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两首(2课时)(精选11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信息资料:
1、课件,适合读诗配乐的音乐资料。
2、收集曾经读背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
课前预习:
新知初探(走进来,一起体验求知的快乐)
1、古诗我会读。【
】【
】
课文读3——5遍,圈生字,注拼音,我已经完成。我把自己读得好的诗句读给家长听,觉得难读的多读几遍。
2、课文插图我能看懂,我把看到的景物说给家长听。【
】【
】
3、词语、生字我会读。【
】【
】
①
庐
瀑
炉
疑
鹭
含
岭
泊
吴 ②
庐山
瀑布
香炉
怀疑
炉火
茅庐
飞瀑
白鹭
包含
山岭
停泊
泊船
吴国
可疑
3、我要向同学推荐李白和杜甫的另外几首古诗。(抄下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教师出示准备的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二、初读
1、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初读诗句。
2、指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如:“紫”应读“平舌音”、“川”应读“翘舌音”;“瀑”由“三点水”加熟字“暴”组成、“炉”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们要生火炉取暖。”的方法记忆等,教育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3、利用生字卡片(我把生字卡片做进了课件),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
4、作业:作业本第2题。
5、同伴练读诗句,争取背诵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炉、烟、流、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其他的字学生对照课本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取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四、研读
1、自学诗句。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
4、边读边想每句诗都写了怎样的景色。
五、悟读
1、自由读诗,对照插图,体会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小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图描述画面,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生动,说具体。
3、启发: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六、诵读
1、带着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组织学生进行多形式感情朗读。如:评读、赛读、加动作读、看画面读等,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回顾
比一比,再组词。
炉()
绝()
流()
鸣()庐()
决()
柳()
岛()
2、背诵《望庐山瀑布》,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3、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方法。
二、自读
1、按上节课的方法,自读学习。学习生字,进行识记,读准字音。
2、交流自学情况。出示卡片认读生字,(鹭、含、岭、泊、吴)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个别字注意扩词练习,加深学生对字意的理解,促进识记。(此处的生字识记我采用情境法,先是放在诗句中认识,然后把生字单个出现识记,再又把这些生字放在别的词语中认读)
3、指读诗句。抓住重点的字音,进行指导。如:“翠”读“平舌音”,“泊”读“bo“不要发成”be"的音等。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吴、含、窗、岭、鸣、绝、泊、柳”,引导学生从字形、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把自己提醒大家在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说清楚。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窗”注意不要丢掉“囱”字上面的小撇。“含”和“岭”的里面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里面的是“今”,“岭”里面的是“令”。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四、感悟
1、出示诗句(不出现插图),默读诗句,利用工具书自学诗句内容。
2、启发思考:如果让你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觉得画面上应该画些什么,并说出理由。
3、组内交流。有条件的可采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动笔画简笔画,并说出这样画的理由。交流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字词的理解。如:“含”“东吴”
五、诵读
1、出示插图或学生的优秀画作,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图文对照,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及诗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浓的特点。
3、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读背诗句。如:自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指画面读等,实现美读成诵的学习目标。
4、作业:作业本第4题。
六、拓展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有条件的可以召开一个小型“诗歌朗诵会”,展示学生课外的古诗积累情况。(此处的展示我把它结合在学校的古诗词背诵考核同时进行)[拓展阅读]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望庐山瀑布》诗两首,其一曰: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代李梦阳也为庐山瀑布写过一首诗
《开先寺》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古诗文默写是中考语文的基本考点,而且分值较高,其重要性无需多言。题型主要有5种 :(1)直接型默写 ,即给出古诗文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要求写出与之相应的下句或上句,有时也要求默写出整首诗;(2)理解型默写,即根据要求背诵的语句的意思,或其在诗文中的作用,默写出原句;(3)迁移运用型默写,要求考生从现实生活入手,找出其与古诗文名句的相关点,通过“嫁接”,实现迁移运用;(4)联系对比型默写,即提供一两个诗文名句,让考生默写出内容、情感或意境与之相似或相反的名句;(5)评价赏析型默写,即从赏析诗文的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等角度进行提示,然后要求考生默写出相应的名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一般以直接型默写的考查为主。
典题诊断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2013·江苏省泰州市)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______________,必有近忧。
(2) 精诚所至,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
(5) 古代诗词中,有很多诗句都意蕴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自然理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2.(2013·江苏省连云港市)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1) 子曰:“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
