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督查管理制度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设项目督查管理制度(精选7篇)

建设项目督查管理制度 篇1

为了加强对“861”行动计划和“6611”工程的监督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证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制定如下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一、凡是列入“861”行动计划和“6611”工程的项目均要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国家投资、国家融资、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等项目要重点督查。

二、督查工作由本委主任总体抓,分管副主任亲自抓,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公室具体抓,形成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落实的综合管理体系。

三、开展督查工作,坚持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务求实效的原则。稽察办与被督查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督查人员只参与项目要督查的工作内容,不参与、不干予被督查单位的日常业务和经营管理活动。

四、督查主要工作内容:

(一)项目前期工作完善情况

(二)“四制”落实情况

(三)资金到位、使用及概算控制情况

(四)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等情况

(五)项目运营管理及后评价情况

(六)对项目建设负责人经营管理行为进行评价等。

五、开展督查工作,采取以下工作方式

(一)听取被督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关建设项目的情况汇报,在被督查单位召开与督查事项有关的会议。

(二)查阅被督查单位有关工程管理方面资料,如前期工作核准、备案资料,“四制”管理资料等;资金管理方面资料,如财务报告、会计凭证、会计帐目及其它相关资料。

(三)进入项目建设现场进行查验,调查核定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现场管理等情况。

(四)走访被督查单位群众,向职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五)向财政、审计、建设等有关部门及银行调查了解被督查单位的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和经营管理等情况。

六、开展督查工作,由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组织人员实施,必要时,组织由监察、财政、审计、建设等有关部门人员联合督查,也可以聘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督查工作。

七、开展督查工作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专项督查与跟踪督查相结合,正常情况下,每季度 督查一次,对于重大项目存在问题较突出的,进行专项督查,每次督查情况,均编制简报报告情况,重大事项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要求被督查单位限期整改,并跟踪督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进一步规范项目实施,促进项目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对于被督查项目单位涉及当地相关部门和政府的问题,而项目单位又无力解决时,督查人员及时与当地政府沟通,促进当地政府协调解决,为

项目单位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八、督查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熟悉并能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项目建设和管理,坚持原则,履行职责,维护国家利益。

九、督查人员不得泄露被督查单位的商业秘密。

十、督查人员开展督查工作,不得接受被督查单位的任何馈赠、报酬、福利待遇,不得在被督查单位报销费用等。

十一、被督查单位违反项目建设和管理规定的,阜阳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根据情节轻重作出如下处理决定:

(一)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

(二)通报批评

(三)暂停拨付国家建设资金

(四)暂停项目建设

(五)暂停有关县(市、区)部门同类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重大处理决定,报市人民政府。

建设项目督查管理制度 篇2

信息安全技术督查的主要任务是督促执行国家与公司信息安全政策与策略, 不断完善有关技术标准与规程、规范, 并通过对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督查对象安全性的监督、检查、跟踪、分析, 确保网络与信息系统各项措施的落实, 持续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信息安全技术督查的目标是以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为中心, 以标准规程与规范为依据, 以定期、定点的技术检查、过程跟踪、指标监测、评价与分析等为工作手段, 确保公司安全策略与措施的落实, 把信息安全督查队伍建设成技术与管理水平达到国网信息安全标准的, 能够带动信息安全水平的, 完整、完善的督查队伍。

日常督查工作主要以月报的形式开展。月报主要包括本月重要工作情况和督查指标参数。月报督查指标参数包括:本地网络系统运行率、服务器安全故障宕机率、安全存储介质应用覆盖率、使用弱口令主机率、病毒率排名等关于信息安全的指标参数, 还包括各单位每月的缺陷统计和解决情况。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前各单位信息安全员把本单位信息安全月报如实填报后报送给信息调度中心, 由信息调度中心整体分析、汇总, 并与每月把分析结果汇报给科信部。另外信息调度中心每月对各单位上报的月报进行打分并记入年度评分表中。

