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竞赛题库(共5篇)
意见》实施方案
根据区、州各级《关于持续接力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的意见》,按照“一年稳住、二年巩固、三年常态、五年全面稳定”的规划,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结合我镇“访惠聚”驻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突出抓好维护稳定、群众工作、脱贫攻坚、建强组织“四项任务”,全面落实“四句话”“四件事”部署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陈全国书记对昌吉州提出的“1+2”三件大事工作要求,抓党建、促稳定、促脱贫,一年接着一年干,干出稳定、脱贫、强基新局面。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民生难题,增进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引领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变化变革、敢于担当,着力在改善民生、争取凝聚人心,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打好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不断把我镇“访惠聚”驻村工作推向深入。
二、主要任务
(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1、积极配合严打专项斗争。各工作队要做好“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合推送人员核查和“微线索”落查工作,在核查任务下达后24小时内反馈完毕。“三种类型人员”(精神病患者,吸毒人员,思想偏激可能造成危害的老上访户、缠访、无理闹访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实现所驻村(社区)“三无”(无暴力恐怖案件、无非法宗教活动、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做好“防回流”工作,定期开展防回流排查、摸底、管理工作。组织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深挖暴恐分子、揪出幕后黑手、清查清理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两面人”,配合镇纪检办开展线索调查。
2、坚持访民情常态化。一是全面落实包户入户制度,坚持深入访、经常访,小村每月、中村每两月、大村每季度走访一遍辖区户(包括辖区内所有户籍人口、常住户、流动人口等),做到“八个一”(定期走访一遍辖区户、定期召开一次村级“两委”联席会议、一次党员会议、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定期走访一遍贫困户和“四老”人员、走访一遍重点户、走访一遍清真寺和宗教人士,每周督促一遍升国旗)“八必问”(做到问清家庭情况、思想状况、困难诉求、邻里关系、重要问题和隐患、村级管理和发展稳定的意见建议、对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反映、对驻村工作队的要求)“八必讲”(做到讲党的恩情、讲富民惠民政策、讲稳定形势、讲社会发展变化、讲民族团结、讲宗教事务、讲法律知识、讲村级事务)。二是每周召开1次民情信息分析研判会,重大节日和敏感节点每天召开,梳理群众合理诉求,填写民情诉求三级台账,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对在村级可消化的困难诉求要及时解决,将需要市、镇协调解决的问题每月20日前上报镇“访惠聚” 办,各村每月要公示办理情况。对本周内各级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分析,对挂号销号与否予以研判,将整改台账及时报镇党建办。若第一书记不在,由包村(社区)的乡镇领导主持。三是坚持工作队员常态化住户机制,进一步拉近群众距离,全面掌握各方面情况,按照“干部人人都住户,户户都有干部住”两个全覆盖要求,确保住户全覆盖。
3、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严格落实“369”(“3”是外来流动人员来村(社区)入住后,出租屋房东要在3小时以内向村(社区)包户干部或民警报告,对离开的流动人口,出租屋房东在3小时内向村(社区)包户干部或民警报告。“6”是村(社区)包户干部或民警在6个小时内与新来流动人口见面、采集信息;对离开的流动人口,村(社区)包户干部或民警在6小时内完成信息注销、上传、登记等工作。“9”是9小时内完成比对核查、登记上网等工作)限时工作机制,突出敏感时段和重点区域,由第一书记统领驻村(社区)各支力量,持续对辖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特殊群体进行全覆盖摸排,对流入人口,坚持“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做到来能发现、动知轨迹、走明去向。对流出人口,发动各方面力量摸清底数、建立台账,通过电话、微信、信函等方式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和本人、亲属联系,及时掌握动态,重点摸清下落不明和出境人员,切实补齐流动人口管理短板,严防外来输入性风险。
4、加大重点人员亲属关爱帮教力度。一是坚持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直接联系“三种”(服刑人员、收押人员、集中教育转化人员亲属)人员全覆盖,分类建立台账,做好思想引导,积极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重点做好收押收教人员家属关爱帮扶,坚持“每周一见面、每月 一谈话、每季一评估”和敏感时段“日见面,周谈话,月评估”工作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家属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和生产生活情况,做到 “三个讲清楚”“六个讲明白”,切实把“入户、关爱、解困”全覆盖的要求落到实处。三是广泛开展“四帮四送”(帮生产送劳力、帮生活送温暖、帮就业送服务、帮就学送关爱)活动,确保收押收教人员家属生活困难有人帮、生产困难有人管、思想困惑有人解。
5、着力构建群防群治合力。一是深入落实“七联七统”工作法(组织联设统一领导、制度联建统一管理、学习联促统一培训、维稳联动统一防控、民情联访统一入户、形式联判统一报告、任务联抓统一落实)。第一书记统领村“两委”、工作队、寺管会、警务室等各支力量,共同做好分析研判、安全防范等工作。二是扎实开展“十户”联防、“十铺”联防,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织密维稳防控网格,管住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员,做到无盲区、无缝隙、无空白。三是协助制定应急处突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宣传普及防恐怖袭击自救互救知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信访工作,全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所驻村(社区)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也不出。
6、加快民情信息平台建设进度。一是第一书记要统筹好驻村各支力量和下沉干部,在去年录入基础上集中开展村级民情信息平台信息采集补录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准确安全。二是九龙社区要提前做好信息采集核实、人口比对分析、数据跟踪维护等工作,特别是做好社区流动人口的数据采集管理,做到基础信息底数清、情况明,确保社区民情信息平台正式推 行后早日建成使用。三是各村(社区)制定民情信息平台日常管理、安全保密等制度,切实规范运行、加强管理。
7、切实用好自治区三个APP。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一体化APP,对推送的微线索进行落地核查,对发现的可疑事件、可疑人员、可疑物品主动采集信息,由第一书记认真审核后上报。扎实做好入户走访APP 信息采集完善、人证核验APP辅助流动人口清查等工作,确保真正发挥作用。
(二)全力做好群众工作
1、全力落实联系群众机制。一是深入落实“三联四定一住访一结亲”工作机制,镇主要领导每人联系1个以上村党组织,其他班子成员每人负责1-2个村(社区)党组织,做到全覆盖。同时每人联系1个农村片组党组织、1个寺管会或清真寺,1个新兴组织党组织,1名基层老党员,结合我镇实际联系贫困户、结对认亲户,每月到联系村(社区)、片组开展工作不少于15天,每月在村(社区)“住访”3天以上。二是严格落实乡镇三分之一干部下沉到村工作制度,镇村两级干部下沉基层,联系基层党组织、寺管会、老党员、结亲户、困难户全覆盖,常态化开展住访调研和集中办公活动。三是严格落实每月第一周集中办公日制度。每月第一周周一或周二镇联系领导、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在包联村(社区)现场办公,共同研究工作,帮助破解难题。四是全方位参与基1次宣讲,每月至少对基层老党员开展1次走访。层活动。镇联系村(社区)领导,做到每周到联系点至少开展
2、广泛宣传教育群众。各村要深入开展“十九大精神进万 家”活动,镇村两级制定详细学习宣传计划,采取国讲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旗下宣讲、入户走访、农牧民夜校、村级喇叭、分类宣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精心组织群众宣教大会,持续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和更高层次、更深感悟的发声亮剑活动。各村利用周一升国旗、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群众宣教大会等各类方式开展发声亮剑活动,第一书记要带头发声亮剑,年内做到全体村民发声亮剑全覆盖。结合《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关于新疆若干问题研究座谈纪要》开展宣传教育,深刻揭批“三股势力”“两面人”的邪恶本质和严重危害,引导各族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各村制定宣讲计划,建立宣讲台账,每年全覆盖宣讲不少于6次,分类宣讲不少于12次。
3、深入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工作队带头开展“ 民族
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加强对本村(社区)结亲(联系)干部的管理,严格落实签到制度,按要求参加村“一日两会”,“对“结亲周”、“两个全覆盖”活动相关档案做到一人一档,确保村(社区)住户全覆盖。
4、精心做好宗教工作。配合驻村管寺干部加强对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宗教活动的教育管理服务,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的保护关爱和教育培训,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持续深入推进“去极端化”“野阿訇”专项整治,坚决取缔地下讲经、学经活动,抓好“四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确保宗教和睦和谐。
