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11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精神,全面了解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今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近期,我们对全县学前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情况
几年来,我县县委、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普及和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加大了对县域幼教发展的统筹规划,研究制定了《卢龙县20xx——20xx年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建设规范化幼儿园为重点,以强化幼儿园管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目的”的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了“1个中心,2个示范,3个规范”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相继下发了《卢龙县教育局关于普及发展学前三年教育的指导意见》、《卢龙县农村幼儿园评估细则》等指导性文件。积极推进县域幼儿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有效推进了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
为确保“普三”工作落到实处,我县从加强领导、完善管理体系入手,分别建立了行政领导、工作指导和业务研究三套管理网络。行政领导网络由县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组成,各级分别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副乡(镇)长、村干部为组长的“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等工作;工作指导网络由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总校、幼儿园组成,各级分别成立了由局长、总校长、幼儿园园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事、制度建设等管理工作;业务研究网络由县教育局教研室、县直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组成,各级分别设立了副局长、幼教教研员、主管业务的副园长,主要负责幼教课程设置、活动的组织、师资培训等工作。三套网络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幼教管理体系。
二、经费投入情况
几年来,我县坚持政府拨款、举办者筹措、幼儿家长缴费、社会捐资等多种渠道筹措幼儿教育经费,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效的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努力保证幼儿教育事业费。20xx—20xx年幼儿教育事业费分别为360.23万元、434.4万元、517.3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5%、20.5%、31.5%。二是逐年加大改善办园条件投入。据统计20xx—20xx年,全县幼儿园建设累计投资461.7万元,其中,县、乡、村三级投入83.65万元;幼儿园收费投入351.29万元;县直单位对口支援6.98万元;社会捐资助教19.75万元。三是整合县内教育资源,挖潜增效。坚持以小学布局调整为切入点,抓住小学撤并的有利时机,把撤后的闲置小学校舍以及乡镇闲置的厂房改建成独立成院的规范化幼儿园,节约了67.19万元的建设资金。近几年,我们对本县大部分国办园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到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幼儿园(班)129所,其中市级示范园1所,县级示范园6所,县级一类园29所,县级二类园33所,县级三类园26所,未晋级晋类34所。市、县级示范园、1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室内外环境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教育化。这些园所充分发挥了“六中心”的作用,满足了幼儿保育和教育的需要。
三、园所建设情况
我们结合县域实际,坚持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形式建园。一是以小学布局调整为切入点,抓住小学撤并的有利时机,把学校撤并后的闲置校舍改建成独立成院的规范化幼儿园。如赵官庄中心幼儿园。二是对学区校适当合并或集中改造扩建,整合教育资源,利用节省出来的校舍和教室兴办相对独立的校中园。如大道上幼儿园。三是对完全小学划分相对独立区域的幼儿园。如柏各庄幼儿园。近年来全县共利用撤并的校舍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2所,相对独立的规范化幼儿园24所。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稳步提高,全县3—5周岁适龄幼儿12512人,在园幼儿10786人,总入园率86.2%。其中学前一年在园幼儿4226人,入园率98.9%,学前二年在园幼儿4087人,入园率94.1%,学前三年在园幼儿2473人,入园率63.5%。
四、队伍建设情况
全县现有幼儿园园长、教师等工作人员388人。专任幼儿教师382人,学历合格率为99%。
近几年,我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大部分是从小学转换过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水平较低。根据此情况,我们分别制定了幼儿教师长期和短期培训计划,并把它列入全县幼教事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了全县幼儿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网络。
一是开展脱职培训。以县教师进修学校和职教中心为依托。举办师资脱产培训班,集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充实壮大幼教骨干教师队伍。
二是开展以继续教育为内容的在职岗位培训。我们按学期制订了“六科”教学法短期培训计划,利用双周的星期日或暑假以总校为单位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法培训,培训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知识讲座与骨干教师示范课相结合。
三是开展岗位提高培训。组织160名幼儿教师参加了河北省幼儿教材教法培训活动。我们以学区为单位成立了幼教中心教研组,每单周的星期六按学区组织全体幼儿教师进行岗位练兵活动,寓提高教师素质于各项练兵活动之中。
四是不定期地进行专题培训。20xx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多次培训,如:幼儿园教育纲要培训,幼儿一日活动组织培训,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培训,幼儿园五大领域培训,幼儿教师自制教育培训等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目前,全县幼儿教师专业达标率99%,比20xx年提高了20%。通过“三学”、“六法”考试的教师占90%,胜任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达到了98%。
五、保教质量情况
1、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加强幼教法规建设,是幼教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这“一纲两法”,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卢龙县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县教育局对各类型幼儿园(班)实行登记注册制,强化了对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全县统一印发了“幼儿园教师岗位职责”、“教职工行为规范”、等16种。使幼教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2、加强档案资料的科学管理。全县统一制定了《卢龙县标准化幼儿园档案管理及资料目录》,从上级文件、办园条件、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科研、卫生保健、教师成长档案、幼儿成长档案等八个方面作了明确要求,使全县幼儿园在档案管理上做到了科学化。
3、定期督导评估,实行动态管理。按照《秦皇岛市幼儿园定期评估与考核制度》,结合县域实际,我县每两年对申报的各类幼儿园进行全面的.评估认定。通过评估,使各幼儿园明确自身的不足,从而得到提高。对管理不善,质量下降的幼儿园,取消相应类别资格,降低收费标准。
4、加强教科研机构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园本研究,实现有效教研。教师首先进行实践反思,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个人和教研组的研究主题;通过上研究课,进行评课议课,实现同伴互动;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争取教研员和幼教专家的专业引领。园本教研深化了幼儿园的教研工作,使课堂教学和区域活动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二是以幼教科研促提高。几年来,结合本县实际,先后进行了“幼小衔接”、“综合主题教育”和“幼儿科学识字”等课题实验研究,多项成果获河北省教研成果奖、全国创新能力发展检测优秀成果奖。这些教改实验成果已向全县推广,直接服务于学前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服务于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