通过日常督查的开展, 不仅了解了各单位日常内容的具体情况, 还不断提升了各单位信息安全工作的水平, 为信息安全的整体水平做出了推进作用。

专项督查工作主要以现场检查的方式开展。每次现场检查前拟定检查计划、检查内容、检查手段、检查日程, 网上提前10 天通知被检查单位。并把检查内容提前发放给各基层单位, 要求自查、自改、自评分。自查结束后进行现场检查, 并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情况通报形式发送给具体单位。

各单位根据问题情况进行整改, 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完成时间反馈信息调度中心, 信息调度中心针对此问题进行复查工作。复查时如发现此问题整改不利, 受检单位进行再次整改, 再次整改后信息调度中心进行复查发现此问题依旧整改不利对此问题上报科信部, 科信部按情况对此问题给予告警。

通过SG186 工程实施后, 信息化建设已贯穿于电力企业生产、运行、营销等各个环节, 各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如营销系统、ERP系统、生产系统支撑着电力企业的运作, 管理电力企业的核心数据。

为了有效保障系统的信息安全, 避免发生破坏性的安全事件, 应建立专业的信息安全实验室。实验室主要以信息安全评估、系统测评为主, 结合科研项目和自身研发实力, 对前沿的信息安全技术进行跟踪和应用, 为信息化建设做好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

实验室还提供“技术支撑”功能和“技术研究”功能, 其中技术支撑功能包括对危险点提供预警、对出现事故追查原因追溯来源分析过程总结教训。技术研究功能包括研究前沿重点课题, 如蜜罐技术、网络攻防、加密解密、渗透测试、代码审计等。

信息安全是一门知识更新快、技术水准高的学科, 单靠小范围人群的钻研和努力很难达到一个高水平, 只有不断向专长人员和专业公司合作与学习, 才能更好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做出更好保障。

参考文献

[1]余萍.电力企业信息安全技术督查管理系统研究.计算机安全技术, 2010 (20)

建设项目督查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行风建设;教育;监督;改革

本文主要对于当前一些医院存在问题,如少数医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违规开药,开“大处方”从中拿回扣,吃喝收礼,向病患索要或者收受“红包”,检查泛滥、开单提成,从患者身上捞好处、谋私利等不正之风,进行分析,并提出打击遏制建议,以“铁血”手段挽回医务人员和医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1、行风问题的渊源

1.1 医疗事业的发展引发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医疗行业也随之得到了迅速的壮大。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在医疗事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傲慢拜金的思想也在悄然滋长,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也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严重地影响到医务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一些医院在利益的驱使下,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从而引发一些人员道德失范,作出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的拜金主义行为,造成了医疗行业医德医风的滑坡。

1.2监督意识淡薄

在医院行风建设中,纪律检查部门的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医院的纪检部门对医疗行风建设的认识片面,监督机制不完善,对监督作用的輕视,导致我国医疗行业的行风建设存在着重视不够、形式单调以及针对性较差等问题。还有一些人认为,道德问题应该靠自觉,通过一些宣传手段来引导教化,因而忽视了应有的监督工作。在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管理模式、机制及规章制度却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一些医院在管理上存在着漏洞,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1.3思想教育滞后

对于医疗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大量医疗专科人才不断引进,一些医院开始只注重“专”,忽视了“红”,医德医风开始滑坡。一些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慢慢弱化。虽然大多数医务人员都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但是还是有少数医务人员置职业道德于不顾,金钱至上,趁工作之便,公开或暗示病人索要“红包”,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必须重视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这是行风建设的思想基础。

2、行风建设的措施

2.1加强教育力度

首先要做好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把医德作为医务人员评价的重要指标,并重视医德的形成与发展,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责任纳入医务人员的基本教育,并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分层次教育,培养医务人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另外要帮助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观念深入人心。其次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德宣传,紧抓行风建设不放松,以具体的行风建设成果来获取社会的认可和患者拥护。

2.2完善篮督职能

加强医院行风建设,必须要在深化体制改革和完善各种监督制约机制方面下功夫。比如将加强纪检监察审计、职工代表大会、院务公开、行风评议等多种监督相结合,重视社会的监督作用,公开收费标准,开拓多种群众监督渠道,充分运用群众的力量,使监督的力度和广度不断深化。同时医院也要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把行风建设落到实处,将职业道德作为干部任用和职称考核中的重要指标。对于违纪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用严密的制度和强硬的手段去遏制行业的不正之风。

