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动态签名
空间动态签名 篇1
2) 烟雾袅绕的寂寞,毒药滋长的容貌。
3) 由亲密变为疏离,不过是壹步的距离。
4) 妳给了我机会解释,我却低下头,选择了沉默。
5) 说白了,人还是群居动物,谁也不渴望孤独。
6) 我是不是要求得太多,所以才会什么都得不到。
7) 令记忆深刻的最好方法,就是试图去忘记。
8) 转弯只为遇见妳,却忘记了,妳也会转弯。
9) 怕壹个人单独呆在壹个角落,因为我怕被全世界遗忘。
10) 我是游魂满大街的游走只为找到那温存的记忆
11) 那天,某个时候,我在沉默中想念。
12) 原来我不是被别人的幸福晒伤,只是把自己的幸福晒干。
13) 妳始终隐藏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壹个连我自己都触不及的角落。
14) 我不怕再试壹次,我只怕为同样的原因受伤。
空间动态签名 篇2
关键词:群签名,知识签名,动态群签名
群签名的概念于1991年由Chaum和VanHeyst提出[1]。从群签名概念提出至今已经有很多专家和学者提出了自己独特性的见解, 从而使群签名得到迅速发展[2,3,4]。
本文主要研究了文献[6]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动态群签名的方案, 对该方案中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从而证明了该方案不具有实用性。
1 动态群签名的建立与安全特性
1.1 动态群签名的建立
一个完整的动态群签名方案需要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1) 系统建立 (setup) :产生签名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公开信息以及管理员或其他权威部门的私有信息。
(2) 成员加入 (join) :使得新成员可以加入群组, 并对该成员颁发可以用于代替群组进行签名的证书。
(3) 成员删除 (delete) :当一个成员由于某种原因不再具有签名的权利时, 可以将该成员从成员列表中删除, 使他不再能代替群组进行签名。
(4) 签名 (sign) :群成员通过颁发的证书能通过签名算法对群组中的信息进行签名。
(5) 验证 (validate) :验证者能够根据群组公开的信息来验证一个签名是否合法。
(6) 打开 (open) :当签名出现争议的时候, 群管理员能够根据用户的唯一标示信息查找出签名者。
1.2 动态群签名的安全特性
一个安全的动态群签名必须满足一般群签名的安全特性:
(1) 正确性:签名的所有过程都要能正确执行。
(2) 不可伪造性:只有群组中的合法成员才能代替群组进行签名。
(3) 匿名性:除了具有签名打开权利的成员外任何人都无法从签名中知道签名者的真正身份。
(4) 不关联性:无法判断两个正确地群签名是否由同一个成员签署。
(5) 不可陷害性: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一个合法的群成员进行签名。
(6) 可追踪性:当签名出现争议的时候, 签名能被具有签名打开权限的成员或部门打开, 以此可以追查出签名由哪个群成员签署。
(7) 抗联合攻击性:群组中的成员不能联手产生一个不可追踪的合法签名。
除了上面的七个安全特性外, 一个动态的群签名应该能够保证一个合法的签名在任何时候以及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被正确的验证。即当一个成员被删除时, 其之前所做的合法签名应该能被正确验证。
2 杨等人的动态群签名方案[5]
杨等人研究的动态群签名方案是根据零知识签名方案[6], 结合多项式的性质提出的一种群签名方案。
该方案包括群管理员GM、群成员Ui (1≤i≤t, 其中t为群成员的个数) 和验证者Verf。
2.1 系统的建立
(1) GM随机秘密地选择安全比特长度的素数p和q, 使得P=2p+1, Q=2q+1为素数, 并计算N=PQ, 设G=〈g〉, q|p-1, g的阶位q。
(2) GM随机选择x, 计算y=gx, 其中y为GM的公钥, x为GM的私钥。
(3) 选择e, d∈Z*q, 满足ed≡1 mod Φ (N) , gcd (e, Φ (N) ) =1。
(4) 选择抗碰撞的Hash函数H:{0, 1}*→{0, 1}n。
(5) GM公布 (N, y, g, e, H) , 保存 (p, q, d) 。
2.2 成员加入
(1) 群成员Ui对于秘密xi, 计算yi=gxi, z=gyi, 并对z作知识证明Z, 将 (ID, yi, z, Z) 通过RSA加密体制加密, 发送给GM。
(2) GM解密后, 验证知识证明Z和z=gyi是否成立。若成立, 则接受Ui请求, 进行如下计算:选择k∈RZ*q。
① 计算r=gkmodp;
② 计算s= (H (H (z) ) -xr) k-1mod (p-1) ;
③ 选择保密的大素数F及保密二次多项式fi (x) =ax2+bx+c (modF) 或一次多项式fi (x) =ax+b (modF) , 其中a, b, c∈R, z是群成员的公钥。方程满足fi (H (z) ) =0。
④ 计算, 其中t为群成员或授权子群成员总数, 或大于总数。公布A (x) , 将 (r, s) 发送给Ui, 保存 (ID, z) 。Ui收到 (r, s) 后计算gH (H (z) ) =yrrs。
等式成立则接受 (r, s) 为证书。
2.3 签名
对于消息m, 群代表Ui作如下计算:
(1) 选择c, v∈Z*q, g′=gc;
(2) 计算y1= (g′) v;
(3) 计算y2=H (z) (g′) -v;
