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实务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2篇)
为了提高我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经市政府同意,我市于七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广州天麓马术俱乐部举办了为期5天的全市企业领导应急管理培训班。培训由“第一反应”应急管理教官团队进行授课及指导演练。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
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落实各自承担的专 2
项预案,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面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遇事不乱。第五,积极开展应急宣传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应急专题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专题教育及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培训,全面提升应对管理水平。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学习、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第一,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突发事件预警的起点。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通过模拟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众培养危机意识。第二、建立具有分权性质的危机管理体系。现在的突发事件多具有跨区域、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高度流动性,但政府在应急管理上,应多发挥地方和基层的作用。因为,分权的政府不仅能促使政府管理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转变,使之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并产生更强的责任感和更高的效率;而且,随着公民对公共政策需求回应性的提高,社会治理多元化的需要,政府建立分权性 3
质的应急管理体系也成为可能。第三、稳定社会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公共危机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并由此带来社会心理的脆弱,所以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保持原有的社会运行轨迹是首要的选择。在此过程中,信息公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一方面可以缓解危机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使公众了解真相,祛除恐惧,消除伴生流言、恐慌等副效应,起到稳定社会、恢复秩序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处理成本。
应对突发事件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大家共同的事情。只有政府与公众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充分做好了预防、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建立健全了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了预防、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安定、和谐美好,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才能平安幸福。
关键词:应急管理,培训体系
应急管理培训体系是通过一个有效完整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来保证应急培训行为有效或应急培训工作绩效的综合、复杂的系统。根据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及应急培训的需要, 应急管理培训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急管理培训组织体系
指应急管理培训组织的结构设置, 它包括培训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组织流程、培训部门人员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等。通过培训组织体系,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需要确立培训目标;调查培训需求;依据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任务, 制定长期、中期、短期培训计划。根据实际需要及工作重点, 调集培训对象;根据不同的培训任务和培训对象, 指派具体承办单位负责培训任务的实施并监督落实;培训评估结果的跟踪与运用。培训组织体系是培训的基础, 是实现培训工作的载体。
在省一级层面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公务员局) 、省应急办和省行政学院联合进行培训需求调研与分析, 共同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培训规划及年度培训计划。具体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公务员局) 负责调训学员, 省应急办负责业务指导, 以省行政学院为主体承担具体的培训任务, 使培训组织与管理相对集中。
二、应急管理培训课程体系
应急管理培训对象主要限定于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具有明显的行业性特征。培训目的是使学员掌握如何预防、处置应急事件、如何进行善后处理或灾后重建。因此以应急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提高职业应急管理能力作为课程目标, 通过分解通用职业能力和各主要领域专项职业能力来设计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从事应急管理工作人员通常具备的能力包括:问题判断能力、优先排序能力、合理分工与委派能力、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沟通协调能力、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与快速决策能力、危机沟通能力等等。围绕这些能力制定各主要领域应急管理职业规范, 形成职业能力框架, 再针对不同的能力要求设计培训课程, 就能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使培训有的放矢, 学以致用。
基于职业能力框架, 覆盖应急管理的各个流程及不同专业领域。应急课程主要有国家安全保障、行政机关的危机管理、危机协调与沟通、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干预、灾难现场的文化遗产保护、交通与食品保障、重要基础设施的保护、应急管理策略执行方面的领导与管理。
应急管理培训课程开发即要与教师培养、方法运用、工具使用结合起来, 实行系统开发。更综合考虑学员因素, 稳步创新。
三、应急管理培训方法
在培训方法方面, 各国应急管理培训机构既有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模拟演练、专题研讨多方式结合为基本培训模式。
(一) 课堂讲授。
通过现场讲授、自学、远程网上学习等方式获得。一些基础课程内容以自学为主可以通过远程培训课程来实现。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学习安排来自于政府、社会和高校教师现场讲授。一些经验分享课程都是聘请外部专家以讲授的方式授课。传统的教室内课程, 教师仍然是传统的教授、讲师,
(二) 案例教学。
是对已有的案例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原因, 分析对策。使学员从间接经验中学习和借鉴经验教训。
(三) 模拟演练。
通过亲身参加演练, 通常是桌面推演、指挥部演练来提高学员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模拟演练首先针对风险较大的各种灾难设置一个场景, 给定时间、地点、灾情、任务, 学员组建应急管理行政指挥中心, 面对灾情, 要在一定情景中进行危机决策与协调。学员分角色扮演各部门应急管理行政指挥中心人员与策略执行中心人员。演练时的工作任务就是学员在应急管理中的工作职责;演练的流程就是正式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包括:
1、桌面演练:
这是节奏可灵活掌握、对学员压力不大、重点使学员熟悉领导角色和危机、处置程序较为“舒适”的演练。这类演练通常用于初级培训。
2、指挥部演练:
这是模拟应急管理指挥部工作的演练。德国应急管理学院的二级课程就是以指挥部框架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构成。
(四) 专题研讨方式。
通过研究工作中的问题, 如本单位应急预案的问题等, 来达到既解决问题, 又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应更多采用互动式课堂教学和任务导向的小组学习等培训方法。互动参与课程中, 教师就是咨询专家;
(五) 练战结合方式。
应急管理培训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培训要求与实际工作更好地融合, 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最佳领域。这就需要拓展视野, 打破学院与现场的界限, 把实际工作与培训工作通盘考虑。把培训与演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把培训工作作为政府应急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与应急指挥中心合作开展现场培训。要充分利用政府的应急指挥平台, 开发基于指挥平台的演练课程, 使演练更加具有实效。同时, 努力把培训与演练、预案修订、工作研究等结合起来。走出教室到户外去的活动课程,
四、师资队伍管理与建设体系
培训师资采取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构成模式。应急管理工作的独特性决定了培训不仅要关注与应急相关的一般性理论知识的传授, 还要注意到针对某一类突发事件的专业性指导及应对中的经验技巧的传授。专家级官员, 还有一些是应急管理领域的专家。危机新闻发布课程就聘请有过记者经历的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来授课, 比如危机心理干预就聘请负责危机心理干预的官员来授课。这样的师资结构有利于把应急管理的实际问题与实战经验带到培训中来,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探讨问题专业深入, 使得培训学员在应急管理观念、视野、技能上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培训效果较好。
专职教师同样都需要经过培训, 并有着丰富的应急管理实践经验, 既要承担某些培训课程的讲授与研讨, 同时又担任培训班次的管理者。
