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安全(精选8篇)
石家庄市精神卫生中心
主任医师 李素水
说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首先要说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给人类的健康下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处于完好的状态”,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健康。身体健康标准大家比较了解,它可以用数据加以量化,心理健康无法用数来表示,那么如何来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标准是:(1)智力正常;
(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4)人际关系和谐;(5)适应和改善环境的能力;(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冲突,是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情感或欲望同时并存于一个人的心里,当事人既不能放弃其中之一,又不能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从而体验着紧张、不安或其他不快甚至痛苦。心理冲突人皆有之,它的产生主要原因是需要得不到满足。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生理需要、爱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产生的心理冲突也就越强。
心理冲突有两种,正常的和病态的。病态的心理冲突具有以下的特点:(1)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大脑病理学形态学的改变为基础。(2)心理冲突持久存在,通常持续1年以上。(3)心理冲突的痛苦令人难以忍受,病人力图从这种痛苦中摆脱出来,却反复失败,不能自拔。
(4)心理冲突妨碍了正常的心理功能或导致社会功能受损。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安全感、性格品质、互联网、急性应激事件等等。以下主要介绍三个方面。
一,应该之暴虐。每天日常生活中应该与不应该做的或想的事情太多,满脑子都是应该与不应该。其主要因素是禁忌意识太多,过多考虑面子、自尊心以及耻感。强烈的“应该感”来源于父母、长辈的教训、惩罚、强求甚至苛求;来源于父母、长辈对儿童的不理解、不宽容和不尊重。惩罚的内化便产生“我应该与不应该”,一旦出现“不应该”的念头,便产生有受惩罚的危险。为此孩子就苛求自己总是做应该做的事情。学校老师不合理不恰当的批评、惩罚及苛求,也会使学生产生应该与不应该的念头。“应该感”强的人心理冲突多。解决“应该感”的方法就是把应该做的事变成喜欢做的事。
二,缺乏爱或者渴望被爱。爱别人和被人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心理冲突。爱和被爱的主要在家庭中体现。良好的家庭环境融洽和睦,积极乐观,理解尊重,同甘共苦、荣辱与共。而较差的家庭环境则存在爱的缺乏与爱的不合理。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于家庭爱的环境有决定性的作用。解决心理冲突的出路是培养社交兴趣,提高社交技巧,逐渐学会理解和关心别人。一旦主动爱别人的能力提高了,发展了,一个人就会感到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
三,自卑情绪,即自我评价过低。心理冲突者几乎都是自卑的。自卑者是争强好胜又怕输的人,也是要求完美的人。自卑者过分追求优越感,自卑源于自尊的缺乏和强烈的个人耻感。自卑者一般是勤奋的,为了超越他人,对自己要求很高,甚至自我苛求,这样便带来了两种不良的影响:(1)在努力的过程中很难体验到快乐,甚至感到紧张;(2)由于所定的标准的太高,往往导致挫败感和失败感,使痛苦更甚。解决自卑的方法是培养尊重别人的能力与认识,有与人忧乐与共、休戚相关的情感。
心理冲突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抑郁、恐惧和强迫。焦虑是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至搓手顿
足似有大难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抑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恐惧是指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表现为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抖,甚至大小便失禁等。强迫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患者认识到这些观念和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不合理的,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的一种心理障碍。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发展,全面发展
正文:
心理健康是成长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所关心的是学生适应环境, 适应社会, 以及适应人际关系等操作性能力。在社会实践和学校生活中通过心理训练并反复强化, 形成并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心理发展就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在一生中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 是在各种先天, 后天, 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交互影响下, 个体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 主张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心理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与否, 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学业发展, 乃至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有课题组在东北地区的18所中学和5所小学采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 随机抽取30000余名学生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约32%的中小学生存有心理异常表现。1994年, 黑龙江牡丹江市报告:1414名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26、17%。在所有的心理疾病中, 神经衰弱, 强迫症, 人际关系紧张, 考试焦虑等占相当高的比例。个别学生因为适应不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竞争激烈的学习生活离家出走或自杀。研究表明,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着隐患和危机, 同时, 这也说明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1946年,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确切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理发展成最佳状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 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二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 心境良好。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 开朗, 自信和满足的心情, 情绪稳定性好。
三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自制力好, 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 又能坚持实现目标的愿望, 动机和行为。
