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上机考试题库(精选9篇)
“考试界面”窗口的功能有两个,如图1-5所示。
①显示题干部分,如单击“程序设计题”按钮就会显示“程序设计题”的题干部分,再单击其他按钮会显示其他题目的题干。注意:这里不能直接做题。
②窗口的左上角有一个“答题”菜单,单击此菜单会弹出下级菜单,从中启动软件考试答题(注意:图1-5中“当前题解析”按钮,在真实考试中是没有的,模拟软件加上是为了方便读者学习)。
4.考生文件夹
考生文件夹是放置题目提供的源程序、考生存放答题结果的惟一位置。考生做完题目后必须将结果放在考生文件夹中,否则结果必然是零分。考生文件夹的命名是系统默认的,一般为准考证号的前四位和后四位。单机版路径为“C:WEXAM准考证号前四位+后四位”;而网络版的路径为“K:用户目录文件夹准考证号前四位+后四位”。
5.考试意外
考试中如果遇到计算机死机、系统故障等问题,此时不要离开自己的座位,应立即举手向监考老师报告,由监考老师来处理问题,然后为考生重新抽题。如果处理问题的时间过长,最好提醒监考老师这其中耽误的时间,最好能要求重新抽题
考试、重新计时。
6.交卷
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我国计算机能力认证的一种考试形式, 其通过考试所发的证书可以得到国家的认同。所以每年参加这项考试的人也特别的多。它的考试形式通常分成两种形式:上机考试和笔试考试;考生必须把笔试和上机考试都通过才能获取证书。
本文要讨论的就是等级考试的上机考试环节, 也就是等级考试上机考试环境。现有考试系统是基于局域网开发的一种C/S架构的软件, 一个考场两台服务器, 一台用来作考试服务器;一台用来作监控机;客户端上限为99台。监控机用来监控考生的考试情况 (例如:考生是否参加考试及考试时间等监控) , 考试服务器用来负责客户端的试卷的管理 (例如:生成考卷然后分发考卷及保存考生已答好的试卷) 。两台服务器的数据一起回收考生考试才有效。
下面我们先用信息系统的3大能力对其进行分析。
1 等级考试系统的信息存储能力
等级考试信息存储从数据量上来说并不大, 每个考生所生成的考试文件夹很小, 一次7 000人的考试用个U盘就能装走。但这些文件在考试后的存储安全要值得考虑, 例如:考试后可以修改考试文件里的答案使考试失去公正。虽然现有的考试系统也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 对考生答题数据库进行数据加密, 但作用不大。单纯的使用数据加密实际上也很容易被破解, 这样考试就失去了本身的公正性。
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可采用使考生文件在第三方的手上的时间尽量的短, 考生考完后所生成的数据最好不要经第三方的手。这样才能做到存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2 等级考试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
等级考试的信息处理能力功能还是十分强大的, 例如:可以给考生自动随机生成考卷, 并自动分发到客户端。客户端结束考试后考卷可以自动完成交卷功能。从这些功能分析它的信息处理能力还是不错的, 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在服务器生成试卷并下发到客户端的过程中, 有时会出现客户端抽到空题的现象。一旦抽到空题之后, 不管如何进行修改空题始终不会得到解决。原因是当服务器生成考题之后它会把题号记下, 这样可以使客户端不能自己随意更改考题。用意是好的, 但象上述现象出现也会影响考试。
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可采用控制理论中的闭环概念, 也就是在服务器生成试卷并下发到客户端的过程中增加一些确认过程 (信息反馈过程) , 这种确认过程可以分成3个层次来描述。第一个层次是计算机自己内部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第二层可以交给学生进行确认, 第三层可以交给管理员进行确认。
3 等级考试系统的信息通信能力
等级考试系统的信息通信能力, 这方面它主要是基于局域网的计算机通信。而且由于是考试, 所以从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和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的数据也主要是一些文本信息, 这就对网络的负担并不大。从而在考试过程中整个考试环境的通信质量是比较好保证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交卷异常状态, 就是在考试结束之后考生点击交卷按钮, 把客户端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时会出现一些网络问题。这种情况会使考生的考试数据不能上传到服务器中, 可能使考生的考试作废。另外就是在局域网的考试就必须由第三方回收数据, 这个期间考生数据可能会遭到改动, 使考试失去公正性。
对于上述问题的出现可以参考2、3中的解决方法来进行参考。这里不做过多的描述。
4 系统设计
设计思路:把现有的C/S架构的系统, 变成B/S架构的。实际上就是把原有的局域网中的系统变成在Internet上应用的软件。
现在讨论一下两者的特点, 首先讨论下现有的C/S架构的考试系统, 它的数据流程如图1。从图中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考试的整个过程都是有第三方的介入, 就是各普通高校。他们成了省教育厅考办的替代者, 来组织考试。当然省考办在发放考试软件时, 就已对考生的答题库已经加了密。但这套数据会有较长的时间放在第三方的手中, 一直到整个考试结束之后各高校才会把考生数据上报给省教育厅考办。这期间考生数据的安全令人担忧, 解决的方法就是让这些考生数据能竟可能短的甚至可以不通过第三方来传递, 考生可以直接从省教育厅考办获取试题, 而答题结束后考生自己可以上传数据给省教育厅考办。各高校只负责考场的设置和监考。
综上所述, 解决方案就是把原有的C/S架构变成B/S架构, 换句话说就是把原有局域网中的考试环境变成在Internet下的考试环境拓扑如图2, 考生进入考场后可以直接从Internet上登录到省教育厅考办的服务器上, 考试结束后考生同样把考试结果通过Internet上传回省教育厅考办的服务器。
流程如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考生的考试数据并没有通过各高校来进行传递, 而是把省教育厅考办的考试服务器直接与Internet, 客户端也直接通过Internet访问省教育厅考办的考试服务器, 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了考试的公正性。
5 存在的问题
如果使用Internet作为考试环境, 那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和考试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数据的传输可以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建立一个通用的数据加密算法, 只有在使用省教育厅考办所提供的软件下才能阅读考试数据 (如考试客户端软件) 。考试服务器的安全可以通过法律的保护来实现, 当然必要的技术保护措施也不能少。
6 结束语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等级考试方式, 以此种考试形式组织考试能大大加强考生数据的安全性, 从而确保考试的公正性。这里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流程及考试系统进行了整体的描述, 具体的设计制作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希望这个描述对制作类似系统的朋友有所帮助, 开发出更好的等级考试系统。
参考文献
[1]王鹰, 赵跃龙, 刘中宇.基于C/S模式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6 (2) .
