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登鹳雀楼》-教学教案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7《登鹳雀楼》-教学教案(精选8篇)

17《登鹳雀楼》-教学教案 篇1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课件示鹳雀楼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游览,看,谁知道这是哪里?示“鹳雀楼”词,指名读。

2、猜一猜名字怎么来的?说名字来历:“鹳雀是一种形状像鹤的鸟,传说这座楼上经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因此人们给它取名为“鹳雀楼”。

3、这座楼在山西省永济县,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4、板书课题,齐读。王之涣,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他才高气盛,不愿为小官卑职折腰,辞官远游。诗作有独到之处,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历千年不衰。

二、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鹳雀楼的美景了,那,快打开书自己读读吧。看谁能不光把古诗读准确,而且能和所有生字都交上朋友,先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老师下面来检查。

1、检查生字

生字“雀、楼、依、入、欲、穷、目、更”,指名读,齐读,2、检查读诗

生字都认得了,那读好诗句就不成问题了,古诗诵读讲究抑扬顿挫,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语气。指名读,齐读。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出示图片)诗会读了,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谁来说说,你在楼上看到了那些景物?白日,群山,黄河,鹳雀楼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傍晚落山时的太阳。)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想。

依山尽是说太阳——靠着群山慢慢落下去,最后消失不见了。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

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指读,齐读。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黄河滚滚向大海奔腾而去,发出巨大的声响。那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气势吗?指名读,齐读。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这景色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呀!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5、这时候,太阳从遥远的山边落下,天空中布满灿烂的云彩。黄河滚滚向大海奔腾而去,发出巨大的声响。可是,在遥远的山那边,景色是不是更加吸引人,大海中的波浪是不是更为壮观呢?你想不想看到呀?其实诗人王之涣也很想看到。小朋友们想一想要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该怎么办呢?引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千里目指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是因为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指导读,评。

6.两句诗中千里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的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和更上两个词饱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啊!

7.更上楼”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不仅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会忘得远的道理,同时也激励我们不断攀登高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

齐读第二句,评: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的决心。

四、想象意境,吟咏背诵

1、山衔落日水流入海,这是多么气势磅礴的山水图啊!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同学们,让我们也铭记这首诗,让他激励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也乐观进取,更上一层楼!2.让我们再齐读这首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17《登鹳雀楼》-教学教案 篇2

古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诗人登楼望见的景色,展现了壮阔的景象、雄浑的气势———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教学时,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依、尽、入、流”等词语,让“白日依山而尽,黄河向海而流”成为一幅鲜明而完整的动态画面,定格在学生的脑海里,以帮助学生建立语言表象,体会作者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教学过程如下:

一、扣“依”字,启发想象,描述第一行诗的诗意

师:我们读古诗时,要透过文字表面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要读出画面,读出意境。(板贴:读出画面读出意境)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诗人登上鹳雀楼都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生:诗人看到了白日、黄河、山……

师:“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傍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看图)傍晚时分的太阳,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白日”。

师:傍晚时分,太阳怎样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师生共同欣赏日落时分的视频,体会“依”的意思。)

师:能结合第一行诗来说说刚才你看到的情景吗?

生:太阳靠着山慢慢往下落,最后落下去了。

生:太阳靠着大山,渐渐地落了下去。

师:(形义结合理解“依”)看得真仔细!是啊,太阳是靠着山落下去的。这个意思,用诗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依山尽”。古时候的“依”字是这样子的。(出示: )你看,这中间是个“人”字,人被裹在衣服里面,表示亲密地依靠的意思。后来的“依”逐渐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现在的“依”右半部分也表示它的读音,是一个形声字。“依山尽”的“依”就是紧靠的意思。太阳多像一个可爱的孩子,紧紧地依靠着高山妈妈呀!(边说边画简笔画:大山、笑着的“太阳娃娃”。)

二、赏“尽”字,创设情境,读出第一行诗的意境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白日依山尽”这句诗的意思?

生:太阳依傍着山落下去,最后看不见了。

师:(强调“尽”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第一行诗的诗意)说得真好! 太阳依傍着山渐渐西沉,最后完全落下去看不见了。这样的情形诗人用一个字就写了出来,这就是“尽”。太阳是一点点西沉下去的,好像它还舍不得离开天空,离开高山妈妈。刚才我们看到的情景就是第一行诗所描写的。谁能再来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如果能够加上想象,把诗句的意思说得丰富具体些,就更好了。

(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自由练说。)

师:同学们,“白日依山尽”,寥寥五个字,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色彩丰富的画面。想不想再来欣赏这样的美景呢?

师:(音乐起,课件出示图片,充满感情地叙述)夕阳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落下,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彩,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慢慢地,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同学们,夕阳真美啊!能读出这种美吗?