(2) 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5)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 (______《过零丁洋》)
(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7) 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
(8) 人们常用周敦颐《爱莲说》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人们洁身自好、超世脱俗、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3. (2013·河北省)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惜秦皇汉武,______________;唐宗宋祖,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
(2) 复有贫妇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臂悬敝筐。 (白居易《观刈麦》)
(3)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反馈评析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做古诗文默写的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范围,篇篇进行落实。古诗文默写的考查范围,一般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部分所规定的古诗文诵读篇目(其中7~9年级61篇),但各地的规定略有不同。只要同学们能按照教育主管部门和老师的规定,认真准备,肯下功夫,一首首、一篇篇地“过关”,考试时绝对没有问题。
二是总结规律,搭建知识框架。诗文名句数量较多,同学们要做好归纳总结,对知识进行梳理。比如,将相关的古诗文名句按照作家、内容、情感、风格等不同的类别归纳整理,这样建构知识框架,使之形成系统,既便于理解,又利于记忆。就像上面第1题的第(5)小题,考查的就是古诗词中蕴含哲理的名句。
很多同学在默写诗词时容易写错别字,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请注意以下三个规律:(1) 理解意思是前提。比如第3题中的第(3)小题,答案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很多学生把“侯”写成了“候”,就是因为不理解意思。“侯”读hóu,指“爵位”或者“达官贵人”;而“候”读hòu,意思是“等待”“问候”或者“时节”等。 (2) 了解“意象”很重要。比如“燕”和“雁”这两个字,很多同学默写时分不清。在古诗词中,“燕”这个意象和春天密不可分,营造的是欢快、充满生机的意境;而“雁”这一意象表达的多是漂泊流离、孤独凄凉的羁旅之思或孤高、孤傲的情感。弄明白这个,下次还能写错吗?(3) 遇到“通假”要小心。例如“荡胸生曾云”“问渠那得清如许”“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等名句,因为有通假字,就会弄错。比如第2题的第(2)小题,“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拂”通“弼”,如果不了解这个通假,就会写错。
三是强化记忆,做到滚瓜烂熟。同学们要反复记诵,长期坚持。尤其对自己多次弄错的诗句,更要强化记忆。比如第2题第(8)小题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淤”“濯”“涟”这几个字的错误率一直很高,通过强化记忆,不断重复,就可以避免错误。
四是规范书写,确保万无一失。因为阅卷时对这类题的要求很严格,每句中错、漏、添一字,该句就不给分,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务必认真,确保书写清晰、规范。
专题强化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2013·广东省汕头市)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诗经》)
(2) 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3) □□□□□□ , 佳木秀而繁阴 , 风霜高洁 , □□□□□□ ,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诗句是:
□□□□□□□,□□□□□□□□□!
(5) 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 (2013·贵州省安顺市)
(1)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2) 根据提示填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能会发现一个扭转局面的契机,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3·山西省)默写。
(1) 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2) 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岳阳楼记》中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警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从下面两首古诗中任选一首,完整默写。
杜牧《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强化参考答案
1. (1) 琴瑟友之(2) 似曾相识燕归来(3) 野芳发而幽香;水落而石出者(4)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 (1) 1采菊东篱下2江春入旧年3衡阳雁去无留意(2)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看拼音,写词语。
fãnshāoqiánkūnbǐ mî zhǐ yànfěn ɡǔ suì shēn()()()()děng xiánqīngqìqiān chuí wàn jīliâ huǒ fãn shāo()()()()
二、用“想”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1.我()他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的看到一幅画。
2.我们的班主任费老师是一位很有()、很有个性的老师。
3.我的()是将来当一名飞行员。
4.看图作文时,既要仔细观察图画,又要展开合理的()
5.在我军的严密监视和防御下,敌人的()彻底破灭了。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说话不礼貌的人是不文明的行为
修改病句:。
2.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改成肯定句:。
3.我喜欢夹竹桃。
扩句:。
4.经常阅读课外书,能够丰富和提高阅读能力。(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5.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比喻句)
6.湖边柳枝摇摆。(改为拟人句)
7.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四、解释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五、填空。
1.《石灰吟》是(朝代)诗人的作品。吟,是。
这首诗赞颂了、的品质,抒发了诗
人,的思想感情。
2.《墨梅》是(朝代)诗人、书画家的作品,这是他的一首诗。
诗人借为喻,在寄予了他、的高尚情操。“梅”是历代文人经常吟咏的对象,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
梅。”突出梅花不畏严寒;陆游的“无意苦争春。”
则流露出作者孤芳自赏的情怀。我还想到“。”的诗句。
3.《石灰吟》和《墨梅》都采用的手法,表达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
怀。郑板桥在《竹石》一诗中也用同样的手法借竹子喻理,“。”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4.你问我春、夏、秋、冬是什么?我就会告诉你: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烂漫;夏,就是令辛弃疾惊喜的“,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秋,就是少年王勃吟诵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和谐;冬,就是“岑参眼里的“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纯洁。一年四季就是这
样充满着诗情画意。
主备教师:李永庄
