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推直选”民主选举模式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推直选”民主选举模式

“公推直选”民主选举模式 篇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

部队伍建设,使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达到人民满意,党组织采取“公推直选”方式进行换届选举。

“公推直选”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

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党员个人的自我推荐、党员群

众的联名推荐、党组织的推荐这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依法按章办事;既充

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又坚决维护党章赋予党员的权利,使选举结果既

反映群众的意愿,又充分体现党员的意志。

“公推”是指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基层党组

织领导班子成员,是一个初始提名的问题,目的是增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合法性基础;而

“直选”是指党员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书记、副

书记,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目的是更好地体

现选举人的意志。确保整个选举有序、公开、公

平、公正地进行,变封闭式选举为开放式选举。

严格按照有关法规,细化操作规程,把好“人选推

荐、资格审查、信任投票、候选人公示、投票选举”

等关键环节,确保选举工作程序规范、公开透明,防

止拉票贿选。许多地方在投票选举之前,普遍对党支

部书记竞选人、支部委员候选人全部进行竞职演讲,设置了竞职承诺、现场提问环节,让党员现场直接向

候选人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

“公推直选”更能体现党管干部和群众公认的原则,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管干部,这是我们党的一条根本原则;坚持群众公认,这也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公推直选”中,党管选拔方向,管干部任用条件,管选举程序,管资格审查,定向把关,把优秀党员选拔出来,很好地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同时,由群众来民主测评党组织和党员,预选出有群众基础的候选人,参与公开质询正式候选人等,也很好地体现了群众公认原则。“公推直选”的方式,实质上促进形成了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产生方式与村民自治相一致的民主机制,这有助于解决好执政党与自治组织的关系问题,化解“两委会”之间权力之争的矛盾。

有的村宗族宗派势力严重,容易控制民意,或容易拉帮结派。因宗派因素引起的拉票、贿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有的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党员整体素质较低,党内无合适人选。对于这些村,要积极发展党员,培养人才或选派人才,尽早使党内有优秀人才可以推荐和竞选。既要尊重村民民主推荐结果,又要尊重选举人的意志。同时,上级党委要积极回应,有效引导,消除村民的思想疑虑,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党员和村民的议政作用,高度集中群众智慧,共献致富良策。要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议事会、村民议政会、重大村务公决和先党内后党外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实现村务决策民主化、透明化。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党员提案制和处理回复机制,村党组织在讨论本村重大问题时,应事先广泛征求党员、村民和村委会的意见,以获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要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及其成员定期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并接受评议制度,以及村民对党组织工作情况评估质询制度,实现党员村民对党组织及其成员的经常性监督,使党组织及其成员始终与村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广泛地得到村民的支持。

××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办法(公推直选)

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以及中央有关规定,制定本选举办法。

开展“两推一选”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党管干部的原则。镇党委要对付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实行全面领导,要坚持干部的德才兼备标准和“四化”方针,严格把好用人关。村党支部要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发挥好核心领导作用。

2、群众公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换届选举中需要公开的内容、环节都应向党员和群众公开。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择优选拔人才。

3、依法办事的原则。选举工作要严格执行《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严格按程序办事。

二、经镇党委批准,中共××村党支部设委员3名,其中委员、书记1名,委员2名,均实行差额选举,差额均为1名。

三、党支部委员、书记和委员候选人均由党员、群众公开推荐产生并公示后,报镇党委审查批准,提交大会进行选举。

四、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候选人按照姓氏笔画为序。选举票分为两种,委员、书记候选人为大红选票,委员候选人为粉红选票。

五、在选举时,参加选举的党员必须超过应到会党员的五分之四(含已通知未到会者),方可进行选举。可在选举前采取竞职演说、回答党员提问等形式,让委员候选人进行必要的竞争。收回的选票数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有效;收回的选票数多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候选人得到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党员的半数方可当选。如果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党员半数的候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时,原则上以得票多少为序,至取足应选名额为止;如遇最后多名候选人得票数相等而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对相同票数的候选人重新投票选举,得票多的当选。如果得票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不足的另行选举。

六、凡是本村的全体正式党员有权对每位候选人表示赞成、反对、弃权或另选他人。填写选票时,对所列候选人,同意的在其姓名上面的方格内画“O”,不同意的画“×”,弃权的不画任何符号。如另选他人,应在另选人栏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姓名上方的空格栏内画一个“O”,不画“O”的视为无效。每张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的有效,超过应选人数的无效。

七、选举设监票人4名,负责监票、唱票、计票工作。监票人等由全体党员直接推选,经大会通过。已提名作为党支部委员候选人的,不得担任监票人、唱票人、计票人。监票人在选举委员会的领导下,对选举全过程进行监督。计票工作人员在监票人的监督下进行工作。

八、会场设1个票箱,投票前由监票人当众打开票箱进行检验。工作人员清点实到有选举权正式党员人数,并由监票人报告镇指导组,由镇指导组宣布清点人数的结果。投票的顺序是:首先监票人、唱票人、计票人投票;接着全体党员依次投票。投票结束后,由工作人员当场打开票箱取出选票,统计收回的选票数,由监票人将统计结果报告镇指导组,由指导组宣布选举是否有效。

九、大会采用人工方法计票,计票结果由总监票人向选举委员会报告,并由大会主持人向全体党员宣布选举结果。

十、本选举办法由选举委员会提出,经本次党员大会通过后生效。

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竞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参加某镇党委书记的公推直选,心情无比激动和高兴,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各位同志表示深深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基本情况及竞选优势

我叫xx,现年37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85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xx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我的竞选优势有:

——本人在部队服役六年,磨炼出了立说立干的作风。1985年10月我应征入伍,1986年3月在对越防御作战中,曾立一等功,受到军委嘉奖。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塑造了我胸怀坦荡、敢为人先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个性。

——本人从基层一步步干起,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1991年转业回地方工作,先后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副乡长、副书记等职务。经过不同岗位的锻炼,我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担任开元乡乡长期间此文来源于是网:wmjy.net,财税工作、计生工作连年名列全县第一名,个人多次受县委政府表彰。

——本人善于沟通协调,能迅速打开良好的工作局面。无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我都始终坚持以渴望发展的热情、以一心为民的真情去推动工作,与各界人士建立了密切的感情,善于利用一切社会资源为所在乡镇发展作贡献。

二、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加快发展,是时代主题,是群众心愿。我将坚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紧紧围绕县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县”的奋斗目标和“五句话”的发展思路,突出一大主题,化解两大难点,做强三大产业,抓住四个关键,促进某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将与大家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在任期内,把某建成全县蚕茧生产第一镇、优质肉猪生产基地镇、劳务开发大镇,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实现村通四级泥碎公路、有线电视、有线电话的“三通”目标,每个村建起标准的党员活动室1个,建立文明新村3个,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树立“xx南大门”新形象。

