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精选8篇)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习既紧张又惊喜。通过观看视频专家精彩、详细的讲课,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不仅使我个人思想觉悟提高了,知识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的目的更明确了,工作的信心更充足了。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领悟到教师责任重大。孩子是国家之栋梁,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喜欢与否,与老师的思想引导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品德和修养的提高,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这次新课标学习,注重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这点我觉得非常好。很多学员大方的把自己的优秀的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工作总结、论文等学科资源上传上来供大家共享。大胆、积极的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还介绍了很多课件资料网给大家。这充分达到了相互学习,不吝指教,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对于今后的音乐教育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百利而无一害。 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确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始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音乐兴趣的培养、改正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积极倡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独立创造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让我更加确定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通过观察、倾听、交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灵活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表现,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此外,在教学进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习让我清楚知道: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在教育领域中大胆的实践和创新,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要尽可能的进行学科的整合教学,使学生得到一个完整的教育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一、以唱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生想唱歌时就让他上来唱, 学生想提问题时就让他提出来, 学生想表演唱时就让他上台表演, 学生想回答时就让他回答, 学生想解决演唱技巧问题时就让他试着解决。教师在这些过程中贯穿唱歌教学的一些训练唱歌的技巧, 让学生知道应从唱歌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咬字等方面科学地、持久地进行训练, 教师只在必要时稍加点拨指正。这样的音乐学习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能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 同时也带给同学们无穷的乐趣, 鼓励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 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学习中享受声乐的美。其实, 在音乐教学中, 唱歌教学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深受学生喜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 选好歌曲。
除教材中所出现的歌曲外, 可适当选一些电视剧主题歌或其它民歌。一首新歌在教唱前, 先引导学生静听或录音演唱两遍, 然后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创作本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和所属风格流派, 最后和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内容。
2. 学唱歌曲。
用钢琴弹旋律让学生静听, 再哼唱旋律, 最后, 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自己喜欢的科学发声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以节奏与律动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感觉
音乐节奏是音乐中体现音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的一种统称。音乐的节奏通过听觉产生刺激的反映, 主体内的各种刺激反映建立起一种复杂联系, 从而逐渐形成节奏感。而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体态律动, 这是情感体验的自然行为表现。例如:随歌曲有节奏地击拍, 随旋律晃动身体等行为。这样的体态律动虽然形式简单、直接, 但它说明学生已经体验到歌曲本身的内容, 有了初步体验感受, 这是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歌曲情感的基础。有些学生性格内向, 较胆怯, 不好意思做体态律动, 把自己的体验表现出来, 教师要鼓励、肯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体态律动, 更要自己做一些体态律动引领学生表现。聆听歌曲有了体态律动,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歌曲, 让学生从自己的演唱中进一步体验情感, 感受歌曲的内在美。在已有的基础上学生唱会歌曲不难, 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情感促其唱歌。前者要求学生唱准旋律, 后者要求学生唱出内在美。会唱歌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 情感体验是会唱歌的前提, 会唱歌是深入体验情感和歌曲内在美的保证。由此, 情感深入可分为三步进行:引导聆听歌曲→引领体态律动→引发情感歌唱。
三、以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主题而产生歌曲的情感
每一首歌曲都有各自的主题特点, 在欣赏教学中, 我用显示歌曲特点的方法去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去感受音乐的特点。
1. 欣赏范围扩大化。
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 求知欲强, 已不满足于一节课翻来覆去欣赏同一首乐曲。根据这一特点, 在教学《黄河船夫曲》中, 我选择了一首电影插曲《船夫号子》让学生欣赏, 先让他们感受号子那刚劲有力、节奏鲜明的特点, 再欣赏《黄河船夫曲》以加深感受, 并提出新的学习要求。用这样两首体裁相同、特点相似的曲子对比欣赏, 不仅仅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更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
2. 欣赏手段多样化。
欣赏课中一般都有理论性的总结, 其概念性逻辑性较强, 在教学中应多花心思、多动脑筋, 采用各种手段让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如在教学《黄河船夫曲》时, 要求学生掌握劳动号子的种类, 我让学生想象:你们就是工人, 肩上扛着沉重的货物, 你们会怎样喊搬运号子?学生回答:“嗨哟嗨!”有的唱“嗨左嗨左”, 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介绍伐木号子时, 采用示范法, 我手叉腰放开喉咙唱:“顺山倒嘞!”紧接着模仿山谷回声:“哎!嗨嗨!……”让学生身临其境, 觉得新鲜、好奇、有意思, 激发学生领悟主题;介绍拉纤号子时, 让学生听录音《伏尔加船夫曲》的片段, 看拉纤号子幻灯片, 视听结合, 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拉纤号子。