五、应急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从培训结果中收集数据, 并将其与整个组织的需求、目标联系起来, 以确定培训项目的优势、价值和质量的过程。简言之, 就是从多个层面的培训结果中来考量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一般包括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和结果评估等四个层面。
从培训评估来讲, 它是与培训方式相对应的, 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考试、报告、答辩等方式, 应采用一种基于演练的评估方式, 建立培训质量评估机制。
六、应急管理培训支持体系
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个部分, 软件系统是应急培训管理的流程、政策以及制度等, 这是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行动依据;硬件系统是培训的场地、设备、工具、培训费用支持、教材 (案例) 准备等, 是应急管理培训展开的物质保障。
关键词: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应急培训
引言: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还缺少相应的经验,同时在人才的培训体系、方法和内容上还不够成熟和完备,在学科的布局和安排上面也存在着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应急管理人才进行培训,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来为我所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
一、应急管理人才培训的体系构成
采用应急预案能够应对那些突发事件,从而采取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应急预案即使再完美,依然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执行的能力。通过对应急管理人才不断的进行培训,能够快速高效的提高他们的能力。应急管理领域涉及到众多学科,具有应用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特点。要想对人才的培养进行对症下药,就需要了解到完善有效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构成。在广泛的吸收和引进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我国特有的特点,构建应急培训体系应该包括组织体系、课程系统、效果评估体系、师资队伍的管理及建设和支持体系等众多内容。只有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体系,才能够快速高效的处理突发事件。
二、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现状
(一)培训的组织体系情况。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需要完整的系统组织体系来保证。其中,组织的主体是指我国的那些培训的管理主体;实施的主题是指那些具体的应急管理培训主体。我国当前的培训组织体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多种培训体系并存的局面,但是他们之间的联动协调性差、对于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对于基层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特别薄弱等。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不完善直接限制了应急人才能力的提高。
(二)培训内容体系情况。(1)培训内容不完整。应急管理往往涉及到众多学科内容,就目前的应急管理培训来说,虽然在整体宏观中进行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培训,但是依然存在着培训内容不足,涉及面不广的缺点,虽然也有相应的培训机构对培训的内容进行专门的设计和提供了相对集中的专业培训,但是其培训效果依然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2)培训方式比较落后。目前的培训方式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授课、报告和讲座等形式为主,虽然也逐渐的引用案例分析和情境的模拟等,但是受到相应技术方面的限制,导致了这种培训方式还没有进行广泛的推广。要积极主动的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为我所用,不断的采用先进科学的培训方式来进行培训。(3)培训效果评估不够完善。培训效果的评估往往采用传统的如考试、答辩和报告等方式进行,这些效果的评估往往不够全面,无法对人员、组织、规划和领导力等进行全方位的洞察和了解,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以期设计出较为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方式,更好的检验培训的效果。
(三)培训配套体系的建设情况。(1)硬件平台配套不足。我国虽然也建立了相应的培训基地和模拟演练中心等,但是其硬件的配套依然存在着众多不足,往往是缺乏专门的应急培训规划、同时没有进行相应培训资源的整合,只是将培训局限在政府体系的内部进行培训,对于那些比较专业的技能培训时,往往是缺少了针对风险管理和危机沟通等内容的支持。(2)软件开发缺少高质量的教材。国内虽然已经出版了不少教材和著作,但是与应急培训的需求相比,缺乏相应高质量的教材,同时也没有针对不同对象需求的教材。(3)师资力量薄弱。我国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所需的师资力量主要是专职教师、业内专家和政府的相关领导等。总体来看,师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的很少,培训效果大打折扣。(4)资金缺乏保障。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和城市已经有了专门的资金来进行应急管理人才培训的研究、规划和实施,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依然缺乏相应的资金,同时也缺乏对于系统化的培训工作所需的资金支持。
三、完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分类分层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模式。(1)专业研究人员的培训。通过对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应急管理培训,能够充分的发挥车这些专业研究人员的优势,发挥他们的特长,进而参和制定应急管理的决策和危机的处置,为应急管理的决策来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的参考。(2)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应急管理培训,能够提高他们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加强全社会的科普宣传。我国要采取多种形式来不断的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要普及公众的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和自救互救的知识,不断的提高公民的能力。
(二)设定科学的应急管理培训内容。从国际的发展趋势来看,应急管理正在逐渐的向着全面综合和全流程的应急管理方向发展着,涉及到众多知识,需要综合的应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学科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应急管理培训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同时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及能力的需求进行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在贯彻落实国家和党相关方面的应急管理指示精神,同时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文件,要了解国内外的管理经验,熟练的掌握应急的预案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旨在通过培训,来不断的加强对于宏观方面的认识和管理,不断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应对能力。
(三)培训的保障措施。(1)强化培训组织和实施机构间的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来为我所用,要重视培训组织和实施机构之间的合作,充分的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充分的发挥出各自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培训优势,加大对于应急管理培训的投入和研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2)提高培训师资力量。要不断的加强和重视教育培训者自身能力的提高,不断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和培训能力。同时要加强机构和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的组成一支具有高水平和跨学科的培训队伍,同时在此基础上,组建应急管理的研究和培训机构,不断的提高培训教师的水平和提高应急管理人才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3)建设标准化的教育培训体系。我国的应急管理人才培训起步晚,同时不同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师资力量、知识水平和教材资料等方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家要不断的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要不断的明确应急管理人才培训的师资队伍、教材资料和资金等,建立规范的培训机构和应急培训资质证书等,不断的促进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4)健全培训配套设施。在应急管理人才培训的过程中,要尽量的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从而尽量的来模拟现实的场景,力争达到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效果。应急管理培训配套设施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硬件设施可以借鉴美国灾害公园建设的经验,模拟突发事件的场景,在软件设施方面,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各种案例进行模拟指挥及教学,不断的从理论和实践的方面提高应急管理人才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总之,要想不断的促进和提高我国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体系,就需要不断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吸收和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我所用,不断的促进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澜, 王郅强,彭宗超,周玲.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应急管理,2011,(08).
