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11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26题。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 )(2分)
A.《蒹葭》 B.《将进酒》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1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2分)
1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分析】这首诗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
【解答】(11)本题考查诗歌体裁的.知识.《城南》是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蒹葭》是古体诗,《将进酒》是古体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属于七言绝句,《长歌行(青青园中葵)》属于古体诗.
(12)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述.画面描绘题首先要找出关键意象以及特点,然后描绘整个画面,注意语言优美,加入自己的想象.
(13)本题考查诗歌哲理.本诗后两句“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通过对桃李和青草的对比的过程即是暗含哲理的过程.
答案:
(11)C
(12)答案示例:风过罢,雨卷珠帘,水漫碧池,潮涨横塘,远山含翠,错落起伏,小径明灭,任尔东西.
(13)答案示例:喧嚣浮华者网网昙花一现,平凡朴实者定会恒久长远.
参考译文: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
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词汇研究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种境况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得到改善, 在这一时期, 词汇研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浓厚兴趣。“词汇的地位迅速的从一个‘语言学习中被忽略的方面’转变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研究热点”。 (Angela, 1998) 词汇的学习主要有两种方法:词汇刻意学习 (intentional language learning) 和词汇附带习得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词汇的刻意学习指学习者刻意地背记单词, 如通过背词汇表, 或者做词汇练习来记忆单词;而附带习得则是学生在进行其他学习任务时, 如阅读文章、听听力等, 附带习得了单词。近些年来, 国外涌现出许多关于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 这些研究发现, 在培训各种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的同时, 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词汇附带习得;而有关阅读促成词汇习得的研究最多 (Marjorie, 2000;Catford, 2000;Hou, 2004;Jan, 2001) 该领域涉及的因素也很多, 如文章的文体、被试对主题的熟悉程度、阅读题型的要求等。
附带或间接词汇学习, 被认为是从语境中习得词汇的一种有效方法。 (Jiang, 2000) 但就笔者所知,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对词汇学习中词义生成过程的异同和附带词汇习得之间关系的研究。我们知道翻译是语言学习活动中较高级别的要求, 而作为一种语言学习手段, 翻译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几经变迁:早期的“语法翻译法”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表明当时的语言学习者已经认识到翻译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其后由Jesperson倡导的直接法, 60年代流行的听说法以及70、80年代诞生的功能法和交际法等, 都认为翻译会阻碍学生分析L2的语境意义, 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关联, (Bell, 1991) 从而想当然的认为两种语言中结构和词义相似的句子, 其意义也是对等的。但是随着翻译学理论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Parks认为那些稍大一点的孩子 (在学习外语时) 立即联想到的是其母语对应词;Cook更进一步指出“一旦翻译过的词便是属于我们的了”。翻译不失为一种学习词汇的好方法, 但这些相关研究只是停留在刻意学习的角度上, 在翻译活动中, 词汇的附带习得情况又是怎样呢?如果翻译确实可促成词汇的附带习得, 那么相比较与其他学习活动中词汇的附带习得情况, 又是孰优孰劣呢?不同学习活动中附带习得的词汇的保持情况又是怎样呢?就此, 笔者选取了被认为是习得词汇的最佳方式的阅读与翻译练习就其中可能的词汇附带习得及保持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2 实验设计
2.1 被试
60名安徽大学非英语专业已完成一年级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参加了本项实验。笔者根据学生期中英语考试成绩并参照英语任课老师对学生此次考试中可能的不稳定因素意见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 继而用掷硬币的方法将学生平分为两组, 然后用同样方法把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2 实验工具
实验所用文章取自Cume&Cray的Strictly Academic (1987:30-31) 一书, 文章长度为330字, 内容关于身体疼痛, 选择该内容是因为其与学生的生活接近, 容易使学生建立联想。笔者参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2001) 首先对阅读材料中超纲词汇进行排除, 然后请任课老师对选文中其他可能的超出学生理解的词汇进行标注, 再任意选择安徽大学具有同等英语水平且相同年级的其他班级学生, 对这些词进行辨认, 学生对认识的词画勾, 反之画叉, 在最后确定的所有不认识的词汇中, 选定10个词为目标词, 其他生词用同义的简单词代替。选文最后请平行班学生做了预测, 结果显示, 词级控制取得较满意效果。目标词经过非词处理, 以解决学生在课下阅读中接触目标词的可能性。根据所选材料, 笔者设计了两套测试题:阅读理解和翻译。阅读理解部分附带习题均和目标词有一定相关, 而翻译练习中, 含目标词的句子均要求翻译成相应中文。
阅读理解题型中, 被试必须首先根据上下文推测出目标词的意义, 然后做和目标词相关的练习, 这部分练习以单项选择题形式出现。题目中涉及的目标词在文中的位置均在该项练习后用括号标注, 选项中的干扰项均选自《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阅读题目起导向作用, 一方面使学习者注意到目标词的特征, 从而进行干扰项的排除;另一方面提供一定的提示, 减少读者对阅读中目标词可能的“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境况, 从而方便评分和比较。例如:
Chronic means (line 1) :
A.Going on without stop
B.Not straight or level
C.Lasting for a long time
D.Not easy to deal with
在翻译练习中, 目标词被画线处理, 被试要求阅读文章, 推断出目标词的意义并将画线部分句子翻译成中文。例如:
One of the greatest human problems is chronic pain—continuing, often severe pain caused by such disorders as lowerback problems and cancer.
