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共11篇)
一个人既要勤于读书,还要善于读书。有的人是书在手中,可就是读不懂、读不通、读不进,甚至越读越糊涂,这说明读书有得法与不得法的区别。这里介绍几位古人从不同的角度就勤读书、会读书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的读书法,对今人亦有裨益。 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
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曾经“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则折节学问,“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目的为求得“义理精熟”。
而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
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
后来事实证明,读书务求“精熟”的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确只做到刺史、郡守,而读书务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
“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无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八面受敌”读书法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
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入书出书”读书法
南宋人陈善着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文学技巧;倘
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 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既要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
“精当”读书法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 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
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意“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计字日诵”读书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的书籍就被他背熟了。这种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在欧阳修的亲身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余”和“三上”读书法
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很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用来读书,肯定会有收效。
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2010年上半年, 有少部分学者忧心忡忡, 认为“狼来了”, 通货膨胀就在前方不远处伺机潜伏。而统计部门给出的CPI数据, 均在3%之下徘徊, 漂亮利落地“回击”了学者的“杞人忧天”。也有不少权威人士, 不温不火地站出来告诉大家, “通货膨胀并未发生。”直到近两月来, CPI指数步步攀升, 到2010年10份达到4.4%, 也有人抛出了5%的预测, 通货膨胀才再次成为会议桌上的热门话题。
借用经济学家谢国忠2010年上半年说的一句话, “大蒜两年内上涨了近200倍, 房价日涨千元, 到底算不算通货膨胀?”
在中国, CPI数据是反应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数。但是, 中国CPI指数存在种种缺陷, 没有与时俱进, 其系统样本与体系还在沿用1992年确定的地域网点和品类权重。但是, 1992年至今, 中国经济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92年, 房地产市场还是空白, 车市也是冷清的门可罗雀, 但现在无论是房市和车市都如火如荼。消费机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PI指数还按照旧有的套路, 难免有失偏差。中国的居住类消费, 在CPI中所占权重只有13%左右, 基数也非常低, 这导致居住类消费反应到CPI上会出现偏差。
2008年开始, 中国的房价疯涨, 但在CPI并不能直观反映出来。相反, 楼市还与连体婴儿股市一道成为通胀埋伏的前沿地带。大批过剩的资金被楼市、股市吸收, 蒙蔽了资金过度旺盛的真相。
因而, 单凭CPI数据并不能全面反应通货膨胀程度, 它只是通货膨胀的显性指数。房价, 以及个别产品价格的突然上涨, 则是通货膨胀的隐性指数。
从老百姓的角度看, 有没有通货膨胀, 主要看菜篮子, 10块钱能买多少鸡蛋, 多少猪肉, 多少大白菜?如果原来10块钱能买3斤鸡蛋, 现在连两斤也买不到了, 就是钱不值钱了, 通货膨胀来了。
那么, 房价, 要不要看呢?当然要看。它虽然没有堂而皇之进入CPI考核体系, 但与民生息息相关, 不管是庙堂之高的两会, 还是民意聚集的网络, 讨论最热烈的问题就是高房价。一套房子, 能装下多少个菜篮子?一二线城市, 一般家庭用于衣食行的一年消费, 三万元足够了, 而且能达到“酒饱饭足”的惬意程度。而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 地段偏远, 至少也要一百多万元,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更高, 二百万元以上。因而, 房价花去了人们的多年积蓄, 还有可能透支未来的收入。一家有辛辛苦苦攒下的30万积蓄, 10年前能全价买下这套90平米的房子, 三年前只够首付, 现在连首付都不够了。让老百姓自己做个选择题, 是愿意菜篮子里的菜涨一倍, 还是愿意房价涨一倍?二选一, 必须选一个。恐怕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货币信贷、贸易顺差、游资热炒、生产要素成本增加等, 是推动通货膨胀发生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物价对冲、CPI计算方法特殊等因素, 显性通胀并未在上半年表现出来。