2.3建立约束机制

在行风建设的过程中,纪律检查人员的素质对医德医风有很大影响。因为纪检人员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与腐败进行斗争。建立长效的约束机制,始终坚持把正面教育当作重点,将理论教育和形象化教育结合起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发挥廉政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要严肃对待违背医德的错误观点和行为,遏制不正之风的蔓延。

2.4德育于法制相结合

制度是医院行风建设的保证。只有在狠抓职业道德教育、提倡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加强两高院关于《刑法修正案六》的学习,结合医院的具体实际,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使之与新形势的发展相适应,明确从医行为规范,加强对医务人员约束。制定出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标准,坚持惩防并举,将行风建设与管理制度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对医务人员形成强制力、震撼力和约束力。

3.结束语

从长远来看,医德建设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损共荣的关系。一定意义上说,医德建设的成果将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并影响着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在进行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因此,着眼于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医疗行业的行风建设会成为各个医疗机构的重中之重。随着医疗事业的法制化和透明化管理的推进,医德建设除了思想约束之外还会在法律的监督下运行。只有加强行风建设,注重纪律检查监督的作用,才能让我们的医疗事业在社会主义的大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吴晶.齐抓共管 树行业新风[J].现代医院,2011,02:133-134.

[2]夏咸权,张丽凤.浅谈医院抓行风建设应重在落实[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0:628-629.

[3]魏依娜.中国转型时期纠风工作模式研究[D].导师:麻宝斌.吉林大学,2013.

[4]李雨璇.浅析医院管理工作中纪检监察的重要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20+31.

建设项目督查管理制度 篇4

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厍东关乡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督查制度的通知

各村、乡直各有关单位:

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经2009年3月4日乡党政联办会研究决定,建立厍东关乡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督查制度如下:

一、督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1、成立厍东关乡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督查领导小组,书记、乡长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各有关单位负责人为督查小组成员。

2、乡督查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书记对全乡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督查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督查工作的领导;乡直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督查工作负责,把任务落实到人,督查到人。

二、督查内容

1、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交办任务的完成情况

2、乡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交办的重要工作或时效性较强的工作

3、本乡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4、到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效率、服务

三、督查方式与奖惩措施

1、督查小组定期监督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工作人员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行为,督查小组办公室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责成限期整改。

2、对外设立并公布投诉监督电话,号码为: 3527100。

3、督查结果与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个人考核成绩相挂钩,工作各个环节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不良后果的,视情节轻重,实施责任追究。对督查中发现自由散漫、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干部,采取谈话诫勉、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等措施予以处置;对工作敬业、作风踏实、工作完成好的干部采取通报表扬、嘉奖、个人评先等形式给予鼓励。

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人民政府

二00九年三月五日

主题词:农业农村工作 生态文明家园 督查 制度 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党政办 2009年3月5日印发

重大建设项目督查方案 篇5

关于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方案

为贯彻落实区《关于切实加强全区重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宁安监综合发„2010‟144号)的文件精神。认真履行重大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中的安全监管工作职责,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程为依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安全发展原则,以重大建设项目为重点,对规模以上的投资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排查,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我县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任务

强化重大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监管工作,健全安全生产法制机制,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责任,推动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提升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水平,提高建设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杜绝建筑施工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有效控制一般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重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项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专项工作组职责:按照区、市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建立健全责任机制,负责做好开展安全专项治理的组织协调具体工作;对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做好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综合协调工作,推广典型经验,制定有关政策;完成县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具体机构和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专项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安监局,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四、职责分工

(一)县安委办:负责牵头工作,综合协调、指导和配合各有关部门开展重大建设项目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负责组织联合督查,汇总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向县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有关单位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动态监管,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宣传,落实安全措施,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按照县上授权,牵头查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提出防范措施,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县建设局:负责房屋建筑和重大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的监管,指导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督促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管理,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县纪委:负责查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强化责任追究。对失职渎职、玩忽职守造成的事故,以及瞒报、谎报事故和事故背后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问题,坚决查处,严肃处理。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四)县公安局:负责生产安全事故中涉嫌刑事犯罪(除职务犯罪之外)案件的立案、调查和处理。

