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精选10篇)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破解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难题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公信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随着脱贫攻坚战役向纵深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各级相继提出推进实施意见。作为一名来自经济部门的管理人员和身处基层一线的第一书记,我想利用这个平台,和大家谈一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一话题。
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历来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民公社化时期,建立在生产资料归农村社区成员共同所有的基础上,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经济体制,各村建起了学校、卫生所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集体所有的果园、养殖场、砖瓦窑等集体产业,集体经济一度得到了壮大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家庭分田到户、联产承包的推进实施,原有的“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格局打破,大部分村级集体财产卖的卖、分的分、丢的丢、坏的坏,已经丧失殆尽,村级集体经济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出现了好多“空壳村
”,导致支部、村委开支靠佘,修桥补路资金靠要,更谈不上过时过节给村民发点福利等等。以上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到村两委的正常运行和村庄的与时俱进发展。重提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这个课题,是有效解决村集体无钱办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必需之举,更是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要求。
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时机成熟、条件具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有效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提升,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可能性。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基础依然存在。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大部分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是一种新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这种新型经济组织可以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细化分工,从而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富裕。即便有一些村没有专业合作社或者专业合作社不壮大、不运行,但党支部和村委会仍然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在今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支部村委仍然可以发挥其很好的作用。二是多年来的农村改革,培养造就了一批现代农民,他们通过外出经商、打工、上学等途径,增长了才干。只要落实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等一揽子政策,在集体经济壮大发展中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广大农民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愿望。在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下,全体村民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水涨船高的对应关系。集体经济的大力发展,可以减轻村民的负担,增加他们的收入,还可以改善群众的福利。
三、当前集体经济壮大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以贫困村为主阵地,以村集体为主体,我县实施了光伏电站、食用菌、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肉牛、肉羊养殖基地、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一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这些项目有效地把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和村集体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群众增收的同时,促进了集体经济的破零。特别是我县首创的1558入股肉鸡养殖、沁州黄、矿泉水等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开创了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外,册村镇册村、道兴两村联办养殖基地,吸收了周边村的产业资金,不仅为基地建设解决了资金问题,而且入股村也得到了产业分红,壮大了集体经济。
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集体经济缺乏产业支撑,不能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目标要求,2018年全县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要实现破零并达到3万元目标,一些村由于没有产业项目支撑,虽然从账面上多多少少有了收入,实现了破零,但收入来源是靠出租集体土地给群众耕种,出租闲置学校校舍等形式来实现,甚至有的村把水费收入也计入了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不能因地、因村制宜,项目类型趋同,差异化发展不明显。以集体经济破零为目标,我县大部分贫困村实施了一批集体经济产业增收项目,但在项目选择过程中往往不能依托资源优势,紧跟市场需要精准选择,这些项目大都集中在蔬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养鸡、养羊、养牛等领域,差异化发展的特色没有体现出来。由于不能很好地体现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导致集体经济收入目标难以实现。南石垢村位于县城近郊,距县城仅是一路之隔,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优势。他们利用废弃的龙窑做了一些蔬菜大棚,然后出租给种植户种植,集体经济收入靠收取租金来实现。如果是一个偏远的乡村,这种形式无疑是可取的,而且每年收上3-5万元的租金也不错。相对于其他村来说,南石垢村子大、消费高,一年收上那么3-5万元,实在是杯水车薪,很难维持村里的正常运转。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村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集体经济壮大发展这篇文章还是没有做深做透。我认为,作为一个县城近郊村,完全可以由村委会把村里的菜地用货币置换的方式收回来,由村里配套上水利灌溉设施,统一规划成私家菜园,租给县城居民种植蔬菜,村里成立一个公司,为这些户提供生产资料和管理配套服务,这样土地价值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实现成倍的增长。另外,村里还可以发展住宿、餐饮等基地服务,通过这些产业,可以使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
三是项目前期调研论证不充分、不扎实,项目确定的不准、不好。多年来,我一直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按照常规做法,确定一个项目是否上马,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着重应该从做什么项目,项目的市场前景怎样,是否有销售渠道,然后考虑需要投资多少,投资以后多长时间可以收回成本。总而言之,就是要抓好市场,打好算盘算好账。通过走访调查,我县近年来实施的个别项目不成功,甚至交了学费,项目建起来了,投资却超出不少,进入生产阶段之后,市场价格又和原来预估的差下一大截,算下账来不仅没利润可挣,就连老本也搭进去了。这种项目不仅不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还给集体背上了债。所以大家在选择项目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能盲目决策。
四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漏洞比较多。目前,建成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大多由村两委干部进行管理,有的村由能人大户牵头,实行合作社运作,有的包给公司或个人经营,经营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确实有一部分项目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财务开支不规范,人浮于事,出工不出活,资产流失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加以高度的重视和解决。
四、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的几种形式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不断涌现,并且越来越多样化。如:对原来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企业的租赁承包经营,以乡村名义投资兴办的一些新的种植、养殖、加工企业;以乡和村、以土地资产入股和个体私营企业联合举办的股份制企业;近年来涌现出的由村民自愿联合举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的由村委出面牵头组织土地流转、发展的非农产业和环农产业、服务产业、旅游产业等等,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土地统一经营型。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经过严格审查批准,对农民的承包地采取货币置换方式,收归村集体进行统一规划,集约化经营。与此同时,随着经营体制的变革,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在集体领导下赚取劳动工资报酬,村集体通过土地经营取得收益。壮大集体经济,如浙江宁波湾底村,通过这种形式,将全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建成高效农业区、精品蔬菜种植区、观光旅游农业区(包括名优果园、花卉园等)、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区。通过经营体制的变革,村集体成了产业经营的主体,为集体经济壮大提供了平台,该村已成为全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二)产权经营型。即通过对资源、资产使用权的合理流动,将拥有所有权的资源拍卖、租赁给企业,收取拍卖费用和租赁费用,再从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滚动开发,再进行拍卖或者租赁。如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马岙镇马岙村利用荒山资源,与旅游企业合资发展观光农业,村级每年收取资源使用费;浙江**市安阳街道??桥村把旧村改造后退出的宅基地建成商业门面出租,村集体年实现收入30万元。