一、培训基本情况
培训期间学习了《芦山地震应急响应情况》、《地震观测与预测预警》、《地震灾害及处对策》、《地震救援案例介绍》、《地震灾害现场评估》、《灾害救援医学的现状与展望》、《国际应急管理体系概论》、《新闻媒体的应对》等课程,最后进行了应急预案推演模拟。本次培训的教官都是来自国家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专家,都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上课的过程中,结合大量实例,讲解了目前防震减灾工作所处的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整个培训安全顺利、效果明显、受益匪浅。
二、个人主要收获
一是重新认识目前防震减灾工作的环境。首先是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接处,地质形势复杂,地震、地质灾害频繁,对我们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是目前我们的防震减灾工作处在一个很关键,也很微妙的时期,群众对我们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处在底谷,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第三是了解了地震预警的原理以及目前全球地震预警的发展形势,对防震减灾工作有了总体的定位与把握。
二是认识到了震灾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地震监测预报是基础、震灾预防是核心、地震应急救援是关键。只有把震灾预防工作做好了,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才能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为我们的地震救援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此次芦山地震中,汶川地震后的新建建筑、抗震加固建筑基本完好或破坏较轻,学校、医院等公用建筑没有明显倒塌现象,和国内同等级别、相同类型地震相比人员伤亡相对较轻。
三是认识到了应急救援第一时间的关键性。此次授课的武警总院的救援专家给出了一个救出时间与存活率的统计数据图,30分钟内救出的人员存活率高达91%,1天内救出存活率为81%,第二天和第三天救出人员的存活率都超过30%,而第四天救出的存活率仅为19%,第四天以后救出的人员存活率更低。而地震发生的突然性,导致外地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的时间往往是地震1—2天以后。救援的第一梯队主要是当地的救援力量以及受灾群众的自救互救。
四是认识到了地震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培训最后一天模拟了地震应急预案的推演,全体参加培训的五十名学员分别模拟重灾区、轻灾区、外授省、中央四个组对预案进行了推演。通过推演认识到应急预案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有的防震减灾投入水平,使预案科学、实用、方便、具体、可操作性强,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是认识到了补充救援装备与进行专业培训的紧迫性。破坏性地震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地震救援中如果没有专业的救援装备,仅靠人力是难以在倒塌下来的建筑物废墟中开展救援工作的。培训工作的不足,容易导致在地震应急救援中缺乏相关知识而无法开展工作。在汶川地震中,有些省的救援队伍5月14日就到达了地震现场,但是因为对地震应急救援知识的匮乏,在几天的救援工作中没有救出一个人。缺少培训,即使有专业救援设备,面对废墟也将不知道如何使用。缺乏培训,很可能会导致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甚至引起更大的灾难。20XX年2月22日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发生6。3级地震,其中一座没有完全倒塌的大楼内被压埋了大约30人,并且确定这些人大部分都活着,但是在救援的过程中,救援人员没有注意到楼下的煤气管道破裂,煤气泄露,救援中产生的火花引燃了煤气,整个大楼瞬间就被大火包围,所有被压埋人员全部被烧死在楼内,无一幸免。如果救援人员经过相关的培训,掌握了相关知识,这种悲剧很可能就会避免。
三、思考与建议
结合几天的培训,对我市目前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思考,疏理出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扩大救援队伍。目前我市已经成立了三支地震应急救援队伍,但范围偏小,专业不全。下一步要在现有救援队伍的基础上,向卫生、交通、电力、通信、水力、燃气、化工、矿山、民生部门以及救援志愿者队伍扩展,把现有应急抢险队伍尽可能的纳入到防震减灾救援队伍中来,把地震应急救援作为各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是认真开展培训,特别是专门针对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的培训工作。可邀请地震地质、应急救援、建筑结构、消防等方面的专家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
三是进一步修订地震应急预案。科学、完善、可操作的预案可使抗震救灾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灾害损失程度。在修订预案的过程中,各部门(单位)要根据各自所担负的工作职责,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一、学习感悟
第一,内容丰富。本次培训的主题是“云南省**州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而培训课程十分丰富、全面,我州62名学员(其中:厅级领导3名、正处级干部3名、副处级干部28名、科级干部28名,妇女干部5名、少数民族干部21名)先后聆听了九位教授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领导者的法治思维》、《充分发挥信访和法律调控手段解决当前存在的群体性事件》、《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中国应急管理形势、任务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突发事件情景构建与预案管理》、《系统科学与哲学思维》、《国外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和《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提升》等多方面的知识。课程设置科学,有宏观、有微观、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教学案例生动、具体,可以说是门门丰富,堂堂精彩。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帮助学员全面领会所学知识,这次培训还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操作教学,先后安排了《桌面推演》、《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现场操作教学》和《结构化研讨》等课,对理解、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帮助很大,深受启发。
第二,方式灵活。本刘锐教授所讲的《领导者的法治思维》,以深入浅出的道理、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解了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规则性思维、合法性思维、程序性思维、权义性思维和权责性思维等五个方面的法治思维能力。让我深入了解规则性思维要求先立规矩后办事,立好规矩再办事;合法性思维要求合乎法律文本的具体规定,合乎法律的目的、原则和精神,正确对待“坏法”;程序性思维要求要有程序,并且程序应正当;权义性思维以权利、义务为工具去审视、调整社会关系,处理社会矛盾,认真对待权利,切实履行义务;权责性思维要求有权必有责,权责要相当。马宝成研究员所讲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他自己的独到见解,让我对治理理论的兴起和基本内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及其主要对策等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使我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充满了信心。李雪峰教授的《桌面演练:食品安全应急》,让我了解桌面演练方法,不仅使我积累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处理经验,而且让我提升了突发事件形势研判能力和决策能力。张志和研究员所讲的《传统文化与领导干部的文化修养》,让我深感到,作为当代领导干部不仅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要了解西方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知识,而且深知当代领导干部比古代官员的眼界更宽阔,理应具备更高的文化修养;特别是使我真正领会了总书记2013年12月5日在山东考察时对文化作用的重要指示:“文化作为国家系统中的协调性机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决定了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建立一种什么联系、形成什么结构、具备什么功能。文化发展是中国系统发展的重要环。”提高文化修养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位置和发展形势,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当代的领导应以开放的心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提高文化修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搭配得当。为提高学员的知识面,在培训期间还安排到国家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现场教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考察国家博物馆:让我回望时间长河,中国共产党初创时仅有50多名党员,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九十四年间已发展党员8779.3万余名。党的一大通过纲领把党的名称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正式写进党章,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才能给人民带来翻身解放的希望,也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二、学习收获 回味这十天的学习,心中的收获颇丰。具体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点:“非常难得、非常庆幸”。