(五)县发改局:严格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认真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即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并将其纳入项目核准审批和竣工验收中。

五、工作步骤和任务

(一)自查自纠阶段(2010年7月—2010年8月)

1、工作任务:

重点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自查,认真排查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组织对重点项目重点环节进行督查。

2、工作步骤和组织方式:

(1)摸排项目底数:督促各乡镇按照属地原则对辖区内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一次拉网式大排查、大清理,清理结果与2010年8月底书面送县安监局。之后排查出的项目,各地要填写项目表汇总表,及时续报。

(2)自查自纠。督促各建设单位对确定排查的建设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填写《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排查表》,并按照排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监督整改并建立台账。

(3)重点督查督办。结合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以房屋建设、公路、电力、教育和工商贸等行业在建项目为重点,按照20%的抽查比例组织督查。

(4)认真排查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形成工作组自查自纠报告报送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3.自查自纠主要内容:

(1)政府及监管部门:

①对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组织实施的监管情况。

②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并得以落实。

③安全监管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使用是否进行有效监管。

④安全目标责任考核的落实情况,对建设项目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监督情况。⑤对建设项目组织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督促指导情况。

⑥事故背后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和失职渎职行为的查处情况。

(2)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包括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①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组织实施。

②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并得以落实。

③安全措施是否得到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取得,所承揽工程是否与其资质匹配。

④建设项目是否组织开展了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安全措施费、监理服务费是否依法落实,安全投入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⑤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是否到位,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做到持证上岗。

⑥施工过程是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并执行到位。

⑦是否按要求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二)整改落实阶段(2010年8月—2010年9月)

1.及时纠正问题。工作组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帐,逐一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制订和完善整改措施,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2.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自查自纠阶段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依法进行查处;对查出的涉嫌违法犯罪的事项移送纪检、司法机关。

3.落实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项目安全监管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配合、协作,联动,查处因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4.完善法规制度。对自查自纠阶段排查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原因,进一步完善项目安全监管的相关法规和监管制度。

(三)巩固成果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

1、强化日常检查。工作组适时组织对在建项目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和对专项治理活动期间新制定的法规、制度执行情况。

2、加强机制建设。结合专项治理工作所取得的经验,督促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制订加强日常监管的具体措施。

3、全面总结分析。对全县项目工程开展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并于2010年10月底向各有关部门报送总结报告。

六、制度保障

1、建立例会制度。在自查自纠阶段每月召开1次工作组例会,整改落实阶段和巩固提高阶段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组例会,研究部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总结交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经验,排查存在的问题,此外,安全专项工作组牵头部门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例会,专题研究案件查处和制度建设,确保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台帐制度。分阶段、分类建立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全过程工作台帐,台帐既要反映安全专项工作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也要反映问题排查情况和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3、建立简报制度。根据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印发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简报,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每个阶段至少印发1期专题简报。

4、建立报告制度。一是安全专项治理活动期间,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和案件线索,安全专项工作组要及时上报告区安监局;二是安全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排查出的突出问题、案件线索和查处情况,要及时通报安全专项工作组。

项目督查简报 篇6

20xx年7月6日,昆明市晋宁区交通运输局联合建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对晋宁区20xx年农村公路在建工程、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及交岔路口安全隐患整治五小工程质量和汛期安全生产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了各工程项目合同履约情况、隐蔽工程部位、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以及汛期应急管理等工作。

针对此次检查情况分别与施工、监理单位进行了交流,并提出要求:一是各施工及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合同,层层落实责任;二是建立完善质量安全组织机构,落实现场安全专职人员及质量管理人员;三是加强质量控制,积极创建“平安工程”、“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做到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情况同步检查;四是要加强各工程项目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五是切实做好防汛、防洪等应急安全防护工作。

在这次的联合检查工作中,经检查未发现较大安全隐患,下一步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质量和安全的监督检查,坚决排除安全生产隐患,严防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所建工程顺利推进!

