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通用14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篇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是由两封书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写给柯岩老师的信,另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流。写回信的书面训练跟这篇课文整合设计在一堂课中,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读和写、积累和运用的真正结合;另一点就是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问题提供一次真正的机会。

学习略读课文,老师要敢于放手,才有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我在课前就有意识地让学生先从自身去找长、短处,当学生知道了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自然就会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更好的理解了。

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还是提炼出了两大问题:

一、张国强为什么要写信给柯岩?

二、柯岩是如何分析这一问题的?

然后,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和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因为学生已对自己的长、短处有了充分地认识,在交流中,学生的发言很热烈,也有各自的见解。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书信的格式,我让学生先在书上标下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的位置,课后,让学生之间互通书信,内容可以是互相沟通、消除误解,也可以是交流彼此对成长中遇到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实践中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就这样,我顺势把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还有习作教学整合在一起来进行,有例文带着的学习,学生的兴趣很高,而且本次习作也不用老师多费心,学生基本上都能抓住来信的要点,来充当知心姐姐帮助王虹解决烦恼。写信的格式也掌握得较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2

上完了这篇课文后之后,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可以有所改善:

1.在教学时,建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教师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教师还应根据文后的提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从课文中发现的书信的格式、写法。

2.对要求认读的词语,应让学生多读几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大意。

3.本文的课题富有哲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举例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

4.课后,可以建议学生之间互通书信,内容可以是互相沟通、消除误解,也可以是交流彼此对成长中遇到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实践中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3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它的结构很特别,是由两封信组成的。学习这篇课文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是本课的教学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不足,正如人们常说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够欣赏别人,改正自己自己的不足,就会进步得更快。

对于学生来说,前面已经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再学习本课就顺理成章了。由于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在教学时,根据儿童的认知归路,以学生的探究为切入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认识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找到榜样,学习他人,改正不足,完善自我,不断进步,为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同时也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够有所感悟,真正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4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是本课的教学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不足,正如人们常说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够欣赏别人,改正自己自己的不足,就会进步得更快。

对于学生来说,前面已经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再学习本课就顺理成章了。由于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在教学时,根据儿童的认知归路,以学生的探究为切入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认识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找到榜样,学习他人,改正不足,完善自我,不断进步,为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同时也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够有所感悟,真正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5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是本课的教学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不足,正如人们常说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够欣赏别人,改正自己自己的不足,就会进步得更快。

这篇课文是由两封信组成的,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因嫉妒他获奖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故写信向柯岩老师求教。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这篇课文的重点之一,就是理解柯岩老师的这段话,并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因为书信中张国强遇到的事情在学生生活中较为普遍,因此,我们设计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以起到一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同时也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够有所感悟,真正理解。另一个重点就是课文的一个特殊体裁——书信格式。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文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信的格式,我让他们去发现,去归纳书信的几大要素,并通过练笔巩固复习,经检测得知,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掌握较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张国强在信中提到的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这篇课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在教学时,我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解,我请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然后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每个组汇报的侧重点不同。有的组是从字面上理解的: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了。有的组理解得更深入一些:这个名言告诉我们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我们应该取长补短。还有的组能联系实际:比如我们班的班长,她虽然很优秀,但是她也优缺点;浩浩虽然缺点很多,但是他也有优点,所以我们应该取长补短。

学生们交流得很好,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没有人云亦云,这点让我很高兴。我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给学生介绍了这句话的出处。这句话出自《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我简单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随后我给学生讲了历史上的一个典故:甘戊出使齐国,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是个小的间隔,你自己都不能渡过去,还能到君主那里去游说吗?”甘戊回答说:“不对。你不了解,事物各有它的长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让他们侍奉君主,却不可以叫他们带兵打仗;骐骥騄駬这样的好马,能日行千里,如果把它们放到屋子里,让它们捕老鼠,还赶不上一只小野猫;;干将可算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可是木匠用它做木工活,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现在用船桨划船,让船顺着水势起伏漂流,我不如你;然而游说各个小国大国的君主,你就不如我了。”学生通过这个小故事更深刻的理解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也有自己的长处,每当遇见别人,我们就应该去发现并学习他的长处,而并不是发现他人的短处并去嘲笑、讽刺。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书信的格式,我让学生先在书上标下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的位置,然后请学生到黑板上前演示,其他学生纠正。学生通过两封信的对比,知道了结尾写致敬祝福的话应根据辈份不同有所不同。

快下课时,张煦阳对写信这种交流方式提出了质疑:“现在谁还写信呀?怪麻烦的。现在都是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发邮件,根本用不着写信。”我相信这是许多学生的想法。我告诉他们:因为写在白纸上的黑字不像电波那样转瞬即逝,也不像印刷体那样冰冷而缺乏感情。据说,当今美国人下班回家最盼望的就是能在自家邮箱里发现一封寄自亲朋好友的、信封和内容都是手写的信。美国的信息产业不可谓不发达,为什么人们还乐意收发来信呢?因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花一张邮票的.钱,可以叙述打电话需数小时才能说完的事情。并且,没有哪种通讯方式能像写信那样,留给人一种持久的、真实可触的感觉———信件可以长久保存,反复阅读,带给人快乐和美好的回忆。为此,我让学生和父母一起互动,给彼此写封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7

