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老师教学理念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美术老师教学理念(精选7篇)

幼儿美术老师教学理念 篇1

幼儿园美术老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一)

一、教研组情况分析:

我们美术教研组共有13名教师,其中好几名老师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本组大多是年轻骨干教师,他们认真、好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理论研讨,我组的青年教师在美术素养、基本功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本学期,我们立足与本园的乡土化、生活化特色,主要是利用服装、箱包的废旧边角料为主材料,并借用一些乡土的辅助材料进行多形式的艺术创作活动,有效的激发中班孩子对废旧布料艺术创作活动兴趣,提高幼儿美术综合素质,培养幼儿的创造个性,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发展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

二、工作目标:

1、组织全组教师加强教育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水平。

2、带好兴趣小组活动,使“布贴画”在组内逐步形成特色。

三、教研重点:

1、讨论、挖掘各种有特色的,适合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箱包、服装边角料。

2、一起研究能有效激发中班孩子对废旧布料美术创作活动兴趣的策略与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探讨美术课堂中教师的评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四、理论学习: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纲要》精神。

2、根据本学期教研重点,上网收集有关文章、资料,组织在教研组进行简单学习。

3、积极参加各类各项培训、学习活动,把信息带回“家”。

五、青年教师培养:

配合园内组织的各项活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结合理论知识,组织青年教师多开展实践活动,在互听、互论、互学中使青年教师得到进一步提高。鼓励青年教师多向组内骨干教师请教,以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与美术课堂教学水平。

六、评教评学:

1、根据本学期的教研重点,通过骨干引领、青年教师课堂实践、相互研讨等活动,使本组教师能得到共同提高。

2、针对各年龄班的美术教学实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诊断,共商对策,真实、有效地帮助、解决问题,提高美术教学水平。

七、特色活动:

1、以“布贴画”为主的美术兴趣班活动。

2、“跟进式”的美术课堂研讨活动。

3、特色楼道创设。

4、开展各类、各形式的幼儿美术创作活动和比赛。

幼儿园美术老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二)

今年我园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做好美术教学工作,我仍然担任大班美术教师,为了切实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兴趣班的教学质量,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幼儿现状分析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也是一种爱好,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不那么喜欢动手画,有的孩子画的总是那些,绘画水平高低不等,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作积极正确的指导,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并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寓绘画于游戏中,重视对幼儿作品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培养幼儿的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表现力及审美能力。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幼儿从生活出发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并会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或事物。注重幼儿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2、引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发挥孩子们的想象与潜能,并能用线条、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用绘画表现出来。

3、熟练掌握油画棒、水彩笔、剪刀等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注重幼儿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思维去发现。

4、熟练掌握用油画棒在作品上大面积涂上底色,注重幼儿构图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自我创造能力。

5、在了解本班幼儿发展情况下,注重幼儿的经验积累,开展多种活动方式、方法,加强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学习。增强幼儿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能力,发展交往能力。

6、注重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参与兴趣。

三、具体措施

1、重视美术活动内容的整合性,探究性,选择性,开展以主题活动为主的美术活动。

2、从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绘画内容,并及时调整计划。

3、设计好每次的绘画内容,并提前做好相应的教具和范画。

4、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的素质,做好幼儿的榜样。

5、利用空余时间观摩其他美术班的活动,学习新经验,汲取她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6、不仅让幼儿学到绘画上的技能,更要加强幼儿作画习惯和养成。

四、周历表

大班美术教学安排

2月份:

《太阳宝宝的发型》、《美丽的花瓶》、《神气的狮子》、《太空》

3月份:

《脸谱装饰》、《美丽的鱼》、《母鸡带小鸡》、《鲸鱼》

4月份:

《花儿朵朵开》《雪娃娃》4.《月亮睡觉了》6.《林间小屋》

5月份:

《美丽的彩虹》《快乐的小鸭子》《海底世界》6月份:《自由组合画》

幼儿园美术老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三)

一、指导思想中大班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要求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2、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3、学习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现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物体的轮廓特征。

4、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对使用颜色感兴趣。

5、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6、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使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7、学习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8、运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9、学习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大胆地进行手工活动,对手工活动感兴趣,并能运用自己制作的玩具、手工作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10、通过欣赏名画家的代表作,欣赏民间工艺品,节日教室布置,欣赏和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提高对美的欣赏力。