六、影响和制约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普三工作的深入开展,几年内,我县幼教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总的来看,还存在许多明显制约幼教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基本设施建设有待规范化。我县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完全依靠家长缴费来维持园所正常的运转。因为投入不足,且收费偏低,幼儿每人每月最多只收29元,办园条件得不到很好改善,园舍、设施达标率较低,办园条件普遍简陋。大部分村级幼儿园只有幼儿活动室,缺乏必要的功能室,常规保育教育设施普遍偏少,存有低成本运作的现象。
2、教师配置和管理有待标准化。目前我县学前教师配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师幼比例不符和要求。二是有的乡镇教师学历不合格,个别教师没有培训上岗合格证。三是教师配置缺乏稳定性,有的幼儿园、幼儿班教师和低年级教师轮换。四是教师年龄老化。受县(市、区)教师分配制度的影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多年“只出不进”,教师年龄中、老年偏多。
七、关于加快我县幼儿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园条件。各乡镇中心园根据本园实际,拟定设备添置计划,及时增补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和品行培养的教玩具,使办园条件逐年提高。
2、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各幼儿园(班)进一步加强室内外环境建设,注意与小学的区别,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纳入工作范畴,认真贯彻落实新《纲要》的精神,把五大领域的课程开齐、开全,采取多种形式,游戏贯穿课堂活动始终,实现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园实施《纲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培训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企业需要什么, 就培训什么。眼下, 全市农民素质培训出现了“夫妻双双学电工、种粮大户再‘充电’, 花甲老人赶时尚, 泥腿子赶技术大餐”“教室加座、讲座加场、人多加班”的繁荣局面。
今年以来, 按照围绕产业抓培训, 促进民营经济再发展;围绕创业抓培训, 促进农民转岗转业增收入;围绕素质抓培训, 促进“平安诸暨、和谐社会大提升”的总体培训工作思路, 市政府切实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工作力度, 每月安排专人对企业需求进行调查,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 相关部门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信息渠道定期向劳动力市场公布企业用工需求和相关紧缺工种, 用以指导镇乡 (街道) 等各级机构根据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培训。
对参加过培训且已经就业的农民, 政府则通过发放联系卡、定期回访等形式, 及时了解农民和企业的需求变化, 优化调整培训结构。2003年以来, 诸暨市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岗位技能培训, 尽快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同时,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 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对已经转移出来的农民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将其稳定在二三产业就业, 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
为了突出农业块状经济特色村、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项目大户, 农业部门深入实施“阳光工程”, 让培训工作进村镇入农户、全程跟踪服务, 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特殊技能的农业产业工人。相关部门还按照农业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需求, 强化对中高级技工的培训, 将一批拥有基础知识的青年农民培养成有创新精神、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中高级技工。
至今, 诸暨的校企合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优化, 全市各级职业学校发展的“订单班”已达56班, 培养学生3000余人。其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三赢”局面。
1 项目设置符合当前我省新兴产业发展、新型业态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诸暨市政府在农民培训的项目设置上, 指导思想十分明确, 强调优先发展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产业相结合、与新兴业态相结合的项目;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项目, 受到企业界普遍欢迎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因项目设置符合当前我省新兴产业发展、新型业态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有利于促进我省农业等各项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我省商业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培植我省商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更好地应对WTO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挑战。
2 构建行业协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的项目建设支撑网络
在对农民进行培训的建设过程中, 各级高职院校通过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 不断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 广泛听取企业界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项目建设有关重大活动中, 政府和企业相关领导多次亲临指导, 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同时, 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密切联系,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供大力支持, 根据企业的倡议, 积极参与, 现已初步形成了行业协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的项目建设与发展关系网络。
3 校企交叉任职, 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交叉任职, 从学校方面来说, 能更好的了解企业发展和需求;能更具针对性的提供培训体系和内容, 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 农民培训结束后到企业就业, 学校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 更好地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 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交叉任职, 从企业方面来说, 直接参与培训项目建设和储备员工培养, 有利于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 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优秀员工;有利于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更多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 提高培训层次与培训质量, 节约培训成本;有利于加强交流, 促进培训中心师资水平的提高。
4 资源互通, 优势互补
“订单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能够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理论教学上的优势及企业实践教学上的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根据需要, 诸暨多家企业为学校配备了一批富有经验的兼职教师, 负责培训项目中部分实践性、应用性内容的培训。部分政府和企业领导还经常开设讲座, 使广大农民对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有了深入了解, 开阔了视野, 扩大了知识面。同时, 各级职业院校根据企业干部员工培训的要求, 提供部分内部员工培训、岗位资格认证工作, 得到了企业和员工的好评。
5 项目共建, 资源共享
