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的读书笔记
这样一本言行录,篇幅也不大,不过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细看各篇,学而篇第一只要讲“务农”的道理,遇到初学者入“道德之门”;为政篇第二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篇第三主要记孔子论礼乐之事;里仁篇第四主要讲仁德的道理;公冶长篇第五主要讲古今人物的贤否得失;雍也篇第六主要讲孔子与弟子们言行;述而篇第七主要讲孔子谦己诲人之辞及容貌行事之实;泰伯篇第八只要讲孔子、曾子的言论,及对古人的评赞;子罕篇第九主要讲孔子提倡礼制,鼓励人们好学不倦,以及记述孔子不肯说什么,不肯做什么;乡党篇第十主要讲孔子平素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生活习惯;先进篇第十一主要讲孔子对弟子贤否的评论;颜渊篇第十二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为仁、为政、处世;子路篇第十三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怎样做人,怎样为政;宪问篇第十四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论修身做人之道,兼有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卫灵公篇第十五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所论的以德治国的道理;季氏篇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怎样修身、如何以礼法治国;阳货篇第十七主要记孔子教育弟子讲究仁德,阐发以礼乐治国的道理;微子篇第十八主要记历史上圣贤的事迹,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的行为,以及世人对于处乱世的不同态度;子张篇第十九主要记孔子的弟子们探讨求学求道的言论,以及对孔子的敬仰与赞颂;尧曰篇第二十主要记古代贤王尧、舜、禹、汤的言论以及孔子对为政的论述。
纵观全书,《论语》很全面的.阐明了孔子的思想,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世,不管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在政治上,他主张“节用而爱人”,反对苛政、苛捐杂税,“苛政猛于虎也!”,也主张“克己复礼”;在自身修养上,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第一个在中国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格局,他也主张“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所以针对不同性格的两个弟子的同一个问题,他给出不同的建议,所以在周游列国时,即使如何困窘,他为弟子们始终树立榜样,并时刻不忘对他们的教诲。
而我觉得,《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这样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它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也因而无比强大。
“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这说明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仅仅只是一个指标,而真正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治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幸福快乐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与贫富无关。“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对礼的遵守,那么,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内心的快乐。
而孔子在《论语》中反复作为做人立身之本的孝悌,也是给人以最朴实的启发的。从孔子对孝的阐释——“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中,我们受到的心灵震撼,是不会比其他孔子所教诲的更深刻的大道理少的。细细读了这些话,我们的心中,是会产生深深的歉疚和反省的。我们会发现,我们做到的原来远远不够。所以,从这一刻起,更加爱我们的父母吧——以孔子的谆谆教导为心中的指标,时刻问自己一句:“你做到了多少?”
当然,孔子毕竟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了,那是一个尚未进入封建时代的奴隶社会,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最终理想,是要恢复周礼,维护奴隶阶级的统治的,无疑,甚至对于那个时代而言,他都不是一个进步者。虽然,封建统治者在孔子死后,突然将孔子的儒家思想捧至独尊地位,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但那时的孔子的思想,早已被一个叫董仲舒的人狠狠加以改造,后来又被朱熹越解释越离谱。所以,在孔子自身那个时代,孔子的思想,其实并不是很进步的。而且,他其中的一些思想,也确实不是完全能让人认同的。比如他说如果父亲坐了错事甚至犯了罪,儿子不仅不应该揭发,而且还要帮助努力隐瞒。这在今天,不就成了同谋、共犯了吗?他还轻视妇女,说什么“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把我们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摆明了是侮辱嘛!他也轻视劳动和农事,樊迟问稼桑之事,就被他称作是没什么大出息的人。
总之,《论语》中,有值得学习的,也有一些小小的值得改进的,但它无疑是伟大而杰出的。一点小瑕疵掩盖不了它强大的光芒。
一、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提出何以必要
《提纲》第三条主要是针对爱尔维修等人的“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提出的,他们的观点虽然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存在着许多缺陷。
以爱尔维修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所提出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他们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不同的环境和教育造就不同的人。如爱尔维修提出:“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使人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他们的观点向“遗传决定论”提出挑战,提出人受环境、教育决定而非身份、血缘等先赋因素决定,这将当时的人们从愚民政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是对封建思想的否定,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同时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也体现了唯物主义原则,但是,另一方面,“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他们的观点自然地“把社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受教育者,而另一部分教育者“凌驾于社会之上”,他们认为受教育者只能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受动、被动的存在物,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对环境、教育的反作用,是机械的、片面的。他们认为教育者是少数的“天才”,能够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和教育,这显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马克思批判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由此看出马克思提出该问题的必要和缘由。
