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整改机制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审计整改机制(精选8篇)

审计整改机制 篇1

【字号大中小】

答:立法不光是关注审计本身,还关注审计的结果和效果。常委会审议的过程中,不少委员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得不到纠正怎么办?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屡查屡犯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强化审计整改是成为落实审计结果也成为落实审计法和《北京市审计条例》关键的问题。所以条例规定了完整的审计整改制度,不仅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应该按照审计的要求去整改,同时还对比如说审计整改报告具体内容做了很细的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或者是后续审计,人大可以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条例还规定了一个对操作来说非常重要的机制,就是审计整改的联动机制,明确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要建立这个机制,含义主要是审计机关在提请有关部门协助落实审计整改意见的情况下,或者是审计机关向有关部门提出来要对一些违法的情况进行处理处罚或者是要纠正一些情况,或者是处理相关人员的责任,这种情况下,法规要求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做出处理,同时也要求把处理结果向审计机关反馈。应该说联动整改机制对于推动落实审计整改的结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个机制概括起来是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政府主导,第二是人大监督,第三是部门联动,最后是审计跟踪。我们讲政府主导是政府要统筹管理审计的整改工作,有一些审计不单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会涉及到若干部门,如果没有政府主导,很多结果就很难得到落实,审计结论就很难得到落实,发现的问题也难以得到整改。人大监督就是我们现在实际上是市人大常委会已经有一个很好的监督机制了,我们每年都要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计结果整改情况的工作报告,这是市政府提交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还组织对专项审计结果的跟踪督察,这些机制也是对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部门作为审计结果整改的主体,很多要通过他们来落实,他们一方面要做好本职范围内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同时也要对跨部门之间的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部门联动就是在政府主导下,在人大监督下,同时在部门之间要互相联动。审计跟踪就是在审计报告出来之后,我们提出建议,作出决定,我们要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审计范围

【字号大中小】

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一)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情况;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

(二)国有、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及其境内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情况。

(三)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

(四)政府部门管理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社会捐赠资金、彩票公益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情况。

(五)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六)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事项。

审计机关可以依法对财经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执行情况,预算管理情况,国家所有的土地、水流、森林、矿藏等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审计监督对象

【字号大中小】

审计整改机制 篇2

2013年8月20日,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公告形式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 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 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该准则的发布是完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重要举措, 对提升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 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 保证审计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 促进内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内部审计的作用可以归纳为:能够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提升经营管理的水平;能够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 保障企业自身合法权益;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促进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方式, 提升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保障企业整体财产的安全和完整;维护法规法纪;治理意义上的监督;协助完善内部控制。该目标具体体现在:协助企业审查各职能部门管理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组织目标和方针的适当性及其履行的有效性, 这是对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性检验, 鉴明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存在的或潜在的薄弱环节, 协助企业领导确认经营方针、决策是否合理、可行, 并积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做好部门的“经济良医”, 以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及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内部审计地位问题。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无论是民间审计、政府审计还是内部审计皆如此。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最突出原则就是独立性和权威性两个方面, 这两个原则一个反映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情况;另一个反映机构隶属领导的情况。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不少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会计机构重合, “一套人马”既当会计, 又当审计, 自己做账自己审, 独立性缺失, 或者内部审计隶属会计部门, 对财务经理负责, 这样难免会削弱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出现粉饰业绩的现象, 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 内部审计难以起到应有的制约监督作用。

笔者调查了江苏宜兴当地68家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 结论如图1所示。被调查的68家企业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有12家, 占样本总量的17.65%, 而剩下的56家企业, 其中38家企业无内部审计专职机构, 并入他部, 占调查总数的64.29%, 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占7.14%, 设在财务部的占51.79%, 归属于监事会的占5.36%, 甚至还有3.57%既没有独立机构也无专职人员。这样的机构设置, 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节省了开支, 但实质上, 由于行为决策上的依附性必将导致内部审计组织不能独立地开展工作, 影响工作效率及效果。

在被调查的68家企业中, 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或总裁的户数为13家, 占统计总数的23.21%;隶属于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或副总裁的户数为14家, 占统计总数的25%;隶属于总会计师的户数为7家, 占统计总数的12.5%, 如下页图2所示。这三者居多, 占总比例的60.71%, 但内部审计机构无论从独立性、层次还是地位来讲, 都是相对较弱的。总经理是企业的最高经营管理人员, 对董事会负责, 便于对生产经营予以有效的监督及评价, 但由于内审人员受雇或受聘于经营者及总经理, 其任免、奖惩、升迁均受其操纵, 这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大大降低, 也就是说即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 发现管理层存在蓄意操控公司、扭曲治理机制控制权等行为, 也难以站在第三方独立人角度实施有效监督及调整, 故该设置不利于对总经理的受托经济责任、业绩等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而在隶属于财务副总经理和总会计师这两种模式下, 内部审计只能开展部分日常性的稽查工作, 难以拓展到整个企业的经济运行层面, 同时内审工作及财务工作由一人领导, 必将加大舞弊风险, 违背了审计与会计不可兼容的原则。图2中内审机构隶属于监事会户数为5家, 占统计总数的8.93%, 户数较少的原因在于部分企业已意识到监事会虽能保持权威对董事及经理予以有效监督, 但同时又仅限于此, 中止了参与管理者完善内控制度、战略决策的协助服务性, 而且易造成两机构职能重叠现象的发生。图2中符合国家法规认可的隶属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户数为12家, 占统计总数的21.43%, 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内部审计较强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便于内部审计为委托人服务, 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 而且也使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协助管理层提出建议和对策, 从而提高服务效益。但美中不足的是, 一旦总经理身兼数职或管理层与决策层存在裙带关系, 那么董事不独立, 相应的审计委员会也无法站在独立、客观、公正的视角有效地实施监督职责。设想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内部审计机制体系, 在定位上保持其应有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同时又能保持内部审计执行部门在基层监督经营运作, 为总经理的决策提供协助作用, 这成为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 内部审计制度问题。

