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政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精选9篇)
各市(州)工商局,省局各处室(单位):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实施办法》已经2014年12月22日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并依照执行。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4年12月26日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的行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四川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时,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指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中的范围、方式、种类和时效,综合具体情形进行审查、判断及作出处理的权力。
第三条 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应当体现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四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制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本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
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工商行政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 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二)后法优于前法;
(三)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同一违法事实违反了不同法律规范,同一位阶的法律规范规定的处罚种类不同的,可以根据情况适用一种法律规范给予处罚。
第六条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结合当事人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的轻重,行政处罚分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一般处罚和从重处罚。
不予处罚是指对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情形不给予行政处罚。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以外和法定最低限度以下进行的处罚,减轻幅度原则上不能低于法定处罚幅度下限数额的50%。
从轻处罚是指在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和法定幅度内,适用较轻的种类或者选择法定幅度中较低的部分予以处罚,单处罚款的幅度为法定自由裁量最低处罚额度以上最高处罚额度的30%以下,有底数的另加底数。
从重处罚是指在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和法定幅度内,适用较重的种类或者选择法定幅度中较高的部分、多种罚种并用实施处罚,其罚款的幅度为法定自由裁量最高处罚额度的70%以上,有底数的另加底数。
一般处罚是指介于从轻与从重处罚之间的处罚。
第七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并处或应当先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违法所得再作其他处罚的,在减轻处罚时可以不进行并处或只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违法所得而不罚款。
第八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处罚:
(一)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除外;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予处罚的情形。
第九条 对下列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的首次违法行为,应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行为人发出限期改正通知书,督促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逾期未改正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大学生创业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退伍军人、残疾人的违法行为;
(二)企业使用的名称不规范但未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和误导公众的 ;
(三)合伙企业未在其名称中标明“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或者“有限合伙”字样的;
(四)未将营业执照置于住所或者营业场所醒目位置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先责令限期改正的。
第十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
(一)违法行为人主动中止违法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三)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四)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当事人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
(六)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减轻处罚的。
第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
(一)利用自身经营场地开展自我宣传推销产品,在广告用语方面用词不当,但无主观故意的一般违法行为;
(二)擅自改变企业名称但未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和误导公众的,从行为发生之日起至被查获之日未满3个月的;
(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从轻处罚的。
第十二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损害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二)损害农业生产经营的;
(三)危及人体健康、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
(四)欺诈消费者的;
(五)利用合同实施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出具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的;
(七)公用企业不正当竞争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发布虚假违法广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九)侵犯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
(十)侵犯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专用权的;
(十一)妨碍、逃避或者抗拒检查的;
(十二)擅自毁损、转移、处置已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物品的;
(十三)相同违法行为被处罚后再次违法的;
(十四)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十五)属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范围尚未构成犯罪的;
(十六)其他性质恶劣,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或严重社会负面影响的。
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三条 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应当在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中明确表述确定处罚幅度的酌定情节,并随卷附相关证明材料。
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拟减轻、从轻、从重处罚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告知中告知拟减轻、从轻、从重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第十四条 法制机构在核审案件时,对行政处罚的裁量部分应当加强审查力度,办案机构行使裁量权不当的,应予以及时更正。
第十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裁量权范围内经过听证作出行政处罚的,或者对具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决定从重处罚且处罚金额较大的,应当通过案件审批委员会研究决定,并在实施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将处罚决定书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抄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具体数额由市(州)、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减轻行政处罚幅度未低于法定处罚幅度下限数额的50%且减轻数额较小的,由机关负责人决定。减轻行政处罚幅度低于法定自由裁量幅度下限数额的50%和减轻数额较大的,应当通过案件审批委员会研究决定,具体数额由市、州、县(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第十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符合法律目的,基于正当考虑,应当遵循合理性原则,采取的措施、手段必要和适当;应当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类别、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以对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害最小为原则,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第十七条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一般限于以下范围:
(一)从事违法行为的工具、设备、原材料、包装物、产品;
(二)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账簿、票据、合同、会计凭证、对账单和其他资料;
(三)与违法行为相关的场所、设施;
(四)临时扣留营业执照;
(五)责令暂停销售等。
第十八条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书面告知当事人:
(一)违法行为涉及两个以上管辖区域,需要协调的;
(二)查封、扣押财物的所有权人难以确定的;
(三)涉嫌犯罪需要移送的;
(四)案件需要集体讨论或者听证的;
(五)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调查的;
(六)案情重大复杂的。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一)有证据表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
(二)违法行为正在发生,且行为人不听制止的;
(三)有证据表明涉案产品(商品)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
(四)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场所;
(五)物品是涉案的关键证据,不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对案件有重大影响的;
(六)当事人可能转移、隐匿、销毁相关财物的;
(七)其他不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影响案件查处的。
第二十条执法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先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本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查封、扣押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本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第二十一条 通过复制、拍照、抽样取证等方式可以达到案件取证要求,案件又不属于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情形的,不应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第二十二条 办案单位违反本办法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为,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依照本办法予以纠正,或者依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进行调解。