二、环境和人的一致何以可能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教育和环境关系问题的结论。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环境创造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有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等等。从实践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对人类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既为人类提供物质来源和便利,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认识关系来看,人们通过实践探寻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从而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2、人创造环境。世界因人的活动分为两极,一端是自在世界,是人类活动的潜在客体,另一端是人类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和人化自然,客观世界在人出现以后才有了意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不是被动地由环境、教育决定,而是可以反作用于环境和教育。人类的活动不断地改造着外部环境,随着人们实践能力的提高,活动内容不断变化,人影响环境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从人的本质看,《提纲》第六条写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中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可以说,人创造了社会。
3、人与环境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改变。马克思在《提纲》中使用的是“一致”一词,是对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深刻解读。人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的作用不是相互割裂、彼此孤立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中,环境和人都得到改变,环境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体现出人的目的和意志,这是环境的改变,人为了获得成功而遵循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这是人的活动的改变。所以只有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此外,教育可以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人接受了教育以提高素质,从而可以更好地改造环境。
以此建立这样的逻辑主线:改造环境和改变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的过程,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环境和人的一致在此条件下成为可能。
三、关于《提纲》第三条的启示
距《提纲》写成,迄今已将近170年,这份经典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人们依然能从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宝石。
1、处理好环境与人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指出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改变人的活动。所以,宏观上要重视环境建设,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发展;微观上,学校应树立环境优化意识,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个人应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贯彻到实践活动中。另一方面,人对环境有反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阻碍,不应消极对待,而应树立信心,以高度的热情和理性的态度寻找原由,制定实施解决办法。
2、教育
首先,教育改变人。教育使受教育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知识是无形的财富,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有利于实现理想;同时,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样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教育方法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应不断探索教育的发展点。
其次,处理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张蔚萍指出:“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者的言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及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即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主导者,对被教育者和教育事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育者首先应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一是知识能力。教育者应具备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基本知识,因为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职业,要给被教育者一滴水,必须先拥有一碗水。二是思想素质。教育者需甘于奉献,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当然,受教育者除了认真学习教育者教授的知识外,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受教育者也可以对教育者产生影响。
3、重视实践的作用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理论只是纸上谈兵。我们应在实践中改变环境,改变自身,实现共同进步。特别是即将面对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更应当重视实践。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这既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学校应当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平台,如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等等。
参考文献
[1]北大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4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56.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在梁启超看来,“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做学问的人不去“自发”地閱读课外书,文不识理,理不通文,最终将制约学术的创新。
如何读书?在梁启超看来,读书有精读泛读之分,“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梁启超注重记笔记:“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
?笏 王国维:有批判地读书
王国维主张学生要广泛阅读不同专业范围的书籍,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自己在阅读中得到积极的休息。这一点与梁启超的“读课外书为必修课”有些类似。
读书时不可缺少批判性思维。王国维深谙此道,他说:“如果缺少观点,缺少见识,读书再多,也不会对自己的学问有补,而只会使自己迷失在浩瀚的史料中而不能自拔。”如他对戏曲的定义(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即是从大量资料中提出,并借为一种标准,重新审视中国戏曲。
?笏 陈寅恪:有校勘、有批语
陈寅恪有一个读书习惯——在书上圈圈点点,其中有校勘、有批语。蒋天枢有文字记陈寅恪读《高僧传》的批语:“先生于此书,时用密点、圈以识其要。就字迹墨色观之,先后校读非只一二次,具见用力之勤勉……”陈寅恪随手记下的这些圈点和随想成为他日后论文的基本观点和著述的蓝本。
不唯书,敢怀疑。陈寅恪大量读书,却不尽信书。对于书上说的、前人说的和大人物说的,陈寅恪总是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才加以确认。陈寅恪在诗中说道,“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这个“不肯为人忙”,指的是读书求学需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受已成观念的约束,要有创见。
?笏 赵元任:熟读成诵
赵元任曾记述小时的读书经历:读诸子诸经时,“不懂就老念老念,念熟了过一会儿,过一阵,过几年,他就不知不觉地懂起来……我好些书都是先背熟了,后来才慢慢儿懂的”。这个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
北京大学教授辜正坤认为,民国以前的儿童在七八岁时需要背诵《大学》、《中庸》、《论语》等文献,但这种教育方式很早就被认为是封建的、落后的。其实,从语言文字本身的存在规律来看,汉语言文字没有太多的词法与句法规则,教学的重点可以放在直接记忆上。儿童的机械记忆力强,成长后理解记忆能力增强、社会生活体验日益丰富的时候,反倒容易融会贯通。
