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学生就业报告总结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部大学生就业报告总结(精选12篇)

西部大学生就业报告总结 篇1

关于西部大开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世纪之交,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式启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它在一定程度上将我国的发展重心从东部发达地区转向到相对落后的西部,使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吸引大量的开发商和投资商涌向西部,同时带来了他们的资金技术。在这种天时地利都具备的情况下,对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对增加。尤其是在我国当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的情况下,西部开发便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为各种各样的人才提供了展现他们的空间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尤其是我们当前的大学生,更是这种人才的主流,是发展西部、建设西部的主力军。因此,西部的大学生,应当充分抓住当前的这种就业机遇,学好知识本领,投身道西部的建设中来。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在这种就业机遇好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是不是真的很乐观?社会尤其是公司企业对我们的大学生又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呢?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据调查统计表明,今年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12万人,与2000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比2002年(145万)净增67万人,增幅达46%。截至目前,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76%,除去一些自主创业和临时就业的毕业生没有履行签约手续,现在大约还有50万左右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比起2001年90.0%和2002年80%的就业率还差一截。据有关专家预计,2004高校毕业生达280万, 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很有可能突破340万,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我们重庆邮电学院今年共有1554名毕业生,目前就业率为88.16%(含考研学生),较往年同期也有所下降。为此,重庆邮电学院校团委组织进行了此次关于西部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调查,其目的终于能够了解西部地区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情况,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为高校教育提供参考意见,为大学生自身提高提供参考方向。

一、本次调查的综合情况:■调查时间:2003年10月;■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参与人群:各二级学院随即抽查同学,以参加2003年暑假三下乡活动的同学为主;■参考资料:以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为主,另参考 2003 年的西部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背景:西部大开发为我们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仍然存在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调查目的:了解西部地区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情况,着重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为高校教育提供参考意见,为大学生自身提高提供发展方向;我们希望通过调查能够准确反映出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情况,收集西部地区企事业单位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和提出的新的要求。此次调查共计发出了问卷(附后)500 份,回收到了有效问卷 453 份,回收效果较好,占了总数的90%以上。从发放问卷到回收,其间经历近一周时间,回收效率较高,说明我们同学还是很支持我们的工作的,在此对参与我们填表的同学表示感谢。

西部大学生就业报告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西部大学生就业报告总结 篇2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建议

民族地区独特的区域特征性和文化氛围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不仅具有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共性, 也有其特性。为了了解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并就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提出对策, 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 调查广西三所大学共600名毕业生, 收回有效问卷512份, 问卷有效率为85.3%。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 然后输入计算机, 通过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 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特点

1.1 就业心理较成熟, 就业期望值适中

调查数据表明, 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理性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在“大学生就业难, 您认为主要原因是”选项中, 75.5%的大学生选择“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 社会工作岗位供大于需”。在“您认为就业成功的主要因素”的回答答案中, 排在第一位的是就业前指导 (占48.3%) ;第二位是社会经验 (占31.8%) ;而社会关系广占11.3%;专业成绩8.6%。大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对就业有所准备, “在校期间, 您为毕业后的就业做了以下哪些准备”时, 62.5%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兼职或实习获得工作经验;26.8%的大学生选择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7.8%的大学生选择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只有2.9%的大学生选择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大多数毕业生能够理性面对就业挫折, 在“暂未被用人单位录用, 您将怎么办?”这一问题上, 选择“查找原因, 继续寻找”的学生占66.9%;“主动找学校、老师和亲朋好友帮忙”的占26.5%;“坐等机会或自暴自弃, 心灰意冷”的只占6.6%。民族地区高校大学了各地的招聘会和双选会, 大学生还通过网络择业, 在“您主要通过哪种途径求职找工作”这一问题上, 选择参加各种招聘会的大学生有38.9%;浏览人才网站的大学生占47.1%;依靠社会关系 (家庭、亲戚、朋友) 提供就业的占12.3%, 而翻看报纸招聘广告的只1.4%。这显示出当前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个人在就业上占较大的主动权。调查进一步表明, 大学生实习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大。依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实习、勤工俭学) 来寻找工作的大学生只占22.6%, 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大学生实习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也未充分利用实习来帮助就业。

1.3 就业行为缺乏诚信, 就业隐患多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毕业生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找到工作, 有的大学生挖空心思去包装或伪装自己。当我们问及“大学生是否会因就业而造假”时, 78.6%的大学生选择“会”。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求职简历普遍存在“注水”这一现象, 少数毕业生的自荐材料内容失真, 言过其实, 甚至造假, 如涂改学习成绩, 把别人的等级证书、奖学金证书、优秀学生干部奖状以及发表过的文章, 利用复印机改头换面为己所用。此外, 近几年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违约率逐年上升, 其中大部分违约都是毕业生提出的。在问及“求职过程中, 您会签约后跳槽吗?”有63.8%的大学生选择“会”。毕业生求职心切, 常常因担心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岗位, 缺乏慎重考虑, 遇到愿意接收的单位就马上签订雇佣合约, 草率签约后, 却不安于现状, 随时作好违约的准备。

2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建

关系, 包括校企联合建设基地。地方高校应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担任常规课程的教学工作, 还应聘请杰出校友、职业问题研究专家以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高层管理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或顾问, 让就业市场组织管理人员进入高校, 实地了解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 甚至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增加科目, 为毕业生顺利就业营造最佳条件。

2.3 引导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诉求和价值取向,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就业观是大学生对于就业的目标和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的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核心是坚持立足于社会的择业取向。如今职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起着导向作用, 他们的择业心态更多地取决于是否符合他们个性发展需要和获取理想的个人收入, 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面对这种价值取向的变迁, 大学就业指导教育应引导大学生在寻求个性发展的同时, 要注意社会的发展需要,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想, 获得人生的价值。

西部大学生就业路径研究 篇3

[摘 要]:我国西部地区大学生相较于中东部地区大学生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其主要因素是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不成熟的勞动力市场、西部地区高校教改滞后、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等。探寻西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需要在准确把握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客观环境条件下考虑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加快西部高校教育改革、拓宽就业途径等。

[关键词] : 西部大学生 就业路径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38

西部地区独特的区域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对西部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路径上不仅具有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共性:如大学毕业生总体供大于求,新的工作机会增速有限等,同时也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从西部视角来分析问题:一方面,西部地区大部分属发展中地区,受自然、经济、地域等条件制约和历史等原因局限,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阻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不愿来,而就西部地区大学毕业生而言,相当的毕业生不考虑自身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或“北上”或“东进”或“南下”,或者在其流动区域无法充分就业,导致未就业数逐年增加。随着西部第二次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无疑为西部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开辟了新的思路。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研究西部大学生就业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一、西部大学生就业不利客观环境分析

(一)西部高校毕业生面临不成熟的社会劳动力市场

据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公司公布的调查结果:“2010年80%的高校毕业生纷纷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大公司,而不愿意到民营中小企业工作。”[1]而就现实情况来看,西部大学生选择到国有部门就业的趋势更加明显。目前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或其他福利待遇间的差距仍然明显,即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劳动力市场歧视”。同岗不同酬的现象较为普遍,无形之中形成大学生的“共识”,即报酬等于身份或正式编制,而非能力体现。同时,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相对于其他地区更趋同于“熟人”社会的认可,因此,就业机会不平等现象较为突出,潜意识地给社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带来种种障碍。