三、幼儿情况分析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

四、教学措施1、注重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幼儿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幼儿展开想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重视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幼儿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幼儿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幼儿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幼儿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艺术的认识,并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幼儿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科目的联系与幼儿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幼儿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幼儿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幼儿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

幼儿园美术老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四)

一、说教材:

预防幼儿发生疾病是我们护理工作的头等大事。卫生保健也是幼儿护理的基础,随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为喜欢出汗的孩子更换衣物和隔汗毛巾,并避免交叉感染,教育幼儿吃饭、便后要洗手。以此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线描画: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线描画的绘画工具比较简单,可以用勾线笔、铅笔、油画棒、钢笔等,利用点、线、面来进行绘画,既可以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也可以对物象进行简单地艺术处理;既可以进行造型训练,亦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班幼儿在通过简笔画的训练基础上,再进行线描画的练习,会使其绘画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大发展。不仅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同时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在欣赏、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大班开展线描画,能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所以,我把线描画作为这学期我班美术特长训练的主要内容。由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目标:

1、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3、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在新的一年里,我园团支部将认真贯彻上级团委的精神与要求,结合我园实际工作,继承和发扬团支部的传统与作风,大力创建特色活动,使我支部工作在园内起到先锋带头作用。青年团员是幼儿园职工队伍中最活跃的群体,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生力军,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为了进一步增强团员的凝聚力,提高团员的积极性以及思想觉悟,活跃青年职工的业余生活,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幼儿园安全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贯的安全生产方针,也是幼儿园正常工作开展的保障。党中央、xx三令五申强调安全工作。为此本校结合自身实际,严格贯彻执行党中央、xx等各部门安全工作指导方针,制定本计划。

活动重点: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三、说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

本学年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来督导自己的言行,认真参加政治学习,自费订阅了《幼教博览》、《学前教育》等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时刻反思教育教学行为,认真参加园“十一五“课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园生活体验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的专题研究。同时本人努力以良好的个人素质,带动全园教职员工共同进取。本学年有六位老师分别参加了镇教学新秀、能手的评比,有两位老师获本科学历。

2、画好的线描画作品、其他小朋友画的线描画鱼

⒈在成人引导下,能逐渐注意和亲近周围环境中熟悉的诸如花草树木,小动物等美的事物,并产生愉悦的情绪。

3、欣赏老师的作品

大班时,更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白纸,铅笔

四、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家园联系是保证。在工作中,我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家园联系表、家长会、晨间午间接待时的谈话,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孩子在家的信息,使家长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并结合孩子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一道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钻研业务,悉心育人

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又迎来了长高了、懂事了的孩子们。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一双双稚气的眼睛,我的心中充满了新的希望。大班,是孩子们将要在幼儿园度过的最后一个学年。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童年最珍贵美好的记忆,也为了帮助孩子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将遵循新乔幼儿园“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的宗旨创造性地开展本学期的工作。

1、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则更为简洁、生动,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本次活动设计中,我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幼儿感受到鱼宝宝身上线条的纹样美、图案美;

2、观察比较法。观察法即运用观察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幼儿既形成了准确的形体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细节特点。而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则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创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直接感受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我采用了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三幅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中,发现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都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欣赏评价法指的是将幼儿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肯定各自的特点。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我采用了欣赏评价法,在欣赏的同时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点评:

问题1、“你最喜欢哪个鱼宝宝?为什么?”使幼儿在审美的同时自然地习得经验,为下次经验迁移做准备。

问题2、“你是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鱼宝宝的?”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装饰意图表达出来,达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和同伴的欣赏与评价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幼儿园美术老师教学工作计划5篇(五)

一、幼儿现状分析:

我班共有36名幼儿,经过一学期的培养,我班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喜欢动手绘画,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形成,色彩感培养较好,但作品内容比较贫乏,个性化作品较少,基本功的发展缺乏牢固性,需要加强和重视。本学期我将从我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出发来开展教研活动,在孩子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注重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逐步来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和审美情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孩子的涂鸦或绘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美术游戏的行为。本学期,我将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及兴趣等特征,在《纲要》、《规程》、《美术教育法》等指导书籍的贯彻下,主要针对美术活动中创造力与范例的有机结合这个问题来开展教研工作,解决好两者间的关系与矛盾。

三、教研课题:《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有个性构图》

四、教研目标:

1、开展生动明快的拼图式教学。

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画画首先应该是幼儿意愿的主动表现,而不应该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技能训练。但是,幼儿往往不能成功地表现自己的意愿。在这个时期,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颜色、大小、形状各异的纸,让幼儿进行摆放、粘贴,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他们在表现意图和表现能力之间的鸿沟。这样有助于不同水平孩子表现自己的绘画意愿、提高美术兴趣。

2、在发挥幼儿主动性的同时,应注意给予适当的范例引导。

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适当的范例进行启发和引导。范例能给幼儿的美术作品以参考,也能帮助幼儿唤起想要表现物体的清晰意象。但为了避免幼儿对范例的模仿,我在准备教具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形式的图画表现,让幼儿感受到有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适合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让他们更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作品,从而使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3、应把提高幼儿的美术创造力的发展放在首位。

幼儿美术老师教学理念 篇2

一、依据新课标, 实践新课标

“在基础美术教育中, 使全体性的实现成为可能的关键正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最大动力之一。从总体上看, 美术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 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 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如:一张学生的绘画作品, 尽管绘画水平极为一般, 或很糟, 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 它也有很多独具魅力的地方, 甚至在这些“地方”也是很完美的。因为, 这毕竟是学生真实思想的写照, 是学生思维活动过程的真实再现, 也是学生情绪气质的表现、个性的张扬。所以, 教师在评价时, 要加以鼓励和肯定。虽然, 初中美术教学加强了理论、技法的学习和训练, 可初中美术课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未来的画家, 而是通过美术课程教学, 用美的形象、美得理念感染、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完善的人格、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智力,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多彩纷杂的社会, 初步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学生的兴趣无定性, 学生感兴趣的、喜欢的题材, 是因时、因地、因事而加深或减弱甚至改变, 适合学生心态的教法, 浓厚的艺术氛围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 才会积极地参与我们的教学。所以, 教师一要在平时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以有利于学生对教学的积极配合;二是积极利用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 充分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 让绚丽的色彩, 飞舞的线条, 生动夸张的艺术形象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三是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 了解往日熟悉的小巷、建筑、小饭店等地方, 学着用“美”的眼光重新去感受、认知, 领悟生活。这样, 通过观察、了解学生, 掌握每个学生的爱好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新课的切入及课堂教学讨论内容的设置。

二、让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使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愉悦地学习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 所谓基础美术教育是与专业美术教育不同的, 属于素质型的教育, 是面向大家的美术教育活动, 它强调美术课程中的“教育”;而针对极少数人的专业美术教育, 强调的是美术课程教育中的“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 它不仅涉及理性、逻辑、抽象, 同时也强调形象、感性、情绪、想象、个性、创造、体验和实践, 有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美术教育的这些特性, 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 教师应向学生了解和探讨现实生活中与教学相关的内容, 与其结合纳入课堂, 尽量减少学生在书本中茫然学习的时间。比如:学习《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七年级第六课) 这课时, 利用学生熟悉的纸折飞机、纸船、小纸灯笼等, 鼓励学生在怎样略加改动后, 成为另一形象。这样, 在学生熟练的操作中, 教师适时介绍纸雕塑的基本知识, 几种简单的形式美法则, 引导他们对折纸进行美化, 创造新的艺术形象。

三、初中美术教育在训练基础技法、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要加强对美术欣赏的教育

众所周知, 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 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 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初中学生对社会“初涉红尘”, “朦胧欲懂”, 他们在茫然中寻求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 在这颇为关键的时期, 我们要灌输一种与学生心灵容易共鸣共振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美国费德门教授指出, 美术欣赏在学校美术教学中, 有着较好的可操作性, 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美术作品, 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探索的机会。所以, 在传授基本技能、知识的同时, 应加强对美术欣赏、审美的教育。如徐悲鸿的《八骏图》, 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 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 寥寥数笔, 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同时, 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 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凡高的《阿尔的吊桥》, 画家采用鲜艳浓烈的色彩, 有力的笔触, 奔放的线条, 使画面给人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接近、感受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 重点是艺术作品对学生思想的陶冶, 引导他们树立“终身探索美、追求美、享受美”的良好习惯。

四、改进评价机制, 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为学生创造宽松、积极、严肃、上进的展示平台

美术课程评价是指依据美术课程和所获得的信息, 对美术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作出客观、科学的判定。科学合理、客观艺术地评价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 以正确引导、激励为主。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儿童一旦懂得了尊重与羞辱的意义, 对学生的心理便是最有分量的一种刺激, 保护他、发展他, 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何况是初中学生。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学具体情况, 安排学生进行各种“自我评价”。如:上《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时, 设计“我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及感受”。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 让学生在自主、师生互动有效机制的学习中, 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 形成“可持续发展”学习的良好局面,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 掌握终身受用的知识。