1. 内部审计法律法规滞后。

《审计法》第29条提到: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该规定是以国家审计为主体, 内部审计为辅, 甚至只是附带, 同时强调内部审计要接受国家审计的监督, 只有原则性的条款规定, 比较笼统, 可操作性不强。1985年12月, 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成为我国开展内部审计的首例法规依据, 随后, 又在1989年、1995年和2003年分别对该规定进行了修订、完善和更新。2014年1月, 审计署对该规定进行修订, 草拟了《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征求意见稿) 》并征求意见。但就总体而言, 与我国审计三大监督体系中其他两类相比, 内部审计在法律法规制度上明显滞后, 实务操作中缺乏一套完整、科学和具备一定权威的内部审计专业法规来指导。

2. 内部审计准则尚待调整且可执行性存在问题。

2013年8月,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公告形式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并将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准则体系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20个具体准则和5个实务指南构成。准则较全面地界定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总纲、活动的目标、宗旨、范围、性质、功能及应遵循的具体规范, 一定程度上既体现了国际上IIA组织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阐述的宗旨要求, 也反映了我国国情的需要。但是对内部审计执行情况调查却不容乐观, 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准则的执行与否过于随意化, 从侧面体现了企业领导及相关人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够, 内部审计协会对准则宣传及指导的力度不强, 没有形成职业化发展的趋势。

(三) 企业自身内部审计制度问题。

从图3可以看出,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制定审计计划制度的有29家, 占总数的51.79%, 制定审计处理处罚制度的有5家, 占总数的8.93%, 制定后续审计制度的有6家, 占总数的10.71%。通过上述数据及图示分析, 目前企业对于审计计划制度的安排还是比较充分的, 但是后续的处罚、考核、评价制度尤为薄弱, 表现形式为严进宽出, 这样不能扎扎实实地落实内部审计工作。同时, 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 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法律还不完整, 制度还不健全, 管理上还有许多漏洞和薄弱环节, 此时从比较全面、长远的目标来看, 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不仅清晰到法人, 甚至明确到自然人, 是尤为必要的。这样不仅参加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清晰的, 而且承担法律后果、担负经济活动中的风险责任的主体也是明确的, 将使得投机行为及违法行为串通舞弊的后果最终归结到个人财产所有权的损失, 一旦企业的兴衰与个人紧密联系, 舞弊行为必将得到适当的控制, 这同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秩序对制度的要求。钱伯斯曾说, 内部审计总是在经济较困难的时候最受关注。那么, 面对全球经济发展前景堪忧、国内经济转型与资源不足的压力凸显, 有必要转变内审初衷, 加大对审计组织机制中的环境约束、组织制衡及考核追究制度等的界定、解释、说明, 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使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

总体说来, 内部审计制度方面呈现出法律主体欠缺, 行业准则操作性较差, 内部审计自身制度设定不乐观, 特别是对后续执行情况的要求及处罚考核情况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三、内部审计机制整改的主要困惑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管理层和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 审计揭示问题的纠正和整改情况也越来越受关注。审计整改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 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体现。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 而审计整改是帮助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各被审计单位和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强化整改, 一方面可以借此消除各种减值风险、控制漏洞、治理缺陷, 另一方面还可以将这些有价值的审计信息作用于单位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活动, 从而创造出超过预期价值的价值。审计整改是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共同责任。然而, 目前内部审计整改面临着一些困惑:

(一) 一些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对审计整改意识弱化甚至缺位, 整改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 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问题时有发生。

在实践中, 有的审计对象认为审计报告送达后, 此项审计工作已经结束, 认识不到位, 未将审计整改放在重要位置。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对象都在同一单位, 有碍于熟人、朋友、同事的情面, 怕得罪人, 有畏难情绪。有的被审计部门或个人表面上赞同审计的意见或建议并承诺予以整改, 但事实上却对审计整改的事项拖延、推诿。目前, 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常有滞后现象, 不能发挥为组织部门选拔干部提供依据的作用, 这种客观事实更加弱化了被审计对象执行整改的意识。

(二) 审计对问题的责任追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业务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抵触情绪。

某些业务部门的干部职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 认为内部审计部门的检查就是查问题、找麻烦。建立审计发现问题责任落实和追究制度后, 审计披露的问题会影响部门和个人的评价和考核, 严重的还会施加行政处分, 做出经济处罚。同时, 在组织实施审计发现问题责任落实和追究的过程中, 内审部门对有些规章制度理解得不够到位、提出的意见建议有时不够准确, 自然会使部分干部职工对内部审计部门的检查不支持、不配合, 增加审计整改工作的难度。