(4) 作知识证明E=SKPLOG{ (α, β) :r=gα∧s=α-1 (H (ID) -βα) } (m) , 将 (y1, y2, E) 发送给验证者Verf。
2.4 验证
Verf收到 (y1, y2, E) 后, 计算H (z) =y1y2, 计算验证是否有A (H (z) ) =0, 若成立则验证知识签名E, 若成立接受签名。
2.5 打开和删除成员
当发生争议时, GM根据z来计算H (z) , 根据 (ID, z) 一一对照查找签名者真实身份。
当需要删除成员Up时, 只要计算A′ (x) =∑fi (x) 满足即可。用A′ (x) 代替A (x) 公布。
3 杨方案的实用性分析
(1) 在上述方案全部都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 群管理员可以根据发送给群成员的证书 (r, s) 对群中的任何成员进行陷害性攻击。例, 当群管理员想要陷害群中的某位成员Ui时, 由于ri和si是由群管理员计算并且群成员Ui没对ri和si做后续处理, 所以ri和si就只有管理员和Ui知道, 在签名过程中没有用到任何成员唯一拥有的秘密值, 所以群管理员可以成功生成Ui的签名 (z对于群管理员也是可知的) 。当签名被打开时由于根据z来判断是属于哪个成员的签名, 所以群管理员可以成功地伪造成员Ui的签名。
(2) 通过对上述方案的研究, 我们可以知道群成员中的任何人所做的签名都不能被验证者验证。原因在于E=SKPLOG{ (α, β) :r=gα∧s=α-1 (H (ID) -βα) } (m) 该签名的作用是用于验证群成员是否知道管理员生成的随机数k (r=gkmodp) 以及群管理员的私钥x (s= (H (H (z) ) -xr) k-1mod (p-1) ) , 由于这两值都为管理员独自拥有, 所以除管理员外的任何群成员并不能验证群私钥x和随机数k。此外唯一知道k和x的群管理员也不能生成能被验证的签名, 因为群成员证书 (r, s) 并不会公布给验证者知道, 而E中签名要能被验证通过必须使验证者知道r和s。
(3) 签名过程中的y1和y2没有实际的作用, 对于生成的签名来说属于冗余数据。y1和y2主要用于计算H (z) , 而z是群成员Ui的公钥, 并且H函数公开, 所以可以直接计算H (z) 。在签名过程中引入y1和y2只会使得群组中的成员或者知道成员公钥的用户可以冒充其他成员进行签名, 从而违背了安全特性中的不可陷害性和不可伪造性。
(4) 当需要删除成员Up时, 此时不存在一个适合的多项式A′ (x) 使得。原因在于A (X) 和fp (x) 的最高次项相同, 即同为二次多项式或同为一次多项式, 设成立, 则存在一个数n, n∈R使得A′ (x) =n且, 此时公布A′ (x) 后签名将无法再正确验证, 因为A′ (H (z) ) =n≠0。
根据以上四个问题, 我们可以知道该方案所生成的签名不能正确确认, 此外该方案还存在陷害攻击的危险和伪造攻击的危险。所以该方案实际上是不实用的。
4 结语
随着对群签名的深入研究, 越来越多的群签名方案被提出, 其中虽然有的方案被后来者证明为不安全或不实用, 可是他们的方案对后续的研究也存在着推进作用。本文对一个实用的动态群签名方案进行了实用性分析, 证明了他不具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Chaum D, Heyst V E.Group signature.Lecture Notes inComputerScience:Proc of EUROCRYPT’91, 1991:257—265
[2] Camenisch J, Stadler M.Efficient group signatures for large group.Proc of CryPto’97, 1997;LNCS1294, Spring-Verla, 1997:410—424
[3] Ateniese G, Cameniseh J, Joye M.Apractical and provably secure co-alition-resistant group signature scheme.Crypto’2000, 2000, LNC-SSpringer-verlag, 1880:255—270
[4] Boneh D, Boyen X, Shacharm H.Short group signatures.Crypto’2004, Springer-verlag, 2004
[5]张晓敏, 张建中.基于ELGmal数字签名的零知识证明身份鉴别方案.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42 (13) :41—42
“空间观念”的动态语言认知模型 篇3
摘 要:空间观念是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框架作为一种观念的结构在空间关系言语的表述中体现出了制约性和稳定性。总体来说俄语和英语的空间框架结构清晰,界限分明,对空间位置关系作出了明确的判断,它们的相似点较多。不同点在于两种语言在容器空间框架和平面空间框架观念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前置词的选用上。
关键词:空间;观念;空间关系;语言认知模型;空间框架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61-03
一、空间关系和空间观念