(二)西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待完善

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稀薄,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信息流通渠道不畅,服务水平较低。目前西部地区主要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有三种类型,一是学校举办的招聘专场;二是教育机构合办的人才市场;三是政府主导,举办的人才市场;四是各种网络就业平台。受制于西部地区财力、人力、物力投入有限,人才市场基础设施投入显著不足。甚至在政府主导的就业扶助上更倾向于安排40/50后失业人员。部分效益较好的单位几乎不招聘应届毕业生,而大批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南下或北上,进一步造成西部人力资源稀缺,恶性循环下来,西部建设得不到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客观上造成了国内人才市场的不均匀资源配置。人才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化,才是西部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先决条件,政府应当积极地通过需求政策、供给政策、消费和收入政策的宏观调控,改变人力资源市场不均衡配置的现状,吸引西部大学生本地就业,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的优惠政策,但力度不够,比如从2003年开始实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届时大学生在西部基层工作每月获得500元补贴,后逐年增加,到2012年才达到“生活补贴为每人每月1000元(自2012年8月起执行)”。[2]此外,优惠政策单一,缺乏政策整体协调系统也是西部地区政府政策支持的不足之处。

(三)西部高校实力因素

由于西部整体发展状况相对落后,政府对教育和人才的投入相对欠缺,成为制约西地区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一,西部高校教育结构未能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很好的同步联动。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职业、岗位的变化,而西部更缺乏科学的人才预测和规划,扩招的大学生,并没有按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需要来培养;第二,部分西部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盲目跟随社会经济发展“起舞”,热门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加之西部高校教学质量与培养水平质量普遍存在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因此,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动手能力较差,现行的教育体制还不能很“贴切”的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第三,西部高校的教学场地、实验场所及设备、图书资料等教学配套设施相对不足;第四,部分高校教师本末倒置,忙于在外做兼职、跑项目,据一项针对南方地区高校教师兼职情况的调查显示,有52.4%的高校教师在做兼职或做过兼职[3]。以上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西部高校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其就业。

(四)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从总体上看,全国就业市场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力市场更为不成熟的西部地区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西部的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市场本身就达到了饱和状态,东部省市吸纳了超过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4]。第二,西部高校的毕业生总体素养在其他地区就业无优势,大部分西部高校毕业生需要就地消化,这就“助长”了西部用人单位的“高消费”和“超现实”,用人单位倾向于向重点高校、研究生集中,普通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而低端岗位又被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抢占;第三,西部地区企业单位招聘要求苛刻,有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存在歧视性倾向,如性别、学历、民族、年龄、生源地、身高、相貌等,据调查,有超过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歧视性招聘政策,有超过四成的求职者在就业过程中遭遇过歧视性对待[5]。

二、西部大学生就业不利主观环境分析

根据教育部第三期公布的985和211工程高校全国分布来看,985工程43所高校,西部仅有5所,211工程百所高校,西部仅仅12所[6]。因此,从生源情况来看,西部生源质量自然就相对的较差,加之西部高校的培养能力与东中部有一定的差距,西部学生的先天“短板”就不难显现。endprint

(一)西部大学毕业生自身素养有“短板”

西部大学毕业生非自愿失业原因除供求矛盾、市场缺陷以及制度设计问题外,也是由于知识型劳动力的“结构性”不匹配问题,如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具体来说,西部大学毕业生的文化基础相对东中部较差,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知识不够扎实,人文素养较缺乏,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比较欠缺,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等。

(二)西部毕业生的实践经验相对不足

当前很多用人单位岗位招聘大学生都要提出具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而对于大多数西部高校的毕业生而言,在大学期间获得实践工作经验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因此,西部大学生真正专业和社会实践经验无法在毕业前获得,实践经验的不足也越来越成为西部毕业生求职的“拦路虎”。尽管近年来在国家统一要求下,西部高校都建立了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但是形式大于内容,甚至找单位盖章忽悠过关,而高校却视而不见。

(三)西部大学生就业观功利化

在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大学生的功利化式就业观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看重教育带来的经济收益、社会地位,西部大学生由于较多数的家庭收入与投入比相对偏大等因素,就业期望值偏高,而造成就业期望值偏高的主要原因则是大学生教育成本的投入产出不平衡,使得大批收入水平不高的家庭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债台高筑供养子女上大学,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对就业后的工资待遇寄予较高的期望,以求尽快回收人力资本投资。这就造成很多大学生出于现实主义的考虑,较为功利的择业而就,近年来的公务员热、大学生北上南下就能说明问题。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收费标准提高、学习压力增加和就业形势严峻。有相关调查指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收入预期偏高,高于就业市场实际水平的20%--40% 。”[7]

三、西部大学生就业路径探寻

就业路径,指求职者的就业途径和范围[8]。探寻实现西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需要在准确把握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客观环境条件与主观条件等现实状况下,更多的考虑到政府制度设计、提升就业素养、拓宽就业渠道等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2条中明确规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地方政府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理应在促进就业工作中承担总体筹划和主导的作用,“如果政府在发展经济,制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时充分考虑到要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协调、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9]那么,西部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有望得到合理的解决。

(一)西部地方政府法律制度建设与政策扶持

1、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就业市场化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同样应当具备公平公正的特点。因此,西部地方政府应该导就业市场的合理化,促进就业市场的公平正义,建立相关就业保障制度,加强制度建设,阳光化招聘,杜绝“萝卜招聘”。西部地方政府需要在制度层解决诸如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工作经历歧视、身体歧视等,为西部大学生就业开拓宽广的就业市场。通过建立和完善就业领域中的各种法律法规,规范和制约用人单位的用人政策,防止其用人自主权无限制的扩大。不能只寄望于道德自我约束,还应加强就业歧视的各种立法工作,可以在立足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如美国在1967年就颁布了《雇用年龄歧视法》,1972年实施了《公平就业机会法》,1976年颁发了《反性别歧视法》等等[10]。以此在西部乃至全国建立统一、有序的就业市场。有了规范有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难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3、西部地方政府应该加强与国家政策的无缝对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西部地方政府应出台政策与国家政策配套,建立机制,缓解西部大学生就业压力。西部地方政府应依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纲:“政府将始终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同时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業创业机会”,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好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利用信息服务、政策导向、经济杠杆等手段引导和调控,使地方高等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保持人才供需、结构、配置总体平衡。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公平的就业机会,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调整就业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通过发展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增加就业岗位。

4、畅通就业信息渠道

西部要建立地方人才市场配置以及人才资源的机制,确立人才市场服务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地位。要消除人才流动中城乡、区域和行业等方面的限制,引导公有企业、事业单位主动进入市场挑选人才,激发人才市场的活力,以增加就业容量。此外,要严格规范就业中介。西部地方政府应该努力搭建起以公共职业介绍为主的民办、校企合作、跨区域合作、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根据具体情况在信息集中的地区建立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中介,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其它非公共职业服务中介,可以全部采取有偿服务的市场运作方式,并要求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中介的宏观指导下开展工作。借助互联网、报纸、广播、电视、移动通讯等载体,畅通政策信息流通渠道,让西部大学生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及地方有关大学生就业政策。

