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论文题目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管理论文题目(精选8篇)

教学管理论文题目 篇1

1、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浅析土地统一管理下的分区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3、土地业务全程管理模式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4、房地产企业针对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核算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5、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反思与重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6、土地开发管理中土地测绘的质量控制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7、浅析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8、土地增值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9、土地协管员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民权县为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0、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1、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2、乡镇土地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空间信息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4、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土地管理问题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5、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分析及措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6、土地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7、浅谈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8、探析“3S”技术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9、试论农村信用社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方式方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0、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第二部分

1探讨石油地面工程生产中的一体化土地管理模式(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国土资源管理中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3、基于土地利用效率差异的差别化土地管理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4、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经济的内在联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5、基于GIS的广西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6、土地管理改制中的资源利用策略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7、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镇化发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8、对我国现行土地整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建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9、浅论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0、规范土地草原确权档案管理新探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1、土地征收工作与建设管理的关系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2、新形势下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再定位与思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3、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4、浅谈如何做好土地管理与规划的新措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5、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管理问题初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6、土地整治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7、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8、我国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9、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土地资源管理问题之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节约利用土地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第三部分

1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资源实体互操作方法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3辽东湾北岸岸线变迁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4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性的丧失及其对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5基于创新电子政务平台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6嵩明县国土局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7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8空值关系模型在土地资源管理系统中的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9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开发与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0土地资源调查中的政府管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1基于REST的土地资源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2基于Flex的跨平台移动土地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3基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4上海浦东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优化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5小城镇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SL县闲置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7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西安市主要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8基于SuperMap的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系统的建设与开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9基于水资源安全的台上镇土地利用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城乡土地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设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第四部分

1、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浅谈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超规划开发问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浅谈土地资源管理中节约用地的作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3、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4、湟中县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机制的探索与建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5、关于依法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监督管理的思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后流转管理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为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7、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现状评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后管理缺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9、探讨土地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作用及发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0、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1、有关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2、建立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3、关于改革农村土地整治管理体制的思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4、农村土地开发整理的权属管理问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5、虚拟政府参与下的土地管理创新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6、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7、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8、浅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创新与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9、农村土地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0、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中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第五部分

1、西方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启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土地管理中的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3、关于完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的几点做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4、论油田土地资源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5、浅谈广西新型城镇化下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6、停车管理及其与城市土地使用的互动--理据与实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7、加强土地档案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建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8、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管理的信息系统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9、实施土地集约化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0、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特色与改革思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1、改进我国土地管理及相关财税制度的思考与建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2、浅谈如何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3、农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4、新常态下土地管理的创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5、国家级特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6、关于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问题的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7、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及解决策略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8、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土地管理问题的思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9、湖南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土地权属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0、论城镇化进程面临的土地管理问题及对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第六部分

1、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方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平罗县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成效及对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3、浅析农村土地管理中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探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4、江苏省土地利用计划全程跟踪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5、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完善基层土地档案管理的现实思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6、试论城市空间拓展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策略与政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7、新时期土地收购储备规范化管理的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8、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现状与对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9、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0、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下的农民权益保障措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1、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核心思路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2、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3、基于虚拟三维空间数字技术的房屋土地管理系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4、试谈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5、创新农村土地管理手段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6、浅谈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方法--以福建省顺昌县为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7、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8、浅析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9、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浅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第七部分

1、分析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及成效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3、强化土地储备成本管理的途径--以对武汉市的调查为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4、从全寿命期谈土地整治项目前期的投资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5、江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管理政策诠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6、大城市周边地区农村土地资产化管理探析--基于农民工融入城市视角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7、土地管理的制度化和绩效--以组织的非正式制度为视角(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8、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跨专业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研究--以广西大学为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9、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应对路径思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0、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1、城市土地储备规划的定位和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2、土地金融创新的组合模式与风险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3、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大连市为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4、谈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5、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6、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大连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7、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及管理方式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8、谈农村土地流转档案管理建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9、浅谈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浅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改革(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第八部分

1安徽省高速公路土地管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3统筹城乡背景下广元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4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5城郊结合部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6焦作市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完善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教学管理论文题目 篇2

一.质疑课文标题带动对课文的理解

对于很多课文的题目, 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 从而带动学生积极的思维, 引入对全文的理解和思考。对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而把一些涉及课文中心、值得思考回味的问题作为课堂上的主线来学习, 从而“以学定教”。

比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一课, 很多老师都说不好教, 说课文没什么意思, 而笔者看了文题之后, 感觉课题本身可能在语法上有点问题, 也可以相应通过质疑, 来引导对全篇文章的理解。请看教学片段:

1.导入:同学们, 在现代这个飞速发展的物质化的时代, 你们最羡慕得到什么?

学生回答后, 教师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 使我们越来越不能满足身边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样反而有时体会不到幸福。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现代学者、散文家周国平先生的关于精神追求的文章。板书课题。

2.了解灵魂, 《辞海》对灵魂的解释: (1) 宗教所信居于人的躯体内主宰躯体的精神体; (2) 心灵; (3) 比喻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3.审题思考:老师怎么感觉课题好像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啊, 好像要我们给补充一下才可以说得更明确些。你觉得呢?如果能修改, 请说说你的依据。

学生讨论交流后, 补充 (一) :人的高贵在于 (有) 灵魂。

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改?有根据吗? (课文中有没有这样的说法呢?)