四人际关系和谐。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 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客观评价别人, 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现象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的研究探索, 主要探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之间, 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所有心理变化。包括动作, 认知, 情感, 人格, 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变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正确的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发展的现象和规律, 从而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作出预测, 积极的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这些问题的探讨过程, 为更深入的认识心理学, 认识人类自身提供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对个体的影响活动。它是由心理健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 根据预先设想的目的, 通过系统的, 有组织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有意识的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活动, 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有益的调节。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心理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帮助我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现象, 提高认知水平, 促进青少年的心理积极, 全面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而且丰富了发展个心理学学科本身。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 主张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密切结合, 是发展我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特色。
三、青少年期的过渡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曾对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问题提出了如下假设:如果将青少年问题看做一种病态的现象, 其病因根植于家庭, 病态显现于学校, 病情恶化于社会。而少年犯罪是青少年问题恶化的结果。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过渡阶段, 一方面保留着儿童的幼稚, 另一方面出现了成人的成熟。
过渡性决定了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指出,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疾风怒涛”时期, 充满了内部和外部的冲突。这些特定的矛盾, 使他们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而有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得以疏导解决的社会群体。
从本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在转型时期, 无论家庭, 学校还是社会环境, 都出现了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因素,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危害。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显得重要而迫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M], 1995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M], 1998
[3]3仇忠海李敬.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M], 2008
[4]孟莉.发展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M], 2005
【关键词】整体状态 危机 发展趋势 干预 引导 心理危机
一、近几年青少年的心理现状与特征
1.1整体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社会处在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渡时期。青少年在心理素质,心理特征,群体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青少年的理性精神、独立意识增强。强调个性、自主、自强文化,对前途充满自信心态。然而,转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盲目的追求个性,过度自信,人生前进途中一旦遭遇挫折,就会措手不及,一蹶不振,甚而至于沉沦,对生活失去希望,从而产生轻生念头。
1.2出现的危机
部分青少年易受社会转型时期不良文化、风气等的影响,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错误,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特别是独在异乡,自谋发展的青少年,一旦遇上挫折,很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厌世。2010年5月11日浙江台州三个90后打工者网络相约自杀两人身亡,这只是一个例子。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青少年因为情感受挫,工作不顺,一时冲动就产生轻生的念头,缺乏抵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1.3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容易分化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状态,大部分人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对生活积极乐观,对社会及个人发展充满信心;然而也有少部分人极度悲观厌世,沉沦,迷茫,觉得生活于他们已毫无意义。但是,只要社会各界能够给予这类人群以密切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对他们加以引导和教育,极端情况理论上是可以避免的。
二、相关部门如何做好干预青年少年心理危机的工作
当前,青少年主要集中在学校,也有不少辍学在家或者已外出独自谋生。在校学生应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加活动,拓展视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于已辍学外出谋生的青少年,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措施,给予他们照顾,对于青少年犯罪从严管教。适时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心理素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1做好在校学生的心理引导和心理干预工作
在校學生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生理、心理都正处在发育成长阶段,非常脆弱,容易受到来自社会的干扰。这个时期,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薄弱,容易成为对社会产生积怨的人的发泄情绪的对象。例如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重大凶杀案。郑民生手持砍刀,连续砍死砍伤13名等待入校的小学生,受审讯时称其作案动机是报复社会。其杀人动机是认为周边的人看不起他,恋爱不顺,女友迟迟不与其结婚;辞职之后,另谋新职不成,觉得活着没意思。其后杀害学生的惨剧时有发生,这才引起公安部高度重视,采取了相关措施,学校也才加强了安保措施。无论怎么样,这类事件都会给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给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学校的监管措施,完善学校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系统。给在校青少年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增加社会工作岗位,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缓解这类人群的就业压力。
2.2切实做好社会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工作
对于已立身社会的青少年,相关部门也应该给予应有的保护政策。适当鼓励,引导青少年向好的方向健康发展。坚决打击怂恿利用青少年犯罪的不法分子,对于这些人的惩罚应起到威慑其他蠢蠢欲动的相关人员。对于青少年犯罪应给予重新改过自新的机会,积极疏通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去。
青少年的身心都极其脆弱,波动起伏大,易走向极端。因此,青少年不宜承受过大的压力。前面提到的90后相约自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社会各界都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切实做好青少年的工作,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旧的衡量标准还没有完全失效,而新的标准又还没有建立好。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存在多元特征。新旧标准导致青少年产生某中不确定性,极易产生困惑。因此,尽快减少和消除青年的这种困惑感,增加确定性,是我们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社会工作。
