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材料(精选8篇)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两型社会”包括哪些内容?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哪些地方正在进行“两型社会”建设试点?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通知》中称,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投入各个领域的改革。同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两型社会”建设对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 1 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对湖北、湖南两省探索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位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极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它对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解决类似的问题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这方面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无疑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北、湖南均以湖泊众多闻名,东湖、梁子湖、洪湖以及大别山地区是武汉城市圈两大生态板块,环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大生态板块,两地共有近900公里的长江防洪堤。长株潭城市群南北之间以及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结构差异,东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差。比如,武汉与黄冈人均GDP相差近5倍,武汉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和科教研发实力,周边城市腹地则拥有较为宽松资源和较低开发成本。
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如何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及时面对、寻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问题,也是湖北、湖南两省乃至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湖北湖南被确定为两型社会的优先试验区,湖南湖北毗连一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方式相同点众多,互补性强大,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一系列的国家改革政策的制定更加确立了湖南湖北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强调集约
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追求和谐
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成功案例
2007年12月14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短短两年间,圈内城市积极主导,地方政府倾力推动,中央部委殷切支持,大型企业激情投身,先行先试的武汉城市圈建设,在荆楚大地呈现勃勃生机。
2008年8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建设总体方案。从重大项目到部省合作,从一体化探索到体制机制创新,短短两年间,武汉城市圈按照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总体要求,在“两型”道路上迅速起步。
机制创新,奠定可持续发展根基
两年间,武汉城市圈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大东湖生态水网、梁子湖生态保护等工程为重点,率先在中部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创新环境保护机制;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
两型社会
一体化,迈开对接脚步
两年间,城市圈九城市主动融合,圈域产业优化整合风生水起,从武汉出发,4条城际铁路全面开工,一小时经济圈呼之欲出;商业企业上山下乡,农超对接,连锁经营,城乡现代流通一体化,科教文卫资源联动共享,武汉城市圈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全力推进。
重大项目,托起城市圈建设新景
两年间,在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这个崭新的投融资平台上,政府部门、大型国企、民间投资共同奏响城市圈建设的新乐章,以此为依托,城际铁路、武汉新港、大东湖生态水网、花山生态新城等一个个响当当的大项目纷纷启动。在全国7个综改区中,武汉城市圈重点项目投资额度之大、投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之多、投资项目进展之快可圈可点。
部省合作,在全新平台上聚合能量
两年间,先后有67个国家部委与湖北展开省部共建,密集签订的协议表明,国家力助武汉城市圈走“两型”道路。
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综改办专职副主任 王培锦:"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全面展开,在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在五个一体化方面,城市的融合度进一步提高,这个就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推进“两圈一带”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重视规划。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二是强调集约。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三是追求和谐。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在这方面,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核心。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 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给地方环境的压力相当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两型社会”的定义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同样意味着几个发展方向的衍生:住宅节能标准将被加强,节能建筑将成为楼市发展主流;七成用地集中于民生的土地政策,或将得以有效推进,即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限面积房)、普通商品房等开发速度和比重将逐步加快、加大;高档别墅用地将受到一定限制,高档别墅供应将逐步放缓;土地浪费等问题将被摆上政策战略性位置;住宅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将从严,建筑成本或将随之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怎样建设
一、把握实质、深化认识,将“两型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党中央从人类文明转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难看出,资源环境问题既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理念提出的起因,又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主线,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把握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的精神实质,提高对“两型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一)“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从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进程看,建设“两型社会”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新认识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
其次,从环境问题背后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来看,建设“两型社会”是全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方法。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的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是文化观念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我们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平台,又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角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二)“两型社会”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平台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要妥善处理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需要什么样的环保、怎样环保”这两大问题,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两型社会”由人民共建,为人民共享。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和筹划“两型社会”建设的全局,兼顾和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等之间的重大关系,做出适当安排,搞好平衡。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两型社会”建设沿着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两型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方式和形态
如果说生态文明的理念、观念是一种远大理想的话,“两型社会”则是现阶段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结果和外在体现,是具体的实现方式和形态。实际上,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经济体系、技术体系、金融贸易体系、分配体系和民主体系等方面的不断展开就是实现“两型社会”的过程。
二、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
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推进历史性转变。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要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本区域环境保护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本地基本情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融入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建设等重大的战略任务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环境问题,切实建立本区域的宏观环境战略体系。
正确处理预防和控制的关系,建立健全“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环节。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
正确处理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要从根本上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自然规律,给予江河湖泊和重要的生态系统人文关怀,让其休养生息。同时,要实施高效的环境治理,科学地修复和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必须全面分析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势,通过适时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保护先进的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
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
三、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深入研究,积极创新,提升水平
(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体制
要积极推行绿色新政,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两型社会”建设全局中的主线地位和带动全局的作用,逐步形成“两型社会”建设的新体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通过市场机制完善和推行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国务院发布的规划环评条例为契机,率先积极推进区域环评、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
(二)深入研究“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第一,要积极探讨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有效途径。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 断研究将休养生息政策全面渗透到重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的具体措施,推动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努力让江河湖泊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二,要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积极探索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三,研究统筹推进区域与城乡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尊重自然规律,进一步研究制定区域环境管理的政策,落实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把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作为有机的整体,坚持城乡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三)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历史机遇,提升“两型社会”建设的水平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倒逼机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要有全球视野和未来的战略眼光,要紧紧把握住国际绿色潮流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规律,结合当地实际,抢占先机,培育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综合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出能长期管用并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是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到“生态文明”理念,报告并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对“绿色”发展路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调,将有利于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而是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涉及发展战略选择、观念更新、制度变革等因素。培育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居民、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主体的积极作为与协作,需要各领域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制度保障。
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中国长期以来遵循了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走人力资本密集化的发展道路,以此引导政策层面的调整。
建设“两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驱动。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存在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将负外部性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将正外部性的社会收益内部化,使具有正外部性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等等。由于传统市场机制无法通过看不见的手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我们必须依靠政府的制度安排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解决 6 资源和环境外部性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有很多,既有强制性法律法规,如排污费、碳税、燃油税、排污标准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等,也有市场化导向的排污权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电力)、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等政策工具。
建设“两型”社会,要加强制度能力建设。所谓制度能力是一个社会有效实施法律、规定或政策的能力,制度能力是推行资源和环境政策的保障。现实生活中,许多好的政策在实施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与我们缺乏将此类政策推行下去的制度能力有很大关系,因制度能力贫弱而导致资源或环境管制失败的案例并不鲜见,如废电池回收、垃圾分类等。因为资源环境问题综合复杂,单纯依靠政府,难以应对为数众多、分散甚至是流动的管制对象。对此,要重视把市场和社会力量引入管制体系,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挑战的治理结构,为此就有必要改变弱市场与弱社会现状,一方面,动员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管制,另一方面,也要靠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各种生态规则,积极配合各种生态政策的实施,从而降低各种生态友好制度的运行成本。
转变发展观念、设计出各种生态友好的政策,并借助强大的制度能力推行下去,才能使人们正确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越来越多地用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来创造产值和效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部“两型社会”试验区五问
中国政府近日批准位于中部腹地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中部经济的崛起打造新引擎。
一问:国家对中部建设“两型社会”的部署,赋予试验区怎样的历史使命?
