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考点精析复习试题1(精选7篇)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山居秋暝》一诗,完成1~3题。1.本诗第三联写景用了衬托的手法,试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应从动与静的关系上分析。
答案:本联以“喧”来反衬“静”。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平和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会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
2.本诗第四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的“留”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情怀。
3.诗歌颔联描写自然景象,颈联则侧重于描写人的活动,诗中的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有人说,这首诗寄寓了诗人的人格情操,也表现了他的社会理想。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以上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人格情操方面来说,诗人以物芳而明志洁,从侧面反映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表现了自己的人格美。从社会理想上来说,这是以人和而望政通,在全诗的意境中体现了王维的社会理想。
二、阅读《石头城》一诗,完成4~6题。
4.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现在在诗人眼里又是什么情景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片荒凉的景象。
5.面对眼前的衰景,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原因,而是描写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亮,这有什么深刻含义?[来源: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这里诗人将月亮看做是历史的见证人。因它曾照见过六朝腐朽的统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而今夜呢?你看它又逐渐移到矮墙上来,可这已是一片空城了,诗人的 无尽感叹蕴于其中。
6.《石头城》中,诗人登临怀古,石头城是历史遗迹,厚重无言,诗人是如何将怀古之情写得生动传神、感人至深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资(源#网
答案:作者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选取了两个具备动感的情绪化的意象——江潮和明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在作者笔下,江潮激烈地拍打城墙却无人欣赏而落寞退去,多情的明月不知人事的变迁,依旧从东方升起并不忘光顾古城。江潮有意,明月多情,而无情的却是历史的沧桑和人的命运。
三、7.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给我们描绘出了幽清明净的自然之美。请你用自己的话描写出这两句诗的情境,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1)在所描写的语段中要至少用一种修辞,如比喻、夸张、象征等等;(2)所写语段的语意要合乎诗句的语意;(3)字数不少于40字。[来源:高&考%资(源#网] 参考答案:皎洁的月光从松树枝叶的缝隙中一丝丝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下,月光照射下的泉水如白练似的,拥抱着明洁如玉的卵石,淙淙地流向远方。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高&考%资(源#网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
(盘旋)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生)
B.潦倒新停浊酒杯
(衰老多病)此情可待成追忆
(岂....待)
C.夜深还过女
.墙.来
(古代指为女子经过而筑的墙)
山居秋暝.(晚)
D.竹喧归浣女
(竹林中声音喧哗)黄沙百战穿金甲
(磨...穿)
【解析】选C。“女墙”应译为“石头城上的矮城”。
2.下列诗句中,朗读节拍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解析】选D。D项为“二二二一”的格式(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其他的为“二二一二”的格式(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竹喧归浣女 .B.莲动下渔舟 .C.青海长云暗雪山 .D.艰难苦恨繁霜鬓 .【解析】选A。B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C、D两项为形容词使动用法。4.下列对诗歌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来源:高&考%资(源#网] A.《山居秋暝》中“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均以直接描写的方法来刻画。B.《从军行(之四)》中第三、四句是直接抒情,嗟叹战争艰苦,归家无日,情感低沉压抑。C.刘禹锡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带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色中来描写,尤显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D.《登高》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四联各自对仗,以雄阔之景写壮心不已之情。【解析】选C。A项“浣女”“渔舟”为间接描写;B项并非“嗟叹战争艰苦,归家无日”,情感应为坚定深沉;D项写出的应是作客异乡、悲秋苦病、忧时伤国之情。5.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2)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来源:高&考%资(源#网](3)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随意春芳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明月松间照(2)无边落木萧萧下(3)沧海月明珠有泪(4)只是当时已惘然(5)王孙自可留
6.(2009·广州检测)仔细观察下面一幅以“羡慕”为题的漫画,紧扣画题,展开联想和想
像,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漫画的内容描写出来,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拟人除外),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仔细观察漫画,分析漫画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独特的特征,然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推测漫画所要表达的主旨。还要注意满足题目要求“准确生动”“使用修辞”。
答案(示例):左右两只鱼缸里分别有一群鱼和一条鱼,它们瞪眼互望,心想,那边才是洞天福地啊!于是,它们一跃而起,互相跳入对方的鱼缸,如同流星闪过,可是,随即各自后悔不迭,又互相对视,互相羡慕。
7.(200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局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来源: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
二、类文阅读
(一)(2009·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8.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9.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10.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遍”字描写的对象以及与“稀”字的对照。
