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究论文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究论文(推荐10篇)

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究论文 篇1

一、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的本质即公共性和服务性。就公共性而言,在政府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代理人们行使了一定的公共权力,包括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公益活动的推广等。公共权利不是为某一个阶级而服务的,而是站在社会的角度上造福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这就是服务性的体现。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是我国党的宗旨,因此,政府的行为应该立足于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服务意识是做好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公共管理有四大职能,分别是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部门应该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信息的传播尽到自己的本职责任,满足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档案管理范式概述

档案管理是对具体文件的整理、分类和保管,档案管理的工作与社会管理具有紧密的关系。档案管理范式是一种管理行为,针对具体的档案管理活动,在专业的领域进行缜密的核查和保管,并为实际问题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档案管理范式能够有效地结合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统一,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先进理念的帮助下,能够增强管理实践的力度,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在档案管理常年的发展中,站在“范式”的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够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增强逻辑性的考察,能够对档案的收集和分类进行系统的划分,做到科学化的管理。

三、影响档案管理范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在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之中,面对不同的情况做出档案管理的范式选择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1.经济制度

不同的经济制度对档案管理范式的选择也略有不同。在私有制的经济体制下,封建制度对生产资料有着完全的掌控权,档案管理是统治阶级的私人财产,其范式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并不能体现公共性。当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档案管理有了自主权,能够向社会公众提供较为开放的档案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服务性,实现了管理本质上的转变。但是,在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档案管理依旧立足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利益,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益,难以协商解决共同的社会问题。我国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共享性,在档案管理中坚持为人民服务,兼有社会性和服务性的原则,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

2.政治制度

档案工作通常离不开国家制度的管辖,具有一定的政治形态。在独裁的政治环境下,人民长期处于被压制生存空间里,公共个人利益得不到实现。权利的垄断,使档案部门完全为统治阶级服务,沦为管理国家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具有封闭性。在民主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中,人民具有了更多的权利,能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具有知情权。因此,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使用自己的权利进行利益的维护,实现个人的发展。因此,档案部门作为信息服务机构能够体现人民的意志,增强其社会性,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3.社会发展理念

社会发展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社会进步也影响到档案管理范式的选择。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但是过于强调这一点容易造成与社会的脱节,不利于实现档案管理建立的初衷。在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情况下,将“人”的管理作为发展的核心目标能够有效地推进社会管理,突出人的价值。在档案管理的功能上,不局限于历史工作的研究,做到档案查询的`生活化,发挥档案的信息价值、历史价值和记忆功能。

四、基于公共管理的档案管理范式

1.现代档案工作的公共性

(1)档案工作领域的公共性

档案工作领域的公共性,可以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来看。从纵向上分析,我们在建国初期就重视了档案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引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这体现了档案工作的全局性和延伸性。在横向上分析,档案管理涉及到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主要管辖不再是党政组织的人员档案以及历史文化资料的管理,而是从经济数据、政治发展、科技进步等多个方面着手,深入不同的领域进行专业的档案管理,具有扩展性。

(2)档案工作服务对象的公共性

档案工作的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这是由于我国民主法制化进程加快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的提高,知情权是我国公民的主要权利之一。因此,档案工作的服务对象也随着扩展,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化档案的全方位需求。在以往档案的主要服务人群外,增加了普通人民群众的查阅权,做到档案管理为民服务。

(3)档案工作机制的公共性

档案信息管理具有自身的特性,即作为公共物品,其提供的方式是由公共部门进行统一的安排,不能放任给个人进行分配管理。因此,世界各国在档案工作的管理机制上较为统一的选择了政府部门进行主导,各部门配合协调的方式,完善档案管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在档案管理上,主要是以档案实体管理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的。档案管理实体部门主要是指档案馆,是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指档案局,独立行使国家*府部门赋予的公共权利。保证档案管理中的公共利益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发挥自身的效益,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

2.档案管理范式的公共性

(1)管理价值取向

档案管理的价值取向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人为本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满足社会要求。站在全局性的角度上,档案管理涉及到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人口流动档案、工作信息档案,这些都是公民参与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社会的发展是在关注人的基础上得到的,因此,我们要摆脱传统的管理理念,将管理重心从“物”转移到“人”上来。

(2)管理原则

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究论文 篇2

一、新公共管理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1.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 (New Public Management) 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新型公共行政理念。它明确强调以公民的利益为本, 坚持市场化的竞争导向, 以期实现多元化主体的管理模式, 形成在政府的只能中由被动者向主动者的角色转换, 在工作项目具体的运作中形成分权协作、民主参与的管理新模式。[1]

公共产品理论是最接近实际也是最贴近新公共管理理念的管理理论, 对于很多管理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功能。公共产品理论认为, 按照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不同程度, 可以讲所有产品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即排他性和竞争性都极强的纯私人物品, 如棒棒糖和衣物等;排他性强但竞争性弱的自然垄断产品, 如公共消防、电视信号等;竞争性强但排他性弱的公共资源, 如海里的鱼;排他性和竞争性皆弱的公共设施和物品, 如国防等。[2]

2.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模式

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产生最开始是由政治改革引起,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 “新公共管理”运动已经持续近三十年了, “新公共管理”改革在各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改革内容与改革精神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其理论也在逐渐扩展到中外各项管理领域的事业中去, 在最基本的公共视野中, 新公共管理的模式已经占据的主要地位, 这些模式主要有以下10种:政府服务、政府出售、政府间协议、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凭单制、自由市场、志愿服务以及自我服务等。[3]这些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模式也分别以不同的程度被应用于当前我国的各项管理事业中。

二、高校管理模式的可能选择

在高校的管理模式选择中, 应如何基于新公共事业的管理理论来界定和衡量自身的管理模式所处利弊, 应适当地根据具体的情况及问题进行具体的调整和分析。这需要兼顾政府与高校两大管理主体的作用。

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出发, 高校在选择自身的管理模式中应当发挥政府的机制作用, 保障高校的自主管理权益。引入市场环境下的竞争机制为原则,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灵活性, 并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僵化的管理模式, 广泛采取混合式、复合式的管理模式, 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寻求自身发展的必要出路。

而真正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而言, 高校从属于高等教育, 属于准公共事业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 而公益性自愿完全由市场自主分配的承担又是不尽合理的, 因此, 高校在自主管理模式的选择上还要兼顾其职责和义务, 将公共产品的传统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相结合所形成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三、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高校管理模式分析