深圳是我国最早的改革试验特区,刚刚从深圳市委书记之职调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李鸿忠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行了一番说文解字的全面解析。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是其根本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网上很多朋友称之为“新特区”。新在哪里?就在于其内涵是科学发展。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八个字里面,“综合”是指全面,比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等都要考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配套”是说不能单向推进,内容涉及产业、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武汉城市圈建设就提出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五个一体化”。“改革”两个字价值万金,这是试点最深刻、最根本的内涵。机遇、挑战摆在眼前,要实现综合配套试验区的目标,我们唯一的道路,就是改革;要改革就要解放思想,这是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的逻辑起点,也是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的逻辑起点。“试验”,这是给我们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大的“权力”。只要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体制机制,我们就要大胆试验,率先突破。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湖北视察时,特别嘱托湖北要加快发展,要在中部崛起中起到战略支点作用。这次中央把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两型社会”试点的平台给了 7 湖北,就是要让湖北起到这个战略支点作用。
二问:建设“两型社会”,在试验区有何现实针对性?
国家发改委给国务院的关于设立“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议指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将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中部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能否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落实至关重要。
龙正才(武汉市发改委主任):面积不到全省1/3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6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自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武汉城市圈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要跃上“两型社会”的发展轨道,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的困难。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差异性大、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实质性破除的严峻挑战。在产业发展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到GDP、财政收入及担心税收流失等等,城市圈内存在一定的低水平竞争,产业结构上既重复布局,又缺乏配套性、延伸性。在自主创新方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教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促进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重。
这些问题,除了归因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外,更主要是由行政区划经济导致的。通过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借助国家层面的力量化解“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体制机制瓶颈,将为我国以城市圈建设带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积累经验。
三问:试验区构建“两型社会”,重点应在何处发力?
与以往的改革试验区都在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不同,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改革试验都将在若干个不同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因此要突破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土地使用、财政、税收、投资等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寻求解决市场体系建设难以统一、社会资源难以整合、教育科技以及基础设施的区域共建共享的机制难以形成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这项改革试验将比以往更为艰难和复杂。
赵凌云(湖北省社科院院长、经济学教授):“两型社会”建设意味着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意味着告别“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寻求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新路。
目前湖北已初步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完成“七个探索”,包括探索建立统筹区域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探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资源合理配 8 置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机制。这“七个探索”就圈定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着力点。
更重要的探索是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向新型城市化的转变,这是对试验区的根本要求。所谓“新型城市化”,与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四点不同:第一,传统城市化道路是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为龙头;新型城市化更强调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第二,传统城市化吸附周边农村的优质资源,如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新型城市化是要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三,传统城市化是单体城市化,不注重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合作;新型城市化要力图在城市之间建立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第四,传统城市化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发展,而新型城市化则为节约型、内涵式的发展。
四问:建设“两型社会”会不会付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代价?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它扩大了城市圈的改革空间,但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发展模式下,客观上也约束着湖北的发展空间,比如东部地区很多产业特别是双高产业不能承接。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在资源拥有、发展阶段方面不平衡,这是客观实际。但是,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实现科学发展,不能有例外。如果说东部沿海地区走的是由粗放到集约的路子,中西部地区则必须在科学发展上一步到位。
当前,全党、全国都在按“两型社会”的要求,谋划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我们无法再像当年沿海地区那样,从数字上看GDP增长,而要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必须转变发展的观念和方式。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转变政绩观。打个比喻,假如我们能够实现50%的增长,但走的是粗放型的老路,那就不如科学、集约地实现15%的增长。科学的发展,才是真发展;粗放的发展,必然以资源破坏为代价,最终正负相抵,得不偿失,得到的结果可能是负数。
五问:建设“两型社会”,一方百姓会得到什么样的实惠?
袁善腊(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宗旨,会让城市圈内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目前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投资100亿元的8条出口快速路基本建成,武汉和8个城市可在1小时内通达。在产业布局优化方面,城市间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的局面已经初显。在城乡统筹方面,在武汉市务工的农民工达到100多万人,其中近半数以上来自周边8市,在武汉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了平等受教育的待遇。
可以预见,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障碍也将逐步得以清除,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就业、社保、教育、卫生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等等,将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半月谈记者 皮曙初)
节约型社会内涵的再认识
学术界有关节约型社会内涵问题的研究,基本可归纳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更应强调的是消费型节约。如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指出节约型社会包涵两个内容,一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全体社会成员要有新型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他认为人们有花钱的自由,但是任何人都没有随意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权利,建议制定奢侈品的标准,开征购买奢侈品的高消费税,在经济上限制奢华的不良风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余源培认为构建节约型社会除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还需要倡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应当扼制人无尽欲望的膨胀,引导并确立合理、文明的消费观。如上例举的观点侧重于消费型节约,反对奢侈性消费,并认为这种不良消费倾向有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应积极制止。
另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应强调生产型节约。如经济学家梁小民认为节约型经济的实质不是消费的节约,而是生产的节约,认为开个排气量大的车,甚至点两只龙虾,吃一只扔一只,都算不上什么巨大浪费,最大的浪费是在生产中。有学者甚至认为“一个铜板掰两瓣花”的理财方式,是一种在物质财富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生存方式,因而,那种节约是产品的节约,是对消费的限制式节约;如今,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传统的节约精神仍然需要,但节约的重点不再是产品,消费不仅不应限制,反而应该受到鼓励。认为比起窝头、咸菜和补丁衣服,餐饮业、服装业以及家电、住宅、汽车等产业不断扩大的生产和消费,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更符合人的本质需求。
纵观理论界对节约型社会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于“为什么要构建”以及“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而对节约型社会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仍显不足,比如在节约型社会的概念界定、内涵、特征等方面,令人信服的系统研究就显得明显不足。
笔者对前面述及的两类观点均不完全赞同。我认为,强调消费型节约似乎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但可能会影响经济持续增长;而强调生产型节约似乎有深厚的经济学根据,但又有可能滋长消费主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击碎了“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他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等原因总是不充足的,市场机制又偏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建议通过政府干预来扩大有效需求。近几年,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运用了“需求管理”。无论是扩大政府投资支出,还是多次降息刺激消费需求,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于是,刺激消费的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但这种消费需求的膨胀一定要严防“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即消费主义。如果说消费可以带动经济增长,那么,消费环节的浪费同样会助长生产环节更大的浪费。这样的经济增长难道就真可以救世济民吗?