《沉默的大多数》是暑假翻的,基本上把感兴趣的篇目都看完了。这本书涉及的主题很杂,国学,知识分子,道德,信仰,科学等等。笔记中全面的涉及和讨论是不现实的,碍于读书太少,见解也不甚完善。这里摘其对国学的一些看法,杂糅个人评价,漫谈一二。
在《我看国学》一文中,王小波用辛辣诙谐的笔触谈了对孔孟程朱的看法。他说孔子是个一本正经的说大实话的老天真,虽然学不到什么真正的东西,但是向往那时的学习气氛。又说孟子是个凶巴巴令人讨厌的人,甚是偏执,动不动就称人禽兽。王小波一点都不喜欢他。他还说程朱的格物致知和阴阳五行虽是民族宝贵遗产,却失之于简单。与西方的自然科学无法相比。研究伦理学和政治哲学(说白了就是人际关系)的古代儒士们更是无法与拥有天才的思维能力的牛顿爱因斯坦相提并论。一门学问研究了两千年,即使内容本身不值得研究,也足以挟之以自重。而那被研究的东西和研究它们的人,实在难以想象变成了什么样子。
在《智慧与国学》一文中,王小波说中国人对待学问一大问题就是太过于重实用,看重“器物之用”而不关心背后的方法与技能以及对自然的了解。这点大概在晚清“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时最为明显,在天朝皇帝眼里,西方的器物只是器物而已,没有任何别的价值。这荒谬已经达到了令人同情的地步。反过来说,古代中国人也不知道除了“实用”还能有什么。为何读书,不过是做官。而做官以后,早已不在做学问的范畴里了。
四书五经注来注去,注出来的是什么?王朝的覆灭?写满耻辱与黑暗的历史?如果问国学能给人来什么,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君不见皇帝的库房,外国使臣送来的落满尘土的科学仪器。君不见国人曾经极端的愚昧与迂腐。国学给这个受苦受难的国度带来了什么?诚然,有的人会辩解,中华千年的历史之所以得以延续,正因为有这门学问得以维稳。但这门学问能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孕育先进的文明?这恐怕就难以回答了。
恰恰相反,西方人总有一种想让自己聪明和获得真正智慧的劲头和兴趣,所以从古希腊人开始就有辩论的传统,所以他们研究看起来没什么“用”的科学。在他们眼里,中国人研究了两千年的东西不过是些包装起来的废话。
在中西方不同的学习过程中,也形成了对学习不同的看法。对中国人来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悬梁刺股、十年寒窗。学习从来不可能是快乐的事情,至少在古代,熟背四书五经就是真正的学习了。因为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追求真正的智慧。我一直觉得,博大精深这个词,主要是漫长历史的必然积累,而非真的有许多精妙之处。
他还说到中国人研究学问就像“大山临盆”,壮烈过后生下的是一只耗子。当然,这个例子可能不太妥当,但是也说明了一点东西。历史课上讲到苏格拉底,他说他知道的唯一东西就是他一无所知。而从孔子开始“知天命,不逾矩”,后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国人早觉得已经懂得了一切,就等万国来敬仰和皈依了。他们觉得自己拥有了超级知识,没有不知道的东西。在无尽的考据和训诂后,只剩无所事事的闲着。
坦白地说,读王小波的文字我是有共鸣的。有的人会说这是崇洋媚外,缺乏民族感情。但无法清醒的认识民族文化就是热爱吗?有的人说这是科学主义,但我只能说你错解了科学主义。
稍及年长些,随着个人阅历和见识的丰富。真正到达了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三段式中反的阶段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心理深处真正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我时常追问我自己:我所追求的一切,我所放弃的无奈,是否都是随着我的本心而没有违背?是否都值得?知识本身并不是智慧,智慧是通过对问题本身的追问而通达到的一种境界。
读罢此书,我知道《庄子》还只读了个皮毛,或许连皮毛都还没到达,以后的路还长些,还得长久的读下去。
读书笔记:
1.庄子其人
庄子其人不为名利所困,逍遥一生,无牵无挂。虽贫穷至极,但不为困顿所累,庄子告诉我们:“读书人有道德理想而不能实行,这才是困顿。”、“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对于物质上的富有庄子告诫我们:“手中有多少金钱,并不能决定它在你心中的分量。”对于不能按照本心生活的人庄子说:“是别人给了我这么多委屈呢?还是我自己看不破名和利呢?”
2.境界的大小
真正的大小不仅仅在于眼界中,而在于心智上。而境界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思维的方式。如何获得大的境界呢?打破束缚自己心智的常规思维。而如何打破常规思维呢?问问自己,终其一生,是否看到了自己的本心,看到了自己真正欢欣的东西。而如何看到自己的本心呢?无忧是佛,活在当下。把这个世间天大的事,都把它看下了,而把自己的灵魂放到无限大。
3.如何超越
我们生活的现实无非名利二字,所谓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很多时候我们置身茫然之处,无法看清自己的目的、方向和眼前的权衡。乃是由于我们都已经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而要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超越,需要拥有的是一颗空灵的心境,让自己的眼睛敏锐起来,才能在不经意之处发现人生的至极大道。
不同价值观的人,在经历相同的事情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感悟。
你需要怎样的价值观呢?第一是理性:人的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做人的底线,不能超越这个世界的行为准则。第二是感性:每到一处,每见一个风景,心中便有一种悲悯之情自然发生,一种欢欣之意自然流露。
不要以你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估这个世界,不要让我们的心中带有成见。
4.怎样认识自己?
离我们最近的东西,往往是最难认知的。而只有我们自己,离我们自己最近了。庄子在《人间世》中告诉了我们一种方法:心斋。也就是养心。是让我们的眼睛,不仅仅看到外在世界的广大,更应该留一份给自己的心灵,去发现自己本初的愿望。第二种方法是:自知之明。不受外部评价的影响,宠辱不惊。
5.路在脚下
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我们可能极其普通,当内心要有一种人格的力量,它不是彰显外放的才华,它是一种和缓的凝聚力。
6.对于生命的态度
庄子乐生,不惧怕死亡,但也决不去找死。因为,生和死不过是一场生命心态的变化。人的生命可以消耗掉,当人的思想却可以流传下来,对于庄子来说,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7.外化而内不化
庄子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一个人可以外表变得随和融通和放下,但是他的内心要有真正不化的东西。
8.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志
一个人只有释放了自己的本性,顺服自然才能不被疑惑。所谓利令智昏,当利能够令心智混掉,心中就不会再有洞明清澈的智慧,一切迷惑将使得我们改变本初之性。
9.人生的心态
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面对生命,我们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就是达生。不要太看重外表的东西,因为那只能让自己变得笨拙。人世间真正高明的人,向上可以看透苍天,向下可以看清黄泉,世界万象了然于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神色不变,气定神闲。好的心态需要历经三个阶段:忘记名、忘记利、忘记自己。
10.自然之道
人会遭遇太多太多的事情,一切机遇会来,一切**会走,在每一个机遇中把握自己,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合乎大道。
方弟和苗子处处不顺心,到处碰壁,以大声尖叫发泄不好的心情,可换来的却是大人们异样的目光,朋友们的不理解。这和我的遭遇是多么的相似。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后难道不需要发泄吗?答案显而易见,只是每个人的发泄方式不同罢了,当热没有道德和不合理的发泄方式是不可取的。
如雷轰顶,这次的数学成绩频临不及格,是超出我父母的预料的,我的心里很是难过满面愁云,妈妈恨女不成器的言语更是重创了我,我撞进卧室杵在写字台前死死地盯着朱批,心情压抑无比抄起卷旁的演算纸撕了个粉碎丢向空中,七零八落地散在地板上。瞪着地板上的纸屑,我心头的巨石像是有了裂缝,我不断的撕毁着纸张。妈妈铁青着脸推门而入,见到眼前的情形,冷冷的丢下一句收拾干净!便摔门而出......我同一只被主人抛弃的小猫。
我承认,这件事我的确有错。
方弟遇到了空气街的引领员,他感受到了空气街宁静美好的快乐,但他没有独善其中,他离开了空气街,想带自己的朋友莹子一起来。方弟的举动让我感动,他是一个重情义并不自私自利的人。的确,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分享,不要只想着自己。方弟让我想到了刘莹。
刘莹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暑假时,我急需新书预习,但周围人的书早就被借走了,我迫不得已只好到书店去买,但没有卖的,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右肩被重重的拍了一下,气急败坏地扭头“干嘛”?“恩?你呀。”刘莹不知所措,茫然的问“怎么了吗”?“没什么”,我平复下心情“大热天的真巧。”“是呀,我来看书,你呢?”“买新书”我一脸懊恼。“明白了,一起吧。”“什么”?每周六日我去你家啊,咱们一起学!不许不欢迎!“谢,谢谢......