(三)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开展责任追究所必需的业务能力。

审计发现问题责任落实和追究工作关系到被审计者的评价和考核, 涉及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纪检监察制度等, 是一项政策性极强、对业务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一方面应该对业务工作有一定的了解, 能够明白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 能够确定应该负主要责任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应该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能力, 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规定, 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提出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处罚意见。尽管近年来内部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但是与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相对照,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 对内部审计整改的标准和效果缺乏评判依据。

实践中, 对审计整改不到位或走过场的单位、部门, 缺乏相应的处理手段, 没有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对未严格执行审计建议或决定的被审计部门, 有指导督办的责任, 却无作出处理或者提请作出强制执行的权力, 整改的决定权仍在被审计部门手中。

(五) 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督促审计整改的机制尚未形成。

在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 多数单位成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 由分管人事的领导、组织人事部门、财务、审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 在审计整改的督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现阶段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视不够, 认识不深, 整改程序不顺, 效率不高, 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和交流有待加强。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整改不仅仅是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共同责任, 还应加强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财务、组织人事、资产管理、后勤等部门的参与及协调配合, 使审计整改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强。

四、内部审计机制整改的几点建议

(一) 转变传统观念, 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

原有的观念一直认为内部审计工作需要政府进行监督, 但是单纯凭借政府的监督, 并不能够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而是需要企业自己来解决。因此需要企业领导者转变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才能形成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强大推动力。企业的多层领导需要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认识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这是完善企业管理结构的重要措施。

(二) 不断健全完善审计整改督办机制。

在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时要进行适度的参与, 发挥职责赋予的检查、评价、建议和报告的权力。被审计单位要逐级落实整改责任, 限期抓好整改。业务管理部门要以问题整改为契机, 从制度上对违规违纪行为予以约束, 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要加大审计处理处罚力度, 建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内部审计问责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工作, 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并把它作为衡量整改工作是否符合标准的重要内容。另外要建立审计整改责任移交制度, 实施审计整改工作激励奖惩机制, 提高审计整改工作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三) 建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属于违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分析其出现违规现象的原因, 如是属于主观原因的, 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内部审计, 防微杜渐, 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违法、违规的苗头。属于制度设计缺陷的, 如是内部管理制度、内部运行过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造成的, 就应对相应操作规程、工艺流程进行调整, 要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堵住漏洞, 及时对制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保证内控制度的先进性和权威性。此外, 还应审查资产盘盈盘亏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及时, 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堵库存商品盘点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在内部审计中如有发现违法、违纪案件, 要决不姑息手软, 积极和司法部门取得联系, 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并在公司内部给予通报, 以起到警戒的作用。

(四) 提高审计意见或建议的操作性。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与体现。内部审计部门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在审计发现问题责任认定和提出处理建议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 保证审计发现问题责任落实和追究的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审计报告中文字、措辞的运用要准确到位。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要针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情况, 切实可行。内部审计部门要深化对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力度, 严格落实审计整改的时限, 细化整改的相关内容, 制定整改任务进度表, 增强被审计单位对整改工作的信心和操作性。

(五) 适度公告审计整改结果, 推动审计整改。

审计整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是一个连续性的工程, 在公告审计结果的同时, 适度公开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情况, 是推动审计整改的有效途径。排除保密项目和工程, 可以借鉴住房审计结果公告的做法, 尝试在一定范围内逐步推行审计结果以及后续整改进度的公告制度。可以先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整改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 再以情况通报或者简报等方式向内部公众公告。这样做既满足公众知情权, 又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也增强了审计透明度, 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认真整改。

(六) 开展审计回访和后续审计。

这样做有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整改措施是否得当, 效果是否显著, 确保审计成果的落实。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审计报告送达之日起一定期限内, 对被审计部门或个人进行定期审计回访, 如发现被审计对象未执行审计整改的, 应查明其原因, 并督促其整改与落实。同时积极对被审计部门或个人进行“帮促”工作, 帮助他们加强整改, 提高管理水平, 对整改效果明显的部门或个人可以通报表扬, 对整改不到位的要认真做好督促工作甚至通报批评和处理, 以提高审计权威, 确保审计整改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与作用, 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不断发展而日显重要。我们在当前的企业发展管理中, 需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健全审计工作的制度, 并且从整体着眼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需要树立多种管理监督机制, 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工作,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 瞿曲.内部审计外包:述评与展望[J].审计研究, 2005, (2) :11-19.

[2] .张玉.后安然时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综述[J].审计研究, 2005, (5) :42-48.

[3] .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 2007, (2) :3.

[4] .李明辉.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基于内审机构报告关系的探讨[J].审计研究, 2009, (1) :69-75.

