能达成一致。经本庭评议,现在宣布裁决结果

书:全体起立

首席仲裁员:本案经审理,查明:**。本委认为:**。现裁决如下:**。

首席仲裁员:本案裁决结果宣读完毕

书:请坐下

首席仲裁员:委托代理人如有代理词,请交至仲裁庭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阅读庭审笔录并签字确认,拒绝签字的,记明情况附卷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认为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并由该案仲裁员、书记员签名。

首席仲裁员:现在闭庭

书: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退庭

首席仲裁员:

仲裁员:

仲裁员:

书记员:

申请人:

委托代理人:

被 申 请人:

法定代表人:

法官职业道德规范 篇5

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是正义的化身。法官是社会矛盾纠纷的终局裁判者,在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过程中起着最后一道屏障作用,法官职业道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司法职能能否正常发挥。

什么是法官职业道德?顾名思义,法官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审判工作的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活动中应当具备的与该职业的职能、性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和应当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它是法官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思想情操、品行修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总和,包括政治上的高标准,思想上的高境界,廉政上的高风尚,业务上的高水平以及工作上的高效率等等。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审判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法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政治素质高。具体体现是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制度、国家体制等都有比较清楚的理解,在职业中处处以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的大局出发,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去处理问题。政治素质是政治知识和政治思想二者的有机结合,缺乏政治知识、政治素质就没有基础,政治思想不过硬,政治素质就没有灵魂。换句话说,政治知识是知识素质、政治思想是思想素质。因此,每一位法官都应当不断地深入学习政治知识,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政治思想,也就是说,在这两方面不断地加强修养,政治素质才能不断提高,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表现法官职业道德修养水准,也影响着上文提到的各种“形象”和“社会效果”。

2、业务素质高。具体体现是熟悉、理解国家各种法律、法规。当然,能够达到精通的程度更好。因为执法是法官的根本任务。同时,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各种科学的知识面,知识应当广泛些。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官职业的`能力和水平以及职业的效果。法官的业务素质也存在着一个不断学习和加强修养的问题。实践中,业务素质较高的法官处理的案件,案件的质量就好,当事人对该法官以及所在的法院就信任,容易息诉胜判,进一步说,当事人对法律以及国家的信任程度就增加。这不但树立了法官和法院的良好形象,而且党和国家的形象在当事人心目中增辉,法律也增加了威严,方方面面都有好处。反之,方方面面都受到损害。可见,法官业务素质问题不可小觑。

3、爱憎分明,疾恶如仇。从司法实践看,这驱动着法官如何把握自由裁量权的问题。“法有限,情无穷”。法律不管怎么细,它都授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职业道德决定着法官如何把握自由裁量权,这也是法官除了法律和良心之外,别无其他上司的原因。

4、公正不偏,刚正不阿。司法公正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执法活动内在的价值追求,好的法律制度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执法人。古代人们敬仰的铁面无私的包公,虽然是人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但这正是人们的一种期望,人们所要求的法官职业道德。人们要求法官从其自身职业活动的特殊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凝聚足够的力量,树立足够的权威,不畏权势,顶住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当干预,确保司法公正。

5、忠于事实,执法如山。这是法官职业道德的核心。要说不唯权,不唯上,那么法官只能唯法,就是宪法、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可以参照的规章,除此以外都不能作为一种准绳。不能作为法官职业道德的依据。因为法律是共产党领导下制订的,反映党和人民的利益,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就是忠于党的表现,两者是一致的。当然这里的“事实”是指以依法查证属实的证据为根据的法律事实,而非抽象的客观事实。

6、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公生明,廉生威”,尤其在当前执法环境、社会环境不尽人意的情况下,法官要以强烈的职业使命感来抵制和克服“相对剥夺感”。所谓“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认为自己本应获得的利益没有得到,而被他人或社会“剥夺”了。这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是自认为没有得到公平待遇的不满与埋怨的结合,总觉得自己的所得与贡献比,获得太少了。如果有了这种“相对剥夺感”,心理就会失衡,无疑肩上的天平就会失去平衡,就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法官庭审行为规范 篇6

一、自由裁量权的基本涵义和特点

(一) 自由裁量权的基本涵义

国内外法学界对于自由裁量权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中, 英国法学家戴维·M·沃克给自由裁量权下过一个定义:“自由裁量权指酌情做出决定的权力, 并且这种决定在当时情况下应是正义、公正、正确、公平和合理的。法律常常授予法官以权力或责任, 使其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有时是根据情势所需, 有时则仅仅是在规定的限度内行使这种权力。[1]”这个定义基本上涵盖了自由裁量权的产生、使用原则及使用范围等等, 是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二) 自由裁量权的主要特点

笔者认为, 刑事法律体系中的自由裁量权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自由裁量权依附于主体法律之上。从本质上说, 自由裁量权并不是独立的司法权利, 而是依附于主体法律基础之上, 并在主体法律执行过程中附带存在的权利。换言之, 自由裁量权是对主体法律规定的延伸和拓展, 是在主体法律无法规范所有犯罪行为基础上的补充和完善, 没有主体法律, 自由裁量权便无从谈起。