首先是开阔了视野。首都北京是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枢纽,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北京又是中国最大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有中国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和号称硅谷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每年获国家奖励的成果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北京也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2000年调整后高等院校59所,其中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都是全国最著名的学府;北京还拥有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在内的24家图书馆,门类众多的博物馆超过百家。这次在北京举办异地专题培训还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现场实践教学,从而开阔了视野。
其次是丰富了知识。通过这次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州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使我了解治理理论的兴起和基本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和主要策略;了解了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规则性思维、合法性思维、程序性思维、权义性思维和权责性思维等五个方面的法治思维内容;深刻领会了加强应急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建设,必须建立科学的应急响应制度,加强应急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开展综合宣传教育工作。
其三是更新了观念。观念的更新往往决定了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这次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首期**州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不仅是现代知识的传授,意义更深的是思想上的碰撞和观念上的洗礼和更新,更是观念上的输送和智力上的有效扶持。加强地方与院校的合作培训,是有效扩宽干部知识渠道、开阔干部视野,不断提高自治州各级各族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州委人才强州战略,进一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更新观念、提升素质、强化能力,增强加快**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的具体体现。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参加学习,不仅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巩固转化学习成果;而且进一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作为一名人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不仅更新观念,讲学习、讲政治、讲纪律,而且要增强“学习意识、责任意思、担当意思、法律意思、政治意识”,推动**州人大工作的提升,从而推进边陲**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新需要。
一、单选题
1.工作时间内着()工装,非因工作需要,外出时不得穿着工装。
A.企业统发B.物业项目服务机构统发C.本部门规定D.本岗位规定
2.引导客人时,应保持在客人左前方()的距离,步伐与客人一致。
A.1-2步B.2-3步C.3-4步D.4-5步
3.家政服务人员敲门进入客户家中前,先穿好鞋套,按门铃或敲门()声(敲门声音应适中),若没有应答,应等候10秒钟左右进行第二次按门铃或敲门。
A.3B.5C.6D.8
4.物业项目服务机构的联动制度中应规定()是各部门的核心,起到核心枢纽的作用,负责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业务交流、督促检查、回访反馈。
A.经理办公室B.工程维修部C.监控中心D.客户服务中心
5.物业项目服务机构的联动制度规定各业务部门的相互(),如秩序维护员巡逻时,还应承担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报告,承担物业保洁质量的监督等;保洁服务时也要兼顾绿篱、绿地的清洁,承担公共部位设备设施安全隐患的报告义务等。
A.沟通与交流B.交流与监督C.沟通与监督D.监督
6.物业项目服务机构的会议制度要求对外联系中应建立与业主委员会()。
A.联合会议制度B.协调会议制度C.联席会议制度D.协商会议被制度
7.物业项目服务机构要求各业务部门按规定按时上交周报、月报、年报,物业项目服务机构经理通过阅批周报、月报、年报,掌握各业务部门工作动态,实施高效的动态管理,及时下达指令,减少工作疏漏。这是执行()
A.工作报告制度B.工作联系制度C.重大事件报告制度D.财务管理制度
8.建立物业管理工作联合巡查制度、建立物业管理工作联系制度与建立物业管理工作考核制度是物业项目服务机构建立()的途径。
A.内部检查制度B.外部监督考核机制
C.内部审核管理办法D.管理评审管理办法
9.考核物业经理执业信用、物业服务企业资信每年()次,年度汇总。
A.1B.2C.3D.4
10.物业项目服务机构一般会建立《物业项目服务机构员工培训制度》、《员工培训管理程序》《员工考核制度》等保证()的实现。
A.员工激励制度B.培训考评制度C.技能考核制度D.内部检查制度
11.员工激励制度对员工的激励与要体现()。
A.机会均等B.过程均等C.程序均等D.结果均等
12.当物业管理区域内发生因人为、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重大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事故,以及因物业管理不善,严重影响业主和使用人日常生活,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时,物业项目服务机构应在公司规定的第一时间内报告公司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处置,由公司根据重大事件等级分别向市、区(市)县房产管理部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专业单位报告。这是物业项目服务机构的()所规定的。
A.工作报告制度B.重大事件报告制度
C.外部监督考核制度D.外部监督考核制度
13.物业项目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公司应明确物业项目服务机构经理的财务管理权限,实行()
A.财务报告制度B.财务预算制度C.财务报批制度D.财务核销制度
14.为物业项目服务机构与业主和使用人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拉近业主和使用人与物业项目服务机构的感情距离,一般是通过()来实现的。
A.对外联系制度B.联系会议制度C.工作报告制度D.文化活动制度
15.戴白手套擦摸或用白色餐巾纸擦拭检查部位1米的距离,应达到无灰尘、污迹的。这是日常保洁工作检查“三检”手段中的()。
A.视检B.拭检C.手检D.嗅检
16.根据国家《全国城市文明住宅小区达标考评实施细则》的规定,住宅小区人均公用绿地应达到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平方米以上
A.0.5B.1C.1.5D.2
17.对原有物业的承接验收,其交接双方是()。
A.物业服务企业与开发商B.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或业主委员会
C.物业服务企业与物业服务企业D.开发商与业主或业主委员会
18.对资料验收中发现的资料不全,不真实、不合格等问题,()应当将问题逐项记录在《承接查验资料遗留问题登记表》中,交开发建设单位人员签字确认,并积极同开发建设单位协调补齐相关资料。
A.物业服务企业B.物业项目服务机构C.工程维修部门D.承接查验小组
19.房屋本体硬件承接查验要求达到平整牢固、接缝密合、色泽均匀、油漆完好光亮,是指()。
A.楼地面B.内墙面C.顶棚D.木地板
20.对公共配套设施中路灯、装饰灯的承接查验要求达到()。
A.安装牢固,完好无损,工作正常。
B.安装牢固,标识清楚。
C.安装牢固,照明充足,标识清楚,安全防护和排水设施良好。
D.安装牢固,配件齐全,标识清晰,完好无损。