3. 欣赏过程主体化。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 应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在欣赏课上, 我更注意巧妙设计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欣赏曲目中来, 如打击乐伴奏、随乐曲动作表演、演唱曲目片段等。在《黄河船夫曲》的教学中, 我选择了这个片段:既比较简单, 又具有号子的鲜明特征。我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坐在一条惊涛骇浪中的小船上, 正拼命地和浪涛博战的情景。学生既紧张又兴奋, 演唱时自如地将反逻辑重音表现出来, 并且情不自禁地做着划桨的动作。在这个参与过程中, 学生自然地理解了号子的理论, 掌握了号子的知识, 加深了对《黄河船夫曲》的感性认识和主题的理解。
四、教师应转变角色
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还有很多方方面面, 但如果作为音乐传播的主导者——音乐老师, 不能转变观念, 那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基于新课程理论学习的体会, 我认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活动的设计师、协助者、伙伴。
1. 设计师。
在新教育理念下, 教师首先应是一名设计师, 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目标, 创设教学情境, 探讨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 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活动来学习知识, 获取知识。
2. 协助者。
学生在实践、探索的学习过程中, 常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需要教师给予帮助, 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 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3. 伙伴。
教师更是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 更好地观察学生, 理解学生, 研究学生, 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 体味学生的学习甘苦。另一方面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 成为一位机敏的倾听者, 与学生打成一片,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備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篇一: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暨新教材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暨新教材学习心得体会
红星中心学校
石砧
我有幸学习观摩了今年8月12-14日的小学音乐新教材培训。这次的培训为了让一线音乐教师更好的实施和使用新课标、新教材,主要讲了三大内容:
一、新教材课程性质: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二、新教材课程价值: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发展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三、新教材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一、新教材教学的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过程与方法: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3、知识与技能: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
二、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三、新教材的课程评价:建立综合的评价机制。不仅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四、新教材的主要突破点:课程性质和价值观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音乐教育作用于人的创造性发展价值,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改进与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教师授课内容,全部是《走进新课程》里的《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老师讲得细致、透彻,深入浅出,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强调了新课标中的变化要点,针对新教材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解答,并就新教材的几个教学案例与参加培训的教师们交流互动。
通过此次培训让教师们快速、直观的学习并解了新课标和新教材,及时跟上课改前进的步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整合与实践,更好的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服务。让大家感觉到新课程标准和以前的差别和优点,让大家明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紧紧地抓住新课标进行教学。
2014-10-20 篇二:2013年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习既紧张又惊喜。通过观看视频专家精彩、详细的讲课,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不仅使我个人思想觉悟提高了,知识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的目的更明确了,工作的信心更充足了。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领悟到教师责任重大。孩子是国家之栋梁,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喜欢与否,与老师的思想引导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品德和修养的提高,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这次新课标学习,注重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这点我觉得非常好。很多学员大方的把自己的优秀的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工作总结、论文等学科资源上传上来供大家共享。大胆、积极的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还介绍了很多课件资料网给大家。这充分达到了相互学习,不吝指教,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对于今后的音乐教育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百利而无一害。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确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始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音乐兴趣的培养、改正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积极倡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独立创造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让我更加确定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通过观察、倾听、交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灵活调控教学,照顾差 异,发现“火花”。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表现,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此外,在教学进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习让我清楚知道: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在教育领域中大胆的实践和创新,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要尽可能的进行学科的整合教学,使学生得到一个完整的教育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推动之下,“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远离偏、繁、难、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总之,这次学习,受益良多!篇三:新声乐教师心得体会
