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目要求(精选7篇)
题目自拟,但是题目中需包含“感应电能传输”,且正文需对“感应
电能传输”及相关问题展开叙述和讨论。
写作要求:
1.写一篇中文的科技论文。
2.论文的9大部分缺一不可【题目,作者及单位(及第一作者的电子邮箱),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及讨论),致谢,参考文献】。
其中,附录,注释部分需要写的也可以撰写。
作为一篇中文科技论文,题目,作者及单位(及第一作者的电子邮箱),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需要写中、英文。
3.文章写作字体要求:
(1)文中一级标题四号黑体,二级标题小四黑体;
(2)文字叙述部分用小
四、宋体、1.5倍行距;
(3)正文中图、表标号:5号字体,格式如图
1、表1等;
(4)文中所有的硬件电路图用绘图软件画出,大小比例统一,图内字体不
大于正文小四字体;
(5)参考文献,在正文内引用处以上角标形式标出;
4.论文至少写6页内容,A4纸单面打印;
考试要求:
1.论文至少写6页内容,A4纸单面打印;不能出现雷同论文,否则都为0分;不能直接粘贴所调研的其他文章的内容,要自己写,该引用的地方需引用。
2.《科技论文写作》最后成绩=平时成绩(占30%)+论文成绩(70%)。
关键词:Visual Basic,考试系统,基本操作题目,工程文件,窗体文件
1 概述
计算机无纸化考试[1]现已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整个无纸化考试系统中评分子系统是整个系统中最关键,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部分内容,系统要快速的检测到考生的答题信息,根据标准答案进行评分,鞍山师范学院计算中心已将所有的计算机公共课程采用了无纸化考试,我就《Visual Basic程序设计》[2]考试系统中的基本操作题目的评分做如下个人阐述。
2 基本操作题目
本模块主要测试学生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最基本操作题目掌握情况,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分析,我们将基本操作题分为以下几大类型:
新建工程、保存工程、添加窗体。
窗体相关属性的设置。
控件相关属性的设置。
简单事件过程代码。
3 VB文件特点
3.1 VB工程文件的特点
我们打开一个VB工程文件看看该工程文件的内容如下: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工程文件中记载着常见的一些工程数据,如:工程文件的名称,启动窗体,工程文件的类型等。
3.2 VB窗体文件的特点
我们打开一个窗体文件看看该窗体文件的特点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该窗体文件中记载着窗体及其上的控件的相关信息,包括窗体的相关属性、控件的相关属性、窗体的事件过程和控件的事件过程等。
4 基本操作题目的评分
基本操作题目主要涉及到学生对工程文件的创建、窗体的创建和添加、工程文件的保存、窗体文件的保存、窗体和相应控件的属性设置。通过上面我们知道工程文件和窗体文件的相应数据都保存在相应的文件中,只要我们打开相应的文件就可以找到我们所要的数据。
4.1 判断文件是否存在
对于工程文件和窗体文件是否建立我们可以通过文件查找函数直接判断出来。
判断文件是否存在的函数Find File(Filename$)[3]可以返回相应的逻辑值如果为真则表明文件存在,如果为假则文件不存在。
4.2 窗体和控件属性的判断
对于窗体和相应控件属性的设置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打开相应的窗体文件通过字符串的查找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值,通过判断我们就可以知道学生所做题目是否正确。
如:要求将窗体的标题(Caption)设置为“窗体标题栏”,给窗体添加图标(图标文件在考生文件夹中),窗体文件名称为“myform.frm”。
对于这样的题目的评分,我们做如下分析:
将窗体标题设置为“窗体标题栏”,只要修改窗体的“Caption”属性,给窗体添加图标,只要修改窗体的“Icon”属性。
将上面两个属性修改完毕后,将文件存盘,其中窗体文件的名称为“myform.frm”。
当“myform.frm”生成完毕后,我们打开他看一看他的内容如下:
通过上面我们发现,考生所做的答案即在其中,我们可以直接打开相应的窗体文件,找到指定的行,判断其是否正确。
4.3 简单事件过程代码
对于简单事件过程代码的评分方法与窗体和控件属性的评分方法一致,在这里不另做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江,黄迪明,廖建明.通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30(2):157-161.