21.型号、数量与移交清单相符,工作状态良好;标识清楚,设备表面油漆完好无损,安装牢固,无渗漏现象;机房配置完整。是对()承接查验的要求。
A.供热设备B.中央空调设备C.给排水设备D.消防监控设备
22.接到客户投诉后要迅速调查核实客户投诉的事实,并对投诉问题进行分析,梳理造成投诉问题的主客观因素,查找被投诉问题的症结原因。是客户投诉处理思路中的()。
A.接诉B.辨诉C.析诉D.处理
23.无理投诉的客户通常情绪激动,常因急于表达反而辞不达意,所以必须()听其叙述,也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准备。这是在客户投诉处理技巧之一。
A.耐心B.先听后讲C.讲话语调要注意D.寻找客户喜欢谈的话题
24.在听客户讲述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注意重要细节,通常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好处。这是客户投诉处理的技巧中的()。
A.耐心B.细心C.悉心D.不要和客户在细枝末节上纠缠
25.在客户表达混乱或语无伦次时,要有礼貌地截住客户谈话,弄清主题和要求,也可以重新组织谈话或转换话题。这是客户沟通的()方法。
A.倾听B.交谈C.提问D.转换
26.主动上门沟通、建设服务网站、开辟各种宣传园地、开展文化活动、有效的处理业主投诉是客户沟通的()。
A.方式B.方法C.途径D.渠道
27.地面装修不要凿除原水泥层,只允许凿毛。铺设装修材料不得超过楼板负荷,大理石厚度不得超过()厘米。
A.5B.10C.15D.20
28.浴室内安装燃气热水器必须采用强排式,且其排气管不得超出外墙()厘米。排气管不得排入烟道或管井。
A.5B.10C.15D.20
29.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超过设计标准或者增加楼面荷载的,应当经()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
A.原开发单位B.原设计单位C.原建设单位D.物业服务企业
30.改动卫生间、厨房间防水层的,应按照防水标准制订施工方案并做()。
A.通水试验B.渗水试验C.漏水试验D.闭水试验
31.不得在()钻孔开洞,禁止在阳台向外突出安装卫星接收器、晾衣架。
A.内墙B.外墙C.承重墙D.非承重墙
32.装修期是指装修过程的完结时间,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个月。
A.2B.3C.4D.6
33.公共安全防范管理作业程序中规定,秩序维护员应按时交接班,接班人员应提前()分钟到达岗位。
A.5B.10C.15D.20
34.在住宅小区入口岗,应禁止()吨以上的货车(搬家等特殊情况除外)、大型客车以及载有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品的车辆进入。
A.2B.2.5C.3D.3.5
35.员工防火职责中要求员工要认真学习消防知识,掌握常见器材的正确使用操作,做到()。
A.四有B.四保障C.四懂四会D.四有四保障
36.适用于可燃固体、扑灭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和带电设备等电气火灾的灭火器()。
A.二氧化碳灭火器B.泡沫灭火器C.1211灭火器D.干粉灭火器
37.消防安全三级检查制度中规定一级检查由公共秩序维护部指导、监督各部门组织实施。要求员工每()对本岗位本地段消防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排除火灾隐患并及时上报。
A.日B.周C.月D.季
38为确保维修、值班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设备安全而设的挂牌标识为设备设施标识中的()。
A.设备标识B.线路标识C.状态标识D.警示标识
39.投诉危机事件中接受采访时,回答攻击性提问,要表现处欲加之罪的冤枉,或指出其子虚乌有,并加以更正,千万不要采取对抗的方式,要向采访者提供故事进行()。
A.忍让B.回避C.化解D.容忍
40.要采用设置垃圾桶(箱),采取垃圾分类、袋装的方法集中收集垃圾;清运垃圾要及时,当日垃圾()。
A.时时清B.日日清C.及时清D.当日清
答案:
1.D2.B3.A4.D5.C6.C7.A8.B9.D10.B
11.A12.B13.C14.D15.C16.C17.B18.D19.D20.A
21.C22.C23.A24.B25.C26.C27.B28.B29.B30.D
31.B32.B33.B34.B35.C36.D37.A38.D39.C40.D
二、多选题
1.入住服务与管理程序的内容有()。
A.验证登记B.房屋验收C.收缴费用D.领取钥匙
2.“五定”,指卫生保洁工作要做到()。
A.定人B.定地点C.定时间D.定任务E.定工具F.定质量
3.绿化养护管理的质量标准包括()。
A.树木生长茂盛,无枯枝。
B.树形美观完整,无倾斜。
C.绿篱修剪整齐,无缺枝。
D.花坛平整清洁,无缺损。
4.物业项目服务机构内部管理中应建立例会制度,如物业项目服务机构的()。
A.每周例会B.每日晨会C.每月例会D.年度会议
5.为保障物业管理区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保证建筑楼宇的正常使用功能,物业服务机构应制定巡查制度,其中建筑楼宇巡查的内容包括()。
A.安全隐患的巡查B.公共设施设备安全完好状况的巡查
C.装修违章的巡查D.消防违章的巡查
6.物业项目服务机构基本工作制度包括()。
A.培训考评制度B.会议制度C.应急制度D.员工激励制度
7.公共安全防范的内容包括()。
A.门卫值守B.守护服务C.巡逻防范D.监控服务
8.电梯的承接查验的内要求达到()。
A.设备型号、数量与移交清单相符,运行平稳,安装符合规范
B.有电梯运行准运证
C.机房设置合理,配件安全,标识清楚,表面光洁平整、明亮
D.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标识清楚
9.客户沟通的原则包括()。
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尊重原则
10.装修管理的范围包括()。
A.室内装修B.外观装修C.施工管理D.装修责任
11.物业项目服务机构职责范围中规定管理与服务的内容有()
A.在物业接管后,协助相关方解决物业遗留问题。
B.对房屋精心维修保养,提高使用性能。
C.掌握业主和使用人信息,保持与业主委员会、业主和使用人的有效沟通。
D.对物业设备设施精心维修保养,提高性能,确保安全运行,使设备保值。
12.住宅区物业经理的主要职责为()。
A.听取业主委员会、业主和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和完善管理服务。
B.对业主之间、使用人之间及业主与使用人之间在物业使用中发生的争议进行制止。
C.明确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住宅区物业管理服务人员的行为,及时处理管理服务人员的违规行为。
D.依照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约定,组织落实人员做好住宅区内楼宇管理、日常维修、清扫保洁、绿化养护、门卫保安、卫生消毒、车辆管理、依法制止违规装修和违章搭建等具体管理服务工作。
13.与客户讲话时的要求是()
A.在客户讲话时应始终面带自然微笑B.语速不可太快,使对方能够听清楚
C.注意音量,不要把唾沫喷到客户脸上D.禁用不雅之语。
14.问询接待服务应掌握并备有的查询资料有()。
A.物业管理区域服务功能、区域的划分及布局
B.物业管理区域周边地区的交通、商店、娱乐场所、银行
C.物业管理区域各类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
D.物业管理区域客户和使用人电话分布情况
E.航班车次、公交线路资料等
15.客户报修项目分为急修项目和一般项目,以下属于急修项目的有()。
A.物业公共部位、共用设备、公共设施损坏发生危险B.水卫设备零件损害
C.因室内线路故障而引起停电和漏电D.各类钢、木门窗损坏 E.因水泵故障和水管爆裂造成停水和龙头严重漏水F.屋面渗漏水。
答案:
1.A B C D2.A B C D F3.A B C4.A B C D5.A B C D
6.A B C D7.A B C D8.A B C9.A B C10.A B C D
1月20日我带领大家学习了“作业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程序”,针对作业处业务开展内容,及施工时作业环境学习了作业人员高处坠落应急处置、作业人员受限空间中暑窒息应急处置、管道清管器卡阻应急处置、车辆交通事件应急处置。再次的学习是为了提高作业处施工作业中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
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每名职工都需要学习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熟练掌握应急救援程序及救援知识,在事件发生时,保持冷静的头脑,不慌乱,学会科学的施救听从指挥,不擅自行动,不盲目施救,更要注意在抢险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在事件发生时还要学会如何保护自身的安全。
应对突发事件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大家共同的事情。大家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充分做好了预防、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提高了预防、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们的工作生活才能变得更加安定、和谐美好。
我很荣幸被公司选派参加本次由市旅发委组织的应急救护培训班学习。通过为期两天的学习,使我了解了基本的救护知识和技能,在关键时刻能够自救和给他人提供帮助,挽救生命。
