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浙教版(精选7篇)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等能力。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3、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乘法的运算律
难点: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引入课题
21151
1、计算:16 211(3)(-4)×7×0 4100.16
35326你能说出各题的解答根据吗?叙述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法则是什么?多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几个不等于0的因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2、学生练习:简便计算,并回答根据什么?
(1)125×0.05×8×40(小学数学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5571(2)336(小学数学的分配律)
9612
23、上题变为(1)(-0.125)×(-0.05)×8×(-40)
5571(2)336
96122能否简便计算?也就是小学数学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能否使用?
[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二)]
(二)交流对话,探索新知
4、多媒体显示:学生练习:计算下列各题:(1)(-5)×2;(2)2×(-5);
(3)[2×(-3)]×(-4);(4)2×[(-3)×(-4)] 1(5)32;
31(6)323
3在进行加、减、乘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数,没有括号时,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比较的结果.:(1)与(2);(3)与(4);(5)与(6)的计算结果一样.计算结果一样,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算式相等。即:(1)(-5)×2=2×(-5);(2)[2×(-3)]×(-4)=2×[(-3)×(-4)];
11(3)32=323
33由(1),我们可以得到乘法交换律;由(2),可以得到乘法结合律;由(3),可以得到分配律。
师:乘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还成立吗?大家每人写一些不同的数据来试一试。(学生活动。)乘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成立。
5、这节课我们探讨的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的应用。我们首先要知道乘法运算律有哪几条?能用文字叙述吗?
乘法运算律有: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分配律等三条.多媒体显示: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仅涉及一种运算,分配律要涉及两种运算。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吗? 如果a、b、c分别表示任一有理数,那么: 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 练习:多媒体显示 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1)(-5)×3=3×(-5)
292925362536(2)[-+]+(-)=(-)+[+(-)]
7737372121(3)(-6)×[+(-)]=(-6)×+(-6)×(-)323255(4)[29×(-)]×(-12)=29×[(-)×(-12)]
66(5)(-8)+(-9)=(-9)+(-8)
(答案多媒体显示,略)
运算律在计算中起到了简化运算的作用.那我们看刚才做的5个题中,计算等号右边比较简便还是计算等号左边比较简便?(略)
6、新知应用 乘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的应用 例
1、简便计算(1)(-0.125)×(-0.05)×8×(-40)
5571(2)336
96122 师生共析(1)题先确定符号,再算绝对值;先用乘法的交换律,然后用结合律进行计算。
(2)题用分配律。运用运算律,有时可使运算简便。解:(1)(-0.125)×(-0.05)×8×(-40)=-0.125×0.05×8×40 =-0.125×8×0.05×8×40(乘法的交换律)=-(0.125×8)×(0.05×40)(乘法的结合律)=-1×2=—2 5571(2)336
96122=155736336363636(分配律)29612=-18+108+20-30+21 =149-48=101 例
2、计算
51(1)1237 26100.1
63124330 44.9912
235分析:(1)(2)用乘法的交换、结合律;(3)(4)用分配律,4.99写成5-0.01 学生板书完成,并说明根据什么?略
例
3、某校体育器材室共有60个篮球。一天课外活动,有3个班级分别计划借篮球总数的和
11,231。请你算一算,这60个篮球够借吗?如果够了,还多几个篮球?如果不够,还缺几个? 4解:
111601234
111601606060234=60-30-20-15 =-5 答:不够借,还缺5个篮球。练习巩固:第41页1、2、7、探究活动(1)如果2个数的积为负数,那么这2个数中有几个负数?如果3个数的积为负数,那么这3个数中有几个负数?4个数呢?5个数呢?6个数呢?有什么规律?