[2](美)Harvey M.Deitel等.Visual Basic 6大学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权威;价值澄清;价值反思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1)08-0017-03
自有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题目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头戏。作文作为文化与政治的综合体,折射出道德观和教育观的变迁。历经数十年,纵观高考作文题目,无不承担着选拔人才与体现价值观教育的双重作用。教育在发展,而作为教育思想与价值观浓缩体的作文恰好折射出了教育者的目的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文题目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政治与经济的变革,也反映出了道德与文化的发展。对作文题目发展过程的反思是必须的,从反思中重生也是唯一的。
一、从高考作文题目的发展历程解读高考价值观的变革
让我们回顾一下60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变迁:从1951年第一道高考作文题《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的工作》到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文革前的作文题大都以政治话题为中心;从1979年《第二次考试》到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作文题大多以环境为中心;从1990年《玫瑰花有刺》到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作文题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心;从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到现在,作文题多以开发与创新为中心。可见,作文试题正在一步步与生活结合,与学生的道德发展结合,向着一个更加合理、包容、和谐的方向靠拢。不同时期的国家政权有不同的目标、教育者有不同的目的,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折射在高考作文题目上,大体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
1.价值观“权威”预设
新中国成立以后,保证政治稳定是国家头等大事。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教育的变革都要以政治为中心,为政治服务,确保政治局势的稳定。作为一种工具,作文题目难以避免地会体现这种社会价值倾向。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教师成为了学生价值观的“权威”,学生只能在既定的价值观范围内作陈述。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只需要按照要求解读题目所想要说出的道理,也就是借用学生的嘴说出权威者的意愿。例如:1978年的高考作文《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是一个政治立场鲜明的题目。当时,刚刚经历了拨乱反正的中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了政府的头等大事。考生如果没有在这个范围内作答,就会被视为跑题。限于这个既定的范围,考生就不能想到:速度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或者是一个世界共同问题等等。这种基于价值观“权威”预设的主观试题,除了能选拔迎合国家政策的解读者外,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与社会价值判定的评价功能也就所剩无几了。
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一味批判这种以价值观“权威”预设为中心的高考作文命题是不合理的,要消除“权威”也是不可能的。主张价值多元的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把教师当作课堂的“煽动家”,反对“教师权威”,主张“价值无涉”。他宣称,生活没有先知的时代,对先知的等待将进入永恒的黑夜。但其实,这样的思维方式也是以“先知”的姿态来预设某种价值判断,因而是自我矛盾的。真实的教育情况告诉我们,任何价值观教育本身都依赖于一个前提预设,即雅斯贝尔斯所言的“对权威的信仰”。“对权威的信仰是教育的唯一来源和教育的实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3页),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正是这种对权威的崇拜与信仰才使得个体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习得了文化与历史传承下来的精髓,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空间。
因此,价值观教育的“权威”预设阶段是道德教育的必经之路,辨证地看待“权威”,不迷信权威才是明智之举。高考作文题目的改革之路也是从“权威”出发,但是这种价值观与道德教育思维的历史传递会使“权威”在慢慢消解的同时而产生出新的价值观。
2.价值澄清与理解
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的大发展,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随着国门的打开,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反映在高考作文题目上,就是出题者“权威”意识的淡化和价值观澄清与理解的加深。例如,1983年高考作文题《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以及随后几年对环境的关注,1989年对高考填报志愿问题的关注,就反映了出题者对除了政治和经济发展之外的现实生活的关注,尤其是90年代以后对个体价值发展问题的关注。此外,关注方式的变化也很显著,考题以故事比拟居多,但其中也掺杂着既定道德观念的论述。比如1996年的高考作文给出两幅漫画《给六指做手术》和《截错了》,要求考生必须写议论文。考生在思考、写作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点逐渐得以澄清。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价值澄清”理论是对价值观教育知识化的一种纠正。其代表人物拉斯思提出了学校价值教育过程的三阶段七步骤。第一个阶段是“选择”,包括自由的无强迫的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慎重考虑后果后的选择三步骤。如1998年作文题目《妈妈只洗了一只鞋》,要求为这个故事续写,这个题目有很大选择空间,考生可以从多种可能中选择。第二个阶段是“珍视”阶段,主要包括珍视自己的选择、乐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并愿与他人分享。相对于高考作文题目就是对自己选择的价值观的原因论述。第三个是“行动”阶段,就是把自己选择的价值观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对于高考作文出题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整个德育的难点,考生可能为了取得高分而故意写出与自己实际情况不符的价值观。
