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爱情语录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徐志摩爱情语录(精选8篇)

徐志摩爱情语录 篇1

2. 总是在冗长的梦境里完成生命现实里不愿上演的别离和割舍。这样的梦境,是否太过冰凉与残忍。

3. 最好的时光里,我依然独自一个人走在那条浮华炫丽却不属于我的街。我像一个拾荒者,悄悄收藏起时光的底片,让它变成陈年的私酿,然后在那个夏日的午后,晾晒出任何与你有关的画面。

4. 旋转木马是最残忍的游戏,彼此追逐却有永恒的距离。

5. 原来我只不过是只华丽的木偶,演尽了世间所有的繁华,才发现身后无数的金丝银线,牵动我的---哪怕,一举手,一投足。

6. 我不敢说,我有办法救你,救你就是救我自己,力量是在爱里;再不容迟疑,爱,动手吧!

7.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8.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总是在冗长的梦境里完成生命现实里不愿上演的别离和割舍。这样的梦境,是否太过冰凉与残忍。

9. 他的世界没有她,她的世界只有他。世界就是这样,从来没有公平可言。这是一场没有时限的角力战,谁在乎的越多,就输的越惨。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我会带着笑脸,和你寒暄,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10. 你走的太急,我开始怀疑,曾经你是否来过。如果只是幻觉,那为何情节如此清晰?走了~~离开~~~没有心痛,只是遗憾。我渐渐明白,挽留没有用。于是我给能给的自由,于是我……便无所谓。

11. 微微瞬间,你在一秒点穴。漫长永远,我用一生解穴。

12. 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13. 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14.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徐志摩爱情语录 篇2

关键词:爱,美,自由,爱的信仰,诗

徐志摩 (1897.1.15~1931.11.19) , 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 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是新月派代表诗人, 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 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 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 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胡适在《追忆志摩》中曾经说过:“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 一个是自由, 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汇合在一个人生里, 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 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的信仰的实现历史。”徐志摩曾说过自己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 “所谓的‘单纯信仰’也就是理想主义—民主主义的‘理想’其主要构成一个是爱, 一个自己, 一个是美”。

一、徐志摩生命中三个最重要女人对他爱情诗创作的影响

公元1897年正月十五, 徐志摩降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一个富商之家。他本名章, 字森, 此后又用过删我、心手、谔谔等。徐家祖先早在明朝就从事商业活动, 到徐志摩之父徐申如这一代, 已发展的颇具规模了。他家不但在本埠经营着酱园、钱庄、绸布店、发电厂、蚕丝厂, 还在上海、杭州也开设了票庄银号。因为经营管理有方, 资金财势雄厚, 徐申如在沪杭一带的金融、实业界声誉鹊起, 地位很高, 曾任硖石商会会长。徐申如原配沈氏, 没有留下子女, 就撒手人寰。因此, 当续弦的第二任夫人钱氏生下儿子徐志摩时, 全府上下如获至宝。但徐申如没有止步于娇宠和溺爱, 而对儿子的远大前程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从4岁起, 徐志摩便入私塾读书, 他天性灵敏聪颖, 1909年, 13岁的徐志摩写了一篇题为《论哥舒翰潼关之败》的议论文, 是现存徐志摩的最早的一篇文稿, 充分显示了他超凡的写作能力。

因为商业的关系, 徐申如同从日本留学归国、时任督理浙江军务朱端元秘书的张嘉搭上了关系。张家是江苏宝山县的名门望族, 在金融界赫赫有名, 而且在商界、政界有极有权势。1915年10月29号, 在徐申如的威逼和祖母的亲情攻势下, 与张嘉

的妹妹张幼仪结婚。徐对这桩婚姻最终妥协接受有两个原因:一是他重情之人。二是当时他还未出国留学, 没有受到西方文明的撞击, 性格中的叛逆性还未显露。这场包办的婚姻, 激起徐志摩对爱的自由向往。尽管张幼仪孝敬公婆, 贤淑稳重, 善操持家务, 但徐打心眼里是没有看得上张幼仪的。张幼仪的侄孙女张邦梅在1996年9月在美国出版的英文著作《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中知, 徐志摩在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的照片时, 便用嫌弃的眼光瞥了一眼说:“乡下土包子!”1918年4月, 张幼仪为徐生下第一个儿子阿欢。他与张的婚姻生活中, 深刻体会中国传统婚姻模式的腐朽。他渴望爱的自由, 此间的经历便成为徐志摩爱情诗中的一大创作主题, 如《笑解烦恼结》。“莫焦急, 万事在人为, 只消耐心共解烦恼结。虽严密, 是结, 总有丝缕可觅, 莫怨手指儿酸, 眼珠儿倦, 可不是抬头已见, 快努力!”这是徐志摩与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离婚后三个月写给张幼仪的诗, 也是唯一一首送给张幼仪的诗。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 与其在英国期间遇到的一个对他影响深远的女人林徽因有着直接的关系。

林徽因的才情引发了徐的共鸣, 很快便找到一种徐志摩心灵上真正爱情的感情。为了成为自由身, 能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追寻林徽因那个“爱、美、自由”幻化而成的理想伴侣, 他毅然决定与张幼仪离婚。而在1922年, 理想爱人林徽因与恩师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订婚的消息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失恋了, 爱情的美梦破碎了, 此时, 他绝望的心境和幻灭的悲哀, 也倾泻在他的诗里:

希望, 只如今……如今只剩下遗骸;可怜, 我的心……却叫我如何埋掩?

希望, 我抚摸着你惨变的创伤, 在这冷漠的冬夜, 谁与我商量埋葬?

埋你在秋林之中, 幽涧之边, 你愿否, 朝餐泉乐得争琮, 暮偎着松茵之香柔?

我收拾一筐的红叶, 露凋秋伤的枫叶, 铺盖在你新坟之上——,

长眠着美丽的希望!