音乐教师新课标的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我对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认识,要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就必
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的课标理论融入进去呢? 一节新授课,课程标准怎么设计,教学目标怎么选择,教学重、难点怎么解决和突破,师生互动怎么处理,课后教学怎么总结等一切问题我们都要科学全面地考虑到。另外,不论
从事哪一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专业基本功都要胜任你所教的专业,不然的话你就会在同学
们面前出丑丢人。老师们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显得多么重要,我会本着学习提高的目
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是,专业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达到,我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练习体会进步的快乐。教师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
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听、说、唱、写、做。听主要是指应该学会倾听,这是一项交际的基
本技能,主要指师生间与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我觉得学会倾听,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说应
该是指普通话水平,并包含课堂表达、讲解,如果教师课堂说出的话学生不明白,那肯定会 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唱,我觉得除了听,说之外,更重要的应还是应该让学生多唱,在学
生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老师边弹琴边倾听学生的歌声,对于发声不准的乐句和节奏不对的乐
句单独加以练习,要力争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学会。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
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唱歌技巧掌握好以后,同学们会在
老师悠扬琴声的伴奏下尽情的歌唱,课堂气氛也会空前的高涨。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
的发展。
课程标准,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音乐和音乐作品,而是人的各种可塑造的能力。我要努
力培养自信的学生(如我行、我能等)。让孩子们把生活中的艺术看成是舞台上的艺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自己被关注,让学生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使
他们快乐,提高生活质量,“学会学习,终身快乐”。篇二:新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新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金风送爽的九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同时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因为
2009年9月1日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一转眼我在教师这个岗位工作了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痛并快乐着”,因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处处都充满着陌生,身心都要受到洗礼,但是看到我可爱的学生又使我充满着愉悦。我慢慢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这里有我可爱的学生,有关心我的同事,对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我是深深的受
到了感动,我真心的想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了”。下面就是我工作以来的感受和心得体会。首先,教育教学方面——认真备课,注重积累。一是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
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一开始每备一篇新课时,我最苦恼的就是如何
寻找备课的思路。因为第一年教学,没有任何经验,那这一学期该怎么安排授课内容?成了
我思考的问题。于是,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对照自己
定的单元进行学习要求,找出重点、难点,进而组织安排上课的思路。此外,在备课的过程
中,除了准备课本上要求的内容外,还尽量多收集一些有趣的游戏作为补充,提高学生的上
课的兴趣。
二是重视课堂40分钟的教学实践。辛苦的备课归根到底还是为上课作准备的。我非常重
视课堂的40分钟,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充实,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活泼,并且每天都以愉悦、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舒适的氛围。在上课 过程中,应留心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变更教学的方法,注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以提高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实践中总结
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学习和领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我次次都有不
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其次,学习上——活到老,学到老。
我认为,学习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
高。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育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
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
学能力。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
学过程中实践。还有就是我们每周都要写读书笔记,这对我们提高自身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一个新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快速的成长。在09 年的11月份和寒假,教育局组织我们新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我十分感谢教育局和学校给我提
供了这次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教师理论培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
解,使我受益匪浅。
最后,思想方面——积极进步,有责任心。
作为教师,责任心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干不好工作的,所以时刻要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鞭策
