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0篇)
教材分析
《藏戏》一文系人教课标版六(下)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作者按说明事物(藏戏)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描述了藏戏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历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和主要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本文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作者行文脉络清楚,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颇具文学色彩。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水准,但孩子们眼界尚不开阔,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够,而阅读习惯、独立阅读、个性阅读这些方面尚不成熟,仍待加强,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了解藏戏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同时,借助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藏戏来历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及补充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复述。
3、情感与态度:了解并认同各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尊重多元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学重难点
1、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
2、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各地方戏曲音乐和藏戏视频
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家乡的地方戏剧情况,甚至可以学唱几句。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同学们,戏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知道戏曲都有哪些吗?那么开课之前我们先来听听戏,你是否能分辨出它们是什么剧种?(播放音乐)
2、其实,还有一个剧种,它一直流传于我国的最高处,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戏。(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6.播放视频,欣赏藏戏的魅力。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学习表达方法
1.小组讨论: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2.小结(反问句开头、先概括后具体、故事引入法)
六、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七、作业
用本文学习的表达方法去描述一种你熟悉的艺术形式。
板书设计:
7* 藏戏
戴面具
没有舞台
演出时间长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教学反思
通过对教材的反复研读,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主要是以“藏戏的特色、藏戏的形成及表达上的特点”作为本课的重点,由于戏曲离学生的生活较为遥远,所以我采用了“听戏曲、看视频、设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多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考。
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和阅读分析说不。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预设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课堂朗读的方法愈多,学生越能得到不同形式的练习,朗读水平亦就更高。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有一点需注意,低年级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
个别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及内容掌握情况,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在《藏戏》一课教学时我主要运用了默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朗读形式。
默读,有助于学生的思考。这种朗读方式最适宜略读课文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藏戏》一课时,我根据本篇课文的课型特点及学生学情情况,引入本课课题后,让学生带着课前导语中的要求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学生在默读中最易集中思考问题,很快学生就交流出了问题的答案,学生在默读中放飞了阅读理解的思维,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师生合作读,在《藏戏》一课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师生合作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独具匠心。师生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这样的朗读方式不但让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还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合作中增强了竞争意识。
齐读。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齐读则可在学生充分品析的基础上或课的收尾阶段,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品味理解时进行。如《藏戏》一课,课文开头前三个自然段用反问和排比句式概括强调了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表达方法新颖独特。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学生交流理解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播放一段藏戏视频让学生欣赏到了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学生明白藏戏为什么成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后,学生齐读课文开头三个自然段和结尾21自然段,用这样的朗读气势再次感受藏戏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悠久。
二、创设情境,注重课堂气氛的渲染提倡开放性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必须“入情入境”。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朗读教学十分注重创设情境,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使学生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与文本中的主人公融为一体,去亲近人物,感知事物,为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学《藏戏》一课时,当我让学生自主研读了课文4―7自然段阅读了藏戏的传奇形成,了解了一个年轻的僧人唐东杰步带着仅有七位姑娘组成的班子劝人行善积德,为民修桥造福,没想到竟然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藏戏的感人故事后,孩子们被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和七位姑娘的义举深深的打动了,借此良机,我在此教学环节,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促进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时孩子们兴趣浓厚,在愉悦中积极朗读,都朗读出了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的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朗读出了七位姑娘的善举,教师根本不需做过多的人文内涵的挖掘,学生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已非常到位。用心、用情去读,这种情境会让学生永难忘记,文中人物也会让学生长久记忆。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了实处,避免了老师埋怨学生说不上来的空洞无用的甚至是钻牛角尖的分析说教。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摹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也就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教师的范读可以让学生知道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高昂的,还是平缓的,低沉的,给学生以遵循或效仿。再加上儿童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学生读书的能力也便逐步形成了。