【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其训练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已经形成或者本单元获得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略读课文是课内检验或者巩固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重要凭借。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敢于放手。针对这篇自读课文,在实施上设计者特别建议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本单元或者近几个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什么,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阅读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训练。二是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去读去思考。当然,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是不可少的。学生课内读书提倡有目标的自主性,反对无目标的自由化,无目标的“自主”不仅不能达到训练目标,还容易使学生养成漂浮的读书习惯。教师在阅读中的科学、合理的提示是阅读的方向而不是阅读的圈子。三是要进行有效的交流,有效的交流要做到四个适度:交流的内容适度,教师的指导适度,学习小组的形成适度,不同的学生目标的达成要适度。四是要注意拓展。在这个设计中,安排了读《再寄小读者》(或《寄小读者》)和《给颜黎民的信》以及帮张国强写封回信。这样安排,意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不要作过多、过高的要求。最后一点建议是:因为书信中张国强遇到的事情在学生生活中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以趋起到一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

【反思】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教师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8

本课是一篇书信体文章,讲了一个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里问题。张国强同学因为作文获了大奖而收到很多赞誉,但却因此失去了朋友。他认为是同学们出于嫉妒而疏远了他。柯岩老师一自己的成长经历深刻剖析了他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张国强同学排忧解难。这种事,在学生当中并不少见。为此,我设计了一节心里健康活动课。

首先,我从寓言故事《骆驼和羊》开始引入本次话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第二个环节,寻找生活中的长与短。“参天大树与青青小草”、“胖子和瘦子”、“优等生与差等生”等。从这些小事中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第三个环节,走进柯岩老师的成长故事,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方法。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自主感悟柯岩老师的做人道理。有了第二个环节的体验,学生理解本文道理就水到渠成了。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讨论为切入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认识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找到榜样,学习他人,改正不足,同时也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够有所感悟,真正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篇2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 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 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 因而疏远他, 感到很寂寞, 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 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 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 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 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张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 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 患难与共, 才能飞快地进步。张国强在信中提到的问题, 是学生在生活中时常可能遇到的, 因此, 这篇课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着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教师要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来展开讨论, 并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形成有效互动。同时, 根据课文后面的提示, 让学生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 揭示课题

1. 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 数学中用来测量长度的单位有哪些?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用来测量长度的单位有哪些吗? (出示实物, 介绍尺和寸的相关知识。)

2. 故事激趣。

《尺和寸的故事》

在一个卖布的商店里有一把尺子。一天晚上, 尺大哥对寸小弟说:“你看你, 那么小, 每天跟在我的后面, 什么用也没有, 我真不知道人们要你干什么?”寸小弟难过地说:“其实我也有我的用处, 只是你没有发现……”

“闭嘴!没用的东西。快从我的视线里消失。”尺大哥愤怒地吼道。寸小弟伤心地从尺子上离开了。

第二天, 有客人到布店内买布, 客人要买六尺三寸红布, 七尺六寸白布, 九尺四寸花布。这下可让尺大哥犯了难, 心想:整尺的布好办, 可几寸的布怎么量呢?要是寸小弟在就好了。

3.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 听了这个小故事,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各抒己见, 初步感知课题的寓意。)

4.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现行的数学教学内容已经删除了长度单位中尺和寸的认识和学习, 而文中蕴含的道理又和这两个长度单位息息相关, 因此, 教学中加入尺寸方面的知识介绍, 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题作铺垫。同时, 通过小故事的启发,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学生能初步感知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自主阅读, 感知内容

1. 自读课文。

(1) 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 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是采用什么形式来写的? (引导学生认识第一封信是张国强同学向柯岩诉说自己的苦恼;第二封信是柯岩为张国强同学提出解决烦恼的办法和意见。)

2. 认识柯岩。

介绍柯岩: (出示图片资料) 柯岩, 满族人, 当代诗人, 作家。1929年生于河南郑州, 1949年开始文学创作, 从事多种文学形式的写作, 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 您在哪里》。柯岩原名冯恺, 柯岩是她的笔名。关于这个笔名, 柯岩解释道:“我们中国的古代人把绿绿的小树称之为柯;岩呢, 当然是大大的坚硬的石头。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 因此, 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 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 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 它的生命力必须加倍地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 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 决心终生根扎大地, 终生奋力地攀登, 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上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3. 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生词, 学生开火车读, 齐读。)

4. 理解词语。

师:课文中还有一些常用俗语和佳词, 相信细心的同学一定能结合词语的意思在课文中找到它们。 (出示词语意思, 让学生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词语。如:红眼病、碰钉子、摔跟头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旋律,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 放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阅读, 认识本课生字词, 为深入自学进行铺垫;同时通过认识柯岩, 激发学生向名人学习, 为更好地领悟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三、深入思考, 明白道理

1. 品读张国强同学的信。

(1) 自读课文, 画出张国强同学叙述“苦恼”的句子。 (2) 思考问题。“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同学嫉妒张国强获奖, 因而疏远他, 这让张国强感到寂寞, 不知道怎样才好, 所以他就给柯岩老师写信, 在信中叙述了自己的苦恼。)

2. 联系生活谈看法, 说体会。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讨论交流个人的见解。)

3. 品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1) 默读课文, 思考问题。柯岩老师如何看待张国强提出的这些问题? ( (1) 对张国强获奖表示祝贺, 并推测出他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 是个能与人和睦相处, 平等交流的好孩子。 (2) 合理分析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 引导张国强寻找自身的不足。 (3) 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张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 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2) 交流互动。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这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进行总结。课件出示:柯岩饱含深情地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 潜移默化地向张国强渗透自己与人相处的方法;要学着发现别人的长处, 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交朋友要知心交心, 患难与共, 保持良好的心态。)

