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汇报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实用人才汇报(精选8篇)

农村实用人才汇报 篇1

----111111

111111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总人口3.7万,其中农业人口3.65万,农村劳动力1.3万人。近几年来,在各级的关心、支持下,我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镇战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全方位深层次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累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500人。其中种养人才400人、占80%;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30人、占6%;农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人才30人,占6%;农村创业人才20人,占4%;农村能工巧匠20人,占4%。

一、我镇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

一是加强服务管理。镇党委、政府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与其他人才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健全镇、村两级管理网络,形成镇党委、政府牵头,镇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村两委具体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同时,建立了镇、村两级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机制,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等制度,不断加强与实用人才的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使管理工作迈上制度化轨道。

二是加大选育力度。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的不同类型,研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选拔标准,建立农村实用人才选拔机制,同时通过政策吸引、事业凝聚、亲情感召等多种方式,鼓励农村外出人才回 1

乡创业。在产业链上选育实用人才,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基地+种养大户+农户”的产业发展链条,在产业链上成立专业协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的主体作用,培养一批种、养、加、销能力俱全的复合型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真正为每村培养一名大学生,为农村培养储备一批实用人才作为后备干部,改善村级干部结构。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制定出详细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规划,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经常性地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巡回辅导;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传授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传递致富信息;组织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到典型村参观学习考察,启迪思维,开阔视野;通过结对帮扶、以师带徒等方式进行传、帮、带,把实用人才的知识、技术、经验传授给周围群众,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四是健全激励机制。对那些年纪轻、素质较高、业绩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优先列为党员发展对象、优先选配为村“两委”班子成员、优先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业协会负责人,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提高村级班子带富的能力,为农村实用型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同时把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工作作为人才选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定期表彰制度,特别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群众共同致富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表彰奖励;逐步把实用人才纳入全镇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使昔日“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并对

取得技术职称和高技能等级的实用人才优先提供培训机会。

截止目前,该镇共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余人,涌现出了***、***、***等一批现代农业建设领军人物,他们已日益成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与引导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镇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

(一)通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速了我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

一是农业实用技术得到了掌握。二是先进设施开始应用。三是高产优质品种得到广泛利用,高效种养模式得到普及推广。近几年来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镇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展开工作,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性难题。

(二)通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增强了我镇农民依靠科教兴农的责任意识

通过培训,广大农民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切身感受,增强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与责任意识。

(三)通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了我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发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吸引一大批农村能人、专业大户加入,共同规避风险,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如%%%%等通过参加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项目科技培训,带头成立了¥¥核桃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立了全镇第一家农民田间学校,引领大家参加培训、参与

市场,走共同富裕之路。

(四)通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动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庄村书记***通过参加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项目科技培训,组织村民开展技术培训,发展核桃业,目前该村核桃面积已达1000多亩,结果树亩均效益5000元,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三、我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总量不足。我镇农村现有实用人才%%%人,仅占农业总人口***万人的%%%,占农村劳动力1.3万人的28%,比例极不协调。从总体情况看,农业种养人才占总数的80%、而农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人才占6%。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人才6%,而农村能工巧匠和农村创业人才严重不足,分别只占人才总数的4%。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军人才的数量少,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二)培养机制尚需优化

现有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政策在科学性、优惠性、务实性、灵活性和配套性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对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缺少相应优惠政策,用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农民培训中,受人员技术水平、培训资金等因素的影响,组织的面还不够宽,培训的针对性还不强,培训手段还不够先进。

(三)管理服务有待加强

在制定人才保障制度、营造人才生存环境上措施还不到位。现行的农村人才使用制度、人才奖励制度、人才保障制度总体上缺乏系统性和激励性,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了人力资本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培训档案,追踪了解训后情况,注重人才素质的再提高问题。目前不少农村人才经过初次培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致富技能,但仍然不够精深和熟练,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有些农民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之后,要扩大再生产,扩大经营规模,迫切需要我们在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全面充实他们的市场营销知识,法律知识,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今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重点

一是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激活存量,扩大总量,完善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完善教育培训网络,着力培养一大批高学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

二是以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结构日趋合理,素质不断增强;实用人才的培养、服务、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健全,配套措施更加完善,基本建立与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培养体系。

农村实用人才汇报 篇2

一、强化领导, 与时俱进

各级各部门要健全工作机构, 完善工作职责, 确保农村人才工作有人过问、有人抓落实。要将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之中, 将实用人才培养列入乡镇村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统筹规划, 同步推进。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 强化跟踪管理与服务, 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农村实用人才资源。