备课时间: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教具准备:
图片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编号:009
《寻隐者不遇》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学习《寻隐者不遇》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导理解。(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
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
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3)指导朗读。
3、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3)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附:
板书设计
初备:王青霞 复备:李萍、沈清红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春日偶成》。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学习难点】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温故互查:
1、背诵《江南春》。
2、揭题、简介作者程颢。
二、自主学习:
自学内容见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特别提示:(1)括号内的内容是对预习问题的提示和说明,特别重要,要认真阅读;(3)朗读课文时要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读错字、有节奏、有感情。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内容见导学案中的“合作学习”部分。提示:可以根据学生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来谈谈看法。
四、课堂展示:
展示一:展示对古诗的理解。学生自由理解意思正确都可。
展示二:展示朗读。相机指导朗读。
展示三:展示对古诗中情感的理解。展示导学案“合作学习”这部分的学习成果。
五、拓展提升:依据《春日偶成》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春日偶成》。
春日偶成(偷闲)云淡 风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懂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古诗《咏柳》,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
写春天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5.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
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
2.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可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来朗诵;可画一幅春天的画,可以《咏柳》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古诗《春日》,感受春天的美好景物,感悟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
1.出示二字词语: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开春 新春 仲春 阳春 晚春 残春 暮春 春令 三春 阳春 春辉 春风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景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游 春暖 踏春 春雷 春潮 春华 春季 报春
2.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深如海 春寒料峭 春满人间 四季如春 春风和煦 春和日丽 春风送暖 春风浩荡 春风化雨 春潮滚滚
春花怒放 春意正浓 春苗茁壮 百花争春 春到人间 百鸟鸣春 春花烂漫 春桃吐蕊 枯木逢春 春水盈盈 春风轻拂
春风拂面 春和景明 春风荡漾 春风徐来 春江水暖 春雨丝丝 春雨绵绵 红杏闹春 春花似锦
3.出示佳句名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春到三分暖。春天三日晴。春雨贵如油。一年四季春为首。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不刮,草芽不发。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青年是人类的春天。——郭沫若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春到人间万物鲜。——冯梦龙 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拭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学生板书题目)
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8.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
《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指着学生板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享受春日
古诗短而精,间接而含蓄,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细细品尝。
教学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
古人写诗,往往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景寓理、借物寓理。
诵读古诗,不能“千诗一面”,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抑有扬,有急有缓。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
诗人是在享受春日,春光无限好!我和孩子们也在享受春日,从诗句中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
四、作业布置。
一、课时目标:
1、学习《咏柳》,会认写“咏,裁,碧,妆”等生字,理解诗句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求字音准确,有节奏。
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求字音准确,有节奏。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1、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古诗 教学时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入;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都用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春天的诗歌?(学生个别背诵)
2、引入课题,了解作者。师述;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先学习《咏柳》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板书课题)学生学写生字“咏”
3、题释;咏柳就是描写柳树,赞美柳树。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咏柳》;借助音节,把古诗读得字正腔圆,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2、随机正音;裁,妆,绦,似
(三)、组织学习
1、回忆学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个别说)
2、小结学法
3、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用?标出疑问。
4、相互质疑。
(四)、朗读古诗,理解古诗,体会情感
1、全诗共有四句,哪两句写的作者看到的实景?
2、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比喻?为什么这样比喻?
3、诗的后两句写的是什么?