从我们对粤东和粤北农村的调研看,首先,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人均经费太少,按目前的标准,农村小学100人以下的学校,每学期总经费2.75万元;旧校改造基金申请成功能得到20万元,这20万元在粤北只能改建200平米的课室(三间);在校住宿的学生不收住宿费,但学校开支增加了;教师编制和岗位不合理,教师年纪大、补充新教师难,教师评上职称难,即使评上了要被聘上也得等20~30年;山区教学点合并带来交通和安全问题;教师的培训较难。建议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清查,制订措施解决。这不仅是解决民生问题,也是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也为实现“两个率先”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次,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关政策要作调整: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造成农村孩子考取全日制本科大学的比例低于城市孩子。应调整政策,争取让农村的孩子在上不了高等院校的情况下,能考上中职或技工等学校,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才的需求看也应这么做。建议:(1)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在中考和高考中未能升学的农民子女,实施免费中职和技工教育政策。学费、实验费、住宿费全免,特困生的生活费给予补贴。(2)未能升入中职、技校的,根据人社厅的文件实施培训补贴,规定人均一次补1400元,仅限一次。然而,对农民工应是全员技能培训政策,一个人一生不止一次性做某一项工种的工作,可以转换不同工作,因此,可以给予一次以上的培训补贴费,即可以申请两次。
【城镇化建设要抓好发展和生态保护】
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任务,在此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做好城镇化的规划。应按中共十八大提出的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求做好城镇化规划,这种优势提升的城镇化规划,包括优选的生产方式、优质的生活方式,包括人的素质的提高。
第二,重视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稳步提高城镇人口的收入;有了稳定增长的收入,才能增强城镇人口的消费能力,从而达成内需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作用。城镇化的发展应该是其自身的这种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借外来优势作为动力的发展。
第三,保护生态极为重要。应继承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既不偏执于“自然中心主义”,也不偏執于“人类中心主义”。农村的生态保护,是原生态的保护——地表上的土壤、植被、水系,原生态的是最好的——而不是破坏原生态后造的人工景观。
第四,保护好耕地。在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绝不能把耕地用来盖住房、建工厂。城镇化不是简单地推倒农民村居和破坏耕地,盖起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如果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失去了提供粮食安全的耕地,那样的城镇化结果也是保不住的。
第五,保护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传统,农村的民居建筑、民俗文化等,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应活态保护下来,这对于凝聚人心、联系海外华人、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论在任何时期,教育都是推动社会化大发展的坚实力量,同样教育也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我国这样一个处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样也是一个拥有广阔疆土的大国,在工农业发展比例上,农业占据了主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9亿多,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农村教育问题的现实状况,我充分的利用了寒假期间的时间对农村教育现状进行了走访和询问、了解,对广东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一、很多乡镇学校都存在负债的现象
由于农村发展比较落后,很多家庭只能保证一日三餐的供给,没有一点剩余钱财,导致很多小孩上学成了问题,即使有去上学了,但在学费交纳方面就成了问题,所以导致了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从而致使教师的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
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学校杂物费比较多
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而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们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如何能应付这么沉重的负担?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多都是聘用的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
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四、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五、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
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一是幼儿园建设快速发展。年以来。突破资金、管理、师资等问题瓶颈,县将幼儿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幼儿园办园体制,通过布局调整和无证幼儿园整治,努力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年检年审,打击违法办学,促进了幼儿园规范化、标准化,同时鼓励民间资金兴办幼儿园。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383万元用于幼儿园建设,4个镇新建了标准化公办幼儿园,所有完全小学附设了学前班,红岩寺镇、凤凰镇两所民办中心幼儿园已高标准顺利开园。
二是幼儿教师培训成效明显。加强幼儿教师师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和保教质量。建立幼儿教师培训机制,制定落实幼儿教师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计划。完善幼儿教师培训制度,县幼儿园建立了幼儿教师培训基地,实施幼儿教师跟班培训工程。近年来,县幼儿园举办了4批次幼儿教师跟班培训,培训100多人次,强化幼儿教师各项基本技能,幼儿教师素养不断提高。
三是幼儿教育管理不断加强。举办幼儿教育短训班。深入贯彻《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幼儿园的督查、评估、考核等工作,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业务规范。不断规范办园行为。自县幼儿园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以来,县充分发挥示范幼儿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县幼儿园设立了幼儿教育研究室,专门研究解决幼儿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带动和引领幼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幼儿园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将幼儿园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明确工作职责,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夯实安全责任,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重点检查责任落实情况,并将落实情况统一上报县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所有幼儿园建立了食品采购、门卫值班、幼儿接送等制度,完善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至目前,全县未发生幼儿园不安全事故。
二、目前我县幼儿教育存在问题
县幼儿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但与上级要求、与群众需求、与周边地区相比。
一)发展意识不强。
由于国家还没有出台政府的财政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政策。更多的只能体现在业务领域,政府的保障机制与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管理。缺少必需的人力和财物协调决定权。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主要靠各中心校及完小附设的幼儿园(班)来实现。完全小学附设学前班,由于受办园条件和师资的限制,名为“园”实为“班”规模尚小,其针对的教育对象也普遍为学前一年幼儿,农村大部分3周岁至4周岁儿童无法入园接受教育。大部分镇没有幼教发展长期规划,群众也片面地把幼儿园教育理解成为小学提前识字、学数学打基础,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投入不到位。园点数量不足、隐患多。