二、多措并举, 全面推进

可以充分利用辖区教育培训资源,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 实行多层次、全覆盖、大规模的技能培训。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 邀请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对本地现有人才进行重点培训, 选派有基础的实用技能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或农业经济发达地区实施培训学习。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 建立“一对一、传帮带”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激励机制, 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向农村流动。鼓励涉农企业加大本地“土专家”、“田秀才”培养力度, 尽快催生一批新生农村实用人才。

三、创新机制, 完善政策

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做法;新思路

一、引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了“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近年来,天台县遵照《台州市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结合区域特点,积极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途径,不断创新实用人才开发培养模式,注重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生产能手、经营能手、能工巧匠和农民技术人员“四大类”实用人才的培养,并全面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评价确认工作,推行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要素构成的科学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对广大农民中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淡化学历、年龄、资历、行业等因素,不拘一格加以评定。天台现有农村实用才2872名,其中11名获评“台州市第一届农技标兵”称号,农村实用人才带动农户发展农业产业,为该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农村实用人才参与确立优化产业发展新思路,为现代农业发展出谋划策

近年来,该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带头人座谈会、农业品牌建设恳谈会、农业产业发展研讨会,为该县石梁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农业品牌整合,为拟订土地流转、农用地和壮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地方政策献计献策,为县委县府确立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作好参谋。目前,该县已出台政策引导石梁山区农户由种植高污染的高山蘑菇产业转向无污染高效益的高山花卉等产业,出台畜牧用地视同农用地等系列扶农政策,全县农业品牌整合工作不断推进。

三、农村实用人才成长为新一代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受经济危机影响和农业扶持政策激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农业创业中来,并充分发挥其善于较快掌握种养殖知识和市场信息的优势,引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女大学生杨娇阳放弃原本在宁波企业的会计工作,返乡承包1000多亩耕地种粮,成为该县首个面积超千亩的种粮大户。她带领100多名合作社成员组建田禾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利用粮食预购定金等资金来源购置大型拖拉机、育秧流水线、插秧机、收割机、机动喷雾机和粮食烘干机等农业机械,开展全程机械化粮食生产。在她的影响下,该县掀起了流转土地种粮的热潮,单是该合作社所在乡镇便新增3个耕地承包面积50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大学生翁海洋和他的2个合伙人以前从未接触过农业,在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感召下,激起了养鸡的热情,3人共同出资成立天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开发公司,在桐柏岭头村承包100多亩山地,办起高山放养鸡场,经过3年努力,公司开始得到日渐丰厚的回报,下一步翁海洋准备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其养殖经验,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带领广大农户增收。

四、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基层农技推广重要力量,为现代农业发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县乡村户四级农技快餐厅是天台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方便快捷的技术和信息咨询的服务场所,也是各级农技人员施展技术专长的用武之地。农村实用人才作为村、户一级的服务主体,积极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并全面开展面向社会的农业科技咨询、技术承包、技术培训等有偿或无偿服务,有力地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浙江和盈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产、供、销”一体化的畜牧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其中研究生2名、本科生8名、3年以上养殖经验的技术人员若干)及成熟的管理模式,有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营销体系,建有精密的禽病监控实验室和饲料质量分析实验室,能够确保各个饲养环节在公司的掌控下严谨地运转。目前,该公司发展养殖户110户,存栏鸡50万只,月上市量25万只左右,月销售收入500万元,户年均可增收3万元以上。公司计划到2011年发展农户600户,年投放鸡苗1200万羽,为当地农户年增加2000多万元收入。农夫生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庞茂希是台州市第一届农技标兵,2008年,他带领合作社社员及周边养猪户100多户,实施天台农夫生猪合作社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彻底改变了当地生猪养殖规模小、规划不合理、污水乱排放、销路不稳定、养殖效益不高的状况,大大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户饲养积极性,目前该群体年可出栏生猪3000多头,产值达到300万元。南山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汤汪洋同是台州市第一届农技标兵,他带领南山敏辽村村民组建全县最早的杨梅专业合作社,实施杨梅标准化生产技术,兴建耗费8万元、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的水果交易市场,筹建投资额110万元的通村公路发展杨梅产业。在他的努力下,该地东魁杨梅荣获“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称号,该合作社获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该行政村被评为“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强村”,全村仅杨梅一项年产值就达到300多万,许多杨梅种植大户年收入在5万以上,最少的农户年收入也有上万元,真正成为南屏乡远近闻名的“首富村”。