明确:课文的第一节就明确提出了这个论点, 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作者先引用名言, 把人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进行对比, 提出这个观点 (原文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 人与其他事物相比较而言, 人的高贵就在于人是有灵魂的。

题目补充 (二)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的高贵) (原文:作为肉身的人, 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惟有作为灵魂的人, 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 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 乃至高贵和卑鄙。)

教师总结:这样补充观点就更明确了, 当然我们也不妨猜测, 作者的题目本身就包含了这样的两个意思。那我们深入思考一下:作者可能在文章中主要是表达了这样的一个观点:一个人的灵魂高贵了, 他的人才能高贵。那一个人的灵魂的高贵的标准是什么呢?

下面就引入对文章主题部分的探讨, 通过对5个事例的探究, 明确人的灵魂高贵之处在于:有思想, 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这样一探究就使学生明白了作者本文的主要意思其实就在于他们自己补充的题目:人的高贵是由于灵魂的高贵。笔者在教学这节课时采用这种对题目质疑的方式进行, 发现不论是本班的学生, 还是送教基础相对差的其他学校的学生, 整堂课学生兴趣都很大, 从而顺利架构整节课, 顺利完成师生互相探讨交流的任务。

二.把握关键词语的定义来架构课堂的脉络

标题中的重要词语的作用很大, 一个词语能起到牵针引线的作用, 常常由对题目中一个词语的透彻理解, 就达到了四两拨千金的效果。因为从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就能倾听出作者的心声, 抓住那些看似寻常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字词, 引导学生循径探源、披文入情, 使他们在玩味品析文字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感悟情感, 滋养心灵, 当然也能获得成功感。

笔者在教学季羡林的《幽径悲剧》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的时候, 紧紧抓住题目中的“悲剧”一词的理解, 进而结构全课。

首先布置学生查找资料, 了解悲剧的定义。教师在上课时也可以通过学案直接打印上相关信息:

什么是悲剧:悲剧是美学基本范畴之一, 是与喜剧美相对的特殊表现形态。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反映中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肯定性社会力量, 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冲突中, 遭到不应有、但又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 从而引发悲痛、同情和奋发感受的一种审美形态及其特性。

鲁迅论悲剧:“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认为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的美学意义: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 是一种崇高美。悲剧作为一种崇高悲壮的美, 必定使人在悲伤中深思警醒, 在愤怒中激励斗志, 在惊叹中鼓舞信念, 在感奋中增添追求真理的勇气, 悲惨的结局却能产生震撼激荡的特殊美感。 (悲剧在于通过悲伤痛苦唤起同情与怜悯之情, 启人深思, 激励斗志, 奋发向上, 增强信念, 勇敢地为争取胜利而斗争。)

然后全课紧紧围绕上面有关悲剧的三个概念 (藤萝美吗?藤萝被毁灭悲惨吗?藤萝被毁后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来建构全课。共设计三个大问题:1.作者是如何把幽径之美和藤萝之美充分表现出来的?2.悲剧要渲染被毁的惨状, 文章怎样描写古藤萝被毁的惨状?请抓住关键词句赏析, 写上自己的评点。3.面对藤萝的毁灭, 作者有哪些感受?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作者的感受?

这样的设计既紧扣课题, 整节课又脉络清晰, 架构起对文章的全面阅读, 学生也真正的认识到了悲剧的含义。学生的兴趣不言而喻是被有效的调动起来了, 也从而让学生真正把握住了紫藤萝的毁灭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三.更换课文题目引导学生加深感悟

教师对有些课文不妨引导学生给课文重新换个题目, 来帮助学生通过理解全文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构思的课文题目, 我们既可以认为是智慧火花的碰撞, 是贯彻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也可以看作是和原题的对照, 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原题的巧妙, 进而建构全课。

比如学习《变色龙》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另给课文拟一个题目。学生可能拟出:一个小丑警官;一个看风使舵的人;多变的人;两面人;变色警官;七十二变警官等等题目。这样拟题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 也可以为课文教学服务。

教师进而提问:刚才同学们拟了不少题目, 作者为什么用“变色龙”做小说的题目呢?

学生可以结合课下注释进一步了解:蜥蜴皮肤的颜色可以随着四周的物体颜色而改变, 奥楚蔑洛夫也是随着环境、事态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作者用变色龙为题目。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见风使舵。

然后就要求学生用奥楚蔑洛夫的显著特点总括全文———变, 看看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时, 态度有几次变化, 并说出变化的原因。这个过程既理出了情节, 也体会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还比如在学习《鼎湖山听泉》 (苏教版九上) , 让学生先思考, 我们写作游记, 一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主要采用什么观察方式? (多数游记文章是以视觉为主来进行观察) , 然后进一步提问, 那这篇文章我们是不是可以改成“鼎湖山看泉”?让学生讨论进而理解本文的写作角度。

让学生围绕文章组材, 探究贯穿全文的是“泉”还是“听”, 让学生落实听的过程:开始时由泉声而想见到山泉, 但是, 山泉时隐时现、活泼灵动, 作者联想到爱女而爱上山泉;然后到深夜听泉, 由听泉生悟, 写出山泉所深寓的精神 (孕育生机, 滋养万木, 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给人生命的感悟) 。然后进一步启发, 这种精神的生发, 是由视觉感悟来的自然还是听觉感悟来的自然呢?这时, 教师可以结合古体字“听”来总结本文作者写泉水有用眼看, 更主要是用耳听, 最最主要的是作者用心在听, 用心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是心灵的窗口。重视通过标题的理解来架构课堂教学的流程, 让学生透过题目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方法,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从而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互相合作, 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 对我们的教与学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阅读教学中题目的妙用 篇3