5、倡导现代文明新风尚。坚持开展周一升国旗活动,严格按照《九运街镇升国旗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升旗程序和标准,实行宣讲预审报备制度,各村在每周五前上报下周宣讲内容,经镇党建办审核通过后,方可宣讲。各村要按照冬闲夏忙分类梳理应参加升国旗人员台账,采取“升国 旗”+“四联工作法”等方式,提高宣讲效果和群众参与率,确保应参尽参。严格落实《九运街镇农牧民夜校实施方案》,发动全体在村农牧民积极参与农牧民夜校,按照“八有”标准办好农牧民夜校,以双语、法律和技能培训为重点,建立群众“点菜式”和满意率测评制度,提高群众国语水平法治意识和劳动技能。充分发挥村民服务中心作用,协助举办起名、制礼、婚礼、葬礼“四项活动”,严格按照“四项活动”审批程序要求执行。各村至少组建1支文化队、1支体育队、1支志愿服务队,每年组织各类集体活动不少于60 次。
6、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学好用好自治区惠民政策明白册和政策法规口袋书,通过入户走访、会议宣传、乡村大喇叭广播、微信平台推送等方式,多途径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知识,切实提高惠民政策知晓率。摸准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政策,推动“九大惠民工程”全面落实,做到“10进村、10入户”,让党的政策真正惠及各族群众,实现“六个满意”制定民生问题清单,帮助解决好“三就”“两保”“六通”“一安居”等实际问题,解决好“五保户”、贫困户“四老”人员、受灾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和群众住房难、出行难、饮水难等具体问题,落实好全民免费体检、学前三年免费教育等惠民政策。
7、持续推进惠民生项目。各工作队要配合村党组织做好2018年自治区村级惠民生项目的筛选申报、立项确认、组织实施等工作,确保程序申报规范、内容规模符合要求,资金使用安全。按照《关于规范和完善村级惠民生项目档案工作的通知》,做好项目档案的收集归档移交工作。
8、倾力办好实事好事。建立群众反映困难和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解决时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问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不解决不销号,每月向村(居)民公开问题解决情况,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每月将当月问题台账报送镇党建办。各工作队要发挥自身优势,联合相关部门广泛开展送技术、送信息、送订单、送农资、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制定实事好事计划,明确实事好事内容、责任人、具体措施、完成时限,年内各驻村(社区)工作队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不少于10件。
9、用好为民办实事经费。认真执行《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为民办实事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用好大村15 万元、中村10万元、小村5 万元为民办实事经费,把经费用到访贫问苦、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产生活设施条件、支持发展短平快项目、补充村级组织工作经费、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上来,确保有限的资金不折不扣地按规定用途使用,发挥最大的效益。镇财政所要指导规范各村各项经费报批程序。
(三)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1、科学制定精准脱贫方案。各工作队要科学制定2018年计划,深入查找致贫原因,综合分析资源潜力,因村制宜制定切合实际的扶贫计划、产业发展计划、基本公共服务改善计划等,并围绕各项计划设计项目,做好项目资金承接准备工作。全面深入了解相对贫困户的家庭状况、致贫因、生产能力、脱贫愿望等方面的情况,逐户核实脱贫方案完善脱贫举措,配合村党组织建立村级组织脱贫攻坚台账,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确保扶到点上、根上。
2、认真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认真履行包村联户“五项职责”“五项责任”,压实工作队员与贫困户“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包联责任,确保每个相对贫困户都有人帮、有人扶。有人带。积极协调定点帮扶企业履行帮扶责任,协调争取短平快的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对脱贫任务落实不力的、脱贫成效不稳固不明显的,工作队不脱钩,第一书记不评优“不提拔,不胜任的及时上报召回调整。
3、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工作队要会同村党组织、帮助贫困户理清脱贫思路,协调入户项目、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帮扶措施。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家授实用技术或致富技能,至少有1人转移就业。对没有相对贫困人口的一般村,工作队要对辖区收入较低人员、返贫人口 和“特殊”人员家庭等人员进行全面掌握、精准识别,逐户建立台账,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吸纳就近就地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等方式开展帮扶工作,着力拓宽致富门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4、深入做好思想扶贫。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思想发动会、专题讨论会、政策宣讲会,推选脱贫攻坚典型、致富能手现身说法,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贫困群众的致富愿望,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增添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变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农牧民夜校适时开展种养殖、家电维修、汽车驾驶、民族刺绣等实用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讲解和现场指导,同时定期组织群众到优秀合作社、加工厂和致富能手家中,现场学习先进技术和典型经验,促进解放思想,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不断增强贫困户的脱贫信心和致富技能。“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采取“请进来” 10
5、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协助村“两委”研究制定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选优选好项目,按时给镇党建办上报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书,落实好农村集办经济实体、清理盘活用好集体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确保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四)切实建强基层组织
1、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各工作队要配合抓好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用足用好壮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通过创农村“片组”、社区“网格”班子力量配备、工作机制落实、活动阵地建设等工作。协助做好“三区三场”“拉网式”摸底排查工作,做到具体数量、党员队伍、组建情况、风险隐患“四个清楚”,帮助制定方案,完善工作措施,确保“三区三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的党建工作无盲区、无空白点。
2、突出抓好“星级化”创建。各工作队要指导村(社区)制定“保星”“争星”计划,督促抓好保(争)星措施落实,制定“星级化”创建方案,每颗“星”都有单独子方案及相应的创建措施,确保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队成员人人都有认领“星”,每颗“星”都有人认领。基层组织保(争)星工作与工作队创先相挂钩,年内完成计划并通过考核验收的,工作队优先评优;保(争)星工作流于形式、未通过考核验收的,年底工作队考核不得评优。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解决基化 问 题。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和群众组 织力 弱化、虚化、边缘 11
3、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确定为软弱涣散的五运中心村、黄土梁中心村,工作队要深入分析原因,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协助党组织制定完善整顿方案,明确整顿方向、目标、措施和责任,年内全部实现转化提升,不转化不脱钩。
4、加强村(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的传帮带,建立“一对一结对帮带机制。面对面讲政策、教方法、传经验,切实增强村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深入贯彻自治州村级党组织“领头雁”培养工程和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两个《实施意见》,认真落实“师带徒”“321”培养机制、“带薪培养”等措施,按照1: 3比例做好后备干部培养和储备。深化“双亮双述”活动,让党员亮出身份和责任,落实“无职党员设岗定贵”,共同开展主题党日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加快壮大党员队伍。认真落实发展党员村“20103”机制、社区“1052”机制,帮助基层党组织科学制定发展党员2018-2020年三年规划和计划,建立镇包村领导干部、村干部、工作队员“三位一体”结对帮带培养机制,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坚决落实政治审查制和公示制、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5 个步骤25个环节,确保发展党员标准严格、程序规范、质量过硬,注重在村组干部、青年农民、各类先进典型、群团和民兵组织骨干、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注重从反恐维稳和反分裂斗争中作出贡献的基层群众中发展党员,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党员。确保小村、中村、大村每年分别至少发展3名、4名、5名党 员,力争到2020年每个村党员平均分别达到30人、40人、60人左右,实现村干部全部由党员担任。