(2)逆用分配律 第42页
5、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学会了什么?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及其应用.乘法的运算律有: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在有理数的运算中,灵活运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四)作业:课本42页作业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中, 历来有一些核心内容像是课程改革的“晴雨表”———不同时期对这些课程的教与学, 反映了我们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不同认识“有理数的乘法”就是这样一节课, 曾经有人说, 能够将“负负得正”讲清楚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出色的数学老师。
“ (-1) × (-1) =1”就这么难讲吗?许多专家发表过不同的见解, 不同版本的教材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共同的希望是使有理数乘法的教学更有逻辑意义和现实意义。不过, 这种愿望在教学实践中似乎并不像预想的那么顺利。
【案例描述】
投课教师教学时采用了下面的问题情境。
首先呈现四个问题:将一只小虫现在的位置标记为原点, 请根据前后几秒小虫的位置变化情况回答:
(1) 若小虫每秒向右移动3cm, 则4秒后在什么位置? (2) 若小虫每秒向左移动3cm, 则4秒后在什么位置? (3) 若小虫每秒向右移动3cm, 则4秒前在什么位置? (4) 若小虫每秒向左移动3cm, 则4秒前在什么位置?
然后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现在之后为正、之前为负, 并让学生用有理数表示每组问题中的数量, 再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 就会获得如下4个算式:
1. (+3) × (+4) =+12;2. (-3) × (+4) =-12;
3. (+3) × (-4) =-12;4. (-3) × (-4) =+12。
进一步通过观察概括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之后是巩固练习。
这位教师讲完后, 大家普遍认为其结构严谨、设计合理, 注重了数学知识产生的现实意义。但这些赞许却被课后一位学生的追问打断了, 学生问:“如果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但同时规定现在之后为负、之前为正, 那么小虫每秒向左移动3cm, 则4秒后的位置不就可以用算式 (-3) × (-4) =-12表示了。”是啊, 方向与时间的正负本来就是一种规定, 更关键的是这两组量是互不干涉的———也就是它们的正负表示是相对独立的, 一组量的规定方式并不能影响另一组量。可见, 学生说的非但无稽之谈, 甚至无懈可击!
【案例反思】
通过前面的探讨不难看出,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非现实问题的客观描述一一这就是说, 我们不能依赖现实背景彻底解释法则的合理性, 除非强加上我们的主观规定。那么这个法则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我们不妨看看美国杰出的数学家R·柯朗 (Richard Courant, 1888—1972) 在其名著《what Is Mathematics》中的论述:“引进有理数, 除了有其‘实际’原因外, 还有一个更内在的, 从某些方面来看甚至是更为迫切的理由……在通常的自然数的算术中, 我们总能进行两个基本运算:加法和乘法。但是逆运算减法和除法并不总是可行的。引入负数保证了减法能在正整数和负整数范围内无限制地进行。当然我们必须定义它们的运算, 使得算术运算原有的规律保持不变。例如, 我们对负数乘法规定 (-1) × (-1) =l。
这是我们希望保持分配律。a (b+c) =ab+ac的结果。因为如果我们让 (-1) × (-1) =-1, 令a=-1, b=l, c=-1, 就会有 (-1) × (l-1) =-1-1=-2, 可另一方面我们实际上有 (-1) × (l-1) = (-1) ×0=0
对数学家来说, 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认识到这个符号规则以及负数、分数所服从的其他运算法则是不能加以证明的。它们是我们创造出来的, 为的是在保持算术基本规律的条件下是运算能够自如。
由此可见, 有理数乘法的法则本质上是一种规定。当然, 这种规定我们之所以感觉是合理的, 是因为它没有违背原有的正数乘法的基本规则, 相关的运算律也能得到实施。所以,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确定, 更多地是关注了数学自身的继承和发展, 使之达到“向下兼容”的效果, 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体系发展所必需的“自治性”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上看, 数学家普遍接受一种"新"数, 主要依赖于算法的合理性。而作为算法系统, 总是把算法的无矛盾性放在首位的, 这是数学推广过程中的一个一般性的原则。正如伟大的数学史家M-克莱因 (Morris Kline, 1908—1992) 指出的“通过这些记号, 代数中极其有用的一部分便建立起来了。它依赖于一件必须用经验来检验的事实, 即代数的一般规则可以应用于这些式子, 而不会导致任何错误的结果”
当然, 在初等数学的学习阶段, 我们努力将数学上“冰冷”的规定转化为学生“火热”的思考, 实现从学术形态的数学向教育形态的数学转变, 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那么, 如何才能使有理数乘法的教学既具有现实意义, 又具有逻辑意义, 还能兼顾其合理性与自治性呢?针对前面教师的设计, 我想, 在我们利用现实情境获得法则后, 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这样规定有理数乘法法则, 对原来的正数乘法有影响吗?运算律还能使用吗?”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对法则的自治性有适当的认识。