一、名词性结构

名词性结构的题目一般具有静态、朴素的特点。它一般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人物(如《苏武传》)、地点(如《长沙》)、事件(如《鸿门宴》)及时间等要素。这些触动创作灵感的诱因,是有特定意味的浓缩符号。在教学中还原、放大这些符号,是把握理解文章要义的钥匙。

(一)设置情境,走入文本

针对文章题目可先设计与之有关的情境,诱发学生联想,产生与文章内容相近或相反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尽快融入文本。如《苏武传》可先讨论“苏武你了解多少?”、“让你写苏武,你会怎么写?”《雨巷》可先设计“你心中的雨巷是什么样?”、“你会怎样表现它?”等。通过情境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由此易于接受和理解文本,产生共鸣,即或有了相反的感受,也可促使教学新的生成。

(二)设计主问题,促进探究

围绕题目可进行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如《苏武传》设计:“苏武是怎样一个人?”、“作者是怎么表现他的?”、“你能想到和苏武相同或相反类型的人或事吗,有什么感悟和启示?”等。相信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主问题,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就显现出来,易于理解并感悟。围绕题目设计主问题,避免了教学节外生枝,使教学思路清晰、简洁明快,集中而高效。

二、动词性结构

动词性结构的题目一般具有动态、鲜活的特点,这类题目大多蕴涵作者的思想感情,折射文章的情感基调。如《再别康桥》、《记念刘和珍君》、《囚绿记》等。

(一)找寻文眼,把握思想感情

可利用题目中出现的动词,找寻文中与之相近相关的词语,从而快速把握并领会文章的情感基调。如《再别康桥》中的关键词“别”,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与之相近的“走了”、“作别”、“寻梦”等词语,进而感悟理解诗作别离、眷恋和伤感的情愫,在总基调烛照下品味诗作的意象就容易多了。又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记念”,学生找到与之相关的“想写一点东西”、“温和微笑的她”、“苟活着的”、“激励”等短语,进而容易把握“纪念和赞扬进步青年,控诉黑暗与激励前行”这一文章精髓。

(二)巧抓对象,深化理解

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康桥”、“刘和珍君”、“绿”等,一般是文章记叙或描写的主要对象)大做文章,多问几个为什么,促使学生思考探究,深化理解。如《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在品味意象时提出“康桥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在别离时唯独对康桥如此眷恋?”等问题,学生探讨得出“康桥是母校的象征,是知识和理想的摇篮,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也是引领自我价值实现的航标”等,从而加深对浓浓的别离情愫的理解。《囚绿记》中的“绿”,探究得出“绿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是坎坷中坚强的生命力,是战胜灾难的内在力量,是‘囚不住的,她永远显现着向上、顽强和向往光明的特质”,进而升华了对作品主旨的理解。

三、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的题目大都呈现出特定、完满的特点,题目一般表达对某一事理的认识或感受。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故都的秋》、《逍遥游》等,文章通过对某个具象的展现,咏发超文本的某种人性或文化的深度思考。

(一)知人论世,涵泳意韵

对某一事理的认知离不开特定的时空背景,采用“知人论世”的方式对题目进行“探索”,可深化对文章内涵和意韵地把握。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可首先明确“大堰河是怎样一个人?”、“我为什么怀念她?”等问题,在了解作者的身世后,学生进而才能领会到“知识分子”的“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剥削阶级的憎恨等内在情感。

(二)巧解题目,特殊及普遍

对个体的追问,同时也体现着对人性和社会终极目标的思索。所以,巧妙解答题目的特殊性,也可理解作者对普泛情怀的关注和思考。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讨论“现在及将来会不会出现套中人呢?”、“如果你就是套中人,怎么办?”随即就可以把学生引向“辨证的认识制度”、“创新才有发展”、“历史总是在矛盾中前行”等深度思考。《逍遥游》通过讨论庄子对“逍遥”的局限认识,自然会把学生引向“我逍遥吗”、“人类怎样才能真正逍遥?”等现实问题的探究,才能让学生充分体悟“健康发展、自由驾驭事理、积极进取”等高层次的“自由境界”。

四、形象性题目

形象性题目一般运用了修辞或象征等手法,具有生动、委婉的特点。如《飞向太空的航程》、《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雷雨》等,题目的亮丽本身可激发阅读兴趣,但蕴含的某种意味,须品味探讨发掘。

(一)升华主旨,提升认识

对形象性题目的体味诠释,有利于把握文章主旨,提升认识。如《雷雨》可让学生进行更换题目的讨论,对其象征内涵进一步剖析,学生就会加深“对封建大家族矛盾激化,大革命来临前土崩瓦解的揭露;对新兴力量必定战胜旧势力的礼赞”等深刻内涵的认识和把握。

(二)仿写训练,体验创新

对于形象性题目可以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充分体悟语言的魅力,在思索、交流、碰撞中体验语言运用、创新的乐趣。

总之,阅读教学中巧解题目或围绕题目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使教学纲举目张、条理清晰,甚或达到让学生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目的。当然,解题要适时适宜,解在当解处;围绕题目进行设计也应因文而定,避免程式或套路。只有巧妙利用题目中孕含的可以打通文意的合理因素,使其自然的服务于教学,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益。