第二十三条 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下级部门裁量权行使不当的,应当实施行政执法监督。
第二十四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的情况,作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重要内容,纳入本部门依法行政考核。
第二十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法制机构、纪检监察机构依法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的行使实施行政监督、监察。对滥用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的行为,按照行政执法监督及过错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纳入考核、考评范围。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1 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类型
根据我国消防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在具体的消防行政处罚中,自由裁量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处罚种类的自由裁量。
公安消防部门在对行政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时,可在不同消防行政处罚种类中自由选择。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第50条规定:“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警告、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即可在拘留、罚款、警告三种处罚中任选一种。
(2)处罚幅度的自由裁量。
包括拘留天数和罚款额度等,笔者主要以罚款额度为例。如依据《消防法》第40条、第42条,《山东省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38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此外,在对罚款数额的具体规定中,有的还只规定了上限,如《山东省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办法》第27条规定:“违反本办法,未经核准擅自变更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进行施工的,由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可以看出,罚款是所有行政处罚中用得最多、最广的一种,也是公安消防部门运用自由裁量权最频繁的一种。
(3)判定情节轻重的自由裁量。
消防法律法规中出现的“根据不同情节、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等,其本身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缺乏认定情节轻重的法定条件,具体理解和适用只听凭消防执法人员的判定。如《山东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第26条规定的“有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项、第二十二条第(二)、(三)、(四)项行为,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机关依法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4)作出消防行政处罚时限的自由裁量。
“消防法”和“条例”关于法律责任部分只规定了进行消防行政处罚的条件,均未规定作出消防行政处罚的时限,这说明公安消防部门在何时作出消防行政处罚行为具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消防部门就必须根据客观情势对履行的期限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规定的期限必须切实可行而又能体现严格执法,过短或过长都是不适当的。
2 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甚至在同一个省内也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情况,消防违法行为也存在情节轻重等因素。因此,从立法技术层面来讲,消防法律、法规所调整的各种社会消防关系不可能概括完善、罗列穷尽,作出细致的规定。为此,消防法律法规通过规定一些原则,规定一些有弹性的条文、可供选择的措施、可供上下浮动的幅度,赋予消防行政执法部门在法定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对于公安消防部门针对纷繁复杂和发展变化的消防社会关系,因时、因地、因人、卓有成效地进行消防行政管理,增强行政的能动性,提高行政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3 滥用自由裁量权的主要表现形式
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在缺乏约束和规范的情形下,相对人的权益保障处在不稳定之中,被侵害的可能性极大,其集中表现是滥用自由裁量权,从而背离立法宗旨,使消防行政执法活动偏离正常的轨道,易滋生权力绝对化、私有化、 畸形化,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1)自由裁量行为在行政处罚中显失公平。
消防执法人员由于理解法律法规的局限性,以及受一些不良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往往发生自由裁量超过一定的标准,或自由裁量超出一定的范围、种类,出现畸轻畸重的现象,造成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2)自由裁量行为在具体行政行为中前后不一。
个别消防执法人员从本部门、本地区的局部利益出发,以及考虑相对人的社会地位、政治背景、经济状况等因素,往往对事实、情节、后果类似或相同的违法事实作出不一致的处罚决定,甚至出现“权力寻租”现象。
(3)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消防执法人员违反效率原则,或者出于某种不廉洁动机,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等。
4 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与实施
立法机关或司法部门应出台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减少执法弹性。在现阶段,省或市公安消防部门应对带有自由裁量权的消防行政处罚条款进行细化,使执法人员的处罚标准由柔性变为刚性,减少自由裁量权的操作空间,有效规范消防执法权力的运作。
4.1 准确把握规范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性质
规范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对办理消防行政处罚案件适用量裁条款进行的细化,是对决定消防行政处罚个案的指导性文件,是量裁处罚时的操作规程,而不是对法定消防处罚权的改变。
4.2 准确把握规范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原则
在规范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中,应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教育与处罚相结合”、“过罚相当”、“公开、公平”、“告知权利”、“合理性”以及“比例”等原则,并把这些原则贯穿于调查、案件审理和执行过程的始终。
4.3 准确把握规范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核心
其核心应在于对带有自由裁量权的处罚条款进行梳理细化,明确处罚幅度、时限、情节轻重的认定以及处罚种类的选择,建立科学公正、可操作性强的消防行政处罚程序和制度,促进消防行政处罚行为规范化。
4.3.1 认真梳理带有自由裁量权内容的执法依据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现行有效的消防行政执法依据(包括颁布机关、处罚的违法行为、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强制措施、处罚种类、处罚标准及幅度等)进行认真梳理。
4.3.2 确定具体处罚标准
对带有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违法行为、种类、幅度,应确定具体处罚标准。在梳理执法依据的基础上,按照“过罚相当”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带有自由裁量权的相近的消防行政处罚行为和标准进行合并,对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条件、运用的范围、裁决的幅度、事实要件的确定标准作出准确、科学、详尽的规定,尽量统一处罚标准。具体要求应为:
(1)行为人有轻微消防违法行为,没有给他人或者社会消防安全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行为人有消防违法行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按较低限额处罚。
(3)行为人有消防违法行为,法律、法规、规章没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规定的,确定相应处罚和罚款限额标准。
(4)行为人消防违法行为有从重处罚情节的,应按其罚额上限确定相应处罚额度,但不得高于处罚幅度所设定的处罚标准。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或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5)多部法律、法规、规章设定相同的违法行为和多个处罚标准的, 效力高的法律规范优先适用;法律规范效力相同,有特别规定的优先适用;法律规范效力相同,生效时间在后的优先适用。
(6)行为人从轻或者减轻消防行政处罚及从重处罚情节判定,应严格依据“行政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第88号令)等法律法规规定,予以明确。
4.3.3 制定完善并严格落实相关程序和制度
(1)严格执法程序,明确相应权限、时限。
制定完善实施消防行政处罚的调查、检查、听证、审核、批准程序(时限)、批准权限及按期办结等具体规定。
(2)完善消防行政执法集体议案制度。
消防执法人员调查终结,其调查结果须经消防法制部门初审,由执法部门负责人审查并经集体讨论决定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3)严格落实告知制度。
在作出消防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处罚种类、处罚幅度,并书面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和救济权的途径及期限。
(4)制定并完善结案报告制度。
以结案报告等形式说明案件办理中自由裁量权运用的理由、事实和依据,并报上级消防法制机构备案。
3.4 准确把握规范自由裁量权和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之间的关系
规范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内外监督机制,构建“立体”监督制约体系,使消防行政处罚行为公开、公平、公正。
(1)强化内部监督。
将规范自由裁量权纳入消防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执法责任制的核心在于追究责任,通过建立完善消防行政案件主办人制度、案件多级把关制、评议考核、错案追究制等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仅要追究违法行政的责任,还要严格对滥用自由裁量权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
(2)强化外部监督。
除严格落实消防行政处罚告知、听证、复议制度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面向社会公开执法程序、执法内容、执法结果、办事时限、细化后的自由裁量标准,并公布接受监督的方式、投诉渠道等,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摘要:在分析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存在必要性和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规范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及保证其实施的措施,以期从源头上预防滥用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为,有效预防权力寻租,促进消防执法行为规范化,保证消防执法活动的廉洁性。
关键词:消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参考文献
[1]翁岳生.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朱江,李灵.浅谈消防行政执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6):535-539.
[3]马勇良.我国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应用现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S1):174-177.
