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旅行作文
我在画本上描绘了一株乳白的蒲公英,在广阔的草原上,她孤单地看着风带走自己的孩子。她并不娇艳,却令人在那朴素之间品出一种轻佻淡然的美。窗外的风钻进屋里时,她仿佛在画中轻轻摇曳,将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蓬勃生机赠送给四海八方。
初夏,走在小径上,时不时就会看见一旁的草丛里,有蒲公英默默工作的痕迹。一根根青绿色的小茎像小柱子似的,顶着一个由个无数子女围成的绒球,高挑地立着,隐隐身子一斜,现出无限生气。
风缓缓来了,为蒲公英捎来新的问候。家家户户都帮孩子打理好雪白的衣裳,寄托给了风的夏令营。他们乘着降落伞,和母亲最后一次挥手道别,开启自己漫长的征程。我总是想,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将在来年的这一天也以同样的.方式送走自己的孩子。
蒲公英种子们驾驶着风的魔毯在空中飘啊飘,飞过山丘,越过草原,蹚过小溪,寻找自己的归宿。有成群结队落在山坡上的,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有不偏不倚落在农庄里的,成天欣赏着闲暇的庄园生活,有落在道路边上的,为人们点缀一番风情。
到来年夏天,这些蒲公英种子们也将长成为母亲那番平常姿态,也将在风中摇摆,也将以最平和与慈祥的心态看着自己的子孙飞向新的天地。
一、鼓励学生广泛地积累材料, 为写作打下基础
积累是作文的前提。因此,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广泛地积累材料, 为写作打下基础。
(一) 阅读积累
没有坚硬翅膀的雄鹰是无法在广阔天空中翱翔的, 没有充沛精力的骏马是无法在无垠土地上驰骋的, 没有丰富的语言又怎能在写作天地间徜徉呢?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 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都是学生作文的典范, 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比比皆是。因而,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品读、领悟、仿写。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语言有更深的理解, 同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比如, 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阅读:1.围绕自己确定的学习主题进行阅读;2.要抓住语言, 抓住细节进行阅读;3.要深入进行感悟, 先感后悟;4.要争取对主题、选材、表现手法及语言各有所感, 各有所悟;5.欣赏后要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感受。于是, 学生可以带着定向的主题阅读文章, 一边研读一边写下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随后,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拿出来跟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这样, 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尽情地发挥。交流讨论的结果不就是学生自己的成果吗?可见, 通过教师的阅读指导, 学生们可以真正地感受到文章的美。学生们把这些美的东西记录下来, 积累起来, 不就成为写作的素材了吗?
(二) 观察积累
“应该观察, 然后再观察、再观察。”这就是法国自然主义大师福楼拜写给他的学生莫泊桑的写作箴言。
生活并没有亏待我们, 关键是我们是否做生活的有心人。即使是学校生活, 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 便会发现,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 每一缕阳光、每一滴雨露……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园生活中, 同学们学习的苦乐、考前的紧张、考后的担忧、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悲伤……都是一篇动人的文章。学校生活如此丰富, 社会生活就更不用说了。一位学生捕捉到新老师走进教室的一刻, 写成了《老师的六秒钟》:第一秒是一双修长的美腿迈了进来;第二秒是苗条的身材站立在讲台上;第三秒是黑亮柔顺的披肩秀发在她转向黑板的一瞬间展示出来;第四秒是优美的字体洋洋洒洒地呈现在黑板上;第五秒是温柔而清晰的话语从她樱桃般的小嘴里飘出来;第六秒是教室里传出美的感叹!多么富有创造力的六秒钟啊!因此, 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凝视生活、观察生活, 把一些看似芝麻大小的事以日记、随笔的形式存入资料库;同时, 让学生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 将观察所得、闪现的灵感记下。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伟大蕴涵在平凡中, 深刻藏匿于浅显里, 生活中不是缺乏写作的材料, 而是缺乏挖掘。
(三) 实践积累
鲁迅先生曾言:“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 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脱离生活、缺乏实践的作文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是真正的大课堂, 因此, 我们要多多引导学生深入社会, 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比如, 鼓励学生在家勤做家务, 在社会多做好事。同时, 给学生多布置一些采访、调查的任务并要求他们写好采访记录和调查报告, 让他们真正地了解社会、体验社会。
