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与职责

2024-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能与职责(精选9篇)

职能与职责 篇1

1.目的

明确部门管理职能与职责。

2.范围

适用于品质管制程序及作业指引。

3.权责

相关管理职能作业规范。

4.定义

4.1职能:根据本司ISO9001:2015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手册》附件5: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管理要求,导入品质部的主要职能要求。

4.2职责:引用《质量记录管理程序》(BQ-QP-002),《检验与试验程序》(BQ-QP-015),《识别与追溯程序》BQ-QP-011,《不合格品管理程序》(BQ-QP-016),《不符合与纠正措施程序》BQ-QP-019、《量规仪器校验与管制程序》(BQ-QP-013),《信息沟通程序》(BQ-QP-017),《资料分析与持续改进程序》(BQ-QP-018),《进料检验规范》(BQ-WI-QA-001)等相应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职责要求。

5.职能要求

5.1监视和测量资源(7.1.5项)

7.1.5.1总则:当利用监视或测量活动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时,组织应确定并提供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所需的资源。

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

a)适合特定类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b)得到适当的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

公司保留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技术资料和必要的校准等信息。

7.1.5.2 测量溯源: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组织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前提时,则测量设备应:

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

行检定或校准,或两者都进行。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检定依据的文件化信息;

b)具有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c)予以保护,防止可能使校准状态和随后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损坏或劣化。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组织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职能与职责 篇2

上述第五十一条规定, “有预算收入上缴义务的部门和单位, 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 将应当上缴的预算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和依法设立的财经专户, 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前款规定的财政专户是指对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规定的特定专用资金设立的专户。财政专户纳入单一国库账户管理体系。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将财政专户收支情况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并与国库实现信息共享。”从上面的表述, 我们很容易发现,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 在预算执行与管理过程中, 其经理国库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和分离了。而且五十一条的表述也不符合现代法治语境, 值得商榷。

经理国库是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国家金库均设置在央行。我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有关人民银行的之职责 (七) 经理国库。也就是说, 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是法律规定的职责。但是我们看到第五十一条对人民银行经理国库问题的规定是模糊的, 存在很大问题, 在实践中可能引起部门之间的冲突, 明显的不但冲淡了人民银行在国家预算中经理国库的职责, 而且可能与《人民银行法》出现矛盾。无论如何, 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是有法律的规定与货币银行学的学理基础支持的。因此我认为《预算法》修改草案第五十一条的规定除了与《人民银行法》不协调外, 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 分割了国库的统一性。根据《草案》, 我们发现, 同时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国库。虽然提到了统一国库存, 一个是央行的国库, 一个是在商业银行的财政专户。平行国库问题, 在我国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一般预算内税收收入归入央行国库, 预算外非税收入由财政部门选择商业银行账户。在目前财政体制下, 预算外收入比例大约占一半, 也就是说, 多达50%的财政收入没有进入央行国库, 而是在另外的国库里, 显然是对人民银行法经理国库法定职能的分离。使得两部法律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

参考国际实践, 有些国家在中央银行之外也有开设财政专户的, 但是, 这些财政专户都是一些次要的, 辅助性账户, 为了收支方便, 不是主体性账户。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国库收入归纳到国家银行是天经地义的, 也便于自我控制与使用。若国家把很大比例的收入放置于商业银行不合现代国家的专业化管理原则。因此我认为, 草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明确表明, 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 而不能刻意回避或模糊化。

第二, 与草案第一稿比较, 虽有很大进步, 取消了代理国库的相关表述, 但与商业银行法之间会产生不协调。我们考察现行《商业银行法》, 没有代理国库的业务职能。经理国库与代理国库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其内涵有非常大的区别。经理国库说明其具有主体性地位, 代理国库, 只是一个代理作用。中央银行的独特地位是它同时具有预算执行主体的资格。商业银行不可能参与预算执行过程中。按照第五十一条的安排, 商业银行法需要做相应修改, 其业务范围在接受公众存款之外, 同时接受财政性存款或预算资金。

第三, 在法币政策下, 国库收入属于法币发行流通的准备。我国的人民币属于法币。人民币发行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没有法定准备金。也就是说我国人民币发行是根据需要计划发行。没有法定准备不等于没有实际准备。货币发行需要一定准备金是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常识。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流通需要一定的物质保证。根据人民银行法, 人民银行的利润全部上缴财政, 货币发行的铸币税也归财政, 财政就承担了人民币发行准备金的责任。财政收入归央行国库, 对维持人民币流通秩序, 与币值稳定起到基础性的支持。我们知道, 从理论上, 预算收入归央行国库, 能够减少广义的货币流通量, 也相应地减少现金投放量。如果存放于商业银行, 则会增加货币投放。

第四, 预算资金的安全性问题。我们知道, 从理论上来说, 商业银行会面临经营不善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一旦商业银行出现经营风险, 预算资金也面临风险。为了确保预算资金安全, 必须给予优先受偿的法律安排。因此预算账户的选择就成了问题。是一般性存款账户, 还是信托账户。信托账户, 属于信托资产, 根据《信托法》具有优先受偿权, 如果是一般存款账户, 则没有优先受偿权。若要确立优先受偿, 必须开设信托账户。若是信托账户, 受《信托法》限制, 受托人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意思运用信托资金。商业银行就不能将财政存款作为一般性资金来源运用。而且信托账户与存款账户的性质是有区别的, 不能像存款账户一样结算。如此涉及对《信托法》进行相应的修订。若《信托法》对信托账户运行进行修订, 使之具有支票存款账户功能, 必将淆信托与银行分业的基本原则, 给信托银行化提供法律便利。