高考作文命题中体现的价值澄清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让学生自己思考的目标。其实,价值澄清理论强调的不是具体内容,而是要将其作为一种策略、方法和过程。其核心就是从生活出发,以小事引发学生的思考,不断地论证自己价值观的合理性。这种提倡反思的精神为高考制度的改革开辟了道路。但我们还得注意到,这种价值澄清与理解是有原则的“宽容”,是在价值观权威预设下的包容,否则对个人价值观一味毫无挑剔地接受,就会使人陷入到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
3.价值反思与构建
价值反思阶段是道德发展与形成的重要阶段,“反思”不仅是对既有价值观的思考,也是对“自我”与“周围”关系的体认。这种反思是基于道德认知发展趋于成熟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是经道德情感的触发,是道德行为把握的重要手段。这个过程讲求“体悟”,即体验和领悟。“体悟”既是人借以把握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重要手段,又是人获得自身认识的独特途径。“体悟”既然是对事物的生命体验和领悟,因此在价值观教育中,不能被体悟的东西是无法把握的。我们通过体悟文化传统来接续文化传统,通过体悟社会历史来融入社
会历史,通过自我体悟来占有我们自己。(王葎:《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196页)2004年有一道高考作文题目《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就充分反映出对生活的反思与体悟。又如今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回到原点》就颇具哲学意味,开放的思路能让考生自由发挥。价值反思过后,个体就会对某种价值观产生认同,这种“价值认同”的构建是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体系在事实上的承认与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直接、一致性感受,它同时具有转化为价值行为的趋势与取向。
高考作文题目的改革体现了考试与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每年对高考作文题目的热议更是大众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高考作文是高考中最大比重的主观试题,没有标准的答案,没有标准的评价体系,就像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个体的差异性表现一样,没有是非与对错。但是,作为选拔人才的工具,高考的公平性是第一位的;在注重了公平性后,其价值意义就显得至关重要。社会在发展,各种各样思想的植入,已经对教育和考试的价值观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这个寻求个性、崇尚标新立异的社会,各种思想冲突都会发生。高考作文题目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价值取向的变化,即可见一斑。
二、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道德发展水平
高考主观性试题最根本的目的是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运用以及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观。如果题目一味寻求考生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对国家政策的高度赞扬,就失去了其本质意义。如果出题人在出题时就已经预设了答案,那么,这样的考试既看不出考生的能力,也看不出考生的真实想法。
同时,考题的立场判断也是阻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绊脚石。生活中有许多既定的价值观,但是这些价值观是有待商榷和讨论的。考察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重点,不是看他选择了哪种立场,而是怎样去论述自己的立场。例如:2011年江苏的考题《拒绝平庸》,就帮学生选择了立场,即平庸是应该拒绝的,如果谁选择了拥抱平庸那就是跑题。还有全国卷《期待成长》等等都没有把握住考试的真谛。须知,真正的价值观发展是在“无预设前提”下寻求意义的。
2.提高作文题目的凝聚力与反射性
作文题目的凝聚力要求考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更要具有一种反映问题的功能。反射性是指,题目具有深刻的生活哲学意味,能引发大众或个体的深思,甚至能改变其道德行为。因此,试题不能只为反映生活而失去其深层的涵义,例如,2011年辽宁的作文题目《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案》,先不论有些考生不认识高晓松为何人、干何事,就从生活的凝聚力出发,这个题目显然使学生一头雾水,谈高晓松酒驾事件还不如谈药家鑫事件有意义。实现对文化与历史的高度浓缩与提取,是命题者的职责与能力所在,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懂得教育的规律,才会懂得作文题目的价值观意义所在以及如何合理呈现这种意义。
3.兼顾作文命题的价值观教育与选拔功能
高能力的人,可能是低品质,也可能是高品质;而低能力的人,可能是高品质,也可能是低品质。新时期的考试制度要做到既能反映价值观教育,又能选拔人才是很困难的。但是要解决高考作文命题“没内涵、偏难怪、说大话、没新意”的尴尬,就必须努力解决好这个问题。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首先必须注重对个体“价值意识”的培养,这既是人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也是人对于共同需要的共识,这种共识就是一种“共同精神”。高考作文要想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就必须准确把握这样的辨证关系:题目既具有价值观教育意义又有难度设置,而难度的设置要有利于引发考生价值观的反思与构建。
课程设计题一:某服装厂ERP系统应用
设计目的: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基本掌握ERP系统软件的业务处理流程,学习如何把企业设计、销售、采购、生产、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基础资料按ERP系统的内在逻辑要求录入到电脑中,掌握在ERP系统中建立物料主文件、产品结构清单、工作中心、资源清单、工艺路线的方法,掌握在ERP系统中录入销售订单和产品预测数据,进而生成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的方法,掌握按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实施采购业务和车间生产业务的处理流程,掌握与销售采购相关的财务处理业务。设计内容:
第一阶段:根据各自的企业规划数据(18周周一前)
第二阶段:系统实施(18周)
第三阶段:课程设计报告(18周周五上交,包括校外实习的同学)
系统实施具体步骤:
(1)新建帐套,进行帐套的初始设置。
(2)建立主营产品的物料主文件和产品结构清单。
(3)建立加工该产品所用到的资源清单和工作中心。
(4)录入和维护加工该产品各零件的工艺路线。
(5)录入初始库存资料。
(6)录入和维护销售订单和产品预测数据、编制主生产计划、进行粗能力计算。
(7)根据主生产计划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并进行细能力计算。
(8)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成采购计划和车间生产任务。
(9)根据采购计划实施采购业务各项流程、直至外购零件入库。
(10)根据车间生产任务实施车间管理各项流程,直至产品完工入库。
(11)根据采购和销售数据完成应收、应付的财务处理业务
设计要求:
1.实施过程全部在金蝶K3 ERP软件上完成。设计结束后,每位同学独立提交一份ERP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规划的数据、设计过程、软件处理内容及处理结果、运行参数设置、遇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2.界面截图里要有各自的数据。
3.禁止抄袭,雷同报告成绩均为0。
课程设计题二:某客车厂ERP系统应用
课程设计题三:某机械厂ERP系统应用
课程设计题四:某电器公司ERP系统应用
课程:《国际企业管理》
一、论文题目与内容:
1.命题:(每个题目写作人数不得超过2)
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1)松下(或其他日本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2)IBM(或其他美国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前2个题目提示: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人才的招牌任用,员工的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激励政策等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3)国际企业的海外经理的选拔
提示:从海外经理选拔的来源,海外经理需具有的条件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
4)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是一家中型跨国公司的初级层次的主管。你的执行总裁下周将出差一个月,会见德国、希腊、沙特的潜在的合作伙伴。由于你在国际商务方面的专长,执行总裁要你准备一份文化摘要,主要是她将访问的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她不想在文化方面犯任何的错误。由于这是指派给你的第一项主要任务,所以做好这件事对你十分重要。请你给她拿出一份高质量的书面报告。
提示:研究的问题可能包括对待工作的态度、家庭在工作中的作用、食品与节日、宗教的作用和语言等基本的文化准则;价值和信念;名片、头衔和致辞形式;问候、手势、增礼、商务语言、交易方式及对女性主管的潜在反应等。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方向:
5)基于七维文化模型的中美日三国跨文化管理研究
提示:分析中美日三国在七维文化模型下各个维度表现的不同倾向。6)***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研究 7)国际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模式探析
8)KFC(或其他国际企业)在中国的跨文化管理分析 9)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本土化策略
以上4个题目提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具体案例。国际企业战略管理方向:
10)鞍钢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研究 or 某某公司的国际化战略研究 国际企业组织管理方向:
11)鞍钢集团的组织管理研究 or 某某公司的组织管理研究 国际企业经营管理方向:
12)海尔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以上3题目提示:结合课堂所学国际化经营的理论对鞍钢的国际化战略和组织结构,对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加以分析。2.自选题目:
自选题目必须与本学期授课内容相关(国际企业的环境分析,经营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管理,战略管理)且要求有相关案例分析。
二、字数:5000以上
三、提交日期:2014年12月24日
四、论文格式规定:
1.论文的写作排版要求:
1)封皮:论文题目(粗宋体三号,居中)
右下方:课程名,主讲人,学生姓名、学号、班级(宋体小四号)
封皮可加相应修饰图案
例如:
****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三号宋粗体)
课程:《国际企业管理》
主讲:
姓名:*** 学号:29 班级:国贸11.1
2)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一级标题用粗宋体小三号;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粗宋体四号;
3)参考文献:(3-5个)论文中所有的引文均要注明出处。
⑴ 若引文章,则需注明作者姓名,文章名,刊物名,年份,页码。(例如:孙沫萍,《读<灭亡>》,《开明》第二卷,1930年8月,第 4页。)
⑵ 若引书中的观点,须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年份,页码。
(例如:王观泉,《鲁迅与美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72页。)⑶ 如引用网络上的内容,要注明具体的网站网页名称及网址链接。
2.打印纸张规格:
A4 210×297毫米。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
国内各高校在基础力学考试形式上通常是以一次性闭卷笔试为主,试卷大多以主客观考题相结合的方式命题.这样的考试形式和命题方式使得基础力学考试长期存在着闭卷考试多而开卷考试少、笔试多而口试少、理论考试多而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考察少、一次定论多而数次考试综合考评少的问题.这些问题虽有目共睹,但经过改革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其中有主观上的原因,更有其客观上的必然.