2.3制定并完善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社会政策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 继续完善在校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政策,鼓励,监督,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德智教育同等重要。德是做人之本,智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只有二者结合才可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向前发展。
第二 社会各界同心协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坚决抵制,打击不良信息对青少年身心的入侵,完善青少年发展相关政策。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这项工作刻不容缓。
第三 加强留守青少年儿童的监管保护措施,坚决打击侵害留守青少年权益的犯罪行为。
第四 增加社会青少年培训机构,完善培训机制,争取让每个青少年都有一技之长,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减少社会闲杂人员的流窜,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加强对青少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动态掌握当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态。以此为根据,找出其中的症结所在,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张照海(1988—),男,汉族,重庆籍,本科,土木工程专业
第二作者:张勇(1990—),男,汉族,安徽籍,本科,土木工程专业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有这样的机会和你们在一起交流!有时候我非常羡慕你们,青春、叛逆、冲动、单纯„„是你们的代名词,你们的世界是那么的辽阔,那么的无忧无虑;有时候,我又很同情你们,世界的博大,交往的信息化,使得你们往往又会陷入本不该属于你们的无奈与忧愁!从小学升入初中以后,多数同学都会感到不适应,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上的明显变化,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由于自己不适应环境,接踵而来的问题往往会令你们困惑不解,应接不暇。在适应这个环境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谁不希望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健康的心理呢? 提到心理健康,大家一定很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误解,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快乐和各种烦恼,但有的人对烦恼的事情能处理得很好,有些人就处理不好,甚至一直闷在心理,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的一时想不开,甚至去做一些傻事。
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位同学,其事件起因很小,就是因为四位同学爱拿他来戏耍,开他玩笑,让他在很多时候下不了台,所以,他怀恨在心,在2004年2月10日因打牌发生争执,他随即凶残杀死了四位同学,其中还有一位与自己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同学。
我们认为,马加爵有心理缺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能够处理好身边的烦恼。如果他的心理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我想,这些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见,只有排除自己的烦恼才能真正获得心理健康,使自己生活得更加愉快。
中学阶段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度时期,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梦季节”。伴随着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等等,这时候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那么当老师问你们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你自身有哪些变化的时候、你烘箱又答不上来,下面老师来说说在你们身上比较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也就是咱们说的不自信,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不管有什么活动都不敢参加,总是怕自己会表现不好等等。
2.唯我独尊心理
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大家在家里什么事都是由着你家来,来到学校这个集体里还是想什么事都听你的,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在处事中,只有别人关心他,他却从不去关心别人。(比如说发间食的时候,总是自己抢大的苹果)。
3.逆反心理
这个逆反心理的表现比较多,长辈越不让做什么,他就越去做。4.迷恋网络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弊端,有的中学生自制能力很差他们走进网络就走不出来了,就会迷恋上网络,有一个学生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迷恋上了网络,呆在网吧里几天几夜都不出来,学校找不到他就通知了家里,后来在一个很隐蔽的网吧里找到了他,他就跟疯了似的,总往网吧跑,最后只好辍学在家。网络固然是个好的东西,那要看你是怎么样去利用它。
8.考试焦虑
现在考试焦虑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表现为: 一听说要考试就紧张起来,考前睡不好觉,考试时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某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一到考试就慌了手脚, 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据调查,在中学生中,对考试具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约占11.18 %。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
以上是老师简单的总结的几种心理问题,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于这些心理现象在日常中的具体表现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大家可以对照这些现象在你自己的身上存在哪些?。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说在我们青少年身上体现最明显,最普遍的逆反心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叛逆。
叛逆心理是你们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因为你们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如果不及时加以疏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生活中的实例: 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王某上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兼少先队中队长。有一天上午,他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王某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这个小朋友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几脚之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并用红领巾将自己吊死在窗框上。
还有四川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考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拔尖,无法面对现实,痛苦万分,留下了遗书,匆匆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些事例虽然属于特例,是极个别现象,但心理疾病在目前的社会中却是极为普遍的。
那么这种叛逆的心理是怎么产生的呢?