第五, 货币政策问题。从货币政策的实践与理论上, 也支持实施央行集中统一经理国库制度。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现代经济的宏观调控工具。代理国库制与经理国库制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完全不同。在财政专户情况下, 财政资金表现为M1, 通过货币乘数作用, 进而影响M2水平。央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处于被动地位。在经理国库情况下, 国库资金虽然表现为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 但它不属于基础货币范畴。央行可以主动调控货币供应量。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功能必定加强, 等于增加央行的宏观调控的能力与效率。以目前平均1.5万亿财政专户资金估算, 按目前M1与M2的比例关系, 影响到M2有5万亿, 也就是说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可以减少因此大约5万亿。可以说它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很大。显然货币政策的意义远远大于财政专户的便利性。二者对经济的影响结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第六, 腐败问题。人民银行集中经理国库也有助于发挥预算监督作用, 完善国库资金的安全。从广东佛山财政局案、江西波阳财政局案等案例分析, 均是发生在自我控制的财政专户, 由于缺乏央行监督制约, 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有利于杜绝职权腐败, 压缩职权人士寻租空间, 如江苏财政厅张美玉案, 利用财政资金在商业银行的调配权, 谋取个人私利。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考量, 《预算法》草案第二稿第五十一条有关国库问题方面的条文中应该明确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 同时兼顾到我国预算实践, 在经过人民银行同意的前提下, 可以设立若干财政专户, 并明确此等财经专户属于辅助性账户, 只能是预算资金中的较少一部分。

摘要:本论文主要讨论《预算法》第二次修稿草案第五十一条有关经理国库问题。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法》规定的央行基本职责。在央行以外设立财政专户是历史遗留问题, 应该逐步予以解决, 而不能加以法律确认。同时, 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效率也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经理国库,财政专户,预算法,发行准备

参考文献

[1]【美】大卫.H.弗里德著, 潘文星译.货币与银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2]陶玲琴.比较金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3]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陈铨亚.中国本土商业银行的截面—宁波钱庄[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公权市场与政府公共职能 篇3

政府在实行特许经营中其公共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市政公用事业中国有股权转让必须坚持国有控股

政府必须解决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失灵部分的有效供给

政府公共职能要求政府应当成为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主体

政府寻求的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方一定是战略合作者

既然是公共财政,政府就应当承担市政公用事业的资金支出

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政府必须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发展是检验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改革的重要标准

一、公权与公权市场

怎么理解公权?公共事务就是公权。处理公共事务所引发的合作、转让、经营的权利就是公权。

市政公用事业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是重要的公共事务。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实现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提供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的责任转移,也实现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权利义务的交换。通过特许经营合同的约定,在合作中,政府把提供公共产品的部分责任交给了私营部门,把市政公用事业项目的市场交给了私营部门,把市政公用事业经营中的部分风险和赢利交给了私营部门。在合作中,私营部门把生产公共产品的业内经验交给了公共部门,把市政公用事业所需的投资交给了公共部门,把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交给了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是因为公共部门看中了私营部门的满腔热情、雄厚资本和业内经验;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合作,是因为私营部门看中了公共部门的公权,以及由公权所带来的市场、诚信和垄断利益。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孕育着投资与经营的丰厚商机和巨大市场,取得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也就拿到了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权。

怎么理解公权市场?市场是个中性的概念,没有褒贬之分。市场是种经济手段,一种经济工具,一种经济方式。市场带来生机和繁荣,市场也带来萧条和衰退。市场是灵丹妙药,但市场又不是万能的。小平同志曾讲过,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资本主义可以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讲市场是承认市场的作用和形式,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中,在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转移中,发挥着交换、等价、公平等市场作用。

承认市场是一种选择。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实行过程中,政府可以对承租企业有所选择,其可以是国企,也可以是民企;可以是国内企业,可以是国外企业。私营部门也可以对公共部门和市政项目进行选择,其可以是河北保定的项目,也可以是广东佛山的项目;可以是供水项目,也可以是燃气项目。在这种选择之中,不存在彼此强迫的问题,这种选择是自愿的、公平的和双向的。

承认市场是一种交换。政府把市政公用事业项目的经营、管理交给了承租企业,也就把向社会公众提供市政公用事业产品的部分责任转给了承租企业。而承租企业把经营管理的经验,把社会公众需要的公用产品和服务交给了政府。政府的权利转换成了企业的义务,企业的权利转换成了政府的义务。因为在特许经营合同框架内,企业必须履行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保证公共产品供应的连续性,不断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而政府要保护企业的合法经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的政策环境,维护企业的经营利益和合理回报。

中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承认市场是一种效益。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的成果,一定要体现在效益上。公共部门实现了其所支配的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快了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扩大了市政公用事业产品的供应,满足了社会公众迅速提升的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承租企业实现了资本对利益的追逐,得到了丰厚和稳定的投资和经营收益,创造了经营者的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促进了经营者个人和企业的发展。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合作,双方共同提供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共同发展城市的公用事业。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本质是公权的转移和交换,并由此形成了公权市场。研究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也就是研究公权转移和交换的过程,如何更好地履行政府的公共职能,在公权转移和交换的市场中,如何切实保护好社会公众的权益。

二、公权市场中政府公共职能的履行

市政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是市政公用事业实施的重大体制改革。这一改革使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成为可能,并得到广泛的实践,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这一改革与合作,关系到公共部门的职能转变,关系到私营部门的作用影响,关系到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国有企业的前途,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说到底是关系到公权作用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观点之一:公有制经济在市政公用事业中应当占有主体地位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其目的是改变长期以来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发挥国有经济应有的重要作用和社会效益,把国有经济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公用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敏感产业。按照中央提出的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公有制经济在公用事业中应当占有主体地位并发挥主体作用。

观点之二:政府在实行特许经营中其公共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改革,吸引和接纳了大量的民营经济和非公经济从事公用事业,使市政公用事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繁荣了市场公共产品供应,提高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水平。但是这样的改变,不等于政府公共职能的弱化。中央提出强化政府公共职能的要求,表明在改革过程中政府必须承担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的第一责任人的重要角色。

观点之三:市政公用事业中国有股权转让必须坚持国有控股

市政公用事业中的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部分产权向非公经济实行转让,民营经济和外国资本大举进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一些地方大有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国有股权退出市政公用事业市场之势。中央提出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即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以及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要求在市政公用事业中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并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市政公用事业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不能用行政命令国有企业退出市政公用事业市场。