开课的第二周,教材讲到了有理数的乘法,我轻车熟路地设计好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一开始先安排学生做了几道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心想有理数的乘法要比加减法简单得多,练完了有理数的加减,乘法只要简单一说就行了。讲完了课本中的讲解内容,我按着先前的教学安排提问道:“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结果班上一名学生高高地举起手来问道:“为什么负数乘以负数得正数呢?我不明白。”班上的其他学生先是哈哈大笑,可随后也感觉到了同样的困惑。对呀,为什么呢?我于是用课本上的讲解方法再次讲了一遍,可突然发现课本上的讲解也算不上证明。于是我又举例,说手心朝上为正朝下为负,翻一次手为负,那么手心朝下再翻一次不就是朝上为正了吗?你们先这样记着,慢慢理解。回到办公室之后,我一直为自己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而感到不安,我陷入了沉思。回想本学期的开始,我好像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出现。因为从去年起七年级的数学教材再一次改版了,在新版的七年级教材中关于有理数的乘法的讲解方法有了重大的改动,不再是以前的用蜗牛沿直线爬行的方式来讲解,而是采用了由一系列算式导出的方法。这种讲解方法上的改变已经让我对为什么负数乘以负数要得正数再一次产生了思考。直至今天,在课堂上学生再次提出才让我意识到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为了找到答案,我上网,翻书,问同事,折腾了好几天,但是还是没有找到让我完全信服的解释。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却获得了不少的收获,下面就先把我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了解了“负负得正”的发展史
首先,负数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的《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中。在这一章中它给出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而负负得正则是在13世纪末才由数学家朱士杰给出。在《算学启蒙》(1299)中,朱士杰提出:“明乘除法,同名相乘得正,异名相乘得负。”在公元7世纪,印度的数学家婆罗笈多(brahmayup-ta)已经有了明确的正负数概念,及其四则运算法则,内容是:“正负数相乘得负,两负数相乘得正,两正数相乘得正。”直到18世纪仍然有一些西方数学家认为“负负得正”这一运算法则是个谬论。甚至到了19世纪,英国还有一些数学家不接受负数。如英国数学家弗伦得(1757—1841)抨击那些谈“负负得正”的代数学家,认为负数有悖常理,“只有那些喜欢信口开河,厌恶严肃思维的人才支持这种数的使用。”事实上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负负得正的运算,在代数课本中都没有得到正确的解释。
二、加深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实质的认识
什么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些以前从未思考过的问题现在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对比教材,我突然间明白了这样一个实质性问题:有理数乘法法则实质上就是一种规定。这样我之前的考虑问题的方向完全是错误的,再回过头来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好像就明白了许多。比如,为什么要这样规定运算法则呢?这让我想到了本册教材的第一节课,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负数。为什么会出现负数,当然是因为生活中出现了正数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了。那正数和负数的符号就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符号了。在运算中就多了符号之间的运算,那符号的运算当然要符合实际的意义了。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负数乘以负数要得正数了。
三、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上面我已经说到了有理数乘法法则是一种规定,为什么这样规定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做了进一步的思考,仔细地比对新老教材上的两种讲解方法,得出以下发现:以蜗牛沿直线运动的讲解为例吧,正号和负号分别表示了蜗牛运动的方向和时间的前后,根据蜗牛运动的实际情况我们直接就能得出乘积的符号是什么,由实际得出的算式总结出乘法的运算法则自然再合理不过了。这样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就不言而喻了。
四、从两种讲解方法中看到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首先,我简单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则是对客观现象进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的过程。两种方法中怎么会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呢?