参考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11.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嫩竹”“新粉”“红莲”等词作答。
第一讲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野花为谁开
曾纪鑫
①一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山道上,没有风声、虫鸣、鸟叫,静谧笼罩山野。我们也沉默着,静静地感受周围的一切。空谷足音清晰地回荡袅绕,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②突然,我见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不觉一声惊叫,赶忙跑了过去,蹲下身子认真地观赏起来。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蓝色小花,它开在一根长长的细茎顶端。四周是草丛、树木、藤蔓,就只有这么一朵盛开的野花卓然独立,是那么热烈蓬勃、生动可爱,充分展示着生命的灿烂。特别是它的深蓝色彩,恰如头顶湛蓝的秋空,高远而深邃,神秘而肃穆,令人心旌摇荡,神思翩跹…… ③这时,一声叫喊将我从欣赏与陶醉中拉回现实,挚友邓君正站在前面向我招手。抬眼望去,大家已然走出好远。我瞧瞧野花,舍不得就此撇开离去,便狠狠心,将那细茎掐断,如获至宝般地拿在手中,跑步赶上前行的队伍。
④邓君见了野花,情不自禁地赞叹它的艳丽,同时惋惜它的就此夭折,声讨我对它的”专政”与”暴行”。我分辩说,野花得感谢我才是,它寂寞地开着,又将寂寞地凋谢,是我发现了它的美丽,其生命之价值才得以实现。说着,猛然想起陆游的词作《卜算子咏梅》,不觉吟诵道:”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将野花凑近鼻端,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淡雅的馨香顿时充盈胸腹,于是,不由得反问自己,难道没有我的发现,野花的存在便真的失去意义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没有见到之前,它已经展开花瓣存在着,显示出生命的圆满;我的发现反使它惨遭”厄运”,只落得个”身首异地”的下场。从这一角度来看,是我斩断了它的生命之源,使它的价值化为乌有……
⑤就这么一朵野花,不觉使我心思烦乱,理不出个明晰的头绪来。它开在深山野地,没有同伴,没有竞争,自然也就没了嫉妒与恭维。那么,它到底为谁而开放呢?既不为人类,也不为同伴,难道为那些野草树木、藤蔓岩石、秋虫小鸟、野兔猴子,抑或秋云、风雨吗?显然都不是!它盛开着,孤孤单单、寂寂寞寞,却又旺盛饱满、热热闹闹,真可谓蓬蓬勃勃、轰轰烈烈了。不在乎环境,不在乎观众,不在乎对象,作为一种生命,它曾经生存过,怒放过,辉煌过,既不为别人,也不为自己。没有强迫,没有诱惑,自自然然孕育,自自然然盛开,又将自自然然凋零。一切顺乎自然,圆润而完满。这,难道不是一种天地之大道,一种永恒的呈示么? ⑥于是,我不禁想到了一个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时,一言不发,只用一只手拈起一朵鲜花微笑。弟子们顿时寂然,用心揣摩他的用意,但都不甚明了,只有弟子迦叶心领神会,突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心印法门传给了迦叶。这一法门,有别于正统佛教,它微妙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传至我国,后来发展蔓延为影响深远的中华禅宗,演奏出无数缤纷灿烂的千古绝唱。
⑦谁说释迦牟尼当时拈着的那朵鲜花,不是一朵艳丽无比的野花呢? 1.为什么道旁的一朵野花会引起作者的”惊叫”?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确定答题区间在第①、②段,要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如第①段的”寂寞”“沉默”等词,这些词为野花的出现作了铺垫。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1)我们在寂寞蜿蜒的山路上沉默地走着,野花的出现打破了这寂寞。(2)它独自开在草丛、树木、藤蔓之间,展示着生命的灿烂。(3)它的深蓝色彩,恰如头顶湛蓝的秋空,令人心摇摇荡,神思翩跹。
只要人类还怀有一腔慈悲之心。
不料,这一天的后半夜猛然间刮起了山风,气势逼人,似排山倒海。我心中起忧,担心红叶的命运,久久不能入睡。清晨五时,我梦中有了幻听,听到了钟声由远而近,轰然而优雅。我披衣而起,抓起相机便匆匆出门,山风有些冷,但安静了许多,俯仰之间,满眼都是落叶,像一地微微挪动的落霞。它们落得安然,飘得诗意,竟无半点忧伤,躺成了一山的哲思,忧郁的我,却成了多余。惊愕之余,我终于有了一些禅悟。自然万物,原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人类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读不到事物的本色罢了。
淡淡的山雾中,我站在秋风中的山野上,终于明白:人,或者说我自己,是弱智者,而非万物之灵。眼下,躺了一山的红红落叶,正在完成一种交接仪式,生与死,在这里只是一个概念而非实质。我有幸列席这样的一场仪式,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一点点高度,并且读到了自己灵魂的色泽,也正在由灰变红。
红叶归处是秋风,拥有秋风的万物有福了。
(选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5.本文第一段中,我读到的”枫叶内心的独白”是什么?如何理解文末”读到了自己灵魂的色泽,也正在由灰变红”?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第一问,理解”枫叶内心的独白”,实际上是讲作者对枫叶飘落的认识。作答时,需要特别注意文中描写枫叶的语句,如”从高处安然飘落,不带一丝忧伤,仿佛是一位远游的行僧,在欣欣然归来”“叶落,是一种美好庄严的过程,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也不可抵触”等,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来概括”独白”的内涵。第二问,”我”的灵魂由灰变红,实际上是我的思想认识在升华,需要在理解全篇的基础上,认识本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 第一问:枫叶坦然面对凛冽的秋风时,视下落为天律而欣然接受,无留恋,无所求。第二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受自然之理的感染而产生的灵魂的变化,”灰色”是指”我”为红叶的飘落而忧伤,更深层的是指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红色”是指”我”受到自然的洗礼,看淡了生死,悟到了天人合一的道理。
6.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枫叶飘落的情景,请对这一段作简要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寻找第一段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语段运用艺术手法达到的艺术效果,例如”元宝枫叶内心的独白”“红叶在秋风中静默”“不带一丝忧伤”等几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枫叶人格化,刻画出枫叶的睿智深沉及飘落时的安然快乐的形象,生动传神,表现出”我”对枫叶肃然起敬,为下文”我”的灵魂变色作了铺垫。
【参考答案】 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了枫叶飘落时安然、不带一丝忧伤的神态,并把它比喻成欣然归来的行僧和一袭袈裟,十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飘落的红叶的动态和色泽,营造了美妙庄严的环境,也形象地反映出作者的灵魂受到了洗礼。这段生动形象的描写为下面的议论作了铺垫。
7.文章第四段描写一群水鹿有什么用意?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概括水鹿出现时的具体情景,然后考虑其在内容和结构方面与上下文的联系。
【参考答案】(1)一群水鹿的出现,表明喇叭河风景区不仅有迷人的植物,也有美丽的动物,环境优美,令人陶醉。(2)”我”纵情演唱,水鹿竖耳聆听,这一场景为作者说明”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只要人类还怀有一腔慈悲之心”这一观点提供了依据。(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为下文主题的升华作了铺垫。
8.文中作者先称”人是万物之灵”,文末却说人”非万物之灵”,探究作者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背后的深层意蕴。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清文中两处”万物之灵”的含义,并联系
”哦,哪呀!”园丁却不胜厌恶地说,弯下腰去接着修整草坪。”你那样大声喊叫,我还以为有蜈蚣爬到你身上了呢!”
