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精选8篇)

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篇1

发布时间:2009-11-09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贵州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对于促进贵州工业发展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而带动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逐渐跟上全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和纲要的有关精神,依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04〕76号)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十五”贵州工业发展情况

“十五”时期,全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本省优势资源,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工业,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强和改善工业运行调控,全省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出比重上升,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2005年,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314.7亿元增加到711.86亿元、年均增长12.8%,高于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3%,比2000年提高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50点,比2000年增加74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5亿元,是2000年的5.4倍。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西电东送”预期目标完成。至2005年,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项目相继投产,第二批“四水八火”电源项目全面启动,省内主干输配电工程与华南电网及周边省市区联网,“西电东送”格局基本形成,能源工业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8.6%,比2000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全省电力装机容量1324万千瓦,外送能力达到400万千瓦,五年新增装机容量824万千瓦,是建国以来前51年总和的1.7倍;原煤产量和发电量分别为1.06亿吨和786.78亿千瓦时,分别是2000年的3倍和1.94倍。烟酒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医药制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获突破性进展。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实施了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优秀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技术创新总投资32.2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3倍以上,全省现有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比2000年底新增37户。技术改造投资大幅增长,建成投产技术改造项目近4000项,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12.78亿元、年均增长16.9%。

4.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工业经济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得到改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企业资本结构通过调整进一步优化,逐步向实现形式多样化及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一批国有骨干企业成功上市,一批国有中小企业实施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和兼并、破产、重组,焕发新的活力,“十五”期间累计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9户,上市9户。非国有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非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2.5%,2005年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比2000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企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工业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企业重组取得实效,先后组建和重组了化工、冶金、煤炭、卷烟等大型企业集团,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大中型企业总产值占当年全省工底懿当戎?7%,比2000年提高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正在由粗放经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格局,发挥了中小企业在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资源节约的地方性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所降低,环保产业得到发展,形成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骨干企业。2005年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年均综合利用率达33.7%,比“九五”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九五”提高5个百分点。

6.劣势企业退出市场步伐加快

对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实施关闭破产,逐步退出市场;煤炭、冶金、纺织、建材等行业淘汰关停了一批土法炼焦、土法炼锌、小煤窑、小水泥、低水平纺锭等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

贵州工业在“十五”期间的成就,为今后尤其是“十一五”时期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发展中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与东部及其他省区差距仍在扩大;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和工业增加值在全国排位靠后,制造业占整个工业比重较低,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工业整体布局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较低,支柱产业综合实力相对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以高能耗、附加值低为基本特征的原材料工业比重大、产业链较短;国有企业改革难度大,就业与再就业困难,企业不稳定因素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弱、工业投入严重不足,缺乏高层次开发人才,许多行业的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经济外向度仍较低;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工业尤其是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与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尤其是城乡环境容量的矛盾突出。

二、“十一五”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十一五”是贵州工业在新世纪头二十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国际资本及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国内部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给具有资源优势和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贵州带来新的契机。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西南六省区市经济技术协作的不断深化,必将为加快贵州工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全省交通、能源、通信、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一批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我省能源、矿藏和生物资源丰富,有较强的组合比较优势。中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坚持“六个必须”,明确提出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动摇,支持力度不减弱,发展步伐不放慢,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的同时,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性措施,并将西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接替区,必将为贵州工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遇。

“十五”期间贵州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今后贵州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西部大开发对全省发展影响深远,能源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力拉动了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发展,煤化工蓄势待发,一些煤化工项目已经或即将启动实施,将对我省工业产生重大影响,夯实了重化工、机械装备等产业发展的基础。经过五年发展,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增长方式有所改善,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特色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步伐加快,贵州工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工业经济运行的持续快速平稳增长,有利于“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为进一步探索建立我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此同时,加快贵州工业发展也面临挑战。首先,受贵州工业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制约;其次,东部发达地区利用人才、资本、信息和市场优势,不仅在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领域捷足先登,已经或正在迅速填补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空白,而且在原材料加工业、制药、农产品加工、烟草等传统工业方面也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工业发展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面对全省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艰巨任务,必须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能源、矿产及生物资源的比较优势,依靠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加速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工业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三、“十一五”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

加快贵州工业发展,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发展全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推进。坚持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企业为主体,面向市场需求,依托优势资源,努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布局,推进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着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百亿元企业”,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工业发展格局,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提升贵州工业整体竞争力和加快工业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加快发展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相结合。以提高集约化水平为目标,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在保持工业增长过程中推动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工业快速发展。

——坚持推进工业发展与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转化相结合。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资源型产业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产业为增长点,推进资源型产业和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优势资源就地加工增值,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坚持推进工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生态立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处理好工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坚持促进企业发展与改制改组改造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及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改组。切实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坚持市场配置为主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市场准入,避免恶性竞争,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坚持推进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注重提升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为提高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提供产业支撑和就业平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可靠的物质、人力和市场基础,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

(二)发展目标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有较明显转变,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个左右百分点;力争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西部平均水平。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健康成长,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有明显改善。基本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优势原材料工业基地,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基本形成能源及优势原材料产业群、以烟酒工业、医药工业和特色食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产业群、以航空航天和信息产品制造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等三大产业群;基本形成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色工业体系。

──重点企业优势明显增强,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支柱产业的企业资产及生产经营集中度分别提高3个和5个百分点,在能源、原材料、烟酒、电子信息等产业形成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达到或超过同期国内先进水平的大企业大集团5~8家;依托优势产业及企业,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及企业群体,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力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左右,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和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有较大提高;全省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超过100户,功能较为完备的全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一批境内外优强企业和战略投资参与企业重组、资源开发和发展特色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率、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利用外资额、境内外合作项目数及签订合同金额均高于“十五”时期。

──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符合省情的工业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规范实施并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非公有制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比重明显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园区及工业企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左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以内。

──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全社会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到1人以下,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下降到10人以下,百万吨煤炭死亡率下降到3人左右。

四、“十一五”产业发展布局及重点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依托优势资源,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以现有产业为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优势原材料新兴支柱产业,做强做大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及城镇工业功能区的建设。

(一)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各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现实条件,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规划,兼顾现实,按照“择优扶强、以强带弱、突出优势、协调发展”的原则,明确省内不同经济区域发展方向和重点,以贵阳市为龙头,中心城市为重点,经济建设强县为支撑,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鼓励相关产业向规划区域集聚,促进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贵阳城市经济圈及安顺市——加快打造以烟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磷化工、铝工业、现代中药、特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都市型经济中心区和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科学定位,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工业园区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集中治理,环保设施与园区其他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设发展总部经济,促进金阳新区开发开放。

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围绕能矿资源开发,加快发展能源、以煤化工为主导的优势原材料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一批电力、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和循环经济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

遵义市——加强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联合与合作,重点做大做强名优白酒及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和竹纸一体化等优势产业。

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民族药业、林纸一体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和水电、特色矿产资源加工。

加强跨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发展通道经济,推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积极参加泛珠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合作,鼓励和支持省域周边县市加快发展,推进跨区域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引导和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加强重点开发区和经济强县建设。积极支持资源集中地区和资源型城市发展深加工等后续产业和多元化发展,超前考虑资源枯竭地区的经济转型。

(二)进一步做大做强以能源、优势原材料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

1、能源工业

按照新型工业化和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坚持节能优先、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围绕西电东送,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支柱产业,构筑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体系,到2010年,把我省基本建成我国南方重要能源基地。

——坚持水火并举,继续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努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大型能源基地,有序推进电源项目建设。加快乌江、南北盘江、清水江流域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建成构皮滩、思林、光照等水电站,积极推动地方中小水电站开发建设,重点开展乌江流域抽水蓄能试点项目前期工作。在做好资源、环境容量平衡的基础上,建成一批以煤炭资源为依托的大型坑口电厂,加快建设第二批火电项目建设,建成纳雍二厂、鸭溪电厂、黔西电厂、大方电厂、盘南电厂、发耳电厂、大龙电厂和水城电厂技改工程,适时开工建设黔东电厂、兴义电厂、习水二郎电厂等火电项目。力争到2010年,全省总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外送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

在有资源条件的地区鼓励发展煤矸石、煤泥和煤层气等发电,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到2010年,力争形成煤矸石、煤泥、瓦斯综合利用发电的装机容量50万千瓦,年发电32.5亿千瓦时。

继续加强输电通道和省内配网建设,继续做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省内500千伏及以下环网,建成500千伏变电站5座(独山变、八河变、兴义变、黎平变、贵阳西变),建成兴义—独山—黎平500千伏外环网,进一步完善500千伏及以下电网结构。为向广东送电新增400万千瓦配套建设“两交一直”500千伏输变电通道。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放有序、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积极推动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努力扩大参与直接交易用户的范围,不断提高直接交易电量的比重,推动桐梓电厂和都匀、清镇、毕节头步等直供电厂建设和技术改造。

——加快煤炭工业建设。按照“大煤保大电”要求,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路子,优化提升煤炭产业结构。以大型煤矿建设为重点,加大新井建设和老矿井改造力度,加快建设以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大中型骨干矿井为主体、以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小型矿井为补充的电煤基地、出口煤、优质工业原料煤基地,稳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煤炭供应能力,确保煤炭供需平衡。到2010年,力争全省煤炭产量突破1.5亿吨,其中大中型煤矿产量占三分之二以上。

根据贵州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调整布局,基本形成以毕节、六盘水、黔西南为中心的煤炭工业基地。在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六盘水矿区,积极发展新型能源化工生态产业,加快建设炼焦精煤、焦炭和优质动力煤生产、出口基地,适度开发优质主焦煤。大力建设黔西北煤化工基地和优质无烟煤生产、出口基地,毕节开发建设一批动力煤和煤化工项目,基本形成新型煤化工生态产业区;织金矿区和盘江矿区的马依煤田实施煤液化,打造循环经济生态型能源工业产业基地;加快桐梓矿区煤电铝一体化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鼓励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着力提高煤炭生产安全和技术水平。重点建设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生产机械化、管理信息化、安全控制智能化的年生产规模百万吨以上矿井30对以上和年产原煤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区6个。加快煤——电、煤——化工及煤——电——铝——体化步伐,力争建成一批年产原煤2000万吨以上、具有洗选加工、焦化、瓦斯(煤气、煤矸石、煤泥)发电等综合能力以及煤——电联合、煤——化工联合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煤的精加工。重点发展洁净煤技术,加快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推动水煤浆、煤炭液化、煤炭地下气化、工业型煤等研发、应用和生产,积极发展煤矸石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产业。加强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减少或避免对水资源、耕地和地表的影响,努力创建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型矿区。到2010年,全省煤炭工业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0%,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5%;洁净煤产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优质煤炭和煤炭转化的优质能源产品明显增加,原煤入选比例提高到40%以上,其中大型煤矿原煤入选比例达到70%以上,全省洗煤量在“十五”期末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00万吨。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集中、正规开采、保障安全的原则,以产业规模扩张和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强对小煤矿的规范化管理,引导小煤矿联合、改造、重组,大力支持大型煤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或联合重组等形式改造改组小煤矿,提高单井规模,减少小煤矿数量。积极推进规范的采煤方法,及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发展小型机械化,促进小煤矿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加强环境保护。

加大以防治安全事故、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目标的安全技术改造,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00%安装瓦斯抽放系统,建设和完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基本实现县级联网。

2、原材料工业

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以实现资源就地增值最大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煤——电——冶(化)一体化联产联营,推进资源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经济产业带建设,按照“产量不减、市场不丢、扶优汰劣、渐次调整”的要求调整优化高耗能工业,把煤化工、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优势原材料工业发展为新型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以煤化工、磷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依托煤磷资源优势,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优化调整结构,统筹整合优化煤磷资源,提高煤磷产品加工精度和深度;推动煤化工和磷化工联产互动,促进煤——电——磷跨行业、跨区域联合与协作,组建大企业,培育大集团,建设大基地,努力实现煤磷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就地增值最大化。

(1)煤化工

按照“突出特色、夯实基础、做强优势、滚动发展”的思路,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一体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依托六盘水、毕节、黔西南、遵义等优质煤炭产区,以煤制醇醚燃料、煤炭液化制油、烯烃、煤焦化和合成氨等产品为重点,着力建设贵州西部煤化工产业带、黔中和黔北煤化工区,尽快形成煤电化一体化、上下游配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群,努力在我省建成南方重要的新型煤化工生产基地。到2010年,力争全省煤化工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20亿元以上。

根据我省资源状况和能源工业发展布局,以煤炭气化、液化、焦化等深加工转化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在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黔西南州的优质煤炭产区,以煤炭就地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着力打造以焦化、新型能源化工为产业链的西部煤化工产业带;在贵阳城市经济圈及遵义市优质煤炭产区,依托信息、技术、人才和区位等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着力打造以精细煤化工、煤磷化工为产业链的黔中煤磷化工产业区和黔北煤化工产业区,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煤化工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甲醇工业。鼓励建设大型煤制甲醇装置和回收利用焦炉煤气联产甲醇,力争到2010年醇醚及甲醇加工产品形成200万吨左右的生产能力。以发展替代石油的民用清洁燃料和车用燃料为重点,大力推动醇醚燃料生产;积极发展煤基合成材料、烯烃及后续产品等甲醇精加工业。按照“总量控制、上大关小、淘汰落后、调整结构”的要求和市场准入条件,新建、改造与淘汰相结合,重点开发和引进炼焦新技术,推进焦炉大型化、焦化产业新型化、焦炉煤气及焦油加工的深度化,实现高温显热回收、焦炉气的有效利用,延伸焦化产业链,促进结构优化。加快研究开发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新技术,创造条件,努力突破煤基合成油。进一步调整企业结构,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合成氨工业;围绕进一步加快磷化工业发展和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建设,以配套发展煤制合成氨为重点,创建煤、磷化工一体化新模式。依托遵义市、黔西南州现有乙炔化工企业,积极发展煤、电、化、建材等多行业、多产品相互关联的多联产系统,建成具有贵州特色的乙炔化工产业。