观点之四:政府必须解决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失灵部分的有效供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我国建立,市场机制已经在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市场机制是有缺陷的,特别是在相对于个人利益之外的社会公共利益领域,自发的市场会出现失灵的局面。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体制和机制不能解决社会生产中的全部问题。中央提出加强宏观调控,表明对市场失灵部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要求必须通过政府行为解决市场中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供应失衡的部分,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观点之五:政府公共职能要求政府应当成为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主体

温家宝总理曾讲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叫“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解决公共服务能力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问题,也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关注社会民生和弱势群体。中央提出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要求加大市政公用事业的投入。政府作为公共职能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应当发挥投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市政公用事业其产品、供应和服务的能力。

观点之六:政府寻求的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方一定是战略合作者

市政公用设施投资规模巨大,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在较长的经营期内会遇到各种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风险。选择合作者、投资者或承租者是战略合作者至关重要,如果不是战略合作者,没有良好的业内经验和社会诚信,投资者或承租者急功近利,只顾追求眼前利益,市政公用事业的长期平稳运营将面临严峻的短期逐利挑战。在政府与合作者之间,合作的重要基础是项目经营的收支平衡。双方认可收支平衡才可能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观点之七:既然是公共财政,政府就应当承担市政公用事业的资金支出

建立公共财政的依据是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市政公用事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当然是建立公共财政的依据之一。市政公用事业既然是建立公共财政的依据之一,那么市政公用事业支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公共财政预算和决算的科目之一。中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从体制上和理论上解决了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和事业经费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市政公用事业支出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主要的支出内容。

观点之八: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政府必须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市场经济带来了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呼声会越来越高。市场越发展,越要求政府关注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市场越发展,越要求政府增加公共服务的投入,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市场越发展,越要求政府切实解决社会公众享有公共服务的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大体相同或均等化。中央提出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明确了市政公用事业的公共服务属性,也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必须切实履行好市政公用事业的公共职能的责任。

观点之九:发展是检验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改革的重要标准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4.9%,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市政公用事业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仍然是第一位的。但是只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只追求效益和质量的发展也不是科学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判断市政公用事业改革重要的标准是看市政公用事业是不是发展了,是不是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责任编辑:黄荔)

编 者 后:

公权市场概念的提出者徐宗威先生,现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长期从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公权市场》一书的问世,是其对特许经营理论的一次系统阐述。

今年,国务院批转的《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两个加快”的政策要求。“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铁路、电信、市政等垄断行业(重要领域);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扩大特许经营范围。”这为进一步促进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实施作出了更加明确的政策铺垫,也预示着一个更大的公权市场的形成。“公权市场”概念的提出以及《公权市场》出版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计划财务部职责与职能 篇4

一、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为公司高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二、参与各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评审工作,参与合同签订前的审核。

三、做好各专业公司(厂)的资金调拨,对各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进行审核监督和竣工审计。

四、负责公司固定资产实物记帐管理,定期组织清查,对财产的报废,盘盈盘亏、调拨办理审批手续。

五、编制公司财务预算,对专业公司(厂)和工程项目的财务预算进行审核,监督各专业公司(厂)、项目经理执行财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六、对工程总决算进行评定。

七、办理工商年检。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与工作职能 篇5

1、根据公司拟定的战略发展规划及经营指标,编制营销计划、分解及承担销售工作指标;

2、制定整体运营工作战略及总体销售计划,负责各门店市场规划、客户资源开发及任务达成;

3、通过运营策略带动核心指标的提升,挖掘用户、制定方案,提升公司业务;

4、根据市场反馈情况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监督改善产品质量、营销手段、客户服务等问题;

5、制定并完善运营部门的制度体系、业务流程,建立规范、高效的部门管理体系;

6、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引导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企业内部的良性生态循环。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2

1.组织协调各部门完成开业前期所有商业营运有关的规划、筹备工作,确保项目成功开业;

2.制定商业中心管理、服务、营运等标准及整体业务流程规范和制度;

3.制定商业中心各项经营指标和管理指标,协调管理物流中心、信息系统营运管理流程规划、物业及安防等各系统建设;

4.负责后期整体商业中心营运管理工作。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31、根据公司既定营运计划,部署及控管管辖直营门店月度、季度、业绩指标;

2、根据公司产品规划,搜集及提供同行产品结构及相关信息;

3、制定及执行营运市场月度计划:市场计划的制定及落实;反馈及总结;

4、提升管辖团队的技术、心态、手法、店务管理和销售培训,协助店长处理日常管理难题;

5、新店开业筹备等整合工作:寻址、签约、装修管控、员工到岗培训、周边市场开拓等;

6、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交付的其他事项。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41、对区域分店的财务指标、客情维护、卫生安全、人员管理等运营工作负责;

2、协助并指导各分店经理做好餐厅人员、物料、设备、清洁、安全操作、突发事件等工作;

3、推进分店出品创新提升,关注客户关系,确保客户满意度与受重视度;

4、完成分公司客户的保有率与开拓率,以及维护客户关系管理工作;

5、定期巡店检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监督分店落实情况;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51、完成集团对商场的总体运营目标和任务。

2、完善营运管理体系,建立营运内部SOP,优化营运制度、流程。

3、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监管公司运营,策略的执行和评估。

4、跟踪管理日常招商活动,确保工作按计划推进,并保障公司招商目标的达成。

5、做好市场调研、客户分析工作并及时反应市场信息。

6、优化团队组织架构、负责团队管理和人才梯队建设。

7、定期分析经营数据、市场动态,提出招商调整、营运活动、环境改善与提升计划。

8、完成集团上市项目的配合。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61、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制定品牌运营策略及实施;

2、负责各门店整体工作计划制定,部署及监督实施,负责门店成本控制及管理,负责建立、完善运营相关系统及工作标准,负责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惯例执行;

3、对各区域所辖门店的营业额、成本、利润、顾客满意度等各项综合运营指标全面负责,对各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4、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下,建立并完善高效的运营标准系统、管理流程,负责建立健全的内部组织系统、运营机制及各项规章制度;

5、负责研究并掌握市场动态及其发展趋势,适时修正阶段性工作目标,并组织实施;

6、对餐饮经营有独特的想法,在工作过程中能提出优化管理建议,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并督促落实;