1.蜗牛爬行方式的讲解重形象思维。生动的画面、直观的图像,让学生一看到就有一种亲切的感受,因为它延续了学生小学时的一贯思维方式,起到了小学与中学之间的衔接与过渡。生动直观的画面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帮助也是很大的。
2.算式讲解法重抽象思维。算式的讲解方法与蜗牛法就截然不同了,要想理解它,需要寻找算式之间的规律,让学生思考在引进了负数之后,如果想让这种乘法规律继续延续下去,该如何对运算法则做进一步的规定?从而得出了现在的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这种讲解方法在理解上,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与小学一贯的思维方式不同,可以说有一定的难度。
3.两种方法哪一个更容易理解法则的合理性呢?我个人认为,蜗牛爬行的讲解方法更容易理解,因为它更能凸显:“规定是源于生活的实际的需要”,体现了“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发明的一种工具”。相比较,算式法虽然同样讲明了有理数的乘法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但由于它只是强调如何让算式原有的规律在负数加入后能继续下去,好像少了一些与实际的联系,这在理解它的合理性时就略显不足了。
五、更深入地认识到了数学是训练人的思维最好的工具
这次的思考让我做了许多的功课,为了找到答案我试着用多种方法来思考。在这一次的思考过程中,我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了数学在训练人的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数学的发明是源于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而数学的发展也带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相信在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数学会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作用。
以上的内容只是我个人对问题的一些思考,能力有限,比较肤浅,希望能与各位教育同仁共同探讨,从而使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只蜗牛沿着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原点o,为区分方向,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为区分时间,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问题1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得出蜗牛在原点o的右侧6cm处(记为+6),可以用式子表示:(+2)×(+3)=+6 问题2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得出蜗牛在原点o的左侧6cm处(记为-6),可以用式子表示:(-2)×(+3)=-6 问题3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得出蜗牛在原点o的左侧6cm处(记为-6),可以用式子表示:(+2)×(-3)=-6 问题1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得出蜗牛在原点o的右侧6cm处(记为+6),可以用式子表示:(-2)×(-3)=+6 此外,(-2)×0=0.
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有理数乘法时更需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
(二)、运用举例,变式练习例计算:
(1)(-4)×5
(2)(-5)×(-7)
(3)(-1/5)×(-5)
方法: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归纳得出:互倒的定义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是怎么样的?前几节课采用的探索、讨论、验证的手段,是本节课继续学习的研究方法.总体上这节课我自我感觉还是良好的,现就几个方面做一下自我反思:
1.引入新课:学生在小学时已熟知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而且也熟悉“除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的运算”的法则,所以我对新课的引入就是结合小学以及初一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乘法,用乘法引出除法,这种设计既复习了前面有理数的乘法,又合理的引出有理数的除法,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要回答计算结果,而且要说明理由,即叙述所依据的法则内容,另外因为题目简单,所以我应机会全部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来回答并适当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这点我觉得是做得比较好。
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完之后让一些小组派个代表说出本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在前几节课对运算法则及运算律的语言表达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有用的数学语言,这对本节课除法法则的表达也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基础.所以这个环节也顺便训练一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感觉自己唯一做得有点不足的就是;当学生讲出自己的结果,我太急于去纠正,让学生的思路跟着我的思路走,这不利于学生的表达也极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2.在讲解例题的时候,我采用这种讲法,给出三个例题,然后引导学生得出解题的步骤,这样保证大部分学生在解题的时候犯错的概率比较小,有一位老师课后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说可以先让学生练着解题,三个题目都解出来以后再引导学生得出解题的步骤,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总结的能力,这样通过自己的总结也可以印象更加深刻点。所以这种教学思想以后我将试着多用在教学过程中。而且还要注意道例题讲解时,要注意板书规范,体现除法法则的应用步骤。要一边板书,一边讲述法则的内容,可不要求书写每一步的依据,但应做到心中有数。