物价相互对冲,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观察通胀的真相。单纯的物价崇拜主义者, 并不认为物价已经上涨, 因为从总体水平看, 物价的确没有飞流直上三千尺, 这就是不同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对冲效应。事实上, 物价的上涨不会是齐刷刷地一致性上涨, 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往往最容易上涨, 而制造业和一般服务业的上涨空间不大, 甚至处于价格低迷状态, 这就给了人们物价水平不高的判断。而事实上, 除非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不会出现绝对的一致性, 而是循序渐进的。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绿豆, 大蒜, 生姜, 辣椒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价格高得离谱现象, 但在CPI上并没有立竿见影的表现。
从房价看, 隐形通货膨胀早就发生了。金融危机后, 天量信贷导致市场上大量货币流出寻找出口, 民间资本在实业遭受利润天花板也需要寻找新的财源茂盛之地, 18亿亩耕地红线导致土地“物以稀为贵”, 这些因素合力发生作用, 致使房价上涨, 隐形通胀发生。
隐性通胀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如今, 货币信贷、贸易顺差额大等的累加效应有了一定质变, 同时又有新的加剧通胀因素出现——劳动力成本提高, 于是, 显性通胀也开始凑热闹了。
劳动力低廉的时代渐行渐远, 最低工资和市场化工资都明显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涨, 迫使生产者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转嫁成本。同时, 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还会提高普通人群的购买力。普通人群的恩格尔系数偏高, 对于食品等日常消费品具有较大的购买潜力。工资提高, 潜在购买力转化为实际购买力, 对日常生活的购买需求增加。因而, 当生产者通过提价来转嫁劳动力成本时, 不会引起消费市场的过度抵制。因而, 从市场角度, 通货膨胀的产生链条并不存在太大的障碍。
为抑制通货膨胀, 国家已经采取涉及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粮食收购、增加库存等措施进行协调。甚至还有媒体透露, 食用油企业被点名要求四个月内不准提价。但这些措施是应急性的,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
而且,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 隐性通胀的重要表现——高房价, 仍然没有跌落的迹象。尽管政府采取了严厉的调控政策, 房价依然坚挺。北京为例, 2010年11月, 北京23个在售楼盘涨价, 涨幅从最高32.65%到0.33%不等。
货币信贷的惯性效应依然存在, 人民币升值不会大踏步前进, 中国制造继续在世界市场倍受青睐, 劳动者工资提高大势所趋, 内外游资乐此不疲在中国这片热土制造资产泡沫, 所以, 到2011年, 显性通货膨胀仍然存在, 表现不会比2010年逊色。
走“安步”,还是“疾趋”?
行走的字义,古今差别比较大。汉代的《释名·释姿容》中称,“徐行,曰步”;“两脚进,曰行”;“疾行,曰趋”;“疾趋,曰走”。现代的散步,古人叫“步”,而当时的“行”,才是今天的“走”;古人如果说“走”,那就是今天的“跑”了。
何时该“行”何时该“走”?古人是有严格讲究的。先秦时期,古人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行走礼仪”。成书于秦汉时期、被列入“十三经” 的《尔雅·释宫》中称:“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这里的“时”为“歭”的通假字,是踟躇、徘徊的意思。在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走法。
在古代,孩子一生要学两次“走路”。一次是一两岁时自然学会走路,另外一次则是到了入学年龄学走路礼仪。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其所编撰的《童蒙须知·语言步趋第二》中是这样训诫孩子的:“凡步行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从中可以看出,走路要从容、规范,通常情况下,不要手舞足蹈,更不宜慌慌忙忙,而要稳稳当当地走,即所谓“安步”。即使在家里,也不要一纵一跳的。只有一种情况可在家跑着走,就是有长辈喊你。
走“正道”,还是走“捷径”?
与“怎么走路”有不同要求一样,古人对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也有相应的讲究。
在古代,道路分为“道”“路”“途”“行”“径”“术”“街”“衢”等多种规格。其中以“道”“径”二种,古人说得最多。
“道”,在先秦时期指可供车行的大路,又称“正道”,相当于现代高等级公路“省道”“国道”。秦始皇所筑的“驰道”也是“道”的一种,系当时的高速公路。
“径”与“道”正好相反,指只能走人、不能行车的小路,故称“步道”;从小路走可以避开众人、熟人,又俗称“间道”,心术不正者才走间道。因为从小路走往往比正道近,由此出现了“捷径”的概念。
与“径”相提并论的是“徯”。徯,指不好走的细小狭路,俗称“邪路”“邪道”。走到头后无路可走的“径”,则称为“窘径”,走这种小路往往举步维艰,即“窘步”。
正道可能路途远、辛苦,但安全,不会走错方向,所以古人提倡走“正道”,而不鼓励甚至禁止走“窘径”“捷径”“邪路”。《周礼》中便多处提到周王禁止“大路不走走小路,有桥不走翻堤坝”的行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很欣赏“行不由径”的走正道者。据《论语·雍也》所记,孔子的学生子游在鲁国的武城做官时,便以此标准选拔人才。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意思是,澹台灭明不走邪路,不是公事,从不到我的房间来。仅由“行不由径”,就推断澹台灭明是难得的人才。
因为正道是正确的道路,而窘径、捷径、邪路却不一定,很可能是弯路、歧途,所以“正道”和“邪路”又都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延伸出“正与邪”的寓意。《礼记·燕义》中有“上必明正道以道民”,要求君王要指出正确的方向引导民众。所以,屈原在《离骚》中说:“夫唯捷径以窘步”,提醒人们走捷径容易陷入人生的困境。
靠右走,还是靠左走?
