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推荐10篇)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 篇1

好微友树木留言问我感想,我思考了一会,拿起手机打了一段文字。现在的我小心谨慎,不敢有任何过激的言辞,怕被人喷。有一次发了条朋友圈,对高峰期带婴儿挤地铁的父母十分不认同。结果被人喷了,喷我也没关系,毕竟人人都有表达想法的权力不是。有一位同学,每次我发正面的东西从来不评论,偶尔两次我发的观点不那么温和就跳出来长篇大论地反对。那次她又发长文来反驳了,然而她攻击我的重点是说我没有孩子,不懂得父母的苦。我给她回复了一句:你说得对,然后拉黑了她。平心而论,作为母亲的她,有挤过广州高峰期的地铁,会带着孩子在高峰期挤地铁,任由孩子哇哇大哭吗?

思绪飘得有点远,回到路遥的《人生》。《人生》有很强的时代印记,是伤痕文学知青下乡那个年代的事情。故事的主角高加林是贫穷的农民子弟,高中毕业有机会做老师却被人顶替,自己只能回农村准备修理地球。修地球的他和农村姑娘巧珍谈起了恋爱,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然而,当兵的叔叔回到家乡做了官。虽然叔叔坚决不肯走后门给他安排工作,但是有人很识时务地安排了他进城工作。

进了城的高加林一展才华,工作如鱼得水。他的同学亚萍发现相比自己的友克南,自己更爱有共同语言的高加林。两人决定各自跟自己的对象摊牌,组成小家庭。亚萍的父亲即将调往南京,高加林的大城市生活指日可待。

听到被分手的消息,善良的巧珍转身离去,没多久嫁给了一直想娶自己的马栓。然而,被分手的克南整体闷闷不乐,被他的母亲看在眼里。他母亲收集了高加林走后门参加工作的证据,揭发了他。于是高加林重新回到了农村,觉得配不上亚萍的他第一时间主动和亚萍提分手。

那个年代户口决定阶层,城乡仿佛是不可跨越的鸿沟。现在阶层意识也没那么强,城乡差别还是有,不过工作的选择机会多,很多农家子弟都在城里工作。时代更迭,人们的价值观永远在变,以前花大钱买商品粮户口的行为,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从感情方面来说,高加林本质上是见异思迁的渣男。他一进城就抛弃乡下姑娘巧珍,选择城市姑娘黄亚萍。这种始乱终弃的行为,放在哪一个朝代都是被人唾弃的。那个年代进城的文人很流行换妻,比高加林还恶劣,他们休妻另娶,还要打着新时代的旗号。

从巧珍方面来说,选择太优秀的对象面临的挑战巨大。在爱她的人和她爱的人中做选择,一开始她选择了她爱的人,结果她赌输了,她爱的人没有那么爱她,最后还是回到了爱她的人身边。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1000字 篇2

读《平凡的世界》,品味平凡的一生!

平凡的世界,写得平凡,写得真实......讲述着一个农民家庭:兄妹三人,大哥孙少安是村里生产队长,在读高中的弟弟孙少平,在读初中的妹妹孙兰香,父母亲都是淳朴老实的农民,还有年老卧床的祖母…贫穷时时困扰着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农民家庭,但他们的内心也有情有爱,还有“穷则思变”的努力向上的精神。书中的几段情与爱的描写很细腻,也很感人。

往事的沧桑,岁月的无情,以及命运的变化莫测编织出了一部部感人肺腑的篇章。《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则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爱与恨的对立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想路遥在孕育这部小说时已经把他个人的经历已及他的人生感受注入到书中去了。可能来说润叶与少安晓霞与少平的感情应该是他现实或者理想中爱情的化身吧。我虽不了解路遥这个人,但是我能从他的书中感受到他的存在。从他所描述的故事情节来看,他是一个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一个人,应该来说他充分的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化身。我想大部分读者被他的这部小说吸引不只是描述了新中国建立后的几代人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以及劳动人民困窘的状况。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塑造的曲折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更深的遐想,牵引着读者逐渐的向情感的深处升华。这部小说中作者开门见山的概述出了出场的几个贯穿全文的重要人物。我认为在这部小说中,半部分主要是以前润叶与少安的感情为线索,然而对于晓霞与少平的感情始终贯穿着全文。作者更想表现的则是晓霞与少平两个性格几乎完全不相同的人的感情的产生发展高潮以及让我没有想到的结局。在我读这部小说时,刚开始期盼的则是润叶与少安两人性格几乎完全不相同的人的感情的完美结合,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少安由于被现实所迫压抑了他的真实情感。然而少安作出的这个决定是润叶无法接受的,润叶始终对命运进行抗争,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然而最终的结局是润叶不得不向命运屈服。少安是一个由于穷苦无法入学比较现实的人,润叶一个拥有知识富有理想化的人。这可能就是学问知识在两个拥有相同的理想而又被现实分割的两种不同的观念所致。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曾经为润叶和少安的感情遗憾,为少安在情感方面的软弱无能为润叶的坚持不懈。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也就渐渐的平息了我的想法,可能是因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真正的存在,是我们无法消除的。随着后来晓霞和少平的感情发展,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虽然晓霞和少平在知识上存在着一些差距,但是后来的社会环境毕竟与以前的不同,思想的相对开放应该不会影响她们的结合。在我看来,虽然润叶与少安的感情出现了遗憾,可能就是为晓霞和少平感情的完美结合作铺垫,从而使文章给人一种趋于完美化的感觉,然而我毕竟不是作者本人,结局确是大相径庭,至于结局我也不想说了。当我听说了这个结局之后,我却没有勇气继续读下去了,我的感情出现了波折,我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么一个结局,可能是晓霞与少平完美形象在我的脑海中彻底被打破了。我的意念从积极的理性阅读变成了消极的盲目的阅读。我想我会永远记住这部书的,因为这是第一部也是最使我的感情出现大的波动的书。