审计整改机制 篇3

【关键词】审计整改;市场经济;责任制度

审计整改工作是指审计客体在被审计单位依法进行审计工作后,采纳审计部门所做的处理和意见,并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的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审计整改工作的重点,即被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作出的审计决定,该行为具有法定约束作用;二是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报告提供的整改意见,采取的整改措施,该行为没有法定约束作用。

一、建立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的意义

1.审计整改是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手段

我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审计整改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审计整改作为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是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手段。首先,审计监督的对象是关于财政收支活动的主体,而财政收支活动的管理权则是各级政府。行政行为不合理、不合法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审计工作的作用,就必须完善审计整改工作体系。加强审计整改的目的,就是更好的体现出审计的监督作用,从而建立健全的审计体系。其次,发现和惩罚各种经济犯罪行为,是审计整改工作的目的之一。现阶段,我国市場经济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还没有进入成熟阶段,市场经济中的许多问题暴露无疑。为了推进市场经济进一步稳步发展,运用好政府这支“无形手”,更好的发挥出政府作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就必须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所以说,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是建立健全的审计体系的重要手段。

2.审计整改是加强我国审计工作的关键法宝

我国审计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审计工作执行的效果不佳等问题。而这些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监督和审计人员的不作为。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者利用自己的权利和他人勾结。审计人员工作的不认真和徇私枉法现状是审计工作水平低下的首要因素。二是因为审计工作不及时。即使审计人员已经审计完成,但由于惩罚处置工作的闲置和推迟,也会导致审计工作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这也是审计工作开展到现在,但还是不能起到威慑的作用的原因。三是固有体制和机制落后。审计整改工作未收到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审计整改工作难度较大,并且会威胁到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一部分的人比较排斥。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进行审计整改工作,提高我国审计工作力度和强度,这也是治理“屡审屡犯” 现状的关键法宝。

二、建立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的具体途径

1.完善审计整改考核机制

传统的审计整改考核机制注重“事后整改”,而现阶段,完善审计整改考核机制就要转变这种落后的观念。将“事后整改”转变为“事中整改”,并将这一目标纳入到审计整改考核体系中。在完善的审计整改考核机制中,宣传审计整改的重要性,鼓励审计人员进行整改,并给予合适的比例权重,从而充分引起审计机关等相关单位的重视。

2.改变审计整改人员的组成

现阶段,我国审计整改人检查员主要是由审计人员组成,也就是所谓的谁进行审计的,谁就负责监督整改。这样一来,审计人员不仅需要进行审计工作,还要进行监督整改工作。审计工作人员的压力及工作程度太大,容易造成疏忽。所以说,必须改变审计整改监督人员的组成。现实条件下,我国审计部门可以组成相应的审计整改检查办公室,形成审计整改检查小组,不仅从事相应的整改监督工作,还制定审计整改报告。

3.健全审计整改体系

健全审计整改体系,首先建立审计整改责任制度。落实审计整改责任,必须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联席会议必须由审计工作管理者及领导带头,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进行联合,通报审计查出的问题,并提供解决审计整改工作的方案,并落实审计整改责任。其次,细化各部门的审计整改职责。财政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等在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上应负具体的责任,以提高审计整改工作的可操作性。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落实审计整改监督和检查的第一责任人。

三、总结

现阶段,我国审计工作出现了重审计、轻整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突出问题必须严加制止。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开展后必须要执行的工作,如果不进行整改,审计工作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审计整改实是审计工作的保障,是审计“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推动审计整改工作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审计整改机制,是当前审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文彬,黄履申.关于审计立法若干问题的意见[J].上海会计;2013年06期.

[2]黄华麟;关于审计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上海会计;2008年07期.

[3]孙绍良;初探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内容、范围和作用[J];税务与经济;2013年02期.

[4]石人瑾;关于审计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财经研究;2009年02期.

审计整改总结报告 篇4

活动自查自评总结报告

为认真贯彻全国公安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支队“审计整改年”活动要求,切实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大审计整改力度,我大队自3月开展 “审计整改年”活动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将我大队“审计整改年”活动自查自评情况总结如下:

一、“审计整改年”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

在支队党委和财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大队全体官兵的倾力配合下,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审计整改观念全面更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紧紧围绕支队党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切实做到了“三个转变”:由事后惩处向事前防范转变、由处理处罚向积极建议转变、由被动监督向主动服务转变,改变了以前认为“审计工作就是找麻烦、整人”的错误观念。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确保审计整改年活动有的放矢。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大队财经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经济活动违纪违规问题得到有效处理,经济活动“免疫系统”建设得到有效推进,涉案财物管理逐步规范,经费物资监管更加有力,保障能力更加高效有力,从源头上遏制和杜绝各种违反财经法规纪律等问题的发生,为消防部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二)审计整改工作成效明显。2010年支队对我大队2008年以来的财务开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我大队有4张凭证存在要素不全;

暂付款中有支队购车款30000元没有发票以及一笔不明款6402.39元;固定资产帐帐之间相差3098359元。为了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切实得到整改。根据实际情况,我大队仔细梳理,针对以上四项不同的问题,按照问题的属性逐个进行了汇总归类并整改到位。分别采取自查自纠和审计问题整改回头看的形式,对已整改到位的问题进行再检查再核实,现阶段已整改到位3个问题。由于我大队营房重建,到现在还未进行验收决算,导致固定资产帐帐不符,我大队将尽快和有关部门协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争取将所有问题逐步整改到位。

(三)机制制度逐步健全。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大队党委召集官兵学习有关财经法规以及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完善内部制度。坚持目标科学、责任明确的原则,先后制定了《大队财务管理办法》、《财务监督责任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