7、根据市场行情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公司整体运营计划。

8、各区域新店开业前的统筹管理和推进;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71、根据战略规划执行流程,负责根据五看三定的分析结果,制订区域三年SP与BP行动计划;

2、持续研究市场信息及竞品公司,负责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指导并运作团队资源进行BP计划的修正,确保计划达成;

3、根据公司BP、目标与、季度、月度营运计划,全面负责区域整体营运规划与年、季、月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保证计划落实与目标达成;

4、根据公司BP、目标与、季度、月度营运计划与实际结果,负责制定与沟通协调线上线下营销活动与资源,冲刺业绩达成;

5、根据公司BP、目标与、季度、月度营运计划与实际结果,跟踪监控运营方案的执行情况,分析偏差原因,指导进行运营调整;

6、根据公司制定下发的运营、产品、招商政策与规则,负责运用内外部、线上线下资源进行门店QSC查核与招商政策落地;

7、根据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中心思想,负责指挥营运团队对B端和C端客户的反馈进行对接处理,___程度提高客户满意度;

8、根据公司战略,负责所辖部门目标制订,推动绩效达成;

9、根据公司企业文化价值观,推动所辖部门企业文化落地;

10、根据公司流程型组织要点,推动跨部门流程,实践流程;

11、根据公司人力资源和组织需求,负责组织设计、人才招募、人才培养与发展、绩效管理以及激励薪酬的制订与推行;

文艺导演的职能与素养 篇6

关键词:文艺,导演,职能,素养

文艺导演的工作主要是在演出前进行的, 根据剧本进行构思, 同时, 把各种艺术成分纳入统一的文艺构思中。他要对参加演出的每个专门家分别提出要求, 使他们的创作从不同的角度完成完整、统一的舞台形象, 体现演出的思想意图及艺术风格。作为集体创作组织者的文艺导演, 他的组织工作之一就是协调各种艺术成分, 使每个专门家都能各尽其才、各显其能。文艺导演在完成这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中, 艺术民主是很重要的。

一、文艺导演是演员的“镜子”

文艺导演, 既应该善于激发演员的想象力, 保护演员的创作热情, 又要善于调动演员创作角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文艺导演自己要保持应有的创作激情, 还应该刺激演员也同样保持应有的创作激情。文艺导演, 在必须的时候, 应该能够给演员做示范, 引文艺导演员进入角色, 还能够把众多演员的创作组织成和谐的整体。文艺导演的舞台调度是实现舞台造型美的手段, 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统一, 都是文艺导演构思和文艺导演计划要明确的问题。

戏剧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艺术。文艺导演的立意和解释、文艺导演的人物形象构思, 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体现出来的。演员在创作角色时, 很难在创作的同时不断地检验自己的表演。正是文艺导演, 从全剧总的立意出发, 依照人物的行为逻辑, 在排演的过程中不断匡正演员的表演, 使演员的创作情感沿着人物形象的正确轨道前行。文艺导演这面“镜子”, 不仅仅是平面镜, 还是“放大镜”“X光镜”;不仅要帮助演员纠正表演的一招一式, 还要帮助演员建立起完整的形象构思;不仅要帮助演员校正外部表演的偏差, 还要校正内心体验的不足;不仅要帮助演员演好这一角色, 还要教会演员掌握正确的创作方法。

因此可以说, 文艺导演又是演员的表演教师, 即使是那些演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比较好、艺术上比较成熟、表演方法上也比较正确的剧院, 文艺导演也应然担负着不断提高演员美学格调、形成统一表演风格的重任。

二、文艺导演素养

作为一个成功的文艺导演, 素质要求更为全面。但最基本的因素应该包括素质和能力两个方面。素质是一种静态的素质观, 能力是动态的修养角度,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应从人格、智慧、组织、身心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界定和研究。

一是从人格的角度, 文艺导演邀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这是文艺导演的价值观要求, 是其底线和成功的基石。文艺导演的活动, 作为戏剧舞台和指挥部的核心, 是艺术生产的总调度, 他的职责是二度创作剧本作家, 在编排和工作人员参与下使作品变得立体化、形象化、舞台化。特别是文艺导演的特殊地位, 必须对社会有很大的责任, 对团队、国家事业心, 也应具有敏锐的洞察趋势, 否则就无法保证戏剧作品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艺术取向。

第二, 是从智力分析的角度, 文艺导演应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这是从技术层面对文艺导演的要求。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是文艺导演对剧本和舞台表演的必要条件。否则, 文艺导演就无法理解剧本的意义和目的, 更不能成功转型为演员的语言和动作编排的舞台设计。作为一个文艺导演必须具有技术能力是:剧本、演员的选择能力、写作文艺导演意图的能力、突破编剧、现场创作的能力等。中国文艺界有一个经验法则, 称之为叫“戏保人”和“人保戏”, 一个剧本写得好, 可以给演员创造足够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样的道理, 如果文艺导演好了, 演员的技巧, 演员丰富而精细的创作, 才能发挥出人物栩栩如生的光彩, 这样, 一个好的剧本才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和演绎。

第三, 从组织行为分析的角度, 文艺导演要具有良好的服从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是从管理上对文艺导演要求和约束。文艺导演是核心和文艺演出的指挥, 但其活动受到剧本的约束, 不能信马由缰自由发挥。受客观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受观众素质的制约, 这些都是对文艺导演的服从意识的要求。文艺导演的思想只有通过团队的表现来观察员工的表现, 所以文艺导演要有凝聚团队力量的能力, 有能力激发团队的创造力, 具备协调和解决团队的能力。比如说, 上万人的演员队伍带着灯光, 音响和后期制作人员是一个巨大的性能团队总监, 没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广告的属性职能与设计原则 篇7

[关键词]广告设计 广告智能 消费者

一、广告的职能作用

广告有很鲜明的实用目的性。在整个广告实施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的职能作用。广告通过各种媒体,把产品和劳务信息向社会广为传播,这是广告最基本的职能。

其传播商品劳务信息,具有双向信息交流的特性。即一方面把信息有效的传播给消费者,使消费者认识了解并最终转变态度,樂于接受并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广告把市场、消费者、竞争对手等外部信息,最大限度地反馈到广告企业。为企业对其营销计划和策略的检验、修正、调整,提出了可靠的依据。