[2]李琦.基于C/S模式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 2004 (7) .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组装维护;上机实验
中图分类号:TP30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Discussion on the Assembly Maintenance and Computer Experiment of Vocational Computer
Liu Lili,Liu Huachen
(Zaoz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Tengzhou2775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uter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High universities ask their students not only simply using computers,but also learning some methods of maintaining systems.The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maintenance of high vocational computers and experiments.It has some realistic and guiding meanings.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omputer;Assembly maintenance;Experiment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具备了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人们能够以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文字、图形符号同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计算机成了信息交流的媒介。再配合网络的作用,计算机就有了更广泛的用途。进入21世纪,计算机的性能更是有了极大的提高,当前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家庭中的信息、娱乐中心。在高职院校中,学生不仅要具备必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学会简单的计算机系统维护。本文主要探讨高职计算机的组装维护与上机实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微型计算机的组装维护
(一)安装前的准备
1.断电操作。在安装或插拔各种适配卡及连线电缆过程中,一定要断电操作,否则容易烧毁板卡。2.释放静电。如果安装计算机时身体带有静电,则有可能把配件击穿或者烧毁,所以在用手触摸主板或其他卡之前应先触摸金属物体释放静电。3.准备工具。准备组装计算机硬件时需要用到一些工具,组装前应准备好一支万用表、带磁螺丝刀一套、镊子和尖嘴钳各一把。
(二)计算机主机的安装
主机的安装主要是指将主板、主板上的扩展卡、硬盘等配件安装并固定到主机箱内部,其中包括主板、电源、CPU、内存条、扩展卡、硬盘、光驱和软驱的安装,这些步骤全部完成之后,就可以将机箱面板指示灯与按钮连线相连接,至此,计算机主机的安装工作完成。
(三)计算机安装后的检查与调试
计算机组装完成后,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才可以试机。
首先,要检查各个接线有无错接、漏接,接插件是否接插可靠;其次,检查主板及各个配件是否有短路及不正常碰接问题;再次,检查主板及各种配件的硬件设置是否正确;第四,检查主板上是否有异物如螺丝等。这些情况确认之后,才可以进行试机,以保证计算机的安全。
(四)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1.磁盘碎片整理。电脑使用久了,磁盘上保存了大量的文件,这些文件并非保存在一个连续的磁盘空间上,而是分散地放在许多地方,这些零散的文件被称作“磁盘碎片”。一般来说,我们需要定期使用Windows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来对磁盘文件进行优化。
2.定期更新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自动更新服务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我们可以通过访问Window Update网址让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随时保持在最新的状态。
3.杀毒软件的升级。这个步骤涉及到维护计算机的系统安全,如果我们经常进行数据交换,我们就要每天升级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微型计算机的组装维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只有合理地组装维护才能发挥计算机的本身功能。
三、微型计算机的上机实验
本文只用安装和使用打印机这一实验阐明高职学生所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之一,意在起到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打印机硬件的安装过程;2.掌握打印机驱动程度的安装过程。
(二)实验内容
1.安装打印机的数据线;2.安装打印机的电源线;3.安装打印机的驱动程序。
(三)实验步骤
1.运行“开始”—“设置”—“打印机”命令;2.双击“添加打印机”图标,打开“添加打印机向导”对话框;3.单击“下一步”按钮,然后选择“本地打印机”,再单击“下一步”按钮;4.选择“生产商”为Star,选择“打印机”为“AR—3200+”,再单击“下一步”按钮;5.选择“打印端口”为“LPT1:打印机端口”,再单击“下一步”按钮;6.“打印机名”采用默认值,单击“下一步”按钮;7.系统提示“是否打印”,选择“是一建议打印(Y)”,单击“完成”按钮。系统会自动复制文件;8.将一张A4纸放入打印机,并按下“进纸”按钮,系统会自动打印测试页。9.打开“附件”中的写字板,录入一段文字,并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上述实验只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之一,此外他们还要熟练掌握网页设计、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等上机实验,只有牢固掌握这些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费琳琳,单洪伟.虚拟机在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17:225-225
由于上机考试的考试方式和主要考点没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历届上机考试题来归纳总结上机考核的重点,下面介绍近几年二级Access上机考试所考查的知识点。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需要根据应用系统中数据的性质和内在联系,按照管理的要求来设计和组织。Access是一个关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通过各种数据库对象来管理信息。本节要求掌握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运算的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的过程、SQL基本命令以及Access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1.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
a)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在Access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表。
b)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一个具体关系)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每一行就是一个元组,它对应表中的一条具体记录。
c)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
d)域:指属性的取值范围,即不同元组对同一个属性的取值所限定的范围。
e)关键字:指其值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
f)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则这个字段就称为外部关键字。
2.关系运算基本感念
a)选择: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选择。
b)投影: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称为投影。
C)联接:联接是关系的横向结合,联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联接条件的元组。
d)等值联接: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联接操作。
e)自然联接:是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联接。
3.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a)需求分析。
b)确定需要的表。
C)确定所需要的字段。
d)确定联系。
e)设计求精。
4.SQL基本概念与命令
a)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表。
b)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是一个虚表。
c)SELECT 语句
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Access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组织、存储并管理任何类型和任意数量的信息。为了了解和掌握Access组织和存储信息的方法,应该熟悉Access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建立和表的编辑等内容。本节要求掌握数据库的创建过程、表的建立、表间关系的建立与修改、表的维护以及对表的相关操作等。
1.创建数据库
a)创建空数据库:先建立一个空数据库,然后向其中添加表、查询、窗体和报表等数 1 据库对象。
b)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数据库向导中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数据库模板,利用这些模板可以方便、快捷地创建数据库。
2.表的建立
a)建立表结构:使用向导,使用表设计器,使用数据表。
b)设置字段属性。
c)输入数据:直接输入数据,获取外部数据。
3.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a)表间关系的概念:Access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3种。
b)设置参照完整性:是在输入或删除记录时,为维持表之间已定义的关系而必须遵守的规则。
c)建立表间关系:使用数据库向导创建数据库时,向导会自动定义各个表之间的关系,使用表向导创建表时,也会自动
定义该表与数据库中其他表之间的关系。
4.表的维护
a)修改表的结构:添加字段,修改字段,删除字段,重新设置关键字。
b)编辑表的内容:定位记录,选择记录,添加记录,删除记录,修改数据,复制数据。
c)调整表的外观:改变字段次序,调整字段显示宽度和高度,隐藏列和显示列,冻结列,设置数据表格式,改变字体显示。
5.表的其他操作
a)查找数据。
b)替换数据。
c)排序记录。
d)筛选记录 查询的基本操作
查询是Access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它能够把多个表中的数据抽取出来,供用户查看、更改和分析使用。要了解并学会使用Access的查询功能,就应该熟悉查询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以及查询的创建和使用。本节要求掌握查询的概念、查询的分类、查询的准则、查询的创建以及对已创建查询的操作。