说实在的,我并不认为爱美要以填饱肚子为前提,再多的美食家也只是美食家。此外,如果我的中国老师说的那句话绝对正确,那我该怎样解释下列情况呢?那又老又聋的王妈妈,可怜的寡妇中更可怜的一个,整日里靠辛辛苦苦为人缝衣换碗饭吃,然而,她桌上那个有缺口的瓶子里,整个夏天都插有她不知从哪儿弄来的鲜花。当我硬是送她一个碧绿的小花瓶时,她竟高兴地流出了眼泪。
还有那个小小的烟草店。那位掉光了牙齿的老店主,整天都在快乐地侍弄他的陶盆里一株不知其名的花草。我院外的那位农夫,让一片蜀葵在房子四周任其自然地长着。还有那些街头”小野孩儿”,也常常害羞地把脸贴在我门上,向我讨一束花儿。
不,我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田里,都能播下爱美的种子。尽管困苦的生活有时会将它扼杀,但它却是永生不灭的,有时它会在那些沉思冥想的人的心田里茁壮成长,对这些人来说,即使住进皇宫与皇帝共进晚餐也远非人生之最大乐趣。他们知道自己将永远不会满足,除非他们以某种方式找到了美,找到人生之最高境界。
9.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国之美”这一题旨逐层展开文章的。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把握文章思路,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本文没有明显的线索,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或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概括段落大意,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本文段落大意、行文思路还是很明显的。第一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围绕”中国之美”的话题写了以下几个片段:第一层是以”雅致的庭院”为例来说明中国之美的古典之美——”美,到处是美,古色古香,含蓄优雅”。再用”变化中的中国发生了一些让人伤心的事情”引出下文,写了画家卖画的事例,强调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放弃追求真正的美,或经济利益导致了人们对美的忽视。接着用”虽然这儿的千百万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的议论承上启下,转入第三层,列举了一位老师、园丁、老店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美与物质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后发出呼唤:”我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田里,都能播下爱美的种子。”审美情趣应该从小培养。
【参考答案】 作者从古典之美的衰落写起;转入变化中的中国,经济利益导致对美的忽视;之后正反举例,说明物质与美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后呼吁从小加强对审美情趣的培养。
10.文章画线处有两处景物描写,试分析它们在描写内容、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该题的指向非常明确:比较两处景物描写的不同之处,而且还明确要求是从描写内容和语言表达的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有如此明确的题意,也就降低了难度。内容的比较很容易,语言特征要难一些,但主要还是看考生平时的积累。可以借助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来回答。艺术鉴赏,诗歌、散文有相通之处。
【参考答案】 第一处描写古老的庭院,表现沧桑典雅的特点;语言朴素简练,极为俭省。第二处描写黄昏的雨巷,表现朦胧、淡雅的特点;语言相对细腻,色彩对比鲜明。
11.阅读相关段落,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画家先”明朗”后”叹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园丁的”快活”和”厌恶”反映出怎样的内心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本题看似是对个别词语的理解,其实是对重要文句深层含意的理解,也是对文中所涉及的人物精神世界的体会。第(1)题中画家心情”明朗”很显然是因为有人对自己画作的欣赏,遇到了艺术的知音,但面对吃饭问题又不得不”叹息”起来。第(2)小题中园丁”快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昨晚美餐了一顿”,也就是生活改善带来的满足,而”厌恶”很显然是”我”干扰了他的劳动。
么多,钢筋铁爪一般勾连,主人怕是不回来了。
⑦许多的墙正在材料的使用上下功夫,甚至就是一面巨大的玻璃,反射的光线让人目眩迷乱。材料越来越考究的结果是,除了空中的尘屑,其他生命难以附着于上。它的威严和冷漠,显示了一个机构的独立和庞大,在这样的墙体面前,只有众多锃亮的小轿车,一字儿摆开,才生出气派。遥远的薜荔墙下,很巧,每天黄昏,都有一些老者不约而同地来,丝竹管弦陈杂,南音吴曲相替——什么样的环境都有与之相协调的成分出现,像古道西风里配着嶙峋的瘦马,汉苑秦陵上落下了霏霏暗雨,构成一幅无言的画图。
⑧如果不是一堵薜荔旧墙作为背景展开,难说这些弹唱有什么韵味,或者品位。恰恰因为和谐,素来苛求的听者,品头论足之声戛然而止,静静地欣赏吧。
⑨越来越少人谈起薜荔了。许多荒凉地正在消失,它对于墙体的眷恋,是它逐渐走出我们视线的缘由——随着旧墙的拆毁而消亡。若干年后,再来细读柳宗元的”密雨斜侵薜荔墙”,恐怕就要花费一番口舌了。在都市的后人眼里,作为野生木本植物,薜荔并不难懂,而墙,都市就是墙体隔离成的世界。只是,二者结合而成的词组,薜荔墙——它所具有的苍凉、寂寞、感伤,尤其是二者持抱不放的关系,会有不少人为之惶惑,成为生存的现状中难以理解的部分。
(摘自《俯仰之间》,有改动)
13.文章是围绕”薜荔抢”逐层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把握文章思路,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本文没有明显的线索,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意,同时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参考答案】 作者以旅途中的一堵”薜荔墙”为触发点(第①②段),首先通过联想分写”薜荔”和”墙”各自的特点(第③ ⑤段),之后回到眼前细致描述”薜荔墙”的特点(第⑥ ⑧段),最后对”薜荔墙”的消失表达慨叹之情(第⑨段)。
14.文中④⑤段描述了城市之墙与乡村女墙的特点,请分别加以概括。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找到题目中原文在文本中的段落,问题很容易解决。
【参考答案】(1)城市之墙:墙面都不干净,透出激烈的竞争气氛;高大的墙可作牢固的防卫,但体现不出时光的迁移;遮掩着墙内人生的秘密。
(2)乡村女墙:墙体低矮,泄漏着墙内人生的秘密;墙体残缺,经历着岁月的风雨。
15.结合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③段说薜荔”旺盛而坚韧”,为什么它却成为”一种荒凉破败、前尘旧梦的意象”?(2)第⑦段中描述玻璃墙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薜荔的疯狂攀爬往往因为墙内人家的长年未归或一去不返,它的茂盛率先表达时光的推移,从而成为”一种荒凉破败、前尘旧梦的意象”。(第⑥段)
(2)这些描述表现出作者对玻璃墙的厌恶之情,反衬了薜荔旧墙作为背景与弹唱艺术的协调之美,从而抒发作者对薜荔墙的喜爱之情。
16.这篇散文意蕴丰富,给人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的问题进行探究。
(1)作者欣赏薜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它的消失,作者寄托了怎样的感情?