账户结算管理题目 篇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

1、结算账户更换预留银行签章的,(B)启用。A、当日 B、次日

C、当日(遇节假日顺延)D、次日(遇节假日顺延)

2、自然人客户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登记客户的(D)A、户籍住所地 B、单位所在地 C、暂时所在地 D、经常居住地。

3、变更核准类账户信息各金融机构应先在(B)中查询原始信息,确定哪些原始信息和现在的信息不相符。

A、“帐户变更信息查询” B、“帐户信息查询” C、“待核准变更信息录入” D、“ 待核准信息管理”

4、异地分(支)机构针对账户管理工作每月自查不低于(B)A、1次 B、2次 C、3次 D、4次

5、各支行(C)在待核准帐户资料送达到总行帐户集中管理小组前,必须对帐户资料以及录入信息进行审核和确认。A、经办柜员 B、业务主管 C、结算监督员 D、驻行委派会计

6、新版个体税务登记证税号为(A)证号。A、单位负责人身份 B、单位营业执照 C、单位机构代码证 D、单位开户许可证

7、单位非基本账户销户必须转入其(A),基本账户销户必须转入其(A)。A、基本账户、上级主管部门或法定代表人账户 B、一般账户、上级部门或法定代表人账户 C、核准类账户、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负责人账户

D、核准类账户、上级部门或单位负责人账户

8、自转入久悬未取专户之日起,超过5年(含5年)仍未支取的长期不动户款项可作为营业外收入入账,实际支付时再从(D)列支。A、营业外收入 B、其他营业支出 C、其他应付款 D、营业外支出

9、下列哪种情形下存款人不得申请撤销银行结算账户。(C)A、因方便结算需重新开户的 B、因迁址需要变更开户银行的 C、存款人尚未清偿其开户银行债务的 D、其他原因需要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

10、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B)个工作日后,方可办理付款业务。但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转为基本存款账户和因借款转存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除外。A、2 B、3 C、4 D、5

11、银行对一年未发生收付活动且未欠开户银行债务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应通知单位自发出通知之日起(D)日内办理销户手续,逾期视同自愿销户,未划转款项列入久悬未取专户管理。A、5 B、10 C、20 D、30

12、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应通过(A)账户办理。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临时存款账户

13、逾期视同自动销户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其未划转款项如何处理?(C)A、应列入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科目处理 B、应按原存款科目开立汇总户进行核算 C、应列入久悬未取款专户管理 D、应直接入营业外收入

14、关于基本存款账户,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外国驻华机构、个体工商户、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均可以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B、企业法人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应向银行出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C、存款人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纳税人的,还以出具税务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

D、存款人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其他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不用出具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

15、个人结算账户户名变更、非正常身份证号码变更,除提供新身份证件外,还 须提供(C)的变更证明。A、居委会 B、社区 C、公安机关 D、单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两分)

1、因临时需要,设立临时机构需要的证明文件有:(ABCDE)A、驻地主管部门同意设立机构的批文; B、临时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证; C、税务登记证

D、法人身份证件、经办人员身份证原件 E、法人授权开户委托书

2、因注册验资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开户单位需提供的证明文件有:(ACD)A、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有关部门批文 B、只需出资比例最大的出资人身份证 C、出资公司全套开户资料 D、所有出资人身份证

3、营业网点在办理对公开户(开立验资账户除外)、变更或补发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业务时,必须要求客户提供(ABCD)。A、营业执照正本 B、组织机构代码证正本 C、税务登记证正本 D、以上证明文件副本

4、单位开立结算账户时,需由营业网点逐级签字审核账户资料后将(ABD)登记在验印系统中,确保大额支付确认制度的执行。

A、法定代表人姓名、电话 B、财务负责人姓名、电话 C、单位经办人姓名、电话 D、会计联系人姓名、电话

5、单位开立结算账户时,营业网点要确保(BCD)录入信息完整且相互完全一致。A、信贷管理系统 B、开户证明文件 C、开户申请书 D、账户系统中

6、单位存款人因增资验资需要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应持有其(BC)等证明文件,在银行开立一个临时存款账户。A、营业执照

B、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 C、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 D、出资情况说明

7、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包括(ABCDE)等。A、客户的名称 B、住所 C、经营范围 D、组织机构代码 E、税务登记证号码

8、存款人为下列情况,可以申请开立临时存款账户:(ACD)A、设立临时机构。B、设立分支机构。C、异地临时经营活动。D、注册验资。

9、对公结算账户及代理人办理个人结算账户50万元(含)以上的大额转账,支行应按“大额付款确认制度”与客户进行核实确认,并在传票背面注明(ABCDE)等。

A、核实人 B、联系方式 C、联系时间 D、联系人 E、电话号码

10、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自然人因投资、消费、结算等而开立的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存款账户。有下列情况的,可以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ABCD)。A、办理汇兑 B、定期借记 C、定期贷记 D、借记卡

11、存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异地开立有关银行结算账户(ABCDE)。A、营业执照注册地与经营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跨省、市、县)需要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B、办理异地借款和其他结算需要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

C、存款人因附属的非独立核算单位或派出机构发生的收入汇缴或业务支出需要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 D、异地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 E、自然人根据需要在异地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

12、下列哪些账户不得支取现金(BCD)。A、基本结算账户 B、证券交易结算资金 C、期货交易保证金

D、信托基金专用存款账户

13、关于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基本原则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A、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存款人只能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B、银行结算账户的存款人收到对账单或对账信息后,应及时核对账务并在规定期限内向银行发出对账回单或确认信息