(学生美美地齐读。)

记得自己初读《登鹳雀楼》时,便对诗中的“依”“尽”二字喜爱不已,惊叹于诗人的神来之笔,匠心独运:一个“依”字,一个“尽”字,把那种白日依青山、青山恋白日的动人情态跃然纸上,简直把两者都化为有情之物了。于是我设计了上述教学流程,先让学生看视频,初步理解“依”“尽”的意思;再通过“太阳舍不得离开高山妈妈”的语言提示和画图的方式活化“依”的意境,使“白日依山尽”一句所描述的内容情绪化、具象化;最后让学生欣赏日落的美景,有感情地朗读,意在使学生由理解到意会再到入境,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和诗人一起,登鹳雀楼,欣赏那霞光万道,如梦如幻的美妙景象。事实验证了我的预想,学生的读、说都很动情。看来,万千气象,已入其心中了。

三、关注“流”字,启发想象,积累拓展

师:诗人还看到了———

生:黄河入海流。

师:想象一下,黄河会怎样流入大海呢?大家可以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课件出示:黄河()地流入大海。]

生:黄河滚滚(波涛汹涌、浩浩荡荡、滔滔不绝、奔腾咆哮……)地流入大海。

师:同学们用的词语可真丰富!黄河滔滔不绝地流入大海,它那奔腾的气势,汹涌的气概,咆哮的声音,让人心潮澎湃。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雄伟壮丽的美。(播放视频,并引导学生想象)

师:同学们,看到这一幕,你能更具体地说出“黄河入海流”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吗?可以用上老师提供的句式来说一说。(课件出示:黄河 _______地向前奔流,____________。)

师:谁来说一说?

生:黄河飞快地向前奔流,好像风一样。

师:你说出了黄河水奔流的速度。那奔流的速度太快了,简直就像一道闪电。

生:黄河滚滚地向前奔流,那山崩地裂的声音真使人心惊胆战,我感觉都地动山摇了。

师:“地动山摇”用得太好了!你说出了黄河水奔流的气势。

生:黄河滔滔不绝地向前奔流,波涛汹涌,浩浩荡荡,最后流入大海。

师:这就是黄河,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黄河。看着画面,读着古诗,听着小朋友们的叙述,老师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跟着老师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生齐读,积累古诗句)

在“黄河入海流”一句中,“流”字传神地写出了黄河奔腾入海的磅礴气势。鹳雀楼位于黄河中游,黄河入海之壮丽景观,目力难及。此句所写情景,只是诗人的想象。诗人胸襟博大,气吞山河,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天上到地下、从渐渐西沉到东去大海,极目天外。这句诗深远博大、气势雄浑,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细细赏读、充分想象,学生方能情动而辞发,读出画面,读出意蕴。所以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充分感受黄河之雄浑壮观的基础上,描述黄河之壮丽,继而以声传情,让学生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经历了这样的学习历程,学生较好地读出了画面,读出了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在诗人心中奔腾不息的黄河,此刻也奔流到学生的心中了。

《登鹳雀楼》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这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思。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图片与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人胸襟的宽大,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四、教具准备:挂图,词卡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英英学古诗》中,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吗?(静夜诗)

2、 集体背诵。问:诗的作者是谁?

3、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17、登鹳雀楼,齐读课题。

4、 解题:“登”:登上。“鹳雀”:一种鸟。“鹳雀楼”:楼名。“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5、介绍鹳雀楼及写诗背景。鹳雀,一种鸟儿,形状像鹳。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因常有鹳雀楼留在上面休息,人们就给这座楼取了这个名字。楼高三层,是唐代游览胜地。`北宋时还存在,后来被黄河水冲没。

二、初读课文

1、 出示课文内容

2、 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三、理解诗句

1、 学习一二行

(1) 出示课文挂图,设置情景:一天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出示:A、“依”有三个意思:靠、依靠;按照;顺从

“白日依山尽“中的”依“是什么意思?

(2) 在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太阳、青山、黄河)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傍晚)

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白日)

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图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靠着连绵不断的青山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语是“靠着”的意思?(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的意思。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诗人还看到了滔滔的黄河,奔腾咆哮着的水流向大海)

(3) 指名诗句的意思:傍晚,一轮太阳挨着群山缓缓沉落,滔滔的黄河水奔腾 咆哮着流向大海。

2、 学习三四行

(1) 谈话: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 指读三四行,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看到更远的地方。更:再。

(3) 诗句意思: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

(4) 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3、练说全诗的意思

四、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1、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2、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3、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4、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5、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五、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找出下列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1)、白日衣山尽。( )

(2)、黄河入海留。( )

(3)、欲究千里目,( )

(4)、更上一曾楼。( )

六、把下面的音序和相应的字母用线连起来。

入 穷 登 楼 层 依 尽

《登鹳雀楼》教案范文 篇4

柳城县实验小学:严颖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诗句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简介诗人

1、板书:鹳雀(齐读)指名读,用字理识字方法教学“雀”并扩词。出示图并介绍: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

2、古时候,有许多的鹳雀喜欢停歇在一座楼上。因此人们把这座楼叫鹳雀楼。(板书:“楼”)用字理识字方法教学“楼”字并描红“楼”“雀”。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登)齐读课题。这首诗是谁写的?你对王之涣有那些了解?(教师板书作者名)并补充:唐代诗人王之涣从青少年起就勤奋读书,刻苦写作。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写的这首古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出示古诗)

过渡句: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自读全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把字音读准。

2、教师范读,注意古诗的节奏。

3、指名读诗句,正音。

三、创设情境,理解诗意

1、哪些诗句是描写诗人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板书:看、想)

2、同桌讨论:诗人看到了什么?想想自己能读懂哪些词或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词打个标记,还可以问问前后桌的同学。

3、汇报读懂的词,提出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决。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依靠 尽:完了,不见了(傍晚的太阳慢慢落下山去,不见了)

 入海流:黄河水流呀流,流到哪里去呢?(流进大海里)这就是“入海流”。

 比较“入”与“人”

4、指导朗读,集体评议(太阳是怎样落山的?黄河水是怎样流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5、多美的景色呀,我们一起把它画下来。(师生共同合作画简笔画)过渡句:傍晚的太阳慢慢落山了,天边的云彩笑红了脸。滚滚的黄河水像千军万马似的,飞快的向大海奔腾着。看到如此壮美的景色,诗人会想些什么呢?