我明白,我会向她看齐。
方弟在也找不到空气街了,但他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努力的寻找空气街引领员。方弟被父母强行转学到一所名“太阳”的学校。课上,方弟的同学如木偶一动不动地听讲,方弟发现他们竟都戴着脖套,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对答如流,但方弟觉得他们很木讷,自己对于他们是个另类,他们需要空气街。我为方弟的同学感到同情,也庆幸方弟还是方弟。学习固然重要,但成绩真的可以决定一切吗?我们真的要做木偶吗?
我们的成长道路早已经被父母规划好,一步一步去实现,我们是囚笼中的小鸟,无法展翅自由飞翔。可是,又有多少人的成长可以一直沿着轨道走行呢?尽管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还是请多给予我们几个分岔口吧!不要让沉重的书包压弯我们的脊梁,不要让平繁的课外班挤压我们的自由时间,不要让瓶底厚的眼片压塌我们的鼻梁。
我庆幸,我们的教育在改善。
方弟度日如年,但他没有放弃自己寻找空气街的理想,他在太阳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最终找到了空气街,方弟依旧没有留在空气街,他成为了哪儿的领员。方圆实现自己的理想,凭的是他心中坚定不移信念,凭的是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凭的是他积极向上的态度!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之后,一定不要动摇,请坚信,竭尽全力为它而努力,为它而付出,为它而改变,就一定会实现!
我荣幸,我品了这本书。
一、国学课程的基本要义
对于国学课程的基本要义及其课程价值和意义的探寻, 以及教学理念的解读, 笔者依托一个著名的绘本《安的种子》, 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国学课程第一要义:经典传承。
国学课程的核心价值和意义, 我以为就是文化经典的传承, 相信这一点大家都有认同。当然, 传承不是传递。传递是不走心的, 是外在于自己的生命体验的。传承则是将自己全身心地浸润其中, 并且与当下的生命与生活丝丝入扣, 逐渐酝酿, 逐渐发酵, 由内而外地产生变化, 最终实现内外兼修、言意兼得、形神兼具。这就像绘本《安的种子》的开篇:
【绘本呈现:老师父分给本、静、安三个人每人一颗几千年前的古老而珍贵的莲花种子。】
老师父交代的不止是种莲花这么简单的事。种出莲花只是外在的实相。师父让三个人种莲花, 其实更像是传承衣钵, 传承佛法大意。你看, 几千年前的古老而珍贵的莲花种子, 显然是一种玄妙的隐喻, 就看这三个弟子谁能真正理解佛法大意, 悟出其中的禅机了。所以, 这样看来, 本就是个六根未尽、尚未定性的人, 而静是个颇费思量、殚精竭虑, 却南辕北辙、一味向外求的人, 只有安才是那个真正不向外求、明心见性的有慧根的人。
国学的传承就应当是立足于实相, 那就是一篇篇一章章,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都是需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落实的。但是, 我们又不能仅仅满足于实相的呈现与获得, 我们还得有期待, 有召唤, 期待、召唤实相背后的文化, 期待、召唤国学经典进入生命, 濡染自我也濡染学生的言行举止, 真正地修身养性, 并且真正从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中透露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雅的人生境界。
就像老师父给的古老而珍贵的千年莲花种子一样, 我们的国学课程就是那一颗古老而珍贵的千年莲花种子, 我们就是本、静、安这样的栽种者。如今种子已经捧在手心, 如何对待它, 如何更好地顺其自然, 使它真正绽放开来, 正是需要我们好好地思考和经营的。
2.国学课程第二要义:准确定位。
【绘本呈现:拿到种子后, 本:我要第一个种出来, 于是忙着跑去寻找锄头。静:怎样才能种出来呢?得要挑出最好的花盆。安:我有一颗种子了, 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 挂在自己胸前。】
国学课程进入我们的学校, 是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或者其他补充课程的形式存在的, 是外在于主流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课程的。但我们教过国学, 尤其是推行国学课程多年的老师们肯定有体验, 这个所谓的校本或者补充的课程, 其实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之大。
首先, 我们的国学经典是契合我们民族的血统的。为什么我们读到“颊上红潮, 钗头脆响, 眉眼无声”心就会软下来?为什么我们读到“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幽怨惆怅油然而生?为什么我们读到“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会活脱脱看到那怀春少女羞羞答答、风情无限的模样?因为我们的血统里有这样的文化基因, 是从更早更早的文化里因袭过来的。我们说“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我们说“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我们说“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说的全不止于表面的文字。文字 (语言) 只是精神与思维的媒介, 只是思维实现的工具。当思维是一团混沌时, 我们的先哲们用最精准和华美的语言表现它们、记录它们、成就它们, 并且有一代又一代的人用独特的生命体验回应、注解并丰富它们。就这样, 它们被编入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血统里。
所以, 当我们的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时候, 我们不需要心急火燎地忙着“找锄头”“挑花盆”, 要相信我们的学生, 他的血统里, 他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中, 其实都有国学经典文化的基因遗传。
其次, 国学经典是真正经过几千年文化和历史淘洗的经典, 凝聚着我们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所以当它进入课堂, 滋养我们的学生的时候, 为人处世的方式、生命对话的能力、精神自我的成长都将被唤醒被迅猛地兴发起来。我们学校的学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通过这些年国学课程的推动, 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滋养、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 我们学校的一些学生就具有了明显不同与他人的气质和修养。更有意思的是, 进入中学以后, 校长和老师们都反映, 我们学校的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就比较懂得礼仪, 看事情也比较通透, 不会轻易和别人发生矛盾。