3.在探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个知识点上,我通过提出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得出。这个过程同学们的讨论还是比较激烈的,最后讨论结束后,我做得不大好的地方就是没让同学自己说出讨论的结果,没让学生自己分析两个等式左右两边的区别,而是由我自己说出来,体现不出学生的自主性,这点是以后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最大程度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4.对于多个数相除,在讲解时,一是讲清楚多个数相除时,可按顺序依次两个数相除进行;二是要讲清楚多个数相除时,也可以类比多个数相乘确定符号的方法进行,从而转化成非负数相除的情形。在这个问题上,我讲的还是比较到位的,在开始讲解前也给足学生时间去讨论:“多个有理数相除时有几种解法?”学生讨论的还是比较激烈的,而且学生也是比较积极的说出各自的讨论结果,但是有一点不足就是在做练习的时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显得太急促了。另外我还设计一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新知,并没有因为教科书中没有练习而忽略这个程序。
整节课的后半部分我感觉我是讲得比较快的,主要是把下课的时间看错了,所以显得后面部分讲解的节奏明显有点快,这样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出现的错误没能很好的给予纠正,这是这节课明显不足的一个地方,以后对时间的把握还得再准确一点。
课后区教研员林日福老师提出的两个观点我觉得挺不错的,第一就是在上课之前告诉同学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并且要达到的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上课的时候有更明确的目标,第二就是在解题过程涉及到一些数学思想时可适当向学生提出来,让学生逐步认识一些有用的数学思想,比如转化思想,这节课中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便是,可以适当的提一下。上面的两个做法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适当采纳一下。
总之,我认为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本节课正是考虑和分析到了这一事实,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并在活动中获得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一做法已在最近几节课中都有所体现,而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有理数四则运算即将结束之时,有必要对这一段的教学经验加以总结,以便于更好地进行下一单元的教学。另外,我觉得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展示自我,要坚持这一做法。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二)对于有理数的乘法这堂课实在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法则之后进行的,理解接受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所以在备课时我便决定不能在法则的引入上费太多时间,争取一节课将多个有理数的乘法以便讲完。因此这节课的知识点有:有理数的乘法引入与法则;倒数的定义及如何求任何有理数的倒数;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计算步骤。可见课容量不少,看样这节课的时间很紧张„„
走进教室,上课铃声还没响,我便在黑板上画出上课要用的数轴,还有几个例题,以便节省上课时间。上课铃响了,我便按预设思路讲了起来,没想到同学们跟我配合的非常默契,不一会就引导他们推导出了乘法的法则(仍然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接着学以致用解决例题,通过观察例题引出了倒数的定义并加以阐述和引用,最后通过利用顺序方法做一系列的多个有理数的乘法归纳出多个数相乘的法则(关键是定积的符号时跟负引数关系的问题的探讨),课堂顺利进行,当我们一块处理完最后一道练习题时,下课铃响了。
这节课在我看来是比较成功的也是比较顺利的一节课,成功的原因在于课前我对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透彻。可见,我们的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才能高效率的完美的进行。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老师们遇到:像为什么我的课老是讲不完呢?为什么讲的知识点多学生总是掌握不了?类似的问题时,应该想想是不是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东西我又重复了,从而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设想倘若我们已经完全了解了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又不知道什么,那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就轻松多了,从而效率也就提高上去了呢?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三)(1)学生的参与性可以更强,主体地位可以更突出。例如在学生总结法则时,有多名同学发言且每位同学各说出了法则的一部分,此时可以让同学将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提炼,总结归纳,进而让一位同学完整的叙述出整个法则,从而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合理性,提高了学生的总结能力。
(2)对学生的追问可以更深入,尽管我已经随机应变,但对学生的追问还可以更加深入一步。例如在引入有理数乘法算式时,要求学生观察(-3)×4这个算式与我们小学时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一个同学发言说“小学时学的都是正数乘以正数,但现在可能会有用一个负数乘上一个正数”。我当时的追问是“第一,你为什么要用‘可能’二字?是不确定的意思吗?还是个别的意思?”学生回答“不是不确定,而是除了负数乘以正数外,还有别的情况”。接下来我就追问了第二个问题:“第二,我们小学时只学过两个正数相乘吗?”学生略考虑回答:“应该是两个非负数相乘”。但实际上,当我在追问第一个问题时,如果能够让该生尽其所能得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出来并板书在黑板上,由此引入有理数的乘法,既能体现语言的严谨与简洁性,效果也可能会更好。这就说明追问不仅要“追”,而且要追得恰当,追得深。