1. 高校新公共管理模式中的契约机制

所谓的契约机制是所有被管理事业赖以存在的基础, 也是公共管理中采取的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手段, 是所从事项目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际上是指当事人之间在意愿基础上的建立的有必要兑现的承诺和协定。

从世界高校范围内来讲, 无论是在权力自由化的欧美还是在权力高度集中的东方各国, 对于高校的管理都在不同程度地追求契约精神。从整体上来说, 高校与政府之间达成着某种“契约”, 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而言, 高校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和办学理念, 但又不得不与政府之间形成良性的权利制衡, 这就需要将契约机制合理引入。

高校管理模式中契约机制的形成从政府的层面考虑, 要依托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实现。这涉及到整个教育系统范围内的权利与责任的划分, 以便健全和完善我国教育体系。而从高校的层面来考虑, 契约机制要依托高校本身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目标、财力把控和资源分配等等方面, 从细节上明晰高校所要承担的义务与管理职责。并且在必要情况下, 政府与高校双方以法律合同或协定的形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契约, 加强对高校契约机制管理模式的普遍认同。

2. 高校新公共管理模式中的问责机制

高校新公共管理中的问责机制可以看成是契约机制的延伸, “高校问责是高校向其他利益相关者报告、解释、证明和回答有关高等教育资源使用及其效果的情况, 是一个证明高校自身履行职责、实现办学绩效及教育质量的过程。”[4]在高校的管理体制中, 对政府与高校实施契约的监控本身就体现了问责机制, 关于责任的对象与主体都要逐步建立起宏观和微观上双重的划分和界定。与此同时, 政府与高校两者还可以通过引进第三方评价, 来真正实现管理模式中管、办、评的分离。

3. 高校新公共管理模式中的市场导向机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从公共选择领域提取的经验和依据表明, 高校在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选择应继续保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 利益诉求也应与市场对毕业生的选择和需要为前提, 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重要参考标准。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 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个体, 而是与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相同步的利益保障者和理念引导者。政府采取分权的方式对高校进行管理, 加之高校的自主式管理更有利于高校培养出社会真正需求的一线人才, 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综上所述,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 依据各国领域内的广泛实践, 我们不难看出, 只有建立权责分明, 利益相关者间互利互信的管理模式, 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政校和谐融通, 管办评相结合的多样化新型机制。

摘要:在我国高校的普遍转型时期, 高校管理模式的讨论愈演愈烈, 科学管理是高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高校出成果、出效益的关键所在。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型管理模式依托与政府之间的契约模式和良性的问责机制, 是高校新型管理工作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高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义.西方新公共管理概论[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2][美]曼昆, 梁小民 (译) .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分册)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20.

[3]孔昭林.实用公共事业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

哲学视角下的管理学教学范式研究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学;教学;范式研究

一、西方教学范式研究

教学范式是指人们对教学活动及实践活动的一个综合性理解和最基础的判断。“范式自库恩提出后被学界广泛接受并流行,在西方教学范式经历了由“实证-诠释-实证”的三个变化过程。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桑代克认为:首先学习者必须要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另外还需具备一定的素养和学习的能力并加以应用,应用中须通过强化刺激和反应使已形成的可变联结加以固化。也就是教师的传授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练习达到教学的目的。现代解释学的开创者是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他将传统解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性质的研究转变为本体论性质的研究,且将其转变成一种哲学。20世纪80年代后,以院校研究、校本管理等为代表的教育管理实证主义都可以归入实证主义研究的范畴。显然,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提供教学,而当代学习理论认为除去简单的机械记忆外,学习活动都要求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学生应该由教师的教授向认知结构和研究问题的方式转变。近年来美国的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也渐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过渡。美国高校对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范式的同时在课堂教学质量上的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也确保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二、管理学教学范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认为:“现代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的方法。”其特点如下:1.双边性。主要是针对教师对信息的传递及对课堂整体的掌控,当然还包括学生的听讲、理解、观察和自修的配合。2.双部性。要求不仅要控制学生的外部表现,更要对学生的内部活动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判断。确定表象与内心的统一。3.双型性。这就是模仿型和创造型。教学方法既要借助于学生的模仿,使学生获得现成的知识,又需要借助于学生的创造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目前教师只注重教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独立探索知识能力和创造力,所以管理学的教学范式研究首先要改革教学观念,既要改革传统的质量关,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观。高水平的教学应该是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是注重培养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教学,是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

三、目前管理学教学范式存在的问题

(一)“单边”现象。在管理学教学中首先应该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师生进行共同活动,目前教学方法中普遍存在“单边”倒的现象,学生被动听课,训练的是求同思维,求异思维被大大扼杀,教师们教授学生的往往都是定论。大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弱,这种现象的存在势必与高校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教师应转变满堂灌的教授方式而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二)“单部”现象。目前的教学方法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活动的外部现象,但有时学生活动的外部表现尽管相同,可内部表现完全不同。针对这一现象应有的放矢安排其在特定的环境中锻炼,增加其实践能力。在互动环节上注意观察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肯定并鼓励他们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强自信,培养参与热情,提升独立动手操作能力,以便更好适应环境的需要。必要时可以聘请管理学专家亲临指导。“外聘专家”作为校外实践教学的一种延伸,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三)“单型”现象。现在的教学方法已经习惯于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和让学生进行模仿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甚至“模仿”重于“创造”。模仿性学习是必要的,大学的学习要更加强调创新。很多学生创新性还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具体的案例,分享管理者成功的经验、反思其失败的教训来引起学生们更深层次的思索。

四、对管理学教学范式研究的思考

(一)教学理念改革理念是先导。在教学理念上,应该注重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式上应该向启发式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模式上,应该由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在教学要求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二)教学方法改革。管理学教学方法改进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所以应该尽量寻找切合管理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实际背景。课堂中选用较为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注重教学实践。管理学的理论源于实践,更要应用于实践,一切的管理理论都是为实践服务的,脱离实践的管理理论都是空中楼阁。我们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尤其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带领学生走入企业,深入经营管理实践,参与企业运营管理,使学生真正的了解企业的运营方式和管理模式。高校的创新也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只有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通过将创业项目投入市场转化成生产力,才能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孙孝文.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连若木.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学园,2011(02).