[4]莫耀东.浅议消防行政执法中引起法律纠纷的问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S1):218-220.
[5]黄天来,祝科.浅谈消防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和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S1):226-227.
由裁量权规定》的通知
威政发〔2008〕43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威海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四日
威海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
第一条为保障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在依法享有的行政处罚权限范围内,对违法行为给予何种幅度行政处罚的权限。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应当遵循过罚相当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不得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第五条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应当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的各项程序规定,充分保障相对人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和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利,并不得因相对人行使上述权利而加重处罚。
第六条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制订规范,明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程序和标准。
第七条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将制订的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程序和标准,向上级行政执法机关和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并根据政务公开的要求向社会公开。
第八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内依法从重处罚:
(一)违法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四)多次实施违法行为,屡教不改的;
(五)妨碍执法人员查处其违法行为的;
(六)隐匿、销毁违法证据的;
(七)胁迫、诈骗他人或教唆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八)对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九)在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非常情况下实施违法行为的;
(十)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
第九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内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办案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
第十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一)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处罚的;
(三)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五)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依法不予处罚的情形。
第十一条 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内,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实施处罚:
(一)对当事人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在法定幅度内将罚款数额划分为较小数额罚款、一般数额罚款和较大数额罚款。
对当事人处以较小数额罚款的,可以按照法定幅度的下限实施;对当事人处以较大数额罚款的,可以按照法定幅度的上限实施。
(二)对严重违法行为适用的处罚种类包括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责令停产停业、较大数额的罚款;
对一般违法行为适用的处罚种类包括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一般数额罚款;
对轻微违法行为适用的处罚种类包括较小数额的罚款和警告,但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除外。
对依法既可以实施单处又可以实施并处的违法行为,属于轻微违法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可以实施单处的处罚方式;属于严重违法行为的,优先适用并处的处罚方式。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并处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对于违法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基本相同或者相似的违法行为,应当给予基本相同的行政处罚。
第十三条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实施行政处罚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当事人受到的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和情节相比,畸轻或者畸重;
(二)在同一案件中,不同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和情节相同,但是受到的行政处罚不同;
(三)依据同一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理的不同案件中,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和情节相同,但是受到的行政处罚不同;
(四)行政处罚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立法目的。
第十四条对违法行为需要超越本机关规定的自由裁量权范围,给予从重、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五条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对违法行为给予从重、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应当在案卷中收录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记录并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说明理由。第十六条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当建立行政执法投诉制度,及时处理行政执法投诉案件。
第十七条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向上级执法机关和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作为行政复议机关审理不服行政处罚复议案件中判断行政处罚适当性的标准。
第十八条各级监察部门和政府法制机构应当通过行政执法投诉、行政执法检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形式,对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责任制。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情况,纳入依法行政工作考核范围。
第二十条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本规定,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应当视其情节轻重,由政府法制部门暂扣、吊销行政执法证件,并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条:为规范地方税务行政处罚行为,保障全省各级地税机关依法正确行使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以下统称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地税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有税务行政处罚权的全省各级地税局、地税分局、地税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并向社会公告的各级地税稽查局(分局)(以下统称地税机关)。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各级地税机关在法定的税务行政处罚权限范围内,根据行政处罚的原则和标准,对税务违法行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和给予何种幅度行政处罚进行自由裁量的权限。
第四条:各级地税机关行使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法定、公开、公正、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地税机关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并根据违法行为事实、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情况,在《安徽省地方税务局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基准》(以下简称《执行基准》)规定的幅度内,对税务行政相对人分
别作出行政处罚或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但低于或高于《执行基准》的,必须向上一级地税机关报备后再实施。
税务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本办法所指的税务行政处罚是指罚款,主要适用于以下违法行为:
(一)违反税务管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账簿、凭证管理等)的行为;
(二)妨碍税款征收的行为;
(三)妨碍税务检查的行为;
(四)未按规定执行地税机关依法作出的行政决定的行为。
第七条: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不予税务行政处罚:
(一)违法事实不清或违法事实不成立的;
(二)初次发生较为轻微的税务违法行为的;
(三)应当给予税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
(四)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为“可以”、“并可处”、“可以并处”等行政处罚条款,但情节轻微且在地税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期限内改正的或是违法行为发生后,主动改正违法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五)未按照规定预缴税款的;
(六)因不可抗力导致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有违法行为发生的;
(七)因地税机关原因导致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发生违法行为的;
(八)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予税务行政处罚的行为。
第八条: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税务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实施税务违法行为的;
(三)积极配合地税机关查处税务违法行为,主动补缴少缴税款的;
(四)检举他人重大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主动报告其地税机关尚未掌握的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违法行为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
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幅度内,根据税务违法行为情节、性质、手段、后果、影响等因素,在法定的处罚幅度内,对税务行政相对人按照较低处罚数额或适用较低处罚比例进行处罚。
减轻处罚是指根据税务违法行为情节、性质、手段、后果、影响等因素,在法定处罚的最低限以下,依法对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予税务行政处罚,但不得免于行政处罚。