4. 拓展延伸, 明白道理。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课文为什么用“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来作题目。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进一步感知课题所蕴含的道理。)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重点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交流加深对柯岩老师的回信的理解, 从中受到教育。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 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书信的书写格式。

四、讨论交流, 掌握方法

1. 讨论交流。

(1) 写信有哪些好处? (1) 可以用书信与外沟通; (2) 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 可以用书信表达; (3) 有时候见字如见人, 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等等。 (2) 学生观察分析两封信的书写格式, 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2. 小结归纳。

课件出示信的书写格式。 (1) 称呼。把对方的称呼写在第一行, 顶格, 后面加上冒号, 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 正文。开头空两格, 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 就应该分段写, 写完一件事情再写另一件事情。每段起行空两格, 转行顶格。 (3) 结尾。正文完了, 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 “此致”“祝你”等字眼, 应该紧接正文之后, 或单独占一行, 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 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 署名。结尾写完后, 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 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 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3. 介绍信封。

课件出示信封格式, 学生观察后讨论交流。 (1) 在信封的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字迹要工整, 地址要详细。写地址要由省、市、县、一直写到区、街和门牌号码。如果是寄到农村, 还要写上乡名和村名。在信封的左上角的六个方格里填上收信人所在区域的邮政编码。 (2) 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据收信人的身份, 在名字后面写“同学收”或“先生 (女士) 收”等。 (3) 信封的第三行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信封的右下角的六个小方格里填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设计意图:书信作为一种从古到今的通讯方式, 曾经被人们所依赖。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 书信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但书信依然有着无穷的魅力。因此, 教学时, 引导学生对书信优点的探究,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作兴趣, 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书信的书写格式,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五、随文练笔, 课外延伸

1. 启发谈话。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 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 随文练笔。

假如你就是张国强, 你该如何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呢? (学生写回信。)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类型:新课

教材选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授课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有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多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本课7个生字,理解新词。

②熟读课文内容,懂的课题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熟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所说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课文了解书信的格式,树立正确认识自我的认知观。

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认识自我的认知观。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弄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书信的格式。

突破方法: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书信的写作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 信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课文

1.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分享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的事,就给著名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一封信吗?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看看信里写了什么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来源于《楚辞.卜居》是说由于应用的地方不同,一尺也有显著短的时候,一寸也有显著长的时候。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通读课文

2.我会读:指名读认读生字词。

mèi mò mù xī huàn fěi yú

昧 寞 睦 析 患 匪 逾

3.我会理解:

冒昧:不顾是否适宜(而打扰别人),多用做谦词。

疏远:关系、感情上有距离,不亲近。

和睦相处:相处融洽友好,不争吵。

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

受益匪浅:匪,非、不。受到利益,得到好处不少,即得到很多好处。

年逾古稀:逾,超过。古稀,一般指七十岁。年逾古稀,年龄超过七十岁了

红眼病:在课文里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嫉妒。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摔跟头: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4.听读课文(课件播放配乐朗读)交流获得的信息。

5.教师指导,学生探究课文。

(1)张国强在给柯岩的信中,说同学们是否出于嫉妒而不和他交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

(2)在柯岩的回信中,我们接受了哪些信息?

①“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不能由于一点小成绩而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② 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改正自身的缺点,不断地吸取好的东西,这样一个人才会不断的进步。

③如果一个人能不断地像别人学习,而不是瞧不起别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话,那么在他的周围,朋友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少。

④从柯岩老师的分析中判断出张国强同学朋友越来越少可能是他获奖后有些趾高气昂,所以朋友们都远离了他。

(3)教师小结:

同学们的钻研、探究很认真,也很有实效,我向你们表示祝贺。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切不可骄傲自满,目空一切!

三、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后,教师做适当归纳)

(1)书信的格式:

①称呼。把对收件人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怎么称呼,要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而定,一般说,当面怎么称呼信上就怎么称呼。有时可以在称呼前面加上“敬爱的”“亲爱的”这样的话语。

②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写信要说的话都写在这部分,正文开头空两个格,通常是先问候语,如“你好!”“你身体好嗎?”如果写的是回信,可用“X月X日的来信已收到”等内容。如果说的事情多,就应该分段写,每段起行空两个格,转行顶格。

③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健康”结尾的写法,根据对象而定。如果给长辈写信,可以写“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给平辈写信,可以写“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顺利”;如果给晚辈写信,可以写“祝你进步”“望你努力学习”。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紧接正文之后,或是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字,“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④署名。先署名,后写日期。在信中右下角,各占一行。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拥有更多的朋友,还学会了书信的格式,大家可以尝试着写一封信。

一年级《日有所诵》教学反思 篇4

朱家珑先生曾指出“诵读是最好的美容剂,读是身体各种系统的协调锻炼。”而《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低年级的孩子“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可见低年段的孩子养成诵读的习惯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语言精炼,有音韵,节奏明快的作品,更适合孩子诵读和记忆。

这个学期带着一年级的孩子读《日有所诵》,虽然孩子们识字不多,在诵读的过程中也遇到些困难,但孩子们对诵读非常感兴趣,一个学期下来,绝大部分孩子已经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

下面就谈谈一个学期的《日有所诵》教学的思考:

一、低年级培养孩子敢于开口,大声朗读的习惯,在反复的朗读中形成语感。

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重朗读就是强调以读为本。《日有所诵》正是通过反复诵读,了解文章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对低年级孩子而言,大声朗读文章有助于形成语感,是培养孩子们喜爱阅读、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在反复的诵读中注意能力的训练