笔者认为,节约型社会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节约,通过采取市场、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等综合性措施,提高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使人民享受到最优的社会福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
首先,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范围上,是全部再生产过程的节约,而不是特指某一环节的节约。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节约型社会在其节约范围上要求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节约,即生产领域节约、交换领域节约、分配领域节约和消费领域节约,尤其是消费领域的节约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方面。因此,“节约”不只是生产型节约或消费型节约。如果只偏重某一领域的节约,而忽略了其他领域的节约,势必会事倍功半,达不到节约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里讲到的节约消费也不是不消费,而是提倡一种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健康的消费模式。我国当前真正应刺激的消费是尚未得到满足领域里的需求倾向,比如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等,而非那些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
其次,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内容上,是全部生产要素的节约。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都属于生产要素,其中企业家才能是灵魂性的要素;人们通常从自然形态理解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一般被通称为人、财、物;迈克尔·波特“钻石体系”理论中的第一个关键性要素即“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三个层次。基本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等内容;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通讯、信息、交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等内容;专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业技术、专用软、硬件设施等内容。通常情况下,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培养获得的周期长,需要在人力资源和资本上大量而持续地投入,所以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立足于自己来创造、培养。无论从哪一种生产要素概念来理解,节约的内容都应是广义的全要素的节约。既包括自然资源的节约,还应包括人力资源、货币资本的有效使用;既包括对基本生产要素的节省,还包括对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开发和保护。“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生产要素是财富的源泉,生产要素又普遍稀缺,两方面的结合导致了人们迫切地占有生产要素的强烈欲望,拥有的同时就更加要求节约生产要素。
第三,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目标上,是要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节约型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应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社会,即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生态环境优化、人民生活福祉最大。其近期目标与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国家已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落实节约的具体指标,既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如果要进一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8-10倍。指标的具体落实是为了保证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人尽其能”。
一、“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重点领域及途径
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 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和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新的发展阶段, 中央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从国内看, 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肘”现象将会长期存在。
一方面, “我国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 这是我国基本国情”, 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同时, 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另一方面,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 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 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此外, 近年来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也进一步加大了国内资源的供给压力。
2. 从国际上看, 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 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 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 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时,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 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削弱, 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 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实践证明, 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资源难以为继, 环境难以承受。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 减轻环境压力, 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3. 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战略任务的现实意义重大。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 在发展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中促进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 缓解我国资源和环境领域面临的巨大压力, 而且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也是保障经济安全的根本举措。
从具体领域来讲, 建设两型社会应重点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从具体环节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在生产而不应是消费, 因为追求消费水平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如果从消费入手只要求居民减少各种产品的消费, 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 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抵触的, 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也不符合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建设“两型”社会的主体包括居民家庭、企业、国家 (政府) , 并且需要在四个层次上突破。一是以居民家庭为单元的微循环, 即从每一个家庭做起, 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米、每一张纸, 每一个日常家庭生活用品, 树立厉行节约的绿色风尚;二是企业层面上的小循环, 即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 采用新的设计和技术, 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定在先进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三是区域层面上的中循环, 即工业园区按照生态产业链发展的要求, 将一系列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链组合在一起, 通过企业或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 减少或杜绝废弃物的排放;四是国家层面上的大循环, 即整个社会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 制定相关法律、规则, 促进清洁生产、干净消费、资源循环、环境净化。
二、影响“两型”社会建设的因素及促进措施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任务, 受到经济、社会、文化及技术等主客观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
1. 法制与“两型”社会建设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石。因此, 要继续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 分发挥法治在引导、促进、保障“两型”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前, 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 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 其中, 重点是完善《节约能源法》并加大实施力度, 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 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等, 建立起综合反映资源现状、资源利用方式等情况的法律法规及其配套法规, 逐渐形成统一、动态协调、完善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法规体系。
2. 政策激励与“两型”社会建设
激励政策对于增强生产者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的激励政策有三类。一是财政激励政策:主要通过投资补贴、产业补贴、消费补贴等财政补贴措施, 来引导和促进“两型”社会的建立;二是税收激励政策:主要通过实施差别税率、优惠税率、税收返还等税收激励政策, 来强化社会节约意识、促进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利用、鼓励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三是环境标志激励政策:通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印贴宣传产品环境品质或特征的用语和 (或) 象征符号的环境标志, 来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的环境安全产品并激发其环保主体意识, 同时也可以促进产品生产者将环保因素贯穿于整个商品生产过程, 努力改变其产品的环保形象, 生产出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产品。
3. 科技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
技术创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条件。为此, 要加快研制资源生产、消费等领域的适用关键技术, 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 努力突破技术瓶颈, 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国家应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
4.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与“两型”社会建设
我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盲目发展是资源粗放利用的主要原因, 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源消费结构, 这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其中, 应把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及扩张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通过经济和法律等手段严格限制能耗、材料、水消耗量高、污染、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的盲目发展, 限制和淘汰严重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 鼓励发展低能耗的高技术产业, 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支持一批重点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5. 市场机制与“两型”社会建设
自然资源无价或者价格偏低是我国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这是造成自然资源浪费、加重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进程, 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其中包括:资源节约型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资源节约产业的扶持制度以及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此外, 还需要建立明晰的资源产权制度,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同时也便于资源配置在效率比较高的产业或者区域。
6. 政府与“两型”建设
政府引导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表率和主导作用。发挥表率作用的途径是, 通过建设节约型政府、绿色政府等活动, 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发挥引导作用的主要途径包括:政府通过舆论宣传, 提高全民族的资源节约意识;通过完善资源节约法规标准, 综合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 促进资源有序、高效开发利用;通过绿色采购引导企业节约资源能源, 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其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通过组织编制规划, 加强宏观指导;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 限制资源浪费型行业、企业的发展, 鼓励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的行业。
7. 企业与“两型”社会建设
企业是建设“两型”的重要主体, 要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为此, 各类企业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要从企业自身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出发, 增加科技投入, 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材料,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要通过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 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走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路子;要通过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供给, 引导消费潮流, 转变消费方式。
8. 公众与“两型”社会建设
建设“两型”社会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 更需要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为此, 需要利用各种媒体, 宣传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知识, 加强全民的资源和环境教育, 通过教育强化公众的生态知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 引导人们尽可能减少垃圾排放, 进行绿色消费, 优先购买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 鼓励节约使用、反复使用或多次使用所购买的物品, 把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活动逐步变成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为, 使节约资源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解读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N].中国环境报, 2005-11-22.