(四)宣传力度强,为确保审计整改年活动取得实效,为使全体官兵充分认识和重视审计整改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大队从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多次召开大队党委会议,及时传达“审计整改年活动”的精神和工作要求;并通过支队内网的形式发布工作情况。整个活动期间,大队在支队内网上刊登了3篇关于“审计整改年”活动的新闻报道。

二、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审计整改工作有待加强,整改工作手段不新。目前的工作开展,大多仍停留在以前的老方法,不能创造出新的、更好的方法。影

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对问题的实质欠深层次挖掘和分析,信息专报的针对性和建设性不强,整改措施过于粗糙,可操作性差,促使强化内部管理的效果不明显,督促整改力度不大。个别问题“屡审屡犯、屡犯屡审”。

(三)专业技能亟须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任务重、培训机会少,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三、认真落实整改提高的各项措施

(一)把握角色定位,树立服务大局的财务管理理念。以开展工作评议为契机,用开放的意识、比较的思维、创新的理念、改革的精神,重新审视和研判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坚持围绕支队党委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安排项目计划开支和开展工作,从机制、体制层面建言献策,强化财务管理服务大局功能。深入分析查出问题的症结,从加强内部管理层面提出有真效、有实效、有长效的工作建议。

(二)开展作风整顿,塑造文明高效的财务工作行风。将作风整顿与学习新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相结合、与开展审计业务相结合、与建立健全“刚性”管理制度相结合,以优良高效的工作体现良好的工作作风。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顿措施,坚决杜绝“两张皮”和“走过场”。

(三)搞好业务培训,培养技艺精湛的财务人员。以“摸得清家底、查得出问题、提得出建议、经得起检验”为基本要求,加强财务人员

培训。以“请进来教”为基本途径,邀请专家,进行电算化、法律、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以“送出去学”为首选方式,将财务人员送到上级审计机关和大专院校强化培训,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培养财务管理“精兵”。

审计整改措施1 篇5

责任的审计意见整改的回复

在此次审计报告中,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有x类,分别是XXX方面,根据审计报告中的建议,我单位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措施,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具体情况如下:

一、要坚持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

在坚决执行八项规定的同时,又在不断的完善《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通过部门培训、财务把关的方式,落实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的管理手段,杜绝会议费、招待费等不规范的行为。

二、加强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作

(一)、加强招投标管理

一是要加强对招投标员工的培训,了解集团公司、大唐国际以及我公司对于招投标工作的具体规定,学习相关制度,使得招投标工作更加规范,实现科学管理。

二是招投标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意识。公司监审人员应该列席每一次招投标会议,积极的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

(二)加强合同管理

审计整改工作汇报 篇6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十九次主任会议,作关于20**年度审计整改工作情况的报告。

对20**年度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查出的问题,区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常委、副区长阎祖强、金士华在20**年3月召开的闵行区审计工作会议上,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充分认识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原因,注重长效机制建设,规范和提高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区政府相关领导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不仅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部署整改工作,明确整改责任,督查整改结果,而且要求有关部门逐条整改,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对暂时不能整改到位的,要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限期整改。

今年8月**日,区人大常委会听取了20**年度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并提出区政府要重视审计结果的应用,认真整改,进一步完善有关财政制度。8月24日,区人大常委会在《关于闵行区20**年财政决算报告审议意见的函》中提出“要重视审计结果的应用,认真跟踪审计整改意见落实情况。”的审议意见。目前,根据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各相关部门正在提出处理计划,区府办汇总后将在规定期限内,将办理情况报告报送区人大常委会。

区审计局认真贯彻区人大和区政府意见,始终将审计整改作审计工作的落脚点,加大督查力度,通过即知即改、提交整改方案、跟踪回访核查、公开整改结果等方式促进整改工作落实,提高审计整改效果。同时,为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区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实施意见》,针对尚未完成整改的单位,区审计局以发函形式提请区财政局、区国资委等职能部门协助落实审计整改事项,切实推动审计整改的有效落实。

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监察局、区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利用区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和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等平台,加强对重点、难点问题整改的研究,形成审计整改监督合力,共同推进审计整改工作。

区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采纳审计意见和建议,主要领导亲自抓,加强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责任,不断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如区迎世博600天行动城市管理指挥部办公室、虹桥镇、江川路街道、区农委、区水务局、区档案局等单位及时召开了整改工作专题会、审计情况通报会,明确整改工作责任部门、责任人,制订整改工作方案,狠抓整改。二是注重即知即改。对审计期间发现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等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均能正确认识、积极对待,及时研究纠正,达到边审计、边落实、边整改的目的,发挥了帮促、规范和预防作用。三是完善内控制度。如区卫生局、闵盛公司等单位通过完善内审工作机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堵漏建制,规范管理。

一、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情况

区财政局非常重视区审计局提出的相关审计意见和建议,与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沟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加强财政管理。

(一)关于区企业社会保险执行过程还需规范的问题

区财政局与区人保局就“区企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具体操作出明确规定:一是实际用工单位应是企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最终享受对象,劳务派遣公司应将收到的补贴拨付至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工单位;二是对由财政资金供给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或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人员不享受该补贴,相关资金应退回区财政。