C、存款人不得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不得利用银行结算账户套取银行信用 D、存款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自开立之日起可办理付款业务

14、根据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有关规定,下列款项,正确的有(ABCD)。A、通过该账户代发工资

B、通过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使用支付、信用卡等信用支付工具 C、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可以办理个人转账收付,也可以办理现金存取 D、通过该账户,可以支付水、电、气等基本日常费用

15、基本存款账户的用途有(AD)。A、现金的存取 B、基建专款 C、外地临时采购 D、日常转账结算业务

16、专用存款账户特定用途的资金范围包括(ACD)。A、基本建设资金 B、银行存款转存 C、更新改造资金 D、社会保障基金

17、下列款项可以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有(ABCD)。A、个人的工资、奖金收入 B、个人债权转让收益 C、继承、赠予款项

D、保险理赔。保费退还款项

18、下列账户的开立,不需要经人民银行核准的是(CD)。A、因设立临时机构开立的临时存款账户 B、预算单位专用存款账户 C、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D、一般存款账户

19、异地建筑施工及安装单位开立临时存款账户,应出具证明文件(ABC)。A、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 B、单位营业执照或隶属单位营业执照

C、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许可证或建筑施工合同 D、贷款卡

20、按照现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单位在银行开立的人民币存款账户按用途可分为(acde)。

a、专用存款账户

b特种存款账户

c、一般存款账户 d、基本存款账户

e、临时存款账户

三、判断题(每题2分)

1、银行机构为存款人开立一般存款账户,应要求存款人出具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规定的证明文件、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

()

2、银行机构为存款人开立的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及金融机构存放同业资金账户不能办理现金支取业务。()

3、对于存款人申请将基本存款账户性质变更为一般存款账户的,银行机构应要求存款人填写《变更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

()

4、对于所有新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营业网点必须进行非接口方式联网核查,即精确核查。

()

5、营业网点原则上不受理客户预先提供的开户资料复印件。()

6、我行规定对由他人带领企事业单位开户的要保持高度警惕,严格审核有关开户资料,并及时与企事业单位电话联系或上门核实予以确认。

(四、综合实务题(共33分)

1、单位存款人申请变更预留公章、财务专用章及个人名章应当如何办理?(假设单位存款人能提供原预留公章、财务专用章及个人名章)10分

答:1)、经办人员审查存款人出具书面申请、原预留印鉴卡片、原公章、财务专用章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工商部门出具更换印章的证明)。若存款人未按规定交回原预留印鉴卡片,应出具遗失证明。造成经济纠纷的,由其自行承担。若更换印鉴个人名章,还应提供经本人签名确认的书面申请、原预留印章的个人身份证件并留存复印件。法人直接办理,除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外,还应出具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授权他人代理,除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外,还应出具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及其出具的授权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件。

2)、在新的印鉴卡片正面盖上单位新预留印鉴,背面盖上公章及单位旧印鉴,在印鉴卡背面注明印鉴注销及启用日期,在验印系统中核对旧印鉴更换新印鉴。

3)、核对无误后,在综合业务系统操作“1356更换印鉴卡”交易,并登记《印鉴卡片保管登记簿》。将印鉴卡片册中的旧印鉴卡抽出,装入新的印鉴卡片。

4)、将旧的印鉴卡片一式三联、书面申请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作为当日经办柜员凭证的附件。5)、结算监督员进行及时审核并在书面申请上签字确认,注明“已核、姓名、日期”等字样。6)、将书面申请复印件放入原开户资料袋一并保管。

2、湖南省中兴会计师事务所以我行开户单位长沙市魅力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验资的名义向我行发函询证,试问作为我行该项业务的经办柜员你应当如何操作?

10分

答: 审核该询证函经办人有效身份证件、证件号码,审核函证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

审核该询证函帐户是否验资户或临时户用于验资,根据询证内容进行查询,询证单位前日余额,确认无误后,在询证函上写明函证内容,由结算监督员复核后,加盖支行业务公章。如需询证当日余额,还需作“161账户冻结”交易对余额进行一日控制。

将上述资料复印留档保管,登记《查询、冻结/解冻、控制/解控登记簿》备查。

3、某单位于2010年12月15日在我行总部营业部开立了基本结算账户,2011年3月2日该单位在高信支行开立一般账户,3月4日单位财务人员持本人身份证来总部营业部为新开立的一般账户购买转帐支票,柜员为其办理。请指出不妥之处。8分 ①新开户单位开户3日后方可购买支票; ②新开户第一次购支票需持本单位行政介绍信; ③购重要空白凭证必须在开户行办理

旅游管理论文题目 篇5

浅析生态旅游中的导游服务 浅谈我国的乡村旅游 社会局势对旅游业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探析 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浅论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研究 试述对文化旅游的认识及其实现途径 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论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 古镇旅游开发及发展策略 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络信息化建设方略探悉 我国饭店员工培训策略 试论我国导游管理制度的革新对策 试述导游风格的塑造及培养对策 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酒店差异化营销研究 试论导游回扣问题及其改革对策 ****市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风景区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及建议 试论体育赛事旅游--以08年北京奥运旅游为例 风景名胜区的休闲旅游功能研究 关于我国会展旅游的初步探讨 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旅游景区淡季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饭店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西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分时度假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 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导游薪酬体制创新的探讨 关于我国热点景区门票价格的思考 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类型及其管理对策 试论品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新形势下提升国内酒店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 饭店员工流动原因及对策分析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论我国旅行社跨国经营的现状与基本战略选择 浅论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 浅论休闲旅游的发展 试论旅行社服务质量管理改革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试论酒店内部营销策略 略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