——《希望的埋葬》

对于林徽因的两次不辞而别, 在《一个噩梦》一诗中, 诗人用梦幻的方式, 婉转的, 曲折的, 曲折的, 间接的表达了对她的责备:

我梦见你——呵, 你那憔悴的神情!手捧着鲜花腼腆的做新人;

我恼恨——我恨你的负心, 我又不忍, 不忍你的疲损。

你为什么负心?我大声的诃问, 但那喜庆的闹乐浸蚀了我的恚愤;

你为什么背盟?我又大声的诃问——那碧绿的灯光照出你两腮的泪痕!

诗中写的虽是一个阴森可怕地梦境, 表达出的却是徐林爱情波澜中的一个真实投影。

1924年春,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华, 对他们的感情, 提供了新的机遇。短暂的会面, 他写了《在那山道旁》, 《消息》。随后, 林徽因与梁思成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梁入建筑系, 林入美术学院。虽然远隔万里, 林徐两人谁也没能忘记谁, 林徽因走后, 徐志摩又写了不少有关她的诗。《偶然》是其中有名的一首。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失了的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 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得光亮!

林徽因走后的三个月, 徐志摩从南方回到京城, 这时候, 他是北京大学教授, 担任着英语和英美文学的课程, 新月社的骨干成员, 主持着社里的日常工作;集中创作, 写出了《毒药》、《白旗》、《婴儿》等脍炙人口的名篇。繁重的工作, 也无法解脱他心头压抑着的忧思和哀愁。与林徽因带有悲剧性的爱情, 像一个赶不走的影子, 时时刻刻萦绕在他心头。直到一个新的、对他一生影响至深的女性, 长驱直入的闯进他荒漠、枯萎的心田, 这, 便是陆小曼。

陆小曼名眉, 其父陆定, 出身于江南的豪门巨族, 后在北洋政府的度支部供职。陆小曼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到北京, 就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 1916年, 入法国人办的北京圣心学堂读书, 接受现代教育。1922年, 也就是陆小曼19岁那年, 因心脏病发作, 退学回家, 也就是这一年, 由母亲做主, 把她许配给王赓。陆小曼是个思想奔放、情感丰富、兴趣广泛、生性好玩的女子, 与丈夫王赓恰恰相反。王赓调入军界后, 陆小曼搬回娘家居住, 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 纸醉金迷, 轻歌曼舞, 浑浑噩噩的混迹于北京社交界的时候, 与徐志摩相识并相恋。爱情失而复得, 徐志摩心情亢奋。1924年, 写下了《雪花的快乐》一诗, 描绘重新获得爱情后的欢愉心情。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 飞扬, 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 飞扬, 飞扬, ——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 飞扬, 飞扬, ——啊, 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 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 消溶, 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和陆小曼此时的恋情, 受到了很多非议。消息传到王赓那里, 他气急败坏的赶回北京。这时, 泰戈尔来信, 约徐志摩在1925年6月份, 到意大利佛罗伦萨会面。为了是“最尴尬最难堪”的僵局得到缓冲, 3月初开始, 徐志摩就开始了长达4个月的欧洲之行。徐志摩在意大利逗留了一个多月, 主要在翡冷翠附近的一个山里度过。翡冷翠, 是佛罗伦萨的另一个译名。一个“具有音乐性和足以唤起各种美丽联想的名字”。在此, 徐志摩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文。《翡冷翠的一夜》, 是一首美丽的抒情诗, 以一个女子的口吻, 写出离别前夕奔放热烈而又缠绵悱恻的爱情自白, 表达了对爱情执着的追求以及甘愿为爱情而殉生命的意志——“情死”。诗中的主人公显然是陆小曼和徐志摩本人, 这是徐志摩一生中写的最好的诗之一, 是一首不朽的情诗。

而后, 因陆小曼与王赓的离婚问题受到重重困难, 徐志摩担心陆小曼意志薄弱, 使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爱情付诸东流, 这种心理, 在《决断》一诗中, 反映的很明显:

我的爱:再不可迟疑;误不得这唯一的时机, 天平秤——在你自己心里,

哪头重——法码都不用比!你我的——哪还用着我提?下了种, 就得完功到底。

生, 爱, 死——三连环的迷谜;拉动一个, 两人就跟着挤。老实说, 我不希罕这活, 这皮囊, ——哪处不是拘束。要恋爱, 要自由, 要解脱——这小刀子,

许是你我的天国!可是不死就得跑, 远远的跑, 谁耐烦, 在这猪圈里捞骚?

险——不用说, 总得冒, 不拼命, 哪件事拿得着?看那星, 多勇猛的光明!

看这夜, 多庄严, 多澄清!走罢, 甜, 前途不是暗昧;多谢天, 从此跳出了轮回!

此间, 他还写了《造起一座墙》等。在他们的爱受到阻碍的情况下, 他想到“跑”, 跑出这容不得恋爱的世界。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 容不得恋爱!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 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我拉着你的手, 爱, 你跟着我走;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剌透, 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 你跟着我走, 我拉着你的手, 逃出了牢笼, 恢复我们的自由!跟着我来, 我的恋爱!