[3]李大潜.漫谈大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9(1).

[4]陈晓端.当代教学范式研究[J].陕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

作者简介

罗正媛,副教授,哈尔滨金融学院,研究方向:投资理财。

基金项目

卓越绩效管理范式分析 篇4

卓越绩效管理范式分析

作者:杜媚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3期

摘要:卓越绩效管理范式能够综合体现当今世界现代管理观念和方式,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企业提高综合绩效管理能力,确保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完善我国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点,该文对卓越绩效管理范式进行分析。

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究论文 篇5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经济不断地改革和发展,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规模日益扩大,发展也十分迅速。在当今大数据下的时代背景为前提,我国现代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前进和发展。以大数据为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日趋成熟化,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下,如何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发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才是我们当下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就以大数据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探究为题,一同探讨现在民办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创新教学,以此能够为我国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找到创新改革的道路,从而不断地提高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们的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一、大数据下的教育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和发展,我国正朝着大数据方向开始前进。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也存在着大数据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谁能率先实现大数据,谁对大数据的挖掘更为深刻,谁就将有可能抢占未来先机”。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可以发表各自的意见,有些人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让教育者们真正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状态。使教师可以根据大数据下的发展情况从而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使教师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教学的方案,从而实现个性化和创新性教育。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讲,利用数据的管理和探究可以真正的了解学生。

二、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阻力

1.师资力量的不足

有些民办学校的师资力量存在着严重的匮乏状态,教师资源的不足就直接影响到了民办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不能够顺利的进行和开展。并且有些民办学校有很多兼职的教师,这样的任课模式流动性较大,不利于高校管理和调控师资力量上的处理和协调,从而无法为学校长远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并且很多学校的教师一般都是经过考试直接进入学校任课,从而缺乏社会经验,难以满足有些民办学校对于教育教学管理中和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民办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调整师资力量的不足现状,从而使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2.高校课程结构设置欠妥

在当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下,人们对知识的渴望程度和学历要求越拉越高,这就使很多民办高校发展迅猛。但有些民办高校在课程的结构体系上不够科学合理,由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时间较短,使许多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在结构体系上存在很多不够妥当和完善的地方。但民办高校也在不断地发展中寻求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调整好课程结构问题,使之在今后的的发展道路上越来越好,从而剔除之前在课程结构中设置单一和不合理的问题。

3.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由于我国的民办高校办学时间并不是很长,从而没有丰富的办学经验,但很多高校又追求快速的发展,从而会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民办高校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从而使民办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这就要求民办学校要有合理的教育教学目标,清晰明了的管理教育教学,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使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大数据背景下的民辦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师资质量和教学水平

教师的师资力量决定着整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民办高校的教师选择和建设中一定要慎重考虑多种因素。在当今发展的大数据背景下,民办高校应该建立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去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选择品德端正、具有上进心、为人师表和富有爱心的综合性素质人才,从而建立一批健全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使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规模之间壮大和规范,这就有利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管理工作和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从而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管理和培养好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教育教学的素质。

2.合理规划课程设置

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的优化和改革课程的设置,从而符合当今社会下提倡的素质教育,构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符合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在当今时代大数据背景的影响和发展下,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推进科大数据教育改革的第一股浪潮。大数据为背景下的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的出现,改变和摒弃了我国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生搬硬套的讲,从而真正做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教育模式。现在网课的出现,比如:尔雅课程、超星慕课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和进度从而自主的制定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网上看视频和作业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使教师更加清楚和直观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现在的传统课堂不再之讲解新课程为主,而是把学生的在网上做作业的情况进行当堂点评和讲解,使传统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民办高校在社会上的地位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报考的学生认为民办学校没有公办院校好。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给与学生正确引导,使之明白民办高校也是很多发展前途的,是被国家认可的。在如今大数据的教育下,翻转课堂和慕课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自觉性有一定的引导和督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对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抱有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动机。而后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应大数据下教育的发展,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更新和发展,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也日益正规和规范,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民办高校。尤其是大数据背景下,是现代的教育教学制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将是我国推进和完善民办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关键之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我们带来的优点和好处,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进一步实现民办教育教学质量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京川.大数据在民办学校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10):239.

[2]齐峰.基于新公共管理视域的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12):114+120.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政府危机管理 篇6

一、构建和谐社会和政府危机管理的关系

(一) 和谐社会、政府危机管理的内涵

“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这是首次把“和谐社会”的概念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2005年2月19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般来讲, 和谐社会就是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稳定、协调、有序的理想社会状态。

政府危机管理不是从来就有的, 是随着社会要求政府承担起危机管理的责任而产生的, 主要是指在政府主导下, 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 由社会各个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的, 在决策、沟通、协调、控制等机制的相互配合下, 对公共危机进行预警、救治、修复的全面整合的系统过程。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 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 恢复社会稳定, 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1] (P99) 。

(二) 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的社会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管理社会能力的提高。

当前, 我国正处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社会发展进程的规律, 这个阶段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的关键时期, 也是危机频发的时期。和谐社会一定是稳定的社会, 而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要消除种种不和谐因素,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公共权力的行使者, 就必须全面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或将危机发生带给人们的损失降至最小。因此, 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和谐社会视阈下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危机频发期。政府危机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客观、理性、科学地审视我国的政府危机管理, 可以发现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与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却是相对滞后的, 一旦危机来袭, 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危机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主要将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 从而忽视了对危机意识的培养, 不能从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关注危机, 防范危机的意识较弱。从我国近年来SARS、“广西南丹矿井透水”等危机事件的处理来看, 在事件刚刚开始出现苗头时, 很多地方政府根本就没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没有意识到这会发展成为一场危机, 贻误了及时扼杀危机于萌芽状态的良好时机。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危机决策意识欠缺, 反应迟钝, 决策方案迟迟未能出台, 导致危机的蔓延、扩散, 使损失加大。就整个社会而言,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等种种原因, 加上长期以来缺乏理性解决危机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环境, 导致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从政府到社会, 从领导到群众, 普遍缺乏危机和危机管理意识。