浅谈中国酒店网络系统建设 论景区旅游氛围的营造和管理 古镇古村落遗产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分时度假在中国的发展对策研究 试述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改革对策 饭店大学生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塑造旅游社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基于价值观领导的酒店员工流失对策研究 人本管理——我国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策略 试析现行导游薪金制度弊端及其改革对策 论饭店服务质量管理改进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应对策略 体验经济时代中国饭店业个性化服务策略探讨 我国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及应对措施探析 中小旅行社员工流失原因与管理对策研究 略论都市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对策 试论酒店服务营销 我国会展旅游市场营销初探 饭店员工激励研究 浅析我国平民旅游及其营销策略 饭店竞争优势的培育 我国饭店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策略探析 试论我国旅行社网络营销的发展对策 论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途径 浅析我国家庭自助旅游 酒店品牌经营 恐怖活动给旅游业带来困扰 旅行社员工的激励研究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 中国酒店文化营销现状及对策研究 员工对我国饭店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论酒店企业CIS形象塑造 我国旅游执法的特征和发展对策 对饭店员工流失的思考 浅论影视旅游的开发 我国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旅行社奖励旅游产品的开发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古镇旅游商品的开发 试述我国旅行社服务质量问题及其改善对策 乡村旅游吸引物论略 试论我国旅行社业集团化对策 打造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经营策略探讨

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篇6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论汽车制造业的品牌经营策略

创业公司的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房地产企业品牌经营策略研究

体育服务器材市场渠道管理研究

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研究

教育品牌经营策略研究

国企人才流失问题分析

某地区家政服务业市场分析

论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的科学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论我国农产品的绿色生产与营销管理

论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环保管理

论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

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管理

建筑施工质量监控管理研究

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论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需求个性化下的营销策略研究

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论现代企业应具备的环保意识

论投资活动中的造价管理

我国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论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

论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论我国古代兵法谋略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论企业的危机管理

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

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某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论中国企业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论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

中国外资利用的状况分析及合理利用外资策略研究 67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新环境下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

管理本土化问题研究

论银行如何加强对民企放贷款的管理

某企业总经销制方案设计

我国连锁经营发展对策思考

经济转型阶段国有企业职工激励机制的重构研究 73 国有大中型企业薪酬机制研究

论新的资质就位政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对我国税费制度改革的思考

网络营销的现状、前景与发展对策研究

论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

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论企业如何创建名牌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论我国外贸发展从比较优势战略到竞争优势战略的转变 85 论如何创建中国特色的企业品牌

论国有资产重组与国企活力再造

我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分析

论我国轿车制造企业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

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现状分析

试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重大事故预防机制研究

论房地产企业如何打造强势品牌

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 94 论金融风险管理

论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

论我国保险企业的诚信经营

企业投资决策机制研究

我国房改存在的问题分析

论我国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企业战略并购行为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国有企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论烟草行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关于中国保险市场规范化管理的系统思考

中国城镇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

国有企业要走创新之路

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税收的影响分析

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的供需矛盾分析

企业CIS的导入研究

财政管理信息化发展探索

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探索

现代商业连锁经营问题分析与发展对策思考 119 中国商品批发企业现状与发展形势分析 120 旅游市场问题及研究

教学管理论文题目 篇7

一、通过提问、质疑题目, 有效感知课文。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 启迪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不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教学就没有生命。心理学告诉我们, 思维是起始于疑问的。抓住题目, 设计巧妙的提问, 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集中注意力。

对于很多课文的题目, 我们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入对全文的思考和理解。对于简单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解决, 把一些涉及课文中心、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课堂主线学习, “以学定教”。

如:苏教版七上的《往事依依》, 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 课文开头有感而发, 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 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 最后由事入理, 抒发感悟。整篇课文, 条理清晰, 内容贴近学生, 篇幅不长, 很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如果我们抓住题目提问、质疑, 就可以把文章的要点提炼出来。围绕题目, 我们可以选用如下提问和质疑: (1) 从题目“往事依依”, 我们可以看出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2) 哪些段落写了往事? (3) 作者具体回忆了哪些往事呢? (4) 从题目可以看出, 作者对这些往事的感受是什么? (5) 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依依”之情? (6) 作者为什么对这些往事“依依”呢? 这六个提问紧扣题目, 由浅入深, 可以架构起课堂教学。如此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 对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完成。而有了成就感, 就有浓厚的兴趣探寻课文中更广更深的东西。

又如:七上《斜塔上的实验》一文, 围绕题目可以展开以下提问: (1) 斜塔上的实验是怎样一个实验? (2) 文中除了介绍斜塔上的实验之外, 还介绍了哪个实验? (3) 伽利略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呢? 通过提问质疑题目的方法, 使学生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和文章脉络。

二、抓住题目关键字词, 顺藤摸瓜, 辐射全文。

标题中重要词语的作用很大, 一个词能起到牵针引线的作用, 对题中一个词的透彻理解, 就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如:教学苏教版八下《变色龙》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指出题目中概括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的显著特点———“变”, 再找出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态度有几次变化, 并说出变化的原因。这个过程既整理了小说情节, 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 这是不变的。