总之, 多阅读、多积累、多实践会让学生积累到丰富的素材, 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写好作文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 教师要培养学生多阅读、多观察、多积累的良好习惯。
二、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写作空间, 正确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我们不难看出, 学生自由的天性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应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自由地放飞思想, 自由地抒发情感, 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用自己想用的表达方式, 甚至还可以自由地评价、批改。
(一) 口头作文
在动笔写作之前, 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和提纲, 随后组织他们在课堂上发言, 可以就内容、立意、选材、结构来谈。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言的机会, 让他们在交流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 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修正自己的思路和提纲, 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 改评作文
学生写完作文后, 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认真修改,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无错别字, 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立意与选材是否得当, 语言是否通顺, 开篇是否新颖等。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字斟句酌, 力求文句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文章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真正做到真情实感。语言不简练在学生作文中是相当普遍的, 我们要明确要求学生完成初稿后反复修改, 删掉多余的词句。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对提高作文水平和学习效率都有很大帮助。
我们可以这样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互改: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4个人, 由本组成员推荐一名当组长负责检查。最好能让每位学生改两本, 各自写好批语并打出分数。改完后要签上批改人的名字, 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在批语时要注意:旁批要有针对性、准确性;尾批要有启发性、建设性。这样安排, 在同一话题下的作文, 学生可以从选材剪裁、行文结构、中心立意、开头结尾、修辞运用等方面看看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在指出别人好的方面时自己也学到别人的长处;在发现别人的不足之处时自己也可以引以为戒。这不正是取长补短的最好体现吗?
(三) 小结作文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互改完后要对作文及时地进行总结和评价。这一环节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讲评两个方面。
我们要求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文时, 把别人作文中的精彩片段, 如新颖的开头、闪亮的结尾等值得学习、鉴赏的地方记录下来, 以便在以后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当作文本回到自己手上时, 学生要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 重点看别人对自己的批语, 并对照自己所记录的别人的优点, 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 这样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
教师还要把学生的作文及自评都收上来, 进行审阅并随时作记录, 为讲评收集材料, 同时也要对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做出必要的批改。这样教师对全班学生的作文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在讲评时要以激励学生为主, 应形成师生互评的氛围。
总而言之,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为学生创造写作的自由空间, 并不等于放任自流, 而是要注意在整个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作文。
三、注重遣词造句, 增强表达效果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不注重遣词造句, 本应表达的感情无法表达出来, 造成文章的平淡无味。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可不能忽视这一点。
(一) 炼字炼意, 相互照应