(2)磷化工

稳步推进磷化工业生产能力重组,有序开发磷矿资源,做强做精磷复肥,着力发展精细磷化工,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到2010年,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折100%P2O5)生产能力达到230万吨;全省磷化工业增加值6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建设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超大型磷化工企业集团,基本建成国内实力最强的大型磷化工基地;全省磷化工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并接近或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磷矿石的原子利用率由现在的35%左右提高到50%以上,单位磷矿资源产值(万元/吨磷矿)由现在的0.05增加到0.20。

依托磷煤资源加快建设三大基地。用3~5年时间建成以宏福总公司为主,磷、煤、电三大产业耦合共生的瓮福高浓度磷复肥生态工业基地;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包括开阳城关、大水、永温、双流,息烽温泉、小寨坝在内的开阳-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加快织金煤、磷、电、化多联产一体化生态工业新区建设前期工作。到2010年,初步形成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能力占全省磷复肥生产的90%以上。

重点发展以磷铵为代表的高浓度磷复肥及智能型、功能性控释、缓控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新肥种,精细磷制品及精细磷酸盐产品。重点开发推广低品位或高硅磷矿选矿技术、湿法磷酸净化及下游精细化产品、无水氟化氢及精细氟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磷矿中提取稀土化合物及其他伴生矿技术等工艺技术。

鼓励磷电联营,整合黄磷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适当控制磷矿石、黄磷产能,提高磷矿、磷肥企业进入门槛,规模偏低的小黄磷厂、小普钙厂、小钙镁磷肥厂逐步退出市场。鼓励开展黄磷尾气、炉渣和磷石膏大宗资源化利用,支持大型黄磷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采用直供电。

(3)橡胶加工业及无机化工

以贵州轮胎股份公司为龙头,调整橡胶工业产品结构,压缩斜交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子午线轮胎,开发新一代无内胎、低断面高速子午线胎,重点建设贵州轮胎股份公司的500万条/年半钢子午胎等项目,到2010年,轮胎产能达800万条,其中子午胎680万条。发展高性能V带、高强度皮膜、汽车无级变速带等橡胶配件,力争在开发新品种方面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限制发展不具规模优势的一般通用型碳酸钡产品,鼓励开发系列化、规格化、专用化的精细碳酸钡(钡盐)产品,把我省打造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碳酸钡(钡盐)生产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基地。

重点扶持无汞电解二氧化锰、锑盐系列、锌盐系列等金属盐产品。扶持发展以五倍子、烤烟、辣椒、山苍籽、油菜籽、杜仲、银杏等为原料的绿色精细化学品。

——积极发展铝及铝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按照“重点发展氧化铝、配套发展电解铝、大力发展铝加工”的思路,加快建设以贵阳和遵义为重点的铝电联营、上下游配套的大型铝工业基地,到2010年,力争氧化铝、电解铝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0万吨、100万吨,铝加工能力达到电解铝年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左右,海绵钛达到3万吨的生产能力,有色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带动机械、机电、化工等相关产业实现约2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合理规划氧化铝、电解铝及铝加工布局,大力推进铝电联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单位能耗,扩大企业规模,减少环境污染。以中铝贵州分公司为龙头,做大做强中铝公司贵州分公司、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对现有氧化铝厂进行扩建和改造,加快桐梓电厂及其配套电煤基地的前期工作,配套遵义铝工业基地的电力直供;实施贵阳铝工业基地的直供电源项目。充分利用电价等杠杆,促进铝工业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铝的精、深加工,加快形成集铝土矿、氧化铝、煤炭、电力、电解铝、铝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深加工铝产品,重点发展汽车、船舶、交通、建筑装饰、食品及医药包装等所需铝产品,支持开发预拉伸板、结构型材、精密锻件、超硬铝合金等高性能结构的铝合金材料生产技术。加快建设高硬、高韧的铝箔、铝板、铝带等铝加工生产线。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加强铝土矿资源战略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快地质勘探进度,优化配置贵阳、遵义铝工业基地铝土矿资源。依法加强铝土矿探矿权和采矿权管理,整合现有矿山,加快后续矿山建设。重点加快贵阳市清镇、修文和遵义市务川、正安、道真以及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地铝土矿的勘探步伐,加强清镇猫场大型铝土矿的采选技术攻关。严格环境执法,减少铝工业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大力支持赤泥大综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优化发展冶金工业。贯彻国家钢铁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合理控制总量,着力调整结构,淘汰落后设备。“十一五”期间,冶金工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0%以上。

依托现有企业加快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发展条件较好的现有大型企业搞好结构调整。以首钢和水钢联合重组为契机,通过整合重组、内聚外扩、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水钢做大做强。到2010年前,水钢培育成为“百亿元企业”,初步建成中国钎钢钎具生产、科研基地和全国钢丝及钢丝绳行业的精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钢产量达到300万吨,钢材300万吨;特殊钢55万吨,特殊钢材50万吨;钢丝10万吨,其中钢丝帘线2万吨。

完善冶金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钢材使用效率。鼓励钢铁上下游企业的联合重组,发展非钢产业。鼓励钢铁企业优化钢铁品种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高强度钢材和耐腐蚀钢材、钎具用钢、钎具、轴承钢、高级齿轮钢、工模具钢、钢丝帘线等高附加值产品。

结合我省铁合金现实条件和布局,以“产业链条化、企业规模化、布局基地化、生产洁净化”为方向,与电力工业的发展相协调,发挥锰系、硅系铁合金和工业硅生产优势,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调整生产力布局,鼓励企业内部产业联接和企业之间横向联合,鼓励实行煤炭-电力-铁合金的联合。鼓励、引导铁合金企业逐步向高耗能工业园区和城镇工业功能区聚集,加快高能耗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工业基地建设。重点推广铁合金精炼技术,生产低碳、低磷、低硫、微碳等多种精炼铁合金产品;扶持开发高纯硅铁等高纯铁合金产品等市场短缺品种品级,开发氮化系列铁合金、各类复合合金、各类合格粒度的铁合金和包芯线用合金等产品;结合我省铝工业发展,开发生产硅铝合金等产品;重点发展各种铁合金粉、复合铁合金等;积极发展铬系、锰系的低碳、低硫、低磷等精炼产品;开发硅铝钡、硅钙钡、硅钙铝等高档次的复合铁合金品种。加快对品位低、有害杂质含量高的铁合金原料处理技术的开发利用,完成对粉尘、烟气、废水的治理及综合利用。到2010年,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示范企业,全省铁合金产量调控至200~250万吨、占全国份额15~20%,铁合金总体冶炼电耗下降5~8%。

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增项目特别是新上电炉实施审查、核准和备案。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予以必要制裁。2007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新增12500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电炉,精炼炉容量不低于3000千伏安,到2010年,25000千伏安以上的矿热电炉占铁合金矿热电炉总量比例50%以上。

——促进建材工业有序发展。以节能、节水、节土、保护环境、工业废渣综合利用为重点,改造提升水泥等传统建材产品,加快开发生产新型建材制品。“十一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到2010年,水泥总量控制在20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占全省水泥总量的30%;新型建材工业总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新型墙体材料总产量折标砖100亿块;建材行业综合能耗有较明显下降;利用各种废渣资源和低热值燃料生产水泥和墙体材料,每年利废150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5万吨。

重点发展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水泥和高性能水泥等产品,进一步调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全省各地州市的布局。大力开发工业废渣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铝渣(赤泥)、氟石膏、磷石膏、铝矾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的高硅硫铝酸盐水泥和高钙硫铝酸盐水泥。继续开展采用“湿磨干烧”技术对原有湿法回转窑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开展新型干法水泥窑外分解窑的不带补燃锅炉余热发电技术、无烟煤和高硫煤应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等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适应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建筑节能与建筑功能改善的要求,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页岩烧结空心砖、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空心砖、高掺量磷渣烧结空心砖、煤矸石烧结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砌块产品和复合板材,以磷石膏、脱硫石膏为原料的建筑砌块和轻质板材,改性沥青油毡、高分子防水片材、密封和堵漏材料等新型密封防水材料,矿物棉、玻璃棉、高分子绝热材料及膨胀珍珠岩等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利用我省丰富的竹、木资源,发展高档木质装饰贴面板、胶合板、木地板、复合地板、木质防火装饰贴面板、竹模板、竹木复合梁板、竹地板等竹、木装饰材料产品。

以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重点发展玻璃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特种玻璃、石英玻璃、特种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围绕建筑、汽车、机电、环保等产业的要求,发展超细碎、精细提纯、表面改性、超微细和微孔技术,开发纳米技术和产品。

(三)加快发展以烟酒工业、医药和特色食品工业为重点的轻工业

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绿色”和民族文化,通过烟酒工业、医药工业和特色食品强势带动,加快轻工业发展。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大企业带动战略,做强做大烟草和酿酒等传统支柱产业;立足地方及民族特色资源、特有工艺和特有文化传统,大力培育发展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壮大造纸和家电工业,支持包装印刷、香料、旅游产品等其他轻工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到2010年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力争培育2户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

1、烟草工业

实行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走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以组建新的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为契机,加大烟草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整合全省烟草资源,支持贵州黄果树集团公司加快技术改造,完成贵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增强烟草产业综合开发能力。

调整烤烟生产布局,实现烤烟生产的相对集中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烟水配套”工程为重点,积极建设优质烟叶基地,提高烟叶品质技术研究和建立烟叶质量指标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

以争创全国卷烟名牌为中心,大力调整卷烟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中高档卷烟比重,培育名优品牌,做强做大“黄果树”、“贵烟”等名优卷烟品牌,形成3~5个年销量在20万箱以上的品牌,把“黄果树”培育成年销量达到100万箱以上的大品牌。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低焦油卷烟、混合型卷烟。到2010年,力争卷烟工业整体实力和效益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业,全省卷烟单箱销售收入和利税等主要指标达全国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烟草工商整体税利达到150亿元,形成贵阳市、遵义市、黔西南州和毕节市烟草工业集约化生产和经营的产业集群,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进入全国烟草行业前八强之列,实现由烤烟大省向烟草工业强省转变。

2、酿酒工业

以茅台酒集团为龙头,发挥贵州酒成熟的酿造工艺技术、资源环境及国酒的品牌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适度扩大规模,增加中高档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知识型产品比重,壮大产业优势,提高市场份额。到2010年,名优白酒产量有所增长,效益达到和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再培育5个驰名商标品牌并形成一批贵州白酒名优品牌,优质啤酒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果露酒有较大发展,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以“中国酒都”仁怀市、“国酒茅台”的故乡茅台镇、沿赤水河流域和遵义市的名优白酒产业集群。

落实国家关于酒类发展的产业政策,按照市场需求,加快调整产品结构,促进白酒工业向“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高效益、无污染”的方向发展,鼓励发展发酵酒和低度酒。支持发展啤酒、葡萄酒等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提高啤酒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努力实现品种多样化,营养滋补化,工程技术化,原料专用化,营销国际化。

3、医药工业

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大力支持以苗药为重点的民族药和现代中药发展,加快建设以民族药为主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注重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建设GMP标准生产线并尽快投产达产,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保健品,引导发展有竞争力的民族制药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和发展以贵阳为中心的修文扎佐药业工业区——清镇药业工业区——息烽医药工业区——乌当东风医药工业区——花溪现代中药产业基地—龙里谷脚医药城和遵义红花岗药业产业基地等医药产业集群。到2010年,力争全省医药工业增加值达60亿元,企业单品种年销售额超1亿元的20~30个,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2~5户,以苗药等民族药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初步实现,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

结合传统中医科学,围绕中药、动物药、矿物药资源优势发展中药和民族药,促进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化学原料药开发技术的开发创新和天然药新品种、中药新制剂及名方名药的二次开发,大力扶持苗药等民族药开发和民间验方的发掘、整理,力争在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消化系统、肝脏等疾病方面的新品种有所突破。支持开发保健药品。

结合“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野生植物哺育驯化,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大力扶持优质、地道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中药材提取物的标准化、商业化生产。

4、食品工业

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重点、原料生产基地为依托、现有重点龙头骨干企业为基础,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在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和六盘水市等城市规划功能工业区,以辣椒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和精制茶等为重点,培育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全省特色食品工业年平均增长18%;到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力争使特色食品工业成为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对农业带动面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产业。

加大地方特色资源农产品开发力度,重点开发马铃薯淀粉、预糊化淀粉生产工艺技术,发展全粉、精粉和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变性淀粉及衍生物产品。开发精米加工新产品,发展免淘米、强化米、香米及各种配制米的生产和出口;提高传统米制品质量;积极发展分割肉、冷却肉、包装肉,开发方便、安全的肉类食品。支持改进方便、风味、营养特色的地方肉制食品等产品包装。饮料行业重点发展果蔬汁、茶饮料,开发天然、营养、有益健康的饮料新品种。

严格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充分发挥贵州绿色生态产品优势,提高贵州绿色及生态食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知名度。鼓励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选育和发展优良品种,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原料和加工基地。重点扶持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5、其他轻工