目前。民办幼儿园5所,全县独立设置的公办幼儿园仅为4所。由于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公办幼儿园园舍面积严重不足,办学条件不达标,民办幼儿园主要为租用民房办园,办学条件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办园标准。全县学前教育整体办学条件较差,园点数量严重不足,根本无法适应国家大力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的需要。全县镇中心幼儿园和完全小学附设幼儿园完全依靠家长交费来维持正常的运转,投入没有保障,且收费偏低,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除镇中心幼儿园设施配备比较完善外,其余完全小学附设幼儿园园舍设施达标率较低,办园条件普遍简陋。没有幼儿活动室,没有必要的功能室;设施配备种类不全,数量不足,常规保育教育设施配备不到位。有些幼儿园服务半径过宽,幼儿离园太远,导致家长不送孩子入园,降低了入园率。同时,由于远距离接送幼儿带来大量安全隐患。
三)管理不当。教学落后。
县镇中心幼儿园和完全小学附设幼儿园大多数都附设在小学里。还是教学上,无论是管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小学管理模式。全县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突出,几乎所有的幼儿园没有分设保育员,而是参照小学的做法,大部分只配备一名教师,幼儿教育的保育功能被严重弱化,幼儿的一日活动与小学生如出一辙,校后坐在教室里自习,和小学生一起做早操,按照小学的铃声上下课,甚至还给幼儿布置课外作业,进行期中测验、期末考试,把幼儿当成小学生来训练,过早地让幼儿接受力所不及的小学学习任务,完全忽略了学龄前幼儿应该具有的以游戏活动为主、快乐获取知识的特点,严重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身心发展规律,导致幼儿学习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三、加快幼儿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投入。包括房屋改造、基本设施更换或改善、大型玩教具投放等,努力为儿童创造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环境。同时,通过发挥公办幼儿园的.龙头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我县幼儿教育整体发展。促进社会统筹,实行奖励扶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幼儿教育发展基金会,对加快农村幼教事业发展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以奖带补,对民办幼儿园给予一定扶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中心幼儿园的建立和完善,设立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和奖励基金,促进教师队伍向专业化转变。
二)明确职责。由县教育局教育股、乡镇中心幼儿园两级组成,完善幼儿教育各项制度。当前加快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应完善两个方面的管理网络。一是幼教行政管理网络。重点负责县、镇的幼教规划、规范管理、检查督促和总结评比等,以保证幼教事业的稳步发展;二是幼教教学管理网络,由县教研室、职教中心、乡镇中心园等的骨干人员组成,重点抓好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日常教学工作的辅导,进一步提高我县幼教队伍的业务水平,促使幼儿教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强宣传。革新教育观念,更新幼儿教育观念。经常性地组织农村幼儿教育干部、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认真学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端正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使他正确认识早期教育的涵义,知道孩子是主动学习的人,天生喜欢探索周围环境,对孩子来说,玩耍和学习没有明确的界限,玩耍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不能将孩子的学习和玩耍看成两件事,不能消极地看待孩子的自由玩耍,不能把玩当作哄孩子不哭闹的手段,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玩的过程并加以合理引导。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分数至上”、“升学率至上”的大教育环境影响和衡量教育成果标准的不一致,加之留守青少年的日益增多,使农村初级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形势严峻,德育教育工作流于形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
关键字:农村初级中学德育教育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日益增大。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一个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人才的储备是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就以德为重,以德为先,正所谓德高才能望重,德才须兼备。而面对现实的农村初级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却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过分的重视文化课学习而忽视德育教育工作,这是极其危险的,既是对素质教育的不完整理解,更是教育资源一种浪费。对此我们针对农村初级中学的德育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经济大潮席卷全国,外出经商和打工已成为时下农村不为时髦的话题。而在众多学生家长外出捞金的同时,潜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留守儿童的居多,代管、寄养等农村儿童生活方式的存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家庭德育教育工作已成为空谈。对于学校,普遍重视文化课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只是泛泛之谈,德育教育工作陷于停滞状态,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要。
1、社会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同识
素质教育的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好些年,而素质教育的首要应该就是德育教育。德才兼备是我们需要人才的类型,而怎样做到德才兼备,恰恰从教育的一开始就未形成良好的完整的体系,至少在农村的学生中是缺失的。这就是社会认识不同造成的结果。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政策的制订都是从国家的实际出发,是囊括了德育教育起码的内涵。可是“歪和尚念错经”,到了执行政策的环节,恰恰就由于认识的不统一、衡量教育成果标准的不一致、师资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地与地,1
校与校内在的不良竞争,从而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难以形成。第二,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的限制,良好的教育模式不能很快的得到普及、传播和推广,大环境下德育教育工作的成果展示和相互学习并未形成有效地制度,加之“分数万岁”“升学率万岁”的学校外在衡量标准的干扰,德育教育工作步入低谷。
2、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同轨
初中过程中的青少年是心理、生理变化极快的一个阶段,对人生、社会、家庭的认识都是具有跳跃思维的。如今农村青少年适应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受感染能力也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可变性。而纵观学校的德育教育制度却有其心无其力,其现有的教育引导模式影响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机制难以形成,许多德育课程的都被统一划归为“副课”,教育理论也缺乏适应时代的新内涵和新活力,与新时期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不能同轨。
3、家庭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同步
家庭德育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受现实环境的影响,父母外出的因素实在的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和思想发展,其父母潜移默化的良好的德育教育模式荡然无存。加之农村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年幼与年老并存的生活方式无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或不服管教,或放任自流,缺少监护人有效的心理疏导和交流,致使家庭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同步。
