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建议(精选8篇)
民革瓯海支部
近年来,瓯海区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13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所,民办幼儿园123所。现有幼儿园教职工2143人,在园幼儿25311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但是,我区学前教育相对于其它各类教育发展还相对滞后,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据我们调研,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认识不足,中心幼儿园建设滞后
近年来,我区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但是仍有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具有产业性,应推向市场,认为学前教育可以全部由社会力量举办。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一些干部、群众对义务教育重视,对学前教育忽视,没有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政府不再投入,这种状况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目前,全区乡镇中心幼儿园9所,其中公办6所,泽雅镇和娄桥、南白象、三垟等街道没有中心幼儿园,与市政府提出的“每个建制镇至少要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还有不少差距。中心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管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它对全乡镇幼儿园具有管理指导和示范辐射作用。中心幼儿园建设滞后,直接影响我区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质量。
二、规模偏小,优质资源明显不足
从总体上看,我区幼儿园数量多、规模小、优质资源少。全区 1 131所幼儿园中,6个班以上的80所,3-5个班的51所。家庭式的民办幼儿园占总数的88%,公办幼儿园仅8所,省一级、二级幼儿园8所,省二级以上幼儿园覆盖率仅12.4%,排在全市第八名,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明显不足。
三、条件简陋,“家庭式”幼儿园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我区“家庭式”的幼儿园过多,条件简陋,安全隐患大。调研中发现,这些幼儿园大部分利用私人普通住宅举办,有的幼儿园厨房与幼儿活动区域挨得过近,且无法隔离;也有一些幼儿园采光、通风不良,户外活动场地缺少。由于受场地限制,这些幼儿园普遍不能开展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举办者业务水平普遍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幼儿园的园舍设施、食品卫生、幼儿接送车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33所幼儿园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已严重威胁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一些有实力的民办幼儿园的扩建、迁建几乎无法实施,因为新的土地征用政策规定,征用土地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而且要有用地指标,使得民办幼儿园办园规模不能扩大,办园条件难以改善。
四、待遇偏低,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我区除8所公办幼儿园由财政解决教师工资外,其他民办幼儿园办园经费全部是自收自支,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差,保教质量低,收费标准低,幼儿园教职工待遇相对较低。据统计,2008年我区民办幼儿园教师月平均工资是1300元,全区幼儿园教师已参加养老保险的仅26.3%,参加医疗保险33.2%,未参加保险的占62.8%,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工资差额很大。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工作又比较辛苦,部分年轻幼儿教师选 2 择了离职,导致队伍不稳定。全区幼儿园专任教师在本地任教3年以上的只占总数的45.9%。
五、数量不足,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浙江省幼儿园准办标准》中规定:全日制幼儿园平均每个班级至少配备1.5名专任教师、0.5名保育员。然而我区幼儿园平均班师比为1:1.31,潘桥镇幼儿园班师比平均为1:1.22,有的幼儿园甚至出现一班一师现象,远远达不到规定标准,幼儿教师配备严重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全区幼儿专任教师1165人,学历合格率为99.2%,但职高幼师专业毕业的748人,占总数的64.2%,其所学知识不够系统扎实,素质与全日制幼师大专毕业生差距大,整体素质偏低。同时,由于大部分幼儿园经费、人员配备不足,园长、教师不能及时接受继续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制约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
六、管理人员少,管理力量薄弱。
我区民办学前教育发展迅速,这些学前教育机构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幼儿园数量的不足,缓解了入园难的矛盾。但一些办园者为经济利益所驱动,为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或扩大班额,或克扣幼儿伙食,低薪聘用非专业、不合格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等,办园行为不够规范。目前,区级教育部门配备了管理及业务人员各1人,要负责13个镇(街道)131所幼儿园的行政管理、业务指导、师资培训以及处理、调解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各种投诉等,再加上民办幼儿园 3 的管理非常复杂,登记注册收审材料、查验办园场地、查看办学条件、随时查处非法办园等等,管理力度薄弱,管理相对滞后。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区的学前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论断,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将学前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各级政府应站在对儿童、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把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高标准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橱窗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发展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关心、支持学前教育,逐步给予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同等的待遇。区政府要召开全区学前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全区学前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为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要高度重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采取公办、民办或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建好泽雅镇和娄桥、南白象、三垟等街道中心幼儿园,努力做到各镇(街道)都有一所规范的中心幼儿园,建立以镇(街道)4 中心幼儿园为中心,指导全辖区各类幼儿园共同提高的学前教育业务辅导网络。
第二、加强创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针对我区等级幼儿园覆盖率低的实际,要加大省等级幼儿园的创建力度,尤其要抓好省三级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出台政策,鼓励民办幼儿园积极申报、创建省等级幼儿园。充分挖掘省一级、二级幼儿园教育资源,推进集团化办园模式,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行“公办园+民办园、名园+新园、名园+弱园”的办园模式。鼓励“公办园”以办分园或“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与“民园”和“弱园”合作办学。进一步落实幼儿园结对帮扶制度,鼓励办园条件好、质量高的幼儿园与薄弱幼儿园建立长期稳定的“园对园”对口支援关系,开展固定性的教育对口支援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区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第三、加大扶持,改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适当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的比例,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园条件。办好幼儿园,难点在园舍。各镇(街道)要把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幼儿园布局规划,落实幼儿园建设用地。要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剩余校舍,改建成幼儿园。在旧城旧村改造、新区建设时,要落实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对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建园舍征地,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个体幼儿园合并联办,鼓励单位或个人投资举办上规模上档次的幼儿园,做强做大幼儿教育事业。目前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都设有专项经费,这对促进两类教育的 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建议建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鼓励引导民办学前教育和扶持贫困农村学前教育,如农村幼儿园危房改造和内部设施配套、上等级奖励、园长教师培训等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落实政策,稳定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我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占幼儿教师总数的92.58%,是幼儿教师的主体,其人员的稳定与否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大监管力度,要求民办幼儿园的举办者按《劳动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依法保障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照《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规定民办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幼儿园非公办教师工资待遇标准,原则上专任教师收入不低于当地幼儿园公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60%,并逐年提高。探索建立从民办幼儿园在岗教师中公开考录公办教师的政策导向机制,鼓励优秀人才从事学前教育。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和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决策精神,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我们根据新形势新任务, 通过对相关产业和部门的调研, 做出这份调研报告, 为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广西文化产业现状、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 2007年广西文化产业数据概况 (1)
2007年全自治区实现GDP 5955.65亿元, 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49.91亿元, 占GDP的2.52%, 比2004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的不断增长, 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 推进了和谐广西建设。
从文化产业组成的三个层次看:核心层2007年实现增加值48.2亿元, 占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2.2%, 比2004年减少2.1个百分点;外围层实现增加值37.2亿元, 占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4.8%, 比2004年增加15.7个百分点;相关层实现增加值64.51亿元, 占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3.0%, 比2004年减少13.6个百分点。2007年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之比为32.2∶24.8∶43.0。
在“文化服务”的7个行业类别中, 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07亿元, 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22.7%, 比2004年减少6个百分点, 所占份额最高;其次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 实现增加值29.69亿元, 占19.8%, 比2004年增加13.1个百分点;居第三位的是广播电影电视服务, 实现增加值8.15亿元, 占5.4%, 比2004年增加1.7个百分点;其余依次是其他文化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新闻服务。
在“相关文化服务”的2个行业类别中,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行业实现增加值51.11亿元, 占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4.1%, 比2004年减少16.2个百分点;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行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 占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8.9%, 比2004年增加2.6个百分点。
(二) 近几年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
1. 文化产业实力居于全国中等水平、西部地区前三位的先进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来, 广西文化管理部门坚持思想观念、机制与体制、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等多方面的创新, 形成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力争文化实力快速增长的良好环境, 促进了广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广西文化企业锐意创新、强化管理、激发活力, 创造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据云南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王亚南研究员依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发布的权威数据做的广西文化产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表 (见表1) 可以得知,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实力大致居于全国中等水平 (第11~18位之间) , 在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中居于前三位的先进水平 (7项数据平均值为2.7) (2) 。
2. 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建成
目前, 广西文化产业建立起基本完备的产业格局, 已形成出版业、报业、发行业、艺术表演业、图书馆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文化信息业、艺术教育业、文化经纪与代理业、文物博物业、文化娱乐业、音像业、会展广告业、文化旅游业等比较齐全的产业门类。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初步建成。
3. 出版业、旅游业实力强, 效益明显
广西文化产业的一些行业业绩突出, 进入全国前10位行列, 如出版业、旅游业;若干产业项目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 经济效益明显。如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4. 文化产业创出品牌, 形成较大影响
经过近10年的努力, 广西文化产业创出一批全国知名品牌, 其中, 《印象·刘三姐》、桂林愚自乐园、百色靖西绣球村列入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受到业界专家的好评和海内外观众的青睐。
(三)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经验
1. 在整合优势资源中形成产业优势
近几年广西文化产业获得较好的发展, 一条重要经验就是, 注意整合优势资源发展为自己独有的产业优势。广西最主要的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近几年整合这些优势资源取得产业成效和较大的社会影响的, 有以下项目: (1) 整合广西“山歌”、民族风情和旅游资源, 举办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传统歌节, 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等。前者自1999年举办以来, 连续举办11届, 已成为国内著名节庆活动之一, 并取得一定的产业效益。 (2) 整合桂林山水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歌舞资源和名人 (张艺谋) 资源而产生的《印象·刘三姐》。 (3)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日报社、接力出版社等组成的出版产业在整合广西和国内的各类文化资源 (智力、人才、资金等) 上都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效。
2. 在机制创新中激活文化生产力
广西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改革:以人事制度为重点推进了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 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资本参与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力和社会影响力;采取“一体多制”的办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推动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特别是以项目带动改革、以项目推动机制创新的做法, 带来产业化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创新, 从而推动了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3. 以项目为载体, 突破“不发达”瓶颈
为发展文化产业, 广西提出了“以项目为载体, 优先发展本体产业, 积极扩张延伸产业, 努力寻找合作产业”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品和品牌。通过以项目为中心, 解决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最大的瓶颈问题——文化产业资金投入的问题;打破了体制障碍和行业壁垒, 实现了以市场为取向的资源优势整合, 促进文化、旅游、财贸、商贸、交通等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自治区统筹推进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已有90个, 完成投资7亿多元, 培育了一批民族文化产业品牌, 形成了以项目构建的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规模, 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之路。
4. 开放的环境, 引来多种投资与经营模式