自己,紧记自己是教师的身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和关心学生。做到既教书又
育人。
在工作的这一年中我在学校担任音乐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使我对怎样上好音乐课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根据自己在音乐教学上的实践说说我的心得体会。
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技能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强调:“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无论是直接的音乐表现、歌唱、演奏及游戏,还是间接的音乐表现、音乐欣赏及音乐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
练,都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有的教学内容无一不是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在音乐
教学中有大量的操作实践活动尤其是技巧技能的训练,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领悟。音乐教师要设计出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巧妙设问,调动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活动中。学生对音
乐的感受、理解、鉴赏、创作、评价只是从兴趣、情感入手,没有感性的实践,音乐教学活 动就不存在,乐谱、音乐知识将是一堆无意义的符号与抽象的概念。学生在歌唱、演奏、欣
赏一首音乐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愉悦,但这仅仅是一种表象。只有通过对音乐
作品的分析、指导,学生才能知道正是这些密集的节奏、变幻的速度和力度及多种音乐手段
的运用,才使人获得了愉悦的感受。
二、以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情感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动力。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分析、表现和
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来完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
参与程度,因此,教师应注意倾注丰富的情感,以此引起学生的情绪波澜,唤起学生的情感
和美的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欲望,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应注
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师生之间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对学
生倾注全身心的爱。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赖感。正所谓“亲其师,信
其道”,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学习音乐上,逐渐地对学习音乐产生良好的情绪和强烈
的愿望。其次,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牵动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语言、动作、范唱、指挥和神
态等,无不传递出情感的信息。当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信息重叠在一起时,大家的喜怒哀乐之
情便自然、和谐地融汇成一体了。
三、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参与学习
人的情感的诱发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鲜明、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唤起人们相应
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录像、幻灯、录音、画面
等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诱人的情景,渲染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导他们在理
解的基础上进入作品的艺术和意境之中,去获得情感的共鸣。
(一)利用画面的创设情境。在教一年级歌曲《柳树姑娘》时,上课前,我先画了一张
画,贴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上有绿柳、青草、桃花,柳树的枝头上有两只小黄鹂鸟在唱歌。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到了春天的气息,被画面上浓浓的春意
所吸引,情感得到激发。在上课时启发学生谈谈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这样便充分发挥了学
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加深了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很快就记住了歌词。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我觉得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那么学生很
快就能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在愉快的气氛中很快的学会歌曲。但现在很多学校里没有多媒体
设备,我所在的学校也没有,我相信在以后的学校建设中都会配备,那么我们的课堂效率也 会有所提高。
四、唱歌教学的多样性在小学唱歌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是由老师进行范唱,学生进行模唱的学习
歌曲的方法,即“听唱法”。它的优点是:学生可以直接地、简便地学习歌曲,同时可以把主
要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感和韵味的体验及表达上面,比较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能较多
地练唱歌曲。但是,让学生长时间地进行模唱,学生会感到很被动,觉得很枯燥,造成“鹦
鹉学舌”,虽然歌曲很快会唱了,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音乐思考,阻滞了他们对唱歌的兴趣,而且这种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采用多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音乐才能,并且难以适应比较长、比较复杂的歌曲学习,尤其是合唱歌曲。在一次听县级音乐优质课评选时,有一位教师在教唱六年级歌曲《阳关三叠》时,采用
了画旋律线、用图示比较、难点突破、综合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先模唱歌曲的旋
律,进而要求学生自己把旋律换成歌词。这就在“听唱法”的基础上减少了老师逐句歌唱的
过程,增加了学生动脑思考的活动及学生与旋律的接触,对培养学生识谱及乐曲感受能力都
有帮助。然后采用“图示比较”法,将曲谱中旋律的高低变化用线条表示出来,使视觉形象
与听觉形象结合起来练唱,对歌曲中各乐句间出现的重复、模进和内在联系进行辩唱,以加
深记忆。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乐感、创造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再用“难
点突破法”,将歌曲中难以掌握的部分,先重点练会,再练唱全曲。最后通过“综合能力训练
法”,将歌曲的主题、节奏型难点及歌唱声音的要求编成短小的辅助练习,分别通过唱、听、记、看等练习方式,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来领悟歌曲旋律,歌词的内
涵,这对于歌曲整体的把握及情感体验有很大帮助,既完成了会唱歌曲又提高音乐知识技能
的教学任务。这位老教师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新老师学习和借鉴。
五、通过表演和自编舞蹈体会音乐作品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发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让孩