2.3 实验步骤
(1) 两项测试同时进行, 被试依据组别重新排座, 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开就座。两组测试卷由两位老师同时分发;
(2) 阅读以及翻译的要求均于卷首注明, 学生对以后的词汇测试均不知情;测试过程中学生不允许互相交谈, 使用工具书, 和向老师提及与考试内容相关的问题;
(3) 25分钟后, 收回考卷;
(4) 一周后, 针对目标词的延时测试, 要求学生写出目标词的词义, 英文与中文解释均可。
2.4 分析及讨论
测试前, 任课老师在班上说明本次测试的成绩将会作为平时成绩进入学期总成绩的计算, 测试得到被试的充分重视,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60名参加测试的学生, 全部上交了答卷。预先测试中阅读部分答对每题得1分, 翻译中只考虑对目标词的翻译, 答对每题得1分;一周后的延时测试中正确写出每个目标词的词义得1分;两项测试前后满分均为10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先后两次考试成绩被输入计算机用SPSS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得到2组前后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布情况, 见表1:
由上表可知,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完成翻译或阅读任务过程后, 根据答卷内容得分显示, 实验组的平均分为6.27, 而对照组为7.50, 这表明两组被试均可根据语境并结合自己已有知识推论出目标词的词义, 但对照组在有提示的情况下对目标词词义的猜测效果好于实验组。实验组预先测试得分经过计算得出标准差为2.29, 而对照组为1.50, 这表明实验组学生在猜词正确率上差别较大, 而对照组则相应较小, 在这两项测试中, 学生的英语水平对词义猜测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水平学生的测试情况普遍好于低水平学生。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翻译活动对学生的词义理解要求较高, 学生需要投入更多努力, 调动更多的知识来帮助自己理解, 更准确地推断生词词义, 从而达到翻译目的;而有选项的选择题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 学生只需要理解大意, 从而完成阅读任务即可, 不需要更进一步地建立L1、L2之间的关联。一周后对目标词的再测显示实验组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平均分为3.96>6.27/2, 而对照组为3.70<7.50/2, 相比与预先测试的1.23分的落后, 实验组延时测试的成绩反而高于对照组0.26分;这充分证明翻译练习对词汇的附带习得有更好的保持作用。下面笔者更进一步分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的不同结果。图1-4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预先和事后测试成绩对比。
图1显示阅读和翻译均可促成学生对生词词义猜测, 对照组的预先测试成绩普遍好于实验组, 笔者认为这并不足以说明阅读比翻译能更好地促成词汇的附带习得, 两种练习的不同难度要求, 将学生置于不同的学习情境中, 因为翻译对学生的实际要求较高, 学生在没有除语境之外的提示下, 猜测词义并找到目标词汇在其母语中的对等词难度较高, 学生在推断出该目标词在母语中对等词义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相对于高要求的翻译行为, 有可选项的阅读练习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练习中提供的选项将抽象的词义具体化, 学生所需要做的只是将意义迥异的干扰项排除, 因此对照组学生成绩较好, 且个体间的差异小于实验组, 翻译练习中的成绩相对于阅读较低, 且成绩分布出现较大的差异, 优等生成绩明显好于差等生。
对比图2、图3,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延时的事后测试中, 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这表明两组被试对所猜词义均有不同程度的遗忘, 对照组中的成绩下降更为显著, 两次测试成绩有明显的成绩差, 目标词词义遗忘更多。将两组预先测试成绩和延时成绩进行对比, 发现实验组对于目标词的遗忘率普遍相应较低, 尽管实验组在预先测试中猜出目标词的正确词义较少, 但其对于所猜得词的词义记忆效果要好于对照组。