而后, 他又写了《这年头活着不易》、《再不见雷锋》等。

1926年8月14日, 农历七月初七,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董事会举行结婚仪式, 虽在婚礼上受梁启超的训斥, 但不影响徐陆新婚的愉快。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诗不像写给林徽因的那样含蓄, 而大多的是炙热而大胆的。《她是睡着了》, 是徐志摩笔下的闺房之乐。它凝聚了诗人的爱情与审美, 用最精致、最典雅、最华丽、最柔情的修辞, 雕塑了陆小曼有如“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的柔美形象。但是婚后的徐志摩并非进入了天堂, 他父亲始终不肯承认陆小曼这个儿媳, 而陆小曼挥金如土, 整日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场上。徐志摩一方面可惜她的才华, 一方面又不得不省吃俭用, 倒卖古董字画, 奔波于上海和北京之间。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 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从徐志摩的“心碎”里可以看出他和陆小曼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 他的爱情理想又一次破灭了。这一时期, 徐志摩诗情枯竭, 也稍有佳作问世。而后, 他踏上了环球之旅的途程。到了剑喷涌而出, 这就是那首传世名作——《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徐志摩绕了地球一周, 回到上海, 时间已近1928年岁末了。此次出国环游, 完全是看不惯陆小曼骄奢淫逸的生活, 尤其是嫌憎她的嗜食鸦片烟, 而回来后, 发现陆小曼的吸毒恶习“依然是照旧未改, 并且招惹了不少浮言”。

1930年底, 当光华大学因闹学潮把徐志摩轰出学校时, 他毫不犹豫的同时辞去了南京中央大学的教职, 毅然离沪北上, 开始了一生中最后9个月的京华生活。

“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 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 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 这忧郁, 我信, 竟于渐渐地潜化了我的气质。”这里说的“整十年前”, 指的就是1920-1921年间, 徐志摩在伦敦追求的那个美丽才女林徽因, 正是她吹来的“一阵奇异的风”和照射的“奇异的月色”, 才“潜化”了徐志摩的气质, 使他成为一个诗人。十年过去后, 这奇异的风和奇异的月色, 又一次吹到、照到徐志摩的身上, 使这个濒死的诗人, 起死回生, 又重新焕发青春, 揭开了诗人生命新的一页。1931年8月, 遇难前的三个月, 第三部诗集《猛虎集》面世。1931年3月至9月, 林徽因因肺病曾在香山疗养半年多。期间, 徐志摩曾数次看望, 并写为林写了好几首诗, 这就是《山中》、《两个月亮》、《在病中》。

1931年11月19日, 徐志摩搭载不准载人的邮机北上, 决定听林徽因在京为外国人举办的有关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报告, 飞机在济南上空, 因雾迷失方向, 触撞白马山, 年仅35岁的诗人就这

二、徐志摩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爱情, 在徐志摩的生活中, 占有重要地位。因而, 爱情诗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占有更大的比重。据估算, 他一生共写诗210首, 其中情诗70篇, 占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

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更多都是注重真挚, 热烈, 温馨, 浪漫, 清丽, 优美, 手法变化多样的抒写手法。除此以外, 还有善于调动一切景物来抒发情感, 也善于用感情的目光观察事物。徐志摩曾说过:“我的性灵是天天新鲜活动的”。诗歌具有音乐美、绘

徐志摩的爱情诗深蕴爱之追求和伤感美。《问谁》流露出他对爱人的真挚情感;《雪花的快乐》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憧憬;《天神似的英雄》、《你去》表现了他心中爱情的神圣;《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深夜》中隐含了爱情消亡的感伤。徐志摩的爱情诗也处处彰显诗性的灵感与柔情。

徐志摩的大多诗作中, 爱与死经常联系在一起。从情感的角度看, 死是爱的最高形式, 从哲学的角度看, 死是生存的唯一实在:“我不说死吗?更不畏惧/再没有忧虑, 再不吝惜/这躯体如同一个俘虏”《爱得灵感——幸运之一》这首诗是徐志摩最长的一首诗, 也是其最好的情诗之一, 同时, 也可以看作室徐志摩自己一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另一种表现。

他的诗歌字句清新, 韵律谐和, 比喻新奇, 想象丰富, 意境优美, 神思飘逸, 富于变化。语言上, 诗人常用一种平白的、近乎喃喃自语的口气来写。口语表达亲切真实, 倾诉情感时, 更能表现内心情感变化的自由变幻的心理活动, 口语表达自然、生动、贴切、灵活多变, 是徐志摩爱情诗的艺术美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谢冕.徐志摩名作欣赏[M].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0.[1]谢冕.徐志摩名作欣赏[M].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0.

[2]张会玲.一个信仰感情的人——解读徐志摩的爱情[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0 (11) .[2]张会玲.一个信仰感情的人——解读徐志摩的爱情[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0 (11) .

徐志摩经典爱情语录 篇3

31.眉,我恨不得立刻与你死去,因为只有死可以给我们想望的清静,相互永远的占有。眉,我来献全盘的爱给你,我的身体,我的灵魂,完全是你的,一团火热的真情,整个儿给你,我也盼望你也一样拿整个完全的爱给我。——徐志摩

32.年少时,我们因谁因爱或是只因寂寞而同场起舞;沧桑后,我们何因何故寂寞如初却宁愿形同陌路;相爱时,我们明明两个人,却为何感觉只是独自一人?——徐志摩

33.时间能够证明爱情,也能够把爱推翻。没有一种悲伤是不能被时间减轻的。如果时间不可以令你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所有的悲哀、痛苦、失败都是假的,那该多好?可惜,世上有很多假情假义,自己的伤心欲绝、痛苦难过、悲哀惆怅、歇斯底里,等等。却偏偏总是真的。——徐志摩

34.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力,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徐志摩

35.感情的寂寞,大概在于:爱和解脱——都无法彻底让女人念念不忘的是感情,让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觉。感情随着时间沉淀,感觉随着时间消失。终其是不同的物种,所以——谁又能明白谁的`深爱,谁又能理解谁的离开。——徐志摩

36.我不敢说,我有办法救你,救你就是救我自己,力量是在爱里;再不容迟疑,爱,动手吧!——徐志摩

37.即使命运叫您在得到最后胜利之前碰着了不可躲避的死,我的爱!那时您就死。因为死就是成功,就是胜利。一切有我在,一切有爱在。——徐志摩

38.说起来咱们久别见面,也该有相当表示,你老是那坐着躯着不起身,我枉然每回想张开胳膊来抱你亲你,一进家门,总是扫兴。——徐志摩

39.爱是一场催眠,醒来之后你被谁吸了灵。这就是为什么爱过之后,总觉得不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被爱的人总是掌灵者,去爱的人反而失魂。在每段真心付出的感情中,总有一个人献祭了灵魂,收获了残忍。——徐志摩