6、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齐读)

 你读懂了哪个词句?诗句中的哪个词表示很远很远? 欲:想要 千里目: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为什么要看到更远的地方,要再上一层楼呢?(学生自由发言)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7、简笔画把诗人得位置画下来。(师生共同完成)

8、诗人站在楼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并发言: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黄河水一样奋勇前进;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做更多的事;要看到更远的地方,一定要爬上更高。)

四、指导背诵,巩固理解

1、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连老师也被感染了,情不自禁想说几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去感受那壮美得景色。(配乐朗读)

师诉:一轮红日正伴着火一般的晚霞,笑眯眯的回家了,滚滚的黄河水像千军万马一样奔腾着涌向大海。让人不禁想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像黄河水一样,流逝了再也不能回头。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奋力进取,才能获得成就。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再登上一层楼。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吟诵这首诗。(齐读“登鹳雀楼”)

2、背古诗(边想自己画的画,边背诵)。

五、拓展延伸,积累古诗

1、古诗擂台赛:背一背关于王之涣的古诗。

2、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能背那么多王之涣的古诗。当然,除了王之涣之外,还有很多的诗人,他们也写了很多经典的古诗,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多学知识,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

古诗登鹳雀楼识字教案 篇5

古诗登鹳雀楼识字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感受《登鹳雀楼》的旷远意境和雄浑气势。

2、认识生字。学会新笔画:竖折;学习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3、学习在恰当的时候利用拼音认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以简笔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雀楼、高山、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初步理解这首古诗词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图画导入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发展了思维,使学生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二)师生竞赛,朗读古诗

1、(课前经过了解得知,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背诵这首古诗,难点在于有节奏有韵味地背诵。基于此,朗读古诗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如下两步:)

2、让会背诗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给优生表现的机会,让快生吃饱,慢生吃好。

师生背诗竞赛。(新课标提倡:“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年级小学生对古诗的朗诵节奏从未接触,需要教师的教。但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范读,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师生背诵比赛的活动。)

3、教师朗读,学生评分,找出老师背诵的优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评价中学习了朗诵古诗的技巧,如:节奏、表情、音高等。)

4、学生练习朗读,准备和老师进行比赛。

5、学生配乐朗诵,与老师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背诵的目的。

(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1、定位联想,认识生字。(学生闭上眼,在优美的古筝曲中,跟老师一起回想:红色的生字娃娃都在课文中的哪个位置,长什么样子?然后睁开眼睛,对照板书检验自己脑中浮现的是否正确。定位联想识字法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记忆的时间,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学生合作,学习新词。(1)男生领女生读,女生领男生读。(2)读给同桌听,文中还有哪些字认识也告诉同桌。(3)“开火车”游戏给生字组词。

3、识字游戏:登鹳雀楼。黑板上的简笔画“鹳雀楼”上每层都贴有“老虎”,每只老虎背面都带有一个生字,如果全班同学都能读出来,就可以一层一层登上鹳雀楼。

4、登高望远,想象说话。当全班同学都登上鹳雀楼之后,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美景?

(四)课间休息。表演唱《我爱黄河,我爱祖国》

(五)背诗比赛,拓展延伸。

把本诗作为一个例子,一个引子,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休息过后,进行一次背诗比赛,除了这首诗,你还会背哪些诗?比赛给学生一个展示本领的机会,学生兴趣盎然,高潮又起。

(六)课堂小结,鼓励积累。

这些大诗人写出了这么多好诗,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如果你会背的诗多了,你也会写诗了,说不定将来也会成为一位大诗人。以后有机会,我们还要经常举行背诗比赛。看谁能成为背诗大王!

古诗登鹳雀楼识字教案二

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

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四、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小学古诗《登鹳雀楼》经典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书写6个字,并且要认识11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

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四)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教学反思:

《登鹳雀楼》这首诗,现在的二年级学生应该是早就会读会背,他们在幼儿园时,或更早在牙牙学语时就聆听过或诵读过。于是,在课堂上,我刚把诗题板书在黑板上,孩子们就纷纷举起小手来:“老师,这首诗我会背了!”“老师,这首诗我幼儿园时就会背了!”

