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 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或许是教低段的缘故,所以拿到这本书后,我对书中解读的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特别有感觉,所以拿到课件上与大家一起阅读。新课程改革这么多年给我感受最大的是孩子的阅读量确实大,但是字确实写的难看了,出现了: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我觉得它的修订对于目前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出现的——等,这三个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1.适当降低了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 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 左右”;第二学段,写字量由“1800个左右”改为“1600个左右”。对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多“认”少“写”,“认”“写”分流,是符合汉语言文字自身规律的做法。它汲取、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传统语文教育在识字写字方面的教学经验是分进合击,即不追求认、讲、写、用的一步到位,而是四者先是各走各自的路,到了一定程度才合而为一。

2.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300字)基于专家对儿童识字写字所做的字频研究,以儿童生活和读物为语料,筛选出300个字,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以此作为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孩子们识字、写字打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和表二共列出了3500个常用字,将“3500个”这一学习要求具体化。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先学习表一呈现的2500个字种,这样更有利于较早地顺利开展阅读。根据学生学习的读物、根据学生的所写的内容,然后把这样的最基本的2500个字选出来,便于我们语文的考核和评价。

这两个表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了确切的参考依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用好两个“字表”。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 300 个基本字,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些时间和力气,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具体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样的提法意味着,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都应重视识字教学。第三学段不但还有识字教学的任务,而且这比过去更重了(会写的增加400个,达到900个)。要自觉地把识字教学纳入整个教学的范畴,尤其要重视抓好这900个要求“会写”的字的教学。

4.关注了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了书写的育人功能——在这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在第一、第二学段,不要急于赶进度,先要在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功夫,而且必须抓紧抓实,持之以恒。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确保语文课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字——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求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练习的过程和写字的质量,及时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同时,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按照规范要求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加强书法教育,在技法上下工夫,重视其在养成良好习惯、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方面的作用。学习书法重在书写实践,要落实学生的书写时间,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书写实践,并加强指导。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 篇2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语音教学的要求是: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 语调自然。而《2011年版课标》对小学语音教学的要求则是: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 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2011年版课标和2001年版课标的差异是:2011年版课标强调通过对26个英文字母的名称、读音和写法的正确掌握来学习简单的拼读规律;强调要在语流中学习语音, 在语流训练中掌握重音、重读、连读、节奏、停顿和语调。2011年版课标还提高了评价的要求, 把原来的“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改为“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并通过第二条“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来继续要求掌握原来所规定的“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2011年版课标还明确了音标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任务。因此小学阶段只要求针对简单和基本的“字母的简单的拼读规律”进行语音教学。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拼读法”初级阶段的教学相似。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 篇3

浙江省教研室滕春友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 篇4

张雄水

2012年7月9日至11日,本人到福州参加了由省普教室主办的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培训。

一、日程安排:

1、9日上午先由省普教室郑云清副主任作开班式重要讲话。他

说十年课改已经过去了,迎来了新的教改。新的教改注重三基、三能、三情。2、9日一天由江苏省教育厅原基教处长,教育部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陆志平专家作讲座,上午的讲座题目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11组关键词。新课标中他提炼的十一组关键词是:(1)综合性与实践性(他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践性课程,语文不是理论性、知识性的课程,而是学习语言实践性课程)、(2)语文素养与养成(他说语文素养的形成强调日积月累、长期修习、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不能要求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3)识字量字表写字(这是新旧课标的最大区别之处,他说加强写字教学,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4)多读多写,日积月累(课标中出现类似的字眼的有三处,他说学习语文就是多读多写,作业只有作文和读书背书,少做或不做其它练习题,他说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愧对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5)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他说学生作文要突出个性和创新)。(6)口头语言,文明交流。(7)综合性学习,积极提倡。(8)随文学习,指导点拨,实际运用(在新课标的25页)。(9)评价理念与方法(在课标中的26到32页)。(10)新的挑战(主要有信息技术的挑战和知识更新的挑战)。(11)提升教师素养(教师素养包括正确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深厚的学科素养。要做学习型的教师,促进自身发展。)

9日下午陆处长的讲座题目是课堂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他说将来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有一是创建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二是创设对话与交流的环境,三是创设体验与解释的环境,四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技术环境。

3、10上午作讲座的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付宜红处长,她讲座的题目是2011版课程标准实施要点。她说现在开始就要实施新版的课程标准,但近年把还使用原来的实验教材,以后教材也会适当改一改。她跟我们省普教室的郑云清主任的观点相似,都认为2011版新课标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对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新课标没落到实处,全国一线的教师和专家还感到不满。她特别提到新课标关注的要点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渗透,这是教材内容的魂。二是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关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方法和措施有:教学和考试严格按新课标执行;关注新标准中行为动词的调整,如了解、理解、掌握等;减负需关注差异,综合治理,利用好课程标准留出的空间和弹性要求,特别关注教学建议部分。减负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功课,要求教师通过整合与盘活课程资源,明确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四是关于考试评价的改革。

上一篇:招标诚信承诺书下一篇:2024年司法考试国际法考点解析:国际法主体完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