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应用(精选5篇)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近10多年来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其产生有着深刻的心理学背景,主要包括对传统标准社会科学模式的反对、对统合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关注和对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载体的活化.
作 者:许波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5) 分类号:B84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 标准社会科学模式 认知心理学
一、人类本性
(一) 人性的起源和目的
进化心理学认为, 所有物种 (包括人类) 都有一种能被描述出来并加以解释的本性[5], 对人类而言, 即人性。此人类共有的属性, 产生于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进化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产物——适应, 是一种通过遗传获得的、能够稳定发展起来的特性, 它能帮助个体解决人类面临的两大适应性问题——生存和繁衍, 从而达成人性的目的。而人的心理机制就是在解决这两大类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演化形成的, 能成功解决适应性问题的心理机制就会被留下, 相反, 则会被淘汰。也就是说生殖和繁衍的压力与适应是心理机制进化的核心动力[6], 自然选择则是心理机制进化的内在机制, 通过自然选择之网的心理机制就构成人性的核心单元。
(二) 人性的核心成分:进化心理机制
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 是指一组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帮助个体解决了反复出现的适应性问题的信息加工程序[3]。根据进化心理学创始人D·M·巴斯对进化心理机制特性的阐述[7], 进化心理机制作为一组加工程序, 其运作遵照“信息输入——决策——信息输出”的方式进行。首先, 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只能对无限、潜在输入信息的特定的、一小部分进行加工, 也就是说心理机制的激活需要特定的信息线索, 所获得的输入信息能够向有机体预示它正面临的问题。其次, 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根据决策规则将输入信息转换成输出信息。决策规则是由“如果, 那么”指令所组成的一套程序, 其作用是使有机体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策略。最后, 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将信息输出, 输出的结果可能是生理活动或其他心理机制所需的信息, 也可能是外显的行为, 所有这些都指向特定适应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也是进化心理机制的功能所在。
二、个体差异:心理机制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进化心理学认为, 万物皆有本性, 而本性各不相同。不同于其他物种, 人类具有演化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化心理机制, 这是人的共性;就不同人类个体而言, 他们的人格和心理也存在差异。进化心理学认为, 人格的个体差异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机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每个个体在生命早期所处的环境不同, 经历的事件也存在差异, 所以尽管个体拥有相同的进化心理机制, 但是早期的生活环境会引导个体采取相应的、不同的策略。根据这种观点而言, 每个人的指令系统都存在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潜在策略, 个体选择哪一种策略取决于他所处的早期环境, 换句话说, 正是早期的经验促使个体锁定了某种策略, 而排除了其他策略[8]。因此, 早期经验所导致的个体差异, 其实是在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的基础上, 个体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应对环境提出的适应性问题所产生的适应性结果。
三、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
进化心理学认为, 男性和女性仅仅在某些领域存在差异, 如择偶偏好, 这些领域的差异是由于男女两性在进化历程中面临的不同适应性问题导致的。
男性面临的两大适应问题包括 (一) 如何辨别有高生育能力和高繁殖价值的女性——能够成功养育后代的女性。男性作出判断的标准就是依据体现女性生育能力的线索, 包括年轻和健康、外貌和身材两个最重要的方面。 (二) 如何保证女性生产的后代确实是自己的而非其他男性的。男性会在择偶过程中注重寻找潜在配偶身上可增加父子关系可信度的品质——忠贞, 对女性忠贞线索的敏感识别有助于男性避免无法成功繁衍后代以及把资源浪费在其他男性后代身上的灾难。
如何选择出能够为自己带来繁殖收益的配偶是女性面临的最重要的适应性问题, 因此女性更加偏好男性身上具有适应价值的特征, 包括丰富的经济资源、好的经济前景、较高的社会地位等最显著的、直接可辨的线索。她们还要求男性具有勤奋、有抱负、可靠、情绪稳定等品质来保证她们能不断索取资源。
摘要:本文主要从进化心理学的人性观、进化心理学对个体及性别差异的解释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试图比较全面的了解进化心理学对人格某些侧面的解释, 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人格, 加深对人性和心理的认识, 推动和促进对人格心理学研究多元化、综合化发展。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人格,差异
参考文献
[1]张晓丹, 李玉荣.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趋势[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1 (1) :24-26.
[2]陈建文, 王滔.论人格的研究策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5) :37-40.
[3]丁道群, 张卓业.人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进化的观点[J].心理研究, 2009, 02 (6) :3-6.
[4]万杰, 花蓉.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趋势[J].教书育人, 2008.
[5]D·M·巴斯.进化心理学.熊哲宏, 张勇, 晏倩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7.
[6]况志华.心理机制的进化取向评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0 (2) :44-49.
