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定向培养公函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职研究生定向培养公函(精选6篇)

在职研究生定向培养公函 篇1

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习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也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因此, 我们广大英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参与整个课堂学习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一是教师要进行科学角色定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离不开正确的教师观, 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维护学生的主体权利。课堂是学生的发展空间,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有利于学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二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本质上就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我们英语课堂教学, 只有拥有了和谐, 平等, 民主的人际关系, 营造了互勉, 互助, 互爱, 互相尊重, 互相信任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会得到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得到体现, 教师的教学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力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在在职研究生英语教学中, 检测我们学生学习效果是我们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命题, 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且也在命题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目前, 让学生自主命题, 已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纳使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 我们采取学生轮流上课方式。通过这些形式, 就可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性。

2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

注重情感因素不仅是教学重要的方式手段, 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情感投入, 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重要方法和手段。为此, 我们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一是善于运用情感策略。我们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 善于把握研究生英语教材的特点, 充分展示英语课程的情感价值, 充满激情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广大教师在运用教学策略, 必须依照教育教学规律, 灵活处理各种教学活动, 使自己成为学生值得信任的好朋友。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种的课堂活动。为了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加强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往, 我们采取英语演讲、英语话剧表演、英语诗词朗诵等形式, 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情感条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 要以教师的激情带动学生学习热情, 要给学生多鼓励, 多表扬。三是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课堂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我们教师要积极为学生主动的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体验性的学习不断创造条件。

3 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训练操作

实践训练, 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目前, 我们在职研究生英语学习存在以下误区:重语音知识轻语言实践 (听、说、写等) , 重应试训练而轻应用训练, 注重技巧训练而忽视基本功训练, 注重书面语言而忽略口头语言。并且, 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简单地认为:英浯=语法+词汇。为此, 我们要不断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训练操作, 提高英语学习实践运用能力。一是进行层次性训练。针对我们在职研究生之间英语水平相差较大, 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把集中课堂教学与个别辅导补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 英语写作教学时, 我们可以先集中讲解写作知识和技巧, 可以分别给他们作些适当指点, 照顾全面。对先完成的, 进行当面批改, 特别对完成较差的进行课后辅导和指导, 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进行开放性训练。教学要联系新闻热点, 精心创设形式多样的新情景试题, 培养学生活学活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听力教学, 对于在职研究生来说, 是一项难题。英语的词汇、语法、语音、语调等因素又会给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并且我们尽管有时听清了每一个单词和句子, 还是不明白句子的含义。这又是大多因为我们对听力语料中所蕴含的文化内蕴了解太少, 尤其是对某些词语的联想意义、文化内涵知之甚少。因此, 上听力课时并且适当补充一些与听力理解相关的英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背景知识。例如, 多介绍文化差异很大的词语和习语含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语言间表达习惯、句子结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体验其它文化并与母语文化进行比较, 使其更深刻地认识普遍意义上的语言和文化的本质, 并进一步提高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洞察力。在“A:WHAT DO YOU THINK OFH ER?B:OH, SHEISABITO F ADRAGON HERE.”对话中的DRAGON意为“跋扈的人、凶猛的人”, 与汉语的龙截然不同。还有一些“TRAIGHT FROM THEH O R S E’S M O U T H (来源于权威) , GODUTCH (各自付账) , TO FACE THE MU-SIC (勇于面对困境) ”等一些习语和汉语所蕴藏的文化特征差别也很大, 仅靠字面意思来理解, 这些习语大都是行不通的。总之, 多进行一些开放教学, 满足对问题解决的需求。三是进行适用性训练。我们研究生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还要使其掌握英语这一语言工具, 开展本专业的学习、工作、研究以及国际交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专业也在不断更新、发展, 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 涉及到英语相关的知识也在扩展。那么, 我们教师就要注意我们学生的专业特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整体教学的安排, 有针对性地调整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我们教师只有让我们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实践、探索与创造的课堂, 我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体现, 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因此, 探析在职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 是一个价值的课题, 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魏红梅.在职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网络财富, 2010 (21) .