二是自由裁量权必须在规范的法律制度框架下运行。正如前文所述, 自由裁量权绝不是无序和任意的, 必须要在一定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实施。也就是说,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看似没有约束, 实际上是处于法律制度整体框架之下, 受到法律监督机制制约的, 这一点仅从司法工作实践中就能够清晰地发现。“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已经成为当前司法机关处理违纪违法工作人员的一项主要依据。只有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约束, 才能够充分地保证自由裁量权使用的合理和合法。

三是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有助于保持刑事法律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任何一部法律制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 都会存在结构上、规定上的缺陷, 而且由于法律制度大都是根据一般性原则制定的, 对于个案就不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 这是立法原则本质上的一对矛盾。因此, 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法律一般性和个案特殊性之间的矛盾, 保持刑事法律制度的完整和有效。

二、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笔者认为, 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具有法理学依据和充分的现实必要性, 这点得到了法律界的普遍共识。下面, 笔者就刑事法律制度中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作如下归纳总结。

(一) 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由刑事法律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正如前文所述, 刑事法律制度都是针对社会犯罪各类犯罪行为所进行的一般性惩戒和预防, 因此刑事法律制度所囊括和涵盖的内容越全面, 越容易导致一般性原则的高度凝聚。而与之相对的则是犯罪个案的特殊性, 每一个刑事犯罪案件都有自身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 犯罪手段和犯罪形式也是层出不穷。如果套用刑事法律制度进行笼统地规范, 很容易出现法律制度刚性约束机制所不涉及和不涵盖的领域, 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刑事法律的有效性。通过设置自由裁量权, 法官在执行主体法律的基础上, 可以根据个案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 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刑事法律制度打击犯罪的效果。

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曾经说过, “客观世界上的事物比描述他们的词汇多得多”, 任何法律条文的阐述都不可能完全涵盖所有的犯罪现象, 所以人们达到的事实与愿望之间总是有距离。刑法描述的模糊性, 决定了人们可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作出不同的解释。刑事审判活动中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可以弥补刑事立法的上述局限性。也可以说, 立法的局限性决定了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可以弥补刑事立法的上述局限性。也可以说, 立法的局限性决定了法官刑事自由裁量行为的客观必然性。[2]

(二) 刑事自由裁量权有着存在的客观基础

仅以我国为例,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不同民族之间也都相应地保持不同的民族习惯和思维方式。对于同一种犯罪行为, 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之间的认识各不相同, 因此我国的《刑法》势必要根据这个特点进行相应地调整。如果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将各类犯罪现象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全部进行罗列, 不仅使得刑法篇幅冗长, 而且也违背了我国国情和司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刑法》在制定过程中仅仅就某一类型的犯罪行为进行总体的描述, 并对惩戒这一类型的犯罪行为提出相应的措施, 针对不同地区的民族差异, 则需要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运用自由裁量权进行调整和平衡。

(三) 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维护我国刑事法律前瞻性原则的重要保障

社会永远处于发展进步的进程之中, 刑事犯罪的多样性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对于以打击刑事犯罪和维护社会发展稳定为目标的刑法来说, 势必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相应地调整和完善。但是法律调整完善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其速度和程度永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因此在刑事法律制度中建立自由裁量权, 可以有效地保持法律制度的前瞻性, 在刑法落后于社会发展实际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维护法律的有效性。

三、对于如何规范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一些思考

从现阶段我国法官行使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工作实践来看, 集中存在着自由裁量权使用监督机制不完善、自由裁量权滥用、使用有失公平等等现象, 建立刑事法律自由裁量权规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 提高法律约束机制的作用

为了保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有效行使, 司法机关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自由裁量权约束机制, 提高约束的效力和水平。一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制约机制, 保证自由裁量权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 对现行《刑法》中的自由裁量原则进行细化和量化, 出台司法解释或意见, 规范自由裁量权的使用。

(二) 提高法官依法审理刑事案件的能力

在完善司法监督机制的同时, 还需要有效地提高法官依法审理刑事案件的能力。司法机关要加强对法官的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 提高依法审理刑事案件的能力, 特别是一些新近出台的司法解释等要加强学习。此外, 还要进一步提高法官的职业道德水平, 及时纠正各类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违纪违规行为, 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 建立法官工作效能考核机制, 将自由裁量权的使用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并将其与职务晋升等挂钩, 从源头上杜绝自由裁量权滥用现象的发生。

摘要:刑事自由裁量权是各国刑事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规定, 我国《刑法》中同样为法官提供了自由裁量的空间和权利。但是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必须要遵循公平、正义和守法等原则, 法官在使用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性规范予以制约, 否则自由裁量权就有可能成为破坏社会主义法治公共正义原则及滋生司法腐败的温床。文章首先论述了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内涵, 并总结了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最后总结和归纳了如何有效规范我国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 从而为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刑法,自由裁量权

参考文献

[1]王琼.法官自由裁量权之法理分析[M].法律出版社.2011.

上一篇:2024年大四师范生实习总结下一篇:医药物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