五、天台主要从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三方面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创新建设

第一,政策支持。出台《天台县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若干意见》、《关于切实做好设施农用地管理服务的通知》和农业发展奖励政策,帮助农村实用人才解决生产经营场地落实难等问题,对于农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达标升级、新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出县外发展特产店的经营户给予资金扶助。实施低收入农户创业贷款贴息政策,对低收入农户、农民大学生、直接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各类帮扶组织,因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来料加工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农产品返销等项目贷款实行利息贴补优惠政策。低收入农户、农民大学生创业增收贷款,县财政按基准利率90%给予贴息,其他符合条件的贷款对象按基准利率的80%给予贴息,资金额度1万元-20万元,期限一年。落实财政贴息的订单储备粮食预购定金政策,2009年,全县发放预购定金50多万元,确保种粮大户有足够生产运转资金。

第二,资金支持。天台多渠道给予农业创业者启动资金支持,帮助农村创业者解决燃眉之急,鼓励创业者开展自主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部门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新渠道,该县工商部门首开全省先河,帮助浙江和盈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把11名股东因货币借贷形成的1074万元公司债权转变为公司股权,有效帮助农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从而降低企业负债率,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上小额贷款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县农村合作银行为鼓励天台和盈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壮大发展,支持该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领农户养殖致富,帮助农户解决因征地、土地整理、搭鸡棚等所需的启动资金缺少问题,2009年该合作银行对78户农户提供每户3万-5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累计发放贷款328万元。县团委领头建立“天台青年创业创新基金”,2008年团县委和县青年创业者协会联合发起成立总额为1550万元的创业基金,每年以不低于2%的增值(约50万元)作为无息贷款用于扶持青年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村级成立创业扶持基金,平桥镇后村通过会员捐赠和无息借款等方式建立总额为200多万元的创业扶持基金,该基金会可向有创业愿望、有一定技术、有好的创业项目并且信用度良好的村民,提供最长期限为5年的免息启动资金。

第三,技术支持。全县农业系统自2006年开始开展以“倾注三农360°”为载体的农技服务活动,全面开展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并落实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制度帮助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农业创业。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综合素质。近年来,该县在浙江树人大学举办“茶叶营销高级研修班”,在上海与天台驻沪办合作举办“天台籍在沪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在浙江大学举办“集体经济薄弱村村干部高级研修班”,在浙江林学院举办“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和“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专题研修班”,在浙江树人大学举办“来料加工经纪业务高级研修班”,全力提高了该县380多名来料加工经纪人的经纪业务拓展能力,提高了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双带”能力。

六、措施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与不足,该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工作开展不平衡、政策不完善,存在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另外还有实用人才管理服务手段滞后、开发培养单一、作用发挥局限性较大等问题。因此,今后天台将立足实际、立足本地,大力开发本地人才资源,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并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素质能力,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的政策措施,努力解决人才需求总量不足的问题,努力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

第一,优化农村实用人才服务平台。深入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强化县级专业公共服务机构队伍建设的同时,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乡镇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综合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强化县乡村三级农技人员知识培训,保障农村创业人员得到更便捷的技术和信息服务支持。实施农村信息化大联动工程,整合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农民信箱、天台农业在线、天台气象网等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建立起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殖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各方平台信息同步更新、多方使用,提供统一的农业市场供求、农业技术咨询、农业监测预警、特色生态农业服务等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平台无所不在,信息人人享受”的信息服务局面,并大大提高该县农业外向度和开放水平,为该县农村实用人才创造更加宽阔的创业平台。

第二,优化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平台。深入开展“粮食功能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园区内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建设,大力推行循环、高效、生态、安全、清洁生产模式,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规程,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引导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实用人才到“两园”创业致富,并通过大项目支持和省市县专家直接性的技术指导,大幅快速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水平。创新建设农产品销售展示中心,努力探索政府职能服务与企业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农产品营销与旅游产业有机衔接的模式,努力把优质农特产销售展示中心建设成为全县近4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的“专卖店”,成为天台名优特农产品的“天天农博会”,有效解决农业创业人员缺少农产品营销平台和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第三,优化职业农民成长环境。积极创造良好生活和工作环境,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工作,特别支持大学生毕业生、打工返乡农民投资农业进行创业,着力培养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使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农业创业时能详细了解政府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了解当前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以便选择自身最适宜的产业进行创业;进行技术服务与培训,全力跟进科技增收能力、实用技术、市场经营能力等方面的服务与培训,解决创业者经验欠缺、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黄祥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09(6).