[7]D·M·巴斯.进化心理学.熊哲宏, 张勇, 晏倩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8-60.
【关键词】自然选择 进化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51-02
当把进化论引入到心理学领域之后,许多原本模糊的问题就一目了然了。如人类的恐惧症几乎总是与那些对我们的祖先而言预示着危险的刺激相联系(如蛇、蜘蛛和闪电等),尽管这些事物给现代人所造成的伤害已经远远不如现代化的一些工具(如汽车炸药等),但是却很少有人对这些现代化的危险品产生像蛇那样的恐惧[1]。进化心理学家的研究领域涉及传统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等学科的内容[2],并且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在我国现有的心理学教学中并没有得以体现。因此,我们尝试在心理学教学中引入进化心理学的思想和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作为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进化心理学
在这部分中,我们主要从整体上来谈进化心理学的逻辑和基本假设,并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研究来引导学生领会进化心理学观点。具体来说,就是先回顾达尔文进化生物学的内容,引出自然选择的原理,然后指出自然选择不仅塑造了有机体的生理机制,而且塑造了有机体的心理机制。现代人类作为史前基因的继承人,天生就表现出能够促进祖先生存和繁衍的行为方式,因为那些不能成功进行生存和繁衍活动的远古人类的基因在自然选择的过程都消失了。我们主要介绍进化心理学在饮食偏好、对香料的喜欢、妊娠反应、男性的择偶偏好和女性的择偶偏好这个五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二、心理过程的进化心理学解读
在感知觉这一部分中,有关进化心理学的内容主要是在感觉适应的相关内容中。感觉的适应能力是有机体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我们非常有利。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感觉适应降低了我们的感受性,但它可以使我们关注环境中丰富多样的信息变化,而不受外表、气味和街市噪音等单调持续刺激的吸引。我们的感受器对新奇的事物很警觉;重复出现会令人感到厌烦,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注意到更重要的信息[3]。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感觉都能适应。我们的痛觉、视觉和听觉却很难适应。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因为痛觉是伤害性刺激信号,如果很容易适应,感觉不到疼痛,就会危及有机体的存在。
在记忆这一部分中,有关进化心理学的内容主要是在人们容易出现的一些记忆问题上。虽然记忆的消退会让正在参加考试的学生抓狂,但实际上这一特点能够防止记忆系统被不再需要的信息所淹没。干扰这一特点也可以被视为只允许与当下线索关联最为密切的信息进入人的大脑的过程。这一特点能够防止大量不想要的记忆涌入头脑。而心不在焉则是转移注意力这一有用能力的副产品。相似地,正是由于我们的记忆系统是为处理意义、舍弃细节而设计的,所以才会产生错误归因、偏差和易受暗示这些过错。想忘记的事件却在我们头脑中不断盘旋这一过错其实反映出记忆系统会对那些伴有强烈情绪的经历做出特别迅速的反应。总之,我们的记忆系统所具有的特点千万年来为人类对所处环境的适应提供了便利[4]。
在情绪情感过程这一部分中,有关进化心理学的内容主要是在情绪情感的功能上。情绪是一种唤起状态,这种唤起状态能够帮助生物体应对再次发生的重要情境[4]。如尽管恐惧折磨我们,剥夺我们的睡眠,不过更多的时候,恐惧具有适应性,它是一种警报系统,可使我们的身体为逃离危险做准备。恐惧无疑帮助了我们的祖先,让他们逃脱那些可能让他们成为其他动物美食的危险情况。对真实的或想象敌人的恐惧,使我们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家庭、和国家;对受伤的恐惧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危害;对惩罚或报复的恐惧可以遏制我们彼此伤害 [4]。焦虑也是如此。当我们面临危险时,我们心理机制马上开始正常运作,从而产生了焦虑情绪。焦虑会给主体带来困扰,但它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想法、行为和生理状态,让我们全力应对眼前的问题。
三、心理发展的进化心理学解读
进化心理学认为,在生命的各个不同阶段,我们人类面临着迥然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进化心理学的元理论认为,人类个体在其生命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适应性问题,当个体面对的线索和我们的祖先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线索相符合时,新的适应性机制将会在现代个体身上发展起来[1]。
在人类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的恐惧反应似乎是和危险出现的时间保持一致的。比如,怕高和怕陌生人一般出现在婴儿六个月大时,而这个年龄的婴儿刚开始试着离开妈妈去爬行和探索。婴儿学会爬行后,有时候妈妈未能在身边给予保护,那婴儿就可能会从高处摔下来,或者遇到陌生人。所以,在这个发展时期,婴儿表现出对高度和陌生人的恐惧,似乎和适应性问题的出现是相一致的。
四、心理障碍的进化心理学解读