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不懂事,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在我们听不进的时候,就觉得他们唠叨、啰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父母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父母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父母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甚至与父母发生冲突,以强硬的态度顶撞,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厌恶父母,对他们不理不睬、冷眼相对。其实这样是分不出谁输谁赢的,结果只是我们拿了父母和自己的错误对自己进行惩罚,对父母进行伤害,让自己和父母都很伤心。
叛逆心理是青春期每个孩子都存在的,这种心理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其表现的形式也并不是相同的。所以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有些同学可能都没在乎的一种心理现象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
“逆反期”的心理和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下面我们来说说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
如徐力杀母案。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悲剧。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华。上高中二年级、17岁的少年徐力,因忍受不了母亲要他“学习、学习”的唠叨,竟残忍地用锤子把母亲活活打死!
4月29日,金华市中级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徐力有期徒刑15年,后改判12年。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里他把重重的铁锤砸向自己的母亲的呢?我向当事就是逆反心理在作怪,他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他打得是自己的母亲,事后他一定会非常的后悔,可是已经晚了。
2013年2月20日,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鸣在家里玩游戏,母亲看那么晚了就批评了他几句,结果他一气之下就走了。父母苦苦寻找了很多天都没找到。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像这种离家出走啊,和父母怄气不吃饭啊,还有就是因为家里是两个孩子的同学,又是因为父母可能有些偏爱弟弟妹妹啊,从而造成了某些同学更加强烈的叛逆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的状态,其产生是有着时间长度限制的,所以在此过程之中着急是不解决问题的,而认为逆反心理不是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不要让其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也需要及早发现,及早去寻求帮助,进而解决心理的困惑。下面介绍几种:
(1)要相互理解。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长辈的行为,大多数时候长辈的啰嗦和批评都是善意的,都是出于对你的关心。老师、父母也是凡人,也会认识、犯错误、误解人,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可以减少因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冲动。
(2)要学会合理的沟通方法。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能得理不让人,过分逞强,盲目对抗,这只能使事情变的越来越难处理。合理的沟通方式是有助于带来交往的双赢。
(3)克服偏见的不良影响。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产生,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暗示和影响。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性有无名火气,就要冷静下来想想看,是否偏见在作怪,不要无端变成偏见的牺牲品。
(4)要学会宽容和适应。在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中,选择后者往往更容易完成。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
青春期不良心理品质不仅会让自己生活无乐趣,还会阻碍自己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呢?有一为智者说过这样四句话:
一是把自己当成别人。比如,有些同学善于欺侮别人,话一定要在别人的话上面,你试着想一下,如果别人这样对待你,你是什么感觉。
还有一些同学喜欢抽烟,总认为自己抽烟的样子一定很酷,到底是不是很酷呢,这里我不做评价,你只要看一看哪一个小学生或者幼儿园的小朋友抽烟的摸样是不是很酷你就知道了。也就是说,只要你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自己就会明智许多,许多问题也就想开了。
智者的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也就是说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一下,要同情别人的不幸,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富有善心的人才是心灵的富裕者
智者的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就是说要充分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不要侵犯他人的权利,不要侵吞他人的财物。
智者的最后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创造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青少年犯罪是指14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而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增长趋势,根据老师上课公布的90年代的数据,14至25周岁犯罪人数占总人口的34.67%,占犯罪人口的74%,而这一数字至今仍在不断增长;同时,青少年的犯罪性质不断恶化,手段也越来越多样,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由此可见问题的严峻。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如此居高不下?我认为,可以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
1.错误的人生观:犯罪青少年的认识水平较低,对许多人生问题愚昧无知,观念模糊,甚至到了颠倒是非的地步,这也是支配他们实施犯罪的最主要动因;
2.法治观念的欠缺:许多青少年由于认识水平低不懂法或没有守法意识而很容易实施一些触犯法律的行为;
3.不成熟的认知结构:体现在青少年对事物没有很好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容易受情绪影响实施犯罪行为;
4.情绪体验的原始性、低级性:很多青少年实施犯罪只是单纯的为了生理需要和感官刺激,缺少更高层次的追求;