[2]王颖.谈在职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 2005 (4) .

[3]王琛.在职研究生英语教学刍议[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4 (3) .

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探索 篇2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逐步提高,高等教育正在逐年扩大,终身教育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收,在职研究生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既满足了人们对于教育的渴望,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目前在职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 培养 质量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92-02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之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教育方面更是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终身教育理念重视程度增加,各种各样的终身教育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职研究生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中一个比较高级的形式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职研究生是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补充,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高学历人才,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的重视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促进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

1 在职研究生的概念界定

在职研究生教育即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成人教育,它是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进校不离岗为主要学习形式并使合格者能够获得学位的一种教育制度。在职研究生教育是全日制研究生的重要补充,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社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不断的拓展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在职研究生教育对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2 在职研究生的特点

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对象主要是针对在职的社会人员,通过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提高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使其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职研究生教育有很多的特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综合素质高

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对象都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人员,这些人员一般都是企业里的技术骨干或者管理人员,具有十分丰富的社会生产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十分强,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这些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这是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一大优势。

2.2 年龄跨度大,学习目的复杂

与普通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不同,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教育对象的年龄跨度相对较大,年龄的组成结构相对复杂;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学生都是来自社会上的不同行业,其学习的具体目的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给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带来了很多的难题,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十分复杂,学生的培养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2.3 工学矛盾突出

在职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就是接受教育的学生都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社会工作人员,这些学生虽然接受着研究生的相关教育,但是并没有离开工作岗位,这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工作和学习出现相互矛盾,尤其是对于一些在社会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在职研究生,他们的工学矛盾表现的会更为突出,这是在职研究生教育最为明显的特点。

3 我国目前在职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在职研究生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现行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模式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行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在职人员自身的特殊性问题

影响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水平的问题有很多,但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我们应该多从内因方面着手,针对在职研究生教育我们当然应该从在职研究生本身去着手分析了。在职研究生的特殊性就是他们担任着两个重要的角色,他们就是学生,又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角色,这两个角色在很多情况下存在着时间和精力方面的冲突,在职研究生往往很难做到两者兼顾,这就为我们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工作的举步维艰。

在实际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工作之中,正是由于在职人员的时间冲突问题,导致在职研究生的缺课现象十分严重,个别的在职研究生的缺课率甚至达到一半以上,这种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在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在职研究生没有真正學到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的发展。尤其是针对一些自然学科的在职研究生由于工作的问题,他们根本无法完成应该进行的实验题目,更不可能掌握应该掌握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路,这都为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3.2 师资不足且水平参差不齐

影响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师资问题。在职研究生之所以参加这种在职的学习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而为他们传播知识与技能的就是这些教师,因此教师的水平对于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在师资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近15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高学历人才的要求在不断的增加,在职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但是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问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些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相对落后,很多导师的知识结构已经老化,无法适应现代的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3.3 论文研究与撰写存在滞后现象

研究生的主要工作就是针对自己专业范围的知识提出新的课题,针对这些课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撰写科研论文。但是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在职研究生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在论文研究和论文撰写方面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在职研究生教育中十分普遍。一些在职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无法在学校完成,只能将课题带到企业去研究和撰写,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并不具备先进的科研条件,无法为这些在职研究生提供一个理想的科研环境和写作环境,这就加剧了在职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撰写滞后的现象,为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3.4 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我国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滞后性,近些年我国的在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又在不断扩大,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增加了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压力,造成在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首先,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本科化倾向严重,由于在职研究生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存在着的严重的本科化趨势,教师的授课缺乏专业的思维方式引导;其次,在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过于死板,必修课为主,选修课可谓是凤毛麟角,没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在职研究生对于知识的需要。