[2]高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重在制度设计[J].求实, 2006, (1) .
[3]张艳辉.产业生态学:资源节约型经济的理论基础[J].经济学家, 2006, (1) .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政策机制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A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009-03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about the ecology civilized angle of view
Wang Hong-bin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Henan 467000,China )
Summary: The ecology civilization and the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receives the thought of “humanist” and “the development is the first essential meaning”,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accord development, stressed that must strengthen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unceasingly, thus intrinsic contained saved the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protection environment content, thus constructed “two” the society the content and the request promotes to implement and realize thoroughly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altitude, entrusted with “two” the society to construct the brand-new content.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two” the social need cultivates and sets up the ecology civilized idea in the entire society, speeds up forms the promotion nurse resources, the protection environment policy and the mechanism, transforms the development way, the growth and the expense pattern positively, realizes 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the economical and society's harmonious coordinated with continues forever to develop.
Keywords: Ecology civilization; Ecology civilized idea; Policy mechanism; Development way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并首次把“两型”社会建设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可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
1 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统一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既包括以人为本,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机制和体制,还包括人们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平衡的前提下,选择生产方式、开展的生产活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一现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带来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实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仅仅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2]人类需要且必须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见,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绝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一定会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被扬弃,人类文明必将进到更高的阶段,人类需要且必须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
可见,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节约资源和实现环境友好的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型”社会的要求统一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赋予了建设“两型”社会崭新的内容和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普适性和广泛性。建设“两型”社会既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又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既包括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又包括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长方式和不健康的消费模式。具有内容上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其次是全面、协调、高效、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重塑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通过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生态秩序。遵循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到和睦型、从征服型到协调型、从污染型到恢复型、从破坏型到建设型转变的“两型”社会建设轨迹。
2 “两型”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我国许多地方相继提出了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建设的目标,国家环保总局也推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在建设“两型”社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实践和操作层面仍然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障碍,这既有思想观念上的,也有物质技术层面的。这突出表现在:
第一,节约优先的方针落实不力,环保边缘化现象依然严重。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就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和价值的缺失。节约资源作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这是国家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总方针,是一切相关政策所应当遵循的政策。认真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切实体现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投资管理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政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具体工作实际中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环保边缘化现象和违法行为仍然屡禁不止。环境保护在发展决策过程中的“边缘化”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如故,对环境保护采取“口惠而实不至”的消极态度和做法普遍存在。社会法制意识淡薄和环境执法不力,导致环境违法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普遍。
第二,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一方面,存在立法空白,有的重要领域尚无法可依。在循环经济、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在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方面,也还存在着一定的规范空白。另一方面,立法质量不高,修改不及时,缺乏可操作性。现行的若干法律法规,提倡性的规定多,约束性的规定少;原则性的要求多,可操作性的规定少;行政命令控制性的规定多,经济激励性的规定少;对政府部门设定的权力多,制约性的规定少;行政相对人的义务多,权利少。
第三,缺乏促进资源节约的环境经济政策和鼓励节约的长效机制。在控制机制上,“政绩制度”与经济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冲突。为体现“政绩”,不少干部在任期内把GDP增长放在第一位,而生态环境往往成为“政绩攀比”的牺牲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不明,动力机制缺乏。环境经济政策的短乏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生态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不能反映资源利用和要素使用的真实成本,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支持和鼓励节约降耗的财税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难以形成促进节约的有效激励。
第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自主创新不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转化水平不高,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不够,缺少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第五,全民节约意识不强,消费方式不合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淡薄,使超前消费、奢侈消费、面子消费等与我国基本国情不相适应的过度消费行为大行其道。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重视消费数量,忽视消费质量。一部分人在物质消费上相互攀比、炫耀,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心理扭曲,造成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
3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1 培育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 (理论体系)系统。观念文明(思想意识)在整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系统中具有统领全局、支配全局的作用。观念文明决定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的选择和相关社会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因此,建设“两型”社会必须首先加强生态文明观念建设,克服“重实体、轻观念”的思想。生态文明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还必须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 要充分从道德角度进行考虑问题,尊重自然内在的价值规律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又要反对把经济发展看作一个孤立的过程,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使整个人类的发展在生态平衡的范围之内,既要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又要体现社会的和谐,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发展观,让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一切工作和生活之中,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资源忧患、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责任感。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支持和协助,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多种手段,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全社会提倡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将生态文明观念和要求外化在工作、学习、休闲及娱乐之中,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意识转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消费率的持续下降,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3]以高投资、高污染、高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的生存空间正在日渐萎缩。由于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使我国企业的成本不断上升,国际贸易壁垒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原本可以通过价格途径传递的通胀压力被强制在企业内部消化,对原本利润微薄的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为此,必须扩大国内需求,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调整和健全消费政策,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扩大即期消费。要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继续拓展住房、汽车、通信、旅游、文化和健身等热点消费。同时,要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合理降低投资率。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挥拉动增长的作用。
其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巩固第一产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以信息、科技、咨询、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打破电信、金融、保险、医疗、教育、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广播电视等行业的垄断,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海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基础核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加工深度和产品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坚持自主创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节约技术、绿色资源 替代技术、废弃物再资源化技术以及污染处理技术等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向绿色生态转型。
再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大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加快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抓紧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节能、节水、节材机制。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加强国土规划,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等方面的情况,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以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为方向,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制定技术、节能、环保的国家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等措施,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继续运用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控制“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抓紧制订出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加强资源调查评价。
3.3 加快形成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机制
要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改革现行环境执法体制,理顺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解决环境执法主体过多、执法权力过于分散、环境执法比较混乱的现状。最大限度地统一环境执法主体,整合环保行政资源,把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执法权尽量集中到环保职能部门。同时,赋予环保部门以必要的行政执法权。如必要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包括责令排污单位停产、限产、限期治理和限量排污、禁止排污、拆除违法企业、查封、扣押、冻结等权力。
加快建立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适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健全有利于环保的价格、税收、信贷等政策体系,“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起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的价格形成机制。抓紧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提高资源税税率,改进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办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进程,健全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节约石油以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落实《“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煤层气、煤矸石、大宗工业废弃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要在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回收垃圾中的废旧资源,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积极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4 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通过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宣传活动,组织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等开展经常性的节能环保宣传,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和环保意识,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要在全社会提倡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3] 曾培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日报,2007年10月30日,第六版.