(三)产业龙头型。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本地农业特色及优势,组建专业公司、加工企业及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中介组织,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以有偿服务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四)资源开发型。即发挥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开发运作,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激活村集体经济活力。如杭州余杭紫荆村利用竹子优势,开发苦竹林面积8000多亩,制作的各类笛、箫乐器远销海外,村集体年收入80多万元。
(五)股份合作型。即将原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如浙江台州淑江区下陈街道下陈村,将农户耕地入股量化兴办农业绿色园区,建设农贸市场,社员取得分红,集体经营取得集体收入。
五、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因地制宜,拓展集体经济增长空间。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各个村的资源,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坚持差异化经营道路,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中之重。一是利用好存量资源,走资源经营之路。闲置的养殖场、闲置学校、集体的水面、山林,集体的存量土地,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大家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把它们盘活,可以以资产入股的形式和企业能人开展合作,共同办一些养殖项目、加工项目和基地、实体产业项目,实现集体资产的效益最大化。千万不要嫌麻烦,图省事一次性租出去了事。二是县城近郊,公路沿线等一些具有区位优势的村集体要开拓视野,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新型产业,通过提供组织服务、管理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还可以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商业地产,赚取租金收入,还可以顺应社会需求,发展养老服务、学前教育等产业,多轮驱动壮大集体经济。三是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庄可以利用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开发农事游、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村集体通过参与景区管理、景区服务取得集体经济收入。如牛寺乡西峪、上峪、王泉等村,可以利用其历史古道和新修西汤水库的优势,开展古村民居、库区垂钓、民俗民风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和走马岭景区连成一体,形成一条月月有活动,村村有项目的旅游线路;故县镇徐村可以依托大儒王通,名相吴碘的历史人文优势,打造以儒学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区;册村镇可以依托皇后泉、后沟等景点延伸扩展,打造沿圪芦河文化旅游景区。四是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适应消费新需求。由村两委牵头,组建一批服务三农的经济组织,如农机专业服务社,农技专业服务社等,通过提供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五是巩固好已经建成的集体经济增收项目,使这些产业项目能够为集体经济壮大做出应有的贡献。此外,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的路径还有很多,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开拓出更多的集体经济壮大发展新路子。
(二)做好前期规划设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大家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发展集体经济,选择一个好的项目非常关键。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做好市场调研,真正搞清楚市场需要什么,市场的前景怎么样;二是要做好项目实施条件的论证,看一看我们这个地方有没有生产原料、有没有生产技术、有没有建设材料,气候条件是不是合适等等;三是要确定好项目建设的规模,然后根据生产规模设计好项目的建设内容,确定好建设工艺和生产工艺;四是要根据建设内容算一算投资需要多少,所需资金从哪些渠道可以落实;五要算一算投入产出帐,也就是项目建成后能不能挣钱,能够挣多少,多少年可以收回投资。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涉及好多专业方面的事情,必要的时候应该让专业技术人员来把把关。
(三)强化管理,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财务,管理
一、我市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现状
我市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在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完善中逐步得到了加强,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负责村级财务的业务指导,乡镇政府负责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村级财务实行“村财村用、乡镇代管”制度,乡镇的农经部门具体负责所辖乡镇范围内村集体财务的记账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纪发【2006】24号)、《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村级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意见》(苏办发〔2005〕33号) 等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我市也相继出台有关政策,对村级财务的管理提出了更加明确细致的要求。 然而, 村级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村级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科目核算混乱;乡镇政府对村级财务管理不到位,村账乡镇代管”流于形式;村级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等等。
二、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管理体制方面:目前,村级财务中的业务指导管理工作在很多地方却归属于县级的农业部门负责。 这样的管理体制使农村财务工作与地方财政部门的整个会计工作管理体系相脱节, 不利于村级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思想意识方面:个别乡镇领导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思想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理财”“重指标轻实效”的片面认识。 而广大的农村村民群众学历层次普遍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集体观念、民主参政管理思想认知度不高,导致村民民主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会计基础方面:大部分财会人员没有经过会计专业知识培训。 报销审批和报销凭证不规范,账款结报不及时。 对财会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和学习村屯会计账薄、科目设置不规范,会计员对账不及时,凭证传递不规范,档案管理不善;有的村会计员调整后,移交档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账册凭证。 村会计员重记账、轻监管,只审凭证、不审开支是否合法, 使违规票据凭证得以入账;财务公开存在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开,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程度可见一斑。
监管体系方面:农村财务监管体系不健全,惩戒力度不够。 乡镇政府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对村级财务的监督执行无法做到位,发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 财政审计部门也几乎缺少对村级集体财务的监管审计工作制度。
