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探索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精选7篇)
清镇市新店镇马鞍小学舒文砚
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工作,是新形势下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积极推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和推行素质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举措。积极推行课程改革,一是要切实解放思想,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提高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课程改革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要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新经验。三是要积极抓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推行课程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四是要积极探索工作中的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积极推进考评考核制度创新,为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素质教育,是对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重大改革,是一次跨越式的发展,是新世纪新形势对教育的新要求,是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趋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对传统的课程和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历史使命,教师思想的切实转变,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和支柱。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增强课 1
程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增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迎难而上,锐意创新,使课程改革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并取得成效。
二、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各项工作的进步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导向。作为教师,我们的所有工作和行动都必须围绕推进课程改革和培育“四有”新人来开展。
当前,课程改革工作正值起步实践阶段,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考验,能否将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是检验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敢于面对新形势挑战的标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一是要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和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对教育改革上来,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采取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方法和措施加以解决,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三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课程改革工作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是课程改革工作的力量支柱,课程改革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考验,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敢于面对现实,应对挑战。课程改革正处于初步实施阶段,任何一项工作都要经历“探索——实践——总结——推广”之路,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之中去探索路子,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推广方法,大胆探索,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以改革的精神促进教学的改革,改变传统教育教学中生搬硬套、死记
硬背的模式,从知识的传授向能力素质的培养转化,注重能力的培养,切实改变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以点带面,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要结合地方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创造性地开展课程改革各项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课程改革的硬条件 课程改革,办学条件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和完善。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其前提是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学习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用学校建设渗透学习教育。
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要在教学硬件上下功夫,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继续巩固“普实”成果,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完备实验设施,各项教学设施的完备和积极利用,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感受知识、领悟知识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课程改革工作的核心转变。
课程改革,要改变学校以往所谓“封闭式”的教学,要积极开放教学,把学生带到课堂之外,走出教室,离开黑板,走进社会,放眼生活,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相促进,这就需要学校要积极抓好学习软环境的建设,要积极抓好图书室的建设和管理,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要抓好校园与育人环境建设,通过标语、宣传画等方式,积极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让学生在校园时刻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受到思想的熏陶。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园地,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要通过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这是人生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权利,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育学生全面发展