几乎所有开设基础力学的学校都在考试上作过或多或少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开卷考试、半开卷考试,或闭卷考试辅以大作业、小论文、口试等,或这些改革方法的不同组合,这些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但这些改革措施都没有获得有效的推广,其原因有3点:一是有些改革不符合课程的教学要求,例如开卷考试和半开卷考试,因为这样的改革把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内容降低了要求,而且试题的难度和阅卷标准不易把握;二是有些改革超越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大作业和小论文,由于学生普遍是在一年级到二年级开设基础力学课程,这个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并没有获得显著的提升,因此,大作业和小论文往往写成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总结,无法达到作这样改革的目的,同时也存在着大作业、小论文难度和评判标准不易把握的问题;三是限于客观原因无法推广,例如口试,由于基础力学修课学生人数多,要在短短的考试周内完成考核任务是没有任何可能的,而且口试考核的内容覆盖面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也不符合课程的教学要求.
由此可见,基础力学作为工科院校土木类和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其特点是课程内容多、课时多、修课人数多,所有的考试改革如果不考虑这样一个特点,要么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要么其改革成果无法大面积推广.
2 改革的原则与思路
综上所述,无论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要求考试改革必须在满足一次性闭卷考试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因此,考试改革必须遵循三条原则,一是考试改革应充分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二是考试改革应有利于对课程教与学的良性促进,三是简便易行.
为此,必须将改革的重点放在试题的科学设计上,我们以“理论力学”课程为试点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试题的设计
目前基础力学考试一般采用以下几种题型: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这些题型各有其作用:是非题主要考核基本概念;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核基本计算或基本运算;计算题主要考核推理能力和较为复杂的运算.
多年来对学生考试的结果分析表明,主要是计算题的考核效果有些差强人意,其原因是计算题对学生的考核不能很好地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另外,对有些概念、定理、方程、方法需要进行较为深入的考核时,上述几种题型就显得不太合适.
鉴于此,我们在简便易行的原则下着重对计算题进行了改革,将计算题设计为分值较高的填空题,对每个题的各个填空作了科学的划分和设置,不仅使其考核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更使其考核了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与应用,使其最大限度的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为了对有些概念、定理、方程、方法需要进行较为深入的考核,又设置了问答题,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深度.
3.1 填空题题例
下面通过两道考题的变型来具体说明我们的做法和要达到的目的.
(1)物系平衡是静力学的重要内容,其教学要求主要是两点:一是学生应根据题目的要求,学会合理的选取研究对象,即要求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平衡问题通过选取研究对象的前后次序的不同能给出科学的解题路径;二是能正确地列出平衡方程,求得未知量.这两项要求综合起来就是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对于解决方案能建立起“优化”的概念,并通过求解物系平衡题目的实践初步具有这种“优化”的能力.但目前的考题就很难体现这个教学要求.这里给出一个考题对此作一具体分析.
例1图1所示结构由丁字梁与直梁铰接而成,自重不计.已知:P1=2kN,q=0.5kN/m,M=5kN·m,L=2m.求支座C及固定端A的反力.
这道考题有两种解法:但显然以下列解法为最佳:先以直梁BC为研究对象,列出1个平衡方程,求得支座C的反力;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列出3个平衡方程,求得固定端A处的未知量.