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应该有一种良好的载体。于是,我让学生将学过的歌曲通过小组
的合作自编成舞蹈。这样既激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又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深刻
内涵的魅力。我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按照音乐
审美教育的目标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边唱歌边表演,或将歌曲集
体创编为舞蹈。这一年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距离一名合
格教师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和很多不足的地方,为逐步的向一名合格教师靠拢,我要力争做到:热爱学生,给我们的学生多一些爱心,关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献身教
育事业。教师被誉为“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教师献身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一位平凡的教师,要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学
生喜欢的教师,社会满意的教师。争取在最短的工作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
己的教学经验。
以上是我一个音乐教师通过这次新教师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时刻
准备着,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用愉快的心情应对每一天的工作。篇三:音乐教师培训心得
体会
且行且思且期盼
——参加“萤光支教陇上行”音乐教师培训体会秦许中心小学 王俊霞三天的培训生活已经结束。太多不舍、太多感动、太多收获、也给了我太多思考。现将
个人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培训我受益非浅。在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使我明白了自身的不足。
一、先自育,后育人
二、扬长避短,学以致用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今后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用心去研读一些名人名
家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看点、分析及
论文。向身边的每位同事学习,每个人都有教学亮点,虚心去学习、细心去发现就能学
为我用。要提高教学水平,平时的“积累”是必须的,教学经验宜积不宜丢。俗话说:“积沙
成塔,滴水成河”“留心就是经验,经验在于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留心收集、积累点滴的
经验、体会、做法、事例等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反思为教师开辟了一条专业发展
的新路。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的经验是教学的宝库,开启的钥
匙就是反思。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经验不会自动成为自我的财富,没有反思的经验毫无价值。因此,不断学习经常反思,发现不足及时弥补,必能扬长避短,学以致用
三、定位目标,永不止步培训让我深刻感受到: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今后我将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三个字
“新”“活”“实”。
“新”是指在教学上的创新,教学上我将不拘泥于课本内容,不局限与某一教学模式。
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上创新、教学内容形式上创新,旧的内容设法上出新
意来,只有推陈出新,教学才会有生命力。创新是一种智慧,也许还需要灵感,更需要我们
有深厚的功底,但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我想只有我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了,才会与这个目标越
来越近。
“活”是指灵活运用教法,在教学上我会几种教法配合 运用。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以至于让课堂活起来。
教无定法,只要有效就行。“实”是指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教学是一直以来都是老师们非
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在课堂我将会更加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
续发展。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音乐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
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教学上我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我相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三天的培训将是我为师路上得到的又一笔宝贵财富,我会以此为契机向前再向前。“高山
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2014年8月8日篇四:2013年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13年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
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
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扩大了自己
的视野。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习既紧张又惊喜。通过观看视频专家精彩、详细的讲课,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不仅使我个人思想觉悟提高了,知识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的目的更明确
了,工作的信心更充足了。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领悟到教师责任重大。
孩子是国家之栋梁,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喜欢与否,与老师的思想引
导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品德和修养的提高,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这次新课标学习,注重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这点我觉得非常好。很多学员大方的把自己的优秀的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经验、工作总结、论文等学科资源上传上来供大家共
享。大胆、积极的参与在线的研讨与交流,还介绍了很多课件资料网给大家。这充分达到了
相互学习,不吝指教,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对于今后的音乐教育发展是一个很好
的开始。百利而无一害。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确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始终要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音乐兴趣的培养、改正过分追求学科知识
系统的错误倾向。积极倡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
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独立创造音乐、欣赏音乐、理解
音乐的能力。让我更加确定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通过观察、倾听、交流,观察学
生的学习状态,从而灵活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表现,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在教学进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