广告在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起到了扩大加速作用。

广告通过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其对广告的产品和劳务发生兴趣,并且激发了消费者的欲望,最终诱发出购买的行动,进而达到了广告促进销售的最终目的。当然消费者的购买行动,还要取决其客观的需要,但是其中广告的巨大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广告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或群体,对产品和劳务的不同需要,来着重介绍产品和劳务的知识,引导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判断选择,是广告的又一职能。

从某种意义来说,广告就是抓住有利的适当时机,给予消费者某种刺激,使之对广告 产品和劳务引起注意,产生兴趣,转变态度,最终达到购买的目的。与此同时广告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现阶段现层次的需要,还要诱发消费者产生新的阶段和更高层次的购买需求。以此来引导消费,指导消费,逐步达到合理消费。

广告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形象。在当前日益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商品形象,是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条件和手段。

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心和好感,其商品和劳务就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肯定。从而大大提高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有这些除了企业产品自身的优势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的宣传作用。

广告在传达产品和劳务信息,促成销售的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还应该给予人们美的教育和熏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二、广告设计的原则

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为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满足日益增长的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为促进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贸易服务,是我国每一个广告设计者的神圣职责。因此我们每一个广告工作者,要在进行广告设计时,必须要坚持以下原则:

思想性是广告设计的灵魂。广告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因此广告设计不仅注意其经济效果,还要足以其社会效果。具体来说广告传播产品劳务信息的同时,还要传播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引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这里所提到的广告设计思想性原则,当然不是政治宣传的生搬硬套,而是把其寓于广告的独特形式和特定内容的表现之中。

真实性是广告设计的生命。设施因为任何不真实虚假的广告,无论它以何种华丽的面目出现,动用如何先进的表现手段,它也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有可能会暂时蒙蔽一部分公众,但实践之后,公众会对这种虚假广告更加深恶痛绝。而广告的企业和产品,也就失去了信誉,必然难于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广告,更需本着对广大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精神,真实科学地传播信息,提供服务。

在广告内容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允许广告设计进行一些必要的艺术渲染,以增强广告的艺术感染力,使广告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从广告学本身,到现代广告的设计与实施的整个活动,都体现出严密的科学性。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广告设计的前期调查准备,创意视觉化的表现,后期的设计制作,完成后的广告媒体选择,广告发布后的效果测定,每一个阶段都要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可以这样说没有广告设计的科学性原则,也就很难实现广告预期的目标。

广告设计的艺术性,是受其广告的功能所制约的,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审美价值,是为其信息传达功能服务的,所以广告设计的画面与纯艺术的绘画有着根本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完成广告的信息传达功能,达到广告的促销目的,广告设计就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精心设计制作出富有感染力的广告形象,给广大消费者以强烈鲜明的美的感受,同时也激发消费者对广告产品和劳务的兴趣和欲求。

为了使广告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广告业也进入了法制化的时代。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一个《广告管理暂行条理》于1982年5月正式颁布。1987年1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广告管理条理》,使我国广告业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法制化轨道,使广大广告从业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995年2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实施,使我国广告业的法制建设更加强化。该广告法是我国最具有权威性的广告法典,对促进我国广告业在新形势下繁荣发展,确立了法律保障。

改革开放也促进了广告业的对外交流。许多国外有关专家来我国访问、讲学带来了世界各地广告业的有关信息,使我国广大广告设计和理论工作者开阔了视野,为我国广告业逐步与国际接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浅析高校后勤的职能与价值取向 篇8

关键词:高校后勤;职能;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560-02

高校后勤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特殊类型,长期以来被旧有错误的“后勤是体力劳动,低人一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影响,还有少数人模糊地认为后勤社会化即“高校不要后勤”,因而对后勤管理研究甚少,其理论更贫瘠。为了提高后勤管理水平,迫切需要开展理论研究,把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一、高校后勤的职能

纵观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发展历程,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主要有三重目标:一是政治目标;二是经济目标;三是育人目标,或是具有政治、经济和育人三个职能。

1.教育职能

后勤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始终是高校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无法分解的重要组织形式。高校后勤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高校后勤的根本宗旨“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其目的为学校的发展服务。这是贯穿于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条基本规律。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指出:“要制定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同时还明确提出:“后勤服务人员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因此,高校后勤不仅具有服务与管理的职能,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提供保障的重任,同时,具有育人的职能,后勤职工在其工作中肩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重任。

2.经济职能

高校后勤工作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社会第三产业。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计划经济体制制约,高校后勤基本沿袭战争时期军事化“供给制”管理模式。形成学校办社会,后勤一切都由高校包办,经费来源单一——行政拨款制,后勤服务属福利性、消费市场封闭性的后勤服务体制,造成供需矛盾尖锐,经费短缺的恶性循环,使政府和学校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地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在客观上,这一时期我国第三产业尚不发达,社会化服务程度很低,高校内的许多后勤服务工作,社会服务业难以承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都生活在服务之中,服务体现在每项经济活动之中。社会化大生产和经营方式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视了价值规律,赋予了高校后勤原本就有马克思所论述的“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使用价值和价值”观点的内涵。马克思在解释“服务”概念时指出:“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词,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1]按照马克思上述经典理论的观点,就本质而论,高校后勤服务具有商品的属性,后勤服务工作不仅是一种物化劳动,还是一种消耗了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活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劳动的两重性(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就价值而论,对于后勤员工来说,所提供的服务就是商品,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应从服务对象那里直接得到补偿,即按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他们的经济收入本应取决于劳务价值。因此,高校后勤服务本质属性是经济属性。高校后勤服务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化”的活动,是一个“社会化”过程。马克思关于“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观点,为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3.政治职能

从资产性质看,高校后勤实体属国家资产。就整体而言,国家作为高校后勤主体是以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应当从全局综合考量多方面与效益。这就天然地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准确地说,国有资产应该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衍生手段,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等同于其他资产主体,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的纯粹市场主体。当国家以资产主体出现时,国家意志天然生成。国有资产除了追求经济目标外,更关心其政治目标。