又如:在教苏教版八下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的《智取生辰纲》时, 可以从题目入手, 抓住“智”字, 让学生找找文中哪些句子和情节体现了晁盖的“智”, 哪些句子体现了杨志们的“智”, 看看双方在这场“智”的较量中谁最后取得了胜利 , 失败的一方因何而败, 取胜的一方又是因何而胜, 矛盾的焦点又在哪。学生带着兴趣去文中寻找答案远比教师面面俱到、枯燥乏味地逐点讲解好, 这样一篇篇幅很长的文章化繁为简, 教学目标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有效实现。

三、尝试更换并比较题目的优劣, 引导学生加深感悟。

比较的方法是人们辨别事物特征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们对有些课文不妨引导学生给课文重新换个题目, 帮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 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

如:教苏教版八上《始终眷恋着祖国》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给文章换个题目。学生可能换为“钱学森”、“钱学森的爱国心”等 。这样换题目使得学生对文章有整体感知, 也为下面教学服务。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原题目和改换之后的题目孰优孰劣, 可以得出: 原标题优在“始终”、“眷恋”这两个词语上 , 这样的标题充分点明了课文主旨———钱学森自始至终深深想念、无限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随即可以提问:“始终”是自始至终的意思, 课文记叙了钱学森哪些时候的经历呢? 这样学生便理了全文脉络, 明白了课文以时间为序, 并一一感知钱学森的求学经历、成就和冲破重重阻挠归国的过程, 体会到文章选材的详略分明。接着围绕“眷恋提问:在“自始至终”这个过程中,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题目中的“眷恋” (深深留恋, 想念) ? 这个过程是对文章内容再次解读筛选信息, 是对主旨理解和加深感悟的过程。通过这两问, 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已较深。

又如:《蓝蓝的威尼斯》一课, 可以让学生另给文章换个题目, 体会此题目用“蓝蓝”突出威尼斯特征的新明。它不仅是一种自然色彩, 而且是作者俯视威尼斯的总体印象, 突出威尼斯的环境特征———多水, 更是一种人生色彩, 象征和平宁静、友谊。

总之, 运用题目切入法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把握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化繁为简, 提高教学实效。实践证明, 通过标题的理解切入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任静兰.牵一发而动全身——浅谈题目切入法的作用.当代教育导刊, 2011.04.

教学管理论文题目 篇8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题目 语言特征

一、导言

管理心理学,概括地说,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目的是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科技论文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只适用于一部分专业人员阅读,其内容对一般人来说难免生涩难懂。但近年来,科技论文也逐渐在走“亲民路线”,普遍侧重对与社会热点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作为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管理心理学的相关论文做到了“以人为本,接近实际”,并努力做到通俗易懂,力图使普通人能够掌握基本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的知识。而一篇精妙的论文,若配以吸引眼球的标题,则会达到锦上添花,新颖别致的效果。本文将对部分管理心理学论文举例分析。

二、特征分析

近年来管理心理学论文题目越来越别具匠心,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员工满意度与工资结构分布关系研究”这种枯燥的论题。在题目的创新性方面,国外的论文做得尤其出色,下面就一些国外管理心理学杂志上的论题进行分析。

1.比喻

这里主要是指隐喻(metaphor)。隐喻是指当一些词用作比喻意义时,一个指称领域中的语义被转化到另一个领域中,此时这些单词已经不再是字面上的意思了。通常这些单词在论题中会加上引号,表示特殊意思。如:

“Invisible walls”and“silent hierarchies”:A case study of power relations in an architecture firm

这里的“无形的墙”和“无声的等级”都是“权利关系”的一种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公司内部权利对员工创造力的潜在影响,既鲜明地表述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Private equit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arbarians at the gate!”HR’s wake-up call?

此处将私人抵押资产买断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比作“迫近的野蛮人”,暗指了这两种手段的陌生性以及复杂性,同时告诫人力主管,“警戒钟”的比喻十分生动。最后以疑问结尾,也说明了前两种手段并非有害无利或有利无害,要辩证而看。

The antecedents of a“chilly climate”for women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论题中把女性在高等教育机构遭受不公平待遇比作“寒冷天气”,形象地描绘了女性职员受冷落的状况,同时这种比喻也能极大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2.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英文中多为一些广为传诵的史实或是熟知的文学作品的故事等等。

Citizenship under pressure:What’sa“good soldier”to do?

此处的“good soldier”指的是福特•马多克斯。福特于1915年基于一战题材所写的小说《好兵》,它讲述的是一个士兵和他貌似美满的婚姻。同样论题当中的“好兵”也是指企业当中的职员在压力下所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含危机,作者想借此来分析给职员带来压力的外在因素。即使是没看过福特小说的人,读到这个题目也能大致联想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们和他们的光荣以及血泪史。

3.习语

英语习语(idiom)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语义特征:语言整体性(a Single Linguistic Unit)、结构凝固性(Struc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和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然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交际中或出于修辞上的目的或出于上下文的需要,常常对一些习语作必要的增删或更改,以增加语言的感情色彩,烘托思想,突出中心。这样就出现了常见英语习语活用现象。实际上,英语习语的活用是一种修辞手段,可以通过对习语组成部分进行扩充、压缩、省略、替换、分拆、次序颠倒或语义引申等手段,使习语产生新意,从而增加习语的表现力。