在崇尚“正道”的同时,古人还对走路秩序提出了规范,逐渐形成所谓的“交通规则”。现代人是“靠右走”,古人靠哪边走?不同朝代有不同风尚。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走法”。
较早的走法是“男右女左”。先秦时期,男人和女人是不能同行的,要分两边走。《礼记·王制》中规定:“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意思是,在道路上,男的靠右走,女的靠左走,车辆从路中间通行。这种走路规则曾对早期民俗产生很深的影响。据《仪礼·士昏礼》记载,秦汉及以前,女儿出嫁时,必须从左边走出去,站在母亲的左边,即所谓“女出于母左,父西面戒之”。
“男右女左”分开走的规定又叫“男女异路”,到汉魏时期还曾出现过强制性推广的现象。西汉末篡位建立“新朝”的王莽推崇周制,其中有一条就是效法《礼记》中的“男女分开走”。《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要求推行“男女异路之制,犯者象刑”。
到了唐代,一个叫马周的人提出“靠右走”。这种走法又称“来左去右”,不分男女。据唐刘餗的《隋唐嘉话》记载,马周以布衣身份上书当时的皇帝李世民,提出一系列教化民众、创建新型社会风气的建议,其中就有行人的走法:“旧诸街晨昏传叫,以警行者,代之以鼓,城门入由左,出由右。”
马周建议,要用击鼓的方式早晚提醒行人进出城门要分开,两边走,进城的走左边,出城的走右边。由此,还形成了古代中国特有的“左迎右送”礼俗,即迎人站在路的左边,送人站在路的右边。
古人最习惯的走法应该是“靠左走”。唐代规定“来左去右”,实际上是一种进出城门的规则,宋代 “靠左走”更为普及。朱熹《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中要求:“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为什么陪同年长者出行要走在老者的右边?一是左尊右卑,二是有利保护老者,降低交通风险。
人先行走,还是车马先走?
对于古代靠哪一边行走,并没有从“法律”上找到依据,而是属于“礼”的层面。唐代将这种“礼”调整入“法”的范畴,出现了强制性的“走法”。这种强制性走法,可视为古代的“交通法规”。
《仪制令》被国内学术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交通法规,由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一年(637年)颁发。其大致内容是:“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
李世民强调颁发此令的意义:“朕闻教化之本,礼让为先,欲设规程,在循典故。盖以中兴之始,兆庶初安,将使知方,所以渐诱。”这种“礼让为先”的规则,至今仍是现代交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代后唐时期,《仪制令》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陕西、江苏、福建、河北、内蒙古等全国多个地方考古中,人们都曾发现过《仪制令》这样的碑刻,碑刻多为宋代所刻,这说明《仪制令》也是宋代通行全国的“交通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唐律还对车马与行人的关系做了调整,在行人密集的地方不能“走车马”。除了帝王要臣公务出行,道路上要“车马让人”。《唐律疏义·杂律》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这一重在“保护行人”的条款,为此后历朝所继承和推行。
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表示战事紧急。
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羽书:用于征调军队。
信鸽传书:多用于朝庭、官家、帮派。
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
远古
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古代
靠驿差长途跋涉
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
现代
电报、电话
速度快、信息单一文字。
当代
计算机网络
上课的时候要做好笔记,要学习做笔记!所谓的笔记并不是我们把老师说的话要一字不差的记下来,而是把握好重点,记下关键词,有利于自己理解和复习
要利用好改错本!所谓的改错本就是要将自己平时在练习中做错的题然后重新整理一遍,找出自己做错的原因。并标明此题考察的知识点。
学习要学以致用,要多动手,多动手、多动脑、多思考、的多观察,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①读书要有选择。作为一个初中生,其分析能力还不强,认识能力较弱,读到一本思想内容健康,趣味昂然,知识丰富,富于哲理,能够陶冶人们情操的好书,就如同交上了好朋友,遇到了好导师,会受益匪浅。反之,不健康的书籍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当今书籍市场良莠不齐,作为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志趣向他们提供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好书,喜欢理科的为他提供科技读物、科幻小说,喜欢文科的可提供中外名著,也可为他们订阅一至二份优秀报刊杂志,或提供一些精选的学科参考资料。
②要合理安排时间。初中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家长在要求孩子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安排业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③读书要讲究方法。阅读应泛读和精读结合,泛读是对所要阅读的文章只进行大体的浏览和粗略的通读,泛读可使孩子在较少的时间里阅读较多的书籍,能充分利用较零散的时间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资料、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目的。泛读适用于阅读大部分的中外名著和报刊杂志等。精读要对所阅读的书籍认真领会,反复思考,深入理解。精读适用于与自己学习密切相关的书籍,如阅读参考资料等。
股利核算口诀
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
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