根据广西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 广西一直比较重视民营文化企业这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 积极引导和支持其健康发展。近年来, 广西突破了国家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 出台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力量投资文化产业, 为各种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强化服务意识, 努力为民营文化企业排忧解难, 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 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新格局。近几年, 广西民营和外资文化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特别是娱乐、演出、休闲、影视等行业发展迅速。目前, 仅广西文化厅与民营文化企业联系的项目有50多家 (个) , 特别是在自治区22个文化产业品牌项目中, 民营项目占了三分之二。广西影视剧产业的投资主体也是民营资本。外资经营的桂林乐满地主题公园、愚自乐园等大型文化园区经营效益好、影响大, 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品牌。
(四)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文化产业总量偏小,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国內外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相比, 可以看到广西文化产业的规模依然较小, 仍处于经营的起步、探索和市场的培育的阶段, 规模优势尚未形成, 文化产业处在较低的层次。无论是规模水平还是发展速度都落后于周边的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广西文化产业如果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加快发展, 按现今的发展速度预测, 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到全区GDP比重的5%, 成为支柱产业, 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这显然不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精神产品的需求。
2. 文化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经营方式陈旧
广西文化产业领域小型企业居多, 现代大型文化企业屈指可数。2004年的数据显示, 平均每个文化产业活动单位从业人员25人, 其中文化服务业更少, 不足20人。这种状况到目前仍无大的改观, 如作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百色靖西绣球村, 长期是家庭作坊式经营, 经营规模无法扩张, 产值一直停留在年收入100多万元的规模。文化产业组织的小型化, 资源优势的分散化, 阻碍了市场强势竞争力的形成。
3. 产业优势不明显,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总体上看, 除了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等产业效益相对好一些外, 文艺表演、新闻、广播电视、会展等行业还基本上处于微利阶段。其他一些文化产业的经营如娱乐休闲、网吧经营等大多数处于小公司、小制作、小收入状态, 低层次运作, 小环境发展, 松散型管理, 难以发展形成产业规模, 更谈不上培育文化市场。文化产品的题材选择过于单一和死板, 特色不够突出, 品种不太丰富。文化企业运作效益不高, 多数处于“广种薄收”、“只种无收”、“长种短收”的状态。这种过分分散的组织模式和产业运行机制, 不具备向外扩张和竞争优势。就是效益相对较好的出版和广播电视业也还不具备区域性的影响力。
4. 文化产业投入不足, 制约发展规模
广西文化产业整体投入不足, 限制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目前, 全国31个省区市中已有23个省区市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 广西从自治区到各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均尚未得到落实。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总额太小, 以2006年的数据看, 广西当年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16.50亿元, 占地区GDP比重的0.34%, 而广东当年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为342.10亿元, 占该省GDP比重的1.32%, 相比可知我们有多大的差距。与此同时, 民营或私人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外资或合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加上对外推介招商引资项目少, 致使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匮乏, 特别是相关政策偏差等因素, 出现了投资运营文化产业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等诸多问题,
5.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
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超越了传统概念上的文化范畴, 而我们的管理体制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文化的水平, 表现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效率低下、行业和地区壁垒森严、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尚未完全从直接办文化的管理模式中脱离, 且各自为政, 不利于规模化发展和大市场运作。如“中国东盟汽车拉力赛”本可以打造成很好的旅游品牌, 但由于是外宣办和体育局主办, 旅游部门不能插手, 综合效益无法发挥;音像业的内容审查、出版发行和市场管理分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个部门;这使同一产业链条在不同部门间游离, 部分文化资源被闲置浪费, 难以系统开发和充分利用。
6.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型产业缺乏
广西文化产业中的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 创意型和高科技型文化产业比重太小, 基本还处于萌芽状态, 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经营传统产业的企业引入高新技术与先进装备也十分有限, 企业整体科技含量偏低, 发展后劲不足。
7.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
广西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总数依然偏小, 在全社会从业人数中不足1%, 低于全国平均值。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3%~6%。广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也偏低。从学历看,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0.15万人, 占全区文化产业从业人数的0.7%;大学学历人员为5.6万人, 占28.2%;高中学历及以下人员为14.1万人, 占71.1%。从专业技术职称看, 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有0.46万人, 占全区文化产业从业人数的2.3%;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有1.58万人, 占7.9%;初级技术职称人员2.11万人, 占10.6%。从技术等级看, 高级技师有411人, 占全区文化产业从业人数的0.2%;技师有0.1万人, 占0.5%;高级工有0.48万人, 占2.4%;中级工有0.73万人, 占3.7%。
二、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一) 广西跨越发展形势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1. 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必须实现的奋斗目标。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以加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两大工程构成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党委、各地政府必须深刻领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 切实加强文化建设, 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以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确保广西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 改变物质消费结构需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据对世界进入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过程分析, 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 人们消费结构开始发生转变, 物质消费的比重会逐渐减少, 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会不断增加, 家庭收入的支出在支付温饱方面的开支比例缩小, 在教育、旅游、、娱乐、休闲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支出开始增多。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 这种变化会进一步加快, 支出比重向精神文化消费方面倾斜更大。2008年, 广西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 到2009年末, 有望接近2500美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市场容量在加大。尽管改革开放30年来广西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来看, 文化总体实力还不够强, 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比较突出, 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文化产品无论在规模上、类型上、质量上都还无法满足这种消费结构改变之需, 我们必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 扩大广西经济发展规模、加速提升广西GDP总量需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各省区市GDP进入亿元的省级单位有13个, 广西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2008年GDP 7171亿元, 距离亿元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要加速提升广西GDP的总量,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条重要途径。据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统计, 文化产业的年增长速度一般在20%~30%以上, 高于经济的综合增长速度。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发展, 广西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文化资产。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产业”, 而不仅仅是“文化”。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投入, 像办糖业、办旅游、建高速路那样作为广西经济的新增长点去培植和促进, 文化产业可以在“十二五”时期成长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占到广西GDP的5%左右 (若含旅游业可达15%左右) 。这对于广西加快发展, 加速提升GDP总量和发展速度, 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4. 构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新高地和新“增长极”需要文化力的推动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不仅是文化体制改革和文艺发展的内在需要, 也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广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广西构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新高地和新“增长极”, 改变广西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但是,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一种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而文化产业恰恰是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一种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文化产业将改变原始产业依赖资源、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的负面影响, 改变资源高消耗、经济低效益、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浪费型的传统发展方式, 实现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经济高效、环境安全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形成以生态型经济和创意型经济为中心的产业模式, 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对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发展方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尤其重要。
5. 广西承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先锋的职责需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不仅是包含经济内容, 也包含文化内容甚至政治内容。文化产业恰恰是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体, 它最易为中国与东盟双边所接纳并进入实质性合作领域, 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从经贸活动延伸到文化领域, 增进沟通和理解, 增进中国与东盟的文化认同, 产生经济与人文的双重效益。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规划》的实施,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责任更为重大, 广西与东盟交流合作更为紧密, 经贸、政治、外交的成效也日益显著, 文化及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逐步走向密切, 促进了中国-东盟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加快与巩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迫切需要文化产业发挥特殊的功能和功效。广西与东盟在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占有和特色方面互补性强, 推动双边的影视、演艺娱乐、音像出版、文学艺术、旅游等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 培育文化产业集群, 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 同时走出国门, 搭建广西文化产业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 发展国际文化贸易, 对于提升广西文化产业的层次和实力, 促进中国—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 服务国家外交战略, 意义重大, 形势紧迫。
(二) 时代机遇与良好基础打造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性
1. 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为广西文化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广西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产业基础薄弱, 但资源丰富, 民族文化优势独具, 区位优势突出, 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的沃土。首先, 区位优势是广西最大的优势。广西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指出:“广西区位独特, 优势突出。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 是中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是我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是西部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区, 是实现‘东靠西联、南向发展’战略的最佳地带。”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兴起, 广西的这种背靠大西南、辐射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构成了多种文化交流交融的文化衍生地。其次, 独特的文化资源也是广西的一大资源优势。广西的文化资源极其丰富, 民族文化、海洋文化、革命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现代城市文化等构成文化产业发展极佳的生态优势和生殖基础。
2. 近十年来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世纪初以来, 广西在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建设的同时,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在持续增长, 经济总量增大。2006年, 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了全国文化产业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15%, 而2004年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只占全区GDP的1.49%,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在全国省区市排名是第14位, 成绩尚可;2007年, 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则上升到占GDP的2.52%, 比2004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发展较快。近年来, 广西出版业的发展更显强劲, 出版业三项重要数据在2007年进入到全国第九位。二是文化产业门类基本完备、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建成。三是文化产业精品工程和特色品牌项目成效显著,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影响深远。四是随着广西经济的高速发展, 文化产业获得了广阔的市场和资本支撑。五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 出台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西文化产业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广西的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进步,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今后广西文化产业的更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文化体制改革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添加动力