幼儿美术老师教学理念 篇3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的不足分析

(1)组织形式较为单一,过多以室内教学为主,固化的美术教学模式,也使得幼儿作品失去灵动性,艺术表现力缺乏。

(2)在以往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关注孩子在该领域的发展,却忽略了生活、情感等其他方面。然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融合一日生活,虽然目标是分领域表述,但其实施却必须整合各领域综合地有效进行。

二、何为写生活动

广义的写生活动是指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幼儿园的写生活动是指引导幼儿自己善于主动地捕捉、去观察周围自然景象、生活环境、周边人物等一切美的事物,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以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再现、表现出事物造型、特征。而不是指幼儿被动地按一种规定的标准图像去模仿。

三、为写生活动提供条件

1.灵活运用组织形式,激发幼儿写生创作兴趣

幼儿园内的写生活动通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集体活动形式下的写生;第二种是小组活动形式下的写生;第三种是一对一个别指导形式下的写生。以上三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灵活运用。例如:中班写生活动《仙人掌》,教师就可以通过对仙人掌实物的观察、图片的欣赏,在全班进行集体写生活动,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参与到写生活动中。

2.创设专门的写生区域,鼓励幼儿大胆写生

为了丰富幼儿写生活动的内容,我们创设了以下两种写生区域:

(1)美工室外延的写生区域:利用空间的优势,创设了两组景物组合造型,避免了幼儿写生内容的单一。其中一组造型是幼儿喜爱的各种毛绒动物,有一米多高的小熊,有可爱的机器猫,还有很多动画片里幼儿喜爱的动物角色。

(2)与自然角结合的写生区域:每个班级门口都有自然角,里面的观赏植物很多。教师巧妙地放上一个写生板,在引导幼儿观察植物颜色、形态以及变化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画出自己所看到的美的事物。幼儿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生的同时,也体验着艺术家们写生的乐趣。

3.丰富幼儿写生内容,提升幼儿写生水平

适合写生的内容很多,如何选择适宜3~6岁幼儿的写生活动内容,如何确定一节写生活动的目标,是教师需要在不断地带领幼儿参与写生活动实践中进行辨别的。目前,我们实践过以下几种类型的写生活动:

(1)静物写生:选择一盆造型与众不同的植物,请幼儿围坐成圆圈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幼儿找出植物的颜色、叶子的形状、叶茎的造型、花盆的图案等相关信息。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写生过玩具、水果和落叶。

(2)人物写生:幼儿身边熟悉的人物都可以成为写生的对象。比如,教师节写生班级里的某一位老师,教师引导幼儿按照顺序进行观察,幼儿不仅能够捕捉到教师的发型发色、服饰的图案、鞋子的花纹,细心的幼儿还能捕捉到教师脸上的黑痣、项链吊坠的造型、无名指上的戒指以及衣服上的拉链等细节特征。

(3)图片写生:教师在尝试动物写生的时候,大多是通过百度上的各种动物图片进行的。例如,在进行螃蟹写生的时候,由于电视机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螃蟹,幼儿观察到了螃蟹的身体轮廓上有刺,腿上有毛,硬壳上还有纹路等。

四、为写生活动提供适宜的指导

无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的是哪一种写生活动,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幼儿写生的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和制止,也不能置之不理。

1.当幼儿不会画时

对于不会画的幼儿,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耐心进行引导。(1)教师可以将写生的内容放在离幼儿近一点的地方,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熟悉写生的对象,鼓励幼儿尝试写生对象的局部写生;(2)可以让不会画的幼儿坐在会画的幼儿旁边,观察同伴是如何写生的,巧妙利用差异资源,变不会画、不敢画为会画、喜欢画。

2.当幼儿乱画时

在画画的时候,由于之前模式化教学的影响以及思维的定势,幼儿画出来的不是眼前的观察对象。遇到不画自己所见的幼儿,教师首先要主动发起与幼儿的对话,从平等的交流中,分析幼儿乱画的真正原因。(1)已成定局,鼓励下次再画。(2)粗心大意,及时弥补。在可以弥补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建议幼儿添画某些细节部分。

利用幼儿园写生活动这一载体,改变幼儿园教师传统的范画教学形式,探索幼儿园写生活动的园本化课程,教师真正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变。