以海信电视、主力电器、航天电器为龙头,建设家用电器及电力器材生产基地,扶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

发展制浆造纸行业,按照“就地造林、就地制纸、规模发展、产销结合”要求,以纸促林、以林养纸,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林(竹)纸一体化工程。以赤水市竹业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竹浆产业,提高竹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发展竹笋、竹沥、竹地板、竹包装板、竹家具板、竹建筑模板等。以遵义、铜仁竹林业资源为依托,实施林浆纸一体化工程。

积极扶持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蜡染、扎染、织锦等民族服装加快发展,培育发展安顺市、铜仁旅游小商品生产的产业集群。鼓励利用天然芳香植物资源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香精香料工业。

扶持发展包装工业,重点扶持食品及其他轻工消费品包装,积极引进和研发保鲜、保质、延长食品寿命的包装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减少非再生性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排放,加强包装物回收利用。

(四)培育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

加快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带动相关企业的相对聚集,努力催生并形成高技术产业群。

1、航空航天工业及其他国防科技工业

立足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高、新、精、尖项目,大力提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供给能力,加速发展以航空航天工业为重点的军工产业经济,在主要产品研制和培育“百亿企业”方面取得突破,建立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寓军于民、结构优化、组织高效、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贵州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更好地肩负起加强国防建设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统筹发展的重要使命。

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民用产品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集中力量研发和生产民用新型航天、航空产品及重大装备,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推进军工企业融入地方经济,鼓励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合,努力保持和扩大汽车零部件、工程液压基础件、新型电池等产品的竞争优势。发挥我省电子元器件方面优势,提高新型电子元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对国防重点工程项目和配套服务能力,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以现实优势为基础,加大存量资产重组和增量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经济规模,加快建设以存储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特色数据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建设,增强其自主研发生产的能力,扩大上下游产业链和生产规模,培育发展自主创新、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较强国内外竞争力的产业积聚群。

加快以新一代数字视听及家电产品、通信终端产品、锂电池及大功率聚合物锂动力电池等为主的视讯产品及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存储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产品、数字视听及家电产品、新能源新材料、军工电子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信息网络产品为等。

到2010年,力争把存储技术产品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建设为国家信息产业园区,基本建成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基地,振华集团、南方汇通、海信等企业成为年销售收入50亿~100亿元企业集团和一批“小巨人”企业,整个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在部分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计划完成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功能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带,在“十一五”末期信息产业对我省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3、装备制造业

依托军工基地和重点骨干企业,发挥“三线”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以高新技术应用和产品升级换代为突破口,推进企业的联合和重组,努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期间,力争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以贵阳城市经济圈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机械、环保机械、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电工电器、煤矿安全生产设备、机械基础件及配套件等装备和产品。以遵义为重点,发展铝工业装备、油田装备、金属拉拨设备、起临界萃取装置等。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资产重组,加快整车开发;积极扶持云马客车、特种车生产及扩大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建设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生产基地。

4、新材料产业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宏观指导,整合有效资源,以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基地为重点,强化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带的辐射作用,形成“研究—开发—产业化”创新链和延长材料产业链。建立材料产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平台、信息平台、条件平台、人才平台、成果转化企业集群平台和中介服务网络体系,推进以有色金属合金、电子材料、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持续、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新材料的工业增加值按20%的年增长率递增,到2010年实现全省材料产业年销售额800亿元;培育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的规模化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其中销售规模达50亿元的3家,超20亿元的达3家,10亿元以上达10家。

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以金属及合金材料、化工材料为代表的传统材料领域,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及应用、新能源材料及制品、先进陶瓷材料、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等。重点支持碳化硅泡沫陶瓷材料、动力型绿色锌空电池、安全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镁合金制品等高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重点建设贵阳白云聚合物材料及制品基地、以金属及合金材料为主的遵义钛锰金属材料基地、以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环境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为主的贵阳高新区汇通材料产业基地、南阳磷化工产业基地、以锂电池、高容量聚合物动力电池为主的江南新能源材料基地。

六、主要任务

(一)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1、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推进“百亿元企业”建设

坚持“市场主导、企业运作、政府推动、注重实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通过整合重组、内聚外扩,加快国有骨干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在能源、原材料、烟酒、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中,用10年左右时间,分两个阶段组建和培育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10户左右,并使之成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带动效应和产业聚集能力的龙头企业。第一阶段用5年左右时间(2006年~2010年),形成和组建5户以上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前3年实现重点突破,形成和组建3~5户“百亿企业”;第二阶段再用5年左右时间(2011年~2015年),再培育形成5~6户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大集团。

2、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坚持放小与扶小结合,全面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优化发展环境和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融资体系和经济统计监测体系等四大体系,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就业型、科技型、出口创汇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产品加工型及社会服务型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0户左右。

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档次并重,调整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以资产为纽带,依托优势资源和大企业带动,推动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和专业化协作,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优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专业互补关联、所有制多元化的产业群体。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创新支持体系,提高中小企业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及市场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着力推进全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制度创新。发挥国家及省级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和引导作用,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规范和扶持担保业的健康发展,探索设立再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开展与开发银行有关中小企业贷款与担保的合作、推动和引导商业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建设中小企业特色园区,努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施科技兴工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主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贯彻“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方针,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高技术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促进产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及互动,鼓励和支持企业间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技力量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势产业、优强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推广,加快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引导企业在我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工艺的技术改造和创新,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争实现突破;依靠科技的优先发展,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1、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发挥企业的创新活力,以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结合和实施技术创新项目为切入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R&D)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2%,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的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提高到2.5%。

鼓励和扶持大中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建立技术中心,重视和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建立和形成以产学研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同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力争引导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5个省级技术研发和转移中心,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联合开展创新和成果转化。结合我省实际,围绕工业经济发展,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完善重点项目储备和筛选推荐机制,积极引导和组织实施100项有重大影响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研制及转化专项,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和落实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保障全省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动力,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管理,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建立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与技术交易平台,构建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

2、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重点产业及骨干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增强技术改造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在扩大技改投资规模同时,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百亿元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综合竞争力,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科技含量为重点,支持电力、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卷烟、现代中药、特色食品等行业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高技改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力争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生态立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产业的循环组合、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等方面力度,着力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1、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

重点推进煤、磷、铝、电、建材等产业的循环组合,规划建设一批磷煤化工、磷化工、煤焦化工、铝工业、煤电铝一体化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支持贵阳搞好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

加快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建设。支持企业打造内部循环链条,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重点发展深加工能力和技术,搞好产业链之间的横向扩张藕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以重点大学、研究院所为主的循环经济科学研究体系,以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为主的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及指标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突出节能和节水,促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

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依法加强电力、煤炭、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以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为重点,大力实施“521”节能降耗工程,使一批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物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物耗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其中大型发电机组供电煤耗达到355克标煤/千瓦时、电解铝综合能耗达到5930千克标煤/吨、水泥综合能耗达到159千克标煤/吨。

支持企业建设水循环利用系统,提高重复利用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清洁能源、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工程。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3、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三废”综合利用率

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加强电力、煤炭、化工、冶金、有色、造纸、酿造等重点行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最终处理量,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重点推进烟气脱硫资源化和以粉煤灰、煤矸石、煤泥、黄磷渣、磷石膏、脱硫石膏、钡渣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的规模化利用及产业化发展,开发和引进煤层气、大宗工业废弃物、共伴生矿和尾矿渣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在六盘水、毕节等高瓦斯矿区,实施“先抽后采”示范工程,利用煤层气发电,到2010年,形成15万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

在各中心城市严禁使用实心粘土砖和实心软质页岩砖,大力发展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材料,重点建设瓮福、开阳、贵阳等化学石膏建材基地。积极发展黄磷尾气生产甲酸、甲醇、乙二醇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和磷渣生产微晶玻璃、微细粉体等高端建材产品。

加强磷矿、铝土矿、锰矿等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及中低品位矿的选矿技术研发,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限制用高品位矿石生产低端高耗能产品,淘汰能耗、物耗高的生产工艺和炉型。重点实施开磷利用磷石膏、磷渣填充采空区等项目,防治矿山灾害,提高回采率;支持瓮福磷矿共伴生碘、氟、镁等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4、推行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

贯彻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在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和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重点工业区域内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开展传统产业清洁生产示范和试点,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

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产业,建设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推动生产企业向“三废”治理条件完备的工业园区相对集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依法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

5、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重点推进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治理、废水“零”排放、燃煤锅炉除尘脱硫、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等重大、关键环保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应用,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发展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城市垃圾资源化、节能和工业节水、新能源和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装备,环保材料及药剂。支持中小型环保产业企业加强环保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推广。重点培育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示范工程和新技术、新产品。

(四)推动工业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现有产业渗透与融合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一批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在能源、原材料工业企业推广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故障安全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逐步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自动控制。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应用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研究开发及设计水平,革新工艺技术,支持装备制造业中重点骨干企业开发、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一体化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择优扶持有条件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提高制造标准化、开放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水平。鼓励支持其他加工企业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柔性制造系统、以及数控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促进企业生产技术信息化。支持企业运用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信息技术,提高医药、食品等行业的重点企业的生产、检测和质量控制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企业上网”工程,组织推广成熟软件,降低企业信息化的成本,推进企业信息化。择优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鼓励实施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优化和管理制度的创新。鼓励企业使用商业化会计核算软件,推进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与政府信息网络的连接,实现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

(五)积极促进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的良性互动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制度创新等措施,办好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围绕工业发展,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创新服务产品,加快发展以旅游业、流通业为重点的服务业,促进工业、农业与服务业的良性互动。

依托小城镇,围绕通道工业带建设,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推动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起来,集中成片发展乡镇工业,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健康发展,引导劳动密集、产品仍有市场的一般加工业有计划地由中心城市扩散或转移到小城镇。

发展乡土特色经济,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民族商品、旅游商品。帮助扶持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工业。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裕、稳定、优质原料。

七、主要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制定和完善中长期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完善和实施行业发展和区域之间产业开发的功能分区规划。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重要产业和项目的规划管理,以资源定规划,按规划定项目,用规划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产业、投资、财税、用地、环境保护等政策的配套实施。

改善行业指导,加强省域宏观调控。制定实施与我省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标准和原则。加大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力度,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产业,通过制定和严格实施土地、环保、能耗、物耗、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进行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淘汰落后的设备、工艺和技术。积极引导高能耗产业结构调整和逐步实现相对集中布局,控制其盲目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十一五”期间高耗能产业除电解铝外,原则上不再新增初级产品生产能力;对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执行环保措施好、节能有成效的企业和产品,继续给予支持,引导其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

加强和完善经济运行调节。着重加强省级对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调控,继续强化电力、铁路运力等需求管理,努力协调保障重点骨干企业的电力、铁路运输供给。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电定价及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电煤储备制度,完善和落实省内电煤供应保障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三保两挂钩”的铁路运输措施,严格外运车皮调度管理,努力增加非煤物资外运,重点确保高附加值、高利税和出口产品外运。

(二)进一步加大财税、用地、技术进步等政策支持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类企业、技术及产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税收、用地等各项优惠政策。对于国家级、省级开发区、重点工业园区和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别重大的项目开发,在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建设用地的优惠政策,统筹协调全省用地调控指标,依法及时提供项目建设用地。

进一步落实技术进步的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对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发展以及国家级新产品和经省认定的新技术、新产品给予扶持。

(三)努力扩大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努力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努力形成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入为主、民间投资参与、吸收外商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格局。调整政府投资重点和改革政府投融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对工业发展的导向作用,继续适当增加省级财政对企业技术改造、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特色食品业、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信息发布等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投资调控体系。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产业。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逐步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重点扶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大力培育发展资本市场,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改制上市,支持有偿债能力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鼓励企业加速折旧,增加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围绕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继续深化改革,引导和促进工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努力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合理引导企业重组,构建公平竞争的新格局。

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合理流动的机制和制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继续引导和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推进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分离办社会职能,增强国有骨干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加快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促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推进政企分开,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工业企业面向市场、自主发展。保持现有兼并破产政策的连续性,加大依法破产力度,探索不良债务处置的新途径,逐步建立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

制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完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清除各类歧视性规定,进一步在土地使用、贷款担保、技改贴息、企业上市、债券发行、社会保障、税收政策等方面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生繁荣。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建立企业集团,允许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现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制重组。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区域特色化方向发展。

实施名牌战略,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加大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全省产业集中度、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大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鼓励和促进企业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采购和营销管理等各项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资金、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培育发展开放型工业经济

进一步拓宽工业开放领域。进一步向省内外、境内外资本市场开放,除国家明确禁止的领域外,所有领域一律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重点推进省内企业与东西部及境内外企业的大跨度联合、重组、改制,组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团,走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路子。打破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界限,鼓励煤电相互参股,推进煤电、铝电和磷电联营,扶持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引导和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跨国经营、对外投资,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的出口,逐步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企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的招商引资机制,着重加强泛珠三角,川渝黔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口帮扶城市、六省区市经济技术合作,引导和支持我省企业加强与西部地区优势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鼓励和吸引东部等发达地区的内资和外资企业来黔投资、建厂、开发资源及改组改造老企业;积极吸引外资尤其是国外跨国公司参与我省工业企业的改组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利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外资,鼓励和促进省内中小企业与境外、国外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

加大力度改善工业投资环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特色资源开发的重大工业项目的业主选择,采取公开招标等市场化运作,实行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有实力谁控股,不论企业所有制性质和隶属关系,实行同等待遇。推动开放政策与国际通行规则相协调,健全落实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省内工业发展和扩大开放相互促进、扩展国内市场与开拓国际市场互动。