三、工作思路及措施办法

(一)突出一大在主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政治路线决立后,干部起决定因素。”加快发展,需要坚强的党组织作保障,需要一支勤政务实的干部作支撑。为此,我将不断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服务群众的“主心骨”。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围绕“五个好”和“五型领导班子”的目标,加强镇党委建设,坚持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完善民主议事、群众监督、社会评价的相关制度,推行党内“三联制度”,深入开展“党员真情为民三个一”活动,力争一年内把镇党委建成“红旗乡镇党委”。按照“六个好”的标准强化农村党支部建设,让群众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把村党支部建设“群众依靠、群众信任、群众拥护”的“战斗堡垒”。二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形势教育和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抢抓机遇抓发展的责任心,将心思用在发展上;增强党员干部常修从政之德的自觉性,将心思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三是推行党务公开。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只要不涉及党的秘密,凡是与群众利益有关的,诸如领导干部职责与分工、办事程序与收费标准、镇村财务收支、支农项目资金安排与使用等情况,一律实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赢得群众支持。

(二)化解两大热点,加快化解村级债务村道公路建设。通过走访座谈,我了解到镇村两级债务、村道公路建设是群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发展。在化解镇村级债务方面,首先是锁定债务不新增,明晰借贷关系,将村级债务转到镇上统一管理,减轻村社债务压力;其次是大力压缩镇村两级非生产性开支,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分期化解债务。在村道公路建设方面,按“争取此文来源于是网项目要一点、财政转移补一点、招商引资找一点、发动乡友捐一点、一事一议筹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由群众作主,管钱管物,三年内完成建设路、普光路、三飞路、狮耳路等4条村道公路整治,并达到四级泥碎路标准,确保

晴雨通车,方便群众出行和农用物资的运输。

(三)做强三大产业,加快群众增收致富。确保农民不断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打造农民增收的长效产业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为此,我将立足某镇经济发展实际,围绕增收兴产业,做大做强蚕桑、生猪、劳务三大产业。一是加强服务,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根据乡镇机构改革和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探索现代农业服务机制,引导建立市场化的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引进、推广蚕桑生产新技术,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发展规模,每年新栽良桑100万株,每年建立一个“先锋模式”的蚕业合作社,力争2006年养蚕6000张,产茧15万公斤。二是创新机制,加快发展以dly优质肉猪为重点的生猪产业。坚持“市场带动、政府推动、企业拉动”的原则,引导养殖户与巨龙实业、四川七环等生猪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协作生产关系,采取“企业托养”、“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养殖大户”、“龙头企业 基地村 养殖大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充分依托龙头企业的猪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加工优势,建立一批规模发展dly优质肉猪3000头以上的示范小区和专业生产合作社,重点发展一批优质肉猪养殖大户,以此带动全镇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加强引导,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安排一定资金,加大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与各地的用工企业、劳务中介建立劳务开发合作关系,成建制输出劳务;加强与农民工的联系,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引进一批有资金、有技术、有项目的务工人员回家乡投资创业。通过以上三种措施,力争每年实现劳务收入2228万元,回引兴办项目5个以上。

(四)抓住四个关键,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按照县委“三深入三落实”的要求,我将深入到群众积怨较深的地方,深入到群众意见较大的地方,深入到发展较慢的地方,摸实情,抓发展,解疾苦,努力打造和谐共进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环境优美、功能配套、经济繁荣”的要求,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作市场化、场镇建设规模化的机制,加快小集镇,新建一条长500米的街道,并做好场镇保洁和绿化、亮化、美化等工作,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小城镇定居。按照“产业配套、村貌美观、文明和谐”的要求,集中资金,加大帮扶,把尖坡村、冯家坡村、苏家坡村建成文明新村。二是解决群众疾苦,用真情帮助特困群众。深入学习中坝村抓难治难和下河街社区抓难治穷的经验,深入推进“五民示范”、“三满意”和“三深入三落实”活动,广泛走访群众,体察民情,掌握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千方百计解决特困群众吃饭难、住房难、就医难、子女入学难等实际问题。三是抓好安全稳定,用真心维护群众利益。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带头深入一线排查整治不安全隐患,带头深入一线调查化解不稳定因素,确保不发生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一般事故比例在上一年下降10,各类伤亡人数不突破县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事件。四是加强服务,促进社会事业大发展。抓好计生工作,落实好计生奖扶政策,保证计生工作质量;抓好广播电视通村工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每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00户以上;抓好民主与法建设,为群众营造安定、团结的生产生活环境。

成功伴随艰辛,跨越需要奋斗。各位领导、各位父老乡亲,如果我的工作思路及措施大家满意,请投我一票,你的信任和支持,是对我最大的关怀和鼓励,我愿与大家一道,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不断推进某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换届选举公推直选实施方案 篇2

换届选举公推直选实施方案

按照《关于认真做好全市、社区(居)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筑组通„2010‟127号)要求,全镇第八届村、社区(居)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在全面实行“两推一选”换届选举方式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在条件成熟的双山村党组织推行“公推直选”,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党内法规的规定,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城乡社会稳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城乡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城乡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在条件成熟的村党组织推行“公推直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群众公认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三、实施范围

在双山村党组织推行。

四、工作重点

(一)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坚持好中选优,通过公推直选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拓宽村干部来源渠道,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居)

任职工作,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中的党员到村工作。

(二)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以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提升班子整体能力,使基层一线战斗堡垒更加牢固,更加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县的需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公推直选的领导班子成员一般以45岁左右为主体,并具备相应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在年龄上形成梯次,经历、专长、性格上形成互补。

(三)积极探索和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把发扬民主贯穿公推直选的全过程,尊重党员民主权利和群众意愿,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注重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坚持党内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通过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联名推荐、党员自荐等方式产生候选人。建立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从公推到直选,差额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差额确定候选人、直接差额选举基层党组织委员、书记。

(四)严格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职数配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基层党组织委员、书记。支部委员会设委员5人,其中书记1人。

五、实施步骤和有关要求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工作从11月份开始,到12月底基本完成。主要程序是: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上级党组织决定的方式,产生候选人,由党员大会直接差额选举委员、书记。

(一)实施步骤

1、制订工作方案,确定公推直选具体时间。(11月1日——9日)领导小组根据公推直选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公推直选的职数职位、任职资格条件、公推直选具体时间、工作步骤等。

2、宣传发动。(11月11日——11月14日)通过召开动员会或

公告、通知等方式,向党员和群众广泛宣传公推直选的目的意义、职位职数、任职资格条件、推荐和选举的办法等。

3、报名和资格审查。(11月15日——11月21日)采取党组织推荐、党员和群众联名推荐、党员自荐等方式产生报名人选。党组织推荐包括上级党组织推荐、本级党组织推荐和下级党组织推荐。党员人数较少的,经本人同意,可直接将村党组织符合条件的党员列入报名人选。领导小组根据公推直选的职位要求、任职资格条件等,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发布公告。资格审查工作贯穿于公推直接的全过程。

4、公开推荐。(11月22日——11月28日)组织党员、群众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从通过资格审查的报名人员中公开推荐党组织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提名人选。参加公开推荐的人员范围是:村党组织全体党员、群众代表、驻村其他党组织代表以及驻村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等。领导小组根据公开推荐得票情况和班子结构要求,按照多于应选人数20%的差额比例提出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按照1:3的差额比例提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并发布公告。