参考文献:

黄立安.综合美术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美术高校素描教学新理念 篇4

谢裕宣

尽管中国高校正统的素描教学比西方晚了近200年,但值得骄傲的是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在《论语》中提出《绘事后素》的见解,《考工记》也提出“凡画馈之事后素功”的理论。可见世界上最早提出素描学说的是我们的文明古国。

20世纪30年代由一些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海归学子在中国高校引进了西方学院派的素描教学体系,推动了我国高校素描教学向写实主义道路的发展。50年代,随着俄罗斯油画家马克西莫夫来华讲学,一批留苏回国的学者开始在高校较全面地介绍契斯恰科夫学派和巡回画展派,并产生了极大影响,对高校素描教学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却又导致了偏食的弊端。60年代,在批“修正主义”的思潮的影响下,东欧的一些素描画派有机会进入国门。80年代我们打开了国门,扩大了视野,世界各种素描流派扑面而来,从而使东西方艺术思潮不断碰撞,我国高校素描教学产生了争议不休、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各种主义和流派的产生使我国的素描教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呈现出新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而人们也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了观念和理性上的统一认识。

一、重新从理念上确立素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随着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世界上不少国家把素描列为高校美术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俄国素描教学的鼻祖契斯恰柯夫提出“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不懂得素描,谁不重视素描,谁就没有根基。”这一理论对高校素描教学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随着西方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的产生以及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如照相机、电脑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美术创作上),有些人对于进行扎实的素描基本功教学的正确性和永恒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今天的画家应该得到解放,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艰苦持久的素描基本功训练(也包括色彩等基本功),去磨练再现物象的技术,而应根据个人自身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自由地去表现,直截了当地把自我感受表现出来,就像儿童作画那样随心所欲。

如果我们从素描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功能及其对素描学习者的磨练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来审视,以上的观点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根据我们对素描概念由过去的狭义转为广义的理解及其本体功能在美术教学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显而易见:素描,这种用单色来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比例、运动、位置、深浅、空间、明暗调子的绘画表现形式,不但包括我们所熟悉的各种单色笔或单色色彩在纸(版)面上所作的图画,同时也包括中国画的线描、黑白山水画、钢笔画、铜版画、石版画等绘画形式。正如安格尔所说:“除了色彩,素描是包罗万象的。”契斯恰柯夫也提出:“艺术的最高的一方面是素描,其余都是添上去的,是辅助的„„”用“根基”“包罗万象”是形容素描在绘画艺术中所处的地位,这是其他任何绘画因素无法替代和企及的。可以说:世界上目前没有那种造型艺术可以离开作为“根基”的素描这一基本构成因素(包括具象的或抽象的,绘画类或设计类)。当然,由于存在着绘画类与设计类专业在素描基础课学习的深度、层次、内容的不同,往往容易使人们产生错觉,认为某些专业(主要指设计专业)的素描学习是没有必要的或者是多余的。只有全面、客观、正确地了解素描所包含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才不会产生以上的糊涂认识,才会理解不同专业对素描教学要求的差异。现在的美术教学体系,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逐渐转入到主观世界的理解,从而不断总结提练而形成,是从客观的观察物象到主观的表现物象的产物。绘画学习与其他学科一样,首先就必须具备科学性。人们已摸索总结出了一条从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学习途经。正如达芬奇所说的:“这正如登高楼,最好一级一级攀登,否则是达不到顶点的„„第一阶段尚未牢记,尚未练习纯熟,切勿进入第二阶段,否则就虚耗光阴,徒然延长了学习年限。切记,先求得勤奋,勿贪图捷经„„这是基本功,必须勤奋地练习,循序渐进,不得跳过,才能熟能生巧。”