作者简介
建设“两型社会”社区模式以来,街道办事处认真谋划,严密部署,开好头,起好步,建立了“两个机构”,组织召开了“三个会议”,摸清了“两个底数”,采取“四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紧张有序地全面铺开建设工作。
一、建立机构,明确责任,认真谋划建设工作
建立机构,明确责任,认真谋划建设工作。成立以社区居委会主任XXX为组长、分管领导XXX和社区副主任XXX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两型社会”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小组。当天下午,工作小组组织召开了筹划会议,进行了细化分工,明确了责任。认真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和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和步骤。每季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和布置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创建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一是实地查看,对照要求查找公共硬件不足。领导小组成员利用两天时间深入社区对硬件设施现状进行实地查看,共查出硬件建设方面还存在的七大项不足,为制定《建设方案》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二是了解民意,摸清居民思想底数。在实地查看的同时,就“两型社会”建设问题与社区居民进行随意攀谈,宣传“两型社会”建设的目的、意义,了解居民对建设“两型社会”的看法,摸清了居民的思想底数。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迈好建设工作第一步为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迈好建设工作第一步,在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悬挂宣传条幅。在本社区XXX家园A、B、C区悬挂了“建设两型社会”横幅标语(建两型社会,享和谐生活。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生态文明)。二是利用文体活动加强宣传。利用社区盘鼓队、老年养生气功辅导站等5个团体,在社区加大宣传力度,为建设“两型社会”大造声势。三是利用板报、展牌进行宣传。小组搜集整理了关于低碳生活、节约用电等内容的图片40多幅,在老党员活动中心展出。这一个星期,正值社区居民来居委会进行健康体检登记,来往人员近2000人次,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四是编制发放宣传推介手册。入户发放《推介手册》2000册,内容包括“两型社会”的概念,建设“两型社会”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如何建设“两型社会”等,下发到两社区每家每户,使居民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相关知识了解更多、更深,在提高居民素质的同时,赢得了居民对“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解和支持,纷纷表态要配合社区办工作,千方百计发展低碳生活,建设两型社区。五是通过“七一”座谈会宣传低碳生活。在小组的统一安排下,社区庆祝建党91周年座谈会上,分别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一个讨论话题,使与会党员进一步明确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探讨了建设步骤及当前工作的重点,达成了“从我做起,创先争优,低碳生活,建设两型”的共识,纷纷表示要起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在社区掀起节约用电、更换节能生活设施高潮,为两型社会建设做出一个党员应做的贡献。
四、强化治理,创造优良环境一是加强社区卫生环境治理。社区居委会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协调物业管理委员会、小区物业,对前段所栽种的花草加强管理,确保成活率。同时加强卫生环境治理。入春以来,社区统一组织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除草活动,参与人员有社区全体人员、物业人员和部分居民共约200人,清理杂草、垃圾500多方,努力为居民打造环境友好型社区。同时, 协助开发区管委会治理环境卫生。社区夏家边菜场南侧历来为卫生脏乱差、三不管地带,对这块上千平米的卫生情况,社区居民反映很大。这一情况反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任务分工,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思路
紧紧抓住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机遇期,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以建设“两型社会”为抓手,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契机,以减排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统领,扎实做好新时期的环保工作。一切围绕建设大局,立足职能,要按照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大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履行职能,搞好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的服务,办理好“准入”手续;对一些高污染、高成本、高消耗和低科技的投资项目,要从严把关,多方论证,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线,让现有的生态环境在新一轮经济大发展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真正做到“要金山银山促经济大发展、更要绿水青山保环境优美”的双赢!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
近几年,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水环境各项指标均居前列。
(一)全县重点涉水企业已经全部了在线监测设备,做到省、市、县三级联网,同时按照全省“四个办法”要求,每
网。按照上级惺惺惜惺惺小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三)全面排查重金属企业,做好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学校向重金属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建立台帐,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加强环境监察,定期监测周边环境质量。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学校政府已把学校向列为生态建设示范区。下一步,以创建省级生态为目标,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污染减排为抓手,积极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创新环保机制,引入市场化手段,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针对当前存在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落后、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惺惺惜惺惺将加快省级生态乡小学校建设进度.当前主要任务是督促各乡镇按照创建省级生态县的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中心城镇及周围社区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我会伤心会难过,但只会是一阵子 你只是个过客03-21 愛你不是說說而已 涐心疼沵的心疼在乎沵的在乎03-20 每天允许自己放纵一次 其余的时间就开开心心地过03-19 拼了命旳想忘 我的努力显得那么微不足道03-18 男人就像大姨妈 没有又想有,有了又嫌麻烦03-17 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到了整个世界03-16 你是我爷们 以前是现在是以后还是03-15 我们的爱情中主角是、沵和他,所以注定悲伤03-14 分手也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问题 只是我没那个福气03-13 90后的俄们不是叛逆 而是有俄们自己的生活方式03-12 不够聪明不够听话不够懂事 但足够爱你03-11 爱情是一种怪事 开始全身不受控制03-10 男人你给我听着 你是我永远忘不掉的大疯子03-09 人生最遗憾旳莫过于放弃了不该放弃旳 坚持了不该坚持旳03-08 喜欢雨天 那时候的我就算难过也不会有人知道
摘要:在论述了绿色技术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容体系,并从筛选绿色技术研发的重点、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发挥政府作用三方面分析了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思路。
关键词:绿色技术;两型社会;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绿色技术是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重大目标的有效技术支持。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周期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总和的最少化,具有外部正效应。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应加强我国绿色技术的创新,以推动资源生产率与技术含量的提高、企业运行成本与环境负荷的降低,从而“保增长、调结构”,推动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绿色技术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
(一)“两型社会”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之一
绿色技术是绿色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最终实现“两型社会”这一目标而服务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实质上是要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技术实现方式,加强对生产经济活动过程中资源消耗与环境质量的控制,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通过绿色技术的采用,可以实现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方面的最佳利用,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企业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
“两型社会”以节约型经济、环保型经济为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构建“两型社会”,要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中国传统的投资驱动、资源依赖模式在金融危机下已经不可持续,必然要依靠绿色技术的创新以实现“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积极发展在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中的绿色技术,在全社会推进绿色技术支撑的清洁生产模式和绿色生活消费模式,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
二、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绿色技术的创新是指绿色技术从思想的形式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是从产品生产的源头到消费末端全过程的环境质量控制技术创新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1.绿色设计创新
绿色设计创新主要研究所有投入和产出的材料,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得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资源消耗减到最小,做到在资源投入上用材少、可再生性强,在生产流通中能耗低、废弃物少、包装合理,在使用中方便、安全、寿命长、能耗低,在使用后易于拆卸、分解,零部件可以重复使用和翻新。
2.绿色生产创新