1.查询的分类
a)选择查询:是根据指定的查询准则,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
b)交叉表查询: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数据表的左侧,一组列在数据表的上部,然后在数据表行与列的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统计值。
c)参数查询:是一种利用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准则的查询,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准则来检索符合相应条件的记录。
d)操作查询:可以在一次查询操作中对所得结果进行编辑等操作,包括生成表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和追加查询。
e)SQL查询:是用户使用SQL语句创建的一种查询,主要包括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和子查询。
2.查询的准则
a)准则中的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特殊运算符。
b)准则中的函数:数值函数、字符函数、日期时间函数和统计函数。
c)使用文本值作为准则:文本值要用半角的双引号括起来。
d)使用处理日期结果作为准则:日期值要用半角的井号括起来。
e)使用字段的部分值作为准则:可以方便地限定查询范围。
f)使用空值或空字符串作为准则:空值是使用Null或空白来表示字段的值,空字符串是用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
3.创建查询
a)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
b)使用设计器创建查询。
c)在查询中计算:创建总计查询,总计项,分组总计查询,添加计算字段。
4.操作已创建的查询
a)生成表查询:利用一个或多个表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创建新表。
b)删除查询: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删除一组记录。
c)更新查询:对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作全部更新。
d)追加查询: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将一组记录添加到一个或多个表的尾部。
窗体的基本操作
窗体是Access数据库中的一种对象,通过窗体可以方便地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显示和查询表中的数据。利用窗体可以将整个应用程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任何形式的窗体都是建立在表或查询的基础上的。要学会使用窗体,应该熟悉窗体的概念和作用、窗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窗体的创建和设置等。本节要求掌握窗体的概念和作用、窗体的组成和结构、窗体的类型、窗体的创建方法以及窗体中工具箱、控件的使用。
1.窗体的分类
a)纵栏式窗体:将窗体中的一个显示记录按列分隔,每列的左边显示字段名,右边显示字段的内容。
b)表格式窗体:在一个窗体中显示多条记录的内容。
C)数据表窗体:主要作用是作为一个窗体的子窗体。
d)主/子窗体:窗体中的窗体称为子窗体,包含子窗体的基本窗体称为主窗体。
e)图表窗体:利用Microsoft Graph以图表形式显示用户的数据。
f)数据透视表窗体:是Access为了以指定的数据表或查询为数据源产生一个Excel的分析表而建立的一种窗体形式。
2.创建窗体
a)使用“自动创建窗体”。
b)使用“窗体向导”:创建基于一个表的窗体,创建基于多个表的主/子窗体。
C)使用“数据透视表向导”。
d)使用“图表向导”。
3.窗体的视图
a)“窗体”视是显示记录数据的窗口,主要用于添加或修改表中的数据。
b)“数据表”视是以行和列格式显示表、查询或窗体数据的窗口。
c)“设计”视是用于创建窗体或修改窗体的窗口。
报表的基本操作
报表是Access中以一定格式表现数据的一种对象。利用报表可以控制数据内容的大小和外观、以及排序、汇总相关数据还可选择输出数据到屏幕或打印设备上,本节内容涉及报表的一些基本应用操作,如报表的创建、报表的设计、分组记录易报表的存储和打印等。本节要求掌握报表的组成及分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使用设计器编辑报表以及在报表中进行计算和汇总等内容。
1.报表的组成
a)报表页眉:位于报表的开始处。
b)页面页眉:报表的每一页有一个页面页眉。
C)主体:是报表显示数据的主要区域。
d)页面页脚:打印在每页的底部。
e)报表页脚:打印在报表的结束处。
2.报表的分类
a)纵栏式报表:一般是在一页中主体节区内显示一条或多条记录,而且以垂直方式显示。
b)表格式报表:是以整齐的行、列形式显示记录数据,通常一行显示一条记录、一页显示多行记录。
c)图表报表:是指包含图表显示的报表类型。
d)标签报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报表,用来制作标签。
3.报表的创建
a)使用“自动报表”创建报表。
b)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c)使用“图表向导”创建报表。
d)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报表。
e)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4.报表的编辑
a)设置报表格式。
b)添加背景图案。
c)添加日期和时间。
d)添加分页符和页码。
e)使用节。
f)绘制线条和矩形。页的基本操作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页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发布手段,Access支持将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Web页发布,Access与Internet通过Web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Web页,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所有文件作为Web发布程序存储到指定的文件夹中,或者将其复制到Web服务器上,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在Access的数据访问页中,相关数据会随着数据库中的内容而变化,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通过Internet访问这些资料。本节要求掌握数据访问页视图、数据访问页的创建方法、数据访问页的编辑方法以及数据访问页的查看。
1.数据访问页的视图
a)页视是查看所生成的数据访问页样式的一种视图方式。
b)设计视是创建与设计数据访问页的一个可视化的集成界面,在该界面下可以修改数据访问页。
2.数据访问页的创建
a)自动创建数据访问页。
b)使用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3.数据访问页的编辑
a)添加标签:用来显示描述性文本信息。
b)添加命令按钮:利用它可以对记录进行浏览和操作等。
C)添加滚动文字:只有在页视图方式下,才能看到滚动文字的效果。
d)使用主题:主题是一个为数据访问页提供字体、横线、背景图像以及其他元素的统一设计和颜色方案的集合。
e)设置背景:在使用自定义背景颜色、图片或声音之前,必须删除已经应用的主题。
f)添加0ffice电子表格:在数据访问页中添加了Office电子表格后,用户可以使用数据访问页的页视图或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查看和分析相关的数据。
宏
宏是一些操作的集合,使用这些操作可以使用户方便而快捷地操纵Access数据库系统。在Access数据库系统中,通过直接执行宏或者使用包含宏的用户界面,可以完成许多复杂的人工操作,而在许多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要想完成同样的操作,就必须采用编程的方法才能实现。编写宏的时候,不需要记住各种语法,每个宏操作的参数都显示在宏的设计环境里,设置简单。本节要求掌握宏的基本概念以及宏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宏、运行宏、在宏中使用条件、设置宏操作参数以及其他常用宏操作。
1.宏的基本概念
a)宏:宏是由一个或多个操作组成的集合,其中的每个操作能够自动地实现特定的功能。
b)宏组:宏可以是包含操作序列的一个宏,也可以是一个宏组,如果设计时有很多的宏,将其分类组织到不同的宏组中会有助于数据库的管理。
c)宏的调用:宏按名调用,宏组中的宏按“宏组名.宏名”格式调用。
d)宏与Visual basic:对于每个宏操作,都可以在模块对象中通过编写VBA语句来达到同样的功能。
e)宏向Visual basic程序代码转换:Access中提供了将宏转换为等价的VBA事件过程或模块的功能。
2.宏的基本操作
a)创建操作序列宏。
b)创建宏组。
C)条件操作宏。
d)宏的操作参数设置。
e)宏的运行:直接运行宏,运行宏组中的宏,运行宏或事件过程以响应窗体、报表或控件中的事件。
f)宏的调试。
g)常用宏操作:打开或关闭数据库表对象,运行和控制流程,设置值,刷新、查找数据或定位记录,控制显示,通知或警告用户,导入和导出数据。
模块
模块是Access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对象,它以VBA语言为基础编写,以函数过程或子过程为单元的集合方式存储。利用模块可以完成一些宏所不能完成的复杂操作,例如具有复杂条件和循环结构的操作。本节要求掌握模块的基本概念、模块的创建方法、模块中的调用和参数传递以及VBA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1.模块的基本概念
a)类模块:包括窗体模块和报表模块,它们从属于各自的窗体或报表。
b)标准模块:一般用于存放供其他Access数据库对象使用的公共过程。
c)将宏转换为模块:在Access系统中,根据需要可以将设计好的宏对象转换为模块代码形式。
2.创建模块
a)创建VBA模块:在模块中加入过程,在模块中执行宏。
b)编写事件过程:键盘事件,鼠标事件,窗口事件,操作事件和其他事件。
3.VBA程序设计基础
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b)VBA编程环境:进入VBA,VBA界面。C)VBA编程基础:常量,变量,表达式。
1、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DT11.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
(1) 将文中所有错词“款待”替换为“宽带”;将标题段文字(“宽带发展面临路径选择”)设置为三号黑体、红色、加粗、居中并添加文字蓝色底纹, 段后间距设置为16磅。
(2) 将正文各段文字(“近来,……设备商、运营商和提供商都难以获益。”) 设置为五号仿宋_GB2312,各段落左右各缩进2厘米,首行缩进0.8厘米,行距为2倍行距,段前间距9磅。
(3) 将正文第二段(“中国出现宽带接入热潮,……一个难得的历史机会。”) 分为等宽的两栏,栏宽为7厘米。并以原文件名保存文档。
2、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DT12.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
(1) 将文档中所提供的表格设置成文字对齐方式为垂直居中,段落对齐方式为 水平居中。
(2) 在表格的最后增加一列,设置不变,列标题为“平均成绩”,计算各考生的平均成绩并插入相应单元格内,再将表格中的内容按“平均成绩”的递减次序进行排序。并以原文件名保存文档。
第2题、 ****** 本套题共有2小题 ******
1、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DT21.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
(1) 将文中所有“质量法”替换为“产品质量法”;将标题段文字(“产品质量法实施不力 地方保护仍是重大障碍”)设置为三号、楷体_GB2312、蓝色、倾斜、居中并添加文字黄色底纹,并设置段后间距为18磅。
(2) 将正文各段落文字(“为规范……没有容身之地。”)设置为小四号宋体、加粗,各段落右缩进1厘米,悬挂缩进0.8厘米,行距为2倍行距。
(3) 将正文第一段(“为规范……重大障碍。”)和第二段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段落分为等宽的两栏,栏宽为7厘米。并以原文件名保存文档。