“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比如96年1月1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9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95年度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设例题中96年5月2日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然后判断:
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恢复,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于、小于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
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头分配”,从而确定是需要冲减投资成本,还是恢复投资成本。如果不能确定投资成本的变化,也就无法确定投资收益的大小。
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10,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10,000。
①分派值30,000
累积股利10,000+30,000=40,000
累积净利润数40,000
借:应收股利30,000
长期股权投资10,000
贷:投资收益40,000
②分派值50,000累积股利10,000+50,000=6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20,000
借:应收股利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0,000(20,000-10,000)
投资收益40,000
③分派值2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25,000=3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5,000即使-5000-10000=-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
借:应收股利25,000
长期股权投资10,000
贷:投资收益35,000
偏科型
其实偏科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可怕,同学们对各门课程的兴趣不同,投入的精力不同,各科的成绩难免存在差别。一旦这个差别比较大,被人意识到了,便成了偏科。
但偏科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便会产生烦躁感和厌倦感,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很可能波及其他学科。
问题表现:
一科突出,其他平平;文科或理科突出;一科较弱,其他都较强。
原因分析:
受教师影响,丧失对这一学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家长的爱好以及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学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解决方案:
正确认识障碍,排解不愉悦的心理体验,激发“弱科”兴趣,锻炼学习意志。发挥“强科”之长,以长促长,取长补短。
盲目学习型
有一类孩子往往是别人不安排就不知该做什么的“乖孩子”。家长让学什么就学什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从小在家长的权威中长大。渐渐不知道该如何计划自己的学习,感觉学习只是完成学校的作业,此类学生一般成绩还可以,但是很难进步。
问题表现:
家长和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自主意识,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计划,很少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自主意识缺失,教学时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解决方案:
激发学习兴趣,重塑学习动力,培养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
贪玩厌学型
不少家长这样抱怨:我孩子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问题表现:
喜欢做小动作,如抖腿、转笔等,缺乏耐力与毅力,不能静下心来写作业学习,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原因分析:
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任性、贪玩,意志未能从小锻炼,在学习上怕吃苦,总希望能投机取巧走捷径,缺乏自控力,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
解决方案:
树立学习榜样,塑造学习典范,兴趣教学,培养对学习长久的热情,适当让孩子经历挫折,体验和感受贫困儿童对于学习的渴望,在磨砺中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粗心大意型
有家长常说:我孩子挺聪明的,哪样都行,就是有点粗心。
有不少学生就是粗心马虎造成的1分之差而错失了理想学校。粗心马虎,归根结底是习惯养成的问题。如果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时心里一紧张,粗心、马虎的问题又升级了,考试分数当然大受影响。即使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数,影响到学习成绩。
问题表现:
做题、阅读时马马乎乎,敷衍了事;平时写作业不认真,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考试时焦虑急躁,经常漏题、做错题;做事没有计划性,经常一边学习,一边想着其他事情。
原因分析:
缺乏兴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思想涣散,思维跳跃幅度大,学习态度不端正。
解决方案:
激发学习兴趣,在良好的氛围里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专项注意力训练,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苦学无效型
学习很努力,就是没效果?明明比别人都认真,就是成绩上不去???