最后再让学生一遍遍入情入境地朗读创设出良好的情境,就能根据课文内容激发情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把教师的心传递给学生,使作者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情交融在一起,进而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示范朗读,能够创设意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面对一首首优美的诗文,教师若能入情入境地范读,学生定会如沐春风,陶醉其中;如若一篇篇感人的故事,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就会激发情感,如临现场。我在教学《藏戏》一课的重点部分8―20自然段时,学生在教师的激励点拨、释疑解惑中交流体会了藏戏的艺术特色和课文中作者所采用的相呼应的有详有略的表达方式,我让学生在前面的多种形式的默读、快速读、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齐读……之后,又采用了师生合作读的朗读方式,教师读1、2、3自然段,学生朗读与1、2、3自然段向对应的段落,学生在教师抑扬顿挫的反问语气及强烈的排比句式朗读中受到了感染,教师表帅的作用创设出良好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特色和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在此教学环节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读,敢于取舍以使长文短读,突出重点,凸显了略读课文的课型特点,让学生随着教师朗读,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详有略的描述,想象出了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在教学《藏戏》一课后,回顾课堂教学,我也发现不少问题,例如,忽视了对朗读内容的设置与指导。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教学前,我只是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大致研读,因为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因此我就把不少时间留给学生自学藏戏特色部分,如此一来,语文课的味道淡了。如果让我对教案内容进行再修改,我相信学生会对藏戏历史悠久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效,深钻细研,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形式的研究上。我相信在教学后只要不断地及时反思和改进,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像藏戏一样更加独具特色。
首先,个人素质方面,有待提高。首先是备课环节上考虑的不够成熟,预设的课堂程序和实际的教学过程存在差距。再者是课堂语言缺少一步到位感。静心自对,思过学贤,学以致用,尽快提升素质是当务之急。其次,在高年级小组评课上,听几位领导的评述我在深深思索、反思我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感受到我在教学高年级略读课文时要把握住几个点:一是整体把握课文的体系,以文章前面的导学思考题入手,将问题简化突破重难点即可,不能放不下学生,扶的过多,放的太少,尤其是二类课文的字词关应一带而过,不可过细,将精力放在理清条理上,感悟语言,体悟表达方法上。二是要学会及时舍得,把多余的教学语言、教学环节舍去,去粗留精,为回归课文整体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节省教学时间,以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语言特色,学习写作方法并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其三,学会尽快从线状教学过渡到块状教学,从繁琐的阅读指导分析中解脱出来,以帮扶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锻炼学生学文能力而服务,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其四,课前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既备文本,又要备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控课堂。
在处理生字词时,除了将带有拼音的生字出示外,还将一些藏族特有的称谓出示,并教学生读准理解,为他们读通课文打下基础。此外,我还引导学生理解“鼻祖”“不一而足”等词语,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对课文有了大体的印象。我觉得这样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中下等的学生,不至于课文学完了,却读不准生字,读不通课文。
课文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来写,内容清楚,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方面来介绍的。从文采上来看,“藏戏的形成”这一块内容是比较突出的,我将体验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这部分,体会唐东杰布为民造福开创藏戏的艰苦经历。学生从课文的4——7自然段读懂了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藏字本身在字型和字音上都有可挖掘之地,藏字里面的“臣”的笔顺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所以我在板书课题的时候特别强调学生注意,同时要求学生学习这个多音字,组词。再写“戏”组成课题,让学生汇报相关资料。这个导入在教学伊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全身感官跟随本课的节奏开始学习。
二、围绕提示问题读书,有章可循
整体把握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熟课文,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段画画批批,交流收获体会,积累语言。我在此过程中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本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所介绍的剧种学生们比较陌生。文章开头用了三个排比句“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结束呢?”既道出了藏戏的特点,又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唐东杰布,明代著名的建筑师,藏戏的创始人,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课文以一个美丽的故事为引子,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着藏戏的由来,藏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怀着对藏族人民的无比热爱,“许下宏愿,发誓建桥”。和七位“能歌善舞”的姑娘组成了第一个藏戏班子,于是世界上从此有了这“简朴”的藏戏。
整篇文章以“简朴”为特征,为我们介绍了这承载着藏族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总体上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我的思考】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中介绍的剧种学生们虽陌生,但插图中那花花绿绿的服饰对学生来说也是不小的吸引。本课除了一些人名,地名生僻词以外,文章通俗易懂,段落层次也比较清晰。所以我围绕课前阅读提示,确定了最基本的三点学习要求,并借助图片、资料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学习目标中的任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剧种、面具、激流、发誓、布施、鼻祖、柔顺、压抑、能歌善舞、别无所求、蜂拥而来、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戏曲种类吗?(生答后出示相关资料,请生欣赏我国的六大戏剧。)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不同戏曲种类的特点及它们的优美之处,使学生对这一话题产生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新课做个铺垫作用。
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的戏曲种类——藏戏(师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不同戏曲种类的特点及它们的优美之处,使学生对这一话题产生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新课做个铺垫作用。
2、读课前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师板书目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师: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较多,在完成学习目标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
1、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把难读的字注上拼音。
2、出示练习,请生上台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习题中,把文中难懂的词语列了出来,为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起到直接作用。
3、出示文中四字词语,齐读。
【设计意图】直观、明了,对学生的形象记忆有很大帮助。
4、请生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完成学习目标。
1、藏戏是怎么形成的?