将上述实验结果与学生水平级别进行对照发现,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优等生预先测试成绩均高于成绩稍差的其他等级学生, 实验组中的差生对目标词中所猜得词的词义保持着惊人的记忆效果, 而优等生对目标词的词义保持反而不如差生;而在对照组中, 不同级别学生中的这种差异并不明显。两组被试预先测试成绩和预先, 事后两组测试成绩之差输入SPSS.1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 发现实验组的相关系数为0.811, 而对照组为0.695, 也就是说实验组中得分越高的学生在事后测试中对目标词的遗忘率越高, 而得分越低的学生对目标词的遗忘率越低, 而对照组中的这种现象则不是很明显。
Craik&Lockhart (1972) 曾经提出了“加工深度” (depth of processing) (陈菁, 2002) 这一概念:新信息被储存到长时记忆的概率不是由它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时间长短而定, 而是由它最初被加工的深浅程度决定。翻译相对与有选项的阅读练习是更深层次的加工形式, 被试不仅需要猜测词义, 而且需要进行L2到L1的词义转换, 从而建立其L2的心理对等词库, 因此词汇的保留效果相应较好。再考虑“投入量假设” (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 , (Parks, 1982) (Ronald&Michael, 1988) 该假设是对“加工深度”理论在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上的深化。该假设认为认知加工的程度 (Stuart, 2005) 可以用“投入量”来表示, “投入量”可以从三方面衡量:需要、搜索和评估。面对同样的翻译任务时, 差等生在建立L1和L2之间的联想时面临更多的困难, 其推断出同一个单词时的投入量要大于优等生, 因此他们对于已推得单词的记忆情况要好于优等生。而对于优等生来说, 推论出词汇的意义这一过程相应显得简单, 投入量少了, 分配到每个单词上的注意力就更少, 这样虽然对词汇的意义在最初有较多正确的把握, 但是这些意义却不能在头脑中维持很长时间。 (黄燕, 2004)
根据上述研究, 笔者认为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 尤其是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 合理运用正确的推理方式, 并给予适当指导, 采用翻译的方法更容易使其对相应词汇进行词义联想与存储。通过翻译这一手段, 在二语和母语之间建立起一座稳固的桥梁, 从而加速词汇的学习和记忆。
3 结论
1.力 力的方向上 力和距离 W=Fs 焦耳焦J 2.拉力 没有水桶没有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3.0
600 4.(1)力 力的方向 (2)15.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 1900 0
7.8008. 2000
9.600 10.=
11.4.5
0.45
12.A 13.C 14.D 15.C 16.D
17.如图1.(提示:起重机匀速上升川时4s,水平移动用时2s)
18.小明做功为6250J.
19.挖掘机每挖一次泥土并水平移送到岸边,对泥土做功1.5xl04J.
20.(1)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800N.
(2)汽车行驶230km,牵引力做了1.84xl08J的功.
21.(1)电梯在匀速运动阶段,上升的高度h.为48m,拉力F1.做功2.88xl05J.
(2)加速阶段电动机拉力F2的大小5000N-
《“功率”练习》参考答案
1.功 时间物体做功快慢p=w/t 瓦特2.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的多少 3. l.5xl04
5004xl07 4.600 5.54
72 6.800
7.5 400 10.88. 10
200
9.B
10.A 11.B 12.C 13.B 14.D 15.B16.B 17.B
18.(1)台秤(或磅秤)、刻度尺、秒表(手表)(2)B (3)如表1.
19. (1)36 km/h(或lom/s).