另外,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保证。高校稳定,首先是思想稳定和政治上的安定团结。高校后勤既是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它既有物质文明建设又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真正提高本身就是真正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方面,为高校硬件建设和师生员工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作贡献。“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教职员工关心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关心困难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教职员工排忧解难,多做实事好事,对于高校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通过优质的服务、管理、经营来创造优美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心理环境,既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奠定基础,也对学校思想文化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系统思维强调所有事物之间都有很强的联系性,“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混沌学中的“蝴蝶效应”。 此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的某一个细节都可能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制定改革目标时要进行系统分析、全局思考,必须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服务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假若,某一个方面系统规划不好,将对高校稳定和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高校后勤的价值取向

高校后勤价值取向是高校后勤哲学中起主导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者在后勤管理服务过程中所必需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终极信念,是高校对后勤判断后勤管理服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管理服务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和特定的价值方向。影响与表明高校后勤如何生存的立场,即价值取向主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对高校后勤问题所坚持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是高校后勤相对性的自身绝对性,所以,高校后勤价值取向是高校后勤本质和永恒的原则,又具有不可改变性与不可发展性。

1.大学使命与高校后勤社会化

温家宝总理在《对同济大学的祝愿》中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靠三个方面:一是靠人、人才、人的智慧和心灵,二是靠能够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三是靠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而这三者都离不开人、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2]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的使命是高校后勤服务的本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一头植根于高校,一头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的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教育功能日益展现出新的景象和新的趋势。追求“经济”价值固然重要,但是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或许更加重要。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后勤服务的价值取向,通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主动承担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精神。如有意识地在后勤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市场方面的有关管理、服务、法律等知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等生活观念的潜移默化。可见,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具有两种价值活动:经济效益与社会(育人)效益。这也是高校校后勤的特殊性,除了向大学生提供本后勤的产品及其服务外,还要在服务于大学生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三服务,三育人”的宗旨。高校后勤如何真正在这两种价值活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中获取双份的“利润”,确是高校后勤所需要探究的课题。

价值取向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首要基本问题,对高校后勤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能否确立起系统科学和现实可行的价值取向来指导高校后勤经营、管理与服务,另一方面价值取向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服务质量与服务活动目的实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利润”即经济效益的高校后勤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若,仅仅强调高校后勤的政治与教育属性,高校后勤就物质基础乏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则必然成为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或倒退到计划经济的国家拨款时代,后勤社会化也就成为空谈。当然,若一味强调后勤的经济属性,就会必然地损害国家、学校与教职员工的利益,这就无疑成为学校及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导致不必要的后果。

2.市场经济与高校后勤社会化

从功能上看,作为经济行为,高校后勤的基本目标和唯一动力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需要强调的是利益最大化应该是国家、学校、社会与后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社会行为,高校后勤必须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学校的整体利益和学校的长远发展以及后勤自身的整体利益和自身的长远发展,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学校使命。它追求的既要保证自身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高校后勤的发展总是与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高校后勤服务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适应性规律即高校后勤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必须执行其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功能。因为,高校后勤社会化不可能仅仅在“学府”中进行;它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又要引领社会发展。因此,探求最贴近高校后勤服务产业形态的思维模式,以形成扎根性理论,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最本质的诉求。最后,尤其要强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环境与生态保护也是后勤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与自然是密切联系的,只要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35.

管理的实质与职能的整合 篇9

管理是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一项活动, 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群体组织的出现, 管理工作逐渐演变为一项独立的活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 管理活动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应当是同步的, 也就是说从有人类历史活动开始, 就有管理活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在不断完善, 许多机关、事业单位开始精简分流, 导致就业主渠道的机会不断减少。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与就业岗位需求不成正比。另外, 学生择业观念陈旧, 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很多毕业生还是盲目追求环境好、效益好、条件好的单位, 从来没有考虑到就业形式的严峻性。大学生缺乏符合自身发展的择业观念, 导致择业目标不明, 定位不准。大部分学生偏重专业知识忽略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有的学生不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致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差, 独立工作方面不强。特别是现在的“90后”毕业生很大部分心理素质差, 遇到挫折, 轻则怨天尤人, 一蹶不振;重则导致精神异常。大多数毕业生经过学校的教育和亲身到社会上的经历, 能初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缺乏工作经验, 初入职场要能融入环境, 学习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进而累积更多的工作经验, 前期对收入不必过多要求。

四、加强毕业生求职主动性

作为特色专业以及冶金专业的行业特殊性, 我院毕业生就业主要以校园招聘会学校推荐以及企业专场宣讲会和招聘会为主。到目前为止, 我院已经与国内外近400家企事业单位保持长期的毕业生就业合作关系。虽然学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 但是这相对各地的人才市场掌握的资源及举办的招聘会为学生提供的机会来说是比较小的,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 我院2012届毕业生中82.81%的毕业生认为参加校内招聘会是他们首选的求职方式, 只有18.87%的毕业生表示会去人才市场上去应聘。特别是个别学生对院系的推荐持观望态度, 甚至有些同学错失了就业的最佳时机, 可见毕业生的求职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比较欠缺。

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及“订单培养模式”教育

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 我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种“面向行业, 优化培养方案;突出特色, 创新培养体系;抓住重点, 完善培养机制;落实举措, 精心培养人才”的教育方针,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进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当下“校企合作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主要以社会和市场为依托, 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资源, 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工作能力相互结合, 从而培动。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之中, 有关管理活动的记载和论述也是文化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可以看成是社会管理思想。小到个人生活的管理, 大到家庭、企业、组织、国家乃至天下的治理, 都是管理所研究的范围。管理学应当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有养出适合不同用人单位的应用型人才。主要目的是把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我院重点来培养, 包括职业素养、岗位能力等, 从而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可以采用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和企业优势进行教育和实践, 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等有机结合, 共同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从2003年开始, 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发展, 学院先后与30多家大型的企业正式签约建立了集教育教学、产业科研、项目成果为一体的战略合作伙伴, 并且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快速发展。

六、保持适度的就业压力, 有助于学生成长

在当今众多高校中, 普通高校的学生虽然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 也有很强的就业竞争意识, 但相对于全国那么多的重点高校我们多少还是处于一些劣势。这一情况普通高校的学生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 而且还要时刻提醒他们现在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相对地, 才有利于他们把对就业的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 并且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 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形势下, 转变工作方法, 探索新的工作途径。“冶金特色”环境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 我院应当紧握行业脉搏, 推陈出新, 居安思危, 不断强化就业工作, 为社会为行业培养更多“好用、顶用、适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雄文, 陈艺锋, 刘友良.面向冶金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J].中国冶金教育, 2010, (6) :1-4.