2、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DT22.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
(1) 将文档末尾所提供的5行文字转换成一个5行6列的表格,再将表格设置文字对齐方式为底端对齐,水平对齐方式为右对齐。
(2) 在表格的最后增加一行,设置不变,其行标题为“午休”,再将“午休”所在单元格设置成红色底纹填充,表格内实单线设置成0.75磅实线,外框实单线设置成1.5磅实线。并以原文件名保存文档。
第3题、 ****** 本套题共有2小题 ******
一、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DT31.DOC。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文档。
(1)将标题段(“分析:超越Linux、Windows之争”)的所有文字设置为三号、黄色、加粗,居中并添加文字蓝色底纹,其中的英文文字设置为Arial Black字体,中文文字设置为黑体。将正文各段文字(“对于微软官员……,它就难于反映在统计数据中。”)设置为五号、楷体_GB2312,首行缩进0.8厘米,段前间距16磅。
(2)第一段首字下沉,下沉行数为2,距正文0.2厘米。将正文第三段(“同时,……对软件的控制并产生收入。”)分为等宽的两栏,栏宽为7厘米。
二、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DT32.DOC。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文档。
(1)将文档中所提供的表格设置成文字对齐方式为垂直居中,水平对齐方式为左对齐,将“总计”设置成蓝色底纹填充。
(2)在表格的最后增加一列,设置不变,列标题为“总学分”,计算各学年的总学分(总学分=(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2),将计算结果插入相应单元格内,再计算四学年的学分总计,插入到第四列第六行单元格内。
第4题、 ****** 本套题共有2小题 ******
一、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DT41.DOC。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文档。
(1)将标题段文字(“搜狐荣登Netvalue五月测评榜首”)设置为小三号宋体字、红色、加单下划线、居中并添加文字蓝色底纹,段后间距设置为16磅。将正文各段中(“总部设在欧洲的……第一中文门户网站的地位。”)所有英文文字设置为Bookman Old Style字体,中文字体设置为仿宋_GB2312,所有文字及符号设置为小四号,常规字形。
请在“ 考试项目”菜单上选择“字处理软件使用”,完成下面的内容:
注意:下面出现的“考生文件夹”均为%USER%
****** 本套题共有2小题 ******
一、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DT41.DOC。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文档。
(1)将标题段文字(“搜狐荣登Netvalue五月测评榜首”)设置为小三号宋体
字、红色、加单下划线、居中并添加文字蓝色底纹,段后间距设置为16磅。
将正文各段中(“总部设在欧洲的……第一中文门户网站的地位。”)所有
英文文字设置为Bookman Old Style字体,中文字体设置为仿宋_GB2312,
所有文字及符号设置为小四号,常规字形。
(2)各段落左右各缩进1厘米,首行缩进0.8厘米,行距为2倍行距。将正文第
二段(“Netvalue的综合排名…… ,名列第一。”)与第三段(“除此之
外,……第一中文门户网站的地位。”)合并,将合并后的段落分为等宽
的两栏,其栏宽设置成6.5厘米。
二、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DT42.DOC。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文档。
(1)将文档中最后6行文字转换成一个6行3列的表格,再将表格设置文字对齐
方式为垂直居中,水平对齐方式为右对齐。
(2)将表格的第一行的所有文字设置成绿色底纹,再将表格内容按“商品单
中国的信息化道路越走越远, 考试的形式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传统的笔试更改为机考, 计算机技术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种机考具有很大的优势节约时间同时也节省了资源。对于不同的行业对电脑的要求不尽相同, 衍生出不同的机考系统。
1 考试系统安全整体设计
任何的系统运行都会有自己的遵守原则, 上机考试系统也不例外, 这些原则的设立也是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同时还规定对整个考试进行保密处理, 期间就要对考试的人和考试的内容进行数据和结果的保密。因此要在考试系统设计前对整个系统做一个安全规划。
1.1 考试系统的安全设计原则
1.1.1 端连接与身份验证
系统必须要有端到端的安全的连接, 系统必须要能表示唯一的用户, 并要求用户访问应用系统服务之前必须通过相关的身份鉴别。
1.1.2 验证机制
这个验证的系统需要提供一定的依据, 保证用户在访问各种资源和信息的时候是有效的, 能够进行正常的访问和授权;同时还要提供一种机制, 这种机制是用来服务的, 也是一种客户的保护系统, 这是保证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个人的信息是安全的, 不会被泄露出去, 因此这种机制保证了系统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1.2 系统安全体系结构
由于网络考试是传统考试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因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就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保护功能, 在防范一般的网络安全的同时, 还要进行新形势下的系统安全问题, 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和保护功能。因此考试系统就需要包含几个模块的安全部分[1]。
1.2.1 身份的验证
考生在进入考场的时候, 就得确认真实的身份, 真实的身份就需要通过验证, 即身份验证, 此模块就是确认考生个人信息的真实性, 防止出现替考的现象。身份验证的过程中, 主要进行考生的考号、考生的学号和考生的考试密码等信息, 信息验证完毕, 方能进入考试阶段。
1.2.2 访问的控制
这一过程主要完成试卷的选取、答题等过程的安全访问, 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设定考生的访问权限, 设定的目的就是防止别的考生偷看其他考生信息, 考生经过访问权限, 只能访问自己的信息, 别人的信息是不能够访问的。
1.2.3 安全的传输
安全传输就要保证考试过程中信息传输的保密性, 在这一过程中对需要传输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密的处理, 从而确保信息的传输安全, 不被泄露。这一过程涉及到了用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安全, 从而保证整个考试过程中考生的答题信息是安全的。
1.2.4 加解密
试卷的最终评阅过程结束之后, 考试系统还要对考生的信息进行保存处理, 保存考生的个人信息和试卷分值的信息, 保存的过程要经过加密处理, 防止别人随意的查看和更改考生的信息。这个加解密过程只允许拥有个人权限的用户才能查看, 更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2 考试系统安全管理
考试系统的安全认证的第一步就是考生身份的认证, 经过身份认证后对考生的个人信息进行识别, 判断考生是不是符合访问的资格, 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考生才能浏览自己的系统资源。
2.1 识别验证
识别验证就是对访问者进行身份的验证, 这个过程中主要针对管理员和各个考生, 系统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识别, 从而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个过程是根据不同的标识来确认的, 当验证者明白这一过程的时候, 系统就需要对其身份进行验证, 进一步的证实其有效性。
2.2 口令
口令验证就是根据访问者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口令形式, 在使用口令验证的时候, 管理员和考生需要进行自己的选择, 事先设置好自己的口令, 当进入系统的时候以此来作为凭证, 当然这个口令是可以进行修改的。如果感觉自己的密码不高级, 可以设置比较难一点的设置[2]。
2.3 访问控制模块
考试系统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访问的用户是众多的, 因此管理员的口令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保证管理员的口令设置是安全的, 安全等级是很高的。这个安全性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
用户进行访问的时候, 并且通过了权限的认证, 这时候还需要进一步的身份验证来获得进一步的权限, 系统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来使用户获得操作的权限, 这就是系统应该具备的操作权限。
2.4 建立安全表格
实施访问控制主要保护的是客体, 对每个需要保护的客体必须按要求预先标示安全属性以次来鉴别, 确定主体是否可以访问客体[3]。
可以给安全属性建立一个规范的表格, 这个表格就是安全属性表。同时还要设置表格, 每个用户也要设立安全属性表, 从而确保用户可以进行访问。
安全属性表是为了客体而建立的, 系统还要为主体建立访问表, 这个安全属性表是“访问控制表”, 这是为了更好保护访问控制表中口令的安全, 同时建立更加复杂的密码表, 从而使两者进行协作, 共同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3 结束语
保证网络考试的安全, 需要多方面的进行保护, 确保各个过程的安全性, 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考试系统可以利用系统操作平台自己提供的访问控制机制来实现访问控制。在未来的网络化考试中, 考试系统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 进行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和管理, 进而发挥跟有力的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不断的通过改革, 将原来传统的笔试更改为上机考试, 因此机房不仅要服务于教学的需求, 同时也要满足于考试的需要。当前, 无纸质考试越来越流行, 因此, 对于机房考试系统的完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提升机房考试系统安全水平, 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答卷, 那么, 针对机房考试的必然化需求, 如何加强机房考试系统维护, 并提升上机考试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将主要分析机房考试系统的安全性和上机考试的管理, 通过详细的分析, 更加清楚的了解机考系统的重要性。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考试系统安全,上机考试管理
参考文献
[1]戴涛.浅谈学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11 (05) :22-25
[2]苏伟.浅谈多媒体教室的维护与管理[j].科技信息.2011, 20 (10) :23-26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上机教学 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为培养中职学生动手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机教学基本成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或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那么老师是如何开展上机课堂教学呢?