5.情绪的易激动性和外露性:青少年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喜怒哀乐往往显露于外,容易不顾后果;
6.冒险性:青少年在不成熟的主观意志支配下容易出现盲目冒险的不良行为,许多青少年一开始犯罪就是处于冒险心理;
7.易受暗示性: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容易接受他人教唆或暗示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
1.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产生的身心矛盾:青少年正处在人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身体各方面如体态、内分泌、第二性征等逐渐有了明显变化并趋向成熟,但此时他们的心智仍未完全成熟,于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矛盾;
2.青少年自身心理冲突产生的矛盾:此时的青少年心理具有两重性,幼稚与成熟并存,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等等导致青少年往往存在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就容易成为犯罪动因;
3.家庭、学校的影响:青少年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和学校,一旦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出现问题,例如家庭破裂、学校教育不平等,都容易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4.社会的影响:青少年此时接触社会开始增多,但其认识和辨别能力无法应对社会上大量复杂的信息,同时也容易收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犯罪预防
既然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了一个无法避免的严峻问题,我们就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或减少其发生。预防青少年犯罪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家庭预防:要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和睦稳定的家庭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应当注意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行为方式,一出现偏差立即纠正,将犯罪心理的产生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学校预防: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尤其是所谓“差生”的管理,不应对他们有歧视或偏见;要注意纠正学生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以教育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消除内心的不良因素,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1、青少年为什么会犯罪?诱因?
2、青少年的犯罪心理?
3、如何使青少年摆脱心理阴影?
4、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5、青少年犯罪的日后趋势?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有学者提出,应当定在10岁比较合适。其理由在于,从实证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故而指出,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一概念包括了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和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犯罪。前者和刑法上规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罪”则是一个宽泛的社会学、犯罪学概念;后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轻的成年犯。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
2、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
2、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比如,据报道,去年上海市一名17岁的少女因母亲对其管教太严,竟用刀将其母亲砍杀致死。在日本,2001年初,神奈川县一所中学的两名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耐心规劝,居然动手“修理”了8名老师长达1小时,造成2名老师下鄂骨折,一名怀孕女教师险些流产。时隔不久,日本西北部一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训斥,放学后用一把小刀连刺老师十刀,致老师惨死刀下。(13)
3、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4、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
在青少年犯罪中,不少犯罪手段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
青少年模仿性强,犯罪学得很快。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可塑性强、易于改造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反复性。在看守所、监狱的“交叉感染”,使其学会了更多的犯罪“技术”,由以前的“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并且胆子更大,反侦查性更强。这恐怕是重大、恶性案件在青少年中不断发生,并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自身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里谈的“自身原因”是内因,后面要谈的家庭、学校、社会原因,是外因。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养不教,父之过。”这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子女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父母管不了,因为没有从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为了自己而不顾及或无暇顾及孩子,使之浪迹社会;五是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人们总结的一句话:“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前文谈到的我所曾承办的三名未成年人强奸案,三个被告人的家庭都是离异家庭,其共性是对孩子缺乏关爱。法庭教育时,这三个父母都痛哭流涕,说对不住孩子,表示以后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三)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四)社会原因
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现在人们所说的“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为甚!