2、陈文权,李颖,周静.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区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探析[C].中国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对策研究,2007.

农村实用人才调查报告 篇4

——关于石宝山村农村人才的调查报告

前言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在农村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起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劳动者。结合本人所住的枝江市姚家港镇石宝山村,近期对本村的走访调查,对本村实用人才总体规模、层次、结构和分布情况有了一些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村农村实用人才整体概况分析

据调查,全村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1人,占全村农村总人口的6%,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农业科技型、技能劳动型、文体艺术类和其它类10个方面。从区域分布,人才类别、内部结构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较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涌现,且逐年呈上升趋势。由单一的种植业、养殖业向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经营、农村专业合作带头人等行业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了较大贡献。

(二)各行业农村实用人才层出不穷,涵盖方方面面。调查结果显示:全村农村实用人才21人中,生产能手有5人,其中种植能手有4人,养殖能手有4人;经营能手3人,其中企业经营人才1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头人1人;能工巧匠有3人。种植业、养殖业、企业经营人才比重较大,能工巧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少,科技型人才缺乏。

(三)农村实用人才年龄结构趋于中年化。在年龄结构上,全村30-40岁9人,占全村实用人才的42.9%;41-50岁的10人,占48.1%;51岁以上的占2人,占9%。

(四)农村实用人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文化程度上,初中以下的14人,占全村实用人才的66.7%;高中(中专)的3人,占15.7%;大专以上的4人,占17.6%,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约占七成,比重大。

2011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总结 篇5

XXX镇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制定并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我们坚持德才兼备的方针,坚持面向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统筹考虑各类优秀人才培训,本着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长远,既注意面上培养,又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开发、使用力度。下面,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2011年,在区委组织部和区农委的指导下,我镇继续挖掘农村优秀人才资源,经过推荐考评确定了42名农村实用人才协议培养对象,根据培养对象从事的不同行业,有针对性的制定帮培计划。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实用人才级评定工作,共申报初级20名,中级3名。

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了XXX镇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组织部长担任,副组长分别由主管副镇长和农业科科长担任,成员包括蔬菜服务中心、林果服务中心等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骨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农业科,具体负责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方案的制定、完善和组织实施等日常工作。组织机构的完善为我镇农村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明确了职责分工,镇组织部负责安排 1 对镇、村干部队伍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农业科负责安排农村技术人员的培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

(二)强化培训,增强素质

1、积极聘请专家,充实师资力量。在落实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和培养工作中, 我镇聘请了XXX区种植服务中心、XXX兽医卫生防检站、XXX农科所等单位的专家,为实用人才传授蔬菜管理、高产技术、病毒防控技术;免疫基本知识、免疫程序,防疫措施,传染病的诊断和处理;小麦肥水管理技术和后期管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品种介绍等方面专业技术。

2、不断实践探索,丰富培训内容。在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过程中,我们将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与各类农业政策有机的结合起来,尤其是加强与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结合,将提高培养对象的相关技术水平放在第一位,搭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平台和实践平台。在实践中,采取现场指导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把学员都聚集到一起,由专家统一授课,大家一起进行经验交流,遇到问题随时联系上级专业部门进行指导,这种做法解决了养殖户的许多实际问题。农科所的专家从整理土地、施肥、浇水、品种选择、薯秧的栽培到田间地头都进行现场指导,使学员基本掌握了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每亩增收约在15%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的种植质量。

3、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经过近一年的帮带,学员们 2 基本上都掌握了所种所养品种的基本知识和一些技术性问题,还与专家结成了友好的关系。有的专家经常到结对学员进行帮助,还带去最新的科学养殖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的增产增收,提高了养殖的成活率,减少了成本开支,增加了经济效益。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根据培养对象自身需求及我镇农村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参观培训活动,在技能和思想上进一步“武装”我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及带头作用。特别是那些经过帮带致富的学员,要以他们为亮点,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学员都能参与其中, 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大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围绕我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稳定壮大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在镇、村两级共同努力下,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生产、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新格局。

