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鸡蛋》阅读理解和答案

2025-04-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画鸡蛋》阅读理解和答案(精选9篇)

《画鸡蛋》阅读理解和答案 篇1

公鸡和鸡蛋公鸡每天都忙着种菜,种的菜可多啦,有黄瓜、辣椒、茄子、豆角等,五颜六色的,可漂亮(liàng liang)啦!母鸡每天都忙着下蛋,一天一个。公鸡很看不起母鸡下的蛋,他对母鸡说:“你看你下的这些蛋,一模(mó mú)一样,有什么(A.意义 B.意思)?”有一次,公鸡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卖(mǎi mài)菜,要好多天才能回来。母鸡就在家里看(kān kàn)家。一个多月后,公鸡回来了。他进屋一看,没找到母鸡,却看到一群(A.可爱 B.热爱)的小鸡叽叽地叫着,跑来跑去。公鸡还以为自己走错了门。这时,母鸡回来了,她招呼着:“孩子们,快来(A.见识 B.认识)一下你们的爸爸。”“啊!这都是我们的孩子啊!”公鸡(A.放心 B.开心)地说。从此,公鸡对那些圆乎乎的、一模一样的鸡蛋的看法改变了。1.给画横线的字正确的读音。一模一样 A.mú B.mó正确答案:A2.给画横线的字正确的读音。漂亮 A.liang B.liàng正确答案:A3.给画横线的字正确的读音看家 A.kān B.kàn正确答案:A4.给画横线的字正确的读音。卖菜 A.mài B.mǎi正确答案:A5.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公鸡()地说 A.放心 B.开心正确答案:B6.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快来()一下你们的爸爸 A.见识 B.认识正确答案:B7.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一群()的小鸡 A.可爱 B.热爱正确答案:A8.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有什么()A.意义 B.意思正确答案:B9.公鸡看不起母鸡下的蛋,是因为什么?答案解析:他认为母鸡每天都孵一模一样的蛋没什么意思。10.后来公鸡为什么转变了看法呢?答案解析:他知道了原来母鸡所孵的蛋原来是他们的孩子。11.从这故事你学到了什么?答案解析:凡事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到实质。

3个鸡蛋阅读答案 篇2

三个鸡蛋阅读答案

有个财主,在城里开了个饭馆.有一回,阿凡提在这家饭馆里吃了3个煮熟的鸡蛋,临走,一摸口袋,身上忘了带钱.阿凡提只好向财主赔不是,担保下次经过这里,一定送钱来还他.

不要紧 财主( )说 3个鸡蛋算得什么 以后再说吧

过了半年 阿凡提又来到城里 急忙跑到这家饭馆来还钱 见了财主 阿凡提( )问道

上次我吃了3个鸡蛋 该给你多少钱呢

财主从墙上取下一个大算盘 拨拉了半天才( )说

不多 不多 3个鸡蛋 就算3百块钱好了

财主 你这是发昏了吗 阿凡提( )

“咦,这还算多吗?”财主( )说,“要是我这3个鸡蛋没给你吃掉,早孵出3只母鸡来了.一只母鸡半年下30个鸡蛋,30只母鸡要下90个鸡蛋,90个鸡蛋再孵成小鸡,你给我说说,该值多少钱!”

阿凡提骂财主欺负人,财主反而到国王那儿告了阿凡提.

到了审案子的那一天,国王坐在殿上,专等阿凡提来好重重地罚他.等呀、等呀,等到后晌才见阿凡提手里拿着一把铁勺来了.

”国王吼道,“你为何才来?”

“我正忙着,”阿凡提说:“我和邻居合伙种的二亩麦子明天就要下种了,我们正忙着炒麦种,才耽误了时间.”

“哈哈!”国王和财主一起大笑了起来.国王说:“炒熟的麦子还能出苗吗?你这个大傻瓜!”

“国王啊,原来您也知道炒熟的麦子不出苗.”阿凡提说,“那么,请问陛下,煮熟的鸡蛋还能孵出小鸡来吗?”