不要简单的认为《日有所诵》就是反复的读,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可以做得细致些,孩子兴趣就会被一次次点燃,孩子的能力也会在训练中提升。

(一)在读中训练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做手影》时,当读完“电灯一关都跑了,电灯一开又来了”这句后,我组织孩子讨论:为什么“电灯一关都跑了,电灯一开又来了”?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激活了思维,不爱思考的孩子也被带着参与讨论。

(二)在读中训练说话

在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加强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这是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日有所诵》的通讲课可以设计一两个这样的训练点,慢慢地培养孩子敢于大声读,敢于大声说。如教《大小多少》一课时,我就让孩子仿着说,正好也学了这样一篇课文,孩子们对数量词比较熟,访着说便不那么困难。

(三)在读中训练表演

儿歌形象感强,极富有童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现特点。

(四)在读中训练记忆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时间

1时。

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根据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3.启发讨论: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在小组内讨论。

三、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拓展练习

《尺有所短_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以及“冒昧、疏远、采访、寂寞、分析、飘飘然、行只影单、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受益匪浅、年少气盛、年逾古稀”等词语。

2、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3、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课前准备:

调查本班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据实际问题搜集辩论资料。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理解课题。

1、教师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课题《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2、学生体会,模仿举例,理解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感知内容。

1、学生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生字词。

柯岩、冒昧、寂寞、和睦、分析、患者、告诫、受益匪浅、年逾古稀

3、再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用什么形式,主要介绍了什么事。

三、深读课文,质疑归纳。

1、读读议议。

(1)信中主要提出了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和体会。(2)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展开想象,合情推理。

2、读读悟悟。(1)朗读课文。

(2)感悟柯老师信中语气的特点:真诚、耐心。

3、读读想想。

/ 2(1)自己归纳书信的格式,发现去信与回信的异同。(2)合作交流,教师小结。

四、课后延伸,拓展训练。

辩论会:结合本班主要问题由师生共同商定论题,自由组成正反方,展开辩论。

“有所不为”方能“有所大为” 篇7

其实, 早在2011年底, 我国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校长之时, 教育部就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熟悉高等教育规律, 有较丰富的办学治校经验”都是清晰在列的必备条件, 认为大学校长首先应该是“学术权威”的固有观念似有淡化的趋势, 而具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渐成大学校长的重要条件。从专家到教育家, 从高度学术性到渐渐职业化, 其变化轨迹已清晰可见。

或许, 惟有“有所不为”, 方能“有大作为”。选拔学术权威为大学掌门人, 以“双肩挑”的重任寄望一校之长, 固有其长期以来的历史成因, 但归根结底, 校长一职毕竟是一个服务性的管理岗位。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 现代大学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多元职能, 社会环境的多变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及个人精力的有限性都给大学校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强化大学校长的职业化色彩, 对大学校长的身份予以重新定位, 不仅十分明智, 而且极为必要。

事实上, 这一变化也并非我国才有的新鲜事, 而是与国外很多知名学府的治学理念不谋而合的。

耶鲁大学第22任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 是美国常春藤盟校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在他任期间, 耶鲁在美国大学排行榜上始终位居前列, 多次排名榜首。然而耐人寻味的是, 在长达12年的校长生涯里, 雷文没有带过一个研究生, 也没挂名领衔做过一个具体的科研项目, 12年里他只出版了一本专著, 题为《大学工作》。同样, 英国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教授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也公开说道:“我作为校长, 很难兼顾科研与校长的工作……要使剑桥大学保持一流大学的位置, 要使之走向更辉煌的目标, 这是我需要明确的工作重点。”笔者在写作《阅读哈佛》时曾与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德里克·波克和现任女校长茱·福斯特交谈。拥有法学专家背景的德里克·波克在20年的哈佛校长任期内, 全身心投入的是如何管理学校这部“律法”, 他的著名演说是“大学校长的作用”, 而茱·福斯特在实现从著名历史学家到大学校长的“华丽转身”之后, 更是连别人邀她作序、写书评都全然婉拒。

这些校长的选择, 绝非偶然的个案。在很多发达国家, 校长由选聘委员会负责遴选, 选出之后对学校“董事会”或者“理事会”负责, 在校长任期内他更接近于“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 选择成为校长, 就意味着必须对学术生涯有所牺牲。这样的约定, 是基于一个基本的理念: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这样做是为了维护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性, 保障大学的高效运转。

当然, “职业化”呼声的高涨和中外大学校长们不无默契的表态, 并不意味着对学术价值的轻视。事实上, 对于中国的大学校长来说职业化是追求, 而学术性则是前提。作为学术组织领导者的大学校长, 能够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制定适合校情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出色的学术基础和充足的学术训练, 有助于加深管理者对于高等教育的理解, 更是科学治校的必备基础。让具备良好学术背景的校长专注于管理工作, 恰恰就在于期待通过加强管理工作的专业供给, 提升高校的整体水平。

分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成 篇8

一、充分了解小学生的个性差异

1.知识基础、技能方面差异。由于每一位学生家庭环境不同,有的学生家中拥有电脑,接触时间长,又有着电脑打字、画画方面的培训经历,因而对于计算机操作较熟练。能打字、插图,利用画图工具画画;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都是陌生的,需要手把手从头开始学起。

2.兴趣爱好方面差异。有的学生酷爱玩电脑、打游戏;有的学生喜欢练习打字、画画。当然,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与只重视统考主科而忽视其他非统考学科的学习有关。