路遥人生读后感800字 篇3

用现在的一个词来说,高加林在很多离爱情很近的女生眼中就是“渣男”,他抛弃了满心满眼都是他的巧珍,为了走出黄土地走进城市选择了亚萍。可是不可否认的,加林挣扎过在能与他高谈阔论国际时事的亚萍与细碎关心只知狗皮褥子的巧珍之间,他挣扎过,只能说在那个时期的高加林心中的价值排序,事业高于爱情。别人的选择无可指摘。

从高考未中到教书再到被撸回到土地,从通讯员到风光大记者再到一无所有回到土地,会怀疑人生是个圈,都兜兜转转回到起点。是与命运对抗的失败吗?好像也不是。不管是幸福也是苦难,都是生活。说实话,挺佩服加林的,充满苦难的生活中,一直没有停下逐梦的脚步。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因此,尽管加林为人所齿,但他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也值得欣赏。

常说人生的选择,关键处也就几个,多是在年轻时。22年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小风小浪到了今天。会遗憾有几句话为什么当时没说,会遗憾为什么七选三这么草率,为什么之前不知道自己喜欢的热爱的究竟是什么,会遗憾大学四年虚度了近两年,会遗憾为什么不能努把力,会遗憾没能去到梦想中的学府……太多的遗憾和选择有关,很多时候是错过了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读《人生》的时候竟有些羡慕加林,他一直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的。

不论什么选择,都应该无愧于心。德顺老汉说加林丢了金子,丢的不仅仅是那个赤诚爱慕于他的女孩子,丢的还是他为人的一些坚守。选择师范,源于热爱,选择东城,始于缘分。

路遥人生读后感 篇4

《人生》这部小说中,摆在高加林面前有过无数个选择,而他也就是在这些选择中最后走向了悲剧的收场。不只是高加林,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人生的无数次选择,也正是对问题不同的选择塑造了我们一个个鲜活而各异的生命。在文中,作者极力刻画了激烈的矛盾与冲突,但在高加林在巧珍和黄亚萍中的挣扎刻画的不够,这也许是为了让读者对高加林最后的决定不那么的愤怒吧。

高加林他有才情、有身材、有学问、有抱负,这在当时的少女们心中应该是典型的白马王子形象,这样的他能引起巧珍的注意和爱慕这并不奇怪。然而对于高加林巧珍对他的感情他却是在一无所有时才真真醒悟过来,他总是为巧珍与他之间的感情涂抹上名利与阶层的色彩,如果不是因为教师职位被撤、如果不是心中对刘立本和高明楼的报复,他是否会正眼瞧巧珍,是否会心甘情愿的与乡下没读过书的巧珍在一起,这些都是未知数;即使在热恋的时候,他也不忘划清学问的自己和没读过书的巧珍之间的界限,他对乡里人的鄙夷使得在黄亚萍出现时,他对巧珍彻底感到无话可谈。他总是把读书人和没读过书的人划分的一干二净,标榜着所谓的读书人的清高,实际上却是他爱慕虚荣、自负浮躁的借口。

高加林有远大的抱负,不甘满足现状,一心进取,憧憬着繁华都市的美好生活,这一切都无可非议。然而在闭塞的乡村,没有任何“背景”的他只能一次次接受命运的摆弄,而他倔强的性格却又绝不甘于接受命运,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他痛恨自己的贫穷,但他却极度贫穷;他希望在他人面前极尽风光,但却总在人前丢尽颜面。这些都给高加林造成了无限痛苦。

然而事实上,这些痛苦的缔造者正是他自己,因为他自命清高,他爱慕虚荣,他躁动不安,他对生活百般挑剔,他过于倔强而少了对于未来未知的应变能力,他只愿过一种生活而无法接受和适应其他的生活,他不懂得如何在现有生活中处理得当、安心生活,而是不安现状,任凭欲望无限度的膨胀,但却又少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勇于承担后果的决心。他智商虽高,可惜情商不足,一个不会应变、不负责任的人,他能有什么大本事呢?