空间是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它有自己的结构和容量,其内部的元素共同作用在一个系统中。人类对空间问题的理解有两大基本阵营,一是以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为代表的实体论学派,他们认为空间是脱离于人的思维之外的一种客观的物质实体,它好比一个舞台,生活中的人和事情都发生在这个舞台上,假设没有演员,没有戏剧,舞台照样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的空间我们通常称为物理几何空间。另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物理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Г. В. Лейбниц),他认为空间只不过是客体和过程之间的某种关系,空间不可能脱离这些客体和过程而独立存在,或者说空间的独立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种空间观念在语言学界称为符号空间。
“观念(концепт)”与“概念(понятие)”的形成都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这两个术语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做了明确的区分。概念(понятие)是科学的范畴,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观念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和心理结构,它反映的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感知体验和心智结构。与概念相比,观念未必科学和严谨,它仅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进行表征的工具和机制。有的观念在语言中能找到对应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通过隐或语法规则等形式表达,有的观念并没有语言表达方式,它仅以知识的形式存储在人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语义。
语言学所研究的空间观念实际上是物理空间和符号空间的综合体,具有人类中心范式的典型特征,它结合了牛顿和威廉·莱布尼茨的两种空间模型各自的特点。换言之,语言学的空间观念反映的是作为思维和观察主体的“人”所处的环境和事实,是客体与空间参照物之间的关系。空间观念包含两方面元素:一方面是人类在认知空间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画面,二是符合这些画面的空间符号。因此,语言学领域所研究的空间观念是一种主观的模型,是以“人类的观察和感知”为核心的研究范式。
二、框架理论与空间观念的语言认知模型
框架理论是由美国认知语言学家Fillmore提出的。他提出了语言意义研究的场景-框架范式(Scenes-and-Frames Paradigm),其中场景包括现实的视觉场景和从各类经验中提取出来的典型场景,框架是由语言选择组成且与典型场景相关的任何系统,包括词汇的组合、语法规则的选择等。
框架(фрейм)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和思维的方式,是观念的一种结构,它的形成受历史文化和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框架制约着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不同语言文化代表者(носитель языка и культуры)语言结构差别的主要原因。例如,同一空间场景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会被“观念化”为不同的空间关系。例如,“工厂里”这一空间情景,用俄语表达式на заводе,英语说in a factory,俄语中把工厂观念化为一个平面,因此语言选择用на(在...上)作前置词,而英语观念化为“在工厂里”,选择前置词in,这其中差别主要是因为不同语言代表者受不同的空间框架制约。“工厂里”这一空间情景被激活时,工厂在不同的语言中被观念化成了不同的意象图式(образные схемы),因此我们在用不同语言表述同一空间意义时,可能会选择意义不同的前置词。空间框架是人类感知空间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机制和思维模式,是空间观念的一种结构。人们在描述空间关系时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受到空间框架的制约,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语言结构,即语言认知模型。
语言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是人类感知空间在头脑中所形成的画面,具有一定的几何空间模型的特点,是稳定的思维框架模式,它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空间观念的语言学认知模型是人类对空间关系的认知与思考折射在语言符号中的产物,是人们在认知事物、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型,由概念及概念之间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