(摘自金城出版社《火狐狸小智慧丛书 边走边悟》)

1、在带点字正确读音的下面划上横线.

临走(lín nín)拨拉(lā la)孵成(fú fū)后晌(shǎng xiǎng)

2、说说下列“算”的意思.

(1)3个鸡蛋算得什么?( )

(2)3个鸡蛋就算3百块钱好了.( )

(3)算了,这件事不能怪他.( )

(4)咦,这还算多吗?( )

3、给短文2-7自然段加上标点.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5、“赔不是”的意思是“道歉”,但“赔不是”是口语,“道歉”是书面语.你能将下面的词语换一种说法吗?

担保( )拨拉( )发昏( )耽误( )合伙( )

6、写形容“笑”的词语.

哈哈大笑

7、财主为什么当初不跟阿凡提要三个鸡蛋的钱?

8、分别用一些词语来形容阿凡提、财主.

财主:阿凡提:

9、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明白了什么呢?

10、财主与国王是怎样密谋惩罚阿凡提的,为短文加上一段对话描写,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神态.

参考答案

1.临走(lín ) 拨拉 (la ) 孵成 (fū) 后晌(shǎng )

2.(1)3个鸡蛋算得什么?( 值得 )

(2)3个鸡蛋就算3百块钱好了.( 计算 )

(3)算了,这件事不能怪他.( 不再计较 )

(4)咦,这还算多吗?( 认为 )

3. “不要紧,” 财主说:“ 3个鸡蛋算得什么 , 以后再说吧 .”

过了半年, 阿凡提又来到城里 ,急忙跑到这家饭馆来还钱 .见了财主 ,阿凡提问道 :

“上次我吃了3个鸡蛋, 该给你多少钱呢 ?”

财主从墙上取下一个大算盘 ,拨拉了半天才说:

“不多, 不多, 3个鸡蛋 ,就算3百块钱好了 .”

“财主,你这是发昏了吗?” 阿凡提吃了一惊.

4. 冷笑着;不好意思地;阴险;吃了一惊;凶恶

5.担保( 保证 )拨拉( 拨弄 )发昏( 糊涂 )耽误( 耽搁 )合伙(合作 )

6、(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 开怀大笑 讪笑 苦笑 奸笑)

7、因为财主计划蒙阿凡提一把,妄想用三个鸡蛋从阿凡提身上榨取更多的钱.

8、财主:贪婪;诡计多端;狡猾;阴险

阿凡提:聪明;机智;智慧;足智多谋

9、对于那些阴险狡猾的人,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智慧对付阴谋.

10、财主与国王是怎样密谋惩罚阿凡提的,为短文加上一段对话描写,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神态.

国王听了财主的`话,想到上次被阿凡提捉弄,失去了几大箱金子,咬牙切齿地说:“得想办法狠狠惩罚他!”

财主连忙点头哈腰地附和说:“是,是,是.可怎么惩罚呢?”

国王摸摸山羊胡,眼珠转了转,说:“我判他还你300块,赖账不还,棒打300下.”

宝画阅读答案 篇3

宝画阅读答案

(1) 小时侯,彼得很爱住在乡下大房子里的亚瑟叔叔,但是长大后,就变了。在学校,他结识了一帮子自私的吸毒学生。他对任何人都没有好感,家人也不例外。

(2)大约18岁那年,彼得去看望亚瑟叔叔。叔叔在车站等他。就在火车快到站时,彼得脑海里闪现出一个坏念头。叔叔周游各地总喜欢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旧画、地毯、小盒子、木箱子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彼得暗想,“假如我待叔叔好点,没准他会赠送我一件宝物或者一笔钞票,或者兼而有之!”他的脸上滑过一丝怪笑。

(3)第二天早上,亚瑟叔叔将彼得领进顶楼,他打开窗户,让夏日的空气飘进屋内。

(4)“看看有什么可以送你的。我可不想等入土以后才将我的一些珍宝送人。你不想得到点什么吗?” 亚瑟叔叔边说边笑,一边还用眼角余光瞅了瞅侄儿。彼得压根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自私的念头驱使他的觜角露出了不怀好意的一笑。