I owe you one:Coworker reciproc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day-level exhaus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上文中的“I owe you one”便是一句英语习语,意思是“我欠你一个人情”。此论文要讨论的是员工中的互惠关系与员工的工作表现、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题目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这种互惠的关系,即“我不想欠你人情,你也不想欠我人情,于是我们互相给予对方照顾”的意思。同时,使用一句习语令人感到十分亲切,也能表现出企业员工之间的友好关系。

How passive“face time”affects perceptions of employees:Evidence of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

“face time”原本指的是“面对面交流”,此处作者由于加了 “passive”一词,便引申为没有互动的、单纯性观察。作者运用 passive “face time”这个词,而非直接说 “the amount of time one is passively observed,without interaction”,既简洁,又形象。

4.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指的是将两个互相矛盾、互不调和的单词放在同一个短语中,产生特殊的深刻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段。想要了解或解决矛盾,通常这种修辞手段能够广泛地引起读者关注。如:

Doing more with less? Flexible working practic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work

本论题中“more”和“less”构成一对矛盾修饰词,作者故意不说出more和less所修饰的词语,留下悬念。看过文章后才发现,原来是more work和less time,是讨论弹性工作制的相关问题。本论题采用了与广告用语相似的方法吸引眼球,作为一本杂志的前几篇文章之一,能够很好地招揽读者,也给后面的文章做了贡献。

Bringing the outside in:Can “external”workers experience insider status?

题目中的outside和in,以及external和insider是两对意思矛盾的修饰词,论述关于如何将外部员工带入内部的问题。这两对词语对比强烈,加上采用疑问句形式,吊足胃口。

5.头韵

头韵(alliteration)指的是一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第一个辅音发音相同。这种修辞方法通常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交际效益,读起来很有韵律,形式也十分整齐。例如:

Friends,not foes?:Work design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modern work context

文中friends和foes构成一对头韵,同时也是一对矛盾修饰词。短短三个词外加疑问语气,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增加文章观赏性,又通俗易懂。

6.疑问句的运用

很大一部分管理心理学论题都是以“一个疑问句+文章大致内容总结”的形式出现的,通常这种形式能极大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而紧接疑问句后面的一句话则大致给出了解答,然而多数情况下,读者因为想得到更详细的信息会继续阅读下去。例如:

Who and what is fair matters:A multi-foci social exchange model of creativity?

How long do you benefit from vacation? A closer look at the fade-out of vacation effects?

Who asks and who receives in salary negotiation?

读者读到第三个标题时,能够大致了解该文章应该是关于报酬协商的,而有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双方到底是谁,协商过程是怎样的。该论题言简意赅,直切主题,同时又通俗易懂,较适宜大众阅读。

7.口语化的表达

之所以在专业性论题中加入口语化的表达,目的是为了从大众基本出发,接收更多读者。以上所讨论的论题大都属于此类型,都是为了寻找与大众的“契合点”。下面再举一例: “Incivility,social undermining,bullying...oh my!”:A call to reconcile constructs within workplace aggression research

上面这个论题是口语化表达的典型范例,论题首先列举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侵犯行为,并以语句十分口语化的“oh my!”感叹句结束,一改以往科技论文严肃的基调,十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但后面的research也表明作者的号召是有理有据的,愤慨基调当中不失严谨。这种标题方法能够有效地表述论文内容,表明作者情感,同时也给整本杂志添上色彩。

三、结语

一篇严谨的科技论文报告不应当把趣味性作为牺牲品,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二者还是可以兼得的,不仅如此,有趣新颖的标题更能够使文章独具魅力。管理心理学作为研究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更要体现出“人性”的一面,所以其文章和标题也是千姿百态,兼收文采。在科技日益发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科技本身的特性并不是冰冷无人情味的,毕竟科技还是要为人类服务。而人作为一种兼具感性和理性的生物,在阅读科技文章中加上一些文采修饰,综合客观与主观,这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庆茂.英语修辞鉴赏与写作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Brown A D,Kornberger M,et al.‘Invisible walls’ and ‘silent hierarchies’:A case study of power relations in an architecture firm .Human Relations,2010,63(4):525-549

3.Boselie P and Koene B.Private equit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arbarians at the gate!’ HR’s wake-up call? .Human Relations,2010,63(9):1297-1319

4.Maranto C L and Griffin A EC.The antecedents of a ‘chilly climate’ for women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Human Relations,2011,64 (2):139-159

5.Bolino M C,Turnley W H,et al.Citizenship under pressure:What’s a “good soldier” to do?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0,31:835-855

6.Halbesleben J R.B and Wheeler A R.I owe you one:Coworker reciproc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day-level exhaus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608-626

7.Elsbach K D,Cable D M,et al.How passive ‘face time’ affects perceptions of employees:Evidence of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 .Human Relations,2010,63(6):735-760

8.Kelliher C and Anderson D.Doing more with less? Flexible working practic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work .Human Relations,2010,63(1):83-106

9.Lapalme M,Stamper C L,et al.Bringing the outside in:Can “external” workers experience insider statu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7):919-940

10.周玲丽.浅析可口可乐广告中修辞的运用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1(4)

11.Juillerat T L.Friends,not foes?:Work design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modern work contex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0,31(2-3):216-239

12.Khazanchi S and Masterson S S.Who and what is fair matters:A multi-foci social exchange model of creativit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86-206

13.Kuhnel J and Sonnentag S.How long do you benefit from vacation? A closer look at the fade-out of vacation effect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125-143

14.Marks M and Harold C.Who asks and who receives in salary negoti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371-394

上一篇:重庆市建筑工程信息网下一篇:幼儿园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