绿色生产创新,是指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最少化的一种综合措施。企业应在生产中引入绿色生产、清洁生产的观念,合理利用资源,对原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并充分考虑绿色产品功能的延伸和再利用,尽量节省原材料,减少废弃物。同时,还应考虑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方便,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减少或消除消费者在处理废弃物时的麻烦和无意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3.绿色营销创新
绿色营销创新要求将绿色管理思想贯穿于整个营销环节,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商品流通中贯彻环境责任意识和规避环境负面效应。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提升环境意识,对有较大负面环境效应的产品,不采购、不销售;营销中选择资源节约的方式方法,场地选择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传授绿色消费知识。
4.绿色消费创新
旅游消费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5.绿色标志创新
绿色标志亦称环境标志、生态标志,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证书,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同时有利于
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我国于1993年5月开始实行绿色标志认证制度,并于2003年11月30日起实施国际标准化组织1998年制订的《ISO14020系列标准》,以指导公众的绿色消费。
6.绿色认证创新
绿色认证创新是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的环保认证标准。目前,我国的绿色认证一是有绿色食品认证,二是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的绿色体系认证(ISO14001),也叫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是对企业的软件进行的认证。另外,有绿色产品认证(ISO14024),产品生命周期评价(ISO14040)。三是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它是只针对于产品,对产品环境行为做出评定的认证。四是绿色选择认证,从国际惯例上讲,绿色选择或消费者选择,属于Ⅱ型环境标志。Ⅰ型环境标志是认证机构对产品给予一种公正的高于产品环境行为的一种评价。Ⅱ型环境标志是对企业自我声明性质的环境行为给予认可的一种评定,其标志是ISO14022。目前,已经有美国等国家宣布今后不再采购未带绿色认证的产品。
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绿色技术创新思路
我国应在“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指导下,从以下方面加强绿色技术的创新:
(一)加强区域与产业统一规划,筛选绿色技术创新重点
我国各地应该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要素状况,科学统一规划,引进与转化一批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建立现代生态经济园区,加快发展一批区域比较优势明显的绿色产业。特别是重视下面几个方面的绿色技术创新:
1.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运用。在突出各地的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关联效应强、科技技术含量高的信息技术、光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现代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绿色化高新技术企业。
2.要突出传统工业的绿色技术升级创新,用现代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高消耗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强制性淘汰制度,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通过嫁接和应用绿色高新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化工、能源、冶金、轻工、建材和机械等产业的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这些产业的绿色管理水平,大力开发有利于拓展区内外市场和竞争力的绿色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技术附加值。
3.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关键性绿色技术的创新、推广和应用,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渔业、绿色养殖业等。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保障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生产;加快农业集约生产步伐,推进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生态能源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畜禽集中养殖,大力开展家禽养殖污染、渔业养殖排放水的生态化处理,推广秸杆综合利用,提倡使用有机肥,有效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建设新农村、协调区域发展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要加强现代服务业的的绿色技术创新,鼓励环保型服务业发展。对现代服务业员工进行绿色营销知识训练和绿色服务培训,使其真正意识到绿色服务的重要性,树立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服务”的企业精神,形成绿色企业文化。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5.突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及其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能够
提供较多就业机会、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环保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提高环保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发烟气脱硫、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生产设备。加快清洁能源,鼓励企业生产和发展节能电机、风力发电设备、节能照明、阳光电池等节能产品和装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节约能力。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6.强化我国废弃物再循环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拣,促进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等的回收利用;加快建设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及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体系;规范废弃物回收与拆解市场,防止废弃物回收与拆解过程中的再污染;扶植垃圾焚烧发电等资源再生利用产业,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合理规划布点,鼓励企业、社区、个人参与投资设立资源回收企业,以便处理废弃物和使其变为再生资源。
(二)加强引导与规范,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1.营造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宏观发展环境。组织制定《中国绿色科技促进办法》,建立以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要加绿色技术的法制化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绿色技术成果的保护力度和应用力度。为绿色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提供更宽松的创业环境,让人才在产业发展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2.加快实施绿色技术知识产权、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的政策,努力推进绿色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绿色技术设施建设运营的用地、用电、设备折旧等实行扶持政策,并给予税收优惠。
3.加快构建绿色技术研发的风险投资体系。努力培育专业化的多元风险资本运作主体,引导其投向绿色技术研发领域。积极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与上市,帮助其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募集社会资金,投资绿色技术开发与运用。积极建立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为风险投资者提供科技成果鉴定、项目评估、法律与财务咨询等方面的服务。、4.加快绿色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要依托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基地优势,调整学科结构、加大投入力度,针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快高层次的绿色科技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事业环境,吸引国内外掌握先进绿色技术的人才。
5.加快绿色产业孵化能力的创新建设。开展科技信息咨询、宣传培训,完善绿色技术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绿色科技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根据需要和可能,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在我国建立和完善若干个绿色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以期基本形成绿色技术重点研究领域和绿色产业的科技支撑系统。政府应更多鼓励科技研发向侧重于资源生产率的提高、废弃物排放量的减少和单位能耗的降低上,鼓励开发应用于绿色经济的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替代技术、环保技术和系统化技术,加快引进一批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循环经济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推进绿色技术加快研发和应用。
6.调动企业与地方政府参与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绿色技术的创新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积极引导和扶持有品牌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按照生产经营生态化、产品绿色化的方向和目标,采用绿色技术,实现企业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建设一批绿色技术工业示范园区、绿色技术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绿色建筑、绿色景区和绿色社区,建设一批广泛运用绿色技术的节能、节水、节地示范工程,扶持一批政府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每年选择若干项重大绿色技术研发和运用项目进行重点推广。
(三)加强宏观调控,发挥政府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
1.将绿色技术创新引入到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国可能采用的绿色经济核算方法,将绿色技术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研究“两型社会”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绿色技术的创新运用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将绿色技术工艺采用率、生态环境修复率、、“三废”处理率、资源消耗减量指标、环境损益减量指标等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