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继续搞好开发区建设。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发挥的需要,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科学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加速产业集聚和企业群体的培育成长,促进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突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六)加快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建设,有效改善工业发展条件

继续加强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工业发展要求,推进铁路网络、航空运输网络和内河航运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较为现代化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建设和改造一批公路、铁路和机场,对外构筑南北东西出省大通道,对内加强资源聚集区与资源加工区之间、工业园区及城镇工业功能区与城镇之间和大中城市之间的通道建设和改造,特别是围绕“西电东送”加快煤炭产区与重点电源点之间公路、铁路建设,确保电煤等大宗物资货畅其流。统筹和加快煤炭、电源电网等重大能源基地建设,抓好能源的供应和调度,保障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加快区域性产权、土地、矿产、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市场的建设,整合商业资源,推动新兴业态发展,提高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围绕贵州工业发展,按照大工业带动大流通、大流通促进大工业思路,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积极培育和开发物流服务需求,大力推进流通业结构调整,创新服务产品,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支持贵阳市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积极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推进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发展以现代物流为基础和运用新型营销方式的工业品批发市场,重点培育和发展各类要素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结合小城镇建设及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强、交易方式先进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鼓励企业和社团自主组建行业协会、民间商会等中介组织。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促进市场分割向市场一体化转变,促进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

(七)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适应国内国际竞争的要求,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增强工业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着重加快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建立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的激励、考核、监督机制,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实现市场化配置企业经营者;继续搞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股权激励等分配方式的试点;采取多种形式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证;加大推行行业技术工种准入制度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持续加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实施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启动人才柔性流动和管理机制,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支持企业培养技术创新带头人,吸引国内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和管理人才、优秀博士后和海外留学人员到我省考察和进行咨询服务,运用现代通信手段和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服务;引导和支持贵阳等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充分利用其技术密集、设施完备、政策优惠的有利条件,吸引留学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从事高新技术研发工作。

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制度,健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政府出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再就业救助对象。鼓励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妥善分流人员,安置下岗职工及企业富余人员,实现稳员增效。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改善劳动关系。大力发展社会保险业,建立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城镇社区组织建设力度,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的社会化。

实行对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完善伤亡事故赔偿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赔偿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八)转变政府职能,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依法行政,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重大工业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取消的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推行电子政务,实行行政公示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政企分开,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搞好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和“三乱”等问题,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清理并取消各地和各行业中阻碍商品流通的制度规定,放宽市场准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引导和积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诚信为基础、产权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着力抓好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按照统一、精简、务实、高效的原则,规范政务管理,完善政务监察制度,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建立运转协调、办事高效、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篇2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内电力需求增长率为9.6%,2010年省内需求电量879亿千瓦时;确定了“十一五”期间西电东送达到790万千瓦的目标;2010年年末云南规划电源装机为3648万千瓦。云南经济跨越式发展带动了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生产和供应成倍增加,售电量突破了千亿大关;西电东送送电规模从294万千瓦跃升到790万千瓦,成为西电东送的主力军。虽电力供应快速上升,但由于以水电为主的装机模式及电煤供应紧张等情况导致我省电力丰盈枯缺。在充分发挥南网大平台调盈补缺的作用下,较好的保证了全省电力供应。

“十一五”期间,云南电网售电量增长较快的是直送广东电量、对越售电量、大工业电量和趸售电量。2010年,全省大工业345.86亿千瓦时,占公司售电量总额的32%,省内售电量总额的48.58%;趸售电量总计318.05亿千瓦时,占公司售电量总额的26%,占省内售电量总额的40.28%;直送广东电量322.5亿千瓦时,占公司售电量总额的30%;售越南电量48.6亿千瓦时,占公司售电量总额的4%。

1.1 省内电力供应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需电量年均实际增长率为12.5%,五年新增需电量446亿千瓦时,年均新增89.2亿千瓦时,较规划年均增长率9.6%高2.9个百分点。2008~2010年云南省实际电量均比规划多10%以上,2010年云南省实际需电量较规划高14%。云南省“十一五”期间电力负荷年均实际增长率为12.5%,较规划高2.8个百分点。2010年实际负荷比规划负荷高12%。

“十一五”省内电力负荷增长与规划对比见图1。

“十一五”规划总体思路偏保守,对经济发展趋势把握偏差较大。实际负荷增长远高于预测水平,整体表现为缺电:“十一五”期间除2009年外各年均缺电较为严重,2006年~2010年分别缺电69.5亿千瓦时、48.5亿千瓦时、46.7亿千瓦时、9.5亿千瓦时和48.2亿千瓦时,最严重时段省内缺电32%。年负荷特性体现为3、4月份和11、12月份负荷较高,雨季负荷较低。规划方案确定的发展水平较低,弹性不够,电量供应表现为旱季缺电量,雨季调峰电源不足。

1.2 西电东送电力供应

“十一五”云南西电东送由于受本省电源、负荷变化以及多次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未能按协议完成送电量,年度完成率约67.1%~92.5%,年度送电量缺额9亿~87亿千瓦时,详见表1。

单位:万千瓦, 亿千瓦时、小时

1.3 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市场

“十一五”期间,在2个110kV对越送电通道 (红河—越南老街、文山—越南合江) 基础上,新建红河、文山两个220千伏对越送电通道,2010年实际云电送越南55.4亿千瓦时,送电负荷约70万千瓦。2009年云南电网开辟了西双版纳电网向老挝110kV单回送电通道,2010年完成送电量0.6亿千瓦时。

2 电源建设

2.1 规划与实际电源建设对比

“十一五”期间,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由1330万千瓦增长为3604万千瓦,净增2274万千瓦,累计增长171.0%,年均增长22.1%。其中,水电增长1575万千瓦,累计增长183.1%,年均增长23.1%;火电增长663万千瓦,累计增长141.1%,年均增长19.2%。2006~2010年,云南省投产装机容量与规划装机容量比差值分别为14万千瓦、-14万千瓦、-279万千瓦、-117万千瓦和-44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实际值与规划值的差别分别为0万千瓦、-10万千瓦、-216万千瓦、-199万千瓦、-137万千瓦,中小水电装机实际值与规划值得差值分别为171万千瓦、153万千瓦、154万千瓦、213万千瓦、293万千瓦。“十一五”电源规划执行情况见图2。

“十一五”期间电源建设,一方面规划建设的火电及大型水电项目存在不能按时投产的情况;另一方面中小水电开发无序,截止2010年中小水电装机容量比规划多了293万千瓦。由于小火电加快关停,原规划建成的火电项目整体推迟,大型水电建设较规划滞后、中小水电的无序开发以及枯季出力受来水影响较大等,枯期供电紧张的矛盾仍未缓减。

2.2 电源结构

“十一五”期间,云南电源构成为水电、火电及小部分新能源。布局主要体现为“中部、东部火电为主、西部为水电、南部水火电互济”的格局,2010年年末全省总装机3604万千瓦,水电占总装机67.6%,火电占总装机31.4%,新能源占总装机的1.0%,径流水电比重大,电源与负荷的不匹配的矛盾突出。

3 电网建设

“十一五”期间云南电网投产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14252公里,投产变电容量4037万千伏安,形成围绕滇中和滇东的“品”字型500kV环网,并辐射至滇南、滇西、滇西南等区域;220kV网络主要在昆明、曲靖、红河、玉溪、楚雄等负荷中心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骨干网,并覆盖全省十六个市州。西电东送交流通道已建成双回220kV鲁布革水电站至马窝换流站线路,单回500kV罗平变电所至马窝换流站、500kV罗平变电所至百色的双回500kV线路、500kV砚山变电所至广西500kV崇左变电所的单回线路。对越送电通道形成新桥变电所至越南老街双回220kV线路、马关变至越南河江220kV单回线路以及三回110kV线路。

“十一五”期间云南电网公司共投入445亿元建设电网,较“十五”总投资增长219%。其中500kV输变电工程投资145亿元,占总投资的32.5% (不含西部电网完善投资的500kV部分,下同) ;220 kV输变电工程投资125亿元,占总投资的28.1%;110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投资164亿元,占总投资的36.9%,2006年西部电网完善工程6.5亿元,占总投资的1.5%,其他项目0.94亿元 (主要为部分项目前期费用) ,占总投资的0.2%。

截至2010年末,仅计公用变及公用线路,全网500千伏变电所达到14座,变电容量205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6505km;220kV变电所达到91座,变电容量288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11484km;110千伏变电站达到369座,变电容量2392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0423km。35kV变电容量723.4万千伏安,线路28525km。

4 西电东送

电力从2005年160万千瓦增长到2010年的580-790万千瓦,电量从2005年63亿千瓦时增长到2010年323亿千瓦时,五年期间送电量达1001亿千瓦时。且通过西电东送,搭建了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的平台,通过西电东送,云南电网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十一五”末形成覆盖全省重要地区的500千伏双环网,大型电源以支线方式接入环网,并与西电东送通道衔接,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西电东送新增472万千瓦,达765万千瓦,西电东送电源均为绿色的水电。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南方电网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满足云南本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培育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目标的基础上,实施西电东送,推动了水电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以低碳、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方针,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5 电网主要运行指标

“十一五”期间云南电网的50±0.2Hz责任频率合格率均在99.9997%以上,见表2;电压合格率也逐年提高,见表3;供电可靠性也大幅提高,见表4。

单位:%

单位:%

6 对外送电

“十一五”期间云南电网与境外的区域电力交换平台初步形成。220千伏云南文山-越南河江联网工程顺利投产后,云南电网公司形成了3回220千伏、3回110千伏线路向越南北部送电的格局,最大送电能力现近80万千瓦。

电力国际贸易方面:“十一五”期间云南电网共对外送电161.6亿千瓦时,向外购电32.9亿千瓦时;启动110kV向老挝北部供电项目,中老电力联网贸易稳步推进;越南松蜡、唐龙变设备采购项目中标,进一步拓展了越南电力市场;越南220kV太原变升级改造暨SVC安装项目中标,标志着中越双方在电力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更进一步。

境外电力投资方面:2008年初与越南第一电力公司组建了越中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建设越南小中河水电项目,电站装机2.2万千瓦;投资开发紧邻中缅边界的缅甸掸邦瑞丽江一级水电站,6台机组于2009年3月全部投运,3台机组向缅甸电网送电,3台机组向云南电网送电。标志着南方电网电力贸易合作从单纯的电力出口逐步发展为电力进出口并重,迈出了区域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电力市场逐步培育成熟的重要一步。

7 能源节约和科技进步

7.1 能源节约

“十一五”期间云南电网全面实施了线损“四分”管理,加快线损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十一五”云南电网公司线损率实际完成值见表5。

7.2 科技进步

搭建科技创新体系,并提出相应量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承担“863”计划项目5项,云南省科技项目5项,南方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8项。累计投入科技资金8.085亿元,完成了967个科技项目的研究,其中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数219个。

8 结束语

云南电网电力工业发展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十一五”期间全省负荷需求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较波动较大;国家宏观政策、西电东送战略和桥头堡建设的实施对云南电力工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这要求云南电力工业发展必须调整思路,转变发展方式。

电力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完全实现全省统一电网有一定困难;合理的输配电价机制尚未形成,电网经营发展空间受限;电力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大部分水电站调节性能较差,负荷电源分布不均,缺电与弃水并存;电网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影响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各级电压等级电网建设不协调,城乡电网发展不平衡,农村电网依然比较落后;资源稀缺和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制约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站址资源、走廊资源等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环境的保护也越加迫切,这使电网规划建设的难度加大,电网发展需加强土地资源和通道资源的合理规划和节约利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中小水电无序开发应用对电网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电网安全稳定问题,尤其动态稳定问题将日益凸显,同时也对电网的局部消纳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中小水电有序开发,进入良性发展轨道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摘要:对云南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落实、电力供应、电源建设、电网建设、西电东送、电网主要运行指标、与境外联网 (购售电) 、能源节约和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云南电网,电力规划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1云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166-167.