6、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帮助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规范议事办事程序,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立(居民公约),制定各支力量分工方案。指导村“两委”全面落实村务、党务,财务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行村干部个人涉农事项报告制和防止村干部“微腐败”的“一清二白”工作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坚持每周召开1次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居委会)联席会议,每半月召开1次党员会议,每月召开1次村民(居民)代表会议,每半年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坚持党建带团建、带妇建。
7、有效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坚持党建带团建、带妇建、推动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领导和工作指导,坚持完善镇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负其责、各村各工作队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不断强化工作责任,提升工作合力。各相关责任科室、责任人要加大对各村、各工作队的指导力度,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比较突出、造成后果严重的,严肃追究责任。
“六个一”推进机制,每周召开1次工作例会、每月召开
(二)压紧靠实责任。镇党委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
五、强化组织保障
1次培训会、观摩会,交流经验、查找薄弱,改进不足、促进提高。各派出单位要认真落实“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把“访惠聚”驻村(社区)工作 与单位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季度至少到本单位驻村(社区)点开展1次调研指导,全年调研指导时间不少于1个月。
(三)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找准重点,制定督查方案,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整改清单,督促工作队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及时开展“回头看”。坚持从严从实问责,紧盯作风漂浮的人、不落实的事,切实以严的标准、铁的纪律、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与科学体系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概括地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走歪路和邪路,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根本原则。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歪路和邪路,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作为新任中共最高领导人,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以对民族负责、对人民负责和对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初步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他履职后的施政思想、工作思路与重点。习近平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一项重大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
1.《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思想。
2012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题为《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讲话。
习近平指出,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2]
习近平同志深刻领会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充分认识到旗帜与道路问题是个具有根本性和原则性的问题,意义十分重大,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对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来不得丝毫的犹疑、动摇和马虎。
习近平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子、也不走到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去。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来之不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已经经过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 习近平重走邓小平南方线路,发表一系列新南方讲话,宣示了他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立场。
2012年12月7—11日,习近平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二十年后,仿效邓小平南方曾经走过的路线,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朱小丹陪同下,深入农村、企业、社区、部队和科研院所进行调研。从深圳,到珠海、佛山、顺德,再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进行了引人注目的一次新南巡活动。
习近平新南方讲话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习近平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第二,习近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沿着邓小平指引的道路继续发展的必要性。习近平对以前陪同邓小平南巡的退休官员说,时间证明改革开放之路是正确的,必须坚持走这条路并取得进展。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第三,习近平指出深化改革开放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既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又需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第四,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3]。
第五,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攻坚克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勇于冲破各种思想观念的束缚,勇于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羁绊。
第六,习近平指出,深化改革开放要注意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深化改革开放要注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勇于开拓。
习近平新南巡讲话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习近平新南巡讲话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是新时期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宣言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动员令。新南巡讲话表明他将坚持改革开放这一被时间证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带领中国继续沿着改革开放道路走下去,向海内外释放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3. 习近平在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他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核心与实质,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共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13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习近平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4.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指出,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回顾了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是长期探索的重要成果,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表达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烈的信心和决心。坚信中华民族能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习近平要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励、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一楼东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带领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正逐渐接近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