(1)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师一般在课前会作相关的准备(理论教学的PPT、实例操作演示)、上机操作需要的素材、希望达到目标的案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常会压缩理论教学的时间,增加上机操作的时间。
(2)上机教学的授课模式: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人一机的上机教学模式,希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技能与知识,学生自主能动性大大增强。
(3)上机教学常见问题:学生不易组织,容易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操作,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辅导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完成同一任务需要的时间有较大差异;学生依葫芦画瓢,边学边忘,没有真正掌握操作技能。
从上面的情景描述中,不难发现,影响上机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原因大体是这样几个方面:
(1)中职学生自身的素质:学生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决定着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的自觉性。而中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一年不如一年,这大概是大多数中职教师最感慨的事情,他们大多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觉学习的能力不强,甚至逆反心理严重。所以表现在进入机房时,东摸摸西看看,你一言我一语,很长时间进入不了学习的角色。
(2)教师在上机课堂教学中能否合理安排新课的演讲与上机教学的辅导。在上机教学的组织中,如果不能合理安排新课的演讲与上机教学的辅导,往往会出现教师讲的时候学生不听,学生做的时候纷纷举手提问,同一问题教师反复解答,不但身心疲惫,还顾此失彼。
(3)上机教学中任务的设计是否能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果任务设计偏难,规定时间内学生不能完成任务,学生没有成就感,会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果任务设计过于简单,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课堂太过松泛,无所事事。
(4)上机教学的组织能否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自主学习。常见的上机教学步骤为:导入和布置任务——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和教师辅导——点评和小结。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易于实践,有助于学生迅速把握要学习的知识技能,但学生依然是处于被动状态,对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创新能力是不利的。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要提高中职计算机上机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好3-5分钟左右,能够强烈吸引学生关注的导入环节,把学生的眼球吸引到课堂的开始。常见的导入形式有:精彩作品的展示、情境设置或相关故事的精彩描绘、引起思考的挑战性问题、比较与讨论等等。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阶段的学生状况采取不同的导入形式。比如:在学习键盘操作指法时,用比较与讨论法导入:先让学生描述或演示操作键盘时的指法,再演示正确的指法,延伸到键盘设计的思路,实际操作中正确指法的优势等等。当学生发现自己多年使用的指法遇到挑战时,会渴望去尝试新的做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尝试后,会因为新的指法不如旧习惯适应,往往会有退缩与畏难情绪,这个阶段就要改用精彩故事导入法,展示许多中职学生录入高手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在学期初时,用作品展示或情境设置等形式进行导入,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关注,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自觉性增强,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导入形式就会变为课前回顾或引起思考的挑战性问题,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分析与思考,进行探究性地学习。
(2)精讲多练,作好演示与辅导
作为以学习技能为主的上机教学,应坚持精讲多练,把课堂的多数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操作与尝试,让学生在操作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
①教师要把握讲的时机,最好是在学生渴望得到帮助的时候讲,把新知识重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要将讲与演示配合。比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图文混排时,在案例展示后分析完成任务需要的操作要点,先勾起学生想学会在文本中插入自选图形、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等等愿望,再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操作方法,让学生直观、快速的了解课程重点和操作要领后将课堂交给学生。
②个别辅导与集中答疑相结合。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会比在被动听课时遇到的问题多得多,仅靠教师一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助手,将学生搭配分组,依靠学生助手的辅助做好个别辅导。对于学生中出现的相同的问题,集中演示讲解,进行难点突破。课后对本堂课的重点和操作情况进行总结与展示,巩固教学重点。
③充分准备,合理演示。上机教学中因为设备的原因会出现许多突发的事件,比如演示机与学生机因为软件版本的不一致造成操作方法的不同;教学设备的故障等等,作为上机教学教师在课前除了要做好教案、素材、演示的准备外,更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要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防因为设备的不熟悉、软件的不熟悉等原因影响教学进程,降低在学生心中的威信。
(3)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最好的实践课教学方法,也是上机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两个开放型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包含于任务之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nlc202309011959
①任务设计要符合有任务能驱动的原则。在中职教学过程中,上机教学的内容应该结合中职学生面临的工作岗位,任务的设计也要与所学专业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岗位能力的需求。比如:在WORD实训教学中,把设计一个旅游景点的宣传广告页作为乡村旅游专业学生的一个实训项目,将设计一份漂亮的菜谱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项目,将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任务要明晰,有层次。课前为学生准备好任务说明,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并将总任务分解为二至三个由浅入深的阶段性任务,要求学生在每完成一个阶段性任务时填写相应的任务说明,让学生不仅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更能进一步巩固操作技能。
③自主探究。教师在做完基础的教学内容演示后,对于任务的完成,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WORD图文混排教学中,新课演讲时只给学生演示如何插入自选图形,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疑问插入图形后要如何更改大小、如何更改颜色、如何改变位置等,此时提示学生:观察一下图形周围,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对准图形双击会有什么反应等等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对于学生集中的存在问题,让学生先演示他们的操作方法,然后与老师的操作相比较,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措施。
④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一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⑤拓展延伸。拓展命题最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如学习PowerPoint时,在探究完成课本上的实例后,可为本班同学设计生日贺卡;也可根据临近的节日制作贺卡,还可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公益广告等等这些练习,小型的可让学生在课内完成,复杂的则可由小组合作或在课外完成。
(4)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学生是被动接受同一标准的评价。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信息量的增加,学生不仅需要合理的被评价,还希望主动进行评价。
①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不仅可以互相评价完成的任务,还可以评价课堂的组织。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理解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