是不是这堂课就让学生背诵一下这首诗就过去呢?光让学生会背诵应该是不够的,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诗人却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千载之后的我们读了也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诗的首句写遥望一轮红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的、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而来,又奔腾而去,流向大海。如此宽广,如此辽远的景色,又如此磅礴的气势,如不能让学生体会一二,这将是这首诗教学的最大的遗憾。再加三、四两句用了浅显的语言揭示了“站得高望得远”的人生哲理,这也应该让孩子们懂得这两句千古名句之所以流传的原因。

17《登鹳雀楼》-教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

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四、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 篇8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鹳雀楼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1

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学生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而且,我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媒体演示、反复朗读体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帮助学生明像入境,更好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教学后,我作了认真地反思,觉得这节课能够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由他们提出一些,并解决,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会不断地努力,不断地钻研,不断地改进,把发现的不足作为自己对教学探索的动力。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2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而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而这首诗,我们班学生早在每天的晨诵时间就已经读过、背过,因此我决定在简单地辅导学生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教学完本课的生字外,就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意上。

那么怎样让学生理解诗意呢?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独学习一首古诗,还是第一次,以前都是“文包诗”的课文,学生可以从文中的句子找到诗句的理解。这首诗是先理解字词的意思,再连成句子呢?这样的教学学生能接受吗?于是,我准备以“画”入手,与学生边聊边理解诗意。

我和学生共同板画这首诗,思考诗中出现的景物,讨论该画在什么地方?最后一致得出:一轮夕阳依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往下沉。楼前下方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滚滚而来,又奔腾而去,流向大海。我的板画,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意,后来我请学生自己说说诗的意思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说了。通过精美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读文时,文中有画,画中有文,这样感悟内化,理解诗意便水到渠成了。

诗的第三、四两句揭示了“站得高望得远”的人生哲理,我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说:“我们平时站在平地,只能看到近处的景物,而如果站得高,我们不仅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还能看到远处一排一排的楼房。”还有一位学生说:“上次爸爸妈妈带我去东方明珠,我看到下面的人都像小蚂蚁,汽车像小盒子,向远处看去,看到了许多的高楼大厦,看到了黄浦江水流向远方。”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还成为了千古名句呢,我们还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有一个学生说:“我在老师的评语中,看到过‘更上一层楼’这句诗呢!”我告诉他们,你们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更加努力。这样一拓展,学生就更能理解诗意了。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3

三年级下册的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要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三年级学生对《登鹳雀楼》已经能背的滚瓜烂熟了,但古诗是语言材料的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他们只是机械的背诵,有很多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词还不认识,对诗中蕴含的道理更不明白,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求,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初步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1。交给孩子识字的主动权

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登鹳雀楼》这四个字,我问他们诗人是在什么地方准备做什么?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接着我又问:“他登上鹳雀楼之后都看到了什么?哪个字可以看出来?以此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阶段。马上我又进入阅读。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本课教学中激发他们的想像力,让孩子在想像中感受美。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想像,学生的说话练习“我仿佛看到了。”那夕阳在山边腾起大片余辉,浩浩荡荡的黄河涌动万点碎金流向苍茫无际的远方就在学生脑中清晰地展现出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了解黄河,句式练习说 的黄河,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波涛汹涌、大浪淘天的磅礴气势,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情悟道。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在文章的结尾处,通过采访、知识的延伸,使学生更深刻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

4、想象作画,看图写话。要求学生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然后把想象的事物画下来。要提醒学生不要照作者插图画,要尽量画得与众不同。要启发学

生思考:作者的观点在哪里?鹤雀楼应画在什么地方?夕阳高山黄河应画在什么地方?想好再画。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画再写话,图文相应,让学生更深一步的理解古诗。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4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古诗《登鹳雀楼》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发现学生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不但不认识诗中的一些字,而且,有的连字音也读不准,字形也不清楚,更不明白诗意及蕴含的道理。同时,我还发现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他们能说的喜欢自己说。

对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后,我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学生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我面向全体。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而且,我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这是个形近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5

西师版教材在编写上,是以不同的文化主题来划分各个单元,旨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的引导他们走进自然、感悟生活、品位真情。本册第五单元的文化主题是生活哲理。里面的五篇课文,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写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生活的不同感悟。而这种感悟本身又是极朴素的。因其朴素,才得以永存。《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篇。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伟。放眼宇宙之无限,寄哲理之深沉。后两句语出自然,千古传颂,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好成绩的激励语。也成为许多有志之士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意味。

中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长期合作学习的训练以后,已经具有了一些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他们自由交流可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达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的目的。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目标,要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因此在本学段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修养。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古诗教学似乎都在走着一个相同的模式,不论是以自学为主还是以讲授为主,都走的是自读自悟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这样一个路子。把学习的重点过多地放在了古诗本身上面,忽略了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对古诗的宏观感受,基于此我决定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上一节不一样的古诗教学。在本届可我力求体现两点,那就是在古诗教学中较好的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及体现学习古诗时的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眼中有画心中有情。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1

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2

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课件的使用在帮助学生把握诵读语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所以我们觉得古诗的教学也不能只停留在古诗本身,还应从语文的工具性方面进行渗透。所以在本课第一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谈一谈古诗的特点。由于现今我们的早期教育很注重古诗的背诵,所以从学前到现在很多学生其实已经接触过了大量古诗,从而对古诗在形式上的特点有了模糊的认识,只是没有有意识的整理过。所以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很快就归纳出以下几点:1每句字数相同。2