(二)关于区生态补偿机制须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区财政局正协助区农委对生态补偿的范围进行调研,拟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使享受补贴的区域在政策执行上具有统一性,并已督促马桥镇按规定及时、足额对现状农田补贴资金进行配套。

(三)关于个别镇、村土地流转补贴未拨付到位的问题

区财政局正积极督促浦江镇、马桥镇的土地流转补贴配套资金拨付到位。下一步将研究建立补贴资金的跟踪反馈制度,并会同区农委继续强化专项资金监管,确保补贴政策落实到基层。

二、区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情况

结合经济责任审计,20**年区审计局对区档案局、安监局、卫生局、第一成教中心、水务局、发改委、外经委、农绿局等8家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20**年上半年,对区机管局、房管局、规土局、环保局、财政局等5家单位开展了预算执行审计,目前审计意见均已整改落实。

(一)关于套取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设置账外账的问题

区安监局对“小金库”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将相关材料上报区纪委,对尚未使用的2.77万元已上缴区财政;对于发放给工作人员的奖励等问题,也已按区纪委的要求进行了处理。区水务局污水处理厂下属上海欣源给排水经营公司,已撤销了账外核算的泵站改造工程账户,资金核算并入了公司账户。

(二)关于专项资金未按规定用途使用的问题

区水务局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对下属单位结余的保洁管理费、监察艇燃料费等资金已按规定上缴了区财政局。区绿容局加强了对下拨各镇的属地绿地养护等专项经费的跟踪检查,规范了资金的核算和使用工作。区环保局已向区财政局上缴了20**年未按规定用途使用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专项经费6.19万元。

(三)关于资金未及时清理、上缴的问题

区卫生局、区水务局已对往来款项进行了清理,未下拨资金已拨付至相关单位,结余资金也已上缴了区财政局,并向区财政局上报了清理结果。原区农绿局农技中心所属联农经济作物示范基地场20**年2月底专项资金结余的3**.82万元,根据区《关于推进党政机关与其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已转入该基地出资方--区择优种子培育站。区机管局,已与建行、区财政局联系,正在办理房款专户银行的年检,将尽快落实房款存款专户,往年29.5万元借款也在催收中。区规土局挂账的.土地出让金3734.47万元,已向区财政局提出了清理报告,其中134.95万元已划拨有关镇。

(四)关于收入未执行财政“两个集中”管理的问题

第一成教中心已将高教学费等资金纳入财政“两个集中”管理。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费的资金管理已报区财政局同意,做代收代付处理。

(五)关于虚假发票、自制凭证报账的问题

区房管局食堂、第一成教中心食堂强化了岗位责任,加强了对购货发票等原始凭证的审核,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落实。

(六)关于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

区卫生局及其下属第五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吴泾医院等单位及时制定和完善了资金使用、试剂、药品等管理制度,规范了资金、资产使用。第一成教中心完善了学校财务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经费支出的审核。区财政局制定了《关于印发〈闵行区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考评经费管理实行办法〉的通知》,明确了资金使用和拨付形式,加强对日常资金的跟踪监管。

三、镇级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整改情况

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0**年区审计局对莘庄镇、浦江镇、虹桥镇、江川路街道进行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关镇(街道)十分重视审计整改,通过成立审计整改工作小组、落实责任分工等措施加强审计整改。目前除1条审计意见正在整改外,其余问题均已得到整改。

(一)关于部分项目超预算支出,大量出借财政资金的问题

虹桥镇制定了《镇预算支出管理办法》,通过加强预算支出审核力度,严格审批程序,进一步强化了对预算支出和资金使用的约束。

(二)关于镇、街道财政“两个集中”管理工作推进不到位的问题

莘庄镇已将各事业单位结余资金**19.76万元于20**年**月前上缴了镇财政,下属镇社保中心也已纳入镇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浦江镇对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的结余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

(三)关于往来款长期挂账未清理的问题

江川路街道对历年往来款宕账进行了集中清理,调整有关账目资金2321.**万元。虹桥镇成立往来账清理领导小组,对往来帐逐一进行清理确认,该收回的收回,该调整的调整。莘庄镇责成镇财经中心会同各职能部门对往来款进行全面清理,上级拨入资金已分步下拨,历年提留款及已完工项目工程款也按会计制度进行了调账。

(四)关于通过多种形式,违规发放奖励补贴的问题

浦江镇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了《浦江镇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加强了机关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工资外津贴、补贴和会议、活动费的开支控制,规范了支出报销手续,完善了审批管理制度。莘庄镇下属企服公司于20**年**月,收回了该单位领导超年薪核定数发放的5.47万元。江川路街道制定了新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对从事该项工作的公务人员不再发放招商引资奖。

(五)关于工程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莘庄镇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落实政府采购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严格按照条件确定工程审价公司,确保工程咨询审价质量。浦江镇下属江月公司认真对建设项目进行了梳理,其中26个新建市政或工建配套项目已立项。其中,配合区城投公司实施的**个项目,已由区城投公司立项,另外15个项目已向区发改委进行了专题报告。虹桥镇制定了建设项目工程监管实施意见,要求镇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落实和规范好招投标程序,加强项目竣工决算,及时做好固定资产入账工作。