②让学生利用网络发布作品。对于比较特别或者有纪念意义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自己上传到网站中并写上说明及自我评价,同学们进行相互的评价,课后学生如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还可以修改再上传。这样无论是在评价还是在拓展方面都能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孩子的生活中去。
一、基本操作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samp1.mdb”数据库文件中已建立两个表对象(名为“职工表”和“部门表”)。试按以下要求,顺序完成表的各种操作:
(1)设置表对象“职工表”的聘用时间字段默认值为系统日期。
(2)设置表对象“职工表”的性别字段有效性规则为:男或女;同时设置相应有效性文本为“请输入男或女”。
(3)将表对象“职工表”中编号为“000019”的员工的照片字段值设置为考生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000019.bmp”数据。
(4)删除职工表中姓名字段含有“江”字的所有员工纪录。
(5)将表对象“职工表”导出到考生文件夹下的“samp.mdb”空数据库文件中,要求只导出表结构定义,导出的表命名为“职工表bk”。
(6)建立当前数据库表对象“职工表”和“部门表”的表间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性。
二、简单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有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三个关联表对象“tStud”、“tCourse”、“tScore”和一个空表“tTemp”。试按以下要求完成查询设计:(1)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找并显示简历信息为空的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四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1”;
(2)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找选课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成绩”三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2”;
(3)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按系别统计各自男女学生的平均年龄,显示字段标题为“所属院系”、“性别”和“平均年龄”,所建查询命名为“qT3”;
(4)创建一个操作查询,将表对象“tStud”中没有书法爱好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三个字段内容追加到目标表“tTemp”的对应字段内,所建查询命名为“qT4”。
三、综合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3.mdb”,里面已经设计了表对象“tEmp”、查询对象“qEmp”、窗体对象“fEmp”和宏对象“mEmp”。同时,给出窗体对象“fEmp”上一个按钮的单击事件代码,试按以下功能要求补充设计。
(1)将窗体“fEmp”上文本框“tSS”更改为组合框类型,保持控件名称不变。设置其相关属性实现下拉列表形式输入性别“男”和“女”;
(2)将窗体对象“fEmp”上文本框“tPa”改为复选框类型,保持控件名称不变,然后设置控件来源属性以输出“党员否”字段值;
(3)修正查询对象“qEmp”设计,增加退休人员(年龄>=55)的条件;
(4)单击“刷新”按钮(名为“bt1”),在事件过程中补充语句,动态设置窗体记录源为查询对象“qEmp”,实现窗体数据按性别条件动态显示退休职工的信息;单击“退出”按钮(名为“bt2”),调用设计好的宏“mEmp”来关闭窗体。注意:不允许修改数据库中的表对象“tEmp”和宏对象“mEmp”;不允许修改查询对象“qEmp”中未涉及的属性和内容;不允许修改窗体对象“fEmp”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已给事件过程,只允许在“*****”与“*****”之间的空行内补充语句、完成设计,不允许增删和修改其它位置已存在的语句。
上机考试模拟试卷(2)
一、基本操作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1.m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Stud”和“tScore”,窗体对象“fTest”和宏对象mTest。并按照以下要求完成操作:
(1)将“tStud”表的“简历”字段的显示宽度设置为40。
(2)通过“学号”建立表“tStud”与表“tScore”之间的一对多联系。(3)将窗体“fTest”中显示标题为“Button1”的命令按钮改为显示“按钮”。(4)将宏“mTest”删除。
(5)设置“tScore”表“课程号”字段的输入掩码为只能输入5位数字或字母形式。(6)将“tStud”表中的“简历”字段隐藏起来。
二、简单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Stud”、“tCourse”、“tScore”和“tTemp”。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1)创建一个查询,当运行该查询时,应显示参数提示信息“请输入爱好”,输入爱好后,在简历字段中查找具有指定爱好的学生,显示“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和“简历”五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1”;
(2)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学生的成绩信息,并显示为“学号”、“姓名”和“平均成绩”三列内容,其中“平均成绩”一列数据由计算得到,选择“固定”格式并保留两位小数显示,所建查询命名为“qT2”;
(3)创建一个查询,按输入的学生学号查找并显示该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成绩”三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3”;当运行该查询时,应显示参数提示信息:“请输入学号”;
(4)创建一个查询,将表“tStud”中男学生的信息追加到“tTemp”表对应的“学号”、“姓名”、“年龄”、“所属院系”和“性别”字段中,所建查询命名为“qT4”。
三、综合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3.mdb”,里面已经设计了表对象“tEmp”、窗体对象“fEmp”、报表对象“rEmp”和宏对象“mEmp”。请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要求补充设计:
(1)将表对象“tEmp”中“聘用时间”字段的格式调整为“长日期”显示、“性别”字段的有效性文本设置为“只能输入男和女”,并对应修改有效性规则。
(2)设置报表“rEmp”按照“聘用时间”字段升序排列输出;将报表页面页脚区域内名为“tPage”的文本框控件设置为系统的日期;(3)将“fEmp”窗体上名为“bTitle”的标签上移到距“btnP”命令按钮1厘米的位置(即标签的下边界距命令按钮的上边界1厘米)。同时,将窗体按钮“btnP”的单击事件属性设置为宏“mEmp”,以完成按钮单击打开报表的操作。
注意:不允许修改数据库中的宏对象“mEmp”;不允许修改窗体对象“fEmp”和报表对象“rEmp”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不允许修改表对象“tEmp”中未涉及的字段和属性。
上机考试模拟试卷(3)
一、基本操作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两个数据库文件和一个照片文件,数据库文件名分别为“samp1.mdb”和“dResearch.mdb”,照片文件名为“照片。bmp”。试按以下操作要求,完成表的建立和修改:
(1)将考生文件夹下的“dResearch.mdb”数据库中的“tEmployee”表导入到samp1.mdb数据库中。
(2)创建一个名为“tBranch”的新表,其结构如下:
字段名称 部门编号 部门名称 房间号
类型 文本 文本 数字
字段大小 10 整型
(3)将新表“tBranch”中的“部门编号”字段设置为主键。
(4)设置新表“tBranch”中的“房间号”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保证输入的数字在100到900之间(不包括100和900)。
(5)在“tBranch”表输入如下新记录。
部门编号 001 002 003
部门名称 数量经济 公共关系 商业经济
房间大小 232 333 444(6)在“tEmployee”表中添加一个新字段,字段名为“照片”,类型为“OLE对象”。设置“李丽”记录的“照片”字段数据为考生文件夹下的“照片。BMP”图像文件。
二、简单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Teacher”、“tCourse”、“tStud”和“tGrade”,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1)创建一个查询,按输入的教师姓名查找教师的授课情况,并按“上课日期”字段降序显示“教师姓名”、“课程名称”、“上课日期”三个字段的内容,所建查询名为“qT1”;当运行该查询时,应显示参数提示信息:“请输入教师姓名”。
(2)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学生的课程成绩大于等于80且小于等于100的学生情况,显示“学生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三个字段的内容,所建查询名为“qT2”。(3)对表“tGrade”创建一个分组总计查询,假设学号字段的前4位代表年级,要统计各个年级不同课程的平均成绩,显示“年级”、“课程ID”和“成绩之Avg”,并按“年级”降序排列,所建查询为“qT3”。
(4)创建一个查询,按“课程ID”分类统计最高分成绩与最低分成绩的差,并显示“课程名称”、“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等内容。其中,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由计算得到,所建查询名为“qT4”。
三、综合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1个数据库文件samp3.mdb,里面已经设计好窗体对象“测试窗体”及宏对象“测试宏”。试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要求补充窗体设计:(1)在窗体的窗体页眉节区位置添加1个标签控件,其名称为“title”,标题显示为“窗体测试示例”。(2)在窗体主体节区内添加两个复选框控件,复选框选项按钮分别命名为“op1”和“op2”,对应的复选框标签显示内容分别为“窗体类型1”和“窗体类型2”,标签全称分别为“opbt1”和“opbt2”。
(3)分别设置复选框选项按钮op 1和op 2的“默认值”属性为假值。
(4)在窗体页脚节区位置添加1个命令按钮,命名为“com1”,标题为“测试按钮”。(5)设置命令按钮com1的单击事件属性为给定的宏对象“测试宏”。
(6)将窗体标题设置为“窗体测试示例”