而与高加林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对他满心欢喜、对他无限依恋的巧珍,巧珍专

一、勇敢、坚定,她善良、宽容、坚强、豁达,她从不曾用金钱和地位衡量过爱情,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特别是在高加林提出分手后,她承受着内心巨大的创伤却依旧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既没有因为高加林的抛弃而寻死觅活,也没有因为别人的流言蜚语而对当初的选择有过任何迟疑,她甚至在高加林被撤职查办后依旧不改我心,为他做着利于他而又不逾规矩的事情,她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决定都表现出了高度的负责,即便在高加林撤职后重回故土,她也不愿舍马拴而重回高加林怀抱,因为她知道既已作出决定,便覆水难收。

其实,人生的确是矛盾的,试想如果我们处在高加林的同等境遇,我们敢保证我们会做出比高加林更正确的选择吗?当我们作为乡里人被人奚落和鄙视时,我们就能保证自己仍能保持内心的清醒而不致做出更加狂热的举动来吗?恐怕到时候我们也会感叹悔之晚矣吧。

路遥人生读后感 篇5

路遥已经离开我们近二十年了,尽管他小说中改革开放之初与今天的大环境大相径庭,但是我们今天依然能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路遥常常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真实记录了改革初期农村青年的人生奋斗历程,在社会不稳定时期展现出了苦难中的人们精神上的桎梏,通过高加林、孙少平等进城乡下人形象的塑造,较早地传达出社会变迁的时代信息,使得当时的读者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甚至包括今天的读者产生了心灵上的契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生存的环境在未来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论世事如何变幻莫测,年轻人在遭遇命运不公、时运不济的时候,是在精神层面上必然能从这里找到共鸣,这就是命运的牵引力。

高加林的选择恐怕代表了当时农村读书人的不甘平庸却误入歧途的典型代表,这是国家改革开放孕育下人心的浮动,这也是时下年轻人野心的开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向高玉德一样甘于一辈子守着自己的土地,也不是都有德顺爷爷的人生阅历,这都是欲望之泉让人不甘为孺子牛的悲剧下场,最终只得牺牲自己原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最后落得一场空。一场人生一场梦,世界是公平的,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抓不住本不该自己拥有的东西,往往只会丢掉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正如顺德老爷爷说的,美好的巧珍就像金子一样,因为高加林自己的虚荣丢掉了,换回来的只是一场悲剧,这样的批判还不足以警醒世人嘛?

路遥小说人生读后感 篇6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其实在这句台词之前,有一段话我深刻记忆了三十多年: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这是路遥小说《人生》开头引用作家柳青的一句话,这句话影响上世纪80年代一代人,包括路遥本人,以及上高中的我。

我对这句话的当时的理解就是:紧要处要努力奋斗,年轻时要拼命学习改变自己命运。

这句话没有《无问西东》那段台词煽情,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不会如电影艺术地表现人生那么戏剧化、那么高大上。或许只能理解更接地气。

接地气的《人生》还有两段语句我记得:马栓安慰巧珍说,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

巧玲劝慰巧珍道,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

三十年后,我重读小说《人生》,依然感动的还是主人公高加林的奋斗以及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向上的精神。

经典作品的魅力长久不衰!

那一年其实我是在广播电台听完这部中篇小说的,恰好南京秦淮区举行中学生阅读作品比赛,我热血沸腾地写了读后感参加比赛,并现场朗读了自己的读后感,结果获得第二名。事后,语文老师告诉我,从作文角度看,评委认为应该获得第一名,但是因为《人生》不在推荐作品里,我的读后感只能排在后一位。

-3-10路遥《人生》读后感 篇7

巧珍爱他,不比克南爱亚萍差。所不同德是,亚萍说她对克南没有感情,而他在内心深处是爱巧珍的。巧珍的美丽和善良,多情和温柔,无私的、全身心的爱,曾最初唤醒了他潜陌的青春萌动;点燃起了他身上的爱情火焰。这一切,他在内心里是很感激她的--因为有了她,他前一段尽管有其它苦恼,但在感情生活上却是多么富有啊…现在,当黄亚萍向他表示了爱情,并准备让他跟她去南京工作的时候,他才把爱情和他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看了。他想:巧珍将来除过是个优秀的农村家庭妇女,再也没有什么发展了。如果他一辈子当农民,他和巧珍结合也就心满意足了。可是现在他已经是“公家人”,将来要和巧珍结婚,很少有共同生活的情趣;而且也很难再有共同语言:他考虑的是写文章,巧珍还是只能说些农村里婆婆妈妈的事。上次她来看他,他已经明显地感到了苦恼。再说,他要是和巧珍去结婚了,他实际上也就被拴在这个县城了;而他的向往又很高很远。一到县城工作以后,他就想将来决不能在这里呆一辈子;要远走高飞,到大地方去发展自己的前途…现在,这一切就等他说个“愿意”就行了。