(5)“这只盒子怎么样?” 亚瑟叔叔手里拿着一只小巧的老式香烟盒问道。“你喜欢这张小饭桌吗?一张画怎么样?我肯定能给你找一张画。”赠物的规格不断提高,彼得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他感到心开始发热,手越握越紧,似乎手里已经拿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

(6)“这幅画不错!”亚瑟叔叔说着就拿起一幅画着运河边集贸市场的旧画。“这是在意大利弄到手的。也许是威尼斯。画上落了不少灰尘,但是这画框挺好的。”他轻轻地敲着旧画四周的木头,说,“真的,真不错!光这画框或许就值不少钱,知道吗?”

(7)彼得注视着画中景色。虽然画上布满灰尘,颜色也不鲜艳,但是完全可以看出这幅画手工极细,连一些细枝末节都注意到了。画的前景有好几条船,一群渔夫和女人正在卖鱼……彼得心里暖烘烘的.。“谢谢您,叔叔!”他说,“我一定会珍藏这幅画的!”

(8)午饭过后,亚瑟叔叔突然说,“知道吗,彼得。你可以帮我做一件很小很小的事。看到窗外的草坪没有?该修剪了。说实话,我发现我这把年纪干这还真的相当吃力呢。”

(9)彼得很清楚,屋子四周全是草坪,全部修剪完,少说也得两个钟头。他想尽快返回伦敦,好向一位老友炫耀他刚刚到手的一幅了不起的名画。

(10)“叔叔,问题是如果误了2∶30的火车,我就要半夜才能赶回伦敦。下次吧,下次来一定给你修剪草坪,我保证!”

(11)他猜想叔叔会有点失望。但是叔叔却一点也不。

(12)“没关系。”亚瑟很快回答,“我自己来吧。今天修一点,明天剪一点。”

(13)彼得没有注意到叔叔又一次用眼角余光瞅了瞅他。亚瑟有些伤感,仔细打量了侄儿。他觉得很失望,但不是因为修剪草坪的事。

(14)彼得再次谢过叔叔后,径直奔向火车站。返回伦敦途中,他为旧画惊叹不已,他带走的是一件宝物!

(15)“真是一件大宝贝!”彼得的朋友、画家多米尼克说:“瞧!画得多精细!这儿,这儿……裙子,窗户的光线。这画需要除尘和清洁。当然的得由专业人士来完成。”

(16)“这真成问题。”彼得说,“我身无分文。”

(17)“我愿收买。我给你75英镑,现钱。怎么样?”

(18)“不……”

(19)彼得想,这幅画的价值肯定不止75英镑。

(20)“这幅画很好。”克里福特画廊经理说,“虽然不是出自大画家卡纳莱托之手,但可能是他的一个弟子画的。能值8000英镑,兴许更多。当然它需要清洗。”

(21)“我没钱请你清洗。” 彼得说。

(22)“我告诉你怎么做。我付你4000英镑并请人把它洗好。”

(23)4000英镑?彼得激动起来。他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画的价值越来越高。“不,我暂时不卖。如果决定要卖的话,我会回来找你的。”

(24)“你这幅画哪儿来的?”艺术品鉴赏专家问,“这位画家肯定属于卡纳莱托画派。这画可能值50000英镑,但需要清洗。拍卖之前最好将它清洗一下。当然,我们要收取成交额的15%作为劳务费。如果你请人洗画缺钱的话,我相信我们能先借给你一些。”

(25)“15%?”彼得问,“那么多啊!”

(26)“这是我们行业的一般价格。所有的拍卖厅都按照卖方15%买方5%来收取费用。”他说。

(27)“我会考虑的。”彼得说着就走开了。他想要更多。他的心都快烧焦了。紧紧抓住画框的手指热得要命,仿佛触到了金子。“无知的亚瑟老叔!”他想,“真是一点不识货!”