40.记忆的丝线就像一种咒语,在每个日升月落将我缠紧,它提醒我,不能忘记爱过的你,我是记得啊,我记得,所以我和其他人在一起,一笑都觉得愧疚,所以我和别人并肩行走,牵手都觉得沉重,我要怎样,剪断丝线,再不作茧自缚。——徐志摩

徐志摩爱情经典语录伤感句子 篇4

2. 这个微笑,用尽疼痛的力气;这回释然,用尽铭记的场地;这场告别,用尽去爱的勇气;这次哭泣,用尽你爱的表情;因为这是最后一次爱你。

3. 邂逅的瞬间,我站在你的面前,只是个陌生人。是浮华的化妆舞会,散场以后,一个落寞而黯淡的女子,是烟花一样虚空的美丽。

4. 旋转木马是最残忍的游戏,彼此追逐却有永恒的距离。

5. 我习惯了等待, 于是,在轮回中我无法抗拒的站回等待的原点。我不知道,这样我还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一个答案;我不知道,如此我还能坚持的等待多久去等一个结果?思念,很无力,那是因为我看不到思念的结果。也许,思念不需结果,它只是证明在心里有个人曾存在过。是不是能给思念一份证书, 证明曾经它曾存在过?

6. 可惜,世上有很多假情假义,自己的伤心欲绝.痛苦难过.悲哀惆怅.歇斯底里,等等。却偏偏总是真的。

7.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太多不能,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8. 遗忘 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 ,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没有对齐的图纸,从前的一切回不到过去,就这样慢慢延伸 一点一点的错开来,也许错开了的东西, 们真的应该遗忘了。

9. 我像一个拾荒者,悄悄收藏起时光的底片,让它变成陈年的私酿,然后在那个夏日的午后,晾晒出任何与你有关的画面。

10. 记忆的丝线就像一种咒语 , 在每个日升月落将我缠紧 ,它提醒我,不能忘记爱过的你 ,我是记得啊,我记得,所以我和其他人在一起,一笑都觉得愧疚,所以我和别人并肩行走,牵手都觉得沉重 ,我要怎样,剪断丝线,再不作茧自缚。

11. 谁的情感无法张扬,谁在陌生的房故作勇敢,谁在夜晚害怕腐烂,任呼吸突然变得野蛮。

12. 似乎习惯了等待, 单纯的以为等待就会到来。但却在等待中错过了, 那些可以幸福的幸福。在失去时后悔, 为什么没有抓住。其实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错误。明知道等待着一份不知能否到来的幸福???

13. 你走的太急,我开始怀疑,曾经你是否来过。如果只是幻觉,那为何情节如此清晰?

14. 有些女人。会让人觉得,世界上无人舍得对她不好。然而,这个女人。就是得不到她一直盼望着的好。

徐志摩爱情诗歌 篇5

徐志摩虽然生命短暂,他的一生却执拗痴迷地追求“爱、自由、美”,这也在他的爱情诗中有所体现。

徐志摩的爱情诗歌

1、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2、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3、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4、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

爱情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可是,一加一却不等于二,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这种叫**的`情啊···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先闭上双眼。

5、你说你不好的时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你说你醉的时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绪混乱。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太多不能,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转而,移情别恋,却太难,只顾心疼,我忘记了离开,一次一次,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6、许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变的那麼模糊,曾经那麼坚信的,那麼执着的,一直相信著的,其实什麼都没有,什麼都不是、、、突然发现自己很傻,傻的不行。

我发誓,我笑了,笑的眼泪都掉了。笑我们这麼傻,我们总在重复著一些伤害,没有一个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却还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再期待,再失望、、、

7、习惯,失眠,习惯寂静的夜,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想你淡蓝的衣衫。习惯,睡伴,习惯一个人在一个房间,抱着绒绒熊,独眠。

习惯,吃咸,习惯伤口的那把盐,在我心里一点点蔓延。习惯,观天,习惯一个人坐在爱情的井里,念着关于你的诗篇。

8、谁的情感无法张扬,谁在陌生的房故作勇敢,谁在夜晚害怕腐烂,任呼吸突然变得野蛮,先爱吧把这一副肩膀挡掉一点遗憾,先爱吧看似一双翅膀躲啊躲已经黑暗,先爱吧人们不懂这样一旦欲求不满,先爱吧之后感伤之后再算,之后再算···

9、我习惯了等待,于是,在轮回中我无法抗拒的站回等待的原点。我不知道,这样我还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一个答案;我不知道,如此我还能坚持的等待多久去等一个结果?

思念,很无力,那是因为我看不到思念的结果。也许,思念不需结果,它只是证明在心里有个人曾存在过。是不是能给思念一份证书,证明曾经它曾存在过?

10、一个人的世界,很安静,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冷了,给自己加件外套;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

病了,给自己一份坚强;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并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

是啊,我总是一个人,你从来不曾来过,我也从来不曾出现在你的世界。

徐志摩文学历程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2] 。

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 。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2] 。

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同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 。

1926年4月1日,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了《诗镌》的编撰工作。除第三、四两期由闻一多和第五期由饶孟侃负责编辑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主编。发表的《诗刊弁言》和《诗刊放假》也是徐志摩执笔。《诗镌》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同年与陆小曼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7] 教授。创办《新月》杂志。

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员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它种种原因,纷纷聚集到上海。此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并移居上海。徐志摩四处访友,奔走联络,与闻一多、胡适、邵洵美、梁实秋、余上沆、张禹九等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沆任经理,后由张禹九接任。同年,徐志摩也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28年3月,徐志摩一边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新月》一共出刊四卷四十三期。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徐志摩经典爱情诗句 篇6