提供广阔的空间。
四、积极建立健全适应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机制和教学评价制度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践,需要教师从根本上解决思想的束缚转变工作,这就为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健全与课程改革工作相适应的工作管理机制和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首先,要积极引导教师投入实验工作中,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第一,教师的评价要以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第二,学生评价要以学生自评为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结合教师评价与家庭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
其次,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要彻底打破传统的“分数论”观点,积极推行“发展论”,以发展和进步的观点来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激励机制,根除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包袱”,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工作中。
此外,为适应课程改革工作的需要,要结合实际,积极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立正确的课题研究方向,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大胆探索适合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工作机制,以课题研究促进课程改革,使课程改革工作全面推进。
一、主要做法
1. 拓宽工作思路, 抓早研究规划
思路决定出路, 有为才能有位。去年底清远会议后, 该局立即召开局领导班子会议, 传达贯彻贸易改革有关精神, 并结合实际, 回顾我市限上企业从2006年不足60家, 发展至去年570多家的工作模式和经验, 认真研究如何抓住“限上个体商业户纳入统计管理”这个千载难逢机会, 尽快推进贸易统计改革。在此基础上, 马不停蹄组织业务骨干讨论, 集思广益, 发挥集体智慧, 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名录库, 深入摸清摸准各地个体商业户经营规模情况, 科学制定推进改革的工作规划, 为市领导拍板、决策提前做好准备。
2. 认真详细汇报, 争取领导重视
贸易统计制度改革是一项事关统计大局的重要工作, 又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多、难度大的系统工程, 没有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仅靠统计部门一家工作很难开展。因此, 该局及时向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作详细汇报, 做到“四个讲明”。一是讲明贸易统计制度改革的详细内容和具体做法;二是讲明该市目前限上贸易额所占比重极低, 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40%左右的被动局面;三是讲明推进限上个体商业户纳入统计管理, 有利于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夯实地方财政基础;四是讲明我们对贸易统计制度改革的思路、设想和工作规划。汇报后, 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非常支持我们的意见, 并指示我们做出一个“推动计划”。2009年12月中旬, 揭阳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调整和下达2009—2011年“三个新增”工作任务的通知》 ([2009]91号) , 并把到2011年要完成的任务一次性下达和分解。《通知》还明确要求该市各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 市、县两级政府都要成立领导小组, 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 以统计、经贸、工商、税务、电力等部门领导为成员, 组成领导机构, 建立起部门统计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各自职责, 形成部门统计联动和既合作又分工的工作机制。通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取得了贸易统计制度改革突破性进展。
3. 把握关键入口, 先易后难推进
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具有独特的社会经济结构, 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 投资方式、就业方式、收入分配方式、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 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把上规模的个体商业户纳入限上统计, 必须从实际出发,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该市的做法就是从专业市场入手, 揭阳的民营经济比较发达, 全市有15个亿元市场, 其中, 属于专业市场有10多个, 有“亚洲玉都———阳美”、“揭阳 (国际) 金属材料市场”、“汽车销售一条街”;“普宁中药材市场”、“普宁服装专业市场”、“普宁轻纺城”等, 大的专业市场中经营户上千户, 少的有几百户。主要特点就是经营户比较集中, 绝大部分都是个体户, 经营规模大与小, 专业市场中有管理机构, 情况容易摸清楚, 有工商和经贸部门牵头配合, 我们的工作容易跟进。
4. 善于巧借外力, 化解统计压力
统计工作千头万绪, 县级统计部门人手又比较紧, 假如什么事都要自己搞, 都“亲历亲为”, 可能什么都搞不好。因此, 我们紧紧抓住市政府出台文件的契机, 借助地方党委政府来化解统计压力, 推动限上个体商业户纳入统计。同时, 我们巧借部门外力, 积极主动联合工商、物业、税务、质监、药监、食品等部门, 利用他们的职能优势, 为我们提供具体单位及经营情况, 帮助落实发放报表等, 都取得明显工作成效。
5. 发挥统计优势, 打有准备之战
全省统计工作会议要求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信息库”、“智囊团”、“导向标”等职能作用, 进一步发挥统计调查、统计信息和统计研究“三大优势”, 切实加强对经济社会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 更好服务广东发展大局, 当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参谋。为此, 在这次改革中, 我们充分发挥了“信息库”优势, 把掌握的经济普查和平常基本单位名录库情况提供有关部门, 增强了工作的方向和针对性,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 利用该市为进一步服务企业, 对企业实行“绿卡”服务, 统计部门是“绿卡”服务部门之一, 我们积极参与对重点企业“绿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在服务过程中, 对一些要办理“绿卡”但未按规定向统计部门报送有关统计报表的企业, 及时给予了纠正, 把他们纳入单位名录库。在2009年的申办企业中, 我们审查出10多家漏报的单位, 及时列入年报统计。
二、工作体会
回顾前段主要工作, 笔者对卓有成效地推进贸易统计制度改革, 有几点深刻体会。
1. 领导重视是关键。
我市贸易统计制度改革能够顺利推进, 且在短短一个多月便实现了1 500多家限上个体商业户纳入限上统计管理, 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各地党政领导的大力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实践证明:党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搞好统计工作的政治保证。