(二) 危机管理缺乏法律保障

缺乏全局性的危机管理法律支撑是目前我国危机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尽管在某些领域我国已有一些危机管理单方面的法律, 如《戒严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列》, 还有2006年1月8日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政府职能中部分关于处理危机的法律、规章、应急预案, 但毕竟这些只是针对特定领域重大危机的立法, 从整体上看, 我国还缺乏一部对危机共同规律进行总结, 对危机管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性的危机基本法。危机基本法的缺失, 使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的有效发挥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2]。

(三) 缺乏专门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

政府的危机管理机构缺失是政府的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的表现之一。危机的管理需要很多部门的协调, 但是, 在危机的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执行中, 必须由一个专门的机构来承担决策与执行职能。目前来看, 我国政府对危机的管理是在国务院设置相关的临时机构, 如:国防动员委员会、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国家处置劫机事件领导小组以及防洪、火灾指挥部或办公室等。但是, 这些临时机构都只是在危机发生之时才临时设立, 并且大部分临时机构都不单设办事机构, 其日常工作由相关的常设部门承担。由于缺乏专门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 政府对于有效地识别、确认、应对危机就显得被动、仓促且行动缓慢, 并且在整合社会资源、综合协调各政府职能部门方面也力不从心。

(四) 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和资源整合工作不到位

信息公开和资源整合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 资源整合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公开。信息公开, 意味着让更多人知情而免受伤害, 这不仅不会使政府形象受损, 反而能增加政府的凝聚力, 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3]。只有信息公开了, 让全社会都了解危机的发生, 才谈得上调动各种社会资源, 整合到一起, 更大程度地控制危机的危害和恢复正常。但是现阶段, 在突发事件和社会危机发生时, 很多政府决策者生怕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会影响到自己的政绩, 不利于个人仕途的发展, 就选择隐瞒的办法, 采取对上级漏报、瞒报, 对当地媒体进行封锁的对策,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威信, 也不利于调动社会资源为危机管理工作服务。

三、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对策分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的社会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管理社会能力的提高。

(一) 强化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不仅是危机预警的起点, 也是危机管理的起点, 是一种要求组织的管理者以战略眼光来审视危机产生的根源、危害以及预防、控制、消弭危机的思想或观念。危机意识是社会共有的价值观, 无论是作为危机管理者的政府官员, 还是广大社会公民, 都应该培养高度的危机意识。对能够引起公共危机事件的诱因、征兆和隐患, 或者可能导致大面积扩散趋势的个案, 或造成事态失控和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应当具有敏感性, 以避免星星之火而导致燎原之灾的公共危机发生[4]。具体来说, 应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加强政府官员的危机意识。一方面, 各级政府对其工作人员和广大群众进行危机教育, 让他们了解危机的特征、危机爆发的规律和危机巨大的危害性等相关知识, 从而培养其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另一方面, 定期进行一些危机演习, 让政府工作人员和部分群众参与到实际行动过程中去, 真正感受危机的破坏力和处理好危机的重要性, 进一步提高他们危机防范意识和能力[5]。

(二) 制定全局性危机管理法律

目前, 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危机管理法律, 但全局性的法律是非常必要的。因此, 在我国, 很有必要制定一部全局性的危机管理法律, 总结各危机的规律, 为政府决策能力的提升提供制度基础。如制定《紧急状态法》, 从立法的高度规定重大危机下领导权力体系;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紧急状态下, 政府立法权和特别行政权;重大危机信息通告与发布制度;应急预案及启动标准;复合型危机发生之后的危机应对等等, 以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时, 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和一般原则迅速应对, 进而提高危机的快速决策能力。所以, 全局性的危机法律是把危机管理真正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从战略的角度提高政府的危机决策能力的前提。在制定新的有关危机管理的法律的同时, 政府也要积极、及时地审视现有的危机管理政策、法律、法规, 对其效力和适用性进行评估, 对于已经不适合实际局势的危机管理政策、法律、法规, 应当定期、及时地进行修正、更新和改进, 使其符合实际需要。

(三) 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

建立一个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政府危机管理机构, 对于加强政府的危机决策能力, 使政府成功地应对各种危机事件,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建立的政府危机管理机构主要职能应该包括:制定危机管理的战略、政策和规划;进行危机信息管理;进行危机风险的评估;在非危机时期, 负责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工作;在危机发生期间, 负责领导与协调工作;负责危机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政府管理者和社会公众进行危机管理的教育和培训等。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危机管理的职能、职责和责任。要明确不同政府机构在承担某些特定危机管理的职能和职责, 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调的应急管理体制。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 可以考虑以国家安全部为核心建立政府的危机管理机构, 或者是扩大国家安全部的危机管理职能, 使其负责处理包括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各种人为事故和社会动乱和冲突等在内的危机事件。

(四) 畅通危机信息沟通渠道

在应急信息管理方面, 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通常, 一旦出现危机事件, 国外政府随时会通过媒体不断发布最新的情况通报, 通告有关事件的当前情况, 并预告其发展。事实证明, 政府通过媒体向公众披露危险信息, 并不会造成社会性的大恐慌, 反而对稳定遭受巨大冲击的民众心理, 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和公民正常生活, 从而进一步增强民众的危机意识有着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我国应不断强化内部的危机沟通 (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 制度和外部的危机沟通 (政府针对媒体、社会、受害者等的沟通) 制度, 达到及时有效、透明通畅、有针对性、有公信力的沟通效果。做到了信息的自由公开, 才有可能得到社会公众更多的资源支持。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危机管理资源支持系统, 在向公众发布信息后, 尽快发动社会, 寻求社会的物质帮助和知识支持。

参考文献

[1]薛澜, 张强, 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林爽.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 (, 8) .

[3]熊玉文.信息不对称与危机管理中的新闻媒介[J].广西社会科学, 2004 (, 11)

[4]徐家良.美日政府危机管理体制比较及启示[J]中国软科学, 2004 (, 6) .