看完《人生》这篇小说,我很肯定的相信,高加林对巧珍的爱要远远胜过对亚萍的,这种感情高加林在被免去县城的工作以后,去亚萍家与她告别的时候表达出来了。人生的变化无常,让昔日落魄的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在离开民办教师岗位,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挫折,也是在这段最痛苦的时期,让已经深深爱恋他很久的巧珍看到了与之结合的希望,终于鼓起勇气向高加林表达出对他深深的爱。我不知道巧珍对高加林的爱到底有多深,但从巧珍少女时期以来就一直表现出的对高加林深深的爱慕,从勤劳的巧珍旷一天工就为了从远处张望高加林回家时候的样子,从一针一线为高加林做布鞋,从自己辛辛苦苦用辛勤工作换来的九十二块钱中拿出五十块钱给后来生活已经比较宽裕的高加林,等等。能够辜负这样的一份爱,用农村人的话来说,高加林是没有良心的。巧珍用一针一线,在昏暗的灯光下,包含感情,包含一种对自己深深爱着的恋人,不知疲倦得织起一双布鞋,这种农村人看来很奢侈的布鞋,要远远比亚萍拿着并不困难得到的金钱买来的皮鞋高贵得多,分量也重得多。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容易被尘世的种种诱惑弄得心神迷离,云里雾里,竟忘记了根之所在,本之所在。对于高加林抛弃巧珍,从良心上去责骂并不是主要的。这样的举动如果放在当时那样的社会思想中去考察,或许良心上的责备是主要的;但如果要用现在的社会思想去考擦,这种悲剧的产生根本是在于高加林见异思迁的性格,以及被现实蒙蔽双眼而迷失了本应属于自己的那块金子。

毫无疑问,巧珍就是一块金子。只是因为她没有上过学,是个文盲,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具备丰富的`感情,不影响她对于爱情执着的追求和坚定,对于她所爱的人无微不至,透彻心扉的关爱。巧珍对于高加林的爱就像母爱一样,付出了却不奢求回报。她在高加林人生的低谷给了他心灵上的爱。

高加林和巧珍是相爱的,但故事的结局是巧珍因为被高加林抛弃而痛苦,最后接受现实,从痛苦中走出,决定要勇敢地过自己下半辈子的生活。高加林直到失去了巧珍以后,才猛然醒悟,自己原来最爱的人就是巧珍,但当他想回头的时候已经没有让他从来一次的机会。

恋人之间的感情是不同于父母儿女之情,不同于兄弟姐妹之情的。没有血缘的联系,爱情变得更加脆弱。也许一两句令人伤心的话语,一件让另一半无法接受的举动,或者两个人再也找不到当初恋爱时候的感觉等等,这些中的任何一件都足以葬送一份爱情。巧珍就是因为高加林在桥头跟她说的几句话语,而彻底从高加林的世界走出。不管当初两个人是如何推着自行车在傍晚的小道上漫步,是如何一次次在村后面的野地里幽会和拥抱、亲吻,是如何在去县城的路上坐着同一辆车,互相依偎着听德顺老汉谈起他年轻时候的恋爱往事。就是这样的一对恋人啊,当你们互相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两个人要各走东西呢?有没有想过高加林会因为第三个女性亚萍的到来而最终背弃了你呢?

“你把良心卖了!加林啊…”德顺老汉先开口说。“巧珍那么个好娃娃,你把人家撂在了半路上!你作孽哩!加林啊,我从小亲你,看着你长大的,我掏出心给人说句实话吧!归根结底,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棵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你现在是个豆芽菜!根上一点土也没有了,轻飘飘的,不知你上天呀还是入地呀!你…我什么话都是敢对你说哩!你苦了巧珍,到头来也把你自己害了…”

可是,没过几天,村里人就看见,她又在田野上出现了,像一匹带着病的、勤劳的小马一样,又开始了土地上的辛劳。她先在她家的自留地里营务庄稼;整修她家菜园边上破了的篱笆。后来,也就又和大家一起劳动了,只不过一天到晚很少和谁说话;但是却仍然和往常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刚强的姑娘!她既没寻短见,也没神经失常;人生的灾难打到了她,但她又从地上爬起来了!旁边那些曾对她的不幸幸灾乐祸的人,也不得不在内心里对她肃然起敬!