(28)就在这时,彼得头顶上晴天霹雳一声惊雷,一滴雨点从一朵云彩上跌落下来。雨点落向伦敦城,落向森顿街区,落向一条街道,追逐着这位正横穿马路的年轻人。当这滴雨点落向地面时,它碰巧吻上了年轻人这幅宝画的脸!这一大滴雨点落到地上,将宝画上积存了245年的所有颜料块连同灰尘一起带了下来。

练习题:

17。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3分)

彼得想宝画→ → →

18。 亚瑟叔叔为什么要送画给彼得?他又为什么要彼得为自己修剪草坪?(3分)

19。怎样理解第11段的“叔叔一点也不失望”,与第13段中的叔叔“觉得很失望。”(3分)

20。13段中的画横线的句子与上文哪一句相照应?作者通过这些精妙的细节描写想表现什么?(3分)

21。小说的结尾极富戏剧性,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3分)

参考答案:

17、(3分)叔叔送宝物,彼得卖宝物,宝画遭损。

18、(3分)亚瑟叔叔送画和要彼得修剪草坪都是有意考验彼得,考验彼得究竟是重亲情还是重钱财。(2+1分)

19、(3分)叔叔不是因为彼得拒绝修剪草坪而失望,他是为彼得变得自私,只重视财钱而失望。

20、(3分)“亚瑟叔叔边说边笑,一边还用眼角余光瞅了瞅侄儿。彼得压根儿没有注意到”。这一节描写一方面意在表现叔叔对侄儿早有戒备,对侄儿很失望的心理。另一方面:叔叔两次瞅彼得,而彼得毫无觉察,突出表现了彼得心中只有自己(沉迷在自己的快乐之中)的自私行为。(1+1+1分)

一轴鼠画阅读答案 篇4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

①东安:县名,在今湖南省境内。②作鼠一轴:画了一幅装裱好的鼠画。

【启发与借鉴】

侧面描写文中写东安人士的画技逸群,其鼠画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文中却没一句话直接介绍或描绘画面上的老鼠,事实上即使介绍或描绘了,也很可能是平庸之笔,因为难于写得形神兼备。作者巧妙地避开难点,大写其猫,说猫见了轴上的鼠画踉跄逐之,踉跄两字,极力描写猫的急于追逐,而猫的急不可待又正说明鼠画的逼真。把猫儿的错觉写得愈活,就愈能烘托出鼠画的活龙活现。这就是侧面描写的妙用。乐府《陌上桑》中说秦罗敷是个极美丽的女子,其中写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也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秦罗敷的美貌。

【译文】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喜欢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它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县令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

【阅读训练】

1.解释:

(1)漫(2)物色(3)逮(4)踉跄

2.翻译:

(1)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2)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参考答案】

读画梁实秋的阅读答案 篇5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命运,但并不是一定改变命运。下面是读画梁实秋的阅读答案,请参考!

读画梁实秋的阅读答案

读画 梁实秋

①《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随园老人这句话是有见地的。读是读诵之意,必有文章词句然后方可读诵,画如何可读?所以读画云者,应该是读诵画中之诗

②诗与画是两个类型,在对象、工具、手法,各方面均不相同。但是类型的混淆,古已有之。在西洋,所谓“诗既如此,画亦同然”,早已成为艺术批评上的一句名言。我们中国也特别称道王摩诘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究竟诗与画是各有领域的。我们读一首诗,可以欣赏其中的景物的描写,所谓“历历如绘”。如诗之极致究竟别有所在,其着重点在于人的概念与情感。所谓诗意、诗趣、诗境,虽然多少有些抽象,究竟是以语言文字来表达最为适宜。我们看一幅画,可以欣赏其中所蕴藏的诗的情趣,但是并非所有的画都有诗的情趣,而且画的主要的功用是在描绘一个意象。我们说读画,实在是在画里寻诗。