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篇3

三、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根据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做大产业规模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举,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行业。国家重点组织实施9大专项,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尽快形成我国生物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一)生物医药

根据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需要,重点发展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创新药物和新型医疗器械。

1.疫苗与诊断试剂。大力开发预防、诊断艾滋病、禽流感等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与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加快实现产业化,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推进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性疫苗研发。提高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麻腮风、肺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统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效果。积极推进疫苗生产企业战略性重组,形成疫苗产业良性发展的产业链条。迅速扩大我国疫苗与诊断试剂产业规模,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专栏1疫苗与诊断试剂专项

以提高重大传染病预防能力为目标,加快预防性疫苗研制和产业化发展,降低毒副反应,提高免疫效率,为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流行,防止局部或大范围爆发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加快治疗性疫苗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形成一批临床治疗癌症及其他疾病的新药;开发20种新型病原体诊断试剂并实现产业化,替代部分进口,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2.创新药物。大力发展生物药物,力争在基因工程、抗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积极开发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小分子药物,在手性合成、激素合成、抗生素半合成等领域取得突破,在具有独特疗效的溶栓药物、急救药物、心血管药物、代谢病药物、老年病药物等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大力推进缓释、控释、靶向、透皮、粘膜给药制剂等各类新型制剂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药物制剂整体水平。积极推进生物药物的合同研究和委托加工。

专栏2创新药物专项

以提高我国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生物药物和小分子药物开发和产业化;加强新型药物制剂及给药系统研究,整体提升药物制剂水平。开发药物生产新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力争在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艾滋病等)的治疗和预防用药方面取得突破,争取有5—10个自主创新的重要新药品进入产业化生产,培育5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生物医药大企业。

3.现代中药。大力加强中医药研究条件和平台建设,完善中药技术标准和安全用药保障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药理清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可控、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中药新药快速发展。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资源种质库;选育优良中药材品种,加快濒危中药材和关键中药材的生物培养和拟生态条件的规模化生产;推进中药材GA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基地建设,加快中药材种植业和中药饮片发展。加强中药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创新,优先发展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病、艾滋病、抑郁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流感等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的中成药,加快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品牌、品种和企业。

专栏3现代中药专项

以保护濒危稀缺中药资源为重点,建设一批道地药材种植基地,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加强中药制药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完善技术标准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现代中药工程技术体系;加强名医名方开发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促进中药专业化生产,培育20个左右产值超过10亿元的中药大品种,形成3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中药龙头企业;推动中药国际化发展,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

4.生物医学工程。着眼于满足全民基本医疗保健的需求,加快开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创伤、突发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急救、诊疗、康复技术和设备,力争在关键技术、关键元器件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开发新一代具有组织诱导性的涂层人工关节、牙种植体、经皮植入器件、植入性智能假肢、人造皮肤、人工骨等组织工程产品;积极发展新型人工心瓣膜和血管支架、人造血管;大力发展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易维护、易操作的超声影像设备,核磁共振、CT、数字化X射线机、生物分子核医学显像等设备;以亚健康状态调控为重点,开发低生理负荷的生理信号检测技术和装置。重点发展面向中小型医院的量大面广的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实现部分医疗器械自给并出口。

专栏4生物医学工程专项

加快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生物人工器官、临床诊断治疗设备,建设若干国家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加强自主创新,在一批关键技术或部件上实现重点突破,实现产业化。提升和稳定量大面广的生物医学工程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出口,初步改变高端产品依靠进口的局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专利产品并进入国内外市场;形成5—10家年销售收入数十亿元的骨干企业。

(二)生物农业

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加速生物农业技术的研发及广泛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1.农业良种。重点推进超级稻、优质高产小麦、杂交玉米、转基因棉花等我国具有优势的农业良种产业化。加强转基因抗病虫水稻、油菜、玉米、大豆等品种的选育。促进野生稻、野生大豆等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加快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作物开发和产业化。加速牛、猪、羊、鱼等畜牧、水产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扩繁率,促进产业化发展,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禽类新品种,扩大父母代种鸡饲养规模和孵化能力。

专栏5生物育种专项

围绕提高农产品品质、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选育并大面积推广应用100—150个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农业新品种;推广应用30—50个抗虫、抗旱、抗逆能力强的防护林、经济林、能源林、速生工业用材林等新品系;培育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业(种畜、种禽、种苗、花卉、竹藤)企业(集团),使我国动植物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效益。

2.林业新品种。推进优良林木、竹藤等产业化,加大抗逆、抗虫、高产和优质基因工程林木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加强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推进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技术开发,加快建设一批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基地,不断扩大野生种群,为野生动植物产品生产奠定基础。

3.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加快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及林木危险性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开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绿色农用产品应用的示范试点和宣传普及;推进全降解农膜的应用。推动资源优势整合,加快培育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新型兽(鱼)用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动物用生物技术药物和中兽药、生物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龙头企业。

专栏6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专项

开发并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饲料添加剂等重要农用生物制品15个左右,开发并推广应用畜禽新型疫苗等动物用生物制品和制剂40-50种;增加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微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的使用比例;培育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大型企业集团10家,大幅度提高我国绿色农业生物制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

4.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发掘和筛选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新技术,选育一批海水养殖新品种,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加速产业化,推动海水养殖业发展;加快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纯化技术研究,支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酶等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海洋生物企业。

(三)生物能源

突出区域特色、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加快培育我国生物能源产业。

1.能源植物。充分利用荒草地、盐碱地等,以提高单产和淀粉含量、降低原料成本为目标,培育木薯、甘薯、甜高粱、菊芋等能源专用作物新品种。以黄连木、麻疯树、油桐、文冠果、光皮树、乌桕等主要木本燃料油植物为对象,选育一批新品种,促进良种化进程;积极培育与选育高热值、高产、速生的乔木和灌木树种,以及高含油率、高产的油脂植物新品种(系),建立原料林基地;改进沙柳、柠条等沙生灌木资源培育建设模式,提高灌木资源利用率,建立沙生灌木资源培育示范区。积极研制一批基因工程油用植物新品种。

专栏7生物能源专项

重点选育培育一批速生高产、高含油和高热值能源植物品种,实现规模化、基地化种植;开展以甜高粱、木薯等非粮食作物为原料的10万吨级燃料乙醇示范工程,建设年产万吨级植物纤维燃料乙醇示范线;利用多种农林油料等建设10万吨级连续化生物柴油示范生产线;以秸秆、木屑等农林业废弃物以及沙生灌木为原料,建立年处理10万吨级以上生物质的气化固化示范发电厂;实施若干工业沼气产业化示范工程。

2.燃料乙醇。支持以甜高梁、木薯和菊芋等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加快以农作物秸秆和木质素为原料生产乙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实现原料供应的多元化;优化燃料乙醇生产工艺,降低水耗、能耗和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逐步扩大燃料乙醇生产规模和乙醇汽油推广范围。

3.生物柴油。支持以农林油料植物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加强清洁生产工艺开发,提高转化效率,建立示范企业,提高产业化规模。开发餐饮业油脂等废油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制订生物柴油技术标准。加速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进程。

4.生物质发电和供热。加快研制大型高效生物质连续气化装置,开发生物质燃气高效净化技术,积极开展秸秆、木屑等农林废弃物直燃和气化发电示范工程,大力支持以灌木林和柳树等燃值高的速生能源植物为原料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示范;加大规模化沼气技术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集约化专业养殖场沼气工程、利用有机废弃物的大型工业沼气工程,建设一批高技术、高水平的沼气发电供热供气示范工程。加强户用沼气池、特别是秸秆为原料的沼气池的技术开发,大力普及农村沼气。

5.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积极发展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技术,鼓励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剩余物,加工致密成型燃料,为农村、林区提供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的能源,减少农村燃料消耗对林木等植被的破坏。

(四)生物制造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发展生物基产品,实现对化石原料的部分替代。加快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

1.生物基材料。支持以农林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大力发展聚乳酸、生物乙烯、聚羟基脂肪酸酯、纤维素衍生物等生物材料和1,3-丙二醇、1,4-丁二醇、糠醛等单体原料;提高生物基化学品如赖氨酸、谷氨酸、苹果酸、木糖醇、柠檬酸、维生素、各种糖工程等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扩大其在人类健康、畜牧养殖业等方面的应用;支持生物可降解溶剂、润滑剂和各种高效安全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的产业化,支持以松脂、木本油脂和木质纤维素等为原料的绿色表面活性剂、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酯(醚)多元醇等绿色精细化学品的高效合成产业化技术开发,减少对石油等一次性矿物资源的消耗和有害有机化学制品的应用。同时,发展一批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塑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木基复合材料、陶瓷化竹木纤维新材料以及新型炭质吸附和其他功能材料。

专栏8生物基材料专项

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降低成本为重点,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示范,加快推进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糖工程产品和新型炭质吸附材料规模化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到2010年,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达到年产20万吨级规模,其他可生物降解功能高分子材料达到年产10万吨级规模;糖工程产品和炭质吸附材料达到年产万吨级规模;木基工程材料达到年产10万吨级规模,形成若干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的大型生物基材料企业集团。

2.微生物制造。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加快微生物和酶制剂对传统化学制造过程的改造,显著降低医药、化工、食品、饲料、纺织、造纸等工业的能耗和污染水平。提高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的技术水平和产量,在造纸、纺织等工业中进行示范应用;开发新型酶制剂,发展生物漂白、生物制浆、生物制革和生物脱硫等绿色生产工艺,加快推广应用。

专栏9微生物制造专项

以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新型生物反应过程为核心,加快微生物制造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过程中应用。“十一五”期间,建立一批微生物制造示范企业,提高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酶活水平和产量等,大幅度提高生物色素、生物香料等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水平,有效降低造纸、纺织等工业领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五)生物环保

以水污染治理、有机垃圾治理、荒漠化和石漠化等退化生态系统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大力开发环保生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产业化步伐。重点发展高性能的水处理絮凝剂、混凝剂等生物技术产品,开发新型好氧、厌氧和复合的高效反应器、高效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加快先进、成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有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水平。选育并推广一批适应干旱盐碱与荒漠地等的优质高抗造林植物新品种,加快生物技术对盐碱地、荒漠化、石漠化、干热河谷等退化生态系统改良步伐。开展抗重金属污染、超富集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和规模化繁育,开发提高植物富集重金属能力的多功能添加剂制造技术、超富集植物收获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促进对重金属污染水土的修复与改良。

(六)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开展生物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摸清我国生物资源情况。实施全国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开展生物物种资源就地、迁地保护和离体设施的建设。抢救性收集宝贵生物资源,加强物种种质资源库(圃)及保护场(区)、原生境保护点、试验基地和信息与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国家生物资源流失查验技术平台,加大鉴定评价特异生物资源的工作力度,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宣传,支撑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筛选关键优异资源和突破性新种质,促进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一批具有资源特色的优势生物产业。

(七)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加快制定生物安全法。贯彻执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根据《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原则,加快建立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性评价、检测技术等技术标准体系、生物测量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生物参考测量标准物质库。加强国家生物安全检测技术、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设施建设,建立危险外来入侵生物、转基因生物和重大疫病疫情的检验鉴定、监测、评价、预警及应急反应体系,建立健全生物物种资源对外输出、出入境审批与查验制度,建立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测与评价体系,建立我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生物产业认证认可体系。

四、保障措施

我国生物产业尚处于全面发展的初期,实现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政策和市场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合力

国家建立生物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协调机制,加强生物产业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技术研究开发、生物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形成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合力。设立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就生物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依法组建中国生物产业协会和国家生物产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开展市场调查、信息交流、标准制修订、行业自律、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强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生物产业集聚式发展

大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有效实施机制。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生物技术成果转化,改造或新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与系统集成能力。

加强生物科技创新条件平台建设。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技术公共实验室、中试基地以及融资平台、人才培训平台等产业化能力建设。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开发设施建设,形成若干具有较大规模、多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强、开放运行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鼓励和支持国外机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加强生物信息中心、科技成果评估机构、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生物领域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完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落实对知识产权创造者的奖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力度。

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若干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引导生物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

(三)建设高素质生物产业人才队伍

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以及生物安全、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生物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生物技术原始性创新人才、工程化开发人才、高级经营管理者、高级技术工人等各类高技能人才,扩大生物类硕士和博士的招生规模。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和支持出国留学人员、海外华人华侨回国和来华创办生物企业、从事教学和研究。加强生物技术人才的国际培训合作和国际学术交流。完善生物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国家生物科研机构的技术负责人逐步实行海内外公开招聘。加大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力度,完善技术参股和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

(四)多渠道增加对生物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整合政府科技计划(基金)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资金,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对生物产业的支持力度。

支持生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融资,或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并增加对生物企业的投资。

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生物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生物企业要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支持企业以专利技术为担保向银行贷款。国家政策性银行在各自经营范围内积极为生物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重点支持具有自主专利技术、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生物企业的发展。

(五)实施有利于现代生物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税收政策,鼓励生物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据现代生物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等特点,结合国家税收改革方向,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现代生物产业发展。

(六)建立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培育生物产品市场,扩大需求。通过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计划免疫等覆盖范围,加大对农民提供良种补贴、技术培训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大对生物能源发展的扶持等措施,积极扩大生物产品的市场需求;加大政府采购对国内生物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普及教育,正确引导消费;建立有利于生物医药发展的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物流体系。

完善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在保障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转基因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的限制。逐步推进药品的委托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药品上市后,按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加强生物产品市场监管。完善对生物技术企业、研究机构及其制品的管理制度。健全生物技术的实验程序,以及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商品化生产和进出口等环节的安全控制措施,加大对生物技术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措施的监督力度。

加强生物产业国际合作。推动有竞争力的生物企业在境外投资设厂,支持行业中介组织设立境外生物医药产品注册和营销指导中心。以医带药,扩大中药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积极推进种业、疫苗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走出去”,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强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建立生物产品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完善进出口环节管理。

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篇4

1、“十五”计划的总体情况

“十五”期间,我县工业企业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完善经济体制、改变企业身份、发展民营经济”的工作思路,采取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加大投入等多种措施,努力克服市场疲软及企业改制过程中的重重矛盾,保持了全县工业较快的增长势头。截止2005年,全县国有工业企业

(除水电以外)全部改革改制,实行民营化运作,民营经济在全县工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日趋明显,全县11家规模工业企业中仅4家国有水电工业,其他均为民营工业。截止10月底,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由2000年8家,发展到现在的11家;由2000年8432万元,发展到今年的工业总产值17240.9万元(注:2005年10月统计数据),增加了8808.9万元,翻了一倍多,实现了飞速发展。

二、“十五”计划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工业经济总量不大,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基础比较落后,虽历经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以建材、农副产品、电力、化工等为主体的传统产业。但全县工业发展缓慢,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对县财政有突出贡献的支柱企业,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使得全县工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动力。至2005年10月底,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产值完成17240.9万元,在全市14县、市、区中位于中下游,工业经济在全县GDP中的含量仍然较低,低于全市发展平均水平。