所有人都对她察言观色。普遍的印象是:她瘦多了!

她能不瘦吗?半个月来,她很少能咽下去饭,也很难睡上一个熟觉。每天夜半更深,她就一个人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哭她的不幸,哭她的苦命,哭她那被埋葬了的爱情梦想!

是生活开了他一个玩笑,还是他开了生活一个玩笑?他不得而知。正像巧珍认为她和高加林的关系式做了一场梦一样,他感觉他和黄亚萍的关系也是做了一场梦。

作为年轻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邪门歪道去实现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一种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

他洗了一把脸,把那双三接头皮鞋脱掉,扔在床底下,拿出了巧珍给他做的那双布鞋。布鞋啊,一针针,一线线,那里面缝着多少柔情蜜意!他一下子把这双已经落满尘土的补口鞋捂在胸口上,泪水止不住从眼睛里涌出来了…

现在,他把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轻易地丢弃了!他做了昧良心的事!爸爸和德顺爷的话应验了,他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他搅乱了许多人的生活,也把自己的生活搅了个一塌糊涂…

当他从公路上转下来,走到大马河湾的分路口上时,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了。他很快又想起,他和巧珍第一次相跟着从县城回来时,就是在这个地方分手的--现在他们却永远地分手了。他也想起,当他离开村子去县城参加工作时,巧珍也正是在这个地方送他的。现在他回来了,她是再不会来接他了…他坐在一块石头上,身上像火烧着一般烫热。他用两只手蒙住眼睛,头无力地垂在胸前。他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他嘴里喃喃地说:“亲爱的人!我要是不失去你就好了…”泪水立刻像涌泉一般地从眼缝里淌出来了…

好久,高加林才抬起头。他猛然发现,德顺爷爷正蹲在他面前。他不知道德顺爷爷是什么时候蹲在他面前的,他只是静静地蹲着,抽着旱烟锅。

他见他抬起头来,便笑眯眯地说:“你还有眼泪呢?”接着一脸皱纹一下子缩到眼角边,摇了摇那白雪一般的头颅,痛心地说:“娃娃呀,回来劳动这不怕,劳动不下贱!可你把一块金子丢了!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

啊,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

《人生》读后感1000字 篇8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它以高加林的经历为故事线索,展现了一幕幕画面,体现了艰难选择的悲剧。高加林是农民的儿子,但他有理想,也有抱负,高考的落榜使他受到了一次打击,他内心是多么的苦闷啊!而他教师的职业被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无理的顶替了之后,这个赋有才华的年轻人又一次遭到了打击,我能体会到他那时的痛苦与心碎,他是那么的热爱这个职业,而如今却被他人所取代。无可奈何,他回到了村里,开始了地道的农民生活。在他人生的低潮期,一个可爱、活泼而且善良的女孩巧珍走入了他的内心世界。他们两人开始相爱,初恋是美丽的,也是激情澎湃的,但是好景不长,他们之间面临着父母的责难和乡亲的议论,可慰的是,他们坚持了下来,这样一段纠结的时光飞快逝去,高加林在他人的帮助下当上了县里的通讯干事,一个有头有脸的,风风光光的“记者”,成为城里引人瞩目的人。 事实上,他的确很出色,他辛勤、朴实,他勇敢、自信,他热爱生活,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里大显身手。同时他也遇到了昔日的好友――黄亚萍。黄亚萍在认清自己的内心之后,开始狂热的追求高加林。高加林在一番思索中,倾斜了天平。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一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但她与高加林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最终接受了黄亚萍的爱,拒绝了巧珍。令人伤感的是,在巧珍被拒绝了之后,她并没有任何怨言,只是担心高加林,但泪水却一刻不停的涌出眼眶。这种无私的爱感动了我,也仅仅是感动,我无话可说。退一步来说,就算高加林拒绝的是黄亚萍,可他的心也不会就此甘于平静,不会去想更广阔的天空。我不懂他为何放弃了那个那么爱他的女子,或许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前途才是最重要的吧。

人生亦是这样,变幻莫测,将人玩弄于股掌之中,高加林与黄亚萍的幸福没有维持多久,高加林进城背后的事被人告发,他们的爱情也像空中的蒲公英,随风飘散,各自东西。而在这时高加林才发现自己深爱的人是巧珍,他也为此悔不当初。悲剧便是如此,你未曾珍惜的到最后却是深爱的,烙印在心中一辈子的。他要面对的是再一次回到生他养他的那一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减少了曾经的狂热,冷静的反省自己,接受了村中顺德老人的一席话语,而后一下子扑到在黄土地上。

谈人生读后感1000字作文 篇9

谈人生读后感1000字

再让我们对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作一阐述。高加林,高中毕业为考入大学回到了农村,做了教师,这工作对他来说还算不错,也挺体面,他也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转为民办教师。但好景不长,村中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同样也是没有考上大学,在父亲的帮助下,顶替了加林。伤心欲绝的加林冲到家中,他内心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犹如一幅行尸走肉。但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爱着他的心地善良单纯的姑娘刘巧珍,给了他内心巨大的安慰给了他重新生活的希望,他也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位姑娘,但大家想象,一个才高八斗,一心幻想在大城市生活的青年与一个斗大字不识的农村姑娘能生活在一起吗?即使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又能彼此快乐吗?