三、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村级财务管理关系村民的根本利益, 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保障村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条件下,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必须创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监管农村集体资产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要安排专人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监管,并加强对这些监管人员的培训。 同时通过统一招考,招入一些专业对口的高素质大学生,为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从根本上改善经管站人员专业不对口、年龄偏大的现状。 在农村, 村级会计员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者, 要加强村级会计员的培训工作,每年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村级会计员进行业务培训或轮训, 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素质高、会管理的村级会计员队伍,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全方位的内外监控体系,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首先加强村集体财务的监督管理制度的建设,可以因地自宜、从易到难,从健全各项村级财务岗位内部牵制入手,通过设置村财务内部审计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形式搞好村级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其次审计、财政部门要把村级财务监督纳入本部门业务管理工作范围内, 积极开展对村集体经济的经济责任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对村级财务的监督检查,对违反乱纪行为要加大处理力度。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开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强化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才能有效遏制农村经济违法行为。 我们要结合农村实际,建立健全财务公开、村民查账、开支审批、集体存款管理、民主理财、财务审计、村务公开、会计档案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等制度,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加强村集体开立银行账户的监督管理,每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原则上只能在当地银行部门开立一个账户, 所有资金都必须存入开户银行, 不得以个人名义存取村集体资金, 严禁设立账外账、搞小金库和多头存款,严格实行支票管理。 严格按照财政部颁布的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规定的操作流程规范进行账务处理,并定期公开村级财务。
加大财务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提高村民参政意识: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村民的农村财务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通过定期制定“农民普法”任务、组织法学大学生深入农村等途径宣传法律知识,充分提高广大村民对农村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
做好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加强信息化建设:各地财政部门、各乡镇财政所通过分散或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 增强他们做好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的能力。 推广实行会计电算化,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村级会计核算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财务公开的透明度,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寿康.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12-09-15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态势;出路选择
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17-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必须优化环境以及要纵观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的关心,同时也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协作努力,齐抓共管。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帮助以及扶持的力度。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优化环境
(一)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
还有就是在创业扶持上来说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创设一个专项的基金,从而来鼓励以及支持创收性的项目工程,尤其是对那些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又缺乏资金的那些项目一定要给予支持。在创业之初,要降低门槛,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合理调整,同时也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创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便利的环境。
(二)优待贫困村的专款专项扶贫基金
作为一个公共的财政村级集体经济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其宏观的调控能力,以达到区域平衡的能力。每个行政村都有自己经济实力进行评估,要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进行不同的帮困扶持。特别是要加大力度那些投资建设的创收的项目,从而来对那些政策避免执行了无差别的辅助,以防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状况。
(三)利用当地闲置资源发展集体经济
对于有些部门来说在政策的实施上面应当进行放水养鱼的构想,政府部门应当尽最大可能在各个方面,对那些村级集体的经济发展上面加入更大的帮助和支持。要合理组织,合理利用当地闲置资源进行发展集体经济。
总的来说,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围绕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制定出合理的一个优惠的政策,以及相关的配套的措施,共同创造一个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利的大好环境。根据各村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村级集体在经费上的矛盾,就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所以说应当把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因村制宜,选准路子,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一)加强村级招商引资,通过借助外力以求得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现在我们想做大做强村级经济,如果单纯地依靠现有的老企业是不行的,发展的实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也有的政府想靠自身经验的积累去发展村级经济,但是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那自然发展的速度又显得太慢了。因此,相比较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招商引资。通过招商的形势,达到借力使力,以求得更好地发展,这也是实现村级经济发展的最好的办法。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引导村干部的意识观念,妥善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加强发展的意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达到最优化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为了实施激励性的机制,也可以实行村级招商引资责任制,把招商引资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融入到农村干部的考核中,在年度工作进行实绩考核时,直接与干部的报酬相互挂钩。切实做到把发展成为政府干部的首要任务,并且要付诸于现实,在工作中得到真实的体现。同时,对于干部的招商方法要加强引导,适时举办培训班,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招商引资的规律,掌握招商的技巧。这样,在外出招商时也就不会太盲目了,也会逐步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另外,我们还不能忽视了人才的引进,特别是本村流落在外地的人才,想办法把那些创业能手、企业老板、经营大户请回来,共同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大力发展。
(二)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
在大力村级集体经济时,要因地制宜,针对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各类资源,以实现村级集体的更大收入。
三、盘活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一)认真开展清查工作,盘活资源
对村集体所有的荒地、机动地、水塘等资源来水塔、库房、闲置空房及砖厂等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依法清收拖欠的村集体承包款项,清理无效合同,通过采公开招标、拍卖、租赁、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达到资产值、增值目的。
(二)实行承包论证、合同管理等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理清查村集体资产承包合同,手续不全的进行完善,不合法的予以废除,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村集体不再直接经营的土地、果园、农机具、水施等,要先行论证,后按合同严格管理,合理确定村集体,北高镇 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三)加强完善各项制度
大力推行村财政委托代理制度,强化财务公开;落实“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发展公益事业;落实集体财计、专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严控基建工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
(四)改革农村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了财务“双代管”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结算资金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加强了对集体资的管理,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赵兴泉.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J].农村工作通讯,2006,(12).
[2]董亚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回顾与展望[J].经济纵横,2008,(6).
[3]周新革.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J].浙江现代农业,2007(3).