每首有的四句有的八句。3

每句有的五个字有的七个字。甚至还有一名学生答出:古诗字数很少,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很多。由此可以看出,有些学生对古诗语言精练的特点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由此可见,学生们对古诗是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只是这种认识尚停留在表象上。接着,我请学生们背诵几首古诗,也要求是描写祖国美景的古诗。学生背了《鹿柴》、《早发白帝城》和《望庐山瀑布》。这一小环节既完成了本课拓展古诗的要求,又检查了学生日常积累情况。然后我总结道: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名篇,又一次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其实一首好诗不但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带给人一定的思考。本课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里既向学生渗透了古诗的又一个特点(文理结合,情景交融),又明确提示学生本文就有哲理需要我们体会。既自然导入了下一个环节,又提示了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这一环节虽然只有简短的三五分钟,但我们觉得已经初步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中低年级学习古诗,重点就是诵读。读也是学生们在预习时作的最得心应手的工作。所以在这一环节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预习情况的机会,指明读一读古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渴望展示的需要,也达到了指导学生读正确通顺的目的。这首诗中读题目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下提示:鹳雀楼是一座楼的名字,所以要连起来读。应该读成:登/鹳雀楼,而不是:登鹳/雀楼。

读正确了,就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了。以往的教学中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讲授、讨论、质疑,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具有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这节课我们就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来设计了下面的环节。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往往由于不知道学些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学,而使得学习活动盲目和无序。如果这种盲目和无序的学习状态反复出现的话,必然会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越来越淡漠。所以在这次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我们依然照例先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我先请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过程,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们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归纳出以下几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和默写。我将以上这五点板书在黑板的一侧,以便学生在下面的自主合作中参照。同时及时鼓励这些归纳学习方法的同学是学习上的有心人,鼓励大家都向他们学习。这样就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接着向学生提出合作时的要求: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这些要求的提出,就是在告诉学生们在合作时应该怎样做。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的目标也明确了,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就有了方向和方法。到了这时,一切合作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了。

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中指出:教师要对合作技巧给与指导,并对过程进行时间安排设计。同时还要指导和调控整个学习过程。如果说前面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指导的话,那么现在在合作中教师的参与就是对学生在合作中具体操作的指导。我们分组的原则是异质分组,使学生们在性别、智力、能力和性格上具有互补性,每一个人在合作中都能各尽其能。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合作中也会在不同的方面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解和指导。(放录像)刚才这一环节我们进行了十分钟。可以看出,每组的讨论交流氛围都很浓厚。学生们都很投入。在这里教师的巡视起到了以下两个作用:首先,了解各组合作学习情况。其次,对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控。

中低年级孩子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最期待的就是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收获。在合作中主动的表现也是在为汇报时做准备。所以给学生提供能充分展示的平台特别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中,合作后的展示汇报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合作中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上的漏洞,思想观念上的偏离,学习方法上的缺陷等等各个方面,及时进行补救。在汇报的时候,我们先选一个小组给大家介绍了作者王之涣。由于课前搜集了资料,合作时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所以该组代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作者,并举出了他的其他两首作品《凉州词》和《送别》。接着又有一个小组主动要求为大家解释古诗的意思。他们先派了一位代表,把整首诗的意思解释了一下。他是这样说的:太阳渐渐落下去了,黄河流向了大海。想要看到千里的景色,就得再上一层楼。他说完以后,同组另一个人立即站起来补充道:依是紧贴着的意思,所以太阳是紧贴着高山落下去的。这样一补充画面就更加明朗了。我把这个字的意思写在了黑板上,并表扬了他。接着同组另一个同学又起来补充道:我补充一下,黄河是滚滚流入大海的。因为我从电视上看到黄河非常大,水流得也特别快特别急,所以应该是滚滚流入大海。这是一个很会联系生活经验的孩子,分析的条条是道。滚滚一词地加入,立即让画面显得气势宏大起来了。我立即表扬了他及这一个小组。肯定了他们互相补充的合作意识及会学习的优点。提示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帮助我们理解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理解得更加准确。这是另一组一名学生要求继续补充。他说:我觉得千里目不是指千里那么远,就是很远的意思。我给予了肯定。又有一名学生补充说:我觉得后两句话就是说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也是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听了他的补充,我立即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夸他是个会思考的孩子,一下子就感悟到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每个人都应该像他一样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在这里学生们通过小组间相互补充和其他组的相互补充,自己就完成了整体感知诗意的目标。我接着说: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然后我请一名平时朗读的比较好的同学给大家朗读古诗,其他人边听边想象。读完后请学生们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圆圆的太阳,正慢慢落下去。有的说:我好像看到了远处雄伟的高山,被夕阳一照,特别美。还有的说:我好像听到了黄河流入大海时发出了特别大的声音。也有的同学说:我觉得这幅画很壮观。我问: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我们请了两名学生试读。第一人读完后,一名男生评价说:我觉得第二句读得不够好,没有读出黄河的气势,读这句声音要特别洪亮。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我们就请他读第二遍,读完后另一名学生评价说,第一句语气要读得平稳一些。因为太阳是慢慢落下去的。我说:大家谈得都很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壮观的画面。这时我为学生们用课件展示了这幅配有古韵风格音乐的画面,描绘道: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这时,由于有画面和音乐的衬托,加上教师的综合描述,学生的体验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读出了黄河的宏大气势。最后我们全班齐读这两句诗文,学生的感情到达了高潮。我又描绘道: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学生们把语气等拿捏得很准确。我说: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这里我请了五名学生展示朗诵,根据每人朗读诗的不同特点进行了评价。最后我们齐读了一遍全诗,学生的情绪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接着我请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第一名举手的同学背完后,我请他介绍一下她是怎么这么快就背下来的,他说:我妈告诉我,理解着背就能很快的背下来。我肯定了他的方法,告诉学生们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就可以帮我们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是一个好方法。第二名学生背完后说:老师我觉得多读几遍也能让我们很快把古诗背下来。我引导说:我们古人有一句话说熟读成诵,意思就是说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背下来了。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几遍。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这首古诗。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就已经把古诗背得很熟练了。我们这节课就在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从课上我们也发现,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很强,只是在我们传统的教学当中忽略了学生自身具有的学习能力,教师一味的牵引,反倒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这次尝试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6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上课伊始,我以简笔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山、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图画导入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发展了思维,使学生了解作者,了解诗意,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课前经过了解得知,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背诵这首古诗,难点在于有节奏有韵味地背诵,基于此,朗读古诗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如下两步:

1、小老师领读。让会背诗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给优生表现的机会,让快生吃饱,慢生吃好。

2、师生背诗竞赛。

新课标提倡:“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年级小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节奏从未接触,需要教师的教。而如果教师机械地范读,不利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本课除背诵古诗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认识生字。在识字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步:

3、定位联想,认识生字

首先,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跟老师一起回想:红色的生字娃娃都在课文中哪个位置,长什么样子?然后睁开眼睛,对照板书检验自己脑中浮现的是否正确。定位联想识字法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记忆的时间,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4、学生合作,学习新词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

(1)男生领女生读,女生领男生读。

(2)读给同桌听,文中还有哪些字认识也告诉同桌。

(3)开火车游戏给生字组词。

5、识字游戏:登鹳雀楼

黑板上的简笔画“鹳雀楼”上每层都贴有“老虎”,每只老虎背面都带有一个生字,如果全班同学都能读出来,就可以一层一层登上鹳雀楼。

6、登高望远,想象说话

当全班同学都登上鹳雀楼之后,安排一个想象说话练习: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美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思维。

一个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点明本课中心,而且能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留下无穷韵味,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背诗比赛仅仅是一个展示的过程,要想展示更多的古诗,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功夫必须下在课外。所以小结时,教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这些大诗人写出了这么多好诗,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我想如果你会背的诗多了,你也会写诗了,说不定将来也会成为一名大诗人。以后有机会,我们还要经常举行背诗比赛。看谁能成为背诗大王、小诗人!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7

《登鹳雀楼》教学片段

师:老师开始朗读了,请各位小评委注意听!

生(鼓掌):给老师打一百分!

师:谢谢同学们!大家为什么给老师打满分?

生:因为老师读得很好!

师:好在哪儿?

生:老师的声音很响亮。

生:老师有的地方读得快,有的地方读得慢,“白日”连起来,“依山尽”读得很慢,“黄河”这儿又停了一下,“入海流”每一个字都读得很重。“欲穷千里目”声音最高,“更上一层楼”这一句读得一个字比一个字高,就象在上楼梯一样。

师:听得多仔细!没想到老师的秘密都让你们发现了!

师:现在我们跟着诗人来看看“白日依山尽”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出示师收集的课件资料。

画面一:多美的景象呀!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吗?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那么这行诗句,该读得快些还是读得慢些?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试试?(个别读,小组读)

师:除了看到夕阳下山的美景,诗人还看到了什么景象?(黄河)

黄河水进入大海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请看——

画面二:(叙述:奔腾咆哮的黄河水、滚滚南来,一直汇入浩瀚无涯的大海。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多么壮观的场面!你们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

师:这就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所见到的景色。(板书:看)。美丽的夕阳,连绵起伏的群山,壮丽的黄河!让我们把上下两行诗句连起来好好地读读。(师生齐读)

师:小朋友,诗人还想再看到远一点的壮观景色,他怎么做呢?对,上楼,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更上一层楼。那么书上哪几行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呢?一起找出来。(齐读三、四句)。

师:小朋友,这两行诗句就是诗人在鹳雀楼上所想到的,(板书——想:)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谁知道呢?(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书:登高望远)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是一句催人上进的句子。那么该怎么读才能读出它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来?(生读,师评)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

在教学古诗《登鹳雀楼》一课时,我先指导学生观察版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再来我借助课外资料的演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媒体演示,让学生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进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尽”。在教学“黄河入海流”时,我让学生通过媒体观看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通过借助课外资料充实课内知识,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进而感受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这首古诗中要阐明的道理。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8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古诗《登鹳雀楼》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发现学生不明白诗意及蕴含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第一学段对古诗的教学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动态的图与静态的文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媒体直接演示及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学习?黄河入海流?时,利用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较难观察到的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

图、文、声立体输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其次,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自由读、男女生读、配乐朗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读出对?长河落日?的感受、体悟诗人当时想?站得高望得远?的情感。?致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因此,我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我参加朗诵