习近平指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结回顾了中华民族为了实现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在讲话中饱含深情地定义了“中国梦”,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提出了两个“百年梦想”。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4]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坚信“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他表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习近平表示,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经过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他表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伟大重任。
习近平阐述“中国梦”,表明中共带领全国人民迈向复兴之路的决心。中央领导集体重温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要铭记历史、发愤图强的民族责任感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使命感。提出了两个“百年梦想”,极大地激发了全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决心。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人大会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指出共同的理想信念是贯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增强民族凝聚力最重要的因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先辈们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想。
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了实现中国梦阶段性目标和内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详细阐述了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第一,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强调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第二,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习近平强调一定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共享美梦成真时刻。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习近平还对社会各阶级和阶层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
(三)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场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详细阐述了人民对民生问题的愿望和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
习近平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重要责任。习近平强调,新一届领导集体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习近平系统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政绩观。习近平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领导干部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提出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发展观的标准是能否坚持求真务实,为人民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
习近平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高度的负责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切实做好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每一项工作,使中国共产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习近平指出了领导干部树政绩的根本途径和根本目的。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脚踏实地地工作;领导干部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
习近平强调,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努力在为民动真情、谋利出实招中,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
习近平强调,要把中央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多关爱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有困难的群众,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人大闭幕会上发表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时刻注意倾听人民心声,顺应民意,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民生问题,使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四)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根本原则
1.2012年2月28日,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外交政策思路。一方面,习近平强调,中国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表达了中国对和平的期待和寻求国际合作的愿望,彰显了中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习近平阐明了中国外交的原则和底线,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能放弃国家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显示了中国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
习近平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无比珍视和平安定的生活,天下太平是国人的期盼,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习近平强调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是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高举和平的旗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必须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能动摇,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习近平的讲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习近平的讲话,表明中国没有对外扩张和称霸的野心,中国希望获得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将继续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继续与世界良性互动,继续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有助于消除国外对中国的疑虑和怀疑,有助于统一国内民众的思想认识。
习近平的讲话同时表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有原则和底线的,中国不会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让步。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能放弃国家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习近平的讲话阐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国内发展的密切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持久的和平也离不开发展。习近平强调,中国一定要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加富强,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强调了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既要坚决维护中国自身利益,又要兼顾其他国家的利益。习近平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对周边国家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利于整个地区和世界。历史规律表明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注定会失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抓住世界和平的重要机遇,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一方面,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另一方面,习近平强调中国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做贡献。