③“蒙娜丽莎”的微笑,笑得美,笑得甜,笑得有味道,但是我们无法追问她为什么笑,她笑的是什么。尽管有许多人在猜这个微笑的谜,其实都是多此一举。有人以为她是因为发现自己怀孕而微笑,那微笑代表女性的骄傲与满足。有人说:“怎见得她是因为发觉怀孕而微笑呢?也许她是因为发觉并未怀孕而微笑呢?”这样地读下去,是读不出所以然来的。会心的微笑,只能心领神会,非文章词句所能表达。

④也许中国画里的诗意较多一点。画山水不是《春山烟雨》,就是《江皋烟树》;不是《云林行旅》,就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尤其是文人画家,一肚皮不合时宜,在山水画中寄托隐逸超俗的思想,所以山水画的境界成中国画家人格之最完美的反映。即使是小幅的花卉,像李复堂徐青藤的作品,也有一股豪迈潇洒之气跃然纸上。

⑤画中已经有诗,有些画家还怕诗意不够明显,在画面上更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自宋以后,这已成大家所习惯接受的形式,有时候画上无字反倒觉得缺点什么。中国字本身有其艺术价值,若是题写得当,也不难看。西洋画无此便利,《拾穗人》上面若是用鹅翎管写上一首诗,那就不堪设想。在画上题诗,至少说明一点,画里面的诗意有用文字表达的必要。一幅酣畅的泼墨画,画着有两棵大白菜,墨色浓淡之间充分表示画家笔下控制水墨的技巧,但是画面的一角题一行“不可无此味,不可有此色”的大字,这张画的意味不同,由纯粹的画变成一幅具有道德价值的概念的插图。金冬心的一幅墨梅,篆籀纵横,密圈铁线,清癯高傲之气扑人眉宇,但是半幅之地题“晴窗呵冻,写寒梅数枝,胜似与猫儿狗儿盘桓也……”的词句,顿使我们的注意力由斜枝细蕊转移到那个清高的画士。画的本身应该能够表现画家所要表现的东西,不需另假文字为之说明,题画的办法有时使画不复成为纯粹的画。

⑥我想画的.最高境界不是可以读得懂的,一说到读便牵涉到文章词句,便要透过思想的程序,而画的美妙处在于透过视觉而直诉诸人的心灵。画给人的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不可言说,说便不着。

16.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7. 文章第⑤段举金冬心的例子,有何作用?(6分)

18. 结合全文,谈谈对作者所说的“读画”的理解。(6分)

答案:

16.首先由《随园诗话》引出“读画一说,应该是读诵画中之诗”的观点;(2分)然后指出读诗和看画的不同方法;(1分)接着比较论证中国画里的诗意较多一点。(1分)最后得出“画的最高境界是给人心灵上的享受”的结论。(2分)

17.①从正面阐述中国字本身有其艺术价值,画家用文字表达画里面的诗意的必要。②从反面论证作者的观点:画的本身能够表现画家所要表现的东西,不需另假文字题画。③使文章内容丰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每点2分)

课文《画鸡蛋》教案 篇6

(1)教师可指导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2)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

(3)可做“找朋友”小游戏: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学生比一比谁组的词好,组的词多。

3、关于课文: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有些句子看起来很容易懂,其实学生并不一定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务求甚解的学习品质。如教师在讲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时,紧紧抓住“意大利”“画家”“著名画家”等词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建立“意大利”是个国家的概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环境,逐步理解“画家”“著名画家”等词语,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在句子训练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是个明显特征。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的内容,可以这样设计:

师:打开书,看看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是从哪几方面概括介绍达・芬奇的。

师: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师:噢,你只是把这两句话读了一遍。“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诉我们什么?

师:说得都对。(出示“什么时候”的卡片)

师:“意大利”是告诉我们什么?

师:“意大利”是个国家的名字,应该说告诉我们哪个国家。(出示“国家”的卡片,挂出世界地图,指出意大利的位置。)“达・芬奇”是告诉我们什么?

师:(出示“人物”的卡片)“著名的画家”是告诉我们什么?

师:(出示“是什么人”的卡片)什么叫画家?

师:图画课上老师教你们画画,你们也会画很多画,你们能叫画家吗?

师:那你们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画家?