(4)语言不够简洁,该留白时没有留白,要努力做到“点到为止”。留白是十分重要的,它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又能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科学》 (或《物理》) 教材中, 一般在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公式p=ρgh后, 通过分析“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压强, 而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相等, 存在压力差”, 从而推导出浮力的存在及阿基米德原理。教材这样设置的“优势”就在于它非常符合知识形成的逻辑顺序, 似乎浮力的出现和阿基米德原理可以从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推导出来, 也正因为这一点, 从“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到浮力”的整个知识构成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 从而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
但我们深入分析, 发现这样的设计存在许多问题, 也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 浙教版的教材编写者们和《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制定者们才采取了措施, 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一些删节, 从而更加符合学生的探究学习, 更加符合科学知识在学生知识体系上的重构。
问题一:特殊的实例难以使学生信服
通过“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去推导浮力产生的原因”的教材设计中, 一般都会有如左图的推导过程:左图中的物体在液体中, 其中左、右、前、后四个面都能找到两两对应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液体对物体的压力 (压强) , 所以它们的合力为零, 而由于上下表面处液体的不同深度, 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强也不同, 则压力也不同 (上下表面积相同) , 所以存在着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即浮力。
以上的分析, 要让初中学生能完全理解, 就必须基于一个如上图的特殊的实例, 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是一个“规则”的长方体, 而如果浸没于液体中的物体的形状是不规则的, 则初中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压强方向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更不要说计算了。
现实就是如此, 初中学生往往在教师举了如上图的特殊实例后, 会提出“一般的”、“更常见的”不规则物体在液体中各个表面受到的压强的情况, 此时要想如上例一样去推导, 则有很大的困难, 这对于广大初中学生来说, 是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
问题二:过难的要求加重了学生负担
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的初中《科学》, 在对知识点的选择上是“慎之又慎”的, 一些知识点往往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后才被选入了教材, 所以对一般初中学生有些难度的知识点的取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科学 (物理) 教师都明白, 初中学生更注重通过对实际例子、情境的体验来建构科学概念和理解科学规律。所以, 舍去了较复杂的定量计算及具有较高抽象思维的知识内容。在浙教版《科学》教材中, 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仅作定性的理解, 而不要求作定量的计算应用。同样, 也就不要求对浮力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这充分体现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理念。
问题三:抽象的推导阻碍了学生探究
我们知道, 在科学史上, 阿基米德原理的形成比压强概念的形成要早很多, 也就是说, 在有关浮力的计算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形成之时, 科学上根本没有压强的概念, 也就无从说起“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从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推导来的”。
科学史上人们对浮力存在的认识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形成是立足于生活经验和科学实验的, 这与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特征是相吻合的。我们知道, 初中学生学习科学概念、规律, 几乎都是立足于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理解和利用科学实验进行的。
而如果教材通过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来推导浮力产生的原因和阿基米德原理, 则此学习过程与科学史上阿基米德原理的形成是相背的, 更阻碍了学生探究式建构阿基米德原理。
通过对这两套教材进行比较,笔者发现, “人教版”教材更加凸显的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浙教版”教材则把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定位于工具性,教材的基本目标更强调练好语文基本功,强化语言文字训练。“语文知识细致密集、语文能力序列鲜明、语文练习充分全面”是“浙教版”教材的显著特点。笔者期望通过这两个版本的比较,能让我们明异同,在继承中求创新。
一、字词教学——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司马光砸缸》在两个版本的第二册教材中均被编入,文章内容相同,编写意图却在课后习题设计中有所体现,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从而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课文的教学重点。那么“人教版”教材和“浙教版”教材在习题中分别是如何设定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的呢?笔者列出了两个版本的课后练习进行比较。