(2)这篇散文将”生存的现状”作为谈论薜荔墙的文化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散文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
【解析】 第一问仔细阅读文本,不难理解,作者写薜荔墙的消失,暗示现代文明与古典文明的碰撞。第二问包含两个问题,一是作者对这种文明碰撞的思考,二是考生对作者思考的思考。
时间:25分钟
分值:100分
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3·山东省临沂市5月高考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每到周末或放假,孩子们常常会相约去看电影,但是现在电影院播放的大多是适合成人看的电影,适合孩子们看的却凤毛麟角。....B.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要义就是让权力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让权力的主人看清、看....住权力如何运行。
C.为缓解停车矛盾,我市相关部门挖空心思,充分借鉴外地一些好的做法,引导市民有....序停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D.无论多穷多弱,中华民族从没有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在蹉跎岁月中所铸就的“中国....梦”,必将在历史的拐角处绽放。
解析 A.错用对象。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C.褒贬失当。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贬义词。D.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应改为“艰难岁月”。
答案 B 2.(201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次高考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十八大的正确决策下,中国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资源要素和价格改革,力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B.病人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是否患有精神障碍,应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判定,以医疗机构作出的“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为依据。
C.2012年6月27日,叶聪驾驶“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达到了将中国载人深潜记录刷新到7000米的愿望。
D.自50度“酒鬼”酒被质监部门检测出“塑化剂”DBP成分以来,公司严格按照省、州质监部门的整改要求,对公司生产经营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改。
解析 A.成分残缺,“经济发展方式”后加“转变”。B.语序不当,“病人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是否患有精神障碍”调换顺序。C.动宾搭配不当,“达到”和“愿望”不能搭配,可将“达到”改成“实现”。
答案 D 3.(2013·广西钦州市5月押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文艺批评不但要积极开展文艺争鸣,而且要在这种文艺争鸣中充分认识对方的推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文艺
/
评奖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力求推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①中国当代不少文艺评奖就存在这种轻视诤言的倾向 ②但是,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却存在一种轻视诤言的倾向 ③如果说文艺批评不但要在众多的文艺作品中甄别出高下
④本来,文艺评奖作为文艺批评的形式之一,是以文艺批评为基础的 ⑤尊重对方,努力吸取对方的合理部分,超越自身的局限,达到更高的境界 A.④①⑤③② C.⑤②①④③
B.④⑤①②③ D.⑤③④①②
解析 首先通过尾句“那么”,判断出最后位置应为③句“如果„„”,然后可通过①句中的“这种”确定①②两句顺序应为②①,且应排列在一起,由此可知应选C。
答案 C 4.(2013·安徽省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下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通过想象再现诗中场景。请补写其中划线句子的场景,要求:①突出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处不超过45字。
渭 川 田 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西下,余晖披洒,映照着村落四野,村巷深处到处都是晚归的牛羊。__①__。野鸡鸣叫,声声在耳,满眼是已经秀穗的小麦,树上的桑叶稀稀落落,想必那吃足桑叶的蚕儿早已休眠,丰年在望,想想都让人高兴。__②__。此情此景安逸舒心,让人羡慕,令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式微,式微,胡不归?”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一位慈祥的老人正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倚着院门,伫望、迎候着孙儿的归来。
②劳作的农民荷锄归来,停下脚步与老人悠闲地聊天,开心地谈着收成,久久不愿离去。5.(2013·黑龙江省哈九中第四次模拟)依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结构基本对仗,意蕴丰富,有文采。
诗歌是什么?是一首永恒的歌。是草堂茅屋里的一声长叹,是__________,是雨打黄昏的一片哀愁。
/
诗歌是什么?是一段深深的情。是柳梢月见证的爱情,是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答案(1)是东篱采菊时的一种闲适/是蜀道青崖的一只白鹿/是华年锦瑟的一株青弦/是秦淮河畔的一只木桨
(2)慈母手中纺织的亲情/临行密缝缝进的亲情/烟波日暮寻觅的乡情/杨柳岸边难忘的离情/天涯比邻书写的友情
(201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最后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6.这首诗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云容山意商量雪”描绘出乌云堆积山头,酝酿着一场大雪(雪意正浓、晚来天欲雪)的景象,“柳眼桃腮领略春”形象地描绘出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的景象。(学生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或“眼前的彤云密布与想象中春回大地的美景互相映衬”并合理分析也可)彤云密布衬托出诗人飘泊羁旅的艰辛和前路难测的忧虑;“柳眼桃腮”则用旖旎春光象征诗人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诗人长期贬谪之后被重新起用的喜悦心情。
7.这首诗的颔联与尾联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