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究论文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管理模式 文化管理

我国现有近1300所高职院校,其中绝大多数是1999年以后由中专学校升格或新建的。从2004年起,教育部在全国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管理模式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的转变。2006起,教育部、财政部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全国遴选出100 所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使其成为管理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和发展的示范。但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通过近几年的建设,虽然提升了办学条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但在管理上并没有新的突破。因此,在后示范建设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当着力推进管理改革,实现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1 高职院校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目前普遍采用的制度管理模式,虽然比过去的经验管理规范,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学校的发展,存在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显现。

1.1 行政过于干涉学术事务,学术组织难以发挥作用。高职院校基本上没有章程,加上长期存在的行政化,行政组织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控制着学校的各种权力和资源。近几年,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引进和培养了教授,也成立了教授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但学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学术事务实际上仍是行政掌控。由于学术组织处于被支配地位,难以有效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2 过分倚重规章约束,忽视师生员工情感。制度管理强调学校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运转,但这种刚性管理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沟通。制度的内涵没有被认同,或者存在缺陷,师生员工就不会自觉执行,也就只能通过监督、奖惩等手段来强力推行。过分倚重规章制度的约束,尤其是不尊重师生员工提出的修改意见或建议,势必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影响管理效能和学校目标的实现。

1.3 注重目标量化考核,忽视师生成长过程。高职院校行政部门为了管理的方便,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管理往往制定有量化指标的考核标准;对师生员工的业绩评定,也简单地以授课时数、指导论文数、课题及论文的数量和级别、考试成绩等为标准来衡量,并与奖惩和评优挂钩。这种考核评价制度,只关注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业绩,不关心他们的成长过程,甚至带来急功近利盛行等问题,影响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可持续发展。

2 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管理的策略

文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引领,通过凝练和培育共同价值取向、共同精神追求,使组织成员在自觉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管理模式。它与制度管理相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高职院校推行文化管理,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同步协调实施。

2.1 转变管理观念。首先,学校管理者必须更新管理观念。要将“官本位”转变为“管理即服务”,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关心师生员工,积极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学校必须转变管理手段。要将规约人转变为激励人,既重视用物态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又重视人的情感和主观能动作用,实现物质与精神、个体与整体的融合与统一。

2.2 培育核心价值。第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师生员工既是“校园人”又是“社会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会受到社会和网络的影响,所以必须用社会主流意识教育引导师生员工。第二,培育学校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办学宗旨、办学方针、育人理念、文化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的调整、创新和整合,形成体现学校特色的能为师生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使全体师生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凝心聚力推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2.3 建设学校文化。一是要重塑精神文化。可以结合时代发展,对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等进行修订,对校训、校风等赋予新的内涵,使学校核心价值和文化精神更为师生员工乐意接受。二是要完善制度文化。不仅要修改相关制度,更要确保制度的科学合理,彰显“以人为本”。三是要创建良好的环境文化。可把学校的先进理念、先进人物等精神元素,有机熔铸到学校的建筑、景点等实物中,使校园环境起到陶冶情操、催人奋进的作用。四是创新活动文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节、读者节、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形成独特浓郁的文化氛围,不断满足师生员工的精神需求,持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4 汇聚多元合力。一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明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实现方式,使学校党组织、行政组织、学术组织、群团组织、学生组织等在基本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相互认同的文化理念下形成多元联动的整体合力。二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明确行政部门服务基层、服务师生员工的职能定位,通过建立有利于教学科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师生员工成长成才的一系列激励机制,凝聚起师生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产生和谐奋进的强大协同合力。

参考文献:

[1]刘凤云,王书润.文化管理: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0(11下):16.

[2]朱雪梅,叶小明.文化管理:优质高职院校管理方针的新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38.

[3]王铁军.学校文化管理的理性诠释与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22.

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究论文 篇8

关键词:学生观;大学生管理;管理制度;以人为本

目前,理论界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讨论逐渐从“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转移到“如何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上来。作为现代大学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管理制度的构建,其关键点是要在学生管理理念上进行突破。学生观就是学生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管理制度重构的思想基础。

一、“学生观”的内涵分析

从高校学生管理视角来看,“学生观”是指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对大学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的总和。从其内涵构成来看,“学生观”包括以下内容:

(一)师生地位观。在我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中,师生不平等、不民主的思想占据主要地位。在这种师生关系的影响下,学生工作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形成了严格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控制者与服从者、支配者与从属者、主导者与跟从者的不对称且不平等的关系。目前,必须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一种平等的、对话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正受到人们的推崇。学生工作管理者除了完成必要的日常管理工作之外,更多的时候应该充当大学生的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以及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挚友。

(二)学生发展观。传统学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而现代学生发展观则认为除了以上三个因素外,还应该包括实践活动因素和学生的主观努力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是在实践活动中,并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离不开个人主观努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实践活动的效果。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知识,还需要从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和能力。学生的任务不仅仅是读书,更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学会组织能力,学会对集体的责任感”。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过程中来,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其学习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则成为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必要途径。

(三)学生学习观。传统的学生学习观把学生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只需要按照既定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安排进行学习就行。教学重点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而不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如何,参与度如何,有无创新思想,能否自由表达等。现代学生观则认为,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需要特别关注。

(四)学生利益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不仅免除学生的学费,还包分配工作。传统的学生利益观认为,大学生要服从国家建设的需要,不要讲求什么个人利益问题。但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开始缴费上学,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呼吁,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主张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负责任的受益者。

(五)学生评价观。过去,“又红又专”往往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它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专业知识技能关系的一种形象比喻,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也往往采取“思想上一票否决,专业上只看分数”的做法。这样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难以全面、客观地对大学生做出评价;现代学生评价观则综合考虑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身心发展等因素,其目的是为了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评价的尺度也不是统一的,留给大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传统学生观突出“管”,现代学生观突出“服务”;传统学生观侧重从学校出发开展工作,现代学生观侧重从学生需要出发开展学生工作;传统学生观强调统一和服从,现代学生观更注重个性的发挥。总之,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学生观必然、必须要向现代学生观转变。

二、“学生观”视阈下的学生管理制度要求

从学生观(尤其是现代学生观)视阈出发,大学生管理制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学生需要外在的规章制度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但更需要通过自我约束使这些规章制度的要求得以内化。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注重对学生进行规范和约束,尤其是纪律的要求和行为的控制,学生在管理中几乎没有话语权,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管理主要依靠外部力量,即高校管理者和规章制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由发展、自我管理的空间较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其自立、自强、自主的精神也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现代学生观要求学生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推进柔性化管理,积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刚性、统一化和行政色彩比较明显,“追求一个步调、一种风格、一种色彩,不但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个体人的需要及其发展需要的差异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过重的社会导向”下形成的“过强的共性约束”的学生管理制度,使得学生个性被淹没。高校制订学生管理制度的出发点是以学校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中心。现代学生观要求对学生进行柔性化管理。柔性化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依据的是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规律,强调在方法上的非强制性。