[2]周济.统一思想, 狠抓落实, 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6) :3-9.

[3]张革英, 刘友良, 刘光辉.当代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8) :73-74.

[4]张革英.新时期冶金类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探索[J].出国与就业, 2010, (12) :73-75.

[5]童玲, 谭秋华.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3) :149-150.

通讯作者:向楷雄 (1983-) , 男, 湖南株洲人, 硕士, 讲师, 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关方法的科学, 是人类管理经验的总结的基础上人类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成果。因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 管理科学也会不断地发展。所以出现不同的理论观点、不同的思想主张、不同的原则方法是不足为奇的。但是, 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 人们普遍认为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应当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算起, 即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 (1911) 的问世算起, 为此, 泰罗也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这种尊称的获得与人们对科学的见解有关, 即认为科学必须是通过严格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这一观点也是科学界所认可的。不过一门科学的产生往往不是个体现象, 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出现的普遍现象的反映。在泰罗时代, 与其同时或稍前稍后,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许多管理学家, 如 (法) 亨利·法约尔、 (德) 马克思·韦伯、 (英) 林德尔·厄威克、 (美) 切斯特·Z·巴纳德等, 他们都对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 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管理科学也与其他科学一起迅速发展, 并成为当代科学群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突出地表现为各种管理理论的不断涌现, 就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情况来看, 除科学管理理论之外, 又相继出现了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等不同的派别。这些理论的提出, 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科学的内容, 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管理学界, 人们在引进和消化国外管理思想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1997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原理》指出, 学术界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1) 忽视理性的重要作用而过分注重经验; (2) 任凭经验简单积累, 对离散型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理论混乱局面, 理论工作者一直无力进行成功的梳理; (3) 随意使用“新潮”词汇; (4) 管理理论越来越偏离管理实践的需要; (5) 非理性的人本主义潮流利用了人们的情绪, 而渐渐将管理引入一种新的神秘主义境地; (6) 强调了企业的外环境而忽略了企业的内环境, 将企业的命运之宝押在体制等方面, 在实际的效果上形成了又一次淡化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强调环境影响的“工具论”的回潮; (7) 几乎所有管理理论工作者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实, 管理理论的主干思路在近几十年里几乎没有多大的进展。从“古典科学管理学派”到“行为科学学派”、“现代管理科学学派”, 再到“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 主干思路似乎已经发展到了尽头。之后出现的许多自称学派的理论体系, 实际上仅仅是一些枝节观点, 根本称不上是一种理论学派。最起码的是无法与前面的这样一些理论学派相提并论。我们认为, 以上问题确实存在。但从学术发展的过程来看, 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问题是面对这些现象, 学术界应当采取什么方法予以解决?有人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 这是一种积极的推进科学发展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应当引起学界同仁的思考和讨论, 共同探讨和厘清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 对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进行重新整合, 以期使管理科学的理论概括更精辟、更深刻、更简明、更系统、更有说服力。这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着这一原则, 我们试图从管理的实质问题入手, 对有些观点进行一下整合, 抛砖引玉, 贡献些绵薄之力。

二、管理的实质

科学研究中为了准确地揭示所研究的对象的实质, 经常使用定义的方式对其核心概念加以界定, 用以表达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概念的逻辑关系。因此, 不同的定义往往反映着立论者对于对象的不同看法或不同的理论假设。所以, 厘清概念的工作不是无聊的消遣, 而是“正名”, 是认真的理论思考。特别在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的争论时, 每一种理论都不是无稽之谈, 都有它的道理和依据。因此, 理论的整合就要求我们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并根据逻辑简单性的原则加以概括。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有关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 人们对管理本质的看法是各式各样的。比如:MP·福莱特 (1942) 认为, 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其基本观点是将管理界定为“完成工作的艺术”, 并强调了“通过其他人”这一特征。这个定义的问题是排除了自我管理, 即将自我管理没有包括在内。同时, 也没有考虑到单个人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如家务管理、饲养管理等对于非人的物的管理。P·罗宾斯和M·库尔塔 (1996) 认为, “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他们强调的是“活动过程”, 并突出了“和其他人一起”这一特点。同时, 强调了“切实有效”的要求。“活动过程”的看法, 无疑是可取的, 但如果不和其他人在一起难道就不存在管理了吗?切实有效固然重要, 但那些效率不高的管理活动, 也不能被排除在管理之外。S·路易斯、H·古德曼和M·范特 (1998) 认为, “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 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也是“过程”论, 但他们强调的重点是“支配合协调资源”与“达到组织目标”这两个特征。我们觉得这一表述是比较精确的。还有R·普伦斯特和F·阿特纳 (1997) 认为, 管理者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 而管理则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 (或) 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 和利用各种资源 (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 来制定并达到目标的活动”。这一定义更为详细, 突出了“行使相关职能”这一特征。以上定义反映了国外学者对于管理本质认识的变化和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在吸收和消化国外学者观点的同时, 在他们所编著的教材中, 也提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定义。例如:杨文士和张雁 (1994) 主编的管理学教材中认为, 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 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别人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徐国华 (1998) 等编著的教材中认为,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 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喻晓航、齐善鸿 (1997) 编著的教材认为, “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某项活动的最佳的目标而进行的包含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的综合性的活动”。这个定义符合逻辑简单性原则。周三多教授 (2000) 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定义的基础上, 为管理提出的定义是:“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 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该定义详细地罗列了管理的职能, 并且是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但在他编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中, 又有不同的表述, 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协调活动, 也具有逻辑简单性。