培训开始,省红十字会老师向学员讲述了红十字会起源和运动的基本原则。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现场救护新概念、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心肺复苏基本操作步骤、人工呼吸、创伤救护技术及急救的原则、目的、程序、自我保护等多方面的知识。培训中,老师以理论知识讲解和模拟示范为主,利用人体模型对心脏复苏、人工呼吸的救助程序及操作步骤进行专业、标准的演示和对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进行现场示范,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学习应急救护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同时,让我明白了应急救护对于挽救伤病员的生命,防止其伤病恶化和促进伤病员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加这次应急救护培训中,我感受到培训的重要性,原本以为很容易的事情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会手脚忙乱、忘这忘那、总是要遗漏一些救护要点。最后,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勤问极练,顺利通过老师的考核。这次针对性强和现实指导意义广泛的应急救护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受益匪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危难时刻能有效自救互救,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害程度, 规范了应急救护行为,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让我对应急救护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今后我愿积极把所学到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教授给身边的同事、朋友及亲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这项急救技能。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及各种危险,我将运用所学的救护知识和技能,第一时间正确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保护自己,帮助他人,为社会做一点贡献。
黔东南州黔岭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学员:
为了预防公司事故的加大,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根据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事故、灾害类型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并建立培训档案,记录人员接受培训的情况。
2范围
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救援队伍及其所在单位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每年不得少于两次,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安排承担应急救援工作。
3应急救援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应急救援预案
(三)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应急装备、工具操作规程
(五)异常情况的鉴别和紧急处置方法;
(六)自救、互救知识
(七)应急通讯联络方法
(八)应急救援案例
4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和方案,明确应急演练种类、范围、目标、时间、参加人员、评审人员等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队伍每年组织应急演练不得少于一次。
5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总结应急演练情况,编写应急演练书面报告,落实改进措施,并将方案、改进措施和总结报告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6应急救援队伍应当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值班电话,安排带班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24小时值班、备勤。
新法下员工关系管理与人力资源疑难问题处理操作实务高级研讨会
【课程编号】:MKT010635
【课程名称】:新法下员工关系管理与人力资源疑难问题处理操作实务高级研讨会
【所属类别】:劳动关系管理培训 | 人事管理培训
【开课时间】:2013年03月18日 到 2013年03月21日 北京 1800元/位
2013年03月20日 到 2013年03月26日 成都 1800元/位
2013年03月21日 到 2013年03月26日 南宁 1800元/位
2013年03月22日 到 2013年03月28日 海口 1800元/位
2013年03月29日 到 2013年04月03日 杭州 1800元/位
2013年03月29日 到 2013年04月04日 昆明 1800元/位
2013年04月12日 到 2013年04月18日 深圳 1800元/位
2013年04月19日 到 2013年04月25日 成都 1800元/位
2013年01月25日 到 2013年01月28日 北京 1800元/位
2013年01月18日 到 2013年01月24日 昆明 1800元/位
【Tel 说明】:O二七(五111 九九二六)
【课程说明】:本培训课程全年循环开课,如有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其他开课城市】:南宁 哈尔滨 深圳 北京 海口 长春 西安 桂林 昆明 重庆 长沙 厦门 贵阳 南京 银川 西宁 乌鲁木齐 拉萨 大连 呼和浩特 杭州 成都 张家界
【课程关键字】:员工关系管理培训
课程背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于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最高人民法院近期也将出台《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就竞业限制、经济补偿、末位淘汰、外国人就业等劳动争议案件审理适用法律作出了18条最新的规定。由于不专业,不规范的人力资源操作所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年年在大幅度上升.不仅对企业的劳动用工带来了很大的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也大幅增加.用人单位如何进行员工管理,在日行管理中有哪些常见误区?企业如何制定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如何结合企业规章制度对员工加强管理?因员工关系管理不善引发劳动争议的种类和解决方法?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
参会对象:
各企事业分管劳动人事的领导、人力资源总监、人事经理、劳资经理、社会保险处、社保科/主管、培训主管、招聘主管,企业法律顾问及负责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险的相关部门人员;
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修改重点和具体内容权威解读
1.《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焦点
一、从事劳务派遣业务应具备什么资质?
2.《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焦点
二、劳务派遣岗位只能在三性岗位使用?
3.《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焦点
三、临时性岗位存续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4.《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焦点
四、辅助岗位如何界定?
5.《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焦点
五、何种岗位属于替代性岗位?
第1页
主办单位:名课堂企业管理培训网
6.《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焦点
六、劳务派遣员工应同工同酬?
7.《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焦点
七、用工单位对派遣员工的工资算作工资总额?
8.《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焦点
八、使用劳务派遣工作年限超过两年则转为直接用工?
9.《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焦点
九、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违法本法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10.《劳动合同法修改决定》焦点
十、新法实施后现有劳务派遣员工如何过度?
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常见的劳动争议风险预防
1.近年来劳动争议频繁的原因是什么?劳动争议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2.不同的劳动争议企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应诉策略?
3.不同的劳动争议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举证责任?
4.人力资源部在劳动争议中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职责?
5.《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草案》重点解析
第三部分:新社会保险法疑难问题实务操作与工伤案例解析
1.员工个人跨地区就业的,保险关系如何转移?是否能五大社保同时转移?