(六)关于虚假发票、收据报账的问题

浦江镇、虹桥镇、江川路街道要求机关食堂和下属公司加强对原始票据的审核,落实岗位职责,对不符合规定的票据一律不予报账。

(七)关于扶持资金使用不规范,存在违规支付等问题

江川路街道要求街道投资中心规范财政扶持资金的支付,杜绝以现金返回、发票报销、实际兑现与注册兑现企业不一致、扶持比例过高、超标准兑现中介招商奖励费、超范围扶持返还等问题的发生。虹桥镇要求本镇所有扶持政策的兑现,从20**年起由区财政统一支付平台直接划拨给扶持企业。莘庄镇要求承办单位严格执行按区、镇扶持政策的兑现,杜绝违规问题发生。

(八)关于重大决策不够审慎,投资担保风险较大的问题

莘庄镇已收回了对外担保而形成的借款4638.65万元。莘庄镇投资公司和莘庄镇社保中心对无合同或协议的投资已着手签订补充合同或协议,对因企业关闭的投资正在落实资产清算。

此外,针对资产管理不规范问题,莘庄镇已聘请专业评估公司,正在对改制企业的出租车牌照价格进行评估,将尽快收回相关资金入账。

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整改情况

针对区迎世博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项目和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区中心医院扩建、外环绿带(七宝段)建设项目、市第五人民医院门急诊改扩建、区校舍安全工程资金、区公安分局交通管理综合信息通信系统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区城投公司、闵盛公司、外环绿带(七宝段)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等建设主体,积极采纳审计意见和建议,及时规范各类协议签订,加强项目的审价和资金结算管理,较好地建立了建设项目长效管理机制。

针对区档案保管中心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反映出的问题。闵盛公司及时调整了与施工单位的工程结算价款,减少支付工程款61.3万元,补签了合同、签证,补记了漏记的资产。

五、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整改情况

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除2条审计意见正在整改外,其余已整改完毕。

(一)针对上海航华居住区市政公建配套建设指挥部市政配套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航华指挥部完善了档案资料、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核算规范、审批手续完备。同时,安排人员专责加强往来款的清理和催讨工作,对确已无法收回的资金,已按程序进行了申报。

(二)针对区直管公房资金及其他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专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区房管局已要求区直管公房公司与各直管公房管理的物业公司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区直管公房公司银行存款利息,已结转收入并上缴了区财政局,租金收入也按规定要求进行了核算。

目前正在整改是,一是区直管公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获得市房管局对区内市属直管公房(原闵行地区)进行管理的授权问题。目前区房管局正在与市房管局有关部门积极进行沟通协调中。二是区直管公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收到的动迁补偿款732.31万元,挂账未解入区房地局的专用账户问题。目前该公司已将情况向区财政局进行了汇报,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的解决办法。

六、区属公司财务收支审计整改情况

区城投公司等区属公司的审计,除2条审计意见正在整改外,其余整改完毕。

(一)区城投公司。一是对历年遗留的未进行竣工决算的项目,公司制定了清理工作计划,逐步进行清理。二是已向区车改办报告了公务用车情况及申请补办保留公务用车的批文;超范围列支的建设项目管理费,相关单位已退回。三是严格按照规定,规范与施工单位的资金结算。

(二)区资产经营公司。一是制定了相关投资控股企业考核及收取投资收益办法,进一步规范投资行为。二是对解除职工劳动合同的人员补贴发放,已按《劳动合同法》规定进行操作。三是下属的燃气公司的相关问题已得到集中整改。公司账目做了调整,以前年度挂账的租金收入已转入企业收入,违规出借的**0万元已收回,账外资金187.95万元也已解缴公司账户;燃气公司对管道工程项目进行了全面清查,对施工中遗留问题进行了一次性处理,20**年**月前的所有工程收入全部转入企业收入;燃气租赁户拖欠的租金业已全部收回。四是下属斯锦公司收回了应由个人承担的“三金”5.67万元,并根据审计意见,调整经营策略,加强成本核算。

目前正在整改是,以前年度审计报告要求资产公司下属租赁公司收取上海江南旅游公司少缴的20**、20**年租金33万元租金的问题,因涉及到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正在协商过程中。

(三)闵浩公司。一是组织清理小组,对长期挂账未处理投资损失265.5万元进行调查核算,对确认因历史原因无法收回,已报区国资委申请核销。二是补办了税务登记证,于20**年7月补交了个人所得税。三是制定了《行政议事决策制度》,完善了内控制度,规范了决策程序。四是对兼职取酬的款项已作退回处理。五是公司已建立了《消费卡使用管理制度》,建立了领用台账。六是相关人员已停止使用公车,并支付之前发生的有关费用3.62万元。七是职工亲属开办的与公司经营业务相同的企业,已于20**年8月办理了注销手续。八是下属宇立公司已按审计意见的要求,加强了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注意防范为外单位套取现金、提供银行账户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闵交公司。一是历年形成的财政专项医药费借款已做清理,并向区财政局做了报告。二是修订和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费用报销手续。

目前正在整改是,闵交公司实收资本和注册资金不一致问题。该公司已对实收资本和注册资金不一致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将情况书面上报了区国资委,待调整处理。