(三)优化对话渠道,凸显学生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学生观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的关系,这就要求无论是在学生管理制度的制订还是在执行过程中,都需要制度的制订者和学生开展有效的对话,以增强制度的有效性。在学生管理制度制订过程中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制度制订前的调研中,调研对象要具有广泛代表性;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学生管理者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减少误解,并及时搜集反馈意见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尤其要充分发挥学生代表大会的作用,探素学生与学生管理者之间有效的对话机制,彰显学生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突出服务意识,用心培养学生的认同感。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强调严格规范,学生管理者高高在上。部分高校把学生工作仅仅理解为学生“不出事,不闹事”,强调的是“服从”,因此在学生管理制度中处处都有“不准”、“禁止”等字样,而较少有“可以”、“允许”等字眼。现代学生观则更多地强调通过相关的管理规定来保障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总之,现代学生管理制度强调“为学生服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由“管学生”转变为“服务于学生”,用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心,增强其对学校的认同感。

三、学生观视阈下的大学生管理制度重构

与现代学生观相契合的学生管理制度,其关键在于通过制度的构建把“以生为本”的理念和“服务”的意识落到实处,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学生工作管理者也要以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水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和咨询。现代学生管理制度要凸显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个性差异,彰显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生为本,树立学生权利观。当前,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正在形成,“以生为本”要求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合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完善的发展)为教育及管理之本。以生为本要求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设计中,树立正确的学生权利意识,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利益为出发点,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坚信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

(二)加强法制化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依法治校。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和学生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依法管理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必由之路。国家应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一些涉及学生权益的规定要进一步健全和细化。如2005年9月1号开始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虽然已经明确了高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但对于学生的合法权利受到不当侵害时的救济渠道仍然限制在申诉的范围之内,对怎样寻求有效的司法救济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学校处分裁量权的规范和约束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为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有法可依,可参照《教师法》起草相应的《学生法》,以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推进专业化管理,提高学生管理者素质,增强服务育人意识。现代学生观要求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必须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意识,以服务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工作管理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杂家”或“管家婆”角色,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管理水平。“科学、严格和规范的管理使学生生活紧张而又有序,活跃而又高效;全面、周到和优质的服务为同学们提供尽可能好的学习和生活保障;通过健康、积极的教育引领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四)尊重学生自我选择,加强学生学习辅导,保障学生学习自由。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它要求在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实现学生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进度和选择学习形式的自由。当然,让学生自由选择不等于放任自流,必须同时辅之以适当的引导和建议。目前各个高校虽然在推进学分制,但距离自由学习还有很大距离,同时也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来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辅导,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自由。

(五)实行参与式管理,激发学生参与管理,提高其主体意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要加强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现代学生观要求通过制定合法的程序吸引学生参与,使其自觉地参与到学生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从而提高制度实施的有效性,此外还要对学生具体的参与方式进行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蔡国春. 中美高校学生观和学生事务观之比较[J]. 江苏高教,2011(4):77-79

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究论文 篇9

1 企业管理方式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

探索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方式, 必须要总结企业过去一路走来的管理方式演变历程。结合企业经营者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的着重点、侧重点以及管理核心的不同, 可以将企业管理方式划分为四个阶段:

1.1 生产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管理方式

随着19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的技术革命的推行, 导致技术革命的最终成效由早先的手工业逐步演化为设备生产化的方式, 促使企业生产与经营规模逐渐强化、扩充, 商品生产方式逐步多元化。但是总体来看, 当时背景下的社会化生产依然不能满足社会化趋势发展的诸多需求, 促使企业加快生产规模步伐, 加大商品产量。在这样的趋势下, 企业规模在逐渐扩充的同时, 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规模扩充, 技术含量同样重要, 即技术与规模两手抓, 必须同时做起, 才能满足市场的竞争压力及其需求。因此, 随着这些因素与客观需求的存在, 企业管理者就要提高经济管理水准, 丰富自身企业管理内涵与经验, 并逐步使企业的发展之路走向康庄大道, 让管理模式始终保持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 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稳定状态。由此可见, 当时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 是以生产为主导的管理模式, 用科学、合理化的管理方式来加速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产量提高的重要机制。而当时阶段, 企业管理的核心重在生产管理, 经营形态主要以生产为主体的企业管理。

1.2 以营销为导向的管理经营方式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全面发展, 加之企业管理方式在逐渐转型, 由单一的管理方式逐步转化为与科学理论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行, 这就导致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当企业的经营产品问世后, 有些产品经过一些业务渠道推销出去了, 但是也有些企业也在不断改进销售模式, 但与自身付出不成正比, 销售不出去。尤其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背景下, 当时有许多企业的产品销售不出去, 许多企业纷纷倒闭。在当时情形下, 只有成功转型, 把自身产品拓展出更为广阔的销售渠道, 增加产品卖点, 占据一定市场的, 才将自身产品推销出去。尤其在当时的背景下, 这使大多数企业认识到了产品推销的重要性, 这也就进一步促使了企业内部管理发生了一系列化的重要改革, 不少推销经验理论的总结, 就是在那个阶段应运而生的。

1.3 市场作为导向的经营模式

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阶段, 是战后资本主义性质国家占据主流趋势的经济发展年代, 那时的市场大多以“买方市场”为主体。在当时情形下, 企业如果还是固守经营推销的管理模式, 已经很难适应当时市场条件下的发展需求了, 客观上来说, 企业也很难有转折意义上的经营突破。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约翰·麦克基里特首次提出了一种经营理念, 即现今市场营销专业的雏形, 当时还不过是一个经济经营思想观念, 但是这一经营观念的提出, 却让企业认识到经营管理发展的战略顺序的重要意义, 也就是说, 以市场为重心, 以符合市场条件、需求及其市场趋势发展动向作为企业生存的根本条件, 即在满足市场诸多需求的前提下才能谈及企业的经营收益, 进而盈利与获益, 实现经营管理的经济目标。