5、组织考察,确定候选人。(11月29日——12月20日)领导小组派出考察组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考察,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情况,特别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度情况,镇党委根据考察结果,按照应选人数20%的差额比例确定党组织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按照1:2的差额比例确定党组织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对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满后未发现影响任职相关问题的即确定为正式候选人。

6、直接选举。(12月20日——12月14日)召开党员大会,直接差额选举党组织委员、书记。书记候选人作竞选陈述,回答参会人员提问。选举大会可邀请群众代表、驻村其他党组织代表以及驻村各

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等列席。

7、选举结果报批。(12月17日前)选出的委员,报镇党委备案;选出的书记报镇党委批准。

8、报送公推直选有关情况统计表、工作总结。

(二)有关要求:在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中要坚持选任标准,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优秀党员选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要积极拓宽选人视野,注意动员农村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公推直选;鼓励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县乡机关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的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村参加公推直选,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加大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力度。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落实工作责任。要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公推直选具体的工作方案,把好职数设置和程序关,报县委组织部审批;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公推直选可控、有序进行。

(二)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监督,严肃党风党纪,严格按照党内规定和程序开展工作。防止以欺骗、拉票、贿选等违法手段干扰推荐和选举,或妨碍党员、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对公推直选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将依照党内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采取不正当手段当选的,取消其选任资格,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三)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各种有效媒体,要利用通知、公告、宣传标语等形式和手段,向广大党员和群众宣传公推直选的目的意

义、程序办法、经验成效等,使公推直选工作家喻户晓,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公推直选”民主选举模式 篇3

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公推直选”是近10年来党的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选举民主模式。“公推”是指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是一个初始提名的问题,目的是增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合法性基础;“直选”是指党员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目的是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这种体现党员主权思想和运用社会认同系统的选举制度,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的根本要求,具有重大的开创性意义和历史性意义。

“公推直选”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推动了基层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

改革农村基层党内选举制度,运用“公推直选”模式,有着丰肥的土壤和理论基石。中央组织部李源潮部长在200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选择一些条件具备的乡镇、机关、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基层党组织进行‘公推直选’试点,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公推直选”的理论基石,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相统一。“公推”就是要充分保障广大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切实将大多数村民的意愿作为推荐候选人的基础。“公推直选”就是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选择权,赋予广大党员直接选举农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的权利,使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

“公推直选”的现实根据,就是推动基层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与互动。在农村,对一个执政党来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公推直选”的方式,实质上促进形成了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产生方式与村民自治相一致的民主机制,这有助于解决好执政党与自治组织的关系问题,化解“两委会”之间权力之争的矛盾。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给基层党组织通过直接选举等多种方式产生领导班子乃至书记提供了改革创新的探索空间和制度空间。可以说,“公推直选”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推动了基层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发挥了基层民主的整体效用。

“公推直选”的基本制度框架和机制

经过近10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基本制度框架,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五个原则、五个机制”上。一是坚持体现群众公认原则,在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初始提名上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就是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将初始提名权从少数人手里转移到多数人手里,使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成为党内候选人提名的主要参与力量及主要监督力量。二是坚持体现党管干部原则,在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正式提名上建立审查择优机制,就是把党管干部原则体现在党组织用科学的制度、规则、程序选人上来,确保民主选举的有序运作和良性运行;改变以往单一的由组织提名正式候选人的方式,转向依据群众公认来提名正式候选人。三是坚持体现同等机会原则,在全体党员参与竞选上建立平等参选机制,就是从制度上保证每位党员的平等发展机会,都有可能经过规定程序成为候选人并当选,并实行优胜劣汰,让优秀党员脱颖而出。四是坚持体现选举人意志原则,在党组织书记产生方式上建立直接选举机制,就是党组织书记由党员直接选举或差额直接选举,使党内选举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保证选出为广大党员充分信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领导班子及其书记。五是坚持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在民主选举全程运作上建立“三方监督”机制,就是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上级党委代表三方组成党内选举监督小组,全程履行民主选举过程中的监督之职,确保整个选举有序、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变封闭式选举为开放式选举。

“公推直选”的风险控制

没有民主的实践,只能纸上谈兵;只有经过民主的操练,才能一步一步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向前发展。当然,民主发展的过程不是空洞地喊口号的过程。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善于控制发展民主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努力使我们党内民主走得更好更远更快。从农村来说,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农村家族势力的影响上。在农村,宗族、家族的势力之争是一个历史遗留现象,更是影响“公推直选”不容忽视的重要难题。有的村宗族宗派势力严重,容易控制民意,或容易拉帮结派。因宗派因素引起的拉票、贿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对于这些问题,要坚持因村制宜,稳步推进,不可盲目推行。这种风险还体现在农村优秀人才的缺乏上。有的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党员整体素质较低,党内无合适人选。对于这些村,要积极发展党员,培养人才或选派人才,尽早使党内有优秀人才可以推荐和竞选。另外,这种风险还来自于党内外推荐意见不一致上。从实际来看,绝大多数当选人选的民意情况与党员愿望是相吻合的,但个别村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对于这些村,既要尊重村民民主推荐结果,又要尊重选举人的意志。同时,上级党委要积极回应,有效引导,消除村民的思想疑虑,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公推直选”蕴含的制度空间:构建群众有序参与基层党内民主新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是中央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个着力点。“公推直选”最具意义的地方,在于这一制度背后所蕴含的推动基层党内民主的制度空间和系列制度设计。“公推直选”能否达到制度设计的预期效果,取决于与此相关的制度是否健全,取决于整体制度环境的支撑。只有充分发挥多种民主制度叠加的效应,“公推直选”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选举民主不是一选了事,还需要用好的制度去规范当选者的从政行为,确保其任期内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统一,积极实践承诺,取信于民。可以说,“公推直选”实现了与村民自治的逻辑衔接和延伸,在发挥基层党内民主带动基层人民民主的作用上找到了新基点、新途径和新方法。

围绕参与权,构建群众广泛有序参加的党内民主参与机制。要加快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增强党的工作的透明度,让党员广泛了解党情,更好地参与党内事务和发表意见。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党员提案制和处理回复机制,村党组织在讨论本村重大问题时,应事先广泛征求党员、村民和村委会的意见,以获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切实疏通民主渠道,健全村务公开、决策公示、民主听证、民主恳谈等形式,为全体村民创造更多发表意见和民主参与的平台,使之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采取“公推群议优选”的办法,发动基层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参与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确保农村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围绕决策权,构建与村民公决有机衔接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一个村的重大事项的决策,涉及到每一名村民,要使村党组织的决策符合村民利益,得到村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党员和村民的议政作用,高度集中群众智慧,共献致富良策。要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议事会、村民议政会、重大村务公决和先党内后党外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实现村务决策民主化、透明化。重大决策信息应及时进行社会公示,鼓励村民展开讨论,开展决策者与村民的协商对话,在民主协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召开由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议事会,并严格按法定程序作出决策,使执行决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围绕监督权,构建党员群众双向互动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的意义在于使党组织及其成员置于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督促和约束之下,保证党组织及其成员忠于职守,正确地行使党内的权力,并使党组织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参加民主评议,就是履行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要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及其成员定期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并接受评议制度,以及村民对党组织工作情况评估质询制度,实现党员村民对党组织及其成员的经常性监督,使党组织及其成员始终与村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广泛地得到村民的支持。要改进民主评议党员方法,让广大村民有序参与民主评议党员,努力提高民主评议质量和效果,使党员更加注意在村民中的形象,贴近于村民、服务于村民。健全竞选承诺制度,推动承诺的兑现。建立村民广泛参与的罢免撤换制度和操作程序,对不称职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书记及时实行罢免撤换。