进化心理学提供了一套严格的理论原则来确认心理障碍的存在与否,让我们避免对心理障碍产生直觉性的误解。一旦我们能够对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描述,对它们的功能予以确认,那么我们就能够得到一套确定功能障碍的具体标准。在相应的背景下,如果一种机制没能执行它在进化中所形成的设计功能,那我们就可以说该机制发生了功能性障碍。比如说,周围很热,但你却不能排除汗液,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些进化机制出现了功能障碍。进化机制所出现的问题往往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1)当面临相应的适应性问题时,机制未能被激活(如一个人看到蛇时不觉得恐惧,也不知道逃走);(2)机制在不应该激活的背景下却被激活了(如对近亲产生性欲望);(3)一种机制未能和其他机制相互协调(如对自身配偶价值进行评估的机制未能指导个体去追求合适的择偶对象)。
五、小结
在心理学教学中,我们将近些年来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取舍,努力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这些工作只是我们将进化心理学与心理学教学相结合的初步探索,今后我们会进一步尝试将更多的进化心理学的内容融入到心理学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巴斯著,熊哲宏等译.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二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雷. 进化心理学[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迪兰·伊文斯,奥斯卡·扎拉特著,刘建鸿译. 视读进化心理学[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与传统的优化方法相比,遗传算法以其极强的鲁棒性、随机搜索特性以及优化结果的全局性等特点而在工程优化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标准遗传算法中使用的二进制编码类似于生物染色体的组成,使算法易于用生物遗传学理论加以解释,同时也使交叉、变异等遗传操作易于实现.此外,使用二进制编码还有助于充分发挥算法隐含的并行性.本文对传统遗传算法加以改进,在二进制编码下引入分段进化的概念,再配以高效的交叉、变异算子,充分发挥二进制编码固有优势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算法的优化效率,并与Euler方程数值解法相结合,对机翼外形进行了气动优化设计.优化后机翼的.升阻比有了显著提高,表明建立的优化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作 者:李迅 孙刚 刘苏 LI Xun SUN Gang LIU Su 作者单位:李迅,LI Xun(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上海,40)
孙刚,SUN Gang(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上海,33)
刘苏,LIU Su(南京军区联勤部,南京,221004)
房地产市场中,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从开始销售到购房者对物业的使用均存在着一种隐性期望,其本质上就是存在着相互的心理契约[1]。本文根据房地产购销行为将其心理契约定义为:开发商与购房者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方式相互感知和交流各自的期望,并就各自认同的部分期望形成一套隐性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因此,这种心理契约存在着两个主体,即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单独的一方不能形成心理契约,且双方均代表一个群体。所以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相互期望作为二者之间内在和外在性需求被意识到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形成心理契约的前提条件[2]。
在房地产开发的销售阶段,从开发商角度以开发物业为标的形成公司的一种长期性效益;从购房者角度,通过购置物业达到使用需求,双方从时间维度上来说追求的是长期性效应。然而针对房地产购销行为过程,随着信息度的逐渐增长,首先是双方之间的支付战略(效益函数形成的战略)随着时间维度由较高战略替代了较低战略。在此过程中,双方之间的隐性心理契约因时间、信息的变化而开始变化,但其效用形成的战略具有一贯性;其次,在购销环节中,开发商和购房者均不能系统、规范化的影响其他主体在未来所采取的行动。这两大特点具备了进化博弈的典型特征,因此,我们引入了进化博弈理论,从心理契约角度分析双方的购销行为。
进化博弈的核心在于演化稳定策略和复制动态[3]。前者体现了在该博弈中随机配对博弈时,在位群体成员的支付效应高于后来进入者的效应水平。后者反应了特定策略在一个群体中被采用频度的微分方程。这两大核心均能在房地产购销环节中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得到充分体现[4]。
2 基于心理契约购销行为进化博弈模型构建
2.1 模型建立基本条件
条件一:因房地产开发受地域影响较大,开发物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其购置群体在区域范围内有较大的集中性,模型构建针对一定区域将购销过程设置为两方:开发商和购房者;
条件二:因心理契约形成的期望值受到时间、拥有信息程度的影响,购销双方均有不同的策略行动。为便于模型分析,设定心理契约形成的期望目标进行剂量单位上的量化;
条件三:在该进化博弈过程中,开发商和购房者在考虑对方决策情况下,形成相互期望,其策略空间建立前提条件是双方的现实利益和隐性心理契约效用之和;
条件四:在双方心理契约基础上,开发商的策略空间为{高质量,低质量};购房者的策略空间为{购买和不购买};