毛泽东说:“写文章要讲逻辑性, 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 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 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 不要相互冲突。”注意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就文章的字词锤炼而言, 是很重要的。例如,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这一句之所以能成为警句, 全是字词锤炼的功夫。“海日生残夜”当然有“江中日早”的意思, 但江中为什么“日早”呢?“潮平两岸阔”句已作了暗示。长江下游, 江面宽阔, 岸上往往一望无际。所以, 当残夜未消之时, 一轮红日从东方碧空与海水相接处“生”了出来。“江春”指景物表现的春意。“旧年”指行将逝尽的残冬, 用一“入”字, 让春意闯入残冬, 诗意盎然。这一联之所以好, 是由于炼字炼句服从于炼意, “日”代表光明, “夜”代表黑暗, 不能并存。“春”与“冬”也与此相似。作者从炼意着眼, 把“日”与“春”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将“生”和“入”拟人化, 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结果就炼出了这两个警句——“海日生残夜”, 将驱尽黑暗;“江春入旧年”, 将赶走残冬。全句不仅写景逼真, 叙事确切, 而且表现出普遍意义和生活真理, 给人以乐观、积极的艺术鼓舞力量。
(二) 巧用修辞, 增添情趣
炼字也可以从掌握多种修辞手法入手。杜甫《春夜喜雨》突出的特点是说“雨”有意“润物”, 无意张扬。这样一来, “雨”不仅富有情意, 而显其情操。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句, “山如眉黛, 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将山比喻成女子描画过的眉毛, 又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 不仅点染了小屋立于山脊的玲珑清新、自然柔和, 而且让人联想到女子那妩媚动人的美好面容, 给人一种具体、亲切之感。
(三) 提炼虚词, 优化意境
炼字, 不光是炼形容词、动词等实词, 其实虚词也不可忽视。俄国小说家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刻画了思想麻木、僵化, 行为鬼祟、虚伪, 想恋爱又要做正人君子, 想结婚又怕承担义务, 甚至跌了跤也怕别人取笑的别里诃夫。别里诃夫敌视憎恨周围的人和事, 周围的人也敌视憎恨别里诃夫。该文头一句说:“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诃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死去。”作者用这句话总领全文, 通过副词“才”来强调人们对别里诃夫的敌视憎恨之情。可见, 一个虚词对文章意境的表现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在写作中也要特别注意。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搞好作文教学工作、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任务就落在我们肩上。
参考文献
[1]袁行需.中国文学史 (第四卷)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
[2]刘新才.作文激趣方法例谈[J].教研天地, 2004 (11) .
[3]江秀琴.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J].教研天地, 2005 (1) .
生命是短暂的。可是,在短暂在的一生中,有许多时间你还得忍,忍着它们慢慢的流过去,直到终于又有事件之石激起生命的浪花。人生中辉煌的时刻并不多,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对这种时刻的回忆和期待中度过的。
――《人与永恒》
放假的时候,总是恍恍惚惚,有一日没一日的过。没有了老师同学,没有了课本习题,反倒是有些空虚。人性本贱,就是这个意思吧。
中午没人在家给我做饭,就泡了盒方便面。在这种天气,吃方便面,除了热,还是热。
打开电脑的时候,不记得是几点了。随便听了几首歌,心仿佛有平静了许多。之后,我便在在布兰妮柔缓的every time中,昏昏欲睡,不想竟被my humps这首极富激情的歌拉回来了。突然间,我明白了为什么大家叫布兰妮“小甜甜”,而那些歌词很黄很黄的欧美歌曲又为什么极受人欢迎了……郁闷许久……
真的找不到事情可做,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仿佛我不该属于这里,以致于看起来是那么不搭调……
时间是上帝赐予我们最美好也最残忍的礼物,此时的我,消磨ing。多少有点不爽。
黄昏的时候,站在窗旁等待日落,兴许这是我所能想到的唯一一件有意义的事了吧。但是,有着强烈阳光的下午,为什么留下的却是多云的黄昏。风,吹乱我的头发,让我有点不知所措……
很遗憾~没有看到如血的`残阳,没有享受到最后的那一丝柔和。
今天注定将被我彻底荒废。
注定,彻底。
百无聊赖的日子,迎来最后的时光。我依然坐在电脑前,用拙劣的文笔,倾泻着心中没有发泄出来的某种情感。不是抒情,唯有叹息……
渐渐的年的气味失去了,再也没有那份热烈与浓重,再也不能揣着激动的心情去放炮竹,怀念那段懵懂的日子,幼稚的只追着糖果跑,跟着炮竹大叫,湫着“满汉全席”流口水…。
日子再走,我们在变,那些物质俘虏不了我们的心,我们在变,变得不天真、不单纯、再也不能像一杯水,不能只拥有纯白的渴望。失去的往昔不能重回,可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不转身拾回,永远也寻不见,所以寻找曾经,回思往事,即使会很痛,但幸福会游走,浅浅掠过心房……
一些东西只有走过才明白、一些东西经历后才懂得,一些东西注定要藏在心里,一些东西要学会放弃,珍惜忘记!