后来,加林由于自己远在边疆当兵的叔叔的归来,又再一次回到了城市,成为了一名记者。上天又让他再一次遇到了自己高中同学黄亚萍,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女,他们有共同的话题,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处的很好,在一起彼此也很快乐。当黄亚萍抛弃了深深爱着自己的张克南,把爱带给了高加林,并且也谋划了他们的未来。高加林抵挡不住大城市生活的诱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无情抛弃了深爱自己的农村姑娘。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自己很快就要迈进大城市,生活却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进城的背幕东窗事发,他不得不离开自己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与和自己相爱的黄亚萍,回到农村,得知巧珍已经结婚,他又陷入了无尽的悲哀与失望之中。也就是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青年的追求,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高加林的生活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又何尝不是有很多的选择,我们做到三思而后行了吗?做出的选择让自己后悔过吗?

同时,人生也让我们认清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高加林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苦苦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年少轻狂的那份激情与挑战,我们才会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在追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不断的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是必然的。挫折之于人,就如狂风之于陋室,巨浪之于孤舟,百事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而意志消沉,万古旷世,有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而葬身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此我们就需时时刻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去认真对待这残酷的现实世界,对待世界上的挫折,要以顽强的个人意志,坚持不懈的去奋斗、去追求,任何的外界因素都不能转移我们的目标,相信最后我们一定能越过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

我读懂了人生500字

记不得是哪一次考试失利,失落的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引不起我的兴趣。一次一次的失利,似乎已经使我麻木了,但是内心却又无法摆脱种种无名的烦恼和无奈。回到家里,母亲正坐在沙发上等我,她泡了一杯茶给我,叫我仔细观察。

看那点点茶叶在滚烫的水中舒展嫩蕊,上下浮沉,自有一种从容、安静却不沉沦的积极。呷上一小口,立刻舌底生津,涩中带甘,余香满口,而且流经血脉,暖彻心肺。

我有所顿悟,其实人生何不似这茶?一次一次地被沸水冲起来,然后又跌落杯底,这样浮了又沉,沉了又浮直到最后仍散发着生命的脉脉清香。若是害怕沸水烫碎了心,烫失了生命,那么清香也会随风逝去……

生命就该像茶一样,用最坦然的心态区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绝不发大痛苦,夸大挫折。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的眼睛为什么长在前面?那是为了向前看。”其实生活中除了失败还有其他东西。当生活的一扇大门对你关闭时,那么必定有另一扇大门对你敞开。还记得《老人与海》的故事吗?那位来自圣地亚哥的老人的那句铁骨铮铮的话;“一个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朋友,当冬天的冰雪覆盖了你的心,放一把火,融化冰雪,烧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春天……

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这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完美”这句话一说出来,估计大家都很熟悉。阿里巴巴总裁马云,电子商务时代的风云人物。最近在看访谈节目《财富人生中-马云》中马云有提过《人生》这本书(路遥对我的影响最大。18岁时,我是蹬天轮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也许目前很多年轻人都把马云当做偶像,我当然也不例外,《人生》这本书真的对一个人影响这么大吗?我拿起电话,先打电话给创新书店帮忙查询这本书,创新书店说没有库存,而后打电话给解放西的新华书店。店员说还有库存,我就十万火急地去解放西那边买下了这本书。

6月25日,买到书的当天,我便认真地阅读起来。6月28日,把书看完了。(还没这么认真看过一本书,白天,晚上,公车上,路边)

故事中几个人物浮此刻我们的眼前:主人翁:

高加林(教师,高中毕业,当时年代也算是文化人)

巧珍(没上过学,心里深爱着高加林,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他,刘立本二女儿)

高明楼,刘立本(村里的能人,小干部,有点狡猾)

黄亚萍(干部子女,有点任性)

德顺老汉(村里面的光棍,人生阅历丰富,懂很多人生道理)