建设项目督查管理制度 篇7

1 手术分级管理督查制度与电子病历系统相结合的应用

1.1 以“督查”制度为手段实现手术分级的制度化管理

医院早在2005年已开始有系统、有步骤地实施手术分级、资格准入管理。2005年医院正式发布《关于建立手术资格准入制度的通知》作为指导该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使各项相关工作有理可依、有章可循。具体表现为:(1)初步明确手术分级分类标准;(2)建立手术医师分级标准;(3)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权限;(4)规定手术审批权限;(5)限定手术医师准入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医院将制定“手术医师分级标准”的任务下放临床,由各大专科根据其实际工作经验初步拟定手术医师分级标准。经过两年的临床完善和实际应用,2007年,医院在前期实际工作基础上,参照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有关资料,进一步规范了各级手术申报审批程序,补充了越级管理制度,制定了《广东省中医院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与分类管理规范》,使手术分级管理更日臻完善。这些步骤环环紧扣,互为铺垫,缺一不可,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全面的、完善的手术分级和资格准入管理体系。

为了保障手术分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医院建立了“二审一查”督查制度,严守“三关”。

1.1.1 建立了手术资格准入审核制度,严把准入关。

医教处在手术准入资格审核过程中一旦发现申请者既往手术质量不达标,如既往完成的该类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再次手术率等指标超出规定的范围,则反馈回专科要求对申请者重新培训,专家组重新审议,直至各个环节的审查对手术医生可能存在的手术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后可授予准入资格。

1.1.2 建立资格降低或取消制度,严查过程问题。

对获得手术准入资格而在行医过程中出现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的医生,由医教处提出建议,专科专家组讨论,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对其手术准入资格实行“降级”或“取消资格”处理。医院在医生受到“降级”处理后,责令专科重新对其进行培训,一般情况下,医院慎对医生作“取消资格”处理。另外,各级医师擅自超越权限或超越手术范围,一律按医疗缺陷处理,并与职称评聘、科室评级挂钩,使得获得手术准入资格的医师在行该权限的手术过程中“恪守本分”,技术上力求精益求精,有效地保证了手术准入资格的“含金量”。

1.1.3 建立手术资格准入年审制度,严抓终末管理。

为了对获得手术准入资格的各级医师进行年度考核,医教处每季度组织专人对全院的非计划性二次手术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在年底汇总,并与国内基准值进行比较,如发现该指标偏离基准值较大者,则责令专科对其手术准入资格进行重新评估,必要时作降级处理。通过对不同层面的“非计划性二次手术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有效且客观地评价大专科、科室、医生的手术相关质量。医院通过专科对以上指标、相关病例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减少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能够较好地提高手术相关质量,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

1.2 以电子病历为载体实现手术分级的信息化管理

电子病历是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结果,以基于XML技术的住院电子病历为基础,以患者诊疗信息为主线,集成医嘱、PACS与医技检查、检验、护理记录、传染病与医院感染报告、抗生素控制审批、药物知识库等信息的电子病历系统,以电子病历为载体实现了临床信息的整合[2]。系统的应用为我院实现手术分级、资格准入动态化管理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

我们通过在ICD-9-CM3手术编码库增加“手术分级”和“专科分级”两个字段,在医生权限维护功能中增加“手术权限维护”(包括手术分级、专科分类),所有手术名称录入(包括手术通知单、手术记录)与手术编码库和医生手术权限关联。当医生填写手术通知单的“手术医生”项时,系统会自动读取患者信息,以此为依据对医生的手术权限进行检测,系统根据拟施手术和主刀医师信息判断当前通知单是否有效,只有相应专科类别及级别手术权限的医生才能顺利录入,通知单系统才会允许下一步操作,否则不允许保存。在手术结束后,手术医师需要进入“手术记录”系统如实填写“手术医生”,系统再一次对其手术权限进行检测,如果该手术医生尚未具有施行相应手术的权限,则不能在系统完成手术记录的填写。这样,从术前到术后,系统把以往单方面由科主任授权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两次过滤,杜绝了由于手术医生的能力与手术难度不匹配而引发的手术相关风险。对防范可能出现的医师故意降低手术等级而超越范围手术的情况,起到了积极的督查监管作用。