(五)闵鑫公司。一是加强对外投资的决策管理,并已将购买基金亏损情况上报了区国资委。二是历年形成的财政专项医药费借款挂账371.69万元,已按区政府抄告单的要求进行了处理。三是对到期的房屋租赁实行了阳光招租,进一步规范租赁行为。四是严格执行《会计法》相关规定,加强对费用报销的审核。

(六)闵航公司。对建设工程项目,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对未进行项目竣工财务决算项目,已按照相关要求落实了财务决算工作。

针对尚处于整改过程中的问题,区审计局将按照区政府要求,继续加强整改的跟踪检查工作,督促相关单位抓好有关问题后续整改工作。

浅谈审计整改 篇7

一、对审计整改的基本认识

1. 审计整改的内涵。

审计整改通常是指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机关依法审计所做出的处理决定或提出的建议, 对其自身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的过程。根据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 审计整改包括:一是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的行为;二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 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行为。

2. 审计整改的标准。

审计整改的标准是审计揭示的问题得到纠正, 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内部管理, 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3. 审计整改在审计工作全局中的作用。

审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审计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改进工作, 特别是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审计工作要想取得这种成效, 仅靠审计查出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审计后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决定, 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到位, 从而达到规范财政财务行为, 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审计报告不仅指出了被审计单位的问题, 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与建议, 但是如果被审计单位不重视, 审计整改不了了之, 那样审计成效就会大打折扣, 还将产生不良效果, 影响审计的权威。所以说整改是审计工作的归宿和最终落脚点。

4. 审计整改是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的共同责任。

审计整改工作是审计监督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审计业务工作的程序之一。审计整改也是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监督落实审计意见和决定的具体行为, 是应尽之责。在审计整改工作中, 被审计单位是主角, 承担着主要任务, 审计机关担负着监督、检查和评估的责任, 不使审计整改流于形式。

二、审计整改面临的问题

1. 审计整改工作缺乏法律法规保障。

对于被审计单位拒绝或拖延整改的行为和整改不彻底的行为, 现行法规缺乏明确的处理处罚依据。一些审计建议和审计督促整改行为也不具有强制性, 难以落实到位。要求被审计单位必须整改审计决定处理事项之外的事项还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2. 提高审计意见或建议的操作性。

要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和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 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克服照抄照搬别的单位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做法, 避免提出过于宽泛甚至无法落实的审计建议, 使被审计单位难以操作无所适从。

3. 对审计整改工作缺乏重视。

部分企业领导人对审计整改工作不够重视, 支持力度也不够, 整改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有些相关部门对审计整改缺乏重视, 仅靠审计机关的力量难以使查出的问题得到全面整改或有效落实。

4. 对审计整改工作认识不够。

有的被审计单位仍然存在避重就轻、敷衍了事、故意拖延、蒙混过关等错误认识, 或者主观上有意识地进行“选择性整改”。对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 纠正以前年度发生的问题等, 被审计单位的态度就变得消极。

三、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措施

1. 建立和完善审计整改机制。

从制度上制定和完善审计整改, 使整改工作有充分的制度保障。如:建立被审计单位向审计机关定期报告审计整改结果的制度, 建立审计整改的跟踪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结果公告制度。

2. 加强审计机关的监督力度。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提高认识, 自觉地把审计整改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违规问题纠正、管理问责与督促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要督促被审计单位转变观念, 树立审计整改的理念, 建立单位内部审计整改责任制。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事项列入后续审计报告, 在审计业务程序上增加“监督整改”, 将其与审前调查、现场审计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3. 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执行力度。

整改效果的好坏与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态度、力度息息相关。因此,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应高度重视, 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 这样才能促成整改工作的最终落实。

4. 建立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

建立以“一把手”负总责, 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职, 各有侧重, 共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建立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间的协调、沟通、研究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5. 公告审计整改结果, 推动审计整改。

审计整改机制 篇8

(白建忠)

清涧县审计局

着力提高审计质量

一是立足一个“勤”字。坚持勤谋划、早部署,勤动手,积极从审计计划、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复核抓起,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贯穿始终。二是注重一个“严”字。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八不准”,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审计纪律的审计人员严肃处理。真正做到严格执法、清正廉洁。三是突出一个“精”字。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精心制定审计方案、精心撰写审计报告,力爭打造精品审计项目。四是要求一个“准”字。准确揭示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规问题,引用法律法规规范,问题定性准确、评价建议恰当处理公正。五是落实一个“改”字。督促审计揭露和反映问题认真整改,促进被审单位完善制度和法规,堵塞漏洞。

镇安县审计局加强

跟踪审理规避审计风险

镇安县审计局近日开展重点审计项目现场跟踪审理试点工作,通过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的审理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今年,该局延伸重点审计项目审理链条,逐步实现重大审计项目由报送审理模式向跟踪式审理的转变。审理工作试点前,制定审计项目现场跟踪审理试点工作计划,划分审计项目现场跟踪阶段,通过审理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审计过程,把握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现场关注执行审计方案、获取审计证据、编写工作底稿、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等审计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一步增强审理意见的客观性、公正性和透明性。(井东红)

山阳县审计局

加强涉农资金审计

上一篇:《寄小读者》读后感400字下一篇:无害化处理病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