调研报告
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2007-12-14 22:54:0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2)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
一、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行政村29个,农业人口38916人,蔬菜面积10800亩,粮食面积9500亩,水产养殖面积8800亩,果园2200亩,茶园3100亩,一、二、三产企业600多家。2002年全区村级企业完成工业销售亿元,同比增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260元,同比增长;村级经济完成国内
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6,村级经济作为我区五大经济之一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当前,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重点加强了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建设。蒋乔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嶂山水蜜桃生产示范基地等10个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及五洲山茶场、蔬菜种子公司等3个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主动与万方超市、牛奶公司等单位合作,订立购销协议,通过“公司 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大力培植各类专业协会,实施品牌战略。先后组建了七里甸葡萄协会、蒋乔嶂山水蜜桃协会、金江水产协会、蒋乔蔬菜协会和官塘园艺协会等5个专业协会,已注册“万祥”、“润星”、“润绿”等9个农业品种商标,其中“五洲”、“彭公”牌茶叶,“润农”牌番茄已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定,“惊春灵芽”和“五峰迎春”先后获省级、国家级名茶评比一等
奖。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异育银鲫、青虾、鳜鱼、南方大口鲶等名优产品的养殖比例不断扩大。
二是发展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二是广泛涉足一、二、三产,向各种领域纵深发展。一产方面,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目前已建成8个区级科技示范园,50户科技示范户,发展了应时鲜果、茶叶、蔬菜种子等6个产业化项目。二产方面,重点发展机械、建材、服装、工艺品和电子等产业,生产的数控机床、锻压机床、磁性材料、通讯器材、电碳制品、环保设备等产品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三产方面,在进一步巩固零售商业、小商品、餐饮、修理等服务行业的基础上,向交易市场、房地产开发、家具装饰等行业延伸,并使其成为村级经济三产收入的主要来
源。
三是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了多种鼓励私个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私个经济的扶持力度,私营个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渐显露,成为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各镇、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抓住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培植了东亚碳素厂、江东铸造厂、光华锅炉厂、新光明大酒店等一批规模私个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严格管理,注重创新,重视人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稳步提高。目前我区现有村级私营企业450多家,占全区私营企业总数的72%;个体工商户2900多家,占全区个体工商户的49%。
二、我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近几年来,我区农村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富民强区”的总目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
实施“富民强村”战略,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扎实开展“五好村”、“五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在巩固前几年创建成果的基础上,2002年区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新一轮《“五好村”、“五好示范村”评比考核细则》,提高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重点从选准配强村干部队伍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村级领导班子抓经济工作的能力。采取镇机关下派、企事业单位交流、邻村调配等形式,多渠道选配村干部,重点抓好“领头雁”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全部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岁以下的占77,大专以上文化的达70。全区建立了一支常数为150
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村干部管理更加规范。近两年来,全区先后涌现出黎明村、韦岗村、四圩村等5个年纯收入超80万元的“五好示范村”和10个年纯收入超30万元的“五好村”。
2、大力整顿扶持经济薄弱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98年以来,我区对经济薄弱村采取“一定三帮”的措施,由一名区领导亲自挂帅,一名部门领导定点负责,带领3个部门与帮扶村“结对”挂钩,努力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一是强素质,优化班子结构。几年来,共调整了5个经济薄弱村的领导班子,使一批有脱贫致富信心,有开拓进取精神,奉献意识强,懂经营、善管理的中青年骨干,走上了村领导岗位。每年在区委党校或无锡“全国乡镇企业家培训中心”进行为
一、指导思想
以 “三个集中”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为支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实现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夯实农村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
二、发展目标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三个集中”的工作思路,以产业领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项目、引进项目、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等方面上狠下功夫,走“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路子。
1、加快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变村容村貌,调动干部群众爱村、建村的积极性;
2、加强村(队)道路建设和水渠等水利设施整治,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
3、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行民主管理,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径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经济人发展项目,增强村集体经济活力。
2、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使群众增加收入。
3、发展项目、引进项目,拓宽群众致富的路子。
4、做好劳动力转移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拓展群众增收渠道。
5、鼓励支持群众发展二三产业,帮助群众实现多元增收。
四、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
根据产业化发展思路,成立村现代农业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成员、村民小组组长和社员代表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的落实、检查,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制,其他成员各司其职,层层落实责任。
2、落实惠农政策
中共w市**镇委员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关键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强村”这个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强村”,就必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镇地处w市郊,全镇辖12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万亩,山林面积20.06万亩,总人口48185人。**镇党委下设20个党支部、2个村级党委,有党员1061人,村级两定干部48人。近年来,我镇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从而扎实推进“五村、两规范”的全面建设。
通过近年的实践,我镇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村村有亮点、街街有实业”的村级集体经济新格局。据初步统计,自去年至今,全镇12个村“社区”新增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8个,增加收入32.5万元;项目累计42个,村级集体经济年总收入67.8万元。2003年全镇村级集体收入15万元以上的村“社区”1个,10~15万元的1个,5~10万元的3个,3~5万元的4个,3万元以下的3个,基本上消灭了“空壳村”;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6元。到目前为止,全镇有沼气池1805座,卫生厕所5167个,电话3210台,手机2107台,摩托车、农用车8602辆,人均住房面积26.85平方米,81%的农户住上了钢筋水泥楼,实现了村村通四级公路、通电话,通闭路电视,村村有村部医疗卫生点、村部钢筋水泥办公楼、学校教学楼,100%的村(居)民饮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全镇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选好班长,配强队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提供人才保证
“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而选好这个支部的“班长”又是关键的关键。
1、选好班长,发挥经济能人的带头作用
我镇在选拔农村基层干部时,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级基层组织中来,着力打造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村集体领导班子。如上奇社区的党委书记伍仕铭,是群众推选上来的具有高中学历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近年来,他不但自己搞立体种养年收入有18万元以上,他和社区班子一班人达成共识,村集体投入36万元建成花岗岩工业加工开发小区,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火机厂、红砖厂等外资企业近10个,使集体经济纯收入从每年的10万元猛增到16.5万元。