久而久之,本来勤奋刻苦的学生会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学习。事实上,真正影响学习效率的并不是学习时间的长短,关键在于学习效率!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效率低下,是因为缺少针对长、中、短期学习的计划,缺乏对学习时间的精细管理,甚至有的同学不善于休息,不会劳逸结合。
问题表现:
对知识生搬硬套,不能变通运用;习惯机械记忆,不重视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原因分析:
➀无计划,学习盲目,没有详细的规划,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学到哪儿是哪儿,兴趣来了就学,没了就不学。
➁无方法,不会安排时间,不会利用黄金时间,不会合理分配时间,不懂得劳逸结合,造成了学习上过多的无效劳动。
解决方案:
制订计划,使学习目标清晰可见,学习时间有章可循。掌握方法,把握学习的黄金时间,高效合理地利用时间。
眼高手低型
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错,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时,思路似乎也挺清晰,但是一到做题和考试时,不是看漏了解题条件,就是看错了题目要求,不是写错小数点,就是拼错单词。结果是越怕做题,错误就越是层出不穷。
问题表现:
感觉一看就会,做题一做就错,考试成绩与自己估计的分数相差很大,不知道错在哪了,经常无辜的丢分。
原因分析:
做题时粗心大意,盲目求快,错误率高,思路局限,面对难题找不到思路,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做题只关注答案,不懂得分析和总结解题过程,不善于从错误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导致相同的题目一错再错。
解决方案:
认真仔细,重视做题的步骤,重视过程,不要只关注答案,掌握方法,提高解题正确率,吸取教训,防止一错再错。
情绪波动型
情绪波动是学生当中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很难把控自己的情绪。所以,一旦在学习上遭遇挫折,或者某一阶段心情低潮,学习成绩也就因此起伏不定。
这类学生大多数平时学习不错,做练习也答的不错,但往往一到考试就出状况,考试成绩与自己估计的分数出入很大。事实上,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出在心理素质和应试技巧上。
问题表现:
兴趣和情绪容易变换,不喜欢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学习,考了高分后,骄傲自满;考了低分后,焦虑不安、自卑、迷茫,沉浸在学习失败中不能自拔。
原因分析:
思想压力过大,导致在考场上过于紧张,发挥失常,缺少应变能力,遇到生疏的难题时束手无策,学习心态不佳,太过于看重考试分数。
解决方案:
释放压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稳定情绪,正常发挥知识水平;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学习困境;把握节奏,告别疲劳学习,思想涣散。
基础薄弱型
学习是一个持续、连贯的过程,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结果不懂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新的内容又纷至沓来,从而陷入“一步慢导致步步慢”的恶性循环。
问题表现:
对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背诵、记忆时出错率高,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看似听懂了,过几天后一问三不知,经常需要翻书查看例题和知识点,做题和考试磕磕绊绊。
原因分析:
没有预习的习惯,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只能被动地听课,不会巩固复习,对学过的知识消化不良,造成基础越来越不牢固。
解决方案:
同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学习,就有了一个学习伙伴,更何况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水平高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他就是你的老师,你自然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同水平低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你是他的老师,我们常说“教学相长”,你同样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当然,合作学习并不是几个人的简单相加。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有5个要素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这些要素是:(1)积极互赖,指的是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3)个人责任,指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4)社交技能。(5)小组自加工,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温情与信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与策略,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在学习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
A意味 和…一起
接続 [名]+とともに
①お正月は家族とともに過ごしたい。/希望和家人一起过新年。
②大阪と東京とともに日本の経済の中心地である。/大阪和东京都是日本的经济中心。
B意味 …的同时
接続 [動-辞書形]
[い形-い] +とともに
[な形-である]
[名-である]
①小林氏は、学生を指導するとともに、研究にも力を入れている。/小林先生从事学生指导工作的同时,也从事着研究工作。
②代表に選ばれなくて悔しいとともに、ほっとする気持ちもあった。/不能当选为代表,在懊悔的同时也感到了解脱。
③この製品の開発は、困難であるとともに、費用がかかる。/这种产品的开发既有困难,同时也需要资金。
④義務教育は、国民の義務であるとともに、権利でもある。/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义务,同时也是公民的权利。
C意味 伴随着某种变化的发生,其它变化也相继发生。
接続 [動-辞書形]
[名]+とともに
①年をとるとともに、体力が衰え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衰弱。
②自動車の普及するとともに、交通事故も増えてきた。/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多。
意味 对… 〈表示对象〉
接続 [名]+に対して
①お客様に対して失礼なことを言ってはいけません。/对客人不能讲失礼的话。
②輸入品に対しては、関税がかけられている。/对进口货物要求征收关税。
③いいことをした人に対し、表彰状が贈られる。/对做了好事的人颁发奖状。
④陳さんは日本の経済だけではなく日本の文化に対しても、興味を持っている。/陈先生不仅对日本的经济,对日本文化也很感兴趣。
【古人的学习方法有哪些】推荐阅读:
古人鼓励学习至理名言05-28
古人亲情的故事06-10
写古人的作文06-23
古人关于入伏的诗句05-26
古人表达爱情的诗句07-09
古人描写菊花的诗句10-17
古人勤奋读书的名言12-05
古人描写山的诗词06-19
学习韩语最快的方法有哪些05-25
课外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哪些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