近年来, 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发展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制定了六个政策性文件:《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广西的决定》、《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意见》、《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的意见》、《广西“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广西“十一五”时期文化基础设施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文化广西建设若干政策的规定》, 出台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措施, 对广西的文化体制改革作总体规划和部署, 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 通过转企改制, 广西对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文化单位进行积极培育, 稳步有序地推进集团化建设。广西出版总社及其所属出版单位除了保留一家作为公益性出版机构外, 其余各家出版社也在2009年内全部转制为企业, 组建广西出版集团。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 广西众多文化单位积极开展国有与国有、国有与民营的项目合作、资本合作, 通过多样化的参股形式, 盘活资源, 增强竞争力, 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广西文化产业打开发展大门
广西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北部湾区域合作框架之中发展, 文化产业是具体的实施路径之一。广西在发展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与生产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仅自然地理延绵相连, 历史人文也密切相关, 基于文化认同观念的文化产业经营将较之其他产业经营更具水到渠成的功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需要广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走出国门, 发挥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双重功效。
三、加快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实现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遵循“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思路, 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基础作用, 彰显广西文化优势和特色, 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作为加速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契机, 以体制创新为动力, 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出版发行、印刷包装、广告会展、工艺美术、网络服务等文化产业, 做大做强一批重点项目, 打造一批特色品牌, 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 (园区) , 培养一批优秀文化产业人才, 实现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较快增长, 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广西经济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二) 总体目标
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 必须达到以下目标:
文化产业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建设成为广西支柱产业之一;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全区GDP中的比重有较大增加, 文化产品在种类、数量上较“十一五”时期都更为丰富, 质量有较大提高。到2020年时, 文化产业成为广西支柱产业的地位更为巩固, 并成为广西第三产业中的核心产业, 整体实力位于西部省区领先水平和全国中上水平。
(三) 具体指标
在“十一五”末期和2011~2020年期间, 广西文化产业要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1. 产业总量增加, 发展速度加快
到2015年时, 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 增加值660亿元左右, 占广西GDP的4.5%左右。
到2020年, 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 增加值达1500亿元左右, 占广西GDP的6.2%左右。 (1)
2. 文化产业结构优化, 布局进一步合理
形成一批在全国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文化产业骨干企业群初步形成。到2015年, 广西要形成以旅游业和会展业为支柱的文化产业体系, 全区拥有利润超过1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5~8家, 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达到20家。以南宁为中心的沿海经济区的文化产业实力更为强大, 桂北、桂东、桂中、桂西经济区文化产业活力增强。
3. 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体
逐步建成以中心城市为主干、覆盖面广的文化服务网络;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为契机,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 集中力量在全区改建和新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重要文化设施;加强农村乡镇和城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全区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4. 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运营体制和机制
调动政府、企业、文化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 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创意、生产 (服务) 、销售网络健全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5. 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 文化辐射力扩张
通过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加强生产要素市场建设,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 区域分割、行政分割的市场壁垒逐步打破, 市场中介组织活跃, 市场机制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发挥调节作用, 市场管理进一步法制化。把广西建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化开发与交流、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场所和体育赛区。
四、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建立集中统一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目前, 广西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比较混乱, 产业体系尚未建立。相关文化产业分属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广西日报社等厅局, 没有自治区级别的统一管理实体。建议自治区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 统一规划、管理和协调现隶属于文化厅、新闻出版局、出版总社、广播电影电视局、广西日报、文联、旅游局、科技厅、教育局、工商局等部门的各类文化产业, 形成规范、系统的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产业门类,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实施, 并进行年度数据统计;尽快制定广西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十二五”时期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拟定文化发展的项目政策、投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公共文化消费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整体推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
(二) 制定与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相吻合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泛北部湾区域合作, 把广西推到了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新一极的前列, 站在了世界经济的前沿, 也给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市场。2006~2009年连续四年召开的四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 由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和广西文化厅联合举办, 中国和东盟10国专家学者、企业家、文化官员共议合作发展文化产业, 围绕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议题, 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形成了共识, 认为:文化产业将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对推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广西要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和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合作框架之中发展, 文化产业是具体的实施路径之一。目前当务之急, 应当制订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和面向东盟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相吻合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制订这一发展规划, 应当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发展思路
将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放在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合作发展战略平台上考虑, 构建泛北部湾文化产业合作区, 将广西文化产业延伸到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泛北部湾区域国家, 发展国际文化贸易, 提升广西文化产业的层次和实力;构建南宁—新加坡文化产业走廊, 促进中国泛珠地区与中南半岛国家文化产业的互动和对接, 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交流与合作, 深化和拓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文化产业合作, 为湄公河流域国家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架起新的桥梁, 使中国与东盟以及南亚国家合作的空间更加广阔。
2. 发展目标
构建面向东盟国家背景下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扩大国际文化贸易种类和贸易额在广西外贸和广西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建设一批经济效益高、社会影响大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和精品工程。
3. 面向东盟国家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构成
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园区, 培育中国—东盟文化产业集群。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搭建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平台, 聚集一批文化企业, 构建文化产业生产链, 促成文化产业聚合效应, 使其成为具有研发、生产、加工、服务、人才培训等功能的文化产业基地, 形成中国—东盟文化产业集群。
优先实施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重点项目。以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博览会、广西北部湾实景演出、越南下龙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柬埔寨吴哥实景演出等项目为合作开发的突破口, 确立广西与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重点, 优先发展旅游、影视、演艺、出版、节庆会展等领域的合作项目。
4. 促进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相关措施和优惠政策
包括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项目的管理条例, 优惠的资金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资本市场准入政策, 等等。
(三) 多方筹资, 大幅提高对文化产业的投资
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转型过程中, 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投资、消费和出口。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而且显示出在大多数年份里投资是拉动地区GDP增长的第一位要素。
据国家统计局近十年的综合统计, 我国文化产业的年增长速度一般在15%~30%左右, 高于经济的综合增长速度。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发展, 广西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文化资产。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产业”, 而不仅仅是“文化”。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投入, 像办糖业、办旅游、建高速路那样作为广西经济的新增长点去培植和促进, 文化产业可以在“十二五”期间成长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广西文化产业要获得大发展, 应当积极开拓投资渠道, 加大文化产业投入。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文化产业投入:
1. 政府加大对国有文化企业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
政府在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上, 要加大投入。长期以来, 广西由于经济实力较弱, 政府在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一直不多。“十一五”时期, 尽管广西逐年加大了文化建设投入, 但投资总量仍然偏小, 占GDP的比重过小。从近三年广西与邻省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看, 广西的投资额是最低的 (见表2) 。
从表2中, 我们看到, 广西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资还偏低, 不仅与代表发达地区的广东省差距很大, 与代表中部地区的湖南省也差距不小, 与同为西部民族省区的云南省相比, 三年累计也少了20%以上。另外, 广西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只在0.3%~0.4%左右, 比例极低。必须尽快纠正不重视文化投资的政策方向, 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争取在“十一五”最后一年里对文化的投资在GDP中的比重提高0.2~0.3个百分点, 在“十二五”时占到接近GDP 1%或1%以上的比重, 如此才能发挥以投资拉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效果。
2. 银行信贷放宽对文化企业的限制
银行应当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助功能, 进一步放宽对文化企业的信贷限制, 特别是对民营文化企业和中小文化企业的贷款限制, 促使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文化产业项目的生产、服务和销售领域, 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
3. 积极引导民营和外资文化企业资金投入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 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经验。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办文化的积极性, 组建民营文化企业, 是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桂林的“刘三姐歌圩”和柳州市蓝海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前者已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后者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授予“中国动漫游戏研发基地”和“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训基地”。这两个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随着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和广西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风声水起,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民营和外资文化企业的文化战略投资者来到广西寻找文化产业商机。民营企业投资和外资文化企业资金投入将在未来占到广西文化产业投资总量的主要位置。
4. 其他资金
一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特别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民族文化开发项目, 像花山岩画保护、布洛陀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 可以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项保护资金和其他国际文化发展基金的资助。
(四) 以组建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发掘重点项目为突破口
广西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大型成熟的文化产业企业不多, 因此, 必须以建设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发掘重点项目为突破口, 扩大产业规模和效益。
1. 加大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力度
目前, 广西文化产业运作机制基本还处于政府主导的运作机制下, 事业管理要素还未完全从企业运作机制中剥离, 事业管理和企业化运作常常混作一体, 市场机制下的企业独立运作机制发展不充分。广西国有文化单位企业化改制迫在眉睫。构建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 授权经营国有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入, 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可以结合文化体制改革, 组建一批国有文化控股公司、国有文化资产经营公司, 使之成为文化领域国有资本的运营主体和投融资主体。自2003年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来, 广西在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组建了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接力出版集团, 并对广西电影制片厂进行改制, 取得一定成效。目前, 应该进一步推进。可以文化体制改革意愿迫切、文化生产力活跃度高的广西文化厅所掌控的资源组建广西文化投资集团公司, 将财政支出的文化事业建设费以及财政对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集中使用, 经过一定的扶持和培育, 使广西文化投资集团公司成为广西大型国企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 以广西电视台为基础组建广西影视传媒 (集团) 有限公司、以广西民族印刷厂为基础组建广西印务 (集团) 有限公司、以广西出版总社为基础组建广西出版集团、以广西日报社为基础组建广西日报报业集团等大型国有文化企业, 使之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龙头, 使其在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发挥重大作用, 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建功立业。