2、加强培训,提高村级班子干部的致富本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迅速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干部的市场意识和经济洞察力至关重要。我镇一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经济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二是多次组织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搞得较好的兄弟乡镇参观考察,促进他们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把好的经验、好的发展路子带回来。如自治区级贫困村——黄沙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在参观学习了藤县古龙镇的八角种植技术后,回来广泛发动村民扩大八角种植面积,对八角树实行低产改造。2003年该村八角种植面积达到了7000多亩,当年全村八角产量2万多公斤,人均增收40多元。
3、选准载体,强化村级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2002年上半年,我镇乘着村级“两委”班子换届的契机,在“两推一选”和村民直选工作中,把“双强”党员和致富能人选入“两委”班子,使他们真正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领头雁”。并抓住“选、育、促、管”四个环节加强培养。即“选”就是用率民致富的标准选准班长,配好班子;“育”就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党支部班子的素质;“促”就是对农村党支部实行目标管理,使其感到有压力;“管”就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村级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我镇党委还坚持开展“三强四带五个好”活动,即每年评选出政治素质强、驾驭能力强、经济能力强的党支部(党委)书记,评选出带头学习落实政策法规、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依靠科学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共产党员,评选出“五个好”模范村级党组织。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以此带动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两委”班子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在2002年的村级换届选出的48名两定干部当中,有12名是第一次当选为村干部,有14名是村里的致富能手。
二、理清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指明方向
思路决定出路。加快经济强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源优势或地缘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1、理清思路,扬长避短,创建示范基地,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镇党委要求每个村(社区)要清醒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扬长避短,力求做到“三点”,即“年初有要点,年内有重点,年末有亮点”。如思孟村“两委”班子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写好两篇文章:一是写好“山”的文章,抓好4000亩荔枝基地建设,工作汇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村》。通过技改,2003年全村荔枝产量超过100万斤,创历史最高纪录。该村集体的荔枝园,当年产量达到3万多斤,收入达2万多元。二是写好“田”的文章,发展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今年上半年,该村借“实施五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的契机,引来了广东客商在该村种植韭菜花100多亩,并引进了芦笋、毛节瓜等蔬菜新品种。该村还与w中学签订了建设100亩学校蔬菜供应基地的合同,规划的1000亩蔬菜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该村已产出无公害蔬菜1046吨,实现产值100多万元。
2、分类指导,着眼长远,引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新模式
我镇是一个既有山区村,又有垌面村的镇,经济差异比较明显。为此我镇坚持分类指导,相互促进的原则,把全镇12个行政村(社区)大体划分为三类,即经济大村、专业村和相对后进村,提出了“经济大村抓发展、专业村抓提高、后进村抓转变”的思路,使各个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我镇抓住国家林业政策调整的大好机会,建议思英社区在宜林荒山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为w市最大的人造板厂——三威板材厂建造原料基地。该社区干部立即行动起来,采用股份承包责任制的发展模式,即土地使用权所有者占利润的10%~15%,投资者占利润的85%~90%。这一分配体制深受群众欢迎,许多农户纷纷与社区签订了互惠互利的合同,从而掀起了大种马占相思的热潮。3年来,该社区共投入了15万元资金,种植马占相思450亩。目前这些马占相思长势喜人,最高的树已有5米高,平均周长达12厘米。据估算,马占相思5年成材,平均每亩可产材6立方米,按照每立方250元计算,450亩就是60多万元。速生丰产林成为思英社区建在山上的“绿色银行”。而寮田村则紧紧依靠w市外贸鸡场这个龙头企业,利用山地多的优势,用山地入股,联合大型养殖户一同发展“三黄鸡”养殖。目前该村“三黄鸡”存栏量已达20多万羽,一跃成为w市养殖“三黄鸡”最多的村之一,寮田村集体也因此每年增收2万元。
3、依托城区,服务城市,打好招商引资这张牌,建立新的发展格局
对于城区的几个村(社区),我镇确立了“优势在区位,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农村,出路在招商,关键抓项目”的发展新思路。如六凡村把100多亩的荒山沟出租给w市环卫站作为垃圾填埋场,每年可为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思英社区利用工业园座落在社区的契机,全力配合做好征地、拆迁、经济补偿、三通一平等工作,建好工业园,并成功引进了投资达5000多万元、年产值1.2亿元、可安排就业500人、年上交利税700多万元的鹰达不锈钢厂。该厂不但解决了部分居民的就业,还带活了周边的餐饮、商贸、房屋出租业的发展,壮大了该社区经济总量。自2002年以来,该社区共引来了塑料厂、毛织加工厂等二十几家乡镇企业。其中仅毛织加工厂就有9家,仅此一项就可解决600多人的就业。目前全社区的1500多个劳动力,有的入厂务工,有的入市经商,基本上是“人人有工作,个个有收入”,村集体的收入自然是水涨船高了。而条件相对落后的垌尾村,村干部针对其水利资源丰富的特点,通过努力,引来了外地客商欧老板投资200多万元建设装机容量达120千瓦的水电站。目前,垌尾水电站已开始运行,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万多元。
三、加强管理,盘活资产,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
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是基础,经营管理是关键。每个村(社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经营项目,如果管理不善,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为此我镇着重抓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1、市场化管理,多管齐下,提高经营效益
一是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山心、大锦等山区村拥有大片的山场,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没有经济收益。为盘活这部分资源,我们引导村集体把山场租赁给有实力的老板进行连片开发,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村集体获得租金收入。如山心村把1450亩的山场租赁给黎老板经营,每年村集体可增收2万元。二是入股经营。大锦村对于在山上营造的速生丰产林、药材,采取集体和个人入股,收益按股份分红的模式,以增加集体收入。去年该村就获利1万多元。
2、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管好集体资产
我镇明确要求各村(社区)一定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理财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200元以上开支必须经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每季度把村财务公开一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各村(社区)均成立有村财务监督小组,每年由监督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将结果张榜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镇还组织了纪检、经管等部门,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强对村财务的监督,纠正账目不清等不良行为,防止贪污挪用、滥支乱花、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
四、有钱办事,取信于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为群众办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如2003年至今全镇先后投入了200多万元,上马修建了思孟至山心、寮田至大锦、木郎至黄沙等3条宽7米,全长达31公里的四级公路,解决了黄沙等五个山区村近2万人行路难的问题。路修通了,我们还通过村委出一点,政府出一点的办法,率先在全市17个乡镇落实村级道路养护工作责任制,把路段由12名养护工实行分路段管理,确保乡村道路全年畅通。我们还筹措资金385万元,在上奇社区兴建占地60多亩的上奇小康示范村,目前已有70多户农户进村建房。思孟村的岑华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也投入了10多万元资金,水泥硬化村道3公里,改水改厕80户,建沼气池68个,为全镇铺开小康文明村建设树立了样板。六田村把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拿出一部分,并向上级争取一点资金,在村里建起了占地260平方米的“五保新村”,将村里的9位五保老人安排到新村居住,让他们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另外,每年各党支部党委还慰问特困党员、五保老人、军烈属等。这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民心工程”,架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促进了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一、拓宽思路,深挖财源,多渠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资源开发、生产和服务创收靠经营生财,生产经营、资原开发和资本经营并重,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与发展效益农业和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综合经营,开拓资本、土地、实物等多种形态的集体资产增值新途径,破解集体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难题。
1、大力开展资本经营。针对有一定资本积累的村即在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集体资产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资本经营,进行多渠道投资,实现集体资产增值最大化。有条件的村应充分利用集镇优势,兴建集贸市场、菜市场等各类市场,在取得效益后,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建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充分利用征用土地、兴建电站等补偿留作集体的经营发展。