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
和研究的过程。
本次新课标培训学习让我清楚知道: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在教育领
域中大胆的实践和创新,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要尽可能的进行学科的整合教学,使学生得到
一个完整的教育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师
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
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
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推动之下,“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远离偏、繁、难、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总之,这次学习,受益良多!篇
五:声乐演唱之心得体会 目录
摘要???ⅱ 关键词??ⅱ
引言???1
一、掌握歌唱气息的正确方法1
二、声乐训练中的咬字吐字?1
三、演唱风格???2
(一)、不同的国家及作品背景,音乐风格表现必然不同?3
(二)、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作品??3
(三)、因材施教??3
对教学实践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
小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
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文性
2、审美性
3、实践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分为: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
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它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显然,这种注重“知识”忽视“艺术”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审美”。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长此以往,学生们必然会在“审美”的艺术教学中受到熏陶,从而用他们的“爱”去感染身边的人,最终使这个社会是一个充满美的社会。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多营造一些发现美、传播美的良好氛围。
石河子师范学校
李新
此次进行的新课标培训,使我在初中生物教学方面得到了许多启示,让我受益良多。我就我体会最深的两点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第一、有关初中生物的课程性质问题
新课标强调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它应当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这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特殊了解一般,不是就生物论生物。(这里也说一下许多老师的一个误解:比如到了野外,见到一种植物,就觉得生物老师应该知道,其实生物学包含的范围太广泛了,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等等,每一样后面又分支了很多很多,比如植物学:上一版本的教材中列举的绿色植物为30多万种,相隔十年左右,这次新编教材中已经上升到50多万种,光植物分类一门学科,穷其一生也研究不了,记忆不完。)这就对初中生物教师的生物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学不应该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专业素养为唯一目的,而更应该在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领悟科学家探究的过程、观点、思维和方法。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按科学探究的规律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习得知识,体验过程,领悟方法,训练思维,养成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二、有关增加重要概念问题
1、重要概念起源:
此次重要概念的提出源于国外对核心概念的研究,比如费德恩(Feden)等人认为,核心概念是一种教师希望学生理解并能在忘记其非本质信息或周边信息之后,仍然能应用的概念性知识。埃里克森(Erickson)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视角,还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此次新课标认为“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如何认识重要概念:
此次新课标以描述概念内涵的形式,在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十个一级主题中呈现出了初中生物学的50个重要概念。这些概念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知识内容的提炼,这些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要点和构建生物学知识框架的基础,体现了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其中有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有概念的名称、内涵和外延),有的不是。这里所列举的“概念”比逻辑学、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要宽泛,因此不能纠结于核心概念、重要概念、具体概念的区分。重要的是理清相关概念的关系,把握其内容逻辑联系,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术语来传递生物学的概念,如“光合作用”; 也可以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生物学概念,如,“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本课程的内容标准中同时使用了这两种方式;重要概念的学习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需要螺旋式发展,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如何进行重要概念的教学:
(1)教学活动围绕重要概念开展
新课标此次明确指出:“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适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其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以促成学生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应用。”这意味着,教学内容不管是什么形式内容的教学,都要与重要概念发展一致,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深层理解。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两点:
分清生物学事实和生物学概念的关系,事实越丰富、越有代表性,越容易形成概念的基础,而概念是经过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加工而形成的更本质的认识。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提供生物学事实,注意引导、促进学生的思维,构建生物学概念,如针对“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我们可以筛选典型的具体事例呈现给学生,包括低等动物、学生常见的和不常见的行为现象。这样实例可以为提供很好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生动鲜活的自然界,为学生理解“适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意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原有概念,因为在学习知识和概念时,原有的知识和概念会影响他的学习。比如学生对“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概念的理解,即使在强调N次后,他头脑中的固有概念仍不易改变,学生仍固执的把“光合作用”的过程、产物当做“呼吸作用”的过程产物。因此当学生存在一些典型的错误概念时,老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当的学习经历改变或发展学生的原有概念,更新学生的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仅靠灌输或逼迫不能使学生信服,改变他们的原有概念,需要给学生多次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想法的矛盾和漏洞,以及与科学解释之间的不一致,才有可能发生概念转变。