2. 开发和经营重点项目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如桂林广维文华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项目“漓江刘三姐歌圩”, 该项目的重点工程———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 自从2003年10月首演至今, 观众人数逐年增加, 由2004年的31万人次增加到2005年的48万人次, 2006年又增加到78万人次。3年时间内共接待观众150万人次, 累计票房收入2.5亿元, 并带动了阳朔县的房地产、餐饮、旅游、交通等产业的发展。
“漓江刘三姐歌圩”项目的成功无疑给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以启示:开发和经营重点项目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 广西旅游局开发多条黄金旅游带, 如桂北民族风情 (文化) 黄金旅游带, 将桂林山水—龙脊梯田·龙胜温泉 (壮族文化、瑶族文化) —程阳风雨桥·侗乡鼓楼 (侗族文化·六甲人文化) —苗族年节坡会·元宝山·贝江 (苗族文化·瑶族文化) —柳州人类文化遗址·工业文化串联, 将带动桂林、柳州2市3县的旅游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百色的邓小平足迹红色旅游, 将带动百色市文化旅游和区域经济发展。
(五) 改革体制, 建立产业体系
目前, 文化产业在一些厅局里没有独立的运作空间, 基本还是文化事业的附属物, 还没有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市场化经营。政府的文化发展资金的使用, 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事业性投资、全额拨款的方式, 产出的更多的是宣传品、公益性文化成果而不是文化商品。针对这种情况, 广西应当在统一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的指导下,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 将原来混杂在国有事业单位里的经营性产业性质的那一部分剥离出来, 建立一批国有文化企业实体, 并指导和管理全区民营文化企业, 将文化产业真正作为“产业”来经营和管理。政府的文化投资, 要更多地采用“政府采购”和产业投资的形式, 使国有资本的投资机制逐步从事业性投资、全额拨款向项目投资、差额拨款、产业投资、战略投资转变。
(六) 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打造文化经济形态
广西文化产业要摆脱单纯依靠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 积极开拓创意产业。广西有着底蕴深厚、内容丰富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自然山水资源, 有着毗邻东南亚、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的区位优势, 选择创意产业作为广西经济新增长点, 有着良好的基础。广西的创意产业在整体上虽然实力不强, 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湖南等先进地区有较大差距, 但是一些具体领域、具体项目却走在全国前列, 有的甚至是广西首创。如漓江刘三姐歌圩、乐满地文化主题乐园、南宁国际民歌节等已经形成全国乃至国际知名文化产业品牌。
广西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先从自身的强项切入, 逐个突破。可以集中力量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会展业、民族文化艺术节庆, 做好新闻出版业、演艺业的集团化改造。例如, 可以借助《印象·刘三姐》的成功经验与品牌效应, 在广西再打造若干个“实景演出”项目, 总体构成“实景演出”系列产品。同时走出去, 与东盟合作, 分别在东盟10国打造东盟版“实景演出”项目, 使“实景演出”项目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最具有地方特质、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七) 全面推进面向东盟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
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必须立足国内, 面向东盟, 对外开放。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实施对外文化精品战略, 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扩大文化产品出口, 推动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发展面向东盟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 不仅是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提升广西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广西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构建面向东盟国家的以文化旅游开发为主的文化产业合作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包含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的综合性服务产业, 它可以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间、地区间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广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1997年提出建设“旅游大省”目标。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海上东盟国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些国家大都将旅游业定位为本国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中国与东盟各国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也是广西与东盟国家实现经济对接的最快捷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 发展文化旅游有极大优势, 主要有奇特的山水风景资源, 如桂林山水、德天瀑布、乐业天坑、桂平西山、龙脊梯田等;有海滨旅游资源, 如北海银滩、涠洲岛、龙门七十二泾、三娘湾、山口红树林等;有丰富的文物古迹, 如灵渠、花山岩画、柳侯祠、明代靖江王府和靖江王陵、忻城土司衙门等;有绚丽的少数民族风情资源, 如歌圩、铜鼓、民族节庆、民居、民族手工艺品等。积极推进中国—东盟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 是发展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的最为便捷的途径。近年来每年被桂林山水所吸引来桂林旅游的国外客户已经超过100万人次。东盟地区已经成为广西最大的海外旅游客源地之一, 广西旅游业成为最先从中国—东盟博览会获益的文化产业。
2. 推进与东盟国家合作发展演艺、影视音像、出版、工艺品等产业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 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深入, 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地带, 也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对外合作提供了良机。在这个大格局中, 广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与东南亚山水相连、民族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似, 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广西又是中国第三大侨乡, 华侨亲属与东南亚侨民保持着亲缘联系和密切往来。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有利时机, 广西民族文化可以大显身手, 实施“走出去”战略, 积极培育自己的文化产业群体, 在演出娱乐业、影视产业、出版业、工艺品产业等领域, 实现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
(1) 演艺业合作。广西的舞台艺术水准较高, 20世纪60年代初的民族歌舞剧《刘三姐》红遍大江南北。进入21世纪以后, 舞台艺术精品不断涌现, 在2004~2006年里曾连续三年获得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荣誉。桂剧、彩调、壮剧、杂技、交响乐等艺术形式, 均有精彩的艺术表现, 一些剧目曾多次获全国大奖或在国际性比赛获奖, 到东南亚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巡演获得好评。如2009年7月广西彩调剧团的《刘三姐》剧组到马来西亚演出, 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取得较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效益。在演艺合作方面, 广西可以继续向东盟国家巡演歌舞剧《刘三姐》和其他优秀剧目, 继续办好每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建设好这个东盟10国和广西文化交流的绝佳平台。围绕“中国—东盟”主题文化, 应以南宁市为中心, 以精品剧目为纽带, 积极推进演艺产业的国际合作, 继续筹建“中国—东盟艺术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南宁壮乡绿城会展商务旅游区”等演艺园区, 引导东盟国家的艺术家和企业家进入广西市场。
(2) 影视业合作。由于地缘、历史、亲缘等方面的原因, 以广西文化为背景和广西制作的影视剧是东南亚各国人民比较熟悉的, 中国和广西的电视剧在越南、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有较好的收视率。电影《刘三姐》20世纪在东南亚上映时就普遍受到欢迎, 在新加坡的上座率比美国经典影片《乱世佳人》还要高, 在马来西亚被评为世界十佳电影之一。20世纪90年代, 广西拍摄了一部以中越边境贸易为内容的电视剧《边贸女人》, 在越南播放时收视率极高, 促进了越南人民对改革开放的中国的了解。香港媒体在广西贺州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酒是故乡醇》和《茶是故乡浓》融入大量广西文化元素, 在东南亚播出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吸引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许多旅客前往观光游览。20世纪90年代, 广西影视界在成功摄制《边贸女人》之后, 又与越南国家电视台合作共同合拍了电视剧《诱人的沙糕》在越南国家电视台播出, 大受欢迎, 多次播出, 影响极大。这些说明, 广西在文化背景、创作题材、市场基础、合作实践等影视剧的摄制和产业运作方面, 都有与东盟国家合作的许多有利条件。这里, 首选与越南合作尤为便利和最有前景。仅以题材而论, 有以下一些题材是两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反映广西壮族和越南侬族共同的历史英雄侬志高、反映越南国父胡志明在中国的革命斗争生活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反映中国援越抗美斗争生活、反映中越改革开放时期的相互交往如边境贸易等生活内容, 等等。可以通过首先和越南合作开始, 逐步扩大对东南亚地区广播电视的交流传播和合作, 通过合作建立建设中国-东盟广西影视制作基地、数字化制作中心、影视制作车间、多媒体中心、东盟各语种影视片翻译基地等, 形成影视产业互动互利的良好运作态势。
(3) 出版业合作。广西的出版业是成绩突出的文化产业行业, 2003年以来, 广西的版权贸易数量一直居全国前列。接力出版社推出“鸡皮疙瘩系列”的超级版和搞笑版, 创下连续20个月高居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的业绩, 发行总码洋1亿多元;该社将原创少儿畅销书《淘气包马小跳》的全球多国语言版权授予美国的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 版权贸易总码洋超过1000万元。广西的出版物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也有很好的声誉和销售率。2008年12月, 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越南信息传媒部、柬埔寨文化艺术部的批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组织国内12个省区市的新闻出版局、出版发行单位的人员到越南、柬埔寨举办2008年越南、柬埔寨中国图书展销会。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在越南、柬埔寨举办图书展览。展销会展出了近两年来中国出版的优秀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1万余册, 总码洋达30多万元人民币。现场销售25万元。现场还举办版权贸易洽谈会和签约仪式, 我国出版社输出版权17种。国家新闻出版署同时公布的30年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中, 广西的出版社通过国际版权贸易、国际合作出版的《老人与海》等10本精品图书名列其中, 是排名较前的省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广西与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合作出版、版权贸易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共3985种, 其中输出797种, 引进3188种;向包括东盟国家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图书276万册, 总码洋3000多万元。今后, 广西要利用好与东盟国家的地域、亲缘优势, 进一步打开东盟地区的图书市场, 加大版权进出口贸易, 使图书出口贸易更上一层楼。
(4) 工艺品的发展与合作。作为少数民族地区, 广西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与东盟的一些国家有相近的文化渊源, 易于为东盟国家的民众所欢迎。广西靖西的绣球、阳朔的画扇、临桂的“五通农民画”、钦州的坭兴陶、北海的合浦珍珠、梧州的人工珠宝、玉林市博白和平南等县的芒编民间工艺等, 已经享誉东南亚地区。在特色产业已培育出来了的情势下, 今天的任务是加快形成企业集群, 改变目前规模小、产销脱节等问题, 形成工艺品产销一条龙, 有规模地使工艺品产业迅速地壮大起来。同时, 要进一步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工艺产品品牌的宣传, 扩大海外销售市场, 增加工艺品产业的增加值。
(八) 创新政策, 改善管理
1. 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进一步理顺关系, 推进文化管理部门职能转变, 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分类指导, 大力推进国有文化单位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按照构建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 贯彻落实“转出一批、改出一批、放出一批、扶出一批”的思路, 培育一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发展主体。
2. 规范文化市场准入标准, 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运营环境
按照鼓励、允许、限制、禁止等不同类型, 加快制定文化产业投资目录, 规范文化市场准入。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逐步推行公益性文化项目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政府采购制度和公开招投标制度, 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环境。
3. 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积极探索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融资方式,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支持以版权、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作为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发展文化产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对于通过股份制改制,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 符合条件的要支持其申请上市。在文化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上, 充分利用社会资金, 自治区财政资金主要发挥引导功能, 各级政府要给予适当配套。鼓励民营文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参股、承包、租赁等方式参与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 政府要在产品定价、服务质量等方面加强管理指导。鼓励社会资本对公益性文化项目的捐赠, 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公益性文化项目。
4.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落实对文化产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对民间资本投入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 鼓励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参股。设立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用于扶持重点文化产业的发展。狠抓龙头项目, 确保资金和土地落实。文化产业投资项目用地要统一纳入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年度建设用地规划, 鼓励和引导民间文化投资项目集约用地。
5. 创建优良发展平台, 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
加强各类文化行业协会建设, 确立行业协会的独立法人地位, 充分发挥文化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和扶持文化经纪、咨询、代理、仲裁等文化中介机构建设, 建成完善的文化中介机构体系。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统计核算工作。
(九) 进一步发掘人力资源, 加快文化产业各类人才的培养
1. 要牢固树立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文化、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
对待人才, 要做到:科技人才与文化人才一个样, 创意人才与经营人才一个样, 外地人才与本土人才一个样。紧密围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 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律保护人才。
2. 制定文化人才资源开发规划, 实施引进和激励人才的优惠政策。
允许个人以其拥有的文化品牌、创造成果、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等作价入股;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 重奖贡献突出的文化工作者。
3.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一方面积极引进区外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和管理人才, 通过各项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区外人才来桂创业和本地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以高校为重点创建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 推动人才加快成长。
4. 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优化人才结构。
要善于做好现有人力资源和智力要素在产业领域里的合理布局, 引导优秀人才向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高效益高收入领域转移, 使其在文化产业各个领域里实现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李京文, 李建平.文化力与文化产业[M].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7.