不是安于现状也不是何现实妥协,我只是累了伤了,找一个地方暂时依靠。都说时间会冲淡一切,然而不小心我却是一个例外。时间越久脓水越多,倒不如撒一把盐,让往事过滤一遍,长疼不如短痛,随泪水堵满胸口。
有喜也有悲的交汇,说不出的悲伤,很无奈!今天一样还是站在院里看烟火,稍纵即逝的美丽虽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但一瞬绽放的笑花朵,点亮了一角夜空,自己的专属才美丽。
落花也一样美丽,下一秒却不见踪影。努力开出最好的一次,哪怕下一刻留下的只是背影!无论谁的谁,都是生命的过客。往事透过沙漏,滴在岁月的瓶里。那些风丝云等。注定紧紧握在手里、丝丝烙在心里。伍维也挥不去抹不掉,但也永远不能在现!
一切都只是个圆,起点就意味着它的终点。无论走多远,都只会溯回每个起点。
总喜欢静静的想往事,总喜欢回忆,虽然里面有悲伤,而我心依然晴朗。往事如风,它教给我许多我不曾知道的东西。当往事随风而去时,我心里依然平静,我听到了往事的声音:“挥洒真情,善等他人,惟有无愧于心,才能活得轻松自在。”
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往事牵绊,呆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为往事流泪。起风气时候,往事随之而去,才发现那毕竟是过去。其实,我的确应让往事随风而去,不要让它再牵绊,束缚着我,因为社会在发展,我也在长,泪水不能代表一切。
终于,在深秋的夜晚,往事迈着它强有力的步伐随着秋风而去了,我心中一时孤独,一时落寞,还有一点喜悦。虽然岁月如水,今日看昨日的山花只是满眼憔悴,但是指过面颊的每缕夹杂着往事的秋风都教导我要有一张真诚的脸,一双温暖的手,它也在时刻的提醒我,珍惜眼前,珍惜拥有。
首先, 理想是什么?托尔斯泰这样告诉我们“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 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 就没有生活。”接下来学生们各执己见, 畅所欲言:理想是指南针, 是北斗星, 它指引我们前进, 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学生们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理想:有个女同学说, 当我看到电视上有的人因有病被病痛折磨痛苦的表情时, 就想当一个医生, 为天下人解除病魔;有一个男生站起来抢着说, 我想当一个歌手, 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有的人想当教师, 为祖国培育花朵;有的人想当一名企业家, 赚很多钱成为中国的首富并向比尔盖茨学习成为中国首善……
那么为什么要树立理想呢?我问学生:假如你相貌丑陋, 说话口吃, 嘴角畸形, 讲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 还有一只耳朵失聪, 你该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学生沉默了。可能他们在想:人生如此, 还不如死了算了!但我郑重说出:这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总理让.克雷蒂安真实的经历, 他们被震撼了。克雷蒂安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 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 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讲得多好啊!我问同学们:“你们愿意做美丽的蝴蝶吗?”我得到了同学们肯定的答案……
上课在继续, 讨论也在进行着。当我问:大家愿意做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吗?有同学立即反驳:“为什么?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不是说, 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吗?”不少同学支持这位同学的观点。我则反问:中国也罢, 欧美国家也罢, 无论一个国家经济发达到了什么程度, 其中绝大多数人一定都是普通人。同学们很快认同了这个说法。“那么,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平凡、普通, 就不是一件令人沮丧、糟糕的事情了, 否则, 全世界绝大数人岂不都要想不开?”在同学们的激烈讨论声中, 我们师生达成了共识: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科学的人生理想不是最大最优的目标, 而是最符合自己最实际的努力方向,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少同学表示将重新反思自己的理想内容。