条件五: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根据对购房者形成的心理契约,选择提供高质量物业的概率为p,低质量物业的概率为1-p;对于购房者而言,依据开发商提供的物业质量和对开发商的期望值以r的概率选择购买,以1-r的概率选择不购买;
条件六:对于量化的现实和期望收益,若开发商提供高质量物业并对购房者产生良好的期望,购房者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而选择购买,则双方效用为a和b;若开发商提供高质量物业而购房者未达到预期目标选择不购买,则双方效用为(c,d);同理,开发商提供低质量物业而购房者购买的效用为(e,f);开发商提供低质量物业而购房者未购买的效用为(g,h)。
依据以上条件,形成开发商与购房者博弈效用矩阵如下:
2.2 房地产购销进化博弈行为动态方程构建
依据图1和博弈的建立条件,开发商在对购房者形成隐性心理契约时选择提供高质量物业效用为:
提供低质量物业效用为:
则形成期望的平均效用为:
依据式(1),利用进化博弈理论中的复制动态方程原理[5],可得开发商提供高质量物业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由式(2)可得出均衡点的概率
对于购房者在对开发商心理契约基础上,选择购买的期望效用为:
选择不购买的效用为:
由此形成购买方的期望平均效用为:
由式(4),可以得到购买者在选择购买情况下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由此可得均衡点的概率为:
综上所述,形式进化博弈均衡概率:
3 房地产购销进化博弈动态相图分析
首先对房地产开发商提供高质量物业的复制动态方程进行分析。当r=r*,dp/dt始终等于0,即所有的p均为稳定状态;当r>r*时,p*=0和p*=1是p的两个稳定状态,且p*=1是进化稳定策略;当r<r*时,p*=0和p*=1是两个稳定状态,且p*=0是进化稳定策略,则p的动态化相位和稳定状态如图1所示。
同理,分析购房者在对开发商心理契约基础上选择购买的复制动态方程。当p=p*时,dr/dt始终等于0,即所有r都是稳定状态;当p>p*时,r*=0和r*=1是两个稳定状态,且r*=1是进化稳定策略;当p<p*时,r*=0和r*=1是两个稳定状态,且r*=0是进化稳定策略。因此,得p的动态变化相位和稳定状态,如图3所示。
综合上述,将开发商和购房者在达成心理契约上采取的策略选择{高质量物业,购买}比例的复制动态关系在同一平面坐标系中表示,如图3所示。
从该非对称信息的进化博弈中可以看出{p=0,r=0}和{p=1,r=1}是这个进化博弈的稳定策略。在该复制动态进化博弈中:
当房地产购销双方的情况落在第II区域时会收敛到进化稳定策略{p=1,r=1},即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在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基础上采取{高质量物业,购买}策略;
当购销双方初始情况落于IV区间时,会收敛到{p=0,r=0}的进化稳定策略,即双方选择{低质物业,不购买}的策略;
当双方的初始情况落在第I和III空间时,依据房地产市场中双方心理契约的演变过程,绝大部分会收敛到{p=0,r=0}的稳定策略。
由此,随着p*,r*的减小,区域II的面积以及I、III收敛到{p=1,r=1}的面积将会加大,即房地产购销中形成良好心理契约并选择{高质物业,购买}的可能性增大。但欲使r*取得较小的值,则需使(g-c)减少而(a-e)加大,使p*减小需使(h-f)减小而(b-d)加大。
4 结束语
心理契约是客观存在于开发商和购房者间的隐性契约,其实质是博弈双方的心理期望。进化博弈论克服了传统博弈论中的完全理性人的假设,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隐性的心理契约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
从模型可以看出,进化博弈的发展方向不仅和双方的购销矩阵支付收益有关,而且受系统最初的状态影响,如增加开发商建立心理契约的比例。模型最后进化成两个均衡点,即{低质物业,不购买}和{高质量物业,购买}。但是现实中,博弈方是不希望博弈向着{低质量物业,不够买}进化,双方都会争取购销收益的最大化,则会通过增加开发商建立心理契约的支付收益,并提高最初始建立心理契约开发商的比例,使博弈向着均衡点{高质量物业,购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项勇:《基于心理契约上的高校教师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5(4):38-40。
[2]曹威麟:《论心理契约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沟通》[J];《江淮汉论坛》2007(2):21-25。
[3]Lewontin R C.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Games[J];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1961(1):382-403。
[4]Samuelson L.Limit 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ies in Two-player,Normal Form Games[J];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991(3):110-128.
【进化心理学应用】推荐阅读:
进化09-15
生物进化12-26
销售人员的“进化”与“转型”09-29
《球场进化论》阅读答案11-08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反思11-20
在《生物的进化》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09-22
生物学教学中生物的进化例说09-10
应用心理学考研学校06-25
应用心理学推荐信10-27