5、帮扶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

据调查,农村籍毕业生较之城镇籍毕业生的就业率要低10.09%,而201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800万,这意味着将有超过30万贫困大学生面临就业。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高校贫困生数量更多。西部地区高校应当加大对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对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实施动态化管理和精准帮扶,做好这类学生的求职补贴发放工作,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专业需求,有目的性的举办专场招聘会、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等方式,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尽快实现就业并对其他离校未就业学生提供持续的就业信息和服务,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的人性化就业服务工作。endprint

(二)加快西部高校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强化优势专业

1、西部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突出办学特色,加强校企合作。

西部高校的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工作,需按照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而引导制定的专业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指导学业。做好为社会经济服务,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契合市场发展需要,提高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避免专业同质化,高校之间应该根据自己所在区域的特色和办学理念培养特有的人才,强化优势专业的建设,突出特色专业。

高等教育的目标并非仅仅是就业,虽然在目前的考核机制下就业关乎着高校的生存。但体制的缺陷使相当多的大学生学无所成,所以大学教育体制必须进行改革探索,西部要走出“千校一面”的人才培养困境。西部高校离世界一流水平差之甚远,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也相当的差距。但这并不是“不作为”依据,必须努力办出有自己特色的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好务。应使教学内容与相关行业发展同步进行,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学有所需,学有所用。西部高校可以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在构建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时,以产业为导向,提高西部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以项目为纽带,提高西部高校知识创新能力;以实践教学为平台,提高西部高校科研反哺教学的能力。

2、建立就业反馈机制,促进高校教育改革。

就业工作历来是各大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构建科学完善高效的就业体系,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和水平,全力帮助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就业反馈机制。一方面,通过就业反馈信息了解高校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就业反馈的信息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进行改革。现行的就业反馈机制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就业反馈内容不够全面,欠科学;二是就业反馈主题不合理,缺乏有效性、公正性和准确性,目前毕业生就业统计是由各个高校定期自行统计上报并对外公布,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角色使得高校就业反馈机制缺乏有效性和合法性;三是就业反馈方式的局限性,目前大学生就业统计时间为毕业当年的9月1日和12月30日,缺乏长效性和持续性,不足以充分了解就业问题的解决程度和人才培养现状;四是就业反馈指导思想存在偏差,许多高校仅把就业信息反馈工作当成一项任务完成,没有引导本校的具体教学改革,一些就业率低、课程设置滞后的学科不及时进行调整,不利于高校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就业服务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

在建立好就业反馈机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反馈信息,探索毕业生适应社会、成才规律,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专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三)拓宽就业途径

1、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第三产业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继续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构想。西部地区高校应当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做好“一带一路”建设人才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投入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促进西部地区大学生的就业。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需要,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具体实践。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促进内陆开放潜力,提升内陆经济开放水平。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域内,大量的投资和消费将得到释放,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消化,创造需求、促进就业,也是确保“一带一路”建设深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西部地区高校应当结合“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亚太自由贸易等重大国家战略,探索毕业生就业创业新渠道、新途径。

2、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将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涉及全局重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但时至今日,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南下北上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上缓解。促进大学生面向西部地区基层就业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和支持;首先,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提高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其二应当对选择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中东部毕业生源予以户籍档案的实惠政策,避免由户籍制度造成的制度性区域选择就业;其三应当增强人才吸引力度,优先对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工作岗位,比如择优进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单位等;其三,高校等教育部门应当建立人才信息库,对毕业生的走向进行跟踪,及时提供适应的岗位,积极进行人才储备。

3、鼓励西部大学生网络创业

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毕业人数增加与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以创业带动就业”一直是国家倡导的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創业其本质决定了这一风险性行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都较低,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其成功率也不超过30%。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鼓励科技创新、网络创业。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西部地区大学生网络普及率较高,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的日常选择;大学生们熟悉各种门户网站和网络平台的使用;熟悉并亲密使用各种网络社交媒体;大部分学生参与过网络购物。另一方面,我国西部地区大学生普遍对网络消费环境持有理性判断。上述结论表明,西部地区大学生初步具备了网络创业所需要的初步软硬件环境条件。但同时,统计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大学生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开设网店成为大学生网络创业首选,高达38%;在网络行业创业领域、产品和地点,大部分学生将家乡列为首选,对家乡特产依赖性较高,总体上达到了80%[11]。充分表明了西部大学生在网络创业认知观念单一,所受到的创业指导不足。

鉴于上述情况,首先,政府和高校应当顺应时代经济发展,推动大学生网络创业;其次,高校等教育部门应当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专业性指导。依托西部地区的地域性产业、特色产业,创新性的开展大学生网络创业,政府和高校应当建立系统化的政策扶持体系。

参考注释

[1]宋专茂 .不成熟市场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路径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2012,(01)。

[3]张启明.高校教师校外兼职现状及对策[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4(02)。

[4]李宏伟.大学生就业流向区域差异动因及对策研究[J].科学信息.2007(06)。

[5]崔平.我国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歧视现状及其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 陈利锋.就业路径依赖、失业刚性与中国劳动力市场波动[J].财贸研究.2014(04)

[7]古天姣.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J],行政与法,2010,( 03)。

[8]苏益南.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总结报告 篇4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我定位是关键。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另外,毕业生还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如果自己和用人单位彼此都很满意,就应该早做决断。尽快签订就业协议;再者,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自考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选择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

二、自我认识,准确把握自身优势。在求制过程中,作为求职者的我们应该善于包装自我。如果你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较强,在语法、造句、阅读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色,可以从事文字整理、编辑、翻译、播音员以及教育、接待洽谈等工作。如果你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具有优势,可以去做形象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如果你知识较全面,并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又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你可以从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如果你习惯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孜孜不倦地长期工作,耐心持久,态度认真,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你可以在资料整理、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等工作中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努力克服心理弱点。对于面临职业选择的毕业生来说,能否战胜自身心理弱点,直接影响到其择业的成败。一是自愧不如的心理。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毕业生容易在“本科生择业难”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我能竞争过研究生,名校生吗?”、“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种心理障碍,往往使毕业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二是依赖心理。一些毕业生平时养成了对父母亲友的依赖心理,面临职业选择,也容易产生“反正父母会给我想办法”的依赖思想。三是犹豫不决的心理。求职择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面对这一转折,毕业生既应做到知己知彼、权衡利弊,又要不失时机,抓住转折机遇,当机立断。而毕业生优柔寡断可能会白白失去择业的良机。四是自视过高心理。一些毕业生因自己的学习成绩好、家庭条件优越,或者因自己的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或者因自己容貌出众、多才多艺等,产生一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一种自视过高的心理。我们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如地应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增强心理的承受力,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必须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勇气。作为一名毕业生,要坚持自尊、自信、自立。在心理亡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名校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

西部大学生就业报告总结 篇5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大学生创业是我国创业群体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生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促进力量。为了更好地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我们特开展此次调查,请您基于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进行填写。问卷很短,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课题组 2010.11.25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__________

3)您的专业:

A.自然科学类 B.社会人文类

4)面临现在的毕业就业前景,您倾向于创业还是就业?