习近平对今后外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今后中国要加强对外宣传和平战略,力争取外交主动性。涉外部门要加强对外宣传和平战略,要广泛深入宣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的发展,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2.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与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习近平在会谈中阐述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与中国的外交原则、立场和外交政策。习近平强调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个负责任国家,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也要处理好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既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在座谈中阐述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习近平强调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决不是挑战和威胁。中国决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中国扎实推进同各国的务实合作,坚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人大闭幕会上发布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4.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阐述了中国对目前国际形势的看法以及对国际关系的立场,呼吁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习近平强调各国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习近平指出,中国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习近平强调,国际社会应共同遵守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习近平强调,中国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国际安全威胁的正确选择。
习近平指出,中国拥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宝贵,最需要在和平环境中进行国家建设。因此,中国毫不动摇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习近平强调中国的发展壮大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威胁,而是发展机遇。实现中国梦,既造福中国人民,又造福各国人民。
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大力倡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与吸取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不断与时俱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进到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的阶段性特征,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强调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同志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良好传承;习近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是对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6]
习近平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明确了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习近平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共享美梦成真时刻。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实现中国梦的要求的论述,有利于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增强国内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摘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概括地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歪路和邪路,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点;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宗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追求;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根本原则。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2-11-15.
[2]中国青年报,2012-11-19(01).
[3]瞭望,2012-12-15.
[4]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新华网,2012-11-29.
[5]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2-11-15.
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立场,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科学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作出了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强烈时代特点的基本方略和具体举措,并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新的重大部署。它是一个基于当代中国实践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它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溯源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彰显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它科学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明共同成果,是一个开放的、包容性极强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既坚持了从中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的基本方针,又包含有大量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和人类共同价值观。它既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性,又遵循了现代化建设的普遍性规律。更重要的是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从特殊性上升为普遍性,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十九大报告在总结我国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时,清晰展示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各种新变化,标志着我国的整体发展正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迈向中高端水平。正是基于对过去五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报告》所阐述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行的七大战略,大部分都指向创新发展,或者与创新发展构成互为基础、互相支持与协作共生的关系。由此可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实施创新发展,就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同时也高度重视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在国家层面,创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在地方层面,创新则可以将重点放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创新更多地建立在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管理、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设施不断完善的直接关系之上。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地位凸显
十九大报告系统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和基本方略,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提供了指南,将全面依法治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范畴
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时代法治思想的新观点、新判断、新论述。