(2)6xl05Pa.(3)5.4xl04W.
20. (l)2.Oxl04N.
(2)6.Oxl05J.
(3)3.Oxl04W.
《“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练习》参考答案
1.重力势 动 2.慢 低3.减小 不变4.不变 等于 小于 5.弹性势 动 6.增大 增大减小减小
7.变小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8.小于 9.大于逐渐 增大10.增大减小 不变
11.B 12.C 13.D 14.B 15.A 16.D17.C
18.木桩陷入沙中的深度
(1) 《2)< (3)物体的质量物体下落的高度 控制变量法
《“功和机械能”易错题练习》参考答案
1.C(易错选B.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估出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从而不能正确估出捡起一本书所川的力的大小,产生计算错误)
2.A(易错误地认为本题4个选项都正确.出错的原因是仅考虑了水桶受到的拉力及重力,小明和小雯对水桶的拉力没有做功.水桶所受的重力也没做功,但是小明和小雯在行走过程巾,脚要克服摩擦力做功)
3.C(易错选B.错选原冈是不能正确分析题意,物体沿着水平方向运动,不一定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1
4.B(易错选A.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分析题意,认为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机械能也变大,其实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是不变的)
5.B(易错选A.错选的原因是忽略了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质量在变小.仅根据匀速行驶来判断动能不变.根据洒水车水平行驶来判断重力势能不变.是错误的)
6.C(易错选B.错选原因是没能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匀速”,气球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不存在相互转化)
7.D(易错选B.错选原因是不能仔细阅读试题,分清运动员的状态.试题中明确告诉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力相等的点,即运动员到达B点时速度最大,其动能也最大,运动员过了B点后,动能减小,运动员过了A点后,弹性势能不断增大,在C点达到最大.由于不考虑空气阻力,所以从0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
8.B(易错选C.错选的原因是没能抓住关键词“匀速”,小朋友下滑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功和机械能”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增大不变增大 2. 24
96
3.5:6 3:44.喜鹊 燕子 5.减小 增大 6. 20
40
7.骑车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速度会越来越大
8.A 9.D
10.C 11.B 12.C 13.C 14.D15.D
16.如图2. 17.如图3.
(3)由于存在空气阻力,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总量减小
19.(1)小方桌在沙子中的下陷深度 (2)甲 乙
(3)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
20.(1)同一高度
(2)质量摩擦(阻)力
(3)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 做匀速直线运动
21.(1)小王攀岩的速度.
(2)小王所受的重力G=mg-60kgxloN/kg=600N.
小王在攀岩过程中做功w=Fs=Gh=600Nx15m=9xl03J。
小王做功的功率.
(3)减轻体重,加强体能训练,穿(戴)防滑鞋(手套),轻装上阵等.
22.(1)因为匀速前进,所以牵引力F=f=4 000 N,牵引力做功w=Fs=4000Nx3xl03m=l.2xl07J.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1、秀贞的女儿叫()。
2、《惠安馆》的故事一开始发生在()季,结束在()季,地点在()。(地点填写某城市)当时的我()岁。
3、《惠安馆》这个故事中,“我”送给秀贞()和()。
4、妞儿()岁。
5、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
答案
1、秀贞的女儿叫(小桂子)。
2、《惠安馆》的故事一开始发生在(春)季,结束在(秋)季,地点在(北京)。(地点填写某城市)当时的我(6)岁。
3、《惠安馆》这个故事中,“我”送给秀贞(手表)和(金手镯)。
4、妞儿(6)岁。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6.“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中“颜色”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7.如何理解“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这句话。
8.为什么作者说“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 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最高的美”又应当是一种怎样的美?请你举例说明。
9.“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其中加点字“机遇”和“公式”有什么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10.“美犹如盛夏的水果”,这里的“美”是指的什么?请你以“美”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