2. 抓早行动是基础。
我们深知“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于是, 我们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行动, 组织全市商业统计人员业务培训, 明确个体商业户统计范围, 指标口径、统计方法、逻辑关系等问题。接着, 又先后两次召开数据处理程序培训和疑难问题答解会, 有效解决了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突出问题。为全面推进贸易统计改革夯实了业务基础。
3. 巧借外力是根本。
我们深深体会到, 统计部门作为统计制度的推动者和执行者, 不但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而且要巧借外力, 才能化解统计压力。实施统计改革的总指挥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统计部门只是领唱者之一, 合唱者则是全社会。要想让贸易统计制度改革大合唱有声有色, 从工作层面上讲, 就是要抓住根本, 借助外力来推动, 搭建社会化统计平台, 争取社会多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5. 舆论宣传是导向。
贸易统计改革是一项新的工作, 如果没有做好事前的舆论宣传, 工作中可能要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 我们通过向领导汇报工作、结合新《统计法》的颁布实施、利用媒体, 手机发送短信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和改革贸易统计改革目的意义, 有效发挥了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
三、面临的问题
1. 贸易统计改革增大了统计工作的难度。
由于经济主体多元化, 统计对象普遍存在“怕露底露富”现象, 特别是个体经营户缺乏统计意识、账务不健全、统计基础差和配合程度低, 这些都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 统计部门自身履职能力普遍不强。
目前, 统计部门对纵向管理和横向协调都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统计调查的制度方法还不完善, 执法环境比较差, 执法力量也比较弱;基层统计基础不牢固, 规范化管理不够, 工作负担过重, 统计力量不足, 经费也相对短缺。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统计事业的发展。
3. 现有统计力量难以胜任越来越重的统计工作任务。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视, 对统计的服务要求也不断提高, 统计部门疲于应付。这次贸易统计制度改革, 无疑又增加了工作量, 因此, 建议能否在报表制度上进行改革, 尽可能减轻基层统计机构的工作负担。
总之, 贸易统计制度改革, 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离国家、省局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借本次贸易改革东风, 继续抓好贸易统计改革, 扬长避短, 努力开拓进取,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为推进贸易统计改革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2]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
[关键词]职业教育班级管理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36-02
一、对传统职业教育和班级管理的现状调查
困扰职业教育发展有三“难”:招生难、教育难、就业难。职业中学的学生有三“多”:早恋多、网虫多、厌学多。职业中学的老师有一“怕”:怕做班主任。有的老师无奈地说:如果不是学校的种种制度进行“管卡压”,打死我一棍,我也不做班主任;实在逼我做,我干脆把班级搞得一塌糊涂,出了问题,领导自然就不敢再让我做班主任了。在班级管理上,绝大部分采用普通高中传统的管理模式,有的老师总结为“六字秘籍”:“恐吓”“讹诈”“哄骗”。可是,这些秘籍在职业中学的班主任手中往往成了钝器。导致班级管理难度大,效率低,师生关系紧张。
(一)经典案例
镜头一:有一次在旅游英语课上,有不少学生没有笔,有的连课本都没有拿出来,更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任课的王老师在讲台上讲,坐在下面的学生中就有人小讲,王老师脾气温和,有的学生干脆在课上哼起了歌曲,有的在耳朵上插进耳机,听起了音乐;有把手机放在桌肚里玩游戏、发短信;有的一不做二不休,课听得不耐烦,索性趴在桌上睡觉。王老师实在无法忍受就去管理,去批评,马上会有一个最牛气的张学生和王老师发生冲突,其他学生跟着起哄,课堂闹得像一锅粥,直到惊动了班主任和校训处的人,事情才得以平息。师生关系紧张。甚至有的学生给老师起绰号,有的对老师出言不逊。老师们常常为此大伤脑筋。校长有令,任何人不得对学生无礼,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不得……条条禁令让老师们束手无策。老师们最怕进课堂,最怕见到那令人头痛的学生。
镜头二:课间校园里,早恋的成双成对出现在林荫小路上、操场上、餐厅里等地方,他们嬉戏亲密,就是在教室里也常常紧挨着坐。学生中流行语:“没有MEIMEI的就是非人类。”由早恋引起的矛盾,时常成为老师们最头疼的事:打架、旷课等等。
镜头三:班级里的“网虫”特别多,以至于“网虫”成灾。用手机上网,放学后泡在网吧,有的住校生,夜不归宿,在网吧包夜。有的学生的生活费绝大部分消费在网吧,有的拖欠网吧老板的账,事情一直闹到学校,等等。
(二)案例解析
为什么职业中学的学生会出现三“多”:早恋多、网虫多、厌学多的现象呢?这主要与人们评价人的好坏优劣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有关。
通过在学生中调查,有70%的学生认为选读职业中学实属无奈之举,自己的文化课太差了,与普通高中录取的分数相差太远,再加上普通高中的择校生费用太高,以致家庭无法承受,家长又不愿让孩子过早地走上社会,所以就选择了职业学校。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想深处还存在某种误区,认为读普通高中光荣,读职业高中无奈,前者将来能成为“白领”,而自己则只能属于打工的。可见,人们推崇悠闲轻松体面的工作,而轻视又脏又累的体力工作,这种传统观念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对人才的评价。这种观念一开始就让这批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总觉得自己比同龄人矮了一大截。
当前职业中学尽管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但不同的学校、同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办得良莠不齐,尤其是那些专业不强、很难就业的专业,学生看不到毕业后工作发展的前景,今后人生发展的空间,因此,当他们经过许许多多的人动员之后,选读了职业学校,而当他们发觉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当初的宣传出入较大时,他们心中就产生有一种被骗的感觉,甚至有的把这种感觉上升为一种强烈的愤恨,导致他们在学习和行为举止上表现出种种不合常态,以此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绝望,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学校的声誉也随之一落千丈。
因此,职业中学的学生有三“多”:早恋多、网虫多、厌学多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将责任全部归结到他们身上,而是反思我们的学校办学质量,反思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职业,然后帮助他们查找原因,寻求对策,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所以,社会、家庭、学校都应对自己的教育负责,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负责,对学生的职业前景负责。
二、教育策略
如何让职业中学的学生朝着健康、自信、改变自我、成就梦想的方向发展呢?