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对手术分级进行信息化管理,规范了手术管理流程,有效减少了手术管理的工作量。同时,系统准确而完整地存储了手术相关的基础数据,使医务管理者能够统计出不同级别的手术在某时期内的实施数,进而方便医教处根据此统计对手术管理级别作相应调整。另外,也可以统计具有不同级别手术准入资格的医师在某段时间内的手术实施情况,例如,手术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类型、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非计划性二次手术情况等,这些指标的统计结果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临床科室和临床医生的实际医疗水平,还能够以此为依据对申请更高级别手术准入资格的医师的医疗水平进行评价,为下一轮的手术分级管理提供参考数据。更重要的是,利用电子病历对非计划性二次手术率进行统计,不仅实现了利用结果指标对医疗过程的动态监测,还为“手术准入资格年审制度”的运行提供了信息化支持,数据直接由电子病历系统自动生成,使得年审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可靠性。

2 主要成效

我院以电子病历为平台建立手术分级管理督查制度,实施手术分级管理动态化督查、信息化管理,是受“PDCA”管理提出的检查促进落实的启发,是对传统手术分级管理方法进行梳理基础上的一种新思路。在此工作中,采用卫生部推荐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我院实施手术分级管理以来的手术质量进行评价,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2.1 手术患者总住院死亡率下降

本文选用“手术患者总住院死亡率”来评价手术质量,该指标是国际公认的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已得到国内(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西安等地)专家的论证[3]。我院自2005年实行手术分级管理以来,手术患者总住院死亡率逐年下降,从2006年到2010年下降了0.48%。可见,明确手术分级和各级医师手术范围,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了手术质量,同时低年资医师在高年资医师指导下开展相应手术,促进了低年资医师技术水平的提高[4]。由此看来,开展手术分级管理,建立严格的督查制度,是规范医疗行为,有效防范医疗风险,保证优质医疗的有效措施。

2.2 非计划性再次手术率下降

在实施手术准入、分级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我院从2011年开始对非计划性再次手术发生率进行总结,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筛查出非计划性再次手术,同时反馈给临床科室,要求各专科对本科室的非计划性再次手术进行根因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方案。以脊柱骨科为例,2010年全年非计划性二次手术率为0.64%,而2011年上半年为0.60%。可见,将非计划性再次手术发生率作为医师手术资格年审重要的考核条件之一,对非计划性再次手术发生率“超标”者,限制其以术者身份继续实施该项手术,有力地保障了手术质量。

3 存在的问题

在本项工作中,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些问题仍有待完善。例如,如何以手术分级、准入资格管理为平台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简易适用的医师手术能力和手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医师手术准入资格量化审核标准,实现对申请者既往手术质量的量化评价和排名,使得手术质量的评价更为客观和规范。另外,对电子病历系统中的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改造和深度挖掘,使得系统能够自动生成“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死亡率”、“手术并发症患者住院发生率”、“重点手术住院死亡率”以及“非计划性再次手术发生率”等直接反映手术质量的指标,进一步完善手术质量的评价体系,实现手术分级管理的多视角、广视野的信息化督查和手术相关质量的持续提升。

摘要:为保障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广东省中医院以电子病历为载体建立了手术分级管理“二审一查”制度,实施手术分级管理动态化督查、信息化管理,是对传统手术分级管理方法进行梳理基础上的一种新思路。自2005年实施以来,手术患者总住院死亡率降低了0.48%,非计划性二次手术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推动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手术分级,电子病历

参考文献

[1]马胜琦.手术术前危险评分对医疗质量管理的意义[J].中国医院,2010,14(5):33-34.

[2]张国荣,钟初雷,黎海源.电子病历系统的建立及临床信息整合[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2):835-837.

[3]梁铭会,舒婷,王锡宁,等.CHQIS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J].中国医院,2009,13(4):5-7.

上一篇:善良是一种美德下一篇: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 促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