[2]广西社会科学院.2008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8.
[3]广西社会科学院.2009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9.
[4]李建平.论泛北部湾文化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和途径[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 (3) .
[5]梁葵.广西文化产业发展钩勒[J].广西经济研究.2006, (2) .
[6]广西区统计局.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简介[EB/OL].广西统计信息网, 2009.
一、加快发展会展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是会展业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在发达国家,会展业利润率达25%,在我国上海,利润率达到20%以上。2002年青岛举办的40多个展会,客商达60多万人次,收入20多亿元。
二是拉动力强。会展业自身获利和对地区相关经济的拉动系数比在上海已达1∶9,即如果展览场的收入是1,那么带动商旅、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为9。2002年,我国会展收入70亿元,带动社会经济收入达700亿元至1000亿元。
三是增加就业机会。每增加1000平米的展览面积,即可创造百余个就业机会。特别是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外贸、旅游、宾馆、交通、运输、保险、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从而有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四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会展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另外,成功的大型会展,还会大幅度提升城市的声誉。因此,全国不少省市区将会展业作为以展促贸、以展引资、以展兴省(市)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我区会展业虽刚刚起步,但发展潜力很大。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辽阔无垠的大草原和知名的草原景观以及独具魅力的绿色产品。所有这些,为我区发展会展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每年自治区、盟市及旗县举办的各类旅游文化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商品展(博)览会等70多项,据业内专家估算,参会客户和观众累计达200多万人,成交额3亿多元。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收入8亿多元。仅内蒙古展览馆,近几年,年均接办各类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18次左右,接待观众80多万人,年均实现利润200多万元。
目前我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展场有内蒙古展览馆和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建筑面积合起来有8万多平方米。虽然基础薄弱,但只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优势,同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我区会展业一定会发展起来。
二、加快发展我区会展业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会展规则。一是制定我区会展业发展规划,明确会展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及对策措施,整合会展资源,开拓会展市场,提高会展业规模、档次和水平。二是建立行规行约,形成我区会展业行规及展示行业装饰设计资质分级标准,明确会展市场的准入机制和主办主体的资质条件。对展会的质量和展览公司的资质进行市场化、动态化的评估和认证,理顺行政主管部门和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等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克服多头管理、管理失效而引发的展览市场恶性竞争和展览资源浪费等弊端,创造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法制和市场环境。
2借鉴国内外会展业的先进经验,成立自治区会展业协会。会展业协会以“服务、协调、自律”为基本职能,配合政府对会展行业进行协调管理,规范行业秩序,制订行业服务标准,加强会展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培训会展人员,保护会展行业的整体利益,利用市场机制协调、实现行业自律。
3充分发挥贸促会在发展会展业中的作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及国家、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自治区贸促会的作用,按照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依托自治区优势产业,制订自治区会展业发展规划,拟定相关政策,整合会展资源,开拓会展市场,指导会展业协会工作,培育会展企业;做好会展业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努力打造我区名牌展会,使会展业成为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4培育和扶持会展企业,走会展产业化的路子。发展壮大会展业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积极引导和扶持多种所有制会展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提高招展组展能力。鼓励会展业与国内外的会展机构建立互动关系,在展会举办、招商等方面切实加强与国内外会展界的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和合作。同时,通过建立会展网站,提升内蒙古整体形象、扩大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摒弃地方或部门利益,鼓励会展企业利用外资,加快人才培养,通过兼并重组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会展集团,逐步形成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以中小型会展企业为辅助,各类会展专业服务企业、宾馆酒店、旅游等相配套的会展市场主体体系,使我区会展市场逐步形成政府指导协调、协会规范监督、企业组织承办、市场化操作运行的运营体系。
5加大对会展业专项经费的支持力度。我国很多省市贸促会(国际商会)作为连接企业和国际市场的纽带,都获得了专项经费支持,用于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商品展(博)览会,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如,国家贸促会每年由财政拨展览补贴费9000万元;湖南省政府每年拨300万元展览补贴经费,并由贸促会掌握使用1700万元国家下拨的中小企业开拓市场资金;宁波市政府每年拨800万元展览补贴经费,并由贸促会掌握使用1200万元中小企业开拓市场资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每年拨300万元专项活动经费,用于展览补贴。安徽、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更是拨大笔专项资金给贸促会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我区也应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大对会展业专项经费的支持力度,推动自治区走产业化发展会展业的路子。
4月29日,市政协副主席杨丘远、周继安率社会法制委员会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中介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直相关单位关于我市中介组织发展和管理情况的通报,与中介组织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和座谈,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市中介组织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中介组织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积极支持下,我市中介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发展步伐较快。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中介组织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中介组织发展步伐较快。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各类中介机构已超100家,从业人员近3000人。
二是从业领域较广。目前,我市中介组织涉及提供公正性、代理性和信息技术服务性三大类,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房地产评估事务所、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工程监理公司、招投标代理公司、代理记账公司、旅游中介、房产中介、培训中介、婚庆中介、广告传媒、图审设计、人才交流中心、产权交易所、公证处、价格所、检测所、职介所、婚介所和金融保险、典当担保、行业协会以及外地中介组织在天长的代理机构等。初步形成了具有多种机构类别、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服务方式的中介组织体系,有效地服务了市场经济活动。
三是作用日趋明显。市场经济发展中诞生出来的众多中介组织,已成为经济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在企业设立、抵押、改制、结算、清算、纠纷等环节发挥着具有政府行政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介组织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服务于市场和社会,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保证了市场运行秩序,提高了经济效率。
四是管理较为规范。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我市相关主管部门能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管。中介组织自身也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开展各项业务,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二、我市中介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中介机构数量的不断增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但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我市中介组织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中介组织规模偏小,难以做强做大。我市出台了多项激励企业发展措施,极大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和后劲,但尚未出台关于加快中介组织(特别是公证性中介组织如会计事务所、评估事务所、税务事务所、造价事务所、监理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以及环评事务所、认证事务所)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办公用地、评价奖励、税收返还等),对中介组织缺乏总体发展规划。目前,中介组织包括经改制的律师所、税务所、会计所等都普遍存在规模偏小、业绩不大、资产拥有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特征,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中介组织的更高需求。另外,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环境评估、质量认证、可行研究、会展机构、拍卖公司等中介组织在我市尚未注册成立,不利于我市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监督管理有待加强,影响规范发展。一方面,我市还没有制定具体的中介组织管理办法,对中介组织准入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现有的一些监管措施不力,监管手段不够,如民间高利贷问题、个人代记账乱象和其他黄牛执业等无证照经营现象较严重,影响我市税收入库、服务质量和中介组织的规范发展;另一方面,有少数部门出台执业程序和规定,致使收费名目繁多等,严重影响我市经济秩序和中介组织的规范发展。
三是行业自律不足,中介组织社会形象有待提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约束和行业自律,导致相当一部分中介组织服务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有的(如民间借贷、个人记账、房产中介等)经营主体不规范,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现象严重;有的无序竞争,同类市场中介机构之间不是以质量求存、以信誉求发展,而是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竞争手段(如相互压价、虚假性公正报告),扰乱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四是专业人才缺乏,中介组织资质较低。目前,我市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有待提高,特别是有行业注册资格、执业资格或高级职称的偏少。一方面,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执业质量不高,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资质较低,导致知名度不高、品牌不响,在一些项目服务方面难有竞争力。
三、关于加快我市中介组织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中介组织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市中介组织健康规范发展,为此建议:
(一)加强培育扶持,鼓励加快发展。
组织建设上,建议由市发改委或法制办牵头成立中介组织服务机构,统领我市中介组织发展,制定我市中介组织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由市工商联牵头成立中介组织联合会,代行政府部分行政职能和行使行业协会的自律职能,作为政府与中介组织发展的纽带,促进中介组织自律发展,增进会员联系,协调各方关系,协助政府管理。
场地场所上,建议市政府在南市区和经济开发区之间选择一处办公用地,打造中介服务业集聚区,吸引符合规模条件(从业人员30人以上或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的本地中介组织和资质较高的外地中介组织总部落户,自行建造办公大楼,并自开工起5年内返还全部企业所得税;建设中介服务中心,按照功能定位以合理价格出售或出租给中介组织办公,并自购臵起5年内、租赁起3年内返还50%企业所得税。
资金扶持上,建议市政府设立入会中介组织发展专项扶持基金,额度为入会中介组织上年各项入库税金(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10%,由中介服务机构商中介组织联合会用于中介组织扶优成长和扶强做大的考评奖励、资质升级、质量认证等;制定入会中介组织税收增长返还政策,当年各项入库税金(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比上年增长的就其增长额50%返还,用于中介组织自身发展。通过经济激励机制,增强中介组织做大做强的信心,激发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二)加强监管力度,保障规范发展。
证照管理上,建议加大许可项目年检审查清理力度,防止许可项目不清、超许可范围、许可过期的情形发生;加大辖区地段巡查处罚力度,杜绝出现监管盲区、无证照经营、无许可经营的情况存在。
执业规范上,建议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中介组织能做的事应由中介组织去做,防止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政府部门应将精力放在监督和管理上、放在规范和发展上,以解决管理缺失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大中介组织依法执业、风险责任和违法后果的宣传,加大检查和处罚虚假鉴证、商业贿赂、压价竞争等不当执业行为,必要时政府可以成立信息质量复核部门,通过监管中介组织的执业行为,促进中介组织规范执业。
协调机制上,中介组织管理机构和联合会要树立服务意识、协调意识,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加强信息沟通,促进长效协同管理机制的形成。建议加大政策完善制定力度,制定发展规划、质量监控制度、评比检查制度、风险赔偿制度等激励政策和措施;加大政策调控落实力度,协调处理意见纠纷、考评奖惩等。
(三)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健康发展。
内部管理上,建议中介组织抓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内部治理机制,保障中介组织健康发展;尽快出台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章程、议事规则与岗位职责、制度规范与职业道德、工作方案与实施细则等四级体系的内控制度,做到让社会放心、让政府满意、让客户高兴,保证中介组织持续发展;中介组织要积极联合做大升级做强,增强整体竞争力,有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行业自律上,建议凡符合条件的中介组织可自愿申请加入中介组织联合会,通过明确职能界限,制定中介行业自律规范和奖惩规则,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及业务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和诚实意识;做好市场准入备案,保障会员优先权益,对违法违规操作的机构和人员给予公开曝光,对扰乱市场秩序的中介组织和人员列入黑名
单,对提供虚假鉴证报告、证明材料和证言或因违法被吊销执业资格的人员,实行终身禁入。通过中介市场清理,达到有序发展、健康发展、规范发展。
(四)加强宣传引导,助推快速发展。
宣传工作上,建议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关于加快中介组织发展工作的会议,加强中介组织对社会的贡献、对政府的作用和加快发展政策方面的宣传,达到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放下包袱、研究策略,为加快中介组织发展服务;开展优秀中介组织和优秀人员表彰活动,增强示范效应,提高全市中介组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建立中介组织诚信网站和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分级管理体制,分类公布中介组织相关信息及不良记录,实现工商、司法、业务主管和行业自律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我乡经济现状、加快经济的发展,日前,我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对经济现状做了全面的了解,提出了切实的发展建议。
一、基本情况
1、综合经济实力。2010年,我乡23个行政村实现财政收入18921万元,完成税收?元。其中农业收入为?,工业产值附加值?。人均纯收入1536元,同比上涨?。我乡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在全县各乡镇总体排名为13,全省市排名?,经济收入、人均收入较其它乡镇偏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2、主导产业情况。我乡经济以种植、养殖、核桃、食用菌四大产业为主。