高加林的人生轨迹,从县里到农村,农村到县里,最后结局是被贬回村中。高加林的人生是奋斗的一生,心里有很多的人生抱负,从一个人民教师,到被高明楼利用权势赶下台,让他儿子三星当老师。明楼不得不从农民做起,在此期间,巧珍深爱着他,为他付出了很多。高明楼收获感情以后,心里踏实下来,从农民做起,努力地干活,最后被安排到县里面做通讯干事,当起了记者,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县里面的风云人物。当时的高中同学亚萍也在县里面,在学校里面就以前喜欢过高明楼,一向很仰慕他的才华,为了他,不顾当时社会的藐视与指责跟相处两年的男友分手,高明楼为了事业,毅然把巧珍给抛弃了。不顾道德观念的影响。受到社会上,村里面的指责。最后,被人举报走后门当了通讯干事,被重新贬回农村当农民。

高加林的人生是充满的矛盾的一生。不得不承认他为了理想,从一个农民踏踏实实地做起。最后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的成功,一心想离开农村,不满足现状,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并为之奋斗,的确让人敬佩。但是他为了人生,事业摈弃当时的社会观念,社会现实,最后落的这样的下场,也让很多人嘘唏。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高加林,社会的现实往往跟我们个人理想有矛盾,当社会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我们却能改变对待这个社会的态度。不能偏离最基本的做人原则。先做人,后做事,无论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路遥人生读后感

人生,好像一片海,时而波涛汹涌,叫嚣着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时而又平静死板,似乎星球毁灭也打不破它的安宁。也许有时,平静的海面下却暗暗蕴藏了凶猛的海啸;也许有时,狂暴的风雨却预示着和平的讯息……

当高加林的民办教师工作被村里一把手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无理的顶了,他对人生啊只有怨恨:三年前的高考落榜如果说是挨了一巴掌的话,那下岗无疑是一闷棍了。然而,落榜了起码还当上个民办教师,也算是生活补偿自己一个甜枣,心里不至于太绝望。况且这两年自己一边认真教学,一边刻苦学习,既赢得了学生娃的尊敬和全村老少的爱戴,又给自己继续上进打下了坚实的铺垫。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偏出了这么一挡子事儿,心里能不难受么!但是生活好像永远会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于是,村口路上,善良的姑娘巧珍的深情表白最后给了这受伤的心灵一块灵异的膏药,况且这膏药的愈合作用真好,好到能够让高加林放下以前的理想,甘愿作一个农民。在此时,生活似乎又归到了平静,却想不到,又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高加林的叔叔回乡当了领导,村里干部为了巴结他,走后门给加林谋了个城里记者的职位。高加林以前的已经变灰色的梦想,又鲜活的闪在眼前了!这先抑后扬的手段用的真好,高加林对生活感恩戴德了,并且拼尽全力,很快闯出了一番事业,成了小镇的明星人物。生活的泡沫很容易迷失一些人的眼睛,让他们在缥缈的梦境中忘了自我,开始追求空中的楼阁。加林不就是这样吗经历一番挣扎,他最终辜负

了对巧珍的只跟她一人好的誓言,跟城里姑娘黄亚萍在一齐了。一切似乎都异常的圆满,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生活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它也决不让幸运的人太圆满。一纸状子,剥夺了高加林到手的一切,然生活转了一个圈子后,又回到了农村。好像黄粱一梦,虚幻一场,然而不同的是,物是人非,他已经失去了巧珍,那最可爱的姑娘,拥有金子般心灵的姑娘。

生活好会开玩笑,好像猫捉到老鼠,便玩弄它,玩够了再吃掉。究竟是多么强大的对手,在生活那头操纵这一切变局难道人,永远只能作被动的承受者抑或物极必反,中庸之美本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的规律。聪明的人,明白适可而止,但是分贪图,但是分软弱,最后赢得完美而长久的幸福生活。无奈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懂得知足的人,拥有了一些,便觊觎着更多。贪婪的心,就算倾尽太平洋的海水都填不满。总是盯着自己的空缺,却不注意自己的丰满,这样,即使很富足了都不会快乐,而且往往到头来,追求的东西到不了手,连已经拥有的都保不住!

你见过在在记忆里持续永恒美丽的昙花吗她拥有一瞬间的精彩,而无法获得平凡的安宁。你见过路旁默默无闻的野花吗她失去了娇媚的身影,却赢得了可贵的自由。你见过山间奔腾的小溪吗她时刻繁忙不停息,却怀着奔入大海的理想和勃勃不息的活力啊!人,不是神,没有超越一切的不可凌驾的力量,就不该有过分奢侈的理想和贪得无厌的心灵。拥有一些,注定要失去一些,不同的只是如何取舍。当数量无法改变时,质量便是唯一值得去追求的东西。

人生的选择

人生路漫漫,我们选择宏伟的目标,毅然奋进。在前进中我们披两肩霜花,洒一路豪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优美的乐章。选择,我们愿选择美丽的人生。花儿面对更替变换的四季选择绿意盎然的春天,青松面对辽阔的大地选择峻峭悬崖,腊梅面对大地选择了冰天雪地的北国,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与众不同的精灵们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选择。