师:是这样吗?我们学校教图画课的老师都是大人,又会画画,他们都是画家吗?

师:看来这个问题难了一些,听老师说。画家一般是指有画画的特长,画画得很好,并以画画为主要职业的人。懂了吗?

师:你们还听说过什么“家”?

师:什么是“著名的画家”?

师:对了。像达・芬奇一样,他很有画画的特长,一生画了好多世界名画,不但意大利人知道他,世界上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他就是著名的画家。

师: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从“什么时候、哪个国家、什么人物、他是什么人”四个方面概括介绍达・芬奇,用语不多,讲得很清楚。一齐把这两句话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把“四百”“意大利”“达・芬奇”“著名”读得重一些,“有个意大利人”后边稍停顿一下。

师:第一自然段两句话概括介绍达・芬奇,是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师:我们能不能不按这个顺序,也从这四个方面来概括介绍达・芬奇?

师:(把黑板上的卡片顺序调整为:什么时候、国家、是什么人、人物)按这样的顺序该怎么说?自己练习一下。四个方面都说了,顺序也对了,就是有点不太连贯。应该说“意大利有个著名画家,叫达・芬奇。”谁能这样说一遍?

师:(把卡片顺序调整为:什么时候、是什么人、人物、国家)按这样的.顺序该怎样说?自己练习一下再站起来对大家说。

师:很好。从这里我们知道,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我们学会了,说话的能力就提高了。

师: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讲达・芬奇开始学画画的时候,老师要他画鸡蛋的事。那么,老师为什么要他画鸡蛋,开始他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后来又怎样画的怎样想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他画鸡蛋与成为著名的画家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弄懂这些问题,好吗?(接下去指导学生围绕以上问题,读书、思考、议论,一层深一层地理解课文。)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课堂上他让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写写”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受到思想教育。

4、理解课文第二至第三段时可设计以下提问:

(1)他在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先学的什么?(画鸡蛋)

(2)他是怎样画的鸡蛋?画了几只鸡蛋?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3)达・芬奇对于老师的做法有什么感受?(不耐烦)他是怎样说的?应该以什么样的口气来读出达・芬奇说的话?(找一到两名学生读一读他的话,读出不耐烦的口气)

(4)老师是怎样来回答他的?老师说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口气?怎样来读老师说的话?

(5)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是怎样做的?

(6)请学生读课文中的最后一段,说说课文中的“这件事对达・芬奇的影响很大”中,这件事指的是哪件事? 请学生再通读一遍课文,读出每个人的说话语气。 用自己的话将课文中的故事讲一遍,先在小组中讲,然后讲给大家听,考虑一下老师为什么总让达・芬奇画鸡蛋,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5、注意事项:

《画鸡蛋》评课稿 篇7

因为—————————————,所以画鸡蛋并不容易。

因为—————————————,所以我让你画鸡蛋。

因为—————————————,所以——————。

《画鸡蛋》读后感 篇8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不管是学画画还是文化知识,都得像建高楼大厦必须打好地基一样打好基础才行。如果小时侯的达·芬奇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去画鸡蛋,苦练基本功的话,那么他就不会打下那么好的绘画基础,也许长大后就不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了。

画鸡蛋的教学反思 篇9

画鸡蛋的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比较长,在分段上也不像以前学的课文那样每一段都不长,尤其是第二自然段,非常的长,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性,我特意在激趣导入的部分,安排了介绍达芬奇的事迹和作品以及一些相关的小故事,这样确实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课后回想认为这个想法有一些欠考虑,导入的时间有点过长了,我想课前作适当的介绍,其他的放在学完课文后来扩展知识比较好。

另外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生字,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有些句子看起来很容易懂,其实学生并不一定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务求甚解的`学习品质。在孩子们熟读课文之后,帮助孩子理清课文的主要思路,然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达・芬奇是著名的画家,那他刚开始学画的时候是怎样的情况呢?并要求孩子默读课文,思考并组织回答的语言。在这样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进一步的理解词义。

上一篇:六一争做美德少年演讲稿: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下一篇:恐怖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