“公推直选”民主选举模式 篇4

【内容提要】近十年来,公推直选的试点工作在党的基层组织逐步推行,各试点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公推直选的不同模式,主要有:“单选”式、“同选”式、“倒选”式和“顺选”式。这些方式各有优劣,应当客观分析其利弊,加强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使其不断完善,并因地制宜地择优选用,发挥其优势和功能。

【关 键 词】公推直选 模式 比较

“公推直选,是党组织在组织党员、干部和非党群众以公开推荐的方式确定候选人的基础上进行考核公示后,交由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选举制度”[1]。从1998年11月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南城乡以公推直选的方式产生乡党委领导班子以来,公推直选的试点工作在全国基层党组织逐步铺开,各试点地区在实践中探索出公推直选的不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到目前为止,公推直选的主要模式有:单选、同(联)选、倒选、顺选等。本文对公推直选的主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比较优劣,从分析异同中探寻实行公推直选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公推直选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公推直选的主要模式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各试点地区按照扩大党内民主的要求,对公推直选进行了制度创新,设计出了大致相同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确定条件、发布公告、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实地调研、演讲答辩、公开推荐、组织考察与确定正式候选人、直接选举、报上级党委批准等环节。但是,由于各试点地区存在差异,因此,在选举范围的确定、选举程序的运用、推选权利人的界定等环节上取舍不同,从而形成了公推直选的不同模式。目前公推直选的主要模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单选”式,即只直选党委书记。“单选”式又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只直接选举党委书记,原有的党委委员保持不变。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江苏省宿迁市黄敦镇于2004年2月进行的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其基本程序是:(1)由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和非党群众进行第一轮公开推荐,选出得票数最高的12人并予以公示。(2)以各党支部为单位进行第二轮公开推荐,召开公开推荐大会,由全体党员投推荐票,推选出4名初步候选人。(3)通过资格审查和组织考核之后,由组织部门筛选出3名候选人。(4)由县委全委会票选出2名镇党委书记正式候选人。(5)召开镇全体党员大会,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镇党委书记。2004年8月,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也以类似方式选举产生党委书记。二是“书记组阁”式。这种模式是由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于2003年探索出来的,其主要程序和方法包括:(1)在公开报名和资格审查的基础上,由公推直选考察组对初步候选人进行考察,并通过媒体对初步候选人信息进行公示。(2)初步候选人通过考察与公示之后,到试点地区进行5到10天的实地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3)召开公开推荐大会,由党员、干部、群众票选出两名书记正式候选人。(4)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由全体党员差额选举产生镇党委书记。(5)当选书记组阁,即由当选书记向区委提出镇党委的人选建议,由区委组织部、区纪委进行审核之后,交由区委按组织程序任命产生新一届镇党委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书记组阁”式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2004年之后,重庆、云南、江苏、河南、陕西等试点地区纷纷效仿。2006年年初,“书记组阁”式作为公推直选的主要模式在更多的试点地区进行推广。

第二种是“同(联)选”式,即在直接选举党委领导班子的同时选举人大和政府领导班子,实行三大领导班子之间的交叉任职。2003年,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的12个乡镇先后进行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的试点工作。此次公推直选又被称为“两票推选,交叉任职”。主要程序包括:(1)由全乡党员、群众、干部通过“海推”产生党委初步候选人,经过资格审查确定正式候选人。(2)召开党代表大会,通过投票产生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成员。(3)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产生之后,由党委书记兼任镇长,两名副书记分别兼任副镇长,其他委员分别兼任人大主席团主席、纪委书记、政协工委主席等。(4)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按照法定程序确定镇长、副镇长。2011年4月,广西扶绥县岜盆乡进行公推直选乡领导班子的工作,借鉴了咸安区的“同选”式,并在其基础之上做了一些改进:(1)召开全乡党员大会进行直接差额选举;这一做法相较于召开党代表大会而言,扩大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增加了公推直选的公信力与合法性。(2)党委书记不兼任任何职务,由副书记和党委委员兼任政府、人大领导班子成员。

第三种是“倒选”式,其选举顺序与传统选举顺序(即先由党员选举党代表,再由党代表选举委员,然后由委员选举副书记和书记)相反,由党员直接选举党委书记,再选副书记,最后选举党委委员。2004年1月,四川省平昌县在9个乡镇进行公推直选的试点工作,并开创了公推直选的新模式——“倒选”式,其具体做法是:(1)在经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公示、实地调研等环节之后,召开公开推荐大会,由全体党员与部分群众代表参与推荐投票,最终确定党委书记正式候选人2名,党委副书记正式候选人4名,其他党委委员候选人8名。(2)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进行投票选举。首先,进行党委书记的投票选举,在党委书记竞选中落败的候选人可以直接参与到下一轮的选举当中。然后,进行党委副书记的选举,落选的1名党委书记候选人与4名党委副书记正式候选人一同参与竞争,票数最高的2名候选人当选。落选的3名候选人直接参与到下一轮选举。最后,进行党委委员的选举,上一轮落选的3名候选人与8名党委委员正式候选人一起参与最后一轮党委委员的投票选举,最终从11名候选人中产生6名党委委员。与平昌模式相似,2004年7—9月,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在全县10个乡镇以“倒选”式产生了乡镇党委的领导班子。随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飞仙关镇、凤禾乡等也分别以“倒选”式选举乡镇党委领导班子。2011年广西的岜盆乡、雁江镇、北更乡等也采取了类似的公推直选方式。

第四种是“顺选”式,即由党员直接选举产生党委委员,再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的方式。2005年11—12月,四川省船山区永兴镇正式公推直选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其程序和方法如后:(1)在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的基础之上,采取信任度测评与结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推荐产生候选人。这是一种精密的制度设计,信任度测评与结构推荐的总分值为100分,其中信任度测评的分值为10分,结构推荐的分值为90分。首先,由参选者所在工作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对其信任度进行测评,只有获得60%以上信任票的参选者才能参与推荐。其次,召开公开推荐大会进行结构推荐,参与推荐的代表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镇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个村、社区分别派出党代表2名;二是镇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各村民委员会主任、镇所属单位负责人;三是区内现任乡镇党委书记和曾任乡镇党委书记代表15名;四是区公推直选领导小组成员。四个部分的代表不得交叉重复。第一、二个层面的代表分值各占20分,第三、四个层面代表各占25分。参选者在公开推荐大会上按抽签顺序进行竞职演说之后,根据四个部分的代表投票情况,计算出每位参选者的结构推荐得分,再按照信任度测评与结构推荐的总分从高到低确定候选人。(2)在公示、组织候选人参与实地调研之后,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首先,差额直选党委委员。由8名党委委员正式候选人按顺序进行竞职演说,党员根据候选人的表现进行投票表决,得票最高的6人当选党委委员。其次,由全委会票决产生书记正式候选人。在党员大会的现场召开区委全委会,从4名党委书记的候选人中差额票选出2名党委书记正式候选人。最后,由全体党员选举产生镇党委书记。(3)由当选书记提名产生副书记。书记有权从当选的委员当中提名1名党委副书记,并上报区委,由区委组织部考察后决定任命。在船山区永兴镇的试点当中,镇党委委员和书记是由公推直选产生的,副书记仍然是任命制,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顺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随后,江苏省溧阳市埭头镇等试点地区完善了这一模式,实现了党委委员、书记、副书记全部由党员通过“顺选”产生。