智者信仰着真理选择桀骜不驯,勇者渴望超越选择了奋斗不息,善者祈祷和平选择了舍生取义。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选择,但无论是什么选择,我们都要让它成为我们的骄傲。

择一颗炽热的心,可广交天下之友;择一颗平和的心,可以享受“采菊东篱下”的悠闲;择一颗博爱的心,可挑起万家忧乐的重任;择一颗不凡的心,可以作出惊世的创举。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选择了归园田居,享受着“飞鸟相与还”的乐趣;孟子面对生与义,主张“舍生取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正义观。今天不少的大学毕业生,一走出校门便选择了落后的西北地区,这是他们的有价值的选择,是无悔的青春心!

人生效率手册读后感1000字 篇10

在本书的序言部分,萌姐指出通往成功之路有三个关键点:

- 具备明确目标

- 愿意付诸行动

- 能够持续行动

全书的框架也就是围绕着这三个关键点展开的,大概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 如何建立明确的目标?--七个人物法

- 该怎么行动?为什么要这样行动?--时间管理、高效学习、刻意练习(输入与输出的循环);各项行动对于成长的意义。

- 如何提高效率?--善用工具

在书中的序言部分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先明确出来,精准定位自己的目标和未来走向,才能从茫然的人生状态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通过切切实实的行动去实现自我价值。

这句话点出了个人成长的关键--目标明确。当你真的是目标明确的时候,持续行动就不再是问题,坚持就成了伪概念。但可悲的是,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做到目标明确呢?持续行动有助于明确目标,但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能持续行动呢?多数是持续的给自己的人生放水而已...

二、本书是一篇非常棒的营销软文

伪需求也是需求。对于我们的成长而言,各种五花八门的本子绝对不是成长的核心关键,但在成长市场却存在对此类笔记本的需求,因此我们称之为伪需求。

所谓成长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过去,利用持续行动的力量给自己的成长复利,这是最朴素也是最有效用的方法(这个萌姐也在全书中强调了多次)。至于什么效率手册、随手记、总结笔记等等,这些都是在成长的思考中逐步形成具备个人特性的物件,是附属品,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由于萌姐在她的书中不断强调自己的那些笔记本给自己的成长带来了多大多大的帮助,建立成功与笔记本的逻辑联系,于是一些渴望成功的读者们在阅读完萌姐的书后,就会有难以克制的冲动去买她精心设计的那些笔记本,幻想着能够通过这些笔记本帮助自己冲破枷锁、不断成长。

在此,我特别贱的做一次讨厌的人,对这些读者说一句讨厌的大实话:“你每天只要动一次偷懒的念头,就足以养活那一头月入十万的知识网红...”

如果没明白,咱们换个更接地气的例子,如果你要减肥,那么最重要的是平衡膳食+规律运动+良好作息,而不是买什么甩脂神器、排油神药。而多数人想要大吃特吃,不想要运动,经常熬夜,但还想减肥。商家们虽然明白减肥的关键是什么,但为了满足这些人偷懒的需求,研发出了各种神器、神药,于是巨大的减肥产品产业链诞生了,很多人过上了财富自由的生活。

当然,如果你清醒的明白在成长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明白这些价格不菲的笔记本的作用所在,那么买几本支持一下萌姐创业也是极好的。

三、读完本书给自己挖了个坑

这个大坑叫做:落实到行动,加速个人成长,具体讲就是:

1. 突然发现自己之前定的目标弱爆了,于是重新确立目标

2. 突然觉得自己的年度规划根本不算规划,于是为剩下的时间做了重新规划

3. 深刻明白自己是个懒人,实在不愿意背那么多本子,于是开始用在线文档记录每日进程

4. 突然发现自己记笔记的水平是小学级别,赶紧开始学习康奈尔笔记法做笔记

5. 虽然每天也差不多5点多起来,但根本没有进行记录和回顾,于是做了个Excel表,开始记录早起和睡觉的时间,以21天为周期进行自我评估。

6. 计划行动一年后再重读此书,并补一篇行动总结,或许那会再看今天写的文章,会觉得自己很肤浅。不过那样我会很高兴,因为证明了自己这一年没有虚度,有进步,这不正是记录的意义吗?

书中许多内容还有待深入挖掘和思考,比如复盘部分、如何读书部分等等。每个部分其实都需要大把的时间投入才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最终整合在一起促进个人成长。

鉴于自己目前的认识还过于浅薄,对于萌姐的作品还有许多领悟不到位之处,但这不是拒绝输出的借口,于是此文诞生。

感谢萌姐通过此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成长之路的框架。

上一篇:关于教学资料的说明下一篇:学会感恩中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