2.1 种植业相对发达
(1)粮食作物。我乡是县重要的粮食产区,主作物是小麦、玉米,种植面积?亩,总产量?万吨,总产值?亿元,全乡23个行政村都有种植,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2)经济作物。我乡主要经济作物以棉花、烟叶、花生为主,种植总面积3310亩,总产量399吨,总产值?亿
元。种植区域遍布全乡。
(3)其它作物。我乡还大力发展蔬果作物,并且在程阜安、索阜安、马阜安等村大面积种植了干果类作物—核桃,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2.2大力发展养殖业
我乡养殖业以生猪养殖、生牛养殖和家禽养殖为主。生猪年出栏量在16559头,生牛年出栏量2197头,家禽195785羽,年产值?元,主要分布于?等村。我乡通过农业合作社的方式对生猪和家禽进行规模化养殖,实现集体化、正规化、专业化。
2.3发展食用菌种植
我乡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现有种植大棚1080个,主要种植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双鲍菇、香菇、茶树菇等,在???村广泛种植,年产值?元,拉动经济新的增长。位于南朱乐村的灵寿县冀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灵寿县丰汇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我乡主要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3、工业发展情况。我乡工业以矿石开采加工以及钢铁铸造为主。其中主要经营矿石开采加工业务的企业有4家: 河北金恒源矿业有限公司,以石棉、云母矿采选为主要业务,工业总产值?,同比?,今年累计销售产值?,同比?;上缴税收15万元。
石家庄市东海云母制品有限公司,以云母制品制造为主要业务,工业总产值?,同比?,今年累计销售产值?,同比?;
灵寿县合众矿产品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上缴税收25万元;
灵寿县利杰矿产品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上缴税收20万元。
主要从事钢铁铸造业务的企业有2家: 石家庄宏达铸造有限公司,以钢铁铸件制造为主要业务,工业总产值?,同比?,今年累计销售产值?,同比?;
河北铁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生产铁路装备门式起重机、吊索具等设备为主要业务,完成投资3000万元。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差距
1、我乡经济总量小,实力差。农业耕地面积合计29595亩,水田304亩,旱地29291亩,其中水浇地26111亩。农林牧副总体发展情况偏低。工业主要以矿产品粗加工为主、龙头企业发展规模较小,科技含量较低,管理理念有待提高。
2、产业结构情况。我乡的主导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主要以矿产品粗加工为主,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产业结构相对不够合理。
3、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当前情况下,高速路、村村通在我乡已经初步实现,但是我们的基础设施仍存在不足
之处。科技落后,人才缺失,发展水平低,起点低,都是我乡发展建设的阻碍。
4、各村的建设情况不平衡。我乡东部紧邻县城的村庄以及灵塔路两旁村庄,发展较为快速,经济状况良好,道路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村民主要以开场房办实业或出门打工为主,务农为辅,人民生活满意度较高。但是,北部西部村庄发展较为落后,设施相对不够完善,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
综上,我乡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粗放经营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产业,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低。我乡农业、工业都存在“小、弱、散、差”的问题,亟需做大做强。
三、发展建议
1、划分工业园区。我乡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分散分布的问题。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根据农村实际,走实事求是的道路,打造乡镇工业园区。如:东部城郊结合部矿产资源深加工,西部平原的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形成规模化企业园区,首先,合理选址。要充分调查研究我乡地质地貌、区位交通、人文、资源等各个要素,合理选址,争取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其次,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园区内空间,认真布局,形成企业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政府应为工业园区企业预留出未来发展的空间。再次,科技兴园。引进先进技术人员,先进设备,先进
管理理念,在现有粗放型产业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把我乡的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最后,政府支持。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专项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2、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稳乡,农业是我乡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能放弃农业生产。我乡农业发展程度较高,村民以务农为主,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是长久以来产业化程度低,不能形成产销一体化,辐射带动能力差。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乡农业生产,可将农业向产业化发展。
首先,应做大龙头企业,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并辐射带动该地区就业、科技、教育的发展。例如我乡依托丰富的食用菌资源,建立了河北绿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我乡现有专业合作社21家,以食用菌种植为主、禽畜养殖为辅。合作社发展以村为单位,较为分散。规模较小,不能充分发挥其成员间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作用。专业合作社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针对农村经济个体分散、实力较弱的特点,同类农产品生产者之间互助合作,共同经营,共同发展。例如
我乡北狗台村的灵寿县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红薯、蔬菜、花生及眠粮,吸纳本村200户村民入社,形成产销一体的经营模式,使粗放型的种植业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变,拉动全村经济的发展。
3、做大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包括国有民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形式。我乡以农业生产为主,民营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民营经济具有灵活性、多样性、高收益性的特点,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因此我乡应紧跟国家政策,做大民营经济,可采取以下措施:
(1)扶持现有的有发展实力的民营企业发展。我乡现有的民营企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产业链条相对完善,加大扶持力度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
(2)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可结合我乡特色,利用我乡紧邻县城,交通便利,土地平坦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游、观光游、农家乐园一日游等。如:农产品采摘园、坡地果类采摘园。
5月6日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深入分析了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并制定出台了省委9号文件和新的县域经济考核办法,结合我县实际,我委在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就加快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着力培植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 鉴于目前我县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工业总量不大,竞争力不强,行业分布较为分散的状况,建议着力培植中小企业,继续把关心支持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围绕大产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生态产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配套延伸支柱产业链,着力培育医药食品、印刷包装、针织服装、机电建材等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企业之间的关联互补,增强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在“担保融资、银企合作、项目申报、土地征用”等方面探索出台新的举措。三要围绕企业培育,加强工作调研,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重点在资金、项目、用地等方面搞好协调服务,使中
小企业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服务功能,牢固树立“政府营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理念,大力营造充分激发全民创业热情的机制、氛围和环境,积极引导有创业技能、创业资本和创业冲动的能人创业,促进我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二、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做强做大园区经济 受地域和资源条件制约,我县县域工业发展土地空间狭窄,可供用地能力不足,建议围绕提高土地节约利用,做强园区经济。一是在国家及省主体功能区相关政策未出台前,强力推进华杨园区的建设规模,为今后的工业项目落地提供平台。二要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园区两条主线,重点提高企业集聚度、推进产业集群。三要加强开发区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衔接,加大园区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开发区配套功能和服务功能,更好地聚集人气和商气。四要提高入园企业标准,包括产业标准、科技含量标准、规模标准,绝不能搞“拉郎配”,禁止企业搞圈地运动,制定出台鼓励园区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提升入园企业发展后劲。要把园区企业建成龙头企业,园区产业建成支柱产业,使园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
三、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为实现“全省生态经济强县”目标,建议围绕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和生态产业定位,重点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等方面,开展面向重点区域的一系列招商活动,将招商引资与扩充产业链、提升产业投资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努力实现从“引资”到“选资”的转变,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税收项目和牵动性强、投资大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实现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的同步提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搭建良好的承接平台,继续在活动策划、信息沟能、资源整合、政策指导和项目协调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支持,努力形成让投资商青睐的“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的商务环境。
四、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坚持多种方式融资 我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资金制约明显,尤其受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项目融资更为困难。为此建议加大向上争取工作力度,尽快启动徽商银行县内设分支机构工作,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争取先批先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壮大我县融资平台;加强和省信用担保集团衔接沟通,加快完善县域担保体系,创新担保模式,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担保途径,简化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县试行的“林权证”担保制度,并尝试在农房、农村集体用房抵押贷款等方面进行探
索,通过转变商贷方式,提高企业融资效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健全运行机制,强化金融诚信度教育,化解金融风险。积极引导企业上市,力争1-3年内我县有1-2家企业上市。
五、深入挖掘供地潜力,缓解用地制约问题 由于我县土地资源十分短缺,全县土地总面积222073.2公顷,其中农用地21445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6.57%,建设用地3109.6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1.4%。特别是随着国家土地新政的出台,我县建设用地空间将进一步缩小。但要发展就得用地,建设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紧张矛盾必须缓解。因此要创新方法,拓展思路,努力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充分挖掘供地潜力;要积极抢抓省委皖发[2008]9号文件26条中有关土地补助的政策机遇,用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置换政策,鼓励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把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复垦为耕地,既增加土地储备又获得省补偿资金;积极兴建多层标准化厂房,对新入区的企业要严格把握投资强度,总投资低于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原则上不予供地,可通过租赁标准厂房的形式来解决;继续大力清理闲置土地,对供地一年仍未开工的项目收取闲置费,两年仍未开工的项目用地要及时收回,安排其他项目用地。
六、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切实把好环保关
北京市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在这里汇聚着众多的科技资源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要将这一系列的优势转化为竞争的优势, 实现创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就需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 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一、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整体规模和服务能力都在稳步提高。目前, 我国科技中介数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 拥有超过7万多家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 从业人员约150万人。我国科技中介迅速发展, 为科技创新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1.1“十五”以来, 北京市重视科技中介机构在转化首都科技资源、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先后制订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等30多项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性、制度性文件。2007年, 正式下发了《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 同时, 启动实施了“科技中介服务专项”, 在国内开创了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中介机构的先河。在实施“科技中介服务专项”的过程中, 向社会推出了12种科技中介服务的典型模式, 对科技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北京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为例, 通过北京市科委的宣传, 公司的社会知名度大大提高,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又成功转移了6项技术, 技术交易额4000多万元。
1.2自2005年以来, 专项支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08家、科技咨询机构81家, 促成技术交易额约101.8亿元, 实现技术转移服务收入12.73亿元。为6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产品, 科技咨询收入达到44.7亿元。