1、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
2、以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
3、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五)司法原因加强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尽量减少对其羁押,显得更为重要。
这里主要谈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监狱对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突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则更强。
一)自身预防
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尽管他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当然,这需要和后面要谈的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1980年联合国第三届预防犯罪及罪犯处理大会的有关材料指出:“家庭在所有国家中都是影响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媒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搞好家庭预防,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
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同时,这也是社会有关部门需要做的一项工作,要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对父母(家长)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这些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教会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武汉一酷爱玩网络游戏的16岁少年徐某,拿起菜刀向熟睡的母亲砍去,其目的是索要8000元钱。母亲的脸、腰上被砍了6刀(后经抢救脱离危险)。当他逃离现场时,母亲还追着喊:“伢,你把毛线衣穿上,莫冻着了!”(26)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都是娇惯、纵容种下的苦果。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们如何做人,经常观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事,结交什么人,要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专横。对于失足、犯错误的孩子,更应给以家庭的温暖,绝不可弃而不管,放任自流。
3、教子不力,应承担相应责任。
我国《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都规定父母应当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所承担的教育义务和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职责,但并未规定父母教育不力所应承担的严厉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我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49条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责令其严加管教”,但不管教怎么办?尤其是对父母已经离异(且已另外组合新的家庭)的孩子。法律应增加规定教子不力的“拘留”、“罚款”等行政责任,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在英国就有“孩子逃学、父母坐牢”的做法。一位母亲因为女儿经常逃学,而被判监禁60天,她上诉后,尽管刑期减半,但仍要执行30天的监禁。(27)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有委员就曾提出建议:针对青少年犯罪,建议在法律责任中加入对父母的处罚条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28)看来,完善这方面的立法,很有必要。
(三)学校预防
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处在《综合性预防犯罪措施汇编》第10条中写到:“学校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儿童的发育成型有许多年是在为了满足他们的教育和社会化需要而设立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学校能提供种种机会来倡导社会平等、文化多元性和个人的亲密关系,并帮助青少年获得道德标准、社会技能和公民的责任感。更具体地说,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情操高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否则,如果学校教育不力或不利,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笔者以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应该主要做到:
1、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抓好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
第1款)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做法,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做一个高尚的人;然后才是“授业解惑”,传授各种知识,增强将来为社会服务的本领。那种只“授业”不“传道”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尤其应注意抓好“后进生”、“双差生”的教育。对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2款明确规定:“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一般来讲,这些只是一些方面、一时的“差”,并不代表全面、永远的差,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和教育,他们很有可能成为“先进生”,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益的人 或者国家的栋梁之材。
2、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注重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的培养。