农村实用人才先进事迹材料 篇6

秦安县王尹乡政府

尹继存、男、汉族,中共党员,原秦安县西川中学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于1997年退休后,他主动回到村里来。一心扑在果树的栽培上,为全乡人民谋福利,为带动全乡人民致富呕尽心血。几年来,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执着与追求,诠释着对党和农村事业的忠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用慧眼和丹心,把科学技术带给农民,使绿色的田野收获着不尽的希望和硕果,他用科学文明新风,剔除愚昧迷信,帮助广大群众走向了致富奔康之路。紧紧围绕农村科技作文章,提出了“立足本乡,服务农民”的总体工作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健全网络强基础,抓好基地育亮点,突出重点抓科技,创建示范树形象”的工作措施和办法,根据这一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该同志主要做好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注重“充电”,坚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有关法律法规及农业科技知识。

2006年报名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新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班的学习,并获农技师。每年精读农业科技书籍及其它类型的书刊上百本。掌握了大量的农业种植技术,尤其对果树栽培技术有独道的研究。还多次到山东烟台等地学习果树管理经验。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了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尹继存同 1

志明白了“没有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万万行不通”的道理。

二、率先示范,积累经验带民致富。

于2008年春率先投资自建了60亩地的果树栽培示范园,动员本村50多户建果园,至目前,本村已发展果园1000多亩,成为全县有名的果树栽培专业村,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三、强化服务,倾心为民。

在尹继存同志的发动下,于2004年8月在尹川村成立了果业协会,发展会员39人,并被农户选举为会长,他主动为群众提供技术、信息、起动资金、果品销售等各项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授课与现场演示、观看录象与印发技术资料、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与培养业务骨干相结合的办法,2009年以来先后组织群众开展各项技术培训达48场次,受训人数达800余人次;开展科普讲座23场次,听讲人数达1000余人次;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1万余份;每年的全国科技周、科普日、科技之春、科普大集、科技下乡活动,他都能组织群众参加,且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他还组织村民到自己的果园参观学习20余次,请专家到村为群众现场授课30余次,会员之间相互观摩25次。目前,全村群众基本都掌握了果树的栽培、修剪、农药的合理使用、病虫害防治常识,每人都至少掌握了3-5项实用技术。争取小额农户贷款前后共计30多万元,栽种优质果树89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20%,亩均预计效益1.5万元。为解决技

术难题,他个人出钱为协会购买了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光盘,在全村巡回播放。同时,从天水市果树研究所聘请研究员为常年技术顾问;到县城请来了果树修剪专家,无偿为果农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向群众传授果树修剪技术,协助支部统一规划果树栽培区,为苹果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乐于奉献,赢得村民交口赞。

浅析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与利用 篇7

1 农村实用人才的定义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为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做贡献, 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它作为一种智力资本, 不仅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优秀榜样, 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人才队伍的生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要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主导作用, 通过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致富能力、科技创新能力, 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 国外研究与实践现状

上世纪美国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方面除了对农民实用技能的开发和提高外, 还注重培养农民的持续发展能力, 既通过教学手段加强青年人才的培训, 也通过现代公司决策理论加强培训农场主;荷兰建立了教育、科研和推广三结合的模式, 为农业经济领域不断输送知识和人才, 制定了从预备农业教育到成人农业教育的教育体系, 从小学就开设了农业课程, 确保农村实用人才相对充足并支持农村可持续发展;日本着重以农业教育为主的综合开发模式将技能型农民提升为各层次的农业专家, 且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经营指导、购销信贷等体系;德国则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正规职业教育制定, 并在巴伐利亚州进行试点, 成功推广出以通过村庄改革、土地整理等方式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 明显减弱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涌入;法国着重建立了科学完备的培养初、中、高三级农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 建立起农研所和农学会组织;韩国则在上世纪60年代掀起风靡的4H教育, 即头脑聪明 (Head) 、心理健康 (Heart) 、身体健康 (Health) 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Hand) , 并在对农业后备劳动者进行培养扶持的基础上开展更高层次的农民教育, 重点扶持和培养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产业化经营、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农业大户。

3 国内研究与实践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营已趋于规模化、组织化, 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更注重效果, 品牌意识增强, 农民的生活已从限于满足温饱转向对其他 (例如思想观念、教育、文化、医疗、就业、保障、法制、政治) 方面的思考。从1990年开始, 农业部在全国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制度试点, 1994年开始在全国全面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绿色证书工程提高了农村骨干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 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加快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 农业部与财政部、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了数目可观的农民, 培训出丰富的农民技术骨干, 使其提高了科学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水平, 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 促进农民增收。2007年12月, 国科发农字[2007]793号文件, 即“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关于加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的出台, 对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指导作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 我国采取的“扩内需、调结构、抓改革、重民生”为基本特征的一系列举措下,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 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强化, 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落实, 也使得各层次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涌现。