答案 颔联以景衬情,“爆竹”渲染了节日的气氛,“残灯”“永夜”又刻画出环境的凄凉,表现了作者长夜难眠的孤单寂寞和浓浓乡愁。(或答“用爆竹声声的热闹反衬自己独守残灯、长夜难眠的孤独寂寞”)尾联展开想象(或答“从对方落笔”“虚写”),不说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说儿女们在“围炉”时念叨自己,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加生动真切。
8.(2013·山西省康杰中学第一次模拟)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杜甫《登高》)(2)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3)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答案(1)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2)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每日必背 5分钟资料储备
新课标高考考纲规定必背篇目64篇(十四)13.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4.唐·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5.唐·李贺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6.唐·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7.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每日必读 5分钟素材积累
做好自己最精彩 2013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
一颗珍珠和一粒沙同时落在沙滩上,哪个会被人发现?答案一定是珍珠吗?其实那不然,/
沙子和珍珠各有各的闪光点,无论是平凡还是不平凡,只要做好自己,就都能绽放异彩。
很多时候,人们都希望成为不平凡的那个人而不甘心于平凡,但是平凡不是平庸,平凡是积累,是沉淀,是“善假于物”的睿智,是“以他山之石攻玉”的卓识。
明代内阁首辅申时行,人们都称其为“忠厚长者”。原因是相比与上届首辅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更善于用道德和人事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后人评价他懂得为臣之道,也正是他微妙的人事安排,辅佐皇帝使国家出现“万历之治”的繁盛,更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证明,想要不受外人影响做好自己并不容易,就像珍珠必定在华灯之下绽放光彩,这正是作为珍珠的精彩。申时行利用其内阁首辅的地位和影响在百官中做和事佬并不代表他才能平庸,相反正是这种顺应内心看似平凡的忠厚平和使他终被历史铭记。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要学着耐得住寂寞。画家黄宾虹一生清淡寡居,他不刻意追求名利,他只活在当下追求心中安稳,过着如隐士一般的生活,在山水自然中领悟精髓,并最终成为画坛上的权威大家。
黄宾虹的平凡沉淀了自然的奥秘,沉淀了其假借山水而淡泊宁静的睿智。他不追名逐利,而是顺应自己淡泊名利的平凡之心。就像沙子它必须经历海水的冲洗磨去棱角,才有可能进入蚌内成为珍珠。沙子的平凡是一种等待,等待机遇脱颖而出。这也正是它的认真,它的不忽视平凡小事,它的耐得住寂寞成就了它的不凡地位。
沙子变成珍珠需要巧入蚌壳的机会,而从平凡到不平凡同样也需要机遇。因此不是所有的沙子都能成为珍珠,也不是所有的沙子都要成为珍珠,平凡非凡各有各的精彩。平凡时做好自己,平凡亦是伟大;不凡时就把握机遇,不凡同样耀眼。人们喜爱珍珠的温润美丽,同样也流连于细腻温柔的沙滩。沙粒和珍珠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精彩诠释着幸福。所以无论是平凡还是不平凡,他们都不必羡慕对方。
生活之中,你可以选择是做沙粒还是做珍珠,但无论你的决定如何,都应相信,只有做好自己才最精彩。
阅卷组点评:
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无论是平凡还是不平凡,只要做好自己,就都能绽放异彩。”然后运用申时行的论据时,紧扣分论点,“平凡不是平庸,是善假于物的睿智”。运用黄宾虹的论据时,紧扣分论点“平凡是积累,是沉淀”;接着点出“从平凡到不平凡同样需要机遇”,这一点使文章的论证深入一步。最后又重申论点,首尾照应。语言方面,整散结合,句式灵活,有表现力。不足之处在于论据不够新鲜。
核心亮点:
结构严谨 论据充实
高频考点训练(十六)
时间:25分钟分值:100分
每日必练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3·云南省玉溪一中第三次校统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孝心是不会因时代而改变的,冬温夏清的本质出自孝心。子女行孝,随时皆可,给父....
母倒一杯水,也是在行孝道,不必等到不用做工养家时,才来行孝道。
B.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C.张明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走到哪儿都喜欢带着相机,那是因为他要及时拍下那些白.驹过隙的瞬间。...
D.两会代表认为税收应该从金字塔尖征收,如果标准定得太低或中庸,就会大而化之;....一方面增加老百姓负担,同时也加大了税收部门的工作量。
解析 B.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此处只有一方。也指折中、调和的话。C.白驹过隙:不能作定语修饰“瞬间”,应改为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的“稍纵即逝”。D.大而化之:原指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多指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答案 A
2.(2013·浙江省温州中学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亚洲一直是禽流感的重灾区,虽然原因不明,但这种“亚洲恶梦”应该与亚洲特有的自然环境、养殖方式及防疫体系有着重大关联。
B.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C.中国拥有航母之后,更具大国“气质和形象”,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与周边国家还存在海洋领土主权争端,无疑增大中国有效解决问题的筹码和力度。
D.面对屏幕,自己似乎成为了整个世界的旁观者:我们既自私又无私,既懒惰又勤劳,既勇敢又懦弱,这正是社会的复杂性所在。
2.(2014·吉林市普通中学摸底测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反垄断法》规定,企业一旦被反垄断部门确认存在违法行为,要被处以企业年销售额10%的罚款。
B.徽州古建筑的数字信息化,将突破徽州古建筑受环境及文物保护等问题的限制,同时,http:/// http:///
它将源源不断地古建筑中珍藏的传统文化介绍给世人。
C.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有望在下半年展出的首批民营银行一家可能在北京,另一家可能会在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浙江温州地区。
D.政府办公大楼正被越来越多地融入“风水”因素,耗费了不仅大量的国家财力,而且也暴露出部分领导干部的信仰缺失。
解析 B.缺少介词“源源不断地‘把’”,或修饰不当,“源源不断地”。C.动词“展出”不当,“推出”。D.关联词语“不仅”位置不当,应提到“耗费”前。
答案 A