3.智力、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态度、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爱动脑,喜欢探索计算机奥秘,常问老师问题,因而对这一学科有始终如一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刚开始学电脑时有兴趣,但时间一长,便渐渐觉得学不学无所谓,以至于成天只想上网吧打游戏而忽视计算机基础知识、技巧的学习。当然,这也与教师自身水平差,教师指导方法、教学手段单一有关。

二、异步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1.情境导向,分层定标

异步分层教学开始时,教师要利用电脑的开放性,以实例演示、设问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要利用各种现成的教学软件、学习软件以及自制软件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分组广播的功能,为各层学生呈现适合于本层学生水平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激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分层练习,探讨生疑

“情境导向,分层定标”后,学生对照各自的目标分层自学。期间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自觉地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不断给学生设置“门槛”,学生不断跨越“门槛”的过程。对于学生自学、讨论后仍无法逾越的“门槛”,教师要作为下一步回授与释疑的重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够巩固旧知识、发现新问题、跨越新障碍、建构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巡回作个别辅导,主要围绕A层学生“吃不饱”与C层学生“吃不了”的问题,重点辅导A层与C层学生。对A层学生,教师的“帮导”目标是拔尖,加大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要求他们“立志向、善思考、自己走”,鼓励善思考、善提问;对C层学生,目的是达标,重点为“抓基础、养习惯、带着走”,鼓励他们敢实践、敢操作、敢提问;对大多数的B层学生,目标是整体提高,教师要引导他们将心理活动集中于相应的教学目标或形成具有共性的问题,为下一个教学进程做好准备,重点是“促内化、助迁移、渐放手”,鼓励多思考、多提问。

3.集体回授,异步释疑

“集体回授”主要是针对人数占优势的B层学生(或还有部分A层与C层学生),为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而组织的一种集体教学活动。尔后,教师为那些来不及解决的、不具有共性的问题分先后在层内释疑即“异步释疑”,同时学生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矫正、感悟或继续探索。“集体回授,异步释疑”是实施异步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是“教”与“学”的一个动态过程。

4.整体评价,齐头并进

整体评价分为层内评价与综合评价。层内评价贯穿于巡回辅导、异步释疑的全过程,教师要结合各层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层内评价,利用对个体的关注、肯定成绩、鼓励上进、张扬个性,学生会增添学习各种软件的自信与勇气,激发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有利于良好班风和学习信息技术氛围的形成。综合评价是在学生各自原目标达成后,对学生的练习、作品做出客观、公正、科学的总体评价,它既是教学反馈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有效手段。利用好整体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推动各层齐头并进,在下一个教学目标实施中取得更大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异步分层教学法有它的优势,但并不是只有异步分层教学法才是最优秀的教学法,我们要根据目前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结合对信息技术课具体内容的分析、对学生特点的充分了解,结合“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索法”“讲解法”“启发式”等其他优秀的方法实施教学,以更好地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学习书信的格式和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和简介柯岩

1、导入:出示信封,问:这是什么?(提示学生:能说清楚些吗?它有什么作用?)板书:书信

2、师简要介绍书信:提起书信,我国很早就有一个成语——“鸿雁传书”,人们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时,就靠着书信来互通信息、表情达意。所以,还有一个成语——“见字如面”,见到那细密的文字,就像见到了写信的人。

3、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由两封书信组成的课文,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齐读。

4、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关于课文中的两封书信,你有哪些了解?(学生可能说到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老师的信,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相机板书:张国强

柯岩)相机提问:张国强是一个小学生,咱们都知道?你了解柯岩吗?简介柯岩:(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5、作家柯岩在回信中引用了这句名言,单看字面,它是什么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6、这句话在课文中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咱们一起来细细学习。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自己读懂,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⑴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⑵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⑶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 ⑷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三、交流讨论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中,老师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导: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区别对待。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适当归纳。)⑴格式:

①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加问候语)。②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式)。③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④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⑵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叙述的事情决定。

四、质疑拓展

1、质疑解惑: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⑴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⑵练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篇10

一天,森林里举行了一场“比本领”大赛,大象伯伯是裁判,它说:“第一场谁来?”森林之王老虎第一个跳了出来,理直气壮地说:“我来比。”小动物们一看是虎大王,都不敢上前来比试,这时一只小老鼠说:“虎大王,我来跟你比。”很多动物都惊呆了,一个小小的老鼠还敢挑战森林之王老虎?

“比本领”大赛开始了,老虎说:“我们比谁力气大。”小老鼠说:“好。”于是老虎不费吹灰之力就举起了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小老鼠使尽了全身的力气,但石头却纹丝不动。老虎瞥了一眼小老鼠说:“怎么样?不行吧!还敢跟我比?”“我们比爬树吧。”小老鼠不肯服输地说。说完,小老鼠轻轻松松就爬上了树,老虎在树下急得转圈圈。“那过河呢?”老虎说。大老虎“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很快游了过去。小老鼠拼命挣扎好不容易才过了河。小老鼠看见前面有个山洞,于是对老虎说:“我们来比钻洞,怎么样?”小老鼠马上就钻进洞里了,而老虎刚一钻,它的脑袋被洞口卡住了,好不容易才拔出脑袋。