报告明确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将发挥总体设计、统筹协调等多项职能,进一步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报告明确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提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用留置取代“两规”,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大亮点,预示着改革的基本方向。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法治建设应实现“三个坚持”的统一,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统一。提出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突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提升全民族的法治素养。
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必将为法治深圳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坚强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高屋建瓴,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今后中国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报告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时代价值,体现了中国的全球担当和世界地位,为全球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我们的两个百年目标相比,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比,与总书记对深圳的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水污染治理和垃圾处理能力等方面差距还比较大。为此,我们要坚决遵循总书记的教诲,更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建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新载体。
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后,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我党在社会治理理论上的又一次跨越。
社会治理理论经历了几个阶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等。这次跨越首次应用了“社会治理”概念,是社会治理认识论的飞跃。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次跨越与前两次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更多的是发展。
共建共治共享不是权宜之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建共治共享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公众参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等,无一不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法治保障、提高法治化水平是全面依法治国在社会治理中的具体要求。
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新的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国理政的方法论上,走出了西方效率与公平二维摇摆、取此舍彼的困境,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元、全面和整体的方法论体系。
共建公治共享为全球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中国理论和中国方案。社会治理理论起源于西方,拓展了人们的认识空间和实践途经,但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社会基础等差异,照搬照抄西方的社会治理理论和方法,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共建共治共享为发展中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中国理论与中国方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创党至今始终所秉承的理念和宗旨,始终所坚持的立场和原则,始终所展现的品格和风貌。
二、以初心精神汇聚共识、统一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此外,作为一名团员干部,要带头做到始终把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紧要、最根本的任务,不断强化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矢志不渝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带领我校团员更加清楚和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注意事项,使各团员更加明确自身职责,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和学习中得以提高自身效率并起到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最后,还深刻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团员干部,应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与作法。饱满的热情可以激发工作的创作灵感,谦虚勤奋工作作法则是让人获取工作成功的关键。因此,时刻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立足本职,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工作,发现其中可以进步的空间,在勤奋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当中,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以更好地提升自我,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概念应该是十九大报告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概念,也是最大的创新,其他所有的内容都是从‚新时代‛这个概念延伸拓展出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提出‚新时代‛这个概念呢?
(一)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取得的成就
如何看待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十九大报告里有段非常规范的表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我们才能提出‚新时代‛这个概念。具体来说,全方位是涉及方方面面的,但是,最吸引眼球的、老百姓最关注的到底是什么?下面,我谈一谈我的看法。
第一,反腐败,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五年来最吸引社会关注、最得到人民认可的。无论是‚老虎‛‚苍蝇‛一起打,零容忍、全覆盖、多视角,巡视组回头看,还是忠诚干净担当,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无论是从群众路线到‚三严三实‛再到‚两学一做‛,还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反腐败,全面从严治党都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内容。第二,精准扶贫。十八大以来的精准扶贫力度可谓空前。我们党历来重视脱贫问题。这五年来,精准扶贫入村入乡入户,点对点、面对面,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扶贫给解决掉。习近平同志还特别强调,要‚扶真贫、真扶贫‛,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处处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三个意味着‛,其中第三个就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未来,当我们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那将是多么大的奇迹啊!这就可以为一些既想实现发展、又想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选择。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在世界上是空前的。让几千万人口在几年时间内脱贫,这么大的历史性工程,中国共产党做到了,这就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第三,国防和军队改革。我们由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调整力度非常大,完全超出想象。整编之后,军队的战斗力空前提升。这三点正好是关于党、人民和军队的。这五年来最大的变化,也是让我们感到最为自豪的,就是中国人的自信大大提升了。今年网上流行一句话:‚厉害了,我的国‛。那是因为我国现在的高科技,像高铁、‚天宫二号‛、‚天眼‛等一大批世界领先的项目走进人们的视线,所以才会有‚厉害了,我的国‛这样的感叹。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用的都是现金,而西方发达国家用的则是卡。当时国内有很多人都担心,一张小小的卡,那么多钱放在里面,会不会突然没了?后来,中国人也逐渐用上了卡。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人用的是支付宝、微信,而西方发达国家还在用卡。现在国外如果要吸引中国的消费者和购买力,就必须要用微信、支付宝,否则市场就没了,消费者就跑了。过去是西方国家在改变我们,现在是我们在影响和改变世界。所以说中国人的自信提升了,中国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七个‚新‛——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部署、新方略、新举措、新征程 1.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到了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0年之后的2012年,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我们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到底怎样理解‚新时代‛这个概念呢?