2,针对有集体土地、山岭资源的村经营集体土地资产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如对村闲置土地集中规划招标开发。
3、盘活存量资产。在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抓住小城镇建设机遇,开展闲置房屋出租、兴建商用房,在建设之初,应出台“借鸡孵蛋”,引资筑巢优惠政策。
4、建立村专业经济合作社,积极完善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如种植、养殖、药材等专业合作社,解决卖难,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合作社认真开展清产核资,搞好产权登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拓资产增值渠道,做到依法经营,实行民主监管,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强化班子建设,加强财务管理,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一)破除单打独千亦能富的思想,树立村强我富的理念。
我国自实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体制以后,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广大群众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农民逐步淡化了集体观念,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主的思想模式。大多数农民不关心、不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所以要发展集体经济,必须唤醒农民的集体意识,宣传靠集体发展制富的先进典型,树立村强我富的意识。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的脆弱扫渐凸显,农民的弱势依然明显,特别是单个农产抵御市场的风险的能力基本没有,所以走联合发展之路,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显得尤为必要。
(二)树立正确思想,提高于部素质
目前村干部在素质上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在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上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少数村干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别有目的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找思路,而是想从,户捞取好处,谋取个人利益: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整日忙于乡镇的中心工作,很少有时间谋划村里发展人计,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为村集体经济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选优配强村领导班子,要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将有经济头脑,有实干精神的能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三)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监督
1、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财务管理系列制度。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制度》等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严格货币资金和资产管理、招投标管理、干部报酬管理等,实行有章可循。同时建立村级财务查询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使村民有据依照程序查询本村账目,建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代理中心会计的监管。二是强化制度的落实。对代理会计、村报账员及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等村级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制度和各自岗位的职责,切实按规定实施,还不定期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2、阳光操作财务公开。
财务公开是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重点,也是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规范公开内容,二是规范公开程序,三是规范公开形式,四是规范公开时间。
3、强化完善财务监督。
村级集体财务推行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三签一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对会计代理中心的业务监督、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理财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应完善村级民主理财小组人员组成,履行应尽职责。
三、结论
1.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村级集体经济观念弱化。
(1)意愿不强。村干部客观上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愿不强。认为市场经济主要是鼓励农民创业创新闯市场,发展民营经济,没有必要化心思再去发展集体经济,“经营成功了——成果是集体的;经营失败了——群众要埋怨,债务难化解”,不愿意去冒风险,思想上有压力和阻力。原有村办企业都已然改制,重新强调由村班子集体经营“属于全体村民”的股份制市场主体,在机制体制上看也存在矛盾,难于有大的作为。
(2)发展信心不足。部分村干部认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缺资源、无资金,无路可走,信心不足。
(3)工作精力不专。村经济合作社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市场主体,无专门经管人员,大都是村两委班子人员兼任,很难专注于发展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力不从心。
(4)考核激励不够。村干部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导力量。但长期以来,对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求有余、激励不足,现实中往往出现短期行为。一些村干部只顾村级组织的日常开支,不管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有些拥有一定经营性资产、经营性收入比较稳定的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所作为。
(5)管理难度加大,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对发展集体经济,部分干部怕搞砸了受埋怨,思想上有顾虑;部分群众怕搞毁了受连累,背上新的债务,思想上有阻力。
(6)村级共有资源匮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起步难。由于第一次土地承包到户时,集体地、山林及公有财产分割比较彻底,村统管山、留用地保留小,很多村公共财物的变现等,给现在发展村级经济留下空间小,发展的资源不足,加上错过了第一次发展乡村企业的大潮,造成现在想发展村级经济起步难的尴尬。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
2.1因地制宜,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本地区的自然与经济条件和优势,通过可行性调查研究,确定经营项目,把潜在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增加产业投入。合理调整种植业的品种结构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特种种植畜禽业,增加对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投入。同时,不断发掘本地区独特资源条件,利用本地区优厚的地理位置,力争把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
2.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社区集体经济补充实力
农民个体的贫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集体经济的实力,农民富裕了,反过来又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所以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农民需求和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引导农民在经济实体内自主投资、自主经营,瞄准市场,选择适合家庭经营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风险小的项目,使农民愿意投资经营,并且在经济上承受得起。对于有发展前景的,社区集体也可以投入启动资金、场地、房屋等参股,进一步夯实社区集体经济。
2.3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创新,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是要创新领导机制,根据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村级班子素质,帮助村班子建设适合村实际的工作领导体制,重点解决好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决策盲目、债权不清、缺乏约束等问题,确保集体经济项目能按市场化要求运作,实现债、权、利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活力。二是规范财务管理机制,要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对集体资产,无论是土地、果园等资源,还是小型水利设施等固定资产,凡是不再由集体直接经营的,都要合理确定集体与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强承包、租赁合同的动态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
2.4加大激励扶持,优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环境
当前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新形势下,全市上下思想认识高度一致,十分重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政策、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收入持续增长,资产总量不断扩大,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含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在30万元以下村(根据嘉兴实际,将这类村定位为经济薄弱村)为90个,占总村数的10%,低于全省平均57个百分点,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了666个,占总村数的69.4%,高于全省平均45.4个百分点,2007—2009年全市共转化经济薄弱村122个。全市914个村拥有村级集体资产总额增长到84.31亿元,村均922万元,近五年年均增幅为11.4%;总收入10.36亿元,村均113万元,近五年年均增幅分别为9.3%和11.7%。