比赛得了第二名,老师鼓励我要不断努力,争取更优秀,她就用诗句

鼓励别人取得更大的进步,帮助学生进一步懂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就要不断努力的道理。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同时还丰富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9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中年级的古诗教学目标,要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因此在本学段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修养。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古诗教学似乎都在走着一个相同的模式,不论是以自学为主还是以讲授为主,都走的是自读自悟——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这样一个路子。把学习的重点过多地放在了古诗本身上面,忽略了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对古诗的宏观感受,基于此我决定从 一个新的视角出发,上一节不一样的古诗教学。在本届可我力求体现两点,那就是在古诗教学中较好的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及体现学习古诗时的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眼中有画心中有情。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1 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2 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课件的使用在帮助学生把握诵读语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10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我是这样开展新课的:

一、借插图初步读懂古诗

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从图上看到些什么?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么?并告之从哪里读懂得。这样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习惯,同时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水平,方便后面的教学。一部分孩子很敏锐,他们从图和古诗中很快就明白了诗人登高望远,看到了太阳落下,看到黄河滚滚流入大海。从孩子们的回答看出,孩子们虽小,但不乏有思考分析的能力,当然不全面,体悟的不深刻,但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前面的整体把握,加之后面的细细体会,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我表扬了孩子们,同时,告诉他们,以后碰到古诗,可以先读读古诗,再看看图,再读读古诗,这样就能慢慢弄懂古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了。

二、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

分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这一步是很关键的,对于古诗的真正理解,必须从字面上去逐字把握。我出示了古诗,然后从题目开始,让孩子们进行理解。我对孩子们说:反复读读,逐字理解,允许你们猜,看谁猜得准!没有了压力,孩子们显然很兴奋,从题目开始,在我的提示下,通过反复读,逐一“猜”着。每一次我的肯定,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就这样,我们就在课堂上猜着,然后又将句子的意思逐一拼装,诗意逐渐变得明朗,每一个孩子都像是打了胜仗的勇士,课堂充满了激情。为了巩固诗意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我们又玩起了“诗意大比拼”的游戏,看谁能将意思说得更完整,可以加以自己的语言,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

三、讲背景体会思想感情

光理解了诗意,不继续深入,孩子们很难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于是,我给孩子们介绍了诗人当时写诗的背景。然后引导孩子们将后两句与学习等联系起来,有什么启发?孩子们逐步感悟,意识到了诗人的宽大襟怀,也明确了今后为人、学习等应积极向上。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11

本季度参与学校拟定的自邀课,因为赶上这首诗歌,择篇不如撞篇,我就当作常态课上了。课上状态也能感觉到,很多方面还要学习。自然各位资深前辈也给力我许多中肯的评价,特别是在和另一位同时入行的教师教学对比以后,更能感觉到教学这行自己还有还唱一段路要走下去。

《登鹳雀楼》这首诗,我的教学设计以三读入手,一读,熟悉字词,二读,感受诗景,三读,感悟诗理,从流程上来看,自以为还是很流畅,同时因为诗歌加大了朗读的部分,所以我也特地在其中加了分节奏的,平仄读的教学,和三读对应。

但是个人在课堂上的状态来感觉,在流畅和如清如镜的角度来说,感觉的过于生硬。特别是各位资深教师的评价,现将其总结拟定,以作后日之鉴。

孙:

1.课时好诶太长时间,课题中无需所有的生字都作板书,只要把重点生字切入就可以了。

2.后鼻音发音不到位。

3.关于诗人简介部分可以用很浅显的语言来简介,考虑到孩子们的语言认知水平。

4.对于学生的关注面不够到位,不够面向全体。来回的巡视也比较少。

5.平仄教学之前要有铺垫。

胡:

1.生字教学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来,发挥孩子识记的主观能动性。

2.要有多种形式的朗读。情感更丰富。

余:

1.对学生的评价语可以更多一点儿,更巧妙点儿。

2.课件字体偏小了。

3.针对课题提问题。

李:

关于字的发音

余校:

1.读的不够

2.后鼻音不到位,3.可以借助图片说话

4.教学语速偏快,重复提

5.写字习惯的指导缺位。

6.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

十分感谢各位教师给予的宝贵评价,个人对本次的自邀课也十分不满意。自己总结归纳主要问题,我把关注点放在课本上,拟定课件时十分投入,但在生本问题还不够,关注面不够面向学生,对于很多教学上的问题包办过多。此次的课程以后,我也意识到教学之上所需走的路程还很长,所幸学校给予我这样好的学习机会。

希望此次的授课以后会有钢多的长进,为自己加油!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12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我分以下三步走:

一、借插图初步读懂古诗

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从图上看到些什么?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么?并告之从哪里读懂得。这样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习惯,同时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水平,方便后面的教学。一部分孩子很敏锐,他们从图和古诗中很快就明白了诗人登高望远,看到了太阳落下,看到黄河滚滚流入大海。从孩子们的回答看出,孩子们虽小,但不乏有思考分析的能力,当然不全面,体悟的不深刻,但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前面的整体把握,加之后面的细细体会,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我表扬了孩子们,同时,告诉他们,以后碰到古诗,可以先读读古诗,再看看图,再读读古诗,这样就能慢慢弄懂古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了。