注意:不得修改窗体对象“测试窗体”中未涉及的属性;不允许修改宏对象“测试宏”。上机考试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本操作题
【审题分析】基本操作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表的基本操作。(1)、(2)小题是考查字段属性设置,在表“设计“视图中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数据库窗口中单击“表”对象,选择“职工表”,单击【设计】按钮,打开“职工表”的“设计”视图。
② 设置“聘用时间”字段的“默认值”属性为“date()”。③ 设置“性别”字段的“有效性规则”属性为“男 Or 女”;“有效性文本”属性为“请输入男或女”。
④ 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对表的设置。
(3)小题考查数据表的数据录入操作,在数据表视图中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数据库窗口中单击“表”对象,选择“职工表”,单击【打开】按钮,打开“职工表”的“数据表”视图。
② 单击选中“职工编号”为“000019”的员工的“照片”字段,执行【插入】|【对象】菜单命令,打开“插入对象”对话框,如题图1-1所示。
③ 选择“由文件创建”选项,题图1-1 “插入”对象对话框 单击【浏览】命令按钮,打开“浏览”对话框,选择考生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000019.bmp”后返回“插入对象”对话框。
④ 在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命令按钮,完成照片数据的录入。⑤ 关闭“数据表”视图。
(4)小题考查对数据表记录的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职工表”的“数据表”视图中,单击字段名“姓名”选中该列,再单击工具栏【升序排序】按钮,使“江”姓员工的记录集中显示。
② 拖选所需记录的行选择器选择多个记录。
③ 单击工具栏【删除记录】按钮(5)小题考查对数据表的导出。【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数据库窗口中选中表对象“职工表”。,完成删除操作。
题图1-2 “导出”对话框-② 执行【文件】|【导出】菜单命令,打开“将表„导出为”对话框。
③ 在对话框中选择考生文件夹下的“samp.mdb”空数据库文件,单击【导出】命令按钮,弹出“导出”对话框。
④ 在对话框中输入“导出到”的表命名为“职工表bk”,并选中“只导出定义”选项,如题图1-2所示,单击【确定】完成操作。
(6)小题考查创建表关系和实施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是针对两个表进行设置的,因此首先要建立表间关系。而且有一个表中必须建立关联字段的主索引(或候选索引)。本题已设“部门表”的主键是“部门编号”,且两表已建关联。【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数据库窗口中单击“表”对象,执行【工具】|【关系】菜单命令,打开“关系”窗口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将对话框中的“职工表”和“部门表”添加到“关系”窗口中,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③ 将“职工表”中的“部门编号”字段拖至“部门表”中的“部门编号”字段,弹出“编辑关系”对话框。题图1-3 “编辑关系”对象对话框
④ 在对话框中设置参照完整性如题图1-3所示。
⑤ 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关闭对话框,完成设置。
二、简单应用题
【审题分析】简单应用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各种查询的创建操作。(1)本题考查利用单数据源创建查询对象。
【操作提示】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从“显示表”对话框中将“tStud”表添加到”设计”视图中,按题意设置显示字段,由于“简历”字段虽不是题目要求的显示字段,但必须作为查询条件出现,所以,题图1-4 “qT1”设计视图 也应将其拖到“字段”单元格中。
③ 设置查询准则:“简历”字段为“Is Null”,设置“简历”字段的“显示”复选框为取消状态,设置如题图1-4所示。
④ 保存查询,命名为“qT1”。
(2)本题考查利用多个数据源创建查询对象的能力。
【操作提示】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查询”对象,再双击“利用向导创建查询”方法打开“简单查询向导”第1个对话框。
② 从对话框中依次选择数据源及其字段,如题图1-5所示。
③ 按向导提示操作,完成后的查询“设计”视图如题图1-6所示。④ 保存查询,命名为“qT2”。
题图1-5 “简单查询向导”第1个对话框 题图1-6 “qT2”设计视图
(3)本题考查利用单个数据源创建完成有计算功能的查询对象。
【操作提示】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添加数据源,在设计网格中添加要显示的字段为“所属院系”、“性别”、“年龄”。
③ 执行【视图】|【总计】菜单命令,在视图网格中加入“总计”栏。④ 设置“所属院系”和“性别”字段的“总计”单元格均为“分组”,“年龄”字段的“总计”单元格均为“平均值”。
⑤ 修改“年龄”字段单元格的内容为“平均年龄:年龄”。完成后如题图1-7所示。⑥ 保存查询,命名为“qT3”。
(4)本题考查创建操作查询的能力。
【操作提示】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添加数据源“sTud”,在设计网格中添加要显示的字段为“学号”、“姓名”、“年龄”和“简历”。
③ 设置“简历”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为“Not Like(“*书法*”)Or Is Null”
④ 执行【查询】|【追加查询】菜单命令,在”设计”视图网格中加入“追加到”行,设置如题图1-8所示。
⑤ 保存查询,命名为“qT4”。题图1-7 “qT3”设计视图
题图1-8 “qT4”设计视图
三、综合应用题
【审题分析】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的是窗体、报表创建,以及各数据库对象的综合应用操作。
(1)、(2)小题考查对窗体控件的创建及修改。
【操作提示】
① 打开窗体“fEmp”的“设计”视图,选中文本框控件“tss”,单击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执行【更改为】|【组合框】菜单命令。
② 在“tss” 组合框的属性窗口中选择“数据”选项卡,设置“行来源类型”属性为“值列表”,“行来源”属性为“男;女”。
③ 设置窗体的“记录源”属性为表对象“tEmp”。④ 删除文本框“tss ”,创建一个复选框,命名为“tss”。
⑤ 在“tss”的“控件来源”属性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党员否”字段。
⑥ 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窗体设置。
(3)小题考查对查询的修改。
【操作提示】
① 打开“qEmp”的查询“设计”视图。
② 在“年龄”字段的“条件”网格中输入查询准则“>=55”。③ 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查询设置。
(4)小题考查VBA代码编写,以及命令按钮与事件过程或宏的连接。【操作提示】
① 打开窗体“fEmp”的“设计”视图。
② 在【刷新】按钮的“单击”属性单元格中选择“[事件过程]”,然后单击进入VBE,在代码窗口的bt1_Click事件过程中补充下面的语句 :
Form.RecordSource = “qEmp” ③ 在【退出】按钮的“单击”属性单元格中选择宏对象“mEmp”。
按钮,上机考试模拟试卷(2)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本操作题
【审题分析】基本操作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表的基本操作。(1)小题是考查字段属性设置。
【操作步骤】
① 在表“设计”视图中打开表“tStud”,选择“简历”字段。② 将“字段属性”栏的“格式”属性设置为“40” ③ 保存设置。
(2)小题考查表关系的创建。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数据库窗口中单击“表”对象,执行【工具】|【关系】菜单命令,打开“关系”窗口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将对话框中的“tStud”和“tScore”添加到“关系”窗口中,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③ 将“tStud”中的“学号”字段拖至“tScore”中的“学号”字段,弹出“编辑关系”对话框,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即可。
④ 关闭“关系”窗口,保存设置。
(3)小题考查窗体控件的修改。
【操作步骤】
① 在窗体“设计”视图中打开窗体“fTest”。② 打开【Button1】的命令按钮的属性窗口。
③ 设置【Button1】的命令按钮的“标题”属性为“按钮”。④ 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窗体设置。
(4)小题是考查字段属性设置。
【操作步骤】
① 在表“设计”视图中打开表“tScore”,选择“课程号”字段。② 将“字段属性”栏的“输入掩码”属性设置为“AAAAA” ③ 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窗体设置。
(5)将“tStud”表中的“简历”字段隐藏起来。
【操作步骤】
① 在“数据表”视图中打开表“tStud”,选择“简历”字段。② 单击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执行【隐藏列】菜单命令。③ 保存设置。
二、简单应用题
【审题分析】简单应用题主要考查的是创建各种查询的基本操作。(1)小题是考查参数查询的创建。【操作步骤】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从“显示表”对话框中将“tStud”表添加到“设计”视图中,设置如题意所要求的显示字段。
③ 在“简历”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中输入查询准则为为“Like “*” & [请输入爱好] & “*””,设置如题图2-1所示。
④ 保存查询,命名为“qT11”。
题图2-1 “qT11”查询设计视图
(2)小题考查具有分组总计功能的选择查询对象的创建及设置。【操作步骤】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查询”对象。
② 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
③ 添加表“tGrade”和“tStud” 到“表/查询显示区”,拖拽表中字段“学号”、“姓名”和“成绩”至设计网格的对应“字段”单元格。
④ 单击工具栏【总计】按钮,在设计网格中添加“总计”行。