朗读课文。
“人教版”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是:简化头绪,加强整合。而“浙教版”教材的课后练习特点可以概括为:简洁明快、层次分明。“浙教版”教材的组织特点反映出编写教材的主导思想是“训练”。简洁明快有利于分项训练,层次分明有利于训练的循序渐进。这一组织特点使教材更具有刚性,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很高。对于教和学来说,其有利之处是教材的使用不易变形,编写意图能得到很好的执行。但问题是,教材使用比较机械,不利于创造性教学的开展。
在生字教学上,“浙教版”教材可谓是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地将“笔画—偏旁—笔顺—结构”的教学落到实处。如第一册第10课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生字教学,课文仅要求学生学习“一、五”两个字,在学字的同时,非常明确地要求学生认识“横、竖、横折”三个笔画,并在课后有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笔画。每一课的生字教学,都提出相应的笔画和偏旁的学习,并经常在单元练习中有此类练习不断进行巩固。第一学期一共学习26个常用汉字笔画和37个常用偏旁,在课本最后以表格形式呈现,使得学习目标一目了然。
在扎实进行生字教学的同时,对于词句教学,“浙教版”教材的设计编排也是从易到难,层层递进。在一、二年级的课本中,基本上每一课都会有组词、造句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从仿照说到独立写,由扶到放,从而使学生在一年级基本上能够说一句正确的完整句,为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二、单元导读——明晰重点、练习配合
从三年级开始,两个版本教材的课文都出现了“单元导读”板块。“单元导读”是学生开始学习本单元的“扶手”,好的导读能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选取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导读内容进行了比较。
人教版浙教版
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已经学过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现在,我们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部首查字一般分4步:…… 请你用上面讲的方法查课文中的生字,了解它们的读音和意思,预习课文。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教材侧重在人文性主题上,而“浙教版”教材则把重点落在语文知识点的学习上。以浙教版这一单元为例,《纸的故事》等三篇课文的课后第二题练习都是要求学生指出带点字的部首,在单元练习中,更是以表格形式,让学生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凸显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习得语文。这样的“导读”,才是真正学习需要的“导读”。
三、习作教学——系统有序、范文指引
习作教学的有序性,是“浙教版”教材的显著特点。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始年段,作为两个版本的教材,又是如何安排习作教学的呢?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体现了兴趣为先、训练精要的教学思想。具体体现在:一是简化头绪,拓展了教材的内涵,为学生习作提供更大的空间;二是加强整合,使语文成为语言与思想的整体、学习与生活的整体。“浙教版”教材则是列出了由浅入深的学习序列,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放心。比如在学习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时,这一单元是这样安排的: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学习,对于“方位顺序”的写法,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很好地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对于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虽然可能没有华丽辞藻来修饰自己的作文,但起码做到习作“有序”的第一步。
在习作教学中,“浙教版”教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实用性强,编排了与学生生活相衔接的应用文写作,比如借条、收条、寻物启事、留言条、通知等,这为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铺垫了“语用”之路。
总体上来看,“浙教版”教材是一套科学化的、理性化的语文教材,“人教版”教材是一套人文化的、感性化的教材。回顾“浙教版”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应该存在于教师心中的那杆“语用”之秤,语文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层层铺垫,激学生所趣,教学生所需,扬学生所长。据悉,小学语文教材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进行改版,语文界的各路专家精英将根据这十几年语文教学上的得失点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希望新教材的编写既能秉承传统教材的优点,同时也能汲取“人教版”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并饶有兴趣地学习语文!
【有理数的乘法浙教版】推荐阅读:
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09-13
有理数的乘法评课稿06-28
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07-13
数字《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09-09
有理数的乘法测试题10-13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07-25
有理数的意义习题05-23
有理数除法的练习二06-14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课件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