2、支柱产业没有形成优势。全县工业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几家有模有样的工业企业。县玖龙油脂化工厂因资不抵债,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七砂茶叶公司因市场疲软,企业发展较难,处于半停产状态,其余生产正常的工业企业,均因县域地理环境限制,没有区位优势,无法发展成为外向型企业。目前,全县没有1家年产值过亿元,没有1家纳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没有几个当家的产品,大部分企业还满足于小康即安,维护现状小打小闹。

3、优势资源没有充分挖掘。一是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特别是粮食、茶叶、辣椒、油菜、蔬菜等一些具有特色农产品较为突出,但这些优势资源没有很好利用和发挥,其变成工业产品的较少,大多数是卖原料、卖半成品,致使我县农产品的所产生的效率较低,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少。二是大量的矿产资源未开发,特别我县储存较大的陶瓷土没有开发。三是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县是贵州省高考大县之一,每年均有200-400人考上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回到家乡的人才较多,但是因为没有较好企业吸收,致使大量的人才外流,致使本土人才难以为家乡的建设服务。

三、“十一五”发展形势分析当前,正值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国内外投资内移的重要时期,国家对西部政策的优惠和倾斜,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外商投资的内移,将带动我县化工、建材、电力、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为迅速发展壮大我县工业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县工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指明方向。同时,随着构皮滩电站建设进度的加快、县内公路设施的改善,制约我县工业发展的电力、运输颈瓶将不复存在,预视着我县工业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四、“十一五”时期主要发展战略

㈠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为动力,走科技含量最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着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力争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提高全县工业企业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促进我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

㈡发展目标至“十一五”末,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达5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达1.2亿元,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总额完成2亿元以上,工业化水平达25,形成1-2户工业产值上亿元的产值大户,建成一个高科技示范园区,创3-5个贵州省名牌产品(著名品牌),力争实现国家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零的突破,使全县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由现在“一二三”结构调整为“十一五”末的“二一三”结构,逐步将我县建设成为贵州省的能源大县、工业强县、经济强县。

㈢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建材产业。坚持以余庆县瑞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以预制件生产为辅导,对现有建材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和装备改造,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繁荣产品品种,争创著名品牌。积极发展散装水泥,加快墙体材料改革的速度,逐步淘汰粘土砖,积极发展水泥构件制品。力争形成产值达1亿元,税收达3000万元以上的建材业。二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充分利用我县油菜、粮食、辣椒、蔬菜等无公害食品的优势,继续壮大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业,实行产业化运作,积积抢占市场份额,培育驰名品牌,招商引资建设一个集辣

椒的生产、销售及出口为一体的企业,建设一个蔬菜饮料开发、绿色蔬菜生产、销售的企业,使我县成为全省优质大米、绿色蔬菜的生产基地。三是医药产业。充分利用我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继续加大资金的投入,计划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贵州信邦皓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并完成企业GMP建设,使之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其生产的产品为贵

州省名牌产品之一。四是化工产业。做好华闽电冶、振兴冶金化工的生产工作,着力加强企业技术的创新,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做好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与成本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五是能源行业。围绕构皮滩电站的建设,着力开发县域内几条河流,力争将其建设成为以构皮滩电站为核心,以方竹电站、三跌水电站等其他小型水电站为支撑的电力集群,使我县成为贵州省能源大县。

五、战略措施

㈠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围绕“调高、调优、调大”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扶持一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重点扶持水电、建材、中药材、食品、制药、化工产业。组建企业集团,推进企业兼并和重组,在全县形成产业特色突出的四大企业集团,即水电集团、中药材加工集团、化工集团、农产品加工集团。到2010年,企业集团的年产值和年实现税收都占全县工业企业总产值和工业企业实现税收一半以上。

㈡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工业强县平台。继续加强白泥、龙溪、大乌江、构皮滩四大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使之成为对外招商引资的窗口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在规划建设中,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做好各个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有侧重地引进规模较大、前景较好的项目,确保工业园区发展各有侧重,产业各具特色。白泥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以硅铁生产、绿陶开发和绿色蔬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工业园,总产值达1.5亿元;龙溪工业园区以建材、化工、制药、食品加工为重点,总产值达1.5亿元;大乌江工业园以建材为重点,布局50万吨余庆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及建材厂等,工业总产值达1亿元;构皮滩工业园区以建材、食品加工为重点,配套构皮滩电站建设服务的加工业,建成县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1亿元。

㈢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坚持大中小一齐上,一二三产一齐上,各行各业一齐上,国有、民营、集体一齐上,激活内资、招商引资、争取国家投资一起抓,在全县形成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的良好局面。集中力量加强项目设计论证,搞好项目库建设,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围绕资源和产业优势,筛选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尤其是要加大传统产业的高附加值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设计、论证和争取力度,领导上前,跑市进省,力争挤进国家计划的“笼子”。要集中精力抓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重点抓好投资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设,力争建成投产3-5个。当前要突出抓好贵州信邦皓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绿陶产品开发公司等几个发展潜力的项目,力争早日投产。同时,要鼓励各级各部门抓好中小项目建设,实施群体工程,真正形成全民办工业的态势,迅速扩大工业经济规模。进一步优先发展水电业,稳定提高茶叶加工工业,加快发展化工工业,积极发展食品酿造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培育我县工业支柱,从而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布局。

㈣实行产业和项目责任制,落实部门负责制。全县的重点产业和项目,如水电、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中药材产业化建设以及工业园区建设,县委、县政府分别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实施项目和产业化建设,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重大项目一套专门的工作机构。重要产业和项目,相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工作责任,转移工作重点,从项目筛选到签约合作要全程参与服务。县级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分别联系一户重点企业,真正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工业的良好氛围。

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业发展项目和招商引资网络,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业专题招商活动,采取感情招商、亲情招商、企业招商、项目招商、会展招商、登门招商、以商招商等灵活有效的方式,主动走出去搜寻项目源、信息源,大力宣传余庆,树立余庆亲商、爱商形象,广泛吸引国内外企业集团、投资公司以及科技人员来我县创办、领办工业企业。深入开展“包一个企业、联一个项目、引一笔资金、招一个客商”的“四个一”活动,继续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法人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全县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县各级干部思想更加解放,加快发展的意识更浓。

㈥优化发展环境,为工业强县提供保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积极推行行政集中审批、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等措施,努力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二是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经济投诉中心职能,及时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三是不定期举行听证会,对一些部门收费标准是否合理举行听证;四是认真评议行政执法部门,并将考评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是国民经济的壮大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余庆县要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和一切不合理限制,将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集体企业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在政策上给鼓励,经济上给扶持,政治上给地位,促其放胆放手发展。同时,余庆应借鉴省、市工业化建设的经验,遵循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本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制定一些激励非国有经济成长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经营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向科技型、集团型、外向型方向发展。㈧抓好乡镇企业的发展。余庆工业经济的振兴,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所以我县应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因为乡镇企业对推进本县经济成长和农村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县情实际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应是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中药制药等产业,以及因地制宜地发展采矿、建筑、运输、商贸、饮食服务等产业。

㈨坚定不移地抓好企业改制工作,以改革促发展。一是继续抓好以前改制不彻底企业的改制工作,使企业产权更加明晰。二是对已经改制完的企业,要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使企业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打破家族式等阻碍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把企业做强做大。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篇5

一、“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1、基础教育。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46所,在校学生71895人,其中小学77所,在校生45034人;初级中学47所,在校生17532人;高中20所,在校学生8885人。分别较2000年增加7648人、4339人和4247人。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8244人,比2000年增加2617人。全市有6所幼儿园达到省一级一类幼儿园标准。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99.2%,初等教育完成率96.9%,较2000年分别提高0.71个和1.78个百分点;适龄少年入学率93%,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1.9%,较2000年分别提高4.49个和2.9个百分点。全市有122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1.3%。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的目标初步实现,全市8个地区中已有7个地区通过国家组织的“两基”验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高中阶段在校生达888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71%;“十五”期间,向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达7607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成人职业教育。“十五”期间全市共扫除文盲7480人,全市现有青壮年文盲1870人,非文盲率为99.3%。实现了基本扫除文盲的目标。全市开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47所,比2000年增加21所。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215期,培训农民达25万人(次)。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呈现出逢勃发展的势头。

3、民族教育。目前,全市有专设民族小学24所(其中寄宿制学校23所),在校学生4404人;民族中学8所,在校学生2141人。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25712人,占全市在校学生总数的35.8%。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7%,其中纯村94.6%。

4、办学条件。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基本形成,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全市财政对教育的拔款为9837万元,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的21%,比2000年分别增加了4497万元和提高了1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各级政府争取到项目资金达15717.03万元,改造中小学152所,改扩建面积175600平方米。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123个,计算机教室58个,光盘播放点3个,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4856台,平均每15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十五”期间建成标准化中小学14所,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器材等办学条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5、教师队伍建设。“十五”期间,通过各种形式,改进和加强教师培训,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9.8%、95.6%和67.4%,比2000年分别提高9.3个、8.1个和8.9个百分点。目前,全市教职工共5313人,其中小学教师中达到大专学历以上的共1897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81.7%,初中教师中达到本科学历以上的共451人,占初中教师总数的40.6%。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日渐浓厚。

6、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已经确立,中小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教师管理体制正在建立。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入,新课程改革在全市推广,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初步建立,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二、“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21世纪头20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基地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广大群众的教育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愈加强烈。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困难,如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和提高的任务很重;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现行的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有待尽快提高;办学条件急需改善,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等。对于这些困难和矛盾,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进一步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中小学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统筹城乡教育、区域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为富民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2)坚持科学发展观,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性的原则,更加关注处境不利人群的受教育问题,努力为公民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

(4)贯彻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把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摆在突出位置。

(5)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进教育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三)2010年主要目标

1、巩固、扩大“两基”成果。2006年,全市实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小学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6%,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全部扫除青壮年文盲。到2010年,全市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两基”。

2、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努力使城乡儿童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2010年,3-6岁幼儿入园率达70%(其中城镇达90%),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85%。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学校教育作为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给残疾儿童提供就学机会,到2010年力争使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5%。

3、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加大 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到2007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6%;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大力加强普通高中建设,在全市建成2所省级、3所市级示范性高中。

4、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努力完成 “两基”攻坚任务,力争2006年全市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坚持抓三率(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抓质量,促使民族教育再上新台阶。2010年,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进一步加大在异地举办高中班的力度;大力加强民族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组织实施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5、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到2010年,力争全市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达1000人,“十一五”期间,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城镇居民职前、在职和转岗再就业培训,每年培训农民5万人次。

6、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在抓学校管理,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认真打造教育品牌,力争使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全省前列。2010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5%以上,重点本科上线率达25%以上。

7、培养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每年选派20%的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三级培训,“十一五”期间使所有教师都能得到轮训。广泛开展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到2010年,全市小学 专任教师学历全部合格,其中专科以上学历达9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达75%;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5%;职业学校“双师型 ”教师达到一定比例。

8、改善办学条件。2007年前新建扩建校舍4.46万平方米,消除现有危房3.95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6平方米和8平方米,其中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达到3平方米。到2010年,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城镇小学和乡中心小学按规定建成标准的科学实验室、手工制作室和科技活动室;中学按规定标准建成完整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实验开出率达85%。按每生每年新增一册图书的标准,增配图书45万册,生均图书小学达20册,中学达30册。全市20%的学校建成省级标准化学校。

9、加快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到2010年,全市乡镇以上中心学校建成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县(市)所在地中小学建成校园网;全市所有中小学建立安装远程教育平台,享受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使所有教师都能参加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设备进行教学。

四、“十一五”期间教育重点建设工程

“十一五”教育规划目标的实现要通过一批重点教育项目的实施来推动。

(一)实施“ ‘两基’攻坚工程”。“两基”攻坚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按照“改革、调整、完善、提高”的方针,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落实保障措施,实施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教育项目,统筹使用好中央下达的各项资金,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农村学校的改扩建步伐,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根据国家扶贫政策,采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对寄宿制学生给予生活补助等措施,切实解决失学、辍学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新建、改扩建校舍5.75万平方米,项目学校教学仪器、图书、课桌凳和学生用床配齐率达到100%。“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通过实施这些工程,实现“两基”规划任务和教育改革发展目标。

(二)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十一五”期间,以实施好“三室”建设为突破,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进一步解决中小学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使中小学实验教学正常开展,落实新课程改革及课程计划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开出率达85%以上。

加强中小学课程实验教学建设和学生技能操作训练的教育,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做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各类实验和实际操作训练工作,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按照“面上推广、点上深化”的方针,构建和完善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逐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中小学试验教学改革和技术课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建立省和市两级新课程的跟踪、检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检测。

大力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入学制度;积极探索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为基础、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办法改革。

(三)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构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进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主要建设任务是建设市教育局信息中心及县、市信息中心。工程目标是利用远程教育、网上资源及学校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和设施,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信息渠道获取知识,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和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运行保障机制。使师生通过网络进行有关教案、教程、练习、教学咨询、交流、网上论坛等,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视野和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四)实施“优质高中扩招工程”。工程目标是彻底解决全市高中校合不足的问题,扩大优质高中资源,逐步实现全市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主要建设任务是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扩大招生规模,改扩建高中5所。

五、“十一五”期间海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全市教育“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采取以下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完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实行政责任追究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依法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制定系列教育评价制度,实施对不同类型地区教育的分类督导评估,全面推动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政绩和表彰奖励的主要依据。加强督导与队伍建设,完善督导和检测手段。