然而, 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与利用现状仍不容乐观。2007年2月22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二次全国农民普查结果指出:直至2006年末,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00万人, 其中男性26989万人, 占总资源量的50.8%, 女性26111万人, 占总资源量的49.2%;若按年龄阶层划分, 20岁以下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为6947万人, 占13.1%, 21~30岁劳动力9184万人, 占17.3%, 31~40岁劳动力12679万人, 占23.9%, 41~50岁劳动力11021万人, 占20.7%, 51岁及以上劳动力13269万人, 占25%;若按受教育程度划分, 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为3593万人, 占6.8, 小学文化17341万人, 占32.7%, 初中文化26303万人, 占49.5%, 高中文化5215万人, 占9.8%, 大专及以上学历648万人, 仅占1.2%, 各级各类农业院校培养的直接从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61万人, 乡镇企业中具有初级职称和中专学历以上人员约328万人,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农业技术人员按高、中、初三级划分分别占5.8%、22.2%和72%;若按农村劳动力资源从事产业划分, 得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人力资源总量的78.8%, 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15.6%, 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仅占13.6%;据相关部门统计, 我国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全国农业从业总人口数的0.6%, 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 71.3%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 87.6%的村庄在3km范围内有小学, 69.4%的村庄在5km范围内有中学, 仅有13.4%的村庄有图书室和文化站。直至2008年末, 我国仍有一半以上的行政村没有设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农村劳动者的年培训率仅有20%左右, 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0.5%, 远低于1.5%的世界平均水平。此外, 相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 参加普查的农民劳动力资源中只有71%的村民参加了村委会的选举, 63.45%的村民参加了村民代表的选举, 表示幸福感强以及比较幸福的村民比例合计为53.5%, 明确表示不幸福的村民比例高达46%。

由此可见, 如今我国农村实用人才仍旧短缺, 人才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流失状况仍不容乐观, 人才分布不均衡, 组合结构不尽合理, 不足以全面发挥人才效力。再加上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使用与管理制度不健全, 政策落实缺乏力度及投入不足, 农民收入增速缓慢, 农村市场回升乏力, 结合效应难以发挥, 资源配置活动准则与农业的基础产业特征之间的矛盾客观上造成农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困难。这些都使得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仍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4 策略与建议

农村实用人才重在开发和利用, 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 需要从宏观指导、教育培训和选拔评价三个体系综合运行, 大力培育具有现代精神文明和科技文化知识的新一代农村实用人才。

4.1 宏观指导体系, 这是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 政府应在综合考察农村实用人才现状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抓紧制定农村人才开发总体规划。此规划不仅要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 还要符合产业结构的特征, 突出地方特色。其次, 政府要进一步改革财政投入制度, 按照“存量适度调整, 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 不断增加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投入, 不仅要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 还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使得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地筹集资金成为可能, 并且致力于建立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开发。再次, 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盘活人才开发资金, 完善县域内各金融机构运行与治理机制, 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 把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 落实有关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投融资优惠政策, 从融资、贷款、投放等方面扶持农民开办各种农民教育与培训机构和经营业务。最后, 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化发展一体化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重新审定农村经营管理系统的工作职能、机构设置和手段保障问题,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加大对农村人才创业兴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改革, 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与成长发展环境。

4.2 教育培训体系, 这是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核心和重点

如今, 我国农村仍大量存在“三多一少”状况, 即年老体弱的多, 妇女、儿童多, 文化水平低的多, 有经营头脑的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少, 使得我国整个农村实用人才库呈现“空心化、兼业化、老龄化”的状态。如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转化为农村人才开发的资源优势, 如何把空降专家指导农民的“输血”政策转化为农民力争成为专家和骨干的“造血”运动, 这就需要完善现有农村教育培训体系, 逐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首先, 将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前者力求为农村培养新一代农村后备知识人才。要求在农村普及义务教育, 所有适龄儿童或未接受过初等教育的妇女、老人有权力、有能力接受新知识, 推进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与薪金水平的提高, 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在农村新生力量的智力政策。后者力求将农村实用劳动力转化为实用知识型人才。成人教育旨在对农村实际劳动力的一种中高等教育, 是对其头脑知识的再次灌溉与活化, 令其掌握国家和世界的政策改革变化, 洞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新态势,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形成有头脑、有远见、有涵养的劳动力群体。