一、抓扶持,引外资,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市各地每3—5年就制定完善新一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从资金补助、用地指标、税费减免、贷款贴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支撑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近三年,全市市县二级财政扶持资金达7300多万元,落实村级项目建设用地370亩。今年,市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到2012年全市3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实现全面转化。市里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60亩土地指标,用于本级行政村建设有固定收益的项目(区按1:1的面积配套);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对村级项目建设最高给予50万元的补助,2009年市财政用于本级经济薄弱村的转化扶持资金达到1278.59万元。
2、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一是加强部门结对。采取“县镇联动、分工负责、对口帮扶”的办法,落实县级部门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通过提供信息、引进项目、捐资捐物等途径,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帮扶工作。近三年,全市部门结对帮扶资金达到2175万元。二是推进民企联村。通过开展村企联姻、“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等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家“致富思源、奉献社会”,对联系村的农业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等建设给予资助。近三年,全市民企联村活动共筹集资金7567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3、推进减税清债工作。一是实行税收减免。对经济薄弱村通过资产租赁取得的收入,其上交税收实行减免。对村集体创收建设项目,减免有关规费。近三年,全市在村级项目建设中累计减免规费480万元。二是加大村级债权清收、债务化解的力度。通过增收减债、收欠还债、划转消债、资产抵债、核销清债等途径,切实化解村级债务。各地根据实际,都制定落实了清收债权、化解债务的以奖代补办法。
二、抓机制,拓思路,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带动力
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据当地资源、地理条件、发展环境等因素,逐步形成了物业经营、资源开发、资本运作、服务创收、管理增效等多种发展模式,带动村级经济发展。
1、物业经营型。通过政策扶持、村级投资和联合投资等途径,建造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农贸市场、店面房等设施,获取资产经营收入。如嘉善县着力推进“强村计划”,从2008年6月到2009年6月,累计投资8491万元用于24个经济薄弱村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后平均每村年可增加纯经营收入20万元;海宁市盐官镇祝汇村通过出让金返回、政府扶持和自筹等方式投入资金340万元建造了22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每年增加了近20万元的收入;桐乡市洲泉镇马鸣村通过土地整理、宅基地复耕等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年收益增加15万元。
2、资源开发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合理开发鱼塘、果园等经济实体,积极拓宽创收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秀洲区王江泾镇民和村利用集体土地开发渔塘298亩,年租金收益达18万元。
3、资本运作型。将村办企业转制、土地征用、围海滩涂等积累的货币资产,通过股份合作、独资、参股投资等方式参与项目开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嘉兴经济开发区和殷村,在开发区投资300万元合作兴建商务大楼等商业用房,每年增收80万元;海盐县秦山镇杨柳山村与民营企业合资组建同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海涂、兴办农贸市场,年均增收约50万元。
4、服务增收型。依托地处城郊和工业功能区的优势,大力发展餐饮、运输、休闲、旅游等三产服务业,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增收。如嘉善县魏塘镇庄港村利用地处魏塘镇郊,工商企业发达,新居民集中居住的条件,积极提供服务,推进农村三产的发展,通过服务集体经济实现增收35万元。海盐县澉浦镇南北湖村,利用当地游客资源提供停车服务,实现年增收十多万元。还有一些村利用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沿线的优势,以场地租赁等形式参与高架广告经营等服务,收取固定租金,拓展增收渠道。
5、管理增效型。通过撤并行政村、清收债权、强化资产和财务管理等手段,增强村级组织增收节支的能力,实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如海盐县秦山镇秦兴村注重对原有资产的管理,一方面对村集体的闲置房、闲置土地,重新进行了修缮、出租,另一方面对原偏低的租金进行重新调整,每年可多增加稳定收入8万元。
三、抓管理,整资源,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动力
1、实施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一定基础、年稳定生产经营性收入达到 100万元以上的村,积极引导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清产核资、民主评估、公平量化,将集体资产以股份的形式部分量化到村民,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公平享受集体资产收益,逐步建立面向市场的现代产权制度,积极倡导村集体资产公司化运作。目前,全市已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44个,量化资产17.04亿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530万元。
2、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一是落实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并落实好包括财务收支预决算、开支审批、财务公开、收益分配以及管理费、接待费定项限额等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二是改进管理手段。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等措施,切实减少村级非生产人员,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如秀洲区通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减少村级会计人员80人,年节约村级支出150多万元。三是实施民主理财。实行重大事项由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减少决策失误,防止资产流失。
3、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一是加大农村审计力度。推行村干部离任审计、年度审计和重大工程项目审计,增强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今年全市落实审计整改措施113条,已审计村90个,挽回直接损失82.42万元。二是加强农负督查。减少村级达标升级活动,严格禁止各种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等行为,切实减轻村级经济负担。今年上半年,全市对农民负担监督员网络进行完善,重新确定35名基层同志为农民负担监督员,加强动态监测。
四、抓班子,强组织,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金牛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实 施 方 案
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密切干群关系,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镇党委党建规划的工作要求,到2012年,全镇33个村的年集体经济收入都要达到5万元。经研究,结合我镇实际,特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后三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际,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强村级基层组织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力争经过3年努力,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迈入健康运行轨道,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有新的增强,把农村双层经营和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奋斗目标
村级集体年经济收入,2010年60%村实现年收入5万元,2011年80%村实现年收入5万元,2012年100%村实现年收入5万元,其中,2010年实现10万元的村达到 个,2011年实现10万元的村达到 个,2012年实现10万元的村达到6个,力争有2个村达到20万元。
三、方法措施
(一)转变观念,深化认识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项利民工程;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大举措,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比较丰富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服务,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集
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资产积累上的职能作用,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家庭经营的潜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密切干群关系,为基层政权组织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各村要以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十五”计划目标为契机,从战咯的高度,用发展的观点,深刻认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现实意义及其重要性,从根本上克服承包经营就是不发展集体经济的错误观念,树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共同发展的思想;克服深化农村改革、企业改制改组就是不要集体经济的模糊认识,树立个体、私营、集体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克服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畏难不前的消极倾向,树立敢闯敢干,加快发展的市场意识。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从上到下形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舆论氛围。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和谐稳定的大好时机,拓展发展思路,加快改革步伐,形成发展共识,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发展信心,力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理清思路,科学规划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立足自身优势,按照市场法则,多渠道多形式探索发展路子,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发展路。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畈区以规模化优质稻种植为主,加强统一化管理,实现规模效益和管理效益,做足