2、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高对农村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继续加大“两基”工作力度,投入力度和执法力度,打好“两基”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两基”目标。已实现“普九”的地区着力做好巩固提高工作,积极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建立“市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基金,市上每年拿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工作,到2007年,争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规范教育收费,认真执行基础教育收费政策,特别是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加大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治理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以寄宿制为主的多种办学形式,提高规模效益和教学质量。继续落实中央、省、市确定的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市政府批转的市教育局等10个部门制定的《关于做好我市“两基”攻坚县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

3、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十一五”期间,职业技术教育紧紧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破除单纯办学办校的观念,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技推广单位的合作,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积极培养本地区经济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利用现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广泛开展扫盲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强“三教”统筹,形成较为完备的农牧民文化和实用技术教育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的要求。

4、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增加教育投入。认真落实“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督促县级人民政府认真履行义务教育责任,抓好教育发展规划、经费投入、教师管理和教职工工资发放等工作。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改善办学条件,维护学校的治安和安全,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落实中央和省市已出台的关于增加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保证《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在积极组织实施国家教育建设项目的同时,市级财政在现在每年安排200万元的教育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争“十一五”期间,使海西教育基础设施有一个根本的改观。做好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切实加强对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做到定额征收,专户储存,并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坚决纠正一些地方截留、挪用或用教育费附加、转移支付等教育专项资金抵顶教育事业费拨款的做法。继续积极争取和组织实施好国家教育项目,抓紧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力争到2007年基本消除现存危房。完善企业及公民个人向教育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探索企业合理分担职业教育经费的办法。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

5、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贯彻《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学校编制管理,按照“精干、高效”的要求,科学设置学校机构和岗位;依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推进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度,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深化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制度;健全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等相关制度。改变教师教育模式,以高水平的教师教育机构为依托,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职后教育相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并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构建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市每年从市财政安排的教育专项资金中拿出2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大力加强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学与管理水平。

“十一五”林业科技发展规划方案 篇6

泉州市“十一五”林业科技发展规划方案

(—)

——泉州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加快林业发展为主题,以创新和科技支撑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为动力,以满足社会对林业多功能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我市林业年发展规划,强化科技兴林措施,坚持科技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林业科技发展“”规划(即个科技推广体系、个科技活动、项科技示范基地),努力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末,以林木良种培育为主的实用技术和组装配套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推广,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取得突破和推广。

通过“实施一个人才战略”,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战略作用,培养一支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开发的科技骨干队伍。

林业科研和推广的资金投入占地方财政支林经费%中的%以上,林业育林基金和维简费的%,企业研究开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优势企业达到%。

建立珍贵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的优质资源基因库、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无性快繁圃计个。

通过省、市验收鉴定的林业科技成果项以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以上,林业科技贡献率达%以上,技术创新增加值递增率达到%以上。

林业科技整体水平居全省的前列,部分学科居全省领先水平。

三、主要任务

实施林业科技发展“”规划,即健全个科技推广体系开展个科技活动,建立项科技示范基地。

(一)健全个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健全市、县、乡三级林业科技“六有”推广体系,尽快提高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的覆盖率、转化率和贡献率。“六有”即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一支稳定的、素质高的队伍;有一定规模的试验推广基地;有一套必要的推广设备;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有一批好的推广开发项目。

(二)开展个科技活动。

开展林业科技人员“四个一”活动。

林业科技工作应以人为本,深入持久地开展林业科技人员“一师、一项目、一论文、一讲评”的“四个一”活动,不断提高林业科技人员科技兴林意识和自身工作能力。

开展林业科技人员“四技”活动。

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四技”活动,是林业科技人员的本职,也是提高科技人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的关键。

开展科技宣传和送科技下乡活动。

坚持开展科技宣传周活动采用各种宣传形式,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宣传贯彻《科学技术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技术专利法》等科技法律法规,重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福建省政府《关于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规定》、泉州市政府《关于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省科技厅、林业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调动林业科技人员积极性的若干规定》等文件精神,组织广大林业科技人员把先进适用的林业科技成果技术组装配套并送到林农手中,以提高营造林、护林和森林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

开展林业宣标、制标和贯标活动。

中国入世,给林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新世纪林业,必然向现代化林业发展,泉州林业要现代化,离不开标准化。因此,要大力开展宣传林业标准化的重要性,积极制定和实施各项林业标准化,以提高林业各项生产质量,提高林业产出的副加值。

开展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活动。

组织广大林业科技人员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桉树、福建柏、杉木、马尾松、木麻黄、晚熟龙眼、毛竹、绿麻竹、雷竹、红豆杉等项林业科技成果,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建立项林业科技示范基地。

建立桉树、福建柏、木麻黄、绿麻竹、雷竹等林木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面积亩。

毛竹大径材丰产培育示范基地,面积亩。

桉树等速生丰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示范基地,面积亩。

名特优新经济林示范基地,面积亩。

马尾松、杉木等低产林技术改造示范基地,面积亩。

木、竹、笋、藤等林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个。

珍贵乡土树种驯化和引进珍稀树种示范基地,面积亩。

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篇7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办学效益的一条新路。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 在信息时代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 并促进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 学校如何处理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教与学的关系, 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 关系到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思想接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正是探求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规律和策略, 以实现把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和学科教学目的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跨越师生之间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认知过程体验上存在的鸿沟, 既可以构建个别化的学习环境, 也可以营造协作式的学习氛围,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实现认知过程与感悟、体验过程相统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可以极大地丰富教育资源、适时地更新各类知识, 不仅有利于扩大课堂教学信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足够的信息支持下探索和发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而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了时空;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在网络环境下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融为一体, 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获得自己需要的最佳的学习效果, 都可以享受到最好的以及终身的教育, 以实现人类按需学习的教育最高境界。

我校具有 将信息技 术与学科 整合研究 的良好基础。拥有一流的校园网络, 且是首家通过“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示范校”验收的学校。1999年就率先开始了新一轮校园网的建设;2001年校园网覆盖学校的每个功能区 (包括家属区) ;2002年实现了“班班通”;2003年为每位教师配置教学笔记本电脑一台。我校不仅建成了多媒体教室, 而且在重庆市中小学中最先联入了国际互联网, 并最先拥有自己的独立域名、WWW服务器和邮件系统。我校信息技术的规模不仅体现在设备数量多, 而且体现在网络规模大、实现的功能全等方面。例如:2001年我校率先开始了信息技术部门的专业管理, 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 率先提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从1999年开始依托信息技术教研组对教职工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 教师信息素养有了明显提高;从1999年率先开始加入了“学科整合”的国家级课题, 在各学科组进行了学科整合的培训和研究;通过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等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普遍能够自制课件, 并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在推进学校信息技术工作的进程中, 发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这些具体问题是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的内在动力。例如:曾经认为只要设备领先, 学校教育现代化程度就会领先。但事实是,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存在很多深层次问题。而且经过七年多的发展, 其他学校的设备很多都已经比我校先进, 而我校在信息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所以, 需要思考如何打造我校的新优势。目前, 亟需正视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1) 资源问题已经成为瓶颈。目前, 我校教师在基本技能已经掌握的情况下, 一方面, 资源 (特别是优秀资源) 匮乏已经成为课程整合的瓶颈, 特别是理科资源;另一方面, 资源 (包括优秀教学资源和优秀教师资源) 的合理共享也将成为课程整合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 整合层次不高是现实。信息技术的使用在我校比较普及, 但就其使用的层次而言, 均还处于较低层次, 有些甚至只是用计算机和屏幕显示代替了板书。

(3) 学生信息素养是关键。学生信息素养如何体现, 一方面从近期目标看, 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科学习、进行作品创作和参加竞赛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从长远目标看, 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课题研究目标

(1) 探索中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科资源的基本要求, 建设校本资源库, 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瓶颈问题。

(2) 探索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学科教学的目标任务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并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层次。

(3) 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科学习、进行作品创作和参加竞赛等方面的能力, 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 研究校本资源的建设问题:其思路是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 解决当前学科整合中资源相对匮乏的“瓶颈”问题, 让教师有资源“教”、学生有资源“学”, 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途径是集中教师已有优秀资源, 以达到优秀资源集中共享的目的。

(2) 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不同层次问题:其内容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 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 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3) 研究学生信息素养的问题: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来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培养公民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四、课题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

五、课题研究步骤及主要内容

实验周期为四年, 即2006年4月-2011年10月。各阶段工作分别为:

第一阶段 (准备) :2006年4月-12月, 确定实验对象, 进行“师生学习培训”。教师培训以研究实验方案为起点, 理解实验意图、完善实施方案;其次, 学习相关理论, 请专家讲学, 下发相关资料自学;第三,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统一认识, 统一进度;第四, 建立“课题月报表制度”和“档案袋制度”, 保证其过程稳步落实。

第二阶段 (实施) :2007年1月-2011年6月, 全面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研究。

(一) 研究校本资源的建设问题

(1) 成立校本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校本资源库建设工作小组、校本资源评审专家小组、校本资源评审仲裁小组。

(2) 制定校本资源库建设总体规划、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校本资源库审核、统计制度、校本资源库建设奖惩方案等一系列规划制度。

(3) 搭建和维护校本资源建设平台。

(二) 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不同层次问题

(1) 研究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2) 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3) 研究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4) 研究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三) 研究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研究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提高问题

(1) 研究信息技术课程, 强化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提高, 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2) 建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 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 营造学生信息技术文化氛围。

(3) 开设选修课,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建设学科资源网, 培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第三阶段 (结题) :2011年7月-10月, 收集素材, 整理资料, 测查统计, 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召开结题会, 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实验走向。

六、课题研究成果

(一) 资源资源建设具备一定规模

学校资源库内容丰富, 包括购买的资源和自行整理的网络资源, 且由专人负责, 逐渐充实, 涵盖所有学科, 现在已形成自主开发的内容为主的态势, 有大量的课外资源, 能有效满足主要学科的教育教学需要, 开阔了师生的知识视野。

2006年开始, 我校自行开发了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 组织全校教师进行资源整理工作, 目前, 有各学科自建教学资源库 (有资源4万多件) , 各学科教研组为主体建设的专 题教学资 源网站以 及优秀教 师个人资 源库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科整合中资源相对匮乏的“瓶颈”问题, 让教师有资源“教”、学生有资源“学”, 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 课程整合已见成效

学校课程整合早、工作实。在起步阶段, 表现为:信息技术工作主要是服务教师、代做课件;辅助教学, 只为赛课;在中期阶段, 主要表现为“班班通”、“人人用”, 资源建设成果包括视频资源、课件资源、课例资源、以全校教师为主体共建校本教学资源库;后期阶段, 主要表现为以在常规课效果和质量上下功夫 (科学合理) 为主的整合研究、以各学科组为主体建设学科资源网站、生成教师个人资源库;学校教师通过自制课件用于教育教学, 许多优秀课件在校级以上进行交流, 且有50人次获得市级以上等级奖、获专家好评, 有创新示范价值。我校教师两次获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等奖;年轻教师获全国学科整合比赛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4人次;在2010年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教学设计中, 我校一名教师获得全国一等奖。此外, 学校课程整合课例、论文、课件多件次获全国一、二、三等奖。

(三) 师生信息素养不断提高

1.教师信息素养逐渐提高

我校历来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和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理论的学习, 并在每学期评选“信息技术先进个人”, 对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给予奖励。同时,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项考核, 考核成绩与教师考评挂钩, 以推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设置了教师信息技术专项培训课程, 制定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充分利用节假日时间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专项培训, 并开发了校本培训教材《重庆七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育读本》。2006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教学实践与评优活动”中, 我校教师获全国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3人次, 获市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4人次;在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教学设计 (重庆市赛区) 中, 我校化学教研组获得市一等奖、初中数学教研组和物理教研组获得市二等奖, 高中数学教研组获得市三等奖;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教学设计中, 我校教师获得全国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人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

2.学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

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 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因为, 信息技术课不只是单纯地传授计算机知识、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索、获取、分析、加工、处理和传播的能力。我校在高一、高二、初一、初二这四个年级分别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高三和初三也开设了信息技术选修课。并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 开发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校本教材, 学校教师先后开发 (或参与开发) 了《中学计算机教程 (乙种本) 》 (重庆大学出版社) 、《最新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 (重庆大学出版社) 、《初中信息技术》 (重庆大学出版社) 、《高中信息技术》 (重庆大学出版社) 等教材。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假期开设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培训班和信息技术夏/冬令营。学生定期、分层次进行信息技术专项技能的测试、竞赛。近年来, 学生参加信息技术奥赛, 获市一等奖1人次、市二等奖2人次、市三等奖20人次;在学生机器人竞赛中, 获得全国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7人次、三等奖4人次, 获得市一等奖26人次、二等奖22人次、三等奖22人次;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 获得全国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8人次、三等奖12人次, 获得市一等奖人36次、二等奖43人次、三等奖45人次。学校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其中, 初中许重宁同学获得“2009年第四届重庆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第七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金奖。

七、课题研究反思及建议

我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教师观念需要不断提升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中, 我校出现了两种典型问题:其一, 将学科整合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图文并茂的特点, 教学资源课件以演示图画或文字为主。其二, 很多教师在学科整合中“为整合而整合”, 认为在机房上课、用了计算机就是学科整合, 甚至于过分强调整合的形式和表面效果, 而忽略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将“信息技术”套到传统教学的框架中, 盲目不切实际地应用信息技术, 明显是错误的。因此, 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 进一步推进先进教学思想、理论的学习实践,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深化到教学实践中, 是重点要面对的问题。

(二) 师生信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信息技术要有机地运用到教学中, 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改变传统教学“教师为主、一讲到底”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模式。而这一要求很大程度受限于师生的信息素养高低, 这一问题需要得到特别重视。

综上所述, 我校不但要坚持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师培训, 通过专家讲座、期末培训等形式以开展“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培训, 还要通过课题、赛课等形式探索如何将新的教育思想、理论溶入教学实践活动中。继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加强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的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09) .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4) .