大象伯伯就说:“这就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篇11

一、兴趣导航,提起书写之笔

1. 创设情境,找趣点。学生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这一天里发生的事中的喜怒哀乐,都是值得学生记录下来的。我们首先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关注。比如,班级里有学生要参加学校大队委的竞选,因为担心落选而格外忐忑,于是我让学生集体谈论,列出这名同学忐忑的原因,然后组织同学逐条讨论,并把劝说的话写成文,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找到了兴趣点。又比如,每天我们行色匆匆,总会忽略外面的风景,这时,我们可以回忆上学时路上的所见,或者是一天之中见到的难忘景色,让学生的思绪像放电影一样,重新扫描,激情碰撞,兴趣的落点一下子就找到了。长期的情境创设,能让学生学会留心周围事物,在慢慢积累中由兴趣转化为自觉行动。

2. 师生共写,激盲点。传统的习作教学中,老师永远是高高在上,一声令下,学生伏案而作。其实,老师的示范是一剂良药,既可以让学生充满好奇之感,同时又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更重要的是,师生共写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并能让他们保持这份激情。比如,在引导学生描写“清晨”时,学生侧重写上学路上看到的风景,老师则从各色行人的匆匆和老人的悠闲方面着手,这样两种不同的入笔方式,让学生取长补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

3. 开放题材,展特点。要想让学生写出有真情的文字,就不能限制他们的所思所感,让他们“随心表达”反而更能见到真实的文字。比如,写作《我家的晚餐》,在不同家庭的学生写来,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是议论文,也可以是一篇记实性的文章;学生或写晚餐的丰盛,或写丰盛的晚餐带来的营养过剩的话题等。在开放中不限立意,不限取材,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放开了种种桎梏,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他们才乐于写,善于写。

4. 个性评价,提自信。得当的评价方法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分数,而是教师的评语。我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对待写作水平好的同学,我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也指出其不足。如:“你对景物的描写有声音、有味道,很有灵气,但还得注意词句的灵活多样,在同一句中做到用词不重复!”对待写作能力较弱的同学,要尽量地挖掘其闪光点,大到一段话,小到一个句子、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肯定点滴进步,尽量找到可取之处。

二、日有所写,叩启写作大门

学生有了写作的愿望,我们还要让他们明白写些什么。生活里,课堂中,处处皆风景。可是学生受其阅历和情感所限,常常觉得身处“无米之炊”的困境,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从四个方面入门,书写有活力的文字。

1. 走进课堂,续写教材之精彩。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留白处,给学生的练笔提供了许多的素材。比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是这样描写玉澜堂中的海棠的:“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里省略的恰恰是学生值得写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细节补充。学习了《燕子》一文,同学们都记住了燕子的外形:“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一段文章,也来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课文中处处皆有值得描写的精彩,让学生从课堂中起步,向课文学习写作的技巧。

2. 走进书籍,书写阅读之乐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外书籍,让学生写出彰显自我个性的阅读体会。比如在共读《三国演义》时,我要求同学们每日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有的同学这样评价人物:“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关羽,字云长,人称关公。他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之一,英勇善战,是军中猛虎,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可谓是血性男儿,铁血精英,义字当头啊!”还有的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对那些英年早逝的英雄感到痛心。周瑜,三国时吴大将,因为忌妒诸葛亮三气到死,埋没了一肚子才华。关羽一向沉稳,曾经打过无数次胜仗,但是最后却因为骄傲轻敌,中了吕蒙之计,致使自己败走麦城,被吴侯所害。”这样的文字,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叹,也是伴随着阅读兴趣的自我抒写,写得有理有据,也让描写成为了一种内驱力,有物可写,有话可说,写出了思考与智慧。

3. 走进生活,描绘源头之活水。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才会逐步拓宽学生认识社会、感悟人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从中获取写作素材,积累创作灵感。每学期我都为学生制订观察计划,如:观察树木花草、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也可以观察街道、市场、书店、街上行人等等,让学生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于是,《秋天的树叶》《勤业路的变迁》《桥的自述》《超市里找成语》《我们楼的清洁工》《我家门前的那条河》这些流淌着生活影子的习作在学生笔下流淌。我还利用课程资源,突破学科间的樊篱,确立“大作文”的观念:通过科学课让他们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学完数学课,可以把自己求知和巩固新知的过程写下来;结合校本课程,让学生走进社会,去采访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些都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学会了观察生活,学会了自我体验。我还依托班级小小记者会、板报之家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国旗在我心中”“读书伴我成长”“地球,我的家园”“我的愿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展示自我。每天记录名言,警句,谚语,从电视、新闻、报纸中获取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寒假开学时,也可以让学生写写《压岁钱的妙用》《我眼中的春节联欢会》等,让生活这股清泉,为学生的写作注入更多的“活水”,写出属于自己的真实与精彩。

4. 走进想象,抒写个性之魅力。写作是一种释放,是人的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而最让学生乐于接受的就是想象了,想象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的一种最好的方法。我经常让学生把一些词语连成文章,比如:“赤道、北极熊、狼”,学生的想象天马行空,又合理有趣:“从前,熊是生活在赤道边的,它们每日懒懒地躺在凉快的海水中,总是幻想着有一天,能看到在烈日下,飘起片片白雪。有一天,熊对好朋友狼说:‘我从出生到现在都没见过雪,我好希望看到雪花呀……’”于是,他们笔下的这只熊开始了奇幻之旅,历经重重困难到达了北极。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能积累词汇,大大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由于没有文题的限制,学生的作品妙趣横生,似百花争艳。我还让学生结合语文学习进行拓展想象,比如在学习了《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想象自己未来的家园,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发散开了,如:“我们未来的房子是用贝壳垒起的,因为植入了人工鳃,所以在海底生活就不用担心呼吸问题了,每个贝壳屋还有特定的掌纹识别系统,绝对没有安全问题。”又如:“看!这就是我们的海底家园。清晨,珊瑚们用它那清脆的歌喉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穿上衣服,刷好牙,洗好脸,吃着妈妈准备的丰盛营养的早餐:清蒸贝壳、红烧龙虾和金枪鱼汁以及高蛋白的‘红梅’牛奶,欣赏着海底特有美妙的鱼儿‘二重唱’,真是惬意呀!”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的想象有了施展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获得了自信,享受到了快乐,在文思泉涌中写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写出了活力与自信。