从学校领导者角度来说,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培养的人中有没有创业人才。这就警示我们的职业教育应该始终围绕对社会、对学生发展有利这个中心。
第一,教师要在自己专业课上下工夫。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的:“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1]145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职业思想和职业技能的平台,理应体现、发扬、崇尚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应该过一种简约、轻松而深刻、自由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目前许多教师理解的缺少学科特征的肤浅式快乐。中国当代教育家薛法根认为:“简约就是以简驭繁,发璞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第二,调整教学策略。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掌握分寸,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学技能多样化。尤其是职教老师,首当其冲的是教会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知识,多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把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当作自觉行动,精神饱满地学习、探索和追求。学生作为主体,在多种方法的教学活动中,自觉、自主地手脑并用,多种器官协同活动、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独立性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活动是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创造活动中,个人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需要、性格、知识和能力,展现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在探索新事物、发现新规律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素质的超越,从而逐步实现个性的完善。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培育、引导、训练每个学生的开发创造潜能的意识、方法和习惯。
第三,推行灵活的用人体制,建立人才储备库。根据学校发展策略,应该广泛地与专家、师傅们保持密切关系,让他们为学校的专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援,弥补学校专业不强、不新的缺憾。学校可以邀请学术专家、企业家、行业高管等亲临校园,给学生举行报告会,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职业信心。
从班级管理者角度来说,班主任是学校基层的管理者,是落实学校教育宗旨的执行者,因此班主任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一,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为重要。”[2]21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的人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最原始的成为富翁的梦想,都想让自己成为受人尊敬、令人羡慕、让追捧的“名人”。班主任要借助这个“支点”,适时巧妙地撬起沉睡的巨人——学生。选择大量各行各业事业成功的名人传记,指导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并有计划地开展读书心得,让学生谈某人创业成功的事迹,让一个个鲜活的名人成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来坚定自己从事职业的信心,激发自己干事业成就财富的豪情。
第二,在班级体制上,大胆推进准社会化管理。可根据本班专业特点,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改变传统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建制,重新命名,如企业董事会、董事长、经理、主管等等,让班级模拟职业化,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职业化,从而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改制,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开放、民主、公平是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普遍趋势。建立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制度,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有效途径。这种熏陶可以从学生在教学中的权利运用和责任落实中展开。从权利运用的角度看,要使学生具有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参与、建议权,教师的选择权,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权,教育教学的评价权。从学生的责任来看,要使学生落实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责任、执行教学制度的责任。以适应和超越于当下社会企业制度文化发展状态的学校教学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将为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企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范式、积累经验。
职业生活所拥有的体验性、互动性情景,以及对其的理解和应用,为职业人文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生动的场景,开拓了以自然渗透和情感介入等方式实现文化传承的途径,打开了职业人文教育超越于灌输式和精英贵族式教育的全新视野。职业生活又包含着丰富的默会性人文知识,对职业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心灵的默会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都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在所有层次上,默会认识是人类获得和持有知识的终极能力上的优先性。”[3]
[参考文献]
[1][2]赵国忠. 教师最需要什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郁振华.波兰尼的个人知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8).