《春日》教学设计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
1、出示二字词语: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开春 新春 仲春 阳春 晚春 残春 暮春 春令 三春 阳春 春辉 春风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景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游 春暖 踏春 春雷 春潮 春华 春季 报春
2、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深如海 春寒料峭 春满人间 四季如春 春风和煦 春和日丽 春风送暖 春风浩荡 春风化雨 春潮滚滚
春花怒放 春意正浓 春苗茁壮 百花争春 春到人间 百鸟鸣春 春花烂漫 春桃吐蕊 枯木逢春 春水盈盈 春风轻拂
春风拂面 春和景明 春风荡漾 春风徐来 春江水暖 春雨丝丝 春雨绵绵 红杏闹春 春花似锦
3、出示佳句名诗: ● 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青年是人类的春天。——郭沫若 ●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 春到人间万物鲜。——冯梦龙 ● 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拭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学生板书题目)
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8、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
A组 基础达标
1.“饿了么”网上订餐平台由于无证经营餐馆被“3·15”晚会曝光之后,被成都市食药监局约谈,并处以15万罚款。近年来,虽然国家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在不断加强,但食品安全事故仍层出不穷。实现食品安全,政府必须()①依法履行职权,坚持执政为民 ②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市场监管 ③坚持以人为本,严格依法行政
④承担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经营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②④
C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①不符合题意;企业经营者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经营,④不符合题意。] 2.国务院2016年6月印发的《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提出,严格履行政府向社会作出的承诺,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上述规定有利于()①促进政府审慎行使权力 ②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强化政府在公平竞争审查中的责任 ④规范国家权力机关办事程序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A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材料主体是政府,④不符合题意。] 3.某市网友针对该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提出“机动车限牌”的建议。该市公安局积极调研,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后给予回复称,机动车“限牌”措施涉及诸多因素,是否采取机动车“限牌”须综合考量、谨慎决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政府重视基层话语权,尊重公民民主权利
②公民积极履行义务,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③公民与政府良性互动,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 ④公民理性监督,增强了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C [某市网友提出建议,该市公安局积极调研,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后给予回复说明了“政府重视基层话语权,尊重公民民主权利”“公民与政府良性互动,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①③符合题意;网友提出建议是行使权利而不是履行义务,②不符合题意;网友提出建议属于参与民主决策,而不是理性监督,排除④。] 4.2016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大督查第三批督查问责和督查表扬工作汇报,20个市、20个县受到国务院表扬,1 148名干部因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被相关地方严肃问责。国务院此举旨在()①督促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坚持依法行政,有所作为 ②引入社会参与机制,对政府工作形成监督 ③推动政府改进作风,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④强化预防腐败机制,促进政府廉洁自律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A [国务院加强督查,旨在督促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坚持依法行政,有所作为,①当选;推动政府改进作风,提升政府工作效率,③当选;国务院加强督查,不属于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②不选;不属于预防腐败的机制,④不选;故选A。] 5.针对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国家卫计委表示,这一政策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是通过反复权衡利弊,审慎决策而作出的,且将依照法定程序,逐步调整完善。这表明我国政府()①立足人民利益依法行使权力 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 ③坚持依法决策,减少决策失误 ④坚持科学决策,保障公民决策权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B [材料中的政策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将依照法定程序,逐步调整完善,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公民无决策权,④错误。] 6.2016年5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省政府官方网站公布。《通知》将政务公开聚焦到事关国计民生的具体项目上,再次为如何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减少寻租空间破题。政务公开的实施()①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 ②杜绝政府权力的滥用 ③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 ④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B [本题考查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实施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③④符合题意。政务公开并没有拓宽民意反映渠道,①与题意无关;②中的“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本题答案选B。] 7.2016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在政务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等范围内,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此举有利于()①推动政府科学民主施政,增强政府公信力 ②消除政务信息垄断壁垒,实施政务信息共享 ③规范行政裁量,依靠公民权力监督公共权力 ④降低政府公权力,防止权力寻租 A.①③
C.②④
B.①②
D.③④
B [本题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①②观点正确,故B项应选。③中“依靠”错误;④中“降低”错误。] 8.观察下图《政务微博》,正确的说法是()3
①体现了公民的监督权 ②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方式 ④保证了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A.①③
C.①②
B.②③
D.③④
A [《政务微博》是公民通过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方式,①③正确;②中的“扩大”说法错误;④中的“保证”说法错误。] 9.2016年3月,上海市公安部门破获的1.7万罐假冒名牌奶粉案引发社会关注。就本次的假冒名牌奶粉案,作为权威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明知有不法商贩将成人奶粉罐装为婴儿奶粉售卖的情况下,在其公告和发布会上公布了“假冒奶粉符合国家标准”的信息,引起公众质疑。区别一个政府部门是否具有权威的标志是()A.是否做到依法行政 B.官员是否由民主选举产生
C.办事是否体现全体公民的意愿 D.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D [区别一个政府部门是否具有权威的标志是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D项观点正确。] 10.新华社北京2016年6月30日电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的决定》,对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或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严重束缚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设立的审批事项已取消或下放,或不同文件对同一事项重复要求、规定不一致等506件国务院文件宣布失效。国务院的这一做法()①说明政府可以代行全国人大部分立法权 ②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客观 4 要求 ③说明政府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 ④有利于维护国务院文件的权威性
A.①④
C.②④
B.②③
D.①③
C [国务院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体现,有利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也有利于维护国务院文件的权威性、严肃性,②④正确;全国人大有立法权,不存在政府代行立法权的说法,①错误;国务院宣布失效一批文件,不是决策活动,③不符合题意。]
B组 能力提升