理想固然美好, 但我们该如何把它变成现实呢?我给予学生一个方法指导———成本倒推法:某人想要出一张唱片, 他做了如下倒推, 如果五年后出一张唱片, 那么第四年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合约, 那么第三年一定要有作品可以给唱片公司去听。那么第二年, 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他一直倒推到每月, 每周以及每天就要做什么, 并且要立即做!我刚讲完, 有同学说:对啊!我们也憧憬“5年”后能做成很多事, 可总觉得“5年”是很漫长的时间, 现在看来5年后的目标, 原来今天就要开始动手。一个学段一个目标, 一个学年一个目标, 一个学期一个目标, 一个月、一个星期、乃至一天一个目标。请同学们每个人针对自己的理想用这种方法倒推一下。此时越来越多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周星驰曾在83版的《射雕》里演过什么角色啊?”我的这个问题打破了沉静, 有一个男同学迅速抢答:一个士兵, 刚出场, 给大家一个背影, 就被打死了!我接着问:“那他为什么能从一个跑龙套的演员成为华人中最成功的喜剧演员之一呢?”你们还知道哪些明星有过卑微的过去啊?”同学们开始兴致勃勃七嘴八舌地讨论……快下课了, 我用下面的话结束了本节课:“凡是最后做了主角的人, 都在跑龙套时就抱着成为主角的信念, 持之以恒, 不懈努力、奋斗直至成功。而在跑龙套时就随随便便、得过且过的人, 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主角的。我们想要成为生活的主角, 就是要从现在开始着手, 静下心来跑龙套, 从实际出发, 知行统一, 刻苦、勤奋, 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 学会了, 学精了, 才有机会去演主角。———大腕的前生都是龙套。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由此我深深地感到:教育不是条律, 教学模式应该不断探索创新。德育课堂不应该是那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 僵硬的条文、规则, 应该是有生活、有学生, 必须还生活于课堂,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 寻找他们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 在生动有趣的事例讨论中, 在鲜活灵动的情景再现中, 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和探讨, 自己去理解和感悟, 进而自己去体验和实践。“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知识的清泉汩汩地流淌在学生的心田, 在一次次的激烈讨论中, 在一次次会心的微笑和心灵的震撼中, 同学们得到了洗礼和升华。这就是我的教学观。
摘要:力量的迸发总是伴随着心灵的震撼, 一种教育如果将理想渗透到学习者的心灵, 使学习者自觉思考自己的行为, 并在周围环境的反射中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为之奋斗不息, 这将是教育一种成功的力量。
时间流逝地让我有些措手不及,那些曾经我无比怀念的过往仿佛就这样在世界巨大的碾压下破裂成了碎块。一切都好像苍白了似的,记忆被时光切割成段,我只能一片一片的拾起,从中读取那些似乎只属于我的梦了。
旧时的人生应该是有很多人参与过的吧。以前的我似乎不懂得什么是悲伤,只是任性的,近乎偏执的去做那些我想做,并且喜欢做的事,讨厌我不喜欢的人,如此简单
我忘了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伤害自己。胸口左侧的疼痛在某一天终于击垮了我引以为豪的意志力,于是它奴役我了。从此,我的肉体便成了代替灵魂受罪的载体,可以任我伤害,去分担我心口的痛了。可是,我为什么会疼呢?
最初的原因我已经忘了,只是意念告诉我,你该疼了,于是我的心开始听话的疼。莫名的,漫无目的的
曾经,在一段记忆片段里,我记得我在那么一段时间里,喜欢信乐团的歌。无关好听或者热爱,只是固执的爱上那种摇滚打击乐带给我的听觉上以及灵魂上的震撼。爆裂的音乐仿佛可以把我的身体撕裂开似的,一种孱弱生命力和强烈音乐之间的对决。于是我败了,败到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结局的最后似乎是我不勇敢了,时光仿佛蚕丝般一点一点把我的过去包裹,成茧。而我的过去却毫无还手之力的只能任凭时间把它束缚,装进时间提前为它做好的茧,脱离了我,脱离了自己
往事如同一颗五颜六色的珍珠,串起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如同一片落叶,在风中飘舞,带走了儿时的梦想,往事如同一串美妙的音符,跳跃在记忆的海洋里,往事如同一阵微风,带着我们的眷恋,拂向远方!