二、公推直选四种模式的利弊分析

公推直选的四种主要方式各有利弊,具体表现为:

在“单选”式中,党委书记通过直选产生,其他党委委员保持不变,这种做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但是,书记的权力来源于党员直选,其他党委委员的权力来源于上级组织任命,这样会出现权力冲突,党委班子内部容易产生摩擦,不利于党委的集体领导。如果直选书记,然后赋予当选书记“组阁权”,当选书记能够根据自己的施政方略选择所需人才组成党委领导班子,其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党委成员之间的摩擦,提高党委决策效率。但另一方面,“书记组阁式”存在合法性问题。合法性包括政治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是否在内心服从和认可政治统治权威和秩序”[2](P49),法律合法性是指“一项活动或行为是否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或有关制度规定”[2](P50)。权力合法性本来就是政治改革尤其是政治权力产生环节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公推直选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创新中的“书记组阁式”出现选举和组阁并行,并没有真正解决合法性问题,违背了法律合法性,“这种方式很明显搬用了西方行政组阁制,与现行体制不符”[2](P37)。这种方式还会导致权力运行矛盾,如在党委决策时,书记容易凌驾于委员会之上,违背集体领导制度。“书记组阁式”使民主监督缺乏体制保障,容易出现书记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助长个人独断专行作风,不利于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并直接影响民主政治建设,进而导致出现政治合法性危机。

“同选”式通过一次选举产生三大领导班子,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效率高、成本低,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乡镇领导班子人员臃肿,党政领导关系不顺畅的状况。其政策依据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即要求“规范党政机构设置、完善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3](P324)。但是,由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兼任政府主要领导职位和人大主席团主席的做法,容易导致三大领导班子之间职责不清晰、分工不明确,加剧党政不分。另外,这种做法实际上剥夺了人大对乡镇长的选举权,架空了人大的权力。“同选”的公推直选方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冲突,显然,“同选”方式存在着违背法律合法性的问题。

“倒选”式也有其优劣。其优势一是实现了直接选举。原来的选举是层层间接选举,由党员选出党代表,再由党代表选出委员,最后由委员选出书记和副书记,这种多层间接选举难以体现选举人的意志,而“倒选”式是由党员代表或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书记、副书记和党委委员,更好地体现了党员意志。二是增加了竞争机会。在“倒选”式中,每一轮竞争失利的候选人都可以参与下一轮竞选,为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如果落选者愿意参加下一轮选举,可以扩大下一轮选举的差额比例,增强选举的竞争性。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竞选书记与副书记的候选人比别的候选人的竞争机会多,对其他候选人不公平。

在“顺选”式中,先直选委员,再直选书记、副书记,遵循了党章和基层选举暂行条例等规定的先选委员,再从委员中提名选举出书记、副书记人选的基本要求。而将书记、副书记的选举权交给全体党员,突破了由委员选举书记、副书记的办法,又与现有的党内选举制度不相符合。另外,许多异地候选人只想竞选书记、副书记职位,如果他们先当选党委委员,而未选上书记、副书记,他们就不一定在该乡镇工作,那么党委的职位就会产生空缺。最后,书记、副书记候选人是同党委委员同步推荐产生的,在选举前已差额确定为候选人,如果有人在委员选举中就落选,则面临书记、副书记选举中只能是等额选举的情况,这样会使竞争弱化。这种方式在程序设计上存在着缺陷。

“同选”式、“倒选”式、“顺选”式这三种方式的选举对象都包括整个党委班子,这种做法相对于只直选书记而言,更能体现党的基层组织的民主性,有利于制约党委书记的权力膨胀,增强党委的合法性基础,统一了党委班子的权力来源。但是这种方式下,书记、副书记、委员分别对党员大会负责,而不是向委员会负责,党委班子集体领导缺乏紧密的权力授受关系纽带,容易导致权力分立,降低党委的议事与决策效率。

三、完善公推直选的几点思考

乡镇党委的公推直选工作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不同的选举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公推直选的方式方法,为公推直选的广泛运用提供借鉴。

1.理顺权力授受和运行关系

四种公推直选模式中都存在着的权力关系不顺,这是公推直选实践创新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是要克服“单选”式导致权力来源不一致的弊端。事实表明,只公推直选党委书记,而其他委员仍然由组织任命,书记和委员的权力来源不同,容易产生权力冲突。而“书记组阁式”必然导致书记权力过分集中,甚至会出现架空委员会权力的现象。在坚持集体领导的权力运行机制下,选择公推直选方式时,要避免权力来源不一致的现象,理顺权力授受关系,从权力来源上排除影响权力运行障碍。

二是要解决其他三种公推直选模式因分别授权而有可能出现的权力分立问题。“同选”、“顺选”和“倒选”方式虽然选举对象都是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但是,当选的书记、副书记、委员却是分别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出的,按照权力授受关系,则应当分别对授权者负责,那样就有可能导致班子的权力分立。有学者指出“这种权力关系还不如传统的党内选举方式,也即党员(党员代表)大会——委员会——书记层层授权方式来得明确和顺畅”[4]。认为传统的层层授权方式既明确了权力授受关系,又能体现集体领导原则。笔者认为层层授权方式虽然能够解决直选中权力关系不顺畅的问题,但是,由委员会选举产生书记和副书记的做法剥夺了党员直接选举班子主要领导人的权利,违背公推直选的初衷。乡镇党委都由公推直选产生,符合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5](P74)的要求,有利于党员实现民主权利。公推直选党委领导班子,统一了权力来源,即整个党委领导班子都来自于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的直接选举。至于可能出现的党委内部权力分立的问题,可以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来解决,例如在组织考核并确定正式候选人的环节,由组织部门从候选人中初步筛选出一个结构合理的准领导班子,再由全体党员进行直选,这样既能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又能确保选举出来的班子成员之间不会有太大分歧。在权力运行中,要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实行党委集体向全体党员负责,并定期向全体党员述职的制度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好权力分立问题。

2.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公推直选的实践创新,需要选举制度的合法性支持,否则将会影响公推直选的进一步推进。继党的十六大提出“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范围”之后,十七大进一步要求“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并修改党章,增加了“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的内容,把第三十条修订为“基层委员会、总支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组织批准”。这些党内法规的修订给公推直选预留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1990年颁布实施)仍有很多制约党内基层选举改革的规定,如条例第十条规定“上届党的委员会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对代表的产生程序和资格进行审查”,而公推直选时上届党委就无法履行此职责,对于此类规定应该及时修订,给予改革以合法性支持。