综观上述有关管理定义的各种论述, 说明管理学界在不断地寻求对管理的本质的最简要的科学的表述。面对以上有关管理实质的不同陈述, 我们能不能综合各家之长, 求得一个相对简要且能深刻揭示管理的本质特征的定义。这里我们冒昧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供大家讨论。我们认为, 从以上学者的论述中, 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管理是一种过程;又认为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还认为管理与对于相关资源的调配有关;同时管理有许多职能, 其中最重要的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另外, 在这些不同的职能中, 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最为核心的职能。我们认为, 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五大职能中, 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 决策、计划、组织和领导只不过是实现控制的不同方面而已。因此, 我们可以简要地将管理的定义表述为:“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这个定义避免了关于人数是单数还是复数的争议, 也消除了有效和最佳的要求。关于职能种类的问题, 我们想作进一步的辨析。

三、新定义的特点及管理职能的辨析

为了教学的需要, 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不得不对管理的定义和职能方面的争论, 进行认真地思考和辨析。我们认为, 将管理定义为“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甚至再简单一些, 将“调配与控制”简化为“调控”, 也是可取的。因为在这个新的定义中包含着下述特点:首先, 它汲取了“过程论”的观点, 虽然没有出现“活动”二字, 但是, 只要一讲到“调配与控制”或者“调控”, 人们就会知道这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次, 定义突出了“调控”的实质, 因为“调配与控制”正是所有管理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特别是从上个世纪中期, 随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提出和成功应用, 使人们耳目一新。许多管理学家也重视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来阐述管理学的问题, 例如将企业看作是多因素的、多层的、多功能的、动态的、开放型的社会技术系统。而控制论又和有目的活动有关, 控制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调节与选择的活动过程。此外, 我们强调“实现预期目标”, 是为了突出一般的管理活动。如果强调科学管理, 可以增加“有效地”这一副词, 所以“有效地”三个字可有可无。但是, 管理的目标问题非常重要, 它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 是不能省略的。另外, 定义用相关资源概括了管理的对象。其中包括有人、财、物、信息、时间等。总之, 在新定义中大体包含了管理活动的所有要素:管理者是“人们”;管理目标是“预期目标”;管理对象是“相关资源”;管理职能是“调配与控制”或“调控”。这个定义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周详性和逻辑简单性。

当然, 定义只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的特征, 有一些特性是定义所不能涵盖的。例如, 管理的手段 (工具) 和有些职能, 在我们的定义中没有反映, 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出现。在讲到管理的实质问题时, 有的学者非常重视, 甚至以罗列职能的方法来定义管理。我们也赞成将管理的职能特征作为最重要的“种差”。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合乎“属加种差”的逻辑规范的科学定义。但是, 从管理学的历史上看, 人们对于管理职能看法一直存在着分歧, 最常见的有三职能、四职能、五职能和七职能之说。那么, 究竟哪一种提法比较合适, 这也是有必要深入讨论的问题。目前管理学界关于管理职能的分歧, 突出地表现在对其种类的划分上。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 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最早提出了企业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基本活动包括:技术、商务、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而管理的职能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是长期以来为多数人所认同的划分方式。不过几乎在同时, 英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则认为, 管理有三大职能, 即计划、组织和控制。他又提出了与其相对的三项原则, 即预测、协调和指挥, 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与完善。我们认为, 厄威克的看法是非常精辟和深刻的, 他不仅抓住了管理的最重要的职能, 而且揭示了管理职能与其相关活动的关系。后来大多数教材将管理的职能压缩为四种: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上世纪中期, 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将管理视为“决策”以来, 人们纷纷将决策从计划中提取出来, 作为一项独立的职能。这样在四职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决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 信息和创新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所以人们又将信息的获取与创新作为管理的新的职能。这种与时俱进的努力是无可非议的。但是, 由此而来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上的重复、交叉和逻辑上的混乱。例如, 当人们将计划作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时, 并没有忽视决策的作用。因为决策与计划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是不可分割的。决策是形成计划的前提, 它与厄威克讲的“预测”相类似。计划是决策的逻辑结果, 所以不提决策并不意味着排除决策, 只不过是隐含着决策而已。如果将计划和决策都作为管理的职能, 难免有重复的嫌疑。当然, 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新的概念来概括两者, 即“策划”, 这样也许比较妥当些。也有些学者将人员配备、指导、指挥、激励等作为管理的职能。但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 其实人员配备是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指导、指挥和激励是领导的主要作用。如果将它们与组织和领导并列作为管理的职能, 显然是一种重复, 因此可以完全省去。

信息获取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 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作为一项单独的管理职能提出。关于创新的问题, 有的学者将其作为管理的重要职能, 并认为这也算是一种管理理论的创新。但是, 当我们仔细翻阅有关管理创新的内容时, 觉得它们完全可以放到组织变革之中去。因为, 所谓任务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均属于组织变革的问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 喻晓航在其《管理学原理》中, 统计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 国外十三种管理学著作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其中组织、计划和控制为多数学者所认可。指挥、激励、人事、沟通等, 所涉及者均在三至五种以上, 如果将这几种职能归纳在领导之中, 其统计数也在十种以上。这远远地超过了对其他职能的认可。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值得强调的管理职能理应概括为“策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根据逻辑简单性原则, 也不需要再增加其他项目。至于这些项目之下的细目问题, 尚可以进一步商讨。在知识激增的情况下, 在各种观点层出不穷的时代, 从逻辑简单性原则出发, 对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原则进行整理和综合是很有必要的。它对于形成管理科学的范式以及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会有所帮助。最后大家看到, 这里我们对于管理职能整合的结果和以往大多数管理学的教科书的四职能归纳几乎没有区别。唯一的变化是将“计划”改成了“策划”。其实不做这样的变化也没有关系, 因为计划中包含着决策。这种螺旋式的回复现象, 是否可取?或者这种回复是否意味着大家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达成新的共识?这些问题有待于学界学者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喻晓航, 齐善鸿.管理学原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7:1-3.

[2]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 4, 183-184.

上一篇:新学期英语学习计划怎么写下一篇:实习总结-线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