在考试中,如果没有使用上述方法求解,虽然求出了结果满足题目的要求,但没有完全达到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在考试实践中,不论用什么路径求解,只要方程无误,并求出了应求的未知量,通常会给出相同的分数.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计算题不能很好地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弊端.对此,我们对这个考题做了如下改动,使其尽可能的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
例1(改)图示结构由丁字梁与直梁铰接而成,自重不计.已知:P1=2kN,q=0.5kN/m,M=5kN·m,L=2m.欲求支座C及固定端A的反力,则至少需要选取一个研究对象,至少需要列出______个平衡方程;如果本题的第一步要求用一个方程求出支座C或固定端A处反力中的一个,则研究对象应选______,画出该研究对象的受力图,所列的平衡方程为______,最终求得的固定端A处的反力的大小为______.
现对该题作一分析.填空题的优点是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科学灵活的设置填空的数量和位置.该题的前两个填空考核学生是否会对这样一个物系平衡问题进行解题方案的优化;第3和第4两个填空考核学生是否会正确选取隔离体、是否会正确画出受力图及是否能正确写出平衡方程;最后一个填空通过所填答案是否正确来间接考核学生是否正确地列出了其他平衡方程及是否进行了正确的运算.
和原计算题相比,改为填空考题的内容没有任何变化,而且要求有所提高,更能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
(2)动力学是理论力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定理多、方程多、方法多,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定理、方程和方法,并能将其熟练应用到具体的动力学问题中去.但由于动力学的内容较多,致使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这些定理、方程、方法时有很大的盲目性,其在考试中的表现是对一个动力学的计算型考题,不少学生除了列出了需要的动力学方程外,还会盲目地列出一些并不需要的动力学方程,甚至有的学生对所用定理和方法及所列方程的名称都搞不清楚.这种现象突出说明了学生并没有很好地达到了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这里也给出一个考题对此作一具体分析.
例2在图2所示系统中,卷筒O1的质量为m1,半径为r1,对水平转轴的回转半径为ρ;滑轮O2的质量为m2,半径为r2,可视为均质圆盘;重物A质量为m3.若在卷筒上作用矩为M的常力偶,且重物A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上滑距离为s,试求该瞬时物块A的加速度和轮O1上绳子的拉力。
解这个动力学题目的方法有很多,但在实际的考试中,由于上述原因,对于该题,一个概念很清楚的学生和一个概念不很清楚的学生可能会获得同样的分数.这不仅导致了对学生考核的不公平,而且使考试没有真正达到检验教学效果的目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考题的设计不科学.对此,我们对这个考题做了如下改动,使其尽可能的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
例2(改)在图示系统中,卷筒O1的质量为m1,半径为r1,对水平转轴的回转半径为ρ;滑轮O2的质量为m2,半径为r2,可视为均质圆盘;重物A质量为m3.若在卷筒上作用矩为M的常力偶,且重物A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上滑距离为s,如果用一个动力学方程求解该瞬时物块A的加速度,则应以______为研究对象,你将用的动力学定理、方法或方程是______,所列出的动力学方程为______;求得物块A的加速度后,如果用一个动力学方程求解轮O1上绳子的拉力,则应以______为研究对象,你将用的动力学定理、方法或方程是______,所列出的动力学方程为______;如果求得轮O1上绳子的拉力后还要求滑轮O1的轴承反力,则应以______为研究对象,你将用的动力学定理、方法或方程是______.物块A的加速度和轮O1上绳子的拉力为______.
现对该题作一分析.该题的9个填空所考核的目的性很强,不仅可以避免前述考核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试题设计充分反映了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首先,它要求学生必须熟悉和掌握每个定理、方程和方法,并了解这些定理、方程和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其次,也间接地考核了学生对动力学基本量(如动量、动量矩、动能、惯性力等)计算的掌握情况;第三,可以根据教学要求灵活设置填空的数量和位置,这样和计算题相比,既可以增加了考核内容的覆盖面,又可以不增加学生的计算工作量;第四,这样的填空设置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讲授和学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问答题题例
如前所述,对一些需要做相对深层思考的概念,是非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就很难反映考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因为对这些问题都需要做一些论述性的简答才能把问题基本说清楚.另一方面,从考试的要求来说,也应该有这样内容的考题对学生进行考核,以了解学生对相关概念的掌握情况,并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应学会对一个概念或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给出一个考题对此作一具体分析.