(2)教学评价需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此次新课标从评价的内容上看,改变了实验稿只写能力和情感两方面评价建议的做法,增加了关于知识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建议。要利用发好纸笔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在编制纸笔测验试题时,应体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考核核心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一、基本理念的提出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 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 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1]在新课标实施之前, 音乐教学在课堂上相对单一, 老师们只注重对音乐课程的教学而忽视了音乐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提倡学科综合才作为一种基本理念被提出来。
二、学术界对“提倡学科综合”基本理念的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 提倡学科综合在普通学校确实存在滥用的迹象。刘安乐在《谈音乐教育学科综合的前提》一文中对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提出了质疑。他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音乐教育教学中学科综合在普通学校确实存在滥用的迹象:一上课就非得要求学生画画、朗诵、做形体动作、跳舞或戏剧表演, 尽管这些环节并非是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和音乐教学方式等所必需的;经常勉为其难的在非艺术人文学科的自然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等与音乐之间寻找联系;而并不得法的学科综合又往往充塞着大半个课堂等等, 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2]
有些学者认为, 在进行音乐学科综合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孔剑在《音乐课改在反思中前行》一文中提到“在一些音乐课上, 老师和同学们或吟诵诗歌、朗读散文, 或借助线条、色彩诠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或是即兴表演故事情节等等。显然, 教师意在通过一种学科和领域的综合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 从而培养起广阔的人文素养, 体现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 在实施这种“综合”教学时却出现了以下操作中的偏差:第一, 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和延伸占据音乐学习的时间过多有喧宾夺主之嫌。第二, 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并未真正注意音乐并使用音乐, 只是在营造一种积极踊跃的气氛, 其活动的目的不明确。第三, 学生的描述、表达和表现并没有围绕着音乐的要素, 他们的语言不是音乐的, 而更多的是文学的。”[3]
三、对策及建议
1.“提倡学科综合”基本理念在用来指导教学时, 很难把握好度, 从而容易出现忽视了音乐课堂教学的音乐主体地位。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的综合。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 弘扬民族音乐, 以开阔的视野, 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同时要求各学校和教师结合本地, 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 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 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
然而, 当前许多音乐课为了突出课程的综合, 将音乐课的教学重点偏离, 把音乐课上成历史课、地理课、舞蹈课、绘画课等。非音乐性的教学内容充斥课堂, 从而湮没了音乐艺术的学科特点, 冲淡了音乐艺术本身的鲜明个性, 导致在教学上偏离了以音乐为本的原则。音乐课堂首先要实现的是其音乐审美价值, 以聆听、表现、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音乐审美活动是审美价值实现的载体, 而学科综合、多元文化的渗透也是在群体音乐活动过程中, 音乐活动参与中实现的, 不是生硬的强加于学生。音乐课堂如果失去了音乐作为主体, 就不是贯穿综合理念的音乐课, 甚至就不是音乐课了。提到综合理念, 有的教师就理解为多方面的信息投入, 在课堂上, 往往不辩好坏, 与课题有关的知识一古脑全部引入, 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时而朗诵, 时而演唱, 时而律动, 一堂课下来, 教师和学生都有不知重点的感觉, 学生学习却一事无成。新的课程标准中, 虽然淡化了对音乐知识的系统化专业化传授讲解, 但强调学生要在体验探究中去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段, 学习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并同时提出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目标, 认为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 一提到学科综合就完全偏离了这个目标。
音乐学科综合的理念是针对以往音乐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提出来的。这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 学科综合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格的完整化。因此, 能否适当的、适量的实施学科综合, 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很好的贯彻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 直接关系到音乐课程改革的成败。
2. 音乐新课程提出学科综合这个基本理念之后, 确实丰富了课堂教学。但是, 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 音乐课程的综合性与音乐性的关系问题。音乐课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应加强音乐综合课程的音乐性而不是弱化音乐课的音乐性。音乐课程的综合应该以音乐为主线, 所引用的其它学科的内容必须与音乐密切相关, 能与音乐整合为一体。一切都围绕音乐而结合, 突出音乐的首席地位。音乐课程要坚守自己的阵地, 确保不被其它学科湮没。中小学生接受音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 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但是, 应该明确, 音乐课的开放态势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 那就是必须以音乐为本, 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体验, 绚丽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学生探究的主要目标。音乐课的综合, 必须以音乐为主体, 其他学科的内容必须对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有帮助, 而不是削弱音乐的本体地位。 (2) 音乐课程的综合, 应该为音乐服务, 把握好度。