2.加快绿色环境标志认证
在企业中扩大关于绿色产品、绿色营销、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等概念的宣传,鼓励企业自觉向ISO14000和国际相关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要求靠拢,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上的必要支持。加强宣传,使企业主体清醒认识到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就是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条件,促使企业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绿色生产与营销。
3.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
我国应该设立绿色技术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每年对发展绿色技术做得较好的企业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绿色技术项目在用电和土地指标供给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绿色技术技改项目优先给予贴息补助;重大绿色技术项目可以优先争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项目。各职能部门出台相应的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的鼓励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节电、节水收费政策,制定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开发研制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关键设备。
4.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态文明
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 并且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等武装全党。“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充分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重要性, 是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学校是个小社会, 学校自身的发展和师生未来的发展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两型社会”建设问题。“两型学校”建设要求的提出为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为学校科学发展, 走内涵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一. 教育应着眼于学校和师生发展的未来
高中学校肩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高校输送优秀学生及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学校是由师生员工共同组成的, 学校的发展就是师生员工的共同发展, 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发展不能只顾眼前, 而是要着眼于未来。
首先要有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要有近期和长远规划。学校发展要受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必须要阶段性推进。师生在学校工作、学习、生活, 学校也只是他们人生旅途的一个加油站。
其次要有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广大师生发自内心的对学校的一种美好追求, 它不是外部强加给学校和师生的。汉阳一中明确提出“努力打造富有现代气息的学习型、服务型、花园型、乐园型学校”的共同愿景。
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党中央提出的“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是学校根本任务”的要求。目前的情况是, 学校抓应试, 师生敢怒不敢言;学校抓德育, 师生不动且敢言。学生成了只会考试的机器, 大学毕业后不会找工作, 找到工作也很难适应环境。所谓成绩好的学生, 有些因心理健康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而成为社会、单位、家庭的危险品。汉阳一中向学生宣传“小成在智, 大成在德, 德行天下”的重要性, 把汉阳一中精神提炼为“志学, 尚道, 树人”以感染广大师生。
第四, 要把学校建成师生的精神家园、生活乐园。学校师生是从事脑力劳动的, 脑力劳动者对硬件条件的要求非常高, 这一点我校目前基本可以满足。但如何形成统一的价值追求呢?我校从制度建设入手, 大力推行校本管理;以人为本, 尊重师生的需求;提高学校文化建设品位, 从办学理念、办学方略、学校愿景、学校精神、学校发展目标等方面凝聚广大师生的人心。同时, 一方面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长乐助、领导乐导等方面做文章, 使广大师生在学校里精神愉快, 充满幸福感。
二.“两型学校”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
学校在硬件建设有一定条件, 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就要考虑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是学校内涵发展主要要解决的问题。高中学校由于政策的多变性、投资的多元性、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在如何测算办学成本方面一直是模糊的, 因此, 在“两型学校”建设中我们从微观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1、落实责任制。
在财物购买方面由总务处负责, 小的项目由总务处自行购买, 大的项目报政府采购办;水、电的控制、使用有专人负责;绿化工作、卫生工作有专业公司和专业班组负责;用车、招待、出差等方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2、降低成本。
食堂烧的是天然气;热水来自食堂屋顶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师生进餐、购物、借书、进出校门全部使用校园一卡通;所有的路灯都是自动控制;办公初步实现网上办公;食堂禁止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全部使用消毒碗筷;空调的使用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且有专人负责;试卷、文件尽量正反印制等等。
3、厉行节约。
学生食堂的剩饭剩菜越来越少;人走灯熄已成习惯, 每年同期相比, 电费总费用在下降, 近几年, 比上一年节约电费10万元左右;尽量精减会议, 一个月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 小型会议尽量安排在白天召开;打印机、复印机统一管理、使用;教师办公室电话机费用包干, 且只能打市内电话;寝室用电、用水规定统一的时间;办公室废旧书报杂志由指定公司定期回收;师生用饮水塑料瓶、易拉罐由指定公司统一回收;生活垃圾由师生清扫放到指定地点由区环卫中心运走;破坏树木花草现象基本没有等等。
4、资源利用最大化。
充分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 有了资源不合理使用也是浪费;重视实验课, 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开齐选修课、活动课, 发挥科技艺术楼的作用;重视学生的健康, 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 充分发挥体育设施的作用;加强学生阅读指导, 利用好图书馆资源;每周日下午免费开放学校所有功能室;每班选派一名学生为班安全委员、计算机管理员, 保管好班上的财物, 按时开门、锁门, 管好教室的“三机一幕”等等。
以上这些举措, 使师生都有一种主人翁的姿态, 大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为学校建言献策, 学校很多管理措施都来自师生们的意见和创意。大家生活在这么一个大家庭里, 都觉得非常温馨。教师们能够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同学们在学校的熏陶下, 参与学校管理, 也体会到成长中的快乐。学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得到提高,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新的台阶。我校与新西兰基督城的学校组成了友好联盟, 这些学校的师生每年都到我校来一次, 而且我校是武汉市十所对口学校中唯一一所远城区的学校。英国曼彻斯特市政府在出书宣传武汉学校时, 照片中80%用的是我校的图片, 连书的封底用的也是我校的图片, 这充分证实我校环境的优美, 对外国客人的热情、友好。
三. 学校内涵发展需要“两型学校”建设的推动
我校提出“低重心运行, 高效率工作, 走动式管理, 近距离服务”的运行模式。我们追求时间的节约, 我们追求面对面沟通、面对面服务, 反对以会议落实会议, 文件落实文件, 口号落实口号。但“两型学校”建设任重道远, 正确处理好“两型学校”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的关系, 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1、成立后勤服务中心。把食堂、超市、水、电、物业、卫生、保安、运动场馆、会议室、校车、医务室、理发室等全部纳入中心管理, 实行单独核算, 自负盈亏, 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学校资源的潜力, 充分在节约能源、资源上寻找新的突破口。能自己做的尽量自己做, 能自行购买的减少中间环节, 能循环使用的尽量循环使用, 能合并的工种尽量安排人员兼职等。
2、让师生养成好的劳动习惯, 树立互相服务的观念。要改变学习、教书之外的事都是后勤人员的事的观点;要改变是后勤人员的事却总在外面请人代做的观点;要改变后勤的事是少数人的事的观点。要树立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劳动的观点;要树立把学校的事做好就是劳动的观点;定期大扫除;定期对财物进行清理、维修;发动志愿者不定期清除校园内卫生死角。用每年十月份“创文明教室、文明寝室、文明办公室”活动为契机, 美化环境, 提升文化品位。同时, 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清理, 真正起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五星级学校的示范作用。
3、进一步研究校园污水处理及水的二次使用问题。会议室不使用一次性水纸杯。学校文件的传送、通知尽量使用校园网和电子屏幕。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时, 尽量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对所有的开支实行事先预算, 事中监督, 事后奖惩的办法, 防止乱开支。在校园设立阅报台、阅报栏, 把学校领导办公室的旧报纸充分利用起来。提倡使用电子期刊、杂志、学校教学资源库, 减少纸张的使用。在学生寝室、两栋教学楼安装IC卡电话30部, 同时, 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小灵通等等。
4、利用课堂主阵地, 开展“两型学校”建设的知识渗透, 改变师生落后陈旧的观念, 用新思维改变他们的行为, 为“两型社会”建设作贡献。教科室要选取相关课题, 用课题的研究推动“两型学校”建设的进程, 解决创建中的一些难点。
5、学校政教处要把创建省级绿色学校与创建“两型学校”工作结合起来;学校总务处要把创建省级园林式学校与创建“两型学校”工作结合起来;学校党委要把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与创建“两型学校”工作结合起来;学校各部门要把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与创建“两型学校”结合起来。学校办公室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协调“两型学校”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学校党委要监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要大力表彰在创建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摘 要:武汉城市圈[1]的提出为咸宁的发展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有利于促进咸宁产业升级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基础产业的薄弱与政策的不配套和节约理念的缺乏,使得咸宁“两型社会”的建设也面临的诸多挑战。文章基于“两型社会”的建设研究为咸宁未来的发展提供具体措施与方案,以及在武汉城市圈的定位。