⑤ 设置“成绩”字段的“总计”单元格为“平均值”,字段名称改为“平均值:成绩”;其余字
题图2-2 “qT22”查询设计视图
段的“总计”单元格保持默认设置为“分组”。如题图2-2所示。
⑥ 先选中“平均值:成绩”列,再单击工具栏上的【属性】按钮,打开“字段属性”对话框,设置“格式”属性为“固定”格式,“小数位数”属性为“2”,如题图2-3所示。
⑦ 保存查询的设计,命名为“qT22”。
(3)小题是考查参数查询的创建。【操作步骤】
题图2-3 “字段属性”对话
框 ① 在“samp2”数据库中选择“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从“显示表”对话框中将“tStud”和“tGrade”表添加到“设计”视图中,拖拽表中字段“学号”、“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到“设计”视图的网格中。
③ 在“学号”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中输入“[请输入学号]”,设置其“显示”复选框为取消状态,如题图2-4所示。
④ 保存查询,命名为“qT33”。
(4)小题考查追加查询的创建。
题图2-4 “qT33”查询设计视图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2”数据库中选择“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添加数据源“tStud”表,在设计网格中添加要显示的字段为“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
③ 设置“性别”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为“男”。
④ 执行【查询】|【追加查询】菜单命令,打开“追加”对话框,输入目标数据表“tTemp”,如题图2-5所示。
图2-5 “追加到”对话框-⑤ 单击【确定】按钮,在“设计”视图网格中添加“追加到”行,“设计”视图如题图2-6所示。
题图2-6 “qT44”查询设计视图
⑤ 保存查询,命名为“qT44”。
三、综合应用题
【审题分析】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的是设置窗体及报表控件的基本操作。(1)小题考查对表结构的设置。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3”数据库窗口中选择表对象“tEmp”,单击【设计】命令按钮打开“tEmp”表的“设计”视图。
② 单击“聘用时间”字段,然后在“字段属性”栏中修改“格式”属性为“长日期”; 单击“性别”字段,然后在“字段属性”栏中修改“有效性文本”属性为“只能输入男和女”,修改“有效性规则”属性为“男 or 女”。
③ 保存表设计。
(2)小题考查对报表的修改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3“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报表对象“rEmp”,单击【设计】命令按钮打开“rEmp”报表的“设计”视图。
② 选中“聘用时间”文本框,执行【视图】|【排序与分组】菜单命令,打开“排序与分组”对话框。
③ 在“字段/表达式”下拉列表中选择“聘
题图2-7 “排序与分组”对话框 用时间”字段,选择“排序顺序”为“升序”,如题图2-7所示。
④ 选择“tPage”文本框控件,打开控件属性窗口,设置其“控件来源”属性为“=Date”。⑤ 保存报表设计。
(3)小题考查对窗体控件设置。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3”数据库窗口中选择窗体对象“fEmp”,单击【设计】命令按钮打开“fEmp”窗体的“设计”视图。
② 选中“bTitle” 标签控件,单击【属性】按钮打开控件属性窗口,计算以下表达式的值作为“bTitle”标签“上边距”属性值:
btnP.Top1 ③ 在属性窗口的对象下拉列表中选择“btnP”命令按钮,在其“单击”事件单元格的下拉列表中选择“mEmp”宏。
④ 保存窗体设计。
上机考试模拟试卷(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本操作题
【审题分析】基本操作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表的基本操作。(1)小题考查表的导入。
【操作步骤】
① 打开“samp1.mdb”数据库窗口,选择“表”对象。
② 执行【文件】|【获取外部数据】|【导入】菜单命令,打开“导入”对话框,设置导入对象为考生文件夹下的“dResearch.mdb”数据库文件。
③ 单击【导入】命令按钮,打开“导入“对话框,在其中选择“tEmployee”表后单击确定完成操作。
(2)~(4)小题考查创建新表以及设置主键。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mdb”数据库窗口中选择“表”对象。
② 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方法,打开表“设计”视图。③ 按题目要求创建表结构。
④ 右键单击“部门编号”字段,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执行【主键】菜单命令。⑤ 选择“房间号”字段,在“字段属性”栏设置“有效性规则”属性为“>100 and <900”。⑥ 保存表的设计,命名为“tBranch”。(5)小题考查对记录的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数据表”视图中打开表“tBranch”。② 按要求输入新记录。
③ 关闭“数据表”视图,完成保存。
(6)小题考查对对数据表添加新字段,以及对OLE类型数据的基本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设计”视图中打开表“tBranch”。② 单击第1个空字段行,输入字段名称为“照片”,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OLE”类型。
③ 保存表的设计。④ 单击【视图】按钮,切换到“数据表”视图。⑤ 在“李丽”记录的“照片”字段中单击右键,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执行【插入对象】菜单命令,打开“插入对象”对话框。
⑥ 在对话框中选择“由文件创建”选项,如题图3-1所示。
⑦ 单击【浏览】按钮打开“浏
题图3-1 “插入”对象对话框 览”对话框,选择考生文件夹下的“照片.BMP”图像文件后返回“插入对象”对话框。
④ 单击【确定】命令按钮,完成照片数据的录入。⑤ 关闭“数据表”视图,完成保存。
二、简单应用题
【审题分析】简单应用题主要考查创建各种查询的基本操作。(1)小题考查参数查询的创建。
【操作步骤】
① 先利用向导创建一个选择查询,字段包括“教师姓名”、“课程名称”、“上课日期”,命名为“qT111”。
②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打开所建查询。
③ 在“教师姓名”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中输入“[请输入教师姓名]”。④ 在“上课日期”字段的“排序”单元格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降序”。⑤ 保存查询的设计。
(2)小题考查多个数据源的查询创建。
【操作步骤】
① 先利用向导创建一个选择查询,包括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学生“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三个字段,命名为“qT222”。
②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打开所建查询。③ 确保各数据表之间已经建立关联。
④ 在课程“成绩”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中输入“>=80 and <=100”。⑤ 保存查询的设计。
(3)小题考查具有分组总计功能的选择查询对象。【操作步骤】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查询”对象。② 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及“显示表”对话框。
③ 添加表“tGrade”到“表/查询显示区”,拖拽表中字段“学号”、“课程ID”和“成绩”至设计网格的对应“字段”单元格。
④ 单击工具栏【总计】按钮,在设计网格中添加“总计”行。
⑤ 设置“成绩”字段的“总计”单元格为“平均值”;其余字段的“总计”单元格保持默认设置为“分组”。
题图3-2 “qT333”查询设计视图 ⑥ 修改“学号”字段为“年级:Left([学号],4)”;修改“成绩”字段为“成绩之Avg:成绩”。如题图3-2所示。
注意表达式中的冒号必须是半角字符。⑦ 保存查询的设计,命名为“qT333”。(4)小题考查创建具有分组总计功能并生成新数据的查询对象。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查询”对象。
② 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及“显示表”对话框。③ 添加表“tGrade”和“tCourse”到”设计”视图的“表/查询显示区”,拖拽表中字段“课程名称” 和“课程ID”至设计网格的对应“字段”单元格。
④ 单击工具栏【总计】按钮,在设计网格中添加“总计”行。⑤ 将“课程ID”字段的“总计”单元格设为“分组”,并将“显示”复选框取消。⑥ 在“字段”行第1个空单元格中输入“最高分数与最低分数差: Max([成绩])-Min([成绩])”,并将该列的“总计”单元格设为“表达式”,将“显示”复选框设置为选中状态。如题图3-3所示。
⑦ 保存查询的设计,命名为“qT444”。
三、综合应用题
【审题分析】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创建及设置窗体控件的基本操作。(1)~(5)小题考查窗体控件的创建及设置操作。【操作步骤】
题图3-3 “qT444”查询设计视图
① 在“samp3”数据库窗口中单击“窗体”对象,② 选择“测试窗体”,单击【设计】命令按钮,打开“测试窗体”的“设计”视图。③ 在工具箱中单击【标签】控件按钮,然后在窗体页眉区拖动鼠标画出一个区域,在其中输入“窗体测试示例”。
④ 在“标签”属性窗口中设置“名称”属性为“title”。⑤ 在工具箱中单击【复选框】控件按钮,然后在窗体的主体节区添加复选框。⑥ 在“复选框”属性窗口中设置“名称”属性为“op1”,“默认值”属性为“=False”,再单击选中复选框控件的附加标签,在标签的属性窗口中设置“名称”属性为“opbt1”,“标题”属性为“窗体类型1”。
⑦ 重复操作⑤和⑥,创建复选框控件“op2”并显示“窗体类型2”。
⑧ 在工具箱中单击【命令按钮】控件按钮,然后在窗体页脚节区内添加命令按钮。⑨ 在“命令按钮”属性窗口中设置“名称”属性为“com1”,“标题”属性为“测试按钮”,在“单击”属性单元格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宏对象“测试宏”。⑩ 关闭属性窗口。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设置。
(6)小题考查对窗体的属性设置操作将窗体标题设置为“窗体测试示例” 【操作步骤】
① 在“设计”视图中打开“测试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