其次, 将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分别力求为农村培养技能型人才和专家型技术骨干。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办学形式, 建立职业培训项目中心与试验基地。由于我国目前农业经营工作推进缺乏项目, 所以要多开展科研课题培训, 让“土专家”承担科技项目, 进行农业技术咨询与展览活动, 实现科技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多多进行技术示范、技术比武、产品竞赛与科技推广项目的招标, 多多带领广大农村人才走访考察、交流经验, 创建一种“市场配置、科技引导、项目对接、利益共享”的新教育培训机制。

4.3 选拔评价体系, 这是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关键和保障

首先, 完善人事制度, 在公平、公正、公开、优化的监督平台上, 严格制定执行人员选拔、职称评审制度, 将教育培训与技能鉴定有效结合, 不以个人的基础、年龄和文化背景作为限制条件, 增加如举荐、自荐、技能表演与比赛等形式进行人才考核选拔, 旨在建立起以市级人才市场为先导, 县级农村人才资源为主体, 乡镇农村实用人才为依托, 辐射整个农村和国家的实用人才信息网络体系。

其次, 变招商引资为招才引智, 各方联动, 采取各种方法在农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打破各种政策性限制, 为农村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构建交流中介平台, 发挥农村人才连锁反应, 同时构筑引进回流平台, 发挥农村人才集聚效应。要积极开展营农指导、购销服务、信贷服务跟踪体系, 完善公共利用事业, 改进家教、文体、健康等生活指导事业, 真正从外来专家驻村的“输血”转化为内生农村各项实用人才的“造血”运动, 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源源不断丰富我国经济建设的智力资本。

最后, 注重人才结构的调整, 这是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有力杠杆。新时期, 我国农村经营结构在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指导下, 从资源农业转向现代农业, 始终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进行综合开发、综合治理。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体系应引导农村劳动力把自己的才智和科技活动纳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轨道上, 是农业依托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推进农民素质工程, 培养创业型等新兴农民人才, 形成从事种养加、农工贸、产供销、医教文的多元化综合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体制。

5 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提高农业的效益, 增加农民的收入, 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政方针的落实, 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全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全球范围对农村人才开发的重视、国家对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大力支持, 解决新农村问题的迫切需要, 为中国现阶段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 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也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和市场环境不成熟等问题的严重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摘要:农村实用人才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也是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机遇、开辟新天地的智力保障。目前在我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成为制约农村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瓶颈。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与利用, 应注重加强宏观指导、教育培训和选拔评价三个体系, 大力培育具有现代精神文明和科技文化知识的新一代农村实用人才。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开发

参考文献

[1]王川,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 2004 (2) :67-69.

[2]刘追, 农村人才开发的主要途径[J].人才开发, 2006 (9) :31-32.

[3]孙江涛, 农村创新人才形成与作用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4]张雁利、于夫、高嗣文, 黑龙江, 一个农村人才开发的样本[J].团结, 2008 (4) :30-32.

[5]韩华, 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问题的思考[J].学习论坛, 2008 (1) .

[6]张涛,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实施农村人才培养计划[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6) :111-112.

农村实用人才汇报 篇8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2-0094-03

十七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山西作为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建设情况,不仅关乎农业产业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关乎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村实用人才,依靠科技进步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困绕,已成为推动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山两省农村改革的关键。

1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1.1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今后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山西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收人与全国平均收入的比较中可以看出,2007年1~3季度山西省农村居民每人来自农业、林业、牧业的收入分别是495.5元、10.7元、252.8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9%、25.7%、45.4%;2006年粮食产量只占全国的2%,畜产品仅占全国的1.6%;粮食单产只有200多千克,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3;农产品转化率只有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这些差距的形成是山西省农业生产条件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不高所致,农民未能从土地上获得预期的效果,是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表现。因此,山西发展现代农业迫在眉睫。

发展现代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利推进,与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密切相关。当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中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他们优先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在安置农业劳动力就业、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因此,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发展山西省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