11.运用本文的观点,以“人造美女”,我想对你说为题说一段话。(字数在50字以上)
12.培根说:“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能说明这个道理,请你列举一二。
参考答案:
6.面容之美
7.三者之美的不同层次的比较,充分说明内在美重于外在美
8.最高的美是内在美,是品德之美,它难于直观,也不可能做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文天祥的美在于他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的美在于他退居家乡仍不能忘怀国事的一腔热情)
9.事物之美有其“自然天成”的一面,有时并不是人力所可以企及的。一个画家与一张从来没有那么美的脸面之间,不是可以借助于公式之类的人为手段所能够联结起来的。这正如达芬奇与他的《蒙娜丽莎》一样,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妙手偶得。
10.美的形貌略
11.略
离骚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2、忳郁邑余侘傺兮()
3、何方圜之能周兮()4、延伫乎吾将反()
5、进不入以离尤兮()6、芳菲菲其弥章()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今义:水势大古义:
2、固时俗之工巧兮今义:细致,精巧古义:
3、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今义:经济情况不好古义:
4、自前世而固然今义:前生古义:
5、高余冠之岌岌兮
今义:形容十分危险古义:
6、长余佩之陆离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古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修
退将复修吾初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乃重修岳阳楼()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鸷鸟之不群兮()
2、驰椒丘且焉止息()
3、步余马于兰皋兮()
4、屈心而抑志兮()
5、伏清白以死直兮()
6、回朕车以复路兮()
7、忽反顾以游目兮()
8、驰椒丘且焉止息()
9、哀民生之多艰()
10、亦余心之所善兮()
11、伏清白以死直兮()
12、高余冠之岌岌兮()
13、固前圣之所厚()
14、长余佩之陆离()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3、謇朝谇而夕替。()
参考答案
一、1、“错”通“措”;2、“邑”通“悒”;3、“圜”通“圆”;4、“反”通“返”;5、“离”通“罹”;6、“章”通“彰”。
二、1、荒唐,没有准则;2、善于取巧;3、(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4、古来;5、高耸的样子;6、修长的样子。
三、整理/高高的/长/修建。
四、1、群,名词用作动词,合群。
2、椒,名词用作动词,长着椒树。
3、步,名词的使动用法,此处意为使……慢行。
4、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委屈;抑,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压抑。
5、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6、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掉转。
7、游,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游。
8、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疾驰。
9、哀,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哀伤。
10、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崇尚,爱好。
11、直,形容词用作名词,正道。
12、高,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
13、厚,形容词用作动词,推崇。
14、长,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长。
五、1、宾语前置句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2、定语后置句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1.把短文补充完整。
2.文中加粗字的意思分别是:
之: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俱:___________。
3.请写出画“________”的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弈》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2.的 他,指奕秋 一起
3.是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油彩很浓,他用一张薄薄的塑胶膜覆盖在画面上,再把画小心地卷起来。
我走出小店,踏入画家村的街。一整条街都卖画,颜色缤纷,琳琅满目,气氛像成衣市集,只是挂得满坑满谷的不是衣服,是画。据说是一个奇人在这深圳的边缘荒村专门模仿梵高的画,画得多,画得像,以致于国际媒体都纷纷来采访这中国深圳的“梵高”。没几年,荒村已经变成画家一条街。梵高的画,人人能画,从这里批发到香港的小摊上,和开叉的旗袍、绣着五彩金龙的衬衫、缎料的面纸盒等等“中国风味”礼品混在一起,卖给观光客。
回到家,我把《星夜》摊开,仔细端详。从色彩和结构来说,仿得还真像,该有的笔触,显然一笔都不少。如果——我将窗户打开,让海风吹进来,因为画的油彩气味还呛鼻——如果,用科学的方法鉴定,仿画的人功夫确实好到完全逼真,好到任何人都看不出破绽来。我是否能被这幅《星夜》感动呢?