3.增强公推直选的公平性与竞争性

在“倒选”式中,竞争书记和副书记的落选候选人有权利参与下一轮选举,竞选书记和副书记的候选人竞争机会则比其他候选人多,存在着对其他只竞选委员的候选人不公平的问题。要解决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就要给予所有候选人展示自我的同等机会,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选举前向党员和群众分发介绍候选人的宣传手册,让广大党员和群众了解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二是利用电视媒体对候选人的日常工作进行宣传介绍;三是延长实地调研时间,改进调研方式,建议把实地调研时间延长至两周,以便候选人与基层党员、群众更深入地交流,在调研方式上可以采取实地走访与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以及组织统一调研和个人单独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四是提前介入工作,安排候选人到试点乡镇进行挂职,有利于候选人展示个人能力和施政方略。

为了增强公推直选的竞争性,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放宽候选人的资格限制。可以适当放宽候选人年龄、职务、职称等方面的硬性规定,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选举当中,从而增强选举的竞争性;二是扩大差额比例。可以借鉴广西扶绥县岜盆乡的做法,他们认为“只有参选者与应选人数之间的差额比例达到5∶1,公推直选工作的开展才具备合法性”。通过具体的选举规则设计,扩大选举的差额比例,从而增加选举的竞争性;三是把建立储备干部库变成一种日常的工作机制。在公推直选工作中将有才干的落选候选人纳入储备干部库,或是把一些年轻有为的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作为储备力量加以培养,为今后的公推直选工作提供有竞争力的人才。

4.加强对公推直选党委班子的监督

长期以来,虽然党的基层党委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但是,由于实际上存在着上级组织部门“把关”甚至控制的问题,导致选举的效能远不及组织调配,因而产生后的党委班子也就只对上级负责,上级党组织成为真正的授权者和监督者。而公推直选使权力授受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员成为真正的授权者,因此,也应当成为党委班子的主要监督主体。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与公推直选制度相适应的监督制度,使党员对选举产生的权力机关的监督权落到实处,如建立健全党代表参与决策制度、党委向党代会报告工作制度、对班子成员进行质询与询问制度、当选干部在年末和届末向党代会和群众代表汇报任职情况和工作实绩制度、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当选干部进行工作评议制度、党员代表大会或全体党员大会有权罢免不称职干部制度等,通过构建党员从“授权”到“收权”的制度框架,同时加强权力体系内的监督,即上级党组织的监督以及同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形成新的监督体系,加强监督力度,增强公推直选效应。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比“单选”书记更为科学合理,应当作为公推直选的主要方式。第二,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的几种模式都还存在一些缺陷,要加强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使其不断完善。第三,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的方式要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候选人相对集中在试点乡镇的地区适合用“顺选”式,可避免因选举者不了解外地候选人而导致外地优秀候选人在第一轮委员选举中就遭淘汰的情况;在候选人身份复杂、外地候选人较多的试点地区则适用于“倒选”式,这样有利于防止优秀人才流失;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超职数配备,人员臃肿的地区,可以考虑使用“同选”式,有利于减少冗员。总之,一方面要客观分析公推直选不同方式的优势和缺陷,不断修改完善;另一方面还要依据其适用范围选择运用,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功能。

【参考文献】

团委公推直选 篇5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扩大团内民主,尊重团员主体地位,保障团员民主权利,改进和完善基层团组织选举 办法,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等团内法规以及我处团委已到期换届的实际,在处党委、局团委的领 导下,实施上海洋山港海事处团委换届公推直选工作。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吸收党组织公推直选的成功经验,深入推进团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尊重团 员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实行团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提名由团员、青年公开推荐与党、团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团组织领导班子的直接 选举,实行候选人提名和直接选举过程向团员青年公开,探索团内基层民主新的实现形式,强化团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团组织的 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基本原则

在公推直选工作中,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统一的原则;坚持群众公认和尊重团员民主权利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积极探索和稳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增强团组织领导班子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

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由胡晓昱、吴红兵、唐武、杨伟华4名同志组成,胡晓昱同志任组长,负责对本次换届选举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协调组织。

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黄永昌同志担任主任,第二届团委委员、团支部委员为组员,负责本次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具体事务。

四、新一届团委名额设置和选举办法

1.根据“不设常务委员会的团的基层委员会一般由七至九人组成”“团的基层委员会设书记一人,副书记一至二人”的原则,以及本届团委委员名额的实际,新一届团 委委员7 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 名。根据候选人初步人选的差额比例不得低于应选名额的20%的规定,公开推荐提名的人选为团委委员候选人9 名,其中书记1 名、副书记1 名。

2.团委书记、副书记为兼职团干部。

3.新一届团委委员和书记、副书记由全处团员大会选举产生。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

五、新一届团委组成人员任职条件

新一届团委委员候选人在全处有选举权的团员(含保留团籍的中共党员)中公开推荐产生。

团委委员应具有以下任职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示;

(2)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

(3)公道正派,勤奋廉洁,乐于奉献,热爱海事事业,密切联系广大团员青年,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拥护;

(4)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一定的群众工作经验;

(5)35周岁及以下团员青年。(截至2010年1月1日)

六、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团委换届公推直选工作方案经局团委和处党委同意后,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下发通知到各团支部,组织团员学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及团委换届公推直选工作方案等。及时把握团员青年对公推直选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团员提高认识、统一思 想,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感。起草团员大会有关文件,包括团委工作报告、候选人提名办法、选举办法等,为公推直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保障。

(二)候选人产生阶段

1、推荐提名。

动员全体团员和青年积极做好团委换届的公推直选工作。公开推荐采取3 种方式:一是组织推荐。由本届团委和所属每个团支部对新一届委员候选人进行推荐,本届团委和所属每个团支部各推荐9名;二是青年推荐。由35周岁及以下团 员青年推荐,每人推荐9名;三是个人自荐。个人推荐为列入推荐提名的前提条件。组织推荐、青年推荐均计一票,个人推荐不计票数。根据推荐提名的得票多少排 序,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推荐提名名单。

2、确定候选人。

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推荐提名名单,以不少于应选名额20%的差额比例提出新一届团委委员候选人考察名单。对列入考察名单的人选组织考察后,公示3个工作日,研究确定新一届团委委员候选人建议人选9名,报处党委审查、局团委审批,确定新一届团委委员候选人。

(三)直接选举阶段

1、见面交流

组织候选人与团员见面,倾听了解团员对团组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使团员熟悉了解候选人。团员可就关心的问题与候选人交流,候选人可就自己的工作思路、措施与团员进行交流。对当日请假没能参与交流的个别团员,候选人可以谈心的方式进行个别交流。

2、正式选举

经局团委批准的新一届团委委员候选人由团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为扩大选举的公开性,提高透明度,团员大会设列席旁听区,安排青年旁听团员大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80%,会议有效。团员大会由本届委员会主持。会议分两个阶段:

第一部分:工作报告。宣布团员大会开会;团委书记作工作报告;全体团员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工作报告。宣读选举办法;全体团员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选举办法;推选监票人、计票人;全体团员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监票人、计票人。

第二部分:选举委员。(1)宣读局团委关于候选人的批复。(2)新一届团委委员候选人根据姓氏笔画顺序依次进行演讲,时间为每人5 分钟。(3)所有人选演讲结束后,全体到会有选举权的团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新一届团委委员。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获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被选举人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 为团委委员,其中得票前两名的当选为团委书记、副书记。

(四)报请审批阶段

新一届团委选举结果报局团委审批。

七、纪律要求

团委换届公推直选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程序进行,接受处党委、局团委的指导与监督。

1.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非组织活动,不得以任何方式为自己或他人拉票;

2.不得以任何形式诽谤中伤他人,干扰选举;

3.不得散布或传播对公推直选工作或对候选人的不满情绪,有意见应通过正常程序和渠道反映;

“公推直选”工作总结 篇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根据2011年**党委关于在获得局级先进党支部中开展“公推直选”换届改选的要求,**公司党支部作为为水务建设公司第一家“公推直选”试点单位,在总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公司党支部高度重视“公推直选”工作,对“公推直选”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做到统一思想,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公推直选”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支部基本情况

党支部现有党员*名,支部委员*名,近几年,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公司中心任务,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坚持把班子建设作为关键,把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公司党支部被*总公司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上级党委授予“公司先进党支部”的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公推直选”对于我公司党支部来说,是一项在党内具有深远影响的创新举措,是关系物资机具全体党员的一件重大政治生活。如何将这一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果?我们着力在“谋”字上下功夫、在“推”字上求突破、在“选”字上做文章。

1、在“谋”字上下功夫。

公推直选是我公司党支部加强党内民主选举的一次探索与尝试。试点工作成功与否对水务公司大力推行公推直选,努力改进党内选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首个公推直选工作的试点单位,我们认为这不仅是一次党内民主建设的破冰之行,更是一次创新人事选拔机制的重大历史性变革。为此,党支部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党建重点工作来谋划来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安排。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是确保“公推直选”换届选举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我党支部高度重视这次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根据《党章》有关换届选举的精神和规定与上级党委的指导下,于2月15日召开了支委会,讨论确定了本次换届选举方法、委员会名额,并制定了本次换届选举“公推直选”工作方案。2月17日公司党支部向党委提交了《关于召开**公司“公推直选”换届选举党员大会的请示》提出了大会的主要任务和议程。经公司党委同意后,我们成立了党支部换届选举“公推直选”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周密安排,精心部署,抓牢抓实各项准备工作,有效保障了“公推直选”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精心筹备,确保成功。为确保此项工作各个环节都能顺利实施,“公推直选”工作小组及时梳理了“公推直选”工作的工作流程,并依照工作流程一步步对照,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谋划、细致思考。同时,对公推直选党员大会的会场布置、竞选方式、投票环节等细节提前进行演练,保证每个步骤不出差错。

2、在“推”字上求突破。

一是发挥组织主体作用,合理推荐人才。我支部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从实际出发,根据上级党委党支部书记、支委候选人的任职条件,从党员中选出政治素质、成绩优秀、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参与作为公

推直选的委员候选人。

二是积极推行民主,二次公推规范操作。3月份我们组织全体党员推荐、群众代表建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第一阶段公推,按多于应选名额的40%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7名:*******,并在公司内进行公示,无出现任何不同意见,上报公司党委; 5月31日,党支部进行了第二阶段公推,经全体党员推荐、群众代表建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在7名初步候选人的基础上,按多于应选名额20%的人数推荐出6名委员预备人选:****,1名书记候选人:张丽英,公示后报公司党委审批,公司党委专门组织人员下基层对6名委员预备人选进行了民意调研,通过调研所有候选人均符合条件。我支部决定7月上旬召开党员大会对公司党支部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

3、在“选”字上做文章。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转变观念主动“选”。为了让党员、员工真正认识到“公推直选”的实质意义,我们通过企业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在企业内部进行大力宣传,宣传“公推直选”的目的、意义和步骤,使全体职工了解党支部动态及党内民主情况,动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营造了浓厚的民主政治氛围。2月28日,组织全体党员对“公推直选”进行专题学习,对党员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深入细致的说明,使党员充分明确“公推直选”的意义、特点、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条件和构成要求、选举的基本方法等。引导党员主动履行自己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真正选出群众和组织都满意的党支部班子。通过广泛宣传,广大党员从“我们是配角,走过场”试试看的态度,逐渐向“我们是主角,我参与”的热情过渡,形成了全体党员、职工都在关心、参与“公推直选”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周密安排,确保公开透明选。我们在大会召开前,周密制定大会的议程,大会筹备工作报告、“公推直选”党支部书记、委员选举办法、选举工作小组人员名单等,全力保证“公推直选”的公平顺利实施。7月6日,在企业内召开了公司“公推直选”换届选举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五位同志组成物资机具供应公司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同志当选新一届支部委员会书记。支部书记得票率为100%,委员得票率均高于74%。

三、工作体会

这次“公推直选”工作在上级公司党委的指导关心下,在全体党员及群众代表的配合支持下,经过大家全体努力,公司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通过“公推直选”工作在我支部内的试点推行,我们在开展过程中,也有四方面的工作体会: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是工作落实到位的前提。“公推直选”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在活动组织、方案制定、资格审查等各个环节,都注意加强领导,坚持标准,把握程序,完善选举方式,切实保障党员选举权、被选举权,真正把优秀人才推举出来。

二是党员广泛参与是提高选举成效的关键。“公推直选”旨在支部班子的群众公认度,因此,广大党员和群众参与是关键。从一开始,我们就很注重广泛发动、精心组织,通过营造氛围、强力宣传和深入沟通,强化了党员的主体意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公推直选”、行使个人民主权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荐大会和选举大会都达到了很高的出席率。

三是程序规范公平是选举顺利实施的保障。我们把公开、公平、公正

作为“公推直选”的核心要求,坚持阳光操作。对二轮公推、资格审查、投票方式、选举结果等主要环节步骤全部公开,严把资格条件关,对所有推荐产生的候选人,由支部严格审查并进行张榜公示,公开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及时上报公司党委进行资格审查,增强了“公推直选”工作的透明度。

“公推直选”民主选举模式 篇7

革纪实

“如果我当选党委书记,我将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奋力把合马镇建设成为农业基础巩固、农村繁荣和谐、农民富裕文明的经济强镇!”2008年8月9日,在“公推直选”仁怀市合马镇党委书记面试现场,竞选者何家刚郑重的承诺,激起了全场干部群众的阵阵掌声。目前,“公推直选”及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升的党政领导干部“缺位公推提名”改革已成为遵义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最引人瞩目的亮点。其做法得到了省委和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抓试点,“民选官”“官选官”相得益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高度重视群众的政治参与需求。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意抓好的六大工作之