第九条: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一)一个纳税内实施同类税收违法行为两次以上的;
(二)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地税机关检查,情节严重的;
(三)拒绝提供资料、转移、隐匿、销毁有关资料或阻挠他人反映真实情况的;
(四)恐吓、威胁、报复地税人员、证人、举报人的;
(五)违法手段恶劣,严重干扰税收秩序的;
(六)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依法应当从重处罚的。
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幅度内,根据税务违法行为情节性质、手段、后果、影响等因素在法定处罚幅度内对税务行政相对人按照较高处罚数额或适用较高处罚比例进行处罚。
第十条:对法定罚款幅度以金额计算的税收违法行为,处罚对象为公民(含个体工商户)的,处罚金额不得低于20元;处罚对象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处罚金额不得低于100元。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罚款处罚以倍数计算的,罚款的倍数应当为10%的整数倍,罚款处罚以金额计算的,罚款金额应当为20元的整数倍。
第十一条: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的数个税务违法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应当选择对法律责任较重的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二条: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以实施某一税务违法行为为目的,其行为、方法或结果又触犯其他处罚条款的,可以适用数个处罚条款的,应当选择适用较重的条款实施处罚。
第十三条: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应当依法听取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陈述申辩意见,符合听证条件的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求听证的,地税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对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陈述申辩及听证过程中提出的事实、理由及有关证据,地税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判断,必要时应当进行调查,情况属实的应予以采纳。不得因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陈述申辩及要求听证而加重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案件查办人员调查取证时要注意收集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是否具有免于、减轻、从轻、从重处罚情节的证据;调查终结后,应当在案件检查(稽查)报告中提出行政处罚建议,说明税务违法行为的事实依据,处罚理由和法律依据等,并附相关证据材料。
第十五条;税务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审核、审批人员应当综合全案情况,对调查人员提交的处罚案件进行审查判断,在有关报告中签署意见,并说明依据和理由。对调查人员未按照规定说明裁量的理由及事实依据的,审理、审核、审批人员应当将案卷退回,或者要求有关人员补充说明。
第十六条:地税机关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应当在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以下内容: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当事人的主要违法事实及证明违法事实的证据材料;行政处罚裁量的理由和事实依据;听取当事人申辩陈述意见情况;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和法定依据,税务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不服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出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日期并加盖地税机关印章。
第十七条:对免予或从轻税务行政处罚的,须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决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拟减轻、从重处罚的,应当经过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八条:实施税务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
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规定报请批准擅自作出税务行政处罚低于或高于《执行基准》的;
(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被人民法院终审确认违法的;
(三)税务行政处罚决定被复议机关确认违法的;
(四)税务行政处罚决定被上级机关确认违法的;
(五)因税务行政处罚权行使不当引起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投诉,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其他不当行使税务行政处罚权造成严重后果的。第十九条:各级地税机关应当建立案卷评查制度,对于案卷评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通知相关单位依法纠正或直接纠正。各地开展案卷评查工作的情况应当定期向上级地税机关报告。
第二十条:上级地税机关应当通过行政复议、案卷评查、群众举报、来信来访、执法投诉等多种途径,及时掌握税务行政处罚实施情况,对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事项开展专门督查。
第二十一条:各级地税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税务行政处罚统计报告制度,及时统计、分析、总结本地本部门发生的各类税务行政处罚案件情况。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税机关法制工作机机构负责税务行政处罚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各级地税机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开展行政处罚计算机辅助裁量试点工作。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仅作为内部规范,不得作为实施税务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引用,如有与法律、法规、规章不一致的,必须以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为准。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未规定有关税务行政处罚事项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和《执行基准》所称“以下”、“以上”均含本数。
开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豫质监法发【2010】349号、焦质监【2010】190号和修优化办【2010】5号文件通知要求,严格对照文件精神,我局认真检查了自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以来的行政执法工作。自收到豫政[2008]57号文件后,全局的行政执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合理性。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
自省局出台了《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和内部制约制度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参加了全市质监系统执法人员的行政处罚裁量知识培训;由法制股组织全局执法人员利用一个月时间进行了集中学习和讨论,并要求全局执法人员在今后的行政处罚中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同时成立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监督领导小组,由分管执法的副局长任组长、案件审理委员为成员,这样在案后行政处罚决定书未发出去之前就得到了有效的监管和控制,凡是监督领导小组成立对案件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质疑的,一律退回办案单位,不得提交案审委员会讨论。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在明确各科、队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行政执法程序制度、监督检查制度、错案追究制度、重大案件审理制度,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各股室、队。这些有力的措施为我局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监督。
二、强化学习,提高全局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
要搞好依法行政,首先要求执法人员自身要高水平、高素质。一是继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再培训、在学习。学习中要求每个职工做好学习笔记,写出心得体会,并做到学以致用。二是积极参与省市局举办的各种执法技能培训,共参加执法培训60人次,每次执法培训都取得了好成绩。三是以案学法,把执法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在每天晨会会上进行讲评,让每一位执法人员各抒己见,对案例的执法主体,适用法律上都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同时,为规范执法行为,防止以权谋私,我局还加强了法纪教育,要求每一位执法人员严格执行“五公开”、“十不准”“八荣八耻”的规定,严禁利用职权吃拿卡要。通过学习和教育,全局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行政执法水平大大加强。
三、执行处罚裁量标准和制约制度,执政为民,服务发展
自省局颁发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和内部制约制度后,我局在行政执法中不折不扣的强制执行,行政处罚不足目的,而是手段帮扶企业做大做强,切实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才是关键,最终目标是让人民满意,让地方党委政府满意,让企业满意。所以我局紧紧围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要求,在执法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执法”、“创新执法”的执法理念,严格遵循处罚公开公正,过罚相当,集体审理,教育优先的原则,对于违法行为符合不予、从轻、减轻、从重行政处罚的,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去年九月一日至今年我局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2件,执行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率达100%,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案,行政诉讼案和错案。每一案件办结后都要到企业进行回访,看企业对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有什么异议?对执法人员在整个执法活动中有什么意见?特别是针对企业存在哪些困难,在我局职能范围内尽力进行帮扶,使企业走出困境,这样达到双羸。
由于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制度完善,至目前为止,未出现裁量不适当和明显有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也从未有应当处罚而不予处罚的行为,虽然我局在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了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是对外宣传不够到位,少数企业对我们在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在接受法定幅度处罚时四处拉关系、走后门。
二是执法水平不高,极少数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往往觉得自己是监管者,而企业是被监管对象,这样在潜意识中存在一种不平等的身份,造成个别企业不满,甚至强烈抵触执法。这就存在执法技巧和艺术上有一定的距离。