[责任编辑:雷艳]
一、努力探索.建立规范化的工作制度(一)、建立高效的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工作运作机制。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吉林省逐渐形成了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度、成员单位报告工作制度和市州党委主管领导列席会议并报告工作制度。在每年年初召开的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总结上一年工作,并从依法治省工作的全局部署新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参加会议的24个依法治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轮流报告工作,接受会议审议和监督;每年依法洽省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时,都请各市州党委主管领导列席会议,并向会议报告本地区落实依法治省工作任务、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明确会后落实会议精神的责任。由于有了这三项制度,依法治省工作每年都有整体部署,每年都能直接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和工作成效,每年都能及时地把会议精神通过市州党委得到贯彻落实。(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经过省委领导的倡导和支持,从1996年开始,吉林省率先实行了领导干部学法学分制度。即每次举办法制讲座,省直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都必须参加学习,并亲自上交学习卡,每年必须达到规定课时,否则不得参加年终工作考核。为加大工作力度,经过省委同意并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吉林省率先在全国建立和实行了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和任职资格制度。这项制度规定,依法治省办公室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大人选委、省委党校,每年都要定期举办地厅级、县处级和乡镇党委书记法律知识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履行工作职责所必备的16部法律法规知识,并进行单科结业考试。第一次考试成绩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按照干部任免权限调整职务。凡是没经过培训或未取得合格证者,省人大任免干部时原则上不接受提请,省委在任命干部时原则上不予讨论。在吉林省的行政干部、党务干部和检法两院干部,都要参加省委党校举办的法律知识培训。目前,这一制度作为全省“四五”普法的一项硬性措施,已在9个市州普遍推开。为了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在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倡导和推行下,吉林省政府率先在全国实行了政府法律顾问团工作制度,聘请资深律师组成政府法律顾问团,作为政府的智力支撑体系,列席省政府常务会议、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对省领导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截止~年6月,省政府法律顾问团共列席省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393次,完成省政府交办的法律事务374件,其中参与信访案件处理,出具法律咨询意见书94件。目前,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有了制度保障,减少和避免了政府决策的法律风险。前不久,洪虎省长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十分感慨地说,每当看到“法律顾问席”的牌子时,我更加清醒,省长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政府作出的每二一项决策,都必须体现依法行政的要求。(三)、拓宽全民普法教育工作载体。第一,农村的普法教育实现了载体创新。2001年首次举办了吉林省第一届村官法律知识电视大奖赛,即把法律、文艺和电视融为一体,以“村官学法、为民服务”为主题,面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了阵容庞大、寓教于乐、深受群众欢迎的村官法律知识电视大奖赛。为巩固和发展大赛取得的成果,2002年,经过调研形成了在全省农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调研报告,省委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经省委、省政府同意,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纳入全省市州和县乡党委、政府主管领导的工作责任制之中,纳人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之中,加速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二、大胆创新。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机制(一)、企业普法依法治理实现了制度创新。2002年底,我们和省经贸委联合进行调研,并形成了《我省一些企业不重视法治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的调研报告》,洪虎省长和原省委副书记王国发先后3次在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靠制度推进企业普法和依法治企工作。为此,我们协调省直16个部门,开展了为期3年的企业普法和依法治企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经过学法用法培训、法律知识考试和依法经营管理考核三个阶段,使全省325个重点企业逐渐完善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了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推动了企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的紧密结合。据统计,开展这项活动3年来,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8亿元。经省政府同意,去年3月对全省33个学法用法、依法经营的先进企业进行了表彰。(二)、城市基层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实现了方式创新。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增强了司法行政机关在基层“整合功能、服务群众、普法维权、发展稳定”的职能作用,城市社区民主法制建设有了新的载体。目前,全省各地在法律进社区活动中,广泛开展了“普法维权、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七进社区活动;并开始创建无刑事和民转刑案件,无群体性越级上访,无“QQQ”习练者,无封建迷信和无黄、赌、毒现象等“七无”社区活动。(三)、青少年法制教育实现了思路创新。认真落实教育部、司法部等4部委有关文件,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年1O月,省司法厅协调省教育厅、省综治办、团省委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包括解决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和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对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进行法律知识和业务培训等问题,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三、加强办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吉林省依法治省办公室的职能由司法厅法制宣传处承担,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履行两种职能。司法厅领导十分重视依法治省办公室的建设,十分重视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
不断开创技术机构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邓琦 朱海燕
技术机构是质监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质监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它是质监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质监部门与其他行政执法机构的区别所在,它为质监行政部门的行政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自去年以来,作为泸县质监局技术保障机构的泸县计量所以检测工作整顿为契机,以创建“精品县级计量所”的为抓手,针对自身发展的薄弱环节,以夯实保障能力、增强检测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为着力点,不断加大机构改革力度,努力提升检测工作质量、工作水平,增强机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效实现了检测工作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目标。