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咸宁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054-02
当今的时代,是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与“边污染边发展”的思路行不通了。必须把节约环保的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为此国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2]的两型社会的战略决策。文章以咸宁为个案,分沂和识别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咸宁市在“两型社会”建设的问题上作出深入的探讨。
1“两型社会”的提出与内涵
1.1“两型社会”的提出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建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以来,中央频繁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也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建设“两型”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1.2“两型社会”的内涵
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建设、流通、分配、消费等领域,通过法律、经济、技术管理、宣传教育等综合性措施,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资源和更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这里的“节约”不仅仅指消费领域的节俭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还要求在经济运行中通过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结构布局等,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4]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2004年日本的《环境保护白皮书》中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魏复盛院士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意味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遵从自然规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最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不仅形成人类社会与自然能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而且形成经济与自然相互促进,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2 咸宁建设“两型社会”的优势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优势
①政策优势。咸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施武汉城市圈战略,全市上下形成建设咸宁生态城市的共识。因此,结合咸宁实际,积极制定咸宁在城市圈发展中的各项政策与措施,一切工作田绕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展开。开展咸宁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战略步骤的专项研究,积极探索发展生态产业的领域与技术,大力改善投资环狡积极鼓励生态、节能、环保等经济的发展。加大生态经济型产业的培育与经营的力度,积极促进产业集团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生态产业集团,推进利益共享的连锁生产与经营,形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大型生态产业集团,以打造城市圈生态品牌。
②资源优势。咸宁市物华天宝,市森林拟盖率达52.23%,被植物学界誉为“中国亚热带自然生态平衡之典型”,是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芝麻之乡”、“茶叶之乡”。现有的桂花面积13000亩,居全国第一。咸宁,山川秀丽,景物宜人.有闻名遐尔的地热水资源沿泉;秀丽飘逸,翠浪千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星星竹海;鬼斧神工、分布广泛的天然溶洞;飞瀑流泉:移步即景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有千岛之湖关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陆水湖;有具有考古价值的新石器时代古遗址、羊楼洞明清一条街;雄风千古的三国古战场赤壁;悲壮拗地的闯工陵;闻名中外的北伐战争遗址汀泅桥;神秘宏伟的澄水洞以及中国向阳湖文化村等,成为咸宁发展生态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
2.2机遇
①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宏观战略机遇。“中部崛起”是继“五个统筹”之后,中央提出的又一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举措。此战略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为湖北省、也为咸宁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最佳时机。
②圈内城市的协作与产业互补。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将形成圈内各市协作与竞争的新局而,圈内各城市特色鲜明、差异明显,无论是资源、产业,还是市场与技术,客观上都具有互补对接和差异化竞争与错位发展的优势条件。因此,加强圈内城市的协作,为形成咸宁优势产业、增强城市竞争力带来机遇。
③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具有后发优势,可实现跨越式发展。咸宁不必再发展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粗放型的产业。直接发展低污染高发展的创新型产业,没有原有的环境污染包袱和税收包袱,也没有员工的离退休包袱,咸宁可以轻装上阵,在发展新兴产业上走的更远。
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增长的同时,对居住环境的绿化程度,生活用水的洁净程度,对食物的绿色健康的需求,对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两型社会”的建设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着力的。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2.3挑战
①政府决策与管理面临挑战。随着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政府面对区域协作时的决策与管理发生变化。配套政策不到位,政府服务需要加强。尤其是节约环保的理念的更新,努力建立更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②城市间的竞争会更加剧烈。加强圈内协作的同时,势必加剧城市间的竞争。如投资选择会更加广泛,那些管理不善、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不好的城市将面临严重威胁。尤其是经济发展、资源条件相似的城市间的竞争加剧,如与孝感、黄冈等的威胁与竞争。
③特色经济不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历史上经济实力在圈内相对落后,且在三大产业中龙头产业不明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缺乏田绕龙头产业做大做强的核心,因此缺乏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按照构建“和谐咸宁,,田绕建设生态城市这一战略构想和“生态农业稳市,生态工业强市,生态旅游活市,生态城镇兴市,生态环境立市,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态农业和环保节能工业以及跨跃式发展旅游业都还任重道远。
3 咸宁“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方案
3.1城市定位准确
争取成为武汉城市圈中的重要旅游基地与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圈的物流基地。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形成落差产业。不盲目争取成为基础工业基地,制造业基地。
3.2具体产业措施
①继续营造良好的资源型产业投资环境,作为基础产业。咸宁资源丰富。在能源资源方面尤其是绿色环保能源发展前景广阔。风力发电,核电,水利发电都落户咸宁,这些环保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同时咸宁矿石资源,木材资源也很丰富,在更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使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咸宁资源产业,为咸宁的“两型社会”建设提供资金动力。
②巩固提高制造业,与武汉形成互补落差产业。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制造业是武汉发展的重点。[5]但这不意味咸宁在这方面就没有了发展空间。咸宁在引进制造业方面应同武汉形成落差产业。向武汉制造业提供初级产品或者二次加工,与武汉形成协作的生产流水线。提高咸宁制造业的生存能力。
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后发优势。直接发展新兴产业,建立科技含量高的高新型产业集群。跨越高污染高耗能的劳动粗放型发展阶段,在城市产业发展的道路开辟新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后发优势。[6]
④发展绿色农业投资环境,建立绿色农产品产业群(目的是建立农副产品及加工基地)。咸宁农业畜牧业发达。应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投入力度。建立绿色农业产品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产业。成为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的菜篮子。
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旅游业是低污染低消耗高收益的产业。是建立咸宁“两型社会”需大力发展的产业。咸宁旅游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是武汉城市圈短线旅游的热点。咸宁应把域内旅游资源整合,形成联系密切,交通便利的精品旅游产业群。
⑥发展循环经济,把产业集群形成有机整体。把上述的资源产业,制造业,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集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浪费和重复。
3.3 改善投资环境
政府配套措施落实到位,官员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消除地方保护。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加大民间的参与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
4 结 语
【两型社会材料】推荐阅读:
节水型社会总结材料07-14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材料10-13
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汇报材料06-17
8.社会实践总结材料撰写要求07-27
乡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汇报材料09-07
天保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交流材料07-03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6.110-04
镇社会管理创新和综合治理汇报材料10-25
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创建工作经验材料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