1.2提高农民素质。壮大农村人才队伍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统计显示,山西省每万名乡村人口中有农村实用人才84.3人,每万名乡村劳动力资源中有农村实用人才173人。人才密度低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周边兄弟省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托高科技含量、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客观需要一大批文化素质高、技术本领大、适应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然而据调查,山西省目前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有技术特长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73%,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0.15%,低于国家2.7%的水平。近年来,虽然农村技术人员队伍增长很快,但与我省农村总人口相比,数量极为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据专家们测定。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目前山西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省2300万农业人口中的1100万农村劳动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3%,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拥有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人才队伍,才能加速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加速少数落后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才能加快广大农村走上可持续地发展之路。

1.3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近年来,山西省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差距仍在持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0年起,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已连续6年低于城镇居民;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4342.6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972.6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0比1;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8913.9元,农民为2890.6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08比1,城乡差距再一次进入一个持续扩大期。由此可见,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首要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传统农民的收入。只有通过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村经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为农民收入保持持续、较快速度增长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加快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对策思考

2.1强化认识,加强领导

2.1.1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思想认识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关键需要解决认识问题,增强广大农民的人才意识。首先,各级政府应大力宣传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运用村镇宣传栏、标语、广播、电视和各级农村信息网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最终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可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可以实现先进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视,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其次,应组织广大基层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使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农村实用人力是带领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是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最终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力度。

2.1.2完善领导体系。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完善领导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狠抓落实。各县、区要真正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组织、人事、计划、劳动、农业、财政、科技、畜牧、林业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职责,建立各部门的工作细则和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职责,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从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局出发,群策群力,共同为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供各项组织制度保障。

2.2优化政策、健全制度

2.2.1健全激励机制,优化政策环境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关键。首先,应将基层组织建设与人才建设相结合。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培养技术素质较高的中青年农村实用型人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技术含量高、适合本地特色的项目。可通过发放配套贷款,解决他们的资金困忧。最后,要制定政策,给予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一定的荣誉和待遇。要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2.2.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落实

再好的政策,关键还要看落实。首先,应制定工作计划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都要结合山西省“三大优势”、“四大主导产业”和“十大优势农产品”的建设规划,继续围绕省内“十一五”期间农村开展的各项国家、省支农项目,实施“项目带动人才”的创新工程;继续围绕农村科技示范户,实施“科技示范户”人才培训创新工程,给予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和精神奖励;继续实施调动农村妇女积极性的“巾帼实用人才”创新工程。创建妇女技能培训基地。其次,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度。对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列入组织人事部门、相关涉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并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标准,对各地工作成效进行比较。最后,建立严格奖惩制度。对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不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要进行批评。鼓励和吸引相关职能部门、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等投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去。

2.3深化改革、加大投入

2.3.1建立专项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支持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资金是保障。各级政府应设立农村人才开发和农民培训资金,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工作经费。省级财政应先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以后县乡政府每年应按一定比例提取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资金,省财政应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办法,逐年增加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经费。同时,省内重点农业项目工程及地、县安排的农业发展项目,也应分出一部分预算资金,用于实用人才的开发,从而使项目和资金以及农村人才开发实现有机结合。

2.3.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盘活农村实用人才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事业。试行财政提供再保险或直接补助的农业保险制度。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加强农业银行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投融资服务力度。研究并建立适合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特点的借款条件、审批程序、确定贷款的主渠道。通过各项金融措施,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从而盘活各种实用人才。

2.4完善体系。加强培训

2.4.1完善多元化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是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础。首先,应针对山西省各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规范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教学内容,扩大招生范围,教学内容要以实用知识、实用技艺为主,增开与本地区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就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为导向。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为普通农民、乡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等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班。其次,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普惠农兴村等项目、星火科技培训,发挥农校、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的作用,注重依托各类新经济组织、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岗位培训、技术指导和成果展示,着力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善于创业、乐于奉献的复合型人才。

2.4.2优化整合各种农业教育培训资源。

农村、农业的教育资源目前比较分散,今后应通过优化和整合现有资源更好地服务“三农”。首先。应明确不同层次培训主题的功能。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大园艺学院等本科院校和山西农业专科学校培养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培养初级农村实用人才,并成为向农村实用人才传播技术、传播技能的培训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科技园区、国家涉农项目要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其次,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科技平台,继续抓好和整合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最后,重点做好山西省“十一五”期间优势产业带建设及农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等,各类培训。通过整合农业教育资源,提高利用率和产出率。

2.4.3创新培训方式。务求实效

上一篇:机考复习题库下一篇:入警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