我始终觉得, 文化不仅仅是摆在台子上、放在书架上的, 文化是真正展现在日常生活最普通的细节中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怀疑, 而是对这门课程要有准确的定位, 从更高更远的学生终身发展上看待它并悦纳它。
3.国学课程第三要义:顺其自然。
【绘本呈现:本把种子埋在雪地里, 等了很久也没有发芽, 于是愤怒地刨开了地, 摔断了锄头, 不再干了。】
顺其自然就是国学课程的推进要寻找到其科学的规律。国学作为课程进入课堂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 比如国学篇章全是文言的形式, 比如国学与当下社会和学生存在的客观距离……诸如此类。对当下的学生来讲, 学习国学其实就相当于在接受另一个语言系统, 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很多不常用的字词等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
我们搞国学教研, 在听课评课过程中总会发现, 很多时候, 我们的老师常常不自觉地把国学课程当成语文课程去教, 结果弄得自己疲惫不堪, 学生压力甚大, 效果又并不好。因为一旦像语文课程那样教得细腻, 孩子们的兴趣和激情就立马被抽离了。当然, 我们也不能把国学当成一门“外语”课程而去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学习就是熟读成诵, 我们依然可以追求这样的方式。国学教学主要的不是落在字词语言的理解上, 而是落在熟读成诵上, 落在内涵和审美的悦纳上。国学教学顺其自然, 熟读成诵就是最终目标。如果学生有兴趣, 愿意演一演、唱一唱、讲一讲, 那都是从尊重学生兴趣的角度进行的。至于内涵和审美的悦纳, 也是顺学而导、水到渠成的应然, 而不应当揠苗助长, 演变成知识性的讲授。待到兴发的时机成熟, 国学经典所蕴含的美自然就能从学生自我的生命中漫溢出来, 使学生受益。
4.国学课程第四要义:活在当下。
【绘本呈现:静去查找种植莲花的书籍。将选好的金花盆搬来, 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 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 小心地种下了种子。种子发芽了, 他当成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它。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 小幼芽没过几天就枯死了。】
国学课程是积极入世的, 是活在当下的。用王国维先生的“隔与不隔”的观点来说, 国学课程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不隔”的。不要因为他是经典而将它陈列在玻璃柜里、金花盆里, 或者放在真空状态中。国学课程只有真正对每个学习者当下的生活发生意义, 才能说是落到实处、产生意义了。
我们并不讳言有些内容, 比如《弟子规》中“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之类的行为, 在现在这个时代看来已经有些不够科学, 但这只是外相, 我们应该看到其中所折射的“孝亲文化”仍然是我们传统文化所崇尚的。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让它对当下产生意义。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现在这种做法的不科学, 另一方面, 要让学生感受到其中折射出的古代孩子对父母长辈的孝心。这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
【绘本呈现:安去集市为寺院买东西。扫庙门外的雪, 接着清扫寺院中的积雪。做斋饭。清晨, 早早地去挑水。晚课后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安的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晚课、散步这些日常琐事仍在继续, 并没有因为要栽种莲花种子而有所偏废,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修行的过程, 就是将佛法大意活出来的过程。佛家讲, 皈依不是在哪一个处所, 皈依是在路上。安的宁静安然、安之若素恰恰是走在皈依的路上, 走在悟道的路上, 走在活出来的路上。
运用是最好的学习。国学经典的学以致用就是让经典活在当下, 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和学生一起践行, 把国学经典中的为人处事之道, 以及与周围人、周围世界对话讲和的能力活出来。把这些生命的法则、人生的正道活出来, 就是最好的学习与传承, 也是使国学经典生生不息的最好办法。
5.国学课程第五要义:潜滋慢润。
【绘本呈现:春天来了, 安将古老的莲花种子在池塘的一角种下。没过多久, 种子发芽了, 安欣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盛夏的清晨, 在温暖的阳光下, 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地盛开了。】
国学课程是自然润泽的, 是慢慢渗透的, 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安的种子之所以发芽、生长、绽放, 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种子是需要在春天种下的, 这是真正理解种子的。本和静看似比安对种出莲花要重视得多、心血花费得多, 但其实他们关注的是自己, 而不是种子, 他们以自己的好恶, 随心所欲地处置种子, 而没有遵循万物生长的“大道”, 没有遵循种子生长的“大道”。所以, 只有遵循这个“大道”, 只有顺其自然, 只有真正理解并相信国学课程的强大力量, 只有真正尊重并呵护学生, 你才能有这样的定力, 每天欢喜地带领学生学习国学, 期待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和发现。
所以, 明晰国学课程是需要等待, 需要坚持, 需要慢慢润泽的。老师们就要记住慢慢来, 遵循它的特点, 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 遵循节令气候, 遵循美学原则, 遵循哲学智慧。我们的民族智慧是从慢中来的, 是从闲中来的, 是讲究意会的, 是倡导上善若水的。慢下来才有风景, 就像《安的种子》导读中说的:
一天天长大的你呀, 总有一天也会得到千年莲花的种子, 会为了各种珍贵的东西日以继夜, 马不停蹄, 但一定要淡定、顺其自然, 同时, 享受生活的过程, 享受那些平凡琐碎的小事, 享受等待。
二、国学课程的教学建议
在对国学课程的基本要义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之后, 就国学进入课堂展开教学, 笔者还想提出如下建议。
1.明确编者意图。
课程需要有系统的教材作为依托才能被实现出来, 与此同时, 课程建设者的思想、理念和要求也就渗透在教材中了。所以, 国学课程的教材选择是重中之重, 而选择了教材之后,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编者的意图。
比如编排序列, 以北师大开发的《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为例, 每一册都有相似的前言。前半部分讲述全十二册教材的编排序列和思考, 后半部分聚焦本册, 包括内容的简单解读, 对作者 (编者) 的介绍, 以及本册内容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以一段充满激情的召唤性话语来结尾。