三、提供舞台,享受写作乐趣

期望自己的劳动获得成功,这不仅是孩子,也是成年人的正常心理需要。成败与否反过来又会加强或削弱学习兴趣。我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进行佳作赏析,每周有五颗星就可以换取“小作家”奖章,一月累积一次,得奖章最多的五位同学推荐至“五勤明星榜”;一个月中选出一些美文,编写习作班刊,进行班级网站的展示,或者推荐到校刊;黑板报也是一个宣传主阵地,每周推荐数篇,张贴欣赏;……多样的舞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大大提升了他们习作的热情,写作成为了一种有生命的行为,写作成为同学们的亲密伙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篇12

邓小平理论的“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战术,给了我们这样的启迪:教师要在课堂让学生确有所获,哪怕是点点滴滴的实实在在的收获,总比一无所获好。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切实领会要求英语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基于这一理念,广大职业学校英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尝试英语教学的改革,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方式,或许对教与学双方都有益。

任务型教学就是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清楚地明确任务,并围绕此任务展开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把学生的兴趣激活,让学生参与到完成任务任务的活动中来,以达到教学目的。

一、职校英语课堂开展“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

1.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职业学校开展任务型教学。《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逐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使他们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感受成功,从而促进学生在真实活动中运用英语能力提升教师自身的英语课堂教改能力。在这样一种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选择和运用任务型教学是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

2.职校英语教学现状迫使职业学校开展任务型教学

(1)学生英语基础底子薄。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无法升入高中或者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才选择进入职校学习的, 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个别的学生甚至不知道二十六个字母的正确书写方法。只有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简单日常会话,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因此他们升入职校后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热情,他们对英语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 最后对英语产生厌学、反感情绪,英语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从而造成了英语教学的困难。对于这样一种现状,教师只有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才能更有效的改变职业学校学生对英语的态度,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 2 ) 英语教学方式陈旧。现在职校英语教学采用的仍是单一的英语教学方式,缺乏思考和趣味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整节课教师几乎一个人从头讲到尾,学生则是无精打采地听课。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局限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往往是越听越想睡。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无疑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原本就比较头疼的英语更加不感兴趣。与此同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打消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职校英语课堂的“任务型”教学方式正是在这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任务型教学方式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它与职校英语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鉴于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职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任务型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就格外凸显出来。因此,在职校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 教学,对推进英语改革和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职校英语课堂开展“任务型”教学具有必要性。

二、职校英语课堂开展“任务型”教学的过程

1.职业学校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我们把新的课程标准中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并结合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的教学体系,形成职校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 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形式,把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逐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任务型教学的主要步骤是:

Step 1.Leading-in/Warming-up Activities for interest.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通过复习上一个话题的主要内容进行铺垫, 为本节教学内容创设语景。

Step 2.Pre-task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设计不同的任务使学生“动”起来,任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Step 3.While-task通过新的语言材料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设计数个任务构成任务链,个人、小组、集体完成各自任务,让学生“做中学”。

Step 4.Post-Task各组以表演、展示、报告等形式出示任务结果,鼓励学生参与。

Step 5.Check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形式以鼓励、激励、奖励为主,重点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对象以基础薄弱的学生为主。

Step 6.Homework根据课堂任务内容,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做相关项目

2.职校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分析。为了弥补传统英语教学中交际互动性方面的不足,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方式,以全国高级技工学校公共教材对任务型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下面是以Unit 14为例,进行初步实践,探讨任务型教学在职校课堂中的应用。

话题:Unit14 Christmas Traditions(全国高级技工学校公共教材)

Step1.Leading-in/Warming-up

Play an English song: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Tell the students the Christmas Day is coming.Friends will give presents with each other.

Step2.Pre-task

Play the guessing games.Let 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to the new teacher.Let the teacher guess their good friends.

这节课是安排在圣诞节前夕,在上课营造圣诞节的氛围,唱圣诞歌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主动给老师作介绍,介绍他们各自的朋友,为后面创设情景,教师布置任务作好铺垫。

Step3.While-task

(1)Presentation 1 Now the teacher has a lot of friends there. Show the picture of Christmas Day and a box (many presents in it).Give the friends presents.Let the students choose what they like.Then ask them some questions: What’s this in English?What color is it? etc.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礼品盒,圣诞节送礼物,复习有关圣诞的单词并加以扩展,自然引出装饰decorate the tree等单词和词组,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激情。

(2)Presentation 2

The teacher used the scarf she wearing.Cover it on her face and act a Christmas Father.And say:Last night there was a Christmas Father.He sent a lot of parents to different countries. Now he is in England.