二、研究的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法、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35份,老师15份,学生20份。针对留守青少年的群体进行了抽样调查,采取个别谈话、了解其对人生、社会、身边事物的看法等等,走访了个别留守儿童的家长,对近几年学生的变化进行了交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情况来看:30%的老师所在学校没有开设德育教育课,70%的老师所在学校开设德育教育课,但是每周只有一节,只是流于形式而已;80%的老师觉得上级教育部门并没有对德育教育工作有过足够的重视;100%的学校有家访制度,但没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80%的家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觉得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学校承担的责任;60%的家长对学生只要求
成绩上的进步。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1、德育教育工作并未得到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重视。
2、德育教育工作只是学校教育的一小部分,基本上都作为副课来对待。
3、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阵地,其设施不齐、制度不全、经费不足以及追求“分数至上”、“升学率”至上的思想制约了德育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
4、部分学生家长概念模糊、认识不足,过分的追求成绩,淡化了家庭环境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此外,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40%的学生为留守青少年;90%的学生热爱学习;70%学生时常感到孤独;50%的学生愿意和父母交流;50%的学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40%的学生所在学校经常开展文体活动;80%的学生热爱校园生活;20%的学生有过被关心和帮助的经历;10%的学生帮助过别人;90%的学生愿意和老师谈心;30%的学生有过和老师谈心的经历。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
1、目前农村留守青少年数量较为庞大,德育教育工作形势严峻。
2、学生整体发展较好,对学习充满信心。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家庭、生活环境的缺少关爱导致青少年内心空虚。
4、校园文体活动开展不足。
5、校园内学生的互助友爱精神不强,榜样力量没有充分得到彰显。
6、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机制亟待完善和全面发挥作用。
四、意见或建议
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细致、长期且贯穿于文化课教育当中的庞杂的工作,它既要求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教育部门的投入和关心,又要时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为此,根据调查的实际和当今农村初级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形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大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宣传,倡导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评判和教育成果衡量标准,使全社会都能关心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情况,切切实实把德育教育工作结合到素质教育工作中去,树立有才先有德、有才必有德的坚定信念。
2、建立起完善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上下统一、地区统一、校校统一,保证一定的经费支出,把德育教育工作纳入目标任务考核中去,使制度健全、设施完善,从而达到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一致,合力工作。
3、从学校内部管理着手,健全制度,安排充足的德育教育课程,完善问题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的档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班级荣誉感。学校要引入教育激励机制,奖惩分明,从小事着手,无限放大“善”的一面,使学生看清真、善、美、假、恶、丑,正确引导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注重师德教育,以身边老师榜样的树立,感染和熏陶学生的认识,对于学生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德育水平,引导说服为主。对留守青少年要合理的进行谈话和谈心,切实从日常生活关心学生的成长,同时,注重宣扬我国几千年的深厚文化以及礼贤典故,树立起艰苦奋斗、的意识。
5、强化班会和德育教育课的作用,通过身边的新鲜的好人好事让学生们加强沟通与交流,弘扬高尚道德品质。学生间交流可能比说服教育更有效果。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发展状况可能不尽相同,通过交流与沟通,相互提升道德品质,教师或班主任积极弘扬高尚道德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做好家长座谈和家访工作,要通过召开家长学习会,邀请相关部门的专家或者心理老师讲解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家长转变观念,看清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让家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来,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之爱的伟大。
7、对于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掌握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和青少年成长变化的新理论,要善于从发展中汲取有益于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新思路,新办法。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学校或者老师的交流和信息共享,相互取经、相互进步,相互提高。
参考文献:
一、图书馆农村信息调研的程序
一般情况下, 农村信息调研的程序可以分为以下4个步骤。
1. 确定调研主题。
农村信息调研的主题和目标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当前和未来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例如, 新农村建设需要上一个新项目, 信息系统就应该提供有关这一项目的需求潜力的信息。所以, 图书馆在为特定项目确定信息调研的主题时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1) 要考虑项目环境对调研主题的影响, 防止只按照一时一地的情况确定调研主题。
(2) 注意不能将调研主题规定得过宽或过窄。主题过窄, 难以概括各种解答的可能性;过宽又会造成资料收集面太广、太开, 费时、费钱。贴切调研主题得来的信息能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图书馆也能因此提高经济效益。
2. 确定调研信息。
调研信息的确定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1) 确定调研范围。即明确新农村建设决策需要哪些信息。 (2) 确定所需信息的来源。不同的调研主题, 确定的调研信息的范围和调查对象是不同的, 获取的信息成果当然也是不同的。
3. 实际调研。
信息调研的方向确定之后, 就要展开实际调研了。首先, 要选择调研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 确定调查的抽样样本。然后, 根据准备好的调研提纲和调查问卷, 分别对具体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例如, 某县图书馆每年派出多人与该县工商局派出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 在各乡镇领导的支持下, 根据确定的调研主题、调研范围和调研方法, 进行多项市场需求调查,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调研效果。
4. 分析研究。
对信息的分析研究就是首先根据调研的主题和目标, 剔除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或错误的信息资料。然后对筛选整理好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可列成表格或图示, 以便直观地显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进一步做好分析研究, 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针对某一重点项目或某一单位撰写, 进行有偿服务。
二、图书馆农村信息调研的类型
根据农村信息调研的性质和特征, 图书馆农村信息调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探测性调研。
这是在对所要分析的问题不甚清楚和难以确定时经常采用的一种调研方法。其目的在于找出症结, 为进一步的调研做准备。所以, 探测性调研只是收集一些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分析, 是进行其他类型调研的基础。比如, 某县级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发现农民对信息的需求突然明显减少 (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时, 就及时收集一些情况,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假设, 再根据初步确定的情况, 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研究。