比如内容安排, 就整个小学段国学内容的编排上来看, 也是需要完全契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段特征的。在低年级可安排《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 短促清亮的语言、鲜明活泼的节奏与学生这个学段阅读浪漫期的能力是契合的, 所以学生就能兴趣盎然。到了中年级, 学生阅读的精确期, 则可开始让《论语》《中庸》《孟子》这些醇正安然的作品出现, 自然为学生栽种下温润的品质。在学生思维发展逐渐成熟, 阅读进入高年级综合期的时候, 可以有《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乃至历代美文进入学生视野, 这时的学生鉴赏能力达到一定高度了, 可以做些玄想, 了解些天地之间深刻的道理了。
作为教学者, 不论教的是哪一册哪一章, 都应当对整个教材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站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这一章”“这一册”就能切准学段特征和内容特色, 把其中最核心的价值开发出来。更有意义的是, 如果老师们教过一轮, 那么就可以实现前后的“拈连”和“呼应”。这既是学习过程, 更是学习方法。如果不同年级不同册别之间也能形成一些“呼应”和“拈连”, 那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了。教起来既通透又省力, 相互指涉, 相互佐证, 四两拨千斤, 何乐而不为呢?
2.指向熟读成诵。
国学经典一定要和教材中的文言文区别开来, 换句话说, 国学经典不能像课文那么教。文言文的教学因为立足于教材, 所以会讲求字字落实, 关注阅读方法的习得、文言语感的积累、语言形式的品味、审美情感的悦纳等等, 而国学教材的处理和内容的确定则可以根据所教内容有所侧重, 不需要面面俱到。当然, 其指向也更集中到浑然一体的熟读成诵。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更简化些, 甚至无为而行, 就是让学生通过类似晨读、午诵、暮省的方式来学习国学。在这个过程中, 一是对经典有所感知和体会, 二是对意义有所了解, 三是进行必要的文言语感的积累与体验。
清代桐城 派的刘大 櫆在《论文偶记》中说道: (读古人书) 烂熟后, 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 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 合我喉吻者, 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 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我认为这就是国学教学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的教学能让学生与古人的音节喉吻相合, 发铿锵金石之声, 那么古人当时的所思、所想、所念均能通过喉舌的转动而被我们的学生所领略, 这就真正称得上“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耳闻其音, 心通其意”了。长此以往, 学生自然能形成较好的文言语感, 说话写文章自然会流露出文言的表达方式。这样, 从朗读到阅读、从阅读到积累、从积累到写作, 都能受益。
3.善用助读系统。
国学教材中都有完整的助读系统, 如《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的助读系统包括单元导读、注释 (中高年级还有译文) 、神奇的汉字、日积月累、诗歌赏读, 以及填一填、连一连、说一说等文本个性化练习。助读系统是学习的媒介和桥梁, 教师完全可以借助这些助读系统帮助学生达到对经典的理解、欣赏和解读。
当然, 不是说所有的助读系统都需要在课堂中不折不扣地落实, 助读系统怎么用, 用多少, 得看具体运用的对象和效果。我们要善用之, 用巧、用妙、用好。觉得课堂中需要用的那就“物尽其用”, 觉得不是太需要用的那就可以先搁置一下, 等到好的时机再用也不晚。在教学中, 我们也应当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好好重构助读系统。有时候从“日积月累”开始, 有时候从“诗歌赏读”开始, 有时候从“神奇的汉字”开始, 使助读系统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4.精选拓展资源。
国学经典都是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甄选的, 因此相关的课程资源就比较丰富, 各种对经典国学的解读以及相关的音乐、视频也非常多样。所以, 如何选择、取舍就成了关键。
我听过一位教师教《庄子将死》。庄子的洒脱和通透不是一个五年级的孩子马上就能理解的。对于“死”这个恐怖的字眼庄子侃侃而谈, 好像说着别人的事情一样。在理解这样的难点上, 这位教师就拓展了一个动画片———《庄子鼓盆而歌》, 展现了他妻子死时他鼓盆而歌的情状和感悟。这样再来反哺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那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在拓展资源的选择上, 如果有好的视频, 建议老师们精选采用。说实话, 国学所展示的故事其时代特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生动活泼的国学动画视频倒是在这中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既可以以直观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亲近, 也可以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当然, 任何一种课程资源的拓展都要讲究“度”。一篇课文的学习, 精选一两个资源足已, 毕竟课文还有丰富的助读系统, 千万不要喧宾夺主, 本末倒置。
5.对接当下生命。
我们的国学课程只有真正“活在当下”才能让其生生不息, 如果只定位为“知识”, 那就太狭隘了。而且, 说实话, 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 太需要国学传统的浸润了。高铁时代, 大数据时代, 一切都在加速。我们太需要慢下来, 好好让我们的国学经典滋养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了。
著名作家王开岭说过, 盘点我们的生命履历, 很多时候找不到清晰的理想辙印, 有的只是“工具”式的欲求, “工具”式的追逐, “工具”式的生活……生命失去了灵动也失去了鲜活, 人变成了“物”之工具, 体验不到真正的生命飞跃的快乐。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往往已习惯了“醉我, 忘我, 无我……”