找找文中从哪到哪写的是藏戏的形成?(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
这个传奇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2、理解文前的三个反问句
(1)出示,请生读。
(2)把三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从这三个反问句中你能知道藏戏的哪些特点吗?
(4)说说连续用三个反问句的好处在哪?(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5)齐读三句话
【设计意图】三个反问句是全篇文章的开始,内含了藏戏的三大特点,对后文的学习至关重要,通过这三个问句也让学生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式——排比。
3、了解藏戏的特点
(1)藏戏的主要特征——面具的特点
第一个反问句中提到的面具,文中是怎么介绍的呢?(板书:面具)请同学找到相应的段落自由朗读,适当做批注,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
欣赏面具图片(请生适当结合文中语段介绍)
【设计意图】这一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藏戏的特点,图文结合的方式给了学生直观的印象,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藏戏中的面具(出示填空: 的面具)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欣赏,学生了解到藏戏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带面具,那形态各异的面具已经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此刻完成这样的一个填空,正好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同学们交流。
(2)藏戏的其它特点
除了带着面具,藏戏在表演过程中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大家默读17——20自然段,完成填空。(出示填空)
默读课文17——20自然段,完成填空。
藏戏的舞台( );
剧情靠;
固定的程式是( );
唱腔、动作( );
演出时间( )。
(板书:舞台、剧情、程式、唱腔、动作、演出时间)
结合板书师小结(板书:主要特征,其他特点)
【设计意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这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用表格的形式帮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完成下面的学习内容,省略了冗长的讲解。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回顾全文。
1、学习完了全文,让我们来整体回顾一下(出示填空)。
全文填空:文章先用三个反问句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 )、( ),然后介绍藏戏鼻祖唐东杰布()的传说故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 )的特点及作用,之后又简略说明( )。最后用一句话( )全文。
2、结合填空,给课文分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整篇课文的回顾,既让学生对全文进行了整合,又让学生在这种整合中给课文分了段,理清了文章的脉落层次。
五、作业:搜集我们的地方戏——黄梅戏的资料,试着出一份手抄报。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脉
1、生浏览全文,带笔阅读――圈词标段,记感受
2、汇报读书听课。
师:藏戏都有哪些艺术特点呢?也就是不同于其他剧种的地方?
生汇报。(戴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师:除了藏戏的这些艺术特点外,你在读中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简述藏戏形成过程。
三、研读藏戏特色,感悟表达特点
(一)出示研读主题
(1)xx的面具;(2)xx的舞台;(3)xx的演唱风格。
要求: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某一特点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概括出来。
(二)阅读交流展示
面具:
1、生交流面具特点(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2、师拓展其它剧种中面具或脸谱。
(1)展示藏戏面具图片。
(2)出示京剧概念化脸谱。
舞台:
1、指名读相关词句。
2、交流特色(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演唱:
1、生生交流演唱特色(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
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具简陋到了极点。
(三)对照开头,体会表达
1、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特色。
2、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3、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四、了解藏戏形成,积累魅力语言
1、小组讨论:唐东杰布开创藏戏有哪些传奇色彩?
2、全班交流:
艺术的传奇:一位僧人→开山鼻祖。
艺术力量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勇敢的传奇:伟大的宏愿→凶险的自然。
重点体会“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五、总结
1、师:时至今日,藏戏如雪原上一朵雪莲花盛开不衰深深扎根在高原人民的心灵深处?
她是怎样永葆艺术生命的呢?