实践已充分证明,素描练习是使学画者手、眼、脑高度统一的训练形式。一个对绘画艺术一无所知的学画者,首先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在前人开辟的道路上;必须学会在二维的平面上塑造出三维的空间;必须学会抓住和表现物象的各种因素。这一过程的锤炼对他今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经历艰苦卓绝的磨练,登上前人建造的知识平台,才能充分拓展自己的聪明才智,造就一套捕捉对象和再创造理想的物象的本领。这是美术设计创造者从感性到理性反复实践所磨练出来的成果,也是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继往开来的结晶。那种认为可以像儿童一样随心所欲地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观点,纯粹是无稽之谈。在世界美术史上,能千古留芳的不朽之作都是经过画家长期艰苦卓绝的磨练和创作而产生的。所以素描基本功对学画者的锻炼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是其他任何基础课无法替代的,是无法抛弃的。至于将高科技运用到绘画上(尤其是将电脑技术广泛地运用于美术设计上)是否可以代替素描等基本功的训练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有些人错误认为既然电脑可以解决绘画设计技术很多问题,只要轻松点一下鼠标就可创造出千变万化、气象万千的世界,艺术家就根本没有必要再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枯燥的素描等基本功训练。持这种理论者在于误解了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质:其实电脑技术仅是一种被用于绘画或设计的工具,它根本没法代替作为美术设计的主体谋划者的人脑。任何没有掌握素描等美术基础知识的设计者,都不可能用电脑设计出高水平、高品位的作品。多年来我们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的结果是:凡是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受欢迎的美术设计毕业生,都是在校绘画基本功扎实,电脑技术技能并不拔尖的学生。这就雄辩地证明:如果抽掉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任何区别;而只掌握计算机知识者,想设计出高标准的美术作品更是天方夜谭。因此,素描等基础课对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同样是“根基”,是举足轻重的,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偏废的。

二、高校素描教学必须强调实用性

之所以某些设计专业忽略和轻视素描基础的学习,很重要的原因是:某些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的确不能与绘画专业相提并论,既然我们已从过去的千篇一律的素描教学模式中发现了单一偏食的弊端,既然认识到单调类同的素描教学形式是阻碍学生专业发展的桎梏,那么,作为全面锻炼和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使美术学习者得到多方位多功能的锻炼和提高的素描教学,就应直接或间接的地、由理性到感性地、表现或创新地严格遵循不同美术种类的艺术规律和表现形式,选择恰如其分的紧贴其规律和形式的素描训练形式和教学方法。换句话说:高校素描教学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教学,就是要注重素描教学实用性和应用性。

实用性是高校素描教学的切入点,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学生在考入高校前的对素描色彩等基础进行比较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可称为学前教育或前沿训练。学生一旦考入高校,第二阶段的教学就应像接力棒一样,根据学生入学前的基础,切入本专业特点的素描课程的学习,不再重复学前素描基础训练的旧辙,防止知识的重复性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据笔者了解,前几年不少美术院校就注重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素描教学模式是经过长期实践而达到的共识。比如绘画性专业,较侧重形体塑造、空间、调子、色彩效果(当然不同画种要求还有所区别),在素描教学中则应侧重培养锻炼学生的三维、距离、质地的塑造能力。而设计性的专业显然更着重于对物体本身的外形塑造(如工业产品设计更突出),二维的要求对专业更贴切和实用。这类专业如果花大量时间去学习调子、空间、质地的塑造就没有必要了。本人曾参加2003年的《全国高等院校素描教学辩讨会》,许多院校在介绍其专业的素描教学应用性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管是什么专业的素描教学形式,首先必须来源于专业的本体特征,比如中国画专业强调是线,线是在形体的观念上经过画家几千年来的写生、提炼,结合东方文化的传统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它是学习中国画的素描的基本切入点。线有变化莫测的表现力,是东方美术的精髓,随便否定和摒弃都是错误的,是不理智的。明智的做法就是在继承线条的基础上,吸取东西方艺术的精华,发展中国画的素描表现形式。

笔者曾访问过同济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该院的素描教学可谓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素描老师在桌面上放上一只苹果,然后,学生在一张纸上根据自己的对苹果的想象进行再创造,学生把写生物象改装成飞船、汽车、动物、建筑物„„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作为工业设计专业,这种充分发挥学生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素描教学法显然无可厚非,但如果绘画类专业的素描课也采用这种教学法,本人的确不敢苟同。该院林教授认为:他的学生入学前已做过扎实的素描基础功夫的训练,所以学生一入大学就应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这就是紧紧结合专业特点,不同于正统学院素描教学的一个例证。

三、高校素描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今天高校素描教学应紧紧站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密切注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为社会美术发展培养提供高水平、高品位的美术人材。作为美术教育重要基础课的素描课程教学,在这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任。

作为重要基础课程的素描教学,应从严谨扎实的写实角度,从认识理解物象的原形开始,在逐渐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过程中,由浅入深,保留生活原型的特征、特性、由感性到理性、从客观到主观,引导学生逐步达到主观理想化、个性化,使自然形态的关系不断地被分解重构,从而产生新的理想化和形态样式,这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懂得和掌握将复杂抽象的思想理念视觉化、理想化、个性化,通过造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播情感,为学生今后从生活到艺术的道路打下基础。