十九大报告里讲了三个‚起来‛——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三个‚起来‛如何把握?经过思考,我发现它可以对应三个‚新‛。
第一,新中国。这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对应的是‚站起来‛。第二,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所以对应的是‚富起来‛。
第三,新时代。我们提出了中国梦,而中国梦又是强国梦、强军梦,所以对应的是‚强起来‛。中国梦说到底就是强国梦强军梦。我觉得这样讲大家就比较好理解了。
当然,关于‚富‛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距离2020年还有几年时间,要实现全面小康,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强起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新思想
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要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还有一个重要提法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使理论之源‛。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就应该有一个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两者是分不开的。
2017年9月,各地区、各部门的党委(党组)中心组都统一安排了一次中心组学习,内容就是学‚两论‛——实践论、矛盾论。那么,为什么要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安排学习‚两论‛?实践论,强调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实践进入了新时代,理论上就会产生新思想,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一新时代、新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而矛盾论,其中的重要观点就是要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上这两点,为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新思想作了铺垫。由此可见,2017年9月各地方、各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就是从‚两论‛到‚7·26‛重要讲话统一思想,为党的十九大做了很好的准备。
关于新思想,十九大报告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那么,到底如何归纳这一新思想呢?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重大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明确‛对第一个问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明确定位。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3.新矛盾
有的学者把它称为新判断,也就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注意‚转化‛二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美好生活需要的涵盖面更大,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过去求的是温饱,而今天,我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安全;过去求的是生存,而现在要求的是生态环境好、平时可以去健身、闲暇时可以去旅游,等等。除了这些物质需求之外,人的精神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如自由、平等、公正、公平、法治等。总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要已不能完全涵盖。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过去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但现在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些生产领域已走在世界前面。当然,我国仍存在落后的地方、落后的方面,但已不是制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那么,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就是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和农村,富裕和贫穷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人民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对还不能完全满足。这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新部署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这一历史交汇期,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怎么迈进?过去的提法仅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十九大报告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部署,即分两个阶段、两个十五年来安排。也就是说,将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这30年,划分为两个十五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加上两个十五年,使得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更加清晰。另外,在这一新部署中我们并未像以前那样提出GDP总量翻一番的目标,说明什么?现在,我国发展主要不是追求量的增长,而是要求质的提升,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率。我认为,前面讲的这四个‚新‛——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部署,是最重要的。5.新方略
十九大报告称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过去的提法是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但这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一个基本方略,从方略的角度提出了‚十四个坚持‛。6.新举措
这是十九大报告中第五到第十三部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一国两制、大国外交、党的建设,并对每各领域都提出了一些重大举措。7.新征程
把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部署、新方略、新举措这六个‚新‛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讲的新征程,踏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十九大报告中最重要的亮点、最主要的创新,就体现在这几个‚新‛上,需要我们深入领会。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对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思想主要有两个表述。第一个表述是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第二个表述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后来,我们将这两个表述合在一起,也就是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表述好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第一,这一表述更加科学、系统、严谨。
第二,这一表述更加聚焦、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旗帜指引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的旗帜,也是我们的方向,还是我们的道路,更是我们的主题。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九大,每次党代表大会的报告题目里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几个字。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表述,更加聚焦和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以中国梦凝聚民族复兴强大力量
中国梦的全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里的关键词是‚复兴‛。‚复兴‛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历史上,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曾经很辉煌;到了近代,我们变得落后了;现在,我们要复兴过去的辉煌,创造今天的辉煌。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进行了阐述。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第一个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国家富强。尤其是近几年,我们对国家富强的领会更加深刻了。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什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第一个就是国家富强?这要从历史角度来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那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积贫积弱。‚积贫‛的对面就是‚富裕‛;‚积弱‛的对面就是‚强大‛。所以说,实现中国梦,就要解决积贫积弱的问题,建设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
中国梦的第二个基本内涵是民族振兴。我们要讲自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梦的第三个基本内涵是人民幸福。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人民幸福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就是让人民幸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以‚中国梦‛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幸福。
今天回过头来看中国梦的三个基本内涵,应该理解得更加深刻了。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党贯彻的就是这个思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二)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第一个维度,中国道路的历史纵深和文化底蕴。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全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这个道路是怎么来的?习近平同志紧接着讲了四个‚走出来‛: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那么,为什么习近平同志要提出四个‚走出来‛?我的理解是,讲改革开放30多年,还要想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讲中国道路,还要连着中华文明。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和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中国道路和中华文明是内在衔接、相互贯通、有机结合、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改革开放30多年是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中走出来的;中国道路是从中华文明里走出来的。我这样讲,是想说明5000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的根基、根本、根脉,是底蕴、底色、底气。用习近平同志的话说,就是‚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有两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把它概括为两个‚不忘‛——不忘初心、不忘本来。第一个‚不忘‛——不忘初心。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提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习近平同志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当年50多人的小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当年嘉兴南湖的红船,如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轮,并驶向光明的未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闭幕后,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这就是不忘初心。
第二个‚不忘‛——不忘本来。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吸收外来、开辟未来。讲改革开放30多年,还要想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讲中国道路,还要连着中华文明。这就好比一颗大树,不管它长得再高、影子再长,仍然需要深深扎根在土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也需要深深扎根在土里,这个‚土‛,就是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中华文化并不仅仅指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在讲文化自信时指出,文化自信包括三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土壤,是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