4 提高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的措施

4.1 针对在职研究生的自身特点,采用弹性学制的培养方案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我们在进行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比如在学制的设置方面我们就应该采用弹性的学制设置方案,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专业的要求,毕业论文的情况再结合学校以及学生的综合情况制定具体的学制,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又可以提高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的健康发展。

4.2 搞高在职研究生的教学要求,严把学位论文关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在职研究生进行在职学习的成果反应,在很大程度上诠释了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之中,我们必须充分的重视现代在职研究生的教学要求,从严管理在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相关问题,这是提高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对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评阅,在论文的答辩过程更应该严肃对待。应该随机抽取部分论文进行盲审,对于未通过盲审的论文一律推迟毕业,在论文的答辩过程中更是应该做到公开答辩,做到学术公开、公平竞争。

4.3 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水平,我们在进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以此来保障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具体的保证体系主要包括培养体系、管理体系、监督体系和反馈体系四个方面。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四个体系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工作。只有建立了这样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不折不扣的去完成,我们才能保证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

5 结论

在职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教育模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是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培养管理模式,保障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艳芳,侯首萍,孔素然.浅谈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现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S2):83-86.

[2] 范玉辉,周先进.对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00-202.

在职研究生定向培养公函 篇3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清华大学物流管理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向

通过介绍国外最先进的物流理念,深入剖析国内外物流管理典型,详细讲解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理论与操作手段,帮助学员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全面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打造具有全球眼光和前瞻能力的现代物流经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物流管理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向

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国内,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及优化,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而供应链的运营管理是物流产业中的核心环节,它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物流产业价值的创造,因此,物流供应链运营管理战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北京工商大学物流管理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向

旨在为企业培养掌握物流业务各环节,熟悉供应商和客户管理各种专业知识,有能力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物流管理专门人才,满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用人机构的岗位需求。

东华大学物流管理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向

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能够适应国际化经营和我国工商企业发展需要的务实型、综合型及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通过系统的培养教育,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市场营销管理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营销战略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彰显优势,占据着企业竞争重要的位置。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环节、核心命脉!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营销人员成为最受欢迎、最供不应求的人才。市场营销方向在职研究生班,在丰富企业管理知识基础上,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训练营销方法与技巧,增强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为了有效地实现商品销售,企业营销经理需要经常地研究市场需求,弄清楚谁是潜在顾客,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商品,为什么需要,需要多少,何时何地需要,研究本企业在满足顾客需要方面的合适性,研究可能存在的销售困难和困难来源,并且对应地制定满足每一个顾客需要的市场营销策略。这就是市场调查与研究职能的基本内容。不难发现,市场调查和研究不单纯是组织商品销售的先导职能,实际上是整个企业市场营销的基础职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物流管理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向

帮助学员建立在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方面的厚实功底,为学员拓展物流运作思路,剖析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操作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学与物流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物流的前沿理论和实务的专业人才。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向

培养具有物流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物流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富有创新意识,能独立从事物流工程技术研发、物流工程设计以及物流工程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物流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向

本领域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高级人才,具有物流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物流设施应用、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及物流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和运作管理工作的能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人才在企业中的价值越来越突显。作为企业里选、育、用、留人才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者,掌控核心竞争力的源头,推动着企业高速发展。如何契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确保人力资源系统的高效,成为了众多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21世纪 “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专员是企业中具有诱惑力的职位,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工作中最富有创意的管理,掌握企业人事大权,通过对人力资本的优化组合为企业创造效益。他们处于企业权力最集中的管理层,掌握着企业的人事调配权,为企业制订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资福利等一系列人才规划。其重要性与优越性正在快速、持续升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成为职场上的“明星职业”。

河南大学物流管理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向

在职研究生定向培养公函 篇4

学费等收费标准的通知

【颁布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发文字号】发改价格[2003]1011号

【颁布时间】 2003-08-22

【生效时间】 2003-08-22

【时效性】

中共中央党校:

你校《关于申请核定中央党校办学收费标准的函》(中校函[2003]27号)收悉。经研究,根据《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教育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价费字[1992]367号)第一条规定,现就你校研究生院、函授学院委托培养在职研究生学费等收费标准通知如下:

一、委托培养在职研究生学费标准。

(一)委托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每学员每学年8000元;

(二)委托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在职研究生班学员,每学员每学年6000元。

二、短期培训进修费、教材费收费标准。

(一)短期培训进修费收费标准由你校根据提供培训进修服务的费用支出情况,按照补偿服务成本的原则确定,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备案。

(二)函授学院教材费按实际成本收取。

三、考虑到参加你校委托培养在职研究生的学费由所在单位

支付的特殊情况,为便于单位结算,委托培养在职研究生的学费可按学年交纳或一次交清,具体缴费形式由学员自主选择。

四、你校收取委托培养在职研究生学费等收费,应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申领《收费许可证》,使用财政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并自觉接受价格、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你校收取委托培养在职研究生学费、短期培训进修费、教材费,应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加强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通知》(财综[2003]29号)的规定,全额上缴中央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六、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高管在职消费激励研究综述 篇5

在职消费目前是国外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 在国内相关研究比较少, 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更多是停留在理论上的阐述, 相关的经济原因及后果缺乏足够的研究积累, 也没有足够的经验研究去支持。现在这个研究热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追捧, 以国外学者及研究人员为主导的实证研究也陆续出现, 国内研究也逐渐增加。

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在职消费研究文献, 从概念、成因、计量方法、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概括, 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2 在职消费概念综述

实际生活中, 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在职消费的现象。但是对在职消费的概念尚未形成确切统一的结论。一些学者认为职消费是专指“人们取得的扣除正常工薪以外的、可以预期的利益”或者是“凭借自身专权获取的特殊福利”, 有时候也指“某些特定类型工作的一种附带或伴随利益”。另外一些学者把在职消费定义为一种“非货币性的福利”, 例如为高级管理人员配置的专用汽车或飞机、提供的奢华办公场所、高级娱乐餐饮会所, 以及高档场所会员资格等等。

3 在职消费成因综述

对于职消费的成因, 目前形成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这两种观点分别是在职消费代理观和在职消费效率观。

(1) 代理观:Hart (2001) 指出, 尽管在职消费给高管带来的是一种收益, 但是它会给企业带来更多负面的经济影响, 从而减损企业价值, 降低股东财富, 众多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都认为职消费是委托代理成本的一种表现形式。换个角度思考, 仅从这种代理成本去理解, 那么限制在职消费才是理所当然, 与现在普遍的现象并不相符。当然, 也必须将监督成本纳入考虑范围, Alchian (2008) 认为在职消费构成代理成本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在职消费的事后货币薪酬安排不够弥补所消耗的企业资源。

(2) 效率观:代理观可以较直接地解释在职消费部分问题, 但其广泛存在性原因仍得不到充分的理由。Henderson (2010) 把在职消费视为一种“身份商品”, 它可以提高高管在企业内部的名望。Rajan和Wulf (2004) 也认为在职消费的可以促使提升经理人的管理效益, 并且巩固和加强经理人的地位和威望。这些研究理论目前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 未能成为主流观点, 而其对代理观的挑战无疑是一种突破。

这两种观点既有差异又有共通性, 其考虑的角度不同, 但本质上可以对在职消费的表现和作用进行解释, 是相互补充的两种观点。不同的实证研究也指出每种观点都有其可验证性, 与其考究两种观点的正确性, 不如思考什么约束条件下何种观点更符合现实。

4 在职消费计量方法综述

在职消费的实证研究并不多, 国外有James等采用相对数值计量法, 包括对三大费用的比率进行计量处理, 国内主要有夏冬林、陈冬华等采用绝对值法进行了处理。

(1) 相对数值计量法。

外国学者中James等 (2000) 采用了比值法度量在职消费的水平, 主要通过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这两个指标进行研究, 国内的卢锐 (2008) 和李宝宝 (2012) 等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并对其进行了改进, 例如剔除不属于在职消费范畴的项目, 如存货跌价准备, 坏账等。