田地文章,走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山区以兴办“三场两园”(农场、养殖场、林场、果园、菜园)为主的农业企业为重点,走山场开发型的路子;经济强村重点在经营机制转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上求突破,不断扩大规模,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中间状态的村重点在盘活现有资产存量,引进联合,消化不良债务,迅速扭亏增盈上求发展,走以管理促发展的路子;经济弱村重点发展投资小、见效快、风险小的农业企业和第二产业,走服务发展型的路子。
二是健全体系,强化服务。要把服务业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紧紧围绕农民需要和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运用资金投入、技术指导、市场拓展、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方式,大力兴办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和产品营销等各类经济服务组织,在信息、良种、技术、农资、植保、销售等方面,积极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技术服务、物资服务和流通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促进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
三是不断转换运行机制。要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新建一批工业企业项目,实现其带动作用。对现有企业关键是放开搞活。对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租赁、拍卖等形式的改制,要坚决把企业机制转变过来,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明晰产权,科学管理,实现集体资产的保
值、增值,促使集体经济较快发展。
四是不拘一格拓展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可采取集体办、联合办、集资入股办、招商引资办、招聘能人办等形式,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多样化。城郊及公路沿线乡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土地、厂房、闲置设备折价入股等形式广泛招商引资,进行联合开发,兴办高起点、高科技含量,市场占有能力强的二、三产业,有条件的村对现有的部分固定资产采取拍卖、承包、股份改造等形式,转变经营管理机制,回收集体投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滚动发展。提倡有经济科技能力的镇直机关单位和村共同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同时要鼓励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终形成集体、个体、私营、股份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格局。
(三)强化管理,提高质量
集体积累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做到管理、效益齐抓,生财、理财并重。一是要准确界定集体积累的范畴。集体积累不仅包括办公设施、企业资产和流动现金及各种债权,还包括学校、机井及配套设施、“三场两园”等集体所有的资产部分。二是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全方位、多渠道提取积累的办法。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集体非耕土地的入股联营,土地,有偿转让及耕地,进行专业承包和专业经营,使土地增值、集体增收。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兴办专业技术协会、运销组织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提供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积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通过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并在优化服务中增力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要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财产物资管理、财物收支、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强化审计监督,严格财务管理。镇财经所要坚持每年对村级集体经济财务收支、集体资产运营进行一次专项审计,采取有力措施,清收拖欠款和无偿被单位、个人占有的集体资产,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使集体资产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运行轨道。四是要切实用好集体资产,按照民主决策的原则,抓好集体资产的投入运营,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增加生产发展资金比例,逐步建立投入、增值、再投入的滚动发展机制,提高集体资产使用效益,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四)政策激励,加快发展
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镇党委、镇政府制定,以下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引导。
1、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鼓励村集体开发荒地、荒滩、水域等资源,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保护其合法权益。
2、可行性开发建设项目,政府提供资金、信息和人员、政策帮助。
3、鼓励镇机关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领办、创办村级集体企业,期间,一切待遇不变,对领办、创办企业成绩显著的经组织部门考核,可提拔重用,并给以重奖。
4、为创办村级集体企业引进资金、新建、扩建、改造项目新增固定资产30万元以上的,按引进资金额的1-3%奖励引资者。引进省外或国内外高科技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值达到300万元以上的,按当年产值的5%作为引资者的股份参与分红。
5、对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村办集体企业和规模种植、养殖业、开发性生产,金融部门择优扶持。
6、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出贡献的村干部予以奖励,超额完成当年下达集体经济纯收入指标的村,可按超额部分的10-20%奖励村干部。
7、开展评选全镇集体经济10强村活动,对评选出的、10强村,由镇党委予以表彰奖励。
(五)配强班子,育好队伍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关键在村党支部班子。要坚持把选好人、用好人当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前提来抓。一是选配好党支部书记,采取下派、回请、竞选等形式,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复退军人、回乡青年、致富能手中挑选思想正、作风实,有一技之长、能够带领群众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坚持实行选派大中专毕业学生,选拔优秀机关干部到村级班子任职、挂职的制度,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送好企业带头人。在村级实体负责人的选配上,注重德才兼备,把那些有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的人才,选拔到企业中,大胆使用,放手工作。二是着力提高村干部队伍和企业管理者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集中培训、赴外培训、网络培训、办好村干部大专班等形式,帮助村级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切实提高政策水平、依法办事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本领。教育引导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发展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依市场需求和变化确定、调整发展思路,不断增强村级领导班子和企业带头人发展和管理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村要集中精力,精心组织,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工作日程。一是制定规划。各村都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项目,制定规划,提出措施,规划指标,采取目标管理的办法,层层建立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把目标、任务、项目、措施落实到村、个人,作为考核年度工作和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落实责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由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半年检查督促,年底全面考核,加强宏观指导,研究解决
问题。二是抓点带面。继续采取政策引、骨干带,典型推、领导抓的方法,通过培养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启迪忠路,开阔视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由小到大、由点到面地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集体经济的指导、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镇上由组织部和农办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镇经济发展办、财政和金融部门负责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镇财经所负责搞好财务审计等有关管理服务。
今后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领导联系点和部门帮扶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没有起色不脱钩,在全镇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发展局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确保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2010年5月5日
主题词:村级经济 实施方案 金牛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0年5月5日印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措施12-09
进一步发展和壮大10-11
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办法09-22
学习心得体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方案12-04
营销团队壮大07-28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06-01
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0-29
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6-10
村经济发展调研06-01
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