年幼时的许多事情,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唯独那件事,我依然刻骨铭心……
一年寒冬,只有我和妹妹两个人在家里。我们实在闲得无聊,便把餐桌收拾了一下,拿出了一副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我拿了几块木板,放在中间,当做中界线。我们纷纷拿起球拍,找好位置站好了。我们打得不亦乐乎,两个人说说笑笑的,身体也暖和多了。妹妹打了一个高调球过来,我跑了过去,由于用力过猛,脚没站稳,我撞上了那个妈妈最珍爱的花瓶。“啪”的一声脆响,让我的心为之震动!看着满屋子的碎片、水渍、花枝、花瓣,我吓傻了。心想:遭了!遭了!这个花瓶是妈妈的`“命根子”啊!等妈妈回来非要打死我不可啊!这下给怎么办呀!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门被打开了,妈妈走了进来。她看到了花瓶的“尸体”。心头火起,大怒。我看情况不妙,立即说:“妈,花瓶是妹妹打碎的!”妈妈的脸色阴沉含怒。妈妈走向妹妹,妹妹被逼到了死角,她十分慌张,话也说不清楚。妈妈把妹妹提了起来,狠狠扭打。果然不出我所料,妹妹吃了“笋子炒肉”。成了我的“替罪羊”,然而,我也幸免于难。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外婆家了。
一年中有四个季节,每一个季节,外婆家都会有我的身影。夏天是一年最热的一个季节,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因为在每年到夏天的这个时候,大人们忙着干活,所以不会管我们小孩会去哪里玩耍,只要你按时回家吃饭,没有出危险就可以了。
于是我每天早上,都会约上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去田边的小路上走走、散一下步。偶尔我有时侯看到一两只蝴蝶想去捉,不但摔了个狗啃泥,还惹得朋友们哈哈大笑。走着走着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有,一个小池塘种里得有一些荷叶和荷花,于是我们就跑去摘荷叶和荷花去了。我们左摘一朵,右摘一朵。
摘着摘着忽然看见的池塘的主人向这边走池来,吓得我们赶紧抱着荷花和荷叶分开到了处跑。偶尔有几个运气不好被抓到的,被大人骂了一顿后让我们不要去摘了。结果,我们第二次遇到了还是会冒着被骂的危险或被打的危险继续跑去摘。散完步后,我们就走小树林里去玩游戏了。玩着玩着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了,我们只要约好午饭后再出来,然后马上回家吃午饭去了。
吃完午饭,就跑去外婆家后的一大片竹林里,去坐一会。竹林是我们经常来的.地方,因为这里既凉快,又能听见风吹过竹林发出的“沙沙”声和小鸟欢快的叫声。竹林中放着有几块很大石板,我们就躺在上面,听着鸟叫声和竹叶声,渐渐睡着了。醒来已经下午三、四点钟了,便去摘点李子一边吃一边玩。
晚上,月亮藏在云层后面了,蛐蛐不知疲倦的演奏,它那动听时乐曲,风吹得竹叶沙沙的伴奏,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的叫温度。我们拿着椅子坐在外面,不再像白天那像玩耍,而是围坐在一起聊聊天、说着我们今天所发生的趣事,偶尔传出银玲般的笑声。
有时候,人在人海中默默流泪,一个人,走遍天涯,都觉知天涯未曾有之归宿。每个人的一生,有着太多的无奈,也有着所谓的生活,人生,如那天气,总是无常。