生命最为妥帖的安顿方式, 生活最为润泽的存在状态, 是“慢慢走, 欣赏啊”, 是“长空不碍白云”, 是“云在青天水在瓶”, 是“春来草自青”, 是“天光云影共徘徊”, 是“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以为:国学教育就是要使处于混沌中的人通晓世事, 明白道理, 能泰然自若地与周围世界、与自然万物、与内心自我和谐相处, 正所谓“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国学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 它重在启发和开悟, 重在引导人追寻生命的智慧, 协助人找出生命的秘密, 明白生存的意义, 获得生活的勇气。
国学教育是使人尽人之性, 成为完全圆满的人, 所谓“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国学的本质就是使人成为有情有心、有灵性有仁爱的完整的人。
不要挖掘婚姻的坟墓—千万不要唠叨
爱对方,并给他自由—不要改变你的伴侣(和别人相处所要学习的第一课,就是不要干涉别人寻找快乐的特殊方式,如果这些方式并没有对我们产生强烈妨碍的话。)
不要做无用旳批评—不要批评
给予真诚的欣赏
多从小事上关心你的配偶—对小事多加注意(机会只有一次。因此,凡是我能做的善事或我能向人表达的善心,就让我现在去做。不要拖延,不要疏忽,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对家人也要有礼貌(蛮横是腐蚀爱情的毒瘤)
不要做“婚姻的文盲”—读一本关于婚姻中性生活的好书(伊莎贝尔·哈顿的《婚姻中的性技巧》,马克思·爱克斯纳的《婚姻中的性》,赫勒拿·莱特的《婚姻中的性因素》)
如何与妻子相处(不断地感谢和赞美她,对妻子要慷慨和体贴,保持衣着整洁,了解妻子的工作,支持妻子做她的后盾,分享妻子的嗜好,向妻子表达你的爱)
如何与丈夫相处(要有一个好性情,做个好伴侣,善于倾听,学会适应男人,能干而不失女性魅力,做真正的自己)
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奈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本书即是对这一研究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多年来,科纳维尔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区,那里青少年犯罪率很高、成年人犯罪十分普遍,在萧条时期这里的很大一部分人是靠家庭救济金或公共事业振兴署维持生活。美国人觉得科纳维尔与社会其他地区格格不入,认为它是干非法勾当的人和贪污腐败的政客、平穷和犯罪,以及起颠覆作用的信仰和活动的大本营。
然而事实上,真正了解内情的人却可以在科纳维尔发现一个高度有组织的,完整的社会组织。
同时,随着在美国出生的一代长大成人,科纳维尔的生活模式经历了深远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吸引了作者去探究,去回答人们对于科纳维尔提出的种种问题。
作者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做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构。
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在于作者所给出的第一手资料。 街角帮的生活形式,活动方式,人际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细致详细的阐述。很明显,只有真正置身于研究。
《街角社会》所取得的成功与怀特在科纳维尔长期的实地调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怀特的科纳维尔实地调查凝聚着宝贵的社区研究方法。选准研究的突破口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初步调查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前人研究的程度,弄清有关概念和理论,避免重复无效的研究,同时又可以提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
作者研究上的道德争议,即关于最后利益在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分配的问题,我认为作者的处理方式是失当的。另一个涉及道德的问题是有关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问题。在本书作者的研究过程中,被研究者是被告知研究者的意图的,因因而这个问题表现得不甚明显。然而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研究者被放置在了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上,对于被研究者来说,他们会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伤害:他们把研究者当作朋友看待,却有时会觉得,自己只是研究者的一个研究对象。而如果被研究者没有被告知实情,这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包含了欺骗的成分。这显然是违背了道德标准的。这不禁使人思考科学研究的道德问题。许多科学研究总是存在与道德标准向冲突的地方,在这种时候,人的好奇心往往都显得更加重要。
我对中国的佛教建筑抱有浓厚的兴趣, 加上近来研读《佛教文化概论》, 学到了不少佛教知识, 我决定以此作为这次读书笔记的主题。
在研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后, 我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并试着作出解答:
1 佛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其总体布局有些什么演变
佛教产生于印度, 相传为释伽牟尼在公元前6至5世纪所创, 并于东汉明帝永平10年 (公元67年) 由西域僧人传入我国。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建造了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引自《中国寺庙文化》) 。由此开始, 佛教建筑在中国整整延续了18个世纪而没有间断。
《魏书·释老志》这样记载白马寺:“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 从一级至三、五、七、九”。所谓“依天竺旧状”, 应指的是有一座“塔”, “重构之”指的是多层楼阁。这就是当时佛寺的主体。和后世的楼阁式木塔一样。佛寺早期, 它只是一座塔, 带有浓郁异国色彩。
南北朝时期, 国家动荡, 僧人参政, 统治者有意识的利用佛教统治人民。这时佛寺建筑有了大发展, 演变出了两种主要形式:一是东汉以来的浮屠祠式, 规模日趋庞大, 以多层塔为中心, 围置廊院。《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汝南王曾在东汉灵台顶部建造砖塔, 改为佛寺。二是利用或改造府第为寺院, “以前厅为佛殿, 后堂为讲堂”, “王侯第宅, 多题为寺”, 此类佛寺是典型的中国建筑。
是否这两种形式在今后并行发展了呢?历史证明隋唐时期的佛寺极少有以塔为中心布局的了, 或寺旁另建塔院, 或建双塔, 或塔阁并峙, 可能都是过度形式, 大量而典型的布局多受唐初道宣和尚所著《戒坛图经》的影响——前殿后堂, 围以廊院, 正面山门, 四隅角楼, 两侧小院。塔的地位渐从中心到侧, 再到后山, 甚至被抛弃。这样的演变应如何解释呢?