A.倾向于自己创业 B.倾向于就业 C.不清楚,还没有考虑清楚

5)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是?

A.认同,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 B.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C.反对,风险大,应该选择稳妥的就业方式

6)您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是?

A.认同,是一个稳妥的生存途径 B.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C.反对,就业压力大,不如自己创业

7)什么因素决定您是创业还是就业?

A.依自己的想法 B.与周围同学或朋友一同 C.听从父母的建议 D.对两者前景的评判

8)您了解国家以及西部地区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么?

A.很清楚 B.不清楚 C.好像听说过一些,但没有系统的了解过 9)您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方向应该有哪些扶持?(可多选)

A.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B.对大学生创业予以税费减免 C.建设并扶持大学生创业基地 D.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登记审批注册予以便利 E.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帮助 F.创业培训 G.其它

10)您认为现在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评价如何?

A.评价非常高,绝大多数人能给予充分的理解的支持 B.评价比较高,大部分人能表示理解和支持 C.评价一般,大部分人不反对,但也不鼓励身边的大学生创业 D.评价较低,大部分人不看好创业的大学生

11)您认为西部创业环境建设的应重点抓住的方面是?(可多选)

A.引进政府部门服务 B.优化法制条件 C.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D.吸引和培养创业人才 E.拓宽融资渠道 F.加大税收优惠 G.引导舆论支持,营造创业文化环境 H.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 I.放宽新企业的审批,简化审批程序 J.提供技术指导的支持 K.提供市场信息 L.其它__________________

12)总体来说,您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就业环境感觉如何?

A. 非常不满意 B.不太满意 C.一般 D.满意 E.非常满意

13)您对目前西部大学生创业就业环境的改善还有哪些意见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部阳光大学生支教工作调研报告 篇6

----关于大学生支教的意义的调查

一、内容摘要

目前大学生支教在社会中已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人说是这是大学生爱出风头、爱表现,把公益当成资本,把慈善当做作秀的行为。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对西部阳光4+4团队赴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黑潭乡八村支教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社会上的其他支教活动进行了比较和深入分析,调查从当地的学生、家长、老师、村干部以及去年支教队员、当地来的其他支教队出发,还有最主要的是我们这个支教团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希望找出许多人对大学生支教存在争议的原因,以及大学生支教中存在的利与弊,并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使我们的支教体系越来越完善。

二、关键词

支教争议利与弊解决方法体系完善

三、调查背景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近些年这样的气氛越来越浓烈,像星星之火在校园燎原。每个假期,全国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一所所中小学支教。他们饱含着点燃梦想、播种理想的激情,带来了大山外的新鲜空气。但是由于支教时间太短,难以从本质上提高当地教育水平,而要建长效机制,又面临资金匮乏、难以和当地长期合作等诸多机制限制,不少支教地“后继无人”。支教的成果如何继续?怎样突破大学生支教“雨过地皮湿”的困境? 10天、20天、30天,甚至几天的支教活动,究竟能给当地的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好处?是改变一生的梦想,是外面世界的新鲜空气?或者,跟平时单调重复的日子相比,这十几天仅仅是由于那些来自遥远城市的大学生们的到来,才略显不同而已?此外,有些支教队伍目的不纯,或者能力较低,也极易引起地方的反感。也有研究者指出:短期支教的期限太短,一方面容易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另一方面,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当地教师的信任,常不能被委以重任,难以深入教学一线,也难以使当地的教育水平产生本质上的提高。以先进教育理念与山区教育结合的理想往往落空,使当地人产生大学生支教“热得快,冷得快”的普遍印象。此外,有些大学把支教作为形式工程,辅导员们鼓励学生支教的最强口号是:让你的简历更精彩。公益沦落为工具和符号,大家都在标榜,献爱心去支教。

为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黑潭乡八村进行支教活动的同时,对我们支教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调查。我们去当地的每一个家庭了解他们对于我们支教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于我们支教的建议。我们在课余时间和学校的学生、老师还有当地的村干部进行访谈,询问他们是如何认识我们的支教活动,他们对我们的工作哪些地方比较满意,哪些地方不太满意,还需要改进。我们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还对上一期的支教队员的支教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四、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黑潭乡八村

学生、家长、老师、村干部、上一期的支教队员以及我们这个支教团体

2、调查方式:以访谈为主,还有注意观察、记录、及时总结,大家一起交流

3、调查时间:2012年7月20日——2012年8月3日

五、正文

(1)大学生志愿者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气氛越来越浓烈,象星星之火在校园燎原。每个假期,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报名去支教,每一个假期全国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一所所中小学支教。并且现在有些大学把支教作为形式工程,辅导员们鼓励学生支教的最强口号是:让你的简历更精彩。所以大家开始说“公益沦落为工具和符号,大家都在标榜,献爱心去支教。”所以这就引发了有些人对于支教的怀疑,这是一支意图纯良的支教队伍吗? 我不否认,现在社会上的确是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出发前唯恐天下无人不知,回来后高歌颂德感叹成长。但是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还是有许多善良的大学生,的确是怀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支教的。

下面我就以我们支教的真实情况和我的切身感受来讲一下吧。我们这只队伍由11名大学生组成,我们来自北京的各个高校。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大学,操着不同的方言,但是初次见面,大家都觉得很亲切,因为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西部志愿者。为了这次活动,大家准备了有一两个月,从面试到一次又一次的培训,可以说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来我们11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队伍。刚刚来到当地,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地的路,通往支教地点的路,严格来说已经不算是公路了,坑坑洼洼的路面,加上这里又经常下雨,坑里挤满了水,大家坐在车上提心吊胆,有好几次大家都是下车,等车开上去后再上车。后来大家到达目的地后,住宿条件更是令我们吃惊,房屋是那种用泥土砌得老房子,后来听支书说这还是村里条件比较好的一户人家,不过大家还是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大家很快收拾了一下,然后就讨论第二天开学的事宜。我们本以为我们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很简单的。可是当开学那天,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的时候,从那些家长的眼神中,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因为80多个学生就是80多个家庭的希望,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我们,就意味着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我们身上。学校的80多名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学生在家里就全靠爷爷、奶奶照顾,学生的思想意识、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教学难度很大。开学第一周,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想法设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时候,我才明白,有些工作你看起来极其容易,可是当你慢慢接触去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看似简单的事情,要做好,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支教一个月,我发现对于那些年龄较小的孩子们,我们不单是教会孩子们一定要认真好好地学习,更主要的是教孩子们开心,教孩子们认识外面的世界,教孩子们懂得表达自己,表达爱和感恩。其实教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付出与无私的爱,学会如何面对孩子,学会不因贫贱富裕、聪慧愚笨而宽容平等的接受孩子,学会平静的伸出手,学会从孩子天真稚嫩的脸上看见美好的未来和世界的和平,从孩子身上学习我们已经渐渐失去的真实、纯洁。我们发现跟孩子们沟通的方式不在于理念,更在于体验和寓教于乐,跟他们沟通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要用缓慢的语速,引导的语言,参与式的体验让他们慢慢的放开自己,学会表达。可是对于那些年龄较大,对社会已经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的孩子们,他们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十分艰苦的生活环境,他们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态度很多都会处于一种比较消极的状态。