在研究了俄语、英语、法语、日语的空间关系表述后,可以归纳出4种语言共有的语言认知模型为:A+V+ r + L。这其中A是语言中的某客体(人或某物),它的空间关系是通过动词V、前置词r和空间参照物L共同体现的。典型的空间参照物L一般都拥有一定的容积或面积,与前置词连用表示与A相对的空间位置。例如Я живу в Пекине我(A)住(V)在(r)北京(L)。我(A)与北京(L)通过前置词r形成了相对的空间关系,即“我”位于北京这座城市里。该语言认知模型受空间框架的制约,如上例句“我住在北京”中,俄语和英语会把北京这座城市观念化为一种容器的形象,因此选择前置词“в”和“in”。因此,语言模型中的语言表述是受空间框架制约的,空间情景在言语表述中将激活说话人的空间框架,使说话人选择不同意义的前置词,这种认知机制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本研究通过对比俄语和英语的空间关系表述,找出空间框架制约言语表达的机制与规律,进而得出反映空间观念的语言认知模型在语言层面上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三、空间框架与空间观念的言语表述
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根据典型的空间场景,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激活头脑中的空间框架,形成意义完整、逻辑合理的空间言语表述。Fillmore用槽(slot)和填充项(filler)来表示框架理论中的语项和它的语义特征。框架好比一个鸡蛋托盒,它的上层是符合具体情景的稳定的概念系统,下层是槽,它是被一些具体实例或语言材料填充的(填充项),所有的槽和填充项组成了空间的框架体系。这样,空间框架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的平面,球面和容器等具体的框架结构,每种具体框架都有符合它形成和激活的具体条件。
(一)容器空间框架
是指客体A在空间参照物L的内部或外部等空间情景。俄语用в, внутри, вне等前置词与L连用。容器框架被激活的情景可以是:
1.人创造的外部环境里;例如,在房间里(俄语:в комнате, 英语:in the room);在走廊里(俄语:в коридоре, 英语:in the corridor);在楼里(俄语:в доме,英语:in the building);在街道上(俄语:на улице,英语:on the street)。英语和俄语在表达“在...里面”的时候,都会激活空间容器的框架,选用前置词“in”和“в”。
2.国家、省、市、地区等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俄语:в Китае英语:in China);在河北(俄语:в провинции Хэбэй,英语:in Hebei);在唐山(俄语:в городе英语:in Tangshan,);在岛上(俄语:на острове英语:on the island);在美国(俄语:в США英语:in the USA);在日本 (俄语:в Японе英语:in Japan)。在国家、省、市以及地区行政区划中俄语和英语在表述客体A位于某个地区时都会观念化L为容器的概念,即容器空间框架被激活。
3.人将自身观念化为一种拥有“灵魂”“智慧”和“心情”的容器。如, 在心里(俄语:в душе英语:in the heart)。“人”作为一个整体可以沉浸在某种情感中,如,他沉浸在悲痛之中(俄语он в глубокой печали英语:he is immersing in grief)。
4.某些抽象概念是被观念化为容器的形象:例如,在生活中(俄语:в жизни英语:in life);爱情中(俄语:в любви英语:fall in love);快乐中(俄语:в радости英语:in happiness);喧嚣中 (俄语в шуме英语:in hustle)。这些抽象的概念两种语言都无一例外地观念化为容器的框架。
5.某些时间范畴可以被观念化为容器的框架。例如,在某年(俄语:в...году英语:in one year);在某月(俄语в месяце英语:in one month);一周有7天 (俄语:в неделе семь дней,英语:there are 7 days in a week)。
6.自然界中的某些地形和某些现象可能被观念化为“容器”的概念。例如:空气中(俄语:в воздухе英语:in the air);水中(俄语:в воде英语:under the water);森林里(俄语:в лесу英语:in the forest);沙漠里(俄语:в пустыне英语:in the desert);风里(俄语:в ветру英语:in the wind);雪里(俄语:в снегу英语:in the snow);雾里(俄语:в тумане英语:in the mist)。自然界中的这些地形地貌在俄语和英语中既可以说在其中,也可以说在其上,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前置词。法语则不然,均由容器框架支配,只说成在其里或在其中,这是法语空间观念的一个特点。
7.社会团体、机关等组织机构被观念化为容器框架。例如,学校(俄语:в школе英语:at school);银行(俄语:в банке英语:in the bank);医院(俄语:в больнице英语:in the hospital)。
(二)平面空间框架
平面空间框架是指客体A处在空间参照物L的表面。前面提到的高山、海洋、河流等自然地形地貌,在俄语和英语中既可以由容器框架,也可以由平面框架激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前置词。