这要从塔的最原始作用说起, 塔最初是为存放舍利而建, 作为陵墓性质的塔自然是寺的中心。但人们想见到佛, 而不能满足于对着一个藏着佛的舍利的建筑祈祷念经, 于是佛像产生并越造越高大, 进而代替了塔的地位, 佛像需要建筑来遮风避雨, 于是容纳佛像的建筑被越来越重要。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 都是容纳重要佛像的建筑, 从保留下来的佛光寺大殿的规模气势就看得出此类建筑在佛寺中最重要的地位。
另外, 楼阁类建筑也广泛被应用。佛寺高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独乐寺观音阁及乐山大佛那已损毁的楼阁。高阁出现在寺院建筑的格局, 是和佛教中的密宗信仰的兴盛有关的。
密宗, 出于古印度后期佛教密教, 唐开元初传入, “信奉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经藏, 讲求即身成佛、快速成佛。”据其信仰, 修法需筑坛——“曼荼罗”。坛上供奉多种佛及菩萨, 且是高大站像。 (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 这种功能要求促成了建筑空间的变革, 逐渐形成了以高阁为主体的平面布局形式。
高阁在寺院中的布局主要有: (以下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唐宋高阁建筑》)
(1) 高阁居中:高阁占领佛寺正殿的位置, 形成一种新的寺院空间。
(2) 两阁对峙:东西二阁对峙是一种很普遍的格局。唐诗中有“双楼夹一殿, 玉女侍玄元”的诗句, 除此之外, “双楼夹一阁”的布局也很多。
(3) 三楼相连:敦煌壁画出现了不少三座楼以阁道相连的处理。立面上三楼都是正立面朝前的, 不同于两阁对峙中的侧立面朝前。但此种形制未留下任何实物, 只见于壁画。
(4) 三门之制:山门, 唐又称“三门”或“中门”, 多为楼阁式, 对日本建筑有很大影响。
(5) 其他建制:如角楼、钟楼、经楼等。
唐代佛教建筑中楼阁建筑发展较快, 不仅代替了塔的位置, 也对寺院建筑布局建制有较大影响, 产生了多种布局方式。
宋代以来, 轴线位置上的阁常常置于大雄宝殿之后, 虽地位不及唐时显赫, 然而常以其宏大的体量、精巧的结构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赞叹。《石林燕语·癸辛杂识别集》载:“汴城楼阁最高而见者, 相国寺资圣阁”即相国寺之后阁。
综上所述, 佛寺的基本布局演变可概括为:从“独塔”走向“前塔后殿”再走到“前殿后塔”再到“前殿后堂”然后是“前阁后殿”最后到“前殿后阁”。
2 为何唐代以前的佛寺保留下来的极少
或许这也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翻阅资料时, 看到梁思成先生苦苦寻找唐朝时期的木构建筑, 看到日本人叫嚣研究唐代木构建筑只有去日本时, 我想日本的木构建筑正是唐代从我国传入的, 他们保存下来的只有唐代的建筑并不奇怪, 可是为什么木构建筑延续了两千年的中国, 留下一栋唐代以前的建筑如此之难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了一些书籍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等) , 找到了一些解答:
(1) 当然根本原因应当归结于木结构本身难以持久存在, 木材是有机物, 由于易燃、易腐蚀难以长久的保证不坏, 许许多多木构建筑或是被大火烧了或是遭到虫蛀随着一场地震轰然倒塌。我们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建筑, 很多都有遭遇火灾并屡次修复的记载。所以, 以木材为材料的佛寺建筑, 难以保存。
(2) 但仅仅由此解释似乎不够深入, 或许可以从政治角度找到一些答案。中国历朝历代更叠总是遵循不破不立的原则。于是要么迁都, 要么就烧房子。最为惋惜的是那楚霸王项羽把三百里阿房宫附之一炬。或许许多包括佛寺在内的建筑就是因为妨碍了新统治者的统治而惨遭厄运吧。
(3) 佛寺本是可有可无。佛教作为一种宗教, 只是被作为统治工具而传承了下来。但当其过度发展, 甚至有损统治者利益时, 必然会遭到封杀。《唐会要》卷四十七记载辛替否上疏:“今天下佛寺盖无数, 一寺堂殿, 倍陛下一宫, 壮丽甚矣, 用过度矣, 是天下资财而佛有七八。”可见建寺之奢靡。在唐武宗时期, 曾拆除天下寺院四万余所, 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后来, 五代末年, 周世宗大举灭法, 又废天下寺院三万余所, 从此隋唐佛寺一蹶不振。
或许正是以上原因造成了我们缺少唐代以前建筑的现状。
以上是我在看过一些相关书籍后, 总结出的对中国佛寺建筑较为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一方面记录研究, 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文中推理如有不妥之处, 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
【关于国学的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国学读书笔记800字作文06-28
中庸中国国学经典读书笔记10-01
关于护理学的读书笔记09-10
关于中学生飘读书笔记06-27
关于昆虫记读书笔记300字10-21
关于《红楼梦》800字初中读书笔记06-10
实用的国学经典作文09-15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09-15
适合国学朗诵的散文10-24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