因此我们就把支教的重心放在如何去改变这些贫困山区孩子内心的消极思想,而我们的最终目的,则应该是给山区孩子带去希望,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燃起他们心中对理想,人生价值追求的热火。所以,我觉得以后我们支教的重点更多地应该放在心理技能的培训,去探讨如何改变贫困山区贫困学生的贫困的思想,而我们的最终目的,自然就是寻求一种方式,给山区的孩子带去希望,带去一种动力,带去一种让他们能够站起来,追求自己理想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勇气和信心!对于我们志愿者来说,从整个支教中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在与那些孩子的相处中,我发现,帮助他人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要用真心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你只是出于对别人的同情而去帮助他,那将比帮助他更可恶,因为你就伤害了他的自尊。还有团队的协作很重要,虽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但是在一个团队中大家一起合作,每一个人就必须克服自己的惰性,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并且,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重要的是可以多经历人生,在不一样的经历中思考,思考后再去尝试新的旅程,然后学会慢慢思考、体会到价值和自由的真正含义,慢慢学会以一颗成熟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坎坷。

还有通过支教,我想说的事,我们来支教并不是因为孩子们穷,我们想来看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想来体验一下穷的日子到底是怎样过的,来支教是想告诉那些在抱怨的人,为什么一直抱怨而不去尝试改变;来支教是想告诉自己,虽然我们能做的和改变的事情很少,虽然每一个志愿者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就像是沧海一粟,但是如果有无数颗这样的沧海一粟呢,那不就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海了。

(2)学生

由于当地的师资力量薄弱,所以孩子的阅读水平低。我们就发起了新教育实验,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阅读,特别是儿童的阅读。其实对于人的精神成长而言,学校教育就相当于母乳,它把人类的一些知识,通过科学的方式整合成适合儿童接受的形式和内容,但是,它不能代替儿童的精神成长。精神的成长依赖于阅读适合年龄发展的优秀作品。儿童的阅读有许多关键期。在生活的每一个时期,儿童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不同的精神饥饿感,需要阅读不同的作品;一旦错过了关键期,精神上的缺失就可能永远也补不回来。比如小学低段的绘本阅读,一旦错过,便无法弥补。因此,我们希望把孩子们的目光透过形形色色的练习册,看到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希望孩子们的童年能够伴随着这些阶梯书浸润在爱、责任、友情、自我等人类文化的伟大母题中,从而在学校教育的母乳喂养之外,能够享受到另外一种结构合理的精神之乳。我们希望这些童书能够帮助我们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和孩子们拥有共同的密码,拥有共同的语言,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在我们和孩子们充分讨论这些童书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获得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山里的孩子很淳朴,对老师的尊敬是建立在敬畏之上的,他们从来都不轻易与老师交谈。他们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亲人的关怀和情感上的温暖,他们往往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同时又很自卑,你越是关心她,她越觉得你是在可怜他,同情她,自尊心不允许他这样来接受你,因为我们是老师,他们是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过分关心就意味着同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谁都不想自己是可怜虫被人同情。后来时间长了,大家发现,其实很简单,你平

时怎样待她就怎么做,淡一点,当他认识到你是在真心实意关心她,而不是在可怜她,她才会心甘情愿的接受你。还有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大都有一种抵触情绪,管的严格了,学生会反感,管理松懈了,又怕他们不努力学习。但是我又总希望每一个学生今后都会有出息,都能通过知识改变父辈们那样的命运。也许是我对他们的希望太大,所以有时会感到失望,后来我发现是我对他们的要求太高了。家访的时候我才了解到这边的孩子都是早上跑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来到学校,然后8点上早课。由于家离学校远,中午就不回家,学校没有食堂,直接在学校吃一些早上带的零食,下午五点钟放学后就回家帮家里的爷爷奶奶干活、做饭,回家复习,大家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所以他们的成绩怎么可能会像我预期的那样好呢。因此这边孩子的命运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十六七岁时出去打工,这个村很少出过大学生。这使我切身体会到是先有经济再有教育的,而不是先有教育再有经济的。没有经济的发展,便始终解决不了山里教育的问题。

孩子们对大山外面的城市充满了渴望,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北京的各个高校的大学生。记得临分别时,大家一致要求看一下我们大学的照片,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我就把自己的大学照片给他们瞧,他们不住地惊叹欢呼。我希望这些照片可以在他们的心中种植下一个个奋斗的梦想,更希望这些梦想可以开花结果。

(3)当地的村民、支书、老师

大学生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偏远地区,把五彩缤纷的梦想种进孩子们的心里,获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可是也有不少隐患,对城里去的支教大学生,很多当地校长心里都犯嘀咕:有的支教“小老师”好心地想让孩子们接受素质教育,于是在上课时组织做游戏;有人索性扔掉课本,即兴发挥;也有人上课讲到兴头上,带着学生走出教室„„“结果,大学生们走了,我们学生的心也散了,上课时会要求老师带着出去走走看看。”还有的大学生在上课时,给孩子发奖品;有的带去电脑,用上了多媒体手段„„这些教学条件和能力,支教者有,当地学校和老师没有。“他们一走,当课堂恢复到老样子,孩子们心理落差很大。”还有就是许多来自北方的队员不太习惯南方潮湿的气候,所以就会出现“湿疹”等一些水土不服现象,并且由于南北方语言差异也很大,所以就会出现与受教学生、当地村民沟通不畅等情况,所以当地的群众建议应该多分配一些当地大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甚至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支教活动。这样就可以用家乡话与孩子们沟通,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一种亲切感,很容易与孩子们交流,也容易得到家乡乡亲们和教师们的认可。还有一个主要的隐患是支教时间太短,孩子们还没有习惯好新鲜感的落差,志愿者和孩子们刚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还来不及进一步了解,支教任务就要结束了。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友善博学的支教队,都会很有好感,这种互相关爱的关系一旦产生,志愿者的离开肯定会导致集体痛哭。这些乡村的孩子们,心智还在发育当中,能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承受这样伤痛的离别么,对于我们这些享受支教过程的志愿者都觉得很不舍,更何况那些纯真的孩童。他们肯定会更难过,更难复原到先前的状态。

六、调查感言

浅析西部民族高校学生就业工作 篇7

一、调整民族高校专业设置, 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多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 大力普及学生的就业知识, 提高就业意识。与此同时, 多举办就业工作相关活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模拟面试、模拟公务员招考大赛等。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应该从大一开始就开始开设, 针对大一新生从高中学习到大学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 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进而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通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等可以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二、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拓展学生就业范围, 广泛收集就业信息, 多组织举办校园招聘会。学校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和校友收集用人单位和用人信息, 通过有关部门、互联网、劳动市场等收集信息。通过这些为了在学校举办大型的校园招聘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 要大力宣传上级就业政策, 积极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等活动, 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考研, 加大考研、考公务员的指导及服务, 营造良好的考研、考公务员的氛围, 提高研究生、公务员录取率, 并对录取的同学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三、认真落实就业工作就业率责任制, 完善二级学院就业评估方案和各级奖惩制度。