“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的模范表率和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影响是终生受益的。这方面不乏其例。要想使学生懂法,教师必须先学法,要想使学生做好人,教师必须先做好人,这就是:“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这须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国现已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应大胆改进教师制度,使教师能进能出,对那些品质低劣、不能为人“师”的人,要及时将其淘汰出局;对于那些歧视学生,动辄体罚学生的教师,要予以严厉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3、要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
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法制课要作为必修课,配备专门的法制课教师,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丰富多采的法制教育活动。笔者作为三门峡市依法治市讲师团的讲师曾被邀请到学校给青少年讲法制课,结合自己所办案例和青少年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反映效果良好。通过这些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什么行为是社会提倡和法律允许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纪守法。
(四)社会预防
社会预防,主要是指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以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3—7岁:竞争、认同
按照S·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从三岁起,幼儿进入了性器期,这时他们开始有性别意识,发现两性的差异,并感到好奇。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更愿意接近家庭中的异性,就男孩来说,进入“俄狄甫斯期”,也就是“恋母弑父”。当然“弑父”不是真正意义的,而是男孩从心理和行为上排斥、抗拒父亲,和父亲产生竞争,但男孩与母亲却会很亲近;女孩则正好相反,是“恋父弑母”,与父亲很亲近,对母亲比较排斥。之所以这样,因为他们想通过与家庭中同性的竞争,得到家庭中异性的关注,争取自己的地位。
当然,竞争的结果—般是以父母多少带些迁就,而孩子的最终的失败而结束。正因为失败了,孩子学会向同性的强者认同,他们会很自然地对同性的行为特征进行模仿,以期获得相似的优势——其实,这就是—个开始对异性有兴趣并建立联系,同时学习如何真正成为自己这个性别的过程——不仅是生理性别,更重要的是心理与社会性别男孩子不能“伪娘”,女孩子不能“假小子”。
尽管他们会与异性走得更近,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男孩的成长必须由男性来引导,女孩的成长必须由女性来引导。毕竟,女孩不能每天跟着父亲学刮胡子,而男孩也不能跟着母亲学化妆。长大以后的男孩女孩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他们的父亲和母亲,然后是老师,他们是怎么做的,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假如老师是男性,但是表现得非常女性化,或者老师是女性,却很爷们儿,那么孩子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些心态上有问题。
因此,正确的性别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体育舞蹈是可以开发出性别教育中积极的一面,建立健康的性别观念。比如在起舞时,男孩对女孩彬彬有礼的邀舞动作,这里就蕴含着两性是有差别的道理:男孩就应该像绅士一样谦和,女孩就应该像淑女—样大方。
8—14岁:内敛、敏感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说,这个阶段叫做“潜伏期”。就像鲁迅在《野草》里所说的,地火在潜行,什么东西都有,什么都在发生,只不过没在面上而已,等到这个期间一过,沾火就着。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在这个时候会有很多困惑的问题,包括异性的、同性的、与父母有关的、与老师关系的,但这时候普遍的表现是比较沉默,他们习惯于把问题放在心里,自己思考,不主动直接表达。但是,不表达不代表不希望被理解,此时父母与老师有责任去主动感受孩子的变化和想法,多去启发开导,但是切忌先入为主。
这时他们对很多事开始变得敏感。男孩女孩的第二性征开始比较快速发育,女孩会采取各种方式,不让别人发现这种变化,比如说穿特别紧的衣服,因为她羞于被人发现自己胸部的发育。并且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长相、身材、发型等的目光。男孩则开始比拼,以前只是单纯地与大家在一起玩耍,这时会互相比个子,大个子大部分时候占优势,欺负小个子,可以发现这阶段也是男生的欺负行为发生最多的。另外。他们还出现了品牌意识,互相攀比。
在这个阶段,男孩女孩有意地与异性保持距离,害怕在一起会被别人嘲笑。学校里如果做活动给学生分组,往往是男孩、女孩被分到一组的都会很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恰恰说明内心有了更明确的性别差异的意识,但是还没有得到正确的解读和合理适度的表达,此时对性的感觉既朦胧又有懵懂。在业余舞蹈培训班里,则可能表现为不愿意与异性舞伴搭手,尤其是当还有一些调皮捣蛋的男孩在一旁起哄,但体育舞蹈是双人配合才能完成的舞蹈,此时,老师对学生的合理的引导与耐心变得相当重要,因为孩子需要—个接受过程,老师越用心、有办法,这个过程就越短。
潜伏期的小孩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这种思考可能比较混沌,逻辑性也不是特别强。但这种思考一旦有了好的孵化环境,就可能春风化雨,比如说一些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开放式、多元化的环境:开放自然科学的实验室,以让孩子观摩;鼓励学生参加他感兴趣的舞蹈、主持、唱歌等社团。但“危险”的是,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很容易被现在这种样板化、标准化的教育扼杀掉。
另外,这一期间的孩子不仅敏感,还开始了叛逆,既有可能只是纯粹思维意义上的叛逆,现实生活并不叛逆,也可能是“非暴力不合作抵抗运动”——凡事没有被逼到极致,就不去做,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但是可以更简单地通过不去做别人让自己做的事情来展现自我的存在。所以,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教育,直接灌输的效果,远不如提供给他们必要的拐杖,让他们坐累了、躺累了,自己站起来摸索行走,老师、家长适当“隐形”。
15岁—21岁:探索、确认
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到了性成熟期。孩子对两性有了成熟的认识,他们知道世界是由两性组成的,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两性共同完成的。在和异性交往的基础上,他们对很多事情有了更多更有深度的、更包容的、更辩证的认识。对待事情的做法也风格差异明显,女性做有女性的风格,男性做有男性的风格。
这个阶段是前面各个阶段的累积,之前积累的东西在这个阶段会或多或少表现出来。按照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这个时候孩子进入自我同一性整合期,“我到底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该往什么方向发展?我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他们经过探索完成自我确认。达成自我认同包括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发展过程,有人发现原来确定的目标有很适合自己,但有人却正好相反,他们继续下去只能是四处碰壁。