2.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 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 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 爱情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 可是,一加一却不等于二, 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 这种叫的情啊··· 如果你忘了苏醒, 那我宁愿先闭上双眼。

3.一个人的世界 ,很安静 ,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冷了 ,给自己加件外套 ;饿了 ,给自己买个面包 ;病了 ,给自己一份坚强 ;失败了 ,给自己一个目标 ;跌倒了 ,在伤痛中爬起并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是啊 ,我总是一个人 ,你从来不曾来过 ,我也从来不曾出现在你的世界。

4.一生至少该有一次 ,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结果 ,不求同行 ,不求曾经拥有 ,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 ,遇到你 。

5.有些女人。 会让人觉得,世界上无人舍得对她不好。

6.在一段时间我喜欢一段音乐,听一段音乐我怀念一段时光。坐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的掌纹。那时听着那歌会是怎样的心情?那时的我们是否相遇? 是相遇还是错过?还是, 没有结局的邂逅?

7.走着走着, 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 就累了, 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 就醒了, 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 你不见了, 突然我乱了。

8.耳。 没有喧闹。 眼。 没有缤纷。 嘴。 沉默不语。

9.或许可以爱很多个人, 但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笑的最灿烂, 哭的最伤心。于我--应该都笑的灿烂, 但我不明白给我最灿烂的是谁。哭,那是经常的`吧。但是我不明白伤心, 让我最伤心的是谁。只是心太痛,太痛…… 之后便不觉着痛了。也记不清楚那些班驳的光影。

10.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 ,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11.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在无法遇见第二个寂寞的人的寂寞冬天。独自行走独自唱歌独自逛街独自看着一整个世界狂欢。人们手牵手地逛着游乐园。他是她的独一。 我是所有人的无二。

12.世界充满了我们相遇的几率。我却始终无法遇见你。

13.面对, 不一定最难过。 孤独, 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 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 不一定不再拥有。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 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14.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 ,在街角的咖啡店 ,我会带着笑脸,和你寒暄 ,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 ,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 ,好久不见。

15.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16.你说你不好的时候 ,我疼 ,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 ,你说你醉的时候 ,我疼 ,疼的不能自制 ,思绪混乱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 ,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太多不能 ,不如愿 ,想离开 ,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转而 ,移情别恋 ,却太难 ,只顾心疼 ,我忘记了离开 ,一次一次 ,已经习惯 ,习惯有你 ,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17.然而,这个女人。 就是得不到她一直盼望着的好。

18.如果真相是种伤害, 请选择谎言。 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 请选择沈默。如果沈默是一种伤害, 请选择离开。

19.少年的时候,我疯狂的喜欢,带我走这三个字。 现在,我再也不会任性的让任何人带我走。我学会了,自己走。

20.世界曾经颠倒黑白 ,如今回归绚丽色彩。世界曾经失去声响, 如今有你们陪我唱歌。夜里黑暗覆盖着左手, 左手覆盖着右手。曾经牵手的手指, 夜里独自合十。风吹沙吹成沙漠, 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长的打坐。你是天下的传奇,你是世界的独一。你让我花掉一整幅青春, 用来寻你。五.四.三.二.一. 他和她的迷藏。

21.似乎习惯了等待, 单纯的以为等待就会到来。但却在等待中错过了, 那些可以幸福的幸福。在失去时后悔, 为什么没有抓住。 其实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错误。明知道等待着一份不知能否到来的幸福···

22.他的世界没有她, 她的世界只有他。世界就是这样, 从来没有公平可言。 这是一场没有时限的角力战, 谁在乎的越多, 就输的越惨。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篇7

《人间四月天》这部电视连续剧,是2000年春天在全国热播的,到现在已经14年了。那一段,有关徐志摩的书卖得很火。这个剧本是一个台湾剧作家王蕙玲写的,她是台湾铭传大学、世新大学和台湾艺术学院的讲师,她选择《人间四月天》这个题材应该说是很有眼光的。徐志摩是花花公子吗?

现在所以重提徐志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跟几个优秀的女人有关系,要是没有这几个女人,光凭着那几首诗,写得再好,人们的兴趣也不大。男人喜欢徐志摩,只能说感兴趣,因为他艳福不浅,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这样活一回呀;女人喜欢徐志摩,是真喜欢,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怎么那么多优秀的女人都爱他爱得死去活来,我倒要看看这是个什么人!怎么不想想,是徐志摩真值得爱,才会有人爱,是徐志摩真优秀,才会显得那些女人优秀。如果张幼仪不是徐志摩的前妻,只能说是个会理家理财的女强人;要不是和徐志摩有那么缠绵的恋情,林徽因不过是个漂亮的女建筑学家;要不是成了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不过是个才貌双全的民国名媛。还是徐志摩好,才有了她们的好。她们的本事是她们的,她们的名声,有一大半是徐志摩带给她们的。

千万别认为徐志摩是个花花公子,只会讨女人喜欢。他的人品也很好,基本上可说是完美的,无可指摘的。这从他死了以后朋友们的评价上可以看得出来。我编过一本书,叫《回望徐志摩》,收录了许多朋友的纪念文章,其中有梁实秋的一篇《谈徐志摩》,很长,有两三万字。梁实秋是个很自负的人,轻易不说过头话,和徐志摩的关系也不是十分亲密。徐志摩去世后,有人说徐志摩是纨绔子弟,意思就是浪荡公子、花花公子,梁实秋就说:

“有人说志摩是纨绔子,我觉得这是不公道的。他专门学的学科最初是社会学,有人说后来他在英国学的是经济。无论如何,他在国文、英文方面的根底是结实的。他对国学有很丰富的知识,旧书似乎读过不少,他行文时之典雅丰赡即是明证。他读西方文学作品,在文字的了解方面没有问题,口说亦能达意。在语言文字方面能有如此把握,这说明他是下过功夫的。一个纨绔子能做得到么?志摩在几年之内发表了那么多的著作,有诗,有小说,有散文,有戏剧,有翻译,没有一种形式他没有尝试过,没有一回尝试他没有出众的表现。这样辛勤的写作,一个纨绔子能做得到吗?”