3.(2013·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①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
②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
③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
④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
⑤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
⑥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
A.②①③⑥④⑤
C.②④⑤①⑥③
解析 把握逻辑顺序。
答案 D
4.(2013·宁夏银川一中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模仿下面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组与例句意思相连的句子,以构成连贯的排比。
例句:蓝天有深邃的灵魂,才能吸引星月;山峰有高昂的头颅,才能俯视原野;
答案 示例:大地有慷慨的心肠,才能哺育万物;海洋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容纳百川
5.(2013·山西省康杰中学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几句话,给“微小说”下定义,不超过50字。
微小说一般以微博的形式发表。
微小说已成为微博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的微型小说。
微小说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语言简洁、短小精悍,可随时随地有感而发。
微小说选材精、结构巧、含义深,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微小说随时与读者互动,读者可以随时参加讨论,作者也可以随时回复读者,与读者讨论。
B.①②⑥③⑤④ D.②④①⑥③⑤
答案 微小说是以微博形式发表的,一般在140字以内的,语言简洁、短小精悍、互动性强的微型小说。
(2013·黑龙江省哈九中第四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 ①噀:xùn,喷。
6.“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
答案 “惊”:吃惊、惊讶。“怯”:胆怯、害怕。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初尝新橘时的感受,表达喜爱之情。
7.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 正面:“新苞绿叶”“青黄”“香雾”“清泉”,写出了橘黄叶绿、橘香弥漫、橘汁酸凉。
侧面:(1)对比反衬。以“菊暗荷枯”反衬“橘黄叶绿、香雾溅人、橘汁酸凉”,突出强调橘的生机与味美。(2)正衬烘托。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3)侧面描写。“吴姬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
8.(2013·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第二次诊断性测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2)______________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将军角弓不得控 瀚海阑干百丈冰
(3)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
每日必背5分钟资料储备
新课标高考考纲规定必背篇目64篇(八)
4.唐·王勃 滕王阁序(新增)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
①
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每日必读5分钟素材积累
致 鲁 迅
2013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
我怕奥数,也怕英文,但并不怕你,并且还非常热爱你——周树人。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你嫉恶如仇,不畏强权。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政府;无论是对吃人礼教,还是对无耻之徒,你绝不妥协,永不宽恕,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你以笔为戈,针砭时弊,嬉笑怒骂,入木三分。权贵闻风而寒,人民听之而欢。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你铁血丹心,呼唤光明,为了饱经沧桑的祖国,为了水火之中的国民,上下求索,九死不悔。你将炽热的目光投向底层的人民,把自己的悲
悯倾注到如椽巨笔之下,让思想的熔浆汇成滚烫的激流。《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灼到了国人隐秘的伤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纸面上流淌的文字如同泣血杜鹃,不信东风唤不回。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你怒发冲冠,反映着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你双目炯然,窥视着社会的黑暗色彩;你唇舌紧闭,控诉着对这人间的满腔愤气。你的眉总是那么的浓黑,凝聚着你内心的热血。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你期望用你的热血洒出希望,拯救民族危亡。双颊之间的消瘦是你瘦骨嶙峋的体现,我能看出你对社会的忧虑与控诉。你不满,冷眼地看着这个世界,你的目光有时像一把利剑,尖锐地刺痛黑暗的心脏,让世人既敬仰又畏惧。而你视文学青年如自己的孩子,宽厚仁爱,为他们校对、批改、自费印刷、写序„„
让我跨越时代的鸿沟,紧紧握住你的手。这是执着“金不换”之笔的手,温暖如春,我能感受到“民族魂”中奔涌的血流,“血沃中原肥劲草”。就是这双手,在晦暗如磐的长夜里,投出一把把如闪电般的匕首,刺破浓黑的天幕,让我们看到日出东方。
我不怕你,周树人!我热爱你,鲁迅!
阅卷组点评:
文章以书信的形式,写出了不怕“周树人”的原因。重点非常突出,无枝无蔓,直入主题。其中有对鲁迅文章的深中肯綮的评价与体会,也有对鲁迅人格魅力的景仰。主体段落的首句皆引用鲁迅诗歌切入,这样显得有文化的底蕴,也显得作者表达的情感真挚。试想,如果一个人对鲁迅只是泛泛而谈,肯定没有什么感染力。只有对鲁迅的文章熟稔,才可以如此信手拈来,引用自如。就观感而言,让人确信作者真的爱“鲁迅”,而不是“逢场作戏”。“你”这种第二人称代词,让读者有了一种面对面倾诉的感觉,没有了距离感,感到非常亲切。作者选择这种形式,可谓独具匠心,别开生面。
核心亮点:
时间:25分钟分值:100分
每日必练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4·吉林市普通中学摸底测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高三复习过程是很辛苦的,而考生在考前要适应高考作息时间,可是有的考生还是起早贪黑、枕戈待旦,显得过于紧张,这是不利于高考的。....
B.酷热难耐的夏季里,人们很是希望在最热的时间段内能有一阵空穴来风,或是一阵及....
时雨,来驱散久聚不减的热气。
C.华北较大的张家口张北牲畜交易市场,5年前每天上市的毛驴有600多头,现在每天上市的只有一两百头。阿胶药品一再涨价,是原料端的黔驴技穷、驴皮供不应求造成的。....
D.面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罄竹难书的侵略历史,日本的安倍政府却视而不见,绞尽脑汁尝....