一、当前泸县计量所基本情况
泸县计量测试所现有职工1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4人。
该所建立了力学、电磁、电离辐射三大类1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内设综合检测室、大衡检测室、小衡检测室、车速里程表检测中心、电能检测中心,开展了18项检定项目。
二、开展计量机构改革的背景
当前,泸县计量所承担着全县食品企业、工业企业、医疗机构、集贸市场等行业的共计3万余台件计量器具的检测检定工作,涉及生
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泸县计量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原体制机制下的计量机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计量工作的需要,各种弊端日益凸显:
(一)制约机构发展的因素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紧张,投资渠道单一,泸县计量所存在发展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落后、技术手段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及检测工作的需要等问题,从而不仅造成开展的检验、检测项目少,而且“检不了、检不准、检不出、检得慢”等问题十分突出;二是人员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长期滞后,缺乏创新能力,机构领导“等、靠、要”思想仍较为严重;部分职工业务知识贫乏,高素质专业人员匮乏,中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低,技术人员缺乏创新意识,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三是管理体制陈旧。在原体制机制下,计量所在人员进出、项目投资等方面,无法掌握自主权;在分配原则上,脱离市场规律,仍实行档案工资制,无法充分地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而造成想进的人进不来,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出不去;三是文化理念不统一。没有统一核心的价值观,各自为政、我行我素现象突出,机构缺乏团队的凝聚力及开拓进取和服务为民的意识,致使计量机构的形象长期得不到提升。
(二)面临的形势
目前,计量机构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强烈的市场竞争:一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上级计量机构对县级技术机构的“高压”态势。质监系统的技术机构可以跨地区开展业务,形成对本地计量机构检验检测业务的竞争;二是推行区域监管的需要。当前,市局正在各区县推进区域监管模式,而作为提供技术保障的计量机构,其地位越加重要;三是服务企业的需要。当前,随着各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先进的检测手段对计量机构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二、突出三大重点,推进计量机构科学发展
要推进县级技术机构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将改革工作与技术机构的检测工作整顿相结合,以文化为基础,以人才为关键,以项目为载体,用机制作保障,立足服务,大力加强技术机构建设。
(一)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一是加强环境建设,丰富计量文化。计量文化是计量机构的核心价值观,是质监文化最原始最根本最具有丰富内涵的基本内容。构建计量文化,对促进计量检测工作开展,构建和谐计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泸县计量所在投入专项资金改造办公环境的同时,还在全所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提炼泸县计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并最终确定了“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计量工作理念。同时,通过做到规范机构介绍、规范人员着装、规范身份明示、规范礼仪行为的“四个规范”,大力营造融洽和谐的文化氛围,有效增强了社会亲和力,树立起了泸县计量所的新形象。
二是加强项目建设,增加设备投入。项目是技术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项目就没有收入,更谈不上发展。自2009年以来,泸县计量所以拓展服务领域为目标,不断加强检测项目的建设,增加检测仪器设备投入。先后与四川和益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泸县交警大队
等单位合作,建成了电能计量检测中心和车速里程表检测中心,有力拓宽了检测领域。同时,更新了压力表检定装置,添置了车速里程表检测系统等仪器设备,并与泸县电力公司共同投资,添置了3套电能表检定装置和1套计量箱检定装置。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检测能力。技术机构发展需要的是包括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在内的人才群体,要采取对内加强培训、对外积极引进等方式,满足技术机构的人才需求。为此,泸县计量所根据岗位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5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各1名,有效充实壮大了检测队伍。同时,在严格落实每周一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上级开展的各项业务培训。此外,加大了检测人员技术职称评定力度,增加了1名工程师和7名助工,填补了该所此前没有助工以上工程技术人员的空白。
(二)科学创新,规范管理
一是完善管理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健全的管理体系是技术机构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为此,泸县计量所结合实际,全面修订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各项目作业指导书,修改量与老版本相比达50%以上,并加强体系文件的宣贯学习,加大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同时,重新制定和修订了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了《泸县计量测试所职工工作规范》,有力加强了对财务、人事、业务工作等各方面的管理,促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二是强化机构改革,实现科学发展。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探
索技术机构走向市场之路,放开管理,经费上实现“自收自支”、分配上实现“按劳分配”、人员上实现“能进能出”。为此,泸县计量所通过采取对计量所中层干部重新竞争上岗、打破以往的档案工资实行岗位工资加绩效工资的新分配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对该所进行了大胆改革,有效建立起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工作机制,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三是创新检测方法,提升检测效率。针对传统检测模式存在检测数据准确性不高、检定证书出具时间长、检测人员相对不足等弊端,为此,泸县计量所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自行研发了一套快速检测录入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现代办公软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实现检测数据计算、正误判定、检定证书打印等环节同步完成,实现了从原始记录到证书的自动生成,杜绝了检测数据不准、时间太长的问题。
(三)服务企业,保障民生
技术机构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就必须以服务为根本,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将工作定位于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实现“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的转变。泸县计量所在狠抓委托检测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减免企业的服务收费,并做到随叫随到。去年,该所为80余家企业开展了委托检测工作,共减免服务收费30余万元。此外,该所还先后与市计量所合作开展了对泸县各医疗单位计量器具的检定以及对出租车计价器的检测、维修、更换和调试,有效保障了各方的合法权益。