爱上《星夜》,是有过程的。住在大海旁每天看日落月出,就发现有一颗星,总是在黄昏时就早早出场,那样大,那样亮,那样低,使我疑惑它是不是渔船顶上的一枚警示灯?是不是一架飞机停在空中探测气候的动向?是不是隐藏在山头里只有云破时才看得见的一盏隐士读书的火?那颗星,低到你觉得海面上的船桅一不小心就会勾到它。
太阳沉下去,月亮起来时,星还在那里,依傍着月亮。不管那月亮如何地艳色浓稠,这颗星还是堂堂正正地亮着。
有一天黄昏,一个天文学家在我的阳台上,我们一同看那轮绯霞绚烂的夕阳在星的陪同下,从云到山到海,冉冉层层拾级而下。他说:“海面上看金星好亮。”
我吃一惊,啊,原来它就是金星,维纳斯。无知的人,朝朝暮暮看着它,却不知它的身份。今天知道了,跟它的关系可就不一样了。
我赶忙上网去看梵高的《星夜》,因为我记得,他画的.是金星。
梵高在法国南部的精神疗养院里,写信给他的兄弟:“今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在窗口看了很久,窗外什么都没有,唯有一颗金星,好大的一颗星。”“夜,”他说,“比白天还要活,还要热烈。”
如果我失眠,披衣起身,走进沁凉的夜里;如果我凑巧走过一个大门深锁的精神病院,那么我一仰脸就会看见在黑沉沉的大楼上有一扇开着的窗,窗口坐着一个孤独的人,正在注视大地的荒芜和人间的荒凉,只有夜空里的星,有火。他说,“看星,总使我神驰……我问自己:我们摊开地图,指着其上一个小黑点,然后就可以搭乘火车到那个点去,为什么我们到不了那颗星呢?我们难道不可以搭乘‘死亡’到星星那一站?”
37岁的梵高真的买了一张死亡的单程票,说走就走了,行囊里只有煎熬的痛苦和无可释放的热情。《星夜》,在我看来,其实是一幅地图——梵高灵魂出走的地图,画出了他神驰的旅行路线:从教堂的尖塔到天空里一颗很大、很亮、很低的星,这颗星,又活又热烈,而且很低,低到你觉得教堂的尖塔一不小心就会勾到它。
我会被深圳画家村的《星夜》感动吗?
换一个问法: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做一滴“眼泪”呢?
阅读题目
16.文章为什么以“星夜”为题,请简述理由?(4分)
17.作者在第四段末尾说:“我是否能被这幅《星夜》感动呢?”到了倒数第二段,作者又说“我会被深圳画家村的《星夜》感动吗?”这样写,用意何在?(5分)
18.结尾作者说,“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做一滴‘眼泪’呢?”对此你是如何看的呢?(6分)
答案解析
16、【答案】(1)正是深圳画家村仿作的《星夜》,勾起了作者对梵高的原作《星夜》的感动,激起了作者的强烈共鸣。(2分)
(2)以梵高的名画《星夜》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梵高生命体悟的认同。(2分)
17、【答案】(1)结构上,前后呼应,使文章前后勾连,行文连贯紧凑。(2分)
(2)内容上,反复设问,体现作者思考的深化——前一次思考,怀疑自己能否被赝品打动,同时留下悬念(1分);后一次思考,在结尾段含蓄地给出答案:作品可以复制,感情不可复制,感动不可复制(2分)。
18、【答案】不能。
(1)一种东西无论复制得跟原来多么一样,它都不是原来的东西,这是毫无疑问的。(2分)
(2)泪水是包含了物理成分和情感精神的,而情感是无法复制的,如感动。(2分)
(3)《星夜》带给作者心灵的震撼由来已久,深圳画家村的《星夜》只是重新触碰了作者心灵最柔软的地方罢了。(2分)
为了尽快在父亲面前显示我的功绩,我顺着村西边的小路爬上坡去。父亲果然在那里——剪影般地坐在太阳的余晖之中,半晌不动。只有烟袋中偶尔冒出的烟雾,才证明了他不同于身边其他的景物。我信步走了过去:
“爸,我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我故作平静地叙述。“哦,考上了。”他平静地回答。
“……”我为他不同于他人的平静有点不知所措。
“开学交多少钱?”他说话时仍没有看我。
“不知道,回家算嘛!”我的话有些生硬,目光中也夹杂了几分异样。
“……”父亲吸烟的动作停滞了几秒钟,但仍没有看我。
“我看您尽快地准备吧,过两天我就走了。”抛下这话,我转身走开,心里有些不平。我感觉到父亲的目光在追随着我。
沉默,始终的沉默,比往日还要沉默的沉默。
我是被一个恶梦吓醒的。“肯定是反梦。”我极力安慰自己。
门口有些细细的响动,我不想也不敢再想下去,悄声地下了床,手刚要触到隔开两层的帘子。
“他考上了……真的考上了。别担心,我已经把钱凑得差不多了。隔两天,村里的砂石厂开工,我还可以去干个装卸……四年了哪,出息了,孩子出息了。”
父亲说着深深地吸了口气,淡淡地吐出。
透过帘子中间由于日久所破的小洞,我看到父亲偎在那把已经褪了色的太师椅中,怀里抱着母亲的灵牌。他双眼紧闭,平日已见斑痕的皱纹,此时更是刀刻般地印在脸上。头发杂乱得早已没了章法,就像山后的那片丛生的杂草。
这就是我的父亲吗?就是那个把我从三岁开始独自哺养大的父亲吗?就是那个平日与我不语、形同路人的父亲吗?是的!就是他!