2. 描述性调研。
描述性调研主要进行事实材料的收集、整理, 为因果性调研、预测性调研奠定基础。大多数信息调研都属于这种类型。由于描述性调研能针对某一问题提供专门答案, 因而它比探测性调研更为深入, 可以减少误差。比如, 2009年, 某县图书馆对收集到的文献材料和事实材料总共82 821条信息进行了分类, 并编写了索引。
3. 因果性调研。
这种调研的目的在于弄清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具体来说, 就是在描述性调研所收集的因变数和自变数资料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何者为因, 何者为果以及因果间的相关程度, 为一些问题提供信息资料。其中的因变数指经济生产中可以控制的各种因素, 自变数则是各种不可控制的因素。2008年, 某县图书馆对63 251条信息中的1 000条信息资料进行了因果性分析, 经过分析的成品信息利用率在80%以上。
4. 预测性调研。这种调研就是通过收集分析有关的历史和
现实资料, 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 预测有关问题未来的变化状况。这种方法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研工作的开展情况。2009年, 某县图书馆对该县10家乡镇企业、25家专业户做了40个预测性调研, 信息利用率为100%。
三、图书馆农村信息调研的方式
为促进农村信息调研的顺利开展, 使农民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有代表性, 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调研方式。可供选择的调研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全面调研。
全面调研是对调研对象的所有构成单位逐一进行调研。这是统计调研的一种重要方式, 只适用于某些小范围的调研对象。比如某一阶段内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品质、数量和生产设备构成等。采用这种方式要特别注意两点。
(1) 尽量减小数据记录误差。在收集资料、数据时, 难免会产生一些记录性误差, 这种误差的大小往往与参与调研人员的水平直接相关, 因而, 除了要事先对记录性误差作出一定的估计外, 还应该设法提高参与人员的水平。
(2) 考虑是否有资金投入。这种调研方式对资金投入要求一般都比较高, 要注意所用财力与所得信息资料及其精确度的合理性。图书馆在争取到专项经费时, 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方式调研。
2. 重点调研。
重点调研是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用户或重点项目所需信息进行的非全面调研。这种调研方法的优点是能以较少的人力和财力, 较快获得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当所选择的调研对象的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时, 比较适合采用这种调研方法。这也是图书馆经常使用的一种调研方式。
3. 典型调研。
典型调研是根据调研内容, 选择少数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研, 目的是对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作出准确估计。一般来说, 在总体各对象的差异比较小, 而所选对象又具有较大代表性的情况下, 运用典型调研可以推论总体,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09年, 某县图书馆利用这种调研方式调研信息获取经济效益2万多元, 为开展农村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资金保证。
4. 抽样调研。
抽样调研是运用数据统计原理从所需调研的项目总体中, 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调研, 以推断全部的信息需求。这是在新农村建设迅速推进, 建设项目遍地开花的情况下, 图书馆普遍采用的调研方式。抽样调研方式分为两种。
(1) 随机抽样调研。这是一种将所需调研的总体信息划分为若干单位, 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 随机从中抽取一定单位进行有目的地观察, 用所取得的样本和数据来推算整体状况的调研方式。
(2) 非随机抽样调研。这是主观上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标准从调查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调研方式。
四、图书馆农村信息的内容加工及相关技术
农村信息的调研固然十分重要, 但只有对调研得到的纷繁信息及时进行加工处理, 才能使它们真正发挥作用。
1. 农村信息的内容加工。
信息加工是信息处理的基本内容。人们之所以要对获取的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是因为调研得来的信息大多是零乱的、无序的, 难以直接为决策所用。另外, 原始信息资料的多余度、不确定性均比较大, 只有经过加工, 压缩多余度, 提高其准确性, 才能使它们起到放大效应的作用, 并可以产生新的更有价值的信息。具体来说, 信息内容加工, 大致有如下步骤。
(1) 筛选。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 去除那些重复多余和无用的信息。
(2) 整序。对杂乱无章的原始信息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按其内容、时间、用途等进行排列, 以供加工使用。
(3) 计算。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加工, 使之变成系统的、连续的数据系列。
2. 信息内容加工的相关技术。
农村信息按其表现形式分为文献信息、数据信息、声像信息和实物信息等。其中文献信息和数据信息的比重较大。
(1) 文献信息加工技术。
一是汇集法。将杂乱无章的初级信息, 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及一定的主题, 进行整理汇总, 使之条理化。
二是归纳法。根据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的哲学原理进行逻辑推理, 将反映同一主题的信息集中起来, 从个别到一般进行综合归纳, 区分出关键信息和辅助信息。
三是纵深法。针对某一建设现象从纵向深入, 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四是连横法。按照某一主题的需要将若干不同的经济信息横向连接起来, 加以比较, 发掘出新的反映经济变化及发展趋势的农村信息。
(2) 数据信息加工技术。在农村信息数据化特点日趋增强的情况下, 越来越需要采用有效方法将这些数据加工成有序的、适用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简易加工方法。
一是数据放大或缩小法。在宏观农村经济数据信息的加工分析中, 对于那些不便于人们直观了解的过大数据或难以引起人们注意的小数据, 可采用放大或缩小若干倍的做法, 使之能产生深刻的印象。
二是数据比较法。数据中的绝对数理解起来比较抽象, 要使它们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且看上去直观、明了, 就应采用对比的方法加以比较分析。
三是剔除法。当发现某一信息数据因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不能正确反映时间序列发展的趋势时, 便可将其剔除, 剩余的数据便是支持新农村发展的数据信息。
四是滑动平均法。在分析时间序列时, 一旦发现由于偶然因素的影响过大而使原始序列发生较强的波动, 便可弱化原始序列的随机性。
五是汇总组合法。就是根据不同的需求, 对数据信息进行不同的汇总和组合。
六是图示法。为能加深人们对原始数据的印象, 有时可以采用直方图、折线图、圆饼图、曲线图等方法予以表达。图示法的最大特点是能直观地反映所比事项的差异。
10月13日上午,省联社高理事长在省联社副主任李永祥、风险法规处王占富处长、办公室丁宏伟副主任和吉林市联社张洪东理事长等同志的陪同下,不辞辛苦到桦甸联社对旺季工作开展深入调研。
高理事长一行不顾一路疲劳,直接深入到距离桦甸联社最远的夹皮沟信用社和红石信用社进行深入调研。并亲自到粮食作物受灾现场实地踏查调研受灾情况。在夹皮沟信用社,高理事长与该社干部员工针对当前旺季工作形式、各项贷款回收率、风险防范、绩效工资等各项工作进行促膝交流,并对该社当前旺季各项工作予以明确指示。
下午6点,高理事长回到联社,在听取联社主要领导汇报后,对桦甸联社新班子的近期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对下步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是改造因历史原因导致落后的县级联社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要秉持真抓实干的精神和大刀阔斧的魄力;二是要先练好内功,认真查找自身原因,认真整顿内部环境,然后再对外树立崭新形象;三是打造环境要靠内部、靠高管、靠员工。要努力提高干部员工综合素质,对原来队伍中不合格的员工及“害群之马”要予以清除,同时对现有干部员工要加强学习、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基层主任队伍一定要建设好;四是要充分调动干部员工工作积极性,要认真解决等级管理低的联社干部员工付出多收入低的问题;五是要加大力度清收不良贷款,控制好资产质量,尤其是新增贷款质量,要因地、因社、因人而异,择优发放贷款,灵活掌握旺季工作政策;六是对旺季工作要进一步深入调查,根据不同成因细分类别,抓住重点和难点,强力公关;七是要积极取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坚持“小额、分散”的信贷原则,全力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八是桦甸联社已经走出经营低谷,腾飞的时机已经成熟,要抓住机遇牢固树立“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赶超其他先进社”的经营理念,让桦甸联社快速腾飞!