时间:2011-07-27 07:31:23来源:新华日报 徐 宁作者: [提要]根据江苏实际,结合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制定出台《江苏省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财政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办法。项目完成后,对照预定的绩效目标,及时开展绩效评价;三是继续扩大省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面,着力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
一、全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精神
前不久,全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这是第一次全国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会议,会议规格高、规模大、内容多,是当前我国财政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更是预算管理改革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深刻认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效、责任政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财政透明度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
(二)近年来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财政部再次出台了统一指导全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全国已有河北、江苏等14个地区成立了单独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各地积极开展绩效评价试点,拓展评价主体,试点涉及资金规模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加。在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工作方面,建立和完善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构建信息系统,组建绩效评价工作专家库。在应用上,各地或将评价结果用于促进预算管理和加强监督、开展行政问责,或是将评价结果向人大报告。
(三)明确目标方向,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当前及今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是: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绩效理念。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人大有关决议的重要体现,是顺应社会各界、公众强烈呼声的必然趋势,是加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制度,夯实管理基础。要针对《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好学习、培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流程。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加强绩效目标设立的管理,建立和完善项目绩效目标申报、审核、批复机制。今后,部门申报预算原则上都要填报绩效目标。要加强预算执行中的绩效监控,加强支出绩效评价。扩大试点范围,规范试点项目。纳入绩效评价试点的资金总量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要有所提高,纳入绩效评价试点的部门
项目支出占本部门支出的比例每年要有所提高。2012年,原则上所有的地区(包括省、市、县)和中央部门都要进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合理确定绩效评价试点项目,创新评价模式。拓展结果应用,增强绩效约束。要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研究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逐步建立绩效问责制度,研究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
二、近年来江苏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宣传,初步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徐州市政府下发的《市长办公会议纪要》中,明确要求财政部门加快建立完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部门经常召开厅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省科技厅等部门专门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以绩效为目标、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初步树立。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全省13个省辖市预算绩效管理机构中有12个更名为绩效管理处,全省50个县(市)中有14个成立了独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未单独设立预算绩效管理机构的地区也有相关处室履行绩效管理职能。
(二)建立健全制度,不断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
“制定江苏省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是2010年省政府50件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办法为全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南,办法中的许多内容也为财政部和外省市所借鉴吸收。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85项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其中淮安市、常州市分别以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推进市级预算绩效改革的意见》、《常州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常州市还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财政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模块。
(三)强化目标导向,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关口前移
省财政厅编制2011年部门预算时,将省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工作扩大到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环保厅、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农委6个部门,试点项目由科技专项扩展到经济贸易、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教育、农业等领域,涉及专项72个、预算投资337亿元,其中财政专项资金131亿元。苏州、南京、徐州、泰州、扬州、镇江等市均要求相关部门编制2011年部门预算时对一定金额以上的专项资金申报绩效目标。
(四)深化细化程序,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质量
2010年,省级部门自评价扩大到90个项目、276亿元左右专项资金。重点评价扩大到30个项目、16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外,省财政厅选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继续开展全省联动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全省各地积极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各地纳入绩效评价资金总量达114亿元,比上年增长96%。
(五)融入预算管理,注重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