三是执法活动中存在误区和盲点,认为职能调整后执法无所作为,县里企业又少,加之县里重点企业县领导又出面干预,这就需要执法人员在如何创新执法,提高执法艺术和办案技巧上下功夫。
四是遇到棘手案件时在适用法律法规时把握不准。在今后的行政执法工作中,我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以此次监督检查为契机,全面推进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促进行政处罚合法、公平和公正,切实转变执法作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机关。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监督全省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公正、公平、合理地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推进依法行政、合理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省烟草专卖行政处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全省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指的烟草专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综合违法情节、违法手段、社会危害后果等因素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时自由裁量的权限。
第三条
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法定原则。应当严格限定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行使。
(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应当平等对待当事人,对违法事实、性质、情节相当的行为适用的处罚种类与幅度应基本相当。制定和执行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和标准应当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方便当事人查阅。
(三)过罚相当原则。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幅度必须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四)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原则。应当引导、教育公民、法人或者
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三)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
(四)配合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第十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从重处罚:
(一)多次实施违法行为,或者在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后继续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二)在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过程中,故意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
(三)隐匿、销毁或者拒绝提供违法行为证据的;
(四)胁迫、诱骗或者教唆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五)妨碍、逃避或者抗拒执法人员检查的;
(六)对举报人、证人或者执法人员实施打击报复,查证属实的;
(七)其他依法应当从重处罚的。
有本条第一款第(一)、(二)、(三)、(四)项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执行标准》,在相应标准等级内从重处罚。
有本条第一款第(五)、(六)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在法定量罚幅度内适用最高限的处罚标准从重处罚。
第十一条 从轻、从重处罚的,应当按照《执行标准》在相应标准等级内从轻、从重处罚;减轻处罚的,可以在法定量罚幅度内适用最低限或者低于最低限处罚。
第十二条 对当事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从重处罚的,专卖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应当收集和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时,应当将本规定和《执行标准》作为审理行政处罚行为适当性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一条 办案机构应当定期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复查,发现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的,应当主动纠正。
第二十二条
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改变处罚种类、幅度实施行政处罚的;
(二)因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当,给当事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三)因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当,引起当事人投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四)因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当,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复议机关撤销、变更的,或者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变更的;
(五)其他滥用自由裁量权的。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和《执行标准》中所称的“不超过”、“以上”包括本数,“以下”在表示最高罚款比例或者最高罚款金额时包括本数,其他不包括本数。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和《执行标准》由浙江省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药品(含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医疗器械,下同)行政处罚裁量行为,保证行政处罚合法、适当,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简称当事人,下同)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简称行政处罚法,下同)、《辽宁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和有关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处罚裁量权,是指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简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下同)实施行政处罚时,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处罚范围和幅度内,适用裁量时享有的自主决定权。
第三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守本办法。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对行政处罚裁量权另有要求的,应视裁量具体情形综合适用。
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处罚裁量权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规定,分类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作为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的具体适用标准,并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修订或废止情况,实行裁量标准的动态调整和公布。
第四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法制工作机构依据行政执法监督的有关 规定,履行对行政处罚裁量行为的监督职责。
第五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行使裁量权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守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证据规则和时限规定,充分尊重并依法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不得因当事人陈述申辩、要求听证、信访投诉、复议诉讼等正当行为而对当事人实施从重或者加重处罚。
第二章 原则和依据
第六条 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循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并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一)合法性与合理性。裁量应恪守法定处罚权限;客观适度、合乎情理,符合立法目的、原则和精神,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依法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为必要和适当;
(二)公正性与公平性。在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或者相似的情况下,所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应基本相同,体现过罚相当;
(三)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行使自由裁量权实施行政处罚,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律的引导规范作用,力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第七条 认定违法行为性质的轻重,应该把握以下原则:
(一)涉及产品实体的违法行为应重于形式违法行为;
(二)主观故意违法行为应重于过失或存在法定免责事由的违法行为;
(三)违法行为已造成危害后果的应重于未造成危害后果的违法行 为;
(四)放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发生而不采取措施制止应重于积极避免或者减轻危害后果的行为。
适用前款规定时,还应综合考虑涉案产品的风险程度、数量、货值金额;违法行为的侵害对象、持续时间、违法频次及其他裁量因素。
第八条 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必须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选择适用依据时,应遵循以下规定:
(一)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有不同规定的,适用上位法;
(二)上位法有原则性规定,下位法有具体规定且不违反上位法,不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应当适用下位法;
(三)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应当遵循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并兼顾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其他规范性文件(包括本办法)可用于具体执法中对实施行政处罚裁量的理由阐释,但不得单独引用作为实施行政处罚的适用依据。
第九条 对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处罚种类,可以单处或者可以并处的,可以选择适用;对规定并处或者应当并处的,不得选择适用;对于符合减轻处罚情形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选择适用。
法定处罚种类,即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等,在具体适用时,必须以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为准,不得任意选择适用。
第三章 实体规则
第十条 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综合考虑违法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区别不同情形进行认定和分类,并相应地给予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一般处罚、从重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符合法律、法规有关吊销许可证、撤销批准证明文件或取消相应资格等规定的,可以同时适用。