脚趾被几滴液体打湿。我捂住嘴,不敢出声,怕打扰了父亲那份固有的沉默。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判断后画“√”,错误画“×”的。
A.这是一篇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
B.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文中的“我”就是作者。 ( )
C.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敬父爱父之情。 ( )
D.这是一篇小说,文中的“我”并非作者。 ( )
2.对“我故作平静地叙述”和“他平静地回答”理解较恰当的是( )。
A.我心中十分激动,但表面装作无所谓,父亲则相反。
B.我心中十分激动,但表面装作无所谓,父亲表面平静。其实内心更激动。
3.联系上下文,对父亲的“沉默”、两次“仍没有看我” 理解恰当的是( )。
A.父亲对此并不十分看重,并不以为然。
B.父亲把对儿子的爱深深埋在心里,不肯流露。
C.这些年他受的苦太多了,一时说不出。
D.父亲要保持一种尊严。
4.作者透过门帘小洞对父亲的描写方面有( )( )。
A.肖像 B.语言 C.动作 D.心里活动
《沉默的父亲》答案
1.A√ B√ C× D×
2.B
3.B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振奋,此指用力鼓动翅膀
B.志怪者也 志:志向
C.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
D.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马鞭驱赶
6.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其境过清
C.而伯乐不常有 温故而知新
D.其真无马邪 帝感其诚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A.天空辽远,是它真正的景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B.天空辽远,难道是它真正的景色?难道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C.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D.天色湛蓝,难道是它真正的颜色?难道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8.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同写动物,形象迥异。甲文描绘了硕大无比、志存高远的“大鹏”,乙文刻画了不遇伯乐、屈辱而死的“千里马”。
B.两文借物抒怀,情感有别。甲文借“大鹏”迁往南海展现了作者的恐惧,乙文以“千里马
”遭受屈辱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
C.两文语言精当,各具特色。甲文使用“三千里”“九万里”等词,用语夸张,想象雄奇;乙文连用“不”字,言简意赅,引人深思。
D.两文皆为经典,价值各异。甲文的“鲲鹏”超越现实,富有浪漫色彩,影响深远;乙文论说“伯乐”与“千里马”之关系,极具现实意义。
答案:
5.答案:B
解析:志:记载。
6.答案:A
解析:A.介词,在。B.介词,凭借/介词,因为。C.连词,表转折,然而/连词,表顺承,就。D.表示加强诘问语气/代词,他的。
7.答案:C
解析:句子翻译题,可用排除法。“苍苍”是“湛蓝”的意思,排除A、B两项。“其……其……”连用,是“是……还是……”的意思,排除D项。故选C。
8.答案:B
那天早上,跟往常一样,鸡叫第四遍的时候,山伯就起床了。一般情况下,张牙舞爪洗下脸,咕咕咚咚灌一碗水,一边啃着馍一边就下地了。可那天山伯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今儿个到县城一趟。”
在灶台前忙碌的山娘愣了一下,撵出门外,瞅着山伯朦胧的轮廓,嘟囔道:“麦还没割完呢。”“丢不了。”山伯头也不回,闷声闷气地丢过来一句。“麦都焦了。”山娘还不死心。庄稼人,土地是他们的命。“值个啥?!”山伯走得执着,匆忙。山娘又叫道:“你没进过城,认识路?”“鼻子下边就是路!”山伯的话硬硬的,不容置疑。
望着山伯的身影消失在弯弯的山道上,山娘轻轻叹息一声。昨夜里他就烙饼似的翻来覆去没睡踏实,有啥关紧事?咋不吱声呢?去城里干啥?城里跟他们唯一有牵连的就是他们的儿子山子。
两年前,县里建铝厂,在全县范围内物色工人,山子有幸被选中。上班第一天,山子要赶镇里的班车,天不亮就上路了。山伯提出送他一程,山子说成啥也不让,到最后山伯也没有送成。
按照惯例,昨天是山子休班回家的日子,结果,山子没有回来,难道是因为这个?听山子说,铝厂在县城边上的一个乡,他要转好几趟公共汽车才能到单位。农闲时节,老头子曾想带着她到山子工作的地方看看,一想到复杂的路线,就打了退堂鼓。他今天是咋了?真的是去找山子?他会不会迷路?