(2) 绝对数值计量法。

从在职消费概念上可以推断, 其归属到管理费用的可能性较大, 于是较多情况下可以在报表披露信息中获取。陈信元等 (2005) 认为可以在报表附注的“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明细中涵盖车辆费用、业务招待费、差旅费、董事会费用等项目中收集。

目前对于计量方法的考虑重点不在于准确性, 而关键在于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上, 由于在职消费数据披露的不一致性, 且表现方式有隐蔽性特点, 因此数据的质量问题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5 在职消费实证分析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在职消费的实证分析, 主要是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 探讨了股权结构、高管权力、股利支付、债务筹资等与在职消费的相关性, 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Crossman等 (2004) 的研究表明在合理范围内, 大股东的数量及持股比例越高, 对高管的监督力度就越大。卢锐等 (2008) 发现高管的权力与在职消费关系成正相关。美国财务学家Jensen (1986) 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理论, 他发现规模越大的公司, 其自由现金流量也越大, 一旦支付股利, 在职消费的程度就将降低。Lipton和Lorsch (2003) 、Corwin (2007) 、Shleifer (2010) 和庆燕燕等 (2007) , 胡建平 (2008) 的研究都证实支付现金股利后, 自由现金流量的减少会导致代理成本的下降。陈红明 (2009) 和符蓉 (2012) 通过实证也发现股利支付降低了在职消费的水平。债务筹资方面, Jensen等 (1976) 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 他们认为债务筹资可驱使高管勤勉工作从而减少在职消费。McConnell等 (1995) 认为当企业拥有超额现金流量时, 债务筹资会削减铺张浪费, 达到降低在职消费的目的;而王满四 (2012) 等的研究发现了相反的结论, 他认为我国的国情特殊, 目前企业的激励制度的欠缺以及高管工薪的管制, 使得在职消费成为一种远远大于工资福利的隐性激励, 出现一种严重的代理成本, 从而对公司绩效有负面影响, 即使是进行债务筹资也不能约束高管自利行为。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发现, 目前的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公司股权结构和财务政策与在职消费的关系, 这些研究为公司治理指明了方向。但是一些更细化的相关因素仍未考虑在内, 在未来的研究中, 这将是学者们努力的方向。

6 结语

管理重人本, 人本重激励, 高管在职消费作为激励的一种, 渐渐成为令人关注的热点, 而目前面临主要的问题是其数据的收集难度和计量上还没能得到统一, 虽然国内的研究也有所发展, 但实证研究的内容并不广泛充足, 而且鉴于国外学者起步较早, 许多实证研究已经有所成果, 但国内外背景情况有所差异, 并不适宜直接套用国外研究成果于我国的实际中。当然, 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更加规范, 标准更统一, 计量方法手段也更精确, 其中的确切关系也将会呈现出来, 并为未来高管激励手段内容的研究提供方向。参考文献

摘要:高管在职消费作为一种新兴起的受关注的激励手段, 日益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但学术界对高管激励手段的研究更多是局限于货币薪酬契约, 而在职消费只限于理论上的阐述。为此, 试图从在职消费的概念出发, 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 同时对其研究成果作一归纳, 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实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支持。

关键词:在职消费,激励,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Fan, J.P.H., Wong, T.J., Zhang, T.Y..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The Case of State-owned Corporate Pyramids[J].The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Organization, 2013, (6) :1217-1252.

[2]李宝宝, 黄寿昌.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估计模型及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 2012, (5) :184-185.

[3]杨蓉.垄断行业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研究:基于在职消费的视角[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33-140.

[4]陈信元, 陈冬华, 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 2005, (2) :92-101.