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综合, 目的是了解音乐在其它艺术形式中的作用。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综合, 旨在通过其他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但是, 一些音乐教师曲解了学科综合的含义, 偏离音乐而在音乐的外围问题上大做文章, 这就有可能改变音乐课的性质, 削弱了音乐课的音乐性。有的教师对学科综合的内涵没有真正的理解, 还有的教师为了体现音乐课程的综合, 竟忽视音乐学科的特点, 把音乐课上成了其它课, 使音乐课面目全非。他们在上课过程中把很多不同学科的内容硬邦邦的拼凑在一起, 而不考虑各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整合后的意义。音乐教师必须明白, 音乐学科综合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科综合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 从而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素养, 体现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 音乐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学科综合的含义。其次, 要明白综合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而不是一种形式。再次, 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与延伸不要占据太多的课堂时间, 也不能喧宾夺主, 忘了是在上音乐课。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考虑音乐课程在形式上的科学性, 更要考虑音乐课程在内容上的科学性, 所选的综合知识必须是经过筛选的、对理解音乐有帮助的内容, 由于音乐课时间的限制, 要想在欣赏课中通过其它学科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课程的综合一定不能盲目。所以说, 音乐课程的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在提倡时一定要有度、适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第4页
[2]刘安乐.谈音乐教育学科综合的前提[J].基础音乐研究, 2007年, 第11期
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深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课堂上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应居高临下,整天牵着孩子的鼻子跑。孩子不是教师情绪化的倾泻对象,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不喜欢老师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我们在课堂上就应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一类的话语,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们的意见,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在练习演唱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在低年级教学时教师应多给孩子一些亲密的语言与动作。我们要让低年级的孩子感觉我们像妈妈,让高年级的学生感觉我们像朋友。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优化教学结构,勇于开拓创新
音乐是情感艺术,要留给学生大量的空间去想、去说、去听、去演、去感觉和体验。创立唱、动结合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如在学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时,让学生当导演,把歌曲编成音乐剧,学生各抒己见,有的编出了割草、播种、赶羊的动作,有的搭起手由低到高表演谷堆越来越高,有的表演家乡各种动物的叫声。学生千姿百态和充满真情的动作,既是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他们创造音乐的结果。诚然,活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应包括游戏律动、演唱演奏、欣赏活动、思维辨析、创作想象等,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个人、小组、集体、自由组合、指定安排。“动”符合儿童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乐曲中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有助于启迪、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学生在“动”的过程中也更加热爱自己的音乐课堂。
三、改革评价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善于应用激励性评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完一首新歌时,我常常用小组竞赛的方法来熟悉和巩固歌曲,小组竞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歌曲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竞赛前,我要求学生要认真聆听其他小组的演唱,并提供评分标准,让学生自己担任评委相互评议。然后引导他们从歌曲的情感、音准、速度、力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还评出一位最佳评论员。这样,学生在欢乐激烈的气氛中,不仅提高了音乐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知道了自己的优点,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评价最重要的是对学生音乐成绩的评定,大多数教师都以一首歌或一个曲子来评定学生的音乐成绩,而这也必定要挫伤一些学生的积极性。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按教材内容选用唱、奏、跳等方式来进行表演,学生自己选出代表组成评委组,分组进行比赛,在分组比赛后进行个人才艺表演。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考核过程中学生十分投入,课堂既轻松活泼又井然有序,不仅培养了合作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编排能力。
四、开阔音乐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音乐教育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纳入自己的视野,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音乐听众。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让学生真正领悟音乐的美,创造美的音乐,民族音乐是必上的一课。然而,对于现今中学生,流行音乐或者具体说是流行歌曲似乎离他们更近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并熟悉他们喜欢的音乐。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进而更准更快地替他们去除糟粕,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若自恃清高,和学生来个楚河汉界,互不相干,只能让学生敬而远之。
【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科学新课标学习心得10-20
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06-22
张立云学习新课标心得07-04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11-15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学习心得体会06-21
学习新课标小学语文2022版的心得07-07
2024小学数学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07-25
深入学习新课标11-19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06-22
学习新课标论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