对于学生就业工作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和表彰, 低于平均水平的要做出批评并做出一定的惩罚。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发挥就业过程中家长不可忽视的作用, 形成校方、学生、家长三方合力。坚持就业指导的全员化, 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广泛获取就业需求信息, 努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四、针对各个学院自身的专业设置不同和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不同可以进行个性化就业辅导工作。

针对学生的就业意向不同在就业工作中将毕业生分为求职群体、创业群体、升学群体、重点帮扶群体等, 每年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座谈会, 提升毕业生求职竞争力。针对求职群体, 可以邀请资深培训师开设多场简历面试公开课等讲座;并还为出国、考研、考公务员、以及申请选调生、村官项目的毕业生提供专项辅导。

五、就业工作开展的多样化。

可以根据各院不同的需求, 开展多种多样的就业工作形式, 比如专家职业咨询活动、一对一就业咨毕业生跟踪计划等。多方面、多角度促进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 目前西部民族高校就业难问题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 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有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用人单位的积极配合支持。更有赖于高校本身办学实力的增强和大学生本身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只有综合提高重视, 共同努力, 才能有效促进西部民族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摘要:面对高校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长, 特别是西部民族高校毕业生, 各方面原因致使其就业面更窄, 就业难度更大。笔者从探析西部民族高校学生就业难原因入手, 探索提高西部民族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西部,民族高校,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阮美飞,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9 (02)

[2]唐瑛钟汝能生存理念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2)

[3]陈啸.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 2006 (3)

[4]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5)

[5]曹殊.高校学生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以人为本促进人职匹配[N].中国教育报, 2005-07-22.

[6]大学生就业调查:急需转变“都市心态”择业观[N].南方日报, 2006-04-06.

西部大学生就业报告总结 篇8

实施西部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实践证明,这项工作是引导青年学生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有效措施,也是共青团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创新的有效探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抓好动员招募工作是实施西部计划的基础和关键。2004年,我校扎实推进西部计划各项工作,现根据团省委《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高校项目办考核指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校的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为西部计划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领导的重视是西部计划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党政领导亲自关心过问,把实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有关文件,对西部计划在我校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学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工作领导小组”,由学工处、校团委、招生就业处及相关部门联合成立“西部计划”项目办,工作人员配备齐全,并明确团委一名老师亲自抓该项工作。

二、精心筹划实施,广泛宣传动员,尽快形成高校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热潮

我校把动员招募工作作为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坚持一手抓报名、一手抓强化宣传,一手抓招募、一手抓思想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西部计划的综合效益。

1、充分发挥西部计划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我校项目办召开毕业生大会并充分利用广播台、校园网、公告栏等途径在本校广泛发布招募信息并公布项目办地址、报名电话,确保每一个毕业生及时了解。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在宣传发动方面的作用,通过团组织系统下发文件、在校园内设咨询台、悬挂横幅、招贴画、黑板报、校园广播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努力在校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唱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形成参加西部计划光荣的积极导向。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招募活动。在招募活动中,协调院系、招生就业处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和服务工作;通过团组织摸清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重点动员有初步意向的学生,帮助他们坚定参加志愿服务的决心;及时在醒目地点公布所有自愿报名的毕业生名单并通报表扬。

2、突出宣扬志愿服务理念,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光荣榜和座谈会等方式,围绕“受锻炼、长才干、作贡献”、“老百姓得实惠、志愿者长才干、全社会树新风”的主题大力宣传200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让志愿者的事迹和志愿服务理念深入学生心中,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志愿服务事业。

3、突出重点,加大对重点专业和重点人群的动员力度,在专业上以西部急需师范类为重点,在人群分布上突出较高学历。

三、把好关口,确保质量,作好志愿者的选拔工作

本着“按需、择优、集中”的原则,统筹谋划招募选派工作,确保招募到素质较高的毕业生

1、报名审核。报名学生登录西部计划网站上查看有关情况,在网上填写个人报名信息。然后,下载打印《报名登记表》,报名表由所在院(系)党组织盖章后,交至我校项目办。我校项目办在收到学生的《报名登记表》后,及时对其在网上报名填写信息的真实性等情况进行审核。审核后,在“招募管理信息系统”中填写审核意见。

2、严格审核,及时上报,确保信息通畅。我校项目办在省级项目办指导下,根据本校招募指标及服务岗位,考察报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学习成绩、志愿服务经历等情况,初步录取参加本项目的志愿者,并在全校公示3天,认真核实学生反映的各种问题,优先考虑四个因素(师范类专业;较高学历;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在西部地区;服务期意向为2年)后,对无异议的报名者,及时报省项目办。在选拔工作中,科学使用西部计划“招募管理信息系统”,积极与省项目办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3、严格把关,确保体检质量。本着对志愿者和服务省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全国项目办统一下发的体检标准,组织志愿者到市医院认真体检,确保体检质量。

4、签定协议。与志愿者签定招募协议,协议签定后,向志愿者发《确认通知书》(注明服务岗位、报到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

四、积极稳妥,全面推进,做好志愿者的其他工作

我校项目办要本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对志愿者负责的态度,积极协助做好本校入选志愿者的其他工作。为鼓励毕业生去西部,我校制定出台了对入选志愿者授予“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和奖励两千元人民币的政策;为加强志愿者管理,志愿者服务期间,户口、档案保留在本校。对毕业生作出承诺,遇到困难学校将一如继往的予以关注和支持,学校项目办永远是志愿者的“家”。

当然,我校项目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和管理中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省项目办的管理、指导下,我校项目办一定会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

郧阳师专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项目管理办公室(代章)

西部大学生就业报告总结 篇9

在固阳县忽鸡沟下乡时,有一户人家告诉队员,他家去年颗粒无收,原因就是他家施化肥不当而烧了油葵苗,一年到头卖油葵的钱就是他们所有的收入,对于他家,则是一年一无所有。还有一户人家,花了五万多买了五头奶牛,可是只有一头每天产奶30斤,其余的有一头产10斤,一头产5斤,还有一头仅产2斤,剩下的一头根本就不产奶,要知道,一头优质的奶牛一天可产奶达80斤啊!对于买到假奶牛的他,所有人都束手无策,因为他买牛时根本就没有开发票,现在吃了哑巴亏。

亲眼见到了这一切的时候,就在想:“西部不仅仅是经济不发达,西部人的观念也是落后啊!”现在则会深深的思索:“这一切将如何改变呀?西部的经济如何才能发展,西部的人民如何才能赶上时代的脚步啊?而这一切又沉甸甸的压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膀上,西部的重担要我们来扛。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这是一个急需人才的地方,这又是一个造就英雄的时代,是一个成就人的空间。”

西部的农业与教育确确实实需要加强,可是站在外界看西部,试问:西部什么人才不缺乏呢?诺大一个西部,遍布的是令人心酸的贫穷和落后,诺大一个内蒙古自治区,看到的是令人难过的荒凉和无奈。试问:西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啊?据一个小分队七天所看到一切可以做出的回答是:西部,什么样的人才都需要!而那些所谓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逃避责任的借口而已!