省财政厅对省级财政支出重点项目分组织工作等级和项目绩效等级给出评定结果,向省政府上报省级财政支出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情况,根据省领导的批示对部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省商务厅创新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实行资金切块、免申报、统筹安排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资金分配模式。省科技厅按照绩效目标管理要求,制定项目实施、验收考核、绩效评估、资金专户、重大事项报告等几十个专项资金管理规章制度。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部门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大力进行专项资金归并整合。各地也纷纷探索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的方法和途径。南京市对2009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质量进行了公开评比。苏州市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范畴,召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通报会,专题通报2009年绩效再评价结果和2010年绩效项目申报情况。
(六)积极探索实践,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创新
2010年,省财政厅举办了六次绩效管理业务培训,印制10余本培训资料,共培训省级部门、市县财政部门、中介机构等相关业务人员900多人次。省财政厅绩效管理部门完成了《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等多个科研课题。常州市在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中提出建立滚动项目库的要求,省商务厅、省教育厅根据试点要求积极探索建立部门与单位专项资金预算滚动项目库。徐州市对重点项目资金的运行情况,实施绩效跟踪监控。重点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资金批复和下达的时效性、资金拨付核算的时效性、项目基础管理的精细化等多项内容进行绩效跟踪监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绩效评价试点部门的覆盖面不够广;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指标设计和绩效标准制定仍然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等等。这些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11年全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江苏省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根据江苏实际,结合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制定出台《江苏省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财政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办法。
(二)进一步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工作。一是采取自身积累、对外借鉴、合作开发等方式,建立和充实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库,做好绩效指标的规范、应用工作;二是结合聘任专家管理办法的出台,加强对绩效专家的管理,提高评审评价工作质量和水平;三是对部分项目采用“花钱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评价,同时加强管理和复核;四是对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完成与部门预算系统和专项资金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开发绩效跟踪管理系统,并与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系统对接;五是逐步建立绩效管理数据库、行业标准值库、项目绩效等级评定库,实行动态化管理,并与预算滚动项目库对接,保证财政绩效管理各环节工作质量。
(三)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一是继续做好2011年省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后续工作;二是根据试点部门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加强与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进度的衔接,定期通报试点部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和项目运行情况。项目完成后,对照预定的绩效目标,及时开展绩效评价;三是继续扩大省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面,着力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
(四)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省级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重点选取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项目、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使绩效管理工作更好服务经济财政中心工作。完善绩效评价程序,提前绩效评价时间,引入重点评价项目公示制度。延长绩效评价各个时段,强化实地评价和数据审核工作。针对同行业、同类型、上下游项目,采取对比评价方法,召开不同利益方参加的座谈会,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和说服力。继续与省级相关部门协作,采取“省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各市自评与省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精选1-2个关注度高、影响性大的项目,开展全省纵向联动绩效评价。做好绩效评价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财政专项政策评价试点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对省级六个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部门的重大专项进行综合评审,评审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绩效跟踪、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对省级部门绩效自评价情况进行评比,根据自评价结果增减重点评价项目。依据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全省联动评价结果,对资金使用效益良好的地区和项目企业提出奖励的建议。对2010年省级30个重点项目涉及部门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其进行整改并将有关情况上报。结合部门预算公开,逐步推动绩效目标评审结果公开、绩效评价报告对外公开。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杜玉波指出,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 为进一步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有关高校要着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 进一步充分认识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的战略意义, 把这项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继续加大力度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供经验、作出示范。
教育部于2011年启动试点学院改革项目, 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 在17所高校试点学院推行综合改革。去年11月, 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大胆探索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推荐阅读:
大胆创新的名人名言10-17
关于大胆成功者名人名言07-22
一次大胆的尝试小学作文300字07-20
精心组织 积极探索07-15
积极探索 真抓实干07-09
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探索07-25
瓦房店市工商局李官分局积极探索食品经营05-29
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探索11-20
机械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探索论文10-07
中职实训教学改革探索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