教师当堂发挥想象力,利用开课当天所戴围巾,摇身一变扮演成一圣诞老人,创设另一个情境“圣诞老人去各个不同的国家派发礼物”,自然引出课文内容。

3.Listen to the tape.Then read it together.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合理利用课本上的资源,不盲目脱离书本,让学生利用听到的内容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找出各国圣诞节传统的不同之处”。

Step4.Post-task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汇总统计,向全班公布结果

Step 5.Homework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Spring Festival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的课外时间较多,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必须通过布置任务帮助学生加强课外英语实践活动,营造课外英语学习的氛围。

三、“任务型”教学课堂中的反思

1.任务型教学方式的优势。

(1)学生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由于任务型教学强调的是以对子、小组或者班级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及汇报的教师在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 而是注重一个整体进步。一个整体的成功依赖于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突出强调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任务型课堂教学能够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学生积极乐观的良好心理品质。

(2)教师突破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型课堂中,教师突破传统,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意义的真实任务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没有太大压力比较自由的发挥。教师在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如何更好更出色的发挥。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更乐意积极的参与进来, 也能更加容易获得知识。

2.任务型教学方式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课堂中对于任务的选择或分配无法进行准确的需求分析,最实际的一个问题就是任务的难度如何适合学习者当前语言水平。

(2)教师对于课堂中任务的完成情况评定也没有严格的标准,不单独进行专项测试。这种做法和目前考试制度无法接轨,并且学生只对自己完成那一部分任务所需的能力和知识得到加强,而对于其他知识则未必能掌握,这就不能达到整体的教学要求。

(3)职业学校任务型教材和大纲缺乏,教师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当然地去做,无法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作文 篇13

彩虹美丽无比,却生命短暂;石桥生命长久,却形貌欠美。可贵的是,它们都没有以己之长揭彼之短,而是互敬互赞。这则寓言不正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吗? 文中的鹰却只看到了自己的爪子有多么大,多么锋利,可是却忽略了尺有所短的道理。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尺虽比寸长,但也有不够长的时候;寸虽比尺短,但也有用得上场的时候。

“金无足赤,玉有微瑕”,“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都说明了这一道理。《史记》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有一天刘邦与韩信闲聊,刘问: “爱卿与朕孰能耶?”韩曰:“若论带兵,上不如我,信将兵多多亦善。”刘又问:“卿何故为我所御?”韩曰:“上善将将,信不及。”韩信的回答实在妙得很,即维护了皇帝老子的面子,又说出了人各有所长的道理,难怪刘邦听后得意得“嘿嘿”直笑。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两人都是大科学家,但前者擅长的是发明创造,后者却以理论研究为专。这也恰恰说明了他们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试想,如果硬让爱迪生去研究物理理论而让爱因斯坦去搞发明创造,恐怕人类也没有今天的辉煌。

在我们的同学当中,科科拔尖、样样都好的人固然有,但恐怕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同学既有自己所擅长的科目,也有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即使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也一定会有过人之处。科比布莱恩特读书时成绩并不好,但这并不能否定他在篮球上的天赋。孔子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既然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那么我们就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对待别人,既不因自己有不及人之处便妄自菲薄,甚至自暴自弃,也不因他人有不及己之处便自高自大,盛气凌人。只有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文 篇14

妈妈说:谁的票最高哇,他为什高?

我们班的母老虎阳阳,她得了22票,老师说她会笼络同学,组织能力强,可是她缺点也不少啊,她太强势,对其他同学爱发号施令,老师不在时,比老师还强势,而且成绩中等!

我喘了一大口气,妈妈递给我一杯水,我接着控诉起来。

最让人气愤的是,在宿舍,熄灯后她不让别人说话,但她却跟她关系好的人聊天,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吃别人的零食!

妈妈又问“其他两位同学呢?”

"第二名艳艳,她和我的成绩差不多,却得了19票,说着说着,我的声音就提高了八度,她只不过朋友多点,脾气好点,最大优点大概就是说话嗲声嗲气,可能因此才博得大家的眼球吧我有点不屑一顾地说。

至于第三名,他是唯一参加竞选的男生,是个小个子男神・・・・・・经,还是个积极分子,对谁都热情过度,当然备受关注啦!我的话暂时告一段落,又猛喝了一口水。

这时候,妈妈坐在我身边,发话了:孩子,通过你刚才吐槽,我听出点意思来了,你认为自己成绩第一名,特长也不少,老师也喜欢,可是你从没提一句同学关系,我看你是自觉高高在上,甚至有些目中无人,所以你的民意选举才会落在后面。我不服气地把头扭向另一边,觉得妈妈也偏心。

那位阳阳,人家虽然爱发号施令,又强势,说话大胆直爽,但这也正是做班干部的必备条件呀,你不也说人家有组织能力吗,所以你要正视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至于艳艳,从你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她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大家喜欢她也没错呀?好好想想妈妈说的话我觉得妈妈分析的头头是道,比较有道理,我自问我是不是有的太自恋了。

妈妈接着说道: 第三名的那位男同学,不只因为他是男生吧,他的乐于助人,他的热情,他的.好人缘,你不会否认吧?孩子接着妈妈话语一转道当然,阳阳有阳阳的气势,艳艳有艳艳的可爱,你也有你的优点呀,孩子妈妈搂住我的肩膀,我顺势趴到妈妈的肩上,觉得心里好受多了

你成绩好,文静有礼貌,举止大方得体,作文突出,英语口语也非常标准,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所以你只要做好自己,生活充实快乐,就好了,再说你还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呢真的吗妈妈?我撒娇地问道,感觉自己幸福极了,刚才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了,我说是不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啊,妈妈?

上一篇: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纠纷下一篇:交警日常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