生:师传身授,言传身教。
2、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明晰,艺术只有植根于人民,植根于生活,才会长盛不衰,才会永褒魅力。
六、作业
1.读读记记“咆哮、旷野、吉祥、恐怖、一无所有、能歌善舞、”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一、初学课文
1、读课文,要推荐的生字词有:
2、熟读课文,思考: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3、藏戏的开山鼻祖是,他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是为了
4、藏戏具有鲜明的特点。藏戏的演员必须戴着演出,表示戏中的人物身份;演出时以作背景;藏戏有固定的演出程式,开场:
正戏:
结尾:
藏戏的唱腔、动作:
藏戏的演出时间:
二、互动交流
1、课文的开关连续写了三个反问句,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2、藏戏为什么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
3、面具是怎样运用象征和夸张的手法,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三、拓展:
我们生活的地区有什么剧种,你看过那些戏曲演出?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嚢樽啵桓丛拥矫扛鼋巧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了解藏戏的特色及其形成,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点)
3、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难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看过舞台上的演戏吗?演员们穿着戏服,装扮得漂漂亮亮在舞台上表演。那么大家见过这样的戏吗?请同学们看图片,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七课《藏戏》(出示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了解藏戏的特色及其形成,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重点)
3、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难点)(生齐读目标)
师:目标大家都清楚了,你有信心完成吗?(生:有!)声音很洪亮,说明你们信心十足。
二、初读【第一次先学后教】 过渡:请同学们看黑板。◆出示自学指导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积累优美词语.(自己独立完成。6分钟)
剧种 面具 激流 旷野
吞噬 婀娜 鼻祖 敦厚 哄堂大笑 能歌善舞 赞叹不已
身无分文 两面三刀 丰富多彩
别无所求 不一而足 随心所欲
一无所有 青面獠牙 优哉游哉 先学
⑴学生打开课本自己先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⑵同桌两个互相读一读,比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后教
1、指名几位学生轮流读,有错即停,指名正音,表扬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的学生。
2、全班交流(学生不会的,老师再教。)
三、品读【第二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具有哪些特色?(你在哪些段落中找到的?)并说说藏戏是如何形成的?
自己独立完成(10分钟)
先学
1、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后教
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戴着面具演出(1、8-16);没有舞台(2、17-18);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3、20)](藏戏的形成: 唐东杰布立誓架桥,组成戏班布施,架起铁索桥,播下藏戏种子。)
四、感悟【第三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三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思考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并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小组合作 5分钟
先学
1、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后教
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
第一段(1—3)概括藏戏的特点。(总)第二段(4—7)写藏戏的形成。第三段(8—20)藏戏的特征。(分)
第四段(21)总结全文,写藏戏的传承途径(总)
五、文章的表达方法检测
结合课文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文以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采用________ 的结构来组织全文。开篇先用三个________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________ ,接下来详细介绍了藏戏的______,接着又对藏戏的 _________做了生动的描写,最后用一句话_______全 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如此安排,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楚。
学生自己填空,教师检测 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
(课文以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采用(总-分-总 的结构来组织全文。开篇先用三个 反问 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 特色 , 接下来详细介绍了藏戏的 形成 ,接着又对藏戏的 特色 做了生动的描写,最后用一句话 总结 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如此安排,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楚。)
六、知识检测: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面()刀()()不 已 丰富()()()()大 笑
能()善()不 一()()随心()()()()所求 一无()()
2、看下面的图片,将相对应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并说出依据。(看幻灯片)
六、课外知识拓展:
其他地方戏曲和不同剧种中的脸谱(脸谱见幻灯片)安徽的黄梅戏 河南的豫剧 浙江的越剧 四川的川剧 北京的京剧 湖北的楚剧 广东的粤剧 北京的京剧 山西的晋剧 河北的评剧
七、板书设计
藏戏 戴着面具表演(1、8-16)的特点 演出时没有舞台(2、17-18)
一部戏可演三五天(3、20)
藏戏的形成:
藏戏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各剧多含有佛教内容。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面具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象征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象征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象征柔顺。**的面具是黄色的,代表吉祥。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表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基本面具颜色
善者的面具——白色(白色代表纯洁)国王的面具——红色(红色代表威严)各种各样的藏戏面具(7张)
王妃的面具——绿色(绿色代表柔顺,清爽)
**的面具——黄色(黄色代表吉祥)
村民老人的面具——白色或黄色,眼睛,嘴为一窟窿(代表村民老人的朴实敦厚)
女巫的面具——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藏戏教学设计及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藏戏教学设计06-02
藏戏范文11-11
[教学反思]《有趣的游戏》教学片段及反思11-26
拼音《yw》教学及教学反思05-28
折扣教学设计及反思06-05
《重力》教学设计及反思09-06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06-17
《阳光》教学片断及反思06-05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及反思07-03
张衡传教学设计及反思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