梁实秋还说,他数十年来奔走四方,遇见的人也不算少,但是还没见一个人比徐志摩更讨人喜欢。讨人喜欢不是一件容易事,须要出之自然,不是勉强造作出来的,必其人本身充实,有丰富的情感,有活泼的头脑,有敏锐的机智,有广泛的兴趣,有洋溢的生气,然后才能容光焕发,脚步轻盈,然后才能引起别人的一团高兴。

徐志摩和好几个女人有婚恋关系,爱他的女人还有好几个,可以说,不管他对她们怎么样,她们中间没有一个恨他的。看了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人们恐怕最同情张幼仪了。多好的一个女人,徐志摩怎么就和人家离了婚呢!错了,张幼仪晚年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这话叫人听了会落泪的。一个他辜负了的女人说出这样话,这个男人在性格上品质上总是有过人之处的。

林徽因、梁思成和金岳霖

先从年龄上说,徐志摩是1897年出生,林徽因是1904年出生,按阳历相差七岁。徐志摩1918年北大肄业以后去美国留学,后来因为他非常崇拜西方的哲学家罗素,便来到英国留学。到了英国以后,才知道罗素去中国讲学去了,这样他就在伦敦住下来,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并在林长民家里认识了林徽因。林徽因当年只有16岁,还是个中学生。这是1920年秋天的事,同年年底,徐志摩就把张幼仪接到英国了,在剑桥大学旁边一个叫沙士顿的地方住下。当时他们的感情是不太好,可也没到离婚的程度。一个是已经结婚生子的男人,24岁了;一个是情窦未开的少女,只有16岁,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到了那种程度呢!

这期间,徐志摩曾对林徽因表示了一点感情,林徽因见了信惊慌失措,自己不敢给徐志摩回信,由林长民给徐志摩回了封信。现在已经发现了当年林长民给徐志摩的信,信上说:“阁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误解了。”

林长民的这种态度,是我们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想想吧,这是八十多年前的事,就是给了现在有点封建意识的家长,那也是要动刀子的。我对你这么好,让你到我家里来吃饭,喝茶,你居然打起我女儿的主意来了,这还了得!可林长民没有这么做。他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是留日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又是研究宪法的,他表示能够理解,信上的意思是说,我的女儿年少,不知该怎样给你写信,她没有不满意的意思,你别误解,她让我代问你好。可见,他们当时实际上没有到那个程度,就是后来稍有发展,也不过是两情相悦而已。

对这一段朦朦胧胧的感情,林徽因长大以后,也是很怀念的,甚至多少有点觉得对不起徐志摩。现在要探究的是,16岁的林徽因当时有没有要和男子谈恋爱的意思,我的看法是有的。

1937年抗战初期,林徽因到了长沙,心情很是不好,给沈从文写了封信。因为当时正下着连阴雨,便想到了当年在伦敦时的心境。信上说,那时候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了,她一个人住在一个大屋子里,外面下着雨,白天独自一人在大房间里看书,晚上一个人坐在一个大饭厅里吃饭,垂着两条不着地的腿,还有两条垂肩的发辫。一面吃饭,一面用嘴咬着手指头哭。这时候,总希望生活中有浪漫的事情发生,或是有个人叩门进来坐在对面同她谈话,或是同坐在楼上的火炉边给她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来爱她。而实际情况却是天天在下雨,竟没有一个浪漫聪明的人走来同她玩。

徐志摩是爱过她的,她也感觉到了,只可惜没有发展下去。后来她多少是有点后悔的。1927年在美国留学时,正好胡适来美国,林徽因给胡适的信上说:请你回国后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受够了,失望也遇多了。告诉他我绝对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不了解。昨天我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时的志摩现在真真透彻地明白了。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不必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事实上,在1924年春夏间,他俩的感情是发展到相恋的地步了。真正达到论婚嫁的

地步,则是1931年春天,徐志摩到北平教书之后。也就是说,林徽因和徐志摩确实是相恋过的,只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曲折的,不是那种干柴烈火,一见面就烧起来的爱情。

有一件事,可以验证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在济南附近的党家庄飞机失事遇难,梁思成从北平赶去处理丧事,从现场捡了一块烧焦了的木头。那个时候的飞机不像现在的,有些部分是木头的。他捡了一块飞机残骸拿回去给了林徽因,林徽因非常悲痛,就把这块木头挂在卧室的床头。直到她1955年去世,一直就这么挂着。她觉着,她是爱徐志摩的,徐志摩又是为了赶回来听她的演讲而死的,她就要用这种方式纪念他。这在我们现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这点上,我是说在感情的纯洁与执著上,在对崇高感情的理解上,我们是失败的。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比如说,一个男子,你的妻子爱着一个她过去的恋人,当然他们之间什么事也没有,就是喜欢他或感谢他,两人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你妻子的朋友因飞机失事而死,你会不会替她去处理他的丧事。而且因为你知道自己的妻子喜欢他,所以一定要在现场替她拣上一块飞机的残骸,然后送给你妻子保存,而你妻子呢,对他又特别地喜欢,虽然你是我的丈夫,虽然每天晚上和你都在这张床上躺着,还是要把这块飞机的残骸恭恭敬敬地挂在墙上。我相信我们中间极少有人能做到,能做到的是神仙,但是他们确实做到了。

有人或许会说,反正徐志摩已经死了,她只是这样怀念他,又不会出别的什么事。这样优秀的女人,肯定对她的丈夫不会有二心的。其实,她对他的丈夫是有二心的,但是她做得非常光明磊落。