在自我同合期,每个人都各不相同。有些人一方面想要独立,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真正地承担责任;有些人则随遇而安,不求上进;有些人则是为了心中的目标,付出代价,不断奋进。青少年有目标是好的,但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却有可能遭到扭曲。比如,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一些专业院校的孩子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他们会想到要去和裁判上小课,以提升所谓的“友情分”,而不是首先想到自己应该脚踏实地地勤学苦练。这种现象已经不仅出现于这个年龄阶段,13、14岁则有开始,实应引起注意。
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
逆反心理及其内涵
它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青少年大脑的发育健全,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超越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正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青少年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性别意识、性意识逐渐强化和建立,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面对成人的指教,有意无意地回避、反感甚至背离。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向所驱散。
3.青少年表现出生理上成熟和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由于阅历和经验不足,造成其认识上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对问题的认识仍存在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成人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成人的劝说、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
逆反心理的消除对策
青少年逆反心理既是正常心理,又是问题心理;既有消极性一面,也有积极性一面。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逆反心理是必然存在的。青少年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思变的特点,具有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积极的逆反心理是一面明镜,如果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逆反心理也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很好解决。
青少年最大变化就是从儿童期依恋父母,转向依恋朋友。因此亲子关系冷淡了,甚至有脱离家庭的倾向。此时,父母应善于引导,不仅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更要深入细致地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经常与他们交流,也要尊重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权利,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这样,才会使青少年顺利度过这段情感不稳定的时期。
对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合理调节也是很重要的。当逆反心理得不到合理调节时就会呈现消极作用,使家庭教育不能顺利进行,进而转化为矛盾,严重者会造成事故,甚至酿成悲剧。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形成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其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消极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合理调节对策。要认清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两个因素,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进行调适。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心灵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下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
成人要与青少年平等相处,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气,不要用粗暴和强制的方法,要真诚地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当青少年提出一些要求、见解时,不要搪塞了事,使自己在其心目中丧失信赖度,阻塞心灵交流的通道。
青少年要学会自律,经常提醒自己虚心接受老师和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主动与成人接触,向他们请教,多一份沟通也就多一份理解。青少年也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多参加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发现自我价值。让那些无意义的逆反心理慢慢消失。
【青少年心理安全】推荐阅读:
青少年犯罪心理11-24
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特征11-10
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试11-22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考试05-26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报告10-13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05-31
离线作业青少年心理学07-01
青少年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0-09
青少年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11-09
关于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心理的调查报告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