自然河流、平原等地形,如河、平原、海洋等强调处于其表面,而不是在其内部。俄语和英语中客体A是否与参照物L的表面接触是选择前置词的核心问题。俄语中如果A接触到参照物L,用前置词на,如果没有接触到表面,则用前置词над表示在其上空,用前置词у或рядом表示在其旁边、附近。英语亦是如此,例如:书放在了桌子上(俄语:Книга лежит на столе; 英语:the book lied on the table);飞机在头上飞过(俄语:Самолет пролетел над головами;英语:plane flys over ones head)。
俄语、英语和日语对纸张、卡片以及人体的某个器官表面都观念化为平面容器。如:地图上(俄语:на карте英语:on the map);脸上(俄语:на лице英语:on the face);额头上(俄语:на лбу,英语:on the forehead)。
此外,平面框架还可以在下面情况下被激活:
1.客体A在参照物L的正面,侧面。例如:门前(俄语:у входа英语:in front of the door);门后(俄语:за дверью英语:behind the door);房前(俄语:перед домом英语:in front of the house)。
2.客体A贯穿参照物L其中。例如:穿过墙(俄语:сквозь стену英语:go through the wall);穿过马路(俄语:через улицу英语:walk across the street);透过窗户(俄语:смотреть сквозь окно英语 look through the window)。
3.客体A沿着参照物L移动。例如,他沿着街道走(俄语:Он идет по улице英语:he walks along the street);水沿着墙流(俄语:вода течет по стене英语:water flows down along the wall)。
平面的空间框架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观念化为不同的框架,俄语中很少说“在门前”,而说在门旁边(у входа),这是因为俄语把门观念化为房子的一部分,是空间容器框架的填充部分。俄语中说一个人在书桌后写作业(за столом),而不说“在书桌前”,而英语观念化为书桌的“前面”。
空间观念是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框架作为一种观念的结构在空间关系言语的表述中体现出了制约性和稳定性。俄语和英语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欧洲语言,它们在空间关系的言语表述中形成了A+V+r+L动态语言认知模型。现实的言语交际所反映的空间观念反映要受到不同言语者认知体系中空间框架的制约,包括容器的空间框架和平面空间框架。总体来说俄语和英语的空间框架结构清晰,界限分明,对空间位置关系作出了明确的判断,它们的相似点较多。不同点在于两种语言在容器空间框架和平面空间框架观念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前置词的选用上。
参考文献:
〔1〕Зульфия А. А. Языковые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описания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Электронный ресурс]: Дис. ... канд. филол. наук: 10.02.20 - М.: РГБ, 2003 (Из фондов Российско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иблиотеки)
〔2〕Ирина С.Б. Лингво-когнитивное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е реляционных речевых актов[С]- МГУ , 2012. 454с.
〔3〕Osherson.D.N. 1995/1997.An Invitation to Cognitive Science Vol. 1 Languag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4〕陈梦华.俄罗斯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观念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14,(1):72-76.
〔5〕马伟林.框架理论与意义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18-21.
空间动态签名 篇4
加入连接:文本内容
在新窗口打开连接:写上要写的字
字体加粗:写上你想写的字
字体斜体:写上你想写的字
字体下划线: 写上你想写的字
字体删除线: 写上你想写的字
字体加大: 写上你想写的字
字体控制大小:
写上你想写的字
(其中字体大小可从H1-H5,H1最大,H5最小)
更改字体颜色:写上你想写的字(其中value值在000000与FFFFFF(16位进制)之间
消除连接的下划线:写上你想写的字
贴音乐:
贴flash:
贴影视文件:
段落:
段落
原始文字样式:
正文
移动字体(走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