学者金岳霖,是中国第一流的哲学家。大概是1932年夏天,也就是徐志摩死了没多久,有一天,梁思成从河北宝坻考察古建筑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说:思成,我痛苦极了,我现在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我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梁思成一听就知道出了什么事,知道林徽因爱上了金岳霖,想跟他分手又舍不得。

这时候梁家住在北平东总布胡同,金岳霖就住在梁家后院,另有旁门出入。起初也许只是好朋友住邻居,交往久了才爱上的。金岳霖受过西方教育,生活很讲究,他家的厨师做面包做得好,每天早上就给林徽因送过去,没事了就过到梁家在一起喝茶聊天。金岳霖喜欢林徽因,梁思成是知道的,但他不知道林徽因喜欢金岳霖到了这个地步。听了妻子的话,梁思成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全身的血液凝固住了,连呼吸都困难了。一面感到痛苦,一面又感欣慰,欣慰的是妻子很坦诚,没有把他当成个傻子。想了一夜,他把自己和金岳霖比了又比,觉得自己不如金岳霖,林徽因跟金岳霖结合会幸福的。第二天他跟林徽因说了自己的想法,同时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你们永远幸福。当时两个人都哭了。林徽因把梁思成的话告诉了金岳霖,说梁思成说这个事情一切由我来决定,我要是喜欢你的话,他是可以离婚的。金岳霖说,思成能说这个话,可见他是真正爱着你,不愿你受一点点委屈,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

金岳霖此后终生未娶,一直到八十多岁去世,还是林徽因的两个儿子给他送终的。他们之间的

这种感情,这种思想境界,咱们这些俗人,想都不敢想。只能说人家太完美太高尚,我们太庸俗太卑鄙了。当时他们三个人相处得非常好,甚至抗战以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四川李庄,金岳霖在昆明西南联大,放了假以后就住在梁家。有时候我认为,我们这代人对上一代人,尤其是那些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的感情是理解不了的。上一代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那些人物的感情,我自己只有佩服的份。人家就是受过文明教育的,是文明到骨头里的。

张幼仪

张幼仪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性。

1920年,徐志摩把张幼仪接到英国,在沙士顿住下,两个人的关系就比较紧张了,离婚也就不足为奇了。张幼仪呢,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管你徐志摩要我还是不要我,反正我是徐家的人。离了婚也不再嫁,直到儿子结了婚,直到把徐志摩的父亲送了终,直到五十几岁才跟一个医生结了婚。结了婚,还在为徐志摩的事操心,徐志摩的全集,就是在她的操持下在台湾出版的。她活了八十多岁,在美国死的,三个女人中,数她活得最长。她是最后的胜利者。晚年还做了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接受她的侄孙女的采访,写了一本书,把她一生受的屈辱全写出来了。根据这样一本书拍出的电视剧,当然是为张幼仪说话了。林徽因清纯可爱但不懂事,陆小曼干脆就是个交际花,徐志摩虽说英俊潇洒,也难脱认人不准的干系,这一切都不奇怪了。

这本书里有个观点,是很奇特的,就是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后来跟陆小曼结了婚,张幼仪不恨陆小曼,恨的是林徽因,恨的原因不是因为林拆散了他们夫妻,而是因为林徽因既然答应了徐志摩,后来却没有和他结婚,把徐志摩闪了。她处处都是为徐志摩考虑的,就是离了婚,她还是爱着徐志摩,始终把自己当做徐志摩夫人。

陆小曼

电视剧里,把陆小曼演成个交际花,是最没道理的。这么说吧,陆小曼什么人都可能是,最不可能是的,恰恰就是这个交际花。

陆小曼的父亲叫陆建三,是我国早期的留日学生,北洋政府时代,在财政部当过赋税司司长。这是个很有权势也很有钱的职位。陆小曼在少女时代,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北京的法国圣心学堂念书,家里又请了英国女教师专门教她英文。她天生丽质,俊俏可爱。这样当她十七八的时候,就已经是北京社交界的名媛了,好多外交场合,也要请她出席。

说陆小曼是个交际花,不外是说她生活奢华,出入社交场合,还有捧戏子什么的。可是要知道,我们平常说谁是交际花,是说她凭着色相取悦权贵,获取金钱,供个人挥霍。陆小曼不是这样的,她花的是自己的钱。只能说,她不知节俭,不知爱惜金钱罢了。

看徐志摩的书信,常有劝陆小曼节俭度日的话。我们很容易同情徐志摩而责怪陆小曼,说,这个陆小曼,要是勤俭过光景,徐志摩就不会这么北京到上海飞来飞去,也就不会坐飞机遇难而死了。这样说是没有多少道理的。飞机失事,谁也料不到,就是小曼再节俭,徐志摩只坐一次飞机,也可能遇难。至于说小曼生活奢侈,加重了丈夫的经济负担,曾一度陷于困窘,对正常人家来说,也不是什么不可宽恕的事。名媛犹如名花,是要人供养的,像陆小曼这样的女人,就是要破费钱财的。只能说徐志摩后来养不起了,不能说陆小曼不值得养。你不能要这样的女人,又能下得了厨房,又能上得了厅堂,富了能和你一起去炒股发财,穷了还能和你一起去上街卖菜,真要能那样的话,也就不是名媛了。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陆小曼嫁了徐志摩,是出了大名的,要是不嫁给徐志摩,百年之后,谁知道世上有个陆小曼。这话初听似有道理,细细一想,是没有多少道理的。人活在世上,享福是主要的,出名是次要的。和陆小曼受的伤害比起来,出的那点名是微不足道的。陆小曼的母亲说了一句非常公道的话,她说,小曼害了志摩,志摩害了小曼。当然,反过来说,志摩成全了小曼,小曼也成全了志摩。徐志摩若不是一生中和这样优秀的女人有过感情的瓜葛,只是一个优秀的诗人,我们也不会这么喜欢他。