回顾我省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我们为取得的成绩感到鼓舞。截至去年底,共整合制作本省特色教材448部202小时,其中省远程办自主开发 14部10小时,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发256部136小时,市州开发178部56小时,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200个小时的开发任务。同时,接收引进全国通用教学课件,使省级教学资源库容量达到1万多个小时。就省级辅助教学网站看,仅去年开通至年底,共加载信息3548条,网站点击率累计达到49万余次。总结我省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初步实践,工作中呈现出了三个方面的亮点:
一是紧跟抗震救灾形势需要制作专题片。“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我省及时拍摄制作的《挺立的脊梁》和《震灾无情》两部专题片,大力宣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抗震救灾感人事迹,充分展示广大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进一步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方面取得了切实效果。
二是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作课件。在引进全国通用教材的基础上,部分市州采取从卫星频道和教学平台下载、引进制作等方法,复制下发了《科学发展观讲座》、《十七大报告》、《重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讲座》等课件,并刻录成vcd光盘,下发到各参学单位,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辅助教材。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推开后,一些市州将动员大会实况、领导讲话和专家辅导讲座制作成光盘,下发到了各单位。目前,部分市州着手拍摄制作市县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巡礼专题片,以便为深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提供积极服务。
三是紧贴农村实际需求制作特色教学课件。去年以来,我省各地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制作了一批乡土课件,尤其是种植养殖方面的农业科技适用技术课件,深受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兰州、定西、酒泉走在了全省前列。省远程办整合各地资源,编辑制作了《甘肃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地方特色课件精选》,复制18000套下发到全省终端站点,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普遍反映很实用。客观地看,我省教学资源建设迈出了新步子、取得了新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教学资源建设队伍不够专业化,教学资源需求调研不够深入,特色教学资源课件和精品教学资源课件的数量还很有限,教学资源开发体系和工作制度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面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好教学资源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十分重要。李源潮同志在审议全国远程办《关于一年多来各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情况的综合报告》时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重在使用、以用为本,用得好、用出效果才有持续的生命力”,突出强调“确保用出三个方面的实际效果:一是党的建设的效果,二是农村发展的效果,三是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受益的效果”,这既是对远程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教学资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我省远程教育基础建设基本完成,要尽快实现由以“建”为主向以“用”为本的转变,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提出的“提高终端站点实际使用率”、“远程教育要以用为本”等新要求,就必须下大力气扎扎实实做好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为远程教育输入新鲜血液、注入生命活力。今年,关键是要认真落实三项主要任务:
一是确保完成教学资源开发制作任务。我省今年计划完成213小时(400部左右)的教学资源课件制作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省上分配的资源开发任务,科学制定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开发机制,加大整合开发力度,明确任务分工,确保完成今年教学资源开发任务。
二是重视做好教学资源应用。制作出来的教学课件只用了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取得实效。今年要把教学资源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做好前端播出平台、资源传输系统、辅助教学网站和各级教学平台的管理;要做好教学资源传输安排,做好终端站点教学资源下载管理;按要求下载、整理、存储和应用教学课件;要创新方法载体,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活学活用教学课件。
三是把好教学资源质量和安全管理关。要明确教学资源建设责任,建立完善教学资源激励机制,健全教学资源制作部门、教学资源管理部门和远程教育主管部门层层把关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责任体系,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教材。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教学资源安全传输工作,严格落实教学资源播出各项制度,对教学资源传输实行全程监控,对上载教学资源跟踪管理。终端站点要及时下载应用新下载的教学资源,经常检查和更新存储教学资源。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对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和带头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
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一、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员教育工作领导不力,不重视开展教育活动,督促检查流于形式。从党员自身来看,一些党员党性观念不强,思想素质不高,文化水平偏低,缺乏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二是目标要求不具体。目前,对党员教育的目标要求比较笼统,缺乏量化操作指标,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把党员教育当做软任务,认为考核难以衡量,因而时紧时松,抓而不实,敷衍了事,走过场。
三是内容安排不科学。在内容安排的总体上还存在统筹兼顾不够、支离破碎的缺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有的仅仅是临时安排重要文件学习或形势任务报告,没有把党员教育作为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任务,不重视长期教育;有的过分突出实用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甚至代替了政治理论教育;有的没有根据农村党员不同的文化层次开展教育,内容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
四是措施方法不适应。面对农村党员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少基层党组织仍然没有摆脱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没有结合实际,操作性差,难以发挥作用。有的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缺乏相应的落实措施作保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员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是协调机制不健全。党的组织、宣传、纪检等部门在党员教育上都有责任,但各有侧重。从实际操作来看,这些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缺乏统一安排,从部门角度出发抓党员教育的多,不可避免产生内容上的重复、时间上的冲突等各种矛盾。
六是队伍建设不得力。农村党员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兼职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不少党教干部、教员对党教业务不熟悉、不精通,有些主观上想抓好党教工作,但显得力不从心。
上述问题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有些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淡薄,组织观念不强;有的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党性观念淡薄,混同于一般群众;少数支部把市场经济的某些原则带进党内生活,出现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领取误工补贴的不正当现象;有的思想不解放,文化水平低,致富本领不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发挥不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措施
(一)从总体上看,必须抓好“三个结合”。
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既有新情况,又有新要求;既有新特点,又有新任务,在一个愈来愈开放的信息化社会里,在党员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党员教育就要注重把深刻的道理与时代特征、农村实际和党员特点紧密联系起来。
第一、要结合时代发展开展教育。在现阶段,既要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加强政治理论指导,特别是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又要对党员进行国际、国内的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党员认清形势,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定不移地拥护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开展科技、经济、法律等各种形式的教育,着力解决个别党员政策法律水平低、应对市场经济基本功差等问题,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第二、要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开展教育。要建立一块教育阵地。乡镇基层党校、村党员活动室要切实做到有领导组织、有教学计划、有专兼职教员、有固定场所、有教学设备、有必要的活动经费和活动内容;要充分利用冬春农闲时间,对广大农村党员集中进行比较系统的冬训和春训;要制定一个合理计划,同时,要注重计划的落实;要建立一套完善制度等。
第三、要结合农民党员特点开展教育。要把开展农村党员教育与解决党员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特别是要加强对困难党员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帮扶,使他们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要做好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激发农村党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践证明,科学、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能有效增强教育培训效果。
(二)在教育培训形式上做到两个转变。
一是要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过去,由于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普遍不高,我们习惯于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政治理论、党的知识等灌输性教育。这种单调、封闭的教育培训,容易使农村党员感到乏味,不利
于激发学习兴趣。现在,农村党员素质已普遍提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广大农村党员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教育培训形式,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真正“走出去,请进来”,实行开放式教育培训。一方面要结合“万名党员学科技”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培训基地的作用,把课堂搬到基地里,对农村党员进行实用致富技术
培训。另一方面把“致富能手”、“土专家”请进课堂,“现身说法”,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增加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用性。另外,要探索在发达地区建立培训基地、组织党员外出学习等形式,开阔眼界、转变思维,切实促进教育培训效果的转化。