1.3目前, 北京本土的科技中介机构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已经达到9000多家, 相关协会160余家, 各类专业服务中心500多家, 从业人员18万多人。年服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中介机构达到85家, 年服务收入过亿元的有近10家。经过几年的发展, 目前已涌现出了中科前方、北大纵横、新华信、清华科威和零点咨询等10多家知名品牌机构。科技中介服务业作为北京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 实现增加值662亿元, 占全市GDP达到6.3%, 成为首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北京市科技中介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北京科技中介业发展迅速, 为推动北京地区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看到, 目前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整体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与首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离建设创新城市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面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任务, 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全面客观地审视北京市在科技中介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1科技中介机构规模偏小, 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2.1.1我国科技中介的诞生和发展始于20世纪末期。由于国家对科技中介的法律地位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 对科技中介的正面宣传力度不够, 加之中介机构发展初期不规范, 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社会公众对其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认识存在偏差, 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中介服务的认识和有效需求不足等等因素影响, 造成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缓慢, 社会影响力弱, 服务范围和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目前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普遍经营规模较小, 缺乏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据一项相关调查显示, 北京市80%以上的科技中介机构年营业收入在50万以下, 从业人数低于30人, 这与国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年收入上亿美元、从业人数上千相比, 差距之大令人感叹。
2.1.2目前科技中介市场环境混乱, 仍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中介组织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全社会的市场化水平或法制化水平。根据权威的分析, 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 市场化水平平均大约只达到50%, 除了消费品市场的市场化水平较高, 其他领域的市场化都远远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程度。特别是在人才择业、金融证券、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 社会资源往往不是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分配, 依然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决定。例如, 中关村的科技人员有30万个, 而真正进入市场的, 只有新技术企业中的5-6万人, 大院大所中20多万科技人员仍然是处于计划体制下, 人才流动仍然十分艰难。
2.1.3此外, 科技中介机构名称繁多, 而这些机构提供的服务却大同小异、鲜有差别, 具有自身特色、能够提供全方位综合配套服务的科技中介少之又少。在实际业务经营中, 服务效果也往往差强人意。这种缺乏特色及深层次的服务不可避免造成中介机构鱼龙混杂、无序竞争的现象。
2.2市场运行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发展的环境还不完善
2.2.1当前我国科技中介普遍信誉机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监督与评价制度。信誉评级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有效减少交易成本, 最大程度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 完善的信誉评级制度能够促进市场的优胜劣汰, 使企业更加注重自身各方面的建设, 自觉减少不利行为, 维护企业自身和客户权益, 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2.2.2北京市缺乏权威的诚信评价体制, 企业难以掌握科技中介的全面信息, 无法对科技中介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由此也致使企业对科技中介“想用不敢用”。此外, 由于缺乏对科技中介行为的事后评估机制, 无法对科技中介的行为进行监督, “黑中介”在市场上的行为就不必考虑后果, 没有声誉成本的制约, 使得种种违约、违规, 甚至违法的行为不断出现。
2.3科技中介机构专业化程度较低,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科技中介服务是技术和资本沟通的桥梁, 需要具有技术、营销、法律专长和良好产业关系的人组成团队才能胜任。在北京市, 多数机构复合型人才缺乏, 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的人员大都属于“半路出家”, 知识背景单一, 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执业能力薄弱。据报道, 取得科技部颁发的“技术经纪人”证书资格的人还不到全部从业人员的l0%。多数人员没有接受过执业资格的相关培训和资格认定, 并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从业队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甚至少数不法之徒混迹于技术市场, 技术交易中假、冒、伪、劣时有发生, 败坏了中介组织的声誉。
由于在实际工作中, 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及创造性参差不齐, 加上市场观念、系统观念等未能跟上当今科技发展节拍, 无法对科研所与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技术创新活动等提供亟需的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造成科技中介机构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多数机构还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服务体系, 缺乏叫得响的精品服务业务和服务品牌。
2.4政府的管理存在错位与缺位, 科技中介业发展缺乏空间
2.4.1北京市目前没有一部专门调整科技中介或整体中介组织的地方性法规, 法律缺位现象明显。大多数类型的科技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经济地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还未得到明确。政府缺少科技中介行业的长期发展规划, 有关优惠支持政策和措施也很少。例如, 北京市第一个有关科技的地方性法规是“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条例”, 在第五章“促进技术市场发展”中共有7条, 其中6条是有关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的 (包括对交易三方的一些奖励和优惠) , 1条是对工作人员的表彰。但是, 既没有技术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也没有对技术中介的扶持政策, 更没有对技术经纪人的培训、资格确认以及法律上的保护或规范。这样的管理条例容易使人误认为:其主要目的是要规范技术市场, 防止欺诈等, 而不是为了鼓励和发展技术市场。
2.4.2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已开始向“政务、事务、服务”相分离的方向改革, 但是职能转变远不够彻底, 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和支持存在越位与错位。在行业管理方面, 除咨询、评估、技术市场等领域在少数地区有行业管理措施以外, 其他科技中介服务领域的类似制度极为少见。在机构制度建设方面, 很多机构参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 非营利性机构等新型制度尚未真正得到实施。政府文件虽强调与原单位脱钩, 但没有强制措施, 操作起来仍有难度, 事业单位中介利用依托政府部门的优势, 使中介市场出现不公平竞争的现象。近年来, 政府管理部门一直在强调政府业务市场化。但是在政府采购市场中, 对于社会公共服务的采购需求仍属空白。在北京市最近的4批政府采购中, 27.3亿元的采购需求均属于政府工程, 对于公共服务采购的需要则处于尴尬的空白状态。
三、加快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 北京市已进入科技创新的重要时期, 而科技中介的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加之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 加强与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突出。为此, 我们建议:
3.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营造良好的科技中介发展环境
首先, 应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高度认识科技中介对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将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科技、人才、资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战略规划、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纳入科技发展计划, 认真组织实施。
其次, 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北京市关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的法规, 全面规范其行业行为, 加强管理,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对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中介服务机构, 经认定后可按非营利机构运作和管理。对部分公益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要有扶持政策保障措施。对于发展非营利性机构所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如:有关非营利性机构的注册、免税资格及标准的认定、财务管理、机构解体后财产的归属、从业人员的待遇, 以及非营利性的中介机构由于工作失误或个别人违法乱纪给委托方造成重大损失后应承担的责任等, 要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来保护, 使科技中介组织能够尽快走向组织法制化、行为规范化、工作程序化的轨道。
最后, 要加强科技服务设施建设步伐, 降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获取信息资源的成本。首都应当建立科技服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 整合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信息分析机构的信息资源, 实现服务与需求信息的对接。除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以外, 各级政府部门所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应适当开放。
只有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 才能扩展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空间, 为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2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合理规范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首先, 建立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 集成科技服务资源。北京市应当鼓励科技中介组织在各专业领域联合社会上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以及与科技密切相关的科技咨询和技术转移服务等机构, 形成专业技术领域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充分依托全市大学科技园、各专业孵化器组织, 在某一行业的企业相对集中、科技中介机构自然聚集、专业服务特色明显, 有较强服务需求的地区, 聚拢一批科技中介机构, 在区域范围内逐步形成明显专业服务特色的区域服务网络。
其次,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与政府行政相得益彰的作用,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推动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制度, 增强政府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监管效果。依托行业协会健全和完善科技中介行业准入机制和信誉评价体系。制订和完善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机构资质认证制度, 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 并授予科技中介机构不同的资质等级;在全市构建覆盖全行业的科技中介机构信用管理基础平台, 建立科技中介机构的信用档案和记录, 开展科技中介信誉机构认证等工作, 推进科技中介机构信用管理基础工作建设。
最后, 鼓励建立企业联盟, 实现品牌效应。当前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大多数实力不强, 难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配套服务。希望通过整合企业优势资源, 在政府有关部门如市科委、市科协或其他组织机构的指导下建立企业联盟, 组建一批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信誉良好的综合性中介集团, 集聚实力优势, 实现强强联合, 通过联盟的作用, 增强中介的协同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提升科技中介机构的品牌形象, 与国外名牌中介服务机构相抗衡。
总之, 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创新体系建设要求的、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必将为创新体系的建设和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3.3提高科技中介人员的素质和执业水平, 增强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
3.3.1科技中介服务是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智力密集的特殊工作, 其政策性和业务性质对人员素质和人才结构有极高的要求。因此, 为使科技中介服务全方位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要把从业队伍建设当作首要大事来抓, 从基础条件和队伍建设入手, 对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培养给予实质性的大力扶持帮助。
3.3.2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把科技中介机构专业人才纳入人才库统一管理和培养, 利用政府教育资源, 加强对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大多从工程技术人员转化过来, 相应的营销、管理、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的特点, 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理论培训与案例教学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对其进行多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北京市科技部门应对重点机构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不断扩大培训范围, 提高培训质量, 逐步提高科技中介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全面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
3.3.3采取优惠政策, 吸引和鼓励科技中介优秀人才及各类人员投身于科技中介服务业。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化运作模式, 支持留学人才回国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鼓励国外中介机构进入国内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同时积极寻找国际合作机会, 与国际同类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把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手段引进来, 提高科技中介的国际化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力。
3.3.4在发挥各种积极因素并进行多形式的培育后, 科技中介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公关能力和创新能力将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其中必将涌现一批优秀的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骨干科技中介机构也将脱颖而出。只有当这样一支队伍形成时, 科技中介机构才能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3.4加大对科技中介机构的扶持和宣传, 为其发展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3.4.1各级政府要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工作提到工作的议事日程, 采取有力措施, 对其进行政策扶持和引导, 加大宣传力度, 为科技中介机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使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迅速发展壮大。
3.4.2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逐步将大量的专业性事务、调查研究任务、重大项目招投标组织任务、面向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推广任务等, 委托科技中介机构承担。及时研究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 对科技中介机构进行引导, 进一步促进北京科技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3.4.3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与壮大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大力宣传为企业服务、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先进人物和典型实例。宣传工作要落到实处, 且应当采取多方面的宣传手段, 除了平面媒体之外, 还有视频及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 最重要的还可以组织活动, 在科技领域发达地区组织科技中介宣传日、宣传周, 印刷宣传资料, 举办展览、展示会等, 让专利拥有者、新技术创立者、新产品开发者都能了解科技中介组织的作用, 并能够利用科技中介为自己服务, 使科技中介真正成为专利、成果、技术和产品、应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参考文献
[1]顾桂芳, 李文元.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经验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7) :201—210.