后半晌的时候,山子回来了,一个人。山娘诧异地问:“没见到你爹?”山子一愣,不高兴地说:“他去干啥?我没见。”看到山子的反应,山娘哼哼唧唧的,不敢多说。山子说:“他啥时间去的?”山娘说:“一大早就去了。”山子黑着脸说:“我一大早就从厂里回来了。真是的,不嫌丢人!”山娘想数叨儿子两句,张了张嘴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她明白,老伴弯腰驼背,走路不利索,形象不雅观,山子是嫌弃山伯到单位给他丢脸了。
等到了天黑,山伯才一身疲惫地回来。看到山子,他不自然一笑,低眉顺眼地说:“我摸到你们厂他们说你回家来了。”看到山伯蓬头垢面的样子,穿的衣服也分辨不出颜色山子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气呼呼地说:“你去干啥?没事就不能在家歇着?”山娘不满地瞅了山子一眼。山伯嗫嚅着说:“昨个儿我听说公路上发生了车祸,一辆货车撞到了一辆公共汽车上,死伤了好几个人……我怕你回家搭乘那辆公共汽车……吓得我一夜没睡。阿弥陀佛,没事就好。”
山娘这才知道老头子去找山子的真正原委。事后,山伯对她说:“给你说了有啥用?让你也跟着担心?”
结尾一:多年后,等到山子理解到父母那满满的爱、暖暖的爱时,这时候,别说孝顺他们,连对他们说声对不起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他们已经藏在了坟里边,似乎依然害怕年少不懂事的山子。
结尾二:多年后,山伯已经去世,山子将山娘接到城里。山娘总会在夜晚看着山伯的照片出神,而山子总是埋怨自己当初没有早点接山伯进城,现在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了。每到此时,山娘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我进城,就是你爸也进城了。”
15、学校《文苑》杂志推出了“文学作品大家赏”栏目,本期赏读的是小说《进城》。
(1)“照应”是文章的结构技巧,常见的种类有伏笔照应、首尾照应、文题照应等。这篇小说有两个不同的结尾,通读全文后,你认为哪个结尾更能体现照应这一结构技巧?谈你的看法和理由。(不少于50字)(5分)
(2)“文学作品大家赏”栏目邀请你作为特约撰稿人,给这篇小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请完成这个任务。(10分)
写作提示:①首先说明你赏析的文本是由哪个结尾构成的;②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语言表达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赏析:③结合文章内容;④不少于100字。
答案:
15、(1)示例一:我认为结尾一更能体现照应这一结构技巧,“似乎依然害怕”与前文多处照应,如山伯面对儿子“低眉顺眼”“嗫嚅”,山娘面对儿子“不敢多说”“把话咽回去”等,细微处巧妙照应,使结构严谨。
示例二:我认为结尾二更能体现照应这一结构技巧,“我进城,就是你爸也进城了”照应了题目“进城”,同时也照应了开头“山伯这辈子,去过一次县城,唯一的一次”,可谓独具匠心。
【《城南》阅读练习及答案】推荐阅读:
空巢阅读练习及答案06-17
《三峡》阅读练习及答案06-21
《路》阅读练习及答案07-16
《过沙头》阅读练习及答案06-03
《感谢贫穷》阅读练习及答案06-18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07-08
父亲的菜园阅读练习及答案06-10
《水龙吟》阅读练习及答案06-20
萝卜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6-23
贾平凹《溪流》阅读练习及答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