二是要实现由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变。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我们用于党员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日益丰富。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党员电教手段成熟,覆盖面广。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它快捷、方便、灵活、实用的优势,通过自身制作、购买引进和复制下发等方式,把最新的致富技术、最高水平的专家,“请”到农村党员的家门口,“面对面”的传授知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有条件的村建立远程教育接收点,尽快让这一最新、最灵活、最便捷的信息化教育方式,在农村安家落户,使农村党员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零距离”接触,促进农村党员综合素质的快速提高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在教育内容上要着力增强“三性”
农村党员教育工作要取得明显成效,必须选准切入点,抓住根本点,把握结合点,着力在增强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一要选准切入点,确立新思路,切实增强教育的时代性。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必须赋予时代性,确立新思路,把教育的切入点放到引导教育党员积极投身于在加快东向发展的进程中实现率先崛起的大局中来。重点要加大“三个力度”:一是加大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要在党的各级组织中建立“一把手”重视抓、具体责任人亲自抓、相关部门合力抓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党员教育活动的领导、指导和督导。二是加大教育网络建设的力度。要不断完善电教网络,充分发挥党校、支部活动室等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办班形式,针对不同对象,安排不同班次,勤办班,办短班,坚持常年活动。三是加大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要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管理上有点子、工作上有实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
二要抓住根本点,充实新内容,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要抓住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这个根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一是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政策的教育,引导党员明确奋斗目标,争当宣传执行政策的排头兵;二是进行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教育,引导党员破除思想障碍,争当创新创业的先行者;三是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引导党员牢固确立宗旨意识,争当三个文明建设的服务员;四是进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引导党员争先创优,争当发展的带头人;五是进行实用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党员增强致富本领,争当“双带”的行家里手。
三要把握结合点,改进新方法,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党员教育既要借鉴好的教育形式,又要选择灵活的载体,更要善于探索新的方法,要做到“七个结合”。一是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通过上下联动、点面结合,持之以恒地抓好集中教育培训工作,大力营造组织集中学、个人自觉学的浓厚学习氛围。二是普遍教育与分层次重点教育相结合。在抓好普遍教育的基础上,对农村干部党员、青年党员、老年党员要分层次分类施教。三是理论教育与形象教育相结合。注意利用电化教育和典型教育等形式,不断增强教育效果。四是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教育中,通过党组织主动帮、党员相互帮、个人自觉找,着力解决党员思想、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五是思想理论教育与党员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创新活动的载体,深入开展好“双培双带”等行之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把学习教育活动中激发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到实践活动中,使党员在服务于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经受教育。六是教育活动与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教育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和服务大局时要勇于创新、乐于创优、善于创业,在群众中树立标杆和旗帜的先锋形象。七是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创新党员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党员评价和退出机制、党员激励和监督机制、流动党员双重管理机制,在保持教育的长效性上彰显党员的先进性。
(四)在保障机制上,要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整合资源。
要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各级党组织必须更新工作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领导,统一协调,整合资源,形成整体合力。
一是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目前,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分散于组织、宣传、农业、党校等部门,多头管理,多头组织,重复教育,工作上形不成合力,影响了教育的整体效果。针对这一现象,应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或由组、宣、纪检、党校、农业等部门组成领导协调小组,具体领导和协调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二是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探索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综合改革,实现教育培训软硬件资源合理调度,统一使用。根据教学计划,每年都统筹举办几期针对农村党员的各类政治教育、科技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培训活动。
一、违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
误区:开学几天后,有的家长抱怨孩子进幼儿园近一个月,没学会更多的知识,反而把以前学到的都忘了。还有的家长看到其他孩子会写字、做算术,就盲目地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学会,孩子一时学不会还会遭到训斥。在农村,这种现象相当普遍。这些家长把幼儿教育当作小学的起始阶段,常常以孩子会写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来衡量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应建立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之上。对幼儿来说,所谓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包括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等。单调的知识灌输,实质是拔苗助长。幼儿也许能鹦鹉学舌式地背诵,但往往缺乏理解,无法应用,或者很快忘记。这种知识不仅不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意义,还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的现象。
对策:
1.以发“温馨书”的形式告知家长,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包括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有效的与环境互动的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等。
2.参与教育活动。让家长作为教师参与教育活动,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并给他们以教育的信心和方法。让家长从孩子的表现中,不仅仅看到孩子的进步,更从中学习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它运用到家庭教育中。
二、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误区:个别幼儿上学迟到,明明是自己赖床所致,却每次都让家长编个理由来搪塞老师,要老师不要批评他。还有个别幼儿,在活动中没有得到奖励的小红花,第二天哭着、闹着,甚至以不上幼儿园要挟家长来向老师求情,希望老师给他小红花。孩子小,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长不但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教育,反而软弱地答应孩子不合理的请求。因而,孩子自私、任性、脾气暴躁等不良行为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
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决定着幼儿今后的人生走向。新《纲要》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否,行为表现最为明显。家长和教师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时用适当的方式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塑造具有全面素质(生理、心理、文化)的下一代,使之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担当起建设强大祖国的历史重任。
对策:
1.召开家长会,请专家讲座,宣传“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心理适应为幼儿身心健全的关键。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
2.接送交谈或家访。通过交谈,教师要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及家庭环境。
三、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孩子的学习,过于追求结果
误区: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常会遇到这种情景,幼儿怀着极大的兴致与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当中,在教师的肯定、鼓励下,正陶醉在自己的创作情感中自得其乐。当家长来接孩子时,孩子把画给父母看,满怀欣喜地等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夸奖自己,从而得到更大的自信心。却不料,家长一看孩子的画,就在众人面前大声地训斥孩子:“看你画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你画的怎么与老师的不一样,马上改过来。”“太阳怎么涂成蓝色的?”更有甚者,把幼儿的作品往纸篓里一扔,命令孩子照老师的样重畫。
孩子的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一个与孩子智慧相关的核心要素,只有定位于过程体验的“教与学”,才能抓住这一核心要素。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如果定位于结果,就会教孩子一些特定的技能和技巧,孩子一旦离开范画,却什么也画不出来,他们仅仅眼中有画,而心中无画。家长这种只重结果、简单粗暴地否定孩子、轻视孩子过程体验的做法,会挫伤孩子探索的积极性,扼杀孩子创造欲望。
对策:
开展家长沙龙,为家长提供宽松的、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机会。请有经验的家长畅谈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家长知道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其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孙中山先生说:“自然规律,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现代人才观不是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以一个人学习新知识能力大小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强弱作为人才衡量的标准的。良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是“学习型社会”必需的生存智慧;而自信心、合作精神、竞争能力、耐挫折能力是新世纪人才们必备素质。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得从幼儿期开始,因此,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急功近利的观念,让幼儿教育从小学的预备阶段真正地转变为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
【对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对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再思考05-28
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查报告09-19
对农村有效开展环境教育问题研究09-13
对当前农村社会治安及稳定情况调研报告12-10
对农村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几点思考11-03
农村公办幼儿园章程06-12
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10-16
农村留守幼儿案例分析11-19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10-21
关于农村幼儿园文化建设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