1.4 战略导向的管理方式

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起, 全球经济出现了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各个专业领域、学科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以及综合衍生成的新行业的不断涌现, 使企业经营管理加速了变革进程, 经历了空前的挑战与考验, 受到了激烈市场冲击。于是, 在当时背景下, 优胜劣汰的经营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 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 逐步成长, 在稳定成长后, 企业总结出了要想经营发展, 必须要掌握全局的高度, 即把握市场走向动态, 需求意向等的认识高度, 并且这种认识继往开来, 使多数企业明确了自身所需、所应强化的自身优势之所在, 从而加快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过程步伐, 促成战略化经营管理方式。

伴随知识经济年代的到来, 企业经营经济管理方式又会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 添加了时代活跃因素, 即知识、经济、产业技术融为一炉的全新战略资源, 丰富自身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因此, 企业知识经济管理方式被加速提上议事章程。

2 知识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要求

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形态相比, 知识经济有别于以往管理经营模式的最大异同之处, 就是它的盛行、被各界极力推崇为不是直接取决于物资、资源、资金资本以及硬件技术含量与生产规模等, 而是直接取决于当下现代化时代的信息积累以及能动发挥此种信息积累的效用, 即在企业竞争实力积蓄所更加看重的是知识积累再到释放这一过程。换言之, 知识经济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原材料、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 突出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并表明未来社会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事实上, 今天的经济增长, 归根到底是把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 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而创新是其中的中心环节, 离开技术创新就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因此, 企业向知识型管理方向迈进, 是大势所趋, 顺应时代经济发展需求的良好体现。

2.1 管理目标

工业经济时代, 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主要依据扩大生产规模而改进管理模式, 通过增加产品的生产量来获取高额收益。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管理, 应当更要注重提升产量的同时, 强化自身所投项目的产品质量, 以此来满足客户、需求者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同时要做好产品售后的受理服务, 通过质量、服务、信誉来赢得市场业务渠道, 在服务中不断总结创收利润过程中的科学管理方法与经验。

2.2 管理思想

由于知识经济背景下, 企业的管理系统必然要有着对知识的应用管理这一环节, 这一环节要想发挥良好的能动效能, 就要靠劳动力来实现, 而综合型人才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有效载体。因此, 在管理方式的改进与转化阶段, 企业必须要从原本农业经济时代与工业经济年代以“物”为重心的管理思想, 向知识经济时代以“人才”为核心的思想观念迈进, 逐步适应、转型、过渡。一方面, 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不断提升管理意识、加强管理方式的创新与职能的发挥, 能够加速这一进程的有效实现。另一方面, “以人为本”管理观念, 在当前知识经济年代所发挥的能动作用更为强大, 其最终目的, 不但为企业创收了经济效益, 还使得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增收的无形资产, 丰富了企业的文化内涵。

2.3 管理组织

工业经济时代, 企业的组织与资源结构的安排多是以分工合理、精细化管理与传统化管理模式并进结合的形式为主, 但是受时代经济与技术等因素的客观限制, 高端的生产技术与明确的投资决策等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重要的信息资源流动形式必然是采用垂直流动形式, 即“金字塔”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安排, 不仅取得的成效缓慢、缺乏灵活性, 还使得经营生产管理方式与生产作业随着技术、市场需求的增加, 出现脱节、偏离经营目标的现象。因此, 在当今企业组织结构不再受时代生产技术与时代背景限制的情形下, 企业应当建立一种紧凑而富有活力的高效、灵活应变的管理团队, 做好管理部署与安排, 向精干化的组织模式发展。精干化管理发展需注重团队价值建设与团队协作能力, 其中的有利催化剂就是管理组件模式的创新。说到创新, 企业可借鉴“零管理层”的创新构建模式。所谓“零管理层”其实就是中层管理人员可以施行轮班、轮流的岗位编制, 即任何一个下属职工都可以直接担任管理人员, 这样不仅使管理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创新, 还能使任何一个职工都能发挥才华, 彰显自我。当下不少企业都运用了此种管理组织建设模式, 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

2.4 管理策略

当前, 信息已经成为物质、能源之外的又一有利战略资源。并且, 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其产品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信息在经济增长因素的结构中的影响已经日益重要, 在未来有很大潜质会成为取代传统经营生产的重要生产因素。因此, 企业在管理策略中, 除了做好管理系统中资源结构安排的其他对应工作, 还应当重视信息手段的强化, 合理运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信息资源, 以完善的信息资源作为技术支撑, 辅佐企业经营负责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信息依据。

3 结语

总之,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 要重视人力资源, 并且要以时代背景下有利技术作为支撑, 科学的安排经营管理目标, 构建符合现阶段企业经营生产的科学战略。同时, 用知识价值武装自身, 不断更新经济目标, 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内容, 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吕永红, 王成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中国企业管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5 (07) .

[2]倪瑛, 马中.论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迁[J].特区经济, 2005 (05) .

[3]丁锋.知识经济时代的我国企业经济管理[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0 (05) .

[4]于波.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模式初探[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2) .

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究论文 篇10

一、在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中发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的作用

(一) 在自我教育中规范社会行为

社区文明是城市文明的根基, 而城市文明又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社区居委会要把对居民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渗透于居民的自我教育中, 把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养作为提升社区文明的关键, 在辖区内倡导严格遵纪守法、注重文化修养、崇尚文明行为的社会新风尚, 以此提高社区文明程度, 进而实现规范社会行为这一社会管理基本任务。

1、借助“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平台,

以“法律进社区”活动为载体,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制宣传教育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居民区, 加快法律的社会化步伐, 培育守法居民。一方面, 要突出宪法和居委会组织法的学习宣传, 教育居民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和自治意识, 使其明白自己在居民自治中的主人翁地位和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力军角色, 树立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管理的使命感;另一方面, 要广泛宣传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引导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居民公约, 依法履行应尽义务, 以法治文明带动行为文明, 以行为文明规范社会行为。

2、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

根本, 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为核心, 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和谐创建活动为载体,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文化教育活动。文化是文明的核心, 要着力把文化资源变成教育资源, 通过发挥先进文化的熏陶作用, 在辖区内形成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 以此推动居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在培育文明市民的过程中实现规范社会行为这一社会管理任务。

(二) 在自我服务中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关键是解决好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 社区居委会要按照服务居民、方便居民的原则, 健全新型社区服务体系, 创新服务理念, 提升服务水平, 在自我服务中不断解决社会问题。