试着修改《日本和平宪法》,这着实令世人担忧。
解析 A.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此处语言环境不宜。B.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此处望文生义。
C.黔驴技穷: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答案 D
2.(2013·北京市顺义区第二次统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报告,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的消费总额达到85亿美元,其中51%的花费在欧洲,主要以消费名表、皮具、化妆品等为主。
B.“微博”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C.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进一步扩大交际范围。
D.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解析 A.“以„„为主”与“主要„„”句式杂糅。B.搭配不当,“加快”和“质量”不搭配。C.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去掉“随着”或“使”。
答案 D
3.(2013·海南省琼海市模拟测试)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学和艺术,总是在相互融通、相互借鉴中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艺术发展史都充分证实了这个问题
②文学和艺术的融通和渗透,涉及的领域极广
③也是成果最显著的一种创作实践
④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运动规律
⑤诗画融通,则是文学和艺术的融通中最为活跃的一种审美活动
⑥这是艺术思维发展的根本法则
A.②⑤⑥④①③
C.⑥④①②⑤③B.②⑤①③⑥④ D.⑥④③①②⑤
解析 ⑥④承接开头两句,①“这个问题”指代前面,②⑤相连,③承接⑤。
答案 C
4.(2013·山东省临沂市5月高考模拟)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几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推 荐 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一)班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担任学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
××中学
2013年5月19日
答案 “你校”改为“贵校”,“显著”改为“优秀”,“大作”改为“作品”,“垂爱”改为“垂青”。
5.(2013·黑龙江省哈三中第四次模拟)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叶子逃离木讷的树干,得到了无限的自由,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养料。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尘埃挣脱仁厚的大地,得到了飘飞的快意,却失去了坚实稳固的根基。
(2)鱼儿跳出沉默的池塘,得到了广阔的空间,却失去了任意遨游的家园。
(2013·山西省康杰中学第八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卖花声·雨花台
[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②①
注 ①雨花台,即今南京雨花台。白门湾、大长干、小长干均在南京。②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怀古伤今之情。词人看到眼前金陵城寥落衰败、雨花台萧瑟冷清的景象,想到它曾经的繁华阜盛,一种昔盛今衰的感慨油然而生。(意思接近即可)
7.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其中两种并作赏析。
答案 ①借景抒情。词人选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阳等衰败、冷清的意象来抒发家国兴亡之感。
②用典。如“燕子斜阳”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无人处一凭栏”“如此江山”出自李煜的《浪淘沙》,“潮打城还”出自刘禹锡的《石头城》。词人借此来写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感伤之情。(三处用典举出一处即可。)
8.(2014·吉林市普通中学摸底测试)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师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不察夫民心。(《离骚》)
答案(1)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4)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
每日必背5分钟资料储备
高考语文50个文言实词本义巧记(二)
(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7.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8.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
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9.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子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 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10.信
★“信”的本义是“言语真实,不虚伪”。引申出“实在的,真实的”“守信”等义,言语真实,不说谎是一种美德,故古人又把它当作“一种道德”(仁义礼智信)。由“守信”进一步引申出“信用”,讲信用别人就会“相信,信任”你。
■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 信而好古 信而有征 信手拈来 信以为真 背信弃义 言而无信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11.修
★“修”的本义是“培养,改进”等。事物要“改进”自然需要“修理(坏东西的改进),修葺(房子改进),修饰(语言、服饰等的改进)”;改进的结果自然就是“善”(变好),“美”(变美),“长”(变高变长)。
■不修边幅 修身养性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茂林修竹
每日必读5分钟素材积累
明月清泉,自在于怀
2013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
屠格涅夫说:“人生的最美,当是一边走,一边捡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你的一生,都将美丽而芬芳。”
我一直都觉得,生命的真谛在于简单和平衡,春看杨柳夏赏荷,秋拾落叶冬扫雪,顺随生命的本意,过一种质朴而恬静的生活。可是时代的进步裹挟着无尽的浮躁向我袭来。有的人选择将生命的重心转向金钱与权势,岁月的车轮终将辗上他们的额头,于是他们化为尘土;有些人却选择坚守自己内心的天平,不使其向欲望倾斜。这样的人一生淡泊谨然,美丽芬芳。
瓦尔登湖一直令我心驰神往。很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来到了这里,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用木头搭起小屋,自己耕种,自己收获,他便是梭罗。在外面的人渴望得到财富的垂青时,他却在自己建造的桃花源里每日沿湖散步,诵诗吟歌,与大自然进行心灵沟通。湖畔的鸟语花香,明月清泉,全在梭罗心中。宁静与淡泊,让他心中天平的指针始终稳稳地指向中间。
当世人都陷于泥淖时,梭罗选择以宁静守护生命的平衡。我看见他的身后开出朵朵白莲,人生的道路铺满了生命的意境。
钱钟书在面对他人称赞自己“大师风华绝代,文才卓尔不群”时,只是淡然一笑,他没有让自己的生命倾斜于世人的奉承,而是致力于文学创作,追求生活质朴的美丽。从古至今,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大多远离世俗。选择过安静而简单的生活。正是因为超然物外,才使得林和靖那月影黄昏下的梅花历经岁月的侵蚀而愈加芬芳,才使得南山下陶潜的“归去来兮”在黑夜与历史中升腾了千年。
这些文学大家,始终坚持自己对质朴平衡生活的追求。他们像一棵大树。始终笔直地站着。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沐浴阳光,一半洒落明珠„„他们永恒地站着,不卑不亢。
我们都应该学会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平衡,摒弃外物的诱惑。执一杯清茶,于午后坐在小院,安享阳光的温暖,让绿茶的清香在舌尖弥漫开来,听鸟的歌唱,听草的低语,吟诗唱歌,写作打球„„宁静而平和的人生其实如此美妙,到那一天我们会发现,当放弃自己的执念时,明月清泉,早已在怀。
一位高僧告诉我,人生中的许多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人生的快乐,不在于对权势的追求,不在于执念的坚持,而在于守护生命的天平,过平衡而简单的生活。
让我们拾起路旁的花朵一路且歌且行„„
阅卷组点评:
这是一篇精彩的高考作文,有三个特点。首先,诗意表达,意境优美。作者用“鸟语花香”“明月清泉”“朵朵白莲”“土”“风”“阳光”“明珠”这些有着优美意蕴的意象入文,文章因而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诗意的表达,优美的意境。其次,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开篇恰当引用屠格涅夫的名言开头,彰显积累底蕴,结尾照应开头,结构完整而严谨。第三,妙用修辞,语言优美。成功运用比喻,语言生动而形象,比如“他们像一棵大树”,用大树来比喻文学大家,形象揭示作家对质朴平衡生活的追求。恰当运用拟人,语言亲切而动人,比如“听鸟的歌唱,听草的低语”,写出宁静而平和的人生美妙。
核心亮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0年9月1日是我国《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7周年。国家实施司法救助制度,就是要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因经济困难无力负担诉讼费的公民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公民打得赢官司。这样做()A.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法律的实施 B.有利于行政机关依法执政
C.有利于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有利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解析: 以前经济困难的公民因为经济原因而不能申诉自己的冤情,打不赢官司,现在《法律援助条例》解决了这一问题,就是要还给公民一个“公平”,这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A、D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本题选C。
答案: C(2011·怀化模拟)听证会这一决策民主化的形式近年来屡遭质疑。据此回答2~3题。2.我国实行民主听证会制度的根本原因是()A.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C.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特点 答案: D 3.下面漫画表明我国公民享有()
B.民主与专政是根本对立的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立法权 ②选举权 ③言论自由权 ④监督权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 公民通过民主听证会参与政治生活,体现了公民有言论自由,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体现了公民有权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③④与题意相符;认为公民有立法权是错误的,公民的选举权材料没有体现,①②不选。故选D项。
答案: D 2010年7月7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重庆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被执行死刑。据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此回答4~5题。
4.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奸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这表明()①国家具有专政职能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③民主与专制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④专制是民主的前提
A.①③ C.①②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文强依法被判处死刑,说明国家具有专政职能,表明国家通过专政职能保证人民民主,因此这是正义的事情,故①②都符合题意。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③排除。④说法错误,民主是专政的基础的,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答案: C 5.文强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没有认真为人民服务,反而罪行累累,引起了人民的公愤,人民群众多次检举揭发其罪行,最终使其受到了严惩。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有()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③公民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④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④说法错误,公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①②③正确,选A。答案: A 6.(2011·漳州模拟)党和政府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下面体现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是()①北京市民在奥运会期间所体现的文明素养令世界赞叹 ②某市举行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选民踊跃投票 ③群众向有关部门举报某官员的贪污、受贿问题 ④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