[2]北京市科委.北京市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bjkw.gov.cn, 2007-01-03.
[3]张宏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科技与经济2009, (2) .
[4]张晓芬.美国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经验及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 .
关键词:内河水运;航道;综合运输;节能减排;沿江经济
国务院于2011年1月21日以国发[2011]2号文件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我国内河水运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提出要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宏伟目标。
1、《意见》出台背景
1.1内河水运发展得到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重视
中央领导多次对内河水运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全国人大、政协等领导也非常关心和支持内河水运发展。并多次赴长江、珠江等流域调研,指导内河水运发展。2009年底,全国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在武汉召开,提出要“下决心把内河搞上去”,并在内河水运发展的一些重要原则、思路上达成一致共识。会议为《意见》的出台指明方向,打下前期基础。2010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专题讨论内河水运发展。
1.2长江等内河流域成为国家区域政策密集区
针对长江流域,国家密集出台长三角经济区规划、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等区域经济政策,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长江上游重庆航运中心和长江中游武汉航运中心等三大航运中心战略;在珠江流域,国家加快珠三角、粤港澳、北部湾等经济区建设。长江等内河水运已成为流域省市发展经济的重要依托和抓手,成为推动地区对外开放进程的重要通道。
1.3长江等重要河流发展已积累宝贵经验
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促进沿江经济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长江流域省市还建立发展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由部省市领导参加的高层会议,协调解决水运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在第一次、第二次高层会议上,先后出台《“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推进工作也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增强合力,工作成效显著。长江、京杭运河水运积累的经验需要进一步推广,进而推动全国水运的发展。因此,《意见》总结了经验,并选择性地进行推广。
1.4内河水运发展是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短板”
近年来,内河水运取得快速发展,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每年长江干线货运量逾13亿t,京杭运河从山东、苏北等地南下的煤炭运量逾1亿t。珠江水运在粤港澳一体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武汉、重庆等内河港口成为重要枢纽节点,长江、珠江、京杭运河等很多河流成为流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加上内河水运公益性较强、融资能力较弱等原因,社会对内河水运的重视度依然不够,港航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资金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这些问题及需出台政策给予解决。
2、《意见》的重大现实意义
2.1有利于更好地落实扩内需战略
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消费需求萎靡不振,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过度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在外需不断萎缩、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等大背景下,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显得更为迫切。扩大国内需求,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的战略重点。政策不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产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此加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进一步畅通区域水路运输大通道,发挥水运运量大、成本低等比较优势,能够为我国扩内需战略的实施提供运输保障。
2.2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结构调整工作
我国的经济结构开始向投资、出口和消费协调拉动方向转变,交通运输业的结构调整也应加快推进。交通结构调整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更好地分工、协作和配合,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综合运输效应。《意见》提出,“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有利于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其实质就是通过进一步挖掘内河水运潜力,发挥内河水运优势,提高和发挥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和整体竞争力提高。
2.3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惠民工作
长江等内河大多流经中西部内陆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内河水运是当地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加快内河水运发展,就是支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内河水运发展通过航道整治、航电枢纽建设等,在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带动流域百姓的脱贫致富。如四川红岩子枢纽建成后,南部县县城扩大6倍,新政枢纽的建成使得仪陇县县城扩大6倍,金银台枢纽为阆中市提供逾20km2的人工湖区,每年吸引游客逾100万人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3、贯彻落实《意见》建议
3.1提高对内河水运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意见》高度评价内河水运发展的重要地位、作用和意义,但近几年仍有很多地方尚未充分认识到内河水运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未能像重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那样重视内河水运。加上内河航道建设大多在水下进行,业绩不明显,其经济社会效益具有隐性和公益性,不易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交通运输行业各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抓住此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做好内河水运的宣传工作,充分宣传内河水运的公益性以及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内河水运的认识。
(1)内河水运建设能够较好落实国家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应做好对内河水运重大项目建设经济社会效益的评价,随时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经济社会效益的宣传工作。
(2)内河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的主骨架,是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器”。应做好内河水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研究,并积极予以宣传。
(3)内河水运是最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运输方式,是经济发展的“低碳王”,是实现交通运输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突破口。要做好内河水运节能减排的生态效益评价工作,宣传内河水运的低碳和环保优势。
(4)内河水运成为产业集聚布局的重要依托,是流域经济发展的“大平台”。要做好内河水运对促进产业优化调整、产业转移重要作用的研究工作,宣传内河水运对经济的辐射和产业的集聚功能。
3.2拓宽发展思路
发展内河水运的思路应该更加注重全面、系统、开阔,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审视内河水运发展。要注重提高水运的综合服务能力、综合运输组织调度能力和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等,构建现代内河
水运产业体系。
未来国家对内河水运建设的投资将会进一步加大。如何使用好这笔资金来推动我国内河水运业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成为重要课题。在探索建设重点、发展思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未来建设资金可能相对比较充足。水运发展思路之一就是用好国家的水运建设资金,重点投资最薄弱和最关键的环节。项目目标要重在拓展水运的服务领域和提升水运的服务功能等方面。
(2)内河水运要利用后发优势,进位赶超,在加快建设的同时,注重依托内河重要港口、港区等建设多种运输方式“换乘”的综合枢纽。完善内河港口对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调度能力,促进港航企业由单一运输承运人向多种运输方式经营人的转变。
(3)内河水运特别是长江黄金水道要依托上海、重庆、武汉等几大航运中心,拓展航运服务功能,形成航运信息、船舶交易、金融等现代航运要素集聚地,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创新能力。
3.3明确发展目标
(1)锁定未来关键10年。《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内河水运发展的宏伟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仅跨越2个五年计划。“十二五”期将是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关键。各地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明确提出5年内河水运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并提出严格的考核标准,加大“十二五”中期评估力度,确保完成或提前完成目标,为《意见》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2)紧扣《意见》中4个关键词。《意见》提出要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体系,这4个词是内河水运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衡量内河水运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是《意见》的灵魂。各地要结合实际,深入了解,创造性地完成这4个词隐含的各项要求,加快发展绿色、生态水运体系。
(3)发展关键看“十二五”。为巩固应对危机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期,国家对内河水运等基建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在《意见》的指导下,要深入贯彻落实,尽快拿出本地区发展水运的落实办法,出台具有实质意义的水运发展优惠、扶持政策。
(4)目标关键在长远。《意见》提出2020年水运货运量达到30亿t,建设1.9万km高等级航道,长江干线船型平均吨位达到2000t等明确目标。要更加注意《意见》中提出的注重内河水运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在航道立法、港航资源保护、节能减排、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等方面,各地应更加予以重视。
3.4落实发展重点
(1)夯实水运发展基础,抓落实、抓重点、抓实效。下一阶段,内河水运要切实编制并实施好“十二五”发展规划,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加大跟踪力度,做好规划评估,确保目标实现。要明确当前建设的重点就是国家规划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高等级航道,集中精力,争取提前实现目标,为下一步发展争取时间。注重建设项目的实效。特别是航道整治项目,技术复杂,需要长期进行动态、系统性研究,及时跟踪建设成果,及时总结建设项目的经验、教训、成效等,并及时应用到后续项目中,充分发挥国家投资效应。
(2)切中水运发展要害,做到“贯通、畅通、联通”。内河水运发达国家的显著特点就是航道等级标准统一,干支航道成网,综合运输效益明显。我国内河水运下一步重点工作之一应在省际交界处、水利枢纽处和干支相接处,消除因行政区划带来的内河水运人为分割、通航河流人为断航、干支航道发展错位等弊端,争取在“十二五”期有较为明显的改观,在2020年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3)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共识,加强沟通,增强合力。内河水运建设和发展涉及面较广,涉及部门较多,沟通协调难度较大,特别是前期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占有相当长的时间。下一步国家发改委、水利、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要落实好《意见》精神,形成发展合力,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地方省市政府也要做好本地各涉水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快建设步伐。
(4)明确服务经济目的,实现“互动、共荣、发展”。按照《意见》精神,水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综合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级政府要统一认识,将内河水运发展纳入地方“十二五”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挖掘内河水运发展潜力,促进流域经济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俭,长江水运协调机制经验总结与思考[J],水运管理,2011,33(1):36-37
【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建议】推荐阅读:
关于加快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思考及建议12-19
关于加快我县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考12-28
关于加快泾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12-01
关于加快拜城县煤炭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05-31
市商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餐饮业发展的意见06-12
加快旅游业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