第十一条 减轻处罚,是指当事人实施的违法行为具有减轻处罚情形,在最低罚款额度以下或者减少法定可裁量处罚种类给予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的违法行为符合法定减轻处罚情形的,给予减轻处罚。第十二条 适用减轻处罚的,不能减轻至免于行政处罚,罚款金额不得低于法定裁量幅度最低倍数或金额的10%;只规定罚款上限的,在法定上限的5%-10%范围内确定。
违法产品和违法所得应当予以没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从轻处罚,是指当事人实施的违法行为具有从轻处罚情形,在罚款幅度内选择较低额度或者选择较轻的法定可裁量处罚种类给予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的违法行为符合法定从轻处罚情形的,应当给予从轻处罚。第十四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三)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四)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第十五条 除法定裁量情形外,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一)涉案产品安全性要求较低;
(二)涉案产品货值金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较小,社会危害轻微;
(三)涉案产品尚未被销售或者使用;
(四)初次违法,社会危害轻微;
(五)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符合法定管理规范;
(六)积极配合查处,如实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主动消除危害后果或者潜在隐患的;
(七)其他依法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十六条 从重处罚,是指当事人实施的违法行为具有从重处罚情形,在罚款幅度内选择较高额度或者选择适用较重的可裁量法定处罚种类给予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的违法行为符合法定从重处罚情形的,给予从重处罚。适用从重处罚,给予罚款处罚时,原则上不得直接适用法定罚款上限,但严重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一年内两次或两次以上实施严重违法行为的,罚款处罚可以适用法定罚款上限处罚。
第十七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予以从重处罚:
(一)一年内两次或两次以上实施相同违法行为且受过行政处罚的;
(二)拒不执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法定义务,主观上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
(三)暴力威胁阻挠执法人员执行职务的;
(四)故意隐匿、毁灭重要证据的;
(五)拒绝、逃避监督检查或擅自动用已采取强制措施的场所、物品的;
(六)胁迫、诱骗、教唆他人违法并且实际发生违法行为的;
(七)对举报人、检举人、投诉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八)违法生产经营高风险食品药品数量或者货值金额较大的;
(九)违法行为引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或者危害后果或社会影响重大的;
(十)违法行为以残疾人、老年人、孕产妇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或医保确定的重症患者为主要侵害对象的;
(十一)经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书面责令停止或者纠正违法行为后,仍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
(十二)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期,生产销售用于突发事件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不符合法定标准或法律法规规定的;
(十三)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从重处罚的情形。第十八条 不予处罚,是指依法对当事人实施的违法行为不给予(含免予或免除)行政处罚。
当事人的违法行为符合法定不予处罚情形的,应当不予处罚。第十九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
(一)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三)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因不可抗力造成的;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不予处罚情形。
已掌握证据不能证明违法事实,且不能认定违法行为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条 一般处罚,是指当事人实施的违法行为不具有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或不予行政处罚等情形,在法定处罚幅度内选择中限给予的行政处罚。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既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又有从重处罚情节的,应当综合裁量后作出适当的行政处罚,但违法行为已经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一般不适用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二条 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给予罚款处罚的,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按照以下标准计算,确定罚款倍数或金额:
(一)减轻处罚: 10%A~A或5%B~10%B(仅规定最高罚款倍数或金额);
(二)从轻处罚:A~A+(B-A)×30%或10%B~30%B;
(三)一般处罚:A+(B-A)×30%~B-(B-A)×40%;
(四)从重处罚:B-(B-A)×40%~B。
前款规定的A和B分别指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的最低倍数(金额)和最高倍数(金额)。法律、法规、规章仅对最高罚款倍数(金额)作出规定的,最低倍数(金额)以零计算。第二十三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具体实施,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程序规则
第二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监管职责,行使裁量权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程序正当的原则,遵守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
发现违法行为应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对可能造成违法的行为不得先放任,待其既成违法事实后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因已实施行政处罚而放任违法行为持续存在;严格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对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违法行为,应按规定及时移送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五条 案件调查终结后,案件承办人应当在调查终结报告中就行使裁量权给予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违法行为类别、裁量适用的事实、理由和依据等情况予以说明,提请办案机构合议。
第二十六条 案件合议应当就当事人基本情况、违法事实的认定、证据的收集与采信、办理程序、法律适用以及裁量情况、拟作出处罚的依据、种类和裁量幅度进行具体说明;经综合分析、审议,形成案件合议意见。
若经过合议,认为案件不属于本机关管辖或者当事人涉嫌犯罪的,也应当一并提出。
合议过程应当有真实完整的记录附卷。
第二十七条 依法履行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义务和听证告知义务,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听证告知书除应当载明的事项外,还应告知当事人 拟作出行政处罚的裁量情况。当事人在陈述、申辩或听证阶段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经复核成立的,应当采纳。
行政处罚决定书,除载明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的事项外,还应当对有关减轻、从轻、从重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依据和理由予以说明。
第二十八条 适用一般程序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审核。合理性审核应当包括裁量权的适用情况。对处罚裁量有异议的,案件承办机构应当补充调查或作出说明,审核意见附卷。
第二十九条 证据的收集应当依法、全面、客观。无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得参与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所收集的证据无效。
行政执法人员不得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证据,不得伪造、隐匿证据;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违法事实的依据。
对作出行政处罚适用减轻、从轻或者从重处罚、不予处罚的裁量情况,应有合法的充分必要证据支持。裁量的事实和依据应在相关执法文书中予以体现,经当事人确认签字的行为记录或证据材料应作为认定违法事实和裁量适用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应当提请本机关案件审理委员会或者相应机构集体讨论拟定行政处罚意见:
(一)裁量幅度在合议或者审核时存在争议的;
(二)给予减轻处罚、不予处罚或者从重处罚适用法定罚款上限的;
(三)罚款金额裁量减少或降低幅度较大的;
(四)其他重大复杂裁量决定需要集体审议的。第三十一条 经案件审查办理程序决定不予处罚的,案件承办机构应当依据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作出不予处罚决定,依法送达,文书附卷。
已经立案,进行调查时收集的证据不能证明违法事实或者查证不能的,由案件承办机构的分管负责人审批后,予以撤案。
第三十二条 经当事人陈述、申辩或听证后,裁量决定发生重大变化的,案件承办机构应当按照本部门案件办理程序规定,重新履行事先告知、听证或集体讨论等内部程序规定,重新制作送达相关文书。
第五章 监督规则
第三十三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履行对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监督职责,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和层级监督。
第三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对本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发现处罚裁量违法或不当的,应当主动及时纠正。
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下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处罚裁量是否合法、合理,应当给予指导和监督,发现处罚裁量违法或不当的,应当责令其纠正。
第三十五条 对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重点开展下列监督检查:
(一)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情况;
(二)重大复杂裁量决定集体讨论情况;
(三)因裁量显失公平或缺少合法必要的证据支持,致使行政处罚经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被撤销或者变更的情况;
(四)被上级部门认定处罚裁量违法或不当而责令纠正的执行报告 情况;
(五)其他应依法开展的监督检查事项。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构成行政执法过错的,依法依规追究过错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涉嫌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的罚款额度计算结果,上限含本数,下限不含本数。
鲤城区粮食局关于印发鲤城区粮食局 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