例3如图3所示,大圆环半径为r,小圆环可以在大圆环上滑动,圆环之间接触光滑,该系统只有一个自由度,可选一个广义坐标来描述小圆环的运动.如果要用虚位移原理求解小圆环的平衡位置,请问:(1)在x,y,θ三个坐标中你会选哪一个作为广义坐标?(2)在x,y,θ三个坐标中能否选其中任意一个作为广义坐标?为什么?
现对该题作一分析.这个问答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广义坐标定义的理解是否到位,即是否理解了“只有那些可以惟一确定质点系位置的独立变量才能称其为广义坐标”这样一个定义.对于该题,很显然,只有θ才可以作为广义坐标使用.如果以θ为广义坐标用虚位移原理求解小环的平衡位置,很容易可以得到小环的平衡位置为
但如果以x为广义坐标则根本无法求得小环的平衡位置,其原因就是x不能惟一确定小环m的位置,对于y也可以做类似讨论.
由此可见,对一个概念在这样一个深度上的考核,是非题、选择题和填空题显然不如问答题更为合适.
4 结论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此,基础力学课程的考试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基础力学课程的考试改革必须考虑修课人数多的客观现状,应始终坚持在简便易行、便于操作的原则基础上,使基础力学课程考试改革充分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与考试实践,我们认为,在保持原有小分值是非题、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基础上,将计算型试题改为大分值的填空型试题,并且设置相应的问答题,不仅简便易行,便于操作,而且可以充分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概念进行较为深入地思考,有利于对课程教与学的良性促进.
摘要:通过对现行基础力学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近年来基础力学考试改革现状的分析,根据基础力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多、修课人数多的特点,提出了基础力学考试改革的新理念和操作方法,指出基础力学考试改革应充分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而且应有利于对课程教与学的良性促进.
关键词:基础力学,考试,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永寿等.工科理论力学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力学与实践, 2004,26(1):68-69
[2]李学平等.基础力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探索.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125-126
[3]孙雅珍等.理论力学课程考试探索.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501-503
一、立足教材,注重基础
在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仍是第一维的目标。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學科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次学考试题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考查,有60%以上的分数在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这部分试题大多数来源于教材及教材的变通,例如要求考生从多肽结构简图中指出肽键,要求学生从一个代谢反应式区别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等。因此,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立足于教材,教师要熟悉、研究教材,在充分认识新教材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已有的经验、构建模型等)对基础知识进行理解记忆,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并能应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及实践中问题。
二、抓住主干,构建体系
高中学生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掌握生物学主干知识是提高生物学科素养的先决条件。学业水平测试绝大部分题都是对生物主干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考查。例如非选题的前6题分别考查细胞结构、光合作用、遗传定律、中心法则、兴奋传导、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对重点主干知识进行重点处理,让学生掌握生物学中核心概念、重要原理、重要规律,并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理解、比较,注意原理、规律适用的条件、范围及应用,对于重要的章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注重理论,关注生活
新课标既要求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又要求关注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强调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也是近年来生物学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所以这次考试力图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得到加强,例如试卷出现人类遗传病、抗虫棉、静脉注射、血糖调节、艾滋病、人工除草、荒漠治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其实生物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会在生活遇到许多相关问题,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和生活、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尽量使我们的课堂生活化。
四、转变观念,培养能力
与原有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的较大变化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成长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废除“注入式”教学,防止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
基于此,这次考试有较多试题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因此,在我们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要精心设计情境与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总之,要形成以学生为主角,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五、重视实验、互动探究
生物学非常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这次测试题中,实验、探究性试题占了近1/5,如让学生在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识别对照与分析变量、通过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相关实验突出光合作用相关实验的考查、让学生选择最佳实验方案测定动物的基本型等。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交流与合作,这样学生从原来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使观察、实验、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形成学生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考试题目要求】推荐阅读:
单证考试题目106-06
考试题目与答案06-06
高二考试作文题目06-08
2024年会考试题目06-11
入党考试题目大全06-14
2024党课考试题目07-10
安全知识考试题目07-15
夜班准入考试题目07-18
模拟考试一题目10-06
期末考试物理题目汇总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