二、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登鹳雀楼》

析字义详细了解诗意,这一步是很关键的,对于古诗的真正理解,必须从字面上去逐字把握。我出示了古诗,然后从题目开始,让孩子们进行理解。我对孩子们说:反复读读,逐字理解,允许你们猜,看谁猜得准!没有了压力,孩子们显然很兴奋,从题目开始,在我的提示下,通过反复读,逐一“猜”着。每一次我的肯定,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就这样,我们就在课堂上猜着,然后又将句子的意思逐一拼装,诗意逐渐变得明朗,每一个孩子都像是打了胜仗的勇士,课堂充满了激情。为了巩固诗意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我们又玩起了“诗意大比拼”的游戏,还是照老规矩,六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能将意思说得更完整,可以加以自己的语言,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班上总共也只有33个孩子,所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不是难题。最后,又让同桌进行了过关,每个孩子都完整地将诗意说一遍。

三、讲背景体会思想感情

光理解了诗意,不继续深入,孩子们很难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于是,我给孩子们介绍了诗人当时写诗的背景。然后引导孩子们将后两句与学习等联系起来,有什么启发?孩子们逐步感悟,意识到了诗人的宽大襟怀,也明确了今后为人、学习等应积极向上。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13

一、立足班情,因材施教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登鹳雀楼》已很熟悉,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所以,我根据学生学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小朋友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小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教学要面向全体。在检查自读情况时,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对于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

二、以生为本,主动学习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他们能说的喜欢自己说。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课前的学情调查时,设问:“谁愿意做代表为大家背一背这首诗?”就有学生主动站起来背古诗了。其次,在写字这个块面中,我利用游戏形式即“看谁找的对”来指导学生写字,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这是个形近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看看有点像,比比不一样,就差一点点,错了就变样,写时要注意,仔细想一想”,学生的兴趣较高,觉得很有趣。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入境悟情,积累迁移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如何才能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呢?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1、充分利用媒体来活用课文插图,入境悟情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动态的图与静态的文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媒体直接演示,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学习“黄河入海流”时,利用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较难观察到的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图、文、声立体输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越来越明晰,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2、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运用

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更要注重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根据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个词“登高望远”,并结合学生悟出的道理,来指导学生运用诗中的句子来鼓励别人取得更大的进步。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情悟道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接着,按学生的意愿演示“诗人登楼图”,形象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再由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中小松树长在山上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学生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以上几点是我执教后的不成熟的想法,我反思之后,在这节课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我这节课主要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来组织教学的,但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总担心放开了会收不拢,所以在体现学生学情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对学生的学情预测得不够准确,起点稍低了点,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由于还不够老练,在评价学生时,原先设计好的恰当的评价语言被一些苍白无力的评价语言所替代,使学生未能真正体验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悦感。不管是得还是失,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我要将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钻研,不断改进,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14

《登鹳雀楼》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诗。

虽然低年级的教材,单元的特点不太明显,但是一读就能发现,这个单元是描写祖国的山水之美的。

本单元有《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还有另外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整体浏览单元,人文的主题相当明显,编者一定希望小朋友们能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爱上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一首诗写的是登楼。“楼”是这一课的生字,所以需要重点讲解。在古时候,登楼是文人雅士最乐意干的一件事,好抒发自己的情感。王之涣的这首诗,也是登楼抒怀的代表作。而且在他留下的六首诗歌中,这一首也尤为出名。

说起楼,特别有意思,中国古代有四大名楼,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都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如果在引入课题的时候,介绍楼字的结构,看看鹳雀楼的造型,再看看现代楼的演变,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个字,也能了解中国的“楼”有什么不一样,培养独特的“中国”审美。

然后可以了解一下鹳雀楼在什么地方。接着跟随诗人去欣赏一下那里的美景。

诗歌的教学最主要的是读好诗句。自读、齐读、师生互读,朗朗上口的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得有点像古文的样子。

接着,我们再来看,诗人看到了什么,理解诗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小朋友先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追问,怎样的山?结合讲解层林叠翠,层叠;山川;名山大川;讲解“依”、“尽”。然后出示地形图,展示黄河真实的图景,让学生明白,诗人居高远望,视野开阔时,看到的是什么,丰富学生的想象,再读诗句,到会背。

写字“楼、依、尽”。

出示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这句诗,在历史上有很多争议,老师结合学生的理解相机引导。还可以给孩子们留下伏笔,看看爸爸妈妈是怎么理解的,可以回家交流。

最后告诉孩子们,王之涣登上的鹳雀楼,已经没有了。但是这个楼却因为他的诗歌而闻名天下,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好好的读一读,背一背。在朗读、背诵中感受中国山水,文字的美。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15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古诗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是让他们用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诗中的意思,去体验诗中的情感,从而感受语言的美。

在教学古诗《登鹳雀楼》一课时,我借助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中的景色。接着再通过用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上台画出此时太阳的位置,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更进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尽”。在教学 “黄河入海流”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文中的图,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收集到的有关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的资料,最后让他们用一些词来形容黄河。通过观察插图,交流相关资料,展开想象,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就有了词语,如有的学生会用“滔滔、滚滚、壮观、有气势“等简单的词来形容黄河,在学生脑海里黄河的壮观景象会越来越明晰,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在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这是这首古诗中要阐明的道理。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再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上一篇:应届大学专科毕业生自荐信下一篇:采矿工程考试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