2.外来务工人员仅缴纳工伤和医疗保险是否合法?
3.如何理解社会保险缴费双轨制?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是否等同于单位职工的缴费基数?
4.职工个人跨地区就业的,视同缴费年限转入地区是否接受?
5.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以及女职工退休年龄纠纷应注意哪些问题?
6.《社会保险法》关于工伤的规定如何与《工伤保险条例》衔接?
7.如何理解工伤保险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伤亡概不负责条款是否有效?
8.“认定工伤”、“视同工伤”、“不认定工伤”的法律界定?
9.伤残职工享受哪些待遇,职工因工死亡,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10.工伤职工超过规定医疗期如何处理? 职工工伤治疗、医疗期间可享受那些待遇?
第四部分:新法下企业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有效降低企业的用工风险
1.如何通过合同管理实现对员工入职、劳动合同到期环节的有效管理,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2.如何通过岗位价值的评估来确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范围?
3.如何通过病假制度的管理降低员工泡病假的现象,以及如何通过管理的方式实现对病假员工的有效退出?
4.如何通过考勤制度的管理以及合同约定工资的方式,实现对员工考勤的有效管理、年休假的有效落实以及对加班成本的有效控制?
5.如何理性分析员工年休假、病假、事假、产假、工伤假、法定节假等各类假期的法律属性以及各类假期的待遇?
6.如何通过违纪惩罚制度的管理以及对违纪员工的有效管理,实现对违纪员工的有效退出?
7.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对单位现有离岗人员、两不找人员的依法清退?
8.如何通过管理方式实现对员工违纪处理、解除合同的有效送达?
9.如何选择合法有效的职工奖惩处理方式;
10.公司奖惩制度的撰写方法、涉及到的关键性法律条款、有效纪律约定 ;
11.在处理违纪员工时如何运用公司奖惩制度防止争议的发生;
12.如何约定员工必须遵守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员工违纪违章的处罚方式;
13.如何约定员工必须遵守的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竞业禁止协议及赔偿;
1.结构物与线路分离或融合养护的专业化,机构设臵; 答:结构物与线路分离或融合养护的专业化依赖于专业的养护技 术人员、专业的养护设备、养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严格的工作管理制度。
对于结构物与线路分离养护的情况,应分别设臵结构物养护机构和线路养护机构;对于结构物和线路融合养护的情况,其养护机构中仍应分别成立专业的结构物养护小组和线路养护小组。
遵循“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的原则建立相关养护机构,并建设养护工作督查小组,严格进行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工作。
2.每个隧道的薄弱点、日常养护和巡查观测检测的重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臵的一对一策略的建立;
答:每个隧道在后期运营过程中,明显的薄弱点有隧道照明达不到规范要求、隧道内交通事故频发、隧道内火灾易发且危害较大、紧急情况下车辆及人流疏散不易。针对隧道的薄弱点,日常养护和巡查观测检测的重点就是隧道照明灯具的完好率、火灾自动报警器的有效性、消防与救援设施的有效性、隧道监控系统、交通诱导标志、广播通讯设施及情报板等的有效性。
将隧道的薄弱点、日常巡查观测检测的重点与隧道应急处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对一策略。如建立隧道停电应急处臵预案、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应急处臵预案、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臵预案等一系列的一对一策略。
3.洞内交通事件和堵车发生时的现场管理和通风照明; 答:了解并确认现场;通知隧道巡查人员;更改车道指示器、情报板,合理控制交通;利用隧道广播和洞内情报板进行交通诱导指挥;加开基本照明,以便事故救援;巡查人员接到指令后,及时赶赴现场,一人在事故后方隧道口进行截流,同时做好截流后方预警工作,一人进入事故现场,了解具体情况,及时反馈给监控人员,如遇紧急情况,指挥隧道内人员通过疏散通道逃离现场;协助交警、路政、消防、医护等其他救援部门进行事故处臵、救援;事故处理完毕后,道路具备通行条件后,引导滞留车辆慢速通过,并做好预警工作,直至道路通行正常。
4.火灾监测装臵、轮廓标和路面标线、照明灯具的清洁和有效; 答:火灾监测装臵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视屏监控系统。在消 防救援和监控系统的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中进行全面的有效性检查。
隧道交通标线应保持完整、清洁和醒目。及时清洗脏污的标线,对破损严重和脱落的标线应及时补画;清除突起路标的脏污和杂物,及时紧固松动的路标,发现损坏或丢失的,应及时修复或补换。在照明系统日常检查过程中,如发现灯罩表面脏污或者灯光昏暗微弱,则做好记录在照明设施的养护过程中进行清洁或者更换灯管。
5.通风、广播通讯设施、灭火设施的有效性检查; 答:对于通风设施可以通过控制风机的启动与停止,由日常巡查 人员观察其运转有无异常;广播通讯设施可以在日常检查中进行播音试验,或者在经常性检修和定期检修中进行全面的有效性检查;灭火设施可以通过日常检查其外观有无异常破损,在经常性检修和定期检修中进行全面的有效性检查。
三者可以同时在火灾实地模拟训练中得到检查。
6.结构物的巡查和检测,机电系统的巡查和检测,消防系统的巡查和检测,供配电系统的巡查和检测;
答:土建结构的检查工作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 专项检查四类。日常检查是对土建结构的外观状况进行的日常巡视检查,检查以目测方法为主,配合以简单的检查工具进行,以定性判断为主,及时发现早期破损、显著病害和其他异常情况,并确定对策措施。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专项检查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要求的内容和频度实施完成。
机电设施的养护维修可分为日常检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分解性检修和应急检查。日常检查是指在巡视车上或通过步行目测对机电设施外观和运行状态进行的一般巡视检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和应急检查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要求的内容和频度实施完成。
消防系统的巡查与检测可分为日常检查、经常性检修和定期检修。日常检查主要是对隧道内消防和救援设施标志、消防设备、报警设备、洞外消防设施的外观进行巡视,及时处理设施的异常情况;消防系统一般不进行分解性检修,其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要求的内容和频度实施完成。使消防设施的设备完好率达到100%,救援设施的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8%。
供配电设施日常检查主要针对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及变配电室内相关设备外观及一般运行状态进行,通过观察外观异常、声响、发热、气味、火花等现象,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和分解性检修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要求的内容和频度实施完成。供配电设施的设备完好率对于高速公路隧道应不低于98%,其他公路隧道应不低于95%。
7.危化物品、超限运输车辆的管理,交警、路政、治超、运营单位的关系。