1、服务对象要从传统的救济对象拓

宽到包括驻社区单位和退休人员在内的全体社区居民, 重点做好对辖区内贫困居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救助和保障工作, 实现服务对象的全接触。

2、服务内容要从单一服务逐步发展

到满足社区居民各种需求的多样化服务, 重点做好社区服务中心和文化、卫生、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并根据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办理好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 实现服务内容的全覆盖。

3、服务方式要从具体事务的直接操

办者向社区组织的运作者和协调者转变, 重点通过运作各类社区组织、推动社区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 发动居民共同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真正赋予居民依法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实现服务方式的全转换。

(三) 在自我管理中化解社会矛盾

现代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对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调节的过程, 也是社会自我服务并且依据法律和道德进行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切实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平台作用, 组织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在自我管理中及时化解相互间的矛盾, 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区和谐, 对于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整合社区治安力量, 提高社会治安

整体防范水平, 是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前提。社区居委会要主动建立与辖区派出所的治安联动机制, 使社区建设与社区警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同步推进, 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2、搞好群防群治, 是实现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的基础。以社区组织为依托,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依靠和发动辖区居民, 及时准确掌握不同群体的思想动态, 做好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的工作, 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确保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 增强社区治安的自防能力。

3、强化对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的管

理和服务, 是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键。一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机制, 着力抓好以出租房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管理, 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中高危人群的管理控制。二要完善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政策。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工作机制, 按照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安置思路, 创造刑释解教人员融入社会的有利条件, 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其在工作、生活、创业中的实际困难, 消除可能导致其重新犯罪的不利因素,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全社会积极参与安置帮教工作的良好氛围, 实现安置帮教工作的无缝衔接;对于吸毒人员要重点抓好戒毒帮教工作, 确保其能够及时实现教育转化, 还要做好对辖区居民的禁毒宣传教育和经常性的禁毒专项斗争, 确保对涉毒违法犯罪能及时发现并有效打击, 防止出现新的吸贩毒人员。

二、在协助基层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中发挥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的作用

(一) 在协助基层政府开展工作中协调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联系的总称, 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社会关系的协调就是利益关系的协调。当前, 我国社会各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 由于不同阶层所处的社会位置和角色不同, 形成了利益关系的分化和矛盾。社区作为党和政府社会管理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承接者, 要切实转变管理和服务理念, 充分发掘社区丰富的社会资源, 建立有助于资源共享的跨界组织管理服务体系, 在政府、企业、社区组织、居民之间建立平等交流、协商互动、互利合作的新型社区关系, 形成科学有效的居民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处理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促进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使社区真正成为政府和社会的连接器、行政管理和自治管理的衔接器、政府管制和社区共治的转换器, 确保党和政府社会管理的工作重心移接到社区, 工作任务落实到社区, 矛盾和问题解决在社区, 努力协调好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使不同利益关系的社会阶层在同一社区和谐共处,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二) 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促进社会公正

促进社会公正, 是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根本。社会管理要搞好, 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其基本要求是社会事业要实现业有所就、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密切党群关系, 维系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因此, 社区居委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辖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居民的服务需求作为第一信号, 把居民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及时把政府的公共服务送到有需求的居民手中, 让群众的困难解决在基层、怨气消除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公正, 这是社区居委会作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前沿阵地和政府社会管理的“保险阀”和“稳压器”的职责所在。

三、在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的监督活动中发挥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作用

(一) 在依法组织开展的监督活动中应对社会风险

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的带头人和代言人, 在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中维护居民切身利益, 防范和化解影响稳定的社会风险, 是实现社会管理预期目标的根本保障。

1、组织居民有序参与涉及切身利益

的公共政策听证活动。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管理状况的好坏, 而政策的科学化则来自于民主化的保障, 组织居民参与公共政策听证活动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的有效形式, 也是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 这既有利于发挥公众需求对政府行政行为的导向作用, 还可以实现对政府行为的制约和监督。因此, 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制定时社区都要组织居民参与听证, 协助政策制定者把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环境影响、矛盾纠纷及各类不稳定因素予以充分考虑, 确保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提高政策的执行力, 防范因公共政策制定失误而侵犯居民利益所产生的社会风险。

2、组织居民对城市基层政府及其工

作人员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是及时纠正不法行为, 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 也是扩大基层民主、推动群众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基层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实现者、维护者和发展者, 每个工作人员都是政府形象的代表, 其作风的好坏、依法行政能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社区居委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 要组织居民定期对基层政府和其派出机关的信息公开情况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履行职责、服务水平、工作能力、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民主评议。通过评议, 既能帮助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又能充分听取居民对于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居民和政府之间搭建起了畅通民意、汇集民智、化解民怨、凝聚民心的平台, 使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更加直接有效, 使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以充分行使。这对于促进干部执政为民意识进一步增强, 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实, 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 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意义重大。

3、对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市

政服务单位在社区的服务活动进行监督。通过监督引导相关单位将工作重心由严格管理向热情服务转变, 切实解决居民困难, 努力维护居民利益, 以优质服务来保障社区居民工作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 从而有效防止因服务不到位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所带来的社会风险。

(二) 在对社区内物业服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中促进社会稳定

实行物业管理是住宅商品化的客观需要, 作为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的业主委员会也随之诞生。物业公司的兴起与发展在给社区管理注入新的力量的同时, 也使社区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把指导和监督辖区内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 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列为居委会的职责之一。社区居委会要把辖区内物业公司的治安服务、环境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纳入社区服务体系之中, 推动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物业公司的物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有效衔接。要把为居民排忧解困、维护居民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对物业公司服务质量的指导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物业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要充分发挥居委会的协调作用, 及时与物业公司进行沟通, 指导物业公司转变经营理念, 增强服务意识, 以良好的服务赢得业主的信任支持, 防止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维护社区稳定。

摘要: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 在社会管理工作格局中地位日益显现、作用日益重要。社区居委会在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在协助基层政府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在组织开展的相关监督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这都是其在社会管理视阈下作用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区居委会,作用,定位

参考文献

[1]、李立国.加强基层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J].求是, 2011 (3) .

[2]、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 2010-12-20.

[3]、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J].中国民政, 2010 (12) .

[4]、李立国.认真贯彻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精神[N].人民日报, 2010-11-30.

上一篇:爱国主义教师演讲稿下一篇:会计核算工作职责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