陆小曼的品质也是很高尚的

自从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的家里,挂着徐志摩的大幅油画像,每天陆小曼都要在像前供上鲜花、水果。她自己呢,四季身穿素服,从来不去什么娱乐场所。有一年清明节,还去硖石给徐志摩扫墓。后来还出版了两本徐志摩的书,一本叫《爱眉小札》,一本叫《志摩日记》。解放前,她还和赵家璧一起整理了《徐志摩全集》,可惜因时局太乱,没有出成,不过总是尽了她当妻子的责任。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篇8

于是出现了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陆小曼。陆小曼与徐志摩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同样有着对爱情的共同追求。陆小曼的丈夫可以说也是一个相当出色的丈夫,作为婚姻的角色,无疑也是最称职的了。这从他同意离婚这件事上就可看出一二。在那个年代,肯放另有所爱的妻子出去的男人并不多见。我记得陆小曼请求他丈夫同意离婚时的谈话是这样说的:“我已经把生命的躯壳给了你,你就让我活一回吧。”最终陆小曼活了:她终于离婚成功。

三个女人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色彩,却也为徐志摩的人生开启了新的 篇章,就让我们走进这三段被世人传颂的爱情中感受那份炽烈的爱吧。

张幼仪 张幼仪出身江苏名门,受过新式教育,她性情温和善良,长相明眸清丽,知书达理又遵传统守孝道,她对徐志摩并不了解,他们的婚姻,是父母定下来的。15岁的张幼仪就辍学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婚后不久,长子徐积锴出生.徐志摩便赴英国读书。其时,徐志摩一心追求林徽因,拒不接受张幼仪苦劝和阻挠,提出离婚。虽然身怀有孕,张幼仪还是慨然应允徐志摩,结束了他们七年的婚姻。张幼仪在离婚之后,远赴德国柏林,学习德语,并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

徐志摩在36岁不幸飞机遇难,作为前妻,张幼仪还无怨无悔地尽责,养育他们的孩子,以女儿的身份照顾着她的前公婆。徐志摩在台湾出版的全集,也是张幼仪亲自指导整理编辑出来的。

张幼仪从国外归来,进入东吴大学教德语,还出任过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又在上海闹市区静安寺路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由张幼仪执掌的服装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新式服装公司,采用独特的立体剪裁法,一改中式服装形式,在上海滩风靡一时。后来,张幼仪与苏医生成婚。在她暮年,曾和苏医生一起,到英国康桥、德国柏林故地重游。她站在当年和徐志摩居住过的小屋外,感慨万千,她没办法相信自己曾那么年轻过,并历经那么多人生荣辱沧桑。

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剧照 林徽因始终清楚,徐志摩只是她生命中的惊鸿一瞥,只是一次漂亮的过错。“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这一句是林徽因发自肺腑的对徐志摩的真情告白。

她的一生也没有走出诗人的影子。林徽因在《纪念志摩逝世四年》中写道:“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本身性情与性格抵触,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幻想与事实当面抵触,侧面或背面激成悲痛。”看着林徽因这字间和泪的话,她繁华的背地,后人读到的却是寂寞与悲凉,她与后来两个男人之间的所谓感情,也只是徐志摩曾经的万紫千红,为她的寂寞搭成了最好的映衬布景。

林徽因用她女人特有的心智,结束了和徐志摩一段无望的爱恋,在束装重拾娇艳如花的四月过后,她来不迭悲伤回望,因为她生命中的另一个主要男人――梁思成出场了。

1931年,徐志摩为了去听她的报告,在碧海蓝天中,他把他36岁的生命回报给了前世至爱的林徽因。后来,林徽因把他飞机出事的那块残骸永恒地寄存在她的卧室里,林徽因知道,她是最懂他的女人。

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香消芳尽,绝尘而去。时年51岁。她用她裹挟着自己一生的清冷婚姻,玉成了无数男人心中的妄想。她只能冰凉地活在民国传奇里。得到林徽因噩耗的金岳霖凄然写道:“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一次,他酣畅淋漓,不再婉约退守。由梁思成设计的墓碑上刻着她生前已千百次的自语:“这里长眠着林徽因,她是一位建筑师、诗人和母亲。”

陆小曼 陆小曼在上海的生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徐志摩失事前为一个阶段,那时她的生活是奢侈而放任的;徐志摩失事后,她受到剧烈震动,人变得消极而沉寂;解放后为第三阶段,她重新振作起来,获得新生。

徐志摩失事后,陆小曼受的打击最大,她所遭受的批评也大。徐志摩的一些朋友不愿再跟她来往,她也不再出去交际,陈定山先生说:志摩去世后,她素服终身,从不看见她去游宴场所一次,她请贺天键和陈半丁教她画,汪星伯教她做诗。她没有钱了,她卖了《爱眉小札》的版权。她每日供着志摩的遗像,给他上鲜花。

1935年,徐志摩过世的第四个年头,在陆小曼的努力下,《爱眉小札》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陆小曼在序中表达了她的心愿:今天是志摩四十岁的纪念日子,虽然什么朋友亲戚都不见一个,但是我们两个人合写的日记却已送了最后的校样来了,为了纪念这部日记的出版,我想趁今天写一篇序文,因为把我们两个人呕血写成的日记在这个日子出版,也许是比一切世俗的仪式要有价值有意义得多。

1947年3月,晨光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志摩日记》,里面包括《西湖记》、《爱眉小札》、《眉轩琐语》、《一本没有颜色的书》和《小曼日记》五个部分,小曼在序中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我决心要把志摩的书印出来,让更多的人记住他,认识他。这本日记的出版是我工作的开始……我预备慢慢地拿志摩的东西出齐了,然后再写一本我们两人的传记,只要我能够完成上述的志愿,那我一切都满足了。

上一篇:葡萄牙之行高中第三册四单元作文下一篇:如何证明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