11.“打击号贩子”成为2016年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开年热词。对“号贩子”行径的愤怒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打击这一违法行为还需依法进行。为此需要()①针对各种“票号”贩卖行为完善法律规范,坚持依法惩处 ②医疗卫生主管部门不断完善行业监管法规,提高服务水平③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相关服务人员道德修养,杜绝内外勾结 ④加强对医疗卫生系统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提高司法水平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A [③强调道德建设,不是法治角度;对医疗系统执法人员的培训能提高执法水平,但不能提高司法水平,④表述错误。依据材料“在对‘号贩子’行径的愤怒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可知,打击“号贩子”需要运用法治手段,①②符合题意。] 12.2016年初,江苏省泰州市效能办设立“蜗牛奖”,颁发给全市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及时的责任人,以此倒逼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快推进快到位。这样做有利于()①督促政府依法行政,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政府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
③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④政府克服懒政、怠政,杜绝失职、渎职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C [材料中的举措有助于政府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②③正确,故C项应选。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13.某县在修建公路时,必经村民万某的承包地。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毁掉了万某种植的西红柿两亩多,后象征性地给了万某200元的补偿。万某多次找政府有关部门讨个说法却未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还认识到,各级政府工作中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一些工作落实不够,办事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甚至贪污腐败。”
(1)“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当前我国采取了哪些有效途径来制约和监督政府公共权力?
(2)你认为万某可以通过哪些具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解析] 第(1)问考查制约和监督政府公共权力的有效途径,涉及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第(2)问,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具体途径,依据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途径即可。
[答案](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即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同时还要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2)打县长的专线电话或行政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到政府网站进行维权、通过信访制度维权、通过行政裁决制度维权。
14.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一些瓶颈,如产业规模不够大、结构不够合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保障不够完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不够强大、文化市场的行政审批还需依法规范和减少等。
材料二 《意见》指出,政府要依法行使权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完善执法责任制,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提升执 法公信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的职能”的知识,谈谈政府该如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助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的知识,说说在文化市场执法过程中,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使权力。
[解析] 第(1)问,考查“政府的职能”的知识,主要涉及政府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建设职能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第(2)问,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要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大方面分析。
[答案](1)①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可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政策扶持,通过信贷、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应重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③政府具有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政府应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④政府应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为人民文化生活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目的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重点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以背带动阅读和理解。
教学用具 媒体资源:《咏柳:动画课件》、《春日:动画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结合动画资源《咏柳:动画课件》学习《咏柳》。
跟读、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结合动画资源《咏柳:动画课件》)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结合动画资源《春日:动画课件》学习《春日》。
跟读、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背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利用《咏柳》、《春日》动画课件中识字部分)
1、重点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自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五、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教后记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苏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教学目的:
1会在各种应用问题中,抽象或构造出三角形,标出已知量、未知量,确定解三角形的方法;
2搞清利用解斜三角形可解决的各类应用问题的基本图形和基本等量关系;
3理解各种应用问题中的有关名词、术语,如:坡度、俯角、仰角、方向角、方位角等; 4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及解斜三角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思路的确定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启发式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启发学生在解三角形时正确选用正、余弦定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正弦定理:abc2R sinAsinBsinC222b2c2a22.余弦定理:abc2bccosA,cosA
2bcc2a2b2 bca2cacosB,cosB2ca222a2b2c2 cab2abcosC,cosC
2ab2223.解三角形的知识在测量、航海、几何、物理学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果我们抽去每个应用题中与生产生活实际所联系的外壳,就暴露出解三角形问题的本质,这就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化实际问题为抽象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将举例来说明解斜三角形在实际中的一些应用
二、讲解范例:
例1 自动卸货汽车的车箱采用液压结构,设计时需要计顶杆BC的长度已知车箱的最大仰角为60°,油泵顶点B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m,AB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0′,AC长为1.40m,计算BC的长(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分析:求油泵顶杆BC的长度也就是在△ABC内,求边长BC的问题,而根据已知条件,AC=1.40m,AB=1.95 m,∠BAC=60°+6°20′=66°20′相当于已知△ABC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所以求解BC可根据余弦定理解:由余弦定理,得
BC2=AB2+AC2-2AB·ACcosA
【17、古诗两首(2课时)】推荐阅读:
二年级下17课古诗两首06-03
17《猫》教学设计(2课时)10-28
3古诗两首209-21
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07-16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09-12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06-12
1古诗两首106-26
12古诗两首—《小池》11-17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06-02
3古诗两首教案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