但是,素描毕竟是一门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一般还是以对物象的实际关系表现为主,以“写生”为主。这就关系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注入创新意识的问题。在整个高校素描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创新”或“个人风格”?这必然会受到学生掌握素描程度的制约。我们不赞成脱离学生的素描掌握程度而盲目提倡“创新”,尤其是在初中级美术院校或低年级学生中盲目提倡。其实我们不用担心低年级学生在素描学习中的风格雷同或千人一面的现象,到了高年级或素描基础掌握比较扎实时再逐渐加大“创新意识”的注入更合适,那时个人面貌和艺术风格就会应运而生。中外美术教学实践证明,凡是艺术成就卓著者都是做过扎实的素描基本功训练的。不但写实派如此,抽象派也是如此。绘画类是这样,设计专业也不例外。

倪贴德先生对素描教学有两段论述,也许对我们有所教益:一是“素描要画得浑厚坚实,要打好扎实的基础”;二是“素描不仅要正确地表现,而且要艺术地表现,而且要吸收民族的东西。吸收不是形式上的,主要吸收精神、画理”。这就正确阐述了高校素描教学中的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朱万芳编著.素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初中美术老师教学反思 篇5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法,注重“用教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得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教师合理地改造教材,重组学习内容的呈现顺序和方式,通过几个连续的活动,创设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学方式的反思

我们应当根据教材和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我们应当依据教材的提炼教材内容,抓住美术的根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认识。为了达到实现教学目的,我们必须要找到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反思

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美术学习活动的反思

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涉及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偏重于内化。由于美术学习具有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这就要求课堂上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要设计学生的表现活动,这里我们简单的理解为学生动手的能力表现。作业的设计和操作为主要的体现方式。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表现能力,难度的大小和学生的兴趣程度直接影响作业效果,也就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作业表现得自信程度。为了能更好的得到教学目的体现,我们应当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

四、教学评价的反思

1、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以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

2、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因此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有效教学初探 篇6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1.有效教学的内涵。“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一, “学习中心论”主张建立“教”“学”并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现代教学的基本关系。第二, “学习中心论”主张建立平等合作, 教学相长的现代教学的师生关系。以“学习中心论”为理论基础和核心, 我们认为,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需要作重新界定。

所谓“有效教学” (effective teaching) , 从广义讲,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 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具体地说,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 是一种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

2.有效教学的特征。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比传统的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 更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这是有效教学人性化的一次飞跃。基于“学习中心论”的观念, 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⑴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 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⑵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⑶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 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 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一言以蔽之, 有效的教学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 有效教学的前提:

确立美术教学效益观。美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因此, 现代教学效益观要以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关注效益, 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1. 有效教学改变了美术教学的重心。

它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 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健康人格的方而入手, 组织教学流程, 摒弃了传统的美术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一重心的转移无疑是“以欣赏为起点、以创作为载体、以审美为主线、以创造为目标”的美术教学主流方向的体现。

2. 有效教学明确了美术教学策略的价值取向。

一方面, 要注重学生“最近发展区”, 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 要关注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 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 从而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二) 有效教学的保证: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美术有效教学中, 既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面向每名学生, 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因此,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的设计, 必须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依据教学目标来进行。如认知领域的目标, 一般说来, 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次的, 可选用讲授法、介绍法和阅读法等;要求达到理解、领会层次的, 可选用质疑法、探索法和启发教学法等。二是依据教学方法的特征来进行。因为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 同时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发现法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就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三是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进行。一方面要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 以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另一方面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 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三) 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实效的关键影响因素, 也是学校教育持续改进的最深刻的变革力量。日常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益不够高, 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缺少将美术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方式的办法, 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缺少理性, 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不强。因此,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落实新课程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此, 引导美术教师对日常教学的反思与研讨, 就成了我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抓手。