A.①④ C.①②③ 答案: B 7.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有人指出,必须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武器、慎用强制措施,决不能动不动就把公安机关推到第一线,更不能用专政的手段来对付人民群众。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①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具有优越性 ④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使用专政手段
A.①③ C.①②
B.②④ D.③④
用心 爱心 专心
B.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③中“全民的民主”说法错误;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④说法错误。答案: C 8.《地方领导留言板》是人民网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品牌栏目,自推出以来,山西、安徽等省的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给网友留言,还要求各部门把网友留言作为了解民情、问计于民的重要渠道。上述做法()①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 ②是利用现代技术,畅通民意诉求的重要成果 ③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④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材料体现了各地领导重视网友留言,而没有体现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故①不选。
答案: B 9.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三分之一。一线工人和基层农民代表大幅增加。首次选出的3位农民工代表,成为中外媒体聚焦的“热点人物”。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这一变化()A.意味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重新登上政治舞台 B.使人大代表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能更好地聚集民意 C.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民主权利的尊重
D.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解析: A表述错误,C、D不符合题意。答案: B 为依法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据此回答10~11题。
10.《计划》明确了未来两年中国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这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A.广泛性 C.真实性 答案: C 11.《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指出,中国政府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现在()①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本国国情相结合 ②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 ③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④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用心 爱心 专心
B.法律性 D.代表性 C.①②④ 答案: B
D.①③④
12.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从根本上看,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A.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B.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C.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D.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解析: 注意关键词“从根本上看”。答案: C 13.近年来,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山东省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行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使农村基层民主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这表明()A.我国的基层政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C.在我国,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
B.我国的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解析: 农村基层民主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村级基层民主不属于政权建设,A错误。B、C不为材料说明。
答案: D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提高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保障水平。据此回答14~15题。
14.上述材料说明()①我国民主是真实的全民的民主 ②国家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③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④我国充分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A.①②③ C.①②④
解析: ①抹杀了民主的阶级性。答案: B 15.国家为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公民应该()①学习政治知识,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 ②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③增强公民意识,依法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④直接参与政府对重大事务的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用心 爱心 专心
B.②③④ D.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我国通过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④表述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探究创新题)材料一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材料二 某著名网站在主页显著位置推出了以“全国人大会议,您关注什么?”为题的网上调查。仅10天时间,就有20余万名网友给予关注。调查显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列入“网友最为关注问题”前十位之一。
材料三 网友赵永昌在信中写道“展开网上调查,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好方法”,他在信中附上了自己关于实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份建议稿。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10分)(2)谈谈你对问题(1)主题的认识。(5分)(3)围绕主题,提出你对做好这项工作的建议。(10分)答案:(1)①材料一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材料二反映了网友政治热情高,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材料三反映的是网友赵永昌公民责任意识强,自觉投身政治生活。②共同反映的主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10分)(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既要依法行使宪法规定的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也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政治性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5分)(3)①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做到“扩大”和“有序”。国家要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权利和自由,公民则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在维护稳定的前提下,在法制轨道上合法地行使权利。②建立和健全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完善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有效方式等。(10分)17.当前,全国许多地方实行直推直选乡镇长的方式。直推直选在于把选举乡镇长的权利直接交给了广大群众,更能准确地体现和表达民意。没有上级“内定”,没有领导打“招呼”,没有操作中的种种“埋伏”,“阳光”下的竞争,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支持和认可,群众政治热情空前高涨。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乡镇长直推直选的依据及其意义。(15分)答案:(1)依据:①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适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用心 爱心 专心 乡镇长直推直选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表达自己的意志,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有所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提高,希望更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乡镇长直推直选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6分)(2)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民主政治意识和参与政治的热情,从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有利于增强乡镇长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乡镇机关办事效率,加强乡镇政权建设。③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9分
(解析版)6
1.On the way home,sky grew dark, andcold rain began to fall.A.the;不填B.不填;theC.the;aD.不填;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冠词,第一空特指我们在回家的路上看见的天空,属于特指,故使用the;第二空a cold rain泛指一阵冷雨。故C正确。教育:在我们回家的路上,那个天空是黑色的,一阵冷雨就要下了。
考点:考查冠词
点评:冠词的考查集中在定冠词the表示特指,不定冠词a/an表示泛指;以及冠词的一些特殊用法和固定词组如all of a sudden等,还有一些不使用冠词的情况,如抽象名词,物质名词前面就不要冠词。
2.—What’s that noise, John?
—Oh, don’t you know that the school library?
A.is rebuiltB.is being rebuiltC.was rebuiltD.has been rebuilt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时态。教育:—John,那是什么声音?—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正在被重新修建吗?根据句意说明是在说话的时候正在进行,正在发生的事情。故使用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故B正确。
考点:考查时态
【2024届高考语文考点精析复习试题1】推荐阅读:
2024届高考语文考点专题练习09-17
202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11-15
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06-30
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参考答案10-10
2024年高考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10-15
2024届高三英语高考复习备考计划12-10
202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007-14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