在职研究生定向培养公函 篇6

关键词: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手段

一、上级制度层面存在影响教师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成因

现阶段我国的双语教学主要特指少数民族地区以本民族语言和汉语来共同展开教学的过程。完备的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推广政策,不仅是保障学生能够接受双语教学、提高双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也是促使教师不断基于政策知识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的重要前提。

(二)解决办法

一方面学校所隶属的本地教育机构要从根本上提升对双语教学重要性的认知,积极推动和加强学校层面的双语教学落实;另一方面,要联合其他机构,加强双语教学的社会舆论宣传,从社会层面提升普通民众对其重要性的认知,从而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加强教育能力的提升与巩固。再者,上层机构要积极推进跨地区的学术研讨和语言交流工作,通过研讨会、交流会以及组织教学参观等活动,为教师不断丰富阅历、提升知识储备,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育部门、乡镇、学校管理层面存在影响教师能力提高的因素

教育部门、乡镇以及学校管理层面能够影响到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包括其对于双语教师工作压力大,除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之外,由于上面要求各类文件档案要用国语完成,乡镇及学校给双语教师安排的其他任务较多,如各类档案整理,文件的编写及处理,各类活动的组织开展等等、由于此原因不愿让双语教师去参加自我提高的教育教学培训,教师个体的尊重程度、良好教学氛围的构建以及社会层面教学环境的影响。

(一)成因

首先,双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社会层面以及广大教育机构的广泛重视,通过保障其基本权利以及必要的福利支持来实现对其工作和事业的支持,那么从长远来看,必然是有助于教师自我监督提升教学能力;其次,严谨的校园学风、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是保障学校内部实现和充分落实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是打造教学品牌、提升教学质量,扩大校园社会影响力的无形资产。

(二)解决办法

首先,学校层面要加强对双语教师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打造和落实,积极鼓励双语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断求学上进、自我激励,使之能够潜心教育事业、潜心双语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其次,积极推动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打造品牌学风、凝练过硬校风。再次,教育部门应积极加强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率,尽最大可能配合和服务于学校的双语教学、为提升双语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最大的助力。

三、教师本身层面存在影响教师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成因

首先,双语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决定或影响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性。因为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对两种语言之间切换和选择的应用,这必然需要教师以扎实的双语功底为教学基础,以汉语为拓展方向,以少数民族的语言为教学基础,来施展双语教学。因此当教师本身的专业性和灵活性不够充分时,授课过程中的切换就做不到灵活自如,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其次,良好的教学态度也是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积极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性,导致整个课堂沉闷、没有活力,而学生紧紧围绕书本而展开的教学活动,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从教师自身的层面来看,缺乏联系实际的精神,会导致其个人丧失对知识进一步探索、主观能动性进一步生成的原动力,教师很难做到在实践中进一步成长、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解决办法

一方面,双语教师要不断注重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考评与提升,通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双语应用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间接实现不断鞭策自身、提升专业性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要重视和热爱双语教学事业,通过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不断灵活运用双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双语课堂。

四、学生层面存在影响教师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成因

双语教师所进行教学的对象是少数民族的学生,由于学生个体本就存在着来自知识储备和学习态度上的差异,因此这二者也会间接或直接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差异越大越会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增加难度,可以预见的是,当教师以流利的汉语进行讲课时,必然会有一部分学生完全听不懂、导致整个课堂陷入僵局,让教师完全以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讲课时,一部分学生在固有的知识基础上,显然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那么最后极容易陷入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相互使用、互相翻译的恶性循环当中,不仅难以让学生接收到真正的专业性知识,也无法让学生提升汉语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无从得到发挥。

(二)解决办法

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对现有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采用灵活式的学科班级形式来进行课程传授。即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测验和考评情况,对学生的双语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划分成灵活的学科班级形式(不固定,随时可以根据阶段性的测验结果来进行调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适度的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淑花.论高校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维度的建构[J].时代文学月刊,2014(7):179-180.

上一篇: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计划书下一篇: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