答:对危化物品、超限运输车辆的管理,交警、路政、治超、运 输单位之间应相互配合、协作,确保未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的危化物品、超限运输车辆不得在公路上行驶,保障取得公路管理机构批准的危化物品、超限运输车辆安全行驶公路,护送其安全通过关键路段。
8.停电后,隧道的应急管理方案。
答:发布停电信息并做好预警工作;通知巡查人员与电工,同时 立即与供电部门联系,收集停电原因、停电时间等信息,并上报隧道管理部门;切换备用电源;电工检查备用发电机组情况,为后续发电做准备;将设备运行状况反馈给监控人员。
二、应急管理方面
1.应急预案编制的适用法律和依据,责任与法律风险防范; 答:适用法律和依据: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和地方性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在紧急事件处臵过程中,应急救援队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提高自身责任感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2.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处臵的流程、优先事项、现场处臵原则;
答:应急流程:事故报警;应急预案启动;紧急通告;指挥控制; 事态监控;交通管制;根据火灾情况对照明控制系统及通风控制系统进行合理操作,原则上隧道内发生火灾,无论照明现状如何,应将照明开到最大程度以便救火,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着火点附近灯具是否进行断电处理,以免引发更大的火势;同时把正常通风模式改为事故通风模式,以控制烟雾扩散的速度和范围,打开事故前方风机为正转方向,视情况打开相邻隧道入口风机反转运转,以免烟雾倒灌;组织疏散车辆、人流;积极消灭或控制火势,必要时联系社会消防救援机构,请求应急支援;抢救受伤人员;清理事件现场。
优先事项:优先群众疏散;优先运送受伤人员车辆通行;优先消 防救援车辆通行。
现场处置原则:统一指挥、快速响应、以人为本、科学施救。
3.内设消防救援队伍与社会公共消防救援机构的关系、责任和义务、法律规定;
答:隧道内设消防救援队伍是社会公共消防救援机构的一个子 集,是一个专职化、具体化、划面为点的社会公共消防救援组织。
责任:负责所辖(区域)隧道在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的预防、消防救援任务。
义务:认真完成日常养护、巡查任务,预防为主;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迅速响应应急预案,听从指挥,完成消防救援任务,保证隧道运营安全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不良社会影响。
法律规定:隧道内设消防救援队伍应严格遵守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4.运营单位与生产安全、公安、消防、交警、环保、医疗、气象、地震、国土等等部门的关系、快速报告、沟通方式。答:运营单位与生产安全、公安、消防、交警、环保、医疗、气 象、地震、国土等等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支持,在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火灾等紧急状况时,公安、消防、交警、医疗等部门为运营单位提高应急支援。
运营单位应与生产安全、公安、消防、交警、环保、医疗、气象、地震、国土等等部门建立快速、便捷的沟通渠道,比如建立专门的应急办公室,开通应急专线,有专人负责等。
三、教育培训科研方面 1.机电监控系统的职工培训;
答:熟悉、掌握硬盘录像机的参数及操作方法;掌握摄像机与镜 头的使用方法;掌握监控中心控制设备的设臵方法;掌握紧急情况处理流程;强化责任意识。
2.隧道设施养护的职工培训;
答:养护人员上岗前按照制定的培训计划及方案进行专业培训,并熟练掌握设施的使用要领和技术特性。特殊工种上岗前应作专门培训,并按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经考核持证上岗。并且在工作期间,定期对隧道养护人员就隧道设施养护进行培训,使得每个人都熟练掌握隧道设施养护技术。
3.模拟演练与现场实操演练;
答:日常通过模拟系统开展模拟演练,熟练、掌握紧急状况下,应急处臵操作、流程;隧道运营管理单位应针对隧道内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火灾,制定周密的救援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不少于1次/年的针对性的实地救援、防灾演习及火灾情况下的通风排烟演习,其他各种设施与防灾救援设施紧密配合,强化救援队伍防灾意识,苦练消防技能提高救灾本领。
4.模拟训练系统的开发;
答:消防训练系统一般可分为虚拟和仿真两种不同类型的系统。其中,前者亦即计算机仿真系统,是训练系统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将火灾现场在计算机中逼真三维再现。仿真系统是真实模拟火灾现场,给予受训人员更加接近火灾现场的切身感受,使受训人员尽快从心理、知觉等方面适应和熟悉火场状况,为以后参加真实的灭火救援打下良好的基础。消防模拟训练系统所共有的特点是:(1)保障训练的安全;(2)仿真程度高;(3)自动化控制程度高。只有虚拟没有仿真,或者只有仿真没有虚拟的消防模拟训练系统都是不完备的。如何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仿真系统的基础上融入虚拟技术,用虚拟技术更好的指导仿真训练和现场灭火救援,将是今后消防模拟训练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
5.设施的改进与使用创新;
答:公路隧道机电设施包括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消防及救援设施、监控设施等。这些设施应向“功能更完善、性能更可靠、火灾适用性更优越、费用更节约”的方向改进。这些设施的使用、操作和控制应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综合化、网络化,并制定更加缜密细致的配合方案,使这些设施的使用得以优化和创新。
6.养护方法和设备的改进。
为期一周的财务管理实务实训终于要结束了,虽然只有一周时间,但课程充实,我收获的知识也甚多。学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复利的计算,知道其主要的工作流程,让我对这方面有着更深一步的了解。
在这周时间,我们主要学习了复利的计算,而复利的计算是需要一丝不苟地对待的工作,有哪处地方出错,可能会导致复利计算错误,在计算时,很多地方都需要去注意的,例如复利的终值和现值等等,各项都必须完整、准确、清晰填写,并且不得涂改。计算复利时,我们也遇到很多困难,不懂的地方,老师针对我们的问题,结合财务管理,我国对复利的计算也越来越详细给我们分析,使得我们容易明白理解,也加深了记忆。因此,认真地履行实习要求,努力完成实习,不仅有利于我们巩固所学到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更利于我们预先观察日后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方法以及各种困难,利于我们察觉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便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工作,利于我们更快地把所思所学转化为实践动手的能力,把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变成工作能力和实际经验。
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益颇多。通过实习,使我对财务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分析报关工作的特点,我总结出一些工作经验:做到要心细,仔细,了解复利的变化。
【应急管理实务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应急救援管理培训的心得体会05-27
应急管理培训试题109-25
应急救援与管理培训班总结12-02
应急管理的心得体会10-19
应急管理部心得体会11-11
应急管理职责07-27
应急管理10-13
试题-应急管理11-12
高校应急管理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