一。”省委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和部署,从2005年7月开始,遵义市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选择红花岗区新蒲镇和桐梓县官仓镇等地开展试点,其它县(区、市)结合实际,相继开展试点。在经过组织发动、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理论考试、实地调研、大会推荐、组织考察七个环节后,当年在全省率先通过“公推直选”产生了4名乡镇党委书记和1名副书记。余庆县还“公推直选”产生了2名校长。公开推荐的每个环节,都实行阳光操作,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程序、制度等方面保障了党员的民主权利。

为从政策层面加强指导和规范“公推直选”工作,今年,市委研究出台了《关于开展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乡镇党委书记出现空缺或乡镇党委班子换届时,原则上都要“公推直选”,并逐步扩大到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机关、学校、企业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出现空缺或换届时,也将作为产生的重要方式。目前,全市已“公推直选”产生干部12名。目前,14个县区市都已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制定了计划,规范有序地推进。拟拿出40余个空缺职位进行“公推直选”。

为进一步深化提名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2007年以来,遵义市紧紧围绕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在总结借鉴“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竞争产生遵义医院缺额领导职位考察人选、公开选拔考任领导干部资格等初始提名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化干部提名制度改革,制定并实施了《中共遵义市委组织部关于党政领导职位公开推荐提名的暂行办法》,取得了初步效果。当年首次面向全市公开推荐提名的市广播电视局、卫生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等7个副县级职位,通过公开报名、综合测试、竞职演讲、公开推荐、差额考察、提交市委常委会差额票决任用等环节,7名竞选者从全市171名参与的干部中脱颖而出,成为所竞职单位的副县级领导干部。党的十七大提出“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的要求后,遵义市又加大力度,在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的在职干部中公开推荐提名选拔3名正县级、8名副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符合11个县级职位领导干部资格条件的210名同志,进行了综合素质能力测试。市公推提名选拔领导小组根据测试成绩,按市直机关职位1:

3、县区市职位1:5的比例,确定34名

人员参加竞职演讲和面试答辩。8月22日,进入遵义市县级领导干部公开推荐提名的24名干部候选人接受了心理素质测评,这是遵义市首次在公推干部选拔上引进心理素质测试方法。日前,正在进行考察,并将以差额票决方式,确定最后的任职人员。

“公推提名”综合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公推直选等优点,以更加民主的方式,解决了“谁提名”的问题,改变干部选任方式,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党政领导干部职位公开推荐提名,初始提名主体由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个人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延伸,扩大提名主体,将领导干部的初始提名关口前移,实现依靠基层党员群众选干部,在大多数人中选干部,避免和克服“圈内选人”、“部门利益”的局限,实现广纳群贤,让那些群众信任、无私奉献的实干型人才,有更多的选用机会,有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有利于从更大的范围来选拔党政领导干部。首次“公推提名”当选的7名领导干部中有5人是从乡镇一级直接选拔到市直机关任领导干部,自荐干部之一的史廷昌突破身份和职级的限制,成功当选为市民宗局副局长。他说:“我有三个特殊,一是党外干部,二是平级参选,三是自荐。非常感谢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这项创新,使我突破了学历和非党干部身份的限制,获得了这个机会。”

聚民意,“民评官”“官评官”相辅而行

“公推直选”实行现场演讲,当众承诺,群众评判,打破过去组织使用、组织管理、组织评价、组织认同的封闭式选拔管理体制,建立群众选择、群众评价、群众监督、群众公认的开放式选拔管理体制,实现了选人与谋事的有机统一。在党员选举大会或拟竞职单位演讲会上,候选人将发展规划和任期目标交给大家,让群众来评判、选择心目中的“当家人”,使当选干部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来自群众,从体制和机制上促使其体恤民情、关注民生。在“公推直选”基础上完善提升而来的党政领导干部“公推提名”,以公平公正、群众认可的方式,解决了“提谁的名”、“怎样提名”的问题。党政领导干部职位公开推荐提名,把空缺职位、岗位要求、任职条件、选拔方式、选拔程序等向社会公布,实行公开报名、能力测试、现场演讲、当众承诺、群众评判、组织考察等环节,增强提名推荐的公开性和针对性。通过前期的工作实践,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一个干部要想得到提名,必须做到“对上”与“对下”负责相统一,既要积极践诺,为广大群众服好务,又要与上级的要求不冲突,完成好工作任务,这正是改革初始提名方式最重要的价值,也正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所在。

实践证明,通过“民评官”方式选举产生的乡镇党委书记和通过“公推提名”方式产生的党政领导干部,更具执政的群众基础,同时,有利于更好的树立领导对民负责、为民办事、受民监督的良好导向,促使干部注重基层基础,在谋事、决策时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结合起来,把完成上级布置的目标任务和让老百姓得实惠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强监督,“民管官”“官管官”相映生辉

今年市委研究出台的《关于开展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制度建设向任后管理、考核、评价等延伸拓展,建立起任期目标责任制度、年度述职述廉制度、激励奖励机制、党员询问和质询制度、罢免制度等,对加强当选党委书记的管理和监督提出了要求。《意见》明确规定,当选的乡镇党委书记每半年向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述职一次,每半年向上级党委报告一次本级党委和本人的工作情况;强化任期管理,一般情况下任期内不能调整;实行乡镇党委书记重大问题和决策质询制度,当选的乡镇党委书记有义务接受党员和群众的质询;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如果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过组织考察,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定为不称职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免职。同时规定,本乡镇10名以上有选举权的党员提议,20%以上有选举权的党员附议,可以向县(区、市)党委提出罢免乡镇党委书记的要求。解决“如何接受监督”的问题,有效预防干部选任上的不正之风。同时,《中共遵义市委组织部关于党政领导职位公开推荐提名的暂行办法》,也对“公推提名”中“如何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党政领导职位公开推荐提名,按照谁提名谁负责的原则,“首提责任人”对推荐提名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在2007年“公推提名”中获提拔的共青团遵义市委副书记谢虎说:“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对我们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责任更重了,工作起来也更有目标,更要认真负责。”

有了这些“紧箍咒”,不少基层党员认为,领导不是我选的吗?那就要接受我的监督,事情没办好就要追究责任。正在遵义县马蹄镇蔬菜大篷里“务农”的镇党委书记宋兆龙,擦着额前的汗水坦言,“我下到村里,老百姓就对我说,你是我们投票选举的书记。干不好事情,我们下次可不选你了。”全省第一个经“公推直选”产生的红花岗区新蒲镇党委书记马应权,上任三年来可谓感受多多。他说:“以前群众觉得,找政府办事是来求你。现在既是来办事,也是来监督你。你要干不好,群众就有权批评你。以前我主要是考虑把本职工作搞好。现在,更多的是要把开展工作和为群众服务结合起来。”三年来,他团结带领镇党委一班人,化压力为动力,变目标为行动,从抓制度建设入手,从抓队伍建设着眼,从抓组织建设切入,营造出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职的干事创业环境,使新蒲镇在全区效能建设排名中,2006年取得了乡镇第一名、全区第二名的好成绩。2007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4689万元,比2005年增长44.7%,年均增长率达22.4%。

上一篇:公共卫生宣传口号下一篇:2018年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