贵州省“十一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篇8

《规划》回顾了“十五”期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八大产业、三大区域发展重点、九大专项工程、五大保障措施。本刊分十六个专题介绍《规划》亮点。

自主发展能力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

按照“十五”规划,当时高技术产业首先是要“力求在总量规模方面上一个新台阶”。而根据“十一五”规划,当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要使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十一五”规划还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提出了国内高技术企业发明专利数量翻一番、自主发展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力争由35%左右提高到达到50%以上,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争取从12%提高到15%左右等具体数量指标。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员介绍,这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大而不强”,国际分工地位较低,加工装配比重过大的现状提出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将自主创新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并部署了九大产业专项工程和五大政策措施来提高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九大产业专项工程包括: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专项工程、新一代移动通信专项工程、下一代互联网专项工程、数字音视频产业专项工程、先进计算专项工程、生物医药专项工程、民用飞机产业专项工程、卫星产业专项工程、新材料产业专项工程。

五大政策措施包括:建立健全投融资政策体系、加大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和人才政策、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加强宏观引导和协调。

国家确定未来重点发展的八大高技术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遴选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强、技术集成度高、体现国家竞争力的八大高技术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其中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在近日发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予以重点部署。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要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总体趋势,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基础性核心产业,重点培育下一代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新兴产业群,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

生物产业的发展重点: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优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农业,积极发展生物能源,加快发展生物制造。

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重点:要按照远近结合、军民结合、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要求,扩大民机产业规模,提升航空产业配套能力,提高卫星研发制造水平,构建和完善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定位和遥感三大卫星应用体系。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重点:要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群。

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重点: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关键领域和新型业态的发展。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电信服务能力,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培育技术服务业。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和氢能,提高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海洋产业的发展重点:培育海洋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深海资源产业,积极推进海水综合利用,推动海洋资源开发从浅海向深海延伸。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点:要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强化高新技术在农业、节能降耗、环保等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产业信息化,加快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

高技术服务业将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目前,我国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已达到1万亿元左右,网络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正不断改变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到2010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将达到2.2万亿元。

高技术服务业“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是要进一步优化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环境,逐步放宽投资领域,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二是要积极促进高技术在传统服务业的应用,大力推动新型业态的发展。

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重点:一是要加强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二是要推动电信业发展向信息服务型转变,创新电信业务,增加服务价值,提高服务质量,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工程;三是要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着重解决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和可信问题,推广第三方交易与服务,整合电子政务网络资源,依法开放政务信息;四是要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教育、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数字内容产品,培育网络游戏、动漫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五是要培育技术服务业,鼓励和扶持技术扩散、成果转化和科技咨询等技术中介服务,实现技术服务业的有序快速发展。

据悉,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开展高技术服务业的全面研究,包括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统计体系,制定扶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等。

将着力打造全球一流的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基地

通信制造业是我国开放较早的行业,也是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产业。TD-SCDMA产业链逐步完善,华为、中兴、大唐等通信制造企业的崛起,表明我国通信制造业的竞争力迅速提升。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我国在全球手机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有望达到55%。

围绕打造全球一流的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的目标,“十一五”通信制造业的发展思路是,要把握技术融合演进趋势,抓住国际通信产业调整机遇,加强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强化标准制定,使产业的技术研发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发展重点:一是发展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数字集群、宽带无线接入产品;二是积极推进智能光网络、超长距超高速光传输、宽带有线接入(xDSL)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规模生产;三是加强下一代网络技术和关键产品的研究开发,形成高端路由器、网络交换机等新的产业增长点。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率先做强通信产业的需要,组织实施新一代移动通信专项工程,重点是继续推动TD-S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增强型技术产业化,构建系统设备、终端、核心芯片、关键元器件、软件、仪器仪表等产业配套体系,发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软件和服务产业,目标是将我国建设成全球移动通信研发及生产基地,确立我国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优势。

将着力提升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

“十一五”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思路:一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产业发展思路,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继续引进一批国际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二是要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完善产业链,较大幅度地提升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牵头研究制订新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近期将出台,这将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全面加速发展。

当前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重点:一是优先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增强关键芯片自主开发能力,重点研制系统级芯片(SOC)。二是鼓励纳米级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努力提高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提升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能力。三是加快半导体专用设备、仪器及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到201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年销售收入将由2005年的1000亿元左右达到提高到3700300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国家将组织实施集成电路产业专项工程,加快推动形成以设计业为龙头、制造业为核心、设备制造和配套产业为基础、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该专项工程主要包括:建设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和工艺试验线,重点开发涉及国家安全和量大面广集成电路芯片,提升集成电路研发水平。组织90纳米及以下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专项,发展高密度封装技术。支持集成电路重大工程技术升级,建设90纳米、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光刻机、刻蚀机等关键设备和12英寸硅片材料、化合物光刻胶等关键材料。

2010年我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万亿元

据悉,近几年来,中国软件产业快速增长。2006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80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7倍多,占电子行业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0%,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份额从2004年的4.3%提高到7.1%。软件在国内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化,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创新能力不强、规模偏小、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十一五”我国软件产业,一方面要大力提高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各行业软件开发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扩大与国际软件企业的合作,积极承接软件国际外包业务。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牵头研究完善新的软件产业发展政策,将于近期出台,加快壮大我国软件产业。

“十一五”期间,国家还将组织实施软件产业专项工程,继续建设一批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组建一批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公共软件开发平台和行业软件测试平台,组织一批关键软件的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实施软件外包出口专项。

我国生物产业明确“十一五”发展重点

据悉,我国在生物产业方面拥有一些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这些优势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生物产业将成为我国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新的主导产业。目前我国生物产业增加值已达2000亿元,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已超过6100万亩,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75%,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已近140万吨,生物基材料产量已近10万吨。

“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要重点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等重大疫病防治等的需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合成药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现代中药等。

生物农业要广泛应用生物技术,重点发展超级杂交稻、优质高产小麦、杂交玉米和大豆、转基因棉花以及畜、禽、水产等育种业,积极培育抗逆、抗虫、优质基因工程林木新品种,推进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新型疫苗的规模化生产。

生物能源要重点建设年产10万吨级非粮原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年处理10万吨级以上生物质的发电示范工程等。初步形成我国生物能源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

生物制造要建设年产10万吨级聚乳酸、20万吨级完全降解生物材料生产等一批产业化示范工程,积极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生物基产品的工业化应用。

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目前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生物产业政策,该项政策将从投融资、财税、市场等方面促进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相信该产业政策的出台对我国生物企业将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生物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组织实施九大产业专项工程

“为加快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分工地位,国家将集中优势力量,组织实施九大产业专项工程,力争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群,大幅度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九大产业专项工程分别是:集成电路和软件、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音视频、先进计算、生物医药、民用飞机、卫星、新材料等九大产业专项工程。

通过实施产业专项工程,促进产业发展,是世界主要国家的通行做法,如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于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我国“十五”高技术产业规划确定的十二大重点工程和二十个重点专项,为“十五”期间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等领域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官员介绍说,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各个方面还提出了很多产业专项工程,但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规划起草组从各方面提出的20多个产业专项工程中遴选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地位具有全局性影响,并且切合我国国情的九大产业专项工程,通过支持建设产业研发平台,组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组织产业化示范,建设产业基地等方式,大力提升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十一五”我国将建设居世界前列的商用下一代互联网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蓝图,到“十一五”末,我国将建成规模居世界前列、功能较为完善的商用下一代互联网。

有关资料显示,现行的基于IPv4协议的网络地址2009年将被用尽。与IPv4协议相比,IPv6协议在安全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方面及时部署,目前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已正式开通。

“十一五”期间我国还将继续建设和完善覆盖全国的下一代互联网骨干网,建设300个面向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的驻地网,组建若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或工程实验室,组织关键技术、业务应用、网络管理、安全监控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期间实施一系列应用推广示范。

“十一五”我国视听产业将基本完成模拟向数字化转变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数字化、网络化生活的乐趣,国家将组织数字音视频产业专项工程,着力培育数字化音视频产业。到“十一五”末,要基本完成视听产业由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变。

数字音视频产品主要包括人们常说的数字电视、激光视盘机、MP3、MP4等数字化视听娱乐产品。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视听娱乐产品市场,数字音视频产业发展面临广阔的空间,目前已成为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虽然在数字音视频领域具备了较强的产业基础,但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相关企业发展长期受制于人。随着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AVS标准等的研究制订,以及国家数字化音视频产业专项工程的启动实施,我国数字音视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明显增强,将有越来越多的数字化音视频产品走向寻常百姓家。

数字音视频产业专项工程的重点:一是重点发展数字电视产业,建设基本覆盖全国的数字广播电视网,大力开发数字节目内容,推动发展数字音视频广播;二是加快开发新型家庭数字娱乐产品,推进数字家庭网络、下一代高清大容量光盘等产业化;三是进一步加强数字音视频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

2005年我国数字音视频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762亿元,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到“十一五”末,我国数字音视频产业年销售收入这一数字将达到6500亿元。

国家将着力扩大民用飞机产业规模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坚持自主研制与国际合作相结合,扩大民用飞机产业规模。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民用航空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了专门部署,并将重点建设民用飞机产业专项工程。

根据规划要求,“十一五”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发展的重点:一是启动大型飞机研制,加快建设空客A320系列飞机组装生产线;二是加速研制ARJ21新支线飞机,促进新舟60的改造改型,推进国产支线飞机系列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提高中巴合作ERJ145支线飞机的国产化水平;三是统筹发展通用飞机、直升机、教练机等;四是着力发展航空发动机产业,扩大转包生产,初步建立我国航空产业配套体系。

“十一五”国家将构建三大卫星应用体系

21世纪是空间探索和开发应用蓬勃发展的新世纪,卫星产业对国际政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世界各经济强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加快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国家将构建和完善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三大卫星应用体系,打造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一体的卫星产业链。

国家发展卫星产业的总体思路:一是以应用为主导,大力提升通信卫星系统、气象与海洋卫星系统、陆地资源卫星系统、导航卫星系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系统和科学实验卫星系统等的研发能力;二是坚持天地统筹,建立卫星研制与地面系统同步规划、建设的协调机制,充分利用空间卫星资源,整合完善地面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着力发展卫星应用产业;三是加强资源共享,大力推动公益性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的统筹和共享,支撑国民经济各行业开展广泛应用。

国家将组织实施卫星产业专项工程:一是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及相关设备和元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健全卫星产业标准体系;二是集中建设我国陆地卫星地面系统,形成覆盖全国的卫星数据接收网络和空间数据综合处理与服务能力,推进卫星数据资源共享;三是推进卫星通信广播电视、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的产业化发展,广泛开展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农作物、森林、湿地、海洋、灾害监测和环境监测等遥感卫星公益性应用示范。

国家明确“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区域发展思路

根据规划的思路,国家将从三大优势区域、中心城市和产业集群三个层面上推动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式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三大优势区域。按照规划的设想,这三大区域的重点是要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全球高技术产业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其中,长江三角洲要成为我国高技术研发和先进制造基地,珠江三角洲要成为高水平的全球高技术产品制造基地,环渤海地区要成为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武汉等中心城市已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在“十一五”期间,这些中心城市要在继续加快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的同时,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高技术产业重要的聚集区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基地,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各类产业园区已成为国家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高技术产业基地集中,不断提高各类产业园区的发展水平,使产业基地和园区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将进一步畅通高技术产业融资渠道

“十一五”期间,国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一步畅通高技术产业融资渠道:

一是加强金融机构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对高技术项目贷款给予重点倾斜,政府将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对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给予信贷支持,支持保险公司为高技术企业提供保险服务,支持高技术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

二是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拓宽创业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法律保障体系。日前,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启动了创业风险投资的试点工作,探索财政资金促进创业投资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三是建立包括创业板、中小企业板、证券公司股份代办转让系统、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公司债券等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有专家分析认为,如果这些政策措施得以落实,几乎所有融资渠道都将向高技术产业放开,将为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国家将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财税支持力度

《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在财税政策支持方面具有以下创新点:第一,在企业所得税统一税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重点突出了对高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给予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技术产业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优惠。第二,采用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等多种手段加大对高技术产品的扶植。如有针对性地提出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提供税收优惠。除了税收政策外,还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从而支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三,紧紧围绕高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特点,专门提出了针对创业风险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大政策措施保障高技术产业规划顺利实施

一是投融资方面,将加强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对高技术项目的金融保险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技术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加快拓宽创业风险投资资金渠道,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包括创业板、中小企业板、证券公司股份代办转让系统、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公司债券等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二是财税政策方面,在企业所得税统一税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重点突出了对高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采用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等多种手段加大对高技术产品的扶植,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针对创业风险投资企业的特点实施税收优惠。

三是知识产权和人才方面,保护知识产权和防止滥用知识产权相结合,建立公共的专利信息查询和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的转让、抵押、处置制度,完善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高水平研发人才、高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育、引进、使用、激励机制。

四是国际合作方面,适当提高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大商业银行、进出口政策性银行、外汇管理部门对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支持力度,扩大高技术贸易,鼓励引导外商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引导支持国内高技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及战略性投资。

上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分析报告下一篇:就业协议书不签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