有人问:“西部需要你,你会去那里吗?”去了,背井离乡,远离亲人,条件艰苦;不去,眼睁睁的看着贫穷在蔓延,落后在继续,虽说一人之力简直是杯水车薪,可是没有一杯杯的水哪里能灭得了一车柴的火啊!

西部大学生就业报告总结 篇10

11年盛夏火热的朝阳辉映着我满腔的热血,我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在校团委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经过层层筛选,毕业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铭刻在我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光阴荏苒,朝云暮土,时间总是在我们的掌控之外,很快就到11年的年底了,感谢西部计划给了我一个自我磨炼的舞台。不仅充实了我的阅历,磨练了我的意志,提升了我的修养,实现了我的价值,而且还增强了我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意识,同时,我的基层工作经验有所增加。现从政治思想感悟、服务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个人总结,具体如下:

一、政治思想感悟方面

时间无情的在我们年轻的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刚踏足入社会的我,伴随着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刚开始我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了迷茫,显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时这句话走进了我的心间,指引着我走出了人生的迷茫期,带领着我大步迈向幸福的阳光大道。使我形成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为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者和接班人,打下了扎实的道德修养基础,意义重大而深远。几个月以来,我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措施。服务基层社会,为人民服务,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在县团委的正确领导下乘风破浪,搏击沧海,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一名忠诚的爱国者,我们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二、服务工作方面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昌吉回族自治州最东边的一个县。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奇台县以东,巴里坤县以西,南倚天山与鄯善县隔山相望,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地理座标为东经 89°51′至92°19′,北纬43°34′至 45°15′,国境线长达150公里;全县总面积17700平方千米,总人口86344人(2003年)。有汉、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回等13个民族。

几个月以来,我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做到不利于服务单位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服务单位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服务单位的良好形象。坚持协助领导和同事努力做好2011年安居富民工程工作,截止目前为止全县安居富民工程开工率2995户,开工率达103%,竣工2908户,竣工率100%,圆满完成任务。

三、学习生活方面

在办公室工作中,我总是喜欢看各类报纸和一些书籍,并从中我汲取了很多写作的养分,同时积极学习一些有助于将来自己就业的知识,这东西的学习有戏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为更好的做好工作提供了帮助,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基础,使我能够更好的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生活上,我勤俭节约,特别喜爱劳动。一直以来我坚持着自己做饭,因为平时我很爱做饭和研究各类菜谱,每次做出一道可口的菜肴我都会非常的兴奋。每当闲下来的周末业余时间,在学习之余我都会和朋友们去外面走走,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壮丽山河。

总之,半年来,通过在服务期间努力学习和不断摸索,我收获了许许多多,我坚信只要尽心去做、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好。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工作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勤奋努力,我将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发挥我的青春和力量。

西部志愿者:熊佳琦

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个人总结 篇11

一、全新启程心花路放

新手上路注意安全20xx年6月31日,从学校回来的第二天我就报到上岗,初入职场,一切都好陌生,不敢高声语不敢肆意动,上班时提前到单位打扫卫生,然后在座位上看文件学习,下班后独居租屋,没朋友同学没网络娱乐,晚上被落寞与孤独侵蚀,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都不寒而栗。好在之后工作逐渐上手,主任亲切关怀,自己积极主动,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工作者,这个转变才没有想象中那么漫长与艰难。

磕碰剐蹭谨慎驾驶由于缺乏经验,在工作初开始的那段时间里,新人犯错,在所难免。记得有一次主任让我通知各部长开会,由于疏忽大意遗漏了一位,下班回到租房后,主任打回来电话严厉批评我,霎时头蒙眼花,手足无措;还有一次机关全体学习会轮流发言,我发言开篇过于“八股”,书记直接打断道“不要穿靴戴帽,直入主题”。不犯错不成长,这些错误转变成宝贵的经验,终身受用。

快速行驶高效稳当经久磨练后,许多工作已经得心应手,不论是草拟稿件,还是撰写策划,不论是统筹安排,还是组织活动,都在不断地磨砺学习后可以高效稳当有条理的办妥。在人际关系上,跟领导同事相处也更亲近自然。从最初的职场“小鲜肉”历练为“老腊肉”,对工作充满了热情,热爱我的热爱。

前途漫漫一路平安在志愿服务的同时,我也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守着团委办公室,党政杂志报刊等学习资料很多,结合工作中不断积累的经验,终于不负有心人,在20xx年省考一举中的,志愿服务结束即入职。临离开时,领导对我谆谆教导,语重心长予以祝愿。

二、青春无言花开不败

“青春安阳”这个名字将永远镌刻于我的脑海,自20xx年6月31日起终身难忘。在团委志愿服务期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青春安阳”微信平台建设与发展。根据团省委《关于加强共青团网络宣传引导工作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团安阳市委6月18日创办了“青春安阳”微信服务平台,我是真正意义上的与“青春安阳”同成长、共进步。

“青春安阳”创立后组织开展了“重走红旗渠〃感悟创业路〃磨砺青春志”主题活动、安阳联通杯“文明殷商、美丽安阳、绚烂青春”首届全民摄影摄影大赛、“关注送流量”活动、联合中石油安阳分公司开展“关注青春安阳中石油送优惠”活动、“青春安阳”志愿工作者招募、安阳市书法家“义写春联福送万家”活动、“青春安阳—青春之声”开播、“健步安阳蓝天自造”地球一小时、“微心愿微公益”活动、安阳市青年艺术家协会筹备等,谈及“青春安阳”大事记,我是如数家珍、历历在目。

在“青春安阳”岁月里,有幸聆听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的报告,受益良多;团省委书记李若鹏莅安调研亲切会见了身为小编的我们;团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晓波与“青春安阳”主创研讨交流;团焦作市委来安阳学习交流等。在“青春安阳”的日子里,不断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和关键时间节点调整了平台框架,完善了相关功能;不断深入居民小区、车站、广场、服务大厅、超市、街道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通过摆放展架、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进行现场宣传;办公场所从最初的团委办公室,到条件虽艰苦但独立的县电厂路工作站,再到现如今高大上的国贸电商大厦。在“青春安阳”的时光里,创作团队从最初的五人,通过微信平台公开招募志愿工作者的形式,到“青春安阳”一周岁时已组建了36人的大家庭,分别负责后台维护、信息采集、摄影摄像、播音主持、法律服务等工作。当真正要离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多么不舍,常含泪水因为爱得深沉。

三、收拾行囊重装出发

恨太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正当我激情饱满,快马加鞭,更进一步时,志愿服务在留恋不舍中接近尾声,回首来时路,感慨颇多,收获颇丰:从第一天上班连打电话都忐忑不安,害怕自己说话不得体、交待事情不清楚而语无伦次、惊惶失措,到后来随和大方、谈吐自然。从刚来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使用打印机,到后来学会了如何双面复印,如何设置复印机的纸盒,如果用A3纸来复印原稿是A4纸的文件,哪种文件需要哪种文件头,怎样发传真,知道了处理收发文件的基本步骤,学到了怎样写函,懂得了写各种公文的基本要素,学会了怎样整理档案,体会到了组织一场大型活动每个人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在志愿服务期间,我还有幸经历了安阳市第十五届团代会盛况、体验了“文明单位”创建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懂得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重要意义,每当我学会一样东西心里都会觉得美滋滋的,所有这些都将是我终身受用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总结 篇12