为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防止和纠正行政执法中的随意性,正确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优化粮食流通环境,现将《泉州市鲤城区粮食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二〇〇九年元月七日
主题词:法制 粮食 自由裁量权 实施方案 通知 泉州市鲤城区粮食局人秘股 2009年1 月 7日印发
泉州市鲤城区粮食局 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防止和纠正行政执法中的随意性,正确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优化粮食流通环境,确保我区粮食系统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在我区全面开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中共鲤城区委办公室、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鲤城区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泉鲤委办„2008‟123号)要求,结合粮食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按照“权力取得有据、配置科学、运行公开、行使依法、监督到位”的要求,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在合法行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合理行政,树立公开、公正、公平、廉洁执法的良好形象,着力从源头上 防治腐败,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粮。
目标要求:行政执法活动公正透明,主动接受人大、政府、政协、上级主管部门和粮食经营者的监督,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符合法律法规规范。通过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排除不相关因素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干扰,杜绝违法裁量、随意裁量、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具体要求是:
(一)梳理具有裁量幅度的法律法规条款,并予以细化、量化、形成统一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
(二)建立健全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规则,以及相关监督制约制度。
二、实施范围与任务分工
本方案所称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法规、规章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行为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的方式和自由作出行政决定的权力,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中存在的行政裁量权。
成立泉州市鲤城区粮食局规范行为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人秘股,工作人员抽调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具体工作职责是:
(一)负责本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 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二)向本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推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总结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完成本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本局人秘股和行业管理股为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责任主体,按照本《实施方案》规定的进度要求和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完成所承办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规范工作,并组织实施。
三、工作原则和工作要求 工作原则:
1、人秘股和行业管理股是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的责任主体,对其所制定裁量标准的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负责。
2、省、市粮食局如已确定细化标准的,原则上可按省、市细化标准执行;如省、市细化标准比较原则,应在省、市细化标准框架内进一步细化。
3、要建立横向和纵向沟通机制,既要防止细化标准差异过大,也要防止经济状况相似的区域细化标准不一致。
4、要在法定范围内细化自由裁量权,设立自由裁量的定性与定量标准以及其他构成要素,均不能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违背。
5、细化标准工作应从粗到细,逐步深入,根据具体执法实践来确定细化程度。细化标准正式实施后,应根据法律、法规变动情况和工作实施情况及时调整,不断深化,确保科学性。
工作要求:
1、依法运作,重在实效。推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在法定范围内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保证这项改革创新始终沿着法治轨道运行。要更加注重实效,细化裁量标准和操作程序,做到科学简便、务实管用,避免更加繁琐,降低工作效率。
2、加强协调,做好衔接。要严格按照时序进度开展工作,及时向市粮食局和鲤城区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信息。同时,制定的裁量标准应当留有一定幅度,具体执行股要结合实际情况,在该幅度内进一步细化、量化。
3、明确责任,加强监督。要将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作为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粮、提升执法形象和加强廉政建设、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作为机关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机关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和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引入群众评议机制。对落实不力、执行不到位的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及时予以通报。
4、建章立制,总结经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配套制 度和监督制约制度建立后,要根据工作实践及时进行修改完善。行政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正式实施后,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具体执法实际及时调整。
四、具体工作要点
(一)梳理行政自由裁量权
制作职权目录。我局已在2006年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程中,对行政执法依据进行了梳理,制作了本单位职权目录,经区法制办、区编办审核确认并公布。要对本单位职权目录重新进行审查,如发现因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新颁布需要调整的,要报区法制办、区编办备案。
(二)细化、量化行政自由裁量权
1、细化行政自由裁量权。总结具体行政执法实践,分析行政执法案例,归纳行政执法情形,对行政职权的运用范围、行使条件、实施种类、具体程序等具有裁量空间的内容进行细化,形成执行标准。标准可以分为若干个裁量等级,在同一个等级范围内可再细化为若干个裁量档次。每个裁量等级与裁量档次规定具体裁量行为,并对适用的条件作出明确说明。
2、量化行政自由裁量权。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可予以量化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在细化行使标准的同时要进一步予以量化行政自由裁量权幅度(细化量化工作要求见附件)。
3、形成规范性文件。细化、量化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经过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按泉鲤委办„2008‟123号文要求,报区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后,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下发执行。
4、健全配套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健全本单位行政自由裁量权公开制度、行政处罚说明理由制度、行政许可项目自由裁量意见、重大或复杂自由裁量案件集体讨论决定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配套制度,促进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
(三)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程序
要从本单位所行使的行政职权特点出发,严格按照执法程序的要求,规范执法运行过程,简化行政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率。要遵循“规范程序、提高效率、简明清晰、便民利民”的原则,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开,流程图应列明:
1、行使权力的条件,即依法主动行使职权或根据当事人申请行使职权的依据。
2、承办岗位,即行使职权及各个环节的股室。
3、运行程序及相关接口,即工作流程及流程中与相关岗位的衔接点。
4、办理时限,即完成某一步骤的时间限制。
5、监督制约环节,即内部监督机构和外部监督渠道和 联系方式。
6、相对人的权力,即管理相对人依法享有的要求说明理由、陈述、申辩、申请听证等权利。
7、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即管理相对人表述诉求、申请救济的渠道和方法等。
(四)公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行过程
要实行执法公示制度,主动向社会公布本单位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执法范围、执法程序、执法权限、执法种类、监督方式、投诉渠道等。在公布具有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职权目录和流程图的基础上,及时主动公开行政自由裁量权运行的全过程。执法过程中,要向当事人公开政策法律依据、现实状况、程序、救济方式等法律规定应公开的有关情况,尽量满足当事人的信息需求。对执法结果,应根据涉及范围,及时告知当事人,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依法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或向社会公开。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执法事项,要通过社会调查、咨询、公示、听证和公开发布等形式,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
(五)建立健全监督制约制度
为确保推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健康有序进行,要及时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制约制度。
1、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并逐步完善对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检查制度。围绕某一类别 的行政职权,对突出的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活动。
2、建立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执法决定作出前,要交由本局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3、建立评议考核制度。要综合运用内部评议和管理相对人评议的办法,加强对行政执法质量的考核。每年要组织一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着重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状况进行考核。
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明确建立不按照行政自由裁量标准行使自由裁量权或者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责任追究办法。
五、工作进度安排