反思性教学是反思性文化在教学领域里的反映, 是教学主体进一步自觉的象征。美术新课程的实施, 使得广大教师不得不面对一些新的教学思想、教学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这不仅要求教师以敏锐的感触去吸收不同流派的精华, 以开放的姿态去接纳一切新生事物, 同时也要求教师“形成并保持终身学习、研究教学的意愿, 掌握反思、研究教学的能力, 以及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起责任的使命感”。具体的措施和做法是:⑴利用学校现有的电脑、网络优势, 有条件地实行电子备课, 为开展反思性教学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和交流、学习的便利;⑵通过讲座、论坛、报告会等形式, 建立开放的环境和支持性群体;⑶引导教师坚持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 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实践内容;⑷制订美术教师专业发展三年总规划和个体计划;⑸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内容包括:教育信条、最满意的一堂课、研究活动及成果;进修学习记录;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的评价;主要工作成绩等。⑹要求不同教龄的教师坚持每天或每周撰写教学后记, 每学期组织交流。要求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并以“教学病历”为主每学期组织交流评比等。

(四) 有效教学的关键:优化课堂教学。

1. 依据学生心理特点, 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有效教学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营造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给学生以友爱、公平、快乐、成功的感受。

如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求知欲强, 有创造力, 个性化发展日益明显, 活泼、好表现。这一特点在美术欣赏课中表现较突出, 例如在比较《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 说一说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时, 教学中只要适当鼓励和稍加引导, 他们就会很踊跃的举手回答, 有的说:“肥胖的”、有的说:“服装与韩服相似”、有的说:“眉毛很特别”……想象力极其丰富。而高中的学生由于处在成长中的高原期, 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 与初中学生比较相对沉稳些, 在美术鉴赏课中, 很少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可是, 如果采取辅助手段像音乐、多媒体等形式, 情形就不同了。如鉴赏抽象艺术, 可采取不同类型的音乐:有节奏感强的、有轻快的、有抒情的……帮助和引导他们理解作品这时, 原来显得较拘束的他们很快的活跃了起来, 发挥出他们的主体意识。

2. 依据学生体验需求, 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有效的美术教学需要创设自我体验和群体体验的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新课程强调整合, 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比如完成课题为“策划一次出游活动”, 综合了美术、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知识。它包括“策划书、路线图、备忘录”;“旅游帽、旅游旗、标志、文化衫”;“旅行袋”等系列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需要美术教师的适当引导与激励。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书店以及现成的旅游广告资源尽可能收集相关资料, 结合课堂讲解的系列知识点、演示制作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在理解和开阔眼界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论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理念 篇7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而教育水平的高低又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在大时代的影响下,教育的地位尤为重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新的历史使命。”

现在的社会对教育非常重视,尤其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激情,使整个美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这就是我们作为美术老师应该多花心思考虑的问题。

创新教育思想是人类当代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新课标提出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围绕新的课程标准,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还要重要。培养和发展想像力是美术新课标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生活就是艺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因此他们的心扉是敞开的,他们想到什么,就画什么,不用拘束现实,只要能充分体现自我,他们就觉得开心。有些学生往往喜欢异想天开,有的想法甚至有些离奇,例如《我在空中飞》一课中,我结合神舟七号引导学生想像,说出如何才能飞到空中。他们有的说坐在飞船上,有的说像电影《阿凡达》里坐在恐龙背上飞上天,还有的说像天使一样长上翅膀飞上天……看,学生的想象多丰富啊!这也是我在教学中乐于见到的。

二、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造。

瑞士着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学生新奇古怪的想法来源于生活实践,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他们乐于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思维由此而萌发。

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宇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 许多教育实践也证明了: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对其它科目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成为一种需要和追求。他们会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探索,主动研究和主动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美术教师不止教给学生美的创造,还应该教会学生在其它科目中寻找美的发现,科科相结合。

三、科学评价,赏识教育。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受到别人的肯定,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肯定尤为重要。有些学生也许艺术潜能还未被挖掘出来,但我们老师只要多鼓励他们,终有一天,艺术细胞一定会显露出来的。一句赏识的批语,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声轻微的夸奖,一丝会心的微笑,一个赞美的动作,都会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回忆。的确,每个学生都是艺术家,我们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也能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力,进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以往我在美术教学的学生作品评价中,通常用“像不像”、“好看吗”等单一化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这种过去的评价方式使很多学生对原本趣味生动的美术课都失去了兴趣,自信心和积极性受挫,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画画的材料,总比不上别人。现在我学了新的课程理念,知道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多运用激励性的言语进行教学和评价,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潜力、表现和发展趨势,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也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到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才能快活地接受知识。因此,我觉得在美术课堂中,赏识学生是培养学生无限创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学生要学的知识会越来越多,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不止教给学生绘画的技能技巧,还教给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探索积极的人生。

上一篇:中班美术教案彩虹鱼下一篇:小学生中秋感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