一、实施西部计划的主要做法

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多方协调,整合资源,注重抓谋划部署、抓舆论宣传、抓重点发动、抓培训对接、抓就业服务,扎实推进西部计划各项工作。

1、抓谋划部署,明确政策措施。中共省委组织部、共青团省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五家主办单位高度重视西部计划,在西部计划全面启动之前,就多次调查协商和沟通,不断的完善西部计划实施的各项具体政策和鼓励措施。省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对西部计划的宣传方案、选拔标准、培训工作以及就业服务机制等方面作出科学安排,为西部计划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条件。高校项目办不断细化国家和省项目办关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政策,保证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的积极性。如浙江大学对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一次性奖励XX到4000元,减免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报考本校研究生可享受笔试成绩加10分的政策;浙江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制订了除为每位志愿者发放补助金3000元外,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质奖章的志愿者还可回校安排工作等支持政策。

2、抓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省项目办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创新宣传工作方式,突出志愿服务典型、服务理念宣传。XX年7月份,浙江日报连续两次派记者到四川,深入服务地开展采访,连续在显著版面刊登8篇报道,总编杨大进多次对报道作出批示;XX年下半年,省项目办积极联系青年时报,连续10期刊登了14个优秀志愿者的事迹;XX年4月份,青年时报开设志愿者专刊,用5个整版刊载了13位优秀志愿者的典型事迹,加印5000份报纸分发到全省45所高校,做到所有毕业班的寝室都有一份。此外,浙江卫视、浙江广播电台等省级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志愿者优秀事迹,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各高校积极行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校园内外营造了良好氛围。

3、抓重点发动,确保招募质量。在招募工作中,省项目办确定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16所本科院校为西部计划示范高校,以学历高、专业对口、成绩优秀、具有较强奉献精神的毕业生为重点动员群体,以需求量较大的教育、农林牧渔、医疗卫生、金融、计算机等专业为重点动员专业,时时监控,全面把握动态,及时查漏补缺,确保招募进展。高校项目办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集中体检、公示的工作程序,根据本科优先、服务两年优先、有志愿服务经历优先、基层岗位急需专业优先等原则,坚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保证了志愿者的高素质。近两年,我省报名人数均超过1000人,并出现了博士生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其中,本科生比例均在85%以上,党员比例在29%以上,学生干部比例在58%以上。

4、抓培训对接,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作用。在志愿者奔赴服务地之前,省项目办专门聘请有关专家和学者为志愿者集中授课,授课内容包括服务地情况介绍、基层工作方法和卫生保健常识等,使志愿者在思想上、认识上、技能上做好全面准备。同时按照专业对口、基层第一线的岗位优先考虑、参考志愿者的个人意愿等原则,积极主动联系服务省项目办,将志愿者分配到各服务县的对口岗位,做到量才施用。在志愿者到达服务地后,省项目办会确定专人作为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联系人,并且通过电话、短信、qq群、志愿者博客等形式,在工作上指导志愿者,在生活上关心志愿者。

5、抓就业服务,保证西部计划可持续发展。XX年下半年,省项目办联合“和悦人才网”开设专门网页集中推荐优秀志愿者,并将西部计划服务期满的2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有关资料推荐至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XX年3月,省项目办联合青年时报、浙江都市网为服务期满的大学生志愿者专门开展了XX年浙江春季大学生志愿者网络招聘会,有近200家企业参加了网上招聘,为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了1000多个岗位,3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招聘会,据不完全统计,近1/5的志愿者在网上达成了就业意向。同年5月,我省项目办联合青年时报、阿里巴巴网站开展了省大学生志愿者求职宝典活动,对全省11个地市的就业现状、就业环境进行全面调查,连续11期在青年时报重要版面进行深度报道。

二、省西部计划工作的初步成效

西部计划实施实施五年来,在全国项目办的具体指导下,我省西部计划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从社会层面而言,形成了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积极导向。我省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人数逐年增加,仅XX就达到1256人,比XX年增加了25%,许多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纷纷要求延长服务期限或者留在基层工作。据统计,XX年年就有40多名大学生要求延长服务期。

2、从基层角度而言,服务了我国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很多志愿者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整合社会资源,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整合母校和社会资源,共募集资金300万余元,设立助学基金18个,建立“爱心图书馆”27个,捐赠图书12万余册,结对资助学生近1200名,深受服务地党政领导和干部群众的认可和赞许。

3、从大学生角度而言,推动了大学生健康成长。几年来,我省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如背负着父母下岗、哥哥残疾的生活重压的志愿者钱艺弘,面对服务地遭遇8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积极奔走,募集到了上万元的资金,为缓解当地旱情立下了大功;省级优秀毕业生吴东昌,为了回报社会帮助,毅然选择西部并主动延长服务期,遭遇丧父之痛仍坚守志愿服务岗位。还有杜伟挺、胡庆龙、罗乐等大多数志愿者都在服务过程中作出了贡献,提高了素质。

4、从共青团事业发展角度而言,找到了服务党政、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新途径。西部计划把党政所需、社会所急、青年所求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了共青团工作新的增长点;把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聚集在共青团周围,为共青团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发挥了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展现了共青团的整体形象。

随着实践的探索,我们也看到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志愿服务供需关系需要进一步科学对接,工作岗位设置要进一步合理;对志愿者的指导需要进一步加强;志愿者的就业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就业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

三、省实施西部计划的下步打算

为保证西部计划持续健康深入发展,下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xx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项目办的部署,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各项工作。

1、加强宣传,在优化志愿服务舆论环境上下功夫。要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加强整体策划,注重深度挖掘,使全社会更全面更深入地关注西部计划,关心大学生志愿者。要深入挖掘突出青春特色、大学生志愿者特色、西部基层特色的志愿者事迹,力求鲜活生动,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努力形成对志愿者个人和志愿者集体立体的宣传态势,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进一步形成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积极导向。

2、立足育人,在加大服务志愿者成长成才力度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帮助志愿者客观全面的分析就业形势,树立符合实际、适应形势的择业观和成才观。要重视对志愿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积极依托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省人事厅人才交流中心、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省青年联合会等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就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平台。要进一步整合团内资源和社会资源,采取市场化、社会化的手段,尽最大努力为志愿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务求实效,在完善科学规范的招募培训机制上下功夫。要始终坚持“按需、择优、集中”的原则,进一步落实招募责任制,以高校项目办为第一责任方,严格选拔在思想政治、专业水平、健康状况等各方面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到基层服务;进一步抓好供需对接,根据基层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的服务意愿,做到供需结合,科学定岗;进一步完善志愿者在校培训、岗前集中培训和岗中培训的方式和方法,将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建议及对策

1、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志愿者就业问题事关西部计划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建议全国项目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更加优惠政策,切实服务志愿者就业创业。另一方面,调整志愿服务期限,将西部计划的服务期限统一调整为一年半或二年半,保证大学生志愿者有最佳的求职时间。

上一篇:想象家乡未来的环境下一篇:小学生作文500字:看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