曾经的青春年少。似乎消失了对痛苦的感应能力,但是某些固执的东西还是沉睡在内心里,就像是远古洪荒时期的巨兽,在被侵犯的的时候吐出一整个荒原的火。那样温婉却毫无激情的.独自燃烧着,太过刺眼,以至于让人无法接近。
在秋日的最后一缕残阳软绵绵的投向我时,站在那一棵枯萎的枕木下。没有繁簇的锦花,没有天空中飞鸟的鸣叫。只是感觉到眼皮底下突突跳动着的血管,还有那一丝丝红晕灼烧着一道道射向落寞的我。干裂的唇被锋利的牙齿紧紧扣住,耳旁的乱发被风儿摇的惴惴不安。似乎感觉不到心跳,那个红彤彤曾经激情舞动的心脏,被赤裸裸的袒露在外面,经历风吹雨打,血肉模糊。
我不想说自己懦弱,但是确实,几乎每一次悄然而至的打击都会使我筋皮力竭。我无法接受一落千丈的成绩,无法接受那个年轻女老师无奈的眼光,甚至不愿意听到看到大家议论成绩时那幅昂扬自得的嘴脸,想狠狠的撕破那一张张虚伪的假面孔。呵呵,坏女孩的可怕心思。我的落寞,使我走进一条永远黑暗见不到阳光却又潮湿的死胡同,霉味在鼻尖上跳跃,无法呼吸。
直至当我沿着河岸浅浅踱步时,我注意到了在铁轨与泥土的缝隙里生长出的一团团锦绣天堂:纤细的花茎有零星的叶子,顶部盛放五瓣的花盘或者含蓄的蓓蕾。她们昂首挺胸没有一点沦丧的样子。隐忍。坚韧。宁静的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顽强的盛开,骄傲的抬头。
自那一刻起,我对自己说:“从此,不再落寞!”
风,漫过窗,轻轻翻开书页,进入文学,进入心间。
风的回忆最好的是在春天,轻轻柔柔的一双手抚着你的脸。坐在小凳上,捧着厚重的书卷,嗅着书香味,看见了草长莺飞的二月天,看见了拂过长堤的杨柳枝儿;看见了千朵万朵压枝低,看见了自在娇莺恰恰啼;看见了乡间小路漆黑寂静,看见了渔船孤灯荧荧独明;看见了黄鹂婉鸣在绿柳之间,看见了白鹭高飞在蓝天之上;看见了晨雨湿润了浮尘,看见了柳色分外清新。
在夏天,炎炎烈日下的热浪使人倍加燥热。有观蜻蜓停在小荷尖尖角的`杨万里,有望香炉紫烟瀑布挂前川的青莲居士,有怜背灼炎天光却拾此充饥肠的白居易。还有那接天莲叶与
映日荷花,或是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更有红日,青山,碧水,白帆,光艳壮丽的天门山风景。
抑或是秋天,鸡鸣残月映照在茅草店,匆忙脚印踏乱了板桥霜;槲叶零落飘飘洒洒满山路,枳花盛开影影绰绰缀驿墙;石头小路蜿蜒向山崖,白云缭绕之处有人家;余晖未散,秋月初升,互交辉映相融合,泛光湖水,风平浪静,朦朦胧胧未打磨;旷野迷蒙,天幕低垂,江水清澈,映月近人;残月西沉,乌鸦啼秋,霜布满天,江边枫叶,渔火点点对愁不眠。
已过深秋,北风飒飒,雪花飘飘,高适与董大之情也只有黄云大雁来见证,柳宗元变法失败被流放,孤舟老翁独钓寒江,刘长卿的官场失意到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王安石却比那冰清玉洁的梅花更高尚,岑参与武判官的友情在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季节里散发着淡淡的温暖……
蒲公英在没有开花的时候非常不起眼,绿叶子上有一个茎,和普通的草没有区别,在绿草地里根本看不出。它的茎越长越高,叶子越长越多。和风吹来蒲公英翩翩起舞,像一位公主在献艺呢!看着看着,小草情不自禁的跟着舞蹈起来。
夏日细雨中蒲公英长的飞快,黄色的小花欣然怒放。草地如绿毯上镶上了黄色的小碎花,美丽的自然。可是,“好景不长”转眼间,蒲公英就老了长出了白头发,弯下了腰,低下了头。只要微风一吹,它的头发就跟着风儿四处飘零,四海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