1、建立机构、制定实施方案。2008年12月底前制定《泉州市鲤城区粮食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泉州市鲤城区粮食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动员部署,开展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执法人员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责任意识和水平。
2、细化标准,建立制度。按照本方案梳理行政自由裁量权项目,细化和量化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标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此项工作要在2009年3月底前完成。
3、报送备案。将本方案“具体工作要点”中的5项内容制作成光盘,并将纸质材料、光盘、电子文档于2009年3 月30日之前分别报送区法制办、效能办、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处备案。
4、组织实施。于2009年5月15日前完成修改定稿工作,汇编成册,并将本方案“具体工作要点”中的5项内容向社会公布,同时进行执法人员培训。做好与区政府行政执法信息平台的对接、测试工作,200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5、迎接检查评估。2009年12月份,做好迎接区效能办、区法制办组织的阶段性检查评估和区效能办组织的社会公众评估工作。
6、日常监督。规范后的行政自由裁量权正式实施后,必须加强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同时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要结合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将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对不执行已经规范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执法人员要采取暂扣或提请吊销执法证的处理措施;对群众举报的效能、廉政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对不执行已经规范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定的执法人员依法依规实行责任追究。
附件: 细化量化工作要求
附件:
细化量化工作要求
一、梳理带有自由裁量权内容的执法依据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本部门的行政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将现行有效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中存在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编制目录。
二、对带有自由裁量权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中存在的行政裁量权进行细化
(一)行政处罚:在梳理执法依据的基础上,按照过罚相当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带有自由裁量权的行政处罚的行为和标准相近的进行合并,尽量使用一个处罚标准。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条件、运行的范围、裁决的幅度、事实要件的确定标准作出准确、科学、详尽的规定。具体要求是:
1、行为人违法行为轻微的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从轻处 罚的,原则上按最低限度处罚;规定减轻处罚的按低一档次的标准处罚。
3、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法律、法规、规章没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规定的,确定一个处罚标准。
4、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罚款标准幅度较大的,根据情节,规定一个罚款数额、比例或倍数。
5、多部法律、法规、规章设定的相同的违法行为和多个处罚标准的,可以合并使用一个标准;出现法律冲突的,严格按立法法执行。
6、违法行为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事项的,可按较高的数额罚款。
(二)行政许可:在制定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标准方面,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应当根据公开、公正、高效、便民的原则,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应当简化程序、采取便民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在实施基本相同的同类行政许可时在许可条件、许可程序、许可时限等方面不得使用不同标准和要求。
1、除法律、法规、规章已明确规定的许可条件以外,不得擅自增设或创设许可条件。
2、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许可条件不够明确的,应将属于自由裁量的条件加以具体化。
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许可条件存在一定幅度的,一般按最低标准执行。
摘 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化已成为各地区比较普遍的做法。本文以四川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范为例,拟指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完善方向,以使其更能满足合理性要求。
关键词自由裁量 规范 合理性
一、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的广泛存在,源于法律规则的缺乏,但其范围实际上要大于法律规则和原则的缺位。所有法治政府都是法律统治和人的统治的结合。只要对公共权力的有效限制不足以排除权力行使者进行判断和自由作出选择的可能性,就存在着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是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将自由裁量权规范化、细化,制定裁量基准,已成为各地的通行做法。
二、对四川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范的分析研究
四川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各项规范已经比较齐全了,显示出了四川省政府巨大的信心和决心。其中有很多积极的方面,笔者在此不赘述,主要论述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期待四川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工作越来越符合合理性要求,成为一项日趋完善的制度。
(一)要避免规则过度细化导致僵化、琐碎。
例如:四川省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种子、食用菌)中有一条规定:经营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分为四个处罚幅度――50公斤以下、50公斤到200公斤、200公斤到500公斤、500公斤以上。种子的数量成为唯一标准,可能会有问题。本来规范自由裁量权是为了解决合理性问题,因为规则过度细化、量化后,结果却变成了不合理。应该考虑其他因素。相关因素该考虑的考虑到了,不该考虑的没有考虑才叫合理,否则就是不合理。因此,建议在这条规范下加入其他衡量因素。
基准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变动性,应预留一定的裁量余地,以应对实际情况,现代社会极为复杂,行政机关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二)加强各部门规定的针对性。
各个部门要对自己管理的公共事务的细化标准要有针对性的规定,不要过度引用上位法的规定。如:《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同一违法行为违反了不同法律规范的,在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2)后法优于前法。(3)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上位法规定比较清楚的下位法不必赘述,要更多地解决各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突显出各部门的不同特点。
(三)适当完善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责任机制。
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责任机制越完善,越有利于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化。如:《四川省水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第十五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水行政机关或监察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无法定依据、违反法定程序或不按照本实施意见以及《四川省水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试行)》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六)有其他滥用自由裁量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这样做出详细的规定就能够更有公信力,更有实际针对性。问责机制完善后,实施效率会有所提高。我们制定的自由裁量规范一方面要符合社会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有对公务员的约束力。
(四)与自由裁量权相关的配套机制要继续完善。
行政执法是很难很复杂的问题。除了合法性、合理性以外,还有一些配套的机制。如:责任机制、民主机制、绩效机制以及行政伦理等。道德机制要求善意行政,教育机制要求加强公务员培训,示范机制增加对行政案例和惯例的学习,监督机制要求监督主体多元化。这些配套机制的完善也对规范地行使自由裁量权有重大意义。
(五)自由裁量标准公开的问题。
若自由裁量规范本身不太完善,甚至在合法性、合理性的问题上有缺陷、有漏洞的情况下,公开的效果可能是负面的,在公开之前一定要非常审慎。专业技术性的执法需要专业人员,但也涉及法律问题,需要特别审慎。
三、对规范自由裁量权的建议
立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特别审慎、特别细心。对行政裁量权进行梳理和解释不可操之过急,不能为细化而细化、为量化而量化,更多的是基于各个部门的实际执法经验,结合法律规定、法律精神以及法律原则来解决问题。细化可能比立法本身更困难,自由裁量的法律规范本身已经将合法性问题解决了,现实中真正难解决的是合理性问题,是做合理性的判断以及对合理性的处置。量化、细化自由裁量权实质上是解决合理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代伟.皮筋变钢尺――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思考[J].行政与法,-8.
[2]王雅琴.城管执法自由裁量权自我规制的法律思考[J].法学论坛,-3.
[3]黄裕萍.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研究――以重庆市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为向度[J].重庆与世界,-8.
[4]王周户,徐文星.现代政府与行政裁量权[M].法律出版社,2010-12.
[5]王贵松.行政裁量:羁束与自由的迷思[J].行政法学研究,-4.
[6]崔卓兰,刘福元.析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过度规则化[J].行政法学研究,2008-4.
[7]姜明安.论行政裁量的自我规制[J].行政法学研究,2012-1.
【四川省民政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推荐阅读: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车船税实施办法》的通知09-29
四川省《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0-18
四川省测绘成果管理办法11-30
四川省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办法10-18
《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范文11-03
无公害四川省畜产品管理试行办法07-11
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实施细则09-16
四川省基本建设项目开工报告审批管理办法10-24
四川省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安全管理办法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