第二个维度,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进程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面讲到第一个维度是中国道路的历史纵深和文化底蕴,这个很重要,但是只讲中国维度还不够,还要从世界维度来看。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脉络中考察。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已有500多年时间。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1516年英国人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主张和思想,却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路径与方法。他们只停留在了空想阶段。
第二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在哲学上提出了唯物史观,二是在经济学上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科学的,但他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没有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主要是理论上的。
第三个阶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这使得社会主义从一种思潮、学术、理论成为一种实践,这是列宁的贡献。第四个阶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斯大林执政的时间很长,从1924年到1953年,执政时间将近30年。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苏联模式,主要特征就是计划经济。从历史上来看,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它的弊端也非常严重。
第五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以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标志,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自己新的重要认识。第六个阶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们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时代主题。到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39年来,多少发展都蕴藏其中。第三个维度,国内国外的实践维度。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是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下面,我把这五年我们主要做了哪些事、怎么做的梳理一下。第一,经济建设。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两个最重要的概念: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
其一,经济新常态。什么叫经济新常态?就是‚两个中高‛。一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由过去的两位数增长到今天保持在6.5%—7%的增长区间。二是发展水平要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今天的中国特别强调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高端引领,特别强调调结构转方式。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现在的发展还要靠创新驱动。当然,我们也需要量,需要GDP,但是现在最主要的不是量的扩张,而是质的提升,要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公平正义、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
其二,供给侧改革。过去我们的GDP数字很高,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产生了大量的库存和积压。怎么办?就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我们叫‚三去一降一补‛,把供给侧改革具体化,成为我们的工作思路。应该说,这个难度很大。但是,这一步必须做,这个坎必须过。所以我们开始调结构转方式,进行供给侧改革,来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地发展。
第二,政治建设。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字‚反腐败‛;展开来说,就是六个字‚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占十九大报告的篇幅很多。为什么?打铁还需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在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全面从严治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文化建设。十八大以来,在文化方面我认为有两个最大的亮点。
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熟悉,它包括三个层面,有12个词、24个字。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汇聚出正能量。
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这几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得特别多,也很深刻,引起了理论界、学术界、老百姓的普遍关注。
第四,社会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这几年强调最多的有两点:一是公平正义,二是依法办事。我们就是要强调用公平正义、依法办事来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今天,我们大大提高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影响力最大的一句话,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舒适。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建设美丽中国。以上五点讲的是‚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主要是从国内方面来讲的。第六,国际方面。这方面,五年来最大的亮点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我们还推进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今天这个时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我们更加强调共赢,大家一起来发展。‚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国内‚五位一体‛加上国际方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五年来我们做的事情。
(三)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打满算只有3年多一点的时间了。到2020年,要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阶段。十九大报告题目前半部分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几个字。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同志任组长。到2017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了三十八次会议,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精神状态,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改革也是这样,要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勇于改革,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深化改革,过去中国的发展靠改革,下一步中国的发展依然离不开改革。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是法治,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第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十九大报告中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十四条坚持‛的第一个坚持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最后一个坚持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尾呼应,特别强调关键在党,党是领导一切的和全面从严治党是联系在一起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三道防线:理想信念、纪律规矩、法律严惩。第一道防线是理想信念。我们要不忘初心,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底线。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第二道防线是纪律规矩。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我们有一套严密的纪律规范规矩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但是纪律和规矩也不能管住每一个人,还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那么,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法律严惩。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而三道防线对应了三个词。第一,理想信念主要对应的是不想腐。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底线,做个好人,做个好党员,就不想腐了。第二,纪律规矩主要对应的是不能腐。有一套严密的纪律和规矩堵住漏洞,让人不能腐。第三,法律严惩对应的是不敢腐。即便逃到国外也要追回来,所以不敢腐。这五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要继续做下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四)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一,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二,什么是发展理念?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习近平同志说,‚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的、纲领性的、引领性的。这体现了发展理念的重要性。第三,什么是新发展理念?
第一是创新。今天的中国特别强调创新。调结构转方式、强国梦、强军梦,怎么实现?最主要的还是靠创新。创新是一个制高点,只有占领这个制高点,才能有主动有优势有未来。不然的话,连生存和发展大概都会成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二是协调。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城市农村,全面小康、共同富裕。
第三是绿色。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绿水青山,绿色发展。
第四是开放。互联互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实现开放的发展。第五是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说到底共享、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质特征。
(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我们的执政之基在人民,我们的力量之源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十九大报告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有这样6句话,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每一句话都要出现‚人民‛这个词。
第一句话,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第二句话,人民至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什么是小康社会?简单地说就是,人民富庶安康,安居乐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人民至上是它的必然要求。
第三句话,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我们讲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没有人民,不会中国道路;没有人民,也不会有中国精神;没有人民,更不会有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
第四句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给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经常讲的‚依靠谁、为了谁‛。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第五句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第六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是习近平同志在五年前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的。五年后,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他也说了。这一句话,最能体现习近平同志的执政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的初心。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表述也体现了人民立场、人民情怀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竞赛题库】推荐阅读:
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12-05
新时代中国特色党课01-18
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性11-17
思想汇报习近平讲话学习